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文化

2024-09-23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文化(精选8篇)

1.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文化 篇一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体现,其实质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社会公共活动场所。结合山东省潍坊市几个公共空间的分析,探求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和内涵以及对人民生活产生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地域特色;生态性

久居都市,面对来源于生活的种种压力,人们总是渴望在拥挤喧哗中寻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融于自然优美的环境,与三五好友促膝闲谈,携家共享幸福时光,亦或独自体味生活的恬静与舒适,感受空间环境带给自身心灵的呵护。城市公共空间是使融入其中的人有愉悦心理感受的空间,是一个体现人类自身价值和展现社会生活的舞台。伴随着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中地位的逐步提升,我们本着探求“如何打造舒适合理城市公共空间”的想法,走进潍坊寻找答案。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和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含义、多功能的共生系统,往往集节庆、交往、休息、观演、游乐、健身、餐饮、文化和教育等功能于一体。

2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及表达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诉求也日益强烈,但其建设也暴露出许多重大问题,如公共空间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与使用者的关系,缺少人情味,规模尺度过于宏大,忽略绿色环境的塑造,缺少文化地域特色,健身娱乐及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等。因此,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该尊重人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通过对潍坊公共空间的实地考察,总结出城市公共空间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2.1凸现区域文化的特色空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来思想的过度引入借鉴,历史留给地域的独特记忆和城市原有的肌理也随之逐渐丧失。而现代的城市公共空间创作理念应承载着人们对地方文化和传统的认知和继承,体现出人文精神和场所特征,延续城市的肌理,将城市的历史在公共空间中完美的延续下来。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公园改建将地域文化内涵融入项目当中,把现代园林风格与地方特色和当地民俗相结合,以“民间剪纸的地域文化”“传承意境的标名文化”为主题,透过山水草木以及园林小品的应用将地域文化信息传递出来,深入人心,唤起人们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关注和传承。

2.2参与交流聚会的开放空间要使建成的公共开放空间具有持续的活力和吸引力,必须以城市环境与实际生活的互动为起点,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核心,客观地分析空间环境对人们产生的功能和影响。公众的参与,多彩的节目活动,轻松的沟通交流,户外的社会活动是城市中最吸引人的因素,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应当成为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开放性场所。

2.3体现生态景观的绿色空间生态性的景观开放空间具有改善城市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多样性和环境自净能力的功能。营造此类空间应该充分分析当代自然植被群落的演替规律,结合生态学原理,尽可能使用乡土树种和植物,创造出近自然植物景观的绿色空间,这样的植物景观多样性高,群落结构稳定,自我更新能力强,利于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并且创造一个绿色的城市休憩空间。人民公园将郁郁葱葱的植物群落错落有致的栽植在幽静的溪水两侧,形成了一条生态绿色廊道。

2.4注重以人为本的细节处理人性化设计能够赋予空间生命和情感,使其更贴近普通城市居民潜意识中的某种精神需求,反映“为人而设计”,为老百姓服务的本质特征。不仅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3结语

参观考察潍坊市的公共休闲空间归来,感受到其园林建设和城市绿化方面成果的显著,其中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给居住在喧嚣熙攘环境中的人们带来精神的惬意和物质的享受。现代社会不断向着文明和理性发展,也将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舒适合理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会使人与自然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和谐共生,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我们作为景观设计工作者今后所要一直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2.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文化 篇二

1 地域性公共艺术在地铁中的应用

文化是存在地域性的, 中国城市的成长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界限的, 也可以说中国的城市就是在这种地域文化的滋养下。许多考古发掘都验证了这样的结论, 中国文化的传承其实就是由许多个不同部落所组成的, 这同样可以将之称为“亚文化”, 例如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 具有不同风情的地域文化史源于人们所生活的特定环境, 经过时代的耕种与苦心经营的结果。不同地方的水土养育了不同的人, 并促进具有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 而这些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文化[3,4,5]。

在最近这些年, 为了加快城市交通的建设, 国内许多城市进行了地铁的建设, 而随着文化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地铁建设中对于地域人文方面的建设也逐渐提升, 例如业已建成的北京奥运专线, 在其设计中蕴含着大量的青花瓷、风筝、中国红柱子和灰砖等颇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元素, 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地铁室内公共艺术装修设计中;除此, 奥林匹克公园站设置在“水立方”游泳馆下方, 在其站台顶部就采用了与水立方较为相似的变形水泡设计, 这些设计使国外内游客对中国特色民族风情有所领略和感悟。而在香港地铁的设计中, 其中一个站的名字就是“迪士尼”, 这个站台的设计与装修具有极为鲜明的“迪士尼”风格, 这就体现了地铁站较为鲜明的公共艺术功能, 即导视性, 或者说是标识性, 这样可以为乘客降低混淆车站的几率。上海地铁十号线的许多车站,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站、豫园站以及江湾体育场站都设有大型艺术品专售店, 将城市底蕴、文化与艺术通过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在城市交通中。而在沈阳地铁2 号线上, 在地铁沿线上根据周边不同的建筑风格, 建设了“一站一景”的站台装修风格。这样的地铁站设计风格可能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 与该地区地域风格艺术特质进行很好的融合, 缓解乘客在旅途中的审美疲劳[6,7,8]。

2 长春地铁中地域性公共艺术建设现状

考虑受到诸多影响的限制, 因此目前在长春已经投入运行的地铁车站空间地域性公共艺术方面的设计与建设颇为落后, 而作为一种日常交通出行的基础设施, 其给与人们生活中的印象都是单调而乏味的, 存在的形式与人文环境缺乏联系, 这就造成了乘客精神层面的缺失。通过各方面的了解, 长春地铁在地域性公共艺术建设中存在下列问题[9]:

1) 地铁站在公共艺术内容与设计方面存在单一的问题, 而且缺乏与地域文化的结合;

2) 地铁基础公共设施在设计方面过于陈旧, 而且欠缺时尚感以及观赏功能, 同时不具备完善的功能性与艺术性;

3) 对于地面、柱面以及天花板等有效面积的利用程度太低, 而在最佳视觉位置的墙域都被广告所侵占, 这对于公共艺术形式的拓展是十分不利的[10,11];

4) 艺术形式缺乏公众的加入, 缺乏与设计师的互动。

3 地域性公共艺术在长春地铁部分站点建设中的应用构想

到目前为止, 地铁车站的国际化设计存在两种主流的设计方案:分别是个性化设计和标准化设计。个性化设计就是所谓的每个地铁站都采用不同的设计模式;而标准化设计就是采用模块化设计[12]。

通过对长春地铁现在的情况与条件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在拥有协同统一建设标准的前提下, 然后对各个不同支线上地铁站的地域风格进行重新设计。在标准站的设计上要首先强调其共性, 而对于支线重点站的设计上则要凸显长春城市的特色, 不断对每个地铁站周边的地域文化进行渲染。这样的地铁车站建造设计规划方案一方面有利于长春旅游城市特色的突出和强调, 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地下轨道空间的可识别性, 对于乘客来说, 可以更好的识别各个车站。地域性公共艺术在长春地铁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理清以下原则[13]:

3.1 公众性

在地铁车站的空间艺术设计时, 首先需要满足的就是最基本的交通职能方面的需求, 这其中还包括了许多方面的需求, 如心理、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而在设计建造过程中, 如何营造良好的交通空间, 为乘客及车站使用者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服务, 就需要以这些方面的需求作为基础:

1) 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惬意的生理环境, 地铁站在空间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防雨方面的有效性、风以及空气的流通, 而生理上的舒适还需要考虑到光线的引入与防护, 同时需要对适当光照添加的维持等必要性因素进行考虑, 甚至是乘客在地铁空间中的感官环境也需要进行周到的思考。2) 营造一个在生理与心理上都能给与乘客舒适与愉悦感的环境。以人为本”既需要将设计上的细节进行完善, 甚至达到体贴入微的境地, 针对于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与刚性需求进行设计, 同时要达到对于使用群体精神层面的关怀。如果地铁车站的环境营造引起了乘客的消极心理, 就会给乘客带来包括烦躁、低落等消极情绪, 甚至会影响乘客的心理健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在地铁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为乘客营造一个宜人的空间环境与氛围。最后, 乘客在心理上的舒适程度对于安全感具有极大的依赖, 即依赖于地铁员工的抽象化存在以及无拥挤情况出现的愉悦印象。为了帮助乘客在车站内的连续活动感受有所掌控, 在地铁站的建设当中必须保证他们身处一个环境友好与舒适的系统当中[14,15]。

3.2 地域性

在现代城市的设计与建设当中, 每个城市都存在自己的先天个性与独特的特征, 而在许多自然因素当中, 除地域外, 其他的都会随着城市设计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而为城市平添新的内涵与特质。城市中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与构建应该首先从城市自身形象的方面进行考虑, 突出其特征, 每个城市都拥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渊源, 故此迥然不同的地形与气候都会为该地区的人群滋生不同的观念与生活习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验证了这句名谚, 道出了环境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正是复杂多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滋养了具有不同生理与心理特点的人类, 而在地铁车站的设计与构造方面应该充分体现城市的这种个性, 地域个性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型态。作为民族历史性遗产在现实中的充分展现, 而其中必然存在许多特定的内涵与精神。它所承载的是整个地域的价值取向, 它将对该地域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16]。

