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2024-06-12

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精选19篇)

1.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一

心得一:英语网络教研心得体会

远程培训是我们老师的交流平台,我们每天翘首以待,做在电脑前做作业,谈感想,抒评论,心中无限惬意。

每天,怀着憧憬与期待,我们打开电脑,登上网站,打开简报,一位位专家精彩而热情洋溢的开头语以及一些要求与建议,实用、充满温馨和暖意,让本来觉得陌生的培训瞬间变得熟悉很多。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这次培训活动,无疑是暗夜里的一盏明灯,令我茅塞顿开,无论是对提高英语教学的兴趣还是提升英语教学理念,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鲁教授精彩的英语课,耐心的态度,整节课清晰地思维,有趣的活动,与孩子们融为一体的喜悦,让我领悟到了快乐教学的魅力。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那自然随和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坏境中,在不知不觉的交流中领会了知识。这也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领悟到了以后该用怎样平和而又抑扬顿挫的语调吸引学生,也领悟到了该如何使课堂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研修的意义所在,我们作为人民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使命所在。

研修的这几天日子,无论作业还是教学视频都让我受益匪浅。首先,它让我明白一位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这几天的专题作业也让我收获颇丰,作业中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这一话题,其实作为师范生,早在大学时就有中学英语教学法这门课专门进行了讲授,那时理论知识确实是学习了不少,但实践甚少,通过这次培训以及过去一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我对新课改对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并且逐渐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思路。通过研修,我认识到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分层次教学,要兼顾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出适合本课的教学步骤。研修中我也学习到了许多导入新课的方式还有许多英语课上的小游戏,这些我会虚心采纳,最将将成为我课堂上的一道风景。另外,在认真学习了专家推荐的优秀作业后,我结合自己的作业情况,以及所学到的知识,将作业进行了整改,感觉焕然一新,在看到自己的四篇作业得到指导老师认可和推荐后,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看到自己后来的两篇作业被省专家推荐后,我当时的心情激动地难以言表,是的,这些都将化成巨大动力,引领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认真。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高而为师,这其中告诉了我们为人师者,不但要重视教授知识,也要以德服人。现代社会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们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博学多才的智慧又要不断学习现代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求异的思想观念,这就更要求我们应该看更多关于英语方面的书籍,并做好笔记,丰富自身的理论认识,与此同时,多写写教育随笔、体会,让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渐成长。通过这次研修,我们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然而研修只是一种形式,它只告诉你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关键还是靠自己不断的努力!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远程研修为我们提供的这一教学者交流的天堂,帮助我们摆脱了作为独学者的无奈与孤陋寡闻,让我们尽情享受各种思想交融碰撞出火花的美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受益者我们感谢这样的平台,因为有它,我们这个暑假不孤单,因为有它,我们的教育生涯将鲜花盛开,因为有它,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沿着我们教育的大道走去,抬起头,我们会看到道路两边,一棵棵大树高大挺拔;俯下身,我们会闻到一朵朵鲜花散发出阵阵芳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教法,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心得二:英语网络教研心得体会

20xx年11月,我参加了国培,这次的网络培训让我从教几年第一次以网络信息来提升了自己。网络教研是有效互动的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网络教研的学习和参与,让我感觉到网络教研的作用正在愈来愈不断增强,它对于我们教研工作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意义深远。我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以勉励自己。

一、着重把握课堂常规,注重实效。

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运用知识,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活动,而没有实效。现在的英语课,老师们增大了语言的输入量,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了,给学生创造了许多的机会说英语。几年的英语教学的课改的实施,我们很多的英语教师也会用新颖的,独创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来教学新知识,但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还是出现低效的现象,教研组长从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考查几方面着手作了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给我们指明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要求以及如何更准确把握课堂,在报告中明显提出备课中要非常的明确每节课的技能目标,课堂中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后要进行积极的反思,作业要落实到位,要少而精,真正提高40分钟的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从教研组长的讲座中让我感受到作为一节实效课,课堂的结尾部分学生的输出信息(学生会做什么,会说什么,会演什么)的多少完全在于课堂中每个环节是否落实到位。

二、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效率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不仅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教师自身的行为,有效的教具的创作绝对是吸引学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投入丰富的情感,激发兴趣

在英语教学研讨中,至今认为英语教学费时费力、效果差的观点仍然普遍。很多的小学英语教师都有一个疑惑?我专心的投入为何我的课堂收益不大,老师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告诉我们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老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起,以自身情感投入,赏识关爱学生,如何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三个带进来优化教学氛围。

1、把激情带进课堂。总是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课,寓教于乐。不管个人、家里有多大难以处理的事,都不把个人的情绪带到课堂。2.把微笑带进课堂。在课堂上,我常常以自己的眼神、语调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社会氛围。3.把欢乐带进课堂。常常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乐学中渐渐做到会学、善学。总之老师是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来收获自己的教学成果的。

从上述的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以下几点是必备的:

1、教师大方得体,要有感染力。

2、教师语言基本功要扎实,语音语调要纯正,口语要恰当流利。

3、教学设计上,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让学生动脑子学英语等方面,设计出灵活,得当,有效的教学步骤。

总之,网络教研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学习的平台,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心得三:英语网络教研心得体会

20xx年4月23日,在葛老师的组织下,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了一次英语网上教研活动,听了两位赴上海学习的教师的心得体会;又通过电脑观摩了两位英语老师的示范课,感觉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又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参加完这次活动我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以免励自己

一、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任。

这次活动后使我回想到我上学时学英语时,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老师在黑板上写,我们在本子上抄。老师是中心,课堂气氛不活跃,甚至同桌都不交流,自己在那里默默地学。今天我看到现在的学生已成为课堂的主人,参与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并与老师、同学积极交流。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真实交际。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两位老师都积极贯彻了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学生的小组调查活动,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英语交流,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整个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再是以前的单纯读写,而是课堂生活化了,所学的知识也在真实情境中得到应用。

二、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注重实效。

现在的英语课,老师增大了语言的输入量,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了,这给学生创造了许多的机会说英语。课前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提高了课堂质量。大量实物图片的运用,有效地触发了学生的感知,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老师的全英语教学,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生能在老师布置的任务中有出色地表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教学中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运用知识,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活动,而没有实效。

三、重视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

英语课并不是只学单词、课文、句型、对话,不是知识的累加,而是一个综合体。学生学的每一单元的内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我们应该让学生接受到英语课的情感教育。学生只是学一些词和句子并没有什么意义,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有些学生态度冷淡,情感单一,这两位老师都考虑到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都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四、娴熟、流畅、优美、纯正的课堂用语。这两节讲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那娴熟、流畅、优美、纯正的课堂用语激励着我前进的步伐。

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2.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二

1 英语网络教学中互动活动的特点

(1)互动活动的多样性。

一方面,互动方式存在着多样性。英语学习网络为大多数学习者提供了在线交流和教师留言等文本式的交流方式。此外,师生间也可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如OICQ和MSN等进行声音或视频形式的交流。并且,许多学习网站提供了教师教学视频和课件,供学习者在线浏览。另一方面,互动的对象也存在着多样性。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针对某一主题进行交流时,互动对象不受限制,可以是同班同学、教师、外国朋友甚至是陌生人。

(2)互动活动的灵活性。

在英语网络教学中,互动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进行交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可以极大地方便学习者,减少时空对英语学习的限制。

(3)互动活动的开放性。

在网络互动中,学习者可以同时在线,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互动;可以随时自由地加入或退出某一主题的讨论。因此,互动活动具有开放性。

(4)互动活动的间接性。

网络互动是一种人—机—人的交流模式,换句话说,网络中人与人的交流以计算机为桥梁。因此,该互动具有间接性。

(5)互动活动的主动性。

网络环境中的英语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安排与进程完全由学生自我掌控。学习者可以对互动的主题进行选择与控制,因此,互动具有主动性。

(6)互动活动的独立性。

传统课堂的互动活动中,学习者回答教师的提问时,都是依次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但网络中的互动可以让学习者们同时提交答案,互不干涉,避免学习者受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因此,网络中的互动具有独立性。

2 英语网络教学中互动活动的形式

(1)按学生的参与方式来划分

在英语网络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参与方式可把互动活动划分为:问题讨论式、学生呈现式、相互提问式以及独立探究式。问题讨论式互动是指教师把需要讨论的问题在网络中公布,让学生用自己的ID号登陆,进行讨论,教师综合各种意见,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呈现式互动是指教师选取一个或一组学生,让学生经过精心准备,对某一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收集材料。其余的学生则对该同学或该学习小组的看法和材料进行评估。相互提问式互动是指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就某一段材料进行互相提问,以此来深入挖掘材料,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独立探究式互动是指学生根据英语学习网络的内容,独立制定自身的学习计划与学习进程,对课程内容或相关材料进行自主地学习与总结,最终达到完成学习任务和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目的。

