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播音主持课程

2024-08-05

少儿播音主持课程(14篇)

1.少儿播音主持课程 篇一

少儿播音主持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播音与主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熟悉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语言基础等。

3、使学生了解我们所学的课程的性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1、何为“播音与主持”?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如何使自己成长?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说话法。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朗诵一首儿童诗《全世界都在向你微笑》。

三、自我介绍:向学生简单地介绍自己。

四、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自愿、父母要求、老师推荐、自己喜欢)

五、请学生们介绍自己(低段学生可以只介绍自己的姓名)。

六、教师介绍自己播音与主持的经历路程。

1、自己上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播音。那时的条件和现在的无法相比,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2.一直以来的不断实践和练习。

七、介绍专业知识。

1、什么是播音与主持? 播音与主持专业是“口耳之学”。

该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考生进入专业学习后,应当注重基本功训练,镜头前的光彩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需要付出大量的练习和实践。

2、播音与主持会学习哪些内容? 播音与主持概论

普通话语音及播音发声学基础 播音创作基础 即兴口语表述 文学作品朗读 节目策划与主持 综合练习与实战模拟

我们主要学习基本的发音理论、即兴口语表达、朗读、礼仪、播音、主持。单介绍每一项的基本内容)

3、为什么要学习播音与主持?(每一项都要联系生活作具体形象的解释)使自己更加自信

学会如何与别人沟通和交往 使自己的礼仪语言更加得体 使自己更加善于表现和表达

为以后自己走上播音与主持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4、如何学习播音与主持?

按照老师的要求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练习的方式:登台。

八、作业:如何更好地向别人介绍自己?

(简

2.少儿播音主持课程 篇二

一、新闻播音技能训练课程的发展现状

在几乎所有高校的播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新闻播音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训练课程。就笔者所在的河南大学为例, 新闻播音训练按学期为时间轴, 这门课程被安排在大三, 上半学期为广播新闻播音训练, 下半学期为电视新闻播音训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仍然以传统的新闻播音的教学为主, 注重的是新闻的播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讲授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新闻播报方式, 以有稿播音为主要讲授内容。笔者调查了数十所高校的播音专业的此课程, 均出现与我校实际教学相似的情况。笔者总结出, 新闻播音技能训练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基本出自于:1、教学目标单一:教学跟不上媒体的发展, 仍然把培养传统的新闻播音员作为教学目标;2、教学手段贫乏:教学方法陈旧, 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法、示范法等方式进行, 教学硬件更新不及时, 跟不上媒体技术的发展, 使得学生到工作岗位后不能够上手操作;3.学生能力不立体: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培养出的新闻主播应是宽口径的传播人才, 然而目前培养出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差, 到新闻播音一工作后, 往往需要二次培训。

二、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主播”的新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主播, 或称新闻播音员, 通常指在电视台、电台等电子媒体上报道新闻的人。很久以来, 我国的媒体从业者以及受众都认为所谓的新闻主播就是新闻播音员, 这在媒体不太发达的过去, 还可以将之划等号, 但在今天,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闻“主播”的职责, 绝不仅仅等同于新闻播音员了。

1. 传播方式的改变, 致使播报方式的推进

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限制, 将多种传播手段应用与信息传播, 改变了以往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 “你播我看”或是“你说我听”的单向传播模式, 变为了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 自主接收模式和收听 (收看) 内容的形式。这一传播模式的改变, 赋予了受众更大的选择权利,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灵活的方式使得传播空间无限开放。

正是由于新的传播方式快, 传播范围广, 使得新闻主播的备稿时间越来越短, 甚至很多时候会是零备稿时间, 因此, 要求新闻主播的短时间熟知稿件的能力要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 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 媒体改变了过去高高在上的传播地位, 拉近了受众的收视 (收听) 心理, 由过去传统的宣读式、播报式的风格, 演变出“播”、“说”结合等新的新闻报道方式, 大大丰富了新闻播报的形态, 这也对新闻主播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节目形式的更新, 促使综合能力的提升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战可谓硝烟弥漫。传统的新闻媒体间的争夺目标只停留于新闻的时效性, 也就是说抢到了“独家新闻”便是最大的赢家。然而在全媒体时代, 传播速度快, 信息来源广, 传播方式多样, “独家新闻”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只能是“望其项背”了, 并且, 受众可利用的媒介日趋多样化, 如果仅仅只注重时效性这个第一落点, 则无法满足全媒介环境下受众的知情权。因此, 新闻媒体越来越注重新闻的第二落点, 即对新闻的深度报道, 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度解析与评论, 以期发出媒体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新闻节目由以往单一的“联播体”, 逐渐过渡为集播报、现场报道、采访、连线、评论为一体的新闻节目类型。我们所谓的新闻“主播”, 也就是这种新的新闻节目中的核心人物, 必然要熟练掌握播、采、报、评等能力, 才能胜任全媒体环境下新闻节目的要求。

3. 媒体技术的演变, 带来演播手段的多样

1978年《新闻联播》的开播, 昭示着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在媒体欠发达的年代, 新闻节目的节目样态非常单一, 往往是播音员口播加新闻片的形式, 机位单一, 内容单一, 技术单一是那个时代新闻节目的缩影。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 新闻节目中可利用的新技术越来越多, 大大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比如, 多机位、双视窗的使用, 增加的新闻的信息含量;而平板电脑、触屏幕等新技术的联合使用使得新闻节目的观赏性大大提升。全媒体环境下, 新闻主播不仅仅需要提高有声语言的传播能力, 更是需要熟练掌握日趋更新的新技术。

三、新闻播音技能课的创新路径

纵观媒体的新发展不难看出, 按照传统的新闻播音课程培养方式出的学生已经无法适应媒体的要求, 就整体而言, 播音专业学生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新闻素养差。对于基本的新闻理论掌握不足, 造成对新闻稿件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新闻敏感, 缺少新闻知识, 不能对新闻事件形成自身的理解与见地。二是重播读, 轻口语表达。张颂老师曾说过, 播音专业的学生要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 无稿播音出口成章”, 然而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 长久以来, 学生们只注重提高有稿播音的能力, 对于采访、报道、评论等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却远远不够, 造成了学生只会播报, 不会表达的现状。三是与媒体新技术的结合能力差。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出现, 只懂得播新闻的学生往往不知所措, 从而无法适应节目的要求, 因此, 除了播、报、采等技能外, 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新闻播音技能课程的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坚持有稿播读技能的训练

无论媒体如何发展, 新闻播报的能力始终是衡量一个新闻主播业务能力的最根本的指标,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有稿播音的训练是新闻播音技能课程的基础, 无论何时都不能放松对这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然而, 为了适应新时代媒体的发展, 对于有稿播音的训练也应与时俱进。首先是要训练学生短时间熟知稿件的能力, 以期适应新闻节目直播化的需求。其次是要训练学生播报方式的多样化, 播新闻、说新闻、播说结合等等方式, 以期适应新闻节目形式多样化的要求。

2. 加强即兴口语表达的含量

这部分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上文提到, 新闻主播的业务能力中, 除了播报外, 还有采访、报道、短评等等, 而后三种能力, 正是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体现。即兴口语的表达由语言思维、听知能力、语用能力三部分组成, 缺一不可。从宏观角度来说, 语言的训练必然是以理论的提高为前提的, 要想将新闻语言表达得精彩, 必然要从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等方面积累相关的知识储备, 只有这样, 在面对新闻事件时, 新闻主播无论是从判断事件, 还是从组织语言方面才能信手拈来。因此笔者建议, 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知识体系的构建, 进行交叉学科的学习。从具体层面来讲, 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采用模拟节目制作的形式进行相关训练。

3. 提高演播空间技术的应用

演播空间技术是一个时髦的新生词汇, 是指新闻主播对演播室内灯光、摄像机、空间调度、相关拍摄辅助设备的使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与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要提供先进的硬件设施, 以供学生及早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 而对于学生来讲, 不能狭隘地认为, 在实际工作中, 有专人为新闻主播服务, 从而就不去了解演播室内的相关知识, 使得到工作岗位后, 需要重新学习。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 演播室步入电子化甚至虚拟化的今天, 对于多媒体、电脑、触摸屏幕等先进的技术设备, 更是应该了如指掌, 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录制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孙志隆。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文教资料, 2012. (3) .