4 结语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出行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地铁凭借其快速、优质的服务而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地铁站的空间设计艺术形式应该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17]。地域文化对于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来说十分重要, 作为其精神内核, 可以基于这种精神内核来进行地铁站空间环境与品质的改善, 满足乘客更高精神层次的追求, 将地铁转化为一张推动地方经济、展示地域文化的名片。任何一座城市, 其地铁站空间的建设与设计都值得城市规划管理者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域性公共艺术的概念以及地域性公共艺术在国内外地铁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针对长春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 总结出其设计原则, 即公众性和地域性。

3.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文化 篇三

赵冬霞

本文以资源理论为指导,解析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的内容,以徐州火车站的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为个案,分析两汉文化遗存中的视觉设计元素是如何被提炼、解构、重组并应用的,尝试探索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在徐州公共空间中应用的一般规律与方法。

两汉文化 视觉设计元素 公共空间 方法

注: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苏北汉风设计形态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SJB388。

21世纪是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的世纪, 各民族都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视为“本元文化”,更有民族视之为强国之本。弘扬民族文化正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首要任务。徐州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自觉将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应用于建筑、景观等公共空间设计中,探索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与公共空间设计的契合点,形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的和谐文化氛围。

一、资源理论视野下的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

“资源”这一词汇最初是指向自然资源的,现代资源管理理论将资源衍生成为一个更大的概念,认为它“涵盖了社会活动中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开发利用的所有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历史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各领域内的各种资源。 ”①设计领域普遍认为,视觉设计是以某种既定目的为先导,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特定的信息给受众,进而对受众产生影响的过程。换言之,为实现既定目的,视觉设计正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的。 黄厚石、孙海燕认为,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当被设计物的命题、场所、形态所具备的某种条件被激活而转为“形式”时,它自身就具备了“资源”的意义。②

基于以上认识,当我们以资源视角看待两汉文化遗存时,就是以现代资源观对其进行重新发现。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亦是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和丰厚的地区之一。 徐州的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在国际上享有赞誉,被誉为中国汉代三绝。 此外,两汉文化遗存中与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息息相关的建筑、服饰、生活器皿、生产工具、娱乐器具、玩具、艺术作品、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以及近年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技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项目都属于“资源”范畴。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洗礼,两汉文化遗存的功能、场所、形态较之以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代人的视野中,已然成为了一种饱含历史感和艺术特色的视觉形式。 当我们运用现代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从两汉文化资源中提炼出的观念、造型、色彩、肌理等即为本文所要探讨的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

二、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应用案例

公共空间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具有文脉特色的空间内容。徐州火车站外立面和旅客进站大厅的改造正是遵循了这一思路。 改造前的徐州火车站1996年建成,整体造型为拱形天顶组成类似风帆的造型,取“一路顺风”的吉祥寓意。 外立面采用白色贴砖、青色滤光玻璃,这样的造型在当时堪称前卫,在20世纪全国八大火车站中独具一格。2008年3月,徐州铁路分局划归上海铁路局管辖,上海铁路局与徐州市政府决定对徐州火车站进行改造。 徐州火车站站场改造工程于2008年9月正式启动,新站的改扩建设计方案几经讨论,最终确定立足徐州整体历史氛围,选择了主体建筑为中轴对称式设计,突显典雅庄重、朴实而不失灵动的设计风格。

新的设计方案舍弃了原有的、曾经风靡世界的流线型设计,转向以追求朴实典雅庄重的设计形式,尤其注重对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的提炼和运用。

1.中轴线之对称美

自汉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趋于安定,汉代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群体布局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开始运用中轴线的手法对建筑群、院落空间的组合进行布局。 轴对称建筑符合两汉文化对平衡、端庄观念的追求。 对称,亦是现代公共空间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之一,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整齐、庄重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通过图1所绘中轴线可以看出,徐州火车站外立面主体造型左右对称,营造出具有汉代建筑艺术特色的气势和韵味。

2.门阙造型显威仪

汉代建筑群中,宫殿建筑、礼制建筑入口前均设阙。 李白诗《忆秦娥 思秋》中有“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佳句,这里所说的陵阙最初是指古代墙门豁口两侧呈左右分列的岗楼,至汉代,阙逐渐演变成为大门外侧的威仪性建筑, 由台基、 阙身、阙楼和屋顶四部分构成,防御功能逐渐减弱。按汉制,官轶在二千石以上者才可在墓前立阙,阙是等级和身份的象征。徐州火车站站房造型设计是对两汉建筑中门阙造型的抽象和应用,设计者简化了台基,阙身采用干挂花岗岩工艺,自上而下设计了封闭玻璃窗,既起到美化阙身造型的效果,又满足了站房采光的功能需求。 阙楼和屋顶造型均采用几何化处理,简化了花窗、挑檐斗拱、雕椽及瓦饰。 立面横向三段式处理,中间高两侧低的体量和使用功能充分结合。两个相对而立的门阙造型强调出站房主立面,墙体凹凸进退,结合柱式形成重复韵律,暗示出火车站的进站口。

3.汉代纹饰玻璃质

汉代有实物可考的纹饰主要应用在玉器、石材、木材、纤维、金属等传统材料上,题材样式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几何纹,另一类是动物纹。 以汉代玉器为例,几何纹以涡纹、谷纹和蒲纹最为常见;动物纹又可分为写实和图案化两种。徐州火车站公共空间设计对汉代纹饰加以创新,站内辅助照明灯光以雕花玻璃面板作为遮罩,雕花内容是经过解构和重组的汉代纹饰,既起到辅助照明作用,又展现出汉代人的思想和审美观,大大拓展了汉代纹饰的装饰表现力。在传统的设计手法和建造技艺几乎被丢弃了的今天,以现代材料取代传统材料,并在功能上加以拓展和延伸的设计手法在满足当代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创造具有文脉特色的公共空间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创新应用方法

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在徐州公共空间中的应用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持扬弃的态度进行发展和改造,我们有必要关照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语境开展设计,以实现功能、技术、审美与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的和谐统一。 我们试从如下三个方面寻找规律:

1.转化为符号直接应用

直接应用并非简单的移植,更不是生硬地“拿来”。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当代人心目中的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将那些符号特质鲜明的造型、色彩、肌理等,例如平直古朴的檐口、风格鲜明的脊饰、简洁雄健的柱饰、灰白和红褐的配色融入现代公共空间,因为这些元素本身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鲜明的汉文化气质,因此不仅使现代公共空间与传统文化取得文脉上的联系,而且也为古老的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国古代世界观的“造化作用”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即“造趋同,化趋异;作趋同,用趋异”。所以,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使用、观赏、体验这些元素的时候,亦会达到心理上的共鸣。徐州珠山景区以徐州丰县籍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得道、修炼、斗法、立教、升天的仙路历程为主线,以道家思想中的“返璞归真、天人合一”为文化内容,鹤鸣台的无极雕塑、天师广场的玄珠雕塑、百草坛、天师岭的“神道”、“五斗瀑布”皆是将神话故事作为设计资源,转化为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直接应用,体现文化内涵。

2.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借用

借用,意为将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间接运用到公共空间中,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创意,即既有特定的实用价值,又有良好的审美效果。 汉代时期,屋顶的形式已很完备,有平顶、攒尖、四阿、歇山、悬山等,除此之外,还有重檐、台阶式屋面的做法。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均修建了汉代风格的重檐四坡顶和黑瓦白墙的门厅,门厅在博物馆建筑功能上主要起到空间过渡的作用,是展览的起始空间,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的门厅与“重檐四坡顶”、“黑瓦白墙”结合在一起,不仅起到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而且增添了千年王陵的壮丽与神秘。

3.改变功能的创意应用

改变功能主要是指那些原本具有实用功能的器物,随着时间或地域的变迁,这些器物的实用功能逐渐丧失,同时他们的审美和文化的价值得到了升值,因此发展成为公共空间的陈设品或艺术品。 如汉代的器皿、服饰、装饰构件等。 前文中徐州火车站站房的汉阙造型就是这一创新方法的典型案例。此外,徐州汉王镇的水车景观造型也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水车本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灌溉工具,设计者以此为视觉设计元素加以改造,放大尺寸、添加光效,使水车汲水成为一种可观赏的、乐趣十足的景观。大水车作为汉王镇公共空间的标志性视觉设计元素,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装饰风格和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结语

当我们以“资源”的视角重新审视两汉文化遗存时,两汉时期大量的有形的材质、无形的观念等会在现代设计中被重新激活并释放能量,经由分析、提炼、解构、重组转化为视觉设计元素,在设计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创新应用的方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总结,未来随着设计实践的深入,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将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创新和拓展。

