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笔试经验

2024-08-09

中信银行笔试经验(14篇)

1.中信银行笔试经验 篇一

中信银行笔试上午在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举行,共有443人参加了笔试,去的时候带上身份证,稿纸和笔公司给准备好了,还是比较周到的。笔试内容是比较随意的,不怎么严格,宣讲会后进行笔试和投递简历。

考试时间从九点到十一点半,共两个半小时,对于题量来说,这些时间足够了。

判断20题,考到会计的如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有管理的内容泰勒的管理方法两道英文判断。

选择(单选多选不分,自己判断),考了法律的,如冻结资金的权限是县,区,市还是省以及合同法;国际商务是指哪类活动是商品交易还是货币交易等;d/a代表什么意思

简答及计算:(1)风险,资本和市值之间的关系;(2)比较两个借款方案;(3)资本充足率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约束主要来自哪些方面;(4)忘了

第四部分:(1)问市场营销在商业银行中的地位,如果你是从事这一职位的怎么做。(2)用英文写一篇对中信的建议,篇幅不要太长。

30来道题的综合智商测试 有图形推理,数字推理等,感觉数字推理比较难;4道言语理解相关方面的题;一道计算题,难度大;案例分析,关于中国缺电,需大量进口日本先进电力设备方面的材料,不难。

题太多,也无法一一列举,需要很强的基本功。还有就是关于中信银行的,比如客服电话,中信的原称。还会稍微涉及几道行测的题,但是非常少,比如1,1,3,4,7,等等,这个不需要专门练,还有个别几道管理方面的题,也不用专门练了。一个问卷调查,20题左右。因为我是学管理的,所以觉得题挺专业的,对于学金融和会计的同学就会好多了,而且中信的工作人员也是很认真的出题了。

对于中信的风格我是一直比较喜欢,希望能有好结果吧,笔试完了,把自己知道一点分享给看这个帖子的朋友,祝愿大家好运。

2.中信银行笔试经验 篇二

1.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尤其是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城市, 网上银行具有较高的普及率。从下图中就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大多数银行在近十年内都开通了网络银行业务。截至2005年底, 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已高达72.6万亿元, 其中企业用户约为74万户, 交易额达70万亿元人民币;个人用户达到3460万户, 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 网上银行用户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还不到4%, 客户群体规模依然不大。

另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网络银行用户数仍将快速增长, 到2010年网络银行用户数有望超亿。网络银行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创新、提升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方式。

2.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1) 缺乏良好的外部软硬件环境

虽然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用户也在大幅度增加, 但相对来说整个国家人口而言, 计算机用户还是比较少。同时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速度慢, 网络覆盖面不高, 这严重影响了网络银行服务的推广。

另外, 公众思想观念的滞后成了中国网络银行发展最直接的障碍。大多数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对网络银行知之甚少, 社会公众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传统银行的操作方式, 要接受电子货币与网络银行的观念并不容易。而且有些消费者对于风险因素过于担心, 往往把网络安全事件扩大化, 对网络银行信心不足。因此,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客观上还面临着客户源不足的问题。

(2) 网络银行业务单一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产品类型单一, 服务项目少, 范围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及对公账务查询、企业内部资金转账、银行转账、信用卡申请、代收费业务、网上购物支付及各种信息咨询等。这些基本上还都是传统业务的延伸, 没有真正开展涉及网上贷款, 网上投资理财等服务项目, 缺乏创新, 业务范围少。

(3) 法律框架还不完全

当前我国涉及计算机和网络领域的立法工作还相对滞后, 使网络银行还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依据。虽然《电子签名法》通过并正式实施, 但如何保护电子签名人的个人信息, 如何规范认证服务机构的行为等问题尚无最后的定论。特别是网络银行交易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涉及的责任确定等复杂的法律关系更难以解决。

(4) 信用制度尚不完善

互联网交易的虚拟性, 对社会信用有较高要求, 否则, 数字化虚拟化交易难免会对自身利益保障心存顾虑。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 许多企业不愿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此外, 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系统各自为政, 企业及个人客户资信零散不全, 有关部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5) 网络安全问题突出

网络银行核心问题是实现信息在开放的网络上传输的安全性。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的技术难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网络病毒、网络犯罪、和软件运行风险。近年来, 国内网络银行事故呈上升趋势。例如2004年12月, 网上黑客伪造中行、工行、农行和银联的网站来窃取客户账号和密码在公众中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习美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经验

1. 营造网络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

电子商务是网络银行发展的商业基础, 为拓展和延伸银行的服务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美国拥有深厚的电子商务基础, 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是商务往来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 美国在法律、法规基础上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信用体系。政府利用统一的电脑互联, 把每个公民的借贷、工资、失业等信用记录都记录在案, 从客观上约束公民的信用行为。在技术方面, 美国政府不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为金融服务网络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并且也注重加强金融软件和相关技术的研发。

所以我国政府在大力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同时, 更要科学引导群众、宣传和推广网上银行的相关知识, 转变客户观念, 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在网上银行办理业务。

2. 提供丰富的业务种类

美国银行业提出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就可以为他设计与提供什么产品。一方面, 美国网络银行的金融产品已覆盖了所有传统金融产品的一半以上, 不仅包括网上基本理财服务还包括股票买卖、贸易融资、保险等业务。另一方面, 把不同的消费者按照年龄、职业、收入进行分类, 确定目标市场后, 就迅速设计并营销这种产品, 使该产品对消费者产生巨大吸引力。

因此,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的无边界性、便利性和低成本性, 在满足客户需求个性化的条件下, 积极开发新型业务品种。由于我国网络银行正处于推广的阶段, 应该由客户根据自己对服务产品的满意程度对产品定价, 然后银行参考客户的定价情况, 为各种网络金融产品制订出令银行和客户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以尽快扩大市场份额。

3. 加强政府对网络银行的监管

政府监管在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的过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就非常强调网络和交易的安全、维护银行经营的稳健和对消费者的保护。这一方面体现在美国网络银行制订了详尽的业务检查程序 (审计检查报告、识别以前发现的问题;获得中介机构的认证支持;检查网络银行业务系统的重要部门;检查评价文件资料;评价银行的战略计划和网站) , 另一方面, 美国政府从网络银行产生开始, 就不断地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 制订了《统一电子商务交易法案》、《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银行保护法案》, 《网络银行最终规则》等一系列法律。

我国的网络银行是在相关法规几乎空白的情况下, 迅速出现并不断演进, 带有浓厚的自发性。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电子签名法》、《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以规范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开展银行业务。但目前对网络银行的管理规则仍然较少, 监管体系也还不明确。而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 其潜在的风险也可能提高。因此金融监管当局必须尽快完善和补充有关网络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 确定网络银行业务的管理办法, 以使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明确化、规范化。还需要强调的是, 由于网络银行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 因此在跨国法律适用问题上, 仅靠国内立法的机制是不够的, 还有必要重视和加强国际立法合作。

4. 银行自身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

在进行外部监管的同时, 网络银行自身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这样才能在提供给消费者安全产品的同时, 控制自身的运营风险。

美国网络银行建立了一种严密的技术风险管理程序, 能够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技术上的风险。同时为了克服网络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缺点, 美国网络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不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 还从消费者利益角度管理网络金融产品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消费者的隐私。

