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花盛开作文

2024-06-25

让文明之花盛开作文(共15篇)(共15篇)

1.让文明之花盛开作文 篇一

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盛开作文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得重视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有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社会又有何用?原本,我对“文明礼仪”这个词不以为然,可经过了那件事之后,我开始注意起它来了。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宗汉街道马家路的`道路两边,洒满了一片片树叶。我和几个小伙伴路过这儿,踩在上面“沙沙”地响。这时,一个小伙伴说:“我们扫树叶吧!这儿有这么多落叶,别人走过多不方便啊!”我听了,不耐烦地说:“哎!别这么麻烦了,又不是自家的落叶,何必耽误玩的时间呢?”她听了,语重心长地说:“虽说不是自家的,我们也应该为人民服务。老师不是常说,要学习雷锋吗?”我听了,脸红到了脖子根,觉得无地自容。

我们拿来扫把,扫了起来。一阵风吹来,我冷得打了个寒颤。没扫多久,我们的小手、小脸便冻得通红。终于扫完了,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全身刺骨的寒冷,化成了一股暖流,温暖着我的心房。那一刻,我深深感到:文明礼仪是多么重要。从此以后,我更加重视文明礼仪了。

“天下大事,必行于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造我们和谐的明天,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盛开。

2.让文明之花盛开作文 篇二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活动主要由三个因素组成:教材、教师和学生。与此相对应,在教学中存在三种思维活动:教材编者思维、教师思维和学生思维,它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教材编者思维是依据,教师思维是桥梁,学生思维居于中心位置,具有双向交流和双向调节作用。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把教材编者思维通过教师思维转化为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维,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爱学知识。因此,政治教师应把蕴含在教材中的思维活动通过备课、研讨和反思,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使学生从事紧张而又轻松的思维活动,体验到政治学习的发现之美和快乐之感。

目前,尽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理论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则仍显不足。突出表现在以教师思维为中心,不重视对教材编者思维的深掘,没有理清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过程。轻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研究,不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准和思维特点,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只重视思维的结果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造成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的错位和脱节,课堂沉闷、低效。那么,政治教师如何克服忽视对教材编者思维的挖掘、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激发与引导的不足,使三种思维活动融会贯通,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我们不妨作如下尝试。

一、吃透教材思维

吃透教材思维,即揭示教材的逻辑层次和阅读方法,凸显教材的学习目标和知识体系,这是高效政治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和必要准备,也是发展学生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

1. 考察教材

政治教师要认真考察教材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把编者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促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意义和阅读教材的方法。如《经济生活》教材分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单元,下设序言,简要地告诉学生学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课题,下设导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帮助学生明了本课所要讲述的主题;框题,考虑到学习进度,其内容大体按一课时安排;目题,既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又是学习的基本环节。正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也是探究的基本内容。辅助文提供进行探究的有关材料和基本思路。每个单元后安排的综合探究课具有体现本单元相关知识之间联系的功能,有益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定位目标

教学目标要科学、简明。简明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任务,较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理指向,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根据课标、教学参考书和考试说明,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难度仔细斟酌,分清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抓住主要目标,适当考虑次要目标;并根据知识逻辑中的重难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等情况,确定一组需要重点解决的阶段目标,轻装前行。课程目标还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将三者简单地叠加,也不能把情感目标抬到过高的位置,以致脱离知识教学进行“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3. 提炼主线

政治教师必须从简明而合理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教材本身的特点,独特而深刻地处理教材,敢于改变课文的“序”,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数量上剪裁“瘦身”,削枝强干,扣住重点(核心知识),有机整合,好中选优,形成简练的知识主线,作为实施课堂有序有效教学的隐性线索。如,在教学高一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框题时,一位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提炼出以下简要的知识主线:效率——收入分配公平(基本含义、原因、措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并使这条知识主线辐射到分配体验、分配之探、分配之道、分配之争、分配之患五个思维情景的片断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教学知识主线明晰了,其它细节的知识处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彰显教师思维

彰显教师思维是启迪、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的关键。因此,政治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断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思维上的共振,诱导学生一起去探讨、再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知识融会贯通。

1. 打磨学案

这是彰显教师思维的核心。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为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因此,教师要充分备课,经过主备人个备、备课组群议、主备人修改、个人再备和课后修改生成学案。学案在内容上首先要展示学习目标和能级要求,凸显本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彰显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其次,学案要把简要的学习内容以填空、判断题的形式在“知识梳理”环节展示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学案在合作探究部分要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系列梯级问题,引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破解重难点。第四,学案要立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基础性、典型性、分层性,精心设计渗透热点的巩固练习题,检验教学效果。最后,学案要呈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拓展延伸作业,以践学导行。优秀学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始终发挥导读、导听、导思、导练、导行作用,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2. 加工课件

这是彰显教师思维的前提条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在知识梳理环节不能消化的内容,也是政治课堂教学中思维价值最高的内容,必须以多媒体课件为平台,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学习领悟、掌握。因此,政治教师要积极与学生生活牵手,挖掘鲜活的生活素材,特别是契合世界形势、国家生活、地方大事的时事背景资料,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景,并把它加工成图文并茂、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课件。比如,教学“文化生活”课程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框知识时,教师可首先理清本框知识所要求达到的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解并尊重文化多样性。然后围绕知识目标,以“亚运文化”为背景,筛选、整合材料,创设四个生动的情景镜头,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逐步实现本堂课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1)感受亚运文化: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2)探究亚运文化:亚运会徽文化——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亚运饮食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3)回味亚运文化: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广州为什么要举办亚运会?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会的文化启示。(4)唱响校园文化:结合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知识,为学校即将举办的校园狂欢节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3. 完善板书

这是彰显教师思维的着力点。板书是课堂教学的艺术,经过精心设计的板书,是有痕的思维链,能突出教材的重点、关键,理清教材的脉络系统,打开学生思路,使学生实现建构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统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文的内容,也便于学生做笔记,为学生复习巩固功课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政治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一丝不苟地做好板书设计,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图,帮助学生提纲挈领、俯视教材,便于学生审题时快速进行知识的提取和调用。

4. 优化笔记

课本是学习的依据,学生应该在课本上梳理学习内容、记录知识、整理思维、锻炼表达,留下汗水和激情,留下自己学习、思考的痕迹,方便以后的复习。因此,政治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课本上记好笔记,这是彰显教师思维的重要载体。以《哲学常识》教材为例,通常在课题空白地方记本课知识网络,在导语中划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对正文中的关键词、主干知识,要用各种标记标上相应的符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空间。对基本概念、重点观点的补充,对易混易错知识的对比注解可直接记在旁边。全书目录右边的空白处适宜记审题方法及体现类、理由类、措施类、评析类主观题的答案格式等。教材全书的大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原理与方法论宜记在后记后面的两页空白处。如果不够用,还可以添加插页,粘贴在课本的相应位置。课后,要求学生认真整理课本笔记,做好加减法,使政治课本的眉、角、边、缝都有了学生自己的智慧,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三、暴露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政治教学的灵魂,因此,政治教师要把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作为政治教学的指导原则,不仅重视思维结果的教学,更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教学。

