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粤语

2024-11-03

再别康桥粤语(共10篇)(共10篇)

1.再别康桥粤语 篇一

《再别康桥》说课稿

曙光中学 XXX

一、教学理念

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

开放自主协作,培养会学。

联想探索实践,鼓励善学。

二、教材研究

1、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 感受艺术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及查询收集、整理归纳、协作探索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我遵循“怎样读――为什么这样处理”逐字逐句落实朗读,在分析中完成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发现问题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当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目标控制,否则将流于为提问而提问的形式。

四、说学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

1.诵读法 :这是阅读诗词的一般方法

2.联想鉴别、协作探究

徐志摩是现代诗坛独具魅力的诗人,单凭一首诗是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更好地培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鉴别能力,我们引入联想比较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钻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结合本单元几首诗歌,由复习旧知导入。

2.课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绍

“知人论事”在文学作品类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因而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 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3.诵读体味(教学重点的解决)

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要求学生谈谈对全诗的整体感受教师稍加点拨,答案不需标准,只要整体把握正确即可。然后逐字逐句指导朗诵并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际遇分析本诗所体现的诗情和艺术上的“三美”,从而达到准确把握作品主旨的目的。这种引导是循序渐进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鉴赏品评(教学难点的解决)

物象——意象----意境: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

5.知识巩固迁移

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件进行复习,自学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并进行比较赏析。

6.板书设计(略)

2.再别康桥粤语 篇二

关键词:《再别康桥》,语言,旋律,物象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它以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美的物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那似清烟如微波般的离情别绪,犹如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轻柔舒缓,令人回味无穷。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按正常顺序,应该是先来后走,作者为什么说成“先走后来”?题目是“再别”,立足点是“别”;同时,作者走时的感情比来时更深沉、更复杂、更深厚,所以更强调走。从语法上讲,后句是状语,是前句的附属部分,是为前句做修饰和补充的。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招手”,自然是“作别”,但为什么不用“挥手”或“摆手”,它们不也同样表达“再见”之意吗?招手,手掌回挥,看似告别,实是召唤,召唤母校永远永远陪伴自己,永远印入自己的心里,走遍海角天涯。既是告别母校,为何不是向母校招手,而是向“西天的云彩”招手?“西天的云彩”,自然应该是母校的象征。可为什么这样比喻?母校之所以值得留恋,是因为母校的生活值得留恋。西天,既指母校在西方,又是取自傍晚夕阳西下的氛围,塑造夕阳西下晚霞绚丽的意境,色彩斑斓的晚霞实指当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自己此时此刻变幻摇曳的心情。为何用西天,而不用西方或西边?“西天”一词在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方位名词,而是带有佛教色彩的专有名词,象征最神圣、最高尚、最令人向往的境界,而在作者眼中和心中,母校就是最神圣、最高尚、最令人向往的极乐。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偌大的校园,树林成荫,作者为何单写柳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树代表与友人分离时的惜别之情。早在唐代,《折杨柳》就已经成了脍炙人口的哀伤别离之曲。“柳”,与“留”谐音,也有挽留友人之意。同时,飘逸的柳枝又与女性飘逸的长发相似,和“新娘”相照应。柳色为绿,何以成“金”色?是夕阳照耀下的柳枝,反射成金黄。辉煌的色彩象征当年在母校辉煌的生活和珍贵的收获。怎样理解“新娘”?习惯上,人们对学习生活过的学校冠以“母校”的尊称,来表达对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对校园生活的深沉留恋以及对老师的浓浓敬意。而作者却另辟蹊径,以“新娘”来比喻校园,与“母校”相比,更多一份特别的爱恋和深情,作者就是那沉醉于爱情、深爱着恋人的新婚的丈夫,而母校,就是那位风情万种、绰约动人的新娘。“艳影”指什么?应该是指柳树在水中的倒影。仅仅指柳影吗?当然不止于此。还象征母校或新娘的倩影。低头向河水,有何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潺潺河水一去不返,它的一维性使人们经常将它比作流逝的时间,即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作者不是在低头看河水,而是在回忆过去在校园美好的生活;不是在低头欣赏水中艳柳的倒影,而是在体味母校的美丽。水波为什么会有光?潺潺流水,反射着夕阳的余晖,星星点点,色彩斑斓,如梦如幻,当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仿佛涌现在眼前,永远铭刻在作者的心中。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泥为什么是软的?可不仅仅是因为河水的浸泡,那是作者温柔婉约的内心,是对母校柔情万种的内心。那青荇真的是在随波招摇?不,它简直是向作者招手,像在和作者挥手告别,更像在挽留,在召唤。当然,一切景语皆情语,不是青荇有情,而是作者有意;不是青荇不舍,而是作者不舍;不是青荇挽留,而是作者不想离开。青色,是普通而生机勃勃的色彩,那是作者对母校那满腔朴素平凡而又炽热强烈的赤子之情。发亮的“油油”的青色,简直青得扑人的眼,就是作者内心燃烧的扑人脸面的情怀。哪怕是只作一条轻柔的水草也罢,只要能生活在康河多情的水波中。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潭水,应该是清澈见底的,作者却说不是清泉,而是彩虹。从表面上看,清泉和彩虹并没有形象上的相似之处:清泉晶莹透明,彩虹五彩缤纷。然而,从作者内心感受的角度来看,二者却有密切的联系。清泉,象征作者当年在剑桥的生活。看起来清纯,甚至有些单调,就如一潭深水,清可见底,但只有深味校园生活的人,才会深刻理解其中的丰富多彩。在作者眼中和心中,单调平凡的求学生活,蕴含着五彩斑斓的、像雨后彩虹般绚烂多姿的内容和意义。如何理解沉淀?字面意义是落在最深处。“彩虹似的梦”,是指作者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回忆。这梦幻般美好的回忆印刻在作者内心的最深处,落在作者灵魂的最深处,沉淀在作者思想的最深处。揉碎,是指回忆起当年求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丝丝毫毫,每一个细节作者都没有忘记,都在品味,都在咀嚼。这些美妙的回忆,仿佛随着水波的荡漾,随着浮藻的起伏,逐渐清晰起来,逐渐连贯起来,逐渐是作者激动起来。哪里是水波在荡漾,哪里是浮藻在起伏,那简直就是作者内心在荡漾,感情在起伏。是啊,重回母校,再临康桥,面对依旧潺潺的康河,面对依旧妖娆的垂柳,新婚的丈夫,端详久别的动人的新娘,内心该是多么激荡。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寻梦?”,是疑问句、设问句,还是反问句?疑问必有答,设问必自答,反问无疑而故问,无需回答,看来应该是反问句。抛开语法的规定,从感情的角度来开,作者沉湎于故事的回忆,陶醉于昨日的寻觅,恍惚于今昔的界限。眼前,现实中熟悉的草木与流水,脑海中逝去的青春和流年,恍如回到过去,而无法自拔,无法回到现在,简直就是“沉醉不知归路”。我是在梦中,还是在醒中?我是过去的我,还是现在的我?自我反问一句,惊醒自己———醒来吧,过去的已永远过去。“溯”,指逆流而上;“漫”,体现轻松自在。逆流而上,本应吃力,为何会轻松安闲,从字面上讲,不好理解吧?其实,这里的“溯”,不是真的逆水行舟,而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从现实返回到过去,是在生活的长河里,从下游回到上游,从现在回到过去。对过去美好的求学生活的回忆,当然是轻松愉快的精神之旅,那么用“漫”字,就是可以理解的,文字表面上的矛盾,在内在的感情线索中是一致的。“青草”的绿色,是平凡又生机勃勃的色彩,在这里象征作者对母校朴素而又强烈的感情。“更青处”是指作者内心对母校更强烈的感情。抚今忆昔,今昔对比,更炽热的情感自然从灵魂深处喷薄而出。夜空宁静,星河灿烂,斑斓的星辉幻化成多彩的生活,营造成温馨的氛围,烘托出满腔的喜悦和柔情。无形的星辉,被作者的妙笔塑造成了有形的满船,这回忆,这氛围,这情感,是多么的厚重浓烈。难怪人们不由自主要引吭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个“但”字,峰回路转,感情的线索陡然变化。是的,眼前的胜景就要离我而去了。诗人沉默了,那最爱欢叫的夏虫沉默了,一切都静了,就连读者也不由得沉默,一切都变得沉重、凝重乃至凝固。只有悠长呜咽的笙箫之音在静寂的夜空中回旋,喑哑的音符绕过柳梢,飘过康河,点过榆荫,弥散在康桥的星空,沉淀在诗人的心里,铭记在诗人的魂中,也散入读者的周遭。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得不走了。首节用了“轻轻”,尾节为什么换成了“悄悄”?轻轻,指脚步轻;悄悄,既指脚步轻,还指闭口缄言,它比轻轻更安静、更沉重。当然,离别之际的心情肯定比重返之际的心情要沉重。“我挥了衣袖”,为什么不挥手,就像首节中所做的那样?诗人掩藏了手,就是为了照应下一句中“不带走一片云彩”。什么都不要拿走,那样太自私了;什么都不会忘记,那样太薄情了。还是让康桥的彩云永远灿烂吧,灿烂在每一个学子的心中,灿烂在每一个诗人心中,灿烂在每一个读者心中。

