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客运存在问题

2024-10-26

旅游客运存在问题(15篇)

1.旅游客运存在问题 篇一

金川县交警大队

金川县运管理所

关于规范我县乡村客运车辆存在相关问题的报告

县人民政府:

自2004年以来,我县成立了打击非法营运、规范客运市场办公室,具体工作由县交警大队和县运管所负责。为规范乡村客运市场,2004年组建了九寨运业金川县乡村客运公司,实行挂靠经营,即乡村客运车辆每车每天向公司交纳3元安检费,按有关规定参营车辆必须参加交强险和承运人责任险,同乡村客运公司签定安全合同及经营合同后视为合法的乡村客运车辆。几年来共纳入公司管理的乡村客运车辆140辆。

2009年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来我县检查工作时提出便于老百姓乘车,要求我县统一乡村客运车辆标识。经过努力,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但统一标识后却出现了以下问题:

1、车辆年检

接到指示后,我们按照相关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请求 接到电话回复:已协调好州车管所,要求我县将车辆资料送车管所备案。6月8日,我所派专人将车辆资料送达车管所,车管所教导员答复:不行。其原因是车辆未过户,不能视为

乡村客运车辆。要年审,车辆必须过户到九寨运业金川分公司。就年审问题我们与九寨运业总公司联系,公司答复:由于乡村客运车辆多,监管难度大,况且公司没有收取管理费,一旦脱保,户头仍是九寨运业,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公司无力承担该风险。对此,公司不接受140辆乡村客运车辆过户到公司。

2、车辆保险

现有车辆购买的保险,车身是按家庭自用购买,座位是按公路客运购买,按有关规定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有明显的乡村客运标识,保险公司不予赔付。要赔付必须按公路客运车辆投保,而仅次项,保险费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0%。

3、车辆过户

现有车辆如果全部过户到乡村客运公司,将产生交易税(车辆总价的3.5%)、牌、证工本费150元,几项费用共计600元左右。这样将增加乡村客运经营者的负担。

以上存在的问题,交警大队和运管所无力解决,特报告县人民政府,请求协调相关部门给予解决为盼。

二00九年六月十日

2.旅游客运存在问题 篇二

关键词:铁路运输,客运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铁路系统快速发展,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作为铁路运输的现代化标志, 在铁路发展重要占有重要地位。铁路科学服务系统主要包括流程、模式以及产品的形式, 只有完善系统的自动化, 才可以整体提高铁路运输的高效性。就我国现阶段的铁路客运服务系统运行情况来看, 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制约了服务系统的发展。因此, 铁路客服的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客运服务系统进行完善, 以促进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1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系统的目的在于促进铁路运输的安全与便捷性提高, 而客运服务系统作为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 只有保证客运服务系统的高效性, 才可以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提升整个铁路运输的工作效率。铁路运输系统主要包括乘客购票、进站候车等多个环节, 而任何环节都与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密不可分, 只有在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支持下, 铁路运输系统才可以稳定运行。因此,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改进完善[1]。铁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重要性, 明确服务系统的根本与宗旨, 并以提升旅客的满意度为目的, 对客运服务系统进行优化。

当前我国的铁路客运服务系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其管理, 以当前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实际条件为基础, 对系统结构与产品服务进行优化, 不断完善铁路客运服务系统, 提升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服务水平。

2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旅客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旅客服务系统的目的在于为铁路旅客提供更为优质的候车服务, 因此, 在旅客服务系统中需要突出列车的到站信息、候车位置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 为旅客提供指引。就当前我国铁路旅客服务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 普遍存在服务标准不统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由于旅客服务系统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与服务内容都未能实现现代化, 并且各站点与各设施都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 使得旅客服务系统难以完全发挥功能性[1]。

2.2 营销系统存在的问题

铁路客运营销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供需不一致, 由于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铁路服务系统的发展。旅客在享受营销系统的功能时常常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管理系统无法为营销系统提供支持, 这样一来, 旅客由于缺少先期的干预, 在客流高峰期, 服务系统就无法满足旅客的所有需求, 这样会对旅客造成一定的不便, 同时浪费了大量的铁路客运服务资源。

2.3 票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票务系统直接关系到旅客的出行, 对于铁路客运服务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铁路客运服务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铁路运输系统中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铁路服务系统中票务系统的工作效率。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 票务系统可以支持异地购票与取票, 这极大程度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2]。然而就当前票务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 在网络运行点与票务系统的更新方面仍然存在发展的空间, 因此, 需要切实加强票务系统的安全管理, 扩大票务系统的服务范围, 提高票务系统的电子化与移动化水平。

2.4 运营系统结构存在的问题

当前为铁路客运服务系统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是IT结构, 然而IT结构中由于缺少前瞻性, 相关体系与服务无法对其进行技术支持, 影响了IT结构的完善。另一反面, IT结构集成度相对较低,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客运服务系统的作用发挥, 增加了服务系统的管理负担[1]。由于IT结构仍处于发展的初阶段, 对新业务的覆盖并不全面, 这也限制了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更新速度, 因此,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现有的运营系统结构进行改进升级, 使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3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完善方案

3.1 利用集成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旅客服务系统在设计时通常会采用两级结构, 将建设重点放在服务中心与车站位置上,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服务系统的集成度。在票务系统的建设上, 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票务系统的工作效率。由于票务系统涉及售票与检票等多个环节, 只有全方位地提升各部门的设备, 才可以达到一体化的标准, 为旅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2]。同时, 铁路运输部门还需要加强客运服务系统的数据平台建设, 使铁路部门与服务中心的信息可以得到快速的传输共享, 进而促进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效率提升。

3.2 优化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运营流程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本身就涉及多个环节, 运行流程相对复杂,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业务流程进行集成与优化, 将旅客、铁路运行工作人员、信息技术与服务设施结合起来, 加强对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管理, 并建立一整套的客运组织方案、客运标准、运行流程等, 规范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运营流程[1]。

3.3 完善铁路客运服务系统设施

设施是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重要基础, 为更好地为旅客提供客运服务, 需要通过调研对服务需求特性进行了解, 建立一整套优化服务及服务设施的设计理论与标准, 以旅客对服务系统的特性要求为依据, 完善铁路客运服务系统设施, 使客运服务系统设施能够满足旅客需要。

3.4 完善IT支撑平台系统建设

IT支撑系统体系结构是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基础, 主要包括体系结构和支撑全路的系统产品。IT结构是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基础, 是由一系列技术标准与规则构成的, 这些标准与规则联合形成体系结构。

在建设IT支撑平台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信息系统在集成、运行与维护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规范系统秩序, 使其更易集成扩展,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同时充分利用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资源, 伴随单个产品关键技术的发展, 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集成模型[2]。IT支撑平台系统需要与时俱进, 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并不断创新, 更新服务产品, 以适应铁路客运运营流程的要求。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出行需求不断增加,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 然而公路交通、航运等运输方式的发展也对铁路客运业务造成了影响。为了更好地提供铁路客运服务, 铁路运输部门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构成集成化与现代化的服务体系, 通过自主创新, 完善铁路客运服务系统, 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铁路运输运营业务与流程要求。

参考文献

[1]倪明.探讨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4:175.

