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长效机制

2024-10-18

环保长效机制(精选12篇)

1.环保长效机制 篇一

环保局关于

优化发展环境,构建长效机制情况的汇报

为进一步加强都匀市环保局职能建设,确保“两加一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全市“环境建设年”活动要求,结合我局工作职能职责。现将我局为优化都匀市发展环境,构建长效机制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优质服务,为服务对象设立便捷、快速服务通道,建立“首问窗口”责任机制。

我局“首问窗口”设在综合业务科,其主要业务是:

1、接受咨询。负责为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特别是投资者提供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的办事程序和其他有关事项的咨询。

2、提供指导。一次性告知办理有关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等,向申办人员提供相关申请表格和指导帮助填写有关申报所需材料。将市环保局的行政许可办事指南,提供给申办人员参考。

3、办理审批。根据授权办理有关事项;对本窗口无权办理的事项,及时将申报材料移交具体承办科室;对不属于本部门本单位职责的事项或不予办理的事项,明确告知理由,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开通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切实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和办事服务。

4、协调监督。根据工作对象、服务对象所办事项,帮助联系有关科室及承办人;协调和督促承办科室或承办人认真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根据需要承担承办科室与工作对象、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

和反馈工作,促进申办事项的办理。

5、收集意见。收集、整理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对本部门本单位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对相关科室和工作人员开展服务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定期向局党组提出加强和改进本部门本单位服务工作的建议。

截止8月份,“首问窗口”共接受服务对象咨询390人(次),提供指导300人(次),办理审批事项75项。

二、建立企业跟踪服务联系机制。

为搞好到我市投资的重大、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服务,我局实行班子成员、科室进行对企业跟踪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从八个方面对企业联系进行了规范。一是帮助新建企业积极搞好办理环评审批服务,属于市级审批的项目,按照公开承诺时限内办理,属于省、州审批的,明确专人负责联系上级部门,积极帮助办理环评审批,争取项目早日落地。二是联系领导及科室每月不少于一次到企业调研,听取企业对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深入联系企业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各项环保制度;四是帮助企业按环评要求组织好生产管理,督促企业严格执行 “三同时”,完善验收手续。五是协调指导和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环保问题,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六是掌握各个产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掌握国家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的需求,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助手,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七是在调研过程中不得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不得吃拿卡要,增加企业负担。八是每季度就联系企业的工作情况班子成员在局长办公会议作一次专题汇报,科室在中层干部会议上做汇报,对联系企业的服务情况将列为年终目标考核。

三、建立“三重一大”的议事决策机制。

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针对一些环境违法企业处罚,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过程中,避免处罚随意、个人意见说了算等现象,我局建立了和实行了局班子集体决策的制度。

2.环保长效机制 篇二

创先争优活动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带头学习提高”作为首要条件提出要求。而把“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培养学习型党员”作为重要任务来布置, 就要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学习中不断增强战斗凝聚力和工作推动力,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从而实现组织先进、党员优秀的目标。

为此, 我在实践中, 觉得必须要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 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源动力, 通过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为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现思想先进、工作先进、作风先进、学习先进提供坚实基础。觉得应该从针对不同群体、围绕突出问题、立足创建实际、着眼学风转变等方面去构建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建设。

1 要针对不同群体, 建立健全学习组织制度

要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 牢牢坚持干部领学制度、党员比学制与辐射制, 促使领导干部争作学习表率、全体党员争当学习标兵, 推动领导干部与全体党员创先争优。

1.1 坚持干部领学制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 可以依托中心组这个学习平台, 把握“开阔干部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共谋科学发展”这个功能定位, 沿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条学习路径, 采取专题学习报告会、学习交流会、集中研讨会和调研成果汇报会等形式, 引导领导干部围绕主题、带着问题学习、研究、创新。每次学习, 各级党组织主要领导都应该亲自确定主题、审定学习计划、主持集中学习, 带头谈学习体会、作学习总结, 并定期对其他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党组织其他成员在抓好自学的基础上, 积极参加集中学习, 踊跃发言畅谈体会。做到把对党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作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有效途径来抓, 这样也就达到了一级带一级, 一级抓一级的效果。

1.2 坚持党员比学制

通过一定的学习载体, 经常性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理论知识竞赛, 编发党员干部知识读本, 推动党员干部加强理论武装。像笔者所在地区的“三会一课”和举办读书节活动, 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专场辅导, 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 倡导党员干部勤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从而营造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全面提高的浓厚氛围。

1.3 坚持中心辐射制

可以按照“全员、全程、全覆盖”的原则, 像构建起以社区大讲堂为核心的社区教育网络, 可以对普通党员实行菜单选学、灵活讲学, 来辐射带动社区群众经常性开展学习。像所在地越城区, 2011年就开设各类“社区大讲堂”教育讲座1100余场, 听课人数达到15万人次。也可按照“小型、便民、灵活、有效”的原则, 精心培育社区党员学习中心户, 通过“个人提出问题→团队协商→解决问题”, 示范带动所在小区、楼道其他党员主动参与这种问题求解式学习。如今, 绍兴市越城区从社区大讲堂到社区党员学习中心户, 从户到楼, 学习网络逐步健全, 学习内容日益丰富, 学习空间也得到深度拓展。

2 围绕突出问题, 建立健全学习考评制度

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过程中, 普通存在像“监督实施难、质量评价难”的问题, 可以探索建立学习型党组织量化评价体系, 实现学习管理从定性评价向量化考评的突破, 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善学的突出问题, 为创先争优夯实学习基础。

2.1 分类制定

各地可以根据党组织与领导干部实情, 按机关、事业、企业、社区、农村等类别, 针对性制定切合本地区的“学习型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 包含目标体系、学习体系、保障体系、效果评价体系, 可以按占打分权重的10%、40%、20%、30%计分。目标体系要做到有明确目标、加强规划部署等评估标准, 学习体系要有坚持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全面、学习时间保证、学习方法创新等评估标准, 而保障体系做到有组织、经费、设施、激励等, 最后效果评价体系要有学习成果、工作创新、整体发展、社会认同等评估标准, 一环扣一环, 确保评估科学有效。

2.2 宽柔并济

在操作中既要有“创建目标明确、单位创建规划务实、个人创建计划具体”、“注重环境文化建设, 形成创建活动氛围”等软性要求, 又要有“个人自学时间和党组织 (包括小组) 集中学习不少于一定时间量”等硬性指标, 对于硬性指标, 要着重加强台帐检查。而对于软性要求, 则应有具体的细化考核项目。

2.3 全面评价

做到考评体系要使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对自主学习的学习计划、学习记录、学习笔记与集中学习的时间、形式、载体要进行不同权重的量化评分, 对环境文化建设、领导重视等一些软性要求, 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也要进行量化计分。

2.4 注重效果

对于各基层党组织学习过程中积累产生的理论成果, 应按理论层次、成果应用评价计分;对于实践工作效果, 则按工作效能、工作业绩、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进行量化计分。通过这样学习效果的量化评价, 相对较好改变了以往学习流于形式、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促使学习与整体工作、服务大局挂钩。