[2]姚喜双.未来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 1999. (6) .

3.少儿播音主持课程 篇三

随着广播电视及新媒体事业的蓬勃发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逐渐升温。上世纪90年代,全国只有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5所学校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世纪初,全国各地从综合性大学到专科院校,从部属大学到省属高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纷纷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四百所高校设有播音与主持或者相关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从几十人到数百名甚至上千人不等,并且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对新形势下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如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也相继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但是,该学科的定位是否合理、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培养目标是否清晰等等问题在学界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对艺术院校播音主与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厘清办学思路,避免在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中出现了思想僵化、观念陈旧、方法单一等问题。

课程设置体现艺术特色

任何专业的课程设置首先要符合本专业的学科定位,播音与主持专业也不例外。近年来,有关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定位到底是侧重于新闻传播方向,还是侧重于戏剧表演方向的争论也是屡见不鲜。从目前学科的划分来看,播音与主持专业隶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的范畴,开设此专业的艺术院校也大都能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尽可能地体现艺术特色。

以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为例,这两所院校雄踞北京、上海,一南一北,尽管地域特征、办学理念、招生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却体现了其共通的特色——都开设了声乐、台词(主持人语言)、形体、表演等基础课程。作为后起之秀的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办于2001年。十年来,该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系统地接受声、台、形、表这四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四门功课的学习,使得艺术院校播音专业的学生在艺术的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与控制力上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从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走出来的学生在主持节目过程中更能收放自如,表现力和控场能力也更为游刃有余。

与侧重于新闻传播方向的高校相比,艺术院校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更注重对节目主持人(相对于新闻播音员)的培养。一方面,从招生环节开始,这类院校就十分注重学生的艺术及主持方面的特长,如中央戏剧学院的初试项目为朗诵(自选散文片段、小说片段、诗歌或寓言一篇,时间限在3分钟内)、命题播报;复试项目为笔试(文艺常识、材料分析);三试项目为朗诵(自选散文片段、小说片段、诗歌或寓言一篇)、命题评述(焦点事件、民生新闻)、特长展示及口试;而上海戏剧学院的初试项目为叙事散文朗诵、新闻故事讲述;复试项目为指定文稿朗读、指定话题讲述及才艺展示;三试项目为主持能力测试、综合素质测试等,考查内容丰富、范围全面,而考生的外型、才艺及主持能力更是考查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由于这类院校更加偏向于节目主持人的培养,其课程安排也更多是围绕主持艺术(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播报),如中央戏剧学院开设了主持艺术概论、主持语言基础、主持语言技巧、主持节目创作、主持艺术节目学、主持人素质训练等课程,而上海戏剧学院则开设了主持理论基础、主持人节目精读、主持节目创作、主持艺术研究、主持人语音基础、主持人表达与表现、主持人语体艺术等课程,特别是该校独创的演播言语组织、演播空间应用技巧等课程更是将戏剧表演中的舞台空间处理与播音主持专业相结合,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节目形态,模拟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如还原现场、确定主题、邀请嘉宾、控制流程等,培养学生在不同演播环境及空间下主持各类节目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主持人工作和实践。

课程设置兼顾传媒特性

与普通高校相比,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主要是为广播电视及新媒体等传媒行业培养专业的播音及主持人才。

如中央戏剧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偏向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方向,“培养能力全面、素质良好的集采、编、制作、播出一体的主持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专门人才。”而南京艺术学院在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院校,文艺团体及新闻传媒部门从事播音与主持以及采编工作的专门人才。”这种培养为传媒业培养人才的特性也决定了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兼顾传媒的特性。

以中央戏剧学院为例,该校播音与主持专业还开设了新闻理论与实践、视听语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电视节目策划、传播学基础、电视剪辑、时政分析、新闻英语等课程;而上海戏剧学院同专业也开设了类似的相关课程,主要包括:节目公共关系实务、策划与文案写作、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编辑与制作等。

设置新闻传播类课程,目的是能够使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学习及工作定位,在提升自己新闻传播理论素养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新闻采访、写作及后期编辑技能。

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该校播音主持专业在大一阶段开设了广播电视概论的课程,讲授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制度、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产业以及节目类型和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电视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尽早了解未来自己所从事的传媒行业特点、生存环境及发展趋势等;大三阶段紧扣广播电视新闻主持及播报练习的环节,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等课程,专业教师在传授新闻理论、新闻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认清现实传媒环境,把握基本的新闻采写能力,特别是结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在新闻现场的及时报道、出镜采访、人物访谈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该校还开设有艺术实践课程,尽可能地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的节目播音与主持,积极参加社会相关的艺术活动,通过与新闻传媒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定点平台。该校还积极尝试与省及市级广播电视部门结对,成立实习、实践基地,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将所学知识及时转化为一线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为省市广播电视部门储备优秀人才,适应传媒业对人才发展的新需求。

课程设置彰显时代特征

作为传媒行业中极具特色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有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所谓时代特征,从主要方面看,是指一定的时代气氛和时代精神。随着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化工具反映现实的迅速,时代脉搏跳动的加快,那种僵化刻板、慢条斯理的播音与主持的样式已经很不适应受众的审美及收看、收视的需求了,从这一角度而言,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与课程设置也应该符合时代精神和需求,不断加强传播能力的培养,提高传播效率。

艺术院校的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极为重视其专业的时代特征。以中央戏剧学院为例,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课程中,该校将“时政分析”作为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当下的社会现象,敏锐观察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并能在新闻节目主持、时事新闻评论等环节中彰显节目内容的时代性和语言表达的新鲜感。

南京艺术学院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更是将专业学习与时代性结合在一起。在大三阶段,该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了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课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一方面,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添加时事新闻,着力让学生了解时下最新鲜的新闻事件及话题,避免与时代大环境脱节;另一方面,在播报的形式及语言表达上,力求改变以往僵硬、呆板的播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活泼、清新、生动、明快的的播讲新闻的方式,以适应现代受众“短、平、快”的收听、收视的习惯。此外,各所院校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在大学阶段都开设有创作与实践课程,指导学生深入到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了解传媒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展与传媒业相关的创作、实践工作。

当今的传媒行业对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主持人会播读新闻、主持节目,还需要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而艺术院校在培养主持人才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这类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的实践课——毕业综合晚会,便是传媒行业在新时代下的独特体现。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该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汇报综合晚会分为新闻、综艺主持、戏剧小品、朗诵等四大板块,期间穿插声乐、舞蹈节目的展示。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从选题的申报到节目创意及呈现等,基本都独自完成。在该校2008级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毕业汇报晚会中,新闻版块包括卫视正点播报、突发事件直播、金石财经、凤凰气象站、天下被网罗等内容;综艺主持版块包括体育盛典、娱乐星天地、第一时尚等;朗诵版块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主题的群体朗诵;小品版块《前面有棵树》,对大学四年生活进行回顾。汇报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是对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大检阅,更是体现了学校在培养“一专多能”传媒人才、创新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新尝试、新突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4.少儿播音主持班课件 篇四

一、绕口令练习

1、气息训练:数枣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竿子去打枣儿,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九个枣儿、八个枣儿、七个枣儿、六个枣儿、五个枣儿、四个枣儿、三个枣儿、两个枣儿、一个枣儿。这是一个绕口令,一气儿说完才算好。