3.旅游客运存在问题 篇三

关键词: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票务;营销

1 概述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我国铁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铁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服务在铁路运行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服务系统的建立及应用也是铁路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铁路客运服务系统中包括服务产品、服务模式以及服务流程,在建设服务系统过程中,只有加强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才能提升整个系统的服务质量。

2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建设

2.1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重要性

安全、便捷是铁路运输系统的最高追求目标,客运服务系统的高效性对提升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具有直接影响,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旅客满意是客运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铁路运输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乘客购票、进站候车、站台登车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实现离不开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支持,因此铁路客服系统的建设对于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改进和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铁路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服务系统的根本和宗旨,在工作过程中,以提升旅客的满意度为指导,不断完善客运服务系统。

2.2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 旅客服务系统面临的问题。旅客服务系统是铁路客运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候车服务、向旅客提供准确的列车信息、候车信息以及专业的乘车指引是该系统的常规工作内容,处理丢窃、走失等一系列突发事件是旅客服务系统的必备功能,利用一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旅客服务水平,是铁路客运系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形势下,我国铁路客运服务系统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还有很多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客运服务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执行;旅客在乘车过程中遇到困难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解决,致使铁路候车、登车站点的公共秩序较为混乱,严重影响了旅客服务系统的运行。

2.2.2 票务系统面临的问题。票务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了旅客的出行,其重要性仅次于旅客服务系统,是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建设在铁路运输系统中不断推行,我国铁路系统中在票务服务上有了大幅度提升。利用互联网进行异地购票、取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在网络运行点、票务系统的更新和完善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增大票务服务系统的服务范围、提升系统的电子化水平和移动化水平。

2.2.3 营销系统面临的问题。供應不足是铁路客运营销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是制约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铁路部门的营销系统缺乏专业有效的管理功能,这就造成了旅客在使用营销系统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营销系统缺乏管理功能的支持,就减少了系统先期的干预性,当遇到客流高峰期时,服务系统的运行速度无法满足大量旅客的购买需求,给乘客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铁路客运服务资源的利用率。

2.2.4 运营系统结构不合理。我国当前的铁路运输服务系统的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改进。首先,IT结构过于独立,与当前的铁路运输行业内的制度、服务体制之间的联系缺乏关联性,这就严重影响了整个运行系统的时效性,增强IT结构的前瞻性,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IT结构的集成度不高,严重限制了客运服务系统作用的发挥,给整个系统的运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最后,IT结构中对于新增业务关注度不够。新增业务普及率较低,覆盖面窄,更新速度慢,只有对现有的IT结构进行改进升级,才能有效发挥整个系统的优势。

2.3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建设

2.3.1 建立完善的客运服务系统体系。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需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旅客需求的调查和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建立一整套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操作规范的服务体系。

2.3.2 利用集成技术提升服务的水平。铁路运输系统在票务系统的建设上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更新和完善大批基础设施,提高了该部门的工作效率;而票务系统包括售票和检票多个环节,各个部门的设备都完成更新升级后,才可能达到一体化和现代化的标准,铁路系统才能实现全方位的联系,真正解决乘客出行的各种问题。在旅客服务系统的方案设计中,可采取两级结构,重点建设服务中心和车站位置,有目的的提升服务系统的集成度;同时,还应加强客运服务系统数据平台的建设工作,将铁路部门和服务中心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传输、共享,以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铁路客运服务系统。

2.3.3 改进IT平台的结构。改进铁路运输系统的IT平台结构,就是根据信息集成技术、服务系统在运营和维护中存在的矛盾、乘客的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对现有的IT结构进行改进升级,建立一个集成性强、具有灵活扩展能力、能满足多种业务需求、成本最低、运行稳定的结构平台。该平台能随着单个产品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功能不断完善。升级后的IT结构包括体系结构和支撑全路的系统产品,其中体系结构主要由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则构成,对于不同业务的集成、新业务和既有业务之间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决定铁路运输系统能否满足现代化社会需求的前提。

3 结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公路交通、航运、海运的快速发展,给铁路客运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铁路运输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集成化和现代化的服务体系,以满足乘客需求为最高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自主创新和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当前的铁路客运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李佳.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Z1):29-30.

[2]胡海峰,周东红,邵晓风.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研究[J].自动化博览,2009(11):74-77.

[3]李志强.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研究[J].神州,2014(06):247.

4.中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四

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升温,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但由于旅游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景区的开发规划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的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不少旅游景区由于规划不当,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让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下面将对旅游景区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景区开发体制存在问题。

我国景区管理体制的现状:在风景名胜区设立人民政府及设立管委会这两种基本管理体制,在全国风景名胜区,尤其是著名风景名胜区实行了10多年。

在10多年间,各地风景名胜区根据自已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条件,逐步摸索出了适合本地旅游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总结出了许多好的经验。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由于最近10多年我国正好处于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时期,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过渡,现实情况与当年制定国家和地方法规的经济体制背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导致景区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利益驱动机制完全改变,再加上当初国家和地方所制定的法规的不完备、不配套,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各地景区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体制不顺、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给景区的保护、开发和建设带来了困难,并使新景区的开发建设难以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运作。

目前,实行的人民政府和管委会这两种基本管理体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庞大臃肿,精力分散;景区管理条块分割严重;景区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景区内原有居民控制困难;景区建设资金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未来还有待解决。

第二,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体系存在一定问题。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硬件设施建设整体水准不低。客观地说,标准规定的各项服务项目,一般的景区基本都具备。然而,由于管理水平、服务人员素质等软件的原因,旅游景区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从而形成了景区技术质量不低,而功能质量相对偏低的局面。就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服务质量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性质量不健全

由于目前众多的旅游企业在服务质量体系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造成无法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游客量的增大,更加大了各子系统之间的衔接难度

2.功能性质量欠佳

目前不少旅游景区对功能性质量不够重视,服务可信度不高。具体表现为:景区服务

人员不能做到微笑服务,对旅游者缺乏耐心,缺乏应有的礼仪常识;服务人员在岗时,没有融入自我角色中;服务人员偷工减料、随意降低服务技术标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点在旅游淡季尤为明显。

3.服务管理缺乏科学的体系,没有全面管理理念和行动

目前许多旅游景区的服务管理都不规范,管理效率低下,缺乏符合景区自身情况的科学服务管理体系指导,严重阻碍了景区全面升级、管理的步伐。

第三,景区特点不鲜明,形式过于雷同。

现在虽然景区数量繁多,但大多形式雷同,跟风现象严重,无自己的特点。当某一形式景区出现流行趋势时,与其类似的景区便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出现,而这种景区多数建造时间较短,布局较粗糙,模仿痕迹严重,并不能较好的吸引游客,并且只是单纯的浪费人力物力,并不能为中国景区作出积极的推动,反而使得景区管理越来越趋于形式化,大部分景区都大同小异。

第四,改善景区管理的对策。

1.建立明确的行政主体,切实加强统一管理

旅游景区的管理机构必须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还原明确的行政主体,建立行政意义上的管理机构。旅游景区至少存在着这样两个层面的产权关系,第一层面是国有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产权关系,第二层面是经营性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产权关系。对资源性资产可以交付企业进行非完全产权关系下的企业化经营,对经营性资产则可以转让给企业实行完全产权关系下的企业化经营。旅游景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可以解决旅游开发及保护过程中的政企不分问题及资金不足问题,从而促进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互动。