1. 问题驱动

问题是情境的内核,是思维的动力,是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的强大引擎。只有通过适当的设问才能架构起情境与教学目标的桥梁,驱动学生去思考和发现。所以,政治教师要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善于集约使用教学素材,利用情境冲突,变换角度设计少而精、承前启后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明白书本道理。例如,教学高中“经济生活”课程中“国家财政”一框时,一位教师以“从国家财政的角度谈一谈‘中国梦’的实现”为情境主题,巧妙设计了三个对话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启发学生思维,引爆学生的知识积累,轻松领悟财政收、支及其关系以及财政的作用:(1)面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国梦,外界有一些质疑。请问,咱们国家钱多吗?钱从哪里来?国家会把绝大多数企业利润和老百姓的收入都拿走吗?(2)面对安倍的“中国人肯定把钱都放在发展军事上以对付日本”的担心,奥巴马的“中国肯定把钱都用在科技上与美国进行太空竞争”的怀疑,如果你作为智库成员,你建议中国怎样用钱?(3)中国梦的实现应该近在眼前了,但是,外界仍然有不少质疑,有人说中国贫富差距太大,很多人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中国梦永远只是一个梦。还有人说中国路太破、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发展不平衡,永远也不会实现中国梦。有人帮美国出馊主意:“老大,你多印点美钞,把经济危机转嫁给中国,他们的梦就破灭了。”中国政府应如何破解上述难题?

2. 交流碰撞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对话交流是实现思维碰撞、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的重要形式。如教学“消费及其类型”一课时,笔者千方百计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去坦诚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实现知识与智慧共享。支持贷款买房的学生认为:收入会涨,负债不算太重,房价要涨,房子会升值,钱不用会贬值,新房环境优美、交通方便、住得舒适,准备作为结婚用房,等等。反对贷款买房的学生针锋相对地反驳:当时收入不高、余钱不多、还贷压力大,房价可能要跌、物价涨,银行要加息,省下钱可用于炒股,应急能力下降,够住就行,储备教育基金,防备生病,养老,等等。上述交锋充分展现出学生精彩纷呈的领悟和灵光闪现的思维成果。笔者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用主板书将讨论结果中的关键词提炼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和物价,使学生获得诗意成长的幸福。

3. 启发引领

政治教师提问后,学生答不到点子上,或答非所问,或一时答不出来,教师可指明思考的内容和方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引导学生回答,这是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的强力催化剂。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时,创设了生动的思维情境: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始终把中国人民的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通过维护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材料二:2008年12月1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其主要任务是保护经过该海域的中国船舶和人员安全以及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这是我国根据联合国宗旨和安理会有关决议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远海坚决捍卫国家尊严与利益的正当行动。

问:阅读上述材料,谈谈在国际关系中,我国致力于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理由是什么?

经过短暂思考,个别学生还茫然不知所措;有些学生跑题;有的学生答不全面,只回答我国坚定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理由。教师洞若观火,机智诱导:“本题作答的关键是明确设问的要求,解读设问的要求,我们发现设问中实际存在两个小问题,一是为什么我国在国际关系中要致力于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二是为什么我国致力于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第一小问很简单,可转化成‘在国际关系中,我国为什么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第二小问题可从时代主题(和平、发展)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愿望的关系角度思考。同学们再认真想一想,该怎样答呢?”学生的思维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他们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共享成果,很快作出了圆满的回答。

4. 反思深化

反思就是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如,学生在巩固练习环节解决问题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答案进行反思:基础知识有无漏洞和死角?审题是否错看、漏看?审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是什么?有没有更简捷更实惠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形成这种反思的意识其实比解题本身更重要,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3.让文明之花盛开作文 篇三

一、作文之“逸”源于读书之“劳”

“为学之道在厚积薄发”,读书的过程就是“厚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开阔了视野,训练了思维,增长了知识。多读、多记、多写,才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相反,语言的贫乏势必造成表达上的困难,从而影响作文的质量。可以说,作文之有阅读,犹鱼之有水也。没有见多识广、博采众长的“厚积”,就不可能有写作的“薄发”。历史上那些文坛宿将无不是广涉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典章轶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过:“作文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现代作家鲁迅也讲过:“文章应该怎么写,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现实中那些能文善写的学生无不得益于日常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阅读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多方面的素材。文章中的佳词妙句都可以在阅读中尽收眼底,牢记在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连句成篇、成段的能力。阅读可以开阔胸襟、启思益智、陶冶情操。有道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养气,培养做人和作文的浩然之气。离开阅读,学生的语言世界将是一片荒芜,更不要说会开出美丽的文学花朵。反言之,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如有神”助,就得“破万卷”书,若此,学生的作文之花就会盛开在阅读的沃土上。古往今来,诸多事实无不见证没有读书之“劳”便不会有作文之“逸”,作文之“逸”是源于读书之“劳”的。我们既没有必要附和“读书无用”之辞,更没有理由拒绝少走弯路之谏。

二、变读书之“劳”为作文之“逸”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不争的治学之道,但并不意味着“多读书就会写文章”“多读书就能把文章写好”。我们的学生,天天都在读“书”,十年寒窗下来,虽非“万卷”,总也达到“等身”之多了。为何很多学生怕作文,厌作文?不少学生中学毕业,不会记叙、议论,不会抒情、描写,不会遣词、造句,不会立意、谋篇……不要怪学生有“读书何用”之感慨。他们深知先人和老师的教诲是为他们好,他们“劳于读书”了,至于“逸于作文”否,很少有学生思考。而我们教师要思考,既“劳于读书”,为什么没有或少有“逸于作文”?问题在于,我们的学生并没有真正“读书”,他们一般不是“听书”就是“练书”。问题更在于,我们教师没有真正看护我们的学生去“读书”。不要以为教得学生会几道题,能理解文章中的微言大义就行了。其实,光理解是远远不够的,理解还只是在破译别人的东西,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母语习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然反复。“重复是语言学习之母。”有些人将记忆视为死读书,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记忆不仅是信息的输入、储存,而且还包括信息的整合、提取。要使自己出口成章,就必须饱学诗书,不仅要多读,而且要破读。要读得滚瓜烂熟,读得大彻大悟,读得刻骨铭心,读得摇情荡性,读得下笔如有神。

我们以为,在读书之“劳”与作文之“逸”中间,有很高的一道坎,只有跨过“劳逸”这道坎,学生才能真正厚积薄发。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说书读得要多,知识才厚实,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变读书之“劳”为作文之“逸”,作文之花才会盛开在阅读的沃土上。

叶圣陶先生说: “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一般来说,少有学生“读之得法”,能自己变读书之“劳”为作文之“逸”,大多数学生从读书之“劳”到作文之“逸”的历程是需要教师精心引导的。

三、与学生一起跨过从“劳”到“逸”这道坎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然而,真正落实在阅读和写作上,往往是读写分家,效果不大。那么,如何有效落实读写结合呢?

