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2024-08-15

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精选12篇)

1.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篇一

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来源:吕梁消防政工网

发布时间:2014-5-6

我们经常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广播来了解新闻,现在又出现了互联网,对新闻都有一些感性上的认识。但是,随着信息膨胀,现在社会上的各种新闻层出不穷,所以现在有了一种说法,那就是:在报纸时代,昨天是新闻;在广播时代,今天是新闻;在电视时

代,现在是新闻;那么在网络时代呢,同步是新闻。在这个处处有新闻,人人都读新闻的时代,可以说,新闻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

要,那么,到底什么是新闻?

一、新闻的定义

所谓的新闻,有各种不同的定义,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是陆定一给新闻下的一个定义,就是: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

生的事实报道。它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是新近发生的,不是过去发生的;

第二、必须是事实,不能凭空捏造;

第三、具有传播性,既然是报道,就要对外宣传。从新闻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所具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准确、鲜明、生动。换句话说,可以概括为五个字:真、新、短、活、深。

二、构成新闻的关键词(15个关键词)

(一)构成要素的关键词

作为一篇完整的新闻,大家都知道,它由五个“W”组成,可以说在构成新闻的要素有五个关键词:

1、何时:事实发生时间,也可以说是发稿时间;

2、何地:新闻事实的发生地;

3、何事:用叙述性的文字介绍主体事实;

4、何因:事件发生的背景;

5、何果:事件造成什么影响,加以解释点评。

如何把握这五个基本要素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说明了,只要大家能够在写完一篇新闻报道后,能够将五个要素对号入座,也

就是一篇完整意义上的新闻了。

(二)新闻结构的关键词

新闻结构关键词也有五个,分别是:

1、标题:文章的“眼睛”;

2、电头:本报讯;

3、导语:文章开头;

4、背景:对主体的解释;

5、主体事实:文章主干。

——为什么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呢?我们知道大家看文章的时候一般先看的是它的标题,一个标题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说影

响着人的阅读兴趣。一个好标题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能够吸引人继续读下去。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一般情况下,主副标

题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来拟制,二者相辅相成。

——电头是什么,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其实我们平时看报纸的时候,都会发现一篇文章前面有一些如“本报讯”、“本报北京X

日X日电”、“本报讯XX记者报道”等等,这些就是电头。

——在写消息性的新闻时,导语很重要,它开篇给人们 一个最直接的信息,告诉人们自己想说的是什么事。

——背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解释,阐述事情发生的条件等。

——主体,文章的核心部分,体现作者思想的“闪光点”就在这里。相关内容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讲解。

(三)衡量新闻价值的关键词(含金量)也有五个,分别是:真、新、短、活、深

1、真。一要善于用具体、完整、关键的新闻事实,不要用材料;二要善于用有权威的典型事实;三要选用有情趣的新闻细

节说话;四要善于用点面结合,正反对比的新闻事实;五要学会用叙述事实发表意见。

2、新。主要体现在新闻时效性上。一是体现在时间性上;二是体现在时新性上:(1)主题思想是否新;

(2)与广大官兵想知道的东西是否有结合;(3)表现手法、表达方法上是否新;(4)语言是否新:准确、生动、真实。

3、短。提倡写短新闻。

4、活。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可读性。

5、深。由小见大,主题深刻。

三、消息和通讯的写作

(一)消息

消息分五种,一是动态性消息,二是经验性消息,三是综合性消息,四是评述性消息,五是特写。

1、动态性消息就是具有时效性的消息,讲究的是“一事一报”,比如说在消防执法、执勤中发生的事情,部队当日、当时

发生的事件等都可归为动态性消息之类。

2、经验性消息指时效性不强,源于材料,高于材料一类的文章。它的突出特点是概写成绩,总结经验。在写此类新闻稿件 的时候,有一点需要切记,千万不要象写材料那样高唱“一、二、三、四”歌,而是要从材料中挖掘亮点,总结归纳,突出特色,这

样才有被采用的可能性。

3、综合性消息,讲究一个点面结合,从小入口切入,反映大问题。比如说想反映基层干部现身消防,甘于奉献,我们就可 以从某个干部写起,以点带面,从一个人引出一群人,继而上升文章高度,反映出这个单位干部的精神面貌。

4、评述性消息。局限

于业务领域,这类消息的专业性极强,作为基层的宣传报道员,写此类稿子的机会很少,就不叙述。

5、特写,一般指的是现场短新闻,是对某一事件片段的取裁,也是对事件发生现场的真实再现。特写中多用于部队突发性

事件和案件,在写作过程中多出现具体数字、象声词、场景描写等。因为这一类文章我们写作的机会较少,就不详述。

注意一点,写消息时的导语一定要简洁,可采取提问式、概要式、对比式的写法,杜绝开篇出现“为了„„”、“在„„ 的指导下”等类似的句子。

(二)通讯

通讯主要体现作者对长篇文章的驾驭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构局谋篇的能力。写好一篇通讯很难,难在选材和构思上。一篇通讯稿 少则上千字,多则二、三千字,这就要求作者在文章的主题提炼上、文笔的运用上、细节的刻划上、思维脉络上有一个清晰的映象,对于理性和感受性上的认识必须深刻到位。一方面是写通讯稿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切入点,作为基层大、中队,写通讯稿时不能“大而

全”,而应“少而精”;不要在大书特书先进事迹,而要从个别人、个别事写起,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跌荡

起伏、柳暗花明。

四、重点方面

在宣传报道工作上,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把与其相关的新闻素材挖掘好、总结好、宣传好。突出以下几个环节:

(一)突出基层官兵执法执勤工作这个重点环节。基层部队生活是新闻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官兵,依靠官兵,了解官兵,才能写

出好的作品。根据实际,宣传报道工作重点放在突出官兵在消防执法执勤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以及表现出的 新形象、新风

尚上,对工作思路上是否有创新、在消防执法上是否有突破、在部队管理中是否有新手段、新途径要进行深入宣传。

(二)突出阶段性工作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这个关键环节。根据阶段性工作和年终考核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

作好与之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突出重大节日、重大活动这个有效环节,唱好“四季歌”。尤其每逢“

五、一”、“

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和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消防官兵仍然奋战在消防保卫第一线,其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加以宣传必将起到很好

效果。

2.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篇二

电视台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时应当具备专业的技术、扎实的能力。

1.1 扎实的岗位技能

作为电视台编辑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岗位技能是基本前提,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要强、思维敏捷、理性逻辑能力强、现场指挥控制能力强、艺术审美能力高等。电视台编辑不是仅仅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而是要通过运用驾驭、拼接、组合文字体裁,图像和声音编辑修改,画面整合,标题选取,内容提炼等技能,将新闻稿件处理得更加立体化。

1.2 良好的新闻素养

新闻工作者所做的工作与民众息息相关,发挥着舆论导向的作用,所以电视台编辑必须要有良好的新闻素养,坚持以受众为本的信念,从受众的需求出发筛选新闻素材和处理新闻稿件,从平民的角度来采取贴近民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新闻稿件处理方式,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给人一种亲近感,吸引大众。

1.3 优秀的编辑能力

作为电视台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上要具备以下的编辑能力:首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能够把握好受众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认知,通过画面语言来控制好新闻节奏;其次,要具备对不同画面进行转换和镜头组接的运用技巧来渲染强化画面的表现力度;再次,具备熟练操作同期声的能力,基于清晰、形象、自然的原则来处理和选择同期声,以确保同期声和解说词之间的协调同步、相得益彰;最后,在编排处理新闻稿件上要具有创新意识,基于尊重事实的原则最大化地发挥稿件的传播效果。

2 电视台编辑处理新闻稿件的技巧方式

电视台编辑是新闻稿件的灵魂人物,除了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外,还需要掌握处理新闻稿件的技巧方式。

