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2024-08-18

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共20篇)

1.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一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体会

垛庄中心小学:王维娜综合实践是近几年里日渐引起人注意的一个学科,但是在教学中却显得比较单薄,缺少教材,让老师无从下手。我常常为此感到力不从心,有幸参加了临沂市举行的市级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让我收获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综合实践这一方面的认识又得到了提高。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落实和实践,综合实践的教学要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那样一味的灌鸭式填输,在综合实践中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去获取知识,也就是要体现综合实践课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课程特点。本次参赛课在课堂内容上强调了学生的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好的诠释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道理。本次综合实践参赛课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重在让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调查合作能力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赛一开始,教师们的精彩发挥让我们一次次做为学生亲自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体验课程的全过程。尤其像其中的《学编中国结》,授课教师紧紧地抓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设计活动方案。课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探究、调查、操作、技术实践等。原来的我动手的能力相当差,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课,我学会了编中国节,又多了一样生活的本领。作为成人的我们上了一节这样的课还会那么激动,小学生们呢?

综合实践的课型是多样的,在这次听课学习中可以看到很多课型,主要有果研究性学习、动手实践课等,在这次听课学习中我发现动手实践课老师选择的比较多,比如学做五彩粽、包汤圆、沏茶、造型多变的插花、编织中国结等等。在课程选择上劳动技能课的素材,主要来自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工艺为主题展开搜索,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工艺的同时,还注重名族工艺的创新。研究性学习则将目光放的更远一些,将研究的课题放的国外以及国际前沿的研究课题上。在这些课中教师注重的是引导学生的动手的能能力,教师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我发现在综合实践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处在一个引导的位置,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很有帮助。动手实践课主要是在课上完成并且展示的,而成果展示课则需要在课下下很多功夫,资料来源于课外,那么就需要学生利用课的时间去搜集去汇总,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展示,个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比劳动技能课要花费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心血和时间,但这也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综合实践课的最终目的也正在此。

那么综合实践到底要怎么进行下去,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独立调查和小组的合作能力,教师只是一个领路人,要时时刻刻让学生处在一个主导地位,这才是综合实践所倡导的。

总而言之,此次学习接触了许多优秀教师的优质课,让我有很多的收获,也很有压力。综合实践是一个非常薄弱的学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他,希望将来可以有一本正式的教材,供我们来时参考钻研,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综合实践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也希望能够多举办关于综合实践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可以深入了解综合实践,让综合实践真正走近每个学生的身边,并且以此为介体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二

一、利用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思想方法

1. 学会按顺序思考。

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后,我布置一些拓展题作为家庭作业,如让学生思考:用2、3、6三个数字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哪些?在第二天的交流中,我问学生:“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写出所有的两位数?”通过讨论,学生总结出按顺序思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 学会画图法。

画图法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在教学“排队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画图法来解决问题。如,小朋友排队上操,从前往后数小东是第9个,从后往前数是第4个,问这个队一共几人?学生通过画图,很快得到了答案。

学生作品:1.△△△△△△△△小东△△△

2.□□□□□□□□□□□

3. 学会动手操作。

如,在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目:切一个用橡皮泥制成的长方体,切开后什么变了?在第二天汇报时,发现学生的答案很多。有的学生说,横截后,表面积增加了,增加了2个底面的面积;有的学生说,纵切后,表面积增加了,增加了2个侧面的面积。总之,通过动手操作,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表象,他们不仅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二、利用实践活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只是给予教师一个知识框架和结构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课前先让学生调查人民币有哪些面值,了解一些生活物品的价格。上课时,让学生互相介绍人民币的知识,设计“购物活动”场景,通过调查、交流等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

三、利用实践活动拓宽视野

教学时,我经常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解决。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教学“七巧板拼图”活动中,我布置了这样一些课外活动:1.查阅资料,说一说七巧板的来历。2.你在哪里见过七巧板的图形?

四、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等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有计划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而且力求做到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变化、不断创新。如,针对学生计算时,经常会因粗心而做错题的问题,我组织了一次演讲活动,题目是《“粗心”远离我》,每组选一个代表演讲。学生找自己粗心的原因,有的是把“+”看成“-”,有的是抄错了数字等等。找到原因后,学生又谈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还讲到粗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经过这次演讲,我发现学生粗心的毛病逐渐改正了。

3.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体验 生活 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精神。

一、采取多种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校在教学中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

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这种方法对于新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我校的《认识人民币》《滑子蘑的种植》这些案例可以说为全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从而激起了实践研究的热潮。

三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在角色体验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生活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2.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学,首先要让他们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社会调查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研究策略。是学生走近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比如,我校前面有条贯穿全镇的大河,以前河水清澈见底,可现在河水变黑了变绿了,虾儿鱼儿全跑了,河边上有很多垃圾,河面还有很多漂浮物。针对这一现象,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河水污染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多年来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大连市教育学院.

[2]秦建荣,丁建强.走进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江苏教育出版社.

4.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四

这次寒假时间虽然不长,可是我感觉很是充实,在学校的时候我一直都没有得到什么锻炼,其实在社会阅历方面我基本是零,所以我是非常渴望能够有一个好的状态,在工作当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次去到工厂实践也是我做出的一个决定,我一直都认为在工作的时候就应该主动的承担起这份责任,在这件事情上面也应该要有一个好的状态去迎接,在这次寒假期间我也经历了很多,对自己的状态也有了一些了解,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也有了一些心得。

在寒假开始之后我就已经准备充足了,直接就去到了__工厂,因为时间不多,毕竟当时也是就要过年了,一开始进入到__工厂的时候我感觉我真的是经历了很多,这份工作让我感受了很多,过去在学校的时候没有机会,这次是我第一次出来工作,对我而言也算是第一次出来实践,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也实在是不应该再这么继续下去了,在工作当中我也保持着好的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一直都在认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知道自己的一定要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来到__工厂的前几天,是非常煎熬的,因为从来都没哟体验过这种工作节奏,可以说自己的社会经历不多,再加上是真的没有吃过什么苦,那种感觉让我非常的不自在,也让我在一开始的时候想过放弃。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我在工作的时候就时刻在准备着,做好细节的工作,保持一个非常端正的工作状态,在不断得积累工作经验,现在我也意识到了这对我是有很大的锻炼跟帮助,一个月下来我是非常充实的,对于这份工作我也是非常的满意,虽然现在已经结束了,可是我相信这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对于这件事情我也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在__工厂与人相处这也是考验了我在工作当中社交能力,对我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当中会有很大意义,一个月工厂工作结束当我拿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的时候,我当红是非常的激动的,也就是因为这种激动,让我明白了赚钱的不易,在学校的时候其实对这些没有概念,一直都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这次的工厂工作也是这样,我成长了太多了,我也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5.综合实践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刘婷婷