注释:

①王子平,冯百侠,徐静珍.资源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②黄厚石,谢海燕.设计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 翁剑青. 城市公共艺术—一种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新生.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原则论文 篇四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使城市的主体,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空间以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城市空间的最大价值。因此,在创造城市空间时,要贯彻尊重人、关系人的理念,使得人们的多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在以前,城市管理和规范者把生活、交通、工作和游憩作为城市的四个功能,并以此为原则来设计城市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巴西利亚就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但它只注重汽车交通,却将步行系统排除在外,使得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这种规划显示出了设计者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片面理解,最终使城市的活力消失不见,使人们对公共空间缺乏兴趣。现在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发展很快,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存在一些问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长远考虑不足;层次感不强,结构系统性不佳;城市规划没有地域文化特色;休闲娱乐空间不足,交通集散空间过多;城市广场规模过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以后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规划要有系统性,要对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给与高度重视。无论是街区,还是社区和邻里,都要做好规划,而且规化要体现城市的总体结构。第二,要适度围合一些建筑,创造积极空间,使人们的领域感和安全感得以提高。如果空间规模过大,可以进行改造,使用地面高差、色彩、设施和植物等来进行改造。第三,尊重边界效应,在使用者容易接触的地方开展空间布局,做好空间边缘部分的设计,使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增强。第四,以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设施的群体为主要的考虑对象,同时也适当兼顾其他群体的需要,使各个群体都有自己合适的活动场所。此外,把残疾人、母婴和儿童的需要也要考虑进去,体现人文关怀。第五,公共空间应该建设一定的设施,使人们的活动需要得到满足。此外遮阳、日照和通风等因素也要考虑进去,使人们能在空间了舒适地享受生活。第六,在公共空间设计要将可能的磨损和后期的维护考虑在内。以前在进行公开空间环境设计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一般考虑很少;现在设计者却非常注意环境与人的协调,想法设法使环境满足人的需要。

2.2系统性原则

对城市建筑的研究和分析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古与今,远与进这是整体进程的。城市与分区、单元、地段,体系与城市,地区与城是等等相对的整体。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社会、建设、管理、教育等是各个层次。建筑的内外、单元的内外、城内与城外也是相对的整体。粗与细、上与下是设计操作和系统规划的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应该以工作作为突破口,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环境客体、环境主体和环境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造的复杂系统。系统的核心是整体。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功能正常、要素结构稳定和要素和谐共存。城市空间的一个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所以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应该综合考虑。整体性的思想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意义,还有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意象理论认为,每个人眼中的城市环境是多种视觉元素叠加而形成的整体效果,也是几个空间场所的叠加。根据系概念,如果城市街道是点,那城市空间就可以看做是线,点线要完美结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3动态性原则

很多城市的寿命是很长的,它不像某些建筑存在的寿命比较短。时间跨度长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特点,它从建立起就会一直新陈代谢,城市空间的塑造也不是某一个建造者或设计者完成的,而是很多代人的智慧结晶。动态性原则主要有四个表现。首先,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是一个建设,反馈,在建设的过程,所以是动态的;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其系统性逐步增强。其三,互动的动态性。与人为本的原则与互动原则联系紧密,互动原则是基础,实施其他原则要以互动原则为前提;互动原则的发展依赖于其他原则。第四,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施过程中,其具体设计的的约束条件是政策框架和三维轮廓所提供的。空间尺度、形态及其与周围建筑和环境的关系等众多因素都应该考虑进去。这使得城市设计框架的弹性增加。其实质是要求动态把握公共空间使用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层面、人群细分的关怀。综上所述,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城市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功能的发挥有较大影响。开展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有三个,即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

参考文献

[1]付永芳.禅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

[2]赵娟.北京高校新校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

5.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 篇五

1.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方向

(1)新的时代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位

城市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标准和用地要求、研究和计划城市发展的性质、拟定各类建设的规模,制订城市各组成部分的用地区划和布局,以及城市的形态和风貌等。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结构、空间及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城市公共空间又有了新的定位,(城市广场、公园、街道、居住区等)不仅仅是城市的象征,它们已成为休闲、交往、散步、修身的场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已变的多样化起来、它集聚会、休闲、锻炼等于一体,空间形式也不受功能和目的的制约,是一种更加民主和开放的空间,形式日渐多样化。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中为了更好的指导公共空间的设计可以把对场所理论的需求、文化、社会、自然等加入其中。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进行设计时要注重空间与生活的联系,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爱好、收入的居民。例如,现在很多城市利用现有的空地搞全民健身场所就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既满足了城市公共空间居民的活动场所,又提高了城市的使用效率。

(2)城市公共空间与人的生活

此外还有一个城市现象就是我们在一些公共场所,如车站,机场,商店,广场等场合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行为是没有规定性的,而对于一群人而言,一个共同的意愿或共同的行为,则会产生共同的规律:“公共空间设计的合理可以使人们的行为与活动变的顺畅和有序,反之,则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及活动范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代步工具由原来的自行车变成机动车,每天上班和下班,上学和放学的时间,我们都能够看到交通堵塞,大量的人流、车流与接送子女上学、放学的机动车形成一片拥挤混乱的场面。造成这种活动空间不便,就是由于在空间规划和设计时缺少对人和车行为的考虑和估算。这也是城市空间与人的生活现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

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关键。“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空间是服务于人的。建筑为人的活动提供了必要是生活环境和场所,那么反之没有这样的环境和场所,人的很多行为也不会发生。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活动直接影响着空间的设计。过去的“建筑决定论”已经越来越行不通。城市公共空间与人的行为: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我们决不能忽视人才是城市的.主体,只有人的活动和行为才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例如: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在城市公共空间布局设计中要根据各个年龄段人的行为心理特点,还要充分考虑特殊人群(残疾人、盲人)对公共空间环境的特殊需要,要落实在座椅尺度、人行道、坡道、盲道、盲文标识、专用卫生间等设施的规划设计中。了解和研究人与环境、空间、心理的关系。是一个设计师必须的工作。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才有依据创造出符合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和特征的空间环境。对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内涵的理解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心理层次的关怀和物理层次的关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在新世纪也显得更为紧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析文/段晴英杨敏迫和重要,在提高量的要求同时也注重质的提高。从大规模试点和小范围实践中,预计着新世纪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将会在生态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探索更为明朗。设计如果仅仅追求一种功能至上的原则,想以此向人性化靠拢,是行不通的。一旦理性压倒人的个性,也就偏离了人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物理层次关怀的同时,也关心人的心理和生理。公共空间在考虑到日照、遮阳、通风等因素,使场所在保持人们心理、生理上的舒适的同时,还应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复杂活动需求。例如那些日光充足的室内“街道”就为长期身居办公室的白领和生产工人创造的条件,同时也促进了不同职业的人群进行沟通。还有巴西的首府巴西利亚就是典型的功能分区明确的现代主义城市,是以汽车交通作为新首都规划的尺度却忽视了完整合适的步行系统,忽视了这种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简单化了的结果。从而使公共空间增强场所感和领域感而对人们具有吸引力使城市增加活力,完善人的需要。当空间规模过大时,可利用植物绿化、地面高差、色彩变化、公共设施等创造符合人体工程的空间环境,特别是不能忽视了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公共空间也要加大关注。

(2)社会层次的关怀,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

一切设计都是一人为本,人为主体。在我国的一些学者看来,开放空间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它包括自然风景、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等等,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把环境改造的更舒适合理。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以至整个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研究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但是,仅限于功能和区域的研究是不够的,还有文化精神内涵,所以要更深的探讨如何改善人类的聚居环境。从城市整体结构方面作好战略性公共空间规划,使资源和能源得到合理有效最大化的利用,不消耗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并坚决杜绝对环境产生的所有不利影响,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所以可以看出加强策划与规划是前期一切设计的关键。

(3)特殊人群的关怀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去帮助那些由于身体不便带来障碍的人群,也就是我们设计常说的无障碍设计,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场所的那部分群体的需要,并确保群体之间的活动安全性,同时也鼓励其他群体的使用,让儿童、老人、残疾人都可能享受户外公共生活带来的乐趣,特别是针对母婴、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在公共空间设计、建设时也理应给予体贴关怀,使他们也能共享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人为本的设计完全是设计本质的要求,是设计本源的回归,是设计的终极目标.

