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策研究室2005年工作总结(精选9篇)
1.市委政策研究室2005年工作总结 篇一
市委农办2005年党建工作计划2005年农办机关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目标,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新一轮发展的大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我办农业农村工作水平上新台阶提供政治保证,市委农办2005年党建工作计划。
一、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今年一件关系大局和长远的大事来抓,摆上今年机关支部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整个教育活动积极稳妥地进行,努力实现提高机关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机关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紧密联系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实际,切实抓紧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每个阶段的各项工作,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要坚持做到三个 “ 贯穿始终 ”,即把提高党员思想认识,调动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贯穿始终;把实践 “ 三个代表 ” 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抓落实求实效贯穿始终。按照市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的要求,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机关党员中开展有理想,创统筹发展之新、有本领,创服务农村干部之优、有谋略,创总揽全市 “ 三农 ” 工作之先、有形象,创全市干部群众满意之业的 “ 四有四创 ” 活动。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教育活动计划,广泛开展学习党章、讲党课、写体会、测知识、学先进,围绕 “ 六个先进性 ”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向深入,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加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机关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
(一)抓好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把机关学习与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三农工作“二个趋向”的重要科学论断。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尽职尽责,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与此同时,组织机关同志结合岗位职责,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三农工作政策文件,学习一些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落实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上下功夫,做到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坚持每月二次的机关集中学习制度,保证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24次,并建立学习档案,定期通报学习情况。坚持机关党员学习交流制度,每个党员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全年至少写出一篇有深度的学习理论文章并进行交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安排每位办领导中心发言、作辅导报告及上党课全年不少于2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学习观念,坚持开拓创新的学习方法,今年每位机关人员应努力做到 “ 四个一 ”,即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季度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半年写一份总结,每年写一篇调研文章或典型经验材料,年底进行交流评比,党建工作计划《市委农办2005年党建工作计划》。有效发挥机关图书室的作用,使之成为机关干部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
三、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树立“亲民、务实”形象。
(一)、密切联系基层和群众。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重视群众对干部问题的反映,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发挥农办联系农村紧密的优势,切实转变作风,多替农村群众讲话,真正成为我市农村农民的“娘家人”。加强农办联系村工作,实行农办党员联村一对一制度,重视扶贫结对工作,完成好今年的扶贫结对任务,努力树立农办机关的“亲民、务实“形象。
(二)、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载体,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农办是新成立的单位,必须通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来赢得社会和群众的认可。首先是增强宗旨意识。教育机关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记党的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自觉纠正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正确对待权利、地位和利益,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践中去,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次是强化法制意识。在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转变观念,尽快适应行政管理理念、方式等的变化,自觉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自觉执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章办事。再次是加强调查研究,组织机关干部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结合农办工作实际,写出有份量的调研文章4-5篇,并把调研成果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三)、创建文明单位。自加压力,进一步加强机关的软硬件建设,争创市级文明单位。以开展争创“先进科室”为抓手,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机关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
(一)、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市委要求,把机关党建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支部要认真履行《条例》规定的各项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起好政治保证作用,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把争创“规范化党支部”列入重要工作。按照建设一个好班子,抓好一支好队伍,形成一套好机制,培养一种好作风的“四个好”要求,明确创建重点,完善创建机制,重视创建过程,做到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党员发展工作要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切实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新党员质量。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党的活动全年不少于12次,参加率在90%以上,全年安排4次以上的党课,4次党员组织生活会,4次党员大会,坚持每月一次支委会,每季度一次党小组谈心会,机关党支部每季度一次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分析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过好双重民主生活会。督促每位党员认真填写《党员民主生活记录本》,按时足额收缴党费,并做到半年上墙公布。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建群团组织,进一步增强机关的凝聚力。
(一)、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思想政治工作分析制和重要情况报告制等有关制度,坚持每季度一次的思想政治工作分析制度,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分析党员干部思想现状和实际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如采用谈心谈话、家访、召开家属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党员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并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同时要严格管理,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正气,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各项工作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尽快组建机关工会组织,切实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作用。组织后的群团组织要以活跃机关文化生活为主线,积极组织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年安排组织一次机关同志外出学习考察活动,结合“七一”、“国庆”、“中秋”等节日,每季度组织一次联谊活动,以增强机关的凝聚力,促进机关精神文明建设。
五、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认真贯彻和执行XX市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落实各项措施,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其它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二)、要强化监督意识,加强对党员干部职工的监督管理,与检察机关共同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的机制,不断扩大监督途径,创新监督手段,突出监督效能。认真落实市委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
(三)、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尤其是党纪条规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市委农办2005年党建工作计划
2.2005年政策法规股工作总结 篇二
2005年政策法规股工作总结
一年来,政策法规股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兄弟股室的帮助下,认真做了本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全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农资打假专项整治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局领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安排法规股认真组织了法律法规宣传、春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等农业执法工作。按照局领导的要求,法规股组织了种子管理站、土肥站、植保站、农药管理办公室等执法股室站依照自身职责团结协作认真开展了农业执法工作,年初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的方案。
(二)、加强宣传力度,维护农民权益
法规股按照上级的要求,3月15日等时间组织了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日。法规股还组织了3月7—13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活动,组织了农业执法人员抽调了宣传车组成宣传队,深入18个乡(镇)进行了《农业法》、《土地承包法》等农业法律法规。散发宣传单1万余份,受训群众达1万余人。通过组织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农资经营户依法经营的意识。
(三)、完善执法措施
县农业局为了规范好农资市场,依法加强了农业执法力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取首查不罚制。对于违法情节较轻的农资经营户先予警告不做出罚款,如果下次再发现其有违法行为,则依法予以严惩,可以给予首次违犯的农资经营户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活跃市场经营气氛。
2、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跟踪追击,限期整改,如在农药检查中发现一些农药经营门店的农药摆放不规范、杂乱无章,高毒农药和杀鼠剂未设专柜单独摆放,农业执法人员就现场监督经营者对农药归类摆放,并对高毒农药和杀鼠剂设专柜单独摆放。
3、认真清理整顿农业系统所属农资经营主体。县农业局对农业系统所属的农资经营主体继续进行了清理整顿,加大了日常监管力度,依法规范其经营行为。并要求其严格执行并落实国家有关农资价格的各项政策措施,严禁违法违规经营或乱涨价,坚决杜绝坑农害、损农伤农事件的发生。
4、加强抽检,强化监管。加强对种子、肥料、农药的抽检工作,依法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对于不合格产品一经发现立即曝光,引导农民放心消费。
5、完善制度,规范执法。县农业局制定了《行政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监察举报制度》等一系列执法责任制度,公示农业行政执法程序、监察举报电话等。进一步规范了农业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和农业案件的的办理程序。
(四)、加强农资市场执法力度,取得明显效果
1、种子方面。共检查种子种子企业2家、经营户96家,目前已完成备案92家,建立种子经营档案92家;查处种子违法案件7起,其中种子不合格4起:六塔1起、古城1起、县城2起;经营未定审品种3起:古城1起(品种是邢抗6号),县城两起(品种是咏玉1号、99B);共扣押玉米种子350斤,棉花种子150斤,共计500斤。对以上情况都依法进行了处理。
2、农药方面。共检查企业2家、农药门店86家,整顿市场18个。共检查农资品种194个,其中种子98个,农药96个,其中修改标签内容7个,冒用农药登记证的2个,另外有擅自修改标签内容、扩大使用范围和更改商品名等违规行为,未发现假劣农药。对以上情况都依法进行了处理。由于部分农药经营户思想不够重视,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药产品摆放混乱;二是个别是农药经销户对于高剧毒农药没有设立专柜,无明显标志;三是部分农药经销人员对高剧毒农药保管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对此,我们立即对出现这些问题的经营户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农药要立即按照类别及毒性进行分类摆放,并且要求摆放整齐有序;二是没有设立高剧毒农药专柜的经营户要即设立高剧毒农药专柜,加强管理;三是要求农药经营户加强对鼠药、高剧毒等农药的有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保管意识和措施。
3、植物检疫方面。检查中发现有部分种子经销商户种子无检疫证或手执检疫标识而未粘贴等现象,执法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4、肥料方面。通过对18个乡镇的肥料市场的全面检查,经检查未发现有经营假劣肥料的现象。
全年共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农资经营户80人,出动执法人员600人次,出动车辆120台次,对全县18乡镇农资市场进行了多次有重点的拉网式排查。通过农资打假活动,共散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规范了农资经营秩序,有效遏制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二、查处有害蒜薹
3.市委政策研究室2005年工作总结 篇三
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5年春节期间活动安排的通知
(哈办秘[2005]1号)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办委,市直各党组、党委(工委):
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按照精简、高效、务实的原则,对2005年春节期间活动安排如下:
一、座谈联谊活动
(一)2005年1月14日(农历十二月初五,星期五)14:30时,在市委1号楼301会议室召开“离退休干部迎新春座谈会”。市委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出席,通报200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05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2004年全市干部任免工作情况。正局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参加。
此项活动由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负责组织。市委办公厅负责起草市委主要领导讲话材料,市委组织部负责起草干部任免工作情况通报材料,市委老干部局负责组织参加人员和有关会务工作。
(二)2005年1月20日(农历十二月十一,星期四)9时,在市委l号楼301会议室召开“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迎新春座谈会”。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负责人和部分专家、学者以及有关中直省属在哈单位、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
此项活动由市委办公厅、市科技局负责组织。
