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习记录

2024-09-20

政治学习记录(精选8篇)

1.政治学习记录 篇一

老颜集乡初级中学政治学习记录

会议时间:2012年9月28日

会议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王学彬

会议记录人:杜普强 会议内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处年人保护法》 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工

缺席人:无 内容摘要:

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十九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三条 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四条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

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专门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

第二十六条 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2.政治学习记录 篇二

对于如何提高游泳教学效果,教师们总是习惯于从改革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手段、提高练习数量等方面去考虑问题,这些是必要的。然而,将学习流程的理念及运作模式运用于游泳教学,则是从另一个层面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应用了现代流程学理念,把学习这个浩瀚而繁杂的工程,通过流程图以巧妙、简洁的方式描绘出了寻疑、暂存、解疑和巩固四个程序的运作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学习流程的导向作用,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无序问题,解决了学习过程中瞬时目标不清晰的问题[1]。配合学习流程,让学生记录学习档案,可以全方位展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足迹,促进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升华提高,也有利于合作与分享,体验成功。在高校游泳课程的上课之初,让学生明确学习流程;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让学生记录学习档案,此方法能否提高教学效果,是本研究的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为保证季节的统一性,选取汕头大学2007年秋季学期游泳选修课学生125人和2008年秋季学期游泳选修课学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

2.2 教学实验设计

2.2.1 明确学习流程

蛙泳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承接性和结构性。承接性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前后不可置换,如必须在熟悉水性之后才可以学习具体动作;学生掌握漂浮站立后才敢做蹬壁滑行等。而结构性体现在某些技术动作的掌握是由其他几个技术动作掌握后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蹬腿配合呼吸是建立在连续呼吸和蹬腿动作都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完整配合则是在呼吸、蹬腿和手臂动作都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学会。游泳学习的承接性和结构性特点,正是流程教学的长处所在。因此,本研究针对汕头大学游泳课的教学条件,设计了蛙泳学习流程(图1),目的在于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课程的各个学习环节及其承接关系。

2.2.2 记录学习档案

本研究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学习记录档案,档案要求学生对流程表中六个重要环节(上表中双边框环节)进行记录,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说明,包括要求掌握的课次、本环节的动作要领和掌握的量化标准等,学生则在其中填写是否能完成本指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习体会、改进方法等。档案记录可通过虚拟教室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学期末须上交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

2.3 研究方法

2.3.1 实验前分组

为保证学习流程记录表不会互相传阅,因而将前者作为对照组,将后者作为实验组。实验前进行摸底测试,测试结果(表1)经卡方检验,P=0.91(>0.05)。可以认为两组学生在上课前游泳基础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2 教学与考核

使用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学流程、教案,并由同一教师执教。所不同的是对照组的学生上课前并不了解整个学习流程,基本上是教师教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事实上学习流程和教学内容还是与实验组相同的。而试验组的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学习流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且要求学生随着课程的进行记录学习档案,学习档案在期末要上交,教师要对记录表进行评价。 统一考核标准,考核采用游泳距离为主结合技术评定的方法进行验收。

2.3.3 数据处理

对考核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验证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

由游泳距离和技术评定的测试结果对比(表2、表3)显示,试验组学生的游泳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别(P<0.01)。

3.2 分析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并与外界相互作用,去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起到目标指引的作用[2]。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对照组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太清楚自身在学习中所到达的位置,他们总是处在等待知识传递之中,因而学习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实验组的学生则通过学习流程一目了然地明白通往学会游泳的路径,他们对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都非常明确,清楚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有哪方面的欠缺,因而他们更能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能做到合理分配,有的放矢。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思想,其中一个观点是把教材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要求学生作出积极的反映,对学生的反映要及时地反馈和强化[3]。这个观点对于游泳教学是适用的,因为“学会游泳”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是一个大而艰难的目标,可能会产生畏难的情绪,在对照组的教学中,学生畏难情绪的出现频率就要高于试验组的学生。实验组的学习流程和小目标设计,正是使各个学习目标变得触手可及,由于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在学习中总能不断地体会成功,总能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形成“成功—自信—学习欲望—更大成功”的良性心理循环。

卢布姆认为:常规的群体教学,在整个课程或学习的每一阶段里,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学习误差,这些学习误差和以后的学习误差混合起来,个人很难纠正这些误差,只有在学习的某一时刻所产生的学习误差能够在与以后的学习误差混合之前就得以矫正,才不会出现学生最后学习成绩的巨大差异[4]。通过记录学习档案和交流及教师评价,实验组的学习评价就变成了一种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能促使及时反馈和及时矫正,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负责的态度。