第一,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之作,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精心摘录、深入品味、模仿借鉴。首先紧紧抓住一个“读”字,把语文课本这一经典的阅读材料真正地读懂读透。中国文人对诵读的重要性是这样阐释的:“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时间长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就会丰富起来,领会文章意思也就比较透彻了。但是仅仅诵读还远远不够,还应该鼓励学生把课本中的经典语句摘录下来,并进行品味、赏析和仿写。比如:《紫藤萝瀑布》 中,有这么一句美句:“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在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花”比作“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和“就要绽开”的“忍俊不禁的笑容”,语句生动、形象,传达出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通过这样的摘抄、品味和赏析,在写到别的什么花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借鉴和模仿,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培养读写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久而久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以提高。同时这样做对于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也有着重要帮助。

第二,适当延伸课外阅读。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写作积累仅仅靠课内是不够的,叶圣陶先生在五十多年前就说过:“但凭一部国文教材,是够不上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因此,今天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语文课本的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内,而必须突破课堂的禁锢,突破课本的约束,做到课内外兼顾,中学生不能只读教材,还要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科普读物,以及政治、历史、社会等书刊,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用教师的热情和影响力,去充分激活学生心中原有的、潜在的阅读需求,引导他们走进名著的世界。学生一旦走进名著的世界,他们就会被震撼、被感动,他们就会有渴求、有思考,就会产生共鸣,品尝到阅读的快乐,这种快乐又会推动他们更加自觉地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与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生命的一部分。学生见多识广,就会“胸中有丘壑”,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空洞干瘪,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第三,以读促写,读写同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后,一定让学生亲自去写,以巩固阅读效果,提高写作水平。 所谓:“写而不读则空(空洞),读而不写则虚(徒然)。”多读和勤练是写好作文的基本保证。“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也就是俗语讲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多读和勤练确实是写好作文的基本保证,这也是人们多年来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写好作文的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著名作家陈丹燕说:“写作其实是寻找一种合适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方法,和一个选择穿什么衣服有很多相似。”可见,在胸藏万壑,饱读诗书,积累了才思、才情、才学以后,关键是选择恰当、完美的语言抒写自己,说自己的人生体验,写自己的独特感受。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真实体现读中学写,写中有读,读写有机结合。只有“劳于读书”,才能“逸于作文”。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的作文之花就会盛开在阅读的沃土上。

4.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篇四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人良好的道德风范和待人接物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文明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富强。在当今社会,人们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追求。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大声地向社会呼吁:文明,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文明,往往离我们只是一步之遥。一次,我和妈妈去城里的姑姑家做客,在1路公共汽车停靠站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潺潺巍巍上了车,虽然车上的乘客不多,但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好几个人都是站着(我也是站客之一),几个穿着时尚、文质彬彬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纹丝不动的坐在那里,目光冷漠、若无其事,看到他们的举动,我感到很生气,但也觉得无可奈何。这时,在最后一排角落衣着朴素、身材瘦小的年轻人起身离开座位,非常有礼貌的对老奶奶说:“奶奶,坐到这儿来吧﹗”并且扶着老奶奶走到车厢的最后一排让其坐下。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到老师平时教育我们要做一名乐于助人的人,在老奶奶上车时,她行动不便,我本可以扶老奶奶一把,可是,这看似简单的举动我却没做出来,我和车上几个看似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有什么两样。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净土,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的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现在少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言语粗俗,举动粗暴,完全有失于一名少先队员的身份,为此,我感到很痛心,这些学生身上的坏毛病折射出他们扭曲的心灵,这些人一旦“成才”,对国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非常大。因此,文明对一个国家、一个人来说尤为重要,要改变这种不文明现状,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5.愿文明之花盛开作文 篇五

文明是实战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

――题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明礼貌的风情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讲究品德教育修养。一种执着的追求,以此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一个动人心弦的音符。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道德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总之是为了在新的形式下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们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结合在一起,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时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中则。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

一个具有高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使之历经岁月永不衰,其实,文明礼仪时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很多时候,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动作都会体现出我们的修养。记得有一次搭公车,由于人多坐少,迟来的只能站着,到贸易站点上来一位老奶奶领着一个小孙子。他们颤颤巍巍地站在车上,在座的人都视若无睹,车内飘荡的“俗话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这是多大的讽刺!现在人们把自身的利益看得很重,谁也不愿吃一点亏。正如一个简单的让座,似乎让座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谁也不愿去做。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我们丢弃的,遗忘的不仅仅是那些陈规旧距,而不知不觉间那许许多多美好的品质,优良的传统正悄悄的淡出我们的视线,推出我们的脑海。那些激励了数万中华儿女的文明美德不幸地遭受了如此下场。

我不禁要问:中国人到底怎么了?是什么蒙住了大家的眼睛,遮住了大家的心灵?或许是忙碌的生活冲昏了头脑才做出了这些有伤风雅的事情,或许大家认为乃是不值得的事。但大家是否想过,文明礼仪是自身修养的表现,他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意它,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他就在你的心里扎根,成长。虽然微小,但却是我问每个人不可缺少的,正所谓滴水汇成河,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所以个人文明才是根本。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而人的文明修养天赋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知识水平,只是达到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得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标准,自身修养便得到完善。也便有了推动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文明美德犹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文明美德犹如一阵和风,可以拂去灰尘,给予我们心灵的纯洁;文明美德如一缕阳光可以照耀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光明。前进的路已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我们要顽强地走下去。

6.财苑盛开文明之花 篇六

(**市**局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电视汇报片解说)

在**省**市的东大门,有一座美丽的新兴工业城市——**市。这里是豫西百里煤城,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全国信访先进工作市、**省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银杏化石、楚坑遗址、鸿庆寺石窟在这片土地上烙下了浓厚的历史印记,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深厚历史文化的的熏陶下,古邑新城文明之花竞相盛开,**市**局就是这个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近年来,在上级文明委的精心指导下,**市**局对照省级文明单位标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不断提高单位职工的整体文明素质,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2010年**市地方**收入完成6.08亿元,人均收入排全省各县市第2位,总额排第27位,增幅排40位。

