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业简介

2024-08-16

各专业简介(精选10篇)

1.各专业简介 篇一

中国各高校计算机专业简介

如今在中国考研之风渐热,而计算机恐怕是最热门的专业了,对于考生来说,选一个心仪的学校,不仅仅是能够学到真实的本领,更为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刚 刚经历了考研的人,我愿意把我所知道的和大家说说,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对中国拥有计算机专业的600所高校进行排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尽管我们经常看到某某机构的排名,也只是从某个侧面进行的估量。对于考生来说,他们选择学校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地理位置,学校名气等。我主要从学术地位的角度对一些名校的情况和优势方向进行介绍。

2001年以前(1988年评定)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校有五个,他们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国防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注:国家重点学科是对计算机专业博士点的评估,并不完全代表该专业的整体实力)

吉林大学:十几年前,计算机系的创始人王湘浩院士和他的得力助手们还在的时候,吉林大学在软件方面的优势是相当大的。但近几年来吉大人丁不旺,过去的人亡的亡,走的走,客观的讲,与80年代的辉煌相比,吉大计算机确实是在走下坡路。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吉大计算机整体实力仍然是很强的。软件自动化、软件重用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代数、定理证明与自动推理、分布式推理、分布式系统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南京大学:如果说 20 世纪 80 年代的软件专业是并蒂莲花的话,那么现在的南大完全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由孙钟秀院士领导的软件学科甚至已经涉及到大型操作系统的设计。优势领域包括软件自动化与形式化方法、分布计算与并行处理、系统软件及其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数据库技术、语言信息处理等。拥有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处寒冷北方的哈工大能保持几十年的超强实力可以说是个奇迹,作为当年唯一的计算机应用重点学科,哈工大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现在他们与许多学校和研究机构搞学科并建,吸纳了很多外来人才,增强了哈工大的整体实力。目前哈工大承担的项目经费已超亿元。他们的优势领域包括:智能机器人、CIMS 与系统集成、智能化中文信息处理机器翻译技术、计算机网络及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等。

国防科技大学:这是一所不太为人所了解的学校,就像一个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我们在感叹她的高大的同时,也会有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由 3 位院士领导的系统结构方向曾经研制出了让中国人骄傲的银河系列大型计算机。国防科技大学的优势领域大多和硬件相关。设有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研究所及并行与分布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在拥有多位院士的清华大学差不多在所有方向都有相应的强人撑着,相比之下,应用和系统结构更强些,某些方向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优势领域包括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同时拥有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国家重点学科。

2001年新增加的重点学科有(可能不全,欢迎各位网友补充):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浙江大学 东南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东北大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在走上坡路(借助地理优势还是领袖效应^o^),软件方向的发展很快,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优势领域包括系统软件、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并行与分布理论、数据库等。

北京大学:在软件方面尤其在中文视觉听觉信息处理方面有优势,由王选和杨芙清两位院士曾领导的方正和青鸟证实了北大在中国当前软件界的实力。硬件方面有一位院士王阳元。

浙江大学:前任校长潘云鹤是浙大计算机系唯一一位院士(现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他所领衔创建的计算机图形学、智能 CAD 在国内无其右者,而且浙大开放式的校风,吸纳贤才的远见,使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浙大建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领域还有 CAD/CIMS、虚拟现实、网络与多媒体、产品创新设计、智能信息与人机交互技术等。

东南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冠群教授为首。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软件技术与人工智能 CIMS 技术是东南大学的优势领域。建有国家 863/CIMS 网络和数据库实验

室、教育部网络和信息集成技术实验室、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

东北大学:建有软件工程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它的软件方向大多与数据库有关,东软集团的发展证实了东大软件的实力。张嗣瀛教授是中科院院士。优势领域: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系统、诊断与容错控制、CIMS 中生产计划与存储管理的建模、宽带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及其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

华中科技大学:华科近年来在系统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张江陵、裴先登教授领导的该专业在信息存储系统与技术,存储网络与附网存储技术,采用新原理的超高密度 超高速存储技术,集群系统与并行I/O,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与技术方面有优势。建有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另外一些计算机专业比较好的学校还有: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是发展势头最猛的学校之一,在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和体系结构、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方向有优势。建有由李未院士领导的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虚拟现实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软件网上联合研发中心。[FS:PAGE]

武汉大学:软件,尤其是在多媒体软件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多媒体软件方法和技术研究,研制、开发了大量的多媒体软件。

西北工业大学:由沈绪榜院士领导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VLSI系统设计方

向很强。优势领域还包括网络与分布计算,并行计算与群机系统,人工智能与多媒体,语音图象信号学科组等。建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国家专业实验室。

有一些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是在基础学科如数学、电子(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随着计算机发展的狂热而转型来的。数学带动软件发展,电子通信则对硬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数学专业发展软件专业的学校有: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

以电子通讯专业发展硬件专业的学校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

2.各专业简介 篇二

1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说很多,牵涉到从设计、施工到甲方、监理,多专业技术工种,多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但归纳起来主要有:

1.1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

1.1.1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有水电、空调、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宽频网,等等。同时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它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1.1.2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就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1.2从管理的角度分析

1.2.1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的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1.2.2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认为这么大的工程项目,出现一些小问题,返工是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以后总有办法补救处理,同时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1.2.3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它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的就是本专业的问题,也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这也就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2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从理论上讲,协调工件并不十分复杂,只要我们在施工中能严格规范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就会大大减少问题的出现,但在实际施工中,我们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协调管理:

2.1技术协调

施工各单位、专业队伍要对工程质量负责,认真履行施工合同,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图纸会审与交底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及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2.2管理协调

2.2.1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总承包单位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分包施工单位、各专业队伍的协调工作,作为管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2.2.2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同时,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2.2.3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也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2.3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总承包单位负责人应定期组织举行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3结束语

施工中的协调工作,牵涉面广且又琐碎。只有突出各专业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同时做好每一部分的工作,才有可能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质量。