2、声母双唇:b/p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3、声母d/t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二、字词训练:

b板报、宝贝、辨别、百发百中、闭关自守、跋山涉水

P 婆婆、偏胖、品牌、旁观者清、平心静气、普天同庆

m麻木、买卖、美貌、马到成功、面目全非、莫名其妙

f犯法、仿佛、丰富、发扬光大、分秒必争、风平浪静

d大地、导弹、道德、顶天立地、打成一片、大公无私

5.少儿播音主持备课方案之自我介绍 篇五

【教学目标】(少二)

1、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

2、掌握播音发声基本练声方式 【重点、难点】

1、重点:播音发声正确的练声方式与发音技巧

2、难点:掌握正确的方式和练习方法 【教学手段】

结合课本与个人特点,开展针对性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方式 【教学方法】

1、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利用举例与不同方式分析的形式针对性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介绍,2、以练习为主,老师讲解基础发声的原理方式,使之掌握基本方法。【板书设计】

一、自我介绍

本人介绍与学生个人介绍,利用10分钟的时间进行相互了解与熟悉

二、为什么要自我介绍

三、自我介绍的方式和技巧

(以上三部分预计1.5到2课时时间)

四、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说唱艺术对吐字方法的概括。根据汉字字音的特点,提出了吐字过程中发音的基本要领和审美要求。吐字归音技巧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语言的艺术性。能够使字音达到准确、清晰、圆润、流畅的要求。

1、基本要求:声音清晰、圆润、自如、富于变化

2、方法:吐字归音对出字、立字、归音的具体要求是: 出字 字头有力叼住弹出。立字 字腹饱满拉开立起。归音 字尾归音,趋向鲜明。

五、口部操

唇的训练:撮唇、转唇、裹唇、弹唇、ba,绕口令

舌的训练:顶舌。刮舌、立舌、转舌、弹舌、da、g,绕口令 【作业布置】

1、结合自己特点准备一个自我介绍

2、预习课本内容

3、话题“我的寒假” 【课后小结】

付炳麒 口吃,喇叭哑巴段子,报菜名段子练习与口部操。自我介绍懂的举一反三,学习能力强 许洛宁:小动作太多,学习上比较偷懒,不认真 许荷伟:很认真,但情绪不够外放

高明宇:思维活跃,懂的举一反三,表现良好,就是小动作过多

李衍涵:很认真,学习能力强,就是不够自信,心里素质稍差,应多注重自信培养 孙佳音:表现一般。站姿不大方

单瑄玘:思维活跃,懂的变通,表现不错,较为认真 董文卓:小动作多,但还能较为认真的完成课堂内容 备课内容过多,只进行了自我介绍与站姿训练

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介绍好不好,甚至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同时,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自我介绍务必讲清下述5-6项内容: 1.姓名,学校班级、家乡

2、爱好与喜欢的理由

3、优点(突出自己的特点)

4.用幽默或警句概括自己的特点可加深他人的印象; 5.致谢

自我介绍的技巧:(1)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不要学别人,要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点。这样别人才会记住你,对你产生关注。

(2)从侧面形容,把自己生动形象的介绍给大家,自己的特长、爱好、姓名、年龄以及来自什么地方,现在在哪里读书,读几年级。这些是一般自我介绍的几项基本内容!如果用死板的文字叙述下来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你的形象在别人脑海里就不会有很大的映像。这个自我介绍就是失败的!

(3)绕圈子,有时候老师考学生,让学生做一分钟或者半分钟自我介绍时,学生都闲时间太长,怕说不了那么长时间。这就需要绕圈子了,和观众互动,比如在介绍年龄的时候就说“我的年龄呢!你们猜,看我有几岁了?哈哈,猜不出来吧,我今年七十二···个月!七十二个月是几岁啊?你自己不会算啊!····”如此一来即可以把时间拉长,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调节气氛!

(4)有一定节奏感的自我介绍,这是比较难的,把自己的介绍内容连串在歌曲里面唱出来,或者自己组织有辙有韵的顺口溜来介绍!

下面是四种不同风格,不同性格的人物自我介绍,即“古灵精怪型、逆向思维型,直白大胆型。”(1)古灵精怪型:哈喽!大家好。我叫王晓琪。我是哪里人呢?听我刚才说得那声“哈喽”,你就可以听出来那句是英文,听了我说的英文之后呢你就会认为我啊···肯定不是英国人。具体是哪儿的人呢?我告诉你,反正不是火星人,我是地球村的。今年多少岁了呢?比去年大一岁。去年我满月····七年了(去年满月七年,今年正好是八岁)我身高一百三十七···公斤,不对,应该是厘米。体重不够一吨·····

(2)逆向思维:大家好,我一来你们一定会很想知道我的名字叫什么对吧?我偏不告诉你我叫王晓琪。我不告诉你我叫王晓琪你们谁也不会知道我叫王晓琪,即使知道了我叫王晓琪,你们也不会记得王晓琪,千万不要记得我叫王晓琪,一定要忘掉我叫王晓琪。请问大家····我叫什么名字?有没有人知道?(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说王晓琪)!你们不知道我是哪个学校的吧?我就不告诉你。但是如果你要对我有什么不满的话,随时可以去“星河学校”打我的小报告!你去了也不怕。因为不知道我哪个班。哈哈!我们校长绝对会替我保密的,因为他对我们三年级二班的学生特别的好····

(3)直白大胆型:我来了。我叫王晓琪,今年八岁,在星河学校三年级二班读书。特长是唱歌跳舞。一定要记得喔!不记得也没关系,等一下我写张纸条给你们每人都发一张。我告诉你,我特别的自信,自从我出生到现在还没有遇到过比我强的人,如果在场的谁不服气的话可以过来和我Pk咯,但是PK之前你必须回答我几个问题,就是我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在哪所学校读书,特长是什么!所以啊现在你们就赶紧记吧,不要等一下我问的时候回答不上来。等你们记下来了之后啊····我的自我介绍也就成功了!我们也没有必要PK了。谢谢!

(4)顺口溜介绍:各位观众我告诉你,我从来不跟别人吹牛皮!自我介绍有主题,学生我名叫王晓琪,现就读:星河学校三年级。认真刻苦来学习。老师上课记心里。打闹玩耍是业余,偶尔和同学做游戏。现如今八岁的我。能歌善舞有进取,身高也有一米三点儿七。性格开朗是活泼地。爱开玩笑是大大地。说得不好别往心里去。多有得罪是别介意,王晓琪,在此敬一礼。希望大家给点儿掌声来鼓励。最后我诚心诚意谢谢你,谢谢你!

清晰:语音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播音作为语言传播的一种方式,语音准确,符合规范,(无论何种音色)声音有较高的分辨率,使字音清晰流畅是最基本的要求。

圆润:圆润是对播音发声的审美要求,体现在声音音质的优美程度及吐字技巧的掌握能力上。自如:体现在语言传播中,声音状态松弛,自然畅达,不捏不挤,朴实大方。

富于变化:指声音在语言传播中对广播电视各类节目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声音具备弹性变化的能力,富有表现力和感

染力。

6.少儿播音主持课程 篇六

节目主持训练是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必须练习、运用的专业的技能。目前, 部分高校由于针对该课程的硬件设备不完备、课时量不足, 教学模式与实际相脱离及对学生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当等问题, 目前, 部分高校由于针对该课程的硬件设备不完备、课时量不足的, 使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性 , 教学模式急需进行改革。情境学习的核心, 强调学习者个人与社会形势, 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行为和知识, 以播音主持教育改革实践的中互动学习者和教学统一考虑, 它提供了课程实践及理论的事实。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移动终端的便携性, 多样性正在迅速蔓延互动性强等优势, 有效的让信息实现了动态传播、实时接收, 形成高效的知识传播及展现的平台, 为情景模拟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提高了该课程的实用性。

当前, 在国内播音主持学术界中只有少量的论文探讨了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类课程教学困惑和对播音主持教学的影响, 较多研究思辨论述的方法为主, 缺乏与播音主持专业实践课程结合进行教改的论文。