2.1 要对新闻主题进行升华

首先,电视台编辑在获得新闻素材之后要充分了解新闻素材获取的途径和过程,在尊重新闻记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对录制人员和采访人员所获取到的视频画像和文字内容进行详细斟酌,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在筛选新闻内容的过程中必须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并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其次,在对整个新闻素材全面了解之后,充分发挥文字处理能力和编辑技术,本着简洁扼要的原则,提炼出新闻稿件的主题,抓住能够冲击观众内心的关键字眼,在编辑具体新闻稿件内容的过程中要围绕着这个新闻主题和关键词:眼进行探讨和总结。最后,在完成新闻稿件具体内容的编辑之后,可以对新闻稿件补充一段编后话,以实现全面升华新闻的主题的目的,通过升华新闻主题可以起到吸引观众关注和探讨新闻内容背后主题的兴趣,从而使新闻内容在短时间内的播出就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2.2 优化新闻稿件内容的整合编排

首先,电视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的过程中要重视编排方式的科学运用,本着客观真实不臆造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编排方式对新闻稿件的内容和主题进行有效整合,这样才能实现引导观众舆论导向的目的、提高新闻节目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作用,从而提升电视台节目的质量和效果。其次,采用组合编排方式。比如在有内容相似的新闻稿件出现在同一期的新闻节目中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组合编排的方式来进行整合编辑,也即是说把一些主题相似但内容比较独立的新闻稿件综合在一起报道,这样就可以起到丰富内容形式、扩大新闻主题影响力的作用。最后,采用对比的编排方式。对于一些差异性比较大的新闻稿件,电视台编辑可以将它们进行分类,对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稿件进行润色加工处理,通过对比编排的方式,可以让新闻内容形成相互铺垫映衬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影响,从而产生较强的新闻舆论宣传作用。

2.3 综合编辑新闻稿件的图像和声音

新闻稿件的内容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包括了文字、画面、声音,作为一名电视台编辑,必须具备编辑多种新闻内容形式的技巧和能力,包装和修饰新闻内容,提高新闻稿件的生动性。首先,编辑图像画面。在新闻稿件应用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画面转换对整体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台编辑要本着优先照顾画面播放效果的原则来处理新闻稿件。在全面了解了画面内容和文字信息内容的各种关联性之后,运用恰如其分的生动画面来对新闻稿件进行补充。图像的编辑要充分考虑受众的视听感受,务求画面语言丰富、画面连贯、字幕搭配同步,并使用各种拼接镜头,随着新闻报道的节奏及时转换画面素材,从而增添新闻内容的活跃性,吸引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其次,声音编辑。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声音、图像、字幕的同步展示、完美配合对新闻报道质量有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新闻稿件编辑过程中要处理好声音的编辑问题。

摘要:电视台编辑对新闻稿件的处理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慎重甄选新闻素材,对稿件进行有效整合,并根据新闻节目语言表达的需求编辑新闻素材的展现方式。同时,还必须保证新闻稿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才能使新闻报道形成客观的舆论导向。本文主要探讨了电视台编辑处理新闻稿件的技巧方式。

关键词:电视台编辑,新闻稿件,编排

参考文献

3.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篇三

关键词:新闻稿件 新闻写作 新闻创作 新闻宣传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92-02

新闻宣传稿作为宣传性质的文章,有着自身独特的写作规范与要求。新闻宣传稿的基本落脚点在于宣传,根本目的在于宣传,因此如何把握宣传力度和在宣传方面如何下工夫,是新闻宣传稿写作的基本問题所在。以下就我个人的实践经验,简单阐述一下新闻宣传稿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

一、新闻写作坚持的基本标准

新闻,是以宣传为手段反映当前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是消息、通讯、新闻特写、速写等体裁的统称。由此对于新闻稿件的书写也要求具有一定的标准。

1.真实性:新闻稿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的原则,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生活实践活动的事实;

2.政治性: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从全党工作大局,服务社会民生;

3.时效性:充分考虑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做到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及时快速地投递新闻稿件;

4.重要性:充分考虑所投递新闻报道的影响范围、影响深度,力求发布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

5.内涵性:切合本地方、本部门和本单位的性质和特点,言之有物,传达信息丰富,叙述事实清晰,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6.严肃性:符合新闻稿件的基本写作格式,具有新闻语言风格,结构清晰、合理,语言规范、简练,表述准确、流畅,讲究遣词造句。

二、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稿件因其作用的特殊性,除了要求具备一般文章的要求外,还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具体说来新闻稿件要求有四个字:真、快、短、活。

1.真即是坚持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1)新闻真实性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都要确凿无误。也就是说,新闻事实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准确。这些情况若有出入,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新闻真实性还要求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细节和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任何一种用来修饰和渲染素材的虚构在新闻写作中都是要不得的,那是对新闻真实性的忽视或者说轻视。

(3)新闻作品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也必须确切无误。总之,新闻以求真标明自己的价值,就是要坚决杜绝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为了追求生动感人,凭主观想象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更不要进行主观的“合理预言”,夸大其词,胡编乱造。

2.快即是坚持时新性。

时新性是时间性与新鲜性的合称。新闻写作不但要讲究时间性,还要给人以新鲜感。新闻姓“新”,时间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记者采访必须雷厉风行,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写作上则要坚持新鲜性:内容新(角度新、主题新),形式新(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新闻的最前面、寻找“最近点”)。

3.短即是坚持简明性。

简明是一切题材的新闻作品的最显著的特征。简练也是最高级的写作技巧,对记者来说,更是语言文字方面的最基本的基本功。具体地说,简明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求通俗明了。这是新闻作品写作上一个主要特征和主要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消除生僻艰深的字句,控制句子长度。二是要求简洁凝练。这是比“短”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如何把新闻写短?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工作人员,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a、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b、空话少说;c、一事一报;d、语言准确、简练;e、善于删改等等。

4.即是要坚持灵活性。

如何把新闻写活,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觉得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二是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即择取事实点面结合,跳跃式行文;段落简短,叙事简洁,讲究思想的递进和丰富;讲究逻辑衔接,省去铺垫过渡等等。三是要多写视觉新闻。

三、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规范

新闻宣传稿的写作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特殊的要求。

1.新闻宣传稿要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

新闻宣传稿的根本目的在于宣传,因此在写作新闻的同时需要尤其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同时需要明确一点的是,新闻宣传稿是新闻而并非纯粹宣传稿件,也就是说,新闻专业性的书面语言是新闻宣传稿必备的一个基本性内容。因此,如何把握新闻和宣传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如何在新闻基础上体现宣传的基本作用,是写好新闻宣传稿的一个基本前提。新闻宣传稿具有宣传的多种功能,因此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是新闻宣传稿写作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2.新闻要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突出报道事件的重点。

新闻报道离不开事件本身,事件构成新闻报道的主体,即常说的新闻素材。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突出报道事件的重点,其意义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只说明一点潜在的作用构成。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事件,不是要否定事件发生的主体行为人,因为新闻五要素的基本理论常识规定了新闻事件主体行为人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的地位,本身对于主动性极强的活动主体就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定位,不必在乎上述这种否定所可能发生的几率性;相反,突出事件本身,往往起到意外的遮眼障目的作用,即在突出行为人地位和作用的同时,能够遮掩新闻报道本身从属于行为人、完全为行为人宣传服务的“奴性面目”,即使新闻报道本身丢却了从属与主观的嫌疑,更加突出新闻宣传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注重在规范形式上的创新,尽量避免新闻宣传稿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现象。

新闻宣传稿最大的弊端恐怕在于规范形式上千篇一律的呆板和新闻报道方面千人一面的尴尬。这种弊端的形成既与新闻写作理论本身内在的规律性和机械性有关,同时又是宣传稿所必然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麻烦和窘区。从理论本身来说,新闻宣传稿需要有这样呆板的规律,则必然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因此,如何在实际运作中充分调动新闻宣传稿写作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在规范形式上有大的创新,是避免新闻写作出现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举措。

4.注意新闻语言的专业性和书面化,做到字斟句酌,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4.新闻稿件写作 篇四

1. 标题三号字体、黑体、加粗。

2. 正文小四或四号、仿宋或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3. 行间距1.5倍,首行缩进两字符。 一篇完整的新闻稿,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题及结语四部分。