(三)2005年1月21日(农历十二月十二,星期五)9时,在市委1号楼301会议室召开“哈尔滨市银企对接迎新春座谈会”。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各金融单位负责人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及民营企业家参加。
此项活动由市委办公厅、市工商局、市中小企业局、市金融办负责组织。
(四)2005年1月24日(农历十二月十五)前,在市财政培训中心举行“哈尔滨市与铁路系统新春联谊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出席,邀请哈尔滨铁路局、哈铁分局领导和有关负责人出席,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商务局负责人参加。
此项活动由市委办公厅、市经委负责组织,市商务局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五)2005年2月4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星期五)16:30时,在友谊宫召开“哈尔滨市军地首长座谈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驻哈部队首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此项活动由市政府办公厅、市民政局负责组织。
(六)2005年2月6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星期日)9时,省委、省政府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举办“2005年春节团拜会”。哈尔滨市出席人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哈警备区领导,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社科联、市文联、市作协、市侨联、市台联、市残联、市新协主要负责人,市优抚对象代表,十六大代表。
此项活动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主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协助做好哈市参会人员的组织工作。
二、走访慰问活动
(一)2005年1月中旬,市委、市政府领导到外地在哈务工农民比较集中的企业生产一线,走访慰问外来务工人员,并同企业负责人、外来务工人员座谈。
此项活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
(二)2005年1月中旬,市级班子领导同志组成慰问组,到来哈投资额较大及我市务工农民人数较多的城市走访慰问。
此项活动由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合作促进局负责组织。
(三)2005年1月中旬,市委、市政府领导走访慰问下岗职工。
此项活动由市经委、市总工会负责组织。
(四)2005年1月17日至26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至十七),市委常委组成慰问组,走访慰问副市级以上离退休干部。
此项活动由市委老干部局负责安排和组织。
(五)2005年1月15日至31日(农历十二月初六至二十二),市委常委、市政府党员副市长分组走访慰问党外人士。
此项活动由市委统战部负责安排和组织。
(六)2005年2月1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星期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哈警备区有关领导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访慰问驻哈部队。
此项活动由市民政局负责,有关部门协助安排。
(七)2005年1月31日至2月4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二至二十六),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委主管领导、市委组织部部长、市政府主管领导组成慰问组,走访慰问在哈工作的部分院士和国家、省、市级专家及高校学科带头人。
此项活动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安排和组织。
(八)2005年2月3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前,市委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同志赴京慰问曾在我市工作过的老领导。
此项活动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接待办、市政府驻京办负责安排和组织。
(九)2005年2月3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前,省政府、市政府有关领导及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部队医院慰问伤病员。
此项活动由省民政厅、市民政局负责安排和组织。
(十)2005年2月5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前,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正副秘书长组成走访慰问组,到基层单位走访慰问;对区、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2004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考核,同时看望村村大学生代表及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
此项活动由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廉办、市政府办公厅、市经委、市总工会、市民政局、市农委负责安排和组织。
三、通过新闻媒体发表祝辞、慰问信(电)
(一)2005年2月7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星期一),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向驻哈部队、武警官兵及优抚对象发慰问信,市电台、电视台播发,哈报、新晚报登载。
此项工作由市民政局负责,有关新闻单位安排播发、登载。
(二)2005年2月8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星期二)晚,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表春节祝辞,给全市人民拜年。市电台、电视台当晚播发,哈报、新晚报次日刊登。
此项工作由市委办公厅负责,有关新闻单位安排播发、登载。
四、有关要求
(一)春节期间的活动既要体现稳定、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又要按照精简、高效、务实的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灾区,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困难群众吃饱穿暖、安全过冬,过一个祥和安定的节日。通过节日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实实在在的利民行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团结和动员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做出新的贡献。
(二)对本通知中安排的活动,各主办单位要提前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于活动举办前一周报送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经市委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审定后,由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三)要加强节日期间的社会稳定和安全工作。公安部门要全力做好节日期间的社会治安和安全保卫工作,对各项活动场馆等地点,要做好安全及防火检查,确保各项活动安全顺利。
(四)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安排并提前制定春节期间活动宣传报道工作方案。
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一月十三日
4.市委政策研究室2005年工作总结 篇四
2005年 10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5,12, 29日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一)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三)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严格控制建设占地,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五)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
(六)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2006,1,26胡锦涛强调 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民心工程:
胡锦涛就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落实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掌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努力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切实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二是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三是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四是要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教育,使全党全国以及全社会共同关心和热情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要总结经验、分类指导,注重抓好试点,及时总结实践,发现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 2006,1,2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在接受《?t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当前农村急需解决七大问题:
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
农民看病难、医疗保障程度低。财政支农资金难以统筹使用。
城市对农民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
低价征地是当前损害农民利益的最突出问题。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市场谈判地位低,自我服务组织的发育缓慢。
2006年春节前夕,三部门再次组织“电视进万家”工程,向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广西6省区各赠送1万台21英寸彩电。电视进万家:和谐入千家 欢乐进万户
2006年,1月26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农村合作金融工委浮出水面 搭建行业自律平台
2006年2月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 迈出科学发展新步伐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着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大能源资源节约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2006年2月20日] 农业部:全国将开展村级债务债权摸底清查
[2006年2月21日] 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央“一号文件”新农村建设有力开局
青岛易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文件全文共分八部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2006年3月9日] 总理一诺千金 农民九喜临门
阅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温家宝总理去年作出的惠农承诺,件件有安排,给农民带来九大喜。
一喜:实现“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承诺。二喜:实现“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的承诺。
三喜:实现“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承诺。四喜:实 现“加快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承诺。五喜:实现“继续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的承诺。六喜:实现“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承诺。
七喜:实现“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承诺。
八喜:实现“增加扶贫投入,积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承诺。九喜:实现“通过多种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承诺。让农民享有更充分的信息[2006年3月17日]
安徽省[2006年9月13日] 农民在我省境内兴办实体 将享受价费减免政策
2006年10月11日~12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会上指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2007年1月30日] 陈锡文介绍有关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农业、农村发展迅速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的问题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共八章35条 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文件的序言,主要是分析当前的农业农村的形势,分析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农业,它的必要性、紧迫性,还明确了在中国推进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原则性的要求。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在中国怎么建立现代农业,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二章到第六章,这五章的内容主要是提出了结合中国各地的实际,推进现代农业,着力要抓好五个大的方面:一是加强农业的设施和装备;二是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三是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健全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四是完善农业的市场体系;五是加强对现代农民的培养,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队伍。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农业从传统农业进一步推向现代农业的一些基本的要求。
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明确了建立现代农业一些最必要的保障,保障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文件中第一章明确提出推进现代农业,没有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是不行的,因此从政府到集体经济组织到社会,都怎么样来不断地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强调体制保障,这是文件中第七章,明确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创新体制,对现代农业的建设提供机制、体制方面的保障;三是关于组织领导的保障,这是文件中的第八章,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导,要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坚强的组织保障。
各级政府不断转变发展观念 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青岛易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引导部分农民回乡创业 解决好留守农村人员问题
农村尤其是党组织的基层选举 要让群众也能参与
[2007年3月6日] 农村低保如何落到实处 代表委员答农村低保三问
[2007年3月6日]
巢湖市教育局负责人解读“义保”新机制
[2007年3月6日]
解读: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7年3月6日]
进城民工子女不免学杂费?
● 国土资源部官员解析如何坚守18亿亩耕地不放松
[2007年3月23日]
● 财政部正式启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
[2007年3月27日]
● 今年中国农村将新建10万个连锁化农家店
[2007年3月31日]
● 保监会副主席:《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可望年底出台
[2007年4月2日]
● 安徽基层政府集体“瘦身” 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进
[2007年4月5日]
● 农业部发布《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
[2007年4月11日]
● 省农委召开农业产业化有关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座谈会
[2007年4月13日]
● 安徽省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07年4月28日]
● 政策解读:稳定粮价 支农惠农
[2007年6月18日]
● 我省拨5600万复垦水毁耕地
[2007年8月29日]
● 中纪委答记者问: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作风纪律保证
[2007年9月21日]
● 安徽:四项工程推动农村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2007年10月14日]
● 省档案局:纪录新农村发展历史
[2007年11月24日]
● 省电力公司帮扶新农村建设:改造电网引来客商
[2007年12月2日]
● 开启统筹城乡发展新时代——聚焦“五个一号文件”
[2008年2月12日]
●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加大“三农”投入 力往哪儿使?