把学习档案作为评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这是评价主体互动化的体现。学习档案所体现的内容,也使得评价的内容多元化,学习档案中不仅包含了学生对自身知识、技术、技能的认知,还包含了心理、情感、协作等信息[5]。这对教师多方面了解学生,调整教学方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 结论

4.1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自我反馈能力,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有能力把握学习的整体和阶段目标,认识自身的不足及遇到的困难,并有能力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反馈。因而,在普通高校游泳课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流程,记录学习档案是可行的。

4.2 对学习档案的评价,能促使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方式的动态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4.3 通过明确学习流程,记录学习档案,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再只注重于结果,过程也是同样重要的。这样的过程,每一步都是有路可循的,每一步也都是踮起脚尖能够着的,因而使得整个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充足,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如密,王恩军.自主学习的内涵、流程及其教学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5)

[2]刘智运,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内化与外化的双向建构学习理论研究[J].教学研究.2008(5):283-290

[3]陈宁,王怡菲.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35-136

[4]叶新新.游泳教学中教学评价法的设计与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

3.政治学习记录 篇三

【关键词】科学记录 科学探究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5-02

小学科学的新课程改革给学生发展带了最大的优势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探究”。在《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成为科学课的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我们的科学老师往往把学生动手操作视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唯一方式,其实在课标中明确提到了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因此,我认为要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方式有很多。而课堂教学中的“科学记录”就是探究活动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因为它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科学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引导学生灵活地进行科学记录,可以使他们的探究更深入、更有效!

一、精心设计记录表格,体验形成过程

现在的科学课,要求我们精心准备探究活动,让学生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因此,我们也要在课前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实验记录表。而我们所谓“精心”设计的记录表,有时过于繁琐、复杂,使学生索然无味;有时要求显然过于笼统,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这些看似新鲜夺目,花费很多心血设计的记录表,其实都是用处不大。

那如何设计有效、使用的记录表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设计时应考虑探究活动前的安排

教师对探究记录表的设计应该从活动前的准备开始,要提前充分考虑本次活动所用的时间、填写的要求、如何有效地记录等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尽可能有效的实验和记录。

2.设计时应考虑探究活动时的记录

在科学课中,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实验活动,他们很难在中途割舍下手中的实验来填写记录表。还有的同学不喜欢记录是因为他们认为记录太枯燥。干巴巴的几个字对他们没有吸引力,特别是需要用很多文字来做记录的,更是无人问津。因此,我们就要设计一些简单的记录表,尽可能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如:使用图表、画图、标本(照片)等,另外在版面的设计时,尽可能符合小学生心理。这样,学生在填写记录表时就会增加填写的兴趣。

例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实验的记录表可以让学生用“↑”、“↓”来表示沉浮,这样就节省了时间,又可以让学生当场记录。再如《月相变化》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剪出各种月相,贴在记录表上,这样的记录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月相观察更加明显。

3.设计时应考虑探究活动后的评价

记录表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在活动后的分析、交流上。因此,教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记录表在展示与交流过程中是否简单,学生的汇报是否可能没有顺序、随意等。另外,记录表的设计也要考虑到记录后评价,如果只有学生的汇报缺乏评价会使学生的记录积极性受到打击。

例如在记录表的最后可以加上不同形式评价语,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录表进行自我评价等。

二、人人参与记录过程,巩固科学概念

自从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以后,我们发现在很多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中,老师给每位学生布置了不同的任务,有的是实验员、有的是观察员、有的是材料员、有的是记录员。各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记录的任务则往往由记录员来完成,好像其它小组成员与记录没有任何关系,久而久之,其它成员将会懒于动笔,漠视记录。记录绝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由自己的记录,别人的记录我们只能作为参考。因此,我觉得在探究活动中,我们不能机械地安排一名记录员,要让每个成员有机地结合,他们都应该有自己的记录表。

我听公开课的时候,发现上课的老师都会使用记录表,而且他们也确实非常用心地设计这些记录表,但在下课了以后,很少有老师问及学生手中的记录纸。

例如,我在听《抵抗弯曲》一课中,老师对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宽度的数据分析非常仔细,学生的记录表中也详细的记录了实验的数据。但是,当我下课后去询问学生纸的厚度、宽度对抗弯曲能力,哪个影响较大时,惊奇地发现有好多学生竟认为影响是一样的。

