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措施

2024-09-18

新生儿护理措施(精选16篇)

1.新生儿护理措施 篇一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与护理措施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针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48例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复苏抢救措施,并且辅以精心的护理措施,48例窒息患儿全部复苏成功。结论:当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时,应当准确判断具体情况,给予新生儿及时、有效的抢救复苏措施,积极做好复苏的相关准备,同时在复苏过程中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复苏完成以后严密监测新生儿的各项体征,才能够有效保证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774-01

所谓新生儿窒息,指的是新生儿在子宫内因为缺氧出现窘迫,亦或是新生儿在出生之后没有自主呼吸而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等,新生儿窒息属于产科中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同时也是导致新生儿伤残与死亡的主要症状之一,新生儿窒息大部分都是因为缺氧所导致的,而缺氧的情况会对新生儿脏器与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倘若处理措施不够妥当或者不及时,会致使新生儿出现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后遗症,比如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症状。护理人员在新生儿的分娩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能够大幅度提升窒息新生儿的复苏几率,并且能够显著降低脑瘫、残疾、癫痫等症状的几率。现将我科护理人员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与护理的措施进行如下分析。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48例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依照新生儿出生以后1分钟的Apgar评分,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为12例(0―3分),轻度窒息的新生儿为36例(4―7分);早产儿为12例,足月产儿为30例,过期产儿为6例;导致窒息的因素:羊水过少为5例,妊娠期并发症为3例,早产儿为12例,胎儿宫内窘迫为28例。

1.2 复苏抢救措施 ①首先必须要清除新生儿呼吸道当中的分泌物,保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倘若出现胎粪或羊水堵塞的情况,应当采用喉镜进行检查,采用导管吸出,而胎粪应当用消毒棉签进行清除。②迅速建立呼吸,当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被清除干净以后,应当及时为新生儿建立呼吸,同时纠正新生儿缺氧的状况,建立呼吸是复苏抢救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当分泌物清理完成以后,倘若还没有建立呼吸,心率每分钟低于100次的新生儿,应当采用人工通气的模式构建呼吸―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属于临床当中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相关的医学文献分析得知,通过气管插管的新生儿,复苏成功率能够达到83.4%,而没有通过插管的新生儿,其复苏成功率仅为64.8%,采用插管进行复苏的新生儿,其病死率仅为4.7%,而不采用插管进行复苏的新生儿,其病死率高达12.1% [2]。③气囊面罩复苏,面罩加压给氧人工通道属于新生儿复苏当中重要的部分,其次是建立呼吸的措施,操作的具体步骤:先吸干净新生儿口、喉部分的粘液与羊水,之后在实施气囊面罩加压给氧,其氧流量控制为2--5L/min,气压控制为40--60毫米水柱,氧浓度通常选取40%-60%,重度窒息新生儿最多可以达到100%,频率控制为每分钟40--60次[3]。通过及时有效的复苏抢救措施,并且辅以精心的护理措施,48例窒息患儿全部复苏成功。护理措施

2.1 预防措施 抢救新生儿的设备,器材药品都应处于备用状态,做到每天检查,班班交接。

2.2 保暖护理 将新生儿放在红外线辐射保温台上面,保温台中的温度应当控制在35℃左右,并且要防止加温过度的情况,以免新生儿体温过高。

2.3 医护密切配合 认真监测新生各项体征的变化,仔细记录复苏抢救过程的每一个的环节与Apgar的评分情况,及时准确且熟练的执行对应的医嘱。

2.4 复苏后的护理 新生儿复苏完成以后应当密切观察两周左右,监测的内容应当包含新生儿肤色、体征与关键脏器的体征与症状等,便于及时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窒息并发症,使新生儿能够健康的成长。

2.5 病房中的继续保暖 将新生儿放在远红外线保暖台,等到其病情稳定之后,在放进保暖箱中进行保暖,保证腋温在36.5℃左右。

2.6 保证新生儿呼吸道顺畅 护理人员要保证新生儿的呼吸道顺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当中的分泌物。新生儿应置于?任晕弧?

2.7预防感染 根据无菌操作的相关要求进行护理,将手的消毒作为重点,保证病房中的环境干净,空气流通,针对存在母体感染、胎膜早破在一天以上、先天性感染性疾病者以及吸入胎粪或羊水的新生儿,应当给予一定量的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2.8 喂养护理 针对轻度窒息并且没有并发症的新生儿,应当在半小时内吸允母乳,存在并发症的新生儿应当根据其实际情况延迟喂养。能够吸吮的新生儿实施母乳喂养或者奶瓶喂养,重度窒息新生儿则采用鼻胃管进行喂养。讨论

本组48例窒息新生儿通过复苏抢救以后全部成活,如此高的成活率与复苏抢救措施的规范化,拥有精湛医术的医生,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护理人员,医患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复苏之后密切监测复苏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综上所述,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重点在于:①采用科学、合理且规范的复苏措施;②医护人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争分夺秒,熟练掌握新生窒息复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③提前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④复苏完成以后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病情变化,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窒息并发症并实施积极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贺万香,梁迎盈,王存艳,袁娟.新生儿窒息120例急救复苏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22)

[2] 方玉琦.新生儿窒息82例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24)

[3] 梅灏,袁红芹.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的护理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06)

2.新生儿护理措施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的1952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76名, 平均日龄为 (3.92±0.31) d;对照组976名, 平均日龄为 (4.03±0.25) d。两组新生儿在日龄、分娩方式以及医护人员技术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新生儿在沐浴护理中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的沐浴护理上施行了强化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具体如下:

1.2.1 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在新生儿沐浴护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 (1) 年轻护士所占比例较多,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不足; (2) 在新生儿沐浴护理中大多采用的是交叉方式, 因此, 分工的随机性较大, 从而导致操作者责任心不强, 呈流水线式、片段性操作; (3) 不健全的管理机制致使多人接触新生儿, 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4) 操作环节较多, 对全面观察病情变化存在不利; (5) 易出现新生儿交接错误的情况。

1.2.2 强化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1) 采用层级管理的方式, 由1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与2名低年资护士组成一个小组, 由主管护师全面控制新生儿沐浴护理的质量, 2名低年资护士负责开始沐浴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沐浴, 在进行沐浴护理之前应由主管护师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查体, 然后再进行沐浴, 沐浴完后需要针对新生儿的查体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及护理。在沐浴过程中如遇到新生儿胃内容物反流、皮肤感染等情况, 及时对其识别并处理。 (2) 将各区域的功能进行明确的划分, 例如将新生儿的脱衣台与穿衣台分开。操作者的专用沐浴服、包裹新生儿的专用浴巾、垫巾等均需要进行高压消毒, 并严格执行一人一更换制度。 (3) 若发现新生儿有特殊的病情均应记录在新生儿记事本中, 集中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若是紧急情况则应立即报告当班医生处理。 (4) 采用一对一的沐浴护理模式, 即由1名操作者负责1名新生儿的接、洗、穿、核对、交接等流程, 严格执行一婴一巾、操作前后规范洗手等制度。

1.3 评价标准及方法

检测护士在为新生儿沐浴护理前后手部带菌率, 连续监测5d, 每组抽样28人, 并观察新生儿住院期间皮肤脓疱疮、脐部感染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 其中护患纠纷是指新生儿手圈、胸牌核对错误、护理不到位等所引发的投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为新生儿沐浴前后的手部带菌率的比较

两组护士在为新生儿沐浴前、沐浴后的手部带菌率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

2.2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7例出现并发症, 对照组22例发生并发症, 两组在并发症方面比较 (χ2=7.88,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5例护患纠纷, 对照组出现14例, 两组在护患纠纷的生率之间比较 (χ2=4.31,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出现并发生以及护患纠纷情况的比较, 如表2所示。