(2)按教师行为对象来划分

在英语网络教学中,按照教师行为的对象可以把互动活动划分为:师个互动、师组互动以及师班互动。师个互动,顾名思义,即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交流;网络互动活动的开放性使教师能够选择特定的学生,对其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指导与监控;该互动能使成绩差的个别学生感到自己倍受关注,从而体会到教师的关爱,有效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师组互动是指教师与学习小组进行互动;在该互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指定小组成员,布置小组活动,以及收集小组成果,实现对该小组合理的评估。师班互动即是教师与整个班级的互动;最常见的形式是:教师在网络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地抒发意见,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3)按参与人数的不同来划分

按照参与人数的不同,网络互动活动可以划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以及自主式的互动形式。一对一互动形式是指教师对单个学生或两个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一对多互动形式是指教师与学习小组或单个学生与多个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如学习小组组长与成员间的互动。多对多互动形式是指不同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形式,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该互动形式可通过软件的控制来实现,也可通过OICQ的“群”功能来实现。自主式互动形式即个体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进行人机交互的互动形式,该形式使学习者享有最大的自主权,使学习个体对自身的学习负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4)按活动对象来划分

按照活动对象,互动活动可分为学习者与媒体资源环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互动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需要说明的是,学习者与媒体资源环境的互动,主要指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网页浏览、下载相关信息并应用某些学习软件进行学习。

(5)按交互活动的时间来划分

依据互动活动的时间,互动又可分为同步与异步两种。同步互动活动是指交流的双方或多方同时在线,一方的话语能得到另一方的及时回应,使交谈持续开展;该互动形式通常是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来实现。异步互动活动是指依托网络互动不受时间限制的优势,交际双方或多方在不同步的情况下实现交流,如:论坛、电子邮件等形式。因此,该互动形式被看作是“被延迟的对话”。

(6)按课程流程来划分

依照课程流程,互动可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种形式。课前互动主要指教师利用网络公布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初步了解学习内容。课中互动是指学习者在网络中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以及自主式的互动形式对学习资源进行深入探讨,以达到逐渐提高自身外语水平的目的。课后互动主要指学习者借助网络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并提交作业以及参与相关测试等;该互动形式主要涉及师生间一对一的交流或学生的自主式学习。

3 英语网络教学中互动活动存在的问题

自2002年4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启动以来,许多高校都利用了一些网络教学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因此,教学中的网络互动也呈现出了崭新的一面。但就其现状而言,这些互动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网络学习的硬件条件有待改善

首先,网络硬件水平是网络教学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许多学校为了赶上教学改革的“首班车”,不考虑自己学校的网络硬件水平,盲目安装网络教学系统,导致网络超负荷运转甚至崩溃,学生无法利用网络互动交流,时日久了,学生自然对网络学习产生了厌倦感。其次,计算机硬件未达到要求,如计算机经常死机,耳机和麦克风质量不好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阻碍网络互动的开展。最后,网络实验室的学习环境不够理想,包括卫生条件差,通风不够好,桌椅间隔太密等。

(2)网页设计存在缺陷

从互动活动的角度出发,当前许多网络教学系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的缺陷:重资源设计,轻互动设计;重间接互动,轻直接互动;重社会型互动,轻学习型互动[3]。首先,在许多网络教学系统中,设计者注重在网页中载入丰富的学习资料,以求满足不同水平学习者的需要,但他们却忽略了学生互动功能的设计。如有些系统直接把课本内容转成电子文档挂在网上,却没有考虑交互是否能实现。还有些系统只提供教师留言的功能,而无学生间交流的“通道”。其次,网络系统中的互动大多都是以留言板、论坛或电子邮件为载体,这些互动都是一种间接的交流,大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延迟性。因此,学生提出的话题难以及时得到别人的回应,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再者,许多网页设计的问题过于广泛,针对性不强,以至学生经过热烈的互动后解决了问题,却学不到该掌握的知识。

(3)网络教学管理欠缺

在网络学习中,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权,这也加大了教师教学管理的难度。一些网络学习系统只能记录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和测试的成绩,而对学生是否真正利用该系统,是否本人亲自参加测试则无法鉴别。因此,需要教师与网络管理员共同配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控与管理。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师只顾上课,完全忽略网络教学管理,导致多媒体课堂授课与网络自主学习相脱节。

(4)教学理念落后

虽然许多学校已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但却忽略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导致许多网络学习互动无法正常地开展。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致使教师在表面上改变了教学手段,而教学方法却一成不变。教师在网络上不断地上传资料,而学生则被动地下载和阅读资料,师生间的互动完全被忽略,这就使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变成了当前的“网灌式”教学。

(5)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

在教育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兴趣、感情、情绪和态度等;情感互动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与情感交流。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其学习行为和结果,而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阻碍了学习者的情感互动和交流[4]。这是由于网络教学上的互动更侧重于间接互动,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人—机—人”的交流模式,而师生交流中的情感又难以用文本表现出来,因此计算机既成为了师生交流的桥梁又造成了师生交流的障碍,师生间的交流成了一种“冷冰冰的”文字交流。

4 解决互动活动存在问题的方法

(1)加大教学投入。

学校在应用网络教学模式之前,应加大投入,建设完善的网络环境,更新计算机的相关配置和筹建环境优良的网络学习中心,以此作为开展英语网络教学的“踏脚石”。

(2)明确网络设计的理念。

在网络设计中,设计者不但要载入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要加入多种交互学习的功能。互动是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意义建构的主要途径,因此,它是网络学习成败的关键。在设计交互功能时,要适当地加入实时互动活动,即在网络系统中添加类似OICQ的即时通讯工具,以便师生在断开因特网的情况下仍然能通过局域网进行实时互动。在该种互动中,师生间可以互相发送表情或进行语音聊天,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网络上的情感交流。另外,设计者在添加互动内容时,要征求一些老教师的意见,使该互动活动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学有所获。

(3)加强网络教学管理。

在网络自主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地巡查,加大对学生在线学习的监控力度。教师可与网络管理员以及班干部共同配合,对学生在线学习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同时,在学习期间,教师可在课堂上增加针对网络学习内容的小测试的次数,以此来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

(4)更新观念。

观念的更新应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涉及学生的学习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管理观念等[5]。因此,学校在开展网络教学之前,有必要对学校相关领导、教师与学生进行观念的更新,使他们顺利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渡到网络教学模式中来。观念的更新包括:课堂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为中心,教师从教学的中心变成教学的主导,学生从被动的地位转变成教学的中心。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除了要更新教学观念以外,还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指导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因此,教师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5 结束语

英语网络学习系统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也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6]。同时,基于网络教学系统的互动活动有着多样的特点和丰富的形式,但它们也存在一些缺点。针对这些缺点,只要广大师生运用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法,就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互动活动的优越性。

摘要:介绍了英语网络教学中互动活动的特点、形式,指出了互动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学,互动,建构主义

参考文献

[1]乔爱玲.网络教学的教学策略[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4):39-42.

[2]陈沛芹.网络英语教学的互动技术[J].教育传播与技术,2004,(4):17-20.

[3]李万龙.网络教学:关于教学互动的反思和教学再设计策略[J].教育技术资讯,2005,(1):21-22.

[4]翁凡亚,何雪利.网络教学环境中情感互动的缺失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6,(6):20-22.

[5]宋雪丽,杨芳,史玉兰.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中国教育导刊,2008,(5):77-78.