为什么呢?他们的记录表上有明显的数据啊!他们的回答告诉了我答案“记录表4人拼一张,我们没有。”是啊,记录表有利于学生的回忆和反思,面对自己的记录表,通过自己的回忆和反思,能使他们更好的巩固自己的科学概念。

在许多的公开课上,我也发现学生很少会把这些记录纸保存起来。因为,每个小组只有一张记录纸,所以学生大部分都把它扔进了垃圾筒。他们并不懂得这一张纸的价值所在,但如果我们能让他们人手一张,也许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流失了。因此,我认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记录,让他们都保存一张有价值的记录表,这样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将有很大的帮助。

三、合理分析记录数据,体现真实价值

郁波老师曾经说过:“科学课的记录表是要学生填写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际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记录没有‘对与‘错的标准,描述的是真实性与准确度。”

虽然现在的科学教学是以探究为核心,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快乐、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但是,我们在重视学生探究过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探究得出的结果。

现如今,很多的科学课在探究活动结束后,只是代表性的让几个小组发表他们的实验记录,更多的小组则是在倾听老师的总结。而有的则是老师讲活动过程中指导好的几个小组请上台来展示一下,对一些有问题、记录“错误”的小组根本不加理睬。甚至,有些老师在活动结束后根本没有时间来安排学生的分析、讨论、交流时间,对于学生手上的这些记录表,只是作为这些科学教师点缀课堂的装饰品。

其实,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这些记录,也许我们能指导或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例如在《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这课中,学生自制了洋葱表皮细胞,每个学生都画下了自己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细胞。在随后的讨论、汇报中,多数的学生都发现了洋葱表皮的细胞核,但有一个小组却没有观察到细胞核。我马上追问其他同学“你们觉得出现了这个结果,他们小组在做观察时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学生说出了很多可能,最后分析发现:因为他们使用的物镜和目镜都是低倍镜,所以需要学生在进行测观察时无法发现细胞核。根据这个有用的结果,我再次强调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显微镜时的注意事项,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

因此,我们不能把这些看似没用的探究结果给丢掉了,只要加以分析这些实验结果终能体现其重要价值。

另外,我们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交流、总结出有用的东西,让他们亲历整个记录的过程,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记录表的作用。然后,让各小组展示他们的探究、记录成果,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学生慢慢地意识到科学记录的重要性,自觉养成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好习惯。

四、科学评价记录结果,发展学生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眼下我们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方法还不是很多,许多老师还是会用考试的方法,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科学素养。其实,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像学生的学习一样,要用事实来说话。所以,我认为可以尝试用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把学生的记录也作为期末考核的一种形式。例如,将学生记录表的积累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也可以学生现场探究、记录、分析、汇报,教师根据情况现场打分等。这样既让学生倍感新鲜,也能让学生重视平时的记录、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得到极大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实验记录”是科学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的科学老师继续一起探讨实验记录在课堂上的有效使用,促进学生真正的亲历探究的全过程,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充分运用形象化的科学记录,有效促进科学概念的形成》 李伟臣

[2]《科学记录的深思考》 曹炳达

[3]《灵活地进行科学记录》 韩玉明

作者简介:

4.7月份政治学习记录 篇四

地点:电教室 主持学习:王淑杰

参加人: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

1、传达教育局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2、开展“强师德 铸师魂 树形象”教师公开承诺书鉴定活动。

4月22日全市教育系统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教育局召开。会上党委副书记林成做了《适应新常态 奋力新作为 努力开创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新局面》工作报告、局纪委书记宋忠平就纪检工作做了《严明党纪 强化监督 落实责任 推进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作报告,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张光旭同志作的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

一、深刻认识和自觉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二、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三、坚持固本强基,突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四、驰而不息反“四风”、正行风,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环境。

5.党员政治学习记录表 篇五

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信念坚定、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和力量所在。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就会精神懈怠、意志消沉,淡化党的观念、漠视党的纪律,最终滑向违纪甚至违法。全面从严治党,光靠纪律是守不住的,必须立根固本,树立高尚精神追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努力解决好“不想”的问题。