3.现代城市建设的目标――生态城市

城市公共空间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实现理想居住环境的有力保障,但是有一些城市发展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领导的政绩,破坏自然生态污染环境。为此必须将生态优先的原则放到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首位。

(1)生态城市的建设

要想达到此目标:第一是要建立共生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满足各种生物生存繁衍的需要,保持和恢复生态环境。第二科学布局原则,在城市公共空间里各功能合理分布,完善生活,生产配套,处理好建筑单体和整体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兼容。第三坚持以人为主体,生态是为人类存在和服务的,人不应该成为生态的敌人,要想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完善配套,确保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

(2)街道及道路畅通

加强和完善城市的综合管理体系,规划好街道设计,街道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如上学、上班、购物、访友、旅行、娱乐等。它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既是城市形态的组织者,也是公共场所与私密场所之间的连接着。简雅各布斯曾说过“当想到一个城市时,心里有什么?它的街道。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挺有趣,那么这个城市看上去就有趣;如果这些街道看上去很枯燥,那么这个城市看上去就很枯燥”

(3)绿化创造的公共生态空间

种草、植树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的植物可以净化空气,防风、改善空气、吸纳有害气体等作用;绿色植物的面积增加,既减少了裸露地面又排出了热岛效应。绿色植物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要重视乔木、灌木及各种草本植物组成的生态链效应,创造宜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此外还可以在植物绿化时,使用当地的市树、市花为主要绿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当地市民的自豪感。

4.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品位

城市公共艺术得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与城市历史文化相协调。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就得自然将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融入,而不是去侵蚀、去消解。据说,在国外的大城市繁华市区的公共空间,是看不到商业广告的。人家的地铁站要么事公益广告,要么是讲述故事的文化宣传。然而我国的很多城市,不论是建筑还是空间,只要是人多的地方都会被大面积的广告覆盖。城市的公共文化可以使静止的也可以是动态的的,一个匆匆赶路的行人是无法停下来欣赏公共空间所带来的艺术文化,所以就得用动态的艺术去设计。城市的公共文化艺术承载着熏陶公众,传承文化的作用。要发挥这中作用就得充分挖掘城市具有特定的主题与纪念意义的东西,就得用抽象、具象等多种艺术文化来表达。丰富城市雕塑绿化,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品位。

5.结束语

6.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文化 篇六

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是进行人际交往,邻里互动和社区活动的一种公共空间形式。对室内外的联系具有重要、多样和经济性的作用,并且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公共交往空间由于高层建筑的竖向叠加的形式,加强了居民的隐私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居民交流的机会。而且高层住宅为了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导致了交通空间的有限,减少了居民停留的时间,阻碍了居民间的交往接触和公共环境的良好氛围形成。同时,高层住宅容纳了更多的居民,由于自身的文化、心理等环境的不同,也降低了交往的可能。

7.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文化 篇七

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过程, 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由计划体制向市场自由发展的转变,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今日的开发环境中面临着急切的挑战, 另一方面新的市场与城市环境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和融入当下城市生活提供了机遇。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等新的概念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与条件下孕育并不断成长, 逐渐发展为当下中国经济、旅游经济中重要的增长点与支撑点。

城市是一个复杂而又处于历史变化中的系统, 康德 (Kant) 认为, 地理学和历史学充满了我们所观察的整个环境, 涉及城市旅游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也同样如此, 空间与时间构成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依托与价值来源两个不同维度的意义所在。以北京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 一方面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依托城市空间得到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聚集区如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南锣鼓巷、后海休闲创意街区等, 代表了新的与现代西方文化接轨的文化产业发展, 带动了城市社区变化;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及其物理载体也日益受到重视, 成为北京城市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方面, 如老字号、名人故居建设等, 对这些城市传统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代表了文化产业发展中向传统的回溯与需求, 一些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也因此得到保护。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人群汇集一处交流活动的场所, 既可指狭义上由封闭围墙构成的特定场所, 如咖啡馆、公园, 也可指广义上城市人群日常活动的街区或店铺门口、街道交汇点等活动场所。总体来讲公共空间代表了市民在日常闲暇生活中所使用的一类空间, 其历史悠久, 与市民的生活、文化息息相关, 且常常代表着特定城市某一方面的气质与属性, 如巴黎的咖啡馆、纽约的公园、上海的城隍庙等。在以往关于中国城市旅游的研究中, 对于闲暇公共空间的关注往往集中在酒吧、咖啡厅这种现代由西方引入的新型公共空间, 对依托于历史文化的传统公共空间则研究较少, 而在有限的关于传统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又常常将焦点集中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这样的建筑和历史命题之中, 对于城市闲暇公共空间本身的社会功能, 其公共性、服务性, 依托于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条件的结合等问题, 则关注较少。事实上, 城市公共空间随着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守旧如旧是部分传统公共空间保护的重要方面, 但对于另外一些具有休闲功能的传统公共空间而言, 对其历史价值进行发掘, 进行创新性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发, 本身也是对于其闲暇功能和历史价值的一种传承。

本文即以北京的茶文化和茶馆发展为切入点, 考察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在当代城市文化旅游环境中的开发与发展问题。茶文化在中国经历了千年发展, 茶馆作为其空间载体同样与北京城市的发展一起经历了起伏变化, 在经历了近代的衰落与重生之后, 茶馆在今日北京城市中的境况已与老舍记载中的情景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09年“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中曾提出“茶文化与旅游手牵手”的口号, 体现了这项古老传统文化在当下环境中与城市现代发展的结合。近二十年来, 茶馆及茶文化产业在北京城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而相关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本文将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说明

2.1 公共空间与城市

公共空间与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关系密切。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景观, 是不同类型人群聚集与活动的场所, 它不仅是一块远离家庭和亲密朋友的区域, 而且是一块熟人和陌生人可以聚集的区域;自由的活动和持久的人际交往是构成公共空间的两个重要方面, 公共空间是人群城市经验的媒质, 公众通过在大街上、商店里和公园中等公共场合的经过与邂逅 (谈天、讨论与买卖) , 从而获得对于一地的认知和归属感, 这即是所谓由偶然的邂逅所激发出的城市文化;公众的感受维系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公众的接受同时赋予公共空间民主的意味和公共的价值;规划学者认为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最明显的发生地, 形成了表现城市个性的多样性场所的基础, 提倡将公共空间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并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当中。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化, 公共空间的内涵也会发生改变, 公共空间的改变进而带动市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促进新形式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出现。考察不同时代背景与地理背景下公共空间形态、内涵及功能的变化, 对于认识公共空间、城市以及城市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于承前启后地合理开展城市旅游规划, 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即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和实际考量而展开。

2.2 文化产业与城市旅游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 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是指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文化产业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 (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 , 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 (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 , 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 (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经济和社会过程塑造物质城市”, 列斐伏尔 (Lefebvre) 曾将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结合起来, 提出“空间中的生产”这一概念, 按其观点, 城市空间研究具有多维的视角, 第一种视角把城市作为一套物质化的“空间实践”, 第二种视角把空间作为一种“思维性图示”, 第三种视角把城市空间作为既真实又想象化, 既是事实又是集体的经验与动机的一种“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反映。城市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研究的一种结合, 基于上述第三种维度特点, 追求依据城市文化特征对人群“主观性”体验进行塑造, 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依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修订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标准, 茶文化与茶馆产业可作为第六大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的重要内容。

旅游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旅游的目的可分:①休闲、娱乐、度假;②探亲访友;③商务、专业访问;④健康医疗;⑤宗教/朝拜;⑥其他等主要类别。不同学者对旅游还有不同角度的定义, 如德国学者蒙根·罗德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中国经济学家于光远从生活方式角度出发强调旅游的要素在于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总体来讲, 出游目的、旅行距离和逗留时间是各种旅游定义中公认的三个主要因素。区别于山水风景旅游, 城市旅游强调对于城市文化的感知与体验, 游客的游憩行为侧重于旅游目的中休闲、娱乐、度假这一方面, 主要是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现代性和生活方式体验, 一般具有短时性的特点, 而城市内部居民在家庭与工作地点之外的休闲活动也可纳入广义的城市旅游行为当中。文化产业基于这种城市休闲、体验需求而产生, 成为城市旅游产业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2.3 研究说明

本文以北京茶馆和茶文化产业为切入点, 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与文化产业对于城市旅游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研究其在不同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中的差异和共同之处, 以作为彼此的参考和借鉴。纵向上考察茶馆在历史中的发展对当代文化产业开发的影响, 横向上比较北京与西雅图两座不同城市中公共空间利用对于城市旅游业和自身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本文主要关注城市旅游中的休闲体验方面, 以及基于旅游者在公共空间中的休闲活动带动的大范围旅游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以历史地理、工业地理、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作为指导, 同时以笔者在两座城市中的生活经验以及与市民、旅游者的访谈交流经历作为参考。