[2008年2月15日]
● 一号文件解读:农业“硬件”固本强基是关键
[2008年2月17日]
●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农业科技,搭好平台服好务
[2008年2月19日]
● 中央1号文件解读:一个指向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好文件
[2008年2月21日]
● 解读我省“18项民生工程”
[2008年2月22日]
● 解读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农业基础 促城乡统筹
[2008年2月26日]
● 惠农政策解读:789亿,直接补到农民手中
[2008年4月5日]
● 省林改办表示村级集体林场应纳入林改
[2008年5月17日]
● 国务院公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8月1日起施行
[2008年5月31日]
●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答记者问
[2008年5月31日]
● 新闻出版总署解读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如何规范利用
[2008年9月20日]
● 宁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进展迅速
[2008年10月15日]
● 周小川:探索农村金融新的抵押方式和品种
[2008年10月25日]
● 国务院:2020年前基本实现新农保试点全覆盖
[2009年9月5日]
● 基础养老金标准将随着我国财力进一步增强而逐步提高
[2009年9月16日]
● 到2020年之前新农保普遍覆盖适龄的农村居民
[2009年9月16日]
● 4000多万绝对贫困群体的老年保障需要安排特殊政策
[2009年9月16日]
● 新农保制度安排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2009年9月16日]
● 新农保与农村低保制度、五保制度等可以并行
[2009年9月16日]
● 一号文件解读:建材下乡将给亿万农民带来新实惠
[2010年2月6日]
● 国家的惠农惠牧网电工程让百万牧民得到实惠
[2010年2月12日]
● “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挑战与选择
[2010年11月9日]
六部门办热点问题形势报告会:集中财力改善民生
[2011年2月26日]
青岛易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省际动态
● 江苏省力推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
[2006年9月7日]
● “农家俱乐部”新风吹进村
[2006年8月27日]
● 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06年8月23日]
● 全国百家电视台为赤峰援建100座“新农村书屋”
[2006年8月11日]
● 农业部妇工委送科技下乡 服务新农村建设
[2006年8月2日]
● 省部携手全力推进示范村共建工作
[2006年7月30日]
● 无锡新农村建设的三个亮点
[2006年7月22日]
● 中储粮总公司:服务新农村建设 落实“三个负总责”
[2006年7月17日]
● 云南村级森林可持续经营:新农村建设的新尝试
[2006年7月13日]
● 百村调研: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2006年7月12日]
● 新农村:“养儿防老”与“社会养老”相辅相成[2006年7月10日]
● 浙江农业农村发展最新动态
[2006年6月29日]
● 80万农民课堂“充电” 天津启动农民素质提高工程
[2006年5月29日]
● 农业部领导与仪陇村支书共同规划新农村
[2006年5月23日]
●
[2006年5月18日]
● 江苏:新科技送进新农村 半年两千万农民增收44亿元
[2006年5月17日]
● 山东:多项税收优惠助推新农村建设
[2006年4月2日]
● 建设新农村:江西启动“信息化新农村”建设
[2006年4月1日]
● 华西村免费为全国培训5万名村支书
[2006年3月31日]
● 广西:林业是建设新农村的保证
[2006年3月1日]
● 探索“五型村庄”的建设模式
[2006年2月24日]
● 河南:农民心目中的新农村
[2006年2月20日]
● 贵州:建设新农村重点解决贫困群众“三个基本”问题
[2006年2月17日]
● 江西:从农民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
[2006年2月17日]
● 宁夏: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不应产生暴发户式的消费
[2006年2月16日]
● 湖北新农村建设重点突出 促生产保增收
[2006年2月16日]
● 湖南岳阳市建立县、乡干部到村任职长效机制
[2006年2月14日]
● 江西农民也可申请购房贷款
[2006年2月8日]
● 河北衡水市:“链式扶贫”使17.8万农民脱贫
[2006年2月6日]
● 从文明生态村到文明生态圈 石家庄青年参与建设新农村
[2006年2月4日]
● 新春“三下乡”活动热气腾腾 温暖广袤农村大地
[2006年2月3日]
● 赣州发挥后发优势 “低投入高效益”建设新农村
[2006年2月2日]
● 建设新农村特写:“大件”的新主人
[2006年1月29日]
● 山东“三通”助力沂水新农村建设
[2006年1月28日]
● 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2006年1月28日]
● 江西部分市、县、乡领导、农民畅谈建设新农村
[2006年1月25日]
● 宁夏:40条相关政策措施将刷新农村工作图景
[2006年1月24日]
● 重庆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活动1月22日正式启动
[2006年1月24日]
● 广东珠三角农宅公寓化开启“农村地产”新时代
[2006年1月23日]
● 河北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
[2006年1月23日]
● 建设新农村:江苏将建5万余个农民集中居住点
[2006年1月8日]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垦现代农业生机勃勃
[2006年1月5日]
● 贵州:农民工“取款难”得到实质性突破
[2005年12月30日]
青岛易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北京: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将获财政补贴
[2005年12月23日]
● 建设新农村:小额贷款“贷”出贫困农民新生活
[2005年11月25日]
● 小额信贷释放农村妇女脱贫活力 成为脱贫发动机
5.市委政策研究室2005年工作总结 篇五
一、2005年工作回顾
2005年,是我院党政班子换届后的起步年,困难和机遇并存。党政班子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以“增加职工收入、提高综合效益、增强发展后劲”为目标,以“开拓市场、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保障,带领全院职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有力推动了我院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1、经济指标实现减亏目标 实现经营总量: 815万元 实现销售收入: 575万元
实现利润:-68万元(与2004年比,减亏181万元,减亏率72%)
职工人均收入增长:10.6%(计划增长10%)
2、科技目标超额完成 申请科研项目: 17项 获得国家专利: 4项 发表学术论文: 14篇 申报科技成果: 1项 采用先进技术: 8项
3、管理目标按计划完成 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新增资质1项,升级1项。
(二)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
由于主要领导的工作变动,今年初,上级对我院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一届领导班子从狠抓自身建设入手,加强学习,加强沟通,努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增强班子的团结,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1、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有成效。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要求,组织领导干部进行集中理论学习,全年达到54学时。同时还邀请党校教授来院举办了2期专题讲座,有效地增强了学习效果。班子成员还利用工作之余,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习现代科技、管理、法律等知识。领导班子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决策制度,涉及改革、投资、干部任免等重大决策坚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决策。同时重视做好决策前的调研和论证,提高了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召开了2005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的沟通和团结;通过会后的认真整改,班子存在的6个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和落实,一方面推进了工作,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积极推行院务公开,院务公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透明度增强。领导班子坚持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形成制度化,民主监督管理得到进一步推进。
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通过网上交流中心、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班子成员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解答职工的疑问。坚持定期看望离休老干部和困难职工,及时解难扶困。
3、领导班子廉洁自律树表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院领导班子成员发挥表率作用,廉洁自律,从思想上自觉抵制各种腐朽颓废思想的侵蚀,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不断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不滥用职权,不以权谋私。我院未发生一例领导干部和党员的违法违纪案件。
(三)拓展市场的能力明显提高
1、机电一体化业务范围拓宽,客户资源进一步优化。机电一体化中心在经历了上半年市场开拓举步维艰、效果不佳的低谷后,迅速调整思路,加大力度,在巩固原有兵工装备、两车装备、在线检测、建筑成套等市场的同时,新进入了交通、能源等领域,新增客户6个。实施各类项目32项。虽然从全年的整体经济效益看,机电一体化业务未能实现年初预定的目标,但在以下三方面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
(1)采取有效的市场策略,成功建立新的客户群体。在巩固原有客户源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宣传、建立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与客户的沟通能力等方面下工夫,与在渝兵工企业的合作和重庆两车企业的合作取得新的突破。新建立了嘉陵集团公司、交通科研设计院、英特空调器有限公司等6个客户群。
(2)瞄准优势行业,重点突破,初涉交通能源领域。交通能源领域是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势行业,我院多年来一直努力寻求进入这一领域的切入点,但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今年,院领导班子明确把市场拓展的重点放在交通和能源领域,通过前期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市场调研,紧紧围绕交通和石油天然气行业,抓住机遇,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与重庆航道局合作承接交通部长江航道航标设计制造安装工程项目,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为三峡库区长江航道实行双向通航和航道整治作出了贡献,并在中央电视台发布了新闻,社会反映良好。——与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合作,对隧道模拟开挖进行基础性研究并研发成功的隧道试验台项目,将在我市朝天门人字跨江隧道的前期科学论证中模拟隧道试验,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社会效益明显。
——针对油田钻采新工艺的发展要求,集中力量进行了电动阀门及输油输气管线基于CDMA无线网络技术的远程集中控制研究,并专程赴塔里木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进行了学术交流和项目对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下一步在这一领域的市场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抓住重点,技术代理业务初显成效。在总结去年代理“露点仪”和“调色机”经验的基础上,把代理的重点放在有害气体在线检测、涂料自动混匀机等项目上,特别是H2S在线检测在我市CNG加气站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推广。技术代理业务成效初显,为我院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了有益的探索,也为技术代理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环保工程业务稳中有增,资质得到提升。环保工程业务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培育已渐成熟。今年重点抓住市场开拓、工程质量和工程资质的提升三个环节,促进了环保工程业务发展。
以重庆燃气公司为重点客户,承接管道阴极保护工程设计施工项目。先后为3项市级重点工程配套,如大学城燃气高压输送管线配套工程,重庆燃气中环次高压及中压管线配套工程等。完成了人头线、李大线、五酱线供气管道的阴极保护工程。在工程施工中,重质量、抓进度,所有完工的工程均达到合同要求和国家标准,并经燃气公司多次复测合格,得到了燃气公司的好评。与此同时,还与重庆气矿、渝长水气公司等客户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在污水治理和建筑物防水处理工程等方面也初见成效。已持有的防腐工程资质证书继续保持并正在进行升级申报工作;新获得重庆市环保工程甲级资质证书,为今后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科技中介服务业务稳步发展,成效明显。今年,创新服务中心通过审核,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资格。在继续开展好技术创新基金申报和工程咨询业务的同时,借助重庆市成果转化促进会挂靠我院的契机,以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为依托,以协会服务工作、成果登记为切入点,着力构建集投资引导、市场调研、信息交流、人才培训、企业策划及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创新服务中心先后与60余家企业进行了联系和商谈,达成意向性协议20余项,签定合同19项。完成创新基金项目申报15项,立项11项;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申报1项,立项1项;完成工程咨询项目3项。通过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获得国家资金支持720万元,工作业绩位居我市同行第一位,为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科技成果转化初显成效