我有幸于2016年6月14日至6月17日在永安开展2016年三明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质课评选研讨活动。这次研讨活动使我获益良多,也了解和初步领会了综合实践课改革的重大意义。

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立,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亮点之一,是实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新型人才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和民族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综合实践课教师,最初对这一课程理解很模糊,认为就是活动课,其实不是,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是新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并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大领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能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为新型课程,它需要我们从事这方面教师的辛勤与汗水,在实际教学研究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认真做好教学研究。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主旨是本学科的基本理念,而我们作为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如何落实理念,通过此次培训听了许多专家老师的讲座,使我较好地理解了综合实践课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开设好这门课作好理论准备。像韩雪荣老师的教师心理健康非常实用,让我们在重大的压力下得以正确的减压;周广臣老师的做智慧快乐守法的班主任,让我们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陈树杰教授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区域实施强调了建设一支庞大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发展的根本大计。

是的,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作为综合实践课程教师,感到国家对课程的重视,也一定珍惜每一次培训机会,应该说是时代和发展,实际社会的需要,促成此次教育教学一大变革——综合实践课程逐步进入教育主阵地,成为改变明日青年人才素质的不可或缺的主课程,这是综合实践课程目标所决定的,这是综合实践课程内容所决定的。

6.综合实践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为了弥补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而规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以活动为主题,以实际的工作案例为课程教学让教师学习和借鉴,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我们还认识到坚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的成长也有极大的推进作用。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综合与融合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各学科知识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并且具备融合各科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

7.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当今的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我国经济体制己由计划经济逐渐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观念与培养目标也应随之发生变化,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以适应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人才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其能力上,能力则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因此,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专业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相比之下,实践教学的改革进展缓慢。就目前情况看,工科院校只是增加实验教学学时,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还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内容,但仍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要想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必须从实践教学体系上进行大的变革,只有把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中以课程为主线转变为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使高等教育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关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几点设想,希望能够对普通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按照我院目前的教学管理办法,专业培养计划中对本专业毕业生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其中,知识的学习通过课程来体现,但学生能力的培养则缺乏具体的措施,也没有衡量标准。致使教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为使毕业生真正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应在教学培养计划的内容中增添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实践教学的实施措施。根据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结构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提出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并将实践内容分解到各个学期,分解到相关实验室,将实施措施落实到具体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从教学组织上强化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便于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对实践教学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注重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普通本科院校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专业方面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必须切实贯彻素质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强化实践教学管理,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1将本科生能力培养要求和培养计划列入培养方案

本科生培养方案体现了各学期理论教学的课程安排和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应该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明确详尽的能力要求和具体实施措施和步骤,并将能力培养计划落实到各个学期。

2提出开放型的限选实验内容

目前实验内容附属于课程,或融于集中实践环节。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订中,除课内实验和集中实践环节外,可以安排开放型的限选实验,实验内容与本学期课程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应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开放型限选实验一般分为两类:(1)设计型实验:提出任务要求,实验设备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由学生自行设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技能培养实验:选定实验仪器,给出实验方法、步骤,要求学生做出正确的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3改进教学管理,促使学生重视实践教学

一是开放型的限选实验单独设置学分,且单列。该学分为本科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借此强化学生重视实践教学,注重提高动手能力。二是调整课程安排,将基础课尽可能前提,高年级有较多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三是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学生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四是多层次满足各年级学生的需求,将各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有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各个学期,循序渐进,逐一落实。

四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1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新生入校开始

专业意识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全过程,新生入校后,一方面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介绍专业发展和三、四年级同学的学习以及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等情况,加强新生同学对本专业的了解和建立起信心,另一方面,组织参观实践基地和专业实验室以及历届学生的科技作品和取得的成果,使新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差距,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可适时地引导新生组建兴趣小组,不但加强基础课程学习中的互帮互学活动,还开展有关本专业科技发展近况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交流活动,使新生的专业意识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为今后进入实践各环节做好一定的准备。

2大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实践环节是本科生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根据专业的定位与特色,针对学生培养的整体目标,本着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与提高的原则,结合理论教学体系结构,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而制定的。由于各实践环节分别处于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院(系)部、不同的专业老师指导完成。由于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其内容基本上是授课教师结合本门课程或专业教师就某方面需要制定的,往往造成各环节脱钩、或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个性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其实质就是对学生能力的浪费。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表现为是一个循循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又存在个体分明、等级差异的特点。因此各环节单独组织、命题单一、分阶段进行的统一模式,难以达到实践坏节一条线的最终培养目标。因此要实现实践环节一条线,就要打破传统模式,从素质教育、社会需求、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出发,培养人才。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正在推行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本科生导师制。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及工作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完成大学本科教学任务。

导师职责主要有: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式;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熏陶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设计和指导;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明确目标,系统学习。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实现各环节统一命题分阶段完成的模式,并提倡个性发展因人选题,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达到强调爱好,主动发展,多方培养的目的。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创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环境、育人机制和成才途径。

3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变单纯的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变讲授性课程为实验性课程。增加实验课时,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操作技能的训练设计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程设计:变一题为多题,变绘图为实现,分为几个小组,分组完成不同的设计。学生通过课题理解、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撰写设计说明和答辩完成整个设计任务,题目虽然简单但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确定元器件和采购、电路插接和调试,信号采集与分析,学生通过这个过程既是毕业设计前的一次演练,同时也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一次考验,既有利于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培养。

生产实习:变参观、考察为实际操作、顶岗实习。使学生真正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熟悉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培养和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各普通高等院校应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提倡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以校内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教师队伍。

4实践环节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是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科协、校外各类专业学会、第二课堂等实践环节形式,采取“早着手、早培养”的措施,积极倡导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尽早走入实验室、进入课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真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应该如何学习,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室建设。为了改善实践基地的条件,结合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需要,提出了有关实验设备研制的任务及目标要求。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参与研制和开发教学实验设备,加快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进程,同时也为实践基地提供了丰富和充足的训练装备和良好的实践条件。

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在每个参赛阶段,进行人员选拔、技术培训、赛前准备和参赛指导等工作。根据参加的赛事不同,应注重分析各项赛事的特点与规律,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强化训练;使参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对其他同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是鼓励和支持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和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几年来,国家、省、市和各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相继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与措施,包括各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在经费上通过立项申报给予资助。要求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自主选择指导老师,独立或组织团队完成课题立项、申报、实施和验收结题各个环节。实践证明,凡是参加该类项目的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五是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为了推动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也为了能够在本科生中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性、创造性人才,对于教师申报的校级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以及各级纵向科研项目,各院校可采取一些具体措施,鼓励教师选拔一批优秀学生作为合作者,并且承担部分具体工作。选拔优秀学生直接参加科研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工作能力,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五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1重视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的建设