(1).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

(2). 导语: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一般在25个字或者更少的字数内,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解释消息的主题思想。

(3). 主体:将导语所述具体化,仔细交代新闻事件(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以及如何)

(4).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用以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注意:稿件中尽量不要运用第一人称;并且,在稿件结尾时,不要过分宣扬情感,影响新闻真实性,一定要进出有度

二、要求

1、新闻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

2、新闻构成:题、文、图、表。

3、题:简要、突出、吸引人。

新闻消息稿件写作【二】

我校20XX年校企合作高峰论坛在国教多功能厅举行 本站讯 10月23日下午,在恰逢开封大学建校三十周年庆典之际,开封大学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于我校国际教育学院五楼的多功能报告厅成功举行。

出席论坛的有开封大学董事长李金松,校长拜五四,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储建新,副校长万世明、何世玲,校工会主席范金梅等学校领导。

東莞永大電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丁原璞、浙江贝尔控制阀门有限公司(开封大学98届毕业生)总经理林峰、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工业区党委书记张占武、河南红革玻璃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玉峰、星星装饰工程公司(开封大学94届毕业生)

总经理孔令伟、河南辰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冬子等企业家代表,行政部门、教学单位、教师、学生代表等。

首先,开封大学董事长李金松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校企双方合作的空间越来越大,同时,校企合作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也将不断完善与深化。

企业要与学校一起不断拓宽新的合作领域,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适应企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祖国的建设大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校企合作单位代表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校企合作对于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表示肯定:社会在多元化发展,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大势所趋。

开封大学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率先引入校企联合模式,通过“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促进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学校服务企业、企业扶持教育的双赢局面。同时各企业代表也对校方在人才培养的过程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礼仪的培养;加强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他们希望开封大学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瞄准国际、国内的企业市场发展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视素质教育,加强外语水平,为企业输送有能力、懂业务、会外语的学生,抢占就业的制高点,避免低层次的竞争。

最后,开封大学校长助理曾小平作校企合作主题发言,他介绍了开封大学校企合作现状和开封大学校企合作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凝练了我校校企合作工作的特色,找出了不足之处,最后对校企合作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本届校企合作高峰论坛由副校长赵辉主持。

据悉,论坛结束后,各位企业代表将与相关院部针对有关议题继续进行深入磋商。

5.稿件采编电视新闻论文 篇五

一、做好充分采访准备工作,掌握新闻稿件编辑技巧

有效沟通是一篇新闻稿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有效沟通下,才能编写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的新闻稿件,因此必须给予采访工作足够的重视,为采访环节做充分的准备,熟知采访环节可能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在内容熟知这方面,采访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第一,查阅电视台曾播出的类似节目,掌握其播出时间与播报内容,借鉴对自己有用的画面,挖掘其没有体现的深度,实现与电台同事之间的有效交流。在采访过程中,对于不善言辞的被访问对象,主持人应积极主动地对其进行引导,拉近与其的距离,提高沟通效率。主持人应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从多个方面,旁敲侧击,让被访问者吐露出更多的内容,最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出有效的采访信息。第二,做好与兄弟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如果这些部门有我们需要的资料,则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因此必须与相关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是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与上级进行沟通,比如广告播放与领导出镜特点等问题就要请教新闻主任,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防止不必要的麻烦。

二、实践中需要灵活应变,留有余地

只有就近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才被称为新闻,因此在采编环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而真实是新闻最重要的原则,受限于当时的现实环境,有些记者可能来不及赶回电视台进行后期剪辑,这时就要求记者进行灵活处理。例如,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的方式将新闻内容传给台里的同事,让其帮忙传给审核部门,然后借助当地的网络和剪辑设备进行新闻的采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新闻播放出来。抗拒采访也是采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在这种状况下,记者可以变更采访计划,挖掘另外的新闻视角,用不同角度的新闻内容来叙述新闻,尽量防止冲突事件的发生。当所播报的新闻内容具有很大的争议时,可以让第三方或者当事人来解析和陈述,尽量不要出现自己的主观言论,还原事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如果采访环节中有引用或者借鉴其他人的言论或者题材,应该给予标明,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侵权事件,比如当采访内容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时,采访记者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论。依托网络,当今社会实现了资源共享。例如,我们可以去搜索报社已经报道过但是电视台还没有播报过的新闻,从中挖掘更深的信息,利用电视这一平台来播放类似新闻,与传统的报纸新闻相比,电视新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用动态画面来更好地吸引观众,既要播放报纸上所包含的内容,又要播放报纸所无法表达的内容,利用这一平台来拓宽新闻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增加新闻的信息价值。应充分理解整合新闻与分解新闻的相互关系,整合是前提,分解是目的,普通的电视新闻只是为了向群众传递信息,并不能在社会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但是如果采编人员能够真正掌握信息整合与分解的`精髓,则就有可能做出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社会新闻,既向社会群众传递了某种信息,又能引起他们激烈的讨论。不能把新闻做死,一定要给新闻留下足够的迂回空间,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三、新闻采编需要追求新意

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新闻,有些新闻在某种方面是类似的,因此记者要从多个视角来看问题,尽量播报出不同角度、不同深度、不同宽度、不同立场的动态新闻。除了记者,电视新闻制作部门的其他人员也要具备这种观察力。落笔点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新闻节目的最终播报效果,采编人员的文字描述以及剪辑方式对电视节目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只要理解得足够深刻,再加上完美的后期创作,完全有可能激活本身没有多少噱头的新闻,例如,一个新闻本身没有多少闪光点,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按部就班地叙述,是不会引起社会共鸣的,但如果我们为其塑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其贯穿一些感人的新闻情节,使其成为一个具备舆论价值的新闻,则一定会吸引群众的眼球。动态画面是电视新闻的最强大优势,没有解说词观众还能看得懂已经成为衡量电视新闻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当然,这并不是表示解说词对电视新闻是无用的,相反一段优秀的解说词对画面效果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在另一个层面来说,用画面来传达主要信息,加以一些解说词做辅助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既能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又充分发挥了电视节目的优势。此外要注意的就是画面中尽量避免出现记者对争议事件的主观评论,可以利用同期声或者画面的形式来解决这种问题,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可以对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建筑物或者物品进行重点拍摄,增加画面的冲击效果,比如采用近距离拍摄或者特写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画面,增强新闻的影响力。

四、用专业的编辑方式制作高品质的新闻节目

新闻采编,顾名思义就是采访、搜集以及编辑整理新闻的过程。目前电视台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采编流程,实现了剪辑技术的专业化,根据剪辑资料的不同,节目剪辑分为三大类:一是剪辑单条新闻,二是剪辑多条新闻,三是成片进行后期处理,这些都是编辑人员的工作内容。剪辑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新闻节目的对外展现形式。新闻节目的展现方式以及展示内容往往都是通过画面来体现的。影像优先已经成为所有电视剪辑人员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编辑在“再创作”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应用图像。因为新闻稿件是用来释解画面的,而且在编辑新闻时,应该“声画对位,画出声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解说对画面的辅助效果,提高观众对新闻的理解度。合理地使用同期声也能达到辅助画面的效果。缺少同期声,新闻就会变得晦涩难懂。编排方式对新闻稿件的影响力不容忽视,高明的编排手段能够提高新闻稿的重要性,进而扩大影响力。编排手段也是对剪辑人员再创作能力的一种体现。可以采用综合性的编辑方式来叙述内容,罗列新闻内容,增加新闻节目内容的丰富度,用多种剪辑方式来组合新闻稿件,在形式上提高新闻稿的厚度。在编排稿件时,除了叠加的编辑方式,还可用对比的手段来剪辑新闻稿,从而达到对比、烘托的效果。对于内容相异的新闻稿件,剪辑人员首先要对这些新闻稿件进行分类,然后利用组合或者对比的方式将新闻稿整合在一起,达到深化观众观看印象的效果,进而达到播放新闻节目的目的。

五、结语

6.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篇六

大家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谁做得好,谁就是典型。如刚才我们说的关爱流动女孩行动,我们做的工作是全国都在做的,但我们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有特色,做得有成效,因此,我们石景山就是这方面工作的典型。

