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花永绽放

2024-09-21

民族团结之花永绽放(10篇)

1.民族团结之花永绽放 篇一

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

敬爱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五年级(1)班的参赛选手幸拖雷,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入我们五年级(1)班的集体生活,一起去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动故事。

还记得6岁时我第一次步入校门的那一刻。第一次见到班上的哈族、维族、回族小朋友时的情景,他们那一双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总含着善意的笑美丽极了!我对他们充满了好奇。上课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在我们这个班集体,共汇聚了汉、维、哈、回、蒙、柯尔克孜6个民族的同学。虽然族别不同,但同在一个班集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亲如一家!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一年级时我班转来一名哈族同学叫英卡尔。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曾经给幼小的他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的困难。他不太会说汉话,害怕老师不喜欢他,怕同学欺负他,但他的疑虑马上就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打消了。老师总是利用课余时间帮他学拼音,教他写汉字、教他说好汉语……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同学们都开始默默地帮助他。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在我班这个温暖的集体中,英卡尔就像一棵努力汲取营养的小树茁壮成长着。

五年级时,我班又转来一名哈族同学昆都孜。刚转到我班时她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老师没有嫌弃她,同学们没有嘲笑她。老师知道她对汉语的有些意思不能完全理解时,总是想办法解释给她听,同时

还让班里的同学帮助她。很快,昆都孜就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在老师的关心鼓励下,她还参加了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自信的笑容在她的脸上绽放,我们和老师一起见证了她的转变。

提起我班的汉族学生谭若譞和蒙族学生李静怡,班上的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她们俩都是一副“热心肠”。班里谁学习有困难,她们总是第一个前去帮助。每当班里的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了,她俩不管他是什么民族,总是将自己的学习用品借给他或是赠与他。学校组织的每次献爱心捐款,她俩总是将自己的零花钱倾囊而出,为此她俩还获得了“爱心小天使的”荣誉呢!她俩不仅团结同学,关心班集体,还多次代表我班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不仅锻炼了自己,还为我班多次争得过荣誉。因为她们的出色表现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她俩是老师工作的好帮手,是学生们学习的好楷模!

同学们,让我们用这些平凡的小事,来铭记我班民族团结的不平凡,这将使我们更懂得“民族团结”的伟大意义。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以她们为榜样,都努力争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的好学生!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2.民族团结之花永绽放 篇二

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本溪市第五中学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80名。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占14%,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18%。多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促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以及五中的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提高认识

1.及时成立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

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相互了解,在学校领导班子及各处室的配备中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指数,校级干部中有一名少数民族(满族),中层以上干部中有2名朝鲜族,1名满族,1名锡伯族,切实加强了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2.校领导以身作则,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学校快速发展。校党委紧紧围绕发展稳定的大局,采取教职工大会、专题辅导、座谈交流、印发学习材料等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等方式,使全体教职工正确认识民族团结进步是国策,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及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学校政教处、团委、工会、学科组等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当作事关大局的头等大事,积极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全面落实学校思想教育工作任务

1.统一思想,德育先行,加快学校发展步伐

学校建校以来,不断发展,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汉族和少数民族各占一定的比例,大到办学理念,小到生活、工作习惯均有不同,学校又承受着家长、社会能否认可的压力。我们深知要使学校在快速、稳健中发展,办出特色来,团结是基础,稳定是关键。

2.依法治校,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创建规范、民主和谐的文明校园

几年来,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美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公共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行为习惯教育等;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让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

三、为了对各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了政治课教学中

一周一课时,并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教育阶段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因地制宜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形式,对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组织专门培训,并把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纳入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四、开拓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加强民族团结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各族师生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保持了学校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主要做法有:

1.抓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标语、墙报、画报、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在校园内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使广大师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教育,营造和谐民族氛围。

2.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通过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民族英雄事迹,教育学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兄弟为中国革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各民族人民一定要相亲相爱,携手共进。?

(2)举行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演讲赛。学校以“民族团结的楷模”“民族英雄”吴秀艳为学习典型,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举行了全校性的演讲赛。选拔出的优胜选手利用班会时间,分别到全校各个班级中进行巡回演讲,取得了较好效果。

(3)组织开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革命烈士墓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从小就知道祖国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抗击侵略的历史;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热爱家乡,奋发图强,长大以后建设和保卫家乡。

(4)举办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校以增进各族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团结友爱为目的,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竞赛题目包含了从古至今、从朝鲜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传统文化到全国的民族团结知识。同时,为使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取得更好效果,学校政教处还挑选了几百道民族團结知识题,印发给各班学生,并通过板报、墙报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在全校师生中间形成了学习民族团结知识的良好氛围。

3.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月、重大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各族师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

如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庆祝活动中,学校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联谊会、板报比赛等,使广大师生寓教于乐,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各年级少数民族和汉族结对子共同策划进行,并将具体活动上报学校,学校安排领导观摩评比,选出优胜学生。

五、校园里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几年来,学校在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他们的事迹深深的感染和鼓励着身边每一个人,各民族师生亲如一家、水乳交融。