我国在加强网络银行内控体系的建设时, 首先可以结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原则》, 设计合理的风险权重, 将操作风险纳入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内予以考核。明确规定系统操作人员的工作操作过程和权限, 每一步操作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分离, 每个级别人员都要有权限控制。对操作密码要严格控制, 指定专人定期更换, 杜绝未经授权而操作支付系统的核算程序。其次是加强并落实安全措施, 银行在自身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 要与软件供应商在防火墙、加密、数字认证和病毒控制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最后, 银行高管应该对金融业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尽量避免违规业务的产生, 对已经产生的进行严厉处罚。

参考文献

[1]尹龙:数字化时代的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金融研究, 2003.4:105~117

[2]梁春晓:电子商务期待真正的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世界, 2005.10:90

[3]汪锦丽:中美网上银行监管比较分析及启示.江苏商论, 2003.7:72~74

3.韩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篇三

一、韩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特点

1.网络银行成为银行服务的主要形式

韩国利用网络进行的金融服务迅猛增长,网络银行已经超过传统的柜台服务,成为了最重要的金融服务渠道。截至2004年12月,韩国20家银行的汇总统计数据显示,在柜台业务、ATM业务、电话银行业务和网络银行业务中,网络银行业务占比达到29.3%,基本和柜台业务的占比30.1%持平(见表1)。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2006年9月份,韩国国内19家银行的网络银行业务占其总业务量的比重超过35.7%。 根据韩国央行公布的《网络银行系统服务使用现状》报告,网络银行业务的比重于去年9月达到30.9%,首次超过银行传统的柜台业务所占比重(29.8%)。此后,网络银行业务的比重不断攀升,而银行柜台业务的比重则持续下降。韩国中央银行的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韩国7家全国性银行的网络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其业务处理量达到柜台业务量的近2倍。网络银行已成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注:八家分别为:国民、韩亚、朝兴、友利、新韩、外换、第一、农协银行

相比之下,中国的网络银行服务还处于一种从属地位,柜台业务仍然占据着银行业务中的较大比重。网络银行只是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创新、提升品牌形象的方式之一。

2.网络银行的用户普及率高

韩国网络银行发展势头迅猛,喜欢并接受这种金融服务形式的用户不断增加。截至2004年12月,韩国20家银行的网络银行注册客户达2427.1万,比上年同期增加6.7%,其中个人客户2309.4万户,企业客户117.7。据韩国央行分析,排除重复登录者,网络银行实际用户占韩国总人口的30%以上。

相比较而言,中国银行用户接受网络银行的服务方式相对要谨慎一些,截至2004年12月底,中国网络银行的用户数1736.3万户。另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称CFCA)2005年公布的一项网络银行用户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经济最发达10个城市中,个人中有19.4%使用了网络银行服务,企业中有10.1%使用了网络银行。

3.业务覆盖面广

韩国商业银行通过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包括缴纳各种费用(如电费、水费、煤气费、电话费、学费、保险费和其他手续费等)、各种账户的转账、偿付贷款、贷款利息支付、分期付款方式的购物自动付款等服务。除此之外,网络银行客户还可在网上预购新开发商品房。

相比较而言,中国商业银行还很少有在网络上提供贷款服务,其原因之一是我国贷款的审批手续和程序还是延用传统柜台业务的做法。

4.网络银行的业务密度高

2004年,韩国网络银行交易量达900万笔/天,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其中,查询服务750万笔/天,比上年增加21.8%;转账服务149万笔/天,增加41.5%,交易金额达到89 110亿韩元/天,同比增加15.4%;贷款申请平均2300笔/天,同比增加53.0%,交易金额为158亿韩元/天(约1.32亿人民币)。见表2。这些数据在2006年又有大幅度提升,如2006年第二季度,韩国网上银行交易量达到日均1240万笔。

注:括号内数字为改交易类型在网络银行业务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刘志力,《韩国网络银行发展概况、监管政策和申办流程》,《中国金融电脑》,2005年第10期,68页

二、韩国网络银行快速发展的原因

韩国网络银行快速发展是与其法律保障、监督保障、先行赔付等“三重”安全保障制度分不开的。

1.完善的法律保障促进网络银行的发展

韩国对网络银行业务具有一套完备的金融监管政策。韩国关于电子金融交易的法令及韩国金融监督院的监管规定主要有:《电子商务基本法》、《数字签名法》,《电子金融交易通条款》等,对网络银行业务的进入及具体业务开展进行规定,使得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建立在法律的框架之内。

相比之下中国的网上金融监管政策没有韩国的完善,尽管近两年相关部门已颁布了《电子签名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等法律法规,但面对网络银行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仍显滞后。

2.针对性的网络银行监管体系保障网络银行的安全运行

韩国网络银行业务除需遵守电子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外,韩国金融监督院还对网络银行的开办规定了特别的审查内容。韩国金融监督院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十分具体,监管重点为交易当事人身份认证、交易信息的完整性、加密通信、防抵赖功能、OPT(One Time Password,一次性密码)的使用及错误次数限制、防黑客对策、系统的可用性保障及应对服务中止的紧急措施(包括数据备份和异地保存、应急方案、灾难恢复中心)、对服务器及会话的访问控制、网络端口的安全性、故障处理措施、系统开发人员的情况、是否有专用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容量是否足够、人员配置管理、对人员出入机房等的管理。相比而言,中国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管则一直沿用传统模式,对网络银行监管的针对性不强。

3.网络银行服务的安全机制促进了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

韩国网络银行实行的用户免责制,即当用户使用网络银行服务时出现问题时,由银行先行赔付。这一制度消除了用户对网络银行的安全性担忧。先行赔付,是指当客户使用网络银行发生交易纠纷时,由银行先行给予消费者相应赔偿的制度。我国几乎不可能用先行赔付制的方式来消除客户对网络银行安全的担忧。

4.网络银行的服务费用和运行成本要远远低于柜台业务

在韩国,一方面,从用户角度看,网络银行的服务费比传统柜台低80%~85%,用户从网络银行的使用得到了实惠。韩国央行认为,通过网络银行办理业务手续费相对较低,这是韩国网银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由于网络银行服务已具有规模效益,所提供网络银行服务的成本不及柜台服务成本的10%,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使得各商业银行非常乐于推广网络银行服务。包括地方银行在内的韩国众多银行为了节省运营成本,越来越多地通过提供网上银行开展金融服务。正是因为客户和商业银行都从网络银行中得到了好处,从而使得韩国网络银行的发展非常迅速。相比之下,中国的网络银行服务规模远远不够,还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此时商业银行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运行费用还相当高。同时,客户从网络银行的服务费用上得到的优惠也十分有限,有限的优惠还不能构成吸引用户选择网络银行的理由。

三、借鉴意义

1.消除客户对网络银行的安全性担忧至关重要

2005年,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的一项调查表明:个人用户65.8%、企业用户59.2%关注网上银行安全性,潜在用户没有使用网上银行服务的原因是担心安全的,高达54.1%。我国商业银行通常用技术手段来提高网络银行的安全性,这样的做得结果会使网络银行的使用难度提高,从而出现了安全性的提高的同时也阻止了网络银行的普遍。在韩国,依托“三重”网络银行安全保障和简便的网络银行开户流程,用户可以轻松体验网络银行业务的快捷、方便和安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网络银行。这一点值得我国商业银行认真思考和借鉴。