3 结论

随着母婴同室管理模式的运用,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 而在新生儿的沐浴护理中, 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也是较高的。为了降低新生儿沐浴护理中出现医院感染的风险, 强化安全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2,3,4]。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 分析了新生儿沐浴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然后根据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些加强措施。为了探讨强化护理安全的措施在新生儿沐浴护理中的效果, 笔者对1952名新生儿进行了分组对比分析。经过研究发现, 采用了护理安全强化措施的观察组在新生儿并发症以及护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降低医院感染、提高新生儿护理的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析新生儿沐浴护理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 从而保证新生儿沐浴的安全。方法 把我院1952名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76名, 在沐浴护理中施行强化护理安全管理, 即组成由主管护师带头的沐浴小组, 全程严格按照接、洗、穿、核对、交接的流程以及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沐浴护理;对照组976名, 对其进行常规的沐浴护理。比较两组护生在为新生儿沐浴前后的手部带菌率, 以及新生儿的脓疱疮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生在为新生儿沐浴前后手部带菌率的比较, 以及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的比较都具有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沐浴护理中加强护理管理, 不仅能够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 还能够提高新生儿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沐浴护理,护理安全管理,带菌率

参考文献

[1]张国群.新生儿沐浴的强化护理安全管理[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18) :64-65.

[2]邹敏.新生儿沐浴的安全管理及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 2012, 40 (2) :49-50.

[3]张润红.沐浴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7) :39-40.

3.新生儿护理措施 篇三

【关键词】 NICU;护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相关护理问题剖析

1. 家长的心理因素

NICU的患儿是无陪护的,封闭式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家长探视也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不是迫不得已他们均不愿让患儿自己呆在医院。他们会产生紧张、恐惧、不信任等心理,担心患儿的病情,担心NICU的护士把自己的孩子弄错了等多重心理。如果医护人员不注意自己的服务态度,不能耐心解释治疗、护理的必要性,就有可能导致家长的不满而引发纠纷。

2. 护理记录不严谨

(1)新生儿入院出院护理记录不规范。

(2)护理记录不准确。护理记录不使用规范的医学名词、术语,缺乏科学性,所记录的数据不确切,陈述不够清楚,不能反映患儿的客观情况以及护士为患儿提供服务的真实过程。

(3)护理记录不及时。当患儿发生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记录,导致记录空白。如果发生医疗纠纷,家属就会在第一时间封存病历,导致记录空白,使护士处于被动地位。由此可见,有问题、病情变化时、特殊检查、治疗、处置、用药均要及时做好记录。

(4)护理记录连续性差。患儿整个病程中前后记录缺乏连贯性,人为导致法律漏洞。在对于患儿药物过敏史的问题上、对患儿意识状况的评估描述上、抢救患儿时用药的时间上以及输血时间上的医护记录不相符,各记各的,出入较大。

(5)记录严谨性差。输注特殊药物无起止时间记录、观察重点、效果评价,不能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及转归情况,交接班内容衔接性差。

3. 查对医嘱、执行医嘱不严谨

(1)执行医嘱后签字不及时。(2)医护双方互相交流不够,个别医生只管开完医嘱就走人,造成开医嘱者与执行者不衔接。(3)医生开医嘱的剂量有误。(4)医生漏开医嘱。

4. 护理过程疏忽大意

NICU新生儿均是没有任何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特殊患儿,有病情变化快、无家属陪护等特点,如果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不注意细节,动作粗暴,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导致抓伤、感染等,或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造成失去最佳抢救时间而死亡等。

5. 执行制度不严谨

(1)巡视病房不及时。(2)护士擅自向家长介绍患儿病情。(3)服务意识滞后。

二、应对措施

1.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技巧

医疗是服务性行业,作为NICU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心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热情,最大限度地满足患儿家长的需求。加强全过程与患儿家长沟通的意识,做好心理护理与沟通,减少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不理解以及抵触心理,及时消除矛盾。

2. 强化学习意识,提高专业技能

过硬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能力是写好护理记录的根本保证。护士只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保证和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勤观察是写好护理记录的首要前提,护士主动深入病房,细致观察病情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是书写高质量护理记录的基础和保证。

3. 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在NICU工作的每位护理人员都是管理者,都有参与管理的职责和义务。护理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并将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护理记录的形式环节上。首先每位护士应做好质量保证工作,把好出科记录质量关。其次指导组每月将抽查结果与科室質量考核挂钩,与护士长、当事人考核挂钩。最后对归档的护理记录,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有关人员随机抽查,从而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质控网络,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4. 加强制度管理,提高规范意识

NICU要求有科学合理的常规和规程来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护理的各项操作和行为都要遵循医疗规章制度,执行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护理措施的实施,促进患儿的健康,遵守法律规范。护士长要严格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操作流程。每日督察,及时发现各种护理隐患并采取相应护理整改措施。

5. 规范护理文书,提供有力“书证”

临床护理记录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志,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记录本身也能成为法庭上的证据。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这就要求护理文书记录要严格认真,做到客观、真实、及时、准确。严格按照体系文件流程,规范每一项护理活动,并如实记录护理活动与效果,不要任意涂改和篡改记录。要求记录忠于事实,确保各种记录的真实、客观、及时、准确、完整。质控护士、责任组长要严把质控关。

6.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杜绝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部要合理调整护理人力资源,在护士短缺的情况下,一定要充分考虑和照顾到无陪护科室,按规定配足护理人员,以消除可以避免的人为隐患。科室护士长要充分利用好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保证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专科护理准确、到位,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7. 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还必须有依法执业的素质。护理人员应增强法律敏感性,认真学习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规章,主动提高法律保护意识。护理部应定期聘请法律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制培训,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邹立志,谭寿莱,刘镜屏.临床护理观察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287.

[2] 周荣慧.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完善护理病案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2,11(6):19.

[3] 苏绍玉,李凡,陈晓蓉.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6.

[4] 王金丽,刘光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9(3):8-9.

4.新生儿病房管理措施 篇四

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每日常规紫外线 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 者。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 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 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 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 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连续三天),早产儿每 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 便识别。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 进行各种抢救。

8.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和器械 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 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 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 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由责任护师负责管理本组病人的日常护理、治疗及抢救工作。一、二、三、按监护指征入室,各项生命征要求逐项测量并记录 入室后即刻建立静脉通路,提供生命脏器功能状态的监护数据。对病人进行昼夜 24 小时床边监护,根据病情进行体温、心率、呼吸 及血压监护。

四、每天晨间护理进行每位患儿的擦澡、更衣、换尿布及各种管道的护理,按时喂奶并记录情况。(每次喂奶结束后将奶瓶清洗干净并浸泡,以备消毒。)

五、按规定的时间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变化及用药处理情况,突发情况 随时记录,严格“三查”、“七对”,对手标上的床号、姓名、性别给药。

六、使用氧气者每天更换湿化水一次;使用暖箱者每天用 1:250 含氯溶 液擦洗暖箱一次,随时保持清洁同时更换湿化水。

七、保持监护仪整齐、清洁、舒适、安静、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时开窗通 风,每天 2 次,每次 20 分钟(10am、4pm),使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八、监护室内的一切物品、仪器、药物均定位放置、专人保管、定时检查、消毒、维修、保养,各班要严格检查、清点、记录,保证紧急使用。吸痰管、吸 痰杯随时更换送消毒备用。

九、书写本组病人的交班报告,准备与上夜班护士交班。

十、每班交、接班护士进行逐个患儿的床头交接,包括监护仪参数、输液 速度、患儿的情况等。

十一、患儿离开监护室时,必须由当班护士陪送交班,查对手标后解去手标,并与有关责任护师交班;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本病室死亡的患儿由本病室的护 士护理。