一、加强领导,创建工作扎实深入

**市**局高度重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成立了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人员,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文明办和各科室齐抓共管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该局建立了有效的责任考核奖惩机制,创建工作纳入各科室责任目标进行管理,健全与之配套的督查考核、绩效奖惩制度和投入保障机制,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按月编发《文明创建简报》及时详细反映文明创建亮点,在报纸、电视台、门户网站等多种 媒体上报道创建动态,树立形象、表扬先进、倡导风气、培养职工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市**局始终把提高干部文明素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班子成员带头学,干部职工主动学,确保学习制度化,方式多样化。加大对硬件建设方面投入,对荣誉室、图书室、活动室、公民文明学校进行重点改造,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载体,创建活动丰富多彩

1、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该局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制订帮扶计划,明确帮扶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办事处社区座谈了解情况。并及时筹措资金,支持社区改善道路基础设施;今年“五一”前夕,组织机关篮球队与社区篮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比赛;帮助社区申报农村环境治理项目,争取资金30余万元;开展“手拉手”共建,向社区捐赠图书1000余册;组织清洁家园活动,帮助粉刷墙体1500平方。

2、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局班子成员带头参加志愿者队伍,先后开展义务植树、义务清扫街道、社会公益捐赠等活动。特别是在河口社区举办“节”活动期间,**志愿者在活动现场设立政策咨询台2个,接受群众咨询600人次,发放宣传单1100余份,政策送到家门口,帮助农民了解家电下乡、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真正把实惠送到千家万户。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2011年4月,该局组织**系统文明知识竞赛,受到市文明委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精心准备,参加了市文明委组织的**市“杯”文明礼仪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他们还相继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珠算技能比赛、计算机操作技 术比武等活动,节日期间组织职工开展灯谜、乒乓球系列活动;组队参加**市建市30周年乒乓球比赛、迎五一军民共建篮球赛等,展现了**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4、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50人方阵参加建市30周年庆典革命歌曲拉歌会;精心筛选节目,踊跃参加全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文艺晚会,并获得金奖;组织党员干部到兰考焦裕禄纪念馆、河北西柏坡、林县红旗渠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干部职工高尚情操。

5、开展细胞创建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在全局开展“争文明科室、做文明职工、建文明家庭”活动,通过详细规划和评选,弘扬清风正气,引导干部职工见贤思齐,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已在该局蔚然成风。

二、强化服务,业务工作成绩突出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1亿元,年均增幅24%,**支出完成28亿元。**增收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的坚实的财力保障。

2、**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市**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超过12亿元。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加快。

3、**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推行部门预算,加大了项目支出控管力度,硬化了预算约束,严格了预算监督。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 革,统管范围扩大到169多个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开展政府采购,不断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每年资金节约率均达12%以上。投资评审管理进展迅速。2010年审减建设项目预算1574 万元。**大监督格局初步形成,政府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4、**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改革发展之中。该局以信息化为平台,财税库联网、镇财市管、村财镇管、“三资管理”等一批基础性管理网络初步形成,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保证了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5、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教育先导.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了门卫工作制度、家属楼看护制度、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办公楼及家属区实行了二十四小时值班巡逻制度,机关办公楼安装监控设施,重点部位定时设防。坚持对职工进行廉政教育法制教育,干部职工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该局多次被授予“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消防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

6、办公环境整洁优美。投入50余万元对办公楼进行了装修升级,重点对公民文明学校、荣誉室、文明办、文体活动室进行了高规格的整修。在环境卫生工作常抓不懈,楼前楼后的绿化区,聘请了专人管理,确保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对办公楼和家属区实行全天候保洁,办公楼亮化改造,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市**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实际,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文明服务的行业形象,取得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该局连续两届争创“省级文 明单位”称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两免一补先进集体”,并获得**市 “五好基层党组织”、**市纪委授予“**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该局连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记大功”单位,先后荣获市级(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结对帮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该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荣获**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省优质服务窗口”称号、2011年荣获“地(市)级文明服务示范窗口”、2008年荣获地(市)级“青年文明号标兵”等。

7.让文明之花盛开作文 篇七

一、精彩导入先声夺人

一节课的开始非常重要, 如果在刚上课时, 学生们就能被所学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 这节课无疑会是一节精彩的课。好的导入也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 并能为教学过程创造出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为一堂高效的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 我们应该对新课的导入环节作精心的设计, 让学生们一开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 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 在教学七年级上第6课《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时, 我首先让学生们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然后我问学生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呢?”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很喜欢这首歌, 它的主题应该是爱吧。”我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很好,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世界, 聊聊爱的话题吧!”学生们的神情立刻庄重起来, 我又说:“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里, 你们有爸爸、妈妈的关爱, 有同学之间的友爱……然而, 不同的人、不同的行为, 让我们体会到的爱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从主人公的行为中, 我们体会到的爱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导入, 学生们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这样的导入也能激发学生们的热情,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当然, 每堂课的导入方法要多样化, 尽量不要雷同, 让学生们有新鲜感, 这样他们就会想上思想品德课而不会感到厌烦。

二、借助时事引发思考

学生们喜欢谈论热点问题, 只要是他们所关注的, 他们都会特别感兴趣。而在思想品德课上, 有许多内容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 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来引发他们进行讨论。在讨论时, 可以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 围绕他们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使其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 以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恰恰体现了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之一———关注时事, 借助时事热点问题激情引趣, 引发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思考。

例如, 在教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时, 我问学生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最喜欢看什么类型的节目?”学生们听到我问这个问题, 顿时就兴奋起来了。他们的回答精彩纷呈, 各式各样。然后我接着说:“我喜欢看湖南台的真情栏目, 曾经看过一个洋妈妈跨国救养女的故事, 我被这个故事中的许多人感动了。今天, 我想把这份感动带入课堂, 让你们跟我一起回顾一下。”然后, 我用课件播放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结束以后, 我提出问题, 引发他们思考, 并让他们联系实际生活来分析助人问题。通过故事让他们感悟到:在生活中, 人人都有爱, 人人都有同情心, 而爱心又能传递, 所以故事中的主人公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关爱。也正因为世间有真情, 人人都有爱, 才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三、互动构建高效课堂

在课堂上,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相当重要的。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合作、交流分享, 实现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 生生互动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相推动。只有通过互动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富有人文气息, 才能体现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相逢在花季》时, 为了让学生们能有互动, 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对面的女孩 (男孩) 看过来, 让他们在小组内, 先用话语来描述自己, 树立自己美好的青春形象。也可以说一说理想中的自己是怎样的, 而在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有何差别呢?自己需要改变吗?需要“整容”吗?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们热情高涨, 一直都沉浸在热烈的探讨中。之后, 我又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最欣赏的男生 (女生) 又是怎样的呢?课堂气氛又立刻升温了, 当他们站起来展示结果时, 再次把我们的课推上了小高潮。所以说, 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 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 只有我们花费心思去营造和谐、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 才能确保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四、课后反思帮助成长