谁做了大家都想做但基本上都没做好的事情,谁就是典型。学雷锋做好事,拾金不昧,把工作当事业干,做出一番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工作业绩来,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想要做到的,但是真正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是十分地不容易,因此,谁做到了,谁就有可能就是典型。

谁做了与当前的宣传教育主题有着密切关联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成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典型。比如,当前全国人口计生系统都在学习中央的新“决定”,哪个单位哪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有创新,有成效,谁就有可能成为这一较短时间内的典型。

把上述的一些典型的工作或事迹报道出去,就是通常意义上所称的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的一个容易产生的错误理解,就是把一般的好人好事或者履行应尽的职责或任务当做新闻事件来报道。

7.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写作方法技巧 篇七

1 整理采访中的素材,注意新闻导语的处理

导语作为新闻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它需要把新闻内容通过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而广播电视新闻中的导语与报纸新闻中的导语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只需提供信息,满足信息发生的要素:何人、何时、何地、发生何事,这其中的“人”如果不是非常重要或者是具有特殊身份,有时可以不出现,而直接将事件所发生的地点写出,这可以让受众了解信息来源的真实性[1];而报纸新闻中的导语则要对新闻信息的内容概括出来。

在导语的写作中,必须保持导语语言的简练、语句通顺并且易懂,因此,采访写作中需要仔细地整理采访内容,从采访内容的多个角度叙述导语。例如,在发生一些纠纷的新闻事件,可以从观众群的角度或是他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因素这些方面入手,避免写作本人工作的角度出发,要挖掘出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2 注意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应用

新闻写作中的语言一定是真实可信的,此外,还应注意语言层面在新闻稿件中的核心层次。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时刻保证话筒、文字及镜头的画面是相一致的,各个镜头之间的组合给人们带来的是视觉的效果,而文字则是增强人们的听觉。在广播电视新闻中,不能出现一些文字性的介绍与画面不一致的情况[2]。例如,在采访交通情况时,一边说着交通如何拥堵,而画面中却出现蔬菜或者水果等,这会让受众难以了解新闻实际所展示的信息。再者就是要注意新闻文字稿内容、语句的通俗易懂。例如,在民生类新闻的采访中,如果出现一个不明身份的人在镜头前,那么记者需要获取这个人物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职业、体重、身高等这些表面内容的叙述,然后再挖掘其中的新闻信息,不能单纯叙述某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或者是看到何事的发生,而要进一步的对新闻的背景故事以及来龙去脉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够提供给广大观众一条完整的新闻信息,同时也使新闻的内容出现枯燥、乏味,即使是采访贴近民生的日常生活的信息,也会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之感。

3 加强对广播电视新闻中稿件逻辑顺序的安排

广播电视新闻的报道中,稿件中语言的优美及语句的通顺,能够给观众带来良好的听觉感受,再配上恰当、清晰的电视画面,让观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可以得到良好的视觉感受,通过视觉的刺激,还能够增加观众对新闻信息的印象。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写作中,需要记者紧密地结合所采访的素材,快速的将其组成文字,在内容与新闻画面之间的切换上可以实现地点、时间与人物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从而增强新闻报道中内容与画面之间的合理顺序,同时带给观众画面、文字是“合乎情理”的感受。在广播电视新闻的稿件整理中,记者不仅需要具备良好写作的功底,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与洞察力,从而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此外,在条件与时间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新闻采访记者还要与电视的幕后剪辑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使新闻信息的报道中可以体现出更好的文字与画面之间的结合,如果发生突发状况,记者还可以在新闻的稿件中做出调整,如标明新闻的框架,然后结合采访中所拍摄的内容,实施分镜头设定等办法处理这一突发情况。

4 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中承载许多信息的传播,其中不乏有的内容可能会引起人们共鸣,也有的会带人们带来一些恐惧,如某地发生袭击事件、严重的惨案等,但这些信息基本上属于文字内容方面所带来的信息,而具有专业水准的新闻工作人员,不仅要在信息的捕获方面具备良好的洞察力,而且还需要具有十分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这样才能在采访中引导受访者说出具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在文字材料的真理中,新闻工作人员要摆正位置,严格地根据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合理的写作,有的采用开门见山,有的采用推陈出新,有的采用朴实、流畅的语言,从而表达出新闻中最核心的信息。

参考文献

8.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 篇八

记者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这一环节很重要。要做好新闻报道,可以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采访前,需要了解整个事件和人物的有关材料,了解事件的背景,初步掌握一些人物从事职业的常识,为采访做好准备。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

新闻作品要想生动还应注意细节,做到机智应变。现在的电视新闻采访主要分报道式、谈话式两种,其中谈话式的采访对记者的要求更高一些。记者在采访时必须善于挖掘出那些细微的闪光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新闻。因此,采访时,记者的提问要具体,要根据采访的进展和当时的实际情况随时变换提问方式,要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找到被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话题并作为切入点,然后再逐步引导,进一步了解自己想得到的采访内容。当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后,经过筛选、分析、判断、提炼,思路才会逐渐清晰,主题才会明确,采写的作品才能内容充实、主题突出、详实而又具体、丰腴而又生动。

新闻采访要有针对性。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深入到采访对象所在的环境中去,和采访对象心心相映、打成一片。比如采访一位农民,记者千万别不要把他叫到乡镇办公室,而是要到他的家里或田间地头,和他唠唠家常,谈一些农民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消除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隔阂,才能采到你所需要的东西。还有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的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

电视采访以人的活动为主体,记者必须善于做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疏导工作,告诉他接受电视采访的一些常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情绪。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都会影响采访的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需要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求记者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采访气氛。

有一次,在县“人代”会之前要采访一位人大代表、环卫工人,他叫周甫魁。小周是个转业军人,不善言谈。于是,我们决定到他清运垃圾的地点对他进行采访,顺便拍摄一些现场的进行时画面。清运垃圾又脏又臭,可周甫魁一点都不怕脏累,和他聊天,他只是报以一笑。情急之下,记者随手拿起一位清洁工人的铁锹帮他往车上装垃圾。这时,他赶紧跑过来笑着说:这可不是你干的活。我也一笑:那你就陪我聊会儿天,帮我完成采访任务。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顺势就和他聊起了清运垃圾的事情……谈到工作,他的话匣子打开了……我也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新闻播出后,反响很好,我也深深地感觉到,即兴采访的语言技巧和气氛场合的把握对于一名电视记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被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话题。有一年春播现场会,按照先前制定的采访计划,要采访一位农村干部,于是就把目标锁定在召开现场会的村支书王三红身上。可是会后,这位村支书就是不接受采访,因为他对于今年的种植结构调整不理解,而且这个人性格僵直,对所观种植模式颇有微词。无奈中,我只好定定神,然后撇开采访一事,和他聊起去年的收成,又以晚辈的姿态,向他咨询怎样安排种植才能让农民感兴趣。这样一来,他的抵触情绪消除了,很自信地给我讲起了今年的种植计划和安排,我顺势发挥记者循循善诱的特常,示意摄像开机,很圆满地得到了我想要的采访内容。由此可见,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化解,让采访在融洽的氛围中得以顺利进行。

总之,记者在采访中要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气氛,才能使采访获得成功,为下一步的新闻写作收集到丰富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9.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篇九