3.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高中英语校本教研网络化

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当前制约英语教学的瓶颈。校本教研把教学实践与专业发展充分结合,是目前教师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校本教研的网络化有了实现的基础。这对于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高中英语教师开展网络化校本教研活动的设想阐释如下:

一、高中英语网络化校本教研活动的优势

1、便捷性

传统的英语校本教研方式主要以教学沙龙、教师讨论为主,受时间与空间等诸多因素制约,教研活动成本高、不方便。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教研与教学空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方式灵活多样、资源实现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实用性。

2、交互性

交流是校本教研的核心。网络具有全面的互动功能,能够实现个别与个别、个别与群体之间的充分互动,通过论坛、互评等形式,实现多角度对话;由于网络的储存功能与开放特点,教师可以对别人的观点、教学资源等进行深度研究,加深对话的深度。

3、开放性

英语教学对教学资料的要求比较多,一些生动的课件与案例、影像材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同时,教师的观点是公开的,评论是公开的,资源是公开的,而且校园网络与互联网是对接的,具有极强的开放性。高中英语的校本教研经常会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内容,有了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的配合,教研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能够调动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浓烈的校园教研活动氛围。

二、高中英语网络化校本教研模式与方法

校本教研的方式非常多,各有特点。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高中英语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有哪些可以采用的方式呢?下面对校本教研方式进行归类,对主要方式进行阐释。

1、构建教研管理平台

网络可以成为校本教研的管理平台。教学部门或英语教研组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或网络办公平台,开通“英语教研之窗”,开展教研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建立每个英语教师的个人教学主页,让教师在自己的主页上自由撰写教学内容与反思;另一方面可以按照备课组为单位实现分类管理,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事。

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网络可以成为发布通知、进行互动、过程通报、结果展示的平台。通过网络可以对教师的课题、论坛、博客、资源、教案等进行集中管理,对好的观点与资料进行推荐,对教案与反思进行检查与通报等,这样可以逐步建成教研组的网络资源中心,成为教师教研资源与成果展示的平台。

2、促进资源交流

网络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库。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各种教学案例、试卷、教学背景素材、影像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等,这些资料可以让所有教师从中下载,为备课工作打下基础。更为主要的是,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上传一些资料,共享资源。

3、推进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教研的重要方式,但传统的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备课的成本高昂,反复修改的时候需要反复集中,效率低下。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集体备课在网络中进行。

(1)把教案设计过程放到网络上。通过一次性的集中讨论,由专人将集中了集体智慧的教学案例整理出来,并上传到网站专门的教案目录中,同时提供一些教学课件、视频、案例等资料供教师下载。

(2)把教学研讨与评议过程放到网络上。可以把一些教师的课堂实录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视频,并进行评课活动。

4、营造教研氛围

校本教研是校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具有良好校本教研氛围的学校必定是一个教师成长迅速快、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在校本教研氛围的营造中,传统的教研活动需要大量时间与空间的支撑,成本高昂。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把校本教研与自己的业余时间相结合,与所有教师展开研究、讨论活动,把网络与教师个人的读书活动、教学反思活动、互相学习与评价活动等充分融合起来,把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与骨干教师的成果充分展示出来,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让研究融入教师的生活,成为教师的习惯。

4.网络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篇四

其次,老师在网上常用的还有写博客或发评论文章。写博客日志其实是件很好的事情,就象写日记那样,记下自己的心情故事,或是教学心得。让大家分享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网友的建议或意见,寻求到帮助。当你发布了一篇教学设计,几天后打开一看,下面有许多评论或提出了一些意见,你会砰然心动,会有一种冲动在心底涌动!这就是网络的魅力!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区教研室对于“网络教研工作”的不断开展,宁夏的许多学校都建成了自己的网站。其实这也是今后的心然趋势。我们学校在上学期就已经着手筹建自己的网站,按照学校规划,网站的功能是相关超前的,完全可以满足教学教研的需要。当然,网络教研不仅是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和认识上的改变。就中卫的学校而言,我们算是走在了前面。但如果不改变观念,加快网络教研的进程,很快就会滞后的!

 

5.网络教研心得体会 篇五

物理教研活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教研之后受益匪浅,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正确熟悉物理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刚开始教物理,对物理这门课程知之甚少,从这学期刚开始我就亦步亦趋的随着老教师学习教物理。通过教研活动之后,我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想教好物理,首先要学好课标。学习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内容标准。在学好课标的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专研教法,才能目标明确,不偏离正确航道。在学好这些的基础上,再象老教师指导的那样继续深进学习。当然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等评选活动。更重要的要积极参加各级部分组织的教研活动,以研促学。网络教研活动后我感慨很多,学到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语言点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爱好、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探究活动等方面。我感受到:(1)进步学生学习物理课的爱好是尤为重要。(2)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应多注重实验探究的层次性。应多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学习物理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方可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上课应贯串物理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我以为尤其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材料的预备和组织上,应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观察材料—— 实验材料——拓展材料。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是物理教学的关键。要想达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必须整合,没有其他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渗透,学生的物理素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进步。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从而有效进步学生的物理素养。

6.参加网络教研心得体会 篇六

上周听了孙老师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和知识体系的建构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挖掘知识的重点,从解决学生学习的难点出发,进行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充分发挥“新授课”的作用,使知识达到巩固已学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的目的。这堂课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注重知识形成过程。

2、体现了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4、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生皆能学有所得。

在教研活动中,我积极参与在论坛中把我个人的想法清楚地推广出去,让中卫五小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上再展雄姿。

如今,现代化已逐渐走向我们,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教育,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研活动。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的许多教师及学生在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上都还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这种变化,对教师而言如何收集资料、设计教学环节、制作课件、写教案、讲课、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等许多方面存在着茫然,对学生而言如何学习等方面也同样存在着茫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教研,但传统的面对面的教研活动很难满足我们的需要,网络教研成为我与同行们交流最重要的途径。有问题随时可以上网请教。随着博克堂的发展,我们教师的队伍日趋壮大,信息资源库的信息积累日趋丰富,交流功能和方式的日趋完善,网络教研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7.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七

一、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什么?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 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核心, 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学习英语, 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实践活动是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途径之一, 以学生基本知识为基础, 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 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英语情境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 作为一项以贴近学生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的非学科性综合活动,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上, 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综合实践活动是打破学科界限的活动课程, 我们可以把英语课程和其他课程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合起来, 甚至借鉴其他学科的方式方法, 活学活用,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正如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 “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Learning by making”, 让学生在做中学, 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进入英语领域的学习, 突破了传统英语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英语资源进行自学和探究, 将英语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地融合起来。在这种交叉、交融的过程中, 学生运用英语, 进行一种真实的情境交流, 英语的学习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而且这一过程也有助于形成一种基于广泛资源的学习模式。

二、为什么要借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它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水平的基础上, 密切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注重体现与各专业的相关性, 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从职业教育育人目标出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将英语能力培养纳入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框架之中, 凸现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也是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

那么,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 应该用怎样的理念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呢?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个突破口, 可以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因此, 很多人会认为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无非就是让学生学会记记单词、语法而已, 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一个从领会语言、随意掌握语言开始到自发的言语使用的过程。也就是从英语语言知识到英语言语技能的转化。而英语语言知识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基本语法、词汇、语音等, 而英语言语技能则指的是英语的听、说、读、写。所以要完成这两个过程的转化, 如果一味地实行课堂“一刀切”, 一味地“满堂灌”, 学生则被动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 这样做只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调动起来, 从而一味地依靠老师, 不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突破口,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认为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取信息, 在“做中学”, 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大, 才会乐在其中。

我觉得学习英语就像是找朋友一样。只有喜欢这些朋友, 愿意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才能真正掌握他们, 并且能够在生活和考试中运用自如。英语是有乐感的语言, 从学生有兴趣的话题入手, 可以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 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下逐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我尝试从他们日常熟悉的话题入手,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1. 以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激发。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时常不失时机地运用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兴趣激发。或随机根据课堂上的学生思想动态, 见缝插针进行点化, 以热情、欢迎和接纳的态度鼓励学生。比如我在一节课的开始前, 现场拆卸主机, 展示实物, 这些都是学生们平时在专业课上熟知的, 通过现场实践, 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 降低了英语学习的难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综合实践活动。

多方面提供参与机会, 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健康有趣的活动, 并能给学生及时的点评与鼓励, 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使其逐渐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迎头赶上的信心。比如在计算机英语的一节课中, 我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竞赛任务, 围绕这几种处理方式, 让学生分别通过“说、写、画、唱”几种方式表达出来,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增大了每个同学参与的机会;几种形式源于生活, 并且结合了专业, 同时也锻炼了技能。

3. 抓住综合实践活动的契机。

善于把握契机, 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如果在英语学习上我们只满足老师“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 就永远也学不好。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我引导学生以Rap的形式唱出了计算机硬件名称, 让他们乐在其中。抓住了这样的“契机”, 让学生尽情展示, 并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 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怎样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只从英语语言知识方面谈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不够的, 要从英语言语技能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 比如:在听说方面, 应鼓励学生多听英文歌曲, 并向他们推荐各种好的声光辅助教材, 同时还应辅助布置一些作业, 让学生自己学英文歌曲, 并要求在课堂上演唱。或者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 让学生进行复述、对话表演等。在阅读方面, 除了完成教材中的基本阅读量以外, 还应多鼓励学生在课后尽量多读英语文章, 然后让其用自己的话尽可能地复述课文。但只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习惯是不够的, 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在阅读时, 对一些长句的结构分析。因为往往使学生感觉阅读困难的因素中, 除生词量以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会断句。他们一旦看到长句就发憷, 而当我们对这些看似复杂的长句进行一些句法和语法分析后就往往容易多了。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 学生往往会受到诸多的限制、束缚、控制、规定。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学习中, 英语学习有较明确的目的,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方式, 体验幸福和快乐, 并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享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玩中学, 学中玩, 轻松愉快地实现语言习得。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健康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 找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实践, 我总结了一些具体活动形式。