3 立足创建实际, 建立健全学习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常规的定期学习、个人自学、学习档案、学习预告、请假补课、学习通报、学习交流、学习调研和学习考核等一系列学习制度, 促使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实践化, 提升学习长效, 以确保创先争优的制度化、长效化。

3.1 规范管理

考核部门, 要对列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计划的单位, 可以按机关、事业、企业、农村、社区等类别建立档案、分类登记、动态更新。年初应该发布各级党委 (工委) 的学习意见与学习计划, 每月公布理论学习提示, 为各单位开展规范性学习活动提供指导。年中可以定期公布学习动态, 考评登记各类学习活动情况。

3.2 严格考评

要定期组织开展旁听、抽查各级党组织平时学习情况, 积累日常考核资料。年底, 可以先由创建单位自评, 再由有关创建工作小组实地查阅实施意见、学习计划、学习记录、活动图片、调研报告、经费保障措施、汇编资料等各类学习台帐资料, 并开展问卷调查和单位互评, 切实提高考评质量。

3.3 强化激励

各地在实际操作中, 要按照评估指标体系, 对机关、事业、农村、社区、企业等的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 评为优秀的, 要认真进行表彰, 促使各级党组织自觉落实学习制度、学习计划、学习时间、保障措施。同时, 根据学习台帐, 可以评比表彰像“十佳学习阵地”、“十佳学习活动”、“十佳学习材料”等。

4 着眼学风转变, 建立健全学习实践制度

我们要从弘扬优良学风入手, 做到“三个坚持”, 推动党员干部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 运用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的方法, 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工作作风改进。

4.1 坚持沉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各级党委 (党组、工委) 班子成员要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 深入基层, 可以围绕年初各地确定的学习目标和课题,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认真研究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从而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2 坚持立足本职开展实践活动

围绕社会热点、工作重点, 适当举办类似创新社会管理与法律保障、依法行政等专题学习会, 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主讲, 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正确分析、有效面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基层党组织可以围绕工作热点、难点、焦点, 组织开展工作研讨会、金点子征集等活动, 促使党员干部在工作的全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学习、提高, 又对工作中的问题或者可能发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实现学用结合。

4.3 坚持深入群众充实学习内容

3.长效机制酝酿中 篇三

解决供需失衡,除了加大供应量,满足购房者需求外,近年来业内一直呼吁,要逐渐采用市场化长效机制替代短期行政干预。据有关消息人士称,有关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已形成初步草案,目前正在小范围内征求意见,但推出时机尚未确定。据有媒体报道称,房地产领域的改革或将从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入手,其中房产税是重点研究课题。

加大楼市供应

限价政策推出之后,成为套在北京房企头上的一个紧箍咒,北京商品房开盘节奏开始逐渐放慢,涨幅也得到一定控制。各大开发商尽管感觉到了压力,但仍应对有道。有的通过分拆精装修变相涨价,有的干脆抱着“拖字诀”应对。

但是,限价副作用也随之产生。由于楼市供应进一步减少,短期内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使得购房者买房更加艰难,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张磊表示,从短期来说,不可抑制项目入市,而应引导项目加大推盘。对于已供应的土地,相关部门要监督其尽快投入开发建设,使之形成有效供应。对于已经具备销售条件的项目,要促其尽快开盘,形成供应。

住宅供应的源头在于土地,从土地资源方面来看,土地供应主要都将集中于五环以外的郊区甚至远郊区县。对此,张磊表示,政府要增加土地供应,给市场形成一个明确的预期,即土地供应是充足的。

长效机制或出台

除了加大供应外,要平衡供需,就必须将从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等一系列领域入手,进行房地产领域的改革。政府近几年就致力于推进房产税试点,在此基础上,个人住房信息全国联网、健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均是为全新的中国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据相关媒体报道,相关部门组成了专门调研机构,对房产税的试点扩容以及全面开征做相关调研准备。一直传闻的第二批房产税试点城市至今仍未出台,但房产税的推出,只是时间和征收范围等问题。

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篇四

确保质量安全是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关注又非常揪心的焦点问题。一方面,铁路和城轨建设行业对质量安全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检查考核处罚非常严厉;另一方面,企业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大,投入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如何建立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使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有序可控,如何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安全法律规章,彻底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这是摆在我们电务施工企业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非常突出的课题。

一、必须对新形势下质量安全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铁路和城轨建设的快速发展,把安全和速度提到一个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点上。而动车、高铁是极高风险的行业,在时速200公里至300公里的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将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付出血的代价,造成不可挽回的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制约铁路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企业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所以我们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大于天,务必常抓不懈。

建设和谐社会是每个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保证质量安全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事实已经证明:一项重大伤亡事故的出现必然会波及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而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特别是重大伤亡事故,必将影响企业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人命关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懈怠;肩负的责任,决不允许我们有点滴的懈怠;事关企业生存,我们务必不能懈怠。确保质量安全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保障。企业要在当今市场竞争中求发展,做好质量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首要环节。施工现场危机四伏,隐患丛生,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必然会自毁信誉,对企业将是致命的伤害,生存面临严峻挑战,何谈市场,何谈竞争,何谈发展,何谈做强做大,何谈提高员工收入。

二、必须正确理解对待质量安全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条件和环境使质量安全面临严峻考验。时间紧、任务重、站前工期挤站后工期;设计文件、技术方案和工程数量变更贯穿始终;施工条件不具备、交叉施工干扰等对质量安全管理造成很大难度,这些因素的存在,对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很多挑战。同时,各项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颁布和“问责制”、“质量终身负责制”的严格实行,使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毋庸讳言,我们在工程施工特别是近几年的高铁客专建设中,在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锻炼队伍、增加效益、提高信誉等方面取得了一流的业绩,但仍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漏洞存在:

1、对质量安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表现在:有的领导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员工没有真正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质量安全的过程控制和管理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到位。在工程实施中未能处理好质量安全与速度、质量安全与效益、质量安全与工期的关系。

2、质量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表现在:个别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图纸审核把关不严;不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质量安全标准、规章制度、工艺文件、操作规程形同虚设;质量安全部门监管责任不落实,质量安全检查不深、不细、不全面,监管力度缺失;存在部分走过场的现象。

3、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质量安全制度规程不够完善、不适应发展要求,技术交底、质量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等一系列现象还存在。

4、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即业务技能素质离工作要求还有不适应之处。

三、必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上述问题说明我们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确保质量安全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从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规程、制度、责任制、落实、追责等多方面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企业成立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委员会,各项目均成立安全生产和质量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委员会和领导小组的职责、权利、召开会议的间隔、需解决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在公司、项目部设立安全质量部,确定其质量安全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除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委员会之外,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干扰其工作,确保安全质量管理部门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处理问题。