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应根据各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点,必须具备校内实践基地的使用功能,基本满足学生进行开发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需要,同时还应兼顾教师的科研开发需要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建设效益。

2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由于高校设备投资经费的限制,校内实践基地的规模、数量、面积、类型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不可能完全满足师生的实践需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实践基地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人才资源,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利用企业的生产车间、实验室、研究所等,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试验的场所,将它们作为校外实践基地。

六结语

8.在综合实践中进行创新教育 篇八

关键词:综合实践;学生;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创新”这个名词让我们并不陌生,江泽民主席说过:“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個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要人才,而人才就要靠教育。”可见教育与创新有着很重要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也强调了创新性原则,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较之语文、数学、英语等课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它更多地依托于具体的实施情境。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及现有的客观条件进行具体安排,加强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点尝试。

一、善于提问,激发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想象、分析,提出各式各样的、具有多向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不同方法,不要局限于某一种思维,要打破陈规旧习。例如,在《磁铁游戏》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桌子上的材料,找找磁铁有哪些作用,比一比,看谁找得最多?学生们可以利用桌子上的玻璃片、塑料板、小木板、小磁盘、曲别针、铁砂、纸张、水杯、各种型号的钉子、各式各样的磁铁、水以及学生自带的各种材料,积极实验,他们会发现了磁铁其实有很多的本领:磁铁能吸起许多小铁钉,而且小钉连着小钉;磁铁能吸铁质物质;磁铁能隔着纸张、玻璃片、塑料板、小木板吸小铁钉;磁铁不进水里,就能把水中的曲别针从水杯中取出;磁铁能使玻璃上的小铁钉站起来跳舞;能用两块磁铁,做“推、拉”游戏;缝衣针被磁铁磨擦后,做成指南针,等等。如果学生没有较好的发散思维,是找不到磁铁这样多的本领的。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们感悟到了磁铁的许多性质,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

二、自主学习,启动创造意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应让学生尽可能自主活动。自主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既不是教师在学生之上,自上而下的灌输,也不是教师在学生面前摆出“跟我学”“跟我做”的姿态,而是教师有针对性的给学生以必要的启发、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中,让学生思维充分活跃起来。学生在主动体验、主动探索过程中,产生了创造意识。

例如,在上活动课《观察花》时,我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的怀抱,在绿树成荫的草地上,学生们摆出自己搜集的各种花,几人一组仔细观察每种花的特征,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认识了4种花序的特点,又通过自主观察思考,认识了花镶嵌的现象,了解了花镶嵌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接着,我进行了知识延伸教学,让学生自主查找含有“花”字的词汇,扩大学生对花的了解,并围绕“花”这个主题,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了朗诵、讲故事、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这是多么生动活泼的课堂啊!

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学习中,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难道不是能力吗?这正是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让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以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或方式方法,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在《我是家庭的小主人》一课中,我让学生设计在家参加哪些家务劳动的调查表,其中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在家里你参加了哪些家务劳动?

(1)有没有扫地、拖地?( )

(2)有没有抹桌子、椅子?( )

(3)有没有为家里的花草浇水?( )

(4)有没有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

(5)

我一看,设计得不错,问:“这条横线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回答道:“除了我能想到的,也许还有别的同学能想到别的劳动呢?”真佩服他的机灵。通过对调查表的设计,学生的思维仅仅不局限于自己的思维,还把思维发散出去。

四、解放学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做法,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要有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的耐心,欣赏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手机》一课,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愿结合学习小组,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去要去调查手机的价格,手机的种类,手机的品牌,手机的功能,手机的变化等等。在这些实践中,学生会面临许多的问题,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调查,如何使调查结果具有准确性等可能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学生在事前根本就未曾预料到,而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它们才会显露出来,这样就要求他们去上网、查图书、报纸等去获取所取的信息,同时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探究意识。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发现学生的能力是不可忽略的,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所想到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

总之,造就和培养新时代创造型的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我们综合实践课教师作为学生的科学启蒙者,理应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站在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高度去认识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扎扎实实地抓好科学教育的每个环节,不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9.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作为今年参加教育工作的新手,有幸参加了这次省里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观摩学习。在此,我代表新到岗的教师对学校表示深深的感谢。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的,而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的。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对综合实践课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理论上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它超越课本,超越封闭的课堂,走向自然,面向社会的一门科学。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这对我们老师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体会,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各个参赛的学校在综合实践课程上选材设计领域宽广,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包装表示调查》、《我们身边的垃圾食品---开题课》、《舌尖上的浪费》等,有推广家乡特产的《走进家乡特产----罗田甜柿》、《吴山石材开发的利与弊》、《荆城风采,楚地流芳》,有与课本知识完美融合的《纸柱称重》《我与廉洁同行》等,还有陶冶学生情操的《发现身边的美》、《献给母亲的歌》等。在内容上也是丰富多彩,形式上各式各样,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轻松,玩的愉快,而我们听课的老师也陶醉其中,受益匪浅。我最深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是一节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在这么多课程中,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黄冈浠水县洗马初中毛晶晶老师讲的《献给母亲的歌》。从她站上讲台,用深情的话语讲述她所在的学校,学校里的留守儿童,他们一年只能见爸爸妈妈两次„„我就已经热泪盈眶了,因为我想到我的学生们,他们又何尝不是呢?而通过学校组织的“访万家”活动让我对我的学生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中间有的人或许在学校差生,但是在家却懂事的让你心疼。尽管这样,他们有的父母却因为各种原因抛弃或离开了他们。当看到台上的老师不顾身怀六甲的身体,在台上翩翩起舞的时候,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像断了线的珠子浸湿了本子。在音乐停止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是送给作为准妈妈的老师的,也是送给全天下所有母亲的。老师对母亲的爱,对学生的殷殷希望也感染了全班的学生,之后他们也使出浑身解数,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对母亲的爱。有诗朗诵、唱歌、书信、手工作品、舞蹈等。学生们的多才多艺也让我们所有的老师大饱眼福。还有2堂关于美食的课程《走进家乡的特产---罗田甜柿》《发现身边的每》的课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家乡特产这一课上,罗田的老师还让我们现场品尝了甜柿,真是既饱了眼福有饱了口福。

一个老师讲了一堂《与廉洁同行》从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是一堂很有意思的课,可是整堂课听下来,却觉得死气沉沉,学生都是照着老师给的廉洁故事背故事,而不是生动、传神的讲故事。所以给人的感觉很沉闷,就像在上一堂政治课一样。