诗人选择了纯自然化的诸如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意象,给人一种走进大自然的感觉。全诗就是一幅缓缓流动的图画,一幅涂抹上浓浓离情的画卷。夕阳西下,作者缓步在即将与之惜别的康河的岸边,仿佛与一位恬静的、身着素色衣裙的少女默默相依,一起回忆着往昔美好时光……通过这一片流淌的悠悠的景物,作者的眷恋之情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参考文献

[1]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再别康桥》为谁而歌 篇三

关键词:《再别康桥》 徐志摩 林徽因 痛苦告白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要准确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其创作背景是不可忽视的。这里我们必须提到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故事。早在2000年,由黄磊主演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曾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徐志摩热”。但影视毕竟是娱悦大众的媒介,夸张、虚构太多。其讲述的徐志摩与原配夫人张幼仪、爱恋情人林徽因、以及再婚夫人陆小曼之间多情的往事,遭到了徐志摩和林徽因两家后人的反驳,他们否认徐林之间有过爱情。的确,谁又愿意承认自己父辈有过不忠于家庭的事呢?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才华与美貌都对她无比偏爱。1920年,徐志摩有机会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剑桥当时译为康桥)。在与狄更斯的交际中,结识了随父来英的林徽因。如果说他们之间产生了恋情,倒不如说是甜蜜与忧愁的无奈。因为林徽因当时只有16岁,徐志摩长她七岁,已是有了一个孩子的父亲了。林徽因的清纯才气让徐志摩动了情,甚至有过表白。面对英俊风雅的徐志摩,在当时的年代,年幼的林徽因是不敢也承受不起这份情感的。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倒是一个极其大度的人,他曾代女儿给徐志摩回信:“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 mockery(嘲笑),想足下误解了。”信末附言“徽徽问候”。果然,这年7月,林徽因与父亲悄悄地回国了,与徐志摩不辞而别。

次年,徐志摩做了中国现代离婚第一人,与自己的原配夫人张幼仪宣布离婚。但林徽因最终在家人安排下,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婚。徐志摩的《偶然》可谓是他多情的内心独白: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给徐、林带来了礼物。徐志摩与林徽因一起接待进出会场,又一起演出泰翁的诗剧《齐德拉》,林徽因扮演公主,徐志摩扮演爱神。与泰戈尔的合影被当时报刊赞为“金童玉女”。后徐志摩与才女陆小曼结婚,但有一重要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他的日记和信件等文字存在友人凌叔华处保管,因为其中有关于和林徽因的情感记录的康桥日记及通信,是不能让陆小曼看到的。徐志摩在感情上可谓可怜,因为不久陆小曼就移情别恋了。如冰心所说:“陆小曼不但挥霍成性,还抽大烟,不知道徐志摩怎么能跟这么个瘾君子过日子。”徐志摩碍于面子,也只得勉强维持这段婚姻。1931年,徐志摩从上海乘飞机去北平听林徽因的讲座(同时帮她当翻译),飞机失事,不幸身亡,年仅36岁。噩耗传来,林徽因几乎昏厥。徐志摩失事飞机残骸的一块木头,被林徽因挂在卧室墙壁上做永恒的纪念,一直到她去世。

在胡适的帮助下,林徽因最终要走了徐志摩的康桥日记和信件,除了编辑成册的目的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其中有文字真实记录了二人曾经的情感经历,涉及个人隐私。但康桥日记并未公布,据说文革时又被销毁了。可以说,当年两人曾漫步康桥,泛舟康河,既是广大读者的臆想,但也并非无半点依据。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是刻骨铭心的,可林徽因只能做他一生的朋友。林徽因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女子,面对钟情于她的徐志摩,甚至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她只是忠于丈夫梁思成。她对徐志摩的感情,由年幼时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深藏内心。在徐志摩去世四周年后,林徽因写下了悼念徐志摩的意味深长的诗作《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持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读者从这里终于看到林徽因对这一份情感的珍视。徐志摩向她要过什么话?“回音”是徽因的谐音吗?不难想象。

梁实秋在其散文《诗人》里写道:“大概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做诗人的一段经验。在‘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时节,看花谢也心惊,听猫叫也难过,诗就会来了,如枝头舒叶那么自然。”诗人必须是多情善感的,否则今天我们看到的好诗可能会很少。徐志摩曾经说过:“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徐志摩诗的成就更多的都源于他的情感。