温玉国老师是一位满族教师,多年担任班主任,经常带领自己的班级的学生和少数民族的学生在班级内举行联谊活动,增进民族学生的感情。

音乐教师陈唱,能歌善舞经常教学生跳各种民族舞,如傣族舞蹈《彩云之南》、蒙古族舞蹈《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新疆舞蹈《我们新疆好地方》,等等,让全体师生在互相的交流、合作中实现沟通、理解、接纳、友爱,成果喜人。在舞蹈中不仅使学生们身心得到愉悦,而且也通过舞蹈的肢体动作掌握了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多年来,第五中学像这样一些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在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里处处荡漾着同学情、兄弟情、师生情、民族情,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老师们的默默付出,诠释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民族团结情,也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多年的实践,使我校深刻认识到抓好民族团结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稳定快速发展又为民族团结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3.民族团结之花永绽放 篇三

——赫章县雉街彝族苗族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典型材料

位于赫章南缘“贵州屋脊”韭菜坪脚下的雉街彝族苗族乡,距赫章县城46公里,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总人口14500人。辖10个行政村、58个村民组、16个支部,有党员578名。是一个彝族、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51.2%,森林覆盖率达62%。雉街乡物华天宝,山川秀丽,这里有风景如画的双龙飞瀑、绿茵如毯的万亩林海、百花争艳的杜鹃林带、风光旖妮的大凉山万亩草场;这里矿藏资源丰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铁、锌、铅等金属矿产,有全省著名的菜园子铁矿区;这里物产丰富,盛产马铃薯、玉米、芸豆等农副产品;这里民风古朴,民族文化底蕴厚重,彝族《铃铛舞》、《酒礼歌》、苗族《芦笙舞》、《苗寨风情》等民族歌舞及苗族的蜡染、刺绣、彝族的挑花等民间手工艺还在原生态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组建的发达村陈家寨彝族歌舞表演队,就曾先后多次参加过省、地、县的各种活动调演,还应邀到北京、广州等地演出,他们表演的《月琴舞》、《乌蒙欢歌》等舞蹈受到了观众的高度好评。2003年3月组建的雉街村野鸡苗寨苗族歌舞表演队,曾经被邀请到昆明、昭通、威宁等地参加苗族山花节,他们参加表演的《苗族芦笙舞》赢得过观众们无数次热烈的掌声,2007年排练的《苗族矮桩舞》还被选派到贵阳参加了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2003年以来,雉街乡党委在赫章县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加强班子建设为突破口,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 设和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了全乡的农民增收、计划生育、远程教育、安全生产、财政税收、“两基”攻坚、社会稳定、纪检监察等方面工作有序推进。2010年,财政收入达360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6元,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可喜局面。促进了全乡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2009年目标管理工作获全县二等奖,2010年目标管理工作获全县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乡干部职工及广大群众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结果。如今的雉街乡,社会稳定,各族群众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一、强机制,夯基础,素质团队为人民。雉街乡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乡、村、组少数民族干部比例较大,为了进一步抓好全乡的民族团结工作,乡党委认真分析乡、村、组班子建设状况,针对过去乡村干部职工纪律涣散、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干部重使用、轻培训,对工作大包大揽、管理无序的实际,从机制创新入手,打造高素质团队。一是着力培养“素质干部”。修改、完善了《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干部职工周学周报周议制度》等10余个制度,并形成制度汇编发到所有乡村干部,以制度管人管事,形成长效机制。开展“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创先争优和四帮四促活动,让乡、村、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更新观念、整顿 2 纪律、转变作风。建立乡村干部培训机制,凡年龄35岁以下的干部必须分期分批参加学历提升培训,培训费用由政府补助50%。所有在职乡村干部每年必须参加20天以上的县乡培训,每年必须熟读1本好书,村干部必须熟练掌握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备运行的基本操作。2007年以来,利用远程教育共培训党员、群众达500余场次。二是着力培养“激情干部”。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障机制,从2007年1月起,乡财政年增加预算6万元“村干部养老保障专项资金”,将全乡10个村30名村干部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同时,创新“一联两包”机制,精简包村包组干部,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负责制。在双龙、雉街、木戛3个村实行“村自管理”,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向乡党委政府负责,参加乡干部职工会议和各种学习培训,按月汇报工作,激发乡村干部活力。三是着力培养“效率干部”。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与乡机关、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中心工作、阶段工作、临时工作量化到个人,实行定岗定责,绩效管理。把村干部的补贴提高到每月人均800元,实行基本补贴、绩效补贴和奖金的级差补贴制度,并建立工作考核办法,实行月督查、季考核和年考评,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二、建基地,兴产业,助农增收树精品。雉街乡是全县矿藏资源较为丰富的乡,是全县重点打造的工业园区乡镇之一。乡党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在深入推进“矿业强乡”战略的同时,着力打造农业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实现“农 3 产富乡”齐并进。一是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整合乡、村、校资源,选准载体、搭建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新农村”活动,理顺村校关系。在中、小学生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每周设置1节远程教育农技课,每个假期布置1次远程教育项目实验,建立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农民推广的示范园15个,搭建了“教师—学生—农民”利益互动平台。二是建立远程教育示范项目贴息机制,采取党员参股、政府贴息贷款方式鼓励村、校和中心播放户发展。双龙村党员群众入股20万元,乡政府贴息贷款8万元,与雉街中学联办面积50亩种养示范基地,探索“草—畜—鱼”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乡涌现出黄启联、李权等规模养殖户100余户,许明德、郑明义等种植专业户36户,建成规模养殖示范基地3个,实现畜牧业产值530万元。三是依托银泉淀粉厂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006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在双龙、发达等6个村规范建立了“威芋3#”、“昭绿号”优质脱毒马铃薯种扩繁基地,引导群众每年种植马铃薯2万余亩,仅此一项,群众年创收700余万元,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一条主渠道。