2.运用多种行政手段,强化行政监督和处罚力度

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在管理中应当充分运用多种具体的行政手段,如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给付等,有效的发挥自身行政的职能。尤其要依据相关法规和具体实际,制定适用于行政所辖范围内的行政监督和处罚规章,有针对性的强化行政监督和处罚力度。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不断提高行政能力,以强化景区管理建设。

3.提高景区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干部的培训

5.世界遗产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五

截至2016年7月,我国共有50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世界自然遗产11处,世界文化遗产31处,它们是人类历史遗传至今的瑰宝。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开发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力量。但是伴随遗产旅游的开发,不少遗产资源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就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做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

1.对遗产地的开发不当

每一项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都极大的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收益。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很多地方政府忘记申遗的初衷,对世界遗产地开发过分的城市化、商业化。通过盲目架设索道、缆车,盲目修建旅游宾馆、饭店,盲目修建旅游集镇等手段,过度开发旅游资源,超容量运营相关旅游项目,不能按照科学规律合理规划景区的承载力,违背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极大的损害了世界遗产的原始形态。

2.旅游压力巨大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遗产地的保护能促进当地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而旅游的开发则可以促使遗产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在一些遗产旅游项目上,两者之间的矛盾反而特别突出,很明显的一个就是我国巨大的旅游人口压力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遗产地旅游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迎接蜂拥而入的游客,多数的世界遗产都有超容量的旅游开发,例如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在1992年取得世界自然遗产资格,仅仅6年后就因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而受到黄牌警告,不得不花费数亿元来修缮维护;黄山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环境;泰山的索道建设、周口店的遗址坍塌以及武当山古建筑肆意修整,都遭到了社会各界的批判。以上种种,给世界旅游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3.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世界遗产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多部门交叉管理,即多元化和多层次管理。根据遗产的性质不同,分别归林业、文物、旅游、宗教等部门管理。例如,文化遗产类的管理属于国家文物局,自然遗产属于建设部,由于遗产涉及面广,会出现一个地方分属多个部门管理的情况,多头管理弊端非常明显。不同的部门从各自管理的角度和利益出发,会产生许多矛盾,管理混乱,体制落后。

4.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对遗产的保护,大多是把其看成文物或者风景名胜来对待,对遗产地的开发与保护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指导。

二、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

要加强对世界遗产的深入了解,加强宣传,让广大群众知道世界遗产对于整个人类的特殊意义,使得保护世界遗产成为每位国人的自觉行为。地方申报世界遗产,不是为了当地的旅游开发,更不是为了利用遗产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而是为了更好的宣传与保护遗产资源。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我们申遗的目的。当局者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积极构建符合道德、文化、法规、经济与社会等多视角的利益分享体制。国家保护为主,全员参与为辅,共同促进世界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调控旅游接待人数

部分热点景区可采取预约购票和游客限流措施。遗产旅游有其特殊性,旅游者的价格调控区间不大,门票调控只是调节旅游高峰期的一个手段,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来控制景点人数。例如参照美国黄石公园的预约制度,或利用某些景区季节性的特点,循环开放不同景区,对景区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3.加快立法工作

6.旅游客运协议书(范文模版) 篇六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用车事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达成如下条款。

1.甲方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时,从________起,途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时安全抵达__________止。

2.乙方提供____座车____辆,车牌号为__________,车型_______,派出司机_____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安全运行的行程共_____天,合计费用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在出发前甲方先付给乙方_____%费用______元,剩余费用_______元,待团队按计划行程安全结束后_____ 天全部付给乙方。

4.乙方必须按行程出发时间提前_____分钟抵达指定地点,乙方车辆费用:燃油费由_____方来承担,过路桥费、停车费由_____方来承担。其余费用由乙方承担。

5.由于甲方原因所导致的超员、违约、汽车损坏等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负责。

6.甲方导游应配合乙方司机搞好车内卫生。

7.乙方车辆在行驶中发生故障应在三小时内修复,按原合同执行,超出时间根据情况协商处理,如发生行车事故,按车辆的保险及责任进行赔偿。

8.乙方须确保行车安全,400公里以上(高速600公里以上)配备两名驾驶员,车上证件及承运人保险齐全有效,所提供的车辆、司乘人员,必须符合国家行业的合同约定规定要求。

9.乙方司乘人员的住宿费、餐费由_____方承担,乙方不得带与甲方无关人员。停车后,在不影响行程正常进行、安全驾驶和随车行李物品安全的情况下,司机可游览景点。

10.甲方必须爱护车辆一切设施,如有丢失损坏由甲方照价赔偿。

11.行程的变更取消,应在出发前_____日通知对方,造成对方损失的,双方协商解决,中途行程如有变更,双方协商同意后,费用相应增减。

12.合同生效:甲乙双方以负责人签名为准,盖章生效。

13.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宜,协商解决。

14.其它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乙方:

负责人:代表人:

地址:地址: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7.菏泽牡丹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七

一、菏泽牡丹旅游现状

(一)菏泽牡丹旅游发展的环境

1、地理环境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黄河下游,属于内陆地区。菏泽市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地势比较平坦,土层深厚,沃野千顷,是培植优质农副产品的理想区域。气候宜人,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菏泽市(县级)因广种牡丹2000年被更名为“牡丹区”,因此有“花乡水邑”之美称。

2、政策环境

为充分发挥菏泽牡丹的资源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快牡丹产业化进程,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菏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制订牡丹产业奖补办法,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牡丹产业园建设进行重点支持;对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的牡丹种植户均给予适当的补贴。之后,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落户菏泽,为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二)菏泽牡丹旅游发展的现状

菏泽现在是全国牡丹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栽培面积高达12万亩,1000多个品种,销售范围至全国各大城市,甚至还出口到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这说明我们的牡丹走向了全世界,为菏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收益。

在全国各地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赢得了很多奖项。牡丹的用途不光是观赏,现在也可以食用、药用等很多用途。

菏泽牡丹园现有曹州牡丹园、中国牡丹园、古今园、百花园、盛华牡丹园、尧舜牡丹园、冠宇牡丹园、天香公园、凝香园等牡丹观赏林园。

二、菏泽牡丹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菏泽市内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食、住、行、游、购、娱旅游的六大要素,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评判标准。但是菏泽作为山东省内最贫穷的地级市,在餐饮、住宿等方面还是亟待发展的。酒店与餐厅数量少、条件差,旅游者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少,且大多分布在市区内,非常不方便。

(二)专业人才匮乏

虽然牡丹旅游已经有很多年了,但由于地区的发展的闭塞,缺少专业人才。由于其珍贵性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专业教练的指导和培训,就能提高广大从业者的的技术水平,更好地保障其人身安全,大大增加消费人数。但是相对于其他的旅游项目来说菏泽旅游起步较晚,人才较匮乏,专门从事或培育牡丹旅游人才的机构少之又少,加上菏泽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引导与支持,导致这方面的人才匮乏。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之下,又少了一大竞争优势。