(二)持续改进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要在思想、技术、组织、资源和制度五个方面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随项目规模、环境条件等变化不断调整,做到持续改进,满足质量安全管理需要。

(三)落实责任。在技术质量安全方面,建立健全总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层层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对涉及各部门的责任如技术培训、质量安全教育、现场检查等进行明确定位,确保相关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对涉及施工质量安全各环节中的每一个岗位、人员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进行详细分解,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

(四)建立和完善领导包保、定期检查工作制度。对领导包保、定期检查的项目、时间、内容、方式、频次、问题处理、信息通报等做出明确规定,通过领导包保、定期检查提高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执行质量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五)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通过考核评估、奖惩激励、监督制约、定期通报等环节的有机结合,使质量安全制度、规范、流程等得到严格执行,使过程控制(包括关键工序、危险部位和质量安全管控薄弱环节等)更为有效。

(六)建立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结合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建立质量安全问题、故障、事故登记备案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使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控制成为一项不可或缺、长期坚持的工作,实现对质量安全隐患的“零容忍”。

(七)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赋与质量安全管理监督职能部门及个人权力,对发生忽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执行质量安全制度措施、未完成质量安全责任目标、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等问题的,行使“一票否决”权。制定“一票否决”办法,明确什么问题否决什么,否决广度、深度,否决的方式途径等,以增强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八)加强质量安全文化建设。加大质量安全文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宣教质量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营造良好的质量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的质量安全行为由不自觉变为自觉,由“强制执行”到“自觉遵守”,进而实现员工质量安全意识质的飞跃,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为中国通号天津工程分公司总经理)

自去年8月1日起市行政服务中心导入、运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中心”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贯标过程中的一系列准备、执行和改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功效;同时也激发了整个中心内找不足,外靠监督,抓好质量,促进服务的意识,通过这种创新方式,把窗口建设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平台。在此过程中,财政支付中心完善了原有的制度,如:内部检查制度、作废支付令检查制度、空白凭证领用制度等,窗口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市行政服务中心将建立贯标长效机制。那么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性有哪些呢?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在打造“政务超市”品牌时引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向服务对象承诺我们的服务质量是有保证的同时,鞭策我们“中心”人不断努力,提升服务。为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积极参与,把我们的质量目标定为长期目标,自始至终贯穿于日常服务中。

二、符合贯标程序自身内在的要求。认证审核只是抽查了几个部门,监督审核要在3年内要检查所有部门,并复查已检窗口的改进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若再次发现问题还有一个复查、改进、提高的过程;若遇上级重大政策调整,相应的执法依据都要调整,这又牵涉到审核。所以“中心”人要有紧迫感、责任感。

三、市行政服务中心自身特点决定了长效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实行长效管理是保证“中心”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金钥匙。市行政服务中心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产物,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是机关效能建设的晴雨表。“中心”成立三周年,目前正处于稳步发展期,她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贯标的长期性。

1、“中心”靠依法行政提供服务产品,严格按程序来操作,面对的顾客是广大的群众,实施窗口化管理,具有公开、公平、公正性,是廉洁高效的部门,深受群众欢迎。

2、窗口人员流动性大,窗口业务不同,业务量有大小,服务质量有高低,要用质量管理体系来覆盖各窗口工作,本身就存在贯标的复杂性、艰巨性、不稳定性,需要协调、适应、融会。

3、群众满意度决定我们工作的好坏。窗口的工作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服务得好,受群众表扬,服务得不好,就会受群众的批评,甚至投诉,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声誉,还影响进驻单位、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的形象。所以说窗口无小事,只有正确定位,履行职责,把群众满意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4、持续改进是“中心”永恒的要求。大至上级法律规章制度的修定,小至窗口工作流程的完善,都是持续改进的客观要求,窗口工作人员素质不同是持续改进的客观要求。“中心”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审批事项于一身,是直接履行行政许可事项的重要场所,将持续改进方针导入窗口建设,不仅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有解决问题的应急机制,比如: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等,这将确保“中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产品。

基于以上认识,怎样实施长效管理呢?

一、“中心”人员思想统一,正确对待,主动落实。采取会议、文件、制度形式让每一位“中心”人了解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投入,将“质量型”、“长效型”意识融入到服务中去。

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配套制度。

1、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制度,将总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窗口,由窗口负责人负责,各岗位人员按工作手册开展工作,实施责任追究。

2、完善“中心”现有的规章制度,科学化、人性化对待窗口建设。

3、建立预防措施、纠正措施。

4、内审员建立定期内审制,避免一次性检查后不再重视。

5、完善公示制度,不仅指公示制度部分还包括公示服务的“量和质”。

6、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参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加强考核力度,确保长效机制得到落实。

1、建立考核小组,明确考核内容、成员、方式、时间。

2、组织考核,现场打分或评议。

3、反馈考核情况,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以上是基于我在贯标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抛砖引玉,欠缺的地方请多指正,以便于我们持续改进,使质量方针体现在日常工作和服务中,体现出长效性,使“中心”经得起内检外审,成为群众满意的部门。

摘要 电力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也就是必须有系统地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而且要长抓不懈,才能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障企业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 安全文化 危险点预控 反习惯性违章 标准化作业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预防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这是防患于未然,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保障企业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根本措施。笔者认为,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出实效。

1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1.1强化安全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实践证明: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必须加大力度,分层次对企业安全第一责任者、主管生产副职、二级单位行政正职、安监系统人员进行正规系统的安全培训,以帮助各级领导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企业亦应对中层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尤其是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以提高职工尤其是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培训后要进行严格的闭卷考试,生产人员安全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上岗,如因培训不良导致事故,应严肃追究领导责任。企业应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模拟化和经常化的培训手段,对主要岗位都应通过培训考核,竞争上岗。

1.2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 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时间,企业应采用走上街头和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观看安全录像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和重要意义,达到以周促月,以月促年的目的。1.3设立安全教育室

根据国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要求,企业应设立安全教育室,经常对职工进行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应做到:常教常新、晓知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1.4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生产作业现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和警语,在一次变电站和基建施工现场设立醒目的安全警语和安全传画,增强现场安全氛围。

2树立风险意识,开展安全性评价,实行闭环管理,持结改进

安全性评价,作为新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管理水平作用极大。

安全性评价是风险管理的闭环控制手段,核心是“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辨识就是找出人、设备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即风险;风险分析就是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评估就是评估和分析风险手危害及危急程度,提出应对措施和策略;风险控制就是采用适用性措施去控制和管理风险。企业要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通过安全性评价的动态管理,不断夯实安全基础,以便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安全性评价工作贵在真实,重在整改。它有利于企业摸清安全底数,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打牢安全基础。这一工作如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并与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3切实搞好危险点分析预控,防患于未然

一般来说,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现的危险点,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预想就可以发现。比如:正因为人们知晓电气作业会有触电的危险,所以事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登杆作业前,人们也会预感到存在坠落的危险,因此,上杆之后,上心地挂好安全带。另一类是潜在的危险点,人们仅凭经验或想象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控。潜在的危险点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只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人们就有能力去认识它和控制它。

