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2024-09-28

齐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共14篇)

1.齐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篇一

观看齐鲁名师李秀伟报告会心得体会

平师附小 梁玉伟 2014年2月26日

2014年2月13日著名教育专家、齐鲁名师李秀伟来到平原县第五中学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与成长经历做了一天6个小时的精彩的报告,分两部分,分别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发生》和《教师成长的专业命题》。局领导和在做的老师身受感动和启迪,要求全县学习,我们于2月22日在校大会议室学习了视频后,感受颇深,句句说到老师的心里去,心中的疑惑被轻轻点破。现在就自己的教学情况谈一下体会。

一、李老师的亲身体会给我的启发。

李老师是从一个普通山村小学语文教师,中学教师,转而成为写过十多部著作的研究型科研人员。这成长中的变化让每一个人惊叹而又羡慕,感叹其抓住机遇,不怕失败的乐观精神;折服其勤奋探索,乐于进取的人生态度。他注意积累课堂中的点点滴滴,勤于反思,稿子写得比自己还高,著书立作,研究讲课,他立定决心让自己成长起来,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个名师的成就历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找准自己成长的坐标,多读书提升自己的境界,多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多记录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强大处下”教我如何与学生相处。

李老师的报告多引用古人的教育理论对比今日师生之关系,伏案细想,感触多多。强大者貌似强大,却往往处于下风而不自知。在教学中,讲台上教师处于强大,而全班70多个孩子处于最下势。如果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到讲课中,他就没有心思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就可以打开想象的翅膀去任意想象,可以想昨天的事情,去想窗外的一切感兴趣的事。若是老师的讲解敌不过窗外的吸引,学生们就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样的课堂何谈高效课堂呢!

三、坚持对教师的成长作用。

坚持这是李老师成长为名师的关键。不坚持记录课堂中的点点滴滴,不坚持反思,不坚持写稿子,不坚持研究,怎么能从一名山区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齐鲁名师呢?这也启发我以后做任何事要贵在坚持。例如科学实验,要坚持课前自己先实验,多做实验,这样课堂中对学生的实验指导才能游刃有余。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天天坚持,积少成多,慢慢培养学生天天记忆的好习惯。

四、轻负担、高效益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天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当一个学生被大量的题海所包围的时候,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阅读、去思考,俗话说“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布置作业上要讲技巧,学生会的题不要五遍、十遍的写,还有抄写作文的,要因人而异,学生会的题,可以不背不写,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阅读,开启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然学生只会被变成一台台低速运转的机器。何谈学生的发展啊。

五、要做一个会用心的老师。

李教授谈到了一个例子,说一位初一数学老师,用一年的时间,带领学生学完了整个初中的课程。经过特批他的学生参加中考。竟然数学平均分高出该校三年级毕业生16分,因为该老师运用了“跨越式与简单化相结合”的方法。还有语文教学中的海量阅读,赏识教育等都可以看出老师们非常的用心,只有用心

去教才能教好。

六、要重视全体学生

有一个学生数学平时考7分,用一个月的时间自己学完下学期的数学,考了83分,又经过老师一学期的教学,结果考了87 分,只提高了4分。可见教育无小事,我们老师要学会用教育的智慧去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使他们都放出自己生命的光辉。给他们制定目标,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信心,学生自然而然都会提高的。

通过观看李秀伟老师的报告,使我收获多多。虽然明知改造自己不容易,超越自己的难度更大,但是我想只要我在坚持着,反思着、努力着,自己离名师的距离就进了一步。静心教书,潜心研究,用行动诠释一切,为教育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2.齐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篇二

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体育教育专家及一线体育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整个研讨过程在主持团队的引导下紧紧围绕主题展开。集体的智慧不断刷新着网页,不同的思想在这里激烈地碰撞,网研气氛十分热烈,真实体现了“草根争鸣”。随着研讨的深入,大家对体育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最终就研讨提纲相关问题达成共识。

众“智”成城,达成共识

吴兴区体育学科名师工作团队在导师唐锋权的引领下,凝聚力和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唐锋权老师现任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理事、湖州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吴兴区教育局研训中心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吴兴区教育工会委员,他非常重视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牵头成立了由李春林老师担任组长的体育学科青年教学改革小组及由部分优秀体育教师组成的名师工作团队;他还非常支持《中国学校体育》的办刊理念,要求区内每位体育教师每年征订《中国学校体育》,汲取其中的营养以帮助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本次研讨的话题即来源于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团队通过对区内学科的调研,发现体育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和利用。因此唐锋权老师抛出这一问题让名师工作团队进行内部研讨,统一思想,形成团队内部的“小共识”,然后将此话题推荐到“草根争鸣”论坛进行网络研讨,希望通过全国同行的参与,引起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教育教学价值的重视,群策群力,集众人的智慧,对体育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处理及利用达成全国范围内的“大共识”,并结合教学案例讨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和策略。