(三)科技含量不高,种苗品质较低

近几年来虽然菏泽的牡丹生产已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其科技含量低,牡丹生产发展仍然是一种低水平的外延扩张,高水平的牡丹研究机构和专门的科研人员较少,靠牡丹花农自发培育新品种较多,容易造成近亲繁殖,种苗质量较差。种苗品质低劣是菏泽乃至中国牡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致命弱点,也是限制牡丹盆花和切花发展的最大根本障碍。另外,牡丹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致使当前生产上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例如牡丹种苗的组培快繁问题,优质盆花、鲜切花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问题,催花的机理与开发问题,重要病虫害防治问题等,严重阻碍了牡丹产业的发展速度。

(四)对花卉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

牡丹旅游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行业,广大的旅游者对其了解和认识有限,让他们接受这种新鲜事物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旅游企业和政府加强宣传,是旅游者在了解的过程中慢慢接受。但是目前菏泽无论是在报刊杂志还是电子网络上的旅游宣传都很少有触及到花卉旅游产品的介绍,,更别说在电视广告中,宣传力度不够,旅游者无法了解菏泽牡丹旅游产品的信息,这必将影响到花卉旅游业的发展。

三、菏泽牡丹旅游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任重而道远的,而且也不能仅局限与交通设施的建设,城市休闲体育设施的建设更是发展体育旅游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更多的借助企业的实力,实现城市与企业共发展。

(二)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积极培训专业人才

结合目前牡丹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成立相应的培训牡丹旅游专业的人才十分必要。这是一个拼人才拼实力的时代,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导权。尤其是在花卉旅游这样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一个了领域里,专业的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三)增加科研投入

1、市财政预算中应设立牡丹事业费专项资金,并加大投入力度。市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资金,重点用于牡丹新品种新技术的攻关、国内外牡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技术培训、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

2、要大力扶植开发型企业,对现有牡丹科研、生产单位(公司)加大改革力度,借助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经营或有偿转让,逐步转换为科技型企业,对有一定规模的牡丹产品加工企业要建立牡丹技术开发机构,并从经营利润中拿出5%~10%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总之,加强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含量,是菏泽牡丹是否能够成功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牡丹事业的科技进步要通过对牡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来克服牡丹产业化的困难,提高牡丹发展中每个环节上的科技含量,建立牡丹科研和技术服务体系,提高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重视对体育旅游的宣传,注重城市品牌建设

花卉旅游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一方面由于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还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同时宣传力度的匮乏也使人们缺乏对牡丹的认识,很多牡丹旅游的信息也没有充分了解。大众消费者对其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与偏见,广大民众的消费观念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所以有必要开发其他包装和宣传方式。

花卉是一种特殊生活消费品,很多人对近几年兴起的“洋花”的花语津津乐道,“洋花”点缀的洋节也日渐兴盛,这就提示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中和现代生活结合紧密的部分进行发扬,让牡丹走入人们的生活。在我国赏牡丹的历史发展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文人墨客的吟诵,帝王将相的倾心,神话传说的渲染,当然更重要的是牡丹自身优良的观赏性状和广大民众的普遍喜爱,在众多的花木中牡丹成为承载丰富内涵的名花,牡丹的人文化、艺术化是自然之物和人性最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完美结合。牡丹因其花大、色繁、雍容华贵而被誉。

四、结论

8.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乡村旅游 产品开发 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06-01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产品也较为初级,目前的乡村旅游产品以农业观光园、采摘果园为主导产品。乡村消费也表现为低水平的旅游供给、低层次综合品质和节俭为主的消费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较低消费水准,旅游者获得的也是质量较低的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

一、大海村概况

大海村地处马湖东南部、距中心城区1公里,整个村庄处在青山环绕、绿水相映的自然美景中,山灵水秀,人文和谐。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15288亩,年平均气温18℃。拥有林地12396亩,经济林果地1100亩,主要种植桃、梨、樱桃等,全村总人口1543人,生活着彝、汉两个民族,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35.2 %。大海村的民俗文化特色充满了彝族的风情。

二、大海村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近年来,大海村围绕马湖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省地质公园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山、水、竹、木”生态资源,把以彝家新寨为主题的产业发展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打造“彝家乐”旅游景点,充分发挥其旅游经济效益。该村通过彝家新寨建设,使村庄亮化和美化了,为“彝家乐”提供了必备的硬件实施和良好的旅游环境。除了以彝家新寨建设政策为依托之外,该村同时还将马湖核心景区作为突破口,以每年旅游发展资金500万元为基础,整合彝家新寨建设、交通、发改、水保等项目资金,全面实施新农村旅游开发建设,集中打造龙洞湾特色民居。从2005年到2011年,大海村扶持6户“农家乐”旅游示范户。具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农家乐12家左右,有三星级的3户,二星级的2户。并且完成了“大海村乡村生态旅游试验区项目策划”,导游游览图策划和旅游标示牌设置等工作。大海村乡村生态旅游试验区开发建设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完成总投资1100万元。大海村乡村旅游依托樱桃园,以林果体验及庭院式农家乐相结合的旅游业。目前为吸引来更多稳定的游客,大海村正借鉴外面乡村旅游发展得比较好的地方的做法,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尽量将所有农家乐集中在一处经营。根据调查显示,大海村目前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就是:农家吃饭、果园摘果、爬山、农事体验、钓鱼、扑克、麻将、象棋、一般很少提供住宿。大多数的农家院,都没有住宿。旅游商品主要是水果,例如樱桃、李子、梨,季节性非常的明显,这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因此,必须在对现有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认真普查分类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坚持走“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多样化和规范化”发展的路子,对大海村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的需求。

三、乡村旅游开发存在主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不突出

在所调查的游客中,有18.83%的人认为长沙市乡村旅游缺乏特色,18.83%的人认为项目不吸引人,19.85%的人认为产品种类太少,雷同现象严重。在大海村乡村旅游景点调查发现,一般的活动项目是“吃饭”、“棋牌”、“垂钓”三部曲,没有其他的一些赋予自身特色的项目,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不突出。

(二)游客停留时间较短、产业链作用有限

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作一日游的游客占总游客数量的43.02%,其次是二日游,占36.83%。这种现状与国际乡村旅游的状况不同,国际上发展比较成熟的乡村旅游产品大多是度假产品,当日往返的游客很少。

(三)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

“食、住、行”费用比例过大,“娱,“购”比例过小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游客消费花费中,按旅游六要素进行划分的话,其中“食”的费用占总旅游花费的50.82%,“行”的费用占总旅游花费的22.66%,而“娱”、“购”的费用加起来不到20%,由于“食”与“行”的花费比例过大,而“娱”与“购”的花费比例过小,这种旅游消费是粗放型旅游消费,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相反,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剥夺严重,破坏性较大。

(四)游客来源地域结构单一

本地区游客比重过大,外地游客比重过小,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游客来源于西昌市范围之内,占 62.4%,外省游客比重偏低。由于游客来源地域结构的单一,本地游客比重过大,外地游客比重过小,一方面说明大海村乡村旅游影响力不够大,另一方面制约着大海村乡村旅游进一步拓展市场。

四、大海村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基本思路

1. 增加一些新的、富有情感内涵的、具有高附加价值内容的新型旅游产品。开发以食、游、购、娱为主,行和住为辅助的旅游产品。努力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开发全新的休闲旅游产品。以特色乡村食品资源与彝族美食文化结合,开展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绿色食品旅游。