预控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是有目的地运用相关科学技术知识,根据豰和现在已知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和推测。分析预测得出的结论正确,符合实际情况,采取的控制危险点的措施才越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在进行危险点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以各类电力作业安全工作规程作为分析预控作业中存在危险点的行动指南。

收集的资料必须实。一般地说,在以过去作业情况作为依据时,其作业情况与将要开展的作业情况(时间、地点、作业过程、使用的工器具、作业人员的素质等)越类似,相比照而推断出的危险点就越准确。因此,选择过去进行的作业一定要有类比之处。对时间较长,过程较复杂的作业,除了对其可能存在的危险点作出概略的预测外,应把整个作业过程分为若干小阶段,预测出每个小阶段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作业阶段越短,预测出的危险点越可靠。

围绕确定的危险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向所有参加此次作业的人员进行交底,同时加大管理力度,使危险点得到有效控制。

实践是检验预测正确与否的标准。在作业前预测到的危险点和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否与实际作业情况相符,还必须接受实践的验证。同是与实际作业情况相符,则说明所作出的预测是准确无误的;反之,与实际作业情况不符或部分符合则说明所作出的预测有误,应该及时总结并依照实际情况重新作出预测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危险点分析预控要和安全性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安全性评价侧重于设备和管理的评价,而危险点分析预控侧重于人身事故的预防。危险点分析预控要与开展标准化作业工作结合起来,以不断增强职工的风险意主只和遵章守规观念。

危险点分析预控要注重实效性,实行动态分析预控,结合作业现场实,补充预控措施,以防意外。

危险点分析预控作为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以胑抓一阵子,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常抓不懈。企业应结合“春、秋检”等工作,充发发挥班组的作用,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求真务实,抓出成效。

4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夯实安全基础

班组作为安全大厦的基石和反事故斗争的前沿阵地,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十分重要和紧迫。一是要选拔一个好班长;二是要规范班组班前、班后会和安全日活动,注重安全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实行“安全目标管理、事故分级控制”,班组重点防止异常和未遂;四是要组织班组成员深入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和标准化作业工作,超前预防各类事故。

5反违章,除隐患,预防事故从源头抓起

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长期存在又较难铲除的痼疾,要从根本上纠正预防它,必须加大力度,实行综合治理。

5.1反习惯性违章的重点是基层班组

根据电力系统统计,企业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和由此而诱发的事故中,有90%以上发生在基层班组,可见,基层班组是习惯性违章的多发区。因此,基层班组是反习惯性违章、消灭事故的前沿阵地。只有基层班组杜绝了习惯性违章,实现了安全生产,才能为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5.2反习惯性违章的关键是企业各级领导

反习惯性违章能否取得成效,不仅仅取决于各级领导的决心、态度是否坚决,制定的措施是否得力,而且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怎样。如果企业领导带头遵章守纪,杜绝习惯性违章指挥,职工就能跟着学,照着做,就能带出遵章守纪的职工队伍。反之,“上梁不正下梁歪”,习惯性违章指挥不根除,习惯性违章操作和作业也不可能杜绝。所以说,反习惯性声音,必须抓住企业各级领导这个关键。

5.3反习惯性违章的基点在预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揭示了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是我们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的准则,反习惯性违章也不例外。如果发生习惯性违章甚至造成事故后才去抓,不仅难于纠正,而且损失也大。只有把功夫下在预防上,抓苗头,抓异常,抓未遂,把习惯性违章制止在萌芽之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把反习惯性违章的基点放在预防上。

5.4对习惯性违章要严厉处罚

一些企业存在的习惯性声音现象所以屡禁不绝,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处罚不严失之于宽。事实证明,只有从严惩处,罚得使人心痛并彻底醒悟,才有可能铲除习惯性违章。

5.5依靠科技手段,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要预防因习惯性违章而诱发的事故,既应解决好习惯性违章者晕个主导因素,又应注意解决好操作对象、作业环境这些客观因素。单调人这个主导因素、而忽视客观条件,这不符合预防事故的客观规律。因为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自身的技术、经验、能力、体力以及情绪、情感、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难免出现差错。箉是有的职工往往因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和习惯方式,虽然身临险境而不知避险,再加上有的企业设备陈旧,存在许多缺陷和隐患。因此,必须增强安全管理的技术含量,不断完善安全记设施,依靠高、新科技手段,防范习惯性违章及可能此发的事故。

6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

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已成为21世纪的热门话题。所谓大安全观就是把以生产为主的生产领域的安全,不断扩展到生活安全、生存安全领域,说到底就是把安全和环境、健康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安全的目的不仅要保证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更为了追求人类的安全生存,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人作为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保护人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要做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把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工作、生活环境,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必须扩对安全认识的视野,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学习国内外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如南非NOSA安全管理系统;“三标一体化”管理;同业经等,以此推动大安全行动的进程。

7深入开展标准化作业工作

标准化作业就是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按事先设定的唯一的程序作业,一丝不苟地执行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实现作业人员行为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要大力推进安全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规范生产、施工现场的一切作业活动,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和有效控制。企业应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统一并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每个企业都要选定各专业标准化作业示范项目,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全面推广。从现实情况看,变电检修作业现场必须以遮栏实行全封闭,作业人员通道合理布置,特殊情况下应设临时警示标志呀专人监护;送电检修作业要逐步完善标准化的安全设施;配电系统要严格执行配电安全管理规定并逐步实现配电管理规范化。施工企业应继续推进并完善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修造企业要加大标准化作业的力度,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要恪尽职守,重心下沉,深入班组,指导班组卓有成效地开展好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工作。

8实现多支点管理

各级领导应树立多支点、多层次的管理意识,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立足于多支点、多层次,实行技术、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的综合利用,要不断增加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的技术含量,每一项作业都要有保障安全的技术措施,现场作业除了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监督、监护、警示手段外,还要主尖用科技设施保障,做到万无一失。

8.1抓好“春秋检”两个重要环节

5.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篇五

一、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具体到个人利益。城市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矛盾和问题无时不在,主要表现在:

(一)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屡禁不止。一些违法者根据城管执法工作的规律,采取“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迂回游击战术,与执法人员打“时差战”。也有一些违法者针对城管执法中的薄弱环节,钻执法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战术,在商店门前摆放的三轮车上卖物品等,城管来了就暂停经营,“老鼠躲猫”的“拉锯战”屡见不鲜。

(二)对违法事实拒不承认。在具体的工作中,城管执法人员往往不是违法者实施违法行为的第一见证人,这给调查取证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场的群众由于是熟人或是害怕报复或是同情违法当事人(大都为弱势群体)或是仇视城管等感情色彩原因,往往不愿意作证甚至还为违法者帮腔。执法人员虽然知道违章者在狡辩,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三)“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在日常劝导教育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一些小商贩或商店经营业主在违法事实真相面前,摆出一副可怜相,道出要养家糊口等各种充分理由,并虚心接受执法人员的教育,给人唯一的感觉就是认识错误的态度非常好,但换个地点又“重操旧业”。