1928年秋,徐志摩只身再次来到英国,故地重游。由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他先在罗素家中逗留了一夜,第二天来到康桥,可是一个朋友都不在。他独自在这曾经有过岁月痕迹的地方一一驻足。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到:“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他走上了文学之路。正是在康桥,他遇到了令自己心仪的女子,同时也戴上了一生的情感枷锁。往事的美好一幕一幕浮现,《再别康桥》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再别康桥》在徐志摩对母校眷恋情感的背后,还有隐藏的更深的东西,那就是对一段无法实现的爱情的苦痛告白。在这七个小节的诗歌里,首尾呼应,“轻轻地”“悄悄地”都在暗示自己微不足道的渺小,以及那个承受着孤独寂寞的心,所谓“作别”云彩,“不带走”云彩,就是对执着追求又无法获得的情感的失望与告别。

沉浸在爱恋中的人,什么东西看去都是美的。夕阳中的金柳就像是新娘,令自己心潮澎湃。软泥上的青荇是那样的熟悉,因为在康河的岸边,与自己心爱的人有过漫步的足迹,然而时间无法永驻,一切都已逝去。王洛宾的歌中写过:“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假如时间可以停止,诗人愿意让往日的爱恋时光定格,沉浸其中,意乱情迷,不离不弃,自己甘愿付出生命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永久的依偎着。但是人又怎么可能变成水草呢?只能是一种幻想罢了。榆荫下的潭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却是被揉碎了的彩虹。作者是寻梦而来的,假如梦可以寻到,谁又不愿意放歌呢?但是他不能,他知道自己的梦是碎的,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诗人只有选择“悄悄”,这是典型的中国男子对情感的压抑方式,不敢告诉别人,也不能告诉别人,就这样悄悄地埋藏在内心,啮噬着自己的灵魂。只有夏虫,只有康桥看得明白,它们沉默了。带着“悄悄”,带着孤独寂寞,带着一个痛苦的灵魂离开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作为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主张灵性,清新流畅,艺术形式富于变化。难怪朱自清赞扬道:“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英年早逝的不公,给我们的记忆永久烙下了诗人纯真的影像。胡适曾经这样评价徐志摩:“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我们愿率真的诗人能够再多一些,带给我们更多心灵的震撼。

4.再别康桥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

2、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网搜索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再别康桥》诗题、配乐朗读录音等与课文相关材料,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学生课堂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配以画外音。如:

“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1)学生自己介绍徐志摩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徐志摩是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的彗星。康桥是他的知己,是他的“精神依恋之乡”。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诗人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芽的。”)

(2)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大致说说你觉得美在哪里?

(这首诗美在情感,美在意象,美在韵律。)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轻轻地、悄悄地)为什么要这样?(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深怕惊醒了它。)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此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教师小结。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既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蕴涵,又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意蕴的能力。)

三、品味鉴赏,体景悟情、体验情感美

(1)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自由朗读。初步领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2)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言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节三个“轻轻”一再叠用,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抒发了诗人对母校的虔诚恭敬,剑桥大学在诗人心目中崇高而伟大,诗人用自己的形象烘托了剑桥大学。最后一节用“悄悄”与“轻轻”遥相呼应,形成回环复沓之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难舍难分。作者只身轻轻来到康桥,又独自悄悄离开,与康桥宁谧的意境相符;他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与他对康桥喜爱眷恋之情相吻合;叠音词“轻轻”与“悄悄”,回环复沓,有轻微跳跃的音乐美。)2、感悟意象美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意 象感 情

云 彩难舍难分

金 柳欢喜、眷恋

青 荇对康河永久的眷恋

潭 水将留恋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长篙、星辉感情达到高潮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桥永久的恋情。作者甚至想永久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2)听老师诵读,想象夏夜星光下,诗人独自泛舟康桥,默然寻梦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象美。、品味韵律美

于诵读中感悟

诗节匀称,诗句整齐

用韵细蜜精巧

音乐和谐,节奏感强

回环复沓

(全诗共7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压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7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这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总体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象和韵律美。

(1)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2)教师与学生配合朗读诗歌。

(走进《再别康桥》,我们能感受到旖旎迷人的风光,清新如画的别离,淡淡如烟的哀愁,兴奋热烈的眷恋,梦幻般的惆怅;走出《再别康桥》,我们依然觉得唇齿留香,含蓄隽永。)(3)背诵诗歌。

(徐志摩的新诗以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铸就了其诗歌清新空灵的独特风格。以上教学环节,着力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感悟美、体验美、品味美,从而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四、比较鉴赏,拓展延伸、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相比较,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5.《再别康桥》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学习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志摩其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言,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2、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但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砰砰直跳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的。所谓“康桥”,即“剑桥’,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因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常怀有一股特殊的感情。遗憾的是,因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于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散起步来,那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到达廷顿庄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运康轿的切身感受,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3、新诗特点: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把“五四”以后的诗歌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就其主流而言,新诗的特征主要为:

(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和一个纵队,在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启蒙下,它是以现代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的,集中表现了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命运、民族命运的关注,并在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加强。

(二)以改变诗歌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为武器,经历了真正的“诗界革命”,而与旧传统决裂,有意识地摆脱古典诗词的严整格律,终于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从很接近旧诗的诗变到很自由的新诗” 从而形成了完全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的崭新诗歌形式,并建立起现代诗歌的新传统。

(三)新诗既以旧诗为革命对象,则自必以引进外来形式为诗体模式,我们的新诗在‘五四’时代基本上是从外国诗(主要是英国诗)借来音律形式的”(朱光潜《新诗从旧诗学习得些什么》,因而它乃是‘累积了几百年世界进步文学传统的一个新拓的支流”,在中国诗歌流变史上,是“截然异质的突起的飞跃”。这样就决定了中国新诗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自己民族风格中,以致在语言铸造和诗艺运营上,愈来愈与外国诗歌趋同,逐渐增加了它的世界性色彩。

(四)新诗诚然完成了旧传统的打破和新传统的建立;但打破或者叫决裂,并不意味着割断,而只能是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不推陈便不能出新,而没有可推之陈也便没有可出之新。每一时代的新诗歌,总是在民歌和前代诗歌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的新因素而生发创造出来,但它的根须却必然深深扎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16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移桔的方向冲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他主张:诗要“合乎语言的自然”,“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他曾说:“诗歌革命自何始,要须作诗如作文”,他把这种“诗探索”叫作诗的“尝试”,并概括为“诗体的大解水’(《谈新诗))。

4、意象:既是诗歌形象化的基本要素,那它就广泛存在于诗歌作品之中,因此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意象的分类而言,大体可分为六类

1、实体意象(简称物象或实象)。即由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象在诗人胸中、笔下的艺术反映。

2、虚幻意象(简称虚象)。系由诗人大脑对客观现实作哈哈镜式的变态反映、从而幻化虚构出的非现实中存在的幻象,诸如梦境或神仙鬼蚊世界中的种种意象,还包含一着神仙大显神通与鬼蜮兴妖作怪的虚构事象。

3、事态意象(简称事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反映出的种种事态的各自进程及其前因后果,诸如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成因等。