精心准备,引领释疑

由于这已经是名师工作团队近几年来第3次主持“草根争鸣”论坛,具备一定的现场主持经验,加之论坛对团队的信任以及团队成员在话题的提出、团队内部的前期讨论、相关理论及内涵的学习、研讨提纲的确定、团队成员的分工、研讨典型案例的选择、区内老师的动员、主持现场的布置等方面倾注的大量心血,确保了本次研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每位团队成员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案例,确定了最合理的研讨路径,即“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理念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特征?”、“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充分利用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来提升课堂效益的策略有哪些?”3个问题分3个阶段依次进行,分别阐述了体育课堂“生成性”资源“是什么?”、“怎么做?”以及“如何做好?”的问题,并对研讨过程中出现的疑惑进行释疑、解读。来自全国各地的180名体育一线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争相发帖、跟帖共计1237条,其间主持人根据研讨情况适时进行小结,2个小时的激烈研讨转瞬即逝,而由于很多教师的讨论意犹未尽,活动结束时间一度推迟。各地区的教师观点鲜明,意见独特,为本次网络主题研讨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资源。

课例研讨,深化认识

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因此团队对提纲3中案例的选择尤为慎重。导师特别强调分享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要求每位成员从各自的课堂教学或调研中选取案例供大家内部交流,因此所有研讨案例均来源于区内调研过程中获取的课堂教学实际案例。王勇坚老师负责提纲3的主持工作,在确保案例原貌的前提下多次修改完善,在网络研讨前一晚再次召集提纲3的主持小组研讨至深夜,最终确定3个典型教学案例,分别从体育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入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讨,为教师们对案例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处理与利用进行了更直观、更有针对性地剖析,极大地提高了研讨的实效。同时,不少参与研讨的教师也抛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丰富了案例研讨的内容。

通过案例研讨,教师们对体育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从实例研讨中挖掘出的一些对“生成性”资源有效的处理策略也更加贴近课堂教学实践,从而让这次研讨变得更加有血有肉。

成效凸显,重在实践

“草根争鸣”论坛网络教研为团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实现了教师间远距离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主动参与与互动共享。本次研讨活动旨在引导教师们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概念,促进教师增强“生成性”资源的教学意识,使教师在课堂中学会观察,捕捉信息,寻找策略,灵活变通,促进生成,从而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益服务。

3.名师工作主持人年度工作计划 篇三

,广播电视台全体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综合素质的锻炼,进一步提高建大新闻的制作水平,同时,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入各院系,积极报道学生的学习、生活,挖掘优秀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例,要主动走出去,镜头向下,面向基层,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主动寻找新闻,选准典型充分报道我校基层单位的教学、科研、产业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工作典型,并努力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报道风格吸引广大师生收看电视节目。

20广播电视台将引入竞争机制,争取实现每位员工独立完成电视新闻的拍摄、采写、后期制作编辑工作,并在每周一上午对上一周新闻进行点评讨论,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家拍摄、写作和后期编辑的业务能力,并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年,为了能够镜头朝下,加强对基层人和事的宣传报道力度,并使建大新闻更具活泼性和可看性,广播电视台将要求每位工作人员每周主动寻找并策划和报道一次基层工作中的小事,但又是新鲜事。

2011年,除了重视“建大新闻”的制作力度,广播电视台还将大力策划和加强“走进展馆”、“聊吧”、“建大人物”、“实验室展播”、“人物访谈”、“建议台”等较高水准的专题栏目以及来自校园生活的深层次报道的力度,并努力提高专题节目的制作数量和质量。

2011年,我们将对校园网“视频新闻”进行重新改版,加强上传的及时性,努力拓宽电视媒体的宣传渠道,提高电视媒体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和质量。

二、争取“五一”节前后恢复校园有线广播

2011年,做好校园数字网络广播系统后期安装施工工作,限期完成好新机器设备的调试和运行,尽快将启动校园内有线广播系统,方便同学们更快捷的倾听学校的方针政策、了解学校的新闻动态;也加强了学生们与社会的联系,便于了解国内外大事,接受最新的外界信息,同时,为学校南北院以及东校区之间的联系,架起沟通的桥梁,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做好有线广播开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校园广播节目内容的安排,制作,播放,学生播音员的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三、加大有线电视线路的维护工作,作群众满意工程

定期对设备、线路进行维护、检修工作,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保障有线电视信号畅通,质量良好,确保广大教职员工收看到高品质画面的电视节目。加大对300多套腾空房有线电视线路的维修和指导力度,争取腾空房装修期间不影响其它住户的收看效果。及时完成三幢周转房有线电视系统的改造建设工作。

四、加强学生队伍的培训和指导力度。

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为同学们提供一方展现自我、制作喜闻乐见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的大舞台。

五、争取改善电视台硬件设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设备是一切工作提升的基础。__年年,历时4年多的广播电视台办公点装修建设工作基本结束,广播电视台办公环境大大改善。2011年,广播电视台将力争向学校争取部分建设资金,用来改善电视台工作的硬件设备条件,拟增加3台高清摄像机,一套硬盘播系统,一套便携式导播台。

