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

2024-08-23

薪酬管理(精选8篇)

1.薪酬管理 篇一

工资薪酬和福利管理制度

一、总则目的(1)激励公司员工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保障和维护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除总经理、副总经理之外的全体职工。3 管理职责

(1)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

制定和维护薪酬福利制度,个人工资奖金表的审批。

(2)财务部

个人工资奖金表的编制、报批;

工资、奖金与其他各种补贴的发放;

各种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的代扣代交。

二、薪资构成本公司的员工薪资由工资、奖金和其他三部分构成:

(1)工资包含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

(2)奖金主要为全勤奖和年终奖(双薪);

(3)其他部分主要为加班工资。

(4)销售部工资待遇是底薪+提成(5)公司所有岗位,其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标准为60%:40%。

(6)本制度规定的薪资为税前薪资,个人所得税应从个人薪资中扣除。

本制度规定的薪资已包括各种保险费用和住房公积金中个人缴纳部分。绩效工资

(1)绩效工资是指与员工绩效考核成绩挂钩的工资部分,其计算公式为:绩效工资=工资标准*绩效工资比例*绩效考核系数

(2)绩效考核系数由员工当期所获得的绩效考核等级所决定:奖金

(1)全勤奖金:每月除公司规定的休假日外,均无请假、旷工、迟到、早退记录的人员,应给予全勤奖金。徒工全勤奖50元,其他人员全勤奖100元。

(2)年终奖金以双薪的形式发放:

奖金额=(基本工资+全年平均绩效工资)*年终综合考核系数*实际工作月数/1

2在公司上班半年(含半年)以上者有年终奖。加班工资

(1)除市场部销售人员、后勤人员之外的公司员工,在公司安排的休息日上班为加班。

(2)工资发放形式:加班工资=工资标准/26天

三、福利补贴

1“五险一金”

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为其缴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外出补贴

(1)普通员工住宿标准一天100元以内,500公里以内硬座,500公里以上可乘坐硬铺,伙食和市内交通补助一天60元。

(2)各部门负责人住宿标准一天200元以内,乘坐硬铺,如有特殊情况可申请乘坐飞机,伙食和市内交通补助一天100元。如有特殊情特议。

(3)副总住宿标准一天300元以内,乘坐硬铺,如有特殊情况可申请乘坐飞机,伙食和市内交通补助一天200元。如有特殊情特议。

(4)住宿和车费报销采取实报实销制,超出标准范围自行解决,住宿费用结余部分60%已奖金形式当月发放。

四、定薪岗位定薪

根据各岗位对于公司价值的评估结果以及各岗位薪资的市场行情,每个岗位分别设置最低薪资等级、标准薪资等级和最高薪资等级。个人定薪

(1)导入阶段:本制度开始实施时,根据各员工的学历、工龄、能力以及过去的业绩等情况,并参照员工过去的薪资水平,确定其介于所在岗位最低与最高薪资等级之间的具体等级。

(2)实施后:本制度实施后,员工个人薪资水平参照个人薪资调整的规定重新定级。例外处理

例外岗位或例外人员的薪资等级可由公司总经理特别确定,或将其高于正常薪资等级范围的部分以特殊津贴的形式发放。

五、薪资计算、审批与发放

1.薪资计算项目

员工月薪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全勤奖+加班工资+各种福利补贴-应扣款项

2.薪资计算

(1)出勤数据

各部门负责人与每月3日前提供部门员工的出勤数据;财务部依据出勤数据计算员工的加班工资;

财务部根据出勤数据计算员工工资中应扣除的部分。

(2)绩效工资

每月4日前,各部门必须上报部门内员工的业绩效考核结果。

财务部根据公司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工资标准以及绩效工资比例于6日前完成绩效工资计算。

(3)小数处理:各项目一律以元为单位计算,若有小数产生一律四舍五入。

3.薪资审批

(1)正常审批程序:财务部完成薪资计算并制成工资表,于每月8日前送交总经理审批。

(2)特殊情况:如8日前总经理因出差不在公司,则交行政副总经理审批。

4.薪资发放

(1)月薪资发放日期:公司于每月10日发放上月薪资,如遇周末、节假日则顺延发放。

员工领取薪资时,必须依照规定的手续,用钢笔或签字笔在工资表上签名。

因计算错误等造成薪资超领时,员工必须在发现后立即归还,否则,公司可在下月发放薪资时直接扣除超额部分。

(2)年终奖金发放日期:每年春节前发放。

七、附则

员工对薪资产生异议时可以提出书面申请,行使薪资请求权,但自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视为弃权。

对于本制度未规定的事项,依公司其他有关规定办理。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其他类似或有冲突的规定

自本制度执行之日起自行失效。

本制度解释权归乌海市电安电气有限公司。

2.薪酬管理 篇二

一、煤炭企业薪酬管理的要求

1. 薪酬要与能力、绩效相结合。

企业不仅要考虑短期的绩效,更要考虑长期的绩效,而长期的绩效要靠员工不断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去实现。这些技能短期内是无法达到的,短期内也可能无法发挥作用,但从长远看,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在分配时要有所体现。

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特点不同,产生效益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讲,生产人员产生效益,营销人员实现效益,而管理人员的效益则很难计算,设计人员效益的产生是很缓慢的。所以,薪酬设计需要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为不同的人员设计不同的薪酬模式。销售人员可以采用提成制,生产人员采取计件制,也就是效益薪酬制,而对于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岗位效益制或岗位技能制薪酬,将技能、业绩与薪酬挂起勾来。

2. 薪酬要体现企业的战略和文化。

薪酬不只是为了体现激励、公平、能力、业绩等,最重要的是要实现群体目标———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将企业的战略、文化所需要的行为与薪酬体系进行有效的无缝链接,是薪酬设计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发钱的依据比发钱的多少更重要"也说明了这一点,员工要明确努力的具体方向,知道哪方面做好了可以拿到更多,哪方面没有做好薪酬就会受到影响,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薪酬策略的选择、薪酬计划的制定、薪酬方案的设计和运作时,均应体现对企业战略方向的细致考虑,将企业的战略和文化转化为职工的具体行动方案。

3. 薪酬要体现激励功能。

薪酬作为一种激励措施,无疑从根本上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取向。初级的激励使员工愿意更进一步去工作,把任务完成并做得更好。更高层次的激励是广泛的导向,让得到酬劳的员工按企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企业希望的方向是多方面的,价值观方向是要求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文化相符;行为标准方向是对员工遵循企业工作标准要求的行为给以适当的奖励;工作方向是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员工给予既定的奖励;责任方向是对关键岗位的员工尽到职责而付出的必要报酬;能力发展方向是对与企业核心能力有关的员工给以更大的报酬等。但是,在煤炭企业的实践中,薪酬的这种激励功能没有真正在分配上实现,导致部分员工往往迷失方向。