4、自然力意象。即自然现象中那些可见可闻可感可触的现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的反映,如朝晖夕阴、寒来暑往、雷鸣电闪、雨雪阴晴、风云变幻对诗人情绪的具体影响等等。

5、时间意象。乃是反映在诗人头脑中和行于笔下的晨昏昼夜、春夏秋冬、古往今来的诸多意象。

6、空间意象。反映在诗人脑中、笔下的意象的空间位置与距离之类,诸如上下四方、远近高低、长短宽窄、大小粗细等等。须注意的是:后面这两种时空意象,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总是与前面四种意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更富有表现力。

在具体诗作的选题、构思、立意、表达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特定的创作意图,在自己头脑的“万花筒”里对一连串的意象进行定向筛选、拼接与组合,从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诗的形象、诗的意境来,并隐含或包孕着诗人的情思意趣。由于对诸意象的筛选、拼接、组合的方式各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表现手法,便具有各自不同的妙趣。就意象之间联系方式而言,大体就有:意象叠加、意象脱节、意象组合、意象并列、意象切割、意象密聚。意象示现、意象隐现和全意象等;乃至意象造型等也非与此不无关系。

课堂教学

一、情景导入(3min)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检查背诵)

二、沉浸思考(8min)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3、《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哪三美?

三、激情展示(8min)

1、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B、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C、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D、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3、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A、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B、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C、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四、精讲点评(5min)

五、课后巩固练 1.给加粗字注音。(4分)颓圮()彷徨()()寂寥()彳亍()()2.对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整首诗凄清,婉转,而又含意绵绵。B.整首诗意境深远,让人肝肠寸断。

C.诗人以“雨巷”为题,揭示内心的苦闷、惆怅以及对理想的渴望。

D.诗人大量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给人回味。3.比较诗歌的首尾两节,说说它们有何异同点?(5分)4.请从诗中选取一处,简析戴望舒诗歌的意境美。(7分)

5、《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所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8分)

参考答案:

1.pǐ páng huáng liáo chì chù

2.B 点拨:本诗并没有让人达到肝肠寸断的程度。3.首尾运用反复的手法,内容大致相同;不同处是,开首表明希望逢着,后面则是希望飘过。

4.如诗的第二节,诗人拿丁香来比喻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充满了意境美,在这里,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姣好,但易凋谢,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自然少不了,因此,作者又把她置于雨中去哀怨、彷徨,更突出姑娘的凄清、迷茫、叹息,增强诗歌的惆怅、清丽的意境。

点拨:要认真体会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感情,才能领略诗歌的意境。

5、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既是写景,又是写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清泉潭底的浮藻间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的倒影,美丽得如同幻觉,使诗人遥想当年的欢乐。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是当年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它又在眼前。诗歌景中有情、音调柔美,被人称道。

点拨:解答此题,要把景物描绘的内容写出来,同时把寄寓的情道出来。

六、课后思考

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1: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再别康桥》教案 篇六

1、知识与能力:了解徐志摩及诗歌背景;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主题;感知诗歌“三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熟读、欣赏和背诵中,深切体会作者的情感,欣赏诗歌的美。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离情别绪,体会作者深深的眷恋与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体会诗歌的“三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诗人:

1、徐志摩的人生信仰:

自由之梦——优裕的家庭、丰富的游历、超群的才华——飞翔

爱之梦——原配:张幼仪、灵魂伴侣:林徽音、夫人:陆小曼——破灭

美之梦——新月诗派代表诗人:《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蕴积

2、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康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氛围,还有与林徽因那段甜蜜的岁月,都让徐志摩念念不忘。这段日子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唤醒了他的诗魂,成为他的“故乡”“康桥理想”。

1、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康桥,再会吧》。

2、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的康桥》。

3、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留下佳作《再别康桥》。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播放朗读视频,自由跟读,体会情感。

7.再别康桥粤语 篇七

“诗无达诂”, 人们对于《再别康桥》的极不一样的接受态度也许是古老真理的又一次现代阐释。

从内容上讲, 《再别康桥》这首诗并没有什么让人特别眼亮的东西———没有奇异的感知, 也没有惊人的想象和启示。

这是一首写离别的诗, 是1928年11月6日诗人在归国的途中写的一首作别康桥的诗。一方面是事物运动的绝对性所导致的物与物分离的普遍性, 使得人往高处走, 水一样风一样自由漂泊的心性成了人性的普遍内容, 加之生存、过于频繁的战争以及各种各样的意外, 所以人的一生, 事实上也便是不断经历别离的一生;另一方面则因为乐家安土的生活观念所导致的对于别离的异常敏感的心态, 所以, 一部中国文学史, 便是一部离情别绪弥漫的伤痛史, 闺阁之怨, 游子之苦, 故园之忆, 边关之望, 朋友之思, 春恨秋悲, 太多的诉说, 使得现代中国人很难再对表现别离的作品发生什么特殊的兴趣了。

但是《再别康桥》还是留住了许多人的眼神。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不能释然事实上也就是一种牵挂。

其中的原因, 仔细阅读作品。我以为主要有下列两点:

一是真性情的流露。

从类型上讲这是一首咏物———抑或咏地诗,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虽然是人生普常遭遇的一种离情别绪, 但这种情绪的表达却是通过对别离的对象———康桥的歌咏而实现的, 所以, 了解诗作的内容, 把握诗人的心脉, 我们还需借助于诗人对于康桥的描写。

诗中的康桥处在两个时间的交点上, 一个是白昼和夜晚的交点, 一个是想象和记忆的交点。通过前一个交点, 我们看到的是夕阳下新娘一样美的康桥, 而借助于后一个交点, 我们则清楚康桥远不是一座桥, 它是一个人的美好记忆, 是他生活的理想寄托, 是波光里的艳影, 是天上的虹, 是彩虹似的梦。

诗中的康桥因此不再是实际的康桥, 诗人对它虽然也有一些常识性的介绍, 金柳、波光、柔波、软泥、青荇、长篙、青草, 借助于这些信息, 我们大体上能够想象一点康桥的风貌, 但是, 要真正了解诗歌文本中的康桥, 这些信息自然远远不够。诗中的康桥事实上是徐志摩心中的康桥, 是他所以为然、所认可的康桥。诗中徐志摩关于康桥的描写是一种完全主观化了的描写。这种描写, 不仅强化了康桥的美, 草是青草, 水是清潭, 泥也是软泥, 夕阳、星光沐浴着。真真确确是一个人间的梦, 而且也使康桥完完全全地人化了, 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艳影在人的心头荡漾, 青荇在水底招摇。作者作别的好像不是一个地方,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康桥有神态———美丽、朦胧、灵动, 而且也有情态———“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客观的事物本身是无关乎人情的, 你悄悄也罢, 不悄悄也罢, 康桥其实都是无所谓的。康桥的情态说到底是诗人自己给的, 所以从美学上讲, 人对于对象的主观化实际上也就是人主观的一种对象化, 艺术家的创作, 无论你表现什么, 说到底, 其实都是一种对于自己的表现。