2. 以大海村现有的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区域内现有乡村自然、文化景观为基础,建立综合性乡村旅游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和美化乡村自然景观风貌。小处,在大环境内的合适地点具体设计相适应的项目,如自摘果园、鱼塘垂钓,这样,小景点依托大环境,大环境由各个小景点组合而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以文化为核心,文化是现代旅游的“灵魂”、“核心”,大海乡村旅游在景观营造上要要将隐性的文化展现出来,通过如乡土建筑、彝族服饰、彝族饮食、彝族图腾崇拜、彝族歌舞等应体现大海村特有的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

3. 目前大海村庭院式的农家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政府也充分利用大海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及生态环境,采取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的方法实施统筹规划,建立乡村生态旅游实验区,积极开发乡村休闲、农事体验,娱乐垂钓、康体旅游产品,突出“休闲”与“体验”两大特色,整和资源,进行食、游、购、娱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06

[2]万先进,邱映贵.乡村旅游初探[J].中国农村经济,2006

9.关于旅游包车客运安全专项整治 篇九

关于开展旅游包车客运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方案的通知

各分公司、各职能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安委会近期关于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深刻吸取阿坝州松潘县“5.15”旅游包车客运较大事故教训,切实解决旅游包车客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夯实道路安全管理基础,根据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厅、公安厅、省安全监管局、省旅游局、省工商局联合印发的《全省集中开展旅游包车客运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工作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现将我司旅游包车客运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工作通知如下,望各分公司、各职能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一、时间安排

(一)整治专项工作宣传发动阶段(7月下旬—8月上旬)

(二)整治专项工作推进阶段(8月中旬—9月底)

(三)总结完善阶段(10月)

二、专项安全整治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近期关于加强旅游包车客运安全生产的批示精神,把集中开展旅游包车客运安全专项整治作为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彻实可行的方案,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全方位加强旅游包车客运安全管理。

三、专项整治目标任务

通过扎实开展旅游包车客运专项整治,促使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旅游包车客运管理进一步规范,客车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减少,行业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道路行车事故,不发生重大服务质量投诉事件。

四、认真做好旅游包车客运管理方面整治工作

(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一是做好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建立建全管理机构、人员配备符合要求,建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各类应急预案按新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及时进行修订;二是按时召开安委会及安全生产工作例会议,同时做好会议记录;三是落实部门及各岗位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做好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四是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按计划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建立建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同时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五是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对查出的隐患的整改及整治情况处理结果。

(二)全面强化驾驶员安全管理,落实驾驶员的安全责任 一是把好驾驶员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客运驾驶员录用条件和程序,审核新聘驾驶员从业资格条件和安全行车经历,按驾驶员培训管理制度进行岗前理论培训、跟车体验实习和操作培训。二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提升驾驶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技能训练、应急事件的处置的培训,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技能水平。三是强化驾驶员安全责任意识,推行驾驶员安全承诺“五不两保”活动,严格遵守“六严禁”的相关规定。四是加大驾驶员违规处罚力度,完善驾驶员退出机制,对违反“六严禁”的驾驶员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五是维护和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合理安排运输任务,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不按运行规定行驶。六是对从事客运驾驶员必须三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和交通违法记满十二分记录。七是每月将聘用客运驾驶员信息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并要求驾驶人及时处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和机动车驾驶证审验。

(三)加强旅游包车客运车辆技术管理,确保车辆状况完好 加强车辆技术管理,认真排查车辆安全隐患,确保旅游客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一是修订公司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完善技术管理部门及车辆技术管理人员;二是完善车辆技术档案,做到“一车一档”建立规范的单车技术档案;三是制定车辆二级维护计划及台账,与有资质的维修单位签订协议,定点做好对旅游客车辆的二级维护和趟次安检。

(四)进一步加强旅游包车客运动态监管及加驾驶员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一是确保GPS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对有损坏、有故障、运行不稳定的要及进修复或理换符合要求的监控设备,确保车辆运行定位信息准确,可靠。二是做好旅游客运线路分段限速设置的清理清查工作,根据道路的实际限速值,合理的设置GPS定位系统限速标准,没有设置和设置不合理,要进行实地考察,进行科学的调整。三是按照GPS监控制度对加强监控人员进行管理,加强监控人员专职技能培训,提高监控人员的工作技能,履职到位。四是加强违规行为查处力度,通过GPS监控平台,适时对客运车辆进行监控,及时查处驾驶员各类违规行为,对违反“六严禁”的,要依照规定顶格处理,驾驶员违反“六严禁”未及时处理的,要严肃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五是按照交通运输厅统一部署,2015年10月底前,所有旅游包车客运车辆全部安装GPS监控设备,于期未安装到位的,一律一不得运行。

(五)加强旅游包车经营管理,加大违章经营行为查处力度 一是建立建全旅游包车管理制度、储备运力管理制度,落实旅游车辆定点停放规定,严禁超范围经营及车辆长期在外地违法经营的行为。二是做好旅游包车客运标志牌管理,完善包车客运标志牌的申领。三是建立趟次检查发班制度。凡是存在各类违法行为未处理的,不得办理线路牌和派车单。四是不得承接有安全隐患的旅游运输任务,并确保旅游车辆和驾驶员具备相应资质。

五、工作要求

(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二)加强对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分公司要制定好专项整治工作实施计划、方案,严格按计划方案实施整治。

(三)定时召开旅游包车客运安全专项整治会议,做好专项整治宣传工作并做好专项安全会议记录。

(四)按要求做好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特此通知

二○一五年九月六日

主题词:旅游

包车客运

安全

专项整治

方案

通知

发 :各分公司、各职能部门

四川东方龙运业有限公司

10.旅游客运存在问题 篇十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存在的问题分析

自2009年提出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南的旅游的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过去几年的“重地产、轻服务”的冲动式发展让国际旅游发展受阻,土地成本的飙升,已经产生了强大的负面效应,更多的游客选择海周边的新马泰、夏威夷等,海南岛正面临变为“国际孤岛”的危险。近日,国家发改委针对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评估,然而评估报告却因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至今,全省旅游经济比重依然严重偏低,国际游客人数仅占整体游客数量的3%,未能完成国际旅游岛的规划建设,而最终未能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审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境外旅游市场持续低迷,服务品质不够。2014年海南接待入境游客66.14万人次,同比下降12.6%,降幅比上年扩大5.3个百分点。其中外国游客42.16万人次,同比下降15.8%,港澳台游客23.98万人次,同比下降6.3%。

2仍以观光度假为主,创新型产业项目较少。从全省范围看,海南绝大部分景点景区以观光度假为主打,类似“冯小刚电影公社”、“三亚千古情”的新型旅游娱乐项目较少,既不利于满足在琼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也不利于提高游客消费水平,进而制约全省旅游业的较快发展。

3就旅游谈旅游,缺少产业联动发展思维。单纯的旅游往往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局面,带来了地价飚升,却不能有效和产业融合,这也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目前的问题。未来应该发挥旅游的多元化作用,充分和文化产业、农业、健康产业等联动起来,建立产业生态系统

4缺少多元主题化挖掘和系统性规划。海南旅游业缺乏对海南旅游业定位、发展方向与阶段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在旅游产业规划上,片面开发低档次的观光旅游产品,从旅游线路组合、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的开发规划和城市规划都体现出产品开发与资源特色的不协调,形成了旅游资源的高品位和开发产品的低档次的严重错位。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方向研判