教学反思是相当必要的, 通过反思, 我们可以扬长避短, 吃一堑长一智, 改正不对的做法, 把好的做法发扬光大,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在1989年就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发展=经验+反思”。所以说, 教师只有经过反思, 教学水平才能有所提升。一个教师如果只是写一辈子的教案, 是难以成为名师的;但是如果能坚持写三年的反思, 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 反思对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8.让英语课堂盛开德育之花 篇八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一个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德育自然也离不开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几个习惯:

1.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英语课堂无疑充斥着各种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这时,常出现的局面就是除了对话者其他人成了局外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这样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而且也丧失了重要的学习机会。教学5B Unit 3 Hobbies句型时,我先与第一名学生进行对话,如下—Do you have any hobbies? —Yes, I do. —What’s your hobby? —I like growing flowers. 然后,我请第二名学生回答我的问题: Does she have any hobbies? —Yes, she does. —What’s her hobby? —She likes growing flowers. —How about you? —I like going shopping. 不仅考察学生是否在认真听,也渗透了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因为前面已经有了参照,我再追问一名水平不是很高的学生: what’s ~’s hobby? 学生很容易答出He likes going shopping。

2. 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三个臭皮匠敌过诸葛亮。”经研究显示与人交往的能力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交往的前提当然是交流,这也是英语作为语言学科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模拟的交际中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向学生渗透德育,如:在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 时,可以设计“weather report”, 请学生模拟气象员。在学习“How much is it?”时,可以布置“小商店”。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个交际用语时,可以设计医生和病人的对话。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交流、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

二、 渗透情感教育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放到首位,使学生在感情上接受。

1.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多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例如,教学5B Unit 4时由于情境需要学生演唱了《Hobbies》这首歌,我顺势表扬, “I’m glad to enjoy your song!”特别针对平时被表扬机会少的学生,我赞美道: “Zhou Tong, I don’t know that you can sing so beautifully!”效果立竿见影。新授单词中,我们常常采用Magic eyes比赛游戏活动,即满足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

2.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学习英语的初期,迎合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和激发兴趣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劳动,缺少应有的意志品质很容易落后,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成绩变化不难发现这点。特别是英语单词的记忆往往是学生学习英语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不断克服困难的信心,还要尽可能设置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使其在战胜困难中萌发出能力、毅力和动力。

三、 培育学生的生命智慧

学生将来无可避免地都将走上社会。德育的目的最终要培养社会真正需要、认可、欢迎的人。这就需要把英语课堂作载体见缝插针地进行相关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积累一定的生活哲理

这看似和英语学习沾不上边,可要知道英语说到底是传递知识信息的工具,涉及的内容自然和生活息息相关。 5B Unit8 E部分出现了四会单词catch, 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含义,出现了教学片断:

T: In the park,we can catch insects.(语音教学catch)

Do you like catching insects?

Ss: Yes,I do.

T: Can you catch other things?

Ss: I can catch cats/dogs/birds ...

T: Who can catch the bad egg?

Ss: Policemen.

T: Yes,look here,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it?(呈现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Ss: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9.让诚信之花处处盛开 篇九

学校:咸阳长庆子弟学校礼泉分校

姓名:黄亦若

班级:六

(二)班

一个讲诚信的人不仅会获得自信,还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不讲诚信的人不仅会伤害自己还会被人们唾弃。

今天在网页上看到,渭南高三学生李欣欣在下晚自习途中捡到一个钱包,里面光现金就有一万多元,她并没有趁天黑把这些据为己有,而是立刻交到派出所。她说:“我想失主应该挺着急的。”失主拿到钱包说:“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和这种品德,让人值得表扬一下。”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买菜,突然听见一个沙哑的声音:“哎!哎!你的钱!给你找的钱!”我回头一看,是一位大妈:她身着洗的发白的旧棉衣,衣襟上还有一块显眼的补丁。几张皱巴巴的零钱被她高举的手紧紧捏着。那位顾客接过钱,感激地说:”还是好人多啊!”

买完菜,我和妈妈站在人群中等公交车。天好冷,我们都缩着脖子,还不时跺跺脚。车终于来了,大家蜂拥而上。一个小青年将一枚“硬币”“当啷”一声投入了自动售票机,司机叔叔眼尖,说:“你再投!”全车人都用鄙视的眼光看着他,纷纷指责他。那小青年面红耳赤,灰溜溜地下车了。听着人们的议论,我想到了自己。

写作业时,我总是耍小聪明,稍稍有一点难的题目就抄答案。一到考试,我的成绩总是不好。思来想去,我终于明白,在学习上得踏踏实实。还有,以前妈妈要求我写作业时一定要认真检查,但每次我都骗妈妈说检查过了,妈妈检查时,我总是提心吊胆,可想而知,本来就马虎的我,又错了一大堆,不仅要重新做一遍,还要被训斥好半天。现在,我改掉了这个毛病,这次考试竟然得了100分。我想,只要坚持这样做,我一定会不断进步。

拾金不昧的李欣欣不仅得到失主的表扬,还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那个讲诚信的大妈用几块零钱“买”到了顾客对她的信任;那个不讲诚信的小青年用一元钱就“卖”掉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我用对自己的诚信换来了一个好成绩和自信。

10.国旗下讲话稿 让理想之花盛开 篇十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非常高兴我们又相聚在这美好的早晨。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畅谈理想。理想是一个既普通又神奇的词,我们经常能看到它、听到它。队歌里有“为着理想勇敢前进„„”的歌词,邓小平爷爷也给我们提出了“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要求。校园的花坛中、大道旁,一块块做工精致的标牌上也镌刻着一句句催人奋进的理想警句„„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找寻理想的 文化氛围。

翻开同学们的作文本,更是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句子:我要做一名医生,我会勇敢地站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我要做一个科学家,发明各种各样的机器,减轻人们的劳动;我要做一名关心热爱学生的好老师,为祖国的后代默默奉献;我要做一位网上推销员,把我国先进的产品推向世界„„

是 呀,有了理想,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人生才会更有意义。这些远大的理想让老师高兴,也让同学们有了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目标。有了它,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 多事情变得有意义起来,而另外一些事情则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时,你就会集中自己的力量,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而不会再让自己毫无目标的懒散下去了。

当 然,理想也绝不是转眼之间便可以实现的。只有从基本的地方做起,循序渐进地朝着目标行进,才会慢慢地接近它、达到它。种子不经过在泥土中的挣扎,奋斗,它 将永远只是一粒种子,而不可能发芽、成长为一棵大树。通往理想之巅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会遇到很多挫折,历经不少磨难。