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然要求广大党员清正廉洁、严格自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于试行,修订后颁布实施,对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要求,修订《准则》要“化繁为简、突出重点、针对时弊”,这切中了问题的要害。廉政准则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内容过繁,“8个禁止、52个不准”难以记住、也难以践行;凝炼正面倡导不足,禁止性条款过多,没有体现自律的要求;禁止性条款又纪法不分,既与党纪处分条例重复,又与刑法等法律规定重复;“廉洁”主题不突出,不能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且适用对象窄,仅针对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这次将廉政准则修改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成为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廉洁自律规范,是我们党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向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紧扣廉洁自律主题。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目前人民群众对不正之风反映最强烈,对腐败最痛恨,对改进作风、廉洁自律要求最迫切。《准则》抓住这个最突出问题,鲜明提出坚持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的规范,要求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对党章关于廉洁自律要求的进一步阐发和具体化。

体现宣示性。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向来是从高不就低。《准则》开宗明义,提出全体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将落脚点放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展现党的先锋队本色,树立起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的高标准。

坚持正面倡导,变“不准”为“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要靠自觉,靠长期的自我修养和党性锻炼。《准则》把原有的“8个禁止”“52个不准”有关内容移入同步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只提出正面要求,不作禁止性规定,要求党员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遵守党员行为规范,还要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既面向全体党员,又突出“关键少数”。廉洁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准则》将适用对象扩大到全体党员,要求党员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同时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更高要求,二者相互贯通、浑然一体。

新修订的《准则》,继承和发扬党的制度建设的好传统,借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表述,向全党提出“四个必须”和“八条规范”(即“四个坚持”“四个自觉”),集中展现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追求。《准则》仅281字,做到了要义明确、一目了然。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准则》的立意内涵,把握精神实质,以自觉践行的实际行动凝聚党心、赢得民心。

党纪处分条例: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

纪律是党的生命。党的纪律保证理想信念宗旨,体现优良传统作风,保障路线方针政策。无数案例证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党员守住了纪律,就不至于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治本。党的以来,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从严治党、严明纪律的要求,为管党治党确立了鲜明导向,为修订党纪处分条例指明了方向。

《条例》于19试行,经过修订后于颁布实施,对加强党的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其中不少条款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需要。突出问题是:纪法不分,半数以上条款与刑法等国家法律规定重复;对政治纪律规定不突出、不具体,对违反党章、损害党章权威的违纪行为缺乏必要而严肃的责任追究;主要违纪情形针对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没有覆盖全体党员。修订《条例》要解决突出问题,体现党纪严于国法、突出党纪特色,使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

尊崇党章,细化纪律。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遵循党章,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党章,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修订《条例》从全面梳理党章开始,把党章和其他主要党内法规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纪律要求细化,明确规定违反党章就要依规给予相应党纪处分。将原来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为主的10类违纪行为,整合规范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6类,使《条例》的内容真正回归党的纪律,为广大党员开列了一份“负面清单”。

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不管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政治纪律。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认识模糊、思想麻木、意识淡漠。加强纪律建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第一位。《条例》针对现阶段违纪问题的突出表现,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对反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增加拉帮结派、对抗组织等违纪条款,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党的集中统一。

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在全面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条件下,原《条例》最突出问题就是纪法不分,仅这一点就凸显了修规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修订《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纪法分开。凡是国家法律已有的内容,就不再重复规定,共去除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在总则中重申党组织和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分则中规定,凡是党员被依法逮捕的,都应中止其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党员权利,凡是党员干部违法犯罪,除过失犯罪外,一律要受到党纪处分,从而实现党纪与国法的衔接。

体现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是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的题,成效有口皆碑,必须驰而不息、坚持巩固深化。《条例》将党的以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方面的要求,转化为纪律条文,体现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是一阵风。针对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新问题,增加了权权交易、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利等违纪条款。突出群众纪律,新增了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诉求等违纪条款,对破坏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行为作出处分规定,用纪律保障党的宗旨。

修订后的《条例》适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了对依规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实现了纪律建设的与时俱进。《条例》是管党治党的一把戒尺、党员的基本底线和遵循。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底线思维,敬畏纪律,守住底线,防微杜渐,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制度最终靠人。离开了历史责任,没有忠诚干净担当,再好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准则》和《条例》既是对党的各级组织的有力约束,也是全体党员的基本遵循。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是各级党委(党组)、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共同责任,必须全党一起抓、全党一体执行。

抓好学习宣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准则》和《条例》与学习党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把握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自己摆进去,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联系自己的职责,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解决最突出问题,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纪律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把《准则》和《条例》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校教学课程和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加强宣传,唤醒党章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组织意识,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