2.完善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

为了使网络银行迅速顺利发展,必须加快关于网络银行的法律制度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应就市场准入、通讯安全、控制权的法律责任、存款保险保护措施和争端的仲裁等问题上加快立法步伐,尤其是对电子货币支付交易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明确清晰的界定。关于网络银行的法律涉及《银行法》、《票据法》、《合同法》等,应在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补充,如对以电子证明书和数字签名作为支付指令和认证中心的权威性加以确认合法,为网络银行的持续发展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

3.加强网络银行的研究工作和客户培育

应加快对网络银行的设立、管理、具体业务功能的实现及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选择安全标准,设立全国统一的安全认证体系。另外,大多数消费者没有很快接受网络银行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网络银行除了可以方便支付、转账和查询以外,还有很多便利之处。如何让消费者认识到网络银行的好处,是网络银行市场培育的重要方面。

4.南京银行笔试经验 篇四

我也来答题笔试好了

今年南京银行笔试居然有多选啊,多选,摔

总体来说不是很难的样子,我们这里都有不少人提前交卷,我一激动40分钟就做完了··

120题+8题问卷

120题中,100道单选,20题多选

南京银行行情考了好多,成立日期、注册资本金、分行数量、财富管理品牌、微型企业的福鑫卡、242位排名、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乐部、上市时间、分行数量(10家)、第一家异地分行泰州银行等

时事考了 中欧峰会0乌鲁木齐,考了新型中美关系、考了APEC峰会地点、金砖五国南非会议主题、美国通过巴三协议、第三季度GDP增速等

行测较简单,有美国豆浆价格偏高的原因、有解放思想的.哲学基础、有语病辨识等

金融考了LPR、考了信用的产生、政策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等

会计考了所有者权益的组成、管理学考了组织的核心要素、考了管理幅度与管理宽度啥的、考了目标管理的提出者(德鲁克)、饥饿营销的人性假设

市场营销的现代营销的核心等

法律考虑代理种类(多选)、诉讼时效中止、劳动法的试用期时间、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知识产权问题等

辽宁舰、天工开物、24节气、诗经楚辞、

5.广州银行笔试经验 篇五

时间:3月23日早上9:30—11:30

地点: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考试说明:纸试,100道单选题装订成册,每题一分,120分钟完成,答案需写在一张答题纸上,否则成绩无效。

考试内容:

一:行测部分(30分,可按照备考公务员来进行复习)

具体有数字推理、逻辑推理、图形推理、数学计算(这次考了浓度问题、植树问题等)、资料分析、语言运用这几块。

二:综合知识部分(40分)

这一部分在三部分中比重最大,包括经济学、货币与金融、会计与统计这三小部分,

此处考的都是专业基本知识,不同于第一部分,这里基本上没有计算题型。

三:英语(30分)

包括两篇阅读(每篇各5题)和一篇完型填空(20个空)。请注意,阅读和完型一样,都是一分一道,不同于我们平时的任何英语考试,完型填空的20分显然占据很大比重,大家切不可只重视阅读而轻视了完型填空。

温馨提示:

建议大家至少提前30分钟到达。动物园总站下车后,市委党校很容易找到,但是我们的考场安排并未事先公布,需要届时去查看张贴出来的考场安排表,找到自己的考场,再对号入座。对于考前有上洗手间习惯的`同学更是如此,临近考试,上洗手间的人相对比较多,多预留一点时间有利于我们考试的稳定发挥。

附言:

6.中信银行笔试经验 篇六

话说大家这阵子一定都在各处笔试面试,四大啊快消啊银行啊,希望大家都能顺顺利利,我在这里给大家祈福,也算给自己攒攒RP,面试笔试都是纸老虎!!!

今天是上海分行的统一招聘笔试,之前收到邮件下载准考证一看是分在较远的上海金融学院。从家里过去要2个小时车程。问了下大家几乎都是被随机分配了,不得不说这个安排有点欠人性化~ 希望以后的银行考试不要这么折腾哈~

位于川沙的上海金融学院,景色秀美,风光宜人。咳咳,说正经的,其实我开车下错口子了,在华东路附近转了个大圈子才上了华东路转到上川路,其实本来应该走中环的。。。这是题外话。工行的考场氛围还是很好的,大大的实验楼很气派的样子,机房也很干净整洁。Faci阿姨很热情地一遍遍重复着考场规则。大家都基本准时到了。

说考试吧。工行的考试时间是漫长,考完了还不许提早交卷,不过话说回来难度也刚刚好,不会多余很久,想我的话算做的较快也就是每部分多了5-10分钟。首先是1个小时的英语狂轰滥炸,先是填空然后有同义替换、短文阅读、书信杂志阅读题等等,感觉不是很难,扣好时间应该还能剩余5分钟检查。这里要说的是,虽然考官一次次说做了一题不能反悔改动上一题答案,但事实上,是可以的,因为大部分时间界面里都有“back”和“选题”,可以倒退或者选题进行修改。甚至还可以把不确定的题进行tick,做完再回来改。但是提交了就不能改了。我今天好像开挂了,100题做完看看边上的姑娘好像比她快了将近15题。。。于是果断检查之。by the way,英语是TOEIC的题库里挖出来的貌似,所以大家即使没考过托业,也要多去看看这方面的题库,多得是用他们题库的考试,

第二部分就是综合,分为工行特殊题、时事、财务会计、经济金融、统计基础等好多相关的领域。感觉不是金融经济方向的同学会很吃亏。这里要幸亏自己是风险管理与保险专业的,学的东西很庞杂,金融经济会计财务统计市场管理我们都学过,所以回答起来也相对得心应手。这部分做完大概还剩余10分钟,依然要好好检查之。。。这里建议各位同学要积极阅读各类最近的相关的报刊杂志,了解时事专题等,例如考到了夏季达沃斯的主题,我只能随便猜一个;又比如考到工行获得的某个奖项,也只能猜。。。这种防不胜防的`题目贯穿这场考试始终,所以即使会有剩余时间,也没法进行再次核查,要不,再猜一次?

第三部分就是传统的行测,有智商题,数学题啥的,相对较为简单,最多考到初中数学吧,我比较头疼的是逻辑和语文的某些题目,让你组织语序、检查语病之类的。我觉得现在我们都网络用语用惯了,正常的语序都看不太出来,更何况语病啥的了。。。依旧猜吧。。。这部分我折腾了很久,弄完只有2分钟剩余了,上厕所都来不及了。

第四部分是我比较好奇的,性格测试,这和我之前在PwC,DTT甚至中行做的都不一样,题目选项都是非A即B的,甚至有些重复和矛盾,让人很措手不及。这部分我表示没法理解和解释,连be myself都不太有机会。

7.中信银行笔试经验 篇七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亲密度,客户满意度

一、客户亲密度内涵

客户亲密度体现了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它包括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两个维度。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对银行以及银行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它是客户对银行外在形象和内在服务的一种体验状态,满意度较高的客户将更愿意继续购买银行的产品或服务。客户忠诚度是指客户满意后产生的对银行产品/服务的信赖和希望重复购买的一种心理倾向,它体现了客户持续的交易行为。满意度和忠诚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当满意度达到某一高度时,会引起忠诚度的大幅提高,推动客户持续购买相关产品或服务;客户忠诚度的获得也必须有一个最低的顾客满意水平,在这个满意度水平线下,忠诚度将明显下降。