4. 薪酬要体现内、外部公平性。

企业是由不同的部门组成的,部门又是由不同的岗位组成的,有些直接创造了价值,有些间接创造了价值。薪酬分配一定要考虑这种协同的作用,制定出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成员的岗位分配比例,切实体现公平的原则。

煤炭企业生存于各个地区,员工不但会和本企业的人比较付出与回报,而且会和同行业、同地区、其他行业、其他地区的员工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是感觉自己的收入低于别人,就有可能跳槽,离开本企业。所以煤炭企业薪酬要体现内、外部公平性。

5. 把福利作为薪酬的必要补充。

薪酬一般被看作是企业对员工付出劳动的补偿,而福利则表示企业对员工的重视。企业要与员工建立长远的“契约关系”,除薪酬等硬手段外,还得有效地运用福利措施。煤炭企业职工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中,比较看重企业给予的福利,如果企业能很好地运用其福利手段,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给予员工充分的认同感。

管理学家赫尔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细致说明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员工心理的影响关系。这些因素是安全、地位、工作条件、企业政策与管理者的关系等。据此他认为,薪酬是吸引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决定员工最后选择的往往是企业的整体环境,是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在一些企业里,薪酬政策是给最优秀的人才最有竞争力的薪酬,因为人才是最优秀的,薪酬当然是最好的。但在另外一些企业里,他们可以支付很高的薪酬,但在薪酬支付上他们不占先,却同样可以吸引到最优秀的员工,企业的文化、名气、成长性、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机会,都使员工并不会因为企业的薪酬不是最高而不留在这个企业,对多数员工来说,得到新的机会学习与成长,是上司给的最好奖励。

二、煤炭企业薪酬制定的具体步骤

1. 开展外部市场调查和企业内部民意调查,为设计切实可行、顺应人心的薪酬管理方案提供基础。

煤矿企业设计薪酬管理方案,必须充分考虑行业特点、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消费指数、同行业薪酬水平等因素,使企业职工薪酬水平保持在既能稳住人心、留住人才,又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开展民意调查,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扬长避短。

2. 组建或完善高效的薪酬管理机构,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和完善高效、便捷的薪酬管理机构,为构建企业科学、规范的薪酬体系提供组织保证。此外,薪酬体系设计不能简单地由薪酬管理机构来推动和完成,必须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氛围,靠企业上下全部职工的参与,与上层沟通好,获得支持;与中层沟通好,获得配合;与员工沟通好,获得认同。

3. 开展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设计企业薪酬水平。

对煤矿企业所有工作性质进行罗列,设置工作岗位和职位,针对各个岗位按照分类排序的方法确定合理薪酬。

4. 薪酬体系确定由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监督。

职工收入分配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煤矿企业薪酬分配方案、薪酬管理办法的确定,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监督。

5.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良好运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同薪酬管理体系的执行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良好运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构建企业科学、规范的薪酬管理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煤矿企业薪酬体系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解决煤矿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解决影响收入分配的深层次问题,标本兼治,循序渐进,深化分配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改革,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整体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 根据行业特点,突出以人为本。

煤炭行业属艰苦行业,井下职工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因此,在制订薪酬分配政策时应向生产一线倾斜。同时,要兼顾外部竞争情况,必须考虑社会的生活成本、物体指数、企业的工资支出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因素,形成规范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2. 注重公平,实现和谐薪酬。

工资分配中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在于是否公平。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分配的公平,不是要求收入的平均,而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妥善解决因经济高速增长而带来的分配不公正问题以及派生出的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和弱势群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 严格绩效考核,充分利用薪酬的激励导向功能。

和谐薪酬不是平均主义分配。有差距的分配才是公平的分配,建立在科学绩效考核基础上的差距才是公平的差距。因此,在薪酬体系中引入风险机制,使薪酬成为一种激励和鞭策并用的措施,把职工在岗位上的工作业绩、工作表现、工作态度与企业目标联系起来,对职工进行多层次考评以确定其综合绩效,并以此作为计发职工工资和奖金的重要依据。

4. 改变传统单一的福利模式,重视员工的福利愿望。

企业制定薪酬福利制度的目的是吸引最好的人才,留住最好的人才,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内在潜能。由于不同员工会有不同的需求和爱好,采用统一的福利形式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最好的办法是采用菜单式福利,即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列出一些福利项目,并规定一定的福利总值,让员工自由选择,各取所需。

参考文献

[1]乔春全.浅谈煤炭企业如何稿好薪酬与非薪酬激励[J].科协论坛, 2007, (8) .

[2]齐刚.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N].中国经营报, 2004-12.

3.薪酬管理 篇三

关键词:薪酬公平感 分配公平 程序公平 人际公平 信息公平

一、前言

薪酬对于员工是对其提供劳动或劳务的回报,对于企业是引导员工关注客户需求、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提升工作绩效的激励手段。企业在薪酬管理中首先要保证合法目标,即企业实施的薪酬制度要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条例;其次要实现效率目标,即通过成本控制,用适当的薪酬成本给组织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最后要实现公平目标,即薪酬分配的合理与平等,实现分配机会的公平、分配制度的公平、分配过程的公平和分配规则的公平。薪酬公平与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及绩效结果,所以企业在薪酬管理中要以薪酬公平为主要目标,密切关注如何提升员工的薪酬公平感。

二、薪酬公平感概述

(一)薪酬公平感的内涵

薪酬公平指的是薪酬分配的合理与平等。薪酬公平并不意味着薪酬分配结果的均等或平均,而是分配的机会、分配的制度、分配的过程和分配规则的公平。对每个员工来说,参与收入分配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实际分配的结果必然是不均等的。所以,薪酬公平感实际上是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薪酬管理和所得薪酬是否公平、公正、合理的主观认知和判断。

(二)薪酬公平感的维度和结构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薪酬管理公平性维度的构成存在一定的争议,相关薪酬公平性维度的研究主要有四种理论:一是双维度论,将薪酬管理公平性分为分配公平性和程序公平性。二是单维度论,认为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之间联系紧密,无法在二者之间做实证区分。三是三维度论,认为薪酬公平性由分配公平性、程序公平性和互动公平性三部分构成。四是四维度论,认为薪酬公平性由分配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人际公平性和信息公平性组成。