3 茶馆与北京城市文化

茶馆是指自发形成的出售茶汤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商业场所。茶馆在中国城市乡村中的发展历史悠久, 其起源可一直追溯至隋唐时期, 早期茶馆主要为上层文人士大夫享乐活动服务, 明清时期逐渐向社会普通市民阶层发展, 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具体到北京来讲, 北京城可以说是中国城市中茶馆最多的城市之一, 清代更是构成了北京城茶馆发展的兴旺时期。清代初期, 战乱结束后, 社会政治经济趋于稳定, 作为都城的北京, 人口急剧上升, 清代北京人口具有闲人多、男性多、文人雅士多的特点, 人口构成的特点为茶馆发展创造了广泛的需求, 清代南北茶商纷纷进京开茶馆, 皇城根下茶馆的数量激增。据记载, “如九门八条大街之商店, 无不栉比鳞次, 尤以茶社居多数, 所占地势亦宽, 如天汇、汇丰、广泰、长义、天全、裕顺、高明远等处, 类皆宏伟壮丽, 其外堂多用宽敞大院儿, 所以接待负贩肩挑。”茶馆构成了北京城市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北京各阶层的人士均有饮茶之好, 中下层市民是北京城茶馆中的最主要阶层, 如清末竹枝词中描述:“太平父老清闲惯, 多在酒楼茶社中。”清代虽然实行满汉分城政策, 对旗人的管理较为严格, 但由于旗人生活比较悠闲, 茶馆也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据记载, “每月发放旗饷之后, 各家 (茶馆) 几致无法插足, 净柜上要用五六十人, 其嚼谷之大, 可以概见”。竹枝词中也对当时这种旗人风尚进行了描绘:“小帽长衫着体新, 纷纷街巷步芬尘, 闲来三五茶坊坐, 半是曾登仕版人。” (1) 清代京城茶馆的类型与功能十分丰富, 随着其在城市中发展的兴旺, 一些茶馆兼具了饭馆、书馆、戏园等服务职能, 清代北京城茶馆的主要类别及其概况基本如下表所示。

备注:依据相关文献与古籍中记载信息汇总制作。

总体来讲, 清代茶馆常依商业、文化繁荣地区而建, 北京城中有两个民众文化中心, 一为外城以前门、天桥为中心的南城平民阶层活动中心, 二为内城以鼓楼北四旗交汇点为中心的内城京旗活动中心, 作为依托于大众文化的公共空间形式, 茶馆也多围绕这两个中心而分布。

进入清末, 北京城的社会与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市中开展了近代化的建设与改良活动, 作为与城市文化密切相关的公共空间茶馆在形式与内涵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随着京旗集团的解体, 传统旗人由社会寄生阶层沦为普通劳动者, 为其服务的大茶馆也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在前门地区新开设的一些茶楼中, 由商贾构成的力量集团成为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书茶馆、清茶馆等成为清末以来落魄八旗子弟活动的主要场所, 并出现了迅速低档化、贫困化的趋势;一些清茶馆在清末加演京韵大鼓、单弦、莲花落、相声等杂耍演出, 并在清末或民国年间逐渐转变为戏园, 如地安门外的天和茶园、崇文门外的广兴园、平乐园, 前门大街以南的天泰轩茶馆、万胜轩茶楼等, 一些茶园、书茶馆利用报纸等近代媒体登载演出广告,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 一些茶馆在清末受到社会启蒙活动的感染, 利用其公共空间人员活动密集的特点, 为阅报、宣讲等活动提供场所, 从而投入到公共事业的建设当中, 如在前门外观音寺街升平茶楼中设立的宣讲所, 于内部陈设各种报纸和“文明传单”, 每天晚上京师督学局派人在茶楼进行宣讲, 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教育作用 (2) 。

进入民国时期, 随着京都市政公所的建立和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活动的开展, 公园、电影院等一些新式公共空间在北京城中建立, 成为了市民特别是新型精英阶层休闲活动的热门场所。茶馆也在这一时期继续发生变化, 特别是公园茶座的出现成为了茶馆在民国时期城市休闲活动中的新形态。有关研究认为, 清代流动性质的茶棚是公园茶座的前身, 茶棚作为茶馆的一种特殊形态, 在清代多见于一些大型的市场、庙会等摊贩、游客集中的场所, 茶棚中一般备有少量竹桌、竹凳、藤椅等简单的茶座, 游人走累了即可在其间小坐, 饮茶品茗。随着公园开放运动的陆续开展, 一些茶棚在近代移入公园之中, 由临时的经营方式转为固定形式, 一些公园专门设立了多处新式茶座, 成为士绅、知识分子、学生等新型城市群体活动往来的热门场所。民国时期比较著名的公园茶座如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北海公园的双虹榭、紫竹院的观鱼堂等。由于游客教育、生活背景、茶座安排和收费等问题, 民国年间的公园茶座间也产生了一定的人群分异, 以中央公园为例, “春明馆以遗老们为主要队伍”、“长明轩则是绅士和知识阶级的地盘”、“柏斯馨的顾客较复杂, 但简单归纳也不过红男绿女两种人”。由于占据人群的变化, 公园茶座间的谈话内容也发生了改变, “德先生、赛先生”等新时代下的主题成为了新式茶座间流行的主导。

在“七七事变”后, 北京城的市场与商业日渐萧条, 城市商业区中以服务商贾为主的茶楼相继歇业, 而随着电影院等新式休闲活动的兴起, 市民的休闲习惯产生了很大变化, 书茶馆、棋茶馆等也逐渐被新式公共空间取代, 清茶馆作为北京城中服务于社会普通市民且分布最广的下层茶馆, 其在民国时期虽勉强维持, 但多分布于天桥等边缘化的城市区域, 其景观也更加破败, 传统茶馆被精英阶层视为了封建社会衰败的文化象征。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城的茶馆基本消失殆尽。

4 今日北京城茶馆及茶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在当今社会中, 文化产业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茶馆作为传统京味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再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打造传统茶馆、重塑京味文化, 成为了北京旅游特别是休闲文化游中的重要内容。总体来讲, 今日京城茶馆可分为传统复古茶馆、新式茶艺馆与相关衍生形态和茶街产业集群等一些主要类别, 现分别对其在北京城中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论述。

4.1 传统复古茶馆

复古茶馆是指具有一定传统茶馆基础, 以复原和重温传统京城茶馆文化为主要休闲旅游卖点的茶馆类型, 其规模一般较大, 在设施方面多复原和模仿传统大茶馆的形态, 在活动内容方面除饮茶外同时兼具传统茶园的杂耍、演出等活动形式与二荤铺、素茶馆作为饭馆的餐饮功能。如老舍茶馆即是现代京城复古茶馆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案例, 老舍茶馆的前身是 1979年创建的“青年茶社”, 为了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创办人尹盛喜带领二十多名知青, 卖起了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 大碗茶店逐步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大栅栏商贸集团公司, 并在 1988 年投资新建了老舍茶馆。根据笔者个人在老舍茶馆的游览经历记忆, 老舍茶馆格局为仿古设计, 共分三层, 底层只作“店小二”招呼客人上楼之用, 二层为过渡区, 橱窗中摆设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工艺品及各种品相不一的茶壶, 三层是喝茶与观看演出的主要场所, 老舍茶馆中舞台较小, 观众席位按桌布置, 每个方桌可坐六至九人, 共计可容纳二百人左右。老舍茶馆中的演出为与茶文化和传统杂耍相关的内容, 以春夏秋冬四季茶艺表演为主, 兼有皮影戏、快板、变脸等各地传统演出项目。总体来讲, 老舍茶馆在一定程度上复原了传统京味文化, 但从其消费水平来讲偏向于比较高端的会所经营方向, 消费群体仅为城市中一部分人群或外来游客, 形成其短时性重复性较低的休闲体验, 如一位来此游览的同学所言:“老舍茶馆虽也是仿古而建, 但内在‘富贵气’还是看得出来的, 也绝不会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可以常进常出的场所。” (3) 另有如天桥地区天桥乐茶园, 可以说是对传统茶馆形态保存和复原较好的例子, 天桥乐茶园依托天桥曲艺文化核心地带, 以传统相声为主要演出内容。天桥乐茶园规模较小, 同样为按桌排列的观众席位, 在观看演出时需购买门票和茶水, 同时提供点心等小吃。与老舍茶馆的消费相比, 天桥乐茶园的收费相对低廉, 但随着德云社等演出团体在京城中引发追捧, 这些曲艺团体逐渐将演出移到了老舍茶馆、张一元茶馆等档次较高的茶馆之中, 其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总体来讲, 复古茶馆在今日北京城中引起了相当的关注, 也构成了城市休闲旅游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内部发展情况脱节现象比较明显, 如老舍茶馆在其中充当着领军的角色, 但由于消费较高无法构成市民日常的休闲习惯, 而其他消费水平较低的复古茶馆则并未引起足够关注, 或者说无法作为一种城市休闲体验的文化构成。复古茶馆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个体发展案例, 但尚未形成整体的品牌效应和成熟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要树立应有的文化基础, 另一方面又未能建立起相应的游客休闲需求, 其发展可以说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

4.2 新式茶艺馆与衍生茶馆

新式茶艺馆与衍生茶馆多为一些以茶馆经营为主题或基本形式, 但服务范围不限于传统茶水经营的新式店铺。总体来讲, 这一类型的茶馆可分为以传播茶文化为主的茶艺馆和以商业经营为主的衍生茶馆。