不过艺术创造中的这些普遍原理, 在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写作中有着更为突出和分明的表现。之所以如此讲, 是因为在解读这首诗时, 有这样两种背景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会触动我们的思路。

第一种背景就是作者和康桥的独特关系。

康桥现在人们通译作剑桥, 地处英国伦敦北部80公里左右的地方, 是近邻康河 (即剑河) 的一座城市, 因剑桥大学而驰名世界。1920年至1922年徐志摩曾在康桥大学学习, 1922年8月他告别康桥回国, 六年之后, 即1928年他重访康桥, 在回国的途中写下了该诗, 以记述他对于这个地方的眷恋之情。

借助于资料我们可以知道, 康桥之于徐志摩, 不仅仅是一个生活逗留过的地方, 事实上还是一个作者发现了自己、培养和形成了自己志趣和个性的一个精神灵栖地。

正是在这个地方, 作者不仅接触到了科学民主的西方精神, 了解了许多的科学知识, 形成了以自由、宽容、理性、幽默等为特征 (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第6页) 的“英国派头”———即人们常常说的英国绅士风度;而且也解除了他和张幼仪的婚姻, 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林徽因, 开始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生活。所以, 时过境迁之后他回忆说:“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的意识, 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见《徐志摩全集》,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3年版) ;“在星光下听水, 听近村晚钟声, 听河畔倦牛刍草声, 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 不期然地淹入你的灵性”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见《徐志摩全集》,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3年版) 。一句话, 康桥使徐志摩成为了徐志摩。

正是因为和康桥的这种至为紧密的精神联系, 所以对于康桥, 我们看到徐志摩在自己的创作上也便真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了, 1922年他写了诗《康桥再会吧》, 1926年又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 诗人告别这个世界的前三年, 他又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不到八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地方如此频繁的笔墨拜访, 在徐志摩的创作历程中, 实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事象。研究者方铭因此讲:“生命不管如何匆忙短促, 无论如何辗转迂回。诗人终是属于康桥的, ‘康桥情结’贯穿了徐志摩一生的诗文。” (方铭:《现代诗歌精品》,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第191~192页) 联系实际情况, 应该讲这是一段确论。

第二种的背景是诗人与诗的独特关系。

生活中有许多的事例可以说明在诗歌的创作之中, 诗不必确如其人, 但这些反例却构不成充足的理由, 使我们不用这一词语评价徐志摩的诗和他本人的关系。一如其做人的真诚、率性、灵动, 徐志摩的诗创作也表现出了诗如其人、人与诗高度和谐的一面, “他执著地追寻‘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 在诗里真诚地表现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 并外射于客观物象, 追求主客体内在神韵及外在形态之间的契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133~134页) 。

“从性灵深处来”, 这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徐志摩这首《再别康桥》的魅力所在。将这首诗和六年之前诗人所写的《康桥再会吧》进行比较, 我们会发现所写的对象虽然都是一样的, 但是由于生活的变化。《康桥再会吧》一诗所表现的那个热情、浪漫的诗人, 到此诗的世界里已经不复存在了, “轻轻”“悄悄”“揉碎”“沉淀”“寻梦”, 平静的动作和内敛的心态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已经是一个为生活的风雨所沧桑、所成熟了的诗人。联系诗人当时的处境, 家国的动荡不安, 康桥所唤起的理想和爱情在实际生活中的破灭, 人生的失意背景黯然了眼前的对象, 所以,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句, 真可以说活画出了1928年的诗人自我。

借助于上述两层关系, 我们有理由相信《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的一个“情感化石”, 通过它, 我们可以真切地感知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爱、怅惘、无奈又无言的苦闷。诗人写的康桥就是诗人自己, 借助于康桥的真诚性情流露不仅活化了康桥, 使我们一抬腿就能够跨越遥遥的时空距离, 如临其境, 而且也使我们真实地触摸到了诗人的脉搏, 感受到了早已逝去的诗人灵魂的一次真实的跳动。

一些人———渴望着性情生活、做过梦或正在做梦的人, 因此而被《再别康桥》所感动。也便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二是表达的含蓄和机智。

性情或曰灵性的真诚表现, 很容易使我们想起中国现代新诗发展过程中创造社所提倡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这种联想不是空穴来风, 创造社以浪漫主义为其诗学追求的方向,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从骨子里讲, 多半也是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美学背景的, 主观、感伤、看重想象, 这些表现容易使人们将二者混淆。但是事实上, 灵性的真诚表现和感情的自然流露所导致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诗歌写作。前者重形式、重技巧、重表达, 以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也不单是他的神韵, 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 像颜色化入水, 又得形式表现神韵, 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 (徐志摩:《现代评论》第2卷第38期, 1925年8月9日) 。而后者轻形式、轻技巧、轻表现, 重直接、重流露, 以为:“我想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之纯真的表现, 生命流泉中流出来的strain, 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 生之颤动, 灵的喊叫, 那便是真诗, 好诗。”所以, “诗不是‘做’出来的, 只是‘写’出来的。” (郭沫若:《论诗三札》, 见《郭沫若全集》第15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徐志摩迥然有别于创造社诗人的美学追求, 在《再别康桥》一诗中集中地体现为其表达的含蓄和机智。

《再别康桥》一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人经历了六年的人生风雨之后故地重游, 物是而人非, 心中的感情自然是十分复杂和充沛的。但是, 不同于郭沫若《天狗》《地球啊, 我的母亲》之类诗的直抒胸臆, 此诗的情感表达则显得十分内敛、节制。诗人在意识里将康桥当作了一位梦魂牵绕而又依依难舍的情人,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但是在表达自己对于这位“情人”的感情之时, 作者优雅、谦逊的绅士心性却使他选择了一种平静、舒缓的方式、诗人没有喊, 没有直接地说, 而是巧妙地借助于对象的特征以及语音和语句的组织, 将心中的复杂感情含蓄而机智地散发了出来。

此诗抒情的成功首先有赖于诗人的巧妙移情。“一片风景一片情绪”, 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标榜的这种诗学主张, 徐志摩可以说是深得其玄机的。诗抒发的是别情, 可是他却避免直接写别情, 直接写自己的心理感受。他只是通过“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四句诗给我们营造或者说铺垫出了一种情感氛围, 然后就带着我们参观康桥, 让我们看夕阳中新娘一样的河畔的金柳, 看水底油油招摇的软泥上的青荇, 看树阴下虹一样梦一样的清水, 领我们在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听笙箫和夏虫的沉默, 至情不言, 但月笼寒江、风吹河柳一般, 诗人情感的对象化却使康桥也活生生地将诗人千头万绪的感情具体地呈现了出来。