三、创特色,促和谐,民族文化添风采。雉街乡党委充分发挥彝族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森林资源丰富、旅游景观独特等优势,紧紧围绕“文化兴乡”战略,精心挖掘、保护和发展历史悠久的民间民族文化,着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4 推介“特色雉街”,促进和谐发展。一是成立了雉街乡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领导小组,指导组建发达、野鸡苗寨和雉街晓坤艺术团3支民族歌舞团,聘请了杨忠华、陈朝寿等10位民间艺人为教练,将原生态苗族彝族歌舞进行发掘和组装,编制了《铃铛舞》、《阿西里西》等多部民族歌舞。二是依托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下载歌舞课件分发到学校和发达、雉街、双龙、拉夫等组建有民族歌舞表演队的村,在中小学开设民族歌舞特长班,强化后备歌舞演员队伍的培养,全乡参加民族歌舞培训的人员达400余人,畅通歌舞团演员输送渠道。三是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着力打造“双龙飞瀑”,开发鸡嘴山森林旅游资源,结合彝族刺绣、苗族蜡染等民间手工艺,发展旅游文化。2006年,《铃铛舞》荣获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苗族矮桩舞》被选送到贵阳参加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2008年,雉街乡文艺演出队又参加了“中国贵州彝族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汇演,表演的节目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

四、战冰魔,援灾区,钢铁战士耀家园。雉街乡党委在今年特大雪凝灾害面前,沉着应战、周密部署,展现了全乡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的精诚团结;在支援地震灾区建设中,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动员全乡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积极为灾区捐款献爱心,彰显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在抗击雪凝灾害中,乡党委政府及时启动救灾抗灾应急预案,落实包保责任,着眼民情,雪中送炭。如在农历 5 大年初一,当双龙村敞口岩洞养羊场150余只山羊面临饿死威胁时,乡村班子组织了40多人的送粮大军,顶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将玉米、稻草、豆壳等急救物资,沿着崎岖陡峭的冰雪山路背送到2公里处的养羊场,养殖户杨良举热泪盈眶,“共产党好啊,党的干部才是我们群众的贴心骨呀!”。当广大农户马铃薯种薯受冻时,乡党委政府迅速筹集21万元资金,从外地调运马铃薯种120余万斤无偿发放给重灾户种植。在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乡党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党员干部带头献爱心,募捐资金达11.71万元„„正是全乡“万众一心、精诚团结”的氛围,为部队输送了抗震救灾前线的“钢铁战士”、“漏肠英雄”严情勇,在的灾区“生命通道”上连续3天3夜带病背送救灾物资和伤员,直到晕倒在山路上的感人故事在全国传诵。也正是雉街这片热土,培育了严情勇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毅力,让解放军骄傲!也让雉街人民骄傲!

4.民族团结之花 篇四

——民族团结典型事迹材料

我叫祖力比亚.斯玛依力,乌孜别克族女科技工作者,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高级实验师,中共党员,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代表。我是新疆畜牧科学院院精神文明建设中道德模范的优秀代表。

在党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精神鼓舞下,我积极响应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连续6年深入基层,在南疆广大地区,在和田(皮山县)、喀什(叶城、莎车、巴楚、泽普、疏勒、疏付和岳普湖)等县乡奔波忙碌,深入基层扶贫帮困,指导农牧民解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采用农牧民乐于接受的培训方式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详细讲解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增强农牧民的动物疫病防治和免疫预防能力,提高农牧民对畜禽疫病的防范意识,为南疆畜牧业的发展、为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做出了一定成绩。曾多次被评为新疆畜牧系统及新疆畜牧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科技扶贫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我一直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任劳任怨,常常乐于帮助身边的同志,周围同事和邻居对她的口碑都很好,我长期在南疆三、四类地区开展畜牧业技术服务工作,心系南疆,亲眼目睹了许多贫困户的孩子,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心里总是很难受,深感要改变南疆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大力开展,只有知识才能使更多的农牧民脱贫致富,怀着一份责任与感情,经过反复考虑,2006年,我和家人决定为南疆贫困地区再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资助一名特困家庭,资助南疆特困生喀什地区叶城县柯可亚乡三村二组的买热木姑丽.卡迪尔同学三年的高中费用,买热木姑丽.卡迪尔学习成绩优秀,但家庭非常贫困,她的家中有4个孩子,当得知她因贫困而无力再读高中时,我毅然决然地把孩子送进学校继续她的高中的学业,承担了她学习的所有费用。现在,买热木姑丽已经是叶城县民族中学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了,为了这个孩子,我每年4趟去叶城县和柯可亚乡,总是带去许多衣物、鞋子和高中学习辅导材料,以母亲般的关爱鼓励该学生要珍惜美好的学习机会,刻苦努力,争取考入一个理想的大学,成为有用之才,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

