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教学反思

2024-06-30

郑人买履教学反思(10篇)

1.郑人买履教学反思 篇一

《郑人买履》这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点很多,我在课堂上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郑人、路人的一些动作、神态、语言,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而是以文言文为切入点,领着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读,借着诵读课文,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品味文言文的韵味,学习读文言文的方法,也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与寓意。

通过不停的诵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背诵课文。”这一教学的重点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地达成了。而“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做什么事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这一教学的难点也在梳理故事情节、抓取重点语句品味并朗读的教学过程很顺利地撕开了学生思维的口子,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继而达到了揭示寓意的目的。

2.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

3、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

4、通过对短文的品读,体味文章机智幽默的`语言美。

学习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查阅资料,朗读课文;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常规):背诵古诗、词、文言文;一分钟新闻播报。

一、自主解题,初读感知

1、师生一同背诵上一篇文言文《自相矛盾》。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寓言是什么?郑人买履怎么解释?履意为鞋,指导书写。

3、自由朗读课文多次,读通读顺。收集读中遇到的困难。

二、自主解词,合作译句

1、先将课后的注释抄在文中对应的字词旁边,然后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章的意思。

2、同桌互相检查,是否都能把文章的意思弄明白。看谁学得最好。

三、交流收获,感悟升华

师生接话,共同理解。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老师口述故事内容,留有空白,学生们用文言文接下句。

间中引导归纳置、乃、之的意思,及理解难句何不试之以足?宁信度,无自信也。

四、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1、请一名学生试读,然后老师范读,比较后指导文言文的朗读。

2、学生齐读,分角色演读,自由吟诵;指名背诵,师生背诵。

五、读书明理,感悟寓意。

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吗?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你写下来。然后全班交流感想体会。

六、拓展阅读,课后延伸

1、堂上阅读两篇古代寓言故事《买椟还珠》《学弈》,领悟到什么道理。

2、课后阅读更多的古今中外寓言故事。

3.《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 篇三

1、了解作者相关常识,初步感知法家思想。

2、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3、读懂文章寓言的寓意,通过选文了解韩非寓言及故事的丰富和奇妙。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特殊文言句式。

2、读懂文章的寓意及由此表现的作者的观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提前做好预习(读熟文本,批注重点字词)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走近作者

看图片,猜寓言。寓言故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能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以上这些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都出自同一个人。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书中充满寓言和小故事。他一生主张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结果却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就是——韩非。

下面我们来了解韩非及他的悲剧命运。出示幻灯,要求:两分钟勾划主要信息。

二、明确目标,检查预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检查课前预习

a、出示字音

检测二:

请许学者或者不宜今乎郢书遗燕相国书燕说王大说

先自度其足宁信度

b、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

三、自主学习,翻译文本

学习内容:

翻译文本2—4段,概括三个寓言故事,并探究其寓意。

学习检测:

(1)字词

(2)特殊句式

判断句:

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

举烛者,尚明也。

宁信度,无自信也。

倒装句:

今裤何如?(疑问句宾语前置)

宁信度,无自信也。(否定句宾语前置)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定语后置)

郑人有且买履者(定语后置)

何不试之以足?(介词结构后置)

省略句:

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

四、反馈交流,探究寓意

1、概括三个寓言故事

2、寓言寓意:

用自己的话把三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然后概括寓意。

卜妻为裤:讽刺那些刻板守旧、不知变通、愚昧无知的人。

郢书燕说:讽刺随意穿凿附会、曲解古人之意。

郑人买履: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的人。

深入探究1:作者的思想观点

过渡:在先秦诸子中,法家的思想本是要立竿见影,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冯友兰曾说过:“儒墨及老庄皆有其政治思想。此数家之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其专从君主或国家之观点以论政治者,当时称为法术之士,汉人谓之为法家。”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究竟想通过这些寓言故事表现怎样的思想(政治)观点呢?

共同学习第一段,链接:法家“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人类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相应变化,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固步自封。

明确:

1、效法先王或古代要懂得变通。

2、理解古代帝王的话不能妄加猜测、穿凿附会。

3、要根据现实研究和制定治国方略。

深入探究2:现实指导意义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不存在像“郑人”“卜妻”这样夸张的形象,但每个人都会有“犯轴”或钻牛角尖的时候,那么,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1、个人角度。

2、创业角度。

3、国家角度。

法家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还是我国依法治国的思想渊源,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学以致用,拓展提升

(一)、名言积累

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3、自见之谓明。

4、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5、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6、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7、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9、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10、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4.郑人买履 篇四