十二、做好下午探视家属的管理工作,热情接待,文明用语,耐心回答家属 提出的问题,必要时请医生解答。

5.新生儿护理题库 篇五

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E)

A.出生时体重的2%

B.出生时体重的4%

C.出生时体重的5%

D.出生时体重的8%

E.出生时体重的10%

2、中性温度是指:(D)

A.肛温

B.腋温

C.皮温

D.环境温度

E.口温

3、早产儿的特点有:(C)

A.头发分条清楚

B.足底纹理少

C.皮肤毳毛少

D.乳腺有结节

E.指甲达到指尖

4、生理性黄疸多于:(A)

A.生后第2-3天出现,约2周左右消退

B.生后第4-10天出现,约2周左右消退

C.生后第24小时内出现,3天内进行性加重

D.生后第4-7天出现,约10天左右消退

E.生后7天出现,进行性加重

5、新生儿溶血病中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症最确切的诊断依据为【E】

A、黄疸出现较早,进展很快

B、贫血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

C、母亲的血型为O型,小儿血型为A型

D、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增高同时,血色素明显下降

E、血型抗体(游离、释放试验)阳性

6、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随不同的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一直最常见的是【A】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B群链球菌(GBS)

D、表皮葡萄球菌

E、绿脓杆菌

7、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D】

A、母孕期血内有细菌时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B、胎膜早破

C、产时胎儿通过产道时吸入

D、产后感染

E、羊水穿刺

8、女婴,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g,生后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297.5μmol/L.在检查黄疸的原因时,首选的治疗方法【A】

A、光照疗法

B、换血

C、口服苯巴比妥

D、白蛋白输注

E、输血浆

9、产儿的呼吸特点是【D】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E、男女足月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乳腺肿大

1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C】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E、男女足月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乳腺肿大

11、早产儿指【B】

A、胎龄>20周至37足周的新生儿

B、胎龄>28周至<37足周的新生儿

C、胎龄>28周至第37周的新生儿

D、胎龄>20周至第37周的新生儿

E、胎龄>30周至<37足周的新生儿

12、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B】

A、14天内的婴儿

B、28天内的婴儿

C、30天内的婴儿

D、32天内的婴儿

E、60天内的婴儿

13、足月儿是指【C】

A、胎龄>30周至<40周的新生儿

B、胎龄>37周至<40周的新生儿

C、胎龄>37周至<42足周的新生儿

D、胎龄>20周至第37周的新生儿

E、胎龄>30周至<37足周的新生儿

14、新生儿生后【D】

A、6小时内排出胎便

B、12小时内排出胎便

C、18小时内排出胎便

D、24小时内排出胎便

E、36小时内排出胎便

15、新生儿神经系统反射,下列哪项不正确【E】

A、觅食反射

B、吸吮反射

C、克氏征阳性

D、拥抱反射

E、腹壁反射稳定

16、新生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从母体通过胎盘获得的是【C】

A、IgA

B、IgD

C、IgG

D、IgM

E、IgE

17、新生儿消化系统特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贲门括约肌发达

B、幽门括约肌较发达

C、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

D、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

E、肠管壁较薄,通透性高

18、正常足月儿生后可抱至母亲处给予吸吮的时间是【A】

A、生后半小时左右

B、生后1小时左右

C、生后2小时左右

D、生后4小时左右

E、生后8小时左右

19、新生儿窒息复苏时最根本的是【A】

A、尽量吸尽呼吸道粘液

B、触觉刺激

C、复苏器加压给氧

D、胸外按压心脏

E、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

20、判定新生儿轻度窒息是指生后1分钟的Apgar评分为【C】

A、0~1分

B、2~3分

C、4~7分

D、5~8分

E、8~10分

2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C】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22、给新生儿洗澡时清洗的顺序为(D)A头部、胸部、后背部、四肢 B头部、颈部、四肢、躯干部、臀部 C颈部、胸部、臀部、四肢

D头部、颈部、上肢、胸部、后背部、臀部、下肢

23、新生儿硬肿常常首发的部位是(D)。A、面颊

B、上肢

C、大腿外侧

D、小腿

24、新生儿窒息复苏的ABCDE方案中的B 指的是(D)。A、评价

B、用药

C、维持循环

D、建立呼吸

25、下列选项,不符合足月儿外观特点的是(B)。

A、皮肤红润,胎毛少

B、足底光滑纹理少

C、耳壳软骨发育良好

D、指(趾)甲超过指(趾)尖

26、新生儿肺透明膜的主要病因是(C)。A、剖腹产

B、母亲患糖尿病

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D、原发性肺不张

27、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应(C)。A、供氧

B、人工呼吸

C、清除口鼻咽分泌物

D、输液

28、吸入性肺炎的病因中,导致最严重肺炎的是(B A、吸入羊水

B、吸入胎粪

C、吸入乳汁

D、吸入口腔分泌物

29、早产儿高浓度持续吸氧的主要危害是引起(C)A.脑水肿

B.肺水肿

C.失明

D.高氧血症

E.脑坏死

30、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是(D)

A.25-30次/分

B.30-35次/分

C.35-40次/分

D.40-45次/分

E.45-50次/分

31、新生儿硬肿症时硬肿多先起于(C)

A.面颊

B.躯干

C.下肢外侧

D.上肢外侧

E.上肢内侧)。

32、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应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那么下列哪种药物能引起小儿“灰婴综合征”(B)A.青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卡那霉素

33、治疗与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首要措施是(C)。A.供给足够的热量

B.供给足够的液体

C.逐渐复温 D.预防各种感染

E.加强皮肤护理 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是早产儿的特点(BCE)。

A、头发分条清楚

B、四肢肌张力低下

C、胎毛多

D、足底纹理多

E、女婴大阴唇不能覆盖小阴唇

2、新生儿容易发生溢乳的原因是(ABC)。

A、胃呈横位

B、贲门括约肌不发达

C、幽门括约肌较发达

D、肠壁较薄

E、新生儿消化面积相对较大

3、关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叙述正确的是(BCDE)。A、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损害

B、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损害 C、血脑屏障暂时开放引起脑损害 D、缺氧、酸中毒加重了脑损害 E、一般在出生后2—7天容易发生 三、填空题:

1、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是生理性体重下降、(1)

、假月经和口腔内改变。

(2)、2、新生儿气道护理中,胸部护理翻身一般要求每(1)

一次,拍击胸背,应用(2)

法,从(3)

向(4)

轮流反复拍击,拍击的速度与(5)

视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新生儿拍击速度为(6)

次/分。

3、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应从黄疸出现的(1),(2),(3),(4)

及其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判断。

4、中性温度是指(1)

新生儿能(2)

,而(3)。

5、吸引新生儿鼻腔和口腔的顺序是先吸(1)

再吸(2)。

6、病理性黄疸的特点: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1)

;(2)

;(3)

;(4)。

7、新生儿胸外按压配合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是,每分钟的频率为

次/分。四、名词解释: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高危新生儿

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五、问答题:

1、简述新生儿硬肿症温箱复温的方法?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什么?

3、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气管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答案:

三、填空题:

1、生理性黄疸

乳腺肿大 2、2小时

半握空拳法

外周 肺门

强度

3、时间

发展

程度

持续时间

4、在适中温度下

维持正常体温

能量消耗最少

5、口腔 鼻腔

6、黄疸程度重

黄疸发展快

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出

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6umol/L 7、3:1

120

四、名词解释: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即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

2、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发生于早产儿,是新生儿期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五、问答题:

1、简述新生儿硬肿症温箱复温的方法?(6分)

答:①肛温为30-34℃轻、中度患儿,置于30℃的温箱中,每小时提高温箱0.5℃ –1℃,不超过34℃,使患儿的体温于6-12小时恢复正常。

②肛温小于30℃重度患儿,患儿置于比其体温高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温箱0.5℃ –1℃,不超过34℃,使患儿的体温于12-24小时恢复正常。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什么?

