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智慧服务(精选12篇)
1.智慧校园智慧服务 篇一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
“十三五”规划科研课题分类及选题指南 附件2:
科题立项选题,也是对课题本身及学校实际情况加以研究的过程。除申报指南所列课题,申报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技术处理和适当变通。限于数量,本课题申报指南除个别特色题目外,均未对教学领域进行学科细化。申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名称的表述中自行嵌入学科化或个性化字样,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例如“课堂教学创意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可以根据研究需要改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意研究”、“小学作文活动课堂教学策略创新研究”等多种多样的研究选题,藉以强调申报单位特定的研究角度,从而使子课题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更具可操作性。
一、重点课题
1、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
2、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
3、智慧教育助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研究
4、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与区域协作研究
5、教育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关系研究
6、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7、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8、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
9、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机制与实施策略研究
10、智慧校园建设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研究
11、市级教育云平台建设及资源共享应用研究
12、区域智慧校园建设模式研究
13、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研究
14、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15、微课、翻转课堂的开发、管理与应用模式研究
16、“智慧云课堂”应用平台的建构与应用研究
17、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研究
18、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19、智慧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 20、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1、促进教育变革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
22、智慧教育环境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研究
23、MOOC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4、新媒体在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25、教育云对教育均衡的促进作用研究
26、网络互动教学及其环境研究
27、移动校园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28、移动互联时代的微校园建设与运营
29、基于“微校”平台的移动学习研究 30、信息技术环境下家校教育共同体的多维建构
31、基于数字化平台下的校园办公管理研究
32、以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
33、义务教育阶段创客教育研究
34、区域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专业化研究
35、校企联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36、智慧校园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运营管理
37、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师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教学管理 模式的研究
38、中外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
39、“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效果研究
二、独立课题
40、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41、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
42、区域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创新应用
43、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应用研究
44、区域性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45、智慧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46、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运用研究
47、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及实施方法研究
48、智慧校园创新应用模式研究
49、基于外语特色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50、区域、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51、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调查研究
52、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53、利用微课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54、小学语文、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
55、初中语文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56、高中生物微课的开发与应用
57、专题学习微课、同步教材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
58、微课学习应用平台的研发及应用模式研究
59、中小学“微课”教学资源的应用实践研究 60、初中学校微课程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应用研究 61、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6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育应用研究 63、翻转课堂的设计模式与应用效果研究 64、“翻转课堂”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65、中小学翻转课堂实践模式与案例研究 66、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语文课的应用研究 67、信息技术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
68、校企联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69、提升农村教师信息素养途径与模式研究 70、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 71、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方法与
策略研究
72、信息化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73、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74、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学业测量与评估研究 75、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76、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管理者领导力的实践与研究 77、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课堂效率的研究 78、个性化智能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79、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80、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研究
81、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82、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实证研究 83、借助信息技术提升班主任教师多元技能的实践研究
84、小学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 85、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效转化策略研究 86、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研究
87、基于现代智慧课堂环境下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88、中小学云课堂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89、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0、基于网络环境下电子备课在中小学的有效应用研究
91、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
92、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与效果研究 93、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模式与效果研究 9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研究 95、多媒体技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96、信息技术环境下主题班会课的研究
97、信息技术与小学各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98、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99、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拓展式阅读教学的研究 100、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优秀教学案例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
10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德育课程研究 102、信息技术课程与德育的融合 10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研究
104、信息技术环境下加强校园德育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105、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106、中小学德育视频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 107、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108、信息技术支持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研究 109、“数字化”背景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
110、家校合作构建学生成长“网档” 促进学生快乐,健康发展