1. 课堂活动。

让学生在课前进行5分钟左右的会话训练,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内容须健康、有趣味。不要限制形式, 可以是会话、讲故事、唱英文歌等。刚开始也不要限制会话的资料来源, 可以在报刊媒体网络上摘抄。为保证质量, 我要求学生事先进行预演, 通过了再在课堂上表演, 在表演前让他们出1—2个与内容相关的问题, 让同学听到内容后回答问题。这种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课外活动, 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英语知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英语竞赛。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分别组织朗诵比赛、单词比赛、听力比赛、会话比赛等。教师在学生比赛前及比赛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以提高学生比赛的质量和学习外语的热情。

3. 英语墙报。

出墙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增长见闻。出墙报要有计划, 我将全班分为四至五组, 一个月一组, 轮流进行。出墙报要有一定的目的和主题, 避免随意性。墙报形式要结合生活, 应当生动活泼, 图文并茂, 美观醒目。内容可以包括故事、对话、谜语、小传, 英语国家的文化、风情等, 也可以摘抄名句、名言、名段、名诗或学习方法之类的知识。

4. 英语角。

结合鼓楼英语角的模式, 创建班级英语角, 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在我们班的英语角, 大家可以随便交流, 教师帮助学生设立一些话题, 但不准说中文, 时间可选择一个至两个小时, 活动地点可以班级或是校园的某一场合。通过实践, 学生的听、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应站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高度, 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个阵地, 使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效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中, 从而使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教师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正如一句古语“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正是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做中学”。一切源于生活, 学生才会熟悉;学生熟悉, 才会有兴趣;只要有了学习兴趣, 就能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摘要:现在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低下, 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 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教育, 专业课是主课, 而将英语等基础文化学科视为鸡肋, 更甚之被学生认为是令人头痛的课程。这一现象要彻底改变, 可以尝试一种途径:以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戴军熔.话语分析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0.

[4]霍益萍.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2001.

8.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八

高中英语教材编写的重点主要落在阅读材料选编和课程设置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占的课时最多,值得思考的是,虽然在这方面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却相对缓慢。高中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已满足不了目前课程和高考英语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具备较高的综合阅读能力如:“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杂志和浅显的文学作品并获取主要信息、摘录要点;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线索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等……” 近几年高考阅读也侧重考查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即抓文章主旨大意,借助细节、分析、概括、归纳、推断、文章寓意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传统阅读教学,那种无视语篇分析、阅读思维训练,见木不见林的“填鸭式”教学已不再符合时代对英语教学的要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研究与发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已是众心所向,大势所趋。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近二十年来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育部在最新的《国家英语课堂标准》中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人教版高中新教材(2003版)也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指导思想编写的。为了紧跟先进的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也为了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我把任务型教学应用于阅读课程实践中。

关键词:任务型阅读教学,依据,原则,总结和反思

一、常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不足

常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提问式阅读教学模式,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和讨论式阅读教学模式。

这几种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时有各自的优点,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于以上几种模式的探讨和实践,我们开始研究并尝试构建任务型阅读活动教学模式。

二、任务型阅读活动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

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活动课堂教学是博众家教法之长,同时吸收了最新的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以R•M•加涅等所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为理论依据,以阅读课堂学习任务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综合活动教学模式。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教学若从帮助(facilitate)学习的角度出发,必然把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到学习者预期学习结果达成的活动过程。

三,任务型教学中的几个原则:

1.作为教师的我,虽然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参与者,有时也不妨做一个旁观者。我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完全平等的地位上和他们一起去完成教学任务,有时甚至把部分或全部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

2.任务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和要求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在“学”(Learn),而主要是在“做”(Do),即通过具体任务的实施来达到语言活动(主要是运用,其次才是学习)的目的。

3.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环节中最主要的环节是阅读,这种阅读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积极主动的阅读,带着问题去寻找相关信息的阅读,围绕中心有重点的阅读,为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閱读能力而进行的尝试性阅读。

4.课堂活动要多样化,即有pair wrok,又有group work和class work,即师生问答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占的比重最大,最好能形成争论和辩论,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5.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到这一主旨要贯穿在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四、课后的总结和反思

总体上讲,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实施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

1.任务明确,目标确立得当,基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寓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为一体,实现了信息探寻资料掌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体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和目标的确定和下达,师生协同努力、兴趣高涨、几乎人人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发挥。而且还改变了以往英语阅读课纯粹是语言活动的旧习,把文化研究和语言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师生间资源共享和多向互动。自从我开始新课程教学以来,我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比如在高中课本第一册(下) 第18单元 “New Zealand”的教学中,我就和学生们一起查找和阅读了不少有关新西兰的很多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信息全都写进了我们的集体博客。在充分利用新兴电子媒体的同时,我们也仍然让传统信息载体书刊杂志继续发挥作用。最近我把自己近年来收集的有一定时代特色的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五十多本读物,分发到学生手中进行漂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他们提高自学的兴趣、能力和文化素养。

3.准备充分,形式多样,活动量充足,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效率机理得到了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活动的“重头戏”在于交互活动。在pair work,group work和class work 等活动形式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为了完成任务而协作沟通,在沟通中各方都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和学习策略,调动一切知识和技能去寻求沟通,即完成了任务,又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水平。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和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任务型课堂中,有些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思考能力弱,依赖意识强,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设计任务,提高任务活动的参与率,值得我们去探索、总结。

2、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难以把握。比如,任务的梯度、难易,任务间的衔接等问题。

3、完成一项大型的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如何在时间的分配上更趋于合理化,也是需要探讨的地方。

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尽可能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面临真实的个人选择,经历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行真实的人际交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给英语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R•M•加德纳,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皮连生,庞维国等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3.DavidNunan1989,DesigningTasksfortheCommunicativeClassroom,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4.韩刚、王蓉:《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准备》,《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2004年,第1期,第1-6页。

9.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九

关于教研室利用网络组织教研活动的几点体会

网络教研是一个崭新而又时尚的话题,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有利有弊.它并不否定其他形式的`教研作用,是教研活动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它从另一个角度上探索教研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研科学化.

作 者:马健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教学研究室,250000 刊 名:新校园(下旬刊)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2 关键词: 

10.美术校本网络研修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

美术校本网络研修活动心得体会

张春艳

五月春光明媚碧草青青,蓝天翱翔着雏鹰,五月的校园书声琅琅歌声阵阵,武术健身操在教学楼下整齐划一的表演着旭日东升„„

就在这美丽飘香的五月,新一轮的美术网络研修活动,在我校徐徐拉开帷幕:主会场在进修学校,分会场在我校电子备课室。我们美术教师齐聚电脑前,聚精会神心情振奋!时而奋笔疾书认真笔记,时而目不转睛凝心倾听„„美术教研员杨世军老师富于激情创新,远见卓识并概括总结的讲话,叫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新的憧憬与力量„„

他说:“开发校本乡土资源,是走进生活的艺术,更贴近学生的心声,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艺术。符合课程标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基本理念。是基础贯彻课程纲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校本开发是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提高美术素养,有效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为载体。要明确校本课程概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编写课题。阐述校本资源丰富多彩,来自本校、来自乡土又服务于本校,受益于教师学生„„以此凸显美术课程视觉性,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杨老师的讲话仿若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抑扬顿挫,使我受益匪浅„„

主会场几位校本课程开发题目汇报的教师更让大家耳目一新,二小刘可老师的校本素材属于废旧材料利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发现美创造美的新课程理念。新发小学吴婧荃的“家乡的老榆树”,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老榆树相关知识和家乡历史背景文化,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古树的意识和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情感„..还有明德小学的李晓敏教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把我们带到清爽神奇的雪地造型世界„„我们无比激动,举着相机瞬间抓拍。通过室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雪地绘画的独具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用绘画脚踩及印制的形式表现与创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更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探究自然艺术的美好情感„„还有四井子小学的李杰等,带给我们无限的启发,探究动力和更多的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

11.新时代的校本教研——网络教研 篇十一

关键词 网络教研 校本教研 途径

一、校本教研的现状

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教研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主要平台之一,已得到人们普遍认可。以学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适应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需要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随着网络化办公环境的逐步完善,学校有了进行网上教研的设备基础与内在需要,这给我们的校本教研带来新的发展和要求。网络教研着眼于在学校的真实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及构建信息环境,不断优化、改善甚至变革学校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从而整体推进课程实施、学科教学和教研活动。