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引致员工的薪酬公平感更容易受到互动公平和信息公平的影响,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薪酬公平的四维结构。伍晓奕等(2006)在研究宾馆员工的薪酬管理公平性时,通过确认性因子和二阶因子分析得出,薪酬管理结果、程序、交往、信息公平性是四个不同的概念,而且是“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四个组成部分。刘耀中,姜荣萍(2008)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员工薪酬公平感四维结构更合理:即分配结果公平感、程序执行公平感、领导评价公平感和信息提供公平感。丁倩(2009)在薪酬管理公平性对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中也支持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四维结构。李先鹏、邱颖明(2010)采用Moom(1991,1996)的问卷,选取金融业、IT行业的知识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与检验亦得出知识员工的薪酬管理公平性由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四个维度构成。薪酬公平感四维度分别指:

1、分配公平:1965年美国学者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中指出,员工会以自己的状况与他人的状况进行相对比较,以判断是否被公平的对待,而非以某些绝对的标准来判断。根据这个理论,员工会以个人所了解的结果(如工资、奖金、福利、升迁等)与所认识到的投入(如知识、技术、能力、努力程度、教育程度等)的比值,来与他人的结果和投入的比值相比较。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投入与结果的比值与别人的比值相等时,便认为是应该的、正常的,因而心情舒畅,工作努力。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

2、程序公平:1975年John W. Thibaut和Lanren walker依据法律中的公平观点,提出了程序公平观点。程序公正性理论认为人们会依据决策结果所产生的程序对决策结果做出反应,并且在本质上人们认为公正的程序是首要的。当人们无法直接操控某项决策时,公正的程序就可以作为一种间接的控制工具。公正的程序可以让人们觉得,他们的利益在长期中都是可以受到保护的。

3、互动公平:互动公平最初由Bies & Moag (1986)提出,是员工在管理者执行程序时所受到的人际对待的公平认知,它关注组织行为中上司与下属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互动公平理论认为在组织程序进行中,个人所受的人际待遇会影响其对结果公平的评估;因为传统公平理论强调相对比较,但由于个人在评估公平过程时,较有可能采取绝对标准,因此个人所感受到的人际关系,将会影响其对结果公平的认知。

4、信息公平:Greenberg (1993)进一步把互动公平分为信息公平和人际公平,其中信息公平指向员工传递有关信息,解释采取某种分配程序或分配结果的原因,是否给当事人传达了应有的信息,给当事人提供必要的解释。

三、薪酬管理中提升薪酬公平感的措施

企业的薪酬管理包括薪酬分析与设计和薪酬日常管理两方面工作。薪酬分析与体系设计是指对当前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进行分析诊断、明确公司付薪理念及薪酬水平市场定位、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构成的设计;薪酬的日常管理包括薪酬成本预算及测算、薪酬发放及薪酬调整等。

(一)薪酬分析与体系设计

1、薪酬分析首先要对企业的薪酬现状进行调查及数据采集,企业要了解企业各类人员的总体薪酬水平、各类人员薪酬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水平和比例关系(如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的比例等)、企业中的薪酬级别及每个级别的薪酬范围、企业薪酬成本及占总运营成本的比例等薪酬现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形成详细的现状调研报告。

2、在薪酬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内部公平性的分析,目的是要了解内部员工薪酬水平的相对公平性,内部公平性分析要基于企业不同的付薪理念来进行。如果企业是基于职位付薪,即以职位价值为基础来支付薪酬,那么内部公平性要分析企业内部不同序列员工(如管理序列人员、技术序列人员、销售序列人员等)、同序列不同职位等级员工以及同一职位上不同任职人员的薪酬水平,以考察职位等级与员工薪酬水平之间的关系来评判公平性;如果企业是基于能力或技能付薪,即企业根据员工所掌握的与工作有关的技术或能力来支付薪酬,则内部公平性要通过对任职者的技能或能力检验和评价来考察员工的技能或能力与其薪酬水平之间的关联性;如果企业是基于绩效付薪,即企业依据个人绩效水平来支付薪酬,则内部公平性的分析要考虑薪酬水平与不同绩效结果之间的关联性。

3、在企业内部公平性分析同时也要对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性进行分析,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市场薪酬水平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同行业内或与本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其他企业,调查的内容包括同行业的薪酬水平、企业所在地区的薪酬水平及同行业内企业的薪酬构成等,调查的方法可以查阅政府公开的薪酬水平报告、购买权威薪酬报告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调查。

在薪酬现状分析与薪酬调查的基础上,企业要制定与其愿景、使命和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的薪酬策略。在薪资定位上,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和人才策略,决定是选择薪酬领先策略或薪酬跟随策略,并要考虑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整体协调一致。在接下来的薪酬体系的设计中,企业要考虑职位、技能或能力以及个人绩效三方面的因素,即选择哪种付薪理念。以上这三种付薪理念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可以针对不同序列员工来选择适合的薪酬体系。对于管理类人员,由于其职位设置稳定、职责明晰,企业应以“职位”付薪为导向,依据所任职位的重要程度确定固定薪酬,再结合个人绩效结果支付浮动薪酬;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及设计人员等,由于其技能或能力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并且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应以“能力(技能)”付薪为导向,通过建立各层次的能力素质模型,对员工进行能力测评,将任职能力与其薪酬联系起来;对于销售类及绩效结果易于量化考核的员工,企业应以“绩效”付薪为导向,建立与员工个人努力和绩效相匹配的薪酬体系,由绩效结果来确定个人薪酬水平,以促进员工更加主动地改善绩效水平,来带动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

分配公平是薪酬体系设计的基础,只有经过科学的薪酬调研与分析,依据不同职位序列的特点设计出员工认同的薪酬体系,为薪酬的日常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薪酬的日常管理

薪酬分析与体系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薪酬公平感中的“分配公平”,那么薪酬的日常管理则与薪酬公平感的“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以及“信息公平”密切相关。

1、提升“程序公平”方面的措施:为减少员工之间的攀比,避免员工对薪酬决策产生不必要的质疑,许多企业实施“薪酬保密”制度,规定员工不允许泄露自己的薪酬信息,而且企业的薪酬政策和制度往往也不对员工公开,所以员工会认为企业在薪酬分配中会存在着“暗箱操作”,这样会大大降低员工的薪酬公平感,对企业产生不信任。为提升员工对薪酬分配程序及分配方法公平的感知,企业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薪酬公开,即对员工适度公开薪酬决策信息,包括企业整体的薪酬战略、薪酬制度、薪酬水平、薪酬结构等内容,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薪酬体系和制度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是摒弃了管理者的私利和个人偏见的,对企业任何人在任何时间所适用的薪酬管理都是一致的,使薪酬管理透明化;二是薪酬参与,即鼓励员工参与薪酬体系设计和薪酬制度的制定,可以定期开展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的期望,听取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使分配程序能够代表和兼顾到企业员工的利益;三是薪酬沟通与申诉,即从薪酬体系设计到薪酬方案执行的薪酬管理各个环节,企业将薪酬信息与员工进行交流,允许员工进行薪酬申诉,对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不公平决策进行修正,与员工达成共识。通过薪酬公开、薪酬参与以及薪酬沟通与申诉,使员工感知到企业在薪酬分配程序与方法的公平性,提升薪酬公平感。