111、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 112、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与成效研究 113、电子书包的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 114、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 115、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案例研究 116、电子书包或其它终端学习产品应用研究 117、基于“电子书包” 的校本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118、电子书包研发与家校协同教育模式研究 119、移动校园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120、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资源开发及应用研究 121、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 122、基于无线互联网的移动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 123、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互动教学研究 124、智慧教室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125、在“智慧教室”环境中教学模式的研究 126、云计算环境下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构建研究 127、创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8、创客教育促进学习变革研究
129、利用小学社团活动,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研究 130、基于互联网+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131、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
132、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133、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134、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差异化教学策略研究 135、农村高中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融合的实践研究 136、校外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137、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应用研究
138、交互式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9、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研究 140、网络环境下课堂作业管理与评价研究 141、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研究 142、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研究
2.智慧校园智慧服务 篇二
各高校目前已建立起成熟的万兆校园网络,各种光纤到楼宇,千兆到桌面已不在是目标,有线网络应用系统已经全面普及,构建了稳定的数字化校园应用,在此建设的基础上,引入物联网并逐步规划建设,将终端引向移动,将服务引向“以角色为中心”,将“被动应用”转向“决策分析”,让“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全面过渡,是十二五期间各高校的主要任务。
1 物联网
物联网已经成为今后“人、物、事”管理和流通的重要载体。物联网的构成主要取决于三项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RFID)。当前,随着高校校园扩建、区域分段、规模迅速增长,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一卡通的实施,校园应用的不断推广,各种应用之间不断需要互嵌互通,形成了对校园应用整体整合的巨大需求,以RFID为研究基础的物联网将可以有效的整合集成异地校区、多种服务、一卡通行等利于校园高效管理、智能服务的众多校园功能,构建全方位的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能化环境,智慧校园不在是前期数字化校园的被动管理,更体现了主动管理,被动管理在于数据集中处理、发布、给出分析结论,主动管理在于随时数据分析处理、发布、提醒,比如专业建设数据采集平台,还停留在被动管理的数据统计,而水电缴费管理的信息提醒已实现主动管理,今后图书、教室、教师、学生、决策、资产等都可在智慧校园平台实现主动管理,为学院决策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移动服务:笔记本电脑与智慧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与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展现智慧校园已经成为可能,随着新校区的WLAN与Wi-FI、CDMA/GSM等的全面覆盖,搭建智慧校园移动服务是今后五年逐步要实现的重要任务。
2 移动服务构建思路
(1)基于移动电脑平台的移动服务构建思路
在保证WLAN完全覆盖的前提下,移动电脑平台的移动服务可以直接移植局域网应用服务,在应用服务之上构建统一信息门户网站(WEB),作为学院对内对外的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智慧校园的应用信息,但需要对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划分不同的服务资源,比如不同用户群:教师、学生、管理者、领导等,门户将人员整合、应用整合后,提供统一的SSO入口,用户只需一个账号,就可以访问个人角色允许访问的应用与信息。
(2)基于手机平台的移动服务构建思路
基于手机平台的智慧校园移动服务必须充分考虑手机浏览模式,个人信息门户构建统一的SSO入口,基于手机WAP浏览模式,使得WEB服务学生和老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手机访问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学生可以随时查询个人一卡通、教务、图书馆等信息。
3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移动服务构建方案
3.1智慧校园物联网构建
3.1.1构建思路
校园物联网是在万兆校园网络通信基础、完整的无线网络通信基础上来构建,构建思路以应用为核心,以逐步实现为目标,在门禁、水电控制、温度、教室多媒体控制、安防监控、财产管理、宿舍管理、计算机机房、图书馆等方面利用二维条码、RFID、传感器等实现数据输入与输出,智慧校园物联网构建框架如图1。
其中:水电控、门禁、图书馆、宿舍控制、考勤、多媒体设备控制、车载、定位等以RFID为中心建设,温控、安防监控以传感器为中心建设,图书资源、物产管理、计算机房控制以二维条码、RFID相结合模式建设。
3.1.2构建方式
(1)以RFID为媒介
目前,高校的M1卡和CPU校园卡已经普遍采用,两种卡是RFID控制的媒介,依托RFID技术开发的系统已经在水电控、门禁、图书馆、宿舍控制、考勤、多媒体设备控制、车载、定位等应用中成熟应用,RFID网络构建图如图2所示。
以RFID为应用的网络框架直接搭建在现有校园网络平台上,用户通过校园门户、移动PC、手机、一卡通等访问和使用各类应用,输入输出数据均通过卡的媒介传输,校园卡与手机卡可以集成,形成校园手机一卡通,消费、查询、认证可在三个平台实现:校园网络门户、手机门户、校园查询机。
(2)以传感器为媒介
温度控制、多媒体设备控制、安防监控等物联网以传感器为媒介建设,利用逐渐兴起的Zig Bee技术构建近距离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距离及核心传输利用已建设的万兆校园网路、WIFI网络等布点构建,构建如图3。
整体物联网平台形成了感知网,校园中各种网关、传感器、摄像机等终端通过Zigbee接入到这个平台,然后通过3G、Wi-Fi接入互联网。用户可以直接用手机通过Wi-Fi连到网关,去控制传感器终端,远程时可通过登录感知网门户用手机或电脑轻松查看和控制校园各种传感器终端。
所有安防传感器,包括门磁、遥控器、红外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煤气探测器都可以通过Zig Bee无线方式接入到网关,报警信号会马上被传送到控制部分启动应急措施。对于智能教室功能,教室里的灯光控制器、开关面板、电源插座等都可通过Zigbee接入网关,管理者可远程打开或者关闭电源、空调等。
(3)以二维条码为媒介
二维条码在智慧校园中主要用于图书资源管理、校园物产管理、计算机机房设备管理等。二维条码网络构建图如图4。
图4中,图书资源集中在图书馆楼;校园资产发布在全校范围,分布广;计算机机房大多在同一栋楼内。针对二维码的分散编码的问题,数据采集基站N的值需要根据物品存在房间大小、楼层距离、楼宇距离等确定数量及技术指标。
二维条码在以上应用中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第一,入库管理:入库时识读财产上的二维条码标签,同时录入财产的存放信息,将财产的特性信息及存放信息一同存入数据库,存储时进行检查,看是否是重复录入。第二,出库管理:财产出库时,扫描财产上的二维条码,对出库财产的信息进行确认,同时更改其库存状态。第三,仓库内部管理:在库存
校园资源中心:建设以校数字图书馆、远程教学系统、教学支撑系统、多媒体视频直播/点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为基础,集成各系统现有数字资源,同时充分共享校外网络数字资源,建设资源索引系统、资源检索系统,以资源中心门户形式综合展现现有资源。
校园管理中心:采用平台化、组件化和工具化的开发模式,通过统一的业务系统快速构建平台构建学校核心管理应用系统。
校园服务中心:以校园一卡通、基于平台的上层应用及网络基础服务系统为核心,给全校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生活、社区服务等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校园安全中心:以GPS、视频监控、红外安防、进出人员管理为核心,给校园提供各类安全防范、管理的信息服务。
4 总结
物联网建设迅速兴起,作为高校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也已经成为工作重点,本文解决了物联网在RFID为核心、传感器为核心、二维条码为核心时物连网络的构建模式;提出了移动应用的4个主要服务:身份识别、校园管理、信息服务、校内支付;同时,对移动校园网安全运行提出了五大业务中心,给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移动服务构建从网络框架—移动服务—保障运行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郑和喜.WSN RFID物联网原理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彭力.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3.智慧校园智慧服务 篇三
关键词:智慧校园中学图书馆服务升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波及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包括学校校园。对于中小学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最新变革是一套可以称之为“智慧校园”的应用体系。笔者作为一位中学图书馆工作者,最为关注的就是“智慧校园”给中学图书馆服务模式升级带来的种种可能。
一、“智慧校园”建设方兴未艾
1.“智慧校园”及其应用
所谓智慧校园,是指以物联网为基础,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而构建的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服务的一体的新型智慧化环境,综合信息智慧服务平台的服务理念,采用云计算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使校园服务逐步实现智慧化,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校园的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
“智慧校园”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是在2010年,见于信息化“十二五”规划。2012年,《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20120315)》的制订,为全国“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标准和应用规范。
近两年,“智慧校园”的应用从高校走向中小学,一些公司研发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海量存储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校园信息系统,技术日渐成熟,目前社会上已有“同方知好乐教育”、“东师理想”、“北京明博”、“金智”等多家公司研发的“智慧校园信息系统”产品可供采用。智慧校园可根据使用学校的要求和特点增减应用模块,研发更适于本校特色的信息系统。
2.“智慧校园”建设的路径
智慧校园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与校园的融合;促进人与信息系统的融合;促进校园实体和信息系统的融合;“移动—开放—参与”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关键词。其实现手段在于建设智慧校园信息系统,其中,智慧校园信息门户是智慧校园服务的集中展示平台,也是校园内不同业务系统的服务集成平台。它可以集成互联网和校园网的信息,将校园内的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让老师和学生只需一个账号,就能访问到权限范围内的所有资源。