(四)暴力抗法时有发生。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与被管理人员发生摩擦是在所难免的。有些管理相对人的素质相当低,任你“动之与情,晓之与理”,就是我行我素,唆使家人或社会上不明真相的好事者,对城管执法人员撒泼耍赖,故意将违章物品捣坏或躺倒在地上(有的甚至躺在执法车辆下),或者说,一边喊着“城管打人”,一边主动袭击执法管理人员,致使执法工作无法开展,事后还到效能、人大等监督部门“莫须有”投诉城管。据调查,暴力抗法事件发生地多在市区繁华区域的五一桥、五四路、铁路供应站附近等路段,发生时间多在夜间执勤,发生的对象多发生在工作认真的执法人员身上。

(五)交通秩序混乱。我市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将市区道路施划大量占道停车泊位,但部分驾驶人员随意停车现象还大量存在,随意上人行道;非机动车辆和摩托车停放无序,横七竖八停在商店门前或是占用盲人通道;载客摩的蜂拥在斑马线两端;摩托车修理行业占道修理等影响市民出行现象普遍存在。

(六)环境卫生状况差。2011年,芒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响亮省内外,创建过程中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形象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好景不长”,现在环卫设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市民随地乱扔垃圾、商店随意将垃圾堆放到人行道上、违章饲养家禽家畜的现象严重,成了社会评论焦点。

(七)违法建设现象难绝。一些小区或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私自占地或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拆的违法建筑“步步为营”扩大建设规模,在屋顶上违法建设搭盖现象依然严重,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景观和空中美景。

(八)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大城管意识,公安、工商、城管、卫生等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大局

意识、协作意识不够,对职能交叉的问题无人“抱养”,相互推诿,削弱了城市管理力度。

二、城市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既得利益驱动。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是市场规律的产物,流动商贩占道摆摊设点逃避各种税费,以低成本赢得经营成果。商店经营业主店外经营,以获得经营场地和烘托浓厚的商业气氛,赢得不正当竞争力。部分市民的私利心态重,“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在房前屋后擅自违章搭盖饲养家禽家畜或出租收取租金,污染环境卫生和破坏市容环境,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二)市民素质良莠不齐。随着我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民进城定居,外来农民工、下岗工人及残疾人等城市底层的弱势人群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使这类人群通过违法乱搭乱建,改善居住条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靠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维持生计。部分市民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差,乱扔垃圾、乱倒垃圾和随意乱停放车辆的行为习惯成自然,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行为犯不了大法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三)部门配合不力。由于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又因我国法律体系复杂,职责分工存在交叉和划分不明确,从而制约、弱化了城市管理的职能,由此而使相关部门你推我、我推你,其结果是大家都不管,或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争着管,没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不管。

(四)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城建监察部门是城市管理专业队伍之一,在城市管理方面充当重要角色。目前,我市城管大队人员由于受到编制、经费等因素限制,人员很难流动及培训、教育,因此造成个别队员素质较低、执法水平不高,工作方法单一,不讲究执法技巧,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影响执法效果。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管理面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加,行政执法所用的车辆、通讯装备较为落后,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现有的城管队伍已经滞后于目前快速发展的城市管理的需要,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执法环境不佳。许多群众甚至部门单位的个别领导同情违法者,对城管执法人员的行为不理解、不支持;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偏向管理相对人等弱势群众;市民群众在自身利益未与城管执法冲突时又对执法工作要求高,评头论足。

三、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城市管理需要科学、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一)树立大城管理念。因城市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管理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城管办,在发挥领导、协调、监督检查职责基础上,要着眼调动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协作能力,推行违法违章行为“抄告”、“责成整改”制,当好“转换器”,将掌握的问题及时下达给有关职责部门处理,建立良好的城管运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

(二)严把行政许可关。严格控制门店审批,从源头上杜绝店外堆放、经营、作业现象,转变过去占道收费管理为占道处罚管理。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关于加强市区城市长效管理的实施办法》的要求,严把行业准入标准和我市市区路段行业设置控制要求,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扫清障碍。在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同步考虑公厕、垃圾中转站、公交车站、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其数量足够且分布合理。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参与开工前的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根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张贴现象,严管,规范次干道,加强城区主次干道、社区、居住小区小市场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又要照顾残疾人和下

岗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协调民政、残联、社区居委会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开办福利厂吸收弱势群体就业,切实解决其生活出路,使其不再从事违法违章经营等。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仍停滞在粗放型管理模式,紧盯几个蔬菜水果摊,偏重于大的建设项目批后跟踪管理等。应从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化,一要根据路段所处地域环境不同划分为示范街(步行街、燕江东路、燕江中路、新西路、新府路)、严管街(燕江南路、五四路、江滨路、中山路、南坑路、国民路、大同路)、监管街(大小街、解放路、东坡路、新安路、巴溪大道),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管理规定;二要统筹兼顾,全方面、全时间段监管;三要有数字观念,用数字来衡量管理是否达到标准;四要精细管理手段,采取“盯、守、防”的方式,执法人员做到“四勤”,即眼勤、手勤、脚勤、嘴勤,将违法、违章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五要杜绝城市管理工作时紧时松的现象。

(五)强化集中整治。营造严管重罚声势,形成高压管理态势,震慑违法当事人,遏制违法行为蔓延势头。随着我市建成区的扩大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部分人为在拆迁改造中获取政府的巨额补偿,乱搭乱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郊村,执法人员在强制拆除时易遇到围攻和暴力抗法。为打击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应组织国土、房管、建设、公安等部门集中拆除违法建筑和违法搭盖,展示出行政执法队伍的声威。市城管办立足标本兼治的原则,集中执法部门力量,拎成一股绳,重点治理反弹严重的“顽症”,将整治与日常化管理纳入双轨管理机制,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六)改革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按照“统一管理、权责一致,条包块管、以块为主,强化城区、立足社区”的原则,建立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把城市管理任务落实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管理为基础,各有关部门的职能管理为支柱,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协调作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可以探索环卫、市政、园林养护的企业化管理模式,通过招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和运行效率,让政府部门从具体管理转为日常监督。

(七)打造特色城市管理品牌。作为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广大市民的城市管理,应抓住有利时机,深度挖掘,高度提炼,形成符合城市精神的特色城市管理品牌。我市的商业步行街就是一条典型的特色管理品牌街,用品牌服务吸引市民,用品牌服务吸引商家,用品牌效益促进发展,用品牌形象赢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实现“城市管理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境界。

(八)强化城管队伍建设。一是强化队伍素质教育,提高执法技巧,规范执法程序,不断提高队员的执法水平;二是实施量化考核,明确路段、明确人员、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目标;三是推行未位淘汰待岗制,增强队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改进执法队伍的工作作风;四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管好、用好城管干部,要逐步建立起城管人员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交流轮岗等制度,弘扬队伍正气,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职业精神;五是政策倾斜,充实执法力量,城管人员参照公安民警提高福利待遇和完善执法设备,提高执法科技含量。