答:(1)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重

(3)黄疸发展快

(4)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出

(5)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6umol/L

3、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气管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6.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篇六

疾病概述

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自20世纪60年代起有了重大发现,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为中心的地区性新生儿医疗救护网和转运系统的建立,保证了危重儿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危重新生儿包括:

(一)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者。

(二)重症休克。

(三)反复惊厥。

(四)重度窒息。

(五)极低出生体重儿。

(六)某些外科手术后,如先天性心脏病、膈疝、食管气管瘘等。

(七)其他多器官功能衰竭。多种生理功能受影响以及需全静脉营养、换血者、严重心律失常、重症败血症、脱水、酸中毒等。

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能在血压不稳的情况下随意搬动患儿。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定时为患儿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3.专人看护,心电监护,重点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详细记录。

4.保证患儿足够的摄入量,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吸收的流质饮食或遵医嘱补液,做好胃肠营养及鼻饲的护理。5.每日为患儿清洁口腔2次。

6.保护眼睛,必要时按医嘱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眼睑不能闭合着,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

7.每日为患儿晨间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无异味,必要时每2小时为患儿翻身1次,预防压疮。

8.观察排便情况,便秘者使用缓泻剂或灌肠,观察大便的颜色和形状。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质等。必要时可留置尿管,做好会阴部护理。9.加强防护,躁动时适当约束,避免坠床或碰伤。

10.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11.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加强对患儿的保温。

专科护理

1.入院前的准备

预热暖箱或辐射式保暖床,检查抢救单元各种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2.入院前的措施

需要紧急处理的患儿应立即抢救(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脐动脉插管给药等)。不需要紧急处理或经过紧急处理后的患儿,医生立即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安排各种化验和辅助检查。首次化验检查应包括:血、尿、粪常规,体检肝功能、急诊生化八项、凝血指标、血型、血气分析等。其他化验根据临床需要,胸部X线摄片作为常规检查,必要时做心电图及超声检

3.4.5.6.7.8.9.查。与此同时,护士做常规护理,包括称体重、插胃管排出胃内容物,连接各种监护仪器,确认仪器运转正常并开启报警器,使处于工作状态。在以上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儿对各种操作的耐受程度,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以后的护理并注意保暖和供养。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便及时输入液体和药物。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严格执行医嘱,详细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泌尿和代谢

称体重,每日一次或数次。计入量,包括所有静脉和口服入量,每小时一次,并每小时进行累计总结。记出量,包括尿量和其他损失量,每小时一次,并每小时进行累计总结。测尿比重、尿糖、蛋白及渗透压。测血清钾、钠、氯、钙和渗透压,每日至少一次。

呼吸和心血管系统

监护仪持续监护心率、心电图、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每2小时需听、数和记心率、呼吸一次。血压不稳定者需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密切监测血压情况,每小时记录一次,必要时随时记录。或者无创血压监测,根据患儿情况1-2h监测记录1次,病情稳定者可适当延长监测间隔时间。置中心静脉导管测压者,每2小时测量,并记录1次。需呼吸管理者,每2-4小时做吸痰、物理治疗一次,并记录分泌物的形状、颜色和量。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每一小时检查、记录呼吸机各参数一次。一般观察包括皮肤、末梢循环、肢端温度、胸廓运动、用呼吸机者自主呼吸是否对抗呼吸机,每4-6小时记录1次,发现异常随时记录。肺部病变者,紧急期每日做床边X摄片1次。

神经系统

观察意识、反应、瞳孔、肌张力,每4小时记录1次。测头围,每日或隔日1次。

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

急性期每日做全血常规检查,注意血小板和红细胞压积情况。观察腹部情况、有无呕吐,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物及大便的性质、颜色、量。鼻饲前检查胃残留物容量。

健康教育

1.2.3.4.向患儿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预防与急救知识。鼓励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家庭护理,指导家属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7.新生儿护理措施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其中阴道分娩218例, 剖宫产98例, 新生儿出生评分均在8分以上, 出生体重>2500g, 将31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158例, 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2组新生儿出生后常规用橡胶圈结扎断脐后, 用络合碘消毒脐带残端断面及周围皮肤, 用无菌纱布包扎脐带残端。其中对照组每日用无菌棉签蘸络合碘旋转擦拭脐窝1周, 每日2次, 并更换干燥无菌纱布。观察组在出生24h后不再覆盖无菌纱布, 让脐部直接暴露, 每日用络合碘消毒, 消毒方法及时间与对照组相同。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人施行, 并详细记录脐部情况。1.3观察指标:参照文献[1]制定以下观察指标:脐带是否干燥清洁, 脐窝有无渗液、渗血;脐周皮肤是否破损;脐带自然脱落时间;脐炎的发生率, 如果局部分泌物培养阳性并不表示存在感染[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新生儿不同时间段脐带自然脱落情况, 见表1。

例 (%)

上表显示观察组3~5d时间段的脱落率为53%, 对照组为4%, 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5~7d时间段观察组脱落率为42%, 对照组为62%, 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7d时间段观察组脱落率5%, 对照组为34%, 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2组新生儿脐带一般情况, 见表2。

上表显示, 观察组与对照组脐部渗出物、渗血、脐炎的发生率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脐周皮肤破损2组相比无差异 (p>0.05) 。

3 讨论

新生儿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性的创口, 该处的血供很丰富, 新生儿皮肤柔嫩, 防御功能较差, 所以脐带残端是细菌容易滋生的部位, 如果护理不当易致细菌繁殖而引起局部感染, 严重者可发生新生儿败血症, 有文献报道[3]在新生儿败血症原因中, 脐部感染占66%~87%, 且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如果脐带潮湿、分泌物过多为细菌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 容易引起脐部感染[4]。脐部愈合过程分为潮湿期、干燥期及过干期, 在潮湿期局部血管未完全闭塞, 是感染容易发生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潮湿期更应注重护理避免脐部感染的发生。

而脐带在脱落过程中分泌胶质, 易引起分泌物增多, 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如果缩短脐带脱落时间, 可降低脐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随机对新生儿脐带采用暴露与非暴露不同的护理方法, 追踪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集中在3~5d时间段, 而对照组脐带脱落时间集中在5~7d时间段, 脐带自然脱落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短 (p<0.05) , 可能与脐带暴露后有利于脐带干燥结痂, 而使脐带易于脱落有关。两组新生儿脐带一般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脐部渗出物、渗血、脐炎的发生率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脐周皮肤破损2组无差异 (p>0.05) , 结果表明观察组因把脐带暴露更有利于预防脐部感染, 可能与观察组脐部暴露使脐带断端易于干燥及脐带残端容易结痂, 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同时脐带暴露便于观察脐部情况和有利脐带护理, 从而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综上所述, 采用脐带暴露法护理脐部可缩短脐带残端自然脱落时间, 同时有利于预防脐部感染, 因此采用脐带暴露法进行新生儿脐部护理是一种较好的脐部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1月~2007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31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采用脐带包扎法, 观察组采用脐带暴露法进行护理。结果2组脐带自然脱落时间、脐部渗出物、渗血、脐炎等情况2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用脐带暴露法护理可明显缩短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 并能降低脐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

参考文献

[1]罗琳雪, 李卫, 冯玉珠.脐带干燥期剪脐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 2007, 14 (4) :67.

[2]杨锡强.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9:158.

[3]杨秀菊, 谢景玫, 苏春勤.新生儿脐部消毒前后细菌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4) :392.