智慧校园方案组成包括:建立校园一卡通平台;建立校园安防系统平台;建立校车管理平台;建立校园信息互动;建立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无线信息化校园等。
二、智慧校园为中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前景
1.信息化社会中师生阅读行为的改变
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阅读时代。新阅读时代之“新”包括:新的阅读载体,新的阅读形式,新的阅读环境。在此,新的阅读载体,主要是指传统纸质载体以外的各种新的载体,尤其是计算机和手持智能终端。新的阅读形式,则是指传统的文字、图片阅读之外的包含有声音、动画、视频等在内的阅读。新的阅读环境是指在原有固定场所阅读或本地阅读之外出现的手机、电子书或其他终端形式的移动阅读、在线阅读与云阅读。
中学生由其对新事物的敏锐与接纳,以及智能手机和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首当其冲成为新阅读的生力军。凡事都利弊相连,在注意到新阅读的正面意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读图”代替了文字的品味,快餐式的浏览代替了精读,功利目的阅读代替了经典阅读,凡此种种,都对中学生的成长带有不利影响。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知识与信息传递中心,在人类的阅读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促进社会阅读无疑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面对新阅读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中学图书馆对于引导中学生的阅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新阅读时代,中学图书馆应提倡正确的阅读理念、健康的阅读内容以及深层次的阅读。
2.前智慧校园时代,中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在智慧校园提出之前,2003年3月教育《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第十七条规定:“中小学图书馆应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图书馆要重视和加强图书馆与校园网(城域网)的结合,实现网上电子图书资源共享。”之后,很多中小学投入资金,建立了以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主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自动化控制、管理、检索和服务,实现准、快、便捷化为特征的自动化管理。近几年,在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基础上,一些中小学图书馆正在向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迈进,为学校师生提供更方便快捷服务以及更适合于新阅读时代的阅读体验。
3.智慧校园带来的新前景:从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升级
智慧校园平台,是信息化时代进入一个新阶段之后的产物。该平台旨在将校园内的一些信息“孤岛”整合在统一平台上,从而实现互联互通、资讯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服务,这无疑为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平台与环境。在此平台下,探索中学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就有了新的可能。
可以说,技术进步使图书馆有望从数字图书馆迈向智慧图书馆。一般说来,数字图书馆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文献的图书馆,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存储、查询、传播、利用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使资源便于共享和充分利用。而智慧圖书馆可以经由数字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化设备,实现使用者和信息资源间的无障碍流通,提供远远超过现有数字图书馆范围的服务和管理。
三、智慧校园图书馆服务模式升级
智慧校园有望带来中学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的诸多变化,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智慧化服务,私人订制成为可能
智慧校园为全方位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平台与环境,首先是可以把校园里各部门、各年级以及各教学辅助部门包括图书馆、学校课程、学生等信息“孤岛”融合在统一平台上。个人用户通过智慧校园一卡通登录到“个人服务门户”中,获得与个人相关的信息服务。
在智慧校园信息系统中嵌入图书馆信息管理子系统,提供图书借阅、电子读物查阅、图书信息查询等服务;提供智能的分析查询统计工具,及时查询分析图书变动的详细情况和各种数据统计结果,为服务升级甚至读者私人订制提供可能。在智慧校园的技术保障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可有一系列的创新,包括:打破时空限制,为师生创新学科服务方式;通过工作区,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深度挖掘信息,进行知识整合创新等层次。
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可以在校园有线网络的基础上,部署无线网络,实现教学、办公、宿舍和公共场所的无线全覆盖。图书馆作为无线全覆盖中的重要场所之一,借助Wifi 无线网络,读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终端(包括笔记本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进行浏览,使用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库,并获取讲座、活动等信息。智慧校园平台能够打破时空物理局限,便于图书馆员以用户为中心,利用实体物理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将学科服务嵌入到师生科研教学、学习和交流的各环节,为用户提供动态的、无缝的、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
2.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学科教学与科研服务
为科组设置虚拟的阅读空间,是图书馆与学科合作、为教师服务的一种表现,图书馆可以为学校里每个学科组设置一个虚拟的“科组研读室”。由于智慧校园在校园内的无线全覆盖,科组教师在校园内随时可以享受图书馆的服务,拉近了图书馆员与读者的距离,可以更方便地了解教师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各“科组研读室”作为图书馆设立的虚拟空间,为教师提供了拓展学科服务的空间。“科组研读室”里还可设置供教师使用的科研小間、面向小组的讨论室以及开放式学习空间等。
3.深度信息挖掘,进行知识整合创新;分析读者需求,主动进行知识推送
“智慧”的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记忆和分析能力,可以通过感知数据的融合,得到每类图书阅读者的特点,包括借阅习惯和信息使用
状况等;通过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每个读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形成读者学科需求数据库;针对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策略和措施,为读者提供符合需求的文献信息内容。
此外,根据读者需求数据库分析潜在的读者需求,主动为读者提供各种个性化的知识推送服务,使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可用的信息资源。主动的知识推送服务能大大调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动性,使图书馆在服务于读者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读者隐藏于自身的潜在信息需求,创造读者需求,从而拓展图书馆服务的新领域,最大程度地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玉艳.智慧校园平台下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7):75-77.
[2]汤涛.“智慧校园”在香港浸会大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0):16.
[3]田秀娟.物联网发展趋势与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J].情报探索,2011(8):111-113.
4.打造智慧校园 篇四
佳木斯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07年7月,是一家区域型、紧密型的职教联合体,是一所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办职业教育机构。集团下设国家统招专科层次的佳木斯职业学院和以培养职业技术工人为主的佳木斯技师学院,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并举,全日制学历、技能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短期技能培训相结合,是集团的办学特色。
集团现有教职工881人,全日制各类在校生7800余人。设有机械制造、交通等6个专业群,共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等36个专业。建有数控加工、焊接技术、汽车维修、模具制造、网络信息等8个实习实训基地,以及旅游3D环幕仿真模拟实训室、多点触摸市场营销实训室、汽车模拟驾驶实训室
等共计34个实训实验室。
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综合技能培训基地,国家级创业培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培训联合委成员单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自集团组建以来,集团党委就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始终把智慧型校园建设作为集团一项重点工作长期推进,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高起点规划,是打造智慧型校园的重要前提 2010年,集团按照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服务职业教育产业化的要求,积极启动了“智慧校园工程建设项目”,确定了“三个三”的项目建设目标。即三个支撑、三个覆盖和三个效果。“三个支撑”是指支撑学生综合实训与技能培养、支撑远程教育与职业培训、支撑教学运行状态监控与决策支持。“三个
覆盖”是指覆盖校内教育教学、覆盖合作办学单位、覆盖校企合作企业。“三个效果”是指达到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高质高效学习的效果,达到将职教集团办成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内涵质量整体提高的效果,达到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示范样板的效果。项目总体达效后将实现服务教育教学的核心功能,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彰显集团化办学的活力。
可以说,我们在探索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智慧型人才培养与办学模式方面,试行了一步。该项目得到了全国信息化委员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理想学院院长钟绍春的高度肯定;更得到了国家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该项目还被列入了省政府第三十次省长专题会议内容之一。上级领导的关注与认可,更加坚定了我们打造智慧型校园,以信息化助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二、高标准建设,是打造智慧型校园的有力保障
1、加大投入,基础设施整合升级
2010年,集团投入830万元,完成了覆盖全集团、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拓展性的校园网络基础建设;按国家标准建设了300平方米的中心机房;布署了130余台网络设备,包括交换设备、流量整形设备、防火墙、网管设备、服务存储设备、UPS不间断电源等。通过此举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2、突出重点,初步完成部分虚拟教学资源 我们与东北师大理想学院合作,共同开发了基础数据支撑平台、管理支撑平台、教学支撑平台、辅助教学平台及虚拟仿真实验环境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并建成了虚拟数字空间。目前提供焊接、机械加