我生长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科技工作者的平凡家庭,我爱人也是畜牧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家庭和睦幸福,两个孩子都在大学读书,成绩都非常优秀,我们不但要负担自己两个孩子大学学业的完成,还要为贫困学生献出一份关怀、献上一片爱心,温暖了失学孩子买热木姑丽的心。

日子苦点累点不怕,能为失学的孩子尽一份爱心是我最开心的事。这份爱在畜牧科学院进行传递,已连续6年全院职工为柯可亚乡的贫困农牧民捐款捐物。

5.民族团结之花处处开 篇五

同在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家和万事兴。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国万事兴,有你也有我;温暖驱寒冷,珍爱换真心。共发展、同奋进、手挽手--哈萨克族的谚语说得好:“离群的羊会被狼吃掉,兄弟团结有马骑,妯娌和睦有饭吃。”

放眼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正以平等的地位、主人翁的身份携手并肩创造新生活,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把我的心给你,我们是兄弟姐妹。把你的心给我,我们就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乌鲁木齐“7•5”事件的危急关头,各族群众休戚与共、携手相助,手足之情感人至深,再一次显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今天,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有着5000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共同家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至高无上的使命。无论是面对“藏独”还是“疆独”,中国政府和各族人民以及海外华侨表现出的空前团结和坚定立场,正是源于这千百年来形成的共识。

事实证明,只有民族团结,只有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在危难时刻,在受到欺凌和委屈时,才有强大的祖国为我们做坚强的后盾,为我们撑腰和保护我们,为我们讨回公道。才有各民族群众、各界人士的热心关爱、真诚帮助,才能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祖国的温暖,才能使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团结一致,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从一望无垠的草原到美丽富饶的边疆,从碧波滚滚的南海到白雪飘飘的北国,五十六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们的情谊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氛围中愈加深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叫,来自区;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团结奋进》。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每当我听到这首歌,都会激情澎湃,作为中国的炎皇子孙,倍加感受到我们团结奋进,共创美好幸福生活的重大意义。

当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庄严写进党章时,当“科学发展观”春风般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就是这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号角,它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他的六十一华诞。回顾这波澜壮阔的六十一年,回顾这六十一年的沧海桑田,许许多多的动人画面被永远留在了各族人民的记忆深处。

全国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起用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在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中,结成的是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凝结的是各民族心手相连的真情实感。“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和万事兴,有你也有我”,几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朝夕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有什么理由不感受到党和人民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呢?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有为抢救少数民族孩子而从自己身上取下13块皮肤的吴登云;有为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无偿捐赠一颗肾的汉族女青年王艳娜;有23年如一日帮助边孩子尽快适应异乡大学生活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邵春亮;有含辛茹苦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四个民族10个孤儿的首届十大杰出母亲阿尼帕。这些事迹早已深深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传遍了大江南北,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各族人民。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一块块砖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盖起万丈高楼;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获得永存。这就是团结,团结可以铸就和谐,和谐才能促进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将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如果在维护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做不了大海的滚滚波涛,那就做一股山间的潺潺溪流吧;如果做不了峰顶的参天大树,那做一棵河边的青青小草吧。让我们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卫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一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乘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的浪潮,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爱我中华,共创祖国辉煌的明天。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民族团结演讲稿2篇》相关的文章。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非常有幸能给大家带来今天的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大爱不分民族

团结凝聚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在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征程中,这声音响彻在每一个角落。这声音是全民族的声音--这声音,让洪水退却,让雪灾融化;这声音,让奥运圣火燃起这声音,让地震的余波无奈;这声音,让金融风暴消融…… 在大灾大难中,中国人民用挽起的臂膀,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激情、大爱。让世界感受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坚韧。团结就是力量,今天,这力量让我们振奋,在激情与大爱中畅想开发区的明天!今天,这力量让我们奋起,在坚韧和自信中开创开发区的未来!让我们齐声歌唱:团结就是力量--连日的普降暴雨还是在我们的担心中制造了一场大灾难。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因连续强降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昔日祥和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电力、交通、通讯中断,舟曲告急,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第一时间里,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各族人民救援舟曲。

相似的场面似乎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国土上不断上演。温总理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多难兴邦,你们要记住这四个字!”

我常想,总理要我们记住的究竟是什么呢? 他是要我们记住,这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无数次的抗争,蕴育起我们坚不可摧的民族团结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久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民族团结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的进取精神,在国家建设中焕发出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我们也要记住,这是一个多情的民族。

“多难兴邦”,我们凭的是什么?凭的是中华民族团结共进的优秀品质,凭的是血浓于水的同胞情义,凭的是牢不可破的民族凝聚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舟曲泥石流,不但让我们再次感受了这种亘古不变的民族感情,而且也让世界领略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所有中国人义无反顾!在今天,我们之所以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就因为我们“多情”。而之所以“多情”,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无比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和谐共处的民族大家庭!