8.新生儿护理措施 篇八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愈脐带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期间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共40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愈脐带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结果:2组脐带自然脱落时间、炎症分泌物、渗血、皮肤破损等情况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脐带护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新生儿出现脐炎的情况,而且脐带脱落时间比较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愈脐带;新生儿;脐部;护理

新生儿的脐带断处属于开放性创口,所以容易受到感染引发其他疾病,需要妥善的进行护理。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脐炎会导致患儿出现脐源性腹膜炎、脑膜炎、肺炎等等疾病[1],严重的还会让新生儿死亡。

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由多方面因素造成,主要有产前、产时、产后、环境、卫生等等因素。产前因素是母体子宫感染,导致脐带水肿、糜烂,患儿出生后没有进行预防感染的治疗。特别是早产儿以及体重较低的产儿,他们免疫能力较差,比较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影响,出现脐炎[2]。产时因素是生产时因为胎膜破裂过早或者是生产时间过长,让细菌进入羊水,对脐带产生了污染[3],分娩时对于使用的器械和药物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脐带结扎位置过高,导致结扎和脐根部位存在少量血液供应,故坏死晚[4]。长时间的脐带游离会使脐窝潮湿,增加分泌物,滋生细菌[5]。脐带过大,结扎位置过高,会使下方出现血肿,有利于细菌的繁殖 [6-7]。产后的脐部护理不规范属于产后因素,也是容易出现脐部感染发炎的直接因素[8]。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本院妇产科对200例足月新生儿采用愈脐带进行脐部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足月新生儿400例,男194例,女206例;Apgar评分:8分;出生体重≥2500 g。考虑费用因素,采取自愿选择原则,将400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两组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和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脐部结扎和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新生儿出生后,用2把血管钳钳夹脐带(其中1把血管钳套气门芯),脐带根部及周围用0.5%碘伏棉签轻拭,采用气门芯在距离脐轮0.5 cm处结扎,距结扎远端0.5 cm处断脐,挤出残端血,用0.5%碘伏消毒脐带断面,待干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9]。每日2次用0.5%碘伏消毒,觀察脐部情况,保持清洁与干燥,出院前指导产妇和家属行脐部护理方法。

1.2.2 观察组采用愈脐带进行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带经消毒处理后,将愈脐带(本产品由上海晶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袋芯部位对准脐眼敷好,固定。每天给新生儿洗澡后更换愈脐带,并查看脐部状况,如愈脐带外带或袋芯部位出现尿湿或污染,及时更换。出院前,对产妇和家属进行指导,愈脐带可2d更换1次,如脐部已脱落干燥,则不再使用。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新生儿脐部脐带自然脱落时间、炎症分泌物、皮肤破损等;观察脐带自然脱落时是否有渗血[10]。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输人SPSS 17. 0软件进行处理。

2讨论

采用愈脐带对患儿进行脐部护理,使用方式简单,不仅可以结扎还能够起到护理的作用。每日在与新生儿进行洗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愈脐带的更换,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新生儿脐部曝露的时间,而且愈脐带能够和外部的固定连接,保证袋芯中的药物不会脱落,这些药物都是具有止血、镇痛和抗菌作用的药物,可以促进脐带早日脱离,减少炎性物质的分泌以及防止周围皮肤的损坏和渗血。此次研究中的两组患儿其脐带脱落时间、发炎的情况以及渗血的情况对比均有较大差异,使用愈脐带的患儿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因此,使用愈脐带可以有效的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方便、高效、安全。

参考文献

[1]叶金艳,祝建军,杜玉梅. 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析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 17(10):1299-1301.

[2]钟伟琼,黄晓燕. 新生儿脐炎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疗[J]. 现代医院,2006, 6 (3):42-43.

[3]许同梅,倪月.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对策[J]. 护理研究,2006, 20 (11):2969-2970.

[4]苗英,部平. 新生儿脐带结扎部位的选择[J]. 中原医刊,2005, 32 (3):9.

[5]王菊飞. 81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J]. 实用护理杂志,2001, 17(4):25.

[6]库淑华. 新生儿脐部护理与改进[J]. 中国实用医药,2007, 2(19):120-121.

[7]叶采眉, 马冬梅. 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8):481-482.

[ 8]何建平,宋桂燕,仲孝琴. 新生儿脐部原因调查及措施[J]. 浙江预防医学, 2004, 16 (4):61.

[ 9]乐杰. 妇产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3.

9.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篇九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注意体重变化.2.观察患儿进食、睡眠及排便情况,有无激惹,前囟有无凹陷或膨隆。3.观察患儿面色、四肢末梢颜色及温度。

4.观察患儿脐周有无发红或脓性分泌物,臀部皮肤是否清洁完整,全身皮肤有无硬肿、出血点。【主要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安静,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0%。

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做好详细记录。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放入暖箱保暖。发热者可予调节室温和箱温,松解衣被或洗温水澡。

3.合理喂养,保证热量,定时测量体重。进食不足者予鼻饲或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呛奶窒息。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精神、哭声、面色、吸吮能力及大小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⑴ 皮肤护理:每天温水沐浴一次,注意皮肤皱褶处的清洁,选用柔软宽松的棉质衣服。⑵ 口腔护理:每天生理盐水洗口,有真菌感染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口。⑶ 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裤,必要时涂油保护。

⑷ 脐部护理:每天一次,用75%酒精清洁消毒,有分泌物时及时处理。

⑸ 眼部护理: 以生理盐水棉签轻轻擦洗,有分泌物时遵医嘱给予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膏。

7.建立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新生儿室采用湿式清扫,定期空气消毒,用物、食具等严格消毒,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每月对空气、物品、工作人员手进行监测,患病或带菌的工作人员不能在新生儿室工作。

【健康指导】

1.帮助家长学会对患儿病情的观察。2.指导家长学会新生儿的日常生活护理。3.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4.指导家长对新生儿定期健康检查。5.指导家长对新生儿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早产儿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早产儿生命体征。注意呼吸窘迫症状,如鼻翼扇动、三凹征、呼吸速率增加(>60次/分)、发绀、呼吸暂停等。

2.观察早产儿进食的量及次数、吸吮是否有力、有无呛咳及呕吐。

3.观察早产儿精神反应、哭声、面色、皮肤颜色、各种生理反射、前囟及四肢张力、肢端温度等。4.观察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

5.观察早产儿大小便出现的时间、性状及量。【主要护理措施】

儿科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暖:对体重<2000g,体温不升的早产儿均应尽早放入暖箱内保温。

3.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缺氧症状者立即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4.绝对静卧:尽量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5.尽可能母乳喂养,无母乳或不宜母乳喂养者选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根据早产儿反应及进食能力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保证营养及水分的供给。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发现感染和出血征兆。7.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健康指导】

1.帮助家长理解早产儿的生理发育特点。

2.指导并示范护理早产儿的方法,向家长阐明保暖、喂养以及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3.指导早产儿出院后定期门诊健康检查。4.指导家长定期预防接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哭声、精神反应。2.观察黄疸进展及程度的变化。

3.观察患儿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是否存在胎粪延迟排出的情况。4.了解是否母乳喂养、母亲孕产期情况。

5.观察患儿肌张力变化,有无嗜睡、拒奶、惊厥等胆红素脑病的表现。【主要护理措施】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光疗护理:

⑴ 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光疗时注意遮盖眼睛及会阴部。⑵观察大便次数、量、性质,加强臀部皮肤护理。

⑶ 光疗过程中因皮肤微血管扩张可出现皮疹或因色素沉着出现青铜色皮肤,应注意观察。(4)加强喂养,注意光疗过程中水分的补充,观察并记录进食次数及量。(5)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光疗时测体温1次/1h,>38.5℃应暂停光疗照射。进出蓝光箱注意保暖,防止着凉。保持蓝光箱适宜的温度。