提高银行的客户亲密度,既要关注客户满意度,也要提高客户忠诚度。满意度衡量的是客户的期望和感受,而忠诚度反映客户未来的购买行动和购买承诺,如果客户只有满意的感受,却没有购买产品/服务的行动,对于银行而言意义并不大。因此,银行不仅需要关注客户的满意度,还要不断提高和保持客户的忠诚度,推动客户从“意愿”向“行为”的转化,促进客户持续购买银行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银行的价值。

客户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客户的满意与忠诚程度直接影响到客户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只有客户满意和忠诚,银行才能留住客户。对银行而言,每一次重大客户的流失不仅造成了服务费用的损失,还增加了获得新客户的成本,最终客户流失将转化为市场份额的损失。相关研究表明:2006—2008年,客户满意度最高的银行年均利润率增幅为129%,是客户满意度中等银行的3倍,是客户满意度较低银行的21倍。因此,只有不断地积累客户和经营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才能实现银行的快速发展。由于不同的客户有着不同的购买需求和期望,商业银行要增强与客户的亲密度,关键是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倾听客户心声、增强客户体验,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超越客户期望、持续创造客户价值。

二、我国银行客户亲密度的现状与不足———以客户满意度为例

(一)我国银行客户满意度(1)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意识到客户满意度对经营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改善营业环境、规范服务行为、建立客户服务中心等方式,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客户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2009年,拓索(中国)公司通过问卷调查(2)的方式,对5大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客户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见表1)。结果表明:2008—2009年,银行的服务流程正在得到贯彻,服务质量正在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国银行平均客户综合满意度指数为72.1,处于比较满意的水平;但客户体验的愉悦感和满意度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从银行各单项服务来看,营业厅业务、个人贷款业务和投资理财业务的客户满意度水平偏低,而信用卡业务、电话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业务及VIP贵宾服务的客户满意度水平较高。

(二)我国银行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国银行客户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无论是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还是与不断提升的客户期望相比,银行的服务理念、方法、体系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营销理念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活动中,营销管理多还停留在关系营销阶段,主要采取关系营销、微笑服务、门面装修等营销和服务手段上,并没有做到真正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客户和产品经营并重,客户体验及亲密度均有待改善。

2. 缺乏明确的客户细分和市场定位。

现在我国银行主要是按照资产量划分客户等级,银行产品和服务存在较强的同质性,目标客户、产品服务的针对性较差。例如,银行对低端顾客提供了满意的服务,而对中高端顾客提供的服务不足。

3. 客户经理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客户经理与顾客交流,把握客户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要求客户经理具备专业性和全面性的综合素质。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不够全面,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商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用银行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尚待提高。

4. 营销与服务的效率有待提升。

目前银行业务结构既有“条”也有“块”,客户营销与服务环节较多、链条较长,服务标准化程度较低,前台与中后台容易脱节,部门间协同效应不能很好发挥。使得营销一线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影响了客户的响应速度。此外,银行业务流程还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之处,使一线缺乏有效的服务支撑,对员工体验和客户体验造成一定影响,影响营销与服务潜力的有效释放。

三、提升银行客户亲密度的经验借鉴

国际上一些商业银行通过服务质量管理、增强客户体验、细分市场等方式不断提高客户亲密度,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规范的服务管理体系

国外优秀银行都建立了统一、规范的服务管理体系,包括服务理念、服务标准、服务流程、人员培训等,通过全方位的服务质量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例如,英国巴克莱银行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和保证标准进行服务管理;美国银行和汇丰银行根据“六西格玛”建立了银行服务体系。这些银行通过规范的服务管理体系对服务流程进行严格控制,精确地把握服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过程,对服务项目进行持续改进,并加强以预防差错、风险为主的控制,有效提高了银行的服务质量。

(二)超前的客户需求研究

客户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与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了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层次差异性和多元化,因此,银行要实现对客户最佳的服务,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客户的需要和消费心理,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不断丰富银行服务内容,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例如,花旗银行为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与消费心理,组织开展“客户活动周期”(CAC)模式研究,内容包括客户购买银行产品前期、中期、后期的全部过程和活动,从中发现客户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并对每个阶段的增值机会进行科学评估;日本旭日银行为做好客户服务,专门针对客户一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研究,使客户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能得到该银行提供的服务。

(三)精确的客户细分和价值定位

商业银行80%的业务和利润来自20%的重点客户。因此,国际大银行都十分重视对客户群的细分,包括性别、地域、偏好、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等多个标准,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及其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分别提供不同的银行产品和服务,集中银行大部分资源为20%的重点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例如,香港恒生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中,针对高资产客户推出了“优越理财”服务、针对中产阶层的女性客户推出“悠闲理财”服务、针对男性客户推出“翱翔理财”服务、针对普通客户推出“纵横理财”服务等。银行不仅要掌握客户的需求,而且还必须了解客户对银行的价值,通过市场细分,银行可以有效掌握客户价值,慎选目标市场,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例如,汇丰银行根据客户的地域、偏好、职业、资产等标准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对高端优质客户专门设立“卓越理财”服务,为资产在100万元及以上的客户进行全面的理财服务,客户除享受“一对一”的客户经理服务外,还可享受综合理财服务、高额透支、综合保险、旅游等多种服务和优惠。

(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措施

服务质量的高低是银行业务成败的关键,而银行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具备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并采取细致周到的服务措施。近年来,国际优秀银行为巩固和发展银行业务,一方面大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完善服务网络,强化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各种无微不至的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例如,花旗集团在全球建立了横跨六大洲的网络体系,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及雄厚的人力、财力和管理资源,针对各个不同市场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广泛的银行产品服务,包括在各个网点配有高级印刷系统随时打印客户所需的任何资料、当场制作标有客户姓名及号码的银行卡、为客户长期投资和财务决策提供详细咨询和建议等;中信银行构建了以高科技替代率、高客户集中经营度和高中端客户为主要特征的全功能零售银行体系。

(五)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

商业银行面对着数量众多的客户,需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客户真实情况,经常性地与客户保持联系。因此,国外银行建立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如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创新产品与服务。例如,德累斯顿银行为客户经理提供了包括风险定价、客户财务分析和经营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等多种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使客户经理可以实时了解客户信息,掌握客户需求;IT部门则根据产品部门的需要和规划进行技术开发,从而保证推出的产品能较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四、提高我国银行客户亲密度的建议

“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是现代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原则,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客户亲密度的核心是关注客户体验、立足客户需求,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客户价值来不断提升客户亲密度。

(一)构建统一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

我国商业银行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借鉴国际银行质量管理标准,构建统一的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全行服务标准、服务流程等方面的质量管理。一方面,通过规范和完善服务标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环境,发挥整体网络优势,提升客户服务整体品质和水平,不断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实行客户满意度管理,将管理重心转向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及时系统地测量客户需求、客户体验、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并通过持续改进的服务和管理,提高客户亲密度,打造银行良好的服务品牌。

(二)关注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亲密度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客户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和综合化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应积极研究客户需求,可以通过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客户满意度调查、构建客户体验平台、客服中心定期回访等多种方式增强客户体验、了解客户需求、听取客户的心声,动态把握客户内在需求,不断推进服务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对客户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以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满足其多元化需求,通过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亲密度。