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应用、建筑工程技术、汽车维修与运输、消防工程、营销软件管理等11门核心课程的教学支撑,并且课程数目还在增加。实现了集团教育教学、管理等核心业务的数据化,实现了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的数字化。
3、整合信息,促进资源共享
一是定制了信息标准代码集,使信息流通更加有序、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得到发挥。二是建立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了教职工、学生账号,实现了新建系统及集成原有系统间的单点登录,形成了分配权限和控制登录的科学机制。三是建立了数据交换中心,实现了教学管理、学生工作、人事管理、财务收费等多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总体上提升了管理效能。
4、积极合作,搭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
⑴校企合作网络空间建设。已与大连船舶工业工程公司、迪尔佳联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学生实训、顶岗实习的远程管理平台。
⑵涉农专业网上教学。依托市委组织部先锋网,建立理论教学、实习实训、专家答疑、学员反馈等涉农培训远程教学体系。
⑶继续教育远程教学。建立与知名网络学院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互联共享。借助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奥鹏网络教育的资源开展继续教育。
三、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是打造智慧型校园的根本目的
1、服务教学,教学改革喜结硕果
集团成立之初,教师在教学理念、授课习惯等方面相对滞后,为改变这一局面,集团出台统一的数字化教学运用能力要求和标准,并纳入集团绩效考核。
通过这一举措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数字化教学使用率从最初的不足50%增加到了现在的92%,教师由被动转向争先主动甚至已经无法离开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可喜局面。从此,集团的教学告别了“黑板+粉笔”的单一模式,开启了数字化教学的热潮。其中,教室白板使用率达到100%,教室联网率达到98%,现有多媒体教室使用率达到100%。
2012年,我们相继成立了以王永成工作室为代表的26个工作室。由王永成工作室采用电子书技术开发的《机械制图3D版教学课件》,除具有PPT功能外,增加了模型交互功能,教师按机件模型的投影要求可实现“人机交互”,动态展示了机件的内部结构,实现了机械制图教学的立体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年,王永成及其团队制作的《冷冲压模具拆装》教学软件在全国第十二届多媒体教学
课件评比、黑龙江省第五届高等学校软件评比中均获得一等奖,王永成老师还被聘为教育部数字化研究中心教学专家、东北师大研究员。在今年的第十三届全国课件评比中,我们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优秀奖6个,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代表全国各参赛队做了典型发言。同时我们还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
今年,我们利用暑期大干四十天,集中开展了网络学习空间项目专项攻坚战,重点推进了信息化管理流程的全面运行和信息化示范课建设工作。在此期间,省厅信息处门海处长还亲临指导,促使我们这次攻坚战圆满完成任务。累计开发课程11门、67个教学单元、电子书16部、网站15个、微课30节;开发仿真交互软件27个、三维动画157个、视频238个、二维动画432个。
2、服务学生,自主学习跨越提升
集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与佳木斯移动、联通等公司合作,在校园内搭建移动网络,为学生采用信息化学习提供网络支持。学生在课下充分利用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图书馆、数字化校园资源库等方式积极开展自我学习,这一学习现象已经在学生当中蔚然成风。
与此同时,集团实施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并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中确定了建立支撑学生综合实训与技能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基于此,学生的数字化实践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其中典型代表就是09模具班王卉同学。她现就业于迪尔制药机械有限公司,入厂仅三个月就凭借在校三年的网络学习3D逆向技术,独立为企业完成了制药模拟生产线的仿真展
示工作,为企业创造了极大的利润。在2013年“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网络虚拟运营竞赛中,集团两支参赛队伍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3、服务管理,管理效能大大提高
我们建成了管理支撑平台,该平台包括人事管理、教务管理、招生管理、学生工作、协同办公、收费管理、校产管理、党建管理、考核管理及监测管理等10个模块。这一平台的建成,大大提升了集团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中间的过渡环节,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了行政办公公开化、透明化,同时也提高了集团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水平。通过管理平台的建设和使用,集团大大降低了办公成本,有效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经测算,一年下来仅节省纸张、打印机等耗材费用达100余万元。
四、下步规划
一是建设云资源学习环境。与多个地方、企业、行业、职业院校制定紧密的合作开发及共建共享模式。
二是建设资源中心。提供数字化资源的存储、转换、整合、共享及发布,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全过程管理并为学员的自主学习提供完备的资源服务。
三是建设信息服务中心。提供音视频交流与互动平台、一站式远程接待中心,实现便捷的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学校现代化信息管理服务。
四是建设节能型校园,利用物联网技术,跟踪、监测每一个管理、教学的流程和环节,打造职业教育领域的节能型样板院校。
佳木斯职业教育集团
2013年12月
5.我的智慧校园 篇五
每当学生们按时来到学校,就会看到我们敬爱的张校长,他已早早站在门口迎接我们。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骄阳似火还是烈日炎炎,张校长都会和蔼可亲地对着我们微笑。我相信,就算有再糟糕的心情,只要看到这温暖的笑容,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走进校园,首先看到的就是我国多位名人的简介。他们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每当想到他们的事迹,就会无时无刻激励着自己好好学习的远大志向。
继续往里看去,一片长满花花草草、高高低低的树和飞着五彩蝴蝶的地方,就是美丽的校园一角。它好像是想让所有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不要破坏大自然,这美丽的景色就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来到安静的课堂,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这让本来就安静的学校更加鸦雀无声。与这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像赶集般吵闹的课间时间。同学们一听见下课铃声,便如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听见枪声一样飞奔出教室。
为什么说这是我的智慧校园呢?因为这里是让小树苗的我们吸取知识养分,逐渐长成参天大树的培养基地。就像古人说的:“要想水流的远,就得疏通它的源泉;要想树长的高,就得加固它的根本。”这里的水和养分就如正在健康成长中的我们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一样。从一无所知,不会算数、不会写字的小朋友,经过在这智慧校园中老师的悉心培育,和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拥有知识、懂得道理的少先队员,这是多么有成就的事情啊!
6.智慧校园设计方案 篇六
智慧校园发展背景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服务在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IT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各个学校已经或正在开始建设基于部门的应用系统,基本解决了面向业务主题的管理。但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的不足,如网络基础设施的接入手段单一,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数字资源建设的投入较少,整体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自动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信息化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
学校的教学资源信息主要来源于三类:基于人的数据,基于流程管理的数据,面向设施环境的数据。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数据的采集,但仍然无法满足全方位实施教育信息化及提供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的要求。这就要求了基于先进技术的系统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出现。
二、智慧校园与物联网
引入物联网进入校园,对建设智慧校园的步伐将更加快速且见效极大。更加方便师生的生活,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开放的、创新的、协作的、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全面感知不同的教学资源,获得互动、共享、写作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分析、应用和服务。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能够让整个校园变得更加智慧,让管理者随时掌握学校的运行状态,随时拥有智慧的学生、智慧的教师、智慧的管理以及智慧的校园品牌。
智慧校园建设早抓一步就能先人一步,就能抢占创新型校园建设的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校园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三、智慧校园的特征
1、为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服务;
2、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
无锡XXX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无锡XXX软件园X栋X楼
热线:XXXXX-XXXXXXXXX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能够让整个校园变得更加智慧,让管理者随时掌握学校的运行状态,随时拥有智慧的学生、智慧的教师、智慧的管理以及智慧的校园品牌。智慧校园建设早抓一步就能先人一步,就能抢占创新型校园建设的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校园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迈尔斯通智慧校园系统 Milestone Wisdom Campus
3、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提供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四、智慧校园的意义
1、“智慧校园”物联网的应用是打造平安校园、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
2、“智慧校园”是集物联网新技术的研发、试点、应用展示、人才培养、实训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有利于物联网产业的示范推广。
3、快捷、有效地提高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学校的美誉度。
五、智慧校园方案的关注点
1、合理分布资源、信息和应用,充分利用已有建设成果,保护学校投资;
2、关注数据的整合和数据流的完整实现,从根源上消除信息孤岛;
3、支持国家要求的以及学校内的各级标准和统计上报需求,基于统一数据源,实现各种统计口径的信息汇总和决策支持;
4、实现应用的集成,支持业务协作、部门间流转和全校性业务的实现;
7.探索智慧教育路构建智慧校园梦 篇七
一、整合软硬件资源, 营造智慧环境