3.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皮肤黄染的消退情况,神经系统及吸吮力、肌张力等胆红素脑病的征象。

【健康指导】

1.向患儿家长介绍蓝光疗法、换血疗法的治疗作用,使其理解配合。2为母乳性黄疸时暂停母乳喂养,暂停喂哺期间应保持乳汁分泌,防止退奶。3 对胆红素脑病可能有后遗症者,指导家长早期帮助患儿进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四肢未梢颜色及温度。

儿科护理常规

2.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前囟及四肢张力。3.了解患儿出生Apgar评分情况。

4.观察患儿的吸吮能力及进食、睡眠及排泄。【主要护理措施】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床旁备吸引器等物。

3.加强监护:患儿侧卧位,密切观察神志、肌张力、体温、呼吸、心率等,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疗效及反应。

4.保暖:患儿置暖箱,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左右。5.选择合适喂养方式,逐级增加母乳或配方奶。

6.保持患儿安静,各种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防止患儿哭闹不止,必要时使用镇静剂。7.预防感染,加强环境管理。【健康指导】

1.帮助家长了解疾病的严重性、预后和可能的后遗症。

2.帮助家长了解药物知识及病情稳定后坚持使用脑细胞活性药物的必要性。3.指导合理喂养和生活护理。

4.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功能锻炼和智力开发,减少后遗症。5.指导家长增强患儿体质、预防疾病,定期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精神反应。

2.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咳嗽的性质和规律。

3.观察患儿进食时有无呛咳、发绀,进食后有无呕吐、溢奶。4.观察患儿的睡眠和排泄。【主要护理措施】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分泌物粘稠者可行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无力排出者应及时吸痰。3.根据患儿病情采取合适的给氧方法,及时评价氧疗效果。4.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5.维持正常体温,高热者给予降温处理。6.合理喂养,少量多次,不可过饱,防止呛咳。

7.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和液体总量,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出现心力衰竭。【健康指导】

1.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肺炎的相关知识。

10.新生儿便秘护理要点 篇十

宝宝的身体虚弱,会时常发生便秘的问题。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让宝宝更好更快的成长,父母应该更加关照宝宝的身体状况。所以在生活中新生儿发生便秘,父母应该在家里给宝宝进行护理。

1首先要纠正饮食习惯,在给宝宝吃完奶粉之后可以给宝宝,喝一点水,这个特别要注意的是,水果来看的宝宝一定要喝水,不然宝宝肯定会便秘,如果宝宝不爱喝水的话可以在上面加一点葡萄糖哦。

2宝宝在无法正常排便的情况下会出现,肠道蠕动缓慢,然后出现疼痛,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用手给宝宝,顺时针的按摩肚子,这样的话也有助于排便,按摩肚子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

3有规律的生活,让孩子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每天都给他喝一点水,如果便秘的严重的话是要到医院去的,像便秘超过一周的话就应该就医。

11.新生儿的“五官”护理 篇十一

眼睛

黄黄的眼屎多是新生儿常见问题。不少长辈认为宝宝有“热气”,其实多数是患上先天性泪囊炎。究其原因,眼屎多是由于细菌入侵到泪囊,在泪囊中繁殖、化脓,脓性物填满整个泪囊,无法往下排泄,只有沿着泪囊、泪小管向上排到眼睛里。如果不及早治疗,有可能并发角膜炎,角膜可能由黑变白形成白斑,进而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宝宝眼睛总是流眼泪常常是结膜炎的征象,应及时看眼科医生。

面对宝宝眼屎多、流眼泪多等问题,护理要点是做好宝宝所用物品的消毒工作,保证宝宝所用物品的清洁卫生;妈妈、保姆要勤洗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或手擦拭宝宝的眼部。眼屎可用干净棉签沾生理盐水轻轻擦拭。

鼻腔

新生儿鼻腔粘膜腺体较为丰富,每日大约分泌100~200毫升水分,用于提高吸入空气的湿度,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维持鼻腔粘膜纤毛的正常运动。对于生理性流鼻涕的孩子,妈妈不必紧张,也不需要看医生。只要及时帮助清除流在嘴上的鼻涕,平时给小孩备用1~2条手帕,教会孩子擦干净鼻涕,擦鼻涕后可用湿热毛巾捂一下,涂上润肤霜,防止皮肤皲裂疼痛。另外,用温热毛巾敷于鼻子根部,可缓解鼻塞。如果宝宝鼻腔因被鼻涕塞住而影响呼吸,可用呼鼻器帮助宝宝把鼻涕吸出来。如果鼻孔中有异物堵塞,可用棉签蘸少量的清水,轻轻除去鼻腔中分泌物。

临床上,“伤风感冒”导致小宝宝鼻涕水流过不停的情况最多见,患儿鼻涕由初期水样演变至后期的黏液性或脓液性。由于鼻塞,患儿多改用口呼吸,同时伴有发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鼻塞也可由过敏引起,鼻涕为黄色可能感染了病毒;如宝宝鼻涕中会有血丝,应及时看儿科医生。

口腔

新生儿的口腔粘膜十分柔嫩,血管丰富,唾液腺的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口腔粘膜较干燥易受损伤,细菌很容易从破损的粘膜侵入,而发生口腔炎。细心的妈妈常会发现,在新生儿的牙床上会看见一些凸起的黄白色的小斑点,俗称“马牙”。这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种上皮细胞堆集而成的角化上皮珠,属于正常现象,医学上称为。上皮细胞珠”,新生儿长马牙一般不伴有任何症状,不需治疗,在数周内可自行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妈妈千万不要用针去挑破,更不能用未经消毒的布擦,否则很可能使细菌从破损处侵入,引起口腔炎症,细菌在此处繁殖后会进入血液循环中,严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如遇到个别长得比较大,并有发痒、发胀者,应该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耳朵

大人给新生儿洗澡时,如不小心洗澡水会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新生儿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还有一些吃母乳的婴儿,由于母亲喂奶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而婴儿来不及吞咽,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对耳朵护理要点是,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进水。如果耳朵已进水或患上中耳炎,妈妈学会用煤芯绳(或纱布条)来吸干耳道也很重要。方法是:

1滚动一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或柔软、结实的棉纸,卷成一个灯芯绳(不要使用棉花包上尖头的棉棍或薄纸,这东西可能会脱落在耳道里。不要使用任何种类的小棍棍)。

2将灯芯绳放进小儿的耳朵里。

3灯芯绳潮湿时将它撤出。

4再用一清洁的灯芯绳来做替换。每天至少3次重复进行这些步骤,直至耳朵不再弄湿并且没有脓液从耳中流出为止(通常需7—10天)。

肚脐眼(肚脐眼并不属人的五官,雠月子内。它的护理对宝宝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也把它纳为其中。)

新生儿一旦降临人世同,与母体相连的脐带即失去它特有的功能。当脐带结扎后供血中断,存留体表的残端形成创面,如不能给予恰当护理将成为感染的门户,值得年轻父母引起高度重视。新生儿脐带护理要点是:

1脐部残端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75%酒精溶液消毒脐部一次;

2宝宝衣物及尿布须常换洗晒烫,禁用换下衣服及尿布等脏物擦洗或覆盖脐部;

3摒除传统不良习俗——用艾叶或脏布包裹脐部;