(故事: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1928年在一次实验中感染脑炎病毒,最后造成双手瘫痪„„可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成为全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和诗人。他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科普文献,使我们从中领略到科学家的崇高风范。)(略)

相 信大家在听了高士其爷爷曲折的人生经历后,都会有很多的感慨。是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理想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理想就在我们的眼 前,理想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伸出智慧的双手,你就有希望把它紧紧地抓在自己的手中。要想达到目标,总得从小处开始。如果只有大目标,有时未免觉得太遥 远,太抽象。所以我们不妨在大目标确立之后,给自己订些小目标。比如,你的理想是当外交家,那么外语是必须学好的,因此每天坚持学习外语就是你的小目标。小目标确立之后,你会觉得一定要早睡早起,以免把时间浪费在床上。利用这段时间,你可以锻炼身体、记忆单词。于是,早起便有了意义,因为你有了目标,知道 该忙些什么。

古语说: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就如爬山,首先要做的,只能是认真而有耐性地去攀登。在你付出相当的辛劳,到达顶峰之后,回首来路,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克服了许多困难,走过了不少险路。这样,一次次的小成功,慢慢才会累积成大的、更接近理想目标的成功。

11.让校园盛开“素质教育之花” 篇十一

7月4日上午,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夏日的闷热无法阻挡部分中学师生代表参加赠送《慈善》杂志仪式的热情,他们满怀心中的喜悦之情,早早来到天津一中校园,兴致勃勃地参加这项活动。特别是天津一中的校领导、德育处和团委的负责人以及打扮漂亮的数十名学生代表,很早来到学校,在洁净宽敞的校门口迎候前来参加仪式的陆焕生会长等领导同志,迎候参加仪式的各校师生代表,迎候前来采访的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工人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电视台、天津市和平区有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天津一中的校领导傅婕等同志在会前与陆焕生会长等负责同志在休息室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陆焕生会长等领导同志认真地听取了天津一中校领导的介绍,非常高兴,深有感触地说:“哦!天津一中太漂亮了,太壮观了!了不起,在这样宽敞美丽的校园里读书,真是太幸福了!”

上午9时10分,天津一中会议室热闹非凡,喜气洋洋。随着天津一中团委书记李媛同志宣布开会的清脆话语声,天士力集团向部分中学赠送《慈善》杂志仪式暨“天士力杯素质教育之花有奖证文活动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与会师生代表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陆焕生会长等领导进入会场,会议室内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

当主持人李媛同志宣布仪式正式开始后,天津市和平区文联主席、《慈善》杂志社执行主编李玉林同志首先讲话。他首先代表《慈善》杂志社对天津一中的领导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在目前学校招生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亲自到会,会场布置得庄重、醒目、主题鲜明,为仪式的顺利举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谢。对天津一中、新华中学、天津五十五中、天津七中等13所中学派出师生代表参加活动表示感谢。李玉林同志在讲话中回顾了《慈善》杂志6年来从创刊、发展到逐步办成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的情况。他说,《慈善》杂志之所以能站稳脚跟,不断发展,而且在国内外发行,受到读者好评,原因就在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广大读者的关心和爱护。没有大家的支持关心和鼎力相助,就没有《慈善》杂志的今天,更不会有《慈善》杂志的明天。李玉林说,从现在起,由天士力集团出资赞助,在前两年向部分中学200个班级赠送《慈善》杂志的基础上,再次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到13所中学的1000个班级,以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学生阅读《慈善》杂志的队伍,让更多师生从杂志中汲取营养,让校园盛开“素质教育之花”,以便让学生从小养成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具有善心、品德高尚的人。李玉林还结合目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热点问题,详细叙述了开展“天士力杯素质教育之花有奖征文”活动的安排、要求和具体事项,希望广大师生拿起笔来,积极撰写爱心文章,踊跃参加征文活动。从今年7月开始启动,每年7月份对在《慈善》杂志“素质教育之花”栏目中刊发的文章进行评选,对优秀征文给予奖励。

李玉林的讲话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师生代表报以热烈掌声。在我身边坐着的一位学生表示要认真阅读《慈善》杂志,积极撰写爱心短文,踊跃参加“天士力杯素质教育之花有奖征文”活动。看着这位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感到这些孩子们多可爱呀。

紧接着,会议室里爆发出了阵阵笑声和掌声,这快乐的声音一直延续着。当陆焕生会长、赵玉衡副会长、佟树海秘书长、傅婕副书记等领导同志拿着一罗罗用红丝带捆扎的慈善书籍和《慈善》杂志赠送给师生代表时,师生代表手捧书籍和杂志,深深地表示谢意,兴奋的脸上激动的表情难以控制,不由得向在场的领导同志说一声:谢谢!

是的,爱心体现在慈善书籍中,善心包含在《慈善》杂志的每篇文章里。感激的话语有时可以说上千万句,然而,短短的“谢谢”两个字,却把与会的全体师生的感激之情表述得淋漓尽致。

当天津一中一名学生党员站在会场中间,代表13所中学发言时,把对天士力集团出资赠送《慈善》杂志的感激之情推向高潮。表示一定不辜负天士力集团领导与全体员工的期望,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系列活动中提高整体素质,积极参加爱心教育活动,踊跃参加“天士力杯素质教育之花有奖征文”活动。这名学生党员的发言,主题明确,热情奔放,层次清晰,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从这名学生党员身上,我清楚地看到青少年一代正在茁壮成长。

最后,主持人李媛同志请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慈善》杂志社社长陆焕生同志讲话,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陆焕生会长站起来激动地说,44年前,我曾在天津一中讲过课,当时我还不到30岁。一转眼40多年过去了,天津一中的校园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楼大厦,洁净校园,宽阔场地,明亮而壮观,在这样的校园里读书受教育,那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啊!

陆焕生会长虽已古稀之年,但讲话慷慨激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感染力强。他是位老领导、老前辈,但此时看上去更像是一位站在讲台上讲课的老教师,教书育人,循循善诱。他讲的一个个爱心故事,特别是讲的一位残疾青年经过顽强拼搏,最终成材的生动事例,师生们静静地听着、琢磨着、深受教育。我想,也许那每一位师生代表在暗暗地思考着陆焕生会长的每句话,心里在诉说着这样一句话:“今日是难忘的一天!”