我们更要记住,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

无论什么样的挑战,无论什么样的灾难,从来没有让英雄的中国人民低过头,我们在谱写“与天斗、与地斗”的英雄史诗时,把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锤炼成无比坚强的中国,这,只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才能够实现。历史是笔财富,是我们治国治史的经验积累。或许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观念天翻地覆,但民族团结永远都是最有力量的武器。让我们用智慧的臂膀,击碎敌人的武装,用强韧的阔斧,破开面前的险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不遗余力。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各族儿女携手齐心,我们同庄严站在一起,同胜利站在一起,同伟大的祖国站在一起,同太阳站在一起!

关于民族团结的演讲稿

敬的各位领导、辛勤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们是来自克州三小三年级的学生。我叫白克江,柯族,今年9岁了;我叫孜拉来,维吾尔族,今年八岁半。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我们演讲的题目叫《反对xxxx,维护祖国统一》。维:56个民族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璀璨文明。团结统一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民族政策。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

汉: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名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

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各族人民就如同亲姐妹,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维:在学校里,我们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放学后,我们与汉族柯族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不会做的作业向各族小朋友请教,我们的汉语进步得很快。

柯:在我生病时,汉族老师给我打电话问候我,维族同学给我送来香甜的葡萄,心里像冬天的太阳般温暖。

汉:老师教导我们“三个离不开思想”。我知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个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如果没有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就没有电力、水利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没有维族,就不会有美丽的阿德莱斯,香喷喷烤羊肉;如果离开了柯族就缺少了肥美的牛羊肉,美味的奶疙瘩。

三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爱祖国,我们爱新疆。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从小就树立起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谁也离不开谁》。

通过本篇演讲稿,我们得知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去维护民族团结,为民族团结、祖国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绵薄之力。

男:岁月在风中摇荡着自己的心旌

女:日月星辰灿烂着我们美丽的笑容

男:这是一个团结的群体

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

男:这是一个不甘落后的群体

女:这是一个饶含热情的群体

男:它不会因为矛盾而分散

女:它不会因为压力而沉寂

男:它不会因为失败而丧气

女:它不会因为竞争而冷漠

男:我们团结进取 勇往直前

女:困难都不在我们以上

男:我们有理想

女:我们有信心

男:我们声音洪亮

女:我们步调一致

男:我们情绪饱满

女:我们斗志昂扬

合:团结更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

奋斗再奋斗

奋斗才有希望

男:美好的蓝图已经描绘

女: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

男:让我们擂响“和谐奋进”的战鼓

女:为了我们高二理科班的美好明天

合:昂首阔步 迈向明天的辉煌

团结就是力量,在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征程中,这声音响彻在每一个角落。

这声音是全民族的声音--

这声音,让洪水退却,让雪灾融化;

这声音,让奥运圣火燃起;

这声音,让地震的余波无奈;

这声音,让金融风暴消融„„

在大灾大难中,中国人民用挽起的臂膀,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激情、大爱。

让世界感受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坚韧。

团结就是力量,今天,这力量让我们振奋,在激情与大爱中畅想开发区的明天!

今天,这力量让我们奋起,在坚韧和自信中开创开发区的未来!

6.让美德之花永绽心间 篇六

戴雨桐

《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中讲述的100位美德少年的故事,让我感动,使我振奋。书中的美德少年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生活的方向与未来。他们懂得感恩,感谢一切的一切;他们热爱创新,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他们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美德少年,是我们所有人前进的动力与目标!

“人之初,性本善”,美德的种子在我们刚出生时就已悄悄播进了我们的心田,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子渐渐生根、发芽,继而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因为懂得关注细节、关爱他人并持之以恒使这美德之花开的分外妖娆。

储勖的故事恰好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博主的秘密》讲述的便是储勖的美德故事。储勖是位虽然个儿大但却心细的男孩,他节约朴素,懂得承担,虽然才上小学,但他表现出的优秀作风却是我们许多中学生也无法做到乃至想到的。扪心自问:夏天,当教室里蚊蝇乱舞,饮料瓶堆积如山时,我想过在讲台上放一瓶避蚊液并在放学后主动清扫教室吗?当需要买文具时,我想过用劳动挣来的钱来换取它吗?当地上有垃圾时,我曾毫不犹豫的捡起它吗?

没有,几乎从来没有,但储勖却一直坚持着。有时,我们离美德只有一步甚至半步之遥。但我们却没有跨出去,因为我们总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细节,忽略了许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还有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恒心,没有了恒心就没有毅力,毅力是培育美德之花的重要养份。

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恒心的人。初一时,老师交给我一个任务:每周一“博”,就是每周写篇博客,以此来提升写作水平,这个任务还交给了另一位女生。

到了初二,我早把这事忘到九霄云外了,而那位女生却依旧坚持写着博客。一天,老师突然问我:“你现在还‘每周一博’吗?”我楞住了,依稀记得自己的博客上只有孤零零的几篇文章,而那位女生却因为坚持了下来,作文水平远远超过了我,使我不禁感慨:这也是一种美德吧!