12.新生儿护理措施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与2014年2年间我院新生儿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500例新生儿均在我院住院5日以上。其中2013年新生儿男性241例, 女性259例;2014年新生儿男性238例, 女性262例, 两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对比, 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选择2013年与2014年2年间我院新生儿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 2013年新生儿病房仍应用常规护理, 2014年新生儿病房给予感染预防及护理干预, 对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 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3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11.2%, 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4%, 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2013年, 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3.1 新生儿病房消毒: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只有适宜环境下, 新生儿才能健康生长, 新生儿病房还要每日进行通风和换气, 每日对病房的地面和器械、用品等以消毒液擦洗, 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及时发现问题, 把空气传播的途径及时切断。对患儿使用物品, 例如:被子、衣服等, 以高压灭菌以后才能使用, 每周对监护仪、婴儿镑称等至少消毒2次。

3.2 新生儿呼吸道管理:降低对新生儿的侵入性操作, 可以把新生儿的头部、肩部抬高, 取侧卧位, 避免新生儿分泌物、呕吐物被吸入呼吸道内导致感染。每日对呼吸机管道进行换管与消毒, 为新生儿进行吸痰操作时, 选择一次性的吸痰管, 对口腔和气管导管等要区别使用, 避免新生儿口腔内的细菌进气道内, 减少对新生儿的侵入性操作[3]。

3.3 基本护理干预。①皮肤护理:为新生儿仔细沐浴、油浴, 使新生儿皮肤保持清洁, 观察新生儿耳后、腹股沟等部位的皮肤是否发生破损或红疹等, 新生儿排便后要进行臀部护理, 避免尿道口受到污染。②口腔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新生儿口腔黏膜是否发生破损或感染, 以生理盐水对新生儿口腔进行擦拭。如果新生儿长期应用抗生素, 在喂奶后要以制霉菌素甘油对新生儿口腔进行涂抹, 避免发生鹅口疮。③眼部护理:新生儿出生时由于沙眼衣原体会定植在新生儿的结膜处, 就要以泰利必妥滴眼, 预防发生结膜炎, 同时, 还要观察新生儿的眼部分泌物颜色、数量。④脐部护理:护理人员每日为新生儿做脐部护理, 使新生儿的脐部保持干燥, 做好脐根部的消毒, 还要观察新生儿脐根部是否有红肿、异常分泌物, 若有异常就要及时进行培养和处理。⑤喂养护理:为新生儿实施营养供给, 提高新生儿抵抗力, 降低病房院内感染, 如果新生儿的吸吮、吞咽能力不强, 就要进行胃管鼻饲, 控制呕吐、窒息等症状发生, 新生儿恢复吸吮能力后, 可以恢复正常的吸吮。保证母乳喂养, 可以提高新生儿免疫力, 提高抵抗外界因子侵袭[4]。⑥隔离护理:发现有传染病例、可疑传染病例, 就要把患儿及时隔离, 实现专人专用物品, 根据不同传染病分析传播方式, 选择不同隔离护理措施。⑦抗生素护理:抗生素应用较为普通, 而抗生素又会导致新生儿的耐药性, 所以, 一旦滥用抗生素, 就会使正常的菌群被耐药菌替代, 出现耐药菌感染后很难控制, 还会加大真菌感染率, 所以, 一旦要科学应用抗生素。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一定要提前做好控制预防护理工作, 了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后, 为新生儿制定有效的防控干预措施。本次研究中, 2013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11.2%, 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4%, 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2013年, 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应用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与2014年2年间我院新生儿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 2013年新生儿病房仍应用常规护理, 2014年新生儿病房给予感染预防及护理干预, 对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2013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11.2%, 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4%, 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2013年, 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新生儿病主心院内感染应用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干预, 可以有显著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预防措施,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阳晓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预防与护理管理方式研究[J].现代护理, 2014, 12 (27) :92-93.

[2]李雪莲, 翟喜灵, 卢秀丽, 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21 (4) :281-282.

[3]邹平林, 马繁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预防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14 (6) :272-284.

13.新生儿病房的优质护理 篇十三

主要内容

一、优质护理开展的时间及意义

二、优质护理的具体体现

三、未来规划

四、总结

优质护理开展的时间及意义

1、新生儿病房与2013年10月开展优质护理;

2、根据新生儿病房的特殊性,无菌、病情变化快、病情相对较重的特点,因此在新生儿病房积极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优质护理的具体体现

1、实行弹性排班即APN班:

A班:08:00到16:00

P班:16:00到22:00

N班:24:00到08:00

基础护理的集中时间段重点增加护理人员,在人力资源上保证基础护理到位。

2、实行绩效考核

在原有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继续细化考核内容:如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能听从护士长的安排加班的人员在班次上予以奖金奖励。

3、各班认真的完成本班的工作职责

各班不得随意将本班的工作交给下一班,如未吃完的奶瓶不处理交给下一班,未写完的护理记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未给患者沐浴等。

4、做好患儿的皮肤、脐部、眼部、口腔及输液等基础护理,严防护理并发症。

5、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细致的观察病情变化。

6、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

7、注意安全,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

严防坠床、烫伤、丢失患儿;防止蚊虫、老鼠等咬伤患儿;保证输液、用药安全;值班期间认真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安全。

8、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及常见应急预案的学习,提高对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9、认真落实探视制度,做好家长的宣讲工作,并以文字告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并做好探视登记。

10、认真做好入室的接待及入院告知工作,出院时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指导家长正确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严格做好与家长的各种查对。

11、登记好患儿的信息,做好日后的回访工作,尤其是早产儿定期的随访;告知联系方式,对于出院后遇到特殊问题可及时咨询。

未来规划

14.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篇十四

新生儿指自出生后28天以内的小儿。此期是小儿刚刚脱离母亲,开始独立生存的最初阶段,机体内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而新生儿生理调节功能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应用护理技术加强新生儿日常护理是保障小儿正常发育和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新生儿日常护理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维持新生儿体温正常的护理 编辑。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特别是皮下脂肪较薄,血管丰富,肌肉不发达,活动力弱,皮肤汗腺发育不良,故体温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波动。所以应准确、及时、严密观察新生儿体温变化,防止新生儿体温过低致硬肿症或新生儿由脱水而致体温过高,以及病理性体温过高能够及时得到 治疗 ,使其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测得新生儿体温过低我们应多盖被保暖并予以哺乳,增加新生儿的活动量,增加基础代谢率,产生能量从而使体温升高。测得新生儿体温升高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被服盖多了;哭闹时;吸吮时;脱水热;病理改变引起炎症反应。对于吸吮、哭闹时体温升高我们可以不需处理,不哭不吸吮时体温很快就恢复正常,也可在哭闹、吸吮体温升高时予少盖被子,对于被服盖多时引起的体温过高,我们应减少盖被,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可用手触摸新生儿额、鼻部,如果新生儿额鼻部热热的就少盖点,如果凉凉的就多盖点;脱水热我们应指导家属间断地给新生儿喂温开水,直到体温降到正常为止。几种方法处理后新生儿体温仍然高应考虑是病理性体温升高,及时送新生儿病房治疗。

15.新生儿护理措施 篇十五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患儿进行监测和护理。其中男26例, 女14例, 足月新生儿32例, 过期产新生儿8例;自然分娩新生儿31例, 剖宫产新生儿9例;有产前宫内窘迫史的新生儿29例, 21例新生儿生产时有轻度窒息, 8例出现重度窒息;羊水发生Ⅰ度粪染的9例, 发生Ⅱ度粪染的13例, 发生Ⅲ度粪染的10例。经过治疗, 40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 治愈率为100%。