冷静分析我们进行教研的过程,始终是“小农经济式”和“个人作坊式”行为,从管理上看,教研组大多是以年级或学科划分,由于有的年级组或学科组教师较少,教研组名存实亡;从空间上看,教研只局限于组内几个人的研究,组与组之间、全校之间的教研少,更谈不上校际间教师的教学研究;从形式上看,参加教研活动的人员必须在同一个时间、同一地点才能进行,教师间对话范围非常狭窄,教师所把握的资源和集中的智慧都相当有限,教研水平不高,效率较低。从内容上看,教研活动缺少研究,缺少交流,存在重“教”轻“研”的现象。教师之间缺乏协作和联合,彼此交流有限,教研活动得不到延续,更难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共享他人的智慧。

二、网络教研独特的功能

(一)构建了良好的反思平台。

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构建了良好的反思平台,为教师的自我反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引领教师成长的有利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互动交流凸现教研实效。

(二)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用先导的教育信息来吸引教师的参与,网络中常常有一些新的教育动态、新的教育举措等,都是教师很感兴趣的。 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如:教材分析、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专家的教育教学讲座、课堂实录、课件等。通过观摩名师优秀课例录像,教师进行案例剖析,谈出自己体会和认识。展示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成果,通过浏览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课交流。网上教研组力争把每次活动的资料和结果及时公布在我们的网站上,吸引同伴互评互促。

(三)互動交流凸现教研实效。

网上教研活动,克服了以前座谈式教研的尴尬,不再受时间、人数、地点的限制,实现多项的交流互动。它打破了原来的一个人(授课人)说、大家评的固定格局,让每位成员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并留下研讨的痕迹。小组成员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静下心来好好针对研讨的问题认真思考,随时研讨,提高了研讨效果。而且这样大家学习的领域拓宽了,思路也打开了,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不同的看法,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增强了实效性。网上教研也能够促使教师加强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对课程标准的内化,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评课活动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参研热情,培养教师的教研能力,大家的思想在网上进行碰撞,从而产生火花和创造灵感。网上教研也促进了一部分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他们网上交流的能力,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

三、网络教研途径

(一)利用校园网上传教学设计。

每周教研组提供一节课的教学课题,教师依据教学资源库的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形成教案上传到校园网,供教师评阅。

(二)利用校园网评教学设计。

学校各教研组教师对本组教师上传到网上的教学设计,从优、缺点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网上评价。教师在本组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带着个体的思考,再次进行个性化的备课,上传到校园网供本组教师和全校教师借鉴。网上评课聚集了教师群体的教学智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个体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三)写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我校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写教学反思,把它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反思做到了四写:即写课反思、周反思、月反思和学期反思,并上传到学校的校园网上,供教师参考。

(四)网上优秀课件共享。

经过教研活动,形成的优秀教学课件上传到学校的校园网,供教师学习研讨使用。下学期,我校将实现用微机备课,力求达到50%,并将逐步达到100%。

(五)学校建立了QQ群。

利用QQ群进行专题研讨。各个教研组建立自己的QQ群,然后以QQ群进行专题的研讨交流。比如集体讨论备一节公开课时,流程可以是:QQ群通知(通知交流时间及方式)——参考论坛文章、QQ交流完善——执教——反思——论坛发布教后反思——QQ交流——形成精品教案,大家共享。这种教研模式是对传统教研模式的一种补充,它还需要不断尝试、不断修改和不断完善。

(六)建立教师博客,实现资源分享多元化。

12.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十二

网络教研使传统的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发生改变, 这些新的教研活动形式有在线研讨、网络备课、网络听课与评课、网络协同课题在线研究、远程在线专家讲座、基于博客的专家指导等等。问卷调查显示, 教师参加最多的三种网络教研活动形式是在线研讨、远程研修和网络视频观摩课, 分别达到88.8%、82.7%和70.5%, 其他形式的教研活动, 如个人教研博客建设、网络在线专家讲座或指导、网络听评课等, 也有一半左右的老师参加过。但是网络备课只有27.3%的老师参加过, 网络协同创作或研究只有11.9%的老师参加过。在这些活动方面还需要进步一步加强, 同时网络教研活动形式还需要不断创新, 以吸引更多的老师能主动积极参与进来。

从近几年的网络教研实践来看, 网络教研的主要活动形式与传统教研相比有了很多创新与改变,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主题在线研讨

主题在线研讨是网络教研产生的新事物, 这种不受时空限制, 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研讨环境在传统教研中是无法实现的。通过主题在线研讨, 一方面可以扩大教师参与教研范围, 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 另一方面, 通过主题研讨交流教学经验, 共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共建共享知识和教育资源。如我省初中数学学科2009年12月28日晚20:00~22:00在我省初中数学频道开展的主题研讨, 就是这种教研活动形式。参加研讨的主要是来自我省各初中学校教师、教研员, 共200多人参与了此次评论与研讨活动。在短短两个多小时里, 阅读量达719人次, 评论量达586条。我省基础教育阶段的各学科教研中心组都定期开展主题在线研讨活动, 参加研讨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 活动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特别是语文、数学、化学、英语等学科, 通过在线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网络资源, 在线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效果非常显著。

二、网络协作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 有效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网络协作备课是现代网络教研又一个主要活动形式。网络协作备课的基本流程是:在省、市县教研员的统一组织下, 以各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为核心, 首先通过研究选择学科教材中一些经典的章节, 然后确定各章节的主备人, 主备人将其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教学实录以及课堂教学反思等备课材料上传到网络平台, 教研中心组成员和全省学科教师则提高网络平台, 对主备人的教案提出修改意见, 并可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 最终形成自己的教案。目前, 海南已通过协同研修平台, 将网络协作备课常态化, 通过协同研修平台设置专门的网络集体备课栏目, 全省所有教师都可以上传自己的教案, 通过协同研修平台来获得并分享其他老师的建议与意见, 同时也可以对别人的教案进行修订。网络化协作备课的主要优势在于将全省教师通过网络平台集中起来, 集思广益, 反复打磨,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备课的质量, 并通过共享与交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网络备课资源, 实现1+1>2的优势。网络协作备课一方面使教师的备课与教学过程由原来的“单兵作战”的个体化劳动变成了“统整式”的协同作战。另一方面通过课程专家团队的有效指导, 也提高了教师备课效率, 网络资源的积累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工作负担。

三、网络听课与评课

我省借助自主开发的“教研博客”平台, 各学科利用网络把一些优质的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录像上传到网上, 通过网络教研平台, 教师们可以上网观课、网上评课和议课。如在我省协同研修平台上, 目前上传了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教学视频, 每个教学视频全省教师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观摩, 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进行网络评课议课, 同时也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传统的听课往往无法及时去参与评课, 或参与评课又不好意思把自己的观点与同行交流, 久而久之, 听课与评课就成为一种形式, 而没有实质性的专业成长, 而网络听课与评课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借助网络平台, 各学科把一些优质的公开课、示范课的视频上传, 并通过课程专家的引导, 从全省范围内开展教师上网观课、网上评课议课活动, 同时, 上课教师也可以与其他教师直接交流互动,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目前, 我省协同研修平台每个教学视频都吸引着该学科全省教师的观摩, 听课评课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网络协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网络教研的另一种有效形式, 目前我省已经基本建立起省、市县和学校课题组三级网络课题研究体系, 并对课题研究的网络化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发布了课题研究网络管理的操作与评价细则。通过网络, 各课题组成员可以将本课题的研究计划、过程性研究资料、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以及各种文件通知、图片资料等都上传到课题研究博客中, 同时, 课题组成员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开展课题研究的交流和研讨, 分享、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 从而使得全省课题研究形成一个网络协同组织。省和市县课题管理机构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各课题研究的进展进行实时掌握, 并为课题研究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目前, 我省各类教育规划课题都已经在教研博客平台上建立了课题研究博客, 上传各种课题研究资料4000余篇, 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课题研究的博客圈, 大大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五、基于博客的专家指导

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 几乎每一位老师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困惑, 如果这些问题或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 就会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 我省一直致力于探索通过网络建立回应一线教学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 而基于博客的专家指导则是一种主要的形式, 同时也是我省网络教研的基本形式之一。我省各学科都引导教师在“教研博客”平台上开通自己的教研博客, 从而可以用自己的教研博客与相关教研专家的博客建立链接。对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向专家请教, 可以直接得到专家的支持和帮助, 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目前, 我省教研博客平台的用户数量逐年增加, 成为教师自主开展网络研修和接受专家指导的重要阵地。