2、提升“互动公平”方面的措施:由于薪酬公平感中的“分配公平”主要来源于员工之间的相对比较,那么员工对“互动公平”的感受则主要来源于上级在薪酬管理中是否公平地对待了自己,即员工个人与上级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是否影响到了员工的薪酬水平。为了提升员工对“互动公平”的感知,在薪酬管理过程中,为使员工感受到其上级主管非常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并且公正地对其进行了评价,企业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绩效目标制定阶段,要实现上级主管与员工就工作目标达成一致,双方围绕员工职责、企业和部门的目标展开讨论和沟通,从而形成员工的个人绩效目标,并以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二是在绩效计划实施中,上级主管要认真观察并记录员工在绩效期间的绩效表现,最好的办法是走出办公室自己去观察,而不能间接地听取其他人的汇报,对于关键事件要及时记录并形成员工绩效管理档案,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三是重视绩效辅导与考核结果反馈,在绩效周期内上级主管根据员工的工作进展、工作成绩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并且积极提供必要的帮助,与员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帮助员工达成绩效目标。通过绩效辅导不仅可以前瞻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可以促进上级主管与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员工对上级主管的信任感;在绩效周期结束时,上级主管要就员工在整个考核周期内的表现及结果进行反馈面谈,让员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的同时提出下一绩效周期的改进计划。通过上级对员工进行的绩效辅导与沟通,让员工感受到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将会影响员工对薪酬公平的认知。

3、提升“信息公平”方面的措施:在薪酬管理中,尤其是处于调整薪酬或发放浮动薪酬阶段,企业内部时常会有所谓“内幕信息”的出现,随着这些企业内部尚未公开的、只有少数运作人员掌握的信息不断扩散,会引发员工的不信任。为了提升员工对“信息公平”的感知,企业可以在薪酬重大调整前,召开薪酬沟通会,面向全体员工全面地阐述公司相关的薪酬调整政策、定位、具体方案和流程方法,公开薪酬信息;在薪酬调整结束后,根据薪酬变动的结果,上级主管领导要对员工耐心地解释对其薪酬决策的过程,使员工理解薪酬分配的程序和标准,提高员工的认同与信任。

四、结束语

薪酬公平是薪酬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公平性”在薪酬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议题。薪酬公平感是员工个人对企业薪酬管理是否公平的一种心理感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它直接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进而会影响企业整体的绩效和利益。因此,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并着力提升员工的薪酬公平感,从分配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人际公平性和信息公平性四个维度出发,寻找提升薪酬公平感的有效途径,进而促进员工的薪酬满意与工作满意,发挥薪酬管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欢.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满意度影响文献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3(8)

[2]丁辉.薪资程序公平与薪资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 2003: 55—67

[3]朱琪,罗科技.薪酬公平:前因与后果[J].华东经济管理,2008(6)

[4]罗先智.薪酬公平感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J].宿州学院学报,2012(6)

[5]姜荣萍.企业员工薪酬公平感结构维度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11

[6]朱志勇.基于公平性的企业薪酬管理[D].山东大学,2013:6—7

[7]刘耀中,姜荣萍.企业员工薪酬公平感实证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8(3)

4.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 篇四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

董事长年薪收入=基本年薪+绩效年薪+长期绩效年薪

总经理年薪收入=基本年薪+绩效年薪+长期绩效年薪

其他高管人员年薪收入=基本年薪+绩效年薪。

*任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任职期末主营业务收入-任职期初主营业务收入)/任职期初主营业务收入}÷3 ×100%

*考核调节系数=0~5,主要关注董事长、总经理在任职期间,经过努力增长了企业的现实竞争能力和潜在竞争能力,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积极向上显著变化。这其中包括企业知名度、产品品牌、市场开拓力、企业文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开发、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等;考核调节系数由董事会确定。

注:当任期内资产保值增值率为负数,且任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负数时,企业高管人员无长期绩效收入。

5.薪酬管理 篇五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集团公司及各成员企业薪酬管理,充分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制定原则

(1)竞争原则:企业保证薪酬水平具有相对市场竞争力;

(2)公平原则:使企业内部不同职务序列、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员工之间的薪酬相对公平合理;

(3)激励原则:企业根据员工的贡献,决定员工的薪酬。第三条 薪资形态

员工工资以月薪制为标准。第四条 薪资结算日

计算期间一月底最后一天为结算日。第五条 薪资发放日

1、薪资的给付原则在每月的10日支付,工资支付日遇休假日或星期例假日时,则提早于前一日发放,但若遇连续两日以上的休假时,则在销假上班后第一日发放;

2、因不得已的理由而无法按期支付工资时,应于支付日的前五日早上公告通知员工。

第六条 薪资扣除

除依据法令之扣除额外,其公司各项管理方面之相关费用也由薪资中扣除。

第二章 薪酬构成

薪酬设计按人力资源的不同类别,实行分类管理,着重体现岗位(或职位)价值和个人贡献。鼓励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共同致力于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共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第一条 正式员工薪酬构成

薪酬构成=岗位工资+工龄工资+各种福利+津贴+奖金 第二条 试用期员工薪酬构成

1、一般员工试用期为1~3个月不等,具体时间长短根据所在岗位而定;

2、员工试用期工资依据员工工资系列适用范围,试用期内享受正式员工所发放的各类津贴。

第三章 构成细则

第一条 岗位工资 即各岗位基本收入。第二条 工龄工资

员工入职半年以上的,每年年终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调薪,其基本收入涨幅为5%-15%(入司之日起开始计算),其金额视为工龄工资。

第三条 各种福利

1、社保

员工转入职半年后,根据新增比例及工作表现检评合格者予以缴纳社保(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

2、公积金 方式同社保。

3、法定节假日

元旦、春节;五

一、端午;

十一、中秋节,公司发放福利。

4、婚假、丧假、产假、护理假与哺乳假(依据国家规定)

(1)婚假:达到法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即可享受3天婚假;晚婚:男25周岁,女23周岁初次结婚即可享受18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

夫妻双方不在同一地区的可享受3天路程假;

(2)丧假:父母、配偶7天;兄弟姐妹5天;其他亲属3天(不包含路程时间);

(3)护理假:3天,达到晚婚晚育者享受15天护理假; 以上假期假期间全额发放岗位工资,且休假期间不包含公休日。

(4)产假: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A、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且算作劳动时间。