摘要: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

关键词:技术,专业,施工质量协调

参考文献

[1]建筑质量验收标准速查手册[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各专业简介 篇三

【关键词】建筑施工;专业管理;具体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和产生的各专业管理不协调的例子并不少见,像消防、装修、煤气安装等,由于是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施工队,与土建及其他专业队之间配合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到了工程主体完工被发现时已很难处理。不得已只好改线路、打楼板,把一栋好好的建筑搞得乱七八槽,面目全非,并因此带来了种种问题和隐患。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作为业主(甲方)或者监理,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做好这项管理工作呢?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说很多,牵涉到从设计、施工到甲方、监理,多专业技术工种,多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

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有水电、装饰、空调、通风、消防、监控等等,同时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必须满足其它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要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2.从管理的角度分析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的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管理组织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它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的就是本专业问题,也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这也就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协调工作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协调工作并不十分复杂,只要我们在施工中能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也许就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矛盾,至少会大大减少问题的出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上述人为的、技术上的、管理上的因素,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非常突出。也是很伤脑筋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2.1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中各专业的交叉部位多数都是一些小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对工程影响不大。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较大的问题,让我们很难补救,甚至无法挽救。即便是这些小的问题,如果事先不设法考虑解决,事后处理起来也很麻烦,有时甚至要花几倍的代价,而且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造成经济损失。作为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2.2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我们的施工管理,更多的趋于表面形式。工地办公室的各种图表,给人的感觉是管理得井井有条,而实际问题解决的怎么样,却要打个问号。虽然这些工作也很重要,对施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如果我们过于追求这些,势必有纸上谈兵之嫌,反而束缚了施工管理人员的手脚,无益于工程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这里所强调的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3.2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3.3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比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的责任。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并设立相关奖罚措施,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4.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施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协调管理也不例外,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前人的或者是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各种电气开关与门开启方向之间的关系,线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卫生间等地方给排水管线预留空洞与施工后卫生洁具之间的位置,以及管线标高,部分穿楼板水管的防渗漏。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各种消防、通风管线穿梁时,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与使用,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的预埋深度,以及弱电系统、控制系统等。

5.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密不可分。在做好管理的同时,要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

施工中的協调工作,牵涉面广且又琐碎。只有突出各专业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同时做好每一部分的工作,才有可能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质量,顺利完工。

4.各专业简介 篇四

研究生教育简介

国际关系学院(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地处北京皇家园林风景区,西望颐和园,东邻圆明园,远眺香山,毗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等著名学府。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相得益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务院颁布的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之一,其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30余年来,国际关系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如今他们都活跃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学校目前拥有1个博士点(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培养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13个硕士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中外政治制度、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翻译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研究生400多人。

多年来,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以下3大特色:

特色一:规模适度,少而精,精细化培养。学校一直认为适度的招生规模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即使在前些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膨胀的大背景下,学校各个专业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每年仍基本控制在30人左右,有些专业甚至在10人以内。这样的招生规模,保证了我校研究生能享有比其他高校更优越的生均教学资源,能得到导师更充分的指导和栽培。同时,学校始终坚持精细化、精英教学的传统,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能动作用。

特色二:国际关系学科专业领先优势明显。学校的国际关系硕士点是我国同类专业中培养历史最长、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学科点之一。从1981年起,学校就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前身)联合培养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3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如今他们大多活跃在我国外交外事、国际问题研究与教学领域。我校拥有国内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分工最细、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大的导师队伍。

特色三:与一流科研机构强强联手,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通用技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试认证中心、北京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单位保持了非常紧密的长年合作关系,学研结合,为我校研究生把握学科前沿动向,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生部是学校负责研究生教学培养管理的职能部门。当前,我校正以“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精密、资源充足、团队合作”为理念,大胆探索一条适合国关学科专业发展实际和未来人才需求的研究生教育之路,为国家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有识之士报考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研究生报考须知

一、招生专业和名额

我校2013年计划招收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等专业学术型硕士生及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笔译、日语口译、电子与通信工程等专业学位硕士生共计220名,其中,国家计划内硕士生(含定向培养)约占65%,国家计划外硕士生(含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约占35%。

二、报考条件和要求

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培或自筹硕士生),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两年(含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的人员;

5、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6、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生或网络教育学生。

(三)上述第4、5类人员属于同等学力考生,此类考生报名时须提交一篇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不少于5000字);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口语等科目(复试时另行通知)。

(四)年龄不超过40周岁,但报考委培和自筹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

(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卫生部的有关要求和我校招生体检标准。

三、报名时间和手续

根据教育部安排2012年9月28日—29日(每天9:00—22:00)为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2012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为正式报名时间,具体手续和要求请考生于9月中旬浏览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及国际关系学院网站(http://)的有关公告。

外埠考生可就近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规定的报名点报名。

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请依照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单考生报考须知”上的要求报名。

四、报考方式

(一)报考我校硕士生的方式有三种:推荐免试、全国统考、单独考试。

(二)我校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生必须是经考生所在毕业学校(学校必须有教育部批准的推荐免试资格)确认资格,在统考报名前通过我校复试并被接收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详细内容请查看《国际关系学院招收2013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

(三)单独考试

1、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国际关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有单独考试权。

2、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除必须符合上述报考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1)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或四年以上(从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2)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3)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成为业务骨干,并由所在单位推荐。

3、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以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方式报考。

4、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初试时间与全国统考的时间一致,且必须在我校参加考试。

5、因名额有限,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仅限于本系统工作人员。

五、有关注意事项

1、我校各专业委培生或自筹生需交纳培养费,培养费标准为每学年壹万伍仟元(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等学术型专业为每学年壹万元)。

2、我校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学校负责向用人单位推荐;计划内定向或计划外委托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只能回原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工作。

3、近年来我校硕士生报考与录取比例约为3:1。

4、近年我校研究生毕业去向趋于多元化,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总体就业率良好。

5、考生在报考与录取期间,请不要直接与导师联系。有关报考问题,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与我校研招办联系(uiryzb@uir.cn)。我们将通过校园网发布相关信息,欢迎考生经常浏览国际关系学院网站(http://)。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国际关系学院研招办 邮编:100091

联系电话:010-62861184 传真:010-6286118

4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简介

1、政治经济学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20101)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扎实经济学功底,胜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任务的高水平复合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西方经济学基础和前沿知识,认识现实经济运行和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规律,跟踪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基本理论和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实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国际影响力、政府管制与公共经济等领域独立从事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工作。