4.齐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篇四

为了加强xx教管中心辖区学校(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优秀教师发展平台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教育、教学、科研和教师专业引领等方面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能力,进一步促进xx辖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打造与城市发展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双福教育,根据x教发(2014)67号文件要求,xx教管中心决定分学科成立名师培养工作室。经过较长时间的前期筹备,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双福教育管理中心名师培养工作室启动仪式。下面我荣幸的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启动仪式的领导、专家,他们是:

特级教师、xx市名师、xx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xx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刘xx所长;特级教师、xx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xx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何xx分副所长;特级教师、xx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王xx所长。三位所长均是xx乃至xx教育界顶级专家,担负xx教育科学研究、指导的重任,学术活动繁忙,今天能光临xx教管中心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使我们备受鼓舞。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光临!参加名师培养工作室启动仪式还有xx教管中心名师培养工作室语文学科、数学科、体艺组、综合组、学前教育组主持人及各学科工作室的成员、各学校幼儿园的校园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教科室负责人、教管中心的同志。今天的启动仪式有七项议程,下面依次进行。

结束语:相信在区教委教科所的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在座xx基础教育精英的共同努力,双福教育管理中心名师培养工作室工作室的明天会更精彩,更辉煌!希望双福教育管理中心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认真履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职责,制定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和学员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名师工作室活动,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名师工作室经验,探索并建立名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务实创新的开展工作,为打造适应未来城市发展新区教育的双福名师群体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名师培养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以前瞻的理念,科学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只争朝夕,潜心研修,不断丰实自己的教育人生,做学习型、专家型、研究性的教师,争做江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头羊!

5.名师报告会主持词 篇五

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泰山学院附中的孙明霞老师来我校为我们做报告。首先,我代表xx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和各位驻校校长对孙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孙明霞老师是泰山学院附属中学的生物教师,教科所副所长,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XX年——XX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XX——XX年自费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培训,近年来,广泛阅读、学习,致力生命教育的探索,构建生命课堂,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XX年《中国教师报》头版头条以《一个生物老师的诗意课堂》为题对其课堂进行了长篇报道;XX年《新课程报》大篇幅报道生命课堂和成长之路;《当代教育科学》、《福建论坛》、《教师博览》、《教师月刊》、《教书育人》、《师道》、《教育时报》等媒体也先后予以关注宣传。推荐为《明日教育论坛》教师,《福建论坛》“新生代名师”,《教师月刊》以“明霞道路”为题刊登探索生命化教育的专题;《中国教师报》和《福建教育》分别为其开设专栏“明霞答问录”;《当代校园》从2012年起开设专栏“师生之间”。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记录教育随笔400多万字,目前出版有《用生命润泽生命——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和《心与心的约会——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两本课堂著作,参与主编《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书,今年1月又出版专著《怎样当个好老师——答一线教师36问》;每年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应邀在全国各地为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校长培训、家庭教育、班主任培训等活动提供公开课、展示课,举行专题讲座200多场。

孙老师今天为我们做报告的题目是《让生命升值》,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孙老师为我们做报告。

6.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初探 篇六

一一、建设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意

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了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的同步发展, 反映了党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大趋势、大方向的把握。信息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教育部要求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 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 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明确发展导向, 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 统筹兼顾、有序推进, 优先保障农村和边远地区, 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数字差距”。

网络名师工作室由名师担任专业领衔和主要建设者, 工作室成员协同合作, 组成一个专业团队, 共同创建由全市教师共享和参与, 致力于提高全体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网络平台。网络名师工作室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技巧、科学的教学方法, 辐射到普通教师的教学中, 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二、建设网络名师工作室所需条件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和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均提出了三大任务和两个平台, 简称“三通工程”, 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十二五”核心目标。三大任务: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接入与网络学习环境的问题;二是加强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每个班级都要用上优质资源;三是建设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环境, 努力推动个人自主学习和教学互动。两个平台:一是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即资源云服务平台, 最后达到“三通”, 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这样的大环境为建立网络名师工作室提供了硬件支撑。

1.“校校通”和“农远”工程的实施。

网络名师工作室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技巧、科学的教学方法, 辐射到普通教师的教学中, 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校校通”工程以多种方式将学校与学校的信息交流渠道连通, 使学校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实现共享。促进教育教学信息和优质教育资源高速流动, 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根本变革, 用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农远”工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采取教学光盘播放、卫星教学收视、计算机教室等三种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

“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的实施可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2.“班班通”工程的实施。

2012年, 我市“班班通”工程项目已实现全市农村中心校以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班班通网络和相应终端设备全覆盖。每个班级的终端设备配置为:计算机、投影机、推拉式复合黑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物展台、多媒体讲台, 并完成每所学校的光纤接入和网络集成。