B、产前假: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作期间休息一小时。产假期间发放80%岗位工资,生育津贴与医疗津贴由社保局发放。(5)哺乳假: 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也可合并使用。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享受哺乳假六个半月。

4、年休假

员工入司满1年后,每年可享受7天带薪(岗位工资)年休假。本休完,尚未休假者视为自动放弃,公司不补发年休假工资。

5、工伤假

因工伤导致不能正常上班的,凭借医院出具的证明可享受工伤假。第四条 津贴 视公司经营状况,发放一下津贴:

1、交通补贴:每月发放60元;

2、员工生日:员工生日当天带薪休假0.5天,且可领取一张生日蛋糕券;

3、话费补贴:经理级以上每月100元,职能岗位、设计师每月50元;业务员完成当月任务者80元;

4、公司根据情况不定期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活动费由公司承担。第五条 年终奖金

依据当年经营状况核算员工年终奖金,具体详见《年终奖金制度》。

第三章 岗位工资

第一条 装修顾问、设计师薪资

试用期:岗位工资1200元,享有正式员工福利津贴 正式员工:岗位工资1500元 第二条 办公室文员薪资

试用期:岗位工资1500元,享有正式员工福利津贴 正式员工:岗位工资2000元 第三条 部门经理薪资

1、业务类

试用期:岗位工资2000元,享有正式员工福利津贴 正式员工:岗位工资2500元

2、职能类

试用期:岗位工资3000元,享有正式员工福利津贴 正式员工:岗位工资3500元

第四章 薪资保密管理 第一条 本中心为鼓励各级员工恪尽职守,且能为中心盈利与发展积极作贡献,实施以贡献、工作能力论酬的薪资制度,为培养以贡献争取高薪的风气,以及避免优秀人员遭嫉妒,特推行薪资保密管理办法。

第二条 各级领导应要求所属人员不探询他人薪资,不评论他人薪资,以工作表现争取高薪。

第三条 各级人员的薪资除综合管理部主办核薪人员、发薪人员和各级直属领导外,一律保密,如有违反,处罚如下:

1.主办核薪及发薪人员,非经批准,不得私自外泄任何人薪资,如有泄漏事件,另调他职;

2.探询他人薪资者,扣发当月1/3基本工资;

3.吐露本身薪资或评论他人薪资者,扣发当月2/3基本工资,如因而招惹是非者视情节严重性扣发当月所有奖金或予以停职处分

第四条 薪资计算如有不明之处,报经直属主管向综合管理部查明处理,不得自行理论。

第五章 附则

第一条 本细则与国家有关法律不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6.####薪酬管理办法 篇六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公司经营与管理实施方案》要求,为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认真执行总公司基本工资制度和动态运行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工公司实际,进一步加强工资总额管理、岗位(技能)工资管理、效益工资管理、单项奖金管理及加班工资和夜班工资管理,逐步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办法,努力调动全公司各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确保市场销售、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等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属各单位及在职职工。

第二章 工资总额管理

第四条 按照总公司下达的年工资总额计划,实行“工公司调控总量,分级分类管理”的管理体制。

第五条 根据工资总量增长随经济效益增长的要求,坚持工效挂钩、按劳取酬、按

劳分配的原则,加强工资总量宏观调控,依据工公司经营计划指标,下达工资奖金计 划。

第六条 工资总额计划中包括岗位(技能)工资、津补贴和效益工资三部分。岗位等级(技能)工资和津补贴严格按照现行工资制度执行,效益工资根据工公司的效益及各职能部门严格考核的情况下按时发放。

第七条 各单位工资总额按年初各单位在册职工人数测算。

第三章 岗位(技能)工资管理

第八条 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操作和服务岗位人员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

第九条 岗位(技能)工资要实行动态管理,对于岗位变动严格执行三类岗位变动审批程序,经劳资部门批准备案后,方可对岗位工资进行调整。

第十条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1、职工依法参加社会活动、休探亲假、婚丧假、疗养、带薪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2、职工事假、旷工期间(不含工休日和法定假日)岗位(技)工资停发;全月 事假,当月无薪。

3、职工病假期间(不含工休日和法定假日)岗位(技)工资按以下标准计发,工资性津贴照发,岗位性津补贴停发。

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

(1)、连续工龄不满5年的,按70%计发;(2)、连续工龄满5年不满10年的,按75%计发;(3)、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15年的,按80%计发;

(4)、连续工龄满15年不满20年的,按85%计发;(5)、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25年的,按90%计发;(6)、连续工龄满25年不满30年的,按95%计发;(7)、连续工龄满30年以上的,按100%计发。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上的:

(1)、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65%计发;(2)、连续工龄满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3)、连续工龄满20年的,按75%计发。

4、加班工资以本人岗位(技)工资为基数计发。

5、职工经组织安排转岗培训及学习期间,岗位(技)工资及工资性津补贴照发,岗位性津补贴停发。

6、职工待岗期间,岗位(技)工资按60%计发,工资性津补贴照发,岗位性津补贴停发。

7、职工试岗期间,岗位(技)工资按80%计发,各项津补贴照发。

8、职工被开除公司籍留公司察看期间,停发工资,执行生活费,标准为每人每月元,工公司经济效益不好,职工正常收入降低的,可相应下浮标准,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9、职工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或被司法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期 间,工资停发。

10、职工被取保候审回单位工作期间,暂时停发工资,改发生活费。取保候审结束后仍在企业工作,单位给予开除公司籍留公司察看处分的,继续执行生活费;单位给予其他处分或不予处分的,从取保候审结束的次月起恢复工资待遇(岗位变动的,按原岗位工资标准进行变动),并按原岗位补发取保候审回企业工作期间的工资差额。

11、女职工休哺育延长假期间,岗位(技)工资按70%计发,工资性津补贴照 发,岗位性津补贴停发。

12、自费长学人员在长学期间,工资奖金停发,企业及个人所承担的费用全部由个人自理。企业承担部分由本人一次性交齐,逾期不交后果自负。工龄可连续计算,遇有工资调整,按调资文件执行,并进入本人档案。

第四章 效益工资管理

第十一条 在总公司下达的奖金总额计划中,分解成三部份:一是基础效益工资,二是浮动效益工资(生产奖金),三是效益工资(年终兑现奖)。

第十二条 根据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要求,在总公司给我公司下达奖金总额中的一部分,列为基础效益工资。