郑人正让他的仆人为他换出门的衣服,他十分生气:“地面上有一粒灰尘,这简直是死罪!”他满腹的火气。

郑人出了门。他的衣服袖子十分宽大,一直拖到地上。明明不是君子,手里却拎着一本经书。衣服的袋子十分大,里面塞满了金银。他――不幸――并不聪明,但在金子银子的包围下,脑子并不重要。

郑人叉着腰,螃蟹似的走着。忽然,他看到一家鞋店。“啊!”他叫道,“鞋店!”他大摇大摆地走过去。

“给我这个强盗鞋!”郑人大声喝道。

“好……好……”店主十分惶恐:“小人……小人……给您……”店主打量了一下郑人,“这满脸横肉的人一定是强盗。”

“快点儿!”郑人拔出了刀。店主马上叫唤起来:“有人带刀,强盗!”郑人反而把刀收起来了。“叫官兵?痴心妄想!丞相是我儿子,王上是我侄子!”

这时,士兵赶了过来。“大人,什么事?”“把这个不识抬举的人抓走!”士兵便将店主拖走了。郑人呵呵冷笑了一声:“敢欺负我,哼!敢欺负丞相的爹,王上的叔叔?!”

在这段时间里,郑人不断让店里的伙计给他试鞋。郑人变着法儿戏弄伙计,他一会儿让他们拿大鞋,刚一拿到便说不喜欢;一会儿让他们拿小鞋,一拿到便骂:“谁让你们拿小鞋的?”

……

后来呢?后来郑人没有受到惩罚。

5.《郑人买履》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言文这种文学样式,学习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2.初步掌握“履”、“度”、“及”、“遂”、“宁”等常用文言实词的意思及“之”、“其”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3.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难点: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掌握。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讲解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哪些呢?(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那么,寓言有着怎样特点呢?(寓言的含义: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的表达跟我们以前所学的有所不同,因为它是一篇文言文,就是古代人说的原话写的文章。文言文的文字比较简洁凝练,理解的难度较高。需要大家穿越到古代去跟古代文人对话。大家害怕了吗?不要怕,我告诉大家一个自主学习的诀窍:读。读准,读顺,读懂,读透。接下来我们就用“四读法”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板书)

2.哪位同学告诉我,“履”是什么意思?(鞋子),那么“郑人买履”的意思就是——郑国人买鞋子。不难理解吧。

3.作家、作品(学生先介绍,老师补充。)好,先认识一下它的作者—— 关于韩非,谁来介绍一下? “子”是什么意思?

韩非,是战国末期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韩非子》。

二、初读课文,读顺文句 1.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了解大意)

字音:履(lǚ)自度其足(duó)宁信度(nìnɡ)(dù)遂(suì).....停顿: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 遂/不得履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其它同学纠正其不正确的停顿。有争议时,教师予以点拨、范读。

3.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通文意

1.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用现代汉语来说出课文的意思。大家可以先在我们所分的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探讨。有疑难的文言词语,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再由组长先记下来,讨论结束后由组长提出疑难问题。最后各组再派出代表在课堂上交流课文的意思。

2.前七组说出每句话的意思,后两组说出全文的意思。四、三读课文,读懂寓意

哦,原来这则寓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再来问问:

1.那个郑国人究竟为什么没有能买到鞋子?他犯了什么错误?你认为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他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因而闹出了大笑话,连鞋子也买不到。他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僵化,不知随机应变。郑人是一个固执、迂腐的人(板书)2.这个郑人的遭遇让你明白什么道理?

明确: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随机应变,不能迷信教条而不顾实际情况。3.同学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过这样的人或事吗? 学生:削足适履 师补充:卜妻为裤 链接: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像吾故裤。”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

译文:

郑县人卜先生,让他的妻子做裤子,他妻子问:“现在这个裤子做什么样的啊?”丈夫说:“像我原来那样的。”妻子于是把新裤子弄坏像他的旧裤子一样了。

思考:卜妻错在哪里?她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

卜子是说旧裤的样式,可没说做条破裤穿。结果愚蠢的(听话的准确)妻子,就费力把新布做旧真的又做了条故(旧)裤!既费了工,又费了力,“丈夫”还不满意。

卜妻不从实际需要出发,不领会丈夫吩咐的意思,而是死搬教条,食古不化,是个典型的教条主义者。

形容刻板保守,不知变通和心脑僵化呆板的人。

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用灵活对策的人。五、四读课文,读出韵味

1.在生活当中我们可千万不能向郑人学习。现在我们再来自由朗读课文,这次注意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还要表现别人问话时的应表现出的疑惑之情。

2.指名学生朗读。

3.分角色朗读。评价对人物的语气的把握和心理的揣摩。4.同学们能试着背诵吗?