陆焕生会长对《慈善》杂志开辟“素质教育之花”栏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素质教育之花”栏目,刊发了大、中、小学师生的许多爱心短文,也刊发了一些学生家长的文章。这些优秀短小的散文,尽管只有千字左右,包含的内容却相当丰富,我读了之后很是感动。实践证明,《慈善》杂志进入校园,深受师生欢迎,让校园盛开“素质教育之花”,对青少年学生的茁壮成长大有裨益。陆焕生会长在讲话中说,近一段时期,各校都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央各大宣传媒体集中报道了天津市和平区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这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充分肯定,说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在这个仪式上,天津一中的师生还倡导成立了“天津市未成年人爱心联盟”,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行动,对此我表示支持和祝贺。中学是青少年成堆的地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由企业赞助,把《慈善》杂志送到校园,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推动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我感到非常欣慰。

陆焕生会长的讲话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掌声不断,赞叹不已。人们对陆焕生会长这样一位老领导、老前辈、老同志热心于慈善事业,关爱青少年一代茁壮成长的精神,表示由衷地敬佩。

12.让文明之花盛开作文 篇十二

一、转变教师观念, 树立创新意识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学生的创新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创新引导, 而教师创新引导行为的产生则离不开其自身创新意识的驱动。因此, 想要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 首先要从教师入手,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教师的头脑中树立起牢固的创新意识, 继而促进创新教学行为的产生。

例如, 在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材第13课中, 学生们将要接触数字农植园方面的知识。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往往会严格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步骤, 将知识点逐个讲解, 直至学生理解。虽然这种方式很常用, 但难免让学生在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知识时感到枯燥乏味。于是,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设计了带领学生实际观察数字农植园的活动环节。我认为,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能够让学生在切身体验当中快速理解知识内容, 更能够以感官加深记忆。果然, 这种创新形式的教学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创新意识的树立并不是一句空话, 而是要体现于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当中。首先, 在教学计划制定阶段, 教师就要有意识地以创新思想为主导, 在各教学环节的安排布置当中融入创新理念。其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也应当不断深化实践, 创新教学意识, 以教师之力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使得这种创新意识在学生头脑中不断深化, 最后被学生掌握。

二、加强学科联系, 创建创新环境

虽然本文所讨论的创新教学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中心点, 但是, 这并不代表创新教学只局限于信息技术一门学科中。每种学习都离不开创新,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更是离不开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配合。以信息技术为原点,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有效方式, 更是一条教学捷径, 值得广大教师予以实践。

例如, 在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教材中, 学生们开始接触Power Point的相关知识。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我并没有单一针对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进行教学, 而是在每个技术呈现的同时都尽可能地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比如, 在教学生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时, 我以学生正在学习的语文课文为背景。学生们发现, 原来, 在分析课文时借助幻灯片插入适当的图片, 能够更好地感受文字的意境。同样地, 在练习如何插入声音时, 学生们也想到可以应用于英语朗读练习当中。

由此可见, 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困难。因为, 信息技术几乎可以广泛应用于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在这些联系的建立过程中, 学生们不仅能够开阔视野, 找到信息技术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之处, 更重要的是, 能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可以对信息技术加以利用的地方, 很好地开拓学生在各学科当中的学习思路, 创新意识也就随之产生了。教学创新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 教师应当站在整体的角度加以看待和处理。

三、灵活使用教材, 激发创新思维

虽然创新教学理念希望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走出教材的禁锢, 以开放性的思维设计并开展教学, 但并不代表教学过程可以完全抛弃教材。无论何时, 教材都是教学进行的出发点与重要依据。如何通过灵活使用教材来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 这是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例如, 在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教材中, 学生们首先接触的是认识与操作计算机。虽然这部分内容偏重理论, 不易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但是, 作为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基础, 该内容的学习必不可少, 且要按照教材中所规定的教学顺序严格进行。但是, 这也不代表在教学中完全没有创新的可能。在第6课的操作键盘理论知识教学完毕后, 我便组织了一个“文字输入比赛”, 引导学生在小组之间以比赛的形式综合实践之前所学的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绝不能脱离教材而存在。在教材所提供的主线之下, 教师可以通过灵活使用来激活看似死板的教材, 将其以一个全新灵动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能够使教材的功能与内涵得到更大程度的挖掘;另一方面也得以在灵活使用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13.让文明之花盛开作文 篇十三

一、学习《家长》,提高家长素质前不久,我刚走出校门,一个似曾相识的中年汉子亲切地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朱老师,您还记得吗?我是曹大勇的爸爸。当初要不是您多次耐心教育我,我非把大勇打死了,大勇怎么也考不上大学!今天我是特地来谢谢您,感谢您对大勇的培养,还要感谢家长学校对我的教育!”我难为情地吱唔着。他接着神秘兮兮地说:“您身边还有近期的《家长学校学员读物》吗?我们那儿有几个老顽固,我说服不了他们,就到您这儿来搬救兵!”……当他心满意足地离开时,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是家长学校帮助了他,是《家长》杂志成就了他们父子的双赢。当初,曹大勇刚进班不久,我就发现他与众不同:只管学习,甚至下课也在埋头苦学,其它什么事也不管,也不和同学们交往,也不参与任何活动。我几次想打开他的心窗,可是收效甚微。期中考试后,他更是一反常态,上课委靡不振,下课便趴在课桌上睡觉。望着这个谜一样的学生,我很是不安。万般无奈之下,我拨通了他家电话。他的父亲来校后,三言两语,我便知道事情的原委了。“为了他能读高中,我们都省吃俭用,负债累累,他再学习不好,怎么对得起钱呀?”“他这次回家后,就觉得不对劲,一问情况后,火不打一处出,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我看着大勇的父亲,再想着大勇的处境,感到责任重大,再这样下去,大勇非是毁了不可!于是我向他宣传了家长学校的好处,动员他定期来家长学校学习,他一脸惘然和不解:“我打他是犯罪?我的要求过分吗?我还要学习?”在我耐心地劝说下,他终于答应了我的要求。他参加了家长学校以后,我们利用《家长》杂志,让他系统地学习一些心理知识,掌握一些教育方法。《家长》杂志融故事性、趣味性、多样性于一体:既有典型事例剖析,也有成功经验的介绍;既有学习方法的点拨,也有道德教育的良方;既有法律法规的讲座,也有义务责任的明确;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与家长们见面后,家长们便爱不释手,如获至宝。大勇的父亲更是手不释卷,刻苦钻研,一遇到问题,就来找我,诸如“朱老师,大勇就是不理睬我,我又不能打他,该怎么好?”“朱老师,大勇信心足,怎么办?”等等。我一方面指点他该怎样怎样,一方面去教育大勇该怎样怎样。就这样我以家长学校为平台,以《家长》杂志为媒介,使大勇和他父亲的矛盾慢慢化解,使他们相互理解和彼此接纳。在家长学校总结会上,他主动发了言,声泪俱下,感动了所有的与会者。