六、新课程教师远程研修

新课程教师远程研修是利用网络研修平台, 在假期利用一段时间, 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集中开展大规模教师在线学习与培训活动, 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远程研修的资源一般是通过专家团队精心开发制作, 有视频资源和文本资源, 通过网络发布在远程研修平台供教师学习研讨。远程研修还是一种高度组织和有明确目标的网络研修活动, 一般由省市教师培训机构进行组织, 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 组成虚拟的学习集体或班级, 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 在同一个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 并要求完成一定的学时和研修任务, 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可赋予继续教育学分。远程研修是一种高效、经济、便捷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这种培训可以让所有的教师全员参加, 教师无需走出家门或校门, 只需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即可开展所有的培训学习活动, 并可以在远程研修平台上与专家、同行进行直接的、多方位的交流互动。目前, 这种形式已经在海南、山东、甘肃等省份和国家层面广泛开展, 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施效果。

七、远程在线专家讲座

13.英语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三

1、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适合本校的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王守仁教授首先给我们解读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新的课程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下,又结合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了一个更加实际的教学指导。新的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避免了片面化倾向,提出大学英语课程 “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要“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我们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以针对每个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一些听说和阅读讨论话题,使得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与将来要学习的专业知识相连接,为学生的专业研究奠定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习。这正是个性化英语教学的体现。我们在本级学生中的部分班级进行了实验,通过问卷调查,教学信息反馈和考试成绩分项对比,发现这种方法更加有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设计并完善一个更加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达到他们的英语语言学习目标。

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我校的12月参见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机考试点。通过与参考学生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于新的四级机考形式很感兴趣。这种新的考试模式能够更进一步的测试出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也更加贴近学生今后的英语实际语言运用环境。在考试过程中,单纯词汇和阅读已经无法通过考试了,必须练习听和说——这是学生们今后英语运用的主要技能,也符合我们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要求。同时,学生们对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学资源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如增加原汁原味的英语视听素材,针对素材进行专题讨论等等。我们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就增加了各种形式的材料,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新的语言材料,与原来我们使用的经过编辑的材料相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我们还发现,经过一些练习后,学生面对陌生人说话的信心也有所提高。这种新模式的四六级考试更加符合我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

3、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我校从20xx年开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到20xx年已经在全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全面铺开。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改革后,我们采用渐进的改革思路。采用的模式是多媒体精读教师面授 + 多媒体听力教学教师面授 + 新时代交互英语口语练习教师面授 + 视听说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各个任课教师每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监督,并在课余时间进行疑难解答;同时在课堂面授课时进行口语训练,检查并巩固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在网络学习的平台上我们还搜集了大量相关的英语学习资料(包括相关学习网站的链接)进行资源上传,丰富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同时我们还形成了一个具有本校特色的学习评估体系,从学生的听、说和阅读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同时学生也对于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用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为我校英语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空间。从20xx年9月起,我校几名一线大英教师开始建立动态大学英语口语语料库,课题组成员随机抽取了8个教学班安排20个场次的口语录音,包括情景对话和话题讨论,共计160场次的录音工作。并将所有录音材料转写为文字材料。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录音材料发现学生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学生对其产生注意,然后通过口语练习进行强化,确实解决了一部分口语错误。对于这些错误的分析可以转化为我们实际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以适合大多数的英语口语学习者。也就是说,学习者将教材上的语言知识运用于口语输出,而教师针对学习者口语输出时所存在的问题改善优化相应的教学内容及策略。

4、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产生的新问题

在新模式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们通过各个学校一线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能过帮助我们解决以下的问题:

1、如何鼓励学生认真、独立完成网络自主学习;

2、如何有效地运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口语技能;

3、怎样应对机考中的听力材料,也就是什么样的听力材料更有效。

14.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十四

“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9月21日上午8时30分,我校全体数学组教师集中会议室参加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举办的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小学数学“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本次网络教研活动通过相关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情况介绍、现场公开课、专家点评等方式,总结、推广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做法与经验,让教师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活动中,江门市紫茶小学教师陈国柱和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教师梁庆锋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分别执教了一节《圆的面积》。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都注重“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效果很好。听了两位教师的课,我觉得受益匪浅。梁庆锋老师另辟蹊径,利用三角形测量圆形面积的方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想法非常新颖。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刘徽的“割圆术”等,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当他们在课堂上遇到完全不懂的问题达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时候,他们会对本堂课失去兴趣或者放弃对当前问题的探究。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问题使要由浅入深,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只照顾优生,而忽视中等生和学困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负担,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

15.关于网络教研的思考 篇十五

由于网络具有高速传输、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和支持多媒体等多种优势, 所以依托数字化的网络环境实施网络研修, 可以极大地提升教研的层次和水平。与传统教研相比, 它具备互动性强、覆盖面广、持续性长、资料积累丰富、可反复学习等优势。真正实现了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 极大地融合了参与教研人员的集体智慧。

本人现结合网络研修实践谈谈对网络教研的一些思考。

一、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

目前网络教研才刚刚起步,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和学校负责人对网络教研的独特优势知之甚少, 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是活动前期安排教研部门组织教师参与, 缺乏对研修过程和结果的监控管理, 从而影响研修绩效的落实。故建议网络教研主管部门增办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研修培训, 以促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全面了解网络教研的功能及优势, 尽快转变观念, 将网络教研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二、把握网络教研的关键

好的网络教研平台, 只是技术的保证, 而网络教研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才是充分提高其绩效的关键。“网络教研”的组织管理除研修主管部门组织调控服务指导以外, 各地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介入管理,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学校也应建立相关的校本教研制度和评价制度, 且将研修评价结果与教师继续教育、职称年度考核和评先树优充分结合, 从而保证网络教研活动有效开展。

三、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更新

网络教研主办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更新, 及时搜集捕捉新课改中最为典型的、最有价值的问题与课例, 随时充实到研修资源中。研修内容的设置应兼顾城乡、贴近教师实际, 使其更具时代性、针对性、灵活性, 如在线研讨、案例评析等, 避免多年一成不变的作业, 客观上为抄袭复制创造了条件。

四、改革评价制度, 建立营造有效的激励机制

顺应时代形势和新课改理念, 改革目前评价中存在的重量轻质的倾向, 应当充分体现过程评价, 力求建立个人、同伴、班指、研修主管部门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 充分激励调动参与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教研活动既然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甘肃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 那么证书也应联合颁发, 以体现主管主办部门的重视程度。

五、加大硬件系统的维护与软件的更新

网研中常常发生系统不能通畅运行, 提交作业格式发生错乱, 简报无法正常编排, 查阅浏览作业烦琐困难等现象, 加之各地硬件设施质量高低不一, 宽带网速运行快慢有别, 这些都将导致研修工作的耗时费力和正常进行。因而建议研修主办部门除加强维护保证系统高速运转外, 应有计划地组织专业人员加大软件的开发力度, 以实现网络研修中的方便、快捷和高效。

六、网络研修时间安排必须妥当

网络研修不应以增加教师日常工作负担为代价, 即便在网络教研开始的初期, 教师凭借热情与专业自主性能够在工作之余完成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长此以往将会给本已超负荷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增加压力与负担。集中研修安排在假期中较为妥善, 且每期研修必须控制在一月以内, 也可保证课程团队兼职专家的指导密度。

七、教研部门把好关

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一, 财力物力条件有别, 当地教研部门在确定参与教研人选时应当充分吃透实情, 把好参与人员的技术关和条件关, 以确保参与研修人员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才能保证研修的互动性, 才能确保研修目标任务扎实有效地完成。

八、端正风气, 保证质量

“网络教研”拥有资源高度共享的优势, 但是不可否认, 资源共享是具有两面性的。资源共享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引领, 促进专业成长, 但是也会造成部分教师研修作业完成中的完全“拿来主义”, 不仅败坏了网络教研的学术氛围, 也无益于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研修主管部门应加大监控力度, 确保网络教研端正风气, 保证质量。

16.学校网络教研的实践研究 篇十六

摘 要:在如今因特网发达的情况下,教师之间,尤其是农村学校并没有通过网络建立直接或间接的协作、分享、互联的工作学习方式,且在这个层面上,都是相对孤立、缺乏交流的。作者构想以网络为背景与空间,让教师学会交流互助,学会自主创新,从而进行一次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尝试。

关键词:农村学校;网络教研;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4-0032-03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是一所农村高中,从2009年9月份在镇江市电教馆申报并立项了《网络与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课题,继而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实践研究。在学校的支持下,网络教研的开展较为满意,尤其是学校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参与度较广,这是很值得欣慰的。笔者就网络教研实践的推进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教育教学方式得到改变。教育要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技术上创建了新的网络版教育平台,满足了学校教科研等工作,这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使得网络教研平台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特色。