新式茶艺馆的出现最早见于1990年2月成立于福建博物馆内的“福建茶艺馆”, 与复古茶馆侧重于传统文化的复苏相比, 茶艺馆的经营更加注重茶艺本身, 以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泡茶技艺和品茶艺术为主。早期的茶艺馆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事业, 而非单纯的商业营利性店铺, 如福建茶艺馆的设立将泡茶艺术和茶艺表演引入内地, 对中国的茶文化复苏和饮茶方式的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之后, 中国内地陆续成立了一批新式茶艺馆, 北京方面茶艺馆起步较晚, 京城第一家茶艺馆是1994 年成立的五福茶艺馆, 据记载, 五福茶艺馆的创办者是一对年轻人, 他们早期经营餐馆, 由于厌烦了餐馆的喧嚣与油烟, 在一次品饮了台湾朋友冲泡的功夫茶之后, 决心学习茶艺并开办了北京第一家茶艺馆。与老舍茶馆相比, 五福茶艺馆经营中具备了更多的新式元素, 在经历了初期的经营亏损后, 五福茶艺馆通过成立茶艺表演队、举办茶艺茶道讲座、参与主办国际茶艺博览会、支持茶文化书籍出版等多种途径发挥社会作用, 终于扭亏为盈并开办了连锁店, 带动了北京和周边省市茶艺馆的发展。早期茶艺馆的创办者一般具有较强的弘扬茶文化意识, 其茶艺馆也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化内涵, 服务对象以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对茶艺较感兴趣的人士为主, 消费水平也较高。进入21世纪, 茶艺馆发展进入快速传播时期, 内地大大小小的茶艺馆已有近十万家, 但在繁荣的表象之下, 目前国内茶艺馆的发展并不稳定, 以北京为例, 据统计在1995—2005年, 倒闭的茶馆占新增的茶馆半数以上, 赢利的茶艺馆只有约三分之一, 且一些利润来源于非茶艺项目的开展。总体来讲, 在茶艺馆由早期的文化精英自觉经营过渡到市场化大发展后, 京城乃至全国的新式茶艺馆发展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跟风问题, 现有许多经营者对茶文化和茶馆文化缺少基本的了解, 而游客在选择中也面临着纷繁不清的局面,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茶艺馆在今后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茶文化经营之外, 今日许多茶馆中还发展出了茶艺之外的一些服务项目, 如以酒水饮料供应为主的西式水吧、以棋牌娱乐为主的棋牌茶馆等, 一些茶馆为了获得赢利, 逐渐发展为以餐饮为主的饭馆, 杭州地区曾因提供自助点心发展出短暂繁荣的茶馆“杭州模式”。北京城中, 一些茶馆将桑拿、足道、茶道融为一体, “茶馆无茶”成为了城市茶馆经营中的怪现象。茶艺馆的兴起在作为一种新式城市休闲模式的同时, 也面临着未来发展定位的诸多问题, 与复古茶馆对传统茶馆文化的复原相比, 新式茶艺馆应当将发展重点侧重于茶艺与茶文化的传播方面, 明确自身定位、加强产业管理, 打造新型、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方式, 是茶艺馆在未来经营的主题, 而作为首都与文化中心的北京城更是在其中肩负着重要的模范任务。

4.3 茶街

北京城的茶街以西城区马连道最具代表性, 茶街以街道公共空间为载体, 形成茶馆与茶业在空间中的扩展。据200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 马连道茶街茶行业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 占全国的近1/10, 形成了北京特别是宣南文化区中重要的文化产业组成。马连道茶街由近百家茶馆及商户组成产业集群, 形成了品茶、茶叶出售、包装、运输的纵向产业链, 以及茶馆、茶铺、茶具买卖、茶膳、茶足浴、茶文化周边产品销售等横向产业。马连道茶街开发中注重与旅游业的结合, 自2001年起, 马连道茶街每年举办“马连道茶文化节”, 自2007年起文化节更名为“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 文化节活动在高举“国际化”大旗的同时, 以“扩内需, 保增长, 促发展”为出发点, 提出“茶文化与旅游手牵手”的口号, 在南城乃至京城茶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马连道茶街在目前的京城茶文化产业中, 相比较而言属于比较成功的代表, 其业绩的取得一方面来自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应, 另一方面也由于其文化定位比较清晰。马连道茶街在近年发展中一直以打造国际特色商业街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街为目标, 在注重与旅游业结合的同时, 其在管理规划中也比较注重统一的文化形象的树立, 茶街中店铺的修葺多以古香古色的东方韵味为主, 在各色茶叶的包装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许多店铺在顾客品茶之余提供书法、绘画、古玩、茶具、根雕等鉴赏活动, 有时还设有茶艺表演。各地及海外游客来到马连道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氛围, 结合宣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大环境, 马连道茶街在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 马连道茶街在发展茶经济、打造茶业品牌方面也着力较多, 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 逐渐发展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商户和本地品牌, 以商户“茶禅一品”为例, 该商户一直以来以独特的茶禅文化塑造企业品牌, 秉承“茶禅一味”的文化内涵, 凭借福建茶乡资源, 融茶文化与佛教文化于一体, 经过十几年市场发展, 不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还开发出以禅茶、白茶、凤凰单枞、红茶等四大主导产品为特色的商户产业。在茶业经营以外, “茶禅一品”还与北京地区的高校社团和茶文化团体合作组织相关的禅寺茶文化体验活动, 成为京城茶文化活动及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比较具有特色的体验项目。在本地商户之外, 一些产地品牌也通过选择代理、设立办事处、设立分公司等渠道落户马连道茶街, 如“贡牌龙井”、“大益普洱茶”、“吴裕泰茶庄”等, 对于树立茶街的专业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 目前马连道茶街在文化旅游业打造方面还处于尚未成熟的发展时期, 其在文化多元性推广、旅游开发、宣传、商户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虽然发展出“茶禅一品”等业内明星商户, 但其在整个城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中的影响力尚显不足, 另外马连道茶街商户之间在规模与专业性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商户之间基本属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况, 如何促进不同规模、类型企业间的协调发展, 加强其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充分发扬街区的规模效应与整体优势, 是马连道茶街今后发展进入更为成熟模式与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马连道茶街在近年虽然确立了打造国际文化商业街区的发展目标, 但其与国际文化旅游业接轨还有较大差距, 国际化发展不能只满足于口号的提出和短时性国际活动的举行, 还要在文化宣传与品牌发展方便继续努力, 使马连道街区成为依托区政府和农业茶业发展的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街区, 其发展任重道远。

5 一个比较案例:西雅图的咖啡产业与旅游开发

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部文化及旅游业代表城市之一, 同时也是著名咖啡品牌星巴克的发源地, 咖啡及文化产业在西雅图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各种类型、特点不一的咖啡馆更是散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成为西雅图城市居民与外来游客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西雅图在“风城”、“雨城”等别称之外, 在城市文化方面, 还享有“咖啡之城”的美誉。此处笔者特别将西雅图城市中咖啡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成功案例进行简单地介绍, 通过与北京茶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分析, 作为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与京城茶馆和茶文化的兴起类似, 咖啡产业在西雅图的兴起与该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与西雅图城市居民及一些学者的谈话中, 我们发现这里的市民将西雅图的气候特点列为咖啡文化在城市中发展的首要原因, 西雅图位于太平洋沿岸, 在华盛顿州普吉特海湾与华盛顿湖之间, 该城市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多雨, 湿润, 故有“翡翠之城”、“雨城”之称, 由于城市时常阴雨绵绵, 市民出行不便以及对于温暖、愉悦的需要使其产生了对于咖啡的广泛需求。另外, 西雅图城市人口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很高, 据称为世界上最喜欢读书的城市之一 (4) , 同时, 这里也是微软、波音等众多高科技产业的总部及许多会议、演出的举办地, 文化氛围的熏陶加之城市生活缓慢闲适的风格促进了城市对咖啡和咖啡馆的需要。据统计, 西雅图城市的咖啡年消耗量居于世界首位, 伴随城市及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 西雅图逐渐发展出星巴克 (Starbucks) 、西雅图贝斯特咖啡 (Seattle’s Best Coffee) 和塔利咖啡 (Tully’s) 三大知名的世界咖啡品牌。在著名品牌及其连锁店铺之外, 西雅图城市中遍布着各种类型特色不同的社区咖啡馆, 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交往、工作的重要公共空间, 而咖啡馆也与渡轮、太空针等一并成为了游客来到西雅图必须参观的人文风景之一。