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1.首先要了解稿件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总体来说,稿件可分为:新闻类(包括消息、通讯含人物、事件、新闻照片)、文学艺术类(包括特写、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散文、随笔、游记、故事、小说、幽默笑话、书画、摄影作品)、评论类(即言论稿,也包括杂谈、杂文)、社会生活类(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卫生、保健、婚姻家庭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等等,凡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相关的内容都算),理论文章(即论文)。新闻稿件讲究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文学艺术类讲究艺术性、欣赏性、哲理性。社会生活稿强调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评论稿强调启迪性、教育性、参考性。论文强调专业性、科学性、价值性。2.要挖掘好题材。怎样发现好题材并加以利用,这往往是许多初学写稿的人最大的困惑。要挖掘好题材,要求作者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好题材在哪里呢?象你们公司现有6个职能部门,下辖电力调度室、6个变电站和7个乡镇供电营业所,电网履盖全县9个镇、8个行政村、789个自然村,为此,只要你们多观察、多留心、多收集材料,新闻的稿件一定不会少。3.写稿时要做到“三勤”。采访收集到材料以后,就要勤想、勤看、勤写。平时应多看一些书报,看别人怎样写稿,有什么技巧。并注意把一些好文章、好题材、精彩段落和话语记录下来,以便以后参考借鉴,有条件的最好去参加上级或相关新闻报道的写作学习培训班,对提高写作水平,争取写出高质量的稿件,都是非常有帮助的。4.开始写稿时一定要从小篇着手。力求做到语言精炼,通俗易懂,文笔流畅,多写一些自己有一定专长和爱好的、熟悉内容的稿件,比如你是一名电工,只要你热爱了这一行,象你喜欢某一项活动一样,喜欢写稿,就会熟能生巧,逐个突破。去年你们公司向各级新闻单位投了61篇稿件,被采用了34篇,用稿率还是较高的,但主要是上你们公司网站的,上报刊只有2篇。我认为,你们开始写稿时,你们有一个网站作为宣传你们公司的阵地,首先要立足向网站投稿,我看了一下你们区公司网站,采用的稿件不是很难上稿,只要你们多写勤写一定会多上稿的。5.切忌抄袭等不道德行为。同时要做到事实求是,不能为了上稿乱编造事实、新闻,片面地追求新、奇、轰动效应。多写一些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以及贴近生活的题材,比如以前你们公司电费收缴公示到村组都是群众关心的,通过公示,偷电现象就没有市场,群众就可互相监督,这些虽然小事,但却是老百姓关心的事,在梧州日报刊登了。总之,写稿不能贪大求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优。6.写文字稿时,最好用方格纸书写或打印。稿件书写要工整、清楚、不能潦草。现在基本上都是用电脑打印,但也有一些人用手写,用手写的要用钢笔或黑笔,电脑打稿发稿很方便

10.电视新闻稿写作与电视新闻摄像 篇十

文/登歌

一、电视新闻写作

(一)、电视新闻的特点:实、快、新、短,声画结合,形象直观。内容真实、报道及时、事实新鲜、篇幅短小。新闻语言的特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二)、电视新闻的分类:按报道形式可分为:一般消息、新闻特写、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等。其中电视消息按时长不同分为:短消息(1分半钟以内)、长消息(4分钟以内)。按报道的内容分为:事件消息、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等。按报道形式分为: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等。

(三)、电视新闻的结构:通常分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几部分。有时,还包括背景材料。

标题:标题是整条新闻的眼睛,是对新闻内涵的概括和浓缩。题好一半文,电视新闻的标题要力求简练、准确、生动,起到提示新闻主题的作用。

如:去年夏天,国内出现了一个谣言,说今年的香蕉里面长虫子。就是这个误导信息,造成海南岛香蕉卖不出去,大量成熟的香蕉烂在地里。人民日报刊出了一则消息,题为《败于信息?败于信息!》,这样的标题紧扣新闻主题,让人过目不忘;前不久,央视2套《今日观察》栏目播出了一期关注G20峰会的新闻评论节目,标题叫做《20位超级歌手,难唱同一首歌》,标题不仅提示了新闻主题,而且形象生动,意味深长。

如:“泸州历上首位奥运冠军今日诞生”,强调新闻时效。“江阳小将邹凯勇夺三金”,突出新闻人物。标题不同,报道角度也不同。标题取大了有无病呻吟之嫌,让人反感。取偏了会导致文不对题,观众看完新闻之后会有种上当的感觉。标题过于平淡(如用一般会议名称做新闻标题),很难引起观众的注意。标题太夸张又有失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比如:“泸州的士的十宗罪”,用在网络上无所谓,用在电视上就过火了。

导语:是新闻的先导,当然位于最开头。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要求有实质内容,不要空洞无物。因此,要尽量将最有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主体: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总的要求:与导语相辅相成,内容充实,材料典型,层次清楚,手法灵活,富有新意。结尾:特指能够深化新闻主题的最后一部分。根据新闻内容或报道角度的不同,消息结尾的写法多种多样。大体分为:评论式、总结式、启发式、展望式、引用式、背景式、数字式、补充式等形式。

背景:背景是指对新闻事件产生的相关条件和有关知识、政策法规等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介绍。目的是帮助观众理解新闻内容或延伸思路,深化主题,再或者是为了丰富内容,增加趣味。

背景的写作必须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滋有味。特别强调一点,新闻写作时常常要用到一些资料,它通常是背景材料的一种,运用恰当,会为新闻增色,增加报道深度。但记者一定要咀嚼材料,吃透精神,融会贯通。切忌照搬照抄,滥用材料。

(四)、电视新闻的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后来增加了一个要素:如何(HOW),用英文字头简称“5W1H”,被人们称为新闻六要素。过去强调前面的五要素,一个都不能少。现在更为灵活了。有时,电视新闻报道中可以省略某些要素。比如一般性会议报道,不用写在哪里(几楼、几会议室等)开会。

(三)、把握新闻采写的特点:记住五句话。敏于捕捉:新闻工作者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要增强新闻的敏感性,才能发现并抓住身边的好新闻。获取新闻的途径很多,报纸、电视、网络、会议、简报等。要当“两广总督”,广泛接触社会,广交各界朋友,以增加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要有政治敏锐性、新闻敏感性、工作责任心,不要眼睁睁看着好新闻从你身边溜走。

例:有时手里没有摄像机,或电池用完等情况,不要忘了眼睛就是最好的摄像机,写成口播新闻也可报出来。要苦练基本功,养成善于学习、长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要善于领会领导意图,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由表及里,顺藤摸瓜,找出新闻背后的新闻,用好用尽手里的新闻线索。

勤于采访:新闻是采访得来的,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不要把眼睛仅仅盯在会议室,要走到群众中去,走进生活中去,走进实际工作中去,找出鲜活的东西来。要找准采访对象,讲究采访技巧,用眼看、用心听、用手记。采访到位,新闻就成功了一半。

例:有位新闻同行曾发过这样感慨:坐在家头、捏着烟头、皱着眉头,思考了两个钟头,稿子还没开头。这是许多记者的体会,同时说明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精于构思:确立新闻主题、巧选报道角度、体现匠心独运。

例:昨天我们单位有位记者跑乡镇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攻坚行动的新闻,回来我问他收获如何?他说没什么“名堂”。因为主要是要整治街面上违章支篷搭架的问题,本来想反映政府整治力大,严格执法,强力推进些项工作的,但执法队伍去的时候,多数违规建筑群众都自己拆了,大整治行动拍起来场面就没看头了。我说这有什么啊,反过来报道不行吗?这正好说明政府的宣传动员工作做得到位,群众积极响应,主动拆除违章建筑,这机样报道不是更好吗?记者采访为什么要先入为主,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呢?

疾于运笔:采访结束,迅速成篇,又快又好。一是报道时效性的需要。二是既能写出真实感受,又不至于忘掉重要的信息。

把握细节:拍摄时不要放过细节,撰稿时也要处理好细节。新闻的亮点往往需要用细节来刻画。现代新闻报道提倡: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要能抓住细节,写出人情味来。做到语言生动活泼,故事扣人心弦。例:昨天,我们的新闻栏目播出了一条流动法庭在一乡镇某村开庭审理因车祸造成的经济赔偿案。这是一条好新闻,它反映了法官转变工作作风,利用流动法庭把政策法律送到了村民的家门口。文稿叙述很清楚,把车祸发生后的责任认定、医疗费用多少、保险理赔金额、被告欠款情况都一一讲清了。画面拍摄也很稳定,各种景别都用到了。遗憾的是,我们在审片时,从头到尾没有看到任何反映真实情况的票据、认定书、调解书等细节内容。我想,观众可能跟我一样,也想看看这些东西吧?