(三)细分客户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际银行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分市场,对于不同需求、不同特点的客户提供有差异化服务,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提高成效比。同时,把握好客户价值,对有价值的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一是力争高端客户,提供精准服务。对高端客户建立重点优质客户档案,配备专职的个人客户经理,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理财产品和“一对一”的优质服务,充分挖掘客户价值。二是发展中端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重视对中端客户的发掘与培育,积极维护好客户关系,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荐金融产品,提出理财建议,及时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增强客户忠诚度和依赖度。三是稳定低端客户,提供基础服务。这是目前银行最多的客户群体,该群体的主要需求是储蓄产品和有限的中间业务产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银行主要为该群体提供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做到规范、方便和快捷。

(四)积极开展交叉销售,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交叉销售的核心是从客户真正需求出发,通过提供多种符合客户利益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需求,可以有效保持顾客,降低顾客流失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相关研究表明:客户使用的银行产品越多,对银行的忠诚度就越高。随着我国金融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通过整合营销渠道、设计核心产品、改进销售策略等多种措施来提高交叉销售效率,充分发挥交叉销售的优势,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的同时,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例如,向高端客户交叉销售基金、理财产品、外汇等产品组合,向中端客户交叉销售消费贷款、信用卡、网上银行等产品组合。

(五)创新产品和服务,引导和创造客户需求

为了充分利用银行有限的资源,银行应高度重视主要客户的金融需求特别是核心需求,根据主要客户的核心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主要客户的亲密度。一方面,及时关注主要客户需求动向,围绕客户核心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同时提高银行创新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引导和创造客户需求,激发客户新的金融需求,增进客户与银行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发现和提升主要客户的价值,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例如,银行对高端客户不仅仅是简单地销售普通的理财产品,还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其总体财务状况和长远发展的各种投资组合,引领和创新客户需求。

(六)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系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通过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系统,使客户经理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客户需求,不断改善金融服务质量,提高客户忠诚度和获得竞争优势。一方面,由于银行有客服中心、互联网等多个客户信息子系统,需要对这些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客户信息系统,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统一的客户信息,充分了解客户情况,与客户建立更牢固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充分挖掘系统中的信息和数据,细分市场与客户,根据客户偏好创新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客户价值及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做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七)加强员工队伍和文化建设,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业务结构由客户结构决定,客户结构由员工结构决定,商业银行拥有怎样的员工队伍、客户经理队伍,决定其拥有怎样的客户,取得怎样的效益。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要求银行员工要具备营销、管理等综合素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一方面,要抓好员工队伍建设。合理构造员工的队伍结构,加强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等队伍的建设,保持业务结构、资产规模与人员的合理匹配;同时,重视提升员工综合素质,通过培训提升客户经理的综合能力,提高客户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要加强银行服务文化建设。通过教育、引导、制度约束等多种手段,逐步在银行内部树立起“服务创造客户、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使卓越服务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Paola Gritti Nicolai J.Foss,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Competencies:An Econometric Study of an Italian BankSMGWP 10/2007[M.]2007.

[2]张诚,董伶.中国银行的客户管理及对我国银行的启示[J.]上海金融,2006,(5):57-59.

[3]刘妍芳.体验经济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营销创新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47-49.

[4]谭元戎,赵自强,蒋茜.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与顾客对于银行的价值之关系研究——基于两家城市商业银行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7):76-82.

8.中信银行笔试经验 篇八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世界范围内金融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金融全能化、超市化经营的趋势在发達国家日益明显,特别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银行保险发展迅速,引人关注。

所谓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尽管19世纪就有了银行与保险的结合,但一般认为,真正的银行保险是从20世

纪80年代开始的,欧洲是银行保险的发源地,之后,银行保险便迅速发展起来了。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银行保险发展的浪潮,特别是1998年11月美国花旗银行

兼并旅行者集团将银行保险推向了高潮。2000年,通过银行销售的寿险保单在法国为60%、荷兰为39%、西班牙为40%、英国为28%、意大利为30%、法国为14%。可以说,银行保险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银行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是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因素。首先,人口状况、储蓄方式和金融意识三方面的变化使得银行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银行业的资金来源急剧减少,与此同时,保险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保费收入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大幅增加。80年代以来,发达的国家人口平均寿命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极大的促进了保险行业特别是寿险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人们的金融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长期、高收益的金融储蓄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低通货膨胀率也使得人们愿意购买长期的金融产品。其次,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急剧恶化。一是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已经是高度成熟的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银行不断寻找其他利润增长点。二是管制的放松及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影响,使得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外国银行、金融产品的零售商等金融机构更容易进入银行领域。三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这使得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

2、金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内在动力。银行业竞争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利润率不断降低,与此同时保险业的高利润对银行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促使银行不断开展保险业务。事实上,银行开展保险业务具有极强的优势。一方面,银行拥有开展保险业务的硬件方面的优势,如银行拥有基本的现金帐户,这可以作为其开展多样化业务的平台;银行拥有广泛的分支网络机构,这可以用来销售保险产品等;银行能够利用更加详细的资料库为客户提供更为合适的产品等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使其较为了解保险业的运作特征。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具有更为优良的信誉或声誉等,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的相似性可以使银行有效的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3、银行保险也是保险业横向扩展的需要。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已趋向饱和,业内的竞争已处于一种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业的横向扩展表现为金融业务的一体化,银保业务的融通趋势日益明显,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通过兼并和收购、集中和联合,由此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以规模优势来获取市场份额的稳定和扩大,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此外,跨行业收购与兼并,可以制造协同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个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

二、国外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

1、以银行为主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仅为银行提供保险产品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如风险调查、承保技巧,保险投资管理等,并因此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占主导地位的银行通常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ATMS系统、信用消费体系、邮件或电话销售网络等多样化销售渠道,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客户群要求保险公司提供最有利的保险产品。

2、以保险公司为主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与多家中小银行共同开发市场,占主导的保险公司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包括专业代理人、独立代理人等各种代理中介。与之合作的银行最少需要五家以上的分支机构,当地拥有较高的声誉,银行只能够辅助保险公司从事一些保险宣传和潜在客户的开发工作。保险公司将根据银行在销售过程中的业绩支付相应的佣金,同时为更好地激励银行销售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代理人有可能将保险产品与银行的某些产品结合起来组合销售。

3、银行、保险公司共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与保险公司平等地分配经营所得,即合作双方通常都是各自拥有广大客户资源及丰富管理经验的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他们之间的强强合作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更为有效的保险营销模式。二者的合作使双方集中了诸如高效的销售网络、销售技巧、产品开发经验等各类资源,做到优势互补。

4、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并购模式。尽管银行与保险两种文化的融合需要较长的磨合期,但是银行与保险这种合作方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他们各自的企业优势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保险公司的保险专业知识可以解决银行承保业务时所面临的局限性,从而使银行很快介入保险领域,同时一个成功的银行在开展传统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会建立数量众多的客户关系,这又能使保险公司很快的进行潜在客户的开拓。

三、对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分析和建议

我国实行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保险的发展。由于我国的金融业和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故对于国际上出现的金融业务一体化的趋势,我国要谨慎对待,不可盲目追随,但我们要认真研究和进行准备。一旦条件成熟时,我们也应逐步放开各种行业限制,促进国内金融企业的一体化发展。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对银行保险合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银行保险符合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趋势,是我国金融业在"入世"之后,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做出的准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无论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银行保险合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立足于长远,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银行保险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地推陈出新。