党委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严明纪律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党章第37条规定:“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领导一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领导本身就包含着管理和监督。各级党委要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跟上中央部署,真正把纪律严起来、执行到位。执行《准则》和《条例》,决不能只是墙上挂挂、嘴上说说,必须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寸不让。要把党的领导融入日常管理监督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咬住不放、一抓到底,在坚持和深化中形成习惯。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在严明纪律中体现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敢于负责、敢于较真,同一切违反纪律的行为作斗争,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纪委要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打铁还需自身硬,监督执纪的人首先要做遵守纪律的楷模。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各级纪委必须发挥带头作用。把纪律挺在前面,是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又一次深化。要坚守党章赋予的职责,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定位,既要立足当前,聚焦目标任务,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又要着眼长远,坚持标本兼治,把纪律挺在前面,监督检查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要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切实转变惯性思维,从线索处置、纪律审查到执纪审理各环节都要以纪律为准绳,真正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运用情况作为检验评价工作的标准,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6.政治学习记录 篇六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1月4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总结前阶段司法所行政工作;

2、分析当前街道社会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

3、研究浦萄兴车祸死亡调解方案;

4、学习“劳动法”。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1月18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分析前阶段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2、研究华惠清涉拆事件,制定防激化上访措施及下阶段工作;

3、学习“劳动合动法”。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2月1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总结前阶段工作和社会矛盾调处情况;

2、排查刑释解教、矫正对象情况;

3、部署春节期间社会稳定工作;

4、做好老上访户吉凤英摔伤事故上访稳定工作。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2月25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耿生国、钱小海、张煜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部署春节后司法工作和两会期间稳定工作;

2、学习“物权法”。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3月12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总结前阶段工作,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2、部署下阶段工作;

3、学习“无锡市拆迁管理条例”。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3月23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分析当前街道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

2、部署下阶段工作;

3、学习“土地法”。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4月12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总结前阶段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情况;

2、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情况;

3、下阶段主要工作要求,做好拆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4月22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总结前阶段工作,分析排查当前街道社会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2、研究部署社会稳定工作要求;

3、学习“婚姻法”。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5月10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分析前阶段街道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

2、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重点做好稳定工作;

3、学习“江苏省工伤保险条例”。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5月24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总结前阶段维稳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情况;

2、分析当前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3、部署下阶段工作。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6月8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总结前阶段社会矛盾调解工作情况;

2、研究分析当前主要矛盾及化解方案;

3、研究布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6月21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张煜、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分析街道当前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

2、研究部署区党代会期间社会稳控工作方案。

3、研究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活动和争创星级司法所相关工作。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0年7月5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马永仁、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总结前阶段社会矛盾调处工作情况,分析当前不稳定因素;

2、研究震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工王德辉死亡事故调处方案。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0年7月19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马永仁、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分析当前街道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

2、研究南桥头村朱文秀家庭矛盾调处方案;

3、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0年8月14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马永仁、耿生国、钱小海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分析当前街道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

2、浦炳兴谈最近调解个案的体会;

3、学习新的人民调解法。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0年9月23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马永仁、耿生国、钱小海、张 煜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分析当前街道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

2、研究剖析中立化工与职工补偿款矛盾调处方案;

3、学习新的人民调解法。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0年10月20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马永仁、耿生国、钱小海、张煜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分析当前街道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

2、探讨工伤事故赔偿矛盾调处方法;

3、学习新的人民调解法。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政治、业务

学习记录

时间:2010年11月21日 地点:司法所

参加人员:吴祖兴、浦炳兴、马永仁、耿生国、钱小海、张煜

记录人:钱小海 学习内容:

1、分析当前街道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

2、学习探讨征地拆迁方面矛盾纠纷方面的调解要领;

7.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篇七

一、“以人为本”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原动力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 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如果学生不喜欢你, 那怎么有兴趣听你上课, 更谈不上对政治课有兴趣了。由此可见, 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的通道, 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 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 在教学中, 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 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为了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平时要经常找同学谈心、交流思想, 以诚相待, 特别是要向学生谈谈自己在中学时期学习政治的感受, 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挫折, 这些困难挫折又是如何得到解决的, 让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人, 愿意同你交朋友, 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愿意对你诉说。

二、认真预习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助推力

预习能增强求知欲望, 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 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的精神, 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学生搞好预习, 我设置了“预习通知单”, 就是每讲完一节课都布置下节课内容和“通知单”有关内容。一般预习通知单的设置要讲究方法, 否则预习变成了家庭作业, 会使学生感到厌烦。预习要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 巧妙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讲到“国民收入的分配”时我设置了这几个问题: (1) 由于三鹿奶粉的问题, 现在很多奶农把牛奶倒掉, 你认为是生产过量吗?还是我国人民不消费?它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相同吗? (2) 受金融危机影响你家中每天生活消费受到什么冲击? (3) 物价是不是越低越好?