“班班通”工程是一线教师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基本条件和必由之路, 它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问题, 着力解决优质资源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问题。实现校校互通、班班互联、资源共享, 将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求, 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的模式与方法, 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 最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三三、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构想

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 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标, 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 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机构及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的优势, 积极组织教师开发或提供精品资源, 为实现视频、文字、图片等多媒体数字资源的上传、入库、存储和发布, 实现资源的快速查询、统一管理和共享提供平台。

为更好地发挥网络名师工作室的作用, 从直观展示、方便交流、促进提高、辅助教学等角度考虑, 网络名师工作室由网站首页、名师课堂、教学资源、学习空间、名师研修、活动掠影、名师风采录等板块组成, 以文本、图片等形式全面展示工作室的动态信息和课改成果。

1.名师课堂:以视频形式呈现小学到高中各学科名师课堂实录和教学比赛的优秀课例。名师以其领先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融洽的课堂气氛和精湛的教学技艺, 给普通教师以示范作用。

2. 教学资源:

以文稿的形式呈现名师专业化、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内容包括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有创意、有特点、可操作的优秀课件。还可以推荐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和热点进行分析和解读的文章, 介绍国内外优秀教育教学经验的文章。

3. 学习空间 (博客、群组、QQ群) :

工作室成员建立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 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每位名师建立自己的个性化网页, 充分利用博客、QQ空间, 共享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案设计、教学课件、生活感悟等, 在分享和交流中不断展现自我、开拓视野, 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和价值。

(1) 用博客交流。微博、博客以其简单易用、即时发布、即时更新、管理方便的特点, 成为继课件、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之后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微博字数控制在140个字符, 可以上传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图片、视频等, 可以对感兴趣的教师添加关注, 可以互相对彼此博客进行评论、转发或收藏。教师博客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的特点, 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困惑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问题发表出来, 与同行或专家进行深度沟通。

(2) 建立QQ群 (名师群组、教研员群组等) 。更多的教师加入QQ群组, 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联系, 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 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 网络备课。网络备课已成为教师方便、快捷、高效备课的重要形式, 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互动的优势, 可以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主备教师将教学设想上传到群或空间中, 其他教师围绕主备教师的教学构想展开讨论。主备教师可以随时吸纳和整合大家的意见, 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 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完成教学之后, 组内教师共享“教学反思”, 利用网络博客平台交流教学得失。通过这种形式, 把网络教研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 在分享和交流中不断展现自我, 激发灵感, 开拓视野, 获得业务支持, 促进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

(4) 网络教研。网络教研是伴随着网络普及与新课改出现的崭新的文化现象, 是教师自我成长、持续发展的需要, 更是教研领域快速发展的需要。可以组织不同区域的教师开展网络协作教研活动, 积极发挥名师、学科骨干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 实现交流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网络教研的最终目的应是引领广大教师占领课改主阵地, 在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 广泛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最后形成有价值的网络共享资源, 逐步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

4. 名师研修:

以工作室成员与全市教师互动研讨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实践、话题讨论等活动, 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活动掠影: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工作室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6. 名师风采录:直观展现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体现名师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价值。

7.齐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篇七

文件

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鲁环行委〔2006〕3号

2005齐鲁环保世纪行

先进工作者表彰通报

齐鲁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各市环保世纪行组委会:

2005全省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在省人大、省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市组委会、各主办单位和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落实省委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落实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各市组委会在宣传活动中,紧密配合人大、政府开展法律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运用和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大力宣传省委、省政

府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宣传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宣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观念和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推动了一些环境与资源保护突出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宣传活动中,省市组委会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的有关同志,认真组织协调,并进行业务指导,保障了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经齐鲁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研究决定,授予:王义男、赵晓明、陈滨、姜宗敏、王志勇、王新军、孙岳、刘越清、张会祥、范永利、隋永利、姜长征、徐文彦、董锐、朱杰、潘荣钧、王子强、孙建修、邵伟、隋忠华、徐永进、李键、亓子荣、吴文静、刘奉福、王惠勇、张恩昌、谢永安、郭新华、魏茂森、郭文江、袁东、吴东华、郭怀民、杨亚光、王必斗、刘瑞林、屠艳苹、刘彦博、史佩钊等40名同志为2005齐鲁环保世纪行先进工作者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同志戒骄戒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为认真落实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积极推进“三个转变”的实现,推进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齐鲁环保世纪行组委会

8.齐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篇八

——与名师牵手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举行了“与名师牵手”活动。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幸成为“齐鲁名师”—我校郑校长的徒弟。我十分珍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全身心的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被郑老师那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独有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汲取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新的教育教学信息的同时,加深了对数学学科及数学内容本质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了数学教育。

一学期的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郑老师的专题讲座、示范课,又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各种实践课、观摩课研讨。回首学习过程,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一、教材梳理,整体把握