2、健全金融监管。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券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三大监管部门的协调,向综合金融监管迈出了第一步。但单纯的联席会议制度远不足以应对日趋复杂的金融市场格局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动态。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设立负责综合金融监管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盘布局,统一制定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集中监管信息,协调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监测和评估金融行业的整体风险。

3、实施保险创新。银行保险要联合进行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双方应加强对客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银行柜台适合销售的保险产品就是卡式产品,寿险方面的短期险比较容易改变成卡式产品,但目前寿险产品在这方面的开发力度尚显不够;同时,由于对于长期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长期险产品难于开发。财产险方面,一些责任险比较容易改变成卡式产品,如职业责任险等,对于信贷类保险还有待于银行保险双方更进一步合作开发。另外,可以开发捆绑式产品销售,如信用卡相关的保险等。

4、大力发展保险电子商务。运用计算机手段,实现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联网,是开展银行保险的基础工作。目前,银行的电子化水平比较高,对客户的服务比较及时,资金结算迅速安全,应该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上留给保险以应有的内容和空间。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需要信息交流技术的支持,由于保险产品,特别是一些人身险产品需要核保,信息的输送和反馈是相当重要的,双方必须实现联网才能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竹枝: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供求、效率与机制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2]阮永松:民营经济与社会和谐[J].现代工商,2009(3)

[3]王立国: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9.浦发银行笔试经验 篇九

听说浦发广州分行笔试题型是参照去年工行创新的笔试题型,确实是我第一次练题遇到的新题型,全机考,没机会模拟啊,题型分为4部分,行测,专业知识,英语,性格测试。

先说性格测试,把我做的性格分裂,答题的时候都在抓狂。浦发的性格测试真是别具一格,其他的.网测都弱爆了,让你觉得你根本不是你,不停地逼问你最符合你和最不符合你。所以,性格测试一定要真实作答,否则自相矛盾,人格分裂,也会让你陷入困境。

专业方面,对一家银行分为几个部分,人事部、财务部、风险部、国际部等等(已经差不多忘记了),然后根据各部分的资料或者理论基础知识进行答题,还是比较新颖的,有些题目只能凭感觉了,比如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知识,都还考的挺细,让人准备不到啊(怪自己积累不够),

英语,还是比较多的,不是很难,跟行测题目穿插着出现,让我觉得有些混乱。

10.建设银行笔试经验 篇十

终于考过啦 轻松了很多,写点东西给学弟学妹们吧

考试时间:.12.7 下午 2点到5点

我中午吃完饭就过去了,还好考点就在我学校旁边,做个公交两站路,去的时候 考场外面也就百十人吧,一共18个考场,女生多男生少,都坐在草地上看题目,我当然也坐下了,扒着手机看了看建行的时事获奖等等,。。对着太阳都快睡着了,艰难 的等了一个小时 一点半进考场,大家陆陆续续进去了,进考场还真严格,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一一核对,监考老师还对着我看了10秒,互相还笑了下,难道我长残了嘛,中间几个学生准考证不清楚还重新打印了。进去先拍照,证件照那种 ,然后每个人还可以领一瓶康师傅矿泉水,贴心哇,我正好渴了,找好位置就等开考了,紧张哇

两点可以进系统了

第一部分单独三分钟 20道题目 考察 反应能力 眼力 找共同数找数字所属区间和找数字对应符号 我紧张哇 就这么估算的选 都没做完,还有一两道吧,直接跳了我做过之类的题目, 时间还是没来得及哇 要是有学弟学妹看到了一定要快而狠,一犹豫三分钟就过去了 时间都去哪了。。。

二三四部分连在一起 157 分钟 140题 包括90题单选30道多选 大概是这样的

第二部分

行测: 语言理解(语句错误等等)逻辑判断 数学推理0.25 0.25 0.5 2 16 4,5,7,9,(),20,22,23. 还有算什么平均值啥的 还有四个对比赛 告诉你输几场赢几场问A对的排名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资料分析有一题是汇率兑换等等 三个资料 十五小题

第三部分

会计学:金流量表、营运能力、折旧 原始凭证金额错误 资产流动性从低到高排列

计算机:路由器1题、进制转换1题、IP冲突1题 数据库优化 宽带10M的实际意义

经济学:三期叠加、GDP增长率、清算、依法治国

经融学: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调整汇率、货币政策、货币乘数,期权的权利义务不对称、名义利率、转移支付等概念

管理学:记不得了没系统的学习管理学的知识

建行知识时事:建行的.今年的荣誉、建行口号、学生惠、今年推出的(智慧银行、自助银行、社区银行等四选一)、还有根据某个顾客的情况为他推荐业务,还有金砖五国好像有的 我前一天考了农商行记得不是很清楚,

。。

第四部分

英语:三个阅读理解十五个题目 建行的英语文章真是长而难,反正肯定比四级难难,应该是六级或者考研水平吧,全是金融话题。我考了几次好不容易过了四级的水平,很艰难

11.中信银行笔试经验 篇十一

银行IT风险的主要特点

从风险的属性来看,信息科技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就是商业银行在运用信息科技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影响而产生的风险。与其他领域的风险相比,信息科技风险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信息科技风险具有突发性,应急处置难度大。从科技风险发生的过程来看,外界因素的突然变化往往引致风险事件的触发,如自然灾害、电子元器件故障、电力中断和网络瘫痪等。这些因素不但难以预测,而且也经常疏于防范,因此一旦发生,将立即对银行整体信息科技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信息科技风险的突发性,银行在处置应急事件时也处于被动地位,需要在短时间内对风险发生的原因、路径做出分析并找到解決方法,这也给银行提出了更高的挑战。2011年3月,日本第二大银行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子公司瑞穗银行的电脑系统受到大地震影响,连续出现大规模故障,行长引咎辞职。

信息科技风险具有隐蔽性,日常管理难以发觉。目前,银行主要业务流程均已实现信息化,业务的开展主要依托信息平台。但是,由于应用系统的设计者对银行业务流程的不熟悉,或是对风险点的考虑不周全,往往在系统设计之初就留下了缺陷。这些缺陷往往存在于系统底层,通过日常管理和维护难以发觉,只有经过长期大规模应用后才能逐渐被发觉,体现出较强的隐蔽性。2006年,由于工商银行纸黄金交易系统存在漏洞,樊某和宋某利用2.7万元本金,在短短十天内就获利2100万元,虽然最后经法院审理撤消了相关交易,但给银行引发了巨大的声誉风险。

信息科技风险的影响范围具有广泛性,破坏性很强。在当前银行数据大集中的背景下,一旦总行核心系统和主干网络出现故障或受到攻击,将立刻传导到各分支结构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全行性的业务停顿和与客户流失的灾难性后果。商业银行的强外部性也使得银行的风险容易外化,成为个人、企业乃至经济运行整体的风险,因此一旦信息科技系统出险,也将波及银行体系外的经济活动参与者,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2007年12月,招商银行因运行中心核心网络设备出现故障,造成业务无法正常进行,中断营业近1个小时。