本专业设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国际影响力研究”、“经济行为与政府治理”两个研究方向。毕业后可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咨询单位、大专院校、企业及金融部门从事科研、管理以及教学、咨询等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2、世界经济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20105)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世界经济理论功底,精通外语,能够跟踪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公司、政府采购、经济全球化、美国经济、国家经济安全、当代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研究等前沿领域独立开展分析研究工作。

本专业设有国际经济、政府采购两个研究方向。毕业后能在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三资企业及金融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实际业务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3、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30202)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学术修养,系统掌握政治学和中外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中文素养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

本专业设有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地方治理、政治文化与政治安全三个研究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家政府机关、涉外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教学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4、国际政治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30206)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专业上,系统掌握国际政治基础理论和国际政治历史、现状,以及相关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中文素养和较强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

本专业设有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国际事务管理两个研究方向。毕业后,能够胜任国家政府机关、教学科研单位、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研究、教学或实际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5、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30207)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系统掌握国际关系基础理论、国际关系历史与现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中文素养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

本专业设有综合政治、国际文化与传播、国际法三个研究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家政府机关、涉外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教学机构等从事相关的研究、教学或实际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6、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50201)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有高尚道德情操、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英语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功底和翻译理论功底,较高的语言文化素养,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毕业后能以英语为主要工具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化和外事领域中较高层次的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7、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50203)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法语专门人才。基本掌握法国语言,对法国文化和文学具有广泛的了解,并熟悉法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知识,毕业后能以法语为主要工具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化或外事领域中较高层次的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8、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50205)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日语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对日本文化和文学具有广泛的了解,并熟悉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知识,毕业后能以日语为主要工具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化或外事领域中较高层次的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9、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81001)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主要围绕信息安全技术主题,设置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安全、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和信息管理四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项目的实践,应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电子工程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或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工程技术和理论,具有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创新的能力;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能深入、系统地掌握理论、方法,并了解当前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能够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信息管理、通信、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专门人才,并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博士学位。

学制三年,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10、应用化学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81704)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雄厚化学基础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

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可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学制三年,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11、英语笔译(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055101)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英语笔译人才。

本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2、英语口译(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055102)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英语口译人才。

本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在职工作人员,采用委托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3、日语笔译(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055105)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日语笔译人才。

本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4、日语口译(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055106)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日语口译人才。

本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在职工作人员,采用委托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5、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085208)

本专业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必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5.各品牌企业简介 篇五

简称:SKF.SKF公司所在地: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

成立时间:1907年

创始人:斯文·温奎斯特Sven Wingquist

生产企业:105家

本员工人数:约38,748人

公司数量:约150家

2005年业务收入:4,928,500万瑞典克朗本

SKF在轴承制造业中的地位:

◎世界上最大的跨国轴承制造商

◎SKF轴承是轴承制造业之世界领袖

◎SKF集团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在轴承钢制造领域,SKF是公认的龙头企业

◎世界最大的轴承生产商

◎SKF轴承产量占全球同类产品总产量的20%,SKF作为制造业的晴雨表,一直引领其他制造企业的发展动向。

SKF轴承产品系列:

SKF所提供的标准产品有各类轴承二万余种。SKF集团除了滚动轴承之外,SKF也制造直线轴承、滑动轴承、轴承箱、球及滚子丝杠、纺织机械部件、飞机结构部件、保持圈、高速钢刀具、机床及各种精密机械部件。SKF在上述领域内获得广泛之经验,因而拥有发展、制造及应用各种先进工程产品不可或缺的知识与专长。小者如仅重0.003克的微型轴承,大至每件三十四吨重的巨型轴承。此外,SKF也提供一系列的轴承维修工具、油脂及轴承监测仪器,务求令轴承用户获得更高效益,达到无忧运转。

2、FAG全称:Fischer Aktien-Gesellschaft ——费舍尔股份有限公司

FAG隶属于:舍弗勒(Schaeffler KG)集团

FAG成立时间:1883年

FAG创办人:Fischer

现任FAG主席兼CEO:Uwe Loos

FAG员工总数:18000名员工

FAG年销售额:超过60亿欧元理

FAG轴承产品特点:

高可靠性、尺寸小、高承载能力、高精度引导、低摩擦、耐高温、低磨损、安装简便、润滑剂消耗小、维护量小、采购容易、性能价格比高。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其它品牌轴承不能胜任的地方,其代表作有高速、高精度主轴轴承,极限转速高于任何其它品牌。而这种优良特性普遍反映在所有 FAG轴承上,即具有较高的极限转速和承载力。

FAG轴承是一家高精度精密轴承专业制造商,以高、精、尖闻名世界,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机床及其他行业领域。

FAG始终站在世界轴承领域的最前列,公司目前所生产的型号已经涵盖了各种行业,并在铁路、钢铁、造纸、水泥、矿山等领域更是一枝独秀。尽管如此,公司仍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及成熟产品的改进,因为世界不断在前进,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永远都是跨时代的。

3、名称:日本NSK精工株式会社(NSK LTD.)

也称精工轴承公司

成立时间: 1916年11月8日

资本:670亿日元

总部所在地:日本东京

员工人数:22,639名

NSK轴承产品特点:

材质精纯、产品精度高,品种达数十万种之多,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环境和机械,素有“机械产业的粮食”之美称,已有80余年轴承生产经验的NSK仍不断改良现有产品、研制和开发新的产品,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优势。NSK轴承超圆滑的旋转技术和高精度的定位技术,保证了产品在“亚微米”范围的绝对可靠性。这一可靠性推动了以汽车、计算机、产业机械为代表的所有工业产品的高品质化。

进口日本NSK轴承型号确认,价格查询,现货状况,选型指导,应用举例,轴承相关技术参数查询(如: 外型尺寸、额定负荷、动负荷、静载荷、极限转速、脂润滑、油润滑、质量等),请致电亚瑞公司,我们将依靠所拥有和整理的轴承数据资源为您提供相应的服务。