对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是每位教师的基本功。听了郑老师讲的1-5年级的5节课,我被郑教师深深地吸引住了,惊叹于她对小学教材系统、全面的把握,她对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在哪个年级段出现,出现几次,以及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了如指掌;对小学数学低、中、高三个学段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材编排特点如数家珍。我意识到只有正确地把握教材、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二、理论积淀、提升素养

(一)心中有《课标》

心中有课标,是一个老师上好数学课的前提。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学会创新,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郑老师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她举行的讲课—说课—课标解读一条龙活动,让我切实感受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只有学好《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课程标准》,才能上好课。

(二)数学思想方法

郑老师在每一节课中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郑老师的引领下我也查阅了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问题。数学思想方法的涵义是:数学思想和方法蕴含于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中,它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支撑和统帅着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 中学生应该理解的学科“基本结构”。

我们应明确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三)向书本学,加强反思

作为教师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句话:要让反思成为我们的习惯。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反思。思考应该是一种习惯。做一个会思考、有思想的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爱思、勤思、会思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的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而应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

(四)提问技能

“提问”,即提出问题求答。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郑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学到了教师怎样提问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

1、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师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设计问题。

3、教师要设计追问。如果说一开始的设问是启发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追问,可以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4、教师要设计一些反思性问题促进学生反思。如: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提问的艺术性。如:多问“怎么想的”,少问“为什么”。

三、听课观摩,增长智慧

本学期,有幸聆听了郑老师5节高质量的数学课。这些优质课无一例外地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课堂上郑老师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各方面的互动;留给学生广泛开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情境演绎 的经历者,情境意义的建构者,将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成为情境展开过程中的主角,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

通过听课和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选择的教学策略必须是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细致入微的,要经得起推敲,这便是教学智慧,是一种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脉络,及时进行应变的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是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固定的程式,课前是无法预设的。教师只有葆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随时根据动态生成的教学情境,做出智慧的反映,才能真正使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彰显生命成长的价值。

总之,这次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雨,通过理论学习,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我不仅感受到了名师的教学智慧,学到了新的思想和新理念,又名师身上看到了高尚的师德、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广博深厚的教学功底,这一切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励我前行。

9.“名师工作室”内涵建设三要素 篇九

要素之一:团队特征

“名师工作室”首先是一个“工作室”。这就意味着它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随意组成的、无目标、无组织的办公室。它应该是一个“团队”, 是一个“共同体”, 是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共同体。它应该是有目标的。“名师工作室”的根本目的应该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均衡、优质快速发展。”可见, 工作室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团队成员的成长与进步, 通过促进成员的成长与进步, 来实现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平台的发展, 提升学科领域的前沿位置与发展水平。它应该是有组织的, 不是几个人随意拼凑的松散的俱乐部, 其成员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与条件。凡工作室成员, 无不经过严格的申报与考察程序。工作室的这种组织制度与准入条件, 是实现工作室目标的保障。既然“工作室”是一个有目标、有组织的“团队”, 那么, 我们就要把它打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队”。为此, “名师工作室”应该建章立制, 建构四种机制: (1) 建立独立运作的推进机制。主持人为团队发展第一责任人, 每学期根据团队发展目标, 制定活动规划并具体实施规划。 (2) 建立导师负责的引领机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要在学科组内为青年教师成长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促进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提升。每学期组织的青年教师发展专题活动不少于1次, 并安排进学科组教研活动。 (3) 建立必修反馈、过程共享的促进机制。工作室成员实现必修反馈、选修共享的管理, 成员每月阅读相关教育理论期刊、随笔等教育理论书籍, 也可读社科类其他领域的书籍, 完成读书心得1篇。工作室应该组织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 (4) 建立每月活动日的常规机制。工作室建立每月活动日制度。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为活动日。通过这四种机制的建立, 使团队成为成员共同发展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 应该具有共同价值的支撑力量, 那就是团队的主体思想与精神追求, 甚至是教育哲学;这个共同体, 应该具有迈进共同目标的召唤力量, 那就是团队的凝聚力、协调力、执行力,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攻坚克难的合作意识;这个共同体, 应该具有对青年教师的关怀力量, 那就是通过名师工作室方案的实施, 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和较强教学技能的青年教师, 激发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与教研的热情。团队建设的核心在于协同合作, 强调团队合力, 注重整体优势。但追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团队成员的个性创造被扭曲或湮没。这样的团队只有简单复制功能, 而不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因此, 工作室团队应该提倡“集体主义”精神, 也要非常注重个人的风格与作用, 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来做好各项工作。