(四)、电视新闻写作技巧 第一、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用事实说话,经得起推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是新闻的原则。让观点从报道中自然流露,而不是“指点”出来。这里讲的真实客观是相当的,绝对的真实客观无法做到。

例:不说绝对的话,不讲过头的话。如:有人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地面干净,显然就言过其实了。

2、精选事实,以小见大。在纷繁的事件中精选出最有价值的事实(未必就是大事)。有时,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

3、正反并举,对比衬托。这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手法。将今昔、正反不同的事实组织在一起形成对比,让人一目了然。

例:去年8月,我们的新闻栏目报道了一条新闻,说的是某实验学校把几十名灾区学生接到学校,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和补习条件。文稿开头这样写道:“记者刚走进某学校,只听见空荡荡的校园里传来了朗朗的读声。” 这个对比手法的运用显然没处理好,咋一听有种灵异的感觉。后来,编辑给改成了“眼下正值暑期,正是各学校都在放暑假的时候,某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却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一起去看看。”这一改,有对比了,而且通过设问的方式,还给人留下了悬念,吸引人想看下去。

4、集点成面,点面结合。这既是写作原则,也是表现技巧。选取一个“点”,把这说细、说透,具体客观。再结合到面上去深化主题。这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综合性、经验性的新闻报道比较适用。

5、目击实录,再现场景。这是电视新闻报道中最常采用的手法之一,也最能体现“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好处有三,一是采用第一人称讲述,是记者或被采访者的现身说法。内容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因此真实可信。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央视记者张泉灵在映秀等灾害现场所做的几个感人肺腑的报道。我觉得,象这样的报道应该写进新北广的闻教科书。二是事件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展开,因此时效性较强。三是形象生动,现场感强,能吸引观众眼球。

6、言简意赅,画龙点睛。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中的议论而言的。值得注意的是,议论必须是从新闻事实中自然而然引发出来的,而不是硬塞进去的。

7、适时引语,借口说话。发挥电视的优势,把自己想说的话,借别人的嘴说出来。使报道更加客观,真实可性。引语必须准确,不得歪曲原话,不得断章取义。

第二、新闻要追求精练。要尽量把新闻写短,因为短才能快,而且容易让新闻信息饱满,这样才能留住观众。方法有四:

1、一事一报,笔无旁涉。文稿不蔓不枝,短小精悍;

2、提炼精华,巧取一隅。突出重点,发现亮点,体现特点;

例:近期我们做了一组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系列报道。众多企业几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市场变化莫测,产品销售受阻,资金周转困难。在应对措施方面,沉着冷静、树立信心、调研市场、找出对策,这些都是共性的东西。如何反映出他们的不同之处,让别的企业看了可从中到些启示呢?这恐怕就要巧取一隅才行了。在做某酒类生产销售企业的节目时,我着重讲了一个故事:一年的迷茫让老总如坐针毡,临近年关,企业工资都发不出来,通过市场调查,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确定了调整产品结构的思路,一个星期时间开发出一款新产品投放市场,春节前的二十多天时间,销售了11万箱酒,收入600多万元。凭着一个点子,让企业找到了过冬的棉袄。而对另一家石油钻采设备制造公司应对危机的报道中,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了企业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使得自身肌体强健,抗风险能力增强。立足产品特点和自身优势,在别人回港靠岸之时,他却转身向海,走出国门,今年一季度就拿到了1千多万元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0%。这就是亮点所在。

3、选材典型,举一反三。用典型的事例让报道变得生动。例:去年春夏之交,我到一个叫水中坝的蔬菜基地采访,村民反映黄瓜卖不出去,每斤一角多钱都没人要。详细了解才知道是因年初低温灾害使全区的早菜普遍受到影响,于是菜农们大面积补种黄瓜。因成熟期推迟失去了泸州早菜的优势,加之产量斗争,从而导致全区好几个菜蔬基地都出现了黄瓜好货贱卖的情况。然而,我到另一个村采访时了解到菜农艾某却没有众多菜农的烦恼。因为他看到各地都在补种黄瓜的时候,就预料到市场可能出现黄瓜饱和的情况,从而改种青花菜,一斤就卖到几块钱。不但收入没有因灾受损,反而大大增加。后来,我以菜农不光要钻研技术,也要研究市场为新闻主题,及时写了这篇报道。

4、以小见大,视角新颖。大题小做,生动具体,一叶知秋。

例如:通过一个灾区孩子在泸学习生活来表现“江阳爸妈”活动的成功开展,进而反映江阳人援助灾区的无私大爱。

第三、新闻要有鲜活性。新鲜的东西好卖,没有谁爱看冷冰冰的面孔,也没有人喜欢呆板枯燥的报道,所以,新闻要讲故事。除了讲究事实新鲜、角度新颖而外,电视新闻还应追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要学会用画面语言来表现,让报道显得更直观。要让观众如临其境。要把新闻事实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它的新闻价值,从而提炼出富于时代气息的新闻主题。这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功。

(五)、会议新闻报道应注意的问题。除了党代会、党委扩大会、人代会、政协委等高规格的会议报道,要注意会议的议题、议程等形式外,一般会议报道应淡化形式,注重内容。做到跳出会议报会议,有的甚至可以不提会议。只要把会议精神准确传达出来,能够深入进支做延伸性的报道当然更好。千万不要把会议新闻搞成新闻会议,观众不会买账的,一般观众谁会想看你在电视上开会,想看的人早就参加了会议。而我们作报道的目的是什么,是让更多不了解会议内容的人知晓。因此,我们宣传的目的又怎么能实现呢?

例:比如报道农业生产方面的会议,就可以跳出会议去写,再加上些反映农作物生长情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图像,就会使新闻更生动。

(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忌讳:

一忌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二忌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三忌添枝加叶,夸大事实;四忌关注表象,忽略本质;报道浮在上面,容易误导观众;五忌材料堆砌,思路混乱;六忌形式重于内容;在会议报道中最容易犯这个错误,把时间、地点、会议名称、参加人员说完就占了一半多的篇幅,真正该报道的内容却一笔带过了。要知道,会议精神及其延深的东西才是观众所关心的。七忌抄总结、抄简报,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如:报道统计数据,经济指标等。只报综合排名第几,指标多高。对如何取得这一成绩的关键问题却只字未提。新闻报道不是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既要注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报道的目的不仅要让大家了解令人鼓舞的成绩,还要让观众从创造辉煌业绩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八忌声画两张皮。文字解说与画面根本不是同一回事,让人看着就别扭。

(七)、上送新闻稿应注意的问题

1、要考虑媒体的视角。对同一件事情,媒体不同,报道角度也有区别,我们在写上送稿时,应考虑到媒体的不同视角。

2007年“八一”前夕,川台有个约稿:主题是“区委书记重视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由泸州台新闻部和区广电站联合采访,并分别在各自的栏目做了报道。《泸州新闻联播》的用标题是《江阳区积极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江阳新闻》用的标题是《陈文调研我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而上送川台的新闻标题是:《爱军精武好书记,细微之处见精神》。仅从标题上看,就能看出两级媒体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角度各有不同。

2、为方便联系,上送新闻的稿件上要注明来稿单位、通讯员姓名、联系方式、撰稿日期、磁带编号,以便于工作衔接。

3、除了自采稿件上送外,可以采取推荐选题上送,待双方沟通之后进行联合采访报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电视新闻摄像

(一)、摄像前的技术准备

认识摄像机:广播级摄像机和普通DV。前者更专业,技术指标更高,操作相对复杂。后者高档一些的也分手动调节和自动模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傻瓜摄像机。摄像机大致由镜头、调节控制、视音频记录、取景器、液晶屏、电源等部分组成。

1、焦距: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一般我们说:焦距就是透镜是中心到焦点的距离。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所成的像大,镜头焦距短(渐近广角)所成的像小。注意: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是两回事,新闻摄像主要看它的光学变焦。

资料:普通DV大多具备10-20倍以上光学变焦能力,配合数码变焦可达几百倍。理论上讲,10倍变焦就可以拍摄到70米以外的场景,已经足够了。镜头根据其焦距的长短,即拍摄时的视角,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等。