“云平台”是一个教育平台, 这一平台如同蓝天白云, 无边无际, 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云平台”集管理、教学、学习、交流于一体, 使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类别群体, 可以在同一平台上, 依据权限共享海量的教育资源, 并实现与全国范围的用户在线交流。
1.有机整合, 完善平台设计。
为使云平台能够有效地为学校、师生服务, 我校形成了由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的三结合平台以及由校本资源库五部分构建的华西小学云平台管理体系。这个举措将资源管理平台与教育服务平台有机融为一体, 使得我校信息传递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为智慧环境的营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2.资源共享, 实现硬件物联。
当前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信息良莠不齐, 杂乱无序, 共享性差、可用度不高。所以, 我校借助平台, 建立了创造资源—存储资源—分享资源—应用资源—沟通交流—生成优化的循环再生机制, 开创师生可用、共享资源持续快速增长和资源质量不断优化的新局面。我校现有5个云录播教室, 1间自动录影教室, 2间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18个教学班级业已全部实现“班班通”, 电子白板、投影仪、实物展台的物联为构建智慧校园在硬件设施上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3.校企协作, 共创软件平台。
要想切实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软件开发与应用是关键。因此, 我校与大连泛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开发创建了校云平台。公司定期来我校进行操作培训、技术支持, 并依据学校个性化发展需要, 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校企的资源共享体现了合作的多赢, 这一举措为智慧校园的深度发展保驾护航。
4.建章立制, 规范常态管理。
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管理机构, 制定了智慧校园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用户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度》《数据更新分工负责制度》《教师考核激励制度》等, 实现了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双向沟通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常态下智慧校园管理机制。
二、应用云管理平台, 实现智慧管理
云平台管理系统指通过专项云管理、资源云管理、远程云管理、网络云办公系统等高效快捷地实现对学校各项数据和教育教学信息的管理、指导和反馈, 使学校各级、各项工作效益最大化。
1.依托云管理, 实现智慧管理扁平化。
扁平化管理通过减少管理层次, 压缩机构, 使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尽可能减少, 是一种为提高效率而建立起来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管理模式。
我校依托云平台, 改变了以往校内信息传递相对闭塞、延时、易丢失的管理局面。以前需要逐级下发的通知及要求, 现在则由消息发起人定时定向在云平台上进行推送, 教师们只要登陆平台, 就会看到自动弹出消息提示。如果有未能及时完成的工作, 也会有自动提示系统及时进行提醒。
我校云管理分为三级权限:一级权限由校级干部使用, 用于把握学校整体工作;二级权限是由中层干部使用, 用于对各自分管工作的检查、指导;三级权限由教师个人掌握。云管理平台的三级权限实现了智慧管理层级扁平化的高质高效。
2.资源云存储, 实现智慧应用便捷化。
我校工作的所有过程性资源、成果资源随时存储到云平台, 保障了学校资源的存储与学校资源的传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 可以随时在云平台获取相应资源。课程资源由以往的单项、静态、固化走向开放、生成、传承。电子备课系统、网络研修系统、成绩管理系统、考勤系统等信息化应用模块, 都可以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最终实现超越时空的的无缝化应用。
3.公文云流转, 实现智慧办公自动化。
信息技术教育专家林君芬博士强调:“资源不会产生效益, 只有人充分利用资源开展活动, 才能在活动中出效益。”同样, 作为重要教育资源的信息技术, 只有被充分地运用, 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我校依托云平台系统, 实现办公自动化。从每周工作安排的发布到一项项任务的落实, 从教师考勤的二维码扫描到班主任工作记录的网络操作, 从电子班级簿的自动生成到学生素质评价手册的电子录入, 已全部依托云平台系统进行常态管理。我校的云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务、后勤等各个部门办公的自动化。
三、依托云平台系统, 塑造智慧教师
1.强化师德教育, 增强教师职业修养。
我校在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各级部门法规、文件精神的基础上, 又帮助每个教师建立了自己的专属博客。云平台上累积的师德博文的交流、分享、思考、感悟等痕迹均可见我校对增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实施路程。
另外, 我校近年开展的以“讲数字故事, 展师德师风”为主题的师德“数字故事”创作活动业已成为我校师德建设的新一亮点。学校通过“数字培训引共鸣、数字大赛展师魂、数字发展现风采”三个系列活动, 使我校教师呈现了师德爱、师德美的全新风貌, 带给每一位教师爱的心灵洗礼和职业责任心的重生。在“2013全国大中城市教育技术应用评优”活动中, 我校8名教师分获一、二等奖。其中一位老师作为全国唯一的DST获奖教师做大会现场交流, 向与会代表做“如何制作数字故事”技术层面的相关培训。
2.强化教师培训,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 分层培训与发展培训相结合。
瞄准技术前沿, 加强应用培训, 打造一支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智慧教师团队, 为智慧校园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我校对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班主任和其他教师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我们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技术, 更重要的是培训教师将所学的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
我校尤其注重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性培训, 重点进行电子白板、数字故事、数字案例、数字反思、教育叙事、电子相册、摄影摄像技术、微课、微电影制作、Maker、Photoshop、Flash等培训。每学期基本保证对教师进行四次SMART白板全员培训, 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赛。在实际应用中, 教师们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最优化的整合应用, 使之很好地为我校教育教学服务。老师们在培训、实践、研究中充分调动了自身信息化应用的自主性、积极性。
(2) 以赛促训与奖励机制相结合。
我校通过举办数字师德故事、数字案例、数字反思等活动, 督促校内教师自主学习、互学互帮。我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使教师在比赛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促进教师日后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
3.强化教师实践, 探索智慧课堂路径。
(1) 课题牵动, 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我校以“十一五“科研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为牵动, 开展了一系列信息化教育教学研究。白板应用教学大赛作为每学期每位教师都参加的比赛, 充分利用自身功能, 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孩子们学的方式。在多媒体打造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 孩子们乐学善学, 使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之上, 我校又引进了SMART电子白板, 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2013年, 我校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率先创造并实施了“211”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即20分钟完成传统课堂教学任务, 10分钟在“教客”平台上阅读8篇拓展文章, 10分钟网络环境写作。我校骨干教师在低年段语文组开展的一对一课例、一对二课例的教学研究中, 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上, 校长王利军及我校教师均在大会上做了专题的经验介绍。在国家课题组中期验收中, 我校“211”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顺利通过验收, 并得到中央电教馆领导及课题组专家的高度赞扬。
(2) 网络研修, 拓宽教师研修渠道。
我校正逐步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网络研修系统。云平台上“语音录入”的开发使用, 减轻了老师们研修大量手写文字的负担。教师只要说普通话, 系统就会自动记录生成文字, 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95%。“语音录入”式的网络研修不但规范了教师集备的内容、形式, 而且使教师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得到改善, 不受时空局限, 将碎片化的时间有效进行了利用, 从而使研讨更加有效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研讨生成的所有过程资料作为校本资源都在云平台作以同步存储。
时代的进步, 促使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自2013年开始, 我校已经走出区域, 启动了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COP项目。它是一种由教师、助学者、专家等组成, 共同参与问题解决、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研修活动, 也是一种新兴的教师网络教研方式。我校已有近10位教师, 通过交互式白板的创新应用、数字案例、数字反思等方式, 跨越时空和南京、重庆的老师进行交流, 汲取教育教学经验, 集百家智慧于一身, 不断为自己积淀知识、提升能力。
(3) 网络互动, 丰富课堂呈现形式。
2014年伊始, 我校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本地、异地同步课堂的实践活动。此项活动利用网络同步传送, 将我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传送到到本校内其他班级或者其他学校。在同一教学任务中, 1名教师进行现场课堂教学, 其他班级或学校学生由助教带领, 同步进行互动学习, 实现跨越地区、跨越空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无缝对接, 实现了教育公平和资源共享。2014年3月, 我校和普兰店市安波镇七道房小学、长海县大长山中心小学尝试进行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异地同步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信息化探索, 创新了对口帮扶的新模式, 实现了与对口帮扶地区的优质资源共享。
我校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我校课堂教学的形式。我校组织教师编写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教材。校本课上, 师生共同将自己的研究学习所得进行集中的交流、展示和探讨。学科的融合, 不仅使学生对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而且提高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大大促进了我校信息化应用的内涵发展, 提升了我校师生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
四、应用云平台系统, 培养智慧学生
我校通过云平台系统的多维应用, 既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更加关注孩子高尚人格的培养。“德育空间的拓展、培养智慧学生、培养未来学生, 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是我校营造智慧校园所追求的内涵。
1.新颖活泼的主渠道教育, 彰显了多元的育人功能。