6.创卫长效保持机制 篇六

创建卫生城市是服务地方社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区委、区政府对创卫工作长效保持的要求,作为九原区创卫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我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各项职能作用,以辖区环境卫生面貌为重点,对辖区各村、社区主要交通要道、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辖区企业大院的乱堆乱放也进行了专项集中整治。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抓好尹六窑村便民市场的规范监管工作,建立了抓好创卫成果的保持和长效机制的措施,为辖区居民、商户打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一是继续保持创卫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街道办事处总负责、各村、社区具体负责的两级责任制,办事处由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指导,各村社区具体管理的工作责任机制。做到组织领导、安排指挥、贯彻落实、督促检查、考核奖惩五落实,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确保辖区创卫工作不反弹,不回潮。

二是开展经常性的创卫整治活动。创卫工作实行包片管理原则,由办事处组织开展具体创卫整治活动,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标准工作,落实长效监管责任。建立起每

月开展一次辖区卫生大检查活动、各村社区每周开展一次卫生大清除活动、保洁人员每天开展一次卫生清理制度,对辖区各商户、企业要落实好卫生和“门前三包”,街道办事处对卫生先进的村社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着力培育爱清洁讲卫生的好风尚。

三是继续加大创卫资金投入。为保障辖区创卫工作取得长效,办事处每年必须要有必要的创卫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病源生物控制、实施的维修、保洁和管理等,办事处将要督促各村社区配齐配足管理人员、保洁人员。

四是继续抓好创卫宣传教育。继续在辖区内开展创卫宣传,通过广告栏、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卫知识及创卫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曝光不良行为,继续营造创卫的舆论氛围,切实使市场创卫工作长期保持并得到不断深化。

九原区赛汗街道办事处

7.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 篇七

精准调研制定规划方案。提高科技脱贫成效,首要是精准施策,增强瓶颈破解的针对性。农业科研单位要深入挂钩县、扶贫开发重点县考察调研,根据本地自然资源、地理交通、生态环境、市场发展、农民素质等特点,与县、乡、村、企负责人协同谋划,探寻贫困的主因和脱贫难点,分析发展劣势和优势,因地制宜找路子。

加快品种技术推广与信息传播。积极争取科技项目,是有效推进整村扶贫的好模式。在本单位安排扶贫经费的基础上,积极为帮扶对象和挂钩村申报项目,以项目带动开展技术推广与信息服务,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

发展基于资源优势的特色现代农业。科技扶贫要服务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山地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培育、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在有的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好,问题在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资源开发利用不够,造成缺乏农业主导产业。

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目前,许多特困地区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延续传统的生产方式,存在品种单一、生产周期长、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科技扶贫要支持辅导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构建农业产业链条。辅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成长,提供品种技术支持,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培养乡土人才与职业农民。科技扶贫要强化“贫”根的分析与治理,解决“治本”的问题,就要重视农村科技文化教育普及。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培训,减少盲目性、大众化培训,使贫困人口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科技人才以及科技示范户,把乡土人才作为传授实用技能的重要载体,并实施以户带户,增强辐射带动;培养农村创业人员,发挥“能人经济”作用,以“能人”带动与示范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强化进修培养,选送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到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系统进修学习。

强化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要建立院地联动工作机制,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双方挂钩联系人,协同推进项目实施,做到链条部署、清单管理、精准帮扶,确保取得实效;将科技扶贫列入科技人员业绩考核指标,与目标责任制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等实行岗位绩效挂钩,对完成任务较好和成绩突出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或优先给予项目支持,在职称职务晋升上给予优待;要建立高效的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推行科学的立项程序,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实行项目、资金和技术三同步三落实。

8.建立长效机制 走出调控“怪圈” 篇八

此轮调控时间持续了两年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一直未走出“短期化”怪圈,去年底不少城市房价重新出现了反弹,房价没有调整到位。从根本上看,说明有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

目前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快速建立调控的长效机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式调控。通过制定合理,并且行之有效的长效调控机制,来实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房价涨跌是一种市场行为,不要认为房价上涨就是市场出了问题。此外,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一直是在瘸腿走路,历史欠账太多。

近年来,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一直未能清晰界定。政府希望房价合理回归、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就一定要明确合理房价的量化标准。实际上,判断房价是否合理,不但要看房价是否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同时,要看是否与开发商合理的利润率相匹配。此外,还要看政府土地出让的价格是否合理,市场供应地产品类型是否吻合需求,对此政府部门应给出有效的量化标准。

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一定要判断目前市场和调控处在怎样的节点。目前房地产市场没有调整到位,短期调控仍然继续,长期制度未能建立,我们正处在从短期调控向中长期调控机制转换的节点。此时,国家有必要采用长短期政策相结合,打出“组合拳”,尤其更注重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市场方式进行调节。

这意味着,我们不但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还要建立市场化的调控机制和多元化的供地方式,少用限购、限贷、限价等行政干预手段,多用税收、信贷经济调控手段。

要建立住房双轨制体系,在保障房方面,不但要确保3600万套保障房的铺开,还要重“质”,在实施上要有战略性、长期性,在分配方式上应当公开、公正、透明,使之惠及有需求的中低收入人群。

此外,在商品房市场,目前政策过多依赖打压和遏制需求,而在供给增长和供给结构的改善方面用力还不够,因此要增加土地供应和商品房供给。尤其在土地供应上,国土部门要科学制定供地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土地供应,以此来保证商品房的有效供给,满足市场合理需求。

在调控政策上,应更加精准使用税收信贷等市场化方式手段,不可“一刀切”,也更不要完全依靠行政的强悍力量。当前“国五条”细则已公布,但部委和地方细则正在制定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各地都应该对合理需求有所支持。比如对于二套房贷首付,应把房价涨幅偏大的重点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区别开来执行;二手房所得税在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同时,也可以恢复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减免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措施。

此外,与之相配套的设计也应继续推进和创新,包括住房联网制度的有效推进,包括土地出让方式的改革,从而使得房地产调控体系逐渐完善。

仔细分析几次调控政策可以发现,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调控政策的长期性建设。接下来,必须引导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使市场归于市场,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9.六个长效机制 篇九

一、围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构建理论学习长效机制

为了实现理论学习的长效化、机制化,该县把学习实践活动中,该县把学习实践活动中给各基层组织下派理论指导员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指导员帮助基层制度理论规划,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及时宣传上级文件政策精神。把学习实践活动中选出的党员推进户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他们能长期发挥易于组织、易于联系,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组织学习等作用。在县乡机关党员干部中建立“互荐一文”制度,领导干部和机关同志每月互相推荐一篇优秀文章,相互研读学习,促进机关理论学习的长效化。建立了农村基层干部“以会代训”制度,坚持对村两委会班子成员、产业协会负责人、农村优秀党员进行集中轮训,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引领发展能力。制定《乾县2009—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实施意见》,从今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将全县党员干部轮训一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化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新的思想高度上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开拓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二、围绕民主管理,构建村级事务科学决策长效机制