在为周口师范学院学生讲授节目主持训练课程时, 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例如, 移动互联网、微信来帮助学生在做模拟的节目主持, 力求找到真实的节目主持感觉, 为此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重点介绍教改实施的过程, 希望以此为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基础实践性课程的教改提供一定参考。

二、节目主持训练教改的新探索

(一) 前期准备工作。在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前, 笔者首先调查了所带班级的同学们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所带班级的同学们的移动终端设备拥有率非常高。71位同学中, 56名同学有笔记本电脑, 全体同学都有智能手机, 17% 的学生拥有平板电脑。笔者单位无线网络覆盖全校, 学生可运用移动终端设备在校园任何地方上网。笔者和学生建立了课程QQ群、微信群, 新浪微博、土豆视频网分别注册了班级公共账号。

(二) 创设教学情境, 增强学生练习兴趣。节目主持训练采用情境教学法, 目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采访能力, 从当下媒体采访的实际需要出发, 为学生提供时下的焦点事件、热点案例及给学生模拟采访现场, 以引起学生感性上的认知, 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促使他们更好更快的汲取知识, 提高节目主持水平。

1. 运用案例教学——创设情境

所谓案例教学, 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2案例教学不是向学生说下理论和例子, 而是将理论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其教学目的是在教学中让同学们充分参与讨论并加以训练, 有助于同学们将训练的内容与实际的运用联接起来。案例教学的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 即“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落脚点;探究案例需要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为了探究案例”, 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同学们的实际运用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理论—案例—理论”的教学模式, 这恰好是本末倒置, 不利于培养学生在主持是的灵活度及随机应变的能力。3此外, 采用具有时代性、鲜活性的最新的案例, 力避传统播音主持业务教学多年来一贯的固定教科书及其思想观念都已落伍的案例, 可以最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电视栏目:像《新闻1+1》、《鲁豫有约》和《今日说法》及每年“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录像以等等。每次截取这些节目中最为精彩的采访片段播放, 让学生讨论其的语言表达技巧、主持风格, 然后由老师作出专业点评。还可以让学生定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主持类节目, 来分析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及其主持的技巧, 并以作业形式带入课堂, 供其他学生讨论, 老师最后做出专业点评。

2. 模拟情境教学——营造现场感

节目主持训练的模拟情境教学, 就是设置要主持的现场情境, 实现操作步骤的模拟、时空的模拟及主持功能的模拟。模拟情境教学的行式有: (1) 模拟“硬新闻”场景。特点是新闻事实明显, 现场感强, 动态性、时效性强。 (2) 模拟“软新闻”场景。它是一种隐性的新闻事实, 时效性较弱, 采访时注重的是事物渐变过程中对某些带有规律性内容的揭示。4针对某个热点事件或社会焦点话题, 让学生采访熟悉的人, 从身边人 (如同学、教师) 开始, 理解采访是沟通的艺术, 捕捉个性化引语和挖掘精彩故事。比如, 让两个学生先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主持演说, 像《开讲啦》, 让其他学生以此设立采访提纲, 然后展开同学之间的互相采访提问, 老师师也可加入采访提问为学生做示范, 最后由教师做点评。此外, 在模拟操作训练中,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节目主持联系。例如:模拟现场报道、网络采访等形式, 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增强了学生浓厚的主持兴趣。

三、拓展教学方式, 将新媒体的技术运用到教学中

(一) 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提高同学们的有效检索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 笔者支持同学们在该课堂上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网查询与课堂相关及延伸的信息, 以及时答疑解惑, 且能够让学生之间及时迅速的分享所需信息。如, 笔者有时会在课堂上提到某经典节目及其发展历程, 但是不同的学生对于该节目的了解程度会有所差异, 为防止部分同学接收过多的重复信息, 本人会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上网进行相关查阅, 然后再进行发言分享信息。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信息量, 还提高了学生的课上讨论发言的积极性。并且通过这样的上课模式, 同学们逐渐掌握快速搜索、删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 运用移动终端设备及时接受学生们的学习问题。节目主持训练课程重在培养同学们主持及镜头前表现能力。笔者有时留下的训练作业涉及的人数或环节较多, 就再次分组命名组长, 再建一个组长微信群, 让各个组长定时组织同学一起排练, 并在每次排练时拍下照片视频发给笔者。为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做好排练, 笔者告知学生每次排练情况汇入期末总评。

四、节目主持训练课程教改的效果及反思

( 一 ) 教学改革效果。大部分学生学会了自主化学习, 利用课下时间来补充自己所需的知识。90% 的学生认为这样上课模式增强了教师与同学们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网络的互动与面对面的交流彼此促进, 增强了对学生的群体身份认同;91% 的学生认为新媒体技术尤其是——微信, 拓展了老师对同学们的辅导领域、延长了辅导时间, 实现了个性化辅导教学, 有助于学生自己明确自身问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新媒体在师生教学中的引用让其更愿意也更自信的在班里进行发言讨论, 能够更好的让老师了解自己的能力、优势, 从而使老师更加全面的自己, 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公正。由于新媒体技术的支持, 老师可以随时收到同学们对于课堂的要求、建议, 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并根据不同同学的学习基础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 针对每个学生自身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老师可以综合多种教学模式, 利用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料, 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丰富, 师生之间的互动更积极。

(二) 教学改革后的思索。首先, 老师要明确运用新媒体技术只是在教学中起辅助性的作用, 教学中应将重点集中于一个实际训练, ; 其次, 在新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的面前, 老师应指导和督促学生有选择的接收有益信息, 以防止部分学生沉迷于新媒体的娱乐功能 ; 最后, 新媒体时代的老师要终身学习, 不断提升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为新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的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陆江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宁宁.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6.

[3]苗伟、王兆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教学的创新与探索[M].新闻知识, 2013.

7.少儿播音主持课程 篇七

一、以基本技能培养为核心

大部分非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学习播音主持并不是为了当专业的播音员或主持人,而是为了今后更好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学了这门课程是为了使采访工作做得更好,成为能够胜任工作的出镜、出声记者。对非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播音主持教学工作如果采用与对播音主持专业相同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目前,即使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也不是真的全都掌握了播音主持课所要求的技能。现在的情况是全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平均教学质量下降,而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播音主持平均水平却比以前提高了。分析这种状况对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课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专业的素质下降与招生量大幅度提高有直接的关系。原来播音主持专业只有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及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招生,学生何止是百里挑一?教学上精雕细琢。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办了播音主持专业,生源质量必然下降,这些高校的教师大多没有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经验,于是造成了有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其播音和主持不能让人感觉到是学过播音主持的。这些播音主播专业的学生是经过面试进来的,非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是没有经过面试的,语言表达的平均水平是低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的师资力量比起播音主持专业更是薄弱很多。因此,如果照搬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是不可行的,学生也根本不可能真正掌握住这些技能。

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课程教学除了存在照搬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外,还存在着两种不可取的教学方法:一是,把播音主持课教成知识性的课,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讲给学生听。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课的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有的人连示范播音和主持都显得很勉强。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只能是了解了一些播音主持的知识而已。另一种是,把播音主持课教成普通话课,让学生念几篇文章,然后纠正其普通话的音准,至于吐字归音、停连处理、文体处理几乎不管;或者让学生准备个提纲,说说话,然后对说话的内容进行评点,而对于声音处理及势态语基本不管。这两种教学都不是播音主持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又想今后往播音主持方面发展的学生的需要。前面已提到过,现在的情况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比以前下降,而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主持水平却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地市级和县级电台、电视台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许多非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加入播音主持队伍,而这些人有的是在非播音主持专业学过播音主持课,有的是在培训班里短期学习的,有的是自学的。非播音主播专业的播音主持课如果教成其他课,不但一般的学生没有学到真正的播音主持技能,而且那一部分今后有志于成为播音员主持人的学生会非常失望的。