4、NTN轴承是世界综合性精密机械制造厂家之一,该公司于1918年成立于日本,总部设在大阪市西区,在日本国内有11家制作所,25家营业所和3家研究所;在国外拥有20家独资生产厂、2家研究所和48家营业所。日本NTN的生产、销售、技术各个部门努力不懈的开拓与深化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时又相互有机地结合起来。

成立于1918年的日本上市公司NTN株式会社,是日本三大轴承企业之一,也是世界5大综合轴承生产商之一,公司的员工12000多名,年销售额达20.5亿美元(相关销售额28.5亿美元),在德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均建有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公司生产的汽车驱动系列重要的零部件——等速万向节2003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日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等速万向节制造商。日本NTN从2002年起分别在广州、上海、浙江成立合资公司。

NTN轴承的精密加工技术与独特的专有技术是在长期开发轴承的基础上积累发展起来的,现在广泛用于生产供所有领域使用的精密机械。这是不断创造新价值的NTN发展新标志。

NTN轴承各种产品,是以 0.01 微米为单位的高精度加工和检测技术生产出来的,从既要求高性能同时又要求低成本的普通家用电器,直到要求在严酷的工作环境中仍能正常发挥其轴承功能的宇航火箭为止,NTN轴承再各行各业、各种用途机械的发展打下基础。

5、IKO轴承隶属日本东晟株式会社,是一家有五十多年历史,以生产滚针轴承和直线导轨见长的专业轴承制造商,在世界各地均享有崇高的声誉,是日本生产滚针轴承历史最悠久、品种最齐全、专业化水平最高的生产厂家。其产品广泛用于机床以及其他各行业领域。IKO是日本汤姆逊公司的注册商标,是一个以科技和技术开发为导向的工业配件制造厂商,产品以针状轴承和导轨轴承为主。

IKO轴承产品特点:

IKO滚针轴承以其特殊的内部构造实现机械设计的小型、轻量化。导轨轴承以滚针轴承所赋予的高品质为基础,以独特的机械设备做精密加工,以最新机器来作品质评价,产品永远维持着高性能及高品质的水准

6、INA轴承(依纳)是一家国际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纽伦堡附近,成立于1946年。公司从一成立,便成为滚针轴承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并很快由原来的滚针轴承领域扩展到广泛的产品系列。目前,德国INA轴承集团拥有30多家生产厂,三万多名员工,遍布全世界各地。

INA轴承产品系列有:

各种类型的滚针轴承、滚针、内圈和保持架组件;支承和曲线滚轮;各类短圆柱轴承;带座轴承;止推轴承;离合器轴承;组合向心-推力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各种用途的直线、导轨轴承;纺织机械专用轴承等。

天津市亚瑞传动机械贸易有限公司专业代理、销售进口德国INA轴承(尤其是以INA滚针轴承为主),库存型号齐全,供货及时,质量可靠。

主要产品种类包括:

INA开式冲压滚针轴承(HK HN)INA闭合式冲压滚针轴承(BK)

INA机加工滚针轴承系列:

①带挡边,无内圈(NK RNA); ②带挡边,有内圈(NKI NA);

③无挡边,无内圈(RNAO);④无挡边,有内圈(NAO)。

INA滚针和保持架组件 INA滚针轴承内圈 INA向心插入式球轴承

INA圆柱滚子轴承 INA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INA组合滚针轴承

INA推力滚针轴承等。

7、KOYO轴承(光洋精工株式会社)光洋轴承创立于1921年,是一家研发型综合功能产品制造日本公司,拥有6557名员工。日本光洋精工株式会社KOYO SEIKO为日本四大轴承生产集团之一,以具有世界顶级之生产及管制设备,在日本拥有国分东京、奈良、引田、丰桥、高松、德岛及龟山等八个生产主力工厂,(全部通过ISO9001认证),海外横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数个生产据点和研究机构。进口KOYO轴承,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一直不错。

日本光洋精工株会社所生产数万种高精度、高品质的KOYO轴承系列产品,提供有关航太科技、电脑元件、马达、高速火车、捷运列车、产业机械、CNC车床、高精度加工机、汽、机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重要之组件,做最好的选择。

光洋KOYO轴承创立于1921年,在日本国内拥有8家工厂,28处销售点,在国外有9家生产厂、24处销售点。日本光洋精工株式会社Koyo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在日本排名第三位的世界综合轴承产品制造商,其生产的各种轴承,广泛用于通用机械、其他行业和专业领域,在世界各地用户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 TWB(无锡)轴承有限公司吸收母公司美国TIMKEN公司在轴承行业100多年的成功经验,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加工工艺,全面贯彻和严格执行挪威船级社的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成功的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成为中国轴承行业的主导品牌之一。

8、TWB(无锡)轴承有限公司吸收母公司美国TIMKEN公司在轴承行业100多年的成功经验,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加工工艺,全面贯彻和严格执行挪威船级社的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成功的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成为中国轴承行业的主导品牌之一。

TWB的主导产品有:

外径500mm以内的调心滚子轴承

外径300mm以内的圆柱滚子轴承

外径300mm以内的轧机轴承

外径300mm以内的角接触球轴承

外径300mm以内的深沟球轴承

6.中国各民主党派简介 篇六

1947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第一次联合会议在香港举行。1948年1月1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民革历任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现任主席何鲁丽。

目前,民革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党员81000多人。

二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1月16日,张澜在重庆公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

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民盟历届主席为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史良、楚图南、费孝通、丁石孙。现任主席蒋树声。

目前,民盟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盟员181000多人。

三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1945年12月16日,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

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民建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黄炎培、胡厥文、孙起孟。现任主席成思危。

目前,民建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成员108000多人。

四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1945年12月30日,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识分子为主,还有一部分工商界爱国人士,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民进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民进历届主席为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现任主席许嘉璐。

目前,民进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会员103000多人。

五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1930年8月9日,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3日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农工党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季方、周谷城、卢嘉锡。现任主席蒋正华。

目前,农工民主党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成员99000多人。

六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

1925年10月,由华侨社团发起,在美国旧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政党。

致公党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

致公党历任主席为陈其尤、黄鼎臣、董寅初。现任主席罗豪才。

目前,致公党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党员28000多人。

七 九三学社

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与民主科学精神,在重庆组织了民主科学座谈会。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主要由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九三学社历任主席为许德珩、周培源、吴阶平。现任主席韩启德。

目前,九三学社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成员105000多人。

八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在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国主义运动的台湾省人士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

台盟由台湾省人士组成。

7.建筑施工中各专业成功协作的方略 篇七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出现和产生这样问题的例子并不少见, 像消防、煤气安装等, 由于是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施工队, 与土建及其他专业队之间配合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到了工程主体完工被发现时已很难处理, 并可能因此带来了种种问题和隐患。

可见, 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 同时也很必要。作为业主 (甲方) 或者监理,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 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做好这项管理工作呢?