这样, 从基础知识出发, 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大到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 学生希望得到这样的预习通知单, 他们感到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在等着他们探索、发掘, 而基础知识就是采掘机。

三、活跃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牵引力

新课程背景下, 上课已经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自”传授, 而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次次真情“对话”。心理学家研究显示, 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 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 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 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 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 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久而久之, 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 要做到一天一道菜, 一菜一个味, 百吃不厌。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 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 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故事、游戏、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 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把爱心带进课堂, 把生活带进课堂, 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 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 兴趣自然也来了, 在课堂上睡觉、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我觉得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单纯地停留在传授知识上, 还应挖掘每课中的思想内涵, 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 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来达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 经常变换教学形式, 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 使学习兴趣与日俱增。

四、生动和新鲜的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爆发力

8.让政治学习轻松起来 篇八

“结构化、概括化”内容包括“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两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结构化、概括化的策略粗浅地介绍如下。

一、知识内容结构化、概括化的策略

“知识内容结构”是由学科基本概念为核心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它形成的基础是对琐碎的、零散的、表象的知识进行整合,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强调知识内容的整体性。

找到一根有效的“红线”,是将单个的、零散的、不便记忆和把握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平台的关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的不同,选择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联系。

“概念辐射法”即以一个核心概念为基点,全面辐射课本中与这一概念有关的知识点,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形成一个以此概念为核心的知识系统。例如“商品”这个核心概念,可以向四周辐射含义、属性、价值量、价格、对生产者的要求,进而形成一个以“商品”为核心的知识系统。

“主体统领法”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为背景,着眼于其中不同主体的表现,如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政府、政党、民族、国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经济生活中的政府、企业、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等,解析其各自的行为原因、措施、作用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富有运用性的知识系统。

“问题指向法”指运用“是什么”(性质、本质、体现等)、“为什么”(原因、目的)、“怎么样”(意义、价值)、“怎么做”(手段、措施)等问题引领学生把握知识联系。如“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问题”,就包括“公民政治生活的表现或内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因”“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公民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等层次,并将每一个层次进一步分解,带出更多的相关知识点。

“主题整合法”即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主题需要出发全面搜索知识。如有关“民主监督”的教学,就可以把散见于政治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的有关内容进行集合,包括:(1)监督权的含义;(2)民主监督的方式、渠道;(3)我国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意义、要求;(4)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原因、措施等。从而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关于“民主监督”的新知识系统。

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情境的变化,指导学生把知识点按一定的线索和逻辑关系进行新的整理,梳理出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以培养学生灵活、综合的运用能力。

二、方法程序结构化、概括化的策略

“方法程序结构”是结构化了的一套办事操作步骤,体现了一种“技能”,即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去办事的能力,强调方法技能的整体性。这是知识升华为智慧的关键,也是“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方法程序结构”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掌握了“方法程序结构”,就掌握了主动学习的工具,掌握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不同教材的编写体例,中观上整体感知教材、重点把握知识的三遍读书法,微观上划分主谓宾理解概念、把握知识区别的方法。

“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范围、指向、对象(主体、客体)”三个角度的审题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以及“从问题焦点出发、展开联想、确定知识联系”的思维导图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规范答题的方法,辩证地、历史地回答问题的方法,根据不同题型高效答题的方法。如“原因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从材料中的问题找原因;二是从设问中找原因,明确主体与客体,分析原因与意义。主体、客体分别讲,多个主体分开说,内因、外因要找全。“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依据材料中的问题对症下药找措施;二是根据不同的主体找措施。“意义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从不同的主体说意义;二是从不同的方面说意义。“辨析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补全内容,指出缺点说片面;二是肯定正确说合理;三是摆明观点说措施。“体现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找焦点、想知识、定联系。

如何确定要点:下笔之前定要点,相同内容成一点,要点独立不重复,要点内容“三联系”,语言简练二三句。

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和方法程序,就具备了最具迁移价值的知识,具备了较高的学科能力,具备了较好的思想方法和学科素养。同时使学习的过程成为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升华为智慧的过程,让学生在“会学”的同时“愿学”“乐学”,真正达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轻负高效的目的,让政治学习轻松起来。

(责任编辑 袁 妮)

上一篇:一年级小学生寒假学习计划下一篇:中职学生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