“1112户内网络平台”是我校云平台建设的特色之一。一站 (校园门户网站) 、一室 (校园演播室) 、一窗 (华西之窗) 、二主页 (德育主页、班级主页) , 营造出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我校视频网站上发布相关的德育活动视频资料, 使学生可以在教学楼任意一个终端上随时收看视频。在我校云平台的建设中, 还有为少数特殊学生群体提供心灵交流、心理活动的空间。我校“阳光心情”心理健康小站是孩子和心理辅导员之间私聊的空间。在温馨的音乐陪伴下, 孩子愿意在这里和老师朋友倾诉, 从而在老师的帮助下, 快速走出心理阴影, 重展笑颜。
2.耳目一新的多方位培训,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我校在对学生层面的的信息技术培训中, 首先向学生进行技术层面的基础性培训。电子白板、云平台的实际操作、资料上传、作业提交都是由学科教师亲自培训。课堂上, 很多的疑难点都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操作中得以解决。其次从信息应用角度对学生加以培训。2013年5月, 我校对学生进行了数字故事制作的专题培训。学校组织3~6年级学生全员参加校园数字故事制作大赛, 其中的优秀作品已经在大连电视台播出。2014年, 学校举办展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校园数字故事大赛。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 实现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感悟的育人目标。2014年, 我校新设课外小组学习。课外小组由老师带领, 通过采录编的方式, 抓拍精彩瞬间, 展示自己眼中校园、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和谐。在“我是导航星”“讲不完的进步故事”“我眼中的美丽”“super star”视频的制作过程中, 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品德。
3.灵活生动的开放式学习, 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校正在进行开放式的、以问题为核心的自主学习的研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搜集、分析、处理和应用, 形成自身的知识占有, 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云平台的电子课堂为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生将收集整理的信息上传到云平台上, 保存在资源库中, 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与传承, 实现接受知识与提升自我的双赢。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师生人手一机, 应用平台与资源, 进行个性化的学与教的活动。我校开展的二年级语文“211”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就是利用学生人手一台电脑的优势来进行的教与学课堂实践活动。此项实践活动, 丰富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实验开始4个月后, 我们选择一个实验班与普通班级进行了10分钟的打写检测。通过对平行班打写字数与打写内容的横向比较, 我们发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打写的训练, 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整体提升, 效果非常明显。课堂打写内容, 不但帮助学生提高了识字量, 而且帮助教师、家长在家通过手机、电脑登录, 随时随地对孩子提交的“作品”进行评议、修改。“一对一”数字化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使学生学的方式更具自主性、交互性、便捷性和多元性。
4.丰富多彩的三结合教育, 拓宽了学生的德育空间。
我校利用三结合教育平台, 通过家长委员会, 将学校、家庭、社会通过网络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 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 发挥社会正能量。学校依托区域国防中心、科技中心、艺术中心、劳技中心, 建立了派出所、养老院、手拉手学校、社区活动驿站等校级德育实践基地, 开展了爱心义卖、赈灾捐款、走进乡村、走进敬老院、一日军营、小小发明家等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学校对这些活动进行全程录拍, 制作成了视频文件, 上传到云平台, 使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基于实践的经验交流分享, 让大家觉得学有榜样, 在潜移默化中成就智慧学生。
“岁序更迭, 信息路上勤求索;星斗转移, 桃李园中香溢浓”。大连市甘井子区华西小学自从制定“以信息技术兴校”的战略方针后, 十年漫漫求索, 十年实践, 十年前行, 十年积淀, 终于迎来了绚烂华彩的新篇章。
近两年, 华西小学先后有百余位教师在课例、微课、DST、论文、教学叙事等省级以上的比赛中获奖。学校选送的微电影《云中漫步》, 在“第四届全国教育影视优秀作品大赛”中获奖。在2013年12月14日召开的的中国教育技术年会上, 华西小学作为唯一一所基层学校, 在大会现场做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经验介绍。《大连日报》《文理导航》《辽宁教育》《新商报》等报刊杂志也对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门报道。
8.智慧校园:大数据“翻转”学校 篇八
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了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而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境界。
智慧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发展历程的必然阶段。农耕时代的教育,主要通过学徒式的、一对一的人际交互来完成。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文明,需要大量从事机器生产的劳动者,于是催生了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有三个基本特征: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即传统“三中心”),决定了今天教育的特点:高效率(批量生产)、标准化、同质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工作流程开始围绕信息网络来组织,需要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他们应当具备关键能力。与之相应,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个性化、差异化。
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美国副总统拜登曾说:“中国不足畏惧,因为中国缺乏创新能力”,《时代》周刊也曾提到,“中国现在什么都可以制造,但什么都不能创造”,还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些都给中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它所培养的人将生活在一个我们目前还看不到的未来社会,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为适应和改变未来社会做好准备。因此,必须将教育的重心由知识习得转移到能力培养上来。只有具备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才能成为世界通用的中国人。
技术变革的必然趋势。苹果公司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生前曾质疑:“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2011年9月,美国教育部长邓肯也提出:“为什么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投入很大,却没有产生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呢?”什么原因呢?他说可能是“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未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必将催生工具与技术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学校形态的改变。
自2005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一附中)经过十年努力,现已形成基础设施完备、技术队伍健全、应用情况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格局。基础设施方面,有线网络教室全接入,无线网络学校全覆盖,有自己的服务器机房和多功能媒体教室;人员方面,形成了一支超过10人的专职技术队伍,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良好运行;应用方面,学校相关业务部门均部署了应用系统,并通过各类针对性的培训和教师的自发尝试,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另一方面,与普通中学比,学校因多校区、大体量以及高中占比大等特殊校情,信息化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如:多校区、初高中、级部制等特点,增加了管理信息化的复杂性,增加了数据采集和整合的难度;高中阶段因教师的工作强度、学生的升学压力等现实问题,对于开展教学信息化创新尝试的时间和空间,都形成较大的制约;优质学校自身改变的动力略显不足。
智慧校园建设路径构想
校园是教育的主要环境和场所,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因此,我们认为,智慧校园是支撑智慧教育的主环境,同时也是践行智慧教育的主阵地。智慧校园的核心是数据,从这个角度讲,智慧校园的特征也可归结为数据的感知、采集、整合、融合、分析和利用。可以说,整个智慧校园的建设就是一部数据建设史。
我们的目标是,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和自身实际,建设智慧华师一附中,助力“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具体来说,就是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种子教师,以点带面;学科融合,能力导向”的具体实施策略,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教育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两大平台为依托,以教师、学生、家长和课程四个数据库的建设为核心,以智慧管理和智慧教学为两个重要抓手,通过以点带面的创新策略实现科学决策与因材施教,逐步实现“智慧华一”的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不能唯技术论,数据大多因人而产生,并为人服务,要考虑其人性化、体验性;数据治校,树立大数据意识,形成现代化学校治理能力。
采取两大发展战略。云端一体化战略。数据是智慧之钥,云计算是前提,形成“云平台+社交网络+智能终端”的使用模式。“端”包括手机、可穿戴设备,以及各类传感器;大数据战略,把数据视为第五资产,形成“人财物+数字资源+数据”的资产管理意识,注重数据文化和制度等软环境建设。
未来,智慧校园建成之后将会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
未来教室。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可预见的是未来教室除继续实现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社交空间三空间融合外,另一个特点将是更加多元化,专科教室、功能教室等都可能是未来教室的发展方向。
未来教师。智慧教育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将会持续提高,尤其是大数据意识,利用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与具体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能力。
未来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催化学校内涵与外延的革命性变化,包括教学形态的重组、教育生态的重构以及教育理论的重塑等,智慧校园的建设必然使学校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以智慧教育理念指导学校教学改革
如何以智慧教育理念优化学校日常教学工作?我们致力于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宗旨,以大数据技术手段为依托,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以学科能力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动为抓手,以普通学生艺体特长培养和航空班新型飞行人才培养为特色。
9.智慧校园550字作文 篇九
我的学校是伏牛路小学,它分为北校区、南校区和特色校区,我现在就读于南校区,那里非常漂亮,让我来给你介绍介绍吧!