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课教学不能像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那样提出那么高的要求,太高了,学生力不能及,也就没有教学效果了;不能把这门课教成理论课,把播音主持课教成理论课是没有把握这门课本质的做法;更不能把它教成普通话课,这是两门不同的课。不管是播音主持专业或非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播音主持课都要以技能培养为核心,而且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还要比非专业的学生多掌握点理论知识,因为他们今后有可能还有一定的科研任务。非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学习播音主持的课时比较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今后从事的不是播音主持工作,因此,不需要对他们进行过多的理论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能,而且是基本技能,是非播音主持专业播音主持课教学的核心。

二、如何进行基本技能的培养

对非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播音主持方面的技能要求不必过高,只要他们掌握播音主持最基本的技能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把货真价实的技能教给他们,他们才有收获,那些有意往播音主持发展的学生,今后才能顺利地走上播音主持的路。

播音主持课的基本技能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声音清晰自然、内容条理清楚地播读稿件和进行无稿表达。声音清晰自然是发声学方面的技能,包括声音的共鸣、吐字归音的技能。内容处理条理清楚属播音创作基础和文体播音的范畴。播读稿件属播音技能。无稿表达属主持技能。

发声具有清晰、自然和饱满、圆润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让受众听清楚,第二个层次是播得动听。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应要求达到第二个层次,而非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达到第一个层次即可。发音清晰是要求学生的播音主持要让受众很轻松地听清内容。但只是清晰还不够,还要求自然。中国大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县级行政区建立广播站,这些广播站的播音水平很低,现在有些文章对当时广播站给予理想化的赞美,说这些县广播站的广播贴近群众,很受群众欢迎。这是从理论上进行的理想化推理。当时的县广播站内容贫乏无味,再加上播音水平的低下,很难吸引受众。当时县广播站的播音是注意到了语言的清晰度,但是这些播音员的声音是“挤”出来的,是在自如声区之上的高音区“挤”出来的,采用的是胸式呼吸的呼吸方法。其播音呆板、程式化。这种播音方式是不能让受众接受的,还好上世纪末县级广播站纷纷改成调频广播电台后,播音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可见,如果只是注意了语音的清晰度,有可能产生呆板的、做作的播音和主持。现在电视台和电台的有些出镜、出声记者的“背稿腔播音”就是不自如的表现。然而,自如不是随意,是在经过科学训练后的自如,是高于生活语言表达的自如。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在电视界特别是广播界刮起了一股“纯自然”的播和说的风。把播音与主持的语言表达等同于生活语言的表达,他们全盘否定播音和主持是一种职业语言表达,更是否定了播音和主持是语言艺

术,他们把播音主持的“自如”理解成了“随意”,结果,播音主持质量大幅度滑坡。这种状况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有了好转。可见在播音和主持要做到清晰、自如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语言的声音表达既要清晰又要自如,就需要科学的发声方法,就需要有对象感。因此,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课的基本技能培养应该以此为核心。这样做,目标明确,而且符合学生的水平,能够把播音主持技能的培养落到实处。

播音创作基础涉及的是稿件的处理,包括层次、停连、重音、语势等处理。这些技能虽然有一些基本的原则,但运用起来是非常灵活的,要让非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全面掌握这些技能是不可能的。因此,以有条理地把内容表达出来作为播音主持创作的基本技能是比较符合学生实际的。对于语言表达基础好、今后有志于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学生,这种技能的培养也是必需的,他们还可以此为基础进而掌握高一层次的技能。播音创作的基本技能也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把稿件播清楚、把话说清楚,让受众不费劲就听清楚,这是最基础的层次;另一个是播得动听、说得动听,能打动人,这里含有较多的艺术创作因素。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应该达到第二个层次,而非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只要扎扎实实地达到第一个层次就可以了,但应该让学生了解第二个层次,使学习较好的学生接近或达到第二个层次。

文体播音不必也没有时间讲太多。因为非播音主持专业的绝大部分学生学了播音主持课后并不是为了当职业播音员或主持人,只是为了提高今后工作的质量,如当好出镜、出声记者。文体播音技能的培养应以新闻播音为主,其它文体稍加学习即可。

新闻播音是文体播音中最重要的播音,是其他播音的基础,是最能体现播音与其他有声语言表达区别的播音形式。播音的语言表达是淡而有味,情感和语言处理不宜有大幅度地起伏变化。最能体现播音语言表达淡而有味的就是新闻播音,掌握了新闻播音也就掌握了文体播音的精髓。

在主持教学方面,要培养学生清晰自如地把内容表达出来的能力。在语言表达上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技能:一是内容的处理;一是声音的处理。内容处理方面的技能培养要达到让学生出口成章,使学生在短时间准备后,能把事情表述清楚,或者能对事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在声音的处理上要让学生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要把播音创作基础中学到的技能应用进去。总之在主持语言的表达上要做到迅捷、清楚、恰当、自如。

在主持技能的培养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势态语。在势态语技能的培养上要求学生们自如、大方。在语言表达技能和势态语技能的培养上,可先对语言表达技能进行培养,之后再结合势态语进行教学,使二者成为有机的整体。

8.少儿播音主持与口才训练稿 篇八

一、倒吸气练声法:

1.气吸练习:要求身体站稳,慢慢吸气,直到胸腔饱满之后,一方面,尽力保持胸廓饱满,另一方面动用横膈膜和腹肌的快速收讫进行吸气和呼气。

开始练习时,速度可以慢一些,练习时间可以短一些,熟练了之后可以加快速度。练习时间再长一些。感觉劳累的是腹部,舒服的是嗓子。这个练习可以解决歌唱中的气息问题。

2.基音练习:要求用倒吸气时喉部的位置练习音阶,加上头腔共鸣。这种方法可以让声音很集中,高音时不费力气,对声音发虚和声音无力有很好的作用!

二、哇音练声法:

1.哇音练习:要求身体站稳,模仿京剧中的tang音,从低音到高音。由弱到强,从轻到亮练习,注意的是开始有点不习惯,有些憋气的感觉,这其实是正常现象,经过反复的练习,就能很好的改善憋气的毛病!

2.白声练习:在练习好上面的哇音后,因为到高音后声音需要用白声,而一般专业声过声乐的朋友都已经不是白声,则需要再好好的练习白声,如果你没有正统的学习过声乐,那么就不必要练这种音乐,有不懂的可以模仿“王菲”和“孙楠”的高音就是用特别白声的!

这种方法能很好的解决高音的问题,不过过于刺耳,所以在唱抒情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收一点,这样就很好了!

三、关闭练声法:

1.气泡音练习:吸气放松声带,发出类似水面上冒出无数气泡一般的声音,要求气息要平稳,旗袍由大到小。这个练习能提高声带的技能,能使低音更加纯美。

2.推舌骨练习:微笑,张嘴,用中指和食指按住舌骨,将舌头推出(舌头自然伸出口外,舌头本声不用力)。这个练习可以解决喉头的紧张问题,使声音更加明亮。

3.哼咽音练习:收小腹,胸部饱满有精神,微笑露上牙,脖子绷紧,小腹一拎象喊人一样“嗳!”用音标是发“ei”的音,感觉声音好象是在眉心处发出来,从鼻子后面直通头顶。练熟以后可以加上一些音阶练习。

4.“蛤蟆气”练习:要求身体站稳,慢慢吸气,吸到胸腔饱满以后,一方面尽力保持胸廓饱满状态,另一方面动用横膈膜和腹肌的快速收讫进行吸气和呼气。开始练习时速度可以慢点,练习时间可以短些,熟练了速度再加快。练习时间再长一些。感觉劳累的是腹部,舒服的是嗓子。这个练习可以解决歌唱中的气息问题。

9.少儿播音主持下半年教学大纲 篇九

——5班、6班

5班、6班是暑假新生,学习播音主持一级教材,目前学到了第6单元,还剩下10个单元

一、完成一级教学任务安排,参加12月份的考级,使宝贝们彻底掌握一级知识点,字词发音,故事朗诵,诗歌朗诵,绕口令等

二、安排演出表演机会,10月份开展“相声双簧月”,学习中国民间曲艺传统,相声、双簧等,说学逗唱~给宝贝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更加自信更加勇敢