2、光圈:用F值(指数)来表示,从F1.8(DV为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到F64等。它决定进光量的多少,关系到画面的亮度。光圈F值越小,在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就越多。当镜头焦距不变时,光圈指数F的数值越小则光圈越大。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通常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此外,许多摄像机还有增溢功能,开启后可增加亮度(6db、12db),但画质将变得粗糙。

3、快门:决定拍摄曝光的速度。摄像机的快门值从慢到快为1/50、1/60等„„直到1/2000。正常快门速度为1/50。拍摄前手动调整快门速度,然后摄像机(自动模式)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来。要学会用光圈和快门来控制画面与光线。

例如:在拍摄普通电脑屏幕(CRT)时,画面会不停的闪动。只需将电脑刷新频率调整为60HZ,然后将摄像机快门调整了1/60,使之同步,画面就不会闪动了。

4、照度:通常我们说的画面亮度是指物体曝光程度,而照度是指物体单位被照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单位为勒克司(lux,法定符号lx)。照度大小直接影响曝光程度。拍摄时要根据不同环境,配合光圈和快门来选择合适的照度。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有两种曝光方式可选。一个是自动曝光;另一个是程式自动曝光(选择预先设置的用户设置单元)。

参考:白天、夜间、室内、室外、阴天、晴天等不同环境,光的照度不同。如:一般情况下,阴天室外:50-500 IX;晴天室外:300-2000 IX;电视台演播室:2000 IX。

5、景深:指影像的前景清晰点到后景清晰点之间的距离。它的存在使镜头具有真实在现视觉感受的能力,使画面具有虚实对比的关系,从而可以突出被摄主体,制造出更加真实的空间感。

资料:影响景深的因素:

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焦距的长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反之亦然。距离的远近:摄像机离被摄物体越远,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6、白平衡:在不同的环境光线状况下,物体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摄像机感光器件(CCD)对白色容易产生误判,导致拍摄的画面偏色。比如白色物体在室内暧光源下它会偏黄,在蔚蓝色天空下会偏蓝。白平衡调整就是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的图像色彩和人眼看到的景物色彩相一致。

参考:不同光源的色调是用色温来描述的,单位是开尔文(K)。万里无云的蓝天,色温为10000K,阴天约为7000-9000K,晴天阳光直射下的色温为6000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K,钨丝灯(暖光源)的色温约为2600K,日出、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K。

7、像素:指摄像机镜头传感器的有效像素数量,分动态、静态和总体像素。与DC(照相机)不同的是,DV的像素不一定越多越好。一般40多万像素就可以达到普通电视的分辨率(720×576=414720)的有效像素了。

8、存储介质:磁带、光盘、硬盘、SD卡、P2卡(数字高清)等。当下以磁带运用最为广泛。

(二)、摄像中的艺术实践

1、拍摄用光的选择:

光的照度:要合理控制光线强度。前面已经介绍,不再赘述。

光的方向:顺光、侧顺光、逆光、侧逆光、顶光、仰射光、平行光等。光的不用方向,将对画面层次、色调、色彩产生影响。对新闻摄像而言,多用顺光或侧顺光,少用侧逆光,尽量不用逆光。其它的光源,实际工作中,通常由不得记者选择。

2、拍摄角度的选择:平视、侧视、俯视、仰视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视角方位构成不同的人、物造型。会议新闻多用平行视角,结合部分侧视(如拍会议受场地限制时)角度来完成。拍摄角度往往是由拍摄位置决定的,因此,拍摄新闻就有个站位、抢位的问题。比如:拍摄领导慰问走访,记者应抢在前面,才能拍到正面图像。

3、拍摄景别的选择:

远景:视野开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场景;

全景:显示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能较好地反映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会议新闻的第一个镜头和最后一个镜头常常用到。)

中景:人物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能反映出人与物总体特征的局部;(会议新闻也常用到。)近景:显示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内心情感或物体较为细节的部分。如:会议新闻拍摄领导。

特写: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物体细部的画面。排除一切多余形象,突出人物表情或物体部特征。最能反映细节,强调内容的景别。如:握手(领导与群众的手,招商签约的握手)、激动的表情等。特写运用要有目的,不要滥用。

4、构图:按形态分:静态构图(如树林)、动态构图(如运动场)。按线形结构分:水平线构图(如教学楼)、垂直线构图(如高楼)、斜线构图(如街道)、曲线构图(如河流)、黄金分割式构图(如播音员出口导)、九宫格构图(右上方的交差点最为理想)、圆型构图(如广场跑道)、对称与非对称构图。

构图原则:保持摄像机的平衡、突出被拍摄主体、注意多个主体联系、排除干扰信息、画面整洁流畅。

构图要点:立意要“准”(让镜头“说话”)、画面要“精”(力戒杂乱无章)、主体要“明”(处理好主体与陪体及环境的关系,比如领导调研。)、图像要“美”(艺术表现力)。

5、镜头长度:新闻镜头以4到6秒为宜。按下记录按钮后,心中开始数数,估计时间到再按一下停止拍摄。关机前的最后一个镜头可以稍微长些。

6、拍摄的方法:固定拍摄、移动拍摄(推、拉、摇、移、甩)。移动拍摄时(主要指摇摄)要把握好起幅与落幅。长度一般以2至3秒为佳,便于后期剪辑。

(三)、新闻摄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稳定压倒一切,忌讳图像晃动。多拍固定镜头,少拍移动镜头。做到平、稳、准、匀的方法:一是拍摄时尽量摒住呼吸,控制好机器;二是尽量靠近被摄对象进行拍摄;三是选择好站位,摇移拍摄有讲究。忌讳无目的地使用推、拉、摇、移镜头。

2、尽量避免逆光镜头出现。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来减少逆光发生,迫不得已时可启用摄像机的增溢功能。

3、学会运用不同景别、不同角度拍摄,丰富镜头的表现力,让新闻的图像更好看。横摇镜头最好不要超过180度,否则将给人晕厥的感觉。初学者容易犯该毛病。

4、合理选择拍摄内容,为新闻主题服务。拍摄什么图像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乱拍一通,浪费自己的磁带,也浪费别人的表情,更耽误制作的时间。尽量避开有干扰信息的内容。

如:报道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拍摄清洁工人清扫街道时,刚扫过的干净路面上还留有 “办证号码”清晰的字样。这显然不应该出现在画面中。比如,被采访者说今年庄稼长势良好,背景画面却正好相反。诸如此类的情况应当避免。

5、合理运用同期声,包括现场同期录音和现场采访,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突发事件现场等,只要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6、会议新闻拍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领导图像拍摄尽量用正面镜头(除非场地限制)。按照一般的惯例,同级媒体拍同级别领导及上级领导才使用近景(大家通常说的“特写”),同级别以下领导及参会人员一般用中景或接近于近景(二到三个人出现在画面中)。

B、镜头讲究对称性。主席台一组、参会人员一组,或检查方一组,迎检方一组。拍摄顺序一般从大景别(全景)到小景别(近景)、从主席台到参会席、从主要领导到其他领导; C、抓紧在前十分钟拍摄完所需镜头(参会人员整体精神状态较好),余下的时间做笔记,补拍领导讲话或与会者发言的镜头。有时会场人不多,坐得不集中,可在会前提醒主持人调整坐位,便于拍摄。

7、摄像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检查电池是否有电、磁带是否装好。有时,为抢镜头,要提前开机。比如在下车之前就开机。

11.电视新闻摄像的技术与技巧 篇十一

一. 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技术与技巧

电视新闻通过图像与图像连续衔接表达内容。电视新闻摄像人员以敏捷的判断力及熟练的摄像技巧去捕捉被摄对象最富有本质特点的情节、细节以及精彩生动的画面,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件中发现事物的精细点,应用图像的容量和图像的选择,去创造声画并茂的电视画面。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摄像人员应该懂得如何应用光线、影调、线条、形状等形式元素为节目主题内容服务,挖掘别人想用但还没有用过的角度,利用多角度、多景拍摄,给后期编辑制作留下足够的编辑空间。