通过这几堂课,让我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达到最佳的状态,创造最好的效果。还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玩的愉快,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原来是这么快乐的事情,享受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还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人能力,以及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其次,还让我对15+30这个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者,而是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让我再次认清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纸柱承重》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小组的作用更为明显。如果没有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怎么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纸柱,如何得出各种条件下,纸柱所能承受的重量呢?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与他人合作。任何一项活动的展开,都不离不开团队。虽然,在我的课堂上也在推行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停留在形式上,觉得只要让学生凑在一起讨论了,就是合作了、探究了。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深刻检讨自己: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做一个善挖掘学生潜能的老师,而不是一个保姆式的老师。

第三,一个活动的成功,其组织者也是功不可没的。这就凸显了教师的重要性,虽然我们不再扮演传道授业的角色,但是从主题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学生的分组,查找资料以及从中的协调,到最后的成果展示,教师的专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让学生收获更丰富的知识,同时我们自身也得到提高。

第四,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让我看到了综合实践的重要意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搜集整理能力,探索求知能力,团结互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交流能力,写作能力,亲近大自然的能力。老师在此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学生。除了各种能力有了提高外,还了解到了学生的许多心声,以有利于以为的教学。更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10.教师综合实践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

xx年x月xx日—xx日,我有幸参加了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这几天,通过听(听讲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汇报)、看(看学校环境、学生活动情况),我从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振奋,受益匪浅。

一、听讲座汇报,明确方向

(一)xxxx老师的讲座给我们这些不知所措的教师们指明了道路张建芳老师的报告内容详实,其中穿插了许多典型的案例,他语言又风趣幽默,整个会场时时沉浸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张老师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背景谈起,围绕着课程的实质、内容和实施,结合实例讲清了实施综合实践课的意义和操作策略。他从国外讲到国内,从过去谈到现在,从教师的教学方式说到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综合实践活动对师生的发展到教师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从活动设计到各种课型,张老师分析得透彻,指导得到位,给我们龙湾区的30位学员树立新课程理念,尤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典型学校的汇报给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嘉兴市几所典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汇报让我受益匪浅。嘉兴实验小学“德育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嘉兴茅盾实验小学的“学科专题研究与综合实践活动一体化开发”,嘉兴县于城小学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嘉兴教育学院科研部的“学校团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这些非常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都给我们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起了进一步引领作用。他们每一所学校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校资源,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因地制宜,因校而异,把自己的特色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嘉兴实验小学的“菱动画”让我记忆深刻,这是学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自己制作的动漫作品,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小学生也有如此能耐。在肖金良老师的讲座中,我们了解了于城小学乡土气息的综合实践活动,校内有“百草园”、“百花园”、“气象园”、“综合实践活动展览室”三园一室,校外有“于城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八字葡萄种植基地”、“江渭大地园艺公司”、“何家梨种植基地”四大基地,充分展现了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硕果累累。茅盾实验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为五大板块——语言系列、科学系列、艺术系列、社会系列、生活系列,深入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管建林老师的讲座中,我们收获“课队整合”的理念,运用雏鹰争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让我们看到了“课中有队,队中有课”的综合实践课。

二、看于城小学,为之震撼5月20日,这天我们考察了海盐县于城小学。在这里举行了于城小学第五届小学生综合实践成果现场展示评比活动,集中展示了若干个活动课题。一样的舞台、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表演和充满睿智的现场答辩,课题研究对象五花八门、题材广泛,有讲理财的,有探索包装物二次利用的,有研究低碳绿色的,还有指出网瘾的危害„„课题展示由负责实施的学生在10分钟内组团汇报,汇报的形式亦多样:有讲解、演唱、演示、朗诵、快板、小品等艺术形式来增强汇报的感染力。整个展示过程精彩纷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课题展示后现场解答无疑是整个活动的亮点,老师、学生在台上台下进行真诚的互动交流,学生、师生间的精彩对答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现场展示实现了“学校小研究、社会大舞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达成。展示之后,我们跟随陆校长来到了“甲鱼养殖基地”和“葡萄种植基地”,校外辅导员给我们讲解了学生在基地的学习情况。于城小学,作为一个农村小学,这一切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三、想学校,认识思考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既不是课外活动,也不是活动课程,而是通过教育交往为中心的活动,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一)依托校内外基地的实践,产生实践主题我校本身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巨大资源。我校校园内花木成荫,品类众多,还建有一个红领巾劳动基地,很适合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进行研究。学校曾在劳动基地上尝试种植了很多植物,包括各种花卉、蔬菜。我觉得这正好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另外,我校地处永昌堡之内,永昌堡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处于开发阶段,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是综合实践活动好好利用的主题。

(二)走进社区,丰富实践内容现代教育理念倡导我们将社区环境作为教育资源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社区资源是离我们最近的、最便于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使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最佳学习领域。我们要努力挖掘社区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环境等教育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得以开发利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实,周边的生活设施都是我们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都能成为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活教材。我们校和居民住宅区毗邻而居,交通方便;街道上更是集合了银行、商店、超市、邮局、农贸市场等,可以说我们社区的环境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些社区资源潜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能大大丰富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

11.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十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各地的综合实践教育的影响在社会上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作为学生必修的一课,为养成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校是自2002年成立军校至2012年确立为张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来,学校的综合实践教育效果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主要得益于实践基地根据学生特点在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中强化的行为习惯,抓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了参训学校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参训学校学生的管理更加趋于正规化。

一、规范教育:强化组织纪律性,高标准、严要求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为规范学生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规范并不是要磨灭学生的个性,而是要使学生言行规范化、标准化。学生任何活动都必须按照基地的规章制度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强化纪律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准军人。

张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要求各校参训学员在整理内务时必须做到:牙刷的方向、抹布的叠放和箱子的整理都严格按照教官讲解内务整理的标准进行摆放,做到整齐划一。刚开始,许多学生都表现出懈怠或无所谓,当教官在整理内务教学时,教官们整理的被子一下子让学生目瞪口呆,赞叹不已,于是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无形之中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在内务方面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使自己的内务达标;而在第一天训练结束后的总结点评时,教官适度的激励点评又把学生的热情调动了起来,“这是你们第一次穿上军装体会当兵的感受,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们现在经历的磨练,将会使你们一生受益。”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官每天都在出操前半小时到学生宿舍,把所有宿舍的卫生都检查一遍;操场上教官嗓音嘶哑了却仍然坚持上课。这种躬亲示范、亲力亲为的做法既有利于对于学生严格要求,更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纠偏教育:点滴渗透,引导学生“先做人,后做事”