三、排练元旦演出节目(暂定 总结:1.考级

2.学习表演节目

3.排练元旦大型节目

使家长们在这一学期里看到孩子们更大的进步

10.播音主持“说话”技巧盘点 篇十

成功的入题可以在瞬间唤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入题要吸引人并使人明白其主旨,要自然而然地引领观众步入话题,并展开话题。

开场语的语用功能

沟通:主持人通过简要讲述,与观众之间架设起相互信任的桥梁。

暖场:开场道情可激发情绪,拉近观众和主持人的距离。

预设:交代话题由来和相关背景,预设节目的基调。

布疑:一开始就设置悬念,激发观众的兴趣。

引趣:用趣味性讲述引发观众对节目的兴趣。

开场语的表达方式

1.开门见山式

这是一种直接概括地揭示话题主旨的进入方式,这种开头的特点是单刀直人、简洁明快,让人在短时间内进入主持人所设计的思路之中,给人干脆利落、直截了当的感觉。

运用开门见山、直切主题的方法,需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能够精确地提炼其宗旨,精准地表述其内涵,以清新明快的姿态将话题呈现在受众面前。也可以先将节目的主要内容和信息的关键点和精彩部分提炼出来,在节目一开始就向人们加以介绍和推荐,这样入题既可以增强吸引力,使观众产生心理期待,又可以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在面试的短短时间内开门见山地进入正题,是把握节目节奏和时间分配的较好形式。

2.迂回入题式

主持人借助相关或不太相关的内容,预设某种前提或调动观众的兴趣,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进入节目,这种入题方式多用于社会性话题,其特点在于以那些或常见或一反常规,或有情有趣或典型新鲜的事例为引子,从凡人小事人手,由身边的现象谈起,实现以小见大、以事醒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宣传效果,或者讲个小故事、小笑话,从观众容易接受的形式自然入题。

很多著名的主持人就常常使用这种方式。在面试中,如果让考官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你的节目,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开头。

3.引发思考式

主持人用创设悬念或提出质疑的表述,构筑一个观众积极参与的思维场。

在法制类栏目中,这种手法被普遍应用,如果考生准备的节目在内容上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可以试着采用这样的方式。另外一种常用到这种开场方式的谈话节目是话题评论类,通过提出问题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思考兴趣,一步步进入主持人的评论思路。

4.情绪渲染式

主持人用抒发情感,感慨万千,用自己的情感点燃受众的情感,并确定节目基调。

通过对周围景物或环境因素的观察、捕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地进入话题,可以为节目营造出一种和谐亲切的现场气氛。运用这种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借用景物和环境因素不可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话题的衔接

转换话题的进行,离不开衔接和转换,熟练地掌握衔接语,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地完成起承转合,使话题的进程层次鲜明、环节清晰、观点突出、富于节奏。

衔接语的语用功能

承上启下。运用言语对节目的不同环节、不同内容进行上挂下连的组接,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的内在联系。

设置悬念。主持人用提出疑问或用类似相声里的“抖包袱”的趣味方式衔接后面的内容。

铺路搭桥。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当某些环节遇到障碍时,主持人为推动节目进程而随机应变地说几句话。

衔接语的表达方式

引用资料,逐渐推进。话题要层次清晰、逐步深入,单纯用语言来实现起承转合和衔接变换有时会略显单薄,适当“用事实说话”,可以使转折自然,容易为受众接受。

言简意赅,画龙点睛。适时插话,恰当评议,引申纠偏,耐人寻味。

设置悬念,引人人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主持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一个平淡的故事引向高潮,调足观众的胃口。

巧用重复,突出焦点。重复是捕捉现场嘉宾、观众的话或者反应,又或者借用播放短片中的某个情节加以复述。它既表达了主持人的倾向,又不会有强加于人的感觉,不仅有助于对原句的理解,而且由于变化产生了新的刺激,可以加深观众的印象,强化认识。在一个人主持的面试节目中,这个技巧可以用于复述自己引用的某个人的语言。

话题的结束

在充分地展开一个话题之后,还要巧妙地将它收尾。精彩的结束语不仅可以突出话题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可以升华主题的意义,使观众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审视话题的价值,并把这种关照问题的方法折射到其他事物上,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因此,话题的结束部分是至关重要的。

结束语并不一定非得说上一大段话,有时候水到渠成,无需多说时就不必再说。有个别主持人总喜欢在节目终结之时喋喋不休地同观众套近乎,说一大段话,虽然节目很精彩,但结束语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作为面试的结束语,更要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就如同写文章所说的“豹尾”一样迅捷而有力。

结束语要首尾呼应,评论点题,以情感人,触动心灵,梳理归纳,概述要点,由此及彼,引发联想,正确分析,合理建议。

播音员或主持人进入工作状态时,其语言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一些语言的定式也构成了节目的语体特色,可以在没有设备存在时,也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档节目,这就是节目语言的“符号”。比如在节目不同的环节中,主持人的语言就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我们通常把这种语言通称作“串联语”或者“环节语言”。

串联语是指播音员或主持人在组织、串联节目各组成部分的时候即兴发挥的话语。串联语具有很强的主动性、机动性、灵活性和应变性,掌握串联语的特点,有助于主持人更好地把握各部分的轻重缓急、快慢疏密,使得节目进程紧凑有致,富于节奏感。在不同的环节,串联语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开场语、衔接语、问询语、点评语、应答语、交流语、评述语、结束语等。由于总体语言形态存在共通之处,这就为我们在语用预案的设计和主持人现场组织语言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由于艺考中模拟主持环节的特殊性,我们要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开场语、衔接语和结束语三个方面,问询语、应答语、交流语、评述语等环节语言形式会在即兴主持章节进行训练。

11.少儿播音主持课程 篇十一

1 实践目标体系改革

面对众多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及课程,职业教育中新闻类专业的播音与主持课程应当如何定位,成为课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1 差异化定位

职业院校的生源特点及就业特点与普通本科院校存在较大差异,包括生源的基本素质、学习特点,就业的主要方向等,这都决定了《播音与主持》课程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时,应当注重差异化定位,培养出独具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类型。

1.1.1 基本素质提升

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也逐步下滑,存在考生分数偏低,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对学习缺乏正确认识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1.1.2 实践技能强化

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都不适应传统“灌输式”教学,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方法,而更擅长于形象思维及动手要求较多的实践操作项目。因此,《播音与主持》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压缩理论知识的灌输,只保留为实践打下基础的必要和够用的理论知识内容。同时,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引领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将教学内容全部设置为实践训练项目,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1.3 业务能力拓展

职业院校学生中,除少数表现极为优异者有机会进入广播电视媒体中担任播音员或主持人外,多数学生会进入文化企事业单位工作。这就要求《播音与主持》的课程定位不仅要面向各类媒体的播音员、出镜记者、主持人、配音等专业技术性岗位,也应面向众多企业的文化宣传等岗位,实现业务能力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的就业开辟新的方向。

1.2 层次化培养

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也存在参差不齐、差距悬殊等问题。面对不同的生源层次,《播音与主持》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应较低要求,注重基础职业技能的训练;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教师应当注重职业技能的细化和深入化训练。

2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实践教学模式是实现实践目标体系的重要手段。教师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效果。

2.1 原有课堂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分析

2.1.1 理论基础过于薄弱

职业院校大力倡导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养成与提升的教学改革,在近几年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做法,即课程教学内容片面强调实践能力培养而忽视理论知识基础,教学考核大力削减理论性内容考核比例,使学生片面追求技能知识的掌握,而对理论学习和基本素质养成愈发不重视,导致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基本素质不高,不利于职业能力的后续升级和长期职业发展。

2.1.2 课堂组织难度增加

《播音与主持》课程已有的教学模式包括讲授式、演示式、个别提问式、情景模拟式、案例研讨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师在课堂组织的过程中,要想最大限度地规避每一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发挥其优势,做到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的。