要素之二:名师内涵

“工作室”是一个“名师”工作室。这就意味着它不是一个普通教师的成长平台, 区别于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为目的的“青蓝工程”。它是“名师”的成长平台, 是在一定范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的交流与共享机制, 具有较高的合作层次与发展追求。不好说每一位成员都是名师, 但是, 至少每一位成员都有成为“名师”的潜质。因此, “名师工作室”要紧密围绕“名师”内涵做好文章, 充分挖掘各位成员的名师潜质, 把每一位成员的特质挖掘好、提炼好、培育好、实现好。比如, 你的课堂教学能否个性鲜明, 自成模式?你的教育理念能否新颖独特, 自成一家?你的教育科研能否成果丰硕, 享誉一方?这就要求工作室的每位成员增强发展的自觉性, 主动挖掘、培育、提炼自己的“成名”之处, 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特色。有特色, 才有“名”。否则, 就是大众化的、一般化的, 与“名师工作室”创建的宗旨也不相吻合。因此, “名师工作室”应该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 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 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教学、教研、教改活动, 充分挖掘和培育各位成员的名师潜质: (1) 每年阅读一本专业著作。提倡成员阅读课程论、教学论的专著, 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撰写心得体会, 提升专业认知。阅读的专著最好是主持人统一推荐的, 便于成员之间围绕统一主题进行学习、研讨、交流。 (2) 每年发表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文章必须就学科教学问题展开立论, 观点鲜明, 论证充分, 逻辑清晰, 具有教学指导价值。 (3) 每人主讲一次教学讲座、学术报告或执教一次市级公开课。可以在市级中心组活动中就某一专题作讲座, 或者在暑假培训中发表自己的研究报告, 推广研究成果。每年应该至少举行一次大型教研活动, 形式包括教学观摩、互动研讨、名师发言、专家报告、校际学科联谊, 等等。 (4) 研究一项科研课题。每一位成员都要申报研究一项科研课题, 内容可以涉及本学科的课程、教材与教法。科研课题要真正组织实施, 定期汇报、交流研究成果。各成员申报的课题之间最好有内在关联, 便于资源整合、交流以及滚动升级研究。 (5) 编著一本专业著作。专著是由主持人主编, 成员参编, 区域内教师广泛参与的集体科研成果, 介绍各地、各校实施教研教改的生动实践。实施这五个方面的措施, 有利于培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名师成长的道路上具有更加专业化的素质。首先, 具有更加专业的信念, 那就是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 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 也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要求的重要方面。其次, 是具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包括原理规则性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 运用原理规则性知识于案例之中的策略性知识。这些都是教师维持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再次, 是具有更加专业的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科研能力与反思能力。在新形势下, 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 才能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与学生,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策略,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总之, “名师工作室”不仅应该是名师辐射的发源地, 而且也应该是未来名师的集聚地和优秀教师的孵化地。

要素之三:区域功能

10.名师工作室计划 篇十

一、指导思想

本着使本工作室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享受教育的家园”的宗旨,“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整合资源、整体提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名师队。”

二、工作目标

工作室将本着科学求真与开拓创新的精神,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态度,耕耘一片“研究”的土壤,创造一种“研究”的气候。以研究为主线,交流培训为途径,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一个融学习、教学、研究、培训、交流为一体的平台,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和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群体效能,充分发挥引领与辐射作用,为本工作室教师成长搭建阶梯,注重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在提升中反思,在反思中领悟,在领悟中创新。响应教育局号召,树立垂范意识,争取使本工作室成为教育领跑的团队,真正做到引领教科研,实现共成长。让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人才成长和带领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使中青年老师从胜任型向骨干型、名师型发展。

三、工作职责

(一)名师工作室职责

1.承担骨干教师、学员的培训和指导。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发展计划,承担骨干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制定工作室学员周期内专业化发展目标、计划,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引导学员专业提升。

2.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工作室为平台,整合教育优质资源,着眼于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每周期至少确定并完成一项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

3.发挥名师示范和辐射作用。研究建立各类优秀教师发现机制和培养指导制度,通过组织学员上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多种方式,促进我镇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4.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向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有关部门献言献策。

(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职责

1.制定工作室的工作计划和学员周期培训计划,建立工作室工作制度,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2.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引领成员、学员加强师德修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传授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3.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周期内至少完成1 篇本学科教育教学调查或研究报告,并至少发表1 篇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

4.对成员、学员进行考核,建立工作室学员成长档案。

5.根据需要参与全市教师培训工作,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检查、评估,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作出书面总结。

(三)名师工作室成员职责

接受挂牌名师指导,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水平;在挂牌名师的指导下,结对帮带1-2 名工作室学员;在挂牌名师的直接领导下,起组织、协调作用,完成挂牌名师分配的各项任务。

(四)名师工作室学员职责:

1.依据个人实际,确立自身发展目标,制定周期内学习计划和确定研究项目。

2.每周至少完成1 次挂牌名教师安排的听课任务,做好学习记录和案例评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每学年进行2 次以上教学展示。

3.接受挂牌名教师的指导,完成挂牌名教师安排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周期期满时,完成个人专业成长报告,并公开发表至少1 篇研究论文。

4.帮助挂牌名师维护工作室网页运行,积极参与在线互动式研讨。

四、工作制度

根据工作目标,基于理想与现实,工作室的工作策略为:学习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导师引领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自我反思与不断提升相结合。建立健全工作室工作机制,使工作室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一)学习交流制度