1从观光旅游向综合休闲转变。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对幸福感关注程度的增加,以中等收入群体为重点的消费规模将逐步扩大,全国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趋势。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看,我国居民正从低层次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迈向更加强调旅游品质的方向,从旅游经济格局看,多年以大陆型观光产品为主的中国旅游正在走向海洋,滨海旅游业在全国旅游经济格局中占据了约1/3的市场份额。面对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以大三亚为代表的高品质旅游将唱响新常态下“消费需求”的主题曲,应紧紧抓住消费时代提档转型的关键期,主动发现培育旅游新业态及新亮点,全力加速国际化、精品化服务业态的转型升级,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我国高品质旅游的新引擎。

2从滨海资源向复合资源

从三亚乃至海南岛的旅游资源开发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滨海资源的初级阶段。未来海南岛应该深化复合的、立体的资源观,充分把海、岛、山、农、文等各种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和价值组合„ 3从资源依赖向主题创新转变。海南岛资源独特,但是长期的市场意识不强、缺少国际化、品牌化的区域旅游运营手段。未来应该更多的以创意和整合的思维,对标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先进经验,实现海南的优质资源的产品化,进行更多主题化的包装、故事化营销和品牌化运作,进而做大整个旅游产业。

4从旅游产业向产业联动转变。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游客的多元需求也将进一步的释放出来,必然将带动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同时为规避单一产业的风险,海南岛也迫切需要挖掘其它优势资源特质发展多元的产业。未来的产业布局一定呈现的是旅游产业和多元产业联动发展的局面。

5从区域竞争向区域协同转变。旅游业的初级发展阶段,由于是过于依赖资源、同时创新不足,各个市县的发展呈现同质化竞争的局面。随着旅游业由传统的观光游向深度休闲转变,各个区域间的产业和功能的互补和整合也将提上日程。

6从沿海发展向纵深带动转变。由于海南岛中间高、四周低的地

形特征,区域开发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更确切地是集中在南北两端。内陆各区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展。未来创新的统筹好“环境保护和合理发展”的关系,对海南岛的内陆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11.旅游客运存在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生态旅游;民族地区;问题;对策;广西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91-02

民族村寨发展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民族村寨参与旅游其主要目的在于“旅游扶贫”,即以发展旅游业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经过多年发展,旅游業对于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作用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性强,建设美丽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大有作为。然而少数民族村寨大多数位于边远山区,其保护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可谓是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民族特色村寨既是保护对象,又是发展资源。因此,根据广西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找出问题,制订对策,成为当前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研究对象描述

龙脊梯田位于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距龙胜县城27km,距桂林市80km。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是广西21个一级景点之一。龙脊梯田景区面积共71平方千米,其中最精华的梯田景区201平方千米。景区内梯田一般分布在海拔300m-1100m之间,坡度大多在 26°- 35°,最大坡度达50°。

龙脊梯田的旅游开发始于1992年,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在开发之前已经有零散的外国游客前去,龙脊景区经历了一个并不短暂的探查期和参与期,但是开发后经过几年的不稳定期之后在1999年就很快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接待数量以两位数猛增,目前仍然处于稳定快速的增长期。龙脊景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集中体现在文化遗产上。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有规模宏大的稻作农业文化遗产、梯田景观和壮族干栏式建筑群及建筑单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有节庆风俗文化、歌舞文化、民族信仰文化以及民族自治制度“寨老制”文化等。梯田和民族建筑等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始终是游客认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者来龙脊的目的所在。

平安村是龙脊景区的核心景区,是游客来龙脊的必游之地。全寨共有180户,797 人。其中壮族占98%以上,90%以上都为廖姓壮族。这些壮族同胞自祖先于元朝开始,便世代居住在这高山上,是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的山地少数民族之一。该寨高耸在龙脊梯田的山梁上,是一大型壮寨,村寨保持传统的麻栏式木楼,全杉木结构,是桂北地区典型的高脚干栏型建筑,“之”字型的石板道把全寨各户相连。

二、民族村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没有实现互动

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通过对龙脊景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调查及案例分析,可以看到,这种互动还没有真正的实现。从宏观上来讲,对于全区的民族村寨资源虽然我们大致了解有什么,但结合旅游的开发从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角度去分析民族村寨的研究还很欠缺,即怎么实现民族文化和旅游的互动有待深入挖掘和探讨。从微观上来讲,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还停留在狭窄的开发内容上,不外乎民族歌舞表演、服饰表演、特色饮食等,并且是各民族都津津乐道于此,从而造成旅游项目雷同,形成恶性竞争,反而降低了民族文化的价值,也不利于实现其经济价值。另外一方面,在实现旅游的经济价值的时候用于民族文化的保护资金不能到位,使二者的互动不能对等。

(二)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

利益问题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焦点。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政府、民族村寨、当地居民、开发商、旅游者、规划者。在桂林龙胜龙脊景区,这两年出现的当地居民、政府部门和旅游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导致景区关闭的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这种利益协调机制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原因在于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是不同的。尤其是当地居民的利益保障问题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显得尤为突出。随着旅游业的规模、数量、增长幅度和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以及社会参与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民族村寨旅游所牵涉到的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复杂化、矛盾化和冲突化。

(三)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突出

虽然,旅游的发展给民族村寨带来了环境效益、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为了迎合旅游的开发而破坏民族文化或生态环境的现象更让人触目惊心。

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民族村寨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造成原有生态环境破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涌入,环境承载量有限,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是现代思潮的侵入,当地居民原有的敬畏自然的环保意识淡化。任何一个区域的环境承载量都是有限的,民族村寨在旅游发展中,应有效控制旅游人数,特别是生态较为脆弱的地方。民族村寨生态环境的破坏最重要的根源在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行为上,随着现代思潮的侵入,人们片面追求现代物质利益,无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一些村寨为发展旅游业,大兴土木,不仅将村寨周边的树木砍伐,而且修建许多贴有瓷砖的“洋房”,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

2.旅游文化资源只求开发,不求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最吸引消费者的地方,然而在旅游发展中,片面追求利益,很少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旅游开发以来,龙脊梯田景区保水田的面积逐年减少,旱田的面积却在逐年增加。近两年保水田的面积只有将近10%,现在的平安梯田只有在春耕灌溉的那两个月能有梯田的壮美景观,其他季节绝大部分梯田都处于“有梯无田”的状态,保水田面积的减少对梯田景观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保水田的重要性,村民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一是耕作保水田比耕作旱田用工少;二是保水田不易塌方,能维持水田面积。龙脊梯田坡度大,几百年来依然基本维持原貌不能不说是保水田的功劳。然而,据常年耕作的村民反映,平均1亩梯田会有1至2分田塌方,有时甚至是反复塌方,但是及时恢复好,并不会影响日后的耕种。但是旅游开发以后,对梯田塌方的维护大不如从前,导致塌方现象愈演愈烈,部分梯田由于反复塌方又无人维护,已经成为荒坡。旱田的面积也在逐年扩大,2007年景区内有20至30亩的梯田改为种植红薯了。

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梯田与旅游用水冲突严重、生活污水对梯田的影响以及梯田维护程度的下降这三个方面。

三、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摸清家底,对广西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广西民族村寨旅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如今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是与邻近的民族文化大省云南、贵州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纵观民族村寨的发展历程,云南在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民族村寨的普查,对全省的民族村寨进行经济、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的调查,并形成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为民族村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贵州在民族村寨调查方面更是走在了前面,在80年代中期就印发了《关于调查民族村寨的通知》,并在随后《贵州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历史比较悠久、建筑具有特点、民俗具有特色的典型村寨,根据其科学研究价值报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不同级别的民族保护村寨。”在此前后,贵州省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民族村寨调查和“民族保护村寨”申报活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调查研究、认真论证的基础上,有效地保护了一批典型的民族村寨。

因此,开展从全区的范围内对广西的民族村寨进行调查和普查,为民族文化的保护提供保障,对于实现广西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

(二)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12.旅游客运:越是艰险越向前 篇十二

中国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广大群众的旅游出行热情高涨,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旅游消费国, 旅游行业成中国朝阳产业的特征已经表露无遗!