六、老师寄语

生活就像一盒多味的巧克力,有原味,有干果味,有酒心味„„你永远不知道你将得到哪种口味的。但也正是这样的未知,才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应对生活固然需要个人的能力,但是古代先贤留下的灿烂智慧,更是我们打开生活之门的金钥匙。老师希望大家拿着这把钥匙,让美好而崭新的天地在我们面前洞开!

七、布置作业

1.课后各小组练习排演《郑人买履》的情景剧,下节语文课进行表演。2.尝试改写这则寓言故事,题目为“郑人又买履”。

板书: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郑人:固执 迂腐

寓意:迷信教条 不顾实际

补充内容

一、重点字词

(履:鞋子; 操:拿,带; 及:到,等到; 遂:终于 宁:宁可; 无:不; 以:用

坐,同“座”,座位。反,同“返”,返回。A、度 自度(duó)其足:量长短。

吾忘持度(dù):量好的尺码。

B、之 而忘操之:代词,译为“他”“他们”“它”“这” 或自称等。(这里指量好的尺码)至之市:到,往,去。

A、及 古义:等到。如:及反(等到他返回)

今义:达到。如:及格,达到合格。

B、度 古义:忖度;计算;测量。如:先自度(duó)其足。

今义:度过。)

二、相关事例 原文:

伯乐《相马经》有“隆颡(1)蛈日(2)蹄如累麴(3)”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4)其父曰:“得(5)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6)御(7)也。” 注释 :

1.隆颡(sǎng):高高的额头。2.蛈日:眼睛鼓起,也有人认为是“跌目”。3.累麴(qū):叠起来的酒药饼子。4.谓:告诉,对....说。5.得:找到,得到。6.堪 :能够,可以。7.御 :驾驭,控制。

译文 :

6.郑人买履教案 篇六

1、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理解寓言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2.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想: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3、郑人买履 ( zhèng rén mǎi lǚ )

解 释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 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用 法 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生搬硬套、死搬教条

灯 谜 河南人买鞋

典故

郑人买履

二、作家、作品

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三、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字义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遽契其舟( )( )

2、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4、翻译下列各句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置之市,而忘操之。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5、重要语句

(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2)宁信度,无自信也。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四、整体感知

(1)听朗读磁带读课文,听清语气语调、节奏、句子的停顿,注意自己正音。注意那些你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正音(吾wú 、宁nìng、度duó、度dù);再指名读。提示:有个字出现了3次,两个读音。你知道是什么吗?(度duó——量长短;度dù——尺码)为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3)这是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可不容易,老师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学会它,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进行学习呢?(师生总结学习方法。)

(4)请大家运用以上读书方法,进一步深入课文内容,发现疑问时多读几遍课文,再解决不了的大家一起来帮你。

(设计自学的环节,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学习、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

2.小组探究学习

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解决。小组中有争议的地方提出来,全班共同研究。

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哪些疑问?(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重点研究。)

(1)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2)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他走到集市上时,忘记拿量好的尺码。

(3)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市,市罢,遂(suì)不得履。(他拿起鞋子,才说:“我忘记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尺码。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没买成。)

(4)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哪个小组愿意来讲讲这个故事,其他小组仔细听,看他们和你理解得一样吗?

5.谁能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

[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五、探究寓意,加深理解

1.最终这个郑国人也没有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

2.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回来没有买到鞋,就有人说他,如果这个人早些告诉他不就买到鞋了?(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再讨论。)

3.小结:可见这个人真是“固执至极”,别人劝也听不进去。看来这则文言文故事用字不多,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最大的特点。

4.生活中有没有像“郑人”这样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六、总结学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我们一起来总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2.联系实际,提示寓意。

七、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方法预习《刻舟求剑》,并把《郑人买履》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

2.写一写学习《郑人买履》后的感受。

3.排练课本剧《郑人买履》。

八、当堂检测,查缺补漏:

九、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7.改写《郑人买履》 篇七

他坐在椅子上,打算先量好自己脚上的尺寸。他把脚伸直,却量不着,把脚踩在地上,又量不到,最后他被折腾的筋疲力尽,只好费力地脚弯曲起来,才腰酸背痛地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

他好不容易量好的尺寸随手放在座位上,就去准备待会儿要上街买鞋的钱了。到了集市上的时候,他十分高兴,一想到自己将要有新鞋穿时,走起路来都飘飘然了,好像腾云驾雾一般。他十分高兴,却忘了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量出的尺寸,正静静地躺在他家的椅子上。

他在集市里找来找去,却怎么也找不到卖鞋店,他用了将近半个时辰,才找到了卖鞋的地方。

鞋子琳琅满目,看得他眼花缭乱。他心想:“这里的鞋子怎么这么多呀!”他看得都快眼花了,才挑了一双鞋子,一摸身上,心想:“糟了!刚刚出门急,忘纪带尺寸了!怎么办呢?我还是快点回家去取吧!”