2.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发生改变。方法方式的改变是外在的表现。我们通过网络这个便捷的工具,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教学思维模式的改变。

3.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现代社会,教育技术水平决定着一个教师是否能够胜任现代教育。通过研究,使得我们学校一些老的教师也能够熟悉使用网络教研平台,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技术水平。

4.树立学校教职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网络教研使得绝大部分工作在网络上进行,避免了重复无用的印刷,节约纸张、节能减排,符合当今社会的“低碳”理念。

5.提高了学校教师的视野,使得教师教育工作看得高、走得远。

一、网络教研平台的构建

网络教研活动要能长期有效地开展,就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教师能否积极参与?部门是否愿意接受?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多少效率和效益?教师、部门领导、校长在这样的平台下能否更加和谐与共赢?基于以上想法,我们制定了比较周密的网络教研工作计划,开始了平台的设计。考虑到成本问题,我们以当前流行的BBS开源论坛的形式进行,并且在平台架构上形成了以下一些特点:

1.栏目设置与学校组织管理机构融为一体,并有所创新

“学校工作”栏目:这是平台的中心,教师从这里直接了解并参与学校各项工作,这一栏目对所有人开放阅读,但只有本校教师才可以在这里发帖,为学校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校长推荐”栏目:这是展示校长管理理念的平台。校长通过自已撰写或推荐的文章,来体现学校的管理意志和管理理念,从而引领全校教师的工作与学习,于无声处感化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也从中及时领悟到学校的管理方向,与领导齐心协力办好学校。

中层各部门及教研组都设有相应的栏目,这既是与学校管理机构吻合,也是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网络教研的参与程度。

2.网络成员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分工协作

为便于对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考核统计与管理,我们给每个教师分配一个6位数的注册号:其中第一位数字代表教研组,第二位字母是姓名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后四位是教师的手机短号,便于读帖或发帖时及时联系,登录密码由教师自己设定。教师、教研组长、部门领导、校长各分配有不同的权限和职责。学校教师有阅读所有栏目帖子和在所有栏目发表帖子的权限,但不能对其他帖子进行修改。教研组长是本教研组栏目的版主,有发帖、跟帖、修改本组栏目帖子的权限,但不能修改其他栏目的帖子。部门领导是本部门栏目的版主,对本部门的帖子负有发帖、跟帖、修改或删除的权限。学校领导对全部帖子都有修改或删除的权限。所有参与网络教研的过程,包括人员、时间、所用电脑的IP地址都在电脑中及时记载跟踪,任何人的发帖和修改都会留下实时记载。

3.具有较完善的分类、统计、考核功能

网络平台是从“块”和“条”两个方面进行管理。学校各个部门、教研组是组成学校的“块”,每一块都有自己的栏目。任何时候,只要打开本部门或教研组的栏目,教师在什么时候,做过哪些工作,效果如何,一目了然。相互之间也可以学习借鉴或评比,更主要的是所有工作都公开、公平、公正地接受所有人的检查与监督。

网络平台可以从“条”上对各个所需要考核的项目进行分类、统计。例如,每一个教师的计划、总结、学情分析的完成情况、班主任工作情况、教学进度、听课、评课等等都可以条分缕析,工作的时效性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由于网络的公开性,强化了教师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的工作由被动接受学校检查,变为主动地开展工作,在网络上积极地向全校教师展示自己的风采。另外,网络平台的内容除按时间分类外,还可以将所有帖子按某一项内容分类,随时随地供分析和研究使用。

4.开通手机版的网络教研平台,快捷而方便

手机版的架构与电脑版基本吻合,并且更加快捷方便,在移动终端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教研平台的登录,大大提高了交流的快捷性。

二、网络教研的实践

1.网络教研平台在听评课中的运用

学校目前进行有效课堂教学改革,主要通过:点课、公开课、研究课、评比课、汇报课、示范课等形式,无论哪一种课,我们都要求形成:一人上课—专家点评—教师讨论—反思提高—人人参与的课堂教学研究流程,网絡教研的课堂教学研究模式教师参与面达90%以上,为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行提供了和谐的研究环境。

每上一堂公开课,都由专家(骨干教师、指导教师)在网上发帖点评。点评时的格式是:帖子标题上要明确上课的类型、上课的教师、所上课的课题。例如:丹徒区高三语文复习研讨课——朱春娣的《规范解答古诗鉴赏简答题》。帖子内容:先介绍上课时间、上课班级、上课内容和听课教师,然后再进行点评,点评要以鼓励为主,注意挖掘教学闪光点,同时要提出自己的建议。一般点评字数不得少于200个字。接着教师讨论,所有参加听课的教师,在点评后跟帖讨论,一般点评字数不得少于200个字。最后,上课教师进行反思提高,在看了大家的意见后,写出自己的教后感。

2.网络教研平台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应用

过去的课题研究,从申请立项、开题、过程研究、结题,理论性很强,研究周期长,研究的问题比较大,跟教学实际结合不是很紧密。现在利用网络教研,教师随时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发到网上,供所有教师研究讨论。课题研究的时效性、实用性、指导性都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来。课题研究不再是一项面子工程,而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另外,学校要求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教师、在读研究生,要定时在网上介绍教育教学前沿理论、先进教学思想、优秀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等供教师学习提高。每一个教师也可以把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加上自己的按语,利用教研网向全校教师推荐。教师在学习每一篇文章时要及时跟帖,发表自己的读后感。

对于学校组织研究的重点课题,采用开放式研究,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研究才能,把那些积极参与课题发帖、跟帖的教师,吸收为课题组成员,避免了过去课题研究中人浮于事,课题组成员有的占着位置不做事的情况。

3.网络教研平台在教师考核、部门考核方面的应用

教师的教学考核一般是通过检查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等情况来完成。纸质文档上交、检查、保存都费时耗力,且浪费学校油墨纸张。学校利用网络教研平台,要求教师把学期教学计划、教学周计划、备课组备课记录、教师听课、评课都发布在网上,班主任还要把自己的班级工作计划、班主任例会内容、主题班会情况发布在网上,学校各部门通过教研网将对教师、班级的考核结果发布到网上,一切都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教师通过网络教研,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做过的工作,也可以及时掌握其它教师的教学教研情况,便于大家相互学习,找出差距及时跟进。教研网所提供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和谐竞争环境,使学校对教师的考核真正实现了民主化、公开化、公平、公正,效果比较明显。

部门的考核实际上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上学期,学校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各个部门(备课组、教研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从计划到实施过程再到结果,都在网上及时公布。全校教师和学校领导一样,每天都在关注着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部门工作全方位开放,使各个部门不得不主动积极地做好各项工作,而且要扎实有效,要不然教师不答应。学校领导只要在网上打开部门的网页,就能及时掌握该部门什么时候做过哪些工作,效果如何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各个部门之间也可以及时了解,协调工作。

4.网络教研平台在交流互动及民主决策方面的应用

教师或班主任有什么诉求,可以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发布出来,供相关部门研究工作时参考。例如,学校公布电子考勤结果或其它考核结果,以及学校将要开展一项工作时,教师有什么想法或意见建议,可以在后面跟帖,这种诉求是公开的,部门的解决结果也是公开的,这就保证了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和公平性。通过网络教研平台提供的积极交流互动,能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例如,班级灯不亮了或多媒体不能正常工作了,有的班主任不知道该找哪个人解决,发个帖子说明情况,很快就能解决,之后班主任再发个帖子对这项工作进行评价,鼓励一下。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就这样在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流中形成了。

三、小结

学校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从低调推出自由介入,到教师、部门主动参与自觉使用积极发帖,基本达到了一开始我们制定网络教研计划时提出的“以制度引领成长,以平台激发自觉,以理论带动实践”的网络教研目标。网络教研活动为有效教研提供了好的载体,为“扁平式”教研提供了可能,实现了“人人皆研课”的模式,这种更加亲民的教研模式将会引发教研理念和教研制度的变革,成为一个改革的突破点。其次这种网络沙龙的教研模式,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及时的特征,这种民主的氛围容易激发起智慧的火花,而教研的整体过程被记录保存下来,有利于回溯和回归。

当然在开展网络教研时也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比如:

(1)网络教研由于公开、透明,開始学校一些部门和教师是不愿参加的,主要担心在网络背景下,容不得半点懈怠、马虎。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制度建设,强化制度引导,一旦开始起来,由于竞争的需要,各项工作就会进入自动化阶段。