很多时候,学生一些不好的习惯得不到纠正,与教师的教育不能够持续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机会太少,教师的引导不能够持续起效。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就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来纠正学生的问题,也就是纠偏教育能够切实落实,就手段来看,利用综合实践的机会,纠偏就是在重复的行为习惯强化中形成的,通过基地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力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实践活动学生内心有期许也有担忧,期许是终于有机会独立生活一段时间,忧虑使自身会有种种的不适应,尤其是想家的情怀,这就需要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当发现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时,及时和带班班主任沟通,通过心理疏导让学生放松心情,合理调适,让学生对自己内心能呼唤:“我能,我行,坚持,坚持,坚持!”及而让全班学生在训练场大声呼喊:“我能,我行,坚持,坚持,坚持!”这是学生一个宣泄和自我鼓励的机会,形成一种自我信念,使他们学会坚持和担当。

在综合实践基地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的脚被烫伤的事件,同宿舍的同学也许将他送到医务室就直接回到训练场,却没有向教官汇报。遇到这种情况,教官通常会严厉地批评他们,并让这个宿舍的同学在全班进行检讨,检讨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教育。当天的晚点名就这件事情对生班进行教育警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错误,而不是惩罚。学生的团结绝不是在教官简单的鼓舞中形成的,也绝不是唱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就诞生了的,而是因为“爱”,因为他们更团结班集体,更爱训练他们的教官、更爱班里的每一位“战友”。这种发自肺腑的爱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才让这个团队有了惊人的“战斗力”。

三、陶冶教育:重视团体活动,寓训于乐

陶冶教育是精神引领的感染教育,为的是巩固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养成教育的成果。教官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有界限”,要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在训练之余适当地开展拉歌活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训练的疲劳感,还可以为养成教育打上一剂“免疫针”。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第四、五天,学生慢慢进入疲劳期,学生总是打不起精神,教官因为训练进展慢也偶尔会出现一些急躁的情绪。针对这一现象,在休息的时间里教官组织学生体育游戏,并且教官也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放松了心情,也提升了训练效果。

在手工制作和折纸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作作品适时加以思想品德教育,如折出一个纸飞机,可启发学生现在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能积极投身到祖国国防建设,成为国防建设的生力军,报效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折出心形图形,可启发心形代表什么?它有什么用?进而引到“感恩父母”这个话题上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根据不同的图案、作品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在活动结束时,看着狼藉一片的制作现场,启发学生该干什么?培养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爱护卫生,保持环境,养成干净整洁,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陶冶教育的效果来看,它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并且伴随着这种思想认识的提高会逐渐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这样学生就能够慢慢地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成长,成为指引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

总之,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对于他们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且庞杂的工程,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来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科学的引导。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成长经历中的必须课在落实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我们落实对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唯一途径,只是一个契机和平台,教师要善于抓住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机会对于学生进行引导,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因为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去付出和努力,这样学生慢慢才能够养成好的习惯。

12.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十二

《数学课程标准 (试验稿) 》规定实践活动是组成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教师向学生提供较多地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 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积累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设置一些情趣十足的活动, 使他们能够从周围所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 亲身体验现实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 从而使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运用的数学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 谈一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

一、更新观念, 提高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1. 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让学生去死记现成的课本知识, 而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经过基本被大幅度地压缩, 结果造成学生“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而, 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提倡“让学生去经历”, 认为学生理解数学的客观条件是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学生不断在探索中有所创新, 不断在交流中互相碰撞, 在思考中互相容纳。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喜悦、成功的快乐, 甚至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训。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共同提高。我们可以形成这样一种观点, 实践活动的价值不仅存在于活动结束时所获得的某种有形的成果之中 (对于知识理解的对或错、完成作业的优或差等) , 同时也存在于活动过程中易于被人们所忽略的一些无形的东西中, 如态度、情感、意志、体验等。

2. 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得到了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教学, 教学内容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 教学形式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 教学基本特征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 教学观念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立足于数学实践活动课。例如, 一年级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有了初步认识以后, 设计一个操作性实践活动课, 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工具“拼出美丽的图画”, 开展“折一折, 拼一拼, 剪一剪, 画一画, 说一说”等系列活动, 当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 学生目睹这一切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自然得到培养;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形, 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在求异、求新中得到培养。

二、精心设计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两种不同的实践活动形式。课内实践活动主要解决单一的知识点, 基本在课内完成活动项目。相对活动范围较宽的课外实践, 主要用于学习较多知识点和训练综合能力方面。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要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游戏竞赛实践活动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都非常喜欢参加具有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活动游戏。数学本身具有丰富的趣味性, 假如巧妙地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结合在一起, 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学习“人民币的认识”以后, 组织学生参加“小小商店”游戏活动, 顾客和售货员都由学生来扮演, 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 掌握简单的货币加减计算情况。有的老师还在游戏中设计了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捐款活动, 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这种游戏活动的设计, 比简单的人民币计算教学效果明显要好。

2.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手和脑两者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手可以使大脑得到发达, 使它更加聪明;脑也可以使手得到生长, 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活动就是学生把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在一起, 以活动来促进思维,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这种实践活动较为普遍地存在于数学教学之中。例如, 学习“数的认识”, 让学生操作学具, 在数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把数的概念抽象出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可以让学生用学具自己创造不同的分数来;再如:学习三角形的知识以后, 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何处, (利用这一特性去修理家中或班级中坏了的课桌椅等) ;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之后, 让学生制作纸盒等。这样的教学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方式, 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去,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3. 课外实践活动

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在课堂上创造实践活动外, 课外还应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书本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如在学习“圆柱体积”内容时, 布置一道课后动手操作实践题:“请同学们利用教科书第121页的附页, 动手剪下圆柱侧面和底面, 然后制作成一个圆柱体, 再用尺子量一下相关长度, 计算一下体积, 明天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比一比谁做的美观, 看谁的心灵手巧, 看谁的计算正确?”每节数学课都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操作实践作业, 这样, 既巩固了知识, 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13.综合实践课学生心得体会 篇十三

例如,袁隆平爷爷、李四光爷爷、敬爱的周、爱民的邓小平。袁隆平爷爷,他发明了杂交水稻,这一科技解决了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的粮食问题。这一发明,使中国人的脸上都是光。李四光爷爷,他在中国被称为贫油之国时,开发了大片油田,为中国争了光。周,他对于嘲笑中国的外国人都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并且整天为国事操劳。他,不愧为我们人民的好榜样!邓小平爷爷,爱民如子,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是人民第一,自我第二。他总是奔波于人民之间。邓小平爷爷被人民永远记牢在心底。

这些人曾经为国争光过,报效祖国过。他们走上这条路,是十分艰难的,要受到许多苦难!但是,他们毅然选择了走这条路!他们毅然选择了为祖国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他们这种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同时也值得我们学习。