第十三条 基础效益工资随工公司经济效益预测情况而定,但最多不超过效益工资总额的50%。苦脏累的生产一线单位根据年初生产计划可适当增加额度。

第十四条 基础效益工资每半年考核一次,达不到效益指标(含产值和成本)或费用控制指标的,从半年效益奖或年终兑现奖中扣除。

第十五条 基础效益工资按月度预支,按月度发放。

第十六条 根据各基层单位工作性质,通过要素测评,确定生产奖金分配系数,使奖金分配向生产一线、市场开拓及科技含量高的岗位倾斜,拉开分配档次。

第十七条 根据生产规模变化及生产科研项目增减情况,确定定员。并在严格执行定员标准的前提下,年初按实有人数确定奖金总量。

第十八条 月度生产奖金分配按月度综合考核,实行月度发放。依据公司奖金考评委员会考核结果,测算月度奖金总量。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指标发生变化,依据原对应比例进行追加或核减奖金总量。

第二十条 单位月度生产奖金计划根据不同工作性质,采取要素加权法进行测定。按1.0和1.8两类系数进行分配。

单位生产奖金系数为1.0的单位有 个:

单位生产奖金系数为1.8 的单位有 个: 公司机关月度生产奖金按全公司月度平均生产奖金测算。

第二十一条 职工个人月度生产奖金以所在单位的月度平均奖金为基数,按系数进行分配。为激励职工向苦、脏、累、险岗位流动,可适当拉开档次。系数的确定按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及劳动条件等因素,由大队级单位领导班子研究,报劳资部门备案。

第五章 单项奖金管理

第二十三条 节能节水奖、安全奖、金牌队奖等奖项,按总公司下达指标执行;文明单位等奖项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为进一步加大向核心技术人才和对工公司创效益有突出贡献人员分配倾斜力度,设立总经理奖励基金。分为优秀人才奖、科技创新奖、特殊贡献奖等奖项。

在市场开发、科研推广、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对工公司提高经济效益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颁发优秀人才奖。奖励额在5000至50000元之间。

在科技研究、工艺设计、产品设计、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有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并取得重大成果或显著成绩的职工,颁发科技创新奖。奖励标准按公司科技管理办法确定。

在学科技术、系统工作等方面,有特殊技能或拔尖水平,或对维护工公司根本利益、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树立社会文明风气,并产生明显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的职工,颁发特殊贡献奖。奖励额在1000至5000元之间。

第二十五条 此项奖励基金在效益工资总额之外,列入单列工资总额。一般一年进行一次。

第六章 加班工资管理

第二十六条 加班工资是对在法定休假日以及休息日进行工作的职工发放的劳动报酬。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正常情况下不得安排加班。由于工作需要,经生产、人事部门批准,与职工本人协商后可以安排加班,不允许未经审批擅自安排加班或加班后再补办审批手续的情况发生。

第二十七条 实行轮班工作制的职工,在法定休假节日、休息日轮班工作视为正常工作,其中法定休假节日按照加班处理。

第二十八条 职工在正常休息日加班后,用人单位应及时地给加班职工安排同等时间的补休,不发加班工资,由于工作需要,补休不了的加班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补偿;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后,应按日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第七章 夜班津贴管理

第三十条 夜班津贴是指职工在下班后延长工作时间至23时后享受的工资性补贴。执行夜班津贴的岗位范围:公司值班调度、经警值班人员、巡逻人员、生活库值班人员、公寓值班人员、各单位每天正常值班人员及其他情况人员。出差人员由于发放差旅费补助,不享受夜班。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要建立夜班津贴考核与审批制度。基层队(车间)生产人员的夜班,应由带班的班组长考勤,月末由所在单位车间主任(队长)审核签字;两级机关管理人员的夜班津贴,由大队主管领导或科室长审核签字,考勤与审批程序不完备的,不予支付夜班津贴。

第三十二条 公司根据各单位每月夜班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定额控制,超额部分由基层单位写出书面报告,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予以支付。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禁止将夜班津贴作为其他工作情况的考核,不允许用夜班津 贴顶替奖励。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五条

第八章 附 则

7.浅谈薪酬管理 篇七

1 薪酬体系设计

薪酬体系设计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 在企业发展的一定时期, 针对不同员工群体设计体系类别、薪酬水平、结构形式的付给办法, 并使其制度化。薪酬体系设计的核心是要体现企业对不同员工群体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生产经营目标的激励要求, 要兼顾效率、公平与稳定。

企业根据对员工不同群体工作业绩和目标要求建立的薪酬体系主要有以下四种:年薪薪酬体系, 主要针对企业中高层。提成薪酬体系, 主要针对销售人员。日工资薪酬体系, 主要针对机关一般技术、管理人员和固定量化流水线作业生产人员、辅助及后勤员工。计件工资薪酬体系, 主要针对加工制做岗位生产员工。

多样化的薪酬体系适应了企业对不同层次员工的激励要求, 薪酬体系建立后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一定时期内, 总体上不会有较大变化。针对个别岗位或人员的薪酬调整, 不能影响薪酬体系的稳定性。

无论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薪酬体系, 其薪酬水平基本都要体现以下原则和特点。

一是体现社会劳动价值, 即一定区域内不同员工群体的社会平均劳动力价格线。薪酬水平在此线上下浮动, 既有利于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又可以保持地区人力资源稳定, 也利于企业稳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二是体现企业社会水平。根据企业对不同员工群体的体力、智力、技能要求确定对于社会平均劳动力价格线浮动程度, 即企业平均劳动力价格线。薪酬水平在此线上下浮动, 利于不同层次企业对不同层次人力资源的吸纳, 也利于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不同层次人力资源的选择。

三是体现政策、法规的约束性, 即社会正义。如, 就中国目前来讲, 要求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 付给员工的正常薪酬, 要满足地方政府最低工资水平要求、制定的工伤待遇、病假、产假工资、节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社会保险、女工补贴、各种补偿、行业或岗位特殊补贴等制度, 不能与政策法规相抵触。体现社会正义是企业的责任, 也是保持企业正面影响力基础条件。

四是体现效率原则, 制定对不同员工群体的绩效考核体系, 对不同的员工个体, 根据其劳动结果付给激励性报酬。如, 体现效率水平的生产计件工件、销售业绩提成, 体现正激励的资金, 体现负激励的考核扣款等。使员工报酬在企业平均劳动力价格线附近呈现上下波动的曲线, 员工的报酬取决于员工自身的能力水平和付出, 取决于员工自己为企业创造的结果, 有利于调动员工实现企业目标的积极性。

五是体现企业个性化特点。这方面不具备普遍性, 是企业根据其规模、领域特点、盈利水平, 为争取社会影响力而进行的薪酬设计, 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方面是贡献原则, 即待遇留人。这方面, 主要是根据企业需要设定稳定的激励性薪酬政策, 如股权激励、工龄工资、全勤奖等。对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度和进取精神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是福利性, 一些企业为体现比其他企业具有不同的优势, 具有更好的吸引力。或为员工提供物质条件, 或转变成补贴性薪酬。如, 交通补贴、误餐补贴、书报补贴等。这方面政策的实施, 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优越感。