我院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充分利用“两院”的技术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纽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两院签署了成果转化合作框架协议和首批两个成果转化合作项目协议。我院成立了由院长直接领导、技术人员和大坪医院专家组成的攻关组,对新一代多功能新型骨内点式锁定加压固定器、新型多功能手提式肛肠治疗器两个项目进行联合攻关。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样机试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首批合作的两个成果转化项目受到市科委的高度重视,《新型多功能手提式肛肠治疗器》已列为2005年重庆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产业化的前期工作基本就绪;《新一代多功能新型骨内点式锁定加压固定器》计划列入2006年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两个项目有望形成我院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1、技术储备进一步加强。今年申报各类科研项目17项,已立项4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1项;获得国家专利4项;申报科技成果1项;项目采用新技术8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
2、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以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抓手,抓产业能力培育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集成在制造业、军工、建材、医疗器械、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推动了技术进步。
——在国内首创了将冷拔铝合金管应用于长江航道升降航标项目获得成功;
——首次将气动电控机械手系统集成应用于军工项目—曳光弹底盂自动上装机获得成功;
——首次在为长江电工集团研制的军品在线检测项目中成功运用了国际领先的工业机器视觉技术,该项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标志着我院在高精度智能化在线检测技术方面又上了新台阶,进入与国际接轨的高新技术研究领域。
——进行了铝带涂层、覆膜自动化生产线铝带传动张力机拉力设计研究,为国内同类装备替代进口做了基础研究工作。
——在国内目前普遍使用不锈钢普通骨内固定器的基础上,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医用钛合金材料,将先进的加压、锁定、点接触三种技术和功能集为一体,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多功能新型骨内点式锁定加压固定器,现已进入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阶段。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大大缩短了我国相关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攻克了负压发生器的工作性能、压力调控,负压吸引头的机械角度变换调节装置的研究设计和专用光源类型、操纵杆自由伸缩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手提式多功能肛肠治疗器。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采用好氧+膜处理技术,研制开发了新型中水处理设备,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并在涪陵污水处理厂、明镜滩污水处理厂实际应用,为污水处理厂节约了运行成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3、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已建成在线检测及伺服控制技术实验室、工业总线及遥测遥控技术实验室、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技术实验室、镁合金实验室、虚拟仪器实验室等5个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利用我院多年积聚起来的在线检测技术方面的优势,积极筹建高精度智能化在线检测实验室。实验室建设已列为市科委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前期建设进展顺利。
(六)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1、管理更加扁平化。为减少管理环节和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年初对部门设置进行了局部调整,整合市场、设计、研发、制造部门,成立机电一体化中心,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项目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从横向项目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了项目负责制,解决了技术和商务的责任关系,较好消除了市场处理和技术支持的接口问题,同时减少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节,提高了运行效益,按时交货率达到98%,同时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对部分遗留项目进行了清理,针对项目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整改并做好与客户方的协调,全年回收遗留项目款85万元。三是加强售后服务。全年提供服务共计200余次,仅对建设机床厂项目的售后服务次数就达126次;并对重锻公司、重汽公司、宗申公司、三台公司等老客户进行了多次回访。从纵向项目看,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规范了在研项目的管理,加强项目的过程监督,确保项目按进度和要求实施。二是对承担的所有纵向项目进行清理,按期完成了8个项目的结题验收和鉴定工作。
3、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修订完善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劳动人事和劳动纪律管理办法》、《职工行为规范》、《科研生产安全管理办法》、《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等六项管理制度,制度体系更趋完善。
4、绩效考核进一步严格。加强对工作计划执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月度工作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通过考核,有效地提高了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5、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有计划地实施费用控制和过程管理,做好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建立了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加强对经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6、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员质量意识基本形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已融入到工作中,“两张皮”现象得到明显改变。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过程控制进一步加强,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顺利通过了方圆认证中心的监督审核。
(七)人才队伍更具活力。
1、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高效精干”的原则,实行淘汰和引进双向流动,优化人员结构。今年以来,进行了三次人员调整,先后调减人员35人,调整岗位10人,引进技术和管理人员3名。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的弊端,通过调整,人员队伍的结构得到改善。
2、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并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员工培训。通过举办讲座、观看音像资料的形式组织集中学习,有针对性地选送员工外出培训,鼓励职工个人自学等,先后开展了管理者提高培训、职称培训、财务培训、岗位培训等共各类培训18次,参训人员达148人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5次。通过培训,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八)检测中心建设初见成效
按照重庆市科技“三大平台”建设的要求,根据市科委的统一安排,我院负责牵头筹建重庆科技检测中心。这是我市三大科技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科学策划、周密组织和精心实施,科技检测中心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富有成效。
1、大楼外装饰和大厅内装修工程按期完成。坚持一手抓工程进度,一手抓工程安全和质量,经过近7个月的施工,工程完满完工,工程质量优良,已通过初步验收。
2、环境美化绿化工作逐步开展。中心大楼沿房屋结构设计安装了灯饰工程,并在大楼顶部安装了“重庆科技检测”LED显示大字,大厅安装了LED显示屏,对美化大楼的外观和加强对检测中心的宣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已完成了工作区的绿化规划和绿化移植申报,待条件许可,园林绿化工程即可开始施工
3、对进驻单位的宣传动员工作成效显著。经过宣传动员,目前已有来自市科委直属科研院所和中央部属单位的检测中心、实验室共23家单位欲进驻中心。限于中心的可供面积,综合对进驻单位的考察情况,与9家单位签订了进驻协议,进驻单位的业务范围涉及到多个行业的检测业务。另外14家单位将以宣传展板、检测仪器、测试样品和多媒体宣传手段方式进驻中心。
4、通过调研和考察学习进一步理清思路,积累经验。中心参加了市科委与市质监局的专题调研座谈会;赴南宁、福州、广州和上海有关检测中心进行了考察学习和调研;参加了在广东召开的《2005泛珠三角地区测试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和在内蒙召开的《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工作年会》等行业会议。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开拓了视野、理清了思路,为中心下一步的运作和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5、制度建设富有成效。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初步拟订了《中心章程》、《中心管理制度》、《管理委员会职责》、《技术委员会职责》、《进驻各机构优惠政策》、《中心物业管理办法》、《消防责任书》、《进驻协议书》等规章制度,并下发到相关进驻单位征求意见。
6、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中心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已被批准加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成为正式会员单位。同时,2006年度全国检测中心主任工作年会已确定在我市召开,中心将作为会议组织方负责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
(九)先进性教育整改效果良好
针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党政班子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领导班子需要整改的问题6条,已基本整改完毕,个别问题结合2006年的工作安排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1、关于人才问题:由办公室牵头,已于2005年12月底完成中长期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划的编制。根据规划,2006年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任用制度,形成良好的竞争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化人才组织方式的研究,围绕主业,2006年底初步形成社会化人才体系。
2、关于做好院发展规划的问题:2005年12月底已完成全院总体发展规划初稿的编制,现正在修改完善。
3、关于加强沟通,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各项制度,坚持每周工作汇报和月度工作会议制度,并根据工作情况,适时召开各类专题会议和座谈会,通过会议交流和个别谈话的方式,加强沟通。通过严格管理和考核,促进了执行力的提高。
4、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在院内网上开通院级领导谈心室,拓宽与群众沟通联系的渠道;重阳节组织召开离退休职工座谈会,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召开了2次领导班子与职工代表的专题座谈会,讨论2006年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春节慰问离休干部和部分困难职工的计划,正在逐步开展。
5、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学习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坚持组织中心组学习制度。并在2006年年度培训计划中,按照提升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的要求,安排了有关学习培训内容。
6、关于加快发展,增强单位综合效益,提高职工收入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2006年的工作目标和管理办法,并对各项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对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使机制更灵活,管理更有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5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可喜的是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忧的是经济效益依然徘徊不前,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除了有历史的原因外,我们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改进,还将继续影响到我院2006年的工作。总结起来,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不顺的现象比较突出:责、权、利没有很好结合起来,“等、靠、要”的思想和“大锅饭”现象依然存在。工作分配中的苦乐不均和利益分配中的不公平在有些部门尤为突出,成为影响职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二)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令不行,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职工之间的不协作、不配合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导致出现了了信息传递不全、办事效率不高、工作质量不好等情况。
(三)资金保障不足的影响仍然明显:流动资金的缺乏是长期困扰我院的痼疾,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有效缓解。资金保障不足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实施进度和经营业务的开展。