14.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心得体会岚 篇十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所谓综合实践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为教学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教师只对其作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在综合活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

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因此我们在设计综合活动主题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提出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此,我在这学期的教学中,切合教材内容,开展了《走进近世界文化遗产》、《美丽的童话世界》、《我心中的祖国》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欲望,自主的去学习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学习第三单元童话主题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认真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语言的特点,学生在对童话有了具体的印象后,我鼓励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有关童话内容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收集、阅读童话,然后讲童话、演童话、写童话,学习的兴趣十分浓厚。在最后的展示活动中,学生的手抄报办得十分好,这就更加让我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教学方式要灵活

综合性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就要开放课堂。封闭的教学空间,死板的教学内容,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只能禁锢学生的大脑,限制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团队合作,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中,为了顺利地完成“导游”任务,大家群策群力一起讨论、协商怎样才能成为让游客喜欢的导游时,学生们以组表演导游和游客,进行现场的解说,从而互相找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言行。看到孩子们在团结互助、欢声笑语中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我的内心不禁一颤,是啊!为什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就要让学生关在四方墙里面学习书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知识呢? 外面的世界多么广阔啊!学

生喜欢上这样的课,他们更喜欢在大自然中接受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作为教师,要运用演一演、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实际操作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自主互助课堂中的,我们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参谋、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因此我们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要给学生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常态化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回归生活,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我的体会就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常态化教学。

常态化的标准,概括为:普遍实施,教师易导,学生爱学,效果实在。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专职教师,没有现成的模式所参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对于习惯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确实很难指导。其实,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并不难,只要我们不过分追求课程的完美性、完整性和精致化。指导教师不过分关注校长、通行、专家对课的评课的评价如何,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亲历实践和深度体验,拒绝表演课、做秀课,消除神秘感。综合实践活动就能成为像语文、数学那样易于操作、易于指导的常态课。

当我们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后,学生会变得爱学了。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兴趣,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实践性课程。牢牢把握这几种原则,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来帮助学生学习,就会让学生获得成功。

当我们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后,学生学习的效果实在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改变长期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他人 的责任感;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凡是有利于上述目标实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必将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继续寻找差距,反思不足。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感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在以后的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多多反思,不断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巩固总结提高,使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收获,走上成功之路。

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景台小学

2013年12月

15.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组织通识培训, 转变教师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众多的机遇, 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随着课程实验的推进, 一方面, 教师感到只停留在课程纲要和标准解读层面上的培训难以满足需求, 他们更加需要与学科相结合、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相结合、能够将其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培训内容。另一方面, 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观念的真正转变与否、教学方式的改革确实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进程, 教师只有切实转变观念, 才能跟上新课程的步伐, 与新课程一同成长。为此,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走进新课程》等丛书。我们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学校组织集中学习, 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政策措施等;每一位教师发一套课程标准解读, 教师个人边学习边反思, 与课程对话, 准确把握内涵, 领会精神实质, 明确基本理念, 反思教学中的得失成败, 确定课堂改革的基本思路。我们还定期召开教师研讨会、座谈会, 及时交流心得体会, 切实转变教师观念。

二是订阅各种教学杂志, 要求教师写好读书笔记。学校阅览室里常有刻苦攻读、埋头书写的教师身影。学校还特别印制了一本“教海拾贝”, 要求教师做好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体会、经验等的摘录。

三是利用校园网, 下载有关信息或课程理论知识。由学校组织部分教师从网上搜集关于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信息, 筛选、整理、编印成《走进新课程》等集子, 提供给教师学习。主要栏目有方案计划、专家观点、概念阐述、他山之石、一线经验、课改掠影、课改探航等。学校网页也经常发布教育教学方面的新理念、新经验文章以及各种教育教学资料, 供教师借鉴。

四是播放专家讲座、报告等录像。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观看专家讲座、报告等,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诠释新课程标准的内涵, 解决了不少新课改中的困惑、迷茫, 带领教师走出了教改的一些误区, 走进了新课程这片广阔的天地, 使平时的新课程理论学习得到了有效内化。

二、加强教学研究, 尝试主题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包括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等。在这些活动内容中, 研究性学习应该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因此, 我们在校本培训中注重加强教学研究, 让教师自己尝试主题设计活动。我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寻找活动主题。

在这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中, 教师不再是倒给学生“一杯水”, 不再是教学生“学会”, 而是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教学生会找“一杯水”、“乐学、会学、善学”, 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方法上给予指导, 鼓励孩子们去尝试。

通过主题设计, 我们还清醒认识到学生是主体, 活动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学会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每一个新的见解、每一点新的进步, 及时给予鼓励、引导和启迪, 将他们的眼光和思维引向更广阔的世界。

三、编写校本教材, 营造“绿色家园”

校本教材, 就是以校为本, 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 按照学生知识结构, 依托校园周围的人文地理环境, 组织教师编写的教材。改革后的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 确立了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管理政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灵活性更大, 它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 可以不受课本和课堂的限制, 这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研究与实践空间, 教师可以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或自编教材, 修改或自定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内容, 可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 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为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尊重学生的选择, 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们以开发家乡、社区、学校、家庭资源为切入点, 依托“红领巾星火园”、“全国绿色学校”, 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绿色家园》, 分低、中、高年级版。旨在使学生通过和自然的接触, 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 懂得欣赏自然的美。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 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 加深爱护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 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 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 掌握基本的技能,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 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 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从而营造绿色家园。

我们认为, 作为教师, 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实践、反思、总结, 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 循环往复, 形成规律性认识, 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 那么, 所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一定会充满生命力。

四、搭建展示舞台, “秀”出智慧风采

“嚓嚓嚓、叮叮叮、咚咚咚……”教室里传出各种响声, 学生们把自己的课桌变成了“工作台”, 在上面紧张地忙碌着, 有的用彩笔在纸板上绘图, 有的用剪刀、钳子剪切易拉罐, 还有的正在连接电线……黑板上清晰地写着各种扬声器、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的连接方法及原理, 授课教师在一旁耐心地示范指导, 不时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一旁观摩的教师有的也忍不住, 拿起剪刀与同学们共同制作, 师生们都干得热火朝天。这是2007年4月20日上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现场观摩会中的一幕。

作为率先实行课改的学校, 我们多次承担了市级以上综合实践活动现场观摩的任务。上文描绘的以“让美妙的声音响起来”为主题的公开课更是吸引了大部分教师的眼球。这节课以可发声的电子元件为主要材料, 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并讲解, 做出可以发声的模型或者玩具, 可以说, 既让同学们动脑、动手, 又动了口。经过讨论和分工, 短短的一节课时间, 同学们就制作了各种外观精美、构思巧妙的小模型。有可以弹奏的小钢琴、会唱歌的机器人、精美的音乐盒等等, 让观摩的教师赞不绝口, 他们纷纷称赞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