我们的校门庄严而不失亲切,它面朝东方,上面写着“伏牛路小学”几个大字,它和五层的办公楼融为一体。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这里都会有值勤生,迎接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悄悄告诉你,我还当过值勤生呢!
走进校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影壁墙,上面写着“做一个心灵高贵的人”以及我们学校的行为准则九字要求“懂礼仪,有教养,守规则”,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
影壁墙后面是升旗台,每周一早上,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缓缓升起,让我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祖国。升旗台的南侧是一个花坛,里面种了几棵小树和许多漂亮的花花草草,还配备了全自动喷淋系统,使它们生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升旗台的北侧是“HAPPY牛”广场,这里立着我们学校的吉祥物“HAPPY牛”它寓意着健康快乐的成长;它们就像两个忠诚的`哨兵,守护着国旗,也守护着我们健康成长。
再往里走就是我最喜欢的篮球场和汉字长廊了。先来说一下北侧的汉字长廊,在这个长长的走廊两边有很多展板,向我们展示了汉字的释义与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内容丰富而有趣。我们还可以听璐璐姐姐讲汉字故事,了解很多汉字演变过程中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汉字的发展演变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相伴相生,密不可分。学校还出版了《璐志》,那是一本专门介绍汉字演变过程的书。今年寒假,我们还制作了“我的汉字绘本”,我们自己查资料,自己制作,学习汉字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同学们对汉字的兴趣。
紧挨着汉字长廊南侧的是三个篮球场,这是我们练习篮球和锻炼身体的地方。不管是体育课上还是课间,总有一群同学在球场上或练习投篮、或运球配合,他们汗流浃背、风雨无阻。正是因为有了老师的辛勤指导和同学们的辛苦付出,才有了我们伏牛路小学除“汉字故事”外的另一个特色――篮球!
10.我的智慧校园作文 篇十
上课老师讲的生动有趣,可以让我们灵活运用,而且老师讲的还很深奥、高深,让我们学到很多很多知识。
我们还有科学课,叫我们怎么分辨蛋白质,脂肪等等。我们今年还上了信息技术课,让我们对陌生的电脑有了重新的认识。
我们的课余活动也很有意思。下课了,操场上有玩耍的、有跳大绳的,还喊着口号“毛主席的像,挂在天上,好好学习,天天上上”。那景象多热闹啊!
我们校园还有独特的特色。瞧,几个班正上着空竹课,空竹有许多花样,比如:老包掂秤、回头望月等等,嗡嗡声一片。有几个班还在上葫芦丝课,悠扬的葫芦丝声飘出窗外,嗡嗡声伴着悠扬的葫芦丝声,像举行音乐会。
学校还为我们的安全考虑,让我们经常学习一些安全教育。学校还有个知心姐姐,我们有什么心事和不开心就可以找姐姐聊。
学校还有很多社团,篆刻、足球、篮球、机器人、书法、舞蹈、、、、、、让我们的课余活动非常丰富。
11.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 智慧校园 物联网 系统架构
随着移动网、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2010年以来,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在原有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建设与应用[1]。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数字校园建设阶段迈向智慧校园建设阶段。同时,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理念发生巨大变革。
智慧校园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处在信息化和智能型建设阶段时提出的,以适应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化管理目标的需求。所谓智慧校园,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校园信息化应用的交互方式,并提高校园信息化应用交互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促进人与校园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从而实现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管理和服务智能化,以提升学校总体运行效益。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理念就是将抽象的智慧校园建设概念模型转化为当前学校信息。
1.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技术分析
1.1计算机网络系统
根据功能需要可以将网络划分为校园网及智能网。校园网采用“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结构,智能网采用“核心+接入”两层结构。“核心+汇聚”主干采用10G链路,接入上联汇聚采用1G链路,桌面采用100/1000M接入。无线局域网采用瘦AP结构,通过无线控制器实现集中部署[2]。数据中心设置基于云计算体系架构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实现统一计算、统计存储和统一交换,采用虚拟软件建立虚拟环境,支持虚拟服务器和虚拟客户端运行。为今后校园内云终端的应用提供接入服务。
1.2综合能源管理系统
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对学生宿舍内水、电、中央空调等能源消耗进行自动化计量及管理。综合能源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与用户仪表计量技术,集计量、数据采集、处理及能耗分析于一体,能反映实时的设备能源消耗信息,提升宿舍管理的工作效率。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还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将学生在线缴费功能纳入其中,方便学生,实现信息化管理各类费用的功能需求。
1.3公共信息系统
公共信息系统是一种通过数字化音、视频多媒体处理,实现远程多点分布式播放和集中管理控制的多媒体播放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不同显示终端(包括投影机、LED显示屏、LCD液晶显示器)同时播放同一路或多路不同的多媒体节目,可定制播放内容和播放时间,远程或定时开关机,终端即插即用、免调试、免维护。
1.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是温州肯恩大学一期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通过对建筑物内各种机电设备进行高效率的管理与控制,合理利用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同时节约能源,节省人力,并为现代化智能建筑物提供舒适宜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包括冷热源系统、通风(送/排风系统)、空调(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给排水、电梯系統[3]。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DDC采集校园内各大建筑物中的机电设备上的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实施集中控制,该方法实现自动化管理建筑物内的设备设施,提高校园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5有线电视系统
电视文化是大众化的休闲文化,有线电视系统利用光纤或同轴电缆进行宽频的图像传输,使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电视这一消闲娱乐资源。有线电视系统的节目源是由城市有线电视网信号提供的,同时可以设置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接收卫星电视节目,甚至设置自办节目,以扩大系统的信息含量,并体现信息的多样性。系统按照IPTV的模式建立电视播放系统,通过网络收看电视节目。
1.6综合布线系统
高校教学、科研及办公的通讯要求越来越高,信息传输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信息正确、高速地在各种通讯设备之间进行传递,必须建立安全的信息高速,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数据、图像及语音信息高速传输的主要手段。本系统利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信息通讯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能支持数据、图像、语音等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传输。由于校园范围较大,综合布线系统呈现三级星形拓扑结构,校园内按照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分为多个区域。主建筑群配线架CD1置于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机房,副建筑群配线架CD2置于教学楼的计算机网络机房,建筑物配线架BD置于各单体建筑首层的通信接入间。计算机网络中心采用电子配线架系统,实现综合管线运行安全的监控管理。
1.7多媒体教学系统
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拟采用基于校园网的全数字化网络教学模式,将多媒体视听设备及其他可遥控设备有机连接起来,构成现代化多媒体视听教学环境,具备多媒体教学的各项功能,满足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需要。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基于云计算建立的虚拟环境中运行,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手持移动终端、触摸式LCD屏及投影机等多媒体控制显示终端,实现课件及素材的调取和展现。将过去以一体化讲台支撑的单点控制、单点显示的教师授课形式,提升为以虚拟客户端应用支撑的多点控制、多点显示的交互式互动教学模式。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多屏显示、触摸屏的灵活组合,将分组讨论、“教”“学”互动的模式引入课堂,形成全新的“未来教室”的教学模式[4]。
1.8多媒体会议系统
多媒体会议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发言、扩音、图像采集、多媒体显示、视频传输、同声传译及录播、桌面显示等功能,同时中央控制系统扩展了声音控制、灯光控制、视频控制、电源控制等功能,满足不同功能的应用需求。
1.9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系统的功能需涵盖学校日常管理中的服务、安全、内部管理,等等诸多方面,主要有考勤管理功能、消费管理功能、资料借阅管理功能、停车场管理功能、门禁管理功能、发卡管理,等等。使用一卡通系统,可以实现包括人员身份、消费、资料借阅等方面的有序管理,保障内部人员的安全,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2.结语
智慧校园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目标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概念性规划的设计目标[5]。智慧校园建设必须根据学校的经验积累、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进行确定。笔者认为,智慧校园建设要将学校系统中人的因素(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者)、设备设施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包括学校内、外部环境)等,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机结合起来,集成学校具有适应能力的校园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武威,黄宇星.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及其应用系统架构探析[J].三明学院学报,2013(4).