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格式。

(二)专题研讨与专家讲座制度

每学年开展六次以上专题研究活动,明确中心发言人,相互探讨,共同提高。教研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反思,形成文字资料归档。

(三)课堂观摩研究制度

通过问题会诊、教学研讨、案例分析、听课评课、经验交流、反思总结、等形式提高名师工作室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和把握教育规律,探求科学的教育方法,破解教育教学难题,形成科学的教育过程,找到教育创新的方向,提高教学效能。

(四)教育教学研究制度

1.名师工作室周期内在市科研部门立项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报告。

11.名师工作室职责 篇十一

一、提高师德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提高理论素养。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探讨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三、引领团队发展。建立学员档案,负责对学员的考核、评估工作。有计划地引领工作室的学员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四、注重实践探究。定期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与方法。

五、注重成果提炼。总结提炼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理论,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成果,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

名师工作室目标

“苦练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名师群体,产生名优效应”,力求在一个规划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基本技能提层次,教学方法有创新,课堂教学增效率,课题研究出成果,促进工作室成员向教育教学专业化发展,在学科内发挥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形成名优群体效应,从而带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共同发展。

名师工作室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工作室负责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12.名师工作室里的教师合作 篇十二

一、基于志趣愿景的专业合作

一个组织群体, 如果没有相似的志趣, 也没有共同的愿景, 那么, 它就没有前进的内驱力, 也很难进行创造和超越。因此我们在确定工作室成员招聘条件时, 坚持“志趣为首、愿景为主”的原则。首先, 要观察其所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 以此来佐证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也就是我们十分强调的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其次, 看专业水平, 通过公开课、优质课及学科教学质量等, 考核其执教能力;通过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成果、编著教学用书、出版专业著作等, 评估其科研能力。

工作室成立后, 为确保共同愿景的实现, 实施了“三导”策略。一是目标导向。以“让教师充满智慧, 让教育充满思想”为工作室的愿景, 根据每个学员的不同经历和所处的不同学校, 明确提出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应争取的成长目标。比如30岁左右的学员, 为他们提出的目标是获得区级优质课一等奖, 评上区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对40岁左右的学员, 为他们提出的目标是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 评上市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在研修期间要合作完成《科学探究的新视野》《做中学》等专著。二是课堂导行。围绕专项课题部署每学期或学年的课堂研讨节数、时间、地点及规模, 以实验课程资源的调查为依据, 以实验改进、实验活动任务单的设计、实验试题解答与分析, 通过课堂研讨、观点碰撞、经验交流等形式, 捕捉教学实践的智慧。三是书香导思。每年为工作室成员订阅教育科研类报刊, 并配合研修工作开展主题征文活动, 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 在阅读中提升。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跨校合作

从学校现有的组织形态来看, 教师合作主要正式的专业组织来实现, 比如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等, 有时也通过一些专业组织。但这些组织一般都在本校, 教师随时可以面对面交流。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 甚至不同的地区, 要克服时间上的不同步和空间上的不同校, 只有依靠网络平台建立跨校合作的机制。

一是利用ECP发布信息。依托中国电信新航线ECP, 建立名师工作室手机短信群发平台, 用短信的方式发通知, 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一一告知全室成员, 要求教师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而在活动过程中, 全室成员还可用手机信息点评课堂, 让教师带着问题走进研讨活动, 也让教师留着问题走进下一次研讨活动。

二是利用QQ加强交流。依托网络建立名师工作室QQ群, 要求全室成员做到每天登陆和浏览一次, 了解活动安排, 掌握工作动态。比如, 每一次公开课, 上课教师先把教学预案发至网上, 供全体成员阅读、修改, 待完善后, 就把该教学预案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到参加活动时带上, 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 又用QQ对课堂进行点评, 畅谈心得和感悟。利用这种形式评课没有空间的限制, 可以实现跨校合作。如果部分教师不在线上, 其他教师也可以给他留言, 等他有时间及时查看信息。并且还解决了教师可能会因为害羞或自尊的原因不愿讲出自己的意见而造成的尴尬局面。

三利用BLOG转化知识。依托资源库建设, 用BLOG记录研究成果, 通过撰写教学叙事、课堂案例、教学反思及研修日志等, 想发就发, 怎样做就怎样说, 使博客上原本无序的东西上升为系统化的专业发展意识, 能促使自己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 使教学生活更精彩。比如2012年全市优质比赛, 课题是《电热器》全室成员都参加了观摩活动, 而且还围绕“我观我说”这一主题撰写评课稿15篇, 他们的评论有从课题引入、实验改进、利用生成性资源、学生理答等角度, 不仅要描述, 更有思考和感悟, 为今后自己上好这节课积累了经验。