西雅图咖啡文化对城市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其文化产业发展也摸索出一种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以星巴克发展为例, 1971年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 开始经营咖啡豆业务, 1992年星巴克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 星巴克在全球39个国家中已拥有超过13000家门店, 成为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文化消费品牌。星巴克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带动了其诞生地西雅图的咖啡产业发展及城市咖啡文化中心地形象的塑造, 近年来, 城市咖啡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不仅咖啡馆遍布城市各处, 其文化周边产品如咖啡杯、纪念扣、星巴克限量版小熊等也受到各地青年消费者的喜爱, 占据了广大的消费市场, 一些咖啡馆与书店联合经营, 出售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书籍和纪念品, 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第一家星巴克的诞生地派克市场 (Pike Market) 是西雅图城市旅游的地标性场所, 派克市场始建于1907年, 今日已发展为包含200余家店铺的游览型商业街区, 鱼市场与第一家星巴克可以说是这里最为著名的两处景点, 除具备基本的经济功能之外, 更是带动了整个街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在规划上, 派克市场商户以鱼市场为中心沿海港呈线型分布, 其建筑风格突出农夫市场与西部异国情调的特色, 第一家星巴克在历史基础上只进行基本的景观修缮与维护, 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更通过对不同于其他连锁店铺标的传统标识的保持突出其历史地位与特点;在经营内容上, 派克市场既供应各种生鲜蔬菜, 也出售各种样式丰富的手工艺品, 无论是市场工作人员表演性质的定点叫卖, 还是星巴克咖啡制作的演示, 都充分契合市场的文化主题, 另有“鸭子船” (5) 可以游览整个西雅图市中心, 构成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内容。来到西雅图的观光游客一般会将派克市场作为短期游览和感受城市传统市民生活文化的一个必备内容, 从外地而来的学生与工作人员也常常把在第一家星巴克喝一杯正宗的咖啡作为转变成一个“西雅图人”的开端, 可以说, 咖啡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西雅图充当了城市文化“向导”的角色, 也成为了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6 结论与思考

对北京城茶馆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简单梳理, 使我们对于这种城市传统公共空间获得了一些更加具体、生动的印象。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 公共空间依托城市文化而存在, 随着城市的发展, 其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茶馆是与北京城传统文化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公共空间, 北京城皇城文化的特点和市民悠闲、好交游的生活习惯促进了茶馆与茶文化在北京城中的兴旺, 随着近代城市社会状况的变化, 京城茶馆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今日商品经济背景下, 对传统文化的回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成为了城市经济与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茶馆与茶文化也再次成为了北京城文化与旅游开发的热点。目前北京城茶馆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总体来讲现代茶馆在文化底蕴与市民基础两个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 可以作为旅游精品推出的茶馆还较少;马连道茶街作为依托茶文化发展的商业与文化街区, 已具备了一定的建设规模并确立了清晰的发展目标, 在其未来发展中, 应进一步注重文化宣传与国际影响的打造, 同时使内部产业的协调更加合理, 发挥集群效应, 使其真正成为京城和宣南文化与旅游中的品牌区域。

8.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文化 篇八

宁波地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以下简称“三馆”)等文化场馆全面实行免费开放以后,参观的群体结构发生变化,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意识得到增强,针对参观人流量的增加等情况,进行免费开放后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众的需求,使“三馆”的管理者及时作出反应和处理;可以掌握相对准确的信息,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改进方向;同时这些信息可以使政府为“三馆”的资金投入提供依据,以持续改善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更加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场馆的建设,使文化的传递与传播良性循环,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三馆 免费开放 公共文化空间 使用情况

2011年3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三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性质,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将支持免费开放工作与建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费保障机制紧密结合,确保“三馆”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三馆”开放热潮的背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指出了,“中国美术馆的免费开放,—方面体现了我们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落实,另—方面也对包括美术馆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提出了新课题。”面对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三馆”管理运行的难度加大,浙江省虽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对惠民政策下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调查还需要与时俱进,宁波美术馆之前实行的是“限制性免费开放”,之后逐渐加大特殊展览、重大节日、公益展览等的开放力度,不断增加免费开放的天数。2006年至2010年宁波美术馆的年度开放日均超出310天,免费接待观众近20万人次。全面实行免费开放以后,针对参观人流量的增加等情况,宁波美术馆将对展厅进行全面改造,更新数字化监控系统,畅通残障通道,明确安全标识,完善服务网点;加大安保、保洁及前厅服务人员的整体统配;建立健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着重制订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展厅展品失窃工作预案等4个应急工作预案及24个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正基于此背景,在宁波美术馆在力求“设施先进、功能健全、藏品丰厚、管理一流”为发展目标的新举措下,进行免费开放后使用情况调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市民的艺术需求,满足群众对优秀文化资源的需求,还可以更加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场馆的建设。当下对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有事实为依据才能制订合理的整改措施,否则仅凭“三馆”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受惠者亲身参与进来,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才能推进文化惠民政策的实施。通i寸i亥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有关方面及时提供合理的改进依据。

本课题通过采取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调研宁波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在免费开放后的使用情况,拟发放问卷300份,调查内容涉及被调查人对“三馆”活动的参与情况、对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的满意度,对公共设施可持续设计方面的看法三个大方面。本课题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百分比分析与卡方显著性分析方法,并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该课题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依托开展市民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交互问题研究,在新出炉的文化惠民政策下做及时的跟踪调查具有时代感,此外,引用交互设计理念展开研究。目前各地方、城市,积极投入资金,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三馆”作为我市公共空间的文化主体之一,它要充分实现交流和服务于民的功能,同时体现宁波的文化风貌及民众的艺术素养,可怎样建立一个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服务于大众,这对促进宁波市的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和看法,对宁波建设文化大市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宁波市“三馆”免费开放后使用情况的调查

调查发现,宁波作为国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较早的城市,在文化惠民政策背景下,宁波市民对三馆的整体使用情况呈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有显著成效

免费开放的深层意义在于对民众心智的开启,因此借助惠民政策的春风,宁波市的公共文化空间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公众的文化知识得到润化,民众的参观热情大幅度提升。宁波博物馆、高教园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还精心设计公共服务内容,以流动图书馆、博物馆的形式多次走进市民的生活为民众送知识、送文化。宁波市爱心志愿者队伍近几年也不断壮大,宁波博物馆有600余名注册的社会志愿者,免费进行讲解接待、宣传等工作。

(二)陈列展示设计得到市民肯定

宁波博物馆设计了“有展要常新,凡展求精品”的理念,以“天下文物資源为我所用”的思路引进精品展览,而且逐步向整合展览资源转变,吸引市民参观。该博物馆还通过对近10万份的问卷调查的统计得出观众的观展倾向,比如对哪些展览更关注,是否希望带着孩子一起看科普类展览等。宁波博物馆根据调查调整策展计划,引进常州的“中外珍奇海贝展”,以及意大利的“辉煌威尼斯”展。这说明宁波的三馆建设“放下身段”,走“亲民路线”,正努力让公众成为文化场馆真正的主人。数据本次调查显示,有101名被调查者参与过之前的活动,占总被调查者总数的51.3%,充分体现了市民对场馆建设的高参与度,也给市民对陈列展示设计肯定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

(三)市民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认同感增强

通过对拥有现代化服务设施、服务人员仪表清洁整齐、整体环境清洁卫生、基本功能满足需求、提供良好的温度和光线控制、服务人员根据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重要性、提供完善的无障碍空间与设施重要性、提供多元传播管道与观众互动、提供群众充裕的休憩空间等问题的重要性及被调查者对实际情况的满意度调查,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均达到50%以上,也充分说明了市民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认同感增强。认为拥有现代化的服务设施重要的被调查者比例为36.5%,很重要的占样本总数的44.7%,共计81.2%,同时,对于“三馆”的实际情况“满意”及“很满意”的被调查者比例为68.5%,体现了市民对“三馆”的现代化服务设施基本满意。认为服务人员仪表清洁整齐重要的被调查者比例为38.1%,很重要的占样本总数的49.2%,共计87.3%;同时,对于“三馆”服务人员仪表“满意”及“很满意”的被调查者比例为73.6%,体现了市民对“三馆”服务人员仪表清洁整齐情况比较满意。

二.影响使用效果的总体判断与分析

根据宁波“三馆”的使用情况,课题组同时运用深度访谈的形式开展了进一步调研,调研对象包括“三馆”馆员、高需求用户等,从访谈结果中,分析出在公共文化设施惠民政策背景下影响市民有效使用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三馆”的整体发展不协调,缺乏馆际之间合作

随着数字信息化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的传统业务也面临诸多挑战,许多功用在萎缩,但也有很多新的功能在产生、强化。“三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有很多功能重合,例如图书馆的珍贵图书收藏具有文物与古籍两种属性,既可以陈列在图书馆也可以陈列在博物馆。此外,文化空间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现象、文化需求和历史记忆中一定区域的空间表现以及社会成员之间在这个文化空间交往的表达方式,博物馆信息管理、信息传播与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与社会教育功能的共性没有被有效整合,因此用户在使用“三馆”时存在较强的独立性,没有交叉的动线路径,如果将馆际之间的合作增强,用户的使用频率会大幅度增加。

(二)现有资源的管理与“三馆”的目标定位不平衡

“三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在社会职能上有别于其他机构,随着社会发展,其功能会不断丰富,并通过运作实现自身的功能和价值,在组织架构、资源配置、运行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所改进。公共文化空间承载城市的记忆,是市民的文化中心和共享空间,并使市民能够在此接受教育、接受信息咨询。“三馆”的现有资源在管理上还不够完善,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还没有深入人心,馆际之间的服务还没有形成系统,网络、馆员、馆藏、服务作为“三馆”的四大要素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三)“三馆”的文化影响力不足,文化产品开发相对薄弱