他把鞋子放了回原去,急急忙忙冲了回去,一路上,他健步如飞,恨不得马上回到家去。回到家时,可气的是,那尺寸正静静地在椅子上躺着呢!

他不敢停留,一拿起尺寸便向集市上飞奔而去,生怕去晚了集市散了,可是等他到了,集市早散了,到处空空如也。

他没有买到鞋,垂头丧气慢吞吞地往回走,而别的人收获满满的,兴高采烈。

有个人见他空手而归,便走过来问他:“你挑鞋时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试,而还要回家去取尺寸呢?”

8.郑人买履扩写 篇八

这个郑国人出门前用小绳子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顺手放在座位上。

他一看天空,太阳都快下山了,心想:集市不会散了吧!之后匆匆赶到集市。到了集市,他看见集市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有的卖家大喊“快来看看啊!......”这时,郑国人听见有人喊“买鞋啦!”转过头一看,架子上的鞋多得很,突然,他看见一双十分好看的鞋子,老板看见了,问他:“你要买吗?”说完给他介绍了这鞋子的“功能”。听完老板的介绍,郑人点点头准备要买,突然想起自己没带尺寸,对老板说:“我没带尺寸,”说完回家去领。老板大喊:“回来!回来!”可是郑人头也不回地回家去尺寸了。等他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他长长叹了一口气“哎!”,所以他没有买到那双他满意的鞋子。

9.扩写《郑人买履》作文 篇九

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有个名叫阿傻的人,他想买双十分漂亮的鞋子。

有一天,阿傻用尺子量完了自己那对黑乎乎的、臭烘烘的脚后,顺便就把尺子放在了“香喷喷”的屁股下面。当阿傻来到了买鞋子的集市上后,便开始东瞧瞧、西看看,挨家挨户的,仔仔细细的寻找一双让自己满意的十分漂亮的鞋子,阿傻边走边说:“像这样的鞋子实在是太难找了!”说完阿傻继续找起鞋子来,不大一会儿,他的耐心就到了超高极限,他觉得自己已经忍无可忍了,于是大声喊起来:“我不行了,为了找这样的鞋子浪费我太多的时间和体力!”但是,好不容易赶集买鞋,还是坚持找吧!一边走,一边找,阿傻总算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鞋子!

阿傻抱起了这双鞋子,而且抱得紧紧的,就像抱的是一件宝贝一样。阿傻一面欣喜地抱着鞋子,一面摸摸包袱。干吗?找尺子!找着找着,阿傻就皱紧了眉头,慌慌张张的对着店主说:“我的尺子给放在家里面了。”丢下鞋子,阿傻就像后面有老虎追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家。当阿傻又跑回集市上时,所有的店子都关了门。

有一个人问阿傻:“你为什么跑回家去取尺子呢?为何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阿傻回答:“我只相信尺子,我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脚。”看着阿傻傻乎乎的样子,大家哄堂大笑!

郑人买履扩写二:

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鞋子。郑国人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他左挑右选,最后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于是他放下鞋子赶紧回家去。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急忙忙赶往集市。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阳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他来到鞋铺,鞋铺也打烊了。他鞋没买成,低头瞧瞧自己脚上,原先那个鞋窟窿现在更大了。他十分沮丧。

有几个人围过来,知道情况后问他:“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的。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买履扩写三:

话说,有一个郑国人,一天将要出远门,可是他看见自己缺了一双好鞋子。“听说今儿的集市上有好多卖鞋子,我得瞧瞧去。”刚一出门他想起来自己好像忘记带皮尺了,于是就回到了家里,翻桌倒柜,东找西找。终于找到了自己已经积满灰尘的皮尺了。坐定在椅子上,拿尺子量一量自己的左脚—六尺多,他不相信自己的右脚与左脚一样大,于是又量了量自己的右脚与左脚一样大,就把尺子往旁边一扔就甩着大袖高高兴兴的上集市去了。

他来到集市,发现有好多卖鞋子的店铺。就走进一家鞋铺看了看。他发现这家鞋店里的鞋子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他来回的看了一看终于选定了一双鞋子。服务员问他你的脚码是多少我帮你拿一双试一试。他左思右想,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脚码是多少。他对服务员说:“我先回家拿皮尺,然后在回来买鞋子。”等他把皮尺拿到集市之后这时他已经气喘嘘嘘,汗流夹背了。这时集市已经结束了。