信息科技风险具有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作为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信息科技风险不但兼具两者的专业性特点,而且由于技术交叉,又衍生出了新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攻击、木马钓鱼、黑客病毒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银行的处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不断提升自身防范能力和技术水平,才阻断风险发生和蔓延的路径。2011年,荷兰合作银行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致使其网络银行和移动银行服务几乎完全瘫痪,造成客户无法登陆网银和手机银行,严重影响了该业务的正常使用。

境外银行IT风险监管的主要做法

作为操作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监管已成为国外监管当局关注的重点之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提出信息科技风险是操作风险的重点,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良好作法》也同样适用于对信息科技风险,银行应建立业务条线管理、独立的法人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和独立的评估与审查这三道防线,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全面管理。从实践经验来看,各国监管当局主要采取以下做法,加强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监管:

发布监管文件、指引。美国在1999年颁布金融现代化法案,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实行安全计划来保护客户个人信息,是目前众多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法规和监管指引的基础。随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信息科技检查程序》(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amination Procedures)和《金融机构使用国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指引》(Guidance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n the Use of Foreign—Based Third—Party Service Providers)等文件,为商业银行进行科技风险管理提供了指引和框架。新加坡金管局(MAS)也于2008年发布了《网上银行和科技风险管理指引》(Internet Banking and Technology Risk Management Guidelines)。

监管评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制定了统一技术风险评级标准(Uniform Rating System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用于评估金融机构和IT服务提供商的技术风险,详细了解被监管机构的信息科技风险敞口,从而采取相应的监管政策。荷兰央行对金融机构采用FIRM(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评级,通过综合评级将金融机构风险由低到高分为T1至T4级别,并据此规划监管资源、安排监管计划。

加强对外包服务的监管。澳大利亚审慎监管署(APRA)要求被监管机构应当对第三方服务协议和水平进行持续监测,尽职调查服务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和潜在风险,关注服务协议内容对IT安全框架的影响,并建立服务报告机制。美国银行服务公司法案(Bank Service Company Act)规定,监管机构对第三方技术服务提供商具有同等的监管权力,多家监管机构“轮流主持”,每两年确定一个主监管机构,主导对第三方技术服务提供商的监管。

现场检查。香港金管局年报披露,2011年香港金管局共实施了18项针对信息科技、网上银行及业务操作风险的现场检查,并计划于2012年进行专题审查,以评估被监管机构对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及电话银行服务进行的交易的安全管控,以及对信息科技问题及变更管理程序所实行的管控措施。

国内银行IT风险监管问题

银行间信息科技水平差距较大,基层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薄弱。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在信息科技领域进入较早,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向信息科技建设,因此在信息科技基础设施、核心系统建设、系统数据集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部分领域还走在了国际前列。但是大部分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等基层机构,由于受到先天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信息科技建设普遍滞后,信息科技风险的防控意识还很淡漠,防控手段也十分有限。

董事会、高管层重视不够,技术、业务、风险部门沟通协调不足。虽然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管层已逐渐认识到信息科技对于提高经营效率、防范经营风险的巨大作用,但是在深层次上依然把信息科技风险理解为“技术问题”,没有把科技治理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提高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而技术部门、业务部门和风险部门也由于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彼此有效沟通不足,因此容易形成“各说各话”的局面,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认知不够全面具体,仅仅作为低层次的“操作问题”,缺乏有效的治理架构。

科技软硬件设施基础薄弱,灾备应急能力不足。受技术水平和投入资源的限制,部分国内銀行在科技软硬件设施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核心设备存在单点故障隐患和性能不足的问题,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导致核心网络系统瘫痪。计算机机房、网络构架、防火墙建设不达标的问题时有发生。同时,作为信息科技风范防范的重要环节,我国银行在灾备中心的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缺陷,部分银行认为灾备中心建设资金投入大、周期长、运维成本高,因此仅采取初级的方法进行数据的简单拷贝备份,无法满足跨平台、跨系统和业务持续的灾备要求,更不具备真正的灾难恢复能力。 信息科技风险专业人员缺乏,人员配置比例较低。信息科技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人员除了要掌握信息系统构架和技术,更要对银行业务十分熟悉,必须具备综合运用的能力,而应对突发的信息科技风险,更要由具备丰富技术经验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予以干预。我国大部分银行的信息科技建设起步较晚,在人才培养和积累方面还很不够,信息科技人员占银行全部员工的比例远不及国际平均水平,个别银行信息科技人员兼岗现象严重,并无科技背景,只通过短期技术培训,履职能力更是十分有限,无法满足银行系统开发维护的需求。

信息科技项目开发水平有限,外包服务依赖性强。信息科技项目的开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部分银行受制于人力资源约束,因此将大部分项目开发外包给第三方。但是,由于缺乏对外包服务供应商的准入审核,对外包服务的评估和跟踪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银行员工往往只能掌握系统应用和简单运维,无法自主进行系统功能拓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更是难以保证。对外包服务管理的欠缺和对外包服务商的过度依赖,严重影响了银行的业务创新和发展,同时也为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

从目前国内银行业整体情况来看,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意识已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核心业务系统和数据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应急体系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提升了信息科技风险的管控能力。但是,我国银行业科技治理的水平不高,科技管理不够精细,业务连续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防控信息科技风险方面还有诸多不足。

加强银行IT风险监管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银行业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机遇,促使信息科技在银行业务领域的快速发展,以进一步发挥信息科技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震荡影响还远未消除,稳健可持续经营的压力不断增加。信息科技要承担起对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的使命,提升银行经营管理的效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监管部门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2009年,银监会正式颁布实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随后又组织编写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指南》、《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等配套手册和制度,以此为据开展了一系列信息科技风险自查、检查、整改工作。2011年10月,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成立,在制度建设、工作规划、专业指导和研究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对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和科技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指导、咨询、建议、协调的作用逐步显现。2012年8月,银监会宣布设立信息科技监管部,负责银行业信息科技监管督导和风险防范。可以说,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银行业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银行科技信息风险管理和监管。

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银行要把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作为常态化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加强董事会、高管层和专业委员会的科技风险管理履职能力建设,在银行全体员工中树立并强化科技风险安全意识,在业务全流程中时刻关注信息科技风险,建立完整的风险识别、计量和处置制度安排和流程设计。监管部门在开展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时,必须把信息科技风险作为关注重点,把信息科技风险防控纳入银行评级体系。

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架构。银行应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良好作法》的要求,建立起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特别是要加强银行内部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独立评估审查。监管部门要定期对银行科技治理情况进行审查,督促银行建立职责明确、功能互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的整体架构。

加大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灾备应急能力。银行要建立适度超前的IT基础设施和统一平台框架,为核心系统的持续扩展留下空间,建设高效率、低能耗的数据中心,强化系统核心安全机制建设,保障信息安全。要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全程监控,制定应急预案和业务恢复机制,并以较高标准做好数据转移和备份工作,加强灾备演练,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

强化对技术外包的风险管理。银行要建立健全外包服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服务供应商的资质审核,选择适合的服务供应商成为长期合作伙伴,以确保信息系统建设的持续性和应对突发问题的可靠性。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银行外包服务的监督检查,指导银行科学制定外包管理策略,合理规划外包服务规模,加强对外包服务风险的防控。

努力培养科技人才,做好信息科技人才储备。银行要树立“人才为本”的理念,加强信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吸引高端人才不断加入。同时,要建立信息科技定期培训机制,推动从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强化信息科技风险意识。