不言而喻, 诗人抒情上的含蓄机智同样体现于语音的选择和语句的组织。

“轻轻”, “悄悄”, 轻、细的“q”声母所引导的字音重叠, 带来的是一种格外柔和舒缓的情感的表达, 此外还有“荡漾”“青荇”“招摇”“斑斓”等叠韵词的使用, 柔长悠缓的“ɑn”“ɑnɡ”和“ɑo”韵的使用, 以及首尾两段通章的呼应和重复, 使诗因此在声音层面体现出了一种一唱三叠的咏叹意味, 极为传神地表现出了诗人心中对于康桥所持有的一种欲语而不能的依依眷恋之情:“一个人要写他最心爱的对象, 不论是人是地, 是多么使他为难的一个工作?你怕, 你怕描坏了它, 你怕说过分恼了它, 你怕说太谨慎辜负了它。”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见《徐志摩全集》,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3年版)

除了语音的巧妙使用, 《再别康桥》一诗的诗句构造和组织也是很有助于它的含蓄机智的抒情表现的。此诗诗句的构造, 作者使用了一种可以称之为“矛盾”或“反正”的词语组织方法, 走了正如来, 放歌前置一个不能, 悄悄的是笙箫, 夏虫的出现是为了我的沉默, 挥一挥衣袖, 却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切都是矛盾的、是反方向的、但却又是统一的, 是被和谐地搭配在一起的, 不同而同, 貌反而实正, 一开一合、一扬一抑之中, 词语的组织所给予人们的, 正好是诗人在诗情的表达上有意识体现的那种自我控制和内敛。对应于词语组织上的开合扬抑, 此诗在诗句的组织上也别具匠心。诗共七节, 每节四句, 这四句的组织一律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一三句伸出一个字, 二四句缩进一个字, 一伸一缩的有序组织, 使诗歌在诗形上呈现出了一种回环往复、跌宕起伏的视觉特征, 不说词义, 单从建筑的层面上就已经很巧妙地具化了此诗所需传达的诗情形态。

闻一多为了诊治新诗在表现上的散漫无序, 在理论上提出了“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的诗歌“三美”原则, 徐志摩是这种美学理论的积极实践者, 《再别康桥》的写作就是他实践的一种结果。在此诗的写作中, 诗人通过对对象的感性特征、语音和诗句组织的充分利用, 不仅机智地表达了所要表达的诗情诗意, 而且也使这种诗情诗意的表达因此而具有了一种含蓄意味, 极好地体现了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

在艺术的意义上,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 我以为形式感和古典意味也是此诗为一般读者所喜欢的极为重要的原因。新诗相对于旧诗有许多优点, 但是, 它的没有形式感或者说无规律性, 还有因为对于古典诗歌的太多的否定而导致的与大多数中国读者诗歌阅读经验的脱节, 却是其为人所诟病的两个难以回避的弱点。新月诗人倡导并在实践上积极探索、谋建新诗的规范。虽然由于认识不足、努力不够产生了许多流弊, 但其成功之作, 即如这一首《再别康桥》, 却使新诗因此具有了一种他人可以把握、可以操作的形式意义, 谈到新诗, 人们因此常常愿意选它为代表, 诵读或者进行技术分析, 它在音韵和组织上的形式或规范性, 使人们由此将新诗和讲究押韵、格律的古典诗歌连接了起来, 从而能够在一种熟悉的阅读背景和经验中解读、消化新诗, 享受读诗的快乐。

此外, 还有非艺术的生存背景。20世纪的中国, 血与火的冲突太多, 太过动荡和不宁, 生活的粗暴赋予了现代新诗极其坚硬的品质, 新诗因此常常不得不以带血的嗓音去进行歇斯底里的战斗或批判, 这是一种武器式的追求杀伤力的表达, 它能够调动读者作为公民的愤怒和激动, 它关注政治、现实、时代问题和民众苦难, 但是它不太关注作为个人的读者, 不注意抚慰他们内心的苦闷和脆弱。

《再别康桥》一诗所体现的徐志摩诗歌的优美价值由此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它的阴性、轻柔的审美意味, 就像是一位青春美丽的女性的手, 它没有为读者提供深刻、提供广博、提供感知和想象的独特, 但它的轻轻的抚慰却平息了人内心的喧嚣, 使人进入宁静, 无论身在何处, 无论身为何人, 也都能够在一种虚拟的迷幻氛围中, 做梦或者幻想。

“轻轻的”, “悄悄的”, 这抑制、内敛的声音, 很容易让人想到古典的女性, 想到闺阁诗。不喜欢徐志摩诗歌的人, 因此体会到了一种陈旧, 一种软化人的意识和情感的腐朽, 感觉就像是琼瑶小说和港台流行歌曲, 它们的表达里蕴涵了太多的迎合, 它们利用了心理上处在青春期的人们的脆弱和不成熟, 给他们提供了感动, 但严格地来讲, 却没有让他们在情感的深层体验和美的深度感知上能有所提升或进步。

作为商业运作, 这无疑是成功的, 但是对于诗歌, 对于文学, 这种迎合却是有害的。呸徐志摩的人, 呸《再别康桥》的人, 因此是自有一份他们的道理的。

转眼20世纪已经过了好几个年头了, 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发展, 意味着中国要更进一步地与世界保持同步了, 在这样的时候, 我们还在津津有味地欣赏20世纪初一个用了很陈旧的闺阁情调和技巧写作的诗人的诗, 这确实让人着急和担心, 康桥因此也许真的该别了, 不是再别, 而是永别。

8.《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 篇八

一、课例互鉴:鉴赏的多元角度

(一)目标:生成主题和预设主题

郑逸农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其“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而设定的,由学生来设定学习目标可指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可预设性。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未设定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设的。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出学生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也基本围绕着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展开的:如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意境,情感,构思”,重点讨论的五个问题是“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能不能对换?”;“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什么深意”;“作者留恋康桥,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这些主题词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的展开都是为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服务的。

说到《再别康桥》就不得不提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将这一诗歌主张完美融合在诗歌之中,不少教师以此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目标基本确定为:“大三美”即诗歌美、诗人美、诗情美;“小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在读美、谈美和品美中真切地走进康桥,体味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2]如此确定教学目标,较为常规,也易于达成,但封闭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忽略了郑逸农教学中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即“抓住转身即逝的灵感”。

(二)方法:生本主线和理论主线

郑逸农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把人当做人”的核心命题和“二不”和“四自”的精神内核。从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作课堂总结,教师提供阅读体验作为学习参照到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学生的心得体会当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在哪些方面等,这一环节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郑逸农认为其“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以“三美”理论作为教学主线也有其优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再别康桥》一诗的格律体特征、音乐化的追求以及徐志摩诗中所显现出的“完美的形体”以及“完美的精神”。但这种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免埋没了学生自定主题时展现出的“完美的自我”。

(三)环节:认知递进和板块并行

环节的设置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环节都有所要完成的任务,环节之间要有承接关系,有梯度,充分串联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学过程。对于诗歌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会分为背景介绍、诗歌鉴赏、朗诵等几个环节。郑逸农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为:学生自读进行原初体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进行研讨欣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补充提问,课外迁移;学生做课堂总结。大体脉络可以概括为学生从零认知到深入分析文本。例如在“初读体验”环节中,先用备用纸记录,要求做到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锻炼了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行发的能力。格律诗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锻炼,在“三美”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并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进而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再别康桥》的形式、意蕴以及音乐性是完美统一的,音乐、意境、绘画、建筑几个板块教学之间也应是平行并重的,体现在课堂结构中,就更倾向于并列的板块式教学。