2.1.3 实践总结和效果反馈不足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课堂上总是较难抽出时间对任务实施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系统和完整的总结。这就导致学生总是片面关注新的知识和技能内容,而忽视对已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另外,教师无法及时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也使教师无法及时改进教学模式及内容,影响教学实施效果。

2.1.4 行业实践严重缺乏

传统或新兴媒体的实践工作过程具有严格的时效性、连续性等要求,且针对播音与主持技能所能提供的实践岗位数量极为有限,导致课程组织的行业实践严重不足,学生直接参与或体验真实工作过程的机会不多。

2.2 教学改革措施

2.2.1 夯实理论知识基础

理论知识在任何技能的掌握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职业院校在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提炼和传授,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打破,以技能训练的规律和要求对理论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并以必要和够用为标准选择和组织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技能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精心安排课程设计

教师只有在备课时精心设计课堂组织环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而规避不足,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首先,为了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避免在同一教学单元中反复使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其次,“听讲式”教学模式和“操作式”教学模式结合运用。讲授式、演示式和个别提问式等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状态,而情景模拟式、案例研讨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参与到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是以做为主的主动学习状态。这两类教学模式应当注意交替使用,否则学生会产生学习疲乏。

2.2.3 及时总结、定期反馈

实践总结可以分为个人总结和小组总结两种形式。它要求学生在实践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及不足,并提出针对不足之处的改进意见。学生的定期反馈是学生依据个人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客观情况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直接反馈。这种反馈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求和掌握情况,以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方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2.2.4 积极组织行业实践

教师应在充分利用专业现有实习和就业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新实习和就业基地的开发中,为学生的行业实践提供更多有利的平台和更丰富的选择,并在教学组织中穿插或集中安排学生进行行业实践。

3 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3.1 问题分析

3.1.1 课程内容忽视基本素质养成

《播音与主持》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体系中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实际上,无论是播音员和主持人,还是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岗位,都需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文化底蕴扎实、道德情操高尚、思想追求积极、业务素质良好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但是,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普遍与这一标准存在差距。

3.1.2 课程内容缺乏准确定位

《播音与主持》课程原有的项目设置虽然考虑了播音与主持知识和技能从基础能力到业务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但没有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生源特点,忽视了学生可掌握和可接受的程度,不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就业和发展定位等要求。

3.1.3 课程内容更新不足

由于广电节目不断的推陈出新,《播音与主持》课程中教师选取的案例常常不能紧跟广电行业的步伐,部分案例的选取往往存在时间较为陈旧的问题。

3.1.4 课程内容缺乏层级区分

由于职业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素质、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目前《播音与主持》的课程教学内容却相对统一,没有根据不同的生源层次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3.2 改进措施

3.2.1 课程内容重视素质养成

《播音与主持》的课程内容设置应当涉及学生素质养成的相关内容,包括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道德情操和工作状态等。同时,教师应将相关内容设计为课堂案例讨论或课下作业等形式以加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学习途径来进行相关素质的提升。

3.2.2 项目设置体现职教特色

职业院校中,课程项目的设置应避免过于专业化、理论性过强等问题,而应该结合其较低的就业和发展定位,增加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反映其职业发展的项目内容,以期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2.3 教学案例保证及时更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时俱进,时刻追踪媒体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密切关注新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主动分析其对播音、主持和记者等岗位基础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影响及要求,及时更新相关教学案例,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3.2.4 兴趣小组实现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兴趣和个人意愿组建兴趣小组,在大量的课余时间安排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训练内容并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小范围指导,不仅能够满足层次化教学的要求,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也有效提升了学习与训练的效率和效果,逐步实现技能训练细化和深入化的教学目标。

4 实践考核方式改革

《播音与主持》原有的课程实践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包括三个部分,考勤占10%;平时成绩占30%,期末测试占60%。这种考核方式会导致部分学生忽视课程的过程性学习,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扎实。教改后,课程加强了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并从小组考核变为个人和小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能有效考察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完成任务的能力,又能准确考察出个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5 实践保障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系列软硬件教学条件的建设,《播音与主持》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保障体系的改革建设。

5.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播音与主持》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一方面,课程教师应寻找机会多到行业一线积累工作经验,为实践教学积累素材和经验;另一方面,专业应聘请或定期邀请行业人员到校教学或指导。

5.2 实训场所及设备设施建设

《播音与主持》课程实践教学所依托的实训教学场所主要包括多功能新闻演播厅和多媒体教室,教师应当加大演播厅实训项目设置的比例,并引导学生多参与到实训设备设施的应用学习中,以使现有的教学条件得到充分的利用。

5.3 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媒体行业的时效性和专业性较强等特点和播音与主持岗位的稀缺,教师在进行实习就业基地开发时,不应将目光局限于媒体相关单位,还应多关注以文化传播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相关单位,争取与其文化宣传的相关部门建立合作,为专业学生拓宽实习和就业门路。

摘要:大媒介时代,媒体及相关文化产业的新发展对职业院校播音与主持相关专业和课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职业院校日益凸显的生源质量下降,生源层次差距等问题也对《播音与主持》课程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课程必须实现从实践目标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考核方式到实践保障体系的全面改革,以培养出独具职业教育特色又适应行业和社会新发展的人才。

12.少儿播音主持课程 篇十二

甲:打竹板,听我言,马上就要过新年。乙:新年到,新年到,各位朋友你们好。

甲:新年到,好快乐,唱段快板来祝贺。乙:新年到,好快活,弟弟打鼓妹敲锣。

甲:新年到,问声好,大家唱歌大家跳。乙:今天这儿真热闹,大小朋友齐欢笑。

甲:过新年 乙:贴春联

合:大人小孩笑开颜

甲:穿新衣 乙:戴新帽

合:欢天喜地放鞭炮

甲:又请客 乙:又串门

合:还能拿到大红包

甲:春到人间喜气添 乙:家家户户过新年

13.少儿播音主持课程 篇十三

1号试题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请你向评委做简单的自我介绍,须清除地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如考生号,姓名,年龄,学校,兴趣爱好等。

第二部分:请大声读出下面字词及绕口令,要求吐字清晰,速度适当。非凡(fēi fán)

丰富(fēng fù)采摘(cǎi zhāi)

配备(pèi bèi)非同小可(fēi tóng xiǎo kě)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黑白分明(hēi bái fēn míng)风起云涌(fēng qǐ yún yǒng)

捆葱绳 昆昆捆葱绳,葱绳捆得松。绳松葱捆松, 捆松捆漏葱。昆昆拾葱捆葱绳,捆紧葱绳不掉葱。

第三部分:新闻播报,利用所给材料进行新闻播报,要求语言准确,生动。

8月25日,由环保组织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ED)与壳牌中国集团联合主办的北京“美境”夏令营在孩子们的意犹未尽中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以“我的自然”为主题,着重培养孩子们的环境领导力,近二十所中小学五十余名学生及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作为北京“美境行动”历年暑期的重点活动,“美境”夏令营旨在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并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培养思考和动手能力。与往届相比,本届“美境”夏令营增添了更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李春旺老师为孩子们做生动的生物多样性讲座,还设计了野外考察、观鸟、自然游戏、灯诱小实验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孩子们与“自然”进行全方位的“亲密”接触。

第四部分:话剧表演.请根据所给材料进行人物/动物模拟,要求语言表达生动、肢体语言丰富。

让座(节选)

女同学:老奶奶,您没事吧? 老奶奶:没事,没事。

女同学:你这位同学怎么搞的,没有看见前面有老人吗? 老奶奶: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吵了,没关系的,我能站稳。女同学:课时车子开得很快,而且有点儿颠,万一急刹车,您摔倒了怎么办呢?我还是扶着您吧!老奶奶:谢谢你了,小姑娘。

女同学:不用谢。在家里,都是长辈呵护着我们,照顾着我们,最后才想到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回敬长辈,见到您就好像见到了我的奶奶,就让我来照顾您吧!