如今, 我校有专项布置的展示室, 陈列了一系列展示学生智慧的创作成果, 有布艺、纸艺、陶艺、树叶贴画以及各种小发明等, 充分“秀”出了师生的聪明才智。

16.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十六

教育综合改革的最终归宿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意义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国家级奖励,代表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本期《焦点萃》聚焦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对部分能源电力类获奖成果进行了介绍。希望在这些优秀项目的催生和带动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能涌现出更多创新成果。

本期《企业志》走进美丽的大亚湾核电基地,中国广核集团运营人才培训中心坐落于此。作为中广核集团核电运营人才培养基地,运营人才培训中心全面承担着集团核电运营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为集团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期便带领大家去深入探求中广核集团30载运营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一同感受其独具特色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理念。

推动培训变革,提升企业培训的效果和价值,是企业培训工作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培训坊》栏目,围绕企业培训变革的路径、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创新、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介绍了相关的理念探讨和实践创新。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和新疆电力培训中心将行动学习的理念引入培训项目,为培训方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提升了培训实效。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崔蕾等老师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MOOC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企业MOOC的引入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参考。此外,南方电网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提升培训学员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也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人资域》栏目,国家电网公司首批人力资源专业领军人才王海育从优化电网企业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出发,对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进行了深入思考。围绕电网企业优秀专家人才培养、“学习型”班组长培养、管理机关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和发电企业员工离职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介绍了国网江西赣州供电公司、国网安徽蚌埠供电公司、上海电力建设公司、大唐宁德发电公司等单位的实践分享和实证研究,有思考、有实践,不妨一读。

技能人才作为企业一支重要的人才队伍,始终是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举办了第十二届员工专业技能比赛,《赛事讯》栏目对此次大赛给予了全程关注和深入报道。

17.参加综合实践国家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七

这学期的十一月份底,接到学校的通知,让我参加英语学科的国家远程培训,当时心情十分激动,可是由于忙于参加区里教学比武,一直无暇顾忌。今天是12月11号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学习,一个下午学完了前两个专题,挺有收获。

一,对于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刚开始登陆,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渐渐地就被里面那些专家精彩的讲座吸引住了。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参加学习是不可能的,而那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更是代表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平时想听有难能有这样的机会呢?在这里我通过程晓堂老师的第一课知道了课程标准具体内容,通过龚亚夫老师的第二课知道了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这些理论都是我以前未曾系统了解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逐步消化,逐步理解,并进一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去。

18.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八

作为综合实践课老师,应积极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抓住这一契机。教学中积极开发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走向社会,注意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合作,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是关系到综合实践课程成败的关键,因为教育方针是确立教育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今必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方针。可以使我们对教育方针有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宏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近几年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宣传少了,以至产生了错误观念,注重应试能力,放松了素质教育,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我校总结好的生源转移,升学压力加重,生成空间缩小的具体问题,着重加强教育观念的更新,面对新的机遇,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积极投入教改,加强对综合实践课的领导,制定目标,以改革为契机,行知实验学校为动力,谋求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开创新的育人环境。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二、制定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课程师一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观念,课程的性质等。为此,我校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请专家作讲座,组织全校教师专题讨论,赴江苏洋思中学等地考察学习等。从而正确认识设置综合实践为必修课的重要意义,把握课程内涵,更新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在实施该课程目标中,根据我校特点,明确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从社会中,自然中,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例如,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收入问题等在调查探究中,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得亲身参与实践调查的积极体验和相关经验,从而增强为改变家乡面貌而认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自我与社会,与自然,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感悟自我与社会、自然、家庭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加强多方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4、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加重负担,对综合课程时间优化,又要位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健全个性。

19.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十九

语文是基础性的人文学科,人文精神是语文的灵魂,因而五年制高职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负载了最宽泛的教育性内容。无论是对身心的全面性,还是对分析为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全面性,或者对人格基础素质的全面性而言,语文内容都有涵盖。语文教学负载着求真、向善、立美,具有完美人格生成的意义。有人认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是为专业课打基础的,是从属性的,只强调其工具性,不强调其人文性,这是有失偏颇的。爱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所谓“人文”,原是出自《周易》“贲”卦的卦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本意主要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教化天下苍生。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内化和发展为受教育者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结合人文主义内涵,人文素质是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即外在的人格形象和内在的文化修养。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格品质。

对职业学生而言,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力争使学生在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格品质三个方面达到比较高的程度,即在人文知识上有较多的积累,运用人文知识的能力较强,具有较为稳定的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实现外在所具备的健全的人格与内在所涵养的丰富的人文的完美统一。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过这样经典的论述:“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他点出了教育的目的和特征即通过教育启迪人的心智,关注人的发展,重视人文素养的锻塑。美国学者在1961年得出结论:“杰出的科学家不是局限在个人的专业领域之内。他通晓和熟悉艺术与人文学科,能促使优秀的科学家变得更加敏锐,视野更加开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把“学会关心”作为主题,要求培养青年一代面对挑战并具有责任感、信心、意志和能力。由此可见,人的精神建设即人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令人担忧。学生普遍存在思想浮躁,人生理想信念淡漠;道德修养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不能合理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人文知识严重缺失,对文学、艺术、文史知之甚少。

五年制高职生的生源来自初中毕业生。从年龄上看,高职生一般处于15岁到18岁;从生理上看,高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成熟阶段,他们的身体外形和体内机能迅速发育成熟,有旺盛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总体来说刚刚入学的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学习较为勤奋刻苦,学习成绩较好;从心理上看,学生已脱离少年阶段,从未成年向成年人过渡,心理渐趋成熟。这一时期也是高职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思维方面已开始运用“经验”对人生进行思考。但往往是靠他们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还不能够使他们在分析是非曲直等问题时做到全面和深刻,而常常出现思想偏激和情绪不稳定。

这主要归结于,我国教育体制中长期存在的应试性教育的弊端,忽视或者对人文知识的修养不过多投入精力,同时相对于专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薄弱,自我要求不严,学习动力不足,功利性强,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以致人文素养整体状况不良。而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学会做人”诸如: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方面的素养养成,却是一个慢工夫,需要长期的、系统化的、循序渐进的培养,是惠及一个人一生的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此,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令人担忧也就不难理解。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适应职业学生的学习要求

开展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如此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等本体特征,更是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对新一代应有素养的挑战。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展现客体情境、解决存在问题、体悟客体语言艺术、实践客体运行思路,从而提高整体素养。