薪酬体系设计在社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特点, 总体来讲, 就是上述各种原则、特点的分分合合, 或根据国家政策变化进行演变。最终体现的是企业所在领域的员工报酬水平和适宜性。

2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薪酬管理的重要环节, 绩效体现的企业价值取向, 员工通过创造绩效结果获得期望的报酬的同时, 客观上, 对引导员工认同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价值取向发挥了作用, 调动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的积极性。

进行绩效考核, 就要确定考核指标, 制定激励政策。确定指标、制定政策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确定指标要现实。确定指标前, 相关部门要对企业基础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 摸清历史记录, 实事求是地确定指标, 循序渐进, 持续提高。拍脑门儿或好高骛远都是是不可取的。指标要让被考核者通过努力能够实现, 设立无法达成的指标会使被考核者失去信心。

二是激励政策要有力量。实现指标会得到丰厚的奖励, 指标没达成, 会受到严厉的考核。正负激励不明确或形不成压力和吸引力, 被考核者就会没有实现指标的动力。最终使绩效考核无法推动。

三是指标项不能过多。指标过多, 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仅浪费人力, 增加成本, 也会使被考核者找不到重点, 无所适从, 失去考核的目的。

四是指标可测量。绩效指标应该可通过仪器测量, 具有真实连续记录, 能够定量分析。

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盈利, 企业应该考虑选择可以达到目的的关键指标, 运用KPI方法进行考核。对不同的级别确定不同的指标。比如集团公司对子公司下达指标, 考核子公司总经理, 两个指标就够了, 一个是利润指标, 一个是项目建设指标。这是关系企业当期效益和战略发展的最关键指标。抓住关键可以提纲携领, 逼着子公司的总经理在用人上、管控方法上做出有利的选择。同样的道理, 子公司总经理给各部门下达指标也要少而精, 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为目的。

在考核阶段上, 可区分不同指标和层级, 实行日、周、月、年的统计、通报、考核。通过阶段性激励推动指标PDCA循环, 持续改进。

3 薪酬付给

薪酬付给是薪酬管理的核心工作,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劳资工作, 它直接影响企业与员工契约关系的稳定性。

3.1 由于薪酬结构中包含了最低工资、社会保险、加班工资、节

假日工资, 以及工伤、辞退的补偿内容, 是政府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规性要求, 同时, 薪酬体系的相对稳定性, 也体现了企业内在的原则性要求, 因此, 对薪酬付给具有极强的政策约束性。任何企业都应从维护企业的稳定和社会影响力角度出发, 对薪酬付给要有高度警惕性, 慎重对待。选择熟悉政策、原则性强的人担任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工作。

3.2 薪酬是企业发生的重要费用项目之一, 也是大多数员工赖

以生存和养家糊口的基本保障。一方面通过薪酬产值比, 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是企业需要的基本分析数据之一, 要求通过薪酬付给及时反映企业运转状态。另一方面, 拖延薪酬付给会影响员工生活, 影响企业稳定。通常情况下, 企业要及时付给员工薪酬, 即便是特殊情况下拖延了, 也应该向员工说明, 取得员工谅解。

3.3 薪酬是员工的价值体现, 也是企业绩效考核、行政考核结果

的反映, 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员工, 都要求薪酬付给体现公平性和准确性。因此, 作为具体做劳资的人员, 应该具备认真、谨慎、负责的工作态度, 对企业、对员工双向负责, 防止出现差错, 给员工造成伤害, 给企业造成损失。

摘要:薪酬管理指的是企业用以约束员工行为, 激励员工实现契约目标的管理方式和行为。激励原则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是职工实现人生价值和企业得到充分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薪酬管理包括薪酬体系设计、绩效考核、薪酬付给三个过程。

关键词:企业,薪酬,管理

参考文献

[1]解进强, 史春祥.薪酬管理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1]解进强, 史春祥.薪酬管理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8.国企薪酬管理问题剖析 篇八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62万亿元,上缴税金1.57万亿元,双双创历史新高。同时,国有企业员工尤其是高管薪酬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百万甚至千万年薪并不鲜见。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D08年国有企业利润迅速下滑,但某些国有企业人工成本仍然大幅增加,尤其是高管薪酬并没有降低。截至2009年2月15日,沪深主板市场已有31家上市公司发布年报,其中,公司净利润较2D07年增长的有17家,其余14家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高管薪酬较2007年增加的却有21家,薪酬维持不变的只有2家,薪酬下降的为8家。这种现象引起社会公众极大不满。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顺应民众呼声,一部涵盖所有行业的国企高管薪酬总规范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破旧出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历史渊源、存在问题、发展趋势、解决思路有必要进行探讨。笔者试图从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希望对解决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有所裨益。

制度的规范性与实践的随意性并存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收入是计划的产物,企业没有薪酬自主权;改革开放后,企业内部薪酬管理制度逐步向市场化发展,国家对企业薪酬管理也从原来的具体事务管理转向宏观指导,大多数国有企业基本上都建立起以岗位价值为主、综合绩效因素的薪酬体系。但薪酬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与薪酬管理实践的随意性现象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2003年国资委组建以来,陆续制定出台了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业绩考核、股权激励、职务消费等若干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的制度规范,改变了企业自定负责人薪酬的做法。对企业负责人实行了以业绩为导向的年度薪酬制度。

企业负责人基薪根据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结合企业经济规模和收入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绩效薪金与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级别及考核分数确定,平均为基薪的1.5倍,最低为0,最高3倍封顶。年度绩效薪金的60%在年度考核结束后当期兑现,其余40%根据任期考核结果延期到连任或离任的下一年兑现。另外,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兼职取酬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范。

与中央企业相比,各地方国资局所属企业在薪酬管理、业绩考核等方面相对滞后,尤其是落后省区,各地方国资部门对所属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不到位,存在某些国有企业薪酬监控缺位现象。

2009年初,上海市财政局下文要求上海市国有金融企业上报薪酬。通知要求:“凡纳入上报范围的有关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填列《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薪酬情况表》,并在上海市财政局企业处、上海市金融办干部处备案。”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对薪酬管理与薪酬监控尚且如此,那么其他地区就可想而知了。

二、实行业绩目标责任制的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和流程都有相应的规范措施,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但对普通员工的薪酬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普遍由企业内部自行制定分配方案。在薪酬管理实践中,如果企业基础管理水平较低,则薪酬管理就会存在分配不公平、人工成本失控等问题。