2 综合护理措施

2.1 清理呼吸道: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是因为胎儿在分娩时把受到胎粪污染的羊水吸入呼吸道引起的, 因此胎儿分娩后要在第一时间清理呼吸道内被胎粪污染的羊水,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这也是预防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中最关键的措施[3]。胎儿分娩时对出现胎粪污染的胎儿头娩时要立即约束胸部, 防止胎儿进行呼吸, 此时迅速吸干净胎儿口部和鼻部的羊水和黏液, 如果羊水出现Ⅲ度粪染的混浊样, 且胎儿的生命体征不明显, 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气管内吸引, 将胎儿气道内的粪染羊水清理干净。本组病例中32例胎儿发生不同程度的羊水粪染, 经过及时有效清理呼吸道的措施后, 30例胎儿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2例胎儿经过抢救后生命体征稳定, 逐渐好转。

2.2 洗胃:

患儿很有可能会将粪染的羊水吞咽到胃部, 这会刺激胃黏膜从而导致胃部黏液分泌过多以及胃酸分泌过多, 新生儿处于水平位时, 喷门呈现比较松弛的状态, 出生后因为容易发生呕吐就会产生误吸[4,5]。对于发生羊水进入胃部的新生儿要进行早期洗胃:将胎儿的头部放置在较高的位置, 然后通过鼻腔插入胃管并送达至胃底部, 改变胎儿位置在左侧卧位, 抽取胃部内容物, 直至洗胃液洗出的液体清晰为止, 洗胃后将胎儿放置为右侧卧位3 h左右, 有利于尾部内容物的排出, 然后定时改变胎儿左右的侧卧位。本组病例中洗胃液使用的是25%的碳酸氢钠或者生理盐水, 温度为38℃左右, 每次10~15 m L, 进行等量回抽。本组40例病例中所有患儿都进行了早期洗胃, 洗胃后发生呕吐, 38例患儿24 h后呕吐逐渐消失恢复较好。

2.3 供氧:

根据患儿血氧的检测情况, 对所有患儿采用供氧。所有患儿采取持续性的呼吸道正压供氧。清理干净患儿呼吸道的胎粪后, 使用压力为3~5 cm H2O的CPAC维持Pa O2在60~70 mm Hg, 如果发现患儿呼吸情况得到改善后, 立即改变供氧方式, 并且逐渐减少供氧浓度和供氧时间, 或者不用供氧, 防止患儿出现氧气中毒。

2.4 其他综合护理措施:

维持足够能量:患儿在洗胃后禁食3~6 h, 禁食期间要密切关注患儿血糖变化, 可以采用微泵注射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 要均衡输入, 防止患儿发生血糖波动, 输液时防止速度过快, 否则会造成脑水肿;常规给予患儿抗生素预防感染, 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儿开始进食后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 开始喂奶的时候可以用少量的糖水进行试喂, 如果没有发生呕吐, 则可以进行喂奶, 患儿进食要少量多餐并逐渐增加, 不能过饱, 防止因为吸入引起窒息或者是呕吐, 不能正常喂养的胎儿可以采用鼻伺喂养。

维持正常体温:患儿所处的病室要维持正常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一般控制在26℃左右, 湿度控制在55%左右, 可以将胎儿放置在暖箱或者辐射台中, 从而保证新生儿的皮肤温度为36.5~37℃。

采用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的免疫力比较低下, 很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在患儿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的时候要严格进行消毒隔离,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程, 并且加强患儿口腔。皮肤、肺部等的护理, 防止发生感染。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新生儿的病情发展变化速度很快, 因此医师和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细致的观察能力, 认真准备好抢救的准备并做好相关情况的记录。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来监测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变化,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律、深浅度和胸廓起伏状态, 观察患儿的口唇、肢端皮肤、脸部皮肤颜色的变化, 以及吸出的痰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 还要观察患儿的吸吮力和大小便情况, 并逐一做好详细的记录。

健康教育: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新生儿疾病, 患儿家属会因为极度担心产生负面情绪[1], 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 向家长告知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的要点, 指导家属定时更换患儿的体位, 告知家属哺乳的时间、量等药店, 防止患儿出现呕吐, 并且要叮嘱家属要对患儿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以及俺是进行预防接种。

3 讨论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严密观察、及早预防和完备的综合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是相当重要的, 本组4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病例经过密切观察、及时抢救以及综合护理后所有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治愈率为100%。

综上所述,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主要措施是做好孕产妇产前和生产时的监护, 新生儿胎头分娩时要重视及时并且彻底地清理新生儿的呼吸道, 对于发生吞咽的新生儿要进行早期洗胃, 加强新生儿窒息时的复苏抢救, 做好完善且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从而大大降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元惠琴.羊水胎粪污染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观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9) :526-527.

[2]吴瑞萍,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141.

[3]鲁侠.3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监测与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 2009, 4 (47) :117-118.

[4]雷春莲.现代儿科护理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38.

16.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 篇十六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细致、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胸片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3.55±0.4)d,实验组为(2.42±0.3)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94%,实验组为81.2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更短,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应推广于临床.

【关键词】综合护理;新生儿肺炎;临床效果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1]。它具有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新生儿肺炎的体征及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因此,细致、全面的护理对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收效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均根据实验室菌株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确诊。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0-23d,平均(12.5±3.2)d;其中,15例早产儿,49例足月儿;平均体重(2.5±1.2)kg。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0-22d,平均(12.6±3.1)d;其中,14例早产儿,50例足月儿;平均体重(2.5±1.3)kg。两组患儿性别、体重、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备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生活护理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细致、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具体包括如下几点。(1)心理呵护。在新生儿不停哭闹,烦躁不安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轻轻抚摸患儿,安慰患儿,以安抚患儿情绪,增强患儿安全感。(2)加强保温。体温不升患儿,我们应将热水袋(内盛40℃温水,外加棉布套)置于患儿的肢端,每(1-2)h换一次(注意防烫伤),或者根据患儿日龄及体重合理调节暖箱温度。使患儿体温维持着36.4-37.5℃[2]。(3)呼吸道护理。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道情况,动作轻柔,勤吸痰;坚持雾化吸入,每次(15-20)min,每天4-5次,雾化吸入时可遵医嘱给予患儿抗炎药物或者抗生素;以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4)合理喂养。患儿能进食时,应适当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及水,少食多餐,给予患儿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合理母乳喂养。(5)对症护理。发热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即酒精擦拭四肢,20-30℃毛巾敷患儿额头等。此外,应注意防止体温骤降[3]。若患儿体温居高不下或者持续升高,护士应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1.3疗效评价[4]

观察并记录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14d后观察患儿胸片情况。痊愈:炎症完全吸收,肺部阴影消失。显效:炎症吸收明显,阴影范围显著缩小。好转:炎症少量吸收,阴影略缩小。无效:炎症及阴影均无变化或者恶化。总有效=显效+痊愈。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系统,采用x2检验,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恢复正常体温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P<0.05)。见表1。

3结论

新生儿肺炎是较为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高热、缺氧、发绀、鼻翼煽动、呼吸啰音,泡沫痰及呼吸困难等。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出现昏迷、嗜睡及心功能不全等严重伴随症状。此外,由于新生儿特殊的免疫、解剖及生理状态,致使新生儿肺炎具有并发症多(可并发心衰、窒息及多脏衰等)、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该病是新生儿的重要死因。它占新生儿疾病死亡病例的12.6% [5]。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此外,新生儿年龄小,无意识,无自理能力,常规护理不能满足新生儿病情需求。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可及时了解患儿病情,为患儿提供系统化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控制。本研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全面、系統的综合护理,即心理呵护,加强保温,细致的呼吸道护理,合理喂养及对症护理等,取得较好效果。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总有效率更高(P<0.05)。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可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变化,为患儿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继而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应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解静.65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77):305-306.

[2]王铁勇. 70 例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体会[J].中医儿科杂志,2013,9(3):62-63.

[3]吴寿英. 60例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9):1779-1780.

[4]周旭.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5):911-912.

上一篇:我的房间英文作文下一篇:工商注册登记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