该县在指导农村科学发展方面,注重强化民主管理,在村级事务管理中推行了“4+2”工作机制,“4”即“四议”:村内一切涉及村民重大利益的事务,必须经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方可进行实施;“2”即“两公开”:决议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推行了“五笔会签”制度,即在财务管理中严格执行“两名群众代表、经办人、村委会主任、支部书记”共同签字审批后方能入账的管理办法,增强了村级财务运行的透明度。制定了《乾县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汇编》,从村“两委会”管理、党员干部管理、财务印章管理等27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村级管理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县委文件下发了《乾县村级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对村干部的选任、教育、培训、考核、监督、激励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促进了村级干部规范化管理。

三、围绕统筹城乡,构建党组织互促互强长效机制

按照“以部门所长补村级之弱、掘村级潜力助部门发展”的思路,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统筹发展”活动,引导106个县级机关、企事业党组织与256个村级党组织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结成帮扶对子。携手共抓组织建设、携手共促作风转变、携手共谋经济发展、携手共建活动阵地、携手共促社会和谐,实现城乡党组织之间优势互补、互促互强、共同提高。开展了“农村支书进机关、机关党员下村组”的“双向实践”活动。组织农村支部书记定期进机关,坐班全程参与机关党建工作,向机关党员反映农村基层发展动态、需求信息、社情民意;机关党员干部以党建指导员的身份,下村组全程参与指导村“两委会”工作,帮助农村开展科技培训,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城乡党建教育资源共享,该县在党建基础好、示范带动效应强的城乡党组织,建立党员思想作风教育基地、产业发展能力培训基地、综合素质培训基地等六类21个开放共享的学习实践基地,开展全县党员学习交流实践活动。为加强统筹城乡的实效性,在北部旱腰带农村实施扶贫开发“三个一”帮扶活动,每个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帮扶一个贫困村,每名科级干部帮扶一户贫困户,帮助解决一批群众期盼解决的实际问题,不脱贫不脱包。

四、围绕加快富民增收,构建推进升级晋档长效机制

该县通过实施以“党委抓产业、支部兴产业、党员创产业、农民创家业”为内容的“兴业带富”工程,积极推进农民增收。推行“12345”工作法,构建四项机制,建立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部门联抓机制。形成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基层办与有关部门就村两委班子、村级民主管理、主导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联抓共赢。构建考核奖惩机制。把升级晋档工作列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每季度对20个乡镇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排出名次,并在全县季度目标责任考核讲评大会上进行讲评。对前三名进行授牌奖励,对后三名诫勉谈话。构建例会讲评机制。

每季度召开一次“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例会,各乡镇党委书记汇报工作,县委书记当会点评,查找问题、议定措施。构建质量管理机制。县委与乡镇党委,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都要签定目标责任书,就“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考核细则,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提出具体的考核细则。做到既保证推进质量,又保证推进速度;既保证特色重点,又保证各项指标均衡发展。

五、围绕服务群众促发展,构建党员作用发挥长效机制

该县对农村党支部书记实行“双考双促”,每季度由县委基层办和乡镇党委共同对农村支部书记进行考核评比,促进村级班子建设和“升级晋档”工作不断推进。在全县党员中开展“考诺评诺”。通过季初定诺、季末考诺、年终评诺,使党员自加压力,在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中做出新贡献。在全县建立村干部坐班制度,坚持班子成员24小时轮流值班,随时为群众提供服务;在全县农村党员中,建立村务领办制度,由村干部、骨干党员领办、代办村里的每一件事务,促进工作落实。

10.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篇十

一、围绕防范思想道德风险,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

围绕防范思想道德风险,我乡将紧密结合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廉洁状况,着眼防范,把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形式,加强对全乡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政从政教育,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建设防线。

一是开展正面宣传教育。乡党委及时通过会议等形式组织全乡干部学xxx自治区、州党委以及县委有关廉政工作的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并组织全乡干部开展理念信念、党风党纪、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同时通过上党课以及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干部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念信念和宗旨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二要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入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剖析违法违规典型案件,使全乡干部增强廉政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认清腐败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自觉地远离腐败行为。

三是开展廉政谈话活动。结合干部轮岗和竞争上岗,对履新干部开展廉政谈话,重大节日以及外出检查、学习、考察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廉政打招呼,做到廉政教育时时有、处处有,警钟长鸣,防范在先。四是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把文化建设当作一项管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引导大家提高健身强体的意识。在安排上舍得花时间,在措施上充分发挥党、团、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的作用,在经费上创造物资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增进乡和谐,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

同时,要经常开展谈心活动,班子成员、领导与其他干部之间经常沟通,召开民主生活会及时了解干部的想法和需要,在全乡营造相互关心和相互爱护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防范制度机制风险,着力推进整章建制

围绕防范制度机制风险,我乡将对现有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管理方式进行梳理,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严格权力行使标准,严肃工作纪律,逐步形成“以制度规定流程、以管理完善制度”的风险防控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

一是修订完善制度。要对现有的制度查漏补缺,对规章制度中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条款及时加以修订完善。对于检查中的吃住行问题、收拿土特产问题和检查期间“放水”的问题等,将进一步制定出相应的办法,避免问题的发生,严防执法风险,确保干部和资金安全。

二是领导班子和处级班子带头严格执行制度。严格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并着手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 制约和行政问责制度,对制度和办法的制定与实施进行跟踪和考核。

三是加强业务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对日常审核审批事项的审核记录、报批程序进行梳理,形成统一的规范文本。完善各项日常监管操作流程和办法,明确工作程序和责任,规范监管工作行为。继续推行检查日志和审核日志制度。将检查、核查过程记录在案,使发现的问题和排除的问题有案可查,有据可循。加强业务复核工作。明确复核职权、复核程序,视工作量可采取抽调廉政监督员交叉审核的办法,强化检查基础工作,确保依法行政,提高专项检查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日常监管严格执行分级审核制度。实行初审、复核、乡领导三级审核,遇有重大事项提交党委会议讨论决定。

四是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加强信息公开建设,及时公开、更新政务信息,监管工作事项要公布,方便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继续推行财务公开。办公室、乡服务中心每季度向乡党委会议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五是坚持民主决策。凡涉及重要文件制定、人事任免、检查处理、重要财务支出等事项,一律提交党委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继续推行班子成员周碰头制度和月汇报制度,推进工作落实,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听取群众呼声。