(四)人才匮乏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虽然在人员结构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科技人员的断层现象依然十分突出,中青年科技骨干的成长缓慢,较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明显不足,人员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三、2006年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大市场开拓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技术水平的提升、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核心竞争力的积聚、优化各类资源的配置、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全面促进我院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经营目标 实现利润:30万元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增长不低于2% 职工人均收入增长10% 计划实现销售收入:900万元 其中:
机电一体化业务:600万元 环保工程业务:100万元 创新服务业务:50万元 检测工程业务:50万元 其他:100万元
2、科技目标 科研项目立项:5项 获得国家专利:3项 发表学术论文:10篇 申报科技成果:1项 采用先进技术:5项
3、管理目标
资质申请:新增1项,升级1项。
(三)工作要点
1、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机电一体化、环保工程、创新服务、检测工程等业务的市场拓展,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实现效益和规模同步增长。
2、以石油天然气装备开发和医疗器械开发为抓手,推进开发项目产业化步伐,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推进我院发展的重要支撑。
3、以在线检测实验室建设为核心,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创新能力建设专项,2006年底,初步建成能运用图像数字处理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对物体进行动态、高速、高精度自动检测和识别的实验室。
4、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实行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按照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激励和竞争机制,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5、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逐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按照高效精干的原则,调整现有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经营实体的管理模式,促进责、权、利有效结合;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首次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员工岗位双向选择,促进竞争和淘汰机制常态化。
6、按照6月底检测中心挂牌运行的目标,进一步加快检测中心各项工程建设的进度,尽快完善中心内部的组织构架,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精心做好单位入驻的统筹安排和挂牌前的宣传策划等工作,确保检测中心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7、努力构建特色企业文化,营造严谨、活泼、创新、务实的企业文化氛围。
6.政策研究室2010年工作总结 篇六
2010年,在**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领会意图、独立研判、切合实际、敢于进言”的工作方针,发挥以文辅政、以智辅政、以法辅政的决策参谋作用,求真务实,不辞劳苦,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共起草各类综合性文稿近300多篇,共计150多万字;开展了7项大型的专题调研,形成了《**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实践》、《增强**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专题调研报告》、《中国国家级开发区发展之路》(商务部主编,书名待定)等一批研究成果,办理区领导交办和党政办交办、督办事项647项,其中办理区政府重点督办工作(包括主办和协办)17项;我办共审查、审核规范性文件50件,内部管理性文件13件;完成了省、市征求意见稿24件;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2件,已全部办结。其中受理并维持10件,不受理2件;完成区领导和区党政办、各部门征求的各类法律问题的征求意见50余件;举办了行政执法证件办证资格培训班2期,共有126人参加了培训,办理区各执法部门申请的行政执法证件89个。
一、高质高效完成各类综合文稿的起草工作
我室始终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把起草好党委、管委会和区委、区政府所需的综合文稿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集中力量,高质高效完成了一批重要文稿的起草。
一是专题会议材料共200多篇,主要包括:**开发区党委、管委会2010年上半年工作会议暨**区委一届六次全会的相关材料,区领导在上半年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下半年的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会议上的讲话材料,在市委专题学习会、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工作系列会议、国家文明委创文检查会、广东省高新区工作会议、广东省科技奖特等奖申报及评审系列会议等重大会议上的汇报材料,区领导在区人大工作会议、区政协工作会议、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招商工作座谈会、企业代表座谈会、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系列会议、区污染物减排工作会议、区民生信访专项治理工作阶段性总结会议、区村居工作座谈会、区扶持企业“化危为机”工作会议、区民主生活会等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等,区领导在“八位一体”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笔村立交、九龙大道、保税物流园区等重点工程完工仪式、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艺汇演及纪念改革开放系列活动、**香雪荔枝文化节以及创维等重点企业奠基开业典礼等活动上的致辞。
二是向国家和省、市相关领导人的汇报材料及区领导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材料共50多篇,主要包括:起草了接待中央主要领导的汇报材料;向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商务部、发改委、海关总署汇报工作情况材料;向商务部、科技部联合调研组汇报材料;向国家发改委珠三角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调研组的汇报材料;向汪洋书记两次汇报**开发区发展情况;向朱小丹书记、张广宁市长汇报**开发区、**区发展情况的材料以及贯彻落实朱书记、张市长重要指示精神的情况报告,向市人大代表**小组汇报开发区、**区2010年发展情况材料,我区新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汇报材料,向区人大、政协通报全区发展情况材料;区领导及接受《南方日报》、《中国高新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等专题采访材料。
三是牵头或参与起草重要政策文件10余篇,主要包括:《关于推动科学发展,在**市“首善之区”建设中勇当先锋若干重点工作的决定》、《吸引领军人才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对企业服务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若干措施》等。
四是对有关部门来文提出修改意见文稿50多篇,主要包括:对我区有关部门制定的**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奖励办法、**区创建生态示范村实施办法、关于贯彻《**市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的意见、2007年综治委成员单位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实施方案、“村改居”社区原村两委干部离任补贴、关于我区居(村)委工程竟标工作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市**区2010年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意见、**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区城市社区基本医疗补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任务分工表等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相关修改意见。
二、深入开展重大课题调研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以及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开展以下专题调研。一是积极配合国家、省、市发展改革部门做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调研工作。7月19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视察广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批准汪洋书记的有关制定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申请。**市发改委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我室积极配合,就**开发区、**区工业和信息化、经济社会体制等专题上报了有关汇报材料。9月上旬,国家发改委杜鹰副主任带队的调研组莅临**开发区调研,我室按照区领导要求,起草了向国家发改委多个调研组的汇报材料,积极争取将我区的相关发展思路纳入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
二是合作开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调研。3月19日下午,在市委一号楼204会议室,市委常委薛晓峰同志主持召开了“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座谈会。市发改委、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外经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经贸局、开发区政策研究室等10个成员单位参加;调研报告由主报告和十个分报告构成。其中主报告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产业发展的自身轨迹、国际产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以及国内外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成功经验等多个维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点产业发展的情况,指出目前**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四大优势,并通过国际比较,查摆**在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在研究借鉴国内外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思路:立足于**自身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粤港澳区域合作的历史性机遇,提升**制造、推动**创造、拓展**服务,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为增强效应,加快**产业从“工业型经济”阶段向“服务型经济”阶段过渡,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从低端向高端演进。报告从打造产业发展载体和平台、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粤港澳合作模式、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7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三是大力推进领军人才专题调研。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方案》的目标要求,着力营造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政策优势、环境优势和服务优势,去年底,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晓光同志牵头,会同区组织部、政策研究室、经济发展与科技局有关领导同志共同成立人才工作调研小组,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人才专题调研工作。调研小组先后走访了区火炬中心、国际企业孵化器及区内十多家科技企业,向87家科技企业派发了《**开发(**区)企业人才情况调查问卷》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在认真研究了《浦东新区支持鼓励人才若干意见》、《苏州工业园区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实施意见》、《天津高新区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百名院士创新创业工程”实施办法》等国内先进经济功能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形成了《构筑人才高地,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探索和研究——**开发区、**区优化人才结构研究报告》,并草拟了《**开发区鼓励扶持科技领军人才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经过对《实施意见》的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后,调研小组召集相关成员单位及区财政局主要领导召开会议,对初稿逐条进行研究讨论,并对相关条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改。
四是开展了**开发区经济发展拉动力专题研究。建区24年来,我区经济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势头,从2003年至2007年,我区GDP、工业利润、财政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第一位,产值利税率高于全国主要开发区,成为全国效益最好的开发区。但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在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了解和认识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是什么,背后存在什么问题,进而制定对策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此,在刘悦伦区长主持下,由政策研究室牵头,会同财政局、国土规划局、建设和环境保护局、经济发展和科技局、发展改革局、企业建设局等单位,对全区经济劳动力进行专题分析。专题研究从我区经济效益增长趋势、土地产出效益、产业效益、企业效益、区域效益五个方面,分析我区经济效益和发展拉动力,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五是承担了商务部《中国国家级开发区发展之路》总论部分撰写和统稿工作。自今年5月份起,我室受商务部外资司李志群司长委托,参与了《中国国家级开发区发展之路》书稿的编撰工作。8月中旬,组织苏州工业园、烟台开发区、南开大学等单位撰写者在**进行闭关写作,对原稿进行了较大修改。8-9月份,以我室为主,对总论部分约30万字书稿进行了统稿,并其中过半章节进行了重写了。9月1日-3日,沈奎主任带我室工作人员到京拜访原国务院特区办领导核对开发区设立过程中的历史事实。9月23-24日,我室课题组在北京参加为期两天的书稿征求意见会,商务部领导以及天津、上海、苏州、大连、烟台等地开发区的代表与会并提出了修改意见。9月24日,原国务院特区办主任何椿霖、副主任赵云栋、陈顺恒、综合司司长林其辉等老领导与会并参与了全天的讨论,老领导对我室的起草工作给予了肯定,特别是对于沈奎主任起草的第一章给予了高度评价。10月中旬,我室集中一个星期的时间,继续完善了书稿,并于10月20日形成了定稿报送开发区协会,由其征求商务部和全国各地开发区的意见。11月中旬,我室根据各开发区反馈意见又进行了一次修改。12月4日,我室利用参加天津开发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部分国家级开发区研讨会”的机会,再次拜访李志群司长就进一步完善书稿听取了商务部的意见。