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 旅游客运业对旅游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长期以来, 由于受旅游行业种种不健康因素的影响, 旅游客运市场“散乱差”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一些地方行业管理部门运力审批过多, 市场门槛不高;一些旅游车挂靠经营难以管理;一些旅游客运企业规模小, 经营不规范;一些品牌旅游客运企业受制于行业壁垒和区域壁垒, 无法起到整合市场推动行业发展的领导作用……

面对复杂的行业形势,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旅游市场管理部门、旅游客运企业、旅行社、景点、宾馆等有关各方, 应该正视现实, 携手合作,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协同作战, 以旅游客运市场整顿为突破口, 加大行业企业的整合和监管力度, 维护经营者的正当权益, 维护好广大游客的旅游热情, 保护好正在成长中的中国旅游市场, 使之健康发展。

13.旅游包车客运经营行为承诺书 篇十三

文山道路运输管理局:

我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交通部《道路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第10号令)的有关规定要求,将严格遵守有关道路客运管理的法规、规章及文件规定,在经营期限内承诺如下:

一、严格按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许可,自筹资金统一购置符合《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的大型高一级客车5辆(50+1+1座);中型高一级客车1辆(37+1+1座)。车辆技术等级达到一级。

二、按许可经营的范围,从事旅游客运经营:

1、严格按包车线路运行,不搭乘其他旅客。

2、除执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下达的紧急包车任务外,其营运线路一端在车籍所在地。

3、单程的去程包车回程载客时,向回程客源所在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4、所派出的车辆,持有注明客运事项的旅游客票或者旅游包车运输合同以及有效的《旅游车标识》和《云南省旅游车行车路单》运营。

5、认真执行旅游车出车前例保、报派、查检、派车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不挂靠经营。

四、为旅客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按时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五、按规定定期检测、维修车辆,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安装车载GPS系统。建立GPS监控管理平台,安排专人对车辆进行有效监控,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六、建立车辆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档案,保证优质服务。

七、培训驾驶员、乘务员具有良好的业务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驾驶员领取了与所驾车辆相适应的从业资格证,乘务员领取了上岗证)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八、认真做好基础工作,确保原始资料完整齐全,并按时向行业管理机构上报旅游车工作率及相关情况等有关资料,保证数据真实性、有效性。

九、服从行业管理规定,自觉配合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对以上承诺如有违反,自觉接受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处罚:

1、若有5%车辆违反,自愿停运学习、整改期为一周。整改期

满,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验收合格后,再申请恢复营运。

2、在一年内,对同一车违规而被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处罚过3

次以上的,自愿放弃该车旅游客运经营权,上交该车所使

用的《旅游车标识》、《道路运输证》及《从业资格证》等。

3、若经营期限届满后,对未获得许可延续经营的车辆,由本

公司自行处理并退出客运市场。

法定代表签名:经营企业签章:

14.旅游客运存在问题 篇十四

近年来,敦煌市委、市政府提出旅游立市战略,紧紧围绕“展示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发展目标,把发展旅游经济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使得敦煌旅游业发展逐步壮大,但目前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就目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

一、敦煌旅游业发展现状特点

1、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敦煌铁路、313线高等级公路建成投用,敦煌机场建成4C级并实现了国际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即将扩建为4D级,民航、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完善了月牙泉、雅丹、阳关、玉门关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旅游业接待服务设施已具规模,敦煌市共有宾馆饭店131家,其中星级宾馆37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13家),总床位14800多张、标准床位12135张。经营国际国内业务的旅行社70家,导游1024人。城乡程控电话、数字电视入户率均达到95%以上,宽带网络覆盖敦煌市所有乡镇村组,为敦煌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宽。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先后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北京、天津等国内重点旅游客源地城市成功举办了敦煌文化艺术展和旅游推介会,相继与日本日光市、镰仓市、臼杵市和韩国南海郡缔结为友好城市。组团参加了一系列文化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成功举办了中国敦煌飞天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敦煌葡萄节暨国际服饰模特艺术节等重大节会,出版发行了一批外宣精品,协助拍摄了《敦煌》等多部影视佳作,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宣传展示了敦煌形象,不断拓宽了国内外客源市场。

3、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初步形成了莫高窟艺术观赏区、鸣沙山·月牙泉自然风光旅游区、阳关渥洼池绿洲旅游区、玉门关汉长城古战场观光区、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等五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和“石窟艺术”、“古关古城”、“大漠奇观”三大旅游品牌,先后推出了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7个旅游线路,同时,积极加强与丝路沿线城市及周边县市的营销合作,整合旅游资源,联合推出了丝路文化游、古关古城游、民族风情游、大漠探险游、度假休闲游、宗教艺术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有力地提升了区域旅游整体效应。研发生产工艺骆驼、夜光杯、铜雕、蜡染等旅游商品12大类3000余种,书画、古玩、奇石等特色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建成酒吧、网吧、健身房等各类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场馆130多个,特别是建成敦煌大剧院并实现了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在旅游旺季成功商演,极大地满足了来敦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

4、旅游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业作为敦煌市支柱产业的地位逐步形成,敦煌市先后荣获“感动世界品牌城市”、“国家旅游名片城市”、“市民最满意城市”、“2008中国魅力中小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城市”、“国家精品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被评为中国最美旅游胜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评为“中国旅游品牌十强景区”。

二、敦煌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

1、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敦煌旅游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旅游开发上,“政府主财”、“政府主干”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对所有权和管理权、开发权与经营权分离等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采用的较少。

2、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从客观上讲,旅游行业存在条块分隔、多头管理的现象,如:莫高窟景区由敦煌研究院独立行使管理权,阳关、玉门关由市文化局、博物馆等单位进行管理,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由发展计划局、国土资源局等共同参与管理;从主观上看,部门之间还存在相互掣肘的问题,缺乏一种统筹、协调的运作机制。

3、交通通达能力不畅。从航空运输来看,4C级机场虽已建成投运,国内航班也增加到了10个左右,但是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航线开通的较少;建立敦煌国际航空港、开通国际直飞航班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制约了海外客源市场的拓展。从铁路运输来看,敦煌铁路虽已开工建设,但在近期内很难解决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从公路运输来看,敦煌境内还没有高等级公路,313线改造工程已全线开工,相当一部分游客绕道柳园进出敦煌,游客“难进难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4、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景区内供游客参与的活动项目少,游客参观莫高窟景区,从进到出大约需要1.5—2个小时,基本没有参与性的活动项目;新开发的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游客乘车跋涉近200公里,到了景区仍然是乘车“巡视”一圈便返回。由于这些精品景点不能有效滞留游客,从而使游客在敦煌的滞留时间较短,影响了旅游业整体效益。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景区的通讯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外币兑换、景点简介等亟需加强或改善。