1 出现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 牵涉到从设计、施工到甲方、监理, 多专业技术工种、多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1 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

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 有水电、空调、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宽频网等等。同时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 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 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 如果考虑不周, 则极易产生问题。

再者, 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 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 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 少有雷同, 这也就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 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 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 也会带来问题。

1.2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 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 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 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 人为的带来一些问题, 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此外, 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 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 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 认为这么大的工程项目, 出现一些小问题, 返工是正常的, 没什么大不了, 反正以后总有办法补救处理, 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 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 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再者, 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 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 对其他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 有的就是本专业的问题, 也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 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 这也就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2 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2.1 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 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 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 认真对待协调问题。即便是一些小的问题, 如果事先不设法考虑解决, 事后处理起来也很麻烦, 有时甚至要花几倍的代价, 而且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造成经济损失。同时, 从提高行业标准, 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 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2.2 加强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这里所强调的加强管理, 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 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 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 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2.3 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2.3.1 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 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同时, 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

2.3.2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工夫, 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 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 由专人统一指挥, 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 作为甲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 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 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 保证施工的每个环节有序到位。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 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 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

2.3.3 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 施工中甲方、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 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 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 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 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 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 而应是实实在在的, 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 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 并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 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2.4 施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施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协调管理也不例外, 作为技术管理人员, 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前人的或者是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各种电气开关与门开启方向之间的关系, 暗埋线管过密 (配电箱出线处等) 梁板的影响, 线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卫生间等地方给排水管线预留空洞与施工后卫生洁具之间的位置, 以及管线标高, 部分穿楼板水管的防渗漏。

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

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各种消防、通风管线穿梁时, 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与使用, 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 附件的预埋精度, 以及弱电系统、控制系统等。

2.5 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6 小结

施工中的协调工作, 牵涉面广且又琐碎。只有突出各专业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 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同时做好每一部分的工作, 才有可能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证工程质量。

摘要: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 还是公共建筑, 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 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 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 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 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

8.各专业简介 篇八

[关键词]编辑出版专业数字出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2-0086-0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出版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出版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从出版物载体形式、制作方式到传播技术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呼唤人才培养,新闻出版总署在200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在新闻出版领域培养一批既懂经营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数字出版环境在为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和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与挑战。

1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教育遭遇困境

自1984年7月胡乔木同志致函教育部倡议在高等院校设置编辑学(后改为编辑出版学)专业以来,编辑出版学专业走过了近30年发展历程。自那以来,我国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9月,全国高校设立编辑、出版、发行等专业的院校有213家,研究生办学点有47家,博士点有7家,每年能为出版行业输送上万名毕业生。但是,由于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错位,所以培养的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满足出版单位的用人要求。

在用人单位方面,出版单位虽然急缺人手,却不愿录用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据统计,2008年新闻出版行业总产值8500亿元人民币,2009年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今后10年新闻出版行业的目标是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行业的迅速发展表明业界对出版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目前,很多出版单位都在向数字出版转型,急需数字出版人才,最需要技术型的数字产品设计人员。然而,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虽然人数很多,但是符合数字出版需求的却不多,在就业市场遭受冷遇。

在学生方面,他们普遍缺乏数字出版的相关技能,仍将就业意向定为传统书报刊编辑。可以发现,大部分高校编辑出版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传统书报刊编辑或者发行人员,只有少数高校将网络编辑和数字出版定为培养方向。所以,培养的学生往往欠缺数字出版能力,学传统编辑的学生不懂新媒体编辑技术,学发行的学生不会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学版权的学生缺乏数字版权保护知识。这致使众多出版专业毕业生无法在出版行业找到相应工作。

毕业生遭遇就业尴尬,是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这个现象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经表明专业教育本身以及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存在问题。如何提高编辑出版学专业办学水平,如何使本专业学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些不仅影响出版学学科建设,影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还会影响业界对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认知。

2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它通过对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加以分析和综合评估得出结论,然后调整现有资源及发展策略,最后达成企业目标。从整体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SW,主要用于分析内部条件;二是OT,主要用于分析外部条件。

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才培养,以培养的学生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是否受欢迎来判断专业建设的成效。因此,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培养符合出版业需要的专业人才,目标是针对社会需要制订合适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建成一批特色教育基地、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围绕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的目标,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通过发扬优势、克服弱点、利用机会、化解威胁,找到适合数字环境下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策略。

2.1内部优势(Strengths)分析

30年来,在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和出版业界的支持下,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成就,主要表现为确立了较为科学的本科培养目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

科学的本科培养目标。关于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权威的提法是1998年教育部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提出的,即“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工作及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实践证明,这个培养目标是科学合理的。正是在这一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我国编辑出版教育随着出版业的发展而发展,为出版业培养了大量的各层次人才。

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在长期发展中,各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依托所在学校的学科资源,基本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有的学校以培养编辑为主,有的以培养发行人才为主,有的以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为主;有的侧重产品策划,有的侧重数字出版技术,等等。这样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培养格局,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出版业界需要的各类型专业人才。

2.2内部劣势(Weaknesses)分析

在数字化和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现有编辑出版学专业主要在课程设置和专业教材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点。

课程设置没有紧跟出版业发展趋势。数字环境下出版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新媒体传播手段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字出版技术。但是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由于师资力量、实践条件的局限,无法开设或者不能系统开设数字出版类课程,致使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不能跟上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发展的步伐。