(一)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以后,大多要回到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型的生产劳动,而现代企业要求技术工人能适应企业技术改造和革新的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学生的自我发现和探索代替传统的被动接受,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因而更符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吻合职业学生的心智特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卢森费尔在1998年所作的实验研究表明,具有应用性学习和工作倾向的学生,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表现平平,而在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中却常常取得令人惊奇的优异成绩。这说明,综合实践活动更适合具有应用倾向的学生,而中职学生大多具有应用性学习的特点,更适于通过开展各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学习目标。

(三)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语文的社会性和实用性。传统的职业教育语文课堂常常以教材为中心,注重传统知识的灌输,过于强调掌握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教学效果不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能反映社会生活对职业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重复低效”的被动局面,把教学过程聚焦到学生的“学”上,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写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笔者结合已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鲜活案例,以《计划》为例,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入职业教育语文课堂中,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能改变五年制语文教学现状的途径,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给学生怎样做人,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活动目的

关于计划的学习,笔者结合江苏如火如荼开展的公民教育,将标题拟为“关于‘外地老人是否享受免费乘车证’活动的计划”,使学生学习不囿于书本,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肩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任务的具体要求如下:

任务:关于“外地老人是否享受免费乘车证”活动的计划

目标:(1)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计划的写作;(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3)掌握计划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二)分组学习

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习,主要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参与社会生活,并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为开展调查“外地老人能否享受免费乘车证”活动做准备。因此,进行活动之前的计划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向学生展示例文,通过鲜活的事例,使学生从中了解计划所包含的内容及实施的步骤和措施。通过这些国内外的成功人士的人生规划,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其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根据每个班的人数的多少,适当分为4-6组。学生分组在项目学习中显得很重要,因为通过组与组之间的比拼,能够激发学生竞争和合作的意识。

(三)调查研究

应用文与社会广泛联系,在开展公民教育活动之前,我让学生做出初步的调查研究,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深入社会,最后制订了“关于‘外地老人是否享受免费乘车证’活动的计划”。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走进工厂、社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

(四)制订活动计划

各个小组的项目方案确定后,各个组的成员根据确立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并着手撰写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学习计划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计划的目的”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进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又如“计划的步骤”主要确定此次活动开展的地点、活动的时间。在撰写活动计划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五)任务演练

通过前面四步充分的工作,学生的活动计划已经基本制订好,为接下来的师生互评做好准备,从而达到小组间分享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六)师生共同评价

在这一步骤,通过以组内自评、组与组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计划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总之,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现状,呼唤高职语文教育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承担起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让学生在语文学科里获得深厚的人文修养,提高人文素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育,应该强调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面对学生“人文贫血”现象的日益凸显,语文学科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师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人文素质培养的新方法,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虹, 胡弼成.教人做人: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核[J].云南高教研究, 1998, 2:68.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 1991:3.

[3]夏红梅.高职教育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 2005, 4:32.

[4]陈蓓蓓.让综合实践活动走入中职语文课堂[J].读与写杂志.2012, 9:166.

[5]李向东, 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5.

20.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篇二十

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区教育局为适应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需求,与2001年成立了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这是大连地区首家科普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素质教育基地。科技中心成立之初就将综合实践课程的“新宠”——机器人活动纳入课堂教学。机器人活动在科技中心已经开展近十年,活动形式有兴趣小组、组织竞赛等,但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中心课堂是机器人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手段。那么如何构建机器人高效务实课堂呢?

一、“内容选择”——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机器人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而能用于教学的机器人内容又包罗万象,教师以什么为切入点、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构建机器人高效课堂的前提。2009年甘井子区科技中心机器人教师参与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综合实践活动手册》的机器人部分的编写,期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多为综合实践教育专家,结合目前国内机器人教育最新形势,将“乐高机器人”、“NXT蓝牙机器人”为活动案例载体、以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简单结构、LOGO语言编写简单程序为教学内容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手册》,成为区域内机器人课堂活动教材。自2009年后我区科技中心机器人教学有了规范的内容和标准,以此为蓝本,教师的教就有本可参、学生的学有章可依。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机器人课堂更务实、更切实有效。

二、“精心巧设计”——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怎样把学生的“心”带到课堂、怎样让学生主动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怎样让学生在机器人课堂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得到升华?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这是构建高效务实课堂的关键。

1.精心设计导课激趣环节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兴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对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面积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现成的机器人模型,让他们的心里有一种“我也想自己动手做的愿望”,让其入围。我们利用NXT蓝牙机器人拼装了“迎宾机器人”、“毒蝎子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声控走黑线机器人”、“世博服务机器人”模型,让学生进入机器人活动室后,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和机器人“亲密接触”。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很吃惊,会感觉到很“神奇”、很好玩;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机器人的“自主控制”,他们会对机器人中“人”的含义有了简单的理解,这要比在视频和图片上看到的、教师讲解的直观、深刻;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许多问题,比如“机器人是怎样实现‘自主控制’的?”“机器人又是怎样感受到外界的信息的?”“机器人怎么会有‘思维’呢?”“我能不能自己做一个机器人呢?”等等问题,他们渴望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就已经“栓住”了学生的心,这就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精设教学过程

机器人教学涉猎的知识跨度很广,包括机械、数学、计算机等,传统的传递式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大量的讲解知识,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烦,这恰恰与我们追求的高效务实的机器人课堂背道而驰。

每堂课都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又有效地完成?以对声音传感器编写程序为例:教师提前将编好的小程序存在学生机上,让学生动手先下载、运行、体会,此时学生会很想自己去设计,这个时候让学生回过头来观察源程序,教师再结合学生看到的机器人运行情况做简单点拨,就会水到渠成。这恰恰是将原来的教学过程颠倒过来,效果却截然不同,教师原来需要10~15分钟的讲解,现在只需要3~5分钟的点拨。

高效课堂的关键还需要创设能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空间。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我们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亲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机器人活动课程中执教者主要是精心为学生设计好问题,为他们创设一个自由、自主的可发展的空间,搭建分工协作、体现主体的平台,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我们要当好学生的助手、伙伴。此时学生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做到及时的鼓励、激励,引导学生们同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或者是同教师一起研究。学生自己经历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后,他们的思维、思路会豁然开朗,他们自己就将自己引入发现、探究之中,真正让学生自由、自主的学习,让课堂更加高效务实。

三、“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

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2)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

(3)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问题更使学生增加了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总之,无论在那一科目的教学中,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机器人作为一门刚刚进入中小学课堂的综合实践教学科目更亦如此。

上一篇:胜似亲人习作看图作文下一篇:伤感孤独晚安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