三、基于课题链接的循环合作

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破解的问题, 破解这些问题不能一味依赖“等、靠、要”。可取的发展之道是将这些待破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项目, 通过名师、专家、团队的指导, 使工作室成员在项目研究中探寻解决的可能。项目的求解过程就是成员自我研究、发展、提升、完善的过程, 也是成员获得未来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奠基过程。基于课题链接的循环合作就是项目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绍兴市暨越城区科学名师工作室有省、市级各级各类课题22项, 从申报级别上看, 有省教科规划课题“基于探究的中小学科学课堂对话案例的实践研究”, 有市教科规划课题“中小学科学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 有市学科教改项目课题“科学实验探究试题的讲评方式改进实践研究”“游戏、交流、游戏———小学科学教学范式探索”等。从这个角度讲, 深化课题研究, 就是在推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主题引领、专题研讨、同题合作”的循环合作研修策略。即工作室每学期根据学员的立项课题选定研讨主题, 由课题负责人主持, 通过课堂观摩、说课议课、片断赏析、实验展示、课例实录、读书沙龙、中期点评、结题验收等形式的“循环合作”, 把课题研究的各项措施落实在课堂中, 实现了课题与课题之间、实践与理论之间、问题与智慧之间的链接。这种全员参与式的、头脑风暴式的集会, 每个人都是组织者、设计者和参与者, 显示了名师工作室蕴藏着强大的合作潜力。

13.名师工作室总结 篇十三

这短短的十五天里,我通过观摩反思,发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走出职业倦怠。不论是在教学技能上,教育观念上,还是在对待人生和生活的态度,我感觉自己受到了潜移默化,有所改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以后的教育工作生涯和人生态度。

1、拜会名师

为了让我们能满载而归,肖**老师精心准备、计划详实,一天到晚都带着我们学员。十五天里,肖老师不仅无私地给我们教学技能上的指导,还不断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们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更以她那虚怀若谷、亲切平和、勤恳敬业、热心真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们,一直在为我们行“不言之教”,让我们深深地领略到名师风采,感悟名师精神。她对我们坦诚相待,处处为我们设想,在教学教研上对我们毫不保留,在生活上对我们关怀备至。既是良师,亦是益友。我很高兴在工作那么多年后还能遇上好老师,遇上真正的名师,这不仅是我心声,也是我们全部八名学员的共同心声。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的成员和长安实验中学地理科组的各位老师,都对我们学员考虑周到,照顾有加。为了我们的跟岗学习,实中的各位老师多次尽力调课提供班级给我们上课,课前课后为我们打点忙碌,非常感谢!在培训中,肖老师还为我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讲座和教研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我们与龙红名师工作室进行交流,参加东莞市的多项教研活动,聆听了多场讲座,让我们从中得到许多的启发。另外,工作室还给我们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让我们每位学员都得到一个展示和互相学习的机会。

2、收获友情

我们学员来自全省各地,每一位都身怀绝技,每一位都是我学习的对象。在肖老师的带领和感召下,学员们认真观摩研讨,精心准备公开课,形成好学、热烈的学习氛围。这样的环境,不仅让我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且使人胸怀高远,身心舒畅。此外,他们对工作学习的认真执着、对人的热情诚恳,无一不让我佩服,让我感觉到只有刻苦勤奋,方能不辜负自己的同伴和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这十五天里,大家一见如故,志同道合,共同学习,合作交流,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不分彼此。在一个亲密和谐的学习大家庭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忘不了离别前,肖老师带我们一起去爬大岭山森林公园。在绿树成荫,幽静秀丽,流水潺潺公园里,我们放下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样敞开心怀,谈天说地,其乐融融。我忘不了彭姐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指点,翟汉大哥大方而爽朗的笑容,还有各位兄弟姐妹对我帮助和支持。虽然培训结束后大家各自踏上归途,但是我们仍会保持联系,互相交流。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的再会吧!

3、消除倦怠,重新出发

从教十年来,我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评比,教学和管理压力大,还有各种琐碎的工作,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就好了,很少去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不清楚,有时知道了也没有想方设法去改正、去提升。现在回想自己的从教生涯,都不知道做了些什么忙了些什么。最重要是缺乏名家的手把手引领,独自前行无法坚持,教学的热情也在淡褪,对教学产生倦怠。但是有了肖老师的言传身教,同学们的支持鼓励,我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了解了教育先进理念,知道仍有许许多多新的东西待探索,重燃对教育教学的激情。前行路上虽然漫长坎坷,但我并不孤单,我会执着前进。

14.“雉水名师许友兰工作室”简介 篇十四

“雉水名师许友兰工作室”创建于2008年。工作室以“打造学习共同体, 培养学科领军人”为宗旨, 着力于构建百花齐放、和而不同、自主、生态、智慧的语文课堂。

工作室导师许友兰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南通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导师。她倡导培养学生“自学自创”的能力, 形成了“自我学习—自我质疑—自我释疑—自我创造”的教学模式。

工作室培养的数十名青年教师已在各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所有成员均被评为市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工作室成员起点不同, 风格各异, 但都努力在这个共同的精神家园里,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实现自我超越。

上一篇:伤感难过失落个性签名下一篇:书香飘满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