5、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敦煌市现有涉外星级宾馆、饭店22家,国内旅游定点饭店12家,其他宾馆、饭店、招待所100多家,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4家,经营国内业务的旅行社19家,涉外宾馆商店14家,各类旅游接待车辆200多辆,出租车1400多辆。旅游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各自为阵的现象,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缺乏抗击市场风险的整体能力。

三、旅游业发展思路对策

1、要注重规模化经营,靠规模增强整体竞争力。要打破地域、行业上的界限,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逐步把有实力的宾馆、饭店和旅行社企业联合起来,组建1—2个能够抗击市场风险的大型旅游集团公司,集中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问题,真正打造具有敦煌特色的“旅游航母”。并与全国各大旅游景点、旅行社、机场、车站等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以敦煌为核心的西北旅游网络,开展网上购票、网上订房、网上组团等业务,把经营活动向周边县市、周边省区以及相关行业延伸,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尤其要重点扶持旅行社的发展。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争取在今后1—2年内,敦煌市旅行社总数发展到25家以上,到2010年敦煌市旅行社总数达到30家以上,其中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要达到6家以上,并尽可能地允许更多的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同时,要理顺旅游接待体制,逐步把党政部门的一部分公务接待交由旅行社承担,加快培育旅行社企业。

2、注重发展特色旅游,靠特色开拓客源市场。敦煌旅游的客源市场已形成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出境市场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总体特征是国内市场份额大于海外市场,出境市场尚在起步阶段,其结构比例为87.8%:12%:0.2%。从海外客源市场分析,以韩国、日本为主的东亚市场和以港、澳、台为主的南亚华人已占到敦煌市海外游客总量的77%以上;东南亚市场、美洲市场、欧洲市场、大洋洲市场的游客仅占敦煌市海外游客总量的22%左右,但这些市场的潜力很大,是今后宣传促销和开发的重点。从国内客源市场分析,周边的新疆、本省以及经济发达的沪、京、粤地区是目前敦煌市国内客源的集中地。从发展趋势来看,沿海地区是敦煌市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客源市场。今后,除了以敦煌独特的历史文化作包装,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特色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以外,还要注重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消费需求,制定不同的旅游营销策略。

15.旅游客运存在问题 篇十五

(一) 延续合作伙伴或员工的工作激情

奖励旅游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奖励方式, 是对受奖者的认可和鼓励。对于没有受到奖励的员工也同样获得激励:当受奖者享受着非比寻常的旅游时, 没得到奖励的员工却仍需继续工作;受奖者旅游回来后分享快乐旅程中的非同一般经历和相片时, 仍在刺激着没受到奖励的员工。

(二) 增强与合作伙伴的默契和增进同事间的交流

在旅游过程中能让大家摆脱工作环境中的严肃气氛, 彼此平等轻松地畅所欲言, 增进感情, 加强团队建设以及对企业的认同与向心力。

(三) 宣传企业

奖励旅游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次低成本高回报的企业宣传活动。在整个奖励旅游活动安排中, 尽可能地加入企业文化和理念以及独特创新的活动内容, 能起到传播企业文化、宣传企业的作用。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为VIP客户举办的穿越滇藏线攀珠峰大本营活动, 因完成了自古以来第一次成功地在雨季穿越滇藏线, 到达珠峰大本营, 吸引了各媒体连续的报道, 产生大型宣传活动的轰动效应。

二、发展奖励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 误读奖励旅游的真正含义

中国企业对奖励旅游的误解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认为奖励旅游是大众福利;二是对奖励旅游的认识仅限于字面上的, 奖励出色的员工出去旅游时, 参加普通的旅游团而已。而且奖励旅游是要常年连续进行才能达到有效的激励效果。许多企业把奖励旅游、物品奖励和现金奖励都画上等于号, 在它们之间变换着奖励方式。

(二) 奖励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开发

奖励旅游是要有量身订做、非比寻常的体现。活动项目要求讲究参与性、创意、结合企业文化的特色活动。但旅游社之间的奖励旅游产品相似程度高。而且有些受奖者已是多次受奖, 相似的产品难以达到激励效果。某500强企业员工关系经理表示, 他们一直把其企业的奖励旅游给专业的活动公司承办, 开始合作有许多惊喜, 但合作的次数多了, 活动项目没有更多的创新, 制造不出惊喜了。

(三) 奖励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

SITE肖恩提出, 中国的奖励旅游专业人士并不非常专业地了解奖励旅游这行业。而且组织奖励旅游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来开展工作, 统筹工作;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与企业共同制定奖励标准和了解奖励旅游对象的意愿以及宣传相关奖励旅游计划;富有创造力和较高的策划能力以策划出与众不同的有深度的奖励旅游产品;还需要具有危机处理能力来化解奖励旅游在实施过程中的危机。

(四) 扶持政策不足

2004年发布了企业用免费旅游进行奖励的员工要征个税的规定, 让奖励旅游成本增加, 影响企业与奖励旅游对象的积极性, 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奖励旅游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 且没相关政策扶持。

三、发展奖励旅游的对策研究

(一) 让企业了解奖励旅游的真实含义及作用

让企业全面了解奖励旅游, 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旅行社, 可以向企业做相关宣传, 如拜访企业讲解奖励旅游和展示一些成功案例进行宣传或在电视媒体、商务类的报纸、杂志、网站等途径做宣传活动。二是学术界, 提高关注度, 加强理论支持和推广, 从而让企业乃至大众都能真正认识奖励旅游。

(二) 深度开发奖励旅游产品

奖励旅游与普通旅游是有区别的, 奖励旅游的服务对象包括企业与奖励旅游对象, 不能谁来报名都是那条线路, 那些活动内容。而且活动项目要根据奖励旅游对象的普遍意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按奖励旅游对象的性别、年龄、爱好、身体状况等来制订奖励旅游产品, 改变一个模式重复套用的现状。在奖励旅游产品开发中细节、惊喜、创意, 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把奖励旅游做精做细, 无论在旅游线路、景点、接待服务上都要体现量身订做、非比寻常的特点。

(三) 奖励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奖励旅游要发展, 建立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团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中国的奖励旅游是“幼儿期”, 可向已是“成人”的西方发达国家取经。首先, 可通过旅游局或行业组织, 邀请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专家到中国进行培训;再者, 可引进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专业人才, 带领中国奖励旅游操作人员, 让他们从中学习以达到专业水平;把中国奖励旅游操作人员输送到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培养。

(四) 加大相关扶持政策的力度

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规范奖励旅游经营混乱的状况, 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首先,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把公费旅游与奖励旅游区分开来, 细化两者的政策, 制定各自独立的政策法规;其次, 规范奖励旅游经营制度, 使行业得到自律。奖励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旅游业者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 这样奖励旅游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摘要:奖励旅游是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目标, 并对达到该目标的参与人士给予一个难以忘记的旅游假期作为奖励。其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亟需各方努力推动才能发展壮大。本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奖励旅游,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作文:生命需要坚强下一篇:营销策划怎么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