三、围绕防范岗位职责风险,着力健全内控体系 围绕防范岗位职责风险,要进一步科学设置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制约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一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乡党政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重大问题要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党委班子成员,既要对主管的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认真履行既抓工作质量,又抓工作落实的责任,分管领导是各个部门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必须使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步计划,同步开展,相互促进。外出检查期间,检查组组长是检查期间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要主动承担起廉政建设的责任,确保“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二是明晰岗位职责。按照“有权必有责”的原则,将每项监管事项落实到具体人头,确保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人,做到人人有岗,岗岗有责,职责清晰,责任明确,便于追究落实。同时,定期轮岗,日常工作确立AB岗,有效加强平行制约和相互监督,使权力运行更趋公开化和透明化。

三是强化行政规范运行。继续发挥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加大督查督乡工作力度,杜绝权力寻租和滥用的行为发生。

四是继续开展廉政回访制度。各项检查前,将廉政工作检查通知书一并下达,让被查单位监督检查人员检查期间的廉政情况;检 查中,乡党委将派人不定期的到检查现场进行检查,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检查结束后,通过廉政回访、抽查等方式,对工作期间廉政情况进行核实,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为依法行政、更好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提供保证。

11.构建长效机制要求真务实 篇十一

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将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贯穿全过程,解决、落实了一些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一定好评。但应该看到,这些得以解决的问题中,浅层的、易解决的居多。如果我们满足于已有的成效,沾沾自喜,往往容易掩盖一些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当前,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许多问题的解决具有长期性与艰巨性,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也很高。因而,我们一方面要抓紧抓好现有问题的整改落实,制定好中、长期的整改方案与整改措施;另一方面要准确地把握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质性问题和突出性矛盾,作为一项长期、紧迫的任务,制定出切实可行、步步推进的解决方案,真正使党员干部在长期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过程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狠抓制度落实上下功夫。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多年来,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制度落实不力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建立健全制度很重要,但落实好制度更重要。一要通过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行为的规范。坚持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完善党内选举功能,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推进党务公开,把决策、监督、管理等制度化;制定和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党支部工作规则和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扩大党内民主。二要通过有效的民主评议,加强党内监督的力度。建立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生活长效机制,把一年一次的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固定下来,使之真正成为各级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的重要形式。三要通过民主评议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评议的结果应作为确定党员年度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要与党员领导干部的提拔使用结合起来。

在提高执政能力上下功夫。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影响到执政的成效,影响到党的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增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在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构建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党员经常受教育,让群众长期得利益。因此,必须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有效做法坚持下去,健全和完善党员联系群众的一系列制度,为党员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植根群众架起桥梁。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坚持正确的用人机制上下功夫。近几年来,我们党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作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探索,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但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现象,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败坏了党风政风。这就要求我们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进一步推行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真正使更多高素质、有能力、能干事、能成事、不坏事的优秀人才得到重用。用好的机制选拔好的人才,可以使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得以体现和巩固,使党的肌体更加充满朝气与活力,从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知识层次、年龄结构等诸方面促进党永远保持先进性。

在领导带头作表率上下功夫。先进性建设无论是见实效,还是保持长效,领导带头很重要。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就是旗帜,就是标杆。领导干部的先进性最有影响力、说服力。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带头学习理论,改造思想,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表率;带头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高尚的人格,做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表率;带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表率;带头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做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表率;带头争当先进模范,做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的表率。

(作者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

12.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探讨 篇十二

1. 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是指学生、学校、社会、企业、国家相互之间共同形成的有利于双方、长期有效、相对规范的人才培养规律的方式和过程。职业院校必须坚持校企合作来进行人才的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要想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度的发展, 必须要建立并探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由于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职业院校的教育非常重视, 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专业技能型人才, 为了更好的实现职业院校的教育目的, 必须坚持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3. 随着职业院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逐渐得到了发展。有些职业院校在这些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距离职业院校教育的具体目标还具有很大的差距, 主要存在:约束性和自觉性差、规范性不高、稳定性差、规模比较小、密切性和层次不够分明等各种问题。

4.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市场发展方向。学校、家长、学生和企业都有非常想实施校企合作的想法和愿望。企业需要的人才是职业综合素质高、进入状态快、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学生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技能, 当自己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工作状态中;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地方, 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各种联系把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目的联系在一起, 是构建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5.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能够节省人才培养的社会成本, 减少人才培养的时间。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优秀的实践性人才, 如果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 那么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很差, 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都不高。尽管社会和职业院校为了培养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付出了很大的财力和物力, 但是效果不够好。如果实施校企合作长效制度, 学生一部分的时间是在职业院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另一部分的时间到相应的合作企业进行相关技能的实践, 为学生走进社会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仅培养了社会型的优秀人才还为学校节约了人才培养的资金, 为企业节省了人才培养的费用和其他相关的费用。而且企业还能够通过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培养本企业所急需的各种人才。学生通过在相关企业的实习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知识的运用能力。对社会来讲,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能够节省社会进行人才培养的投资, 减少人才培养的时间。

二、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决定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创建。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 有:激励机制建立、机制约束、政策支持、观念转变等各种问题。

1. 企业和学生间的教育观念和定位偏差有待于转变。

职业院校的学生、企业用人单位、专业技能的培养计划之间的定位不协调, 缺乏均衡性, 是导致就业后的工作稳定性差、跳槽频率高、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加强职业理念、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加强产业研究、降低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定位来实现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均衡性。职业院校的教育按照教育的主体来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企业对毕业应聘生的职业定位、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对所培养学生的定位、家长对学生的定位以及学生的自我定位。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就业的定位比较高, 但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定位相对比较低。

2. 国家的措施和政策支持有待于加强。

当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工作的进行, 属于一种自觉式、自发性的行为, 实施的效果不是特别的理想。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施除了要受到社会的重视之外, 还应该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得到更加深层次的发展。

3. 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是很相符。

当前, 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问题非常令人头疼, 校内的实训基地只能算是案例训练和局部训练, 由于条件和实践的限制, 简化了很多内容, 所以效果不是特别的明显。

三、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1. 建立校企合作办学运行机构。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 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专门机构要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工作做好规划, 制定好相应的政策和方针, 为国家的各种政策提供支持。为学校和相关企业进行指导, 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运行过程中, 专门机构要积极的进行监督, 注重校企合作的长效性和规范性。

2. 国家要加大对校企合作制度的资金投入, 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措施。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施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而且也影响到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所以国家和相关部门要足够重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相关的设施,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3. 规范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

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因此, 职业院校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需要, 依据实际生产中的各种要求, 与企业共同建立一个集师资力量建设、学生招生、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新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社会实习和实践、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为一体的校企合作关系。由此可以发现, 校企合作贯穿着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整个过程, 可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渗透。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日新月异, 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才越来越重要。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有助于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 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优秀的人才。

摘要: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职业院校人才教育培养的主要途径。虽然校企合作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还面临着观念落后、政策不够完善、规范不健全、机制不和谐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要想促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快速发展, 必须要找到正确的职业院校发展思路, 加强职业院校的教育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孙炎, 陈平.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路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 (17) .

[2]纪雯, 李超, 刘宝学, 刘佳, 吕向敏.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新模式的途径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01) .

上一篇:关于二年级母爱作文200字下一篇:中秋节举行节日活动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