老奶奶:真是个善良的孩子,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14.少儿播音主持课程 篇十四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 话题主持 核心竞争力

中央电台第三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结束后,其“魅力声音 响亮中国”的八字口号和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广播人的深刻思考。下面,笔者就播音员主持人如何提高话题主持能力,使“魅力声音”更添“魅力”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话题主持是播音员主持人竞争的核心内容

第三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中参赛选手表现“出彩儿”的瞬间很多,尤其是一些原创的才艺表演,不乏亮点,堪比专业水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表现出在现代化、信息化和多媒体齐头并进的大背景下,电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已不再囿于话筒前后,早有了自我包装、自主推介、登台亮相、多栖发展的意识和素质。不过在为选手们阳光向上、朝气充盈、多才多艺的表现鼓掌喝彩的同时,笔者也对话题类竞赛单元中较多参评选手在即兴论述时出现的主题游离、论述空洞等分寸失准感到一丝遗憾。

本届“十佳”评选,与语言相关的才艺表演是亮点。除去音质音色和吐字发声,从评分比例来看,对话题把握能力的开掘和展现是重头戏,是播音员主持人竞争的核心,甚至会影响评委的评判并左右选手的最终排名。

“播报新闻的主持人,远方连线的记者以及记者采访的目击见证人,分别处于真实性的三个等级之中,新闻机构赋予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处于真实性等级序列的最高端,主持人的话语不代表自身,而是新闻话语的化身,尽管主持人离事发地点空间距离最远,而目击证人处于真实序列的低端,他们就在事发现场,目击证人作为具体的个人,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特定视角,尽管所言真实,但只有经过电台综合之后,才被社会所认可。”电台直播间里的主持人是信息传播的高端,所有的新闻采访只有经过这道关口才具有权威性。因此,主持人的知识、风格、艺术性在把握话题时便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这就是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目前,在广播新闻传播中,连线报道的比重逐年增多,主持人似乎更多是发挥着串连的角色,因此有些参评选手谈到话题把握时,多面露难色,一再表白:我们现在更多是在串连、引导话题,真正自己把握话题的机会并不太多。可见,我们电台直播间中的很多主持人,没有将自己的定位设在“真实的最高端”,而是混同在“序列的低端”。

“十佳”评选模式的基础源于日常节目,而日常节目的水准又直接影响参评选手的即兴发挥。中央电台的三届“十佳”评选,组织者对话题的设计颇费苦心,首先要考虑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选手各自的特点,其次还要兼顾新闻主播、经济类主持人与娱乐主持人之间的区别;既要锁定社会聚集的热点话题,又要给选手留出选择的空间,其目的是要达到“把握话题不难,把握好话题不易”的设计初衷。整体看来,在话题的论述上,第三届参评选手发挥得似乎不及第二届参评选手来得精彩。正如清华大学教授郭镇之评委所言:“在才艺表演环节,播音员主持人因为有所准备,表达得都很幽默。但是在即兴的情况下,怎样将自己的幽默感、文化素养表达出来,这更加重要。”言外之意,主持人在话题的把握上远不如才艺表演来得吸引人。个别选手缺少尖锋快语的犀利,游离主题之外的空话多,贴近主题论述的妙语少。记得在决赛现场即兴发挥环节中,有三分之一的选手把握话题时超时;而初赛时,又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选手把握话题时,没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个别选手竟然只草草地说了一句话就不了了之。再之就是偏离话题,或问非所答,或无限拔高。今天的广播节目,编采播合一,报道与评论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如果主持人脱稿之后只会说大话空话、雅词高调,缺少沉下心来捕捉的新闻细节、动人故事,那样势必流于泛泛、空洞的论述,不能入心入脑,从而影响媒体整体竞争力。

二、如何把握话题主持

“十佳”评选中选择的话题多是日常节目形态的浓缩。只要在常态节目中能够用心把握话题,在拿到这些即兴话题时,便能很快进入角色。在规定的时间里,从选择话题到发挥到位,从表面上看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可是以业内人士的眼光,它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担任过两届“十佳”评委的郭镇之教授是这样说的:“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提高即兴评论能力非常重要,这主要包括中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清晰严谨的逻辑表达、与观点密切相关的细节描述和丰富多样的风格等四个方面。中肯地表达观点,首先就要准确无误地破题,将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在很短的时间内表达清楚。破题之后的论述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等逻辑进行表述。对于自己的观点,最好要有相对应的亲身经历的或者最近发生的事例相佐证,这样的细节描述可以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二届“十佳”评选中选手郭静在关于“春运票价”的论述中,用大量权威详尽的信息作为佐证,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获得了高分,而郭静也因为高水平的话题论述,从初赛的较后排名一跃而成为第二届“十佳”获奖者中的第一名。但在第三届十佳评选中,选手把握话题时普遍过于宏观,雅词满篇,高举高打,却没有信息量,缺少细节,让话题总浮在空中落不了地。甚至个别选手开题后,高谈阔论,结论性的语言洋洋洒洒,让人觉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评委白岩松针对这种现象说得实在:“通过评选,我们看到很多主持人的才艺要比他们的新闻评论精彩得多。我认为是他们的新闻评论骨头太多,肉太少;宏观太多,细节太少。一个好的新闻评论更应该注意对细节的阐述。广播是对声音的塑造,只有对细节的放大,注意评论某件事件的细节,你的评论才会提高。”他的这段话,简而言之就是“言其小而不言其大”才更有说服力。

其实“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在信息宣传和观念传播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着一种语言上的误用,被称作‘死线上抽绎’的现象”。何谓“死线上抽绎”的现象呢?它是指传播的语言常常被固定在过高的水平线上使人难以理解、敬而远之;或者相反,传播的语言被限定在过低的水平线上又使人不得要领、感觉乏味。例如,评选中选手经常会用到“和谐、复兴、崛起、应该、必须、不得不”等高度抽绎水平线上的字眼,但同时却缺少相对低度抽绎水平线上的细节进行配套阐释,这样的阐述会让人觉得抽象难懂、与己无关、难以认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没有用平和心态来讲述话题,而是习惯于高高在上,以总结性口吻来议论话题;二是不善于从细节入手,认为振臂高呼远比款款道来容易得多。

要克服这一传播困境,就要求传播的语言信息根据实际内容和文体的特点,沿着抽绎阶梯适当地作上下波动、有涨有落,既要有相对高抽绎水平的宏观概括和总结,也要有相对低抽绎水平的微观描绘的体验。通俗一点讲,不仅要讲宏观层面(如国家、社会整体的进步)的大道理,也要讲微观层面(如家庭、个人具体的感受)的小故事,二者兼顾互动才更有利于促进大众的广泛认同及相互共识。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经常有个潜意识,似乎口号式的语言最能体现出论述问题的高度。其实恰恰相反,从受传者的角度看,堂而皇之的大道理需要依靠亲切朴实的小故事进行解读和支撑。哲学家蒙田认为,忽视脚边的事物是一切哲学家的通病。在他的眼中,善待日常生活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的体现。媒体传播也一样,要想入心入脑,对话题的把握一定要将重点放在细节上,放在那些鲜活的小故事上,只有这样论述才能到位,才能体现出一种大智慧。

综上所述,“十佳”评选,展示的是魅力声音。魅力声音就字面而言似乎更多讲的是声音的质量,但是隐藏在魅力声音之中的核心却是主持人对话题的把握能力。新闻节目年年在变,传播模式时时刷新,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主持人对话题的把握。如果在直播节目中,主持人仅仅满足于简单新闻信息的串连,忽略了对话题的把握,从主持人的角度来看,就等于是自废武功。所以,主持人只有不断提高话题把握能力,才能使自己富有魅力的声音响亮中国。

上一篇:新学期升旗仪式主持词最新5则范文下一篇:最新家风家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