三、一般情况下,员工工资主要是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构成。大多数国有企业对基本工资、补贴管理都有明确的规范措施,而对绩效工资、奖金的计算发放则比较粗放。常常表现为,绩效考核随意性较大,采用平均主义发放奖金,绩效工资起不到激励员工提升业绩的作用,更体现不出超额劳动或超额价值贡献的激励效果。

行业分配不公与企业内部分配不公并存

国资委主要采取工效挂钩方式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进行监督控制。工效挂钩是指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企业实行工效挂钩办法,一般坚持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依据实现利税计算)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依据净产值计算)增长幅度的原则。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对激励员工积极性、控制企业人工成本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国有企业收入分配中,仍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公平现象。

一、行业分配不公平问题。从理论来讲,行业分配不公这一命题本身就需要讨论。

如果一个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人才流动没有任何限制,那么该行业收入水平高并不意味着不公平。而事实上,很多国有企业大多属于垄断性行业,人才进入有较多的限制,行业薪酬水平过高往往是由于垄断经营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收益,这种情况就容易引起社会各方的质疑。

行业分配不公是一个现实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监督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工效挂钩制度作为国有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方式无疑有其积极的一面,工效挂钩的两个基本原则能够较好的解决员工激励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工效挂钩制度却难以解决不同行业分配公平问题。

首先,工效挂钩的两个基本原则都考虑增长率因素,没有考虑基数问题。如果工资总额基数以及职工平均工资在比较高的水平上,那么即使不增长,员工收入也会在较高水平上;另外,由于行业所处周期不同,增长率也不一样。以经济效益增长率和劳动生产增长率作为员工工资总额以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控制基础本身就有问题,其结果是,对于行业增长快、垄断溢价高的企业,员工自然获得更多的利益。

其次,这两个原则并不能体现企业效益和员工收入同步增长。假设某一年度企业效益下滑,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下降,员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都没增长;如果第二年企业效益上升,员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与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那么从两个年度来看,工资总额以及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是超过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

事实上,给企业制定经营利润指标总额以及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是两个非常好的指标。当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不高,员工收入总额与企业利润指标挂钩能够有效实现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但是实现这个办法有个前提,就是绩效目标的制定要相对合理,而且要有一定的绩效管理基础。

二、企业内部分配不公平问

题。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同一层级员工薪酬差距不大,如果有差距,往往也是资历方面的因素(很多情况下与工龄有关),体现不出岗位的价值差别。对于那些岗位责任大、劳动强度大、任职者要求高的岗位是不公平的。

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在薪酬分配中没有真正实现岗位工资制,国有身份员工实行的是以资历为主要付酬因素的薪酬制度,而合同制身份员工实行市场化薪酬,这必然导致同岗位不同任职者薪酬有较大的差距。问题是,一方面《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同工同酬原则;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国有身份员工的买断和补偿政策,那么国有身份获得额外的报酬是不可避免的。

国有企业招聘新员工往往也给予较高的薪酬,但随着新员工能力的不断提升却没有相应的薪酬晋级激励措施,这种现象在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员工实际收入与绩效考核脱钩,往往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平均主义分配文化扼杀了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保留和吸引优秀人才。因此,对于新入职员工,应该提供一个适度竞争力、或者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根据业绩表现淘汰不合格者,同时应给予业绩优秀者足够的晋级空间。

三、值得深思的一个现象是,有些企业员工收入大大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其内部员工收入差距比较小;而有些国有企业收入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但内部员工收入差距却比较大。

对于一些垄断国有企业而言,企业价值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是靠垄断资源获得的,企业业绩好与高管的能力无关,即使更换管理层,仍然会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平均主义分配往往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均衡状态;而对于竞争性行业,经济效益高低与管理层尤其是决策层密不可分,如果更换领导班子,企业效益有可能直线下滑,在这种情况下,高管实行高薪无可厚非,但员工薪酬普遍不高。

事实上,不能以企业最高薪酬和员工最低薪酬倍数的多少来简单评判薪酬内部的公平性问题。由于不同组织规模、不同行业性质企业,其管理难度、管理复杂性以及对任职者的要求不同,企业薪酬差距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对于组织规模大、管理难度和复杂性较高的企业,最高薪酬和最低薪酬倍数应该大些;对于组织规模小、管理难度和复杂性相对较小的企业,最高薪酬和最低薪酬倍数应该小些;对于某些高科技和专业化程度高的行业,最高薪酬与最低薪酬倍数应该大些;对于普通服务性行业,最高薪酬与最低薪酬倍数应该小些。

激励机制缺乏与经营监管缺失并存

一、国有企业根深蒂固的论资排辈、平均主义分配观念仍有市场,业绩优异者获得激励和晋升、业绩平庸者得到惩罚和降职处理的机制在某些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激励机制的缺乏必然伴随着对企业经营监管的缺失,这往往带来严重后果。其典型特征是,一把手掌控企业的命运,企业管理随意性大,这必然反映在薪酬管理上。

二、缺乏对企业经营的有效监督与过程控制。一般情况下,国企高管需要对上级主管部门或控股公司承诺并负责完成企业经营指标,通过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激励措施和奖惩事项。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缺乏对经营过程的有效监督与控制,企业高管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目标责任对企业高管来说压力不大,即使指标完不成,也很少承担降薪、离职的风险。

三、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国有企业某些薪酬政策已经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不相适应,比如“上开支”工资制度、探亲假制度等。

薪酬上开支方式是指当月发放当月工资,薪酬下开支方式是指当月发放上月工资。在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国有企业中,往往实行上开支方式,这是历史发放方式延续的结果。如果人员流动率比较低,“上开支”和“下开支”这两种方式不会有多大差别,但如果人员流动率比较高,采用“上开支”方式就会出现较多问题。

例如,某员工到企业工作6天,但他可能会拿走一个半月的工资。假设该企业发薪日是每月5日,某员工6月30月入职,7月6日离职,那么他将领取6月份的半个月工资,同时在7月5日得到7月份的全月工资,短短6天时间,就拿走了1个半月的工资。很显然“上开支”方式对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的企业来说是不合适的。

根据1981年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亲待遇。但目前每周休息日增加到2天,全年节假日也在增多,在现代通信、交通非常发达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仍然实行员工探亲假制度的确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了。

小贴士

监管高管高薪提上议程人保部酝酿《工资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表示,2009年要研究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酮管理,合理确定企业负责人与职工工资收入的比例。

有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关键是要将高管薪酮与上市公司的利润及分红挂钩。一是高管薪酬的增长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如此一来,企业利润下滑,则高管薪酬自然就降下来了;二是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分红挂钩。证监会规定的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为30%,那不妨也将这一分红比例确定为高管薪酬的基准,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0%则高管的薪酬增加10%,反之亦然。

上一篇:学校岗位职责培训内容下一篇:小学六一活动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