7.民族团结之花永绽放 篇七

通讯员步金萍报道:自5月以来,根据上级党委安排和部署,奇台四小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了,在全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模范校的创建” 活动,活动围绕“四项重点活动”开展。

一是利用八一建军节、肉孜节,深入开展“肩并肩·爱国情”的团结共建的慰问活动。通过走访慰问,使广大民族教师和党员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各民族教师之间的凝聚力。

二是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心连心鱼水情”的党群连心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了“民族舞蹈大家跳”的学校两操活动,每天早操以跳民族舞为主,师生一起跳起来,增加了民汉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密切了民汉师生的关系,增进各族群众的归属感,进一步提高了各族师生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意识。

三是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学党史、知党情、颂党恩、跟党走”知识竞赛和读书活动,大力开展心连心鱼水情的党群连心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通过几次新疆三史的宣讲,加强了师生对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了解和学习。

活动一:“学习身边的民模,做好身边的小事”的活动,以讲身边的民模、说身边的民事、演身边的民情为形式开展了形式不同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搞好民族团结的真正意义,还写出了学习心得和感受。

活动二:开展了“爱心谱写民族赞歌”的主题征文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加,评选出的优秀征文在校园网上发布,并编辑成册,作为学校的校本教材让大家共享。

活动三:继续开展了民汉师生大结对活动,互学语言、互知习惯、互帮进步,在相互学习中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活动四:在学校各民族老师的积极参与下,编辑出版了 “民族团结花开 馨香溢满校园”的校本教材,通过收集资料的过程,真正了解了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俗,大家深深感受到,搞好民族团结才是学校快速发展的硬道理,只有民族团结才是热爱伟大祖国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最好回答。

活动四:在各年级组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队会,各班利用讲故事、说相声、演小品、主题演讲比赛、主题绘画比赛等形式,宣传民族团结之花开满奇台四小校园,师生们真正感受到了奇台四小民族风情的浓郁,民族团结、校园和谐、健康发展的喜人景象。

奇台四小全体师生会继续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借助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更好地融入到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之中;会继续团结一心、维护安定和谐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彰显奇台四小各民族师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彰显四小民族团结的深厚力量。

投稿人:步金萍

党务干事

*** 审稿人:俞锦文

8.让生命之花永驻安全演讲稿 篇八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交通部队发展生存的基本要求,是广大官兵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三不伤害”的原则,以饱满的热情,细心的工作态度,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自己聪明才智,为交通事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安全来自细节。公路施工安全问题,有着与其他行业生产方式不同的特点,体现为事故单件性、源多性、动态性、随机性、高风险性及系统性等。只有专业技术精良,在每个工作环节认真把守,随时掌握现场动态信息,才能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出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也许你的一时松懈换来的是“永久的长眠”;每日进行“班前会”教育,时刻绷紧安全弦,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在新的分项工程即将开工时,将容易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给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再教育;组织开展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使现场人员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临危不乱,选择正确的逃离路线及体现互帮、互助的战斗精神。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不断的注重细节,并且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才是公路安全施工的建设之本,才能让生命之花散发迷人的芳香。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内在因素影响,一种为外部环境突变。内在因素旨于现场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协调能力是否过硬,包括桩基挖孔、石方爆破、隧道出水处理、人员布置及征地协调问题等,这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所谓外部环境突变,即是指地质环境突变、施工机械设备失控、施工作业人员主观过错等3个方面:(1)我交通部队承建的施工项目大都处于高、险、陡段落,加之自然灾害、季节因素、气候因素及公路交通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等对公路施工安全的影响,造成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多的施工局面;(2)公路施工机械对安全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设备缺乏相应的体检、维修制度,责任看管不落实等,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3)公路施工从业人员主观过错的影响主要指由于公路施工企业内部的经济利益、规章制度、人文精神、团队意识等方面因素影响,致使作业人员在主观上消极或故意过失而导致的施工安全事故。对于不可避免的突发安全事故,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认真总结分析,将“血的教训”警示着一代代公路人的勇往直前,攻坚克险;对于连续发生的安全事故,表面上看似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但从深层次上暴露了项目主管的管理松懈、作风不实的工作态度。没有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施工部门偷工减料,只抓工程进度,对工程质量听之任之、把关不严;在工期紧、施工任务重时超时工作,在客观上都构成了施工的极大安全隐患。不注重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情绪、思想波动等,形成“团队精神”丢失、各自为战等负面现象,使安全隐患蠢蠢欲动、伺机而发!

