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上册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共3篇)(共3篇)
1.二年上册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 厘米的认识
一、判断。
别针长5米()
铅笔长50厘米()
小明高2厘米()
二、填空。
(1)32厘米-9厘米=()厘米
(2)()厘米+8厘米=38厘米
(3)()厘米-7厘米=40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
84厘米○48厘米
44厘米○50厘米
四、填空。
40厘米+60厘米=()厘米
15厘米+5厘米=()厘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试着画一个每边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曲别针长3()一张儿童床长2()
七、判断正误。
(1)人的大拇指指甲盖大约是1厘米。()
(2)300厘米=100厘米+200厘米。()
(3)一条线段长8厘米。()
参考答案
一、×;×;×
二、23;30;47
三、>;<
四、100;20
五、略
六、分析:学习长度单位很重要的就是要了解长度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则用米作单位。1米大约有两臂伸开的长度;1厘米约只有图钉的长度。由此可以判断:铅笔和曲别针的长度可以选择“厘米”作单位;大树和儿童床则应该选择“米”作单位。
答案:铅笔长18(厘米)一棵大树高10(米)
曲别针长3(厘米)一张儿童床长2(米)
七、分析:“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常用的两个长度单位,因此不但要掌握它们各自的实际长度,还要牢记它们之间的进率,即1米=100厘米。
第(1)题的错误是没有记清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这题正确的应为2米=200厘米。
第(2)题也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考虑300厘米里应有3个100厘米,因为1米=100厘米,300厘米里有3个100厘米,这题应为300厘米=3米。第(3)题是正确的。因为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苏教版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篇二
这个星期教学了《厘米和米的认识》,主要是用尺子量课本、铅笔盒、可桌的长度等,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很多孩子都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可是在作业中,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5厘米”、“小红的身高130米”、“床长2厘米”……这样的错误。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呢,学习之前可能听说过,可究竟一厘米有多长,一米有多长,学生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在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
《厘米和米》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是建立1厘米、1米的表象。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孩子之所以在这部分有欠缺,主要就是开始接触长度概念时,没建立好直观印象,而要让孩子建立好这种表象,操作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所以,在教学中我让他们先用眼睛观察1厘米,再闭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指比划1厘米的长度。根据对1厘米的印象估计自己的手指、手掌、文具盒、橡皮、练习本等的长度是几厘米。在建立1米的表象时,主要是利用张开双臂比划1米的长度,除此之外,我还用米尺测测1米到学生身体的哪个部位,有到脖子的、有到胸的、有到嘴巴的等。于是学生们也知道了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一些,也是100多厘米。最终联系大人的身高,让学生明白了大人的身高一般都是2米不到、1米多,那么门必须比人高,床必须比人的身高还要长,这样的门大家都能进出、这样的床大家都能睡。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用身高作为参照物,不太可能再出现:床长2厘米的的错误,当我出示“大树高4厘米”的纠错题时,学生们早已笑的前仰后合,用手指比划着4厘米长,说:“大树才这么高,还没一张叶子长呢。”看来学生对于1厘米和1米的表象建立已经很清晰了。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正确率将会大大提高。
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将身边的事物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去实践、去体会、去感悟、去思考的平台,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
3.厘米和米的复习教学设计 篇三
王村镇中心小学 彭俊玲
一、教学目标
1、回忆所学的长度单位,明确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长度和用法,用刻度尺画线段的方法。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体,再次巩固1厘米和1米的表象。
3、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巩固1厘米和1米的表象,巩固用刻度尺和米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难点:巩固用刻度尺和米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课前布置学生复习课本第八单元,提出问题: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后,师指名回答。学生回答的内容较多: 生1:我们学习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生2:我知道了1米=100厘米
生3:我知道了我的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长。生4:……….2、师生共同回忆重点内容。
(1)师生共同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以及二者之间的关 系。
(2)师: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子上找出来吗?
学生自由回答:1和2之间是1厘米,2和3之间是1厘米……….。最后总结:直尺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寻找尺子中的几厘米?让学生不但知道尺子中有1厘米,也能说出任意两个数之间的距离到底是几厘米。
(4)从生活中寻找长1厘米的物体,巩固1厘米的表象。
(5)从生活中寻找长1米的物体,巩固1米的表象。
3、阶段性小结:
(1)复习总结厘米的应用:
师:我这里有一支铅笔,如果让你来测量一下它的长度,你想选择哪一个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师出示厘米的用法,学生齐读。
(2)复习总结米的应用:
师:我们的黑板,如果让你来测量一下它的长度,你想选择哪一个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师出示米的用法,学生齐读。
(3)复习用直尺和米尺测量实际物体的长度。
复习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再实际测量,并指名在投影下演示。其余学生补充测量注意事项。
复习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时,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再实际测量,测量时由于黑板较长,一人测量有困难,所以可以指名两位同学合作共同测量。其余学生补充测量注意事项。
学生回答后,师出示直尺和米尺的测量方法,学生齐读。
4、综合练习:(1)练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应用。指名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并说出选择的理由。特别注意最后一题,这一题目较难理解。(2)复习正确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方法,出示一个长方形3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方法是正确的。对于错误的答案,要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以及改正的方法。
(3)复习遇到尺子不是从0开始的题目,练习这一题目,让学生直说出答案及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两种答案。数一数,数出有几格,就是几厘米;也可以直接书写算式。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运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方法。
(4)在圆圈里填上“>”“<”或“=”,是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应用的另一种形式。同时也复习了“>、<、=”的用法。
(5)画线段,画一条比9厘米少2厘米的线段。这一题目,首先要带领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学生动手操作,画出线段图,并能说出画线段的注意事项。
(6)给小动物排队和最后的可以怎样量?是本节课中两个综合类的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主要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这两个问题时要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
【二年上册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 米的认识教案 冀教版11-11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7-13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一08-20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学设计10-07
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反思06-15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13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教学反思07-20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学反思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