(四)朗读:有梯度的和有针对的

在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中,共进行了四次朗读,并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前两次是初读,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原初体验;第三次是思考学习主题;最后一次研读,分析学习主题,这次阅读用了整整十分钟。虽然这节课的朗读次数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朗读都伴随着问题,比较有效。而且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问题是带有梯度的,所以四次朗读也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在以“三美”为切入点的教学设计中,朗诵环节毫无疑问是针对于“音乐美”研读时的重要元素。《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柔缓、和谐的音乐性特征,读到“轻轻” “悄悄”“油油”等叠词时,诗歌的韵味油然而生,依依之情跃然心头,对于诗歌的韵脚,注意诗歌排列上回环复沓的特点,诗歌四行一节,诗行音节和谐,参差中押韵错落有致,在唯美的朗读中,音节的律动感敲打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不论是有针对的引读还是有梯度的悟读,都旨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体验自我感知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

二、彰显人文:选择的价值导向

(一)基于选文定角度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主要呈现的是生成性目标的取向。由于“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课时多、耗时长,教师不可能将每篇课文的各个环节上足、上满。应根据选文类型的不同、教学目标取向的不同而定。即对于诸如《再别康桥》这样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的“定篇”类选文,教师可以按照“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二不”常式流程上。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首先把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值得学习的主题都列出来,内容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等,形式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3];而承载着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例文”类选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则由教师来明确设定和直接传授,但是仍然要坚持“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中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的核心原则。新月派则始终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再别康桥》完美的诠释了新月诗派的美学观点,因此,对于本诗的鉴赏角度,“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可以互相参照,融为一体,各补所短。

(二)基于动态去指示

“非指示性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自发体验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即教师要适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基于动态去指示。“无为”就是尽量的少为,以至不为而达成目标。然而追求少为、无为必先始于有为,有为是追求无为的过程。“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和理解的多元性。王荣生先生认为:“‘教学目标从操作上讲,关键倒不在于由谁提出,甚至也不在于怎样提出,关键是要合适,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价值。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取决于老师在现场作怎样的判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的确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是努力扩大预设的范围”[4]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无为和有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用星火来燎原的火把,可以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向导,但绝不是庖丁解牛的操作者。无为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事事无为、时时无为,而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于大处、要处显其为,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教师在课上该启发时就启发,该纠正时就纠正。

(三)基于素养来反思

如果说从“三美”理论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有益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再别康桥》作为新格律诗的经典性,即其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回环反复,格式的整合对称,词藻的柔美精炼,获得语文素质的提升,那么,“非指示性”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品质的完善。面对我国中学生语言表达薄弱、词汇贫乏、积累不够的现状,“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隐藏着每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从初读体验的有话想说、确定主题的整合语言、研读欣赏的言语训练到反省结语时的斟酌取舍,形成了从感性到思维到语言到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究竟什么样的解读角度才是最好的解读角度,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习,在《再别康桥》中,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要求学生分析品味“轻轻的”、“悄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等语言以及诗中的众多值得玩味的意象;其次,要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不论是“三美”理论的创作技巧还是从初读体验到最后总结的自主流程,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掌握文章技法,通过创作环节来学习运用语言,不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有语文特质的人”[5];最后,聚焦文本解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格律诗中完美浑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与单纯信仰,体会他在感情潮起潮落中所表现出的爱、自由和美。

文本解读角度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一个由选文、学情、价值取向交互影响着的多元机制。在《再别康桥》“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两种课例的对比关照下,基于二者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以及侧重点,需要凸显出二者从不同解读角度所呈现出的优势与特点。“彰显人文是‘非知识性阅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的根本价值导向”[6]。因此应力求将文学理论融合到张扬学生的自我需求、唤醒真我的教学过程、实现自我的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立足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并聚焦于文本艺术性的表达,把学生教育成真正“有语文特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2]韦丽.离歌一曲笙箫意 情牵三美荡涟漪——浅谈《再别康桥》新“三美”教学[J].语文建设,2012(4):27.

[3]郑逸农,周晓天.《荷塘月色》“非指示性”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9,(11):31-33.

[4]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4.

[5]郑逸农.对“泛语文课”的严峻现实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兼答杨先武老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J].语文教学通讯,2013(6):28.

[6]金心红,徐学福.彰显人文:“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之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3):43.

9.《再别康桥》教案 篇九

1.培养学生鉴别关键词、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激发学生朗读品赏诗词的兴趣。

2.培养学生鉴赏,评价现代诗词的能力。

3.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

教学重点:

1.《再别康桥》中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作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名作有《再别康桥》。

他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位毁誉不一的诗人。19到1928年,他三次旅欧,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时,曾在康桥河里划船,在康桥上漫步,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怀抱中。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

二、中国现代诗人简介

现代诗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它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在自己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艺术流派。

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闻一多、臧克家和徐志摩都是我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先驱,虽然他们风格迥异,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但都为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概述诗歌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

三、示范朗读课文(展示多媒体课件)

四、同学们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生讨论:(展示课件)

¨一、整体感知《再别康桥》内容和形式

二、具体分析《再别康桥》的内容(节)

1、234、5、6、7。

六、学生讨论:《再别康桥》语言形式(展示多媒体课件)

七、再次朗读本诗,讨论它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展示多媒体课件)

八、其他作品欣赏

(展示多媒体课件)扩大学生的视野

九、志摩影集

(展示多媒体课件),进一步了解徐志摩。

十、英国剑桥大学掠影

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

十一、巩固练习

(展示多媒体课件)

10.《再别康桥》教案 篇十

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在这个环节中介绍作者:(略)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抒情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很重要。它是一个“切入点”。阅读教学非常那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也有人叫做“导入”,但我以为二者有区别。“切入点”是对课文而言的,是为了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而寻找的突破口,属于阅读教学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对课堂而言,是为了把学生从课前的无序状态引入课内的有序状态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属于阅读教学外部组成部分。提出“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诗歌意象的问题。高一的学生可能不会顺利的回答出“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这不要紧。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的第二小节,抓住“金柳”这个词,让学生充分品味。“金柳”是这一小节表现的对象,作者为何如此表现它?我们来推测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么东西在里面?是的。作者写“金柳”是“新娘”。作为同学们,可能感觉到奇怪,由“金柳”怎么会想到“新娘”呢?是不是与作者的生活有关系?会不会与作者的感情有关系?有可能。谁能说说作者与剑桥大学有什么关系?简要介绍作者的生活历史。由此学生明白了,原来由“金柳”联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仅这个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下面可以总结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写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随着联想与想象。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读者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来,作者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要想——美丽的影子;“荡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为联想,就适合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同学们“荡漾”过吗?如果你荡漾过,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到作者用词之妙。哪位同学荡漾过?不妨说说。好了,下面请一位同学完整的朗诵这一小节。