安全既是一种成本,又是一种投资,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敬与敬仰。有了安全,我们才能以休闲的心情体会“坐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有了安全,我们才能怀着舒畅的心情,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搬一张躺椅在阳台下,享受生活赋予的快乐与惬意;有了安全,我们才能安逸的泡几片茶叶,原本卷曲的茶叶在水中滋润,舒展开四肢,渗出淡淡的绿色,渐渐地,渐渐地……茶香四溢,沁人心脾;有了安全,我们的国家才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色大道上稳步前进。安全就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照亮我们整个人生,安全就如一根长长地纽带,联系着我们的生存与死亡。

9.民族团结之花永绽放 篇九

我们班的一个学生跟奶奶一起生活,成绩一直比较差,性格也比较内向,记得一次在课堂上提问到他时,他说了三遍同学们都没有听清楚他说了些什么,当我让他重新说一遍时,全班的同学笑了,这时他的脸红红的,头几乎要挨近桌面。当着全班的面我没有批评他,但从同学们的笑中,我感觉到他根本不会回答我的问题。从此以后我更加关注他,尽力去发现他的每一个闪光点,课外时间经常与他谈心交流。有一次当我问到他的家庭,他的父母时,他竟然伤心地哭了,脸上流露出渴望”母爱”“父爱”的神情,我的心里也酸酸的,真切地体会到这个学生内心所经历的痛苦,他表面上看来无所谓,其实内心太需要 “爱”了!于是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常问寒问暖,给他讲做人和家庭的关系,帮助他逐步走出心理上的阴影,力所能及地帮他解决一些事情。对他的长处,只要他取得了一丁点的进步,哪怕是作业写的比上一次认真了,我都会给予肯定与表扬。在生活上我和我的学生也都关心他,让他时时体会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俗语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从这以后他开始敞开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学习,生活,同学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的快乐,苦恼和疑惑,甚至是情感的隐私。为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鼓励他每天写日记,总结与思考每天是如何做的,做的怎么样,并把写好的文章在班里朗读,学生面对着一种特殊的”偏爱”,学习上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增强了,成绩也有了起色,在几次检测中,我所教的语文学科成绩达到班里的中等水平。教师们也反映,其它学科的成绩也有所进步。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穷的能源,作为教师应深深懂得:爱是教育的根本,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和学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真诚的爱来呵护他们。

我们教师该如何用自己的爱心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知心”。

知心是师生间沟通和交流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地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实现师生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有问题想向师问,有话想向师说,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这样才能走近学生尘封的心灵天地,打开学生幽闭的内心,与他们心灵相通,了解他们的爱好和个性,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而学生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看出教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爱护,就会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产生情感共鸣,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于接受教诲,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个人长处得到充分展示,在爱的氛围中成为有个性,有智慧的人,在和谐中得到发展。

其次,教师要有颗”公平的心”。

公正,这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公平心是学生拥戴教师的砝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一碗水端平,不分亲疏,抱成见和感情用事,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在问题的处理上都要出以公心,不以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否定人格上的平等,不在学生之间加上人为的藩篱,宠坏了一半,从而失去另一半。平等地对待学生,还要求教师从”指挥者”变为”引导者”,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以同样的高度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谈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使师生关系融洽,使学生和谐发展。

第三,教师要有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一种仁慈和关爱,宽容心是感化学生的灵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教师要有一颗宽容心来对待他们,允许学生个性的充分流露,允许学生兴趣爱好的自由发展,该批评的就善意批评,该规劝的好言相劝,该谅解的就诚心谅解,相信可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从而融洽,和谐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如果不能宽容学生的过失和缺点,和学生斤斤计较,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宽容也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一个学生如果被教师认定为已是不可救药,那么这个学生就可能因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但如果教师认为他是块璞玉,缺的只是雕琢而已,他可能把老师的鼓励化作一种潜在动力,从而自省,自律,自强,真的变成为一块璧玉,宽容不是更容易成就一名学生,更容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吗

第四,教师要有颗”尊重的心”。

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集体和他人尊重的情感。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很强,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即所谓”教学相长”,因此不要简单化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以灌输式教育取代学生自己的思想和尊严,而是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用自己的信任与尊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欲,所谓”尊其人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原受其教”,在师生和谐得到发展。

10.96用爱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篇十

——记伊犁师范学院易延坚教授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易延坚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都倾注在他所热爱的事业上;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各族学子的爱心,全部溶铸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中,用自身一点一滴的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好儿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他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伊犁州优秀共产党员”、“伊犁州道德模范”、“伊犁州师德标兵”、“伊犁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伊宁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伊犁师范学院“优秀指导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共产党员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易延坚老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但几十年来他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用爱心浇灌着莘莘学子的心田,用无私的帮助温暖着贫困的大学生群体。几十年来,易延坚老师用大爱无疆的情怀,为各民族学生支撑着一片希望的蓝天——帮助他们考上大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甚至还为他们的就业铺平道路,让他们各自在人生的旅途上健康地前行。

“是易延坚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在我的心中,他就是我的汉族父亲。”每当外界对维吾尔族小伙儿木沙江与一个汉族老教师同在一个屋里生活的事实产生怀疑时,木沙江就会用这句简单、质朴的话来解答别人的疑惑。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儿,一个汉族老教师,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故事?这还要从2002年说起。