六是承担了市委增强**中心城市高端要素聚集能力专题调研。按照市委部署,由薛晓峰、许瑞生和陈明德三位市领导牵头,市委政策研究室、**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外经贸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参加,成立课题组,对如何增强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能力进行调研。课题组在对增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基本内涵把握的基础上,考察和分析**集聚高端要素的现实情况,借鉴和学习国内若干中心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就**增强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七是主动出击,开展金融危机与开发区的升级转型专题调研。按照商务部及中国开发区协会的通知,我室沈奎主任带队的调研组参加了12月5日在天津开发区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部分国家级开发区研讨会”,沈奎主任以“金融危机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为题作了演讲。随后,调研组紧锣密鼓地走访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大连开发区、无锡新区、苏州工业园、昆山开发区、闵行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开发区,就“金融危机与开发区的升级转型”问题与各开发区(高新区)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在京期间,调研组于12月4日拜访了商务部外资司李志群司长,听取了李司长关于《开发区发展之路》书稿撰写的安排;又于12月6日访问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扬帆,向其请教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对策。12月12日,为深入了解金融危机对我区企业的影响,沈奎主任带队到三希集团、创维集团、华德公司进行了现场调研。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调研,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一手资料,形成了调研报告供区领导决策参考。为做好年终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12月30-31日,我室沈奎主任带队走访了联众、达意隆、万绿达等10余家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征集企业对全区下一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年终工作报告做准备。
同时,加强与区人大、区政协在决策调研方面的合作,重大课题邀请区人大、区政协机关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重大决策文件及文稿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认真做好全区性综合调研的组织策划工作,举办全区调研员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对全区各部门40多位特约调研员进行系统培训。全年编印《决策研究》33期,共51人次发表文稿76篇,为全区发展大计出谋划策。
三、全面加强法制工作
2010年,在管委会、区政府和市法制办的正确领导下,我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紧紧围绕管委会、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法制工作。在规范性文件管理、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方等方面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做出了较好的成绩。
(一)开展行政许可专项执法评议考核,全面规范和提高行政许可水平
今年1月,区政府下发了《印发**区2010年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穗萝府办[2010]3号),对全年的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按照2010年方案,执法评议考核工作主要是对我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类的执法行为进行考核。
一是开展行政许可内容公示工作。为实现我区行政许可实施行为的法定化、标准化和公开化,确保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方便行政相对人正确有效地提出行政许可申请,今年上半年,我办组织开展了行政许可内容公示工作。将每一项行政许可内容确定为十五项:(1)行政许可内容;(2)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3)行政许可数量及方式;(4)申请材料;(5)申请表格;(6)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机关;(7)行政许可决定机关;(8)行政许可程序;(10)行政许可时限;(11)行政许可证件及有效期限;(12)行政许可的法律效力;(13)行政许可收费;(14)行政许可年审或年检;(15)办公地址及联系电话。
本次行政许可事项公示工作,先由区政府各行政许可实施部门按上述十五项内容要求自行梳理,再由我办进行审核确定。目前,我区行政许可公示工作已全部结束,我办将审定后行政许可公示材料进行了统一编印,下发各单位和区内企业查阅,并在区政府政务公开网上统一公布,区政府各部门按照公布的事项实施行政许可并接受监督。
二是开展现场检查行政许可。根据《实施方案》的安排,7月29日至8月1日,我办会同区行政执法监督考核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同时邀请了区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监督员,对区公安分局、卫生局、国土规划局等8个单位行政许可实施情况进行了现场抽查。从现场检查情况来看,我区各行政许可实施单位基本能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外公布行政许可的事项类别、许可条件、办理规程等基本要素,行政许可办理过程中基本能履行一次性告知、充分尊重当事人权利等义务。
三是评查行政许可案卷。根据《实施方案》的安排,8月中旬,我办根据各行政许可实施部门提供的案卷目录清单,共抽查了19 个部门110 个案卷。通过案卷材料的审核,检查各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具体情况。我办严格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对照各单位行政许可项目公示材料对行政许可案卷进行评查。对评查发现的行政许可案卷存在问题召开会议进行案件评点,同时要求各单位对法制办提出的理由分析和初步评定结果在一周内予以书面反馈,充分征求和听取被考核单位意见。
四是评定各行政许可实施单位分数。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分值分配,我办根据各行政许可实施单位在行政许可材料梳理、现场行政许可检查、行政许可案卷评查以及配合行政许可检查等情况,结合各单位在案件评点会后的反馈意见进行复查后,对我区各行政许可实施单位在行政许可执法的评议情况进行最后量化计分。同时结合电子监察系统、行政复议情况以及执法监督员的评价,最终计算出各被评议单位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总分,书面预告知各单位再次反馈后,两次召开评议小组成员进行复核,充分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和保障各单位在考核中的权利。我办将考核结果报管委会、区政府研究后,由区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各单位,并由区政府通报表扬成绩优秀的单位。
(二)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年初,根据各部门的工作安排,我办制定了《**开发区**区2010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通过区政府办公室下发。截至11月,我办共审查、审核规范性文件50件,内部管理性文件13件。全年完成了省、市征求意见稿24件。针对我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我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提高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质量,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发布制度,我办起草了《**开发区**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指导规则》,并通过区政府办公室下发各单位执行。
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以管委会、区政府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向市法制办、区人大报送备案,截至11月,共报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5件。
二是按计划推进全区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今、明两年开展全区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今年5月,区政府通过我办《**开发区**区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后,我办认真组织开展对建区以来现行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工作。区财政专门核拨了27万专项经费开展此项工作。6月下旬,我办邀请了市法制办规范性文件审查处田路处长到我区给各部门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7月下旬,组织各清理工作实施部门的工作人员到从化文轩院召开座谈会,请有关单位介绍经验和各部门汇报开展情况,我办针对各单位开展此项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业务解答和指导培训。9月份,针对部分单位报送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发函督促催报。目前,各单位自行清理本单位规范性文件的阶段工作已经结束,进入法制办审查、审核、评估阶段。
三是继续跟进《**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的立法工作。市政府将修订《**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列入2010年地方性法规的预备项目。我办及时向市人大、市外经贸局和市法制办反映和沟通我区的想法和意见,并派人参加市外经贸局组织的外出调研活动。
(三)深入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提高办案质量
截至11月,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2件,已全部办结。其中受理并维持10件,不受理2件。在行政复议中,坚持公正公开审理,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及时纠正行政机关违法错误的行政行为。代理区政府国土复议案1件,维持了区政府作出的土地确权行政行为。
我办代区政府受理了水声水库周边违法建设业主要求的行政赔偿案件14宗,已全部办结,现该批业主已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国家赔偿,我办认真组织应诉。在行政诉讼方面,还代理锦明玻璃厂起诉区政府行政赔偿案件、何记良诉管委会行政附带赔偿诉讼案件,认真做好应诉策略研究,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
7.民革枣庄市委2009年工作总结 篇七
(征求意见稿)
2009年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十分关键的一年。一年来,民革枣庄市委在民革山东省委和中共枣庄市委的领导下,在中共枣庄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民革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较好地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民革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强自身建设
1、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政治理论学习是民革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根据民革省委的部署,市委以文件的形式转发了民革省委“关于学习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决议”的通知,各支部相继召开专题学习会,组织党员学习、讨论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结合各自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民革的自身建设发表意见和建议。市委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的通知”,要求全市民革党员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想理论素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根据民革省委和市委统战部的安排部署,市委转发了“中共枣庄市委统战部《关于支持协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各支部在组织党员开展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科学发展观实
践。市委成员参加了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全市统一战线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报告会”,听取了市委党校专家题为“走向实践的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市委机关在职以及离岗、离退休的同志参加了由市委统战部组织的科学发展观系列学习活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全市民革组织举办和参与了多项庆祝活动,热情讴歌伟大祖国60的光辉业绩和人民政协、多党合作事业的巨大成就。市委负责同志参加了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协组织的座谈会、书画展等系列庆祝活动并发言。9月份市委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人民政协、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座谈会”,大家欢聚一堂,畅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市委还组织书画界党员挥毫泼墨,创作优秀作品参加省、市组织的庆祝活动,送展作品10余幅。枣庄中山书画院、薛城支部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暨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书画笔会”。市委机关的同志积极参加省政协组织的纪念征文活动,撰写的《协商制度与中国的制度文明建设》一文获优秀奖。