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好的电视新闻效果是强烈的,是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突出環境中的主体,起幅与落幅应果断、干净利落,并有适当的长度,在推进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结构中的中心位置,推拉速度要以侧面俯摄,但无论是“摇”、还是“推拉”镜头,都要尽量缓慢移动以保证画面的稳定,否则会出现跳跃式的突变,使观众产生厌烦感。移,是指移动机位和变换镜头,是摄像重点需要掌握的部分之一。移动画面通过内容的不断变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弥补定点拍摄的不足,形成多样化的视点,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等复杂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对复杂空间表现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构图,是指摄像把物体在画面结构取景范围内进行艺术真实、合情合理的安排和组合,使其成为一种令人感到美妙的形态。电视的画面构图有着自己特有的规律和原理,画面结构要简单明了,坚持一个画面反映一个典型事件的发展过程,不可出现多中心、多主题。

二. 摄像个性化行为特征与想象力对电视画面的影响

电视摄像是一门艺术,有着自身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就是电视记者在拍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摄像记者的工作拍摄行为需要遵循新闻传播的普遍规律,但同时又具有极强的个性化行为特征。摄像记者的个性化行为特征,主要通过富于个性的画面内容选择、画面构图处理、画面技巧运用和画面语言组织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摄像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个性化行为特征在日常拍摄新闻过程中,突出表现记者的想象力。一部好的电视新闻片,不仅与编导、剪辑、录音合成等环节有关,而且摄像人员的个性化行为与想象力在电视片制作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象是构思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电视摄像也不例外。想象的作用还在于通过摄录的电视画面,形象而有力地吸引观众并使之产生共鸣。在发挥想象力时,必须注意空间感、立体感、质感,充分运用透视、光线、线条、色调和镜头组接等手法和技巧。摄像师无论带着怎样的“客观”来拍摄事物,但画面里表现对象的景别、位置、近远以及推拉摇移和色彩造型等都是由有人的因素来决定的。电视新闻片、专题片作品成功与否和摄像人员的丰富想象力紧密相关。丰富的想象力主要来自摄像人员的日常观察,深入的理论学习。

三. 运用“无剪辑拍摄”意识,提高摄像水平

“无剪辑拍摄”源于电视新闻拍摄,是一种高效的新闻拍摄方法。在电视新闻拍摄中的“无剪辑拍摄”意识,是指摄像记者要具有蒙太奇思维的能力,要了解报道的总体构思。在这基础上,再对拍摄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拍摄。在电视新闻拍摄中要具有“无剪辑拍摄”意识,关键是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和拍摄时的镜头处理。

“无剪辑拍摄”意识,体现了摄像记者的综合制作水平。首先,在新闻发生时,摄像记者能敏锐地捕捉到新闻事件中有价值的信息,对新闻事件有预见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能掌握整个节目的拍摄思想和基本框架。其次,要具有编辑的基本素质。摄像记者要懂得电视编辑选取素材的标准,遵循电视镜头组接的原则,并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始终遵循编辑的基本原则,要始终带着编辑的意识去拍摄,用编辑的眼光选择镜头画面。

12.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篇十二

一、对电视新闻质量进行有效保障

电视新闻质量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稿件来保证, 所以稿件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新闻的质量。新闻编辑在挑选稿件时, 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新闻事实多, 而报道的时间有限, 无法全部进行选择。小到一个城市, 大到一个国家, 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新闻事件, 编辑需要收集到各种的新闻和情报, 并且集中到编辑部中。但是由于这些稿件来自于不同的单位和地区, 内容各异, 作者的写作水平、对新闻事实的剖析理解能力等都存在着差异, 所以编辑需要能够对这些稿件的质量做出判断, 合理取舍。二是需要结合电视的编辑方针来进行挑选。对于新闻编辑来说, 编辑方针是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 不管是搜集材料、新闻写作还是标题的拟定, 都需要在便捷方针的指导下来进行。举例来说, 法律新闻和民事新闻作为两个典型的新闻类型, 编辑方针就存在较大差异, 法律新闻着重于宏观的和政策性的法律事件报道, 而民事新闻偏重于一些微观的和日常生活的服务内容, 基于此法律新闻的稿件应当注意选择当前发生的大小法律事件的报道, 民事新闻稿件则应当着眼于民众日常生活, 突出新鲜性和娱乐性。各个新闻的编辑在挑选稿件时, 都必须考虑到电视新闻本身的报道方针这一制约条件, 根据需求来对稿件进行适当的取舍。

二、把好新闻“三关”

电视新闻在编辑过程中, 一定要对“三关”把握好。其一则为思想政治关。在对新闻稿件进行选择中, 要确保其基本政治思想是正确, 其能够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相符合。同时也要对政治界限以及公开报道的科学性进行分析, 注重对国家和党的机密进行严格保密。其二是新闻事实关。注重要对新闻稿件中的画面以及情节内容事实性进行检查, 检查其是否出现前后矛盾或者和科学事实相违反、不合乎情理等地方, 更要检查其是否出现了虚构、嫁接以及“张冠李戴”等错误问题。其三要对文字声画关进行把握。即要对稿件中的文理不通之处进行修改, 将新闻稿件中的用词用语以及拍摄画面的正确性进行检查修改。另外还要确保稿件文字通俗易懂, 实现视听特点和声像同步的结合应用。

其中电视新闻具有传播内容丰富、迅速、共时空效应等特点, 它具有真实反映客观事件的能力, 新闻采访要将时效性和真实性紧密结合, 新闻稿件更要对真实度进行提高, 这不仅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还保证电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而防止虚假新闻的产生也许将客观及时和新闻价值相统一, 以此来高度统一其时效性和真实性, 电视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信才会有所提升。

三、确保稿件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新闻稿件选择的重要参考条件, 其中新闻稿件新闻价值的判定依据主要包括有:1、时效性。在新闻稿件中, 新是其最基本的属性, 如果连新这一特点也就不具备, 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新闻。新闻本身的定义也就是关于最近所发生事实的报道, 一则新闻在今天报道能够称之为新闻, 如果明天报道也就非常有可能不会得到人们的关注。新闻也被成为是“易碎品”, 讲究的就是快, 尤其是在现今这个电视直播和网络新闻发展环境下, 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也能够迅速的被“零距离”进行播出, 就像之前的NBA比赛以及英超联赛等, 之前均是通过现场记者的报道对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解, 现今则可以让你“零距离”对整个过程进行观看, 并且集听觉、视觉为一体的观看比赛过程。在新闻价值和时效性密切相关的现在, 其时效性越强那么新闻价值也就越高。因此也就出现一大部分记者为了能够确保新闻的时效性, 而不计代价, 甚至不择手段, 以此对新闻价值进行提升。2、公效性。这也是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影响要素。我们通常所讲的公效性也就是指公众效益或者说是社会需求。对一条新闻的价值进行判定, 就要对其受传者的数量和受效大小进行分析, 不用说一条受众达到一万的新闻, 其价值必定要高于受众为十万的新闻。因此我们在对稿件进行选择的时候, 就要看其价值, 反复对其进行考虑, 思考这条新闻发出的作用是什么?后果是什么?3、重要性, 这也是对新闻价值进行判定的重要因素, 其中包括人物重要、时间重要、时间重要以及背景重要。因此在电视新闻稿件选择中, 一定要依照以上原则, 首先对新闻价值进行判定, 新闻价值越大, 其质量越高。

综上所述, 对于电视的新闻编辑来说, 在挑选稿件时, 必须从保证稿件质量、打造电视新闻特色、坚守正确的新闻报道方针这三个方面入手, 挑选出值得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符合电视宣传价值的高质量稿件, 以承担起电视台应当担负的社会功能, 更好的服务于群众。

摘要:电视新闻编辑选择高质量稿件, 对于打造特色电视新闻节目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因此在稿件选择中, 也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本文就对电视新闻编辑高质量稿件的选择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编辑,高质量稿件,选择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玉.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与技巧[J].魅力中国, 2010 (28) :118-120.

上一篇:心理部活动方案下一篇:关于开展“抓末端、抓细节、抓经常”作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