教材使用不能与时俱进。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使用的本科教材主要是武汉大学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辽海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材内容较为滞后,相关教材修订不及时,不能反映数字出版产业的实际情况。在理论方面,缺少对国内最新出版学术成果和海外先进出版经验的研究介绍:所用案例陈旧,对实际数字出版案例的分析较少。

2.3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产业发展环境为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在学术环境方面,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学界正在为进一步争取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而努力。在产业环境方面,新闻出版业正面临着转型期,急需补充各种人才。

9.银行各岗位工作职责简介 篇九

一、综合柜员:明天进银行看见在防弹玻璃里面那个人,就是……,基本是一天在里面打电脑迎客户,是银行的基本职位,也是一线职位,也是窗口职位。

二、公司客户经理(对公):该类职位一般情况是通过行里或自己的关系,找寻目标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做一些融资、负债、代理、咨询、保证、支付、顾问等业务,包含了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循环贷款、银团贷款、同业业务、银银通、银证通、银期通、公司理财、代理发债、保理、信用证、外贸融资、进口押汇、承兑、保函、资金托管、单位存款、协议存款、机构资金第三方存管、集团公司资金归集、银信产品等等等等。(但是一般客户经理只能接触1-4个产品)

10.厦门大学各建筑来历及其简介 篇十

嘉庚风格的历史建筑

嘉庚风格的校园建筑,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包括群贤楼群、芙蓉楼群、建南楼群三个各自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建筑组群。这种风格前后经历了全面西方样式向富有闽南特色地域建筑样式的转变,直至形成不土不洋、中西混合的独特、新奇的建筑形态。这就是注重闽南式大屋顶与外廊建筑式样西式的巧妙结合,以斜屋面、红瓦、拱门、圆柱、连廊、大台阶为基本特征。

在2001年落成的嘉庚楼群,是厦门大学嘉庚风格的新的标志性建筑。嘉庚楼群秉承嘉庚建筑的“一主四从”传统布局,在校园中心沿南北向成线性展开。主、从楼高低错落,空间上以一高四低取得群体均衡。楼群东侧略呈弧形,面向中心广场,前方是开阔的芙蓉湖,从规模及高度上成为校园的主体楼群。

漳州校区建筑:位于龙海市港尾镇与厦大本部隔海相望的漳州校区,其规划与建设,在建筑理念的传承和建筑风格的发扬上,也始终散发着嘉庚建筑的独特魅力。主楼群又一次以“一主四从”的形式“一”字形朝东构筑,五幢楼之间有连廊贯通,使楼群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他如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建筑造型,从红砖粉墙、山墙坡顶、拱券连廊,到细部线角、色彩妆饰,既承袭嘉庚建筑的风格,又展示着自己的鲜明个性。嘉庚建筑是陈嘉庚先生个人的审美品位与当地能工巧匠智慧碰撞的结晶,是西方南洋建筑与闽南建筑在实践中不断磨合筛选而达成的中西结合的成功范例。访问过厦门大学的郭沫若先生曾动情地赞誉“厦大之美,全国之最”。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建筑大师陈从周教授著文盛称嘉庚建筑“在近代建筑史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今后要定为宝贵文物来保护”。专家的高度评价,也足以证明在特定历史时代建造起来的嘉庚建筑具有重要的艺术与科学价值,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保护嘉庚建筑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1.群贤楼群

群贤楼群是嘉庚校主建校时候建的。群贤楼群包括映雪楼、同安楼、群贤楼、集美楼、囊萤楼5幢建筑。

楼群兴建于1921年5月,1922年底竣工,这是厦门大学的首批校舍。群贤楼群动工兴建时,为了表达陈嘉庚自己教育兴国的决心,特地选择5月9日(即国耻纪念日)作为校舍奠基日。校舍落成后陈嘉庚将1号及5号楼分别命名为“映雪楼”和“囊萤楼”。“映雪”、“囊萤”二语,出自古人孙康、车胤不畏贫困、勤奋好学的典故。2号及4号楼,陈嘉庚则以“同安”和“集美”两地名命名,表达了嘉庚先生为振兴家乡、办好国民教育的决心。中间主楼落成时,有人建议取名为“嘉庚楼”,当即被嘉庚否定。又有人建议以“敬贤”(嘉庚之弟名)命名,陈嘉庚经过一番思考后,改“敬贤”为“群贤”,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意。时群贤楼、同安楼和集美楼为教学楼,映雪楼和囊萤楼为学生宿舍楼。1938年5月至1945年8月,厦门沦陷期间,厦门大学成为日寇军营,校舍受到极大破坏。1946年厦大复校后,对群贤楼群等进行了修缮。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再次维修。

该楼群呈“一”字形排列,坐北朝南,砖石木结构。映雪楼和囊萤楼为三层建筑,建筑面积均为2316平方米,平面均呈双角楼内廊式布局。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双坡西式屋顶,屋顶铺红色机平瓦。山墙开尖拱形窗,三楼设前廊,8根西式圆柱承托屋檐。两楼3楼中亭亭楣上分别镌有陈嘉庚和陈敬贤手题的“映雪”、“囊萤”两字。集美楼和同安楼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分别为1062平方米和1096平方米。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平面呈前廊式布局,一楼为拱形廊,二楼为方形廊,廊中间装饰西式顶檐柱。屋顶为双翘脊歇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铺红色机平瓦。同安楼和集美楼的楼名分别为时任厦门道道尹的陈培锟和原思明县县长来玉林手书。群贤楼平面呈“T”字形,建筑面积2593平方米。前廊式布局,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中部屋顶为双翘脊重檐歇山顶,两翼为双翘脊歇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铺红色机平瓦。山墙及屋檐下有闽南传统的灰雕泥塑及木雕垂花装饰。“群贤”楼名为时任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手书。各楼之间以双坡顶木廊相连。

中央主楼的屋顶采用闽南民居的大屋顶“三川脊”歇山顶建筑,高低错落,富有节奏感。集美楼、同安楼还是以中式风格为主,花格屋脊、石结构墙体,筑造典雅独特。出自勤奋读书的典故而命名的囊萤、映雪两座楼,其建筑风格则趋于西洋式。整个群贤楼群的这种中式占主导地位、西式为辅的建筑风格,体现了陈嘉庚先生对民族精神的崇尚和强调。囊萤楼由于是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而被列为厦门历史文化名楼。集美楼是当年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工作、生活过的住所,现辟为“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