四、进入第三小节作者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这个问题更深入了,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理解诗歌,进入到作者精神世界,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灵活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感觉,相机引导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读,后回答。作者的感情有变化,是进一步了,感情更强烈了,从“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荇”“招摇”,整天与金柳相伴,早夕相处,你低头看着我,我仰头看着你,说着别人永远听不懂的话,诉说彼此之间的心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水草这一节着意表现“意象”。是在“柔波”里呀!在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经常使用“柔波”一词,我想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同学们读“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说一说,就像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就像恋人含情脉脉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叹号不行呀!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更加强烈了。同学们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变化了么?感受到了,那就好,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定要大声读么?使劲喊,行么?不行。怎么办?“使劲轻读”?好,使上劲,换得轻轻地读。

五、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小节

读得不错。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觉得写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写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作者写错了。是不是?这个地方很多老师容易疏忽,这么一问,就问出趣味来了。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梦。“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噢,明白了,原来彩虹就是作者的梦呀!这个美好的梦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说,这个梦没有变成现实。正是因为没有变成现实,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怀,时不时地“荡漾”一下。读这样的句子,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似乎有一些伤感。这种写法,我们叫做“移情”。景随情迁,以情入景,以我观物,则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这种句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诗人唯恐读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当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处,所以才用这样的写法来提醒读者。在诗人眼里,这的确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作者的“梦”。作者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来到英国,来到剑桥。在这里,作者遇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自己最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说:“我的眼睛是剑桥叫我睁开的,剑桥是我的心灵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恋之乡。”所以,在别人眼里的清泉,在诗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梦。

六、一提到梦,人们常常回忆起往昔的生活,特别是那些铭刻心头的往事。

诗人也是这样,提到“梦”,他就好像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刻,让他难以自持。于是他就去寻找那昔日的梦。昔日的梦究竟是怎样的美好呢?作者告诉我们了么?

“撑一直长篙”。你知道什么是长篙么?噢,在《社戏》里学过,多美好呀!你们撑过船么?撑过,感觉如何?美极了。我们想象一下:长长的船篙,轻轻地波动着水面。船上只有两个人,划呀划呀,往远处划,为什么?那儿人少呀。来到幽静的地方,心里高兴,那就唱吧:放开喉咙,尽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好像在想我们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诗人高兴得放声歌唱,他醉了——诗歌到这里可以说达到了高潮。联系上一节,我们可以说,这里所写的就是作者那个美好的“梦”。荡漾在作者心头的也就是这梦中的情和景。那么,这一小节如何朗读?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谁有过“放歌”的经历,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可以张开双臂,仰起头,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读法也可以变成“放——歌——”

七、诗人沉浸在里面,没有醒来。对吗?

不对。诗人很快就醒来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种什么滋味?遗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么办?“悄悄”地离开。“悄悄”就是我的“笙箫”,憋在心里,此时无声胜有声。夏虫了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个康桥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还是藏在心底吧,就让我一个人知道。从诗歌情感的发展脉络看,这就是从高潮一下子滑落下来,形成了一个大的波折。那么,朗读的时候也要有所体现

八、为了突出“沉默”的特点,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怎么写的?

开头写的是“轻轻的我走了”,结尾写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静。作者就这样走了,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轻手轻脚走来,又轻手轻脚离开的身影。在他的内心深处,藏着无限的留恋。

九、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国现在诗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建立了功劳。他赞同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诗歌理论,认为诗歌要有韵律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诗广为流传,人们张口就可以朗诵,据说,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别康桥后,就去了印度,拜见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尔。泰戈尔当众朗诵了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着甜蜜的.忧愁。”写的多好啊!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徐志摩的诗选来读一读。

【教学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周多的反复演练,加上同组老师的耐心指导,自己又详细地设计过渡语,觉得万无一失,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讲完研究课后,我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一、自我反思

在各种体裁作品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相当有难度的,是一块硬骨头,十分难啃。我本着挑战自我的想法,依然选择了《再别康桥》这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

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这是一节课的终极目标,也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理念。诵读是学习诗歌最好的方式,而读出情感,读出意蕴,读出自己,就是更大的挑战了。因此,品味诗歌语言,进行诵读训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是机械死板的教条,去禁锢学生鲜活的思想。解剖诗歌,要在找出意象及其特点的前提下,描绘所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据于此,我就把“指出诗歌意象,描绘美妙的意境”以及“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难舍难分的无奈和感伤”作为学习目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学生分析诗歌方法的引领和指导。

情境导入是一种对学生春风化雨的熏陶和感染。于是我播放着优美的小提琴《月亮河》,再投出康桥的图片,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康桥的美妙意境。接着,我声情并茂的范读诗歌,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徐志摩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上的线索。”所以对志摩作品的解读就要“知人论诗”。其中最能表达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的两句话是“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之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诗。问题如下:1.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2.说一说诗歌表达的情感; 3.指出这首诗中的情绪高涨的一节诗。这几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来。

有了这些铺垫,我针对第二节诗指导学生来品读赏析。首先提问学生读,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但是不够浓烈,表现得不够充分。于是,我找其他学生评价,并再次读这一节。最后我做出这样的指导:“荡漾” 的意思:(水波)一起一伏的动。这里形容心情起伏,无法平静,写出作者的心动,但不是一下,是一层层的涟漪,一波波的荡开。声音要饱含热爱,蓄积在喉间,再轻声发出(重音轻读法);语速要慢;语调要有起伏,轻柔。然后我做了示范,再次让刚开始的同学读,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情感还有待提高。于是,我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剖析这节诗。学生经过同桌之间的讨论,很快确定了答案:意象是金柳和艳影;修辞是比喻;情感是欢喜和眷恋。

做了这样一个例子,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指导学生自选诗节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入手,以有情感的品读为突破口,达到吃透类似诗歌的目的。学生有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因此探究的热情很高。当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我发现有差距的时候,就立即给予引导。事后考虑,当时有点太急了,应当先质疑,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并由别的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彰显出整个课堂教学相长的和谐场景。也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整体的提升。

通过分析和诵读训练,学生体会到了诗歌营造的美妙意境。于是,我开始延伸迁移,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依据诗歌内容,选择其中一节,借助修辞手法,采撷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作画笔,把康桥优美的景色描绘下来。这个环节中,是对整个学习目标的检测,学生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情。

最后,让学生再次读诗,读出自己心中的康桥。接着我播放《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的主演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让学生比较一下,各自的特点。

二、评课情况

只是展示学习目标,找一学生朗诵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解释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感悟两分钟。范读时,播放的背景音乐声音有点大,没有完全彰显出朗诵的魅力。延伸迁移部分,学生写的时间应适当延长一些。

三、学生反馈

上一篇:秘书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下一篇:禁毒标语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