2、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不断巩固组织建设的基础地位。民革省委把2009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市委以此为契机,加大支部建设的力度,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主委徐玲先后到市直、市中、薛城支部进行调研,指导支部工作的开展。市委于6月份举办了“民革基层组织建设”研讨会,邀请市委统战部有关领导就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有关政策进行解读,与参会党员交流和探讨,解疑释惑;各支部主委作了书面发言,交流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讨。在民革省委举行的优秀基层组织和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推荐评选活动中,滕州、薛城支部和王忠香、李军、徐继民榜上有名。市委表彰了4个先进支部、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及26名优秀党员。
坚持节假日走访慰问老党员制度。2009年春节、中秋节前夕,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走访看望了部分离退休的老党员和市委老领导,给他(她)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温暖。
3、坚持原则,做好组织发展和新党员培训。按照《民革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组织发展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和有关“纪要”精神,市委2009年发展党员6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者 人,占%,大学及以上学历 人,占 %。目前全市民革党员总数为 人。在做好组织发展的同时,市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党员的培训教育,积极推荐年轻、骨干党员参加民革中央、民革省委、枣庄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提高他(她)们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主委徐玲参加了山东省委党校举办的为期2个月的第六期人大政协领导进修班;秘书长吕东来参加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党外干部中青班”和市委党校举办的县级干部进修班;市委推荐薛冬、张勇两名同志参加了民革省委举办的“新党员培训班”。市委4月份举办“新党员培训班”,邀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书亭就统一战线理论、多党合作政策及党派自身建设等进行辅导,主委徐玲结合枣庄民革的发展为大家讲解了党史,副主委倪辉就有关参政议政的政策、原则等作了辅导。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提升了党员的政治理论和统战理论水平,增强了政治把握能力和政治鉴别能力。
4、宣传调研工作成效显著。在民革省委举办的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纪念征文活动中,共收到党员创作的散文、诗歌6篇(首)。市委向市委统战部报送了“党派思想动态”、“应对金融危机”2份调研报告。一年来,机关编发简报 期,起草文件 份,市委、各支部及党员活动的信息被《山东民革》、《枣庄日报》、《枣庄政协》等刊发10余篇。市委还向民革省委推荐了信息员1名、特邀信息员4名。
5、加强机关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在2008年机关建设年活动的基础上,市委强化了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机关添置了电脑、复印打印一体机各一台,办公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参政议政工作
市委紧紧围绕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取得可喜成果。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积极建言献策。市委、各支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召开的座谈会、情况通报会 20余人次,就重要人事安排、重大问题的决策等进行协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二是做好“两会”的议案、提案工作。市委充分发挥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做到早安排,抓落实,议案、提案工作取得可喜成果。全市民革党员中现有省人大代表1人,省政协委员1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人,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人,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两会”期间,以组织、个人名义提交议案、提案80余件,涉及医疗、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多个领域。在市政协八届二次全会上提交提案 37件。市委集体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被市政协评选为优秀提案。
三是调研工作扎实推进。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调度,周密安排,抽调精干力量,进行调研课题的筛选,论证,并展开调研。在此基础上写出调研报告“党派思想动态”和“应对金融危机”,报送有关部门。5月12日,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副主席钮小明、修福金一行来枣调研土地流转的有关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主委徐玲陪同中央、省委领导参加了为期3天的调研活动。中央领导会见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党员,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三、积极开展“三下乡”和捐资助学活动,向社会奉献
爱心
市委号召广大民革党员立足本职作贡献,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争创佳绩,奉献社会,以良好的品质树立民革的社会形象。市委副主委、市中支部主委郑遵法招商引资,创办 企业,可安排60余人就业;市中支部党员一年来发表国家级论文5篇,论著2部,取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3项,其中一项获是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有两人获市政府嘉奖,一人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
12月份,市直一支部到位于山亭区北庄镇的枣庄七中开展图书捐赠活动,为学校捐赠文学、科技等各类图书 册,价值 元。教育支部坚持开展送课下乡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在枣庄七中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示范教学,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受欢迎。市中支部常年坚持为群众义诊、送医送药,发放保健宣传资料,支援新农村建设,一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元。月份,他们在光明广场、东湖公园义诊,达千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12月18日,他们在薛城周营镇 为 查体义诊 人次,并捐赠价值 元的药品。市直二支部、薛城支部联合捐资3000余元资助薛城区周营镇 学校贫困残疾儿童6名,并为他(她)们购买了学习用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主委徐玲参加了上述活动。
薛城支部坚持开展义务为居民写春联送书画活动。2009年春节前夕,支部组织有书画特长的党员及相关人士开展了为期10天的活动,为群众写春联2500余幅,字画60余幅。《人民政协报》、《联合日报》、中国书法网、大众网等1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今年8月,台湾遭受“莫拉克”台风袭击的消息传来,广大党员
对台湾同胞的遭遇感同身受,纷纷捐款支援台湾同胞抗击灾害。全市党员共捐款18730元。其中市委副主委、滕州支部主委张时彦个人捐款10000元。党员的善举受到了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民革中央等单位的赞赏并颁发了纪念奖牌,寄来了感谢信。
四、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海外联谊工作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民革的重点工作。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和胡锦涛总书记一系列对台工作讲话精神,特别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做好对台工作的基础。市委贯彻“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广大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的要求,加强同有联系的台、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接触与交流,以增进理解,加深感情。
春节期间,市委负责同志及党员分别向在台、港及其海外的知名人士发出贺卡、信函二十余封。市委还通过来访接待、书信、电话等形式加强与台儿庄大战国军参战将士后裔的联系、沟通,为我市城市转型,建设“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把台儿庄建设成两岸交流的基地做出应有的贡献。副主委倪辉应邀参加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立大会。市委将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先生的《永远的怀念》一书,转赠给台儿庄大战纪念馆。2010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作为参政党,民革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共党建工作经验,增强政治认同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奉献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积极探索参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方法和形式,进一步加强民革的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等方面的建设,在中共枣庄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着力提高民革各级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四种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组织发展的“纪要”精神,切实保证组织发展的质量。强化党员的政党意识,全面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履行参政党职能的本领。
二、加大参政议政工作的力度。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功能和作用的集中体现。要继续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活动,积极参与科学发展实践,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共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参政议政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参政议政队伍建设,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开创民革参政议政工作的新局面。
三、继续开展“三下乡”活动,为社会奉献爱心。继续开展送课下乡、义诊、捐资助学等活动,奉献社会。组织党员中的医务人员进行1—2次义诊。适时组织教育系统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进行优质课示范。组织书画界的党员为群众开展写春联送书画活动。视具体情况,进一步拓宽社会服务的领域。
四、积极做好海外联谊工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民革工作的特色和重点,市委继续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海外联谊工作,利用传统节日,向所联系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寄发贺卡、宣传资料等,宣传祖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成就,宣传“和平统一 一 7
8.2005年个人工作总结 篇八
2005本人经公司领导选拔及考核,走上了设备工程师岗位。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日常管理工作。
设备工程师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作为公司设备工程师,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设备工程师不但负责全公司设备的技术,在管理上还有要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推动各项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中心。
1、点检定修
公司成立之初,在设备管理上,唐总要求我们采用“点检定修”的方法来管理设备。这和我以前接触的“计划检修”有了很大的差别。因为这不仅要求我们对设备出现的问题要有好的方法处理,更关键的是要在设备运转中判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及发展趋势,更加关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变化,以判断结果来制定设备的检修方案。“点检定修”体制的推行是对设备的管理由“反映式”管理(事后管理)进步到预控管理和过程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由粗放式管理模式进步到精细化管理模式;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制定设备的点检技术标准,这些标准都要查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然后根据点检技术标准制定员工工作标准,巡检制度等相关制度,落实到人。形成班组员工点检员(班长)工程师三级设备点检体系。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明确了设备管理责任制:在设备管理上,点检定修体制的鲜明特点是明确设备管理责任制,以及设备故障、检修质量控制的各级责任明确,分工详尽,且具操作性; 在班组落实实施《设备包机责任制》,每月结合《设备部班组绩效考核标准》,将每台设备运行状况与每人绩效考核挂钩,以此提高班组员工工作的责任心与积极主动性。通过“点检定修”管理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在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基础上,实现经济投入最小化,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推进和实施点检定修体制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建立的点检定修管理体系标准尚不完善;职责定位不清,部门间有壁垒;点检定修体制中的五层防线设置不全,设备状态信息分散;制约机制不完善。
结合实践状况,对于如何进行点检定修体制的推进,现提出如下观点:
A、设备管理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点检定修制的前提:
1、设备进行A、B、C三类分级,确定设备维修策略:
公司的设备分为A、B、C三类,检修方式按照预防检修、预知检修、事故检修进行管理,才能谈到如何进行优化检修(点检定修),如果不对设备进行分级,所有设备都被视为重要设备,这种情况下对应的检修仍是计划检修体制。
2、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标准(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维护保养标准)
基础的设备管理标准,是推行设备点检定修体制的基础性企业标准,规定了怎样修设备、怎样点检设备、怎样保养设备,是检修、维护、设备管理、运行人员进行作业的依据。设备部应对标准进行编制,经审批后成为企业标准,并且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进行不但完善和充实,真正起到指导、规范的作用。
B、改进现有管理方式与点检定修推进相融合:
1、专业点检员是控制检修维护的主要责权体:
2、明确专业主管工程师实施全过程管理的职责:
3、检修班是检修维护活动的执行单位,负责按照设备维护标准进行维护活动,按照设备检修作业标准,实施设备检修,从而达到设备功能恢复、健康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目的。职责定位检修班是检修维护工作安全、质量的责任主体。设备部是检修活动经济性、必要性、重大设备检修质量的责任主体,对质量标准是否正确、检修工作是否必要负责,并通过对检修工作实施质量鉴证,对修后质量负管理责任。
4、充分利用设备运行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运行过程中,尤其是设备起停操作、日常巡检过程,是发现设备问题的重要时机。以往运行管理中只注重发挥巡检员的作用,对看到的设备直接故障现象进行登陆缺陷。随着对设备状态关注的要求不断增长,对于工艺操作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运行人员除了负责对设备参数报警进行处理和通知外,还要求进行设备参数趋势变化的观察、判断,并及时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在故障发生之前起到预警防线作用。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这是预知检修实现的有效措施。
5、加强外部承包商的协作管理:
检修承包商、备件供应商、设备制造厂、技术服务商是公司的重要协作单位,这些承包商提供服务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公司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对承包商动态评价、合同考核,促进承包商的自我管理、自身建设,才能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设备管理人员对于承包商进行动态的服务质量评定、合同考核建议,是实现协作管理的重要手段。
2、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经唐总先由生产部率先实施后,又在设备部进行了推广,进而在全公司范围进行了推广。多次与设备部管理人员进行了沟通。自主管理至今在设备部进行了三次活动总结,经历了从摸索到培养习惯,形成制度化到不断提高总结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为06年更深一步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自主管理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工作方法,是一种让人如何去主动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持续进行的工作活动,使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提高。
2005年,设备部进行的自主管理活动,只是初期的导入阶段,虽然运用自主管理活动的方法去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本质上还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还没有形成自觉的形成。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同时也需要制度的配套。就像设备部内部讨论时:是什么在驱使“我”去
实现自主管理活动?而不是仅仅把本职工作干好。首先要去设计一个好的绩效考核制度,并真正的执行,使2006年自主管理活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3、强化“人本”管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为维护保养提供了保障
企业管理五要素中人是关键要素。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设备维护保养取得成效。因此,在设备的维护保养中我们始终把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提高技术素质做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员工中进行了以“降低设备故障,就是效益”为主题的大讨论。使员工从“要我管好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向“我要管好、维护保养好设备”的思想转变。在实现观念转变中,重点克服了员工中存在的“设备不坏只管转”的拼设备思想和满足于“步子不大年年走”的低标准,坚持常年不断对自己责任区的设备隐患,缺陷等问题开展 “查、摆、找”和“整、治、升”活动。抓设备管理不但要增强员工的理念,而且还要培养和提高员工过硬的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员工在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们对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正是这些具体工作使设备维护保养取得了一定效果。
4、2005年,系统设备日常维护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但其中配合公工艺又有很多的技术改造项目,安全整改工作等等。设备经过2年的运行,逐步进入了设备故障多发期,2006年设备维护压力随之较大,在保证生产任务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方法来适应新的形式。2005年主要组织实施了:
技术改造项目1)溶液槽改造项目2)返料控制改造项目3)环评整改4)新增地下消防栓项目5)温室大棚暖气安装等项目
设备维护项目1)L1010返料皮带更换2)振动筛加油装置改造3)X1006振动筛框架振动解决4)五大窑托轮润滑装置改造5)R1001造粒机振动原因的判断6)L1011斗提机链板断裂解决等等。
自主管理项目的评定与审核。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由于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而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其任职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总不敢掉以轻心,总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一年来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设备工程师工作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经过一年的锻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一年来,本人能敬业爱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设备工程师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岗位,许多工作我都是边干边摸索,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有些工作还不够过细,一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第三,自己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还有待更大的提高。
9.市委政策研究室2005年工作总结 篇九
一年来,我县人才工作在县委的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坚持党管人才,切实加强领导,将原有的县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配备专职干部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同时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和工作规则,进一步完善了由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其中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2、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落实“541”人才工程,切实加强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推荐选拔管理意见,在原有推荐选拔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实行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初选对象公示制,按有关规定要求选拔管理2名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28名第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切实做好第五批18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重新确认工作,经管理期满考核,有10名考核合格,继续列入管理,7名因
1工作变动等原因,保留荣誉称号,不再列入管理,1名因违纪取消拔尖人才称号,新选拔的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更加优化。不断完善县管拔尖人才的跟踪管理、考核、业绩呈报、挂钩联系等制度,落实双向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县管拔尖人才和“一带一”培养对象的管理服务工作,召开全县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县委、县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表彰一批优秀人才。拓宽人才工作视野,建立非公企业人才信息库,选拔8名非公企业人才加入市新经济组织英才协会。注重加强人才的教育培养,积极组织县管拔尖人才、优秀科技人才参加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按照《关于加强乡土人才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切实抓好县委组织部管理的250名农村优秀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信息库建设,进一步完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
3、人才队伍作用充分发挥。协调抓好崎岭乡和锦溪集团2个人才基地建设,积极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人才“百村行”和“送人才、解难题、促发展”活动,选派涉农部门的农业科技人才近100名分赴全县16个乡镇(场),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一年来,农业
科技人才共开展科技咨询、现场指导98场次,群众咨询7300多人次,举办各种技术讲座和培训班83期,培训人员15000多人次,印发各种科普材料30000多份,在县有线电视播放《农友之窗》24期。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员下派工作,召开全县下派科技特派员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继续把17名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原驻点村和企业一线工作,重新确定科技特派员下派期限,把任期延长至1-3年。建立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科技服务网,根据专业特长组建10个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科技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积极为群众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帮助群众提高科技致富的本领,成立岩坂、乐北两个科技兴农协会,为农村乡土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4、人才工作环境不断优化。积极开展人才工作调研,通过发放人才工作调查问卷,了解掌握我县人才工作状况,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拍摄5集“优秀人才风采录”系列新闻报道,在县有线电视台设立专栏进行专题报道,利用报纸、信息等宣传媒介,宣传报道我县人才工作的做法、经验,一年来,共有11条人才工作信息在相关刊物发表,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优化人才工作环境。
2005年人才工作要点
1、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构,着力抓好“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拔尖人才百分制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双向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拔尖人才和“一带一”培养对象的服务管理工作。制定《平和县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实施意见》,成立农村科技夜校和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中心,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技能型、经营型和创业型人才。
2、以事业发展为平台,发挥人才队伍作用。认真抓好现代农业“789”人才基地建设,努力构筑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不断探索人才工作新载体、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百名农业科技人才联系村”活动和“送人才、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组织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科技服务网建设,建立健全人才表彰奖励制度,鼓励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参政议政,发展特色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市委政策研究室2005年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河南南阳市2005年毕业生就业政策出台08-04
市委统战部××年工作思路06-17
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11-07
2020年市委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9-27
市委讲师团二○○六年工作要点10-19
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08-14
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保送研究生政策09-02
市委办公室2012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要点10-28
市委书记在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讲话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