2、芙蓉楼群

芙蓉楼群由芙蓉一、二、三、四和博学楼组成,除博学楼建于1923年外,其余建于1951年至1954年。博学楼初建时为教职工宿舍,1953年在此建成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芙蓉一、二、三、四号楼为学生宿舍。

芙蓉楼群基本呈半环状布局。芙蓉一、二、三、四号楼平面呈双角楼前廊式布局,一、四号楼3层建筑,二、三号楼主体3层、局部4层。砖石木结构,楼面均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芙蓉一、二、三号楼墙体以红色清水砖砌筑、花岗岩作装饰镶砌。芙蓉一层顶主体为硬山顶,角楼为歇山顶。芙蓉

二、芙蓉三门楼及角楼屋顶为歇山顶,两翼为硬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均铺绿色琉璃瓦。角柱作“出砖入石”装饰。拱券、栏杆及窗套均为西式装饰。三座楼的建筑面积分别为6045平方米、4820平方米和4120平方米。芙蓉四楼高3层,建筑面积4254平方米。墙体以花岗岩条石砌筑、红色清水砖作装饰镶砌,屋面为双坡西式屋顶,上铺红色机平瓦。拱券、栏杆及窗套均为西式装饰。博学楼高3层,建筑面积2496平方米。平面呈双角楼内廊式布局,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屋面双坡西式屋顶,上铺红色机平瓦。

3.建南楼群

嘉庚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赠。

建南楼群系20世纪50年代初,由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资、陈嘉庚先生督造的,包括建南大会堂、成义楼、成智楼、南安楼、南光楼五幢大楼,曾是 厦大颇具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群。李光前先生的哲嗣主持的新加坡李氏基金会念其年久失修,遂于1994年开始陆续捐献1630多万元巨资,予以全面翻 修,2001年我校80周年校庆期间举行了翻修竣工典礼,昔日雄伟壮丽的建南楼群重新屹立在厦大上弦场上。

在厦门大学的嘉庚风格建筑中,以建南楼群最为宏伟壮观,它是陈嘉庚先生倾注心血最多的杰作。

建南楼群亦由“一从四主”的五幢楼组成,主楼为建南大礼堂,东侧为南光楼、成智楼,西侧为南安楼、成义楼。五幢楼排列成弧形,巍然矗立在山坡上,正面向南俯瞰大海,楼前辟为半椭圆形的大运动场,利用楼群与运动场之间的落差,因地制宜地砌成可容纳两万人的大看台。由于运动场与看台都呈弧形,恰似上弦月,故称之为“上弦场”。

建南楼群由成义楼、南安楼、建南大礼堂、南光楼、成智楼5幢建筑组成,建于1951年至

1954年。时成义楼为生物馆,南安楼为化学馆,建南楼为学校大礼堂,南光楼为物理馆,成智楼为图书馆。2000年至2003年维修。

陈嘉庚创办学校从不为自己留名,但对他人的支持和赞助,却铭记于心。李光前先生长期竭力资助厦门大学,故芙蓉楼群和建南楼群的命名多与李光前有关。李光前祖籍为福建南安芙蓉乡,故有芙蓉楼群及南安楼之名。“成义”、“成智”则以李光前的亲属名来命名。而“建南”大礼堂则是与集美学校的“福南”大礼堂相呼应,两者合起来即是“福建南部”,寓意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是福建南部教育基地。

建南楼群建于一山冈上,沿山势呈半月形围合排列,南临上弦体育场,故又称上弦楼群。外轮驶入厦门海域,即可看到这组巍峨壮观的楼群。中式风格建筑建南大礼堂位居中央,其余4座西式风格建筑分列两侧。成义楼、南安楼、南光楼、成智楼4幢楼的结构和形制基本相同,均为3层建筑,平面呈内廊式布局,石木结构,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屋顶为双坡顶,面铺红色机平瓦。山墙开拱形窗,角柱作“出砖入石”装饰。4幢楼的建筑面积分别为5710平方米、4614平方米、4518平方米和3848平方米。建南大礼堂前部为门楼,后部为礼堂主体,石木结构。门楼共4层,建筑面积5578平方米。屋顶为双翘脊重檐歇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铺绿色琉璃瓦。山墙及屋檐下作闽南传统的灰雕泥塑及木雕垂花装饰。一层入口门厅矗立着4根西式廊柱,廊后为花岗岩砌筑的三开间厅堂,立面套嵌精雕细凿的辉绿岩“门贴脸”,厅堂设三道紫红色对开大门。礼堂为单层,屋顶为西式双坡顶,屋顶铺红色机平瓦。该建筑群系嘉庚建筑的精品和代表作,也是厦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4.逸夫楼

也就是国际会议中心之一,是由香港的邵逸夫先生资助。逸夫楼即“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大楼,位于芙蓉湖西北面,由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款500万港元兴建。该楼于1991年3月建成,共7层,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主楼设客房,另设会议室、门厅、餐厅等配套设备。它既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又是一座多功能的高级宾馆,对于改善学校接待条件,加 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5.明培体育馆

明培体育馆位于囊萤楼前面演武场西边,是旅菲华 侨、我校海外函授学院1957年入学的学生佘明培校友及其夫人施淑好女士,捐献人民币210万元(一说30万美元,又说外汇人民币100万元)建造的正规 化体育馆。1986年4月破土奠基,1990年4月落成,共3层,建筑面积4700多平方米,屋顶采用进口铝锌钢板,设计新颖,造型美观;馆内设有一个篮 球场,2000个座位的看台,可作为各种体育训练和比赛之用。该馆的兴建,为我校开展体育活动增添了良好的设施。

7.华侨之家

“华侨之家”楼系菲律宾校友庄中坚先生、陈卿卿女士,以其父辈名义捐款外汇人民币10万元建造,1984年10月落成,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会议厅,兼设套房,是我校侨联的办公地点,也是归侨教职工的活动场所。