[2]黄宇星,李齐.基于网络智慧校园的技术架构及其实现[J].东南学术(自然科学版),2012(11).
[3]刘丽娜.能源管理系统在广州西塔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11(09).
[4]宗平,朱洪渡,黄刚.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5]王钢,陈红兵,李德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浅谈[J].安防科技,2007(01).
12.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探讨 篇十二
要做到能反应真实物体, 准确大小, 各种物体的属性准确无误, 只能使用小型无人机航拍技术, 而不是飞机航拍, 因为一个学校体量小, 面积不大, 使用无人机航拍方便, 快捷, 便宜, 可操作性强。利用无人机拍摄的航拍进行作业, 在校园打一些控制点, 将航片进行空三测量, 建立立体模型, 在这模型的基础上, 测出地物地貌的高度大小, 得到一个地物属性的矢量文件, 这个矢量文件包含了地物的基本属性 (高度, 宽度, 样子) , 从而绘制出校园的矢量图。无人机航拍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目前属于一个新兴技术, 一些高等学校也正在发展这个技术。
2 快速三维建模技术
利用相关软件和得到的校园矢量图, 快速拉出各个地物的“盒子”, 那么一个校园的基本三维模型就出来了, 通过这个模型, 我们可以看到校园里的房子, 树, 道路等校园里有的东西, 有了矢量图, 这个过程就非常快, 软件一步到位, 那么, “初模”就出来了。
3 信息采集和模型完善
为了能真实反映各个地物的外貌, 这个就需要外拍人员进行外拍, 将每个地物的4个面用照相机拍下来 (地物的顶面不用拍, 航拍的相片就是地物的顶面) , 记录每个地物的名称, 当然, 为了更加真实的反映每个地物的真实样子, 运用相关的软件进行处理, 比如说, 房子有的地方凹, 有的地方凸, 在模型中, 凹的地方打进去, 凸的地方拉出来, 然后将拍的照片贴到模型上去, 这个时候, 模型中校园每个物体的样子就是现实中物体的样子。然后将每栋建筑里的房间做出来, 贴上相应的房间信息, 那么和现实一模一样的一个小型校园就出来了。
4 发布数字校园
发布数字校园需要相关的软硬件配套, 为了后期的智慧校园服务, 建议采用千兆光纤, 搭配好一点的服务器, 架设一个服务终端, 利用服务终端在网上发布数字校园, 这个时候我们运用终端设备 (手机, 电脑等) , 就可以看到整个校园了, 如果是个陌生人在学校里迷路或是找么个地方, 他就可以打开手机, 登陆数字校园, 首先GPS定位位置, 然后输入要去的地方, 怎么走, 一目了然。当然了, 还有些其他的功能, 日照分析, 每栋楼的体积大小样子等等。
5 功能性资源整合连接
功能性资源整合连接是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一个重要过程, 当然了, 首先要做个需求分析, 知道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 通过数字校园留下的接口连接相应的功能板块, 然后实现相应的功能, 简单点说就是, 这个智慧校园到底要有多智慧, 不同的人怎么使用这个智慧校园, 搞清楚了这些就开发相应的板块, 然后就往数字校园上挂。功能性资源整合其实是数字校园从重点是“看”到重点是“用”的过程。
6 共享云服务
我们知道, 使用云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得到内容丰富的数据, 智慧校园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 只有使用云服务, 用户体验交互才能更快, 空间更大。首先一个, 数据功能, 也就是将学校当中所有的老师, 学生, 行政人员这些基本的人员信息添加到每栋房子的具体办公室, 宿舍里去, 所以, 当学生在学校要办什么事情的时候, 就可以打开智慧校园, 很容易就找到相应的老师, 其次, 各个职能部门也可以将自己的职能挂在智慧校园上, 比如说图书馆的藏书, 有多少种藏书, 哪些是被借走了, 再次, 教务也可以把每个教室的课添加到智慧校园中去, 你就知道什么地方在上什么课, 等等。
7 成果和可扩展
那么, 成型的智慧校园, 具有哪些功能呢, 我想说只要你想得到的, 都可以拥有, 他就是一个大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大到整个学校的专业学生统计, 小到一个寝室分享这个寝室的欢乐时光, 当然了, 对于不了解这个学校的人, 这也是一个好的了解方式, 比如说学校的老师情况, 各个专业发展, 获奖情况等。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任意扩展, 比如做点小生意, 发布一个课题找人一起研究。或者直接打开一个教室, 通过教室里的视频设备听一堂你感兴趣的课。你再也不会因为要交学费而排很长时间的队, 再也不会因为你想在图书馆借的书被借走而白跑一趟图书馆了。
8 结论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将使得未来任何事物都将变得智能化, 智慧校园其实就是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 很多事情将非常方便的得到解决。同样, 智慧校园也将改变现有的学校生活, 教学等模式。更加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佩军, 徐亚明.摄影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刘先林.当代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的技术热点[Z].2003.
【智慧校园智慧服务】推荐阅读:
职校智慧校园08-29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解读06-09
快乐的智慧校园作文07-01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09-10
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方案10-29
智慧校园基础设施10-29
智慧校园产品营销包装01-15
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简介07-06
学校智慧校园实施方案08-26
美丽的智慧校园作文500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