12.中信银行笔试经验 篇十二

1 我国处置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历程

中国处置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剥离, 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接收、按照“两率”承包经营。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国有商业银行按账面值剥离不良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定向发行金融债券、向人民银行再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按账面值从国有商业银行购买并接收不良资产, 按照政策考核的资产回收率、现金费用率承包经营, 处置损失体现在资产管理公司账面, 最终由国家承担。

第二阶段是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剥离不良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接收、自负盈亏。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国有商业银行按账面值或账面值一半剥离, 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商业化原则接收, 自负盈亏。2004~2005年,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共计剥离7791亿元可疑类不良资产。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资产包由信达公司中标取得, 交通银行不良资产包由信达公司购买, 工商银行不良资产包由四家公司分别竞标取得。

第三阶段是商业银行商业化剥离, 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购买、自负盈亏。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业银行根据改制、重组或上市需要主动进行不良资产剥离, 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商业化原则购买。剥离损失体现在商业银行账面, 由商业银行或地方政府承担。资产管理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 处置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

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债权、产权市场。因此, 我国设立专门机构接受银行不良金融资产, 再由专门机构处置比较有利。处置不良金融资产的方法:

出售转让。专门处置机构在取得银行不良金融资产后, 向社会投资者通过拍卖、招标协商方式将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可以快速减少不良金融资产, 实现资金的回收, 增强处置能力。

债权证券化。“由于资产证券化能够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资产由表内移至表外, 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专门处理机构以不良金融资产处置收入为担保, 对社会大众公开发行不同的组合的债券, 把债权转化为证券在有价证券市场上公开出售。

债转股。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的不良债权, 并转换为股权,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转化为对债务人的股权, 作为股东享有相应的权益, 但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实行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类型主要包括债务更新、折扣变现、资产置换等。处置程序:在专门机构获得法院批准后, 获得国有企业托管人资格;接管机构制订托管-重整计划, 经法院批准后实施, 重整国企企业资产与业务, 重整结束后, 可寻求优势企业兼并或新投资者收购, 从而使企业重新进入良性循环。

3 中国处置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

3.1 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制、上市后取得良好业绩

一是银行资产质量的显著改善使国有商业银行轻装上阵, 为改制上市和提升盈利能力创造了条件。二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回收不良资产, 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提供了财务资源。截至2008年末,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向国有商业银行支付债券利息1467亿元。三是银行股改上市后股权增值和上缴利税增加, 壮大了国家财政实力。截至2008年末,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已累计实现分红5107亿元。

3.2 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得以快速推进

一是通过债务重组、债转股等方式, 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得以减轻。截至2008年末, 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减免企业债务本息7000多亿元, 大大减轻了国有企业债务负担。二是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执行政策性破产, 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得以启动。资产管理公司执行政策性破产免除国有企业债务1813亿元, 不仅促使一批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而且有力支持了国有资产战略调整和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三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多方面努力还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全面改制和多渠道融资。

3.3 国有不良金融资产得到了最大化回收

截至2009年中,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政策性资产12045亿元, 回收现金2415亿元, 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实现了以较低成本实现最大化回收资产的设立初衷。由于企业效益好转, 银行业绩提升,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得以大大增强, 中国经济与财政实力也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4 中国处置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经验

加大处置不良资产的配套政策和法律支持,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中需要妥善处理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关系, 在实现资产回收目标的同时还要兼顾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妥善应对一系列复杂矛盾。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支持。为此, 国务院颁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 财政部等部门及时出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公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逐步实现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市场化, 并兼顾效率和稳定。由于不良资产信息的复杂性和缺乏流动性, 市场价格难以准确估计。通过市场化方式处理, 利用市场提供的价格信息, 有助于准确估计其真实价值。市场化方式也有利于增强竞争, 促进不良资产市场的发育, 提升不良资产处理效率。从兼顾稳定来看, 初期进行政策性剥离维护了各界对银行的信心;中期逐步实现市场化剥离加强了对银行市场的约束;最终实现充分市场化, 提高了剥离和处置效率。

不良资产剥离与处置要结合经济转轨与转型等现实问题。在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过程中, 政策设计必须妥善处理经济转轨遗留下来的问题。通过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在整体接收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政策使命, 把化解金融风险和帮助国有企业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以债转股、政策性破产、债务重组、向母公司出售等办法, 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债权、各级政府及所属行政部门作为债务人或提供担保的债权以及特殊行业、特殊企业债权所涉及的复杂矛盾, 使国家和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得到平稳、有效化解。

及时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对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具有战略意义。政府及时干预是化解不良资产、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所在。1999年, 中国政府审时度势, 果断决策,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置不良资产, 使中国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在2004年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情况下, 中国政府又通过主导第二次不良资产剥离, 继续清理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在此次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 中国金融业能够从容应对外部危机的冲击, 与中国前两次大规模清理不良资产和发挥资产管理公司专业机构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当前,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远低于国外同业平均水平, 也明显低于国际银行业的历史平均水平, 为中国金融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对集中地进行资产处理有助于提升效率和审慎监管水平。将不良资产从现有金融体系中集中剥离, 并转移至政府支持的“坏银行”处置, 能够提升市场对银行系统的信心, 但过度集中又不利于不良资产市场形成竞争机制, 因此, 中国不良资产处理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 其优势一是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二是加速市场的形成和完善;三是便于不良资产处理的监管。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处置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三个阶段的情况, 然后分析了我国处置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模式及成就, 最后总结了我国处置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经验。

关键词:银行系统,不良资产,处置

参考文献

[1]韩晶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1) .

13.花旗银行笔试经验 篇十三

不过还好题型和论坛里说的差不多,昨夜22:00想开始做,结果一直登不上去,说是check不到database无法download我的测试题目。加上昨天诸事不顺,认为是天意。于是决定睡觉今天早上做,还好一路顺畅,我果然是压deadline的人啊,非要拖到最后一天。

verbal的sample做了很久,竟然有点紧张了。real test 一开始太悠哉,导致最后一篇文章没怎么读就填答案了。后悔!

numerical时间相当充裕,竟然做完还有7分钟,后悔一开始有一道题目没怎么确定就选了。

14.浦发银行笔试经验 篇十四

第二有些是英语,我尽管是学对外汉语的,可我英语真的很差好吗,cet4就考了462分,六级考了两次都没过,就再没报过,自打大一第二学期四级过了以后就再没碰过英语书。前一段时刻为了考招行,背了一星期的摩根士丹利金融英语词汇,没想到考试还真用上了。整体来说,估量我如今的英语也就高一水平。刚开始做英语的状况不如做行测时好了,大概是良久没做英语有些怯,而且英语比严重,题量比别家银行都多,一会儿无法习惯。单选一路狂蒙,后边的阅览都是仔仔细细做下来的,提前五分钟完毕了。完毕以后,就用余光看看周围人做到哪一题了,我们校园机房的电脑是背靠背放的,我看见我斜对面的男生一向在偷看他周围女人的屏幕,这种不好好考试的人最可恨了。

第三有些性情测验,跟邮储的如出一辙,我双子座割裂的性情再次显示无遗……这一有些通常都提前完毕了,我是三点四十多交卷的。

上一篇:关于微笑的范文450字下一篇:成语中的声物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