失落的他,顺着回家的路往回走。路旁边有个人便问他:”你为什么不拿自己的脚试鞋子那样尺码才是最准确的。”他听了这话说:“我下次一定要找到准确的方法才去做,不然就会后悔莫及。”

郑人买履扩写四:

上次说道:郑人因为买鞋非要用尺子所以搞到爆笑全场,今天他妻子又做了一件蠢事了想看吗?来,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一天,郑人没有买到鞋子。他回到家,看见愚蠢的妻子也学着丈夫的样子做了一个尺码。第二天,郑人和妻子到不同的集市上买鞋去了。郑人到了集市,真不巧,昨天他看中的鞋子被买走了。郑人只好用尺码买了一双另外的鞋子,闷闷不乐地回家了。妻子到了集市上,看中了一双绣花鞋,便兴高采烈地用尺码量了量,买下了。

回到家,夫妻俩都迫不及待穿上自己买的鞋子。不料刚穿上,郑人就觉得鞋子紧得难受,而妻子穿着比脚大几倍的鞋子,在屋里走着。原来,他们带错了尺码,郑人把妻子的尺码带走了,妻子把丈夫的尺码带走了。妻子的脚比郑人小得多。他们只好交换了鞋子。从此,郑人穿着绣花鞋,妻子穿着男人鞋,在大街上走,天天受冷嘲热讽。郑人不以足试鞋,是愚蠢的;妻子学傻,更愚蠢。

这篇续写作文,不但延续了《郑人买履》中“郑人”的愚蠢,而且还让读者看到了“郑人”妻子的愚蠢。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因为他们是夫妻,两人都有同样的思维,所以才会有这样更加可笑的结果。

郑人买履扩写五:

话说有一个郑国人,将要出门远行。家人把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可唯独就是缺了一双好鞋。

“听说今儿的集市上有许多卖鞋的,我得瞧瞧去。”这个人刚要出门,可转念一想,“不对,这鞋有大有小,谁知道哪一双合脚呢?我还是先把尺码量好再说吧!”他立即翻箱倒柜,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出一卷早已积满了灰尘的皮尺。郑国人在凳子上坐定,拉着尺子先量了量左脚——六寸多,可他仍不放心,又量了量右脚——与左脚一般大。“嘿,还是我聪明,要是空手去,到了集市上也挑不出一双合脚的鞋,可是有了这尺码……嘿嘿……”他随手将量好的尺码放在了椅子上,坐下来暗自高兴,还直夸自己聪明。

“哎呀,该出门了!”他拍拍脑袋,打起精神,甩着大袖子出了门,可尺码却忘带了。

10.《郑人买履》扩写 篇十

郑国有一个贫穷的人,靠打工来维持生计,这天他正好领了工资,他想为自己添加些东西,他想了想,觉得自己的鞋子穿了好久了,鞋底都磨光、磨透了。

于是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量完后进屋拿出了刚刚领的工资,一路哼着小调去集市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跋涉,他来到了喧闹的集市,他一路东看看西看看,突然发现了一个摊子正在甩买,鞋子又好看又实惠,他喜出望外地走过去,看了看,看中了一双鞋子,他十分喜欢这双鞋子,对老板说:“这双鞋子挺好看的,多少钱呀?”“客官,你真有眼光,现在这双鞋正在打折,便宜又好看,只需要三十的铜钱呢!”“哦,好的好的,就这双吧!他说完掏掏口袋,发现口袋空空的,才猛然想起出门时高兴过头,忘记带钱了。他尴尬地对老板说:’’不好意思,我出门太急了,没带钱。”

说完就一路跑了回去,不过他一到集市就发现店门关了,人也快散光了,心情一下子一落千丈。这时,一个刚刚目睹了这一切的人对他说:“你也太笨了吧,尺寸没带不会用脚试吗,尺寸也不可能比自己的脚准确呀!”他听了却一点也不同意地说:“我宁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旁边的群众也众说纷纭,有的说:“这个人太笨了吧,竟然不相信自已的脚,却相信尺尺寸,真是的!”还有人说:“是呀,是呀,如果他用脚试一试,就买得到鞋子了呀。太笨了。还有的说??他听到众人的意见,羞红了脸,一下子认为自已太不懂得变通了,最后,他没买到鞋子,只好空手回家。 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不要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要尊重客观事实。

上一篇:学校宿舍管理员与校内住宿学生安全工作责任书下一篇: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