(2)网络教研由于过于开放,长期保存,可能会出现溢美之词过多,缺点错误指出不足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客观公正,以鼓励为主,以商榷为主,以发现闪光处为主,以建议为主。注意评课时的措词,要评出和谐、评出进步、评出提高。

17.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十七

心 得 体 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和省十一次党代会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今年8月,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作出了在全省组织实施“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的决定。为此,按照大方县农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大方县农牧局党组对活动精神、要求组织了多次学习,号召全体农牧职工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贵州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平台,勤奋学习、努力学习,为促进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活动,笔者对“活动”体会深刻。作为作为一名农技植保员、一名国家事业技术员、一名党员,借助“贵州数字图书馆”平台学习,不但为提高个人科学素质提供了重要途径,而且对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也大有裨益。故此,得体会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了个人积极利用网络资源终身自觉学习的意识。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趋成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从而适应这些剧

系统知识、植保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植保灾害防治技术等等,通过学习,个人的专业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使用网络学习系统,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优质的网络信息资源和先进技术为自己的工作服务,增强了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专业业务知识查询的现代化,使自己更加熟练地使用现代化的办公软件,增进了办公室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也使自己更加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四、网络学习充分满足个性学习需要。

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是学习者满足个体实际需要,符合个性需求的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数字图书馆开放无时间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进程、制定学习方案、运用学习资源。根据个人实际,我通过贵州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下载了近100册电子学术书籍,其中多数是绝版图书或市面上难以买到的发行量不大的科技类图书。结合个人对历史、文学、军事知识的爱好,借助贵州数字图书馆,能够下载或通过网络浏览众多历史人物传记、中国历史朝代变迁、世界历史演变、中外文学名篇名著、中外文学大家介绍、中国文字史、世界著名战例、二战诸多史料,个人阅读兴趣得到了极大满足。

18.网络教研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八

在教研活动中,我从没有间断过学习,从教研小学语文在线开播以来,我每个周四必到机房学习,并记录学习内容,及时发表自己的想法,与众老师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为我校举办这次网络教研活动尽了自己的一点力量。

1、注重知识形成过程。

2、体现了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4、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生皆能学有所得。

在教研活动中,我积极参与在论坛中把我个人的想法清楚地推广出去,让中卫五小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上再展雄姿。

如今,现代化已逐渐走向我们,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教育,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研活动。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的许多教师及学生在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上都还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这种变化,对教师而言如何收集资料、设计教学环节、制作课件、写教案、讲课、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等许多方面存在着茫然,对学生而言如何学习等方面也同样存在着茫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教研,但传统的面对面的教研活动很难满足我们的需要,网络教研成为我与同行们交流最重要的途径。有问题随时可以上网请教。随着博克堂的`发展,我们教师的队伍日趋壮大,信息资源库的信息积累日趋丰富,交流功能和方式的日趋完善,网络教研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19.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十九

对于网络使用对用户身心健康的消极影响, 有研究者[9]采用“网络成瘾 ( Internet addiction) ”、“网络依赖 ( Internet dependence) ”等词汇来定义。后继有研究者侧重于强调该行为的非理性和不良后果, 如Beard等[10]提出“问题性网络使用 (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的概念, 即指对个体的心理状态、社会行为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带来消极影响的网络使用行为。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也沿用此概念来表述网络活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11,12,13]。本文通过纵向研究, 探讨前期网络活动对后期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预测作用, 为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及减少问题性网络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被试选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双生子研究样本库。该样本库在2008—2009年共收集了北京18个区县的1 378对青少年双生子的相关测查数据; 在平均间隔1. 5 a之后, 于2009—2010年对样本进行了追踪, 采集到1 004对双生子数据。本研究从追踪到的第二轮样本中随机抽取1 650人作为被试, 年龄在9 ~1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 14.12±2.77) 岁, 其中男生占45.6%, 女生占54.4%。本研究的被试均完成了第一轮网络活动问卷的调查和第二轮问题性网络使用问卷的测试。

1. 2测量工具

1. 2. 1网络活动问卷采用自编的“网络活动问卷”对青少年网络使用状况进行调查。让青少年自评上网时间 ( 包括在工作日和周末平均上网时间) 及上网主要进行的活动等。上网活动采用多项选择, 参考雷雳等[13]的研究, 将网络活动归纳为娱乐、社交和信息3种, 每种活动包括4个小条目。共有12个条目, 包括网络游戏、网上聊天、论坛活动和网上教育与课堂等。

1. 2. 2问题性网络使用问卷问卷改编自Young ( 1998) 的网络成瘾问卷 (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IAS) [14], 原问卷共20个项目, 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由于本研究针对的是青少年人群, 从原量表中抽取了13项适于青少年且符合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项目[15,16]。量表采用4点计分 ( “1—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 , 总分为13 ~52分。被试选择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量表的总分越高, 表示被试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越严重。本研究中,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 Cronbachα系数为0.883) 。

1. 3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 0进行统计处理。通过相关分析考察青少年上网时间、网络活动偏好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 通过回归分析考察青少年周末上网时间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预测作用。

2 结果

2. 1上网时间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被试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周六和周日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及总上网时间与问题性网络使用均呈正相关 ( r值分别为0.143, 0.246, 0.226, P值均 <0.01) 。其中青少年倾向于在周末长时间上网, 见图1。通过回归分析, 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工作日上网时间和家庭经济状况之后, 周末上网时间能显著预测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得分 ( B = 1. 554, Beta = 0. 268, t = 8. 042, P <0. 01) 。见表1。

2. 2网络活动偏好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对第一轮网络活动偏好的描述统计结果显示, 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最多的是娱乐活动, 有67. 8% 喜欢玩网络游戏、多媒体娱乐、博客等; 其次是获取信息, 有61. 5%喜欢在互联网上浏览新闻、搜索、网上教育和电子邮箱; 第三是社交活动, 有55.8%喜欢参与网上聊天、即时短信、校友录和论坛。在这些活动类型中, 除了女生参与信息活动比例 ( 68. 2%) 略高于男生 ( 53. 5%) 外, 其他2项活动男生和女生参与的程度均类似 ( 娱乐女生为67. 2%, 男生为68. 5%; 社交女生为55.8% , 男生为55. 7% ) 。

注:变量赋值中, 性别, 男 =1, 女 =2; 实际年龄数值; 工作日/周末每天上网时间, <1 h =1, 1 ~h =2, 2 ~h =3, 4 ~h =4, ≥6 h =5; 家庭经济状况, 很宽裕 =1, 中等 =2, 中下 =3, 比较困难 =4。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 第一轮测试参与娱乐和社交活动的种类越多, 第二轮测试中问题性网络使用得分就越高 ( r娱乐= 0. 192, r社交= 0. 182, P值均 < 0. 01) , 参与信息活动的种类与问题性网络使用没有相关性 ( r信息= 0. 008, P = 0. 748) 。将娱乐和社交活动以2项为划界点, 参与0 ~1项娱乐活动 ( 社交活动) 为低娱乐组 ( 低社交组) , 参与2 ~4项娱乐活动 ( 社交活动) 为高娱乐组 ( 高社交组) , 将被试分为高娱乐高社交组、高娱乐低社交组、高社交低娱乐组和低娱乐低社交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 4个组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得分分别为 ( 23. 63±7. 88) , ( 22. 75±6.89) , ( 21. 57±6. 05) , ( 20. 88±7. 00)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F =9.11, P <0.01) ; 事后比较发现, 高娱乐高社交组、高娱乐低社交组的得分高于高社交低娱乐组和低娱乐低社交组 ( P值均 <0.05) 。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 个体上网时间越长, 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得分越高, 说明个体上网的时间与问题性网络使用关系密切。进一步将上网时间细分为工作日上网时间和周末上网时间, 发现后者更能预测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发生。可能是因为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 青少年需要在学校上课, 个体作息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作息的约束, 没有时间参与网络活动; 而到了周末, 个体对时间的支配更加灵活, 限制更少。因此, 个体周末上网的时间可能更准确地反映个体上网的意愿。

本研究在对个体网络活动偏好进行分析时发现, 青少年喜欢从事的活动主要是娱乐活动, 其次是信息获取和社交活动。其中娱乐和社交活动的频率与后期发生问题性网络使用有重要关系, 而信息活动与后者无相关。由于青少年上网不是单纯的进行某一项活动, 因此有必要关注娱乐和社交两种活动对问题性网络使用共同的影响。本研究根据青少年活动的类型进行细分发现, 高娱乐高社交组和高娱乐低社交组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得分高于高社交低娱乐组和低娱乐低社交组, 表明较之于单纯的社交活动, 娱乐活动更可能使青少年沉迷网络。

上一篇:水电工程师转正申请下一篇:甘肃省2018年C类安全员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