2002年,易延坚老师教授2001届维吾尔语言文学班《汉文作品导读》课。木沙江是这个班的班长。刚入大学,母亲就不幸离开了人世,父亲又患了癌症,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还有80多岁的奶奶,他和还在上中学的弟弟、妹妹陷入了生活的困境。想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木沙江顶住压力,依然坚持学习。木沙江回忆起那段难熬的日子,眼圈不由得红了,“每天最后一个进餐厅,买最后卖不掉的饭,因为价格便宜分量足;同学们吃剩下的馕常常就是我的一顿午餐或晚餐。农忙时节,我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必须放下学习回家种田,因为那40亩地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木沙江的学习成绩依然排在班里的前几名,年年拿国家一等奖学金。易延坚得知这些情况后,2003年把木沙江接进了自己家。来到易老师家后,有一件事让木沙江十分感动:“他知道维尔族人的生活习惯,每月给我250元钱生活费,让我每天三顿饭在外面吃,过了一段时间我无意间看了他每次买菜的本子,他们两人一个月的吃饭钱不到160元钱。于是我坚决要求与他一起在家里吃饭,不再下馆子了。为了尊重我的生活习惯,易老师把做饭和吃饭的用具全部换成了新的。从那以后,我们一起吃饭。”

锅碗瓢盆全部换成新的,曾经是自己儿子的卧室如今更名改姓,每天按时按点做饭,偷偷把木沙江开线穿破的衣袜缝补好,时不时往木沙江的口袋里塞着必用的零花钱。每晚灯下,易延坚总在木沙江身边辅导汉语。木沙江的鞋子破了,他就为他买新的;木沙江要回家去,他就为木沙江准备好路费,给他的奶奶买好补品、给他的爸爸买好药、给他的弟弟妹妹买好学习用品。暑假到了,易老师要木沙江赶快回家帮助家里干农活,他则为木沙江洗他的衣服、床单、被套等。“肉孜节”到了,易老师又备上礼品、带上钱和脱贫的好办法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海努克乡看望木沙江的家人。每年3月23日木沙江生日这天,易老师就会给他送相册、日记本、钢笔等,还为木沙江做他爱吃的菜。

易延坚老师在关心木沙江生活的同时,更关心他的政治进步和学业进步。他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身份经常对木沙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帮助木沙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指导木沙江自觉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他手把手指导木沙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一字一句帮助木沙江提高汉语水平。木沙江在以优异成绩获得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的同时,汉语水平也达到了8级,也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如今,木沙江已成为伊宁市第三中学的一名优秀的双语教师,特别值得骄傲的是,2010年伊犁州双语班高考状元就出自木沙江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几年来,木沙江先后被授予“优秀班主任”、伊宁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成绩和荣誉时,木沙江总是深情地说:“是易延坚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他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是我永远的汉族父亲。”“易老师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没有以前好了,汉族哥哥(易老师唯一的孩子在内地工作)也不在他身边,作为他的维族儿子,我一定要照顾好我们的父亲。”木沙江说道。他常在工作之余回家看看,看看他的汉族父亲,与父亲分享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乐趣和成绩,当听到木沙江取得的成绩,看到木沙江成熟的表现易老师会心地笑了;当遇见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木沙江也都会给汉族父亲讲讲,听听父亲的建议和意见,就这样木沙江在一天天中不断成熟。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木沙江在社会和学校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批热比娅等“三股势力”的罪恶本质,赞誉易延坚老师民族团结的典型事迹,歌颂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2010年6月,在易延坚老师的关心和资助下木沙江已经完婚。在婚礼上,易老师受到了木沙江一家所在的村庄的维吾尔群众的最高礼遇。作为木沙江一家最亲的人易老师被推荐为婚礼主持人。这又成为践行民族团结的又一段佳话。

像这样,曾经接受过易延坚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资助的,在回族、哈萨克族、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中都发生过。20多年前,病魔夺走了妻子年轻的生命,留下了一个11岁的孩子和一堆债务。直到今天他穿的袜子是补了又补,眼镜也是粘了又粘,上课时提的包也布满了一针一线缝补的痕迹。多年来被他救助过的各民族学生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仅在他的家里,和他同吃同住的各民族学生先后有40多名,资助费用高达10余万元。易延坚老师所做的这些事不胫而走。《新疆日报》、新疆电视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伊犁电视台、《伊犁日报》、《伊犁晚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易老师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当记者问起易老师为何要这样做时,他回答道:“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尽了我该尽的义务。”易老师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05年,伊宁市70多岁的巴拉提老人专门找到易延坚老师,拿出2000元来资助易延坚老师帮助的木沙江和吉力力;2006、2007年又先后捐资5000元资助了2名哈萨克族、2名维吾尔族和1名汉族学生。如今巴拉提老人每年都拿出相当数额的资金来资助贫困大学生。

易延坚教授的事迹更是深深带动和感染了伊犁师范学院的很多干部、教师和学生,以易延坚为代表的“珍视民族团结,用爱心关爱学生、温暖社会”的良好风气在伊犁师范学院已经蔚然成风。2005年底,伊犁师范学院全体党员自发建立起“党员助学基金”,每位教职工党员将每月工资的1%捐出作为学院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外语系学生自发开展了“每月捐助一元钱”活动,先后资助了10名高中生完成学业,有的还考入了大学。大学生中普遍开展了“民汉学生手拉手,团结奋进共进步”和“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各族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各民族优秀大学生400多人参加了“爱心义务家教”青年志愿者活动,免费为贫困家庭子女进行学习辅导,成为伊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一篇:记叙文的写作特色与答题技巧下一篇: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