二、介绍《家长》,提高育儿水平我校把办好家长学校作为家庭教育的突破口,在学校社会之间建立起一个结合点,促进教师、家长形成教育的合力。我充分认识到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借助于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家长》杂志,提高他们的育儿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的负担。前不久,我收到了01届高三毕业生吴健的一封信,信中说,他无锡轻工学院毕业后,在无锡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由于出色的表现,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月薪很高,向我表示感谢。读了他的信,我万分喜悦,成就感油然而生,而对《家长》杂志的感激之情也油然而生。他的成才可有一番曲折的经历。他是盱城人,家庭富裕,父母都是生意人,对吴健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混个高中毕业就行了,其它什么都无所谓。我几次对吴健的说教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只要一放假,吴健就变了,怎么办?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我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接触,我拿《家长》杂志上的《宋庆龄的父教》给他们看,然后再后他们交流。他们父母都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因为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也是一位商人,他们找到了共鸣点。我趁热打铁,讲述了宋嘉树是如何教育孩子们的:他对孩子要求严格,反对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主张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他信奉“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他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学习,一有空就给孩子们讲故事……吴健的父母听了以后,深感自己的浅薄,当即表示配合我的教育,支持我的主张。从此,家长、学校两股力量双管齐下,互相配合,使吴健的行为、学习一天天好转起来。最后,他心想事成——考上无锡轻工学院,现在的江南大学。试想想,如果我没有把《家长》杂志作为材料,硬是大道理说教,我能打动吴健的父母吗?我能教育好吴健吗?

三、运用《家长》,共筑互育平台0×年3月的某一天,我一下课,我班刘某的母亲把我拉到一旁,紧张地对我说:“朱老师,不得了,我家小某谈恋爱了?……”我当时就怔住了,以为听错了,她怎么可能谈恋爱?她的父亲患癌症刚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很懂事;在班级里,什么事都抢着做,人缘关系极好;学习上更是不用说了,目的明确,方法恰当,成绩优秀。总之,她是一位最令我放心而自豪的学生,她怎么谈了恋爱,一万个问号在脑海中悬挂着。我不相信地说:“怎么可能,您搞错了?”“是千真万确。这都怪我,那男孩在他父亲去世的那段日子,经常来我家安慰她,后来也不断地来,我也没往那事上想,我的女儿我是了解的,可昨天他又来我家,我以为他们在问问题,可我无意之中从窗户中看到他们抱在一起,正……”她的母亲不知是紧张还是难过,竟说不下去了。可我彻底明白了,她不但谈了,而且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了。怎么办?我原来没在意的事情也浮上心头,刘红近来的成绩是十分不稳定,性格也似乎古怪起来,不肯与同学交流,好象变了个人似的,一切都明白了,根就在这里!

共2页,当前第1页12

14.国旗下讲话稿之让理想之花盛开 篇十四

在中央电视台(新世纪科学论谈)节目中,一位女士问袁爷爷:“您是怎样决定学农的?”他兴奋地说,上中学时,学校组织同学参观农场,农场里满地的红花、绿果,使他在为兴奋,对农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考取了西南农学院。学校的一次参观,不经意间在袁爷爷心中插下了一粒理想“种子”,促使他成一名农学家。

在波兰,一个只有三岁的男孩主动地弹起了妈妈弹过的曲子。看到儿子对钢电视这样喜爱,妈妈特意为他请来了音乐老师。从此,小男孩学电视的积极性高了。因为手小,他就在自己的手指缝里夹上一个木塞子,使手指间的距离大一点,虽然这样很疼,但他一直坚持下来。六岁时,他不但钢电视弹得很出色,而且还学会了作曲。他八岁登台表演时,优美的电视声迷住了成千上万的听众,大家称赞他是神童,是小音乐家,后来他也真的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大音乐家,这个男孩就是肖邦。

古今中外,因兴趣火花而点燃成功之火的事例不胜枚举。兴趣是理想产生的基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同学们,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呢?兴趣爱好没有大小之分,只要你能好好地培养它,让它不仅接受阳光的哺育,而且经得起风雨的洗礼!

你的这份美好兴趣,就会成为开放思想之花最肥沃的土壤。

15.让课堂盛开质疑的思维之花 篇十五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要懂得别人平常处发现问题, 在别人不觉是问题看出有问题。”《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教学经验告诉我,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入手,效果比较好。质疑是创新思维、发展求异思维的源泉,质疑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贵有疑,有经疑问,学生就会产生解决疑问的内驱力,就会积极调动自己的观察、注意、想象,从而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一、树立生物课“以疑贯之”的教学思想,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台

“决定成功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思维的方向”,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之一的。要让学生的思维之花盛开,就要从培养质疑能力开始。“疑是思维之源”,学生只有发现和提出疑问,才会努力思考寻求解决疑问的途径和方法。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由学生自己发现疑问,带着疑问去摸索、实验、纠错、直至成功,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欲会更强烈,课堂才“活”起来。“以疑贯之”的课堂模式还能有效保持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使他们体验探究过程中的喜悦和艰辛,提高创新求异的思维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的确,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放手。但高出地面10 厘米的讲台,往往使老师产生凌驾于之上的错觉,总是喜欢代替学生发问,代替学生解答,有些老师甚至在提问是,等不及学生答完,就抢过话自己回答了问题。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凝滞,变成学习的“傀儡”。我们教师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自觉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营造平等宽松和谐氛围,给学生自由质疑的天地,使学生获得思维安全、思维自由,让学生乐于思维,敢于质疑。

三、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有效质疑

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生物课而言,更是如此。好的方法给了学生一 个正确的思维方向,可以有效打开学生的思维窗口。首先,质疑要始终围绕学习目标来进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很稚嫩,有时候,提出的问题不是肤浅没有内涵,就是离题万里,教师若简单否定,又打击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不敢再质疑,不敢再发问。教师要通过细致的的备课工作,设计出能引导学生正确质疑的目标,大目标下分设小目标,让学生有方向性地发现疑点。其次,质疑要针对问题,多想几个为什么,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四、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积极性

孔子云“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充当着“看客”的角色,一部分算是聪明的看客,看了还勉强能明白一二,还有一部分是迷惘的看客,看了也不懂,渐渐就对学科失去了兴趣。科学教学如果不能调动学生整体积极性,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也难免令人遗憾。为了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科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的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

教无定规,更重要的是“有教无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思维在新奇不断的课堂上朝着求新求异的方向发展。魏书生说: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活泼的课堂氛围,质疑探究的学习环境,会深深吸引每一个学生,“看客”现象自然减到最低。

五、及时有效的对学生的思维成果评价反馈,激发成就感

上一篇:重庆曙光印务有限公司简介下一篇:衢州市青少年传统项目运功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