三馆免费开放迎来大批的参观者与使用者,在参加文化体验活动的同时,休闲文化也随之而至,通过调查显示,人们渴望能够获得一些纪念品、礼品。这些礼品需要与馆藏品本身具备的文化特质有关,并且有时尚元素的融合,利用现代材料制作降低成品,拥有文化气质叉物美价廉,这样的礼品设计带来几方面的综合效应,因为情境营造,馆内的藏品被设计成流行的礼品,可以使刻板的传统场所,变成时尚的文化体验中心,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

(四)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与管理运作机制的创新不足

经费的困扰一直是公共文化场馆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二是缺少其他渠道的资金资助。在三馆建设上社会力量的参与度远远不够,政府缺乏这方面的积极引导,在免费提供文化服务设施上还存在问题,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中财政投入的有效性、激励性和引导性功能没有得到强化,带来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形成多米诺效应,馆藏资源受到影响,服务场所受到限制,设备达不到要求,专业人员缺乏。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从政府层面来看没有搭建有效的连接桥梁,没有在馆际之间形成深度合作。此外,没有设置相应的长效机制,让市民真正地参与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中去,在管理上多中心、多层次、协同合作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对策建议

(一)对接合作,增强三馆的生命力与服务效能

1.文字——图像——陈列的嵌入式合作

公共文化设施中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的馆藏中,有众多资源是在一般渠道无法深入了解的,这是合作的基础和动力,有序地进行信息整合,将文字——图像——陈列进行有机链接,通过馆际之间的联合展出,从平面到立体,多维度的展示可以从视觉上延续艺术品、文物的生命,并且可以使市民更深刻地解读艺术家的思想、触摸到历史的痕迹、领会到展品的文化内涵,对评论、批评有更多的了解。并能向用户提供所需的文献、研究、实物、演示等资料,在服务上更加细致地指出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资源的特点,指导服务更加细化,嵌入式的合作方式可以让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更具有特色,真正发挥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为文化研究与传播做好资源保障。

2.主页——检索——模拟的数字化合作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数字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利用资源共享实现数字化合作。“三馆”目前的网站界面还是独立的场馆页面,博物馆与图书馆、美术馆之间并没有联合发布的一些信息,如果能够拥有共同的网页,根据我市“三馆”的馆藏资源建立公共目录、统一信息的检索,以联合的姿态呈现一个拥有网络导航、信息发布、三维展示的综合信息数字化服務体系,这对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可以让用户更加便捷地检索信息,更好进行人机互动,在查找文字信息的同时,可以浏览它的图像信息与实物信息,这是馆际合作的未来趋势。

3.临摹——讲座——活动的空间合作

目前我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之间的合作并不频繁,尤其缺少空间上的合作,为了更好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使市民走出学习的空间局限,比如学生、学者、画家等走出习惯性的学习工作空间,他们可以到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来,这里增设一个学习的空间,提供临摹原作的服务功能,这种现场教学、现场绘画与研究更加具有直观性,弥补了学习条件的不足,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提升思维与创造能力。并且通过专家讲座、学术活动促进理论水平的提升,这样的三馆会成为市民更加便于学习的场所,成为知识的采集与交流的空间。

4.策展——宣传——技术的人才合作

在馆际的合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合作。三馆人员在展览策划、文化宣传、数字化信息合作中都需要人与人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大文化”的管理格局,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之间的管理人员要建立综合服务意识,要经常跨馆合作,只有馆员之间的互动才能促进深层次的馆际合作,建立一支专业的队伍,取长补短,才能使馆际合作全面发展。

(二)推广宣传,增加公众对公共文化设施价值的意识

公共文化空间宣传推广的具体策略可以借鉴战略营销管理战术,这是指一系列将既定的战略付诸宣传推广实践的具体活动。包括面对用户、决策者、和社会大众所采取的不同策略组合。

1.产品策略,有效带动公众的认知记忆

此处的“产品”是指公共文化设施需要向目标群体进行宣传推广所需要传达的内容,包括资源与服务的信息,公共文化设施的价值、理念和功能,馆员的价值和社会角色、馆内的规章制度、具体场馆的利用方法、馆内组织的讲座、沙龙等活动信息综合一起的整体形象,我们称之为“大形象”。首先我们要提取和确定这些资源和服务的“卖点”,其次,我们要保证这些信息本身是准确无误的,这些信息背后代表的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是可用的,對目标群体来说是需要的或是潜在需要的,或者受众接受这些信息对场馆和馆员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

2.品牌策略,诱发大众对三馆文化层面的需求

这里的品牌一方面是指对于公共文化设施场馆的整体的品牌设计、定位和管理,另一方面是指宣传推广本身的品牌建设。对于我市三馆来说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的形象识别系统、宣传推广活动的识别、标语等。通过简洁、明确的语言进行理念识别与传播。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采用简明的视觉识别符号向社会传达“三馆”的信息,以打造宣传推广的品牌效应。

3.激励策略,建立与用户双向沟通的机制

三馆宣传推广的激励策略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目标受众的激励策略,一个是针对场馆内部人员的激励策略。图书馆在阅读推广等活动时给予的各种奖励制度和优惠措施(如优秀读者奖励、超期免罚、个性化服务费用打折等)。读者调查除了作为宣传推广的前期活动以外,由于其本身包含了图书馆诸多的资源与服务信息,实质上也是一种宣传推广活动。受众在接受问卷调查时能否得到额外的奖励是保证问卷调查工作顺利、优质开展的有利条件。再比如用户参与场馆组织的宣传推广活动时能够得到额外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是吸引他们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文创设计将资源外延打造艺术衍生品

1.资源提取与“三馆”特征整合

三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要提取馆藏中易于识别,体现文化特征的内容,并合理进行图案化处理,成为文化空间品牌形象的一个缩影,结合产品的应用,附着在文化用品的外观设计中,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文创产品,使馆藏形象得到延展,当这些符号被应用到日常礼品之中,就能很好地延续文化空间的精神内涵。

2.资源转换将“三馆”内涵延续

利用馆藏资源,强调资源背后的故事,利用资源自身所拥有的历史性与故事性,使购买者能够体会其中独一无二的人文情怀,“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拥有太多的文化遗迹,民间故事与宁波风景也深入人心,挖掘这些题材与馆藏资源进行转换,让消费者更加体会到宁波文化场馆的独特文脉,这是对宁波城市记忆的最好延续。

3.资源活化使“三馆”价值提升

“三馆”的资源活化,主要是指利用宁波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代营销环境下的再设计,宁波传统手工艺有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金银彩绣等这些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这些手工艺的国家级传承人、工艺大师与馆藏资源联合起来进行新产品的设计,会大大提升文化场馆的文化价值,并且使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营销环境,焕发可持续的生命力。

(四)健全机制,政府推进与市场导向并行

1.弥合数字鸿沟,关注信息化弱势群体

“数字差距”是信息化应用推广中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宁波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年人、青少年也需要进行有效引导才能顺利介入计算机高效的利用网络服务。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将采取措施,在用户参与视角下,通过馆员培养用户的移动信息素养,致力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制订多项计划,援助数字弱势人群,推进电子信息服务内容的使用,使大众能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益处。

2.聚合公众智慧,提供符合公众需求的服务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离不开公众智慧的参与,要确保信息渠道的通畅,使市民能更多元、更便捷地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每个市民都有参与决策的权利,能够倾听决策,参与规划过程。鼓励市民普遍参与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来,这也是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要充分认识委员会制度在公共文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三馆委员会的建立,将管理权限让渡给委员会,委员会有职责制订方针、争取充足的资金、提出计划预算等。

3.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社会监督模式

公众作为公共服务的消费者、三馆的使用者,对三馆的服务质量有发言权,舆论媒体在服务监督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社会监督是主要的监督主体。但是现有的监督机制,社会公众进行直接监督的渠道与途径还非常有限,很多场馆都设有意见箱等设施,但是这个意见箱的信息反馈依旧是问题,信息统计是否及时,信息反馈给谁,答疑时间是否公开,都需要有一个透明阳光的沟通渠道,宁波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建设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果,把成功的经验应用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可以更好地开启市民的智慧生活。

4.重视专业人才,避免人才流失与浪费现象发生

形成适合专业人才发展的环境,三馆在实际运行中需要馆员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三馆人才应该有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能通过辛勤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府要加快专业人才建设,可以实施聘任政策激励馆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人才管理开发上,深化三馆的人才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考核制度给予外出培训与晋升的机会,并且能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高校进修学习,改变现有人才学历偏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的现状,同时设置专项经费鼓励三馆馆员承担一定的学术研究任务。

上一篇:读《变形记》有感下一篇:课题结题报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