8.电镜楼

电镜楼即电子显微镜实验楼,是香港著名爱国人士桂华山先生捐资兴建的。1982年6月,桂华山先生闻我校已接受联合国有关机构赠予的两部电子显微镜,尚 需建造电镜实验楼,乃慨然捐赠港币100万元,兴建此楼。电镜楼于1983年开工,1984年竣工,建筑面积1021平方米,现做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用 房。

9.西校门

西校门建在厦大旧主楼群贤楼群西边,由台胞、我校名誉校友张子露先生捐赠10万美元建造,1991 年3月落成。西校门高7.4米,长25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采用花岗石材,以左右延伸的弧面、上方两角微微翘起的长方形为造型基调,主体对称式构图 上面配以浮雕,以体现高校大门所应有的庄重性及文化内涵,整个造型简洁、明快、舒展,富有现代感。

10.萨本栋墓园

萨本栋先生自1937年至1945年任厦门大学校长,在抗战爆发、我校内迁长汀办学的艰难环境下,带领全校师生发愤图强,以高尚的人格赢得全体师生的尊 敬。萨本栋墓园位于成义楼后面(?),其修建系由菲律宾、台湾、美加、香港、泰国、新加坡厦大校友会于1989年发起筹款,后北京、汕头、南京、合肥、温 州、上海等校友会参与捐款。修建总投资11万元,于1991年3月竣工。主要是在原墓身墓基上镶嵌萨校长铸铜浮雕头像,在墓后堆设假山假石群并镌刻萨校长 生平传记;又在墓之东侧新建一凉亭,扩大墓前场地,植以草坪,依山修筑花坛、石阶等,使之成为我校师生凭吊先贤之处。

11.自钦楼

自钦楼是旅菲爱国华侨许自钦先生捐款200万元(一说140万港币)兴建的学生活动中心,位于芙蓉湖东南面、学校中心地带“三家村”,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为二层框架与三层混合结构,内设阅览室、活动室、展览室、录相室、多功能厅等。该楼自1992年3月落成后,一直是学生开展课余文化娱乐活动的一 个理想场所。

12.蔡清洁楼

蔡清洁楼是旅菲荣誉校友蔡清洁先生捐款500万元(石碑上写明捐款520万元 人民币)建造的综合性留学生楼,共10层,座落于小白城山岗上,正面俯瞰大海,气势壮观。建筑面积5606平方米,1994年4月竣工。主要作外籍留学生 及来自东南亚的侨生住宿、学习和活动场所。它的建成为我校发展海外教育事业创造了重要条件

13.克立楼

克立楼是厦门大学会议中心,系香港校友黄克立先生捐资438万元(一说400万港币)建造,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共7层,1994年4月落成。该楼是一座集住宿、会议中心与娱乐为一体的高级宾馆,它为我校举办各种高层次学术会议提供了良好条件。

黄克立先生福建泉州人,1936年毕业于我校政治经济学系,是香港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曾长期担任全国政协常委,1997年首批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授予的最高荣誉大紫荆奖章,2004年5月逝世,享年95岁。

14.钟林美广场

钟林美广场建在西校门入口处的囊萤楼前,是海外华人钟宝玉兄弟姐妹为纪念母亲钟林美女士,捐赠款港币60万元建造的,1994年5月竣工。广场最主要的景观是在喷水池後面铜雕一似浪非浪、似鸟非鸟、似书非书的腾飞物,象征厦大一切都在腾飞。基金楼

基金楼位于我校群贤教学区,共5层,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总造价206万元,1994年10月建成。1993-1994年,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热 情倡导下,厦门的25家(一说26家)外经贸企业先后捐资约2000万元,建立“厦门外经贸企业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基金楼即是使用该基金两年收益的 首项工程。该楼设立外文培训中心,装配先进的视听设备,现为外文学院教学用房。建文楼

建文楼即“厦门大学教职员活动中心”,由泰国著名校友丁政曾、蔡悦诗伉俪捐资434万元建造,以蔡悦诗女士的先父蔡建文先生的名字命名。该楼建于学校大 南校门入口处原工会俱乐部旧址,共7层,建筑面积5460平方米,1998年4月建成。现作为学校工会的教工活动中心,也是学校举办展览的重要场所。建文楼志

蔡建文先生原籍福建晋江,生于一八九九年,卒于一九八三年。夙怀大志,颖悟过人,克勤克俭,白手成家。先后在菲岛、香港、日本、印尼、泰国经营工商,懋迁有无,称誉业界。既擅计然之举,得其精髓,豁然贯通。复效陶朱聚散其财:博施济众,造福桑梓;捐资兴学,泽裕后昆。

夫人吴淑贞,淑慎贞静,女宗典型;坤仪芳徽,闾里共称;训子义方,宇内扬名;芝兰玉树,瑞蔼盈庭。

先生令次媛悦诗女士,一九四九年毕业本校教育系,秉承父志,热心兴学。有鉴于母校尚缺教职工活动中心,乃偕夫婿丁政曾校友捐建此楼,以其令先尊之名名之,回馈母校,嘉惠员工,善莫大焉。兹值本楼落成之际,爰勒石以志之。铭曰: 巍然黉舍 允怀建文 肯堂肯构 美奂美轮 甘棠遗爱 挹芳扬芬 高风仰止 德范长存 厦门大学 立 一九九八年四月六日

17.联兴楼

联兴楼是一幢5层的多功能教学大楼,油印尼华侨、我校海外教育学院1995年入学的中文函授生林联兴先生捐资200万元建造。该楼位于蔡清洁楼西侧,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1999年4月建成,为我校建筑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教学之用 亦玄馆

我校故校长萨本栋教授的学生、机电系47届旅菲校友邵建寅先生,为纪念萨故校长,慨然捐资人民币200万元(一说400万元)建设厦门大学萨本栋微机电 研究中心,并命名为亦玄馆,蕴“玄妙深奥,钻研微纳科技;玄同混和,探索浩淼时空”之义。亦玄馆共5层,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2001年8月落成。经 过几年的筹建,该馆已初步建成我校微机电系统和微传感器领域高起点的开放重点实验室。颂恩楼(嘉庚三)

颂恩楼即嘉庚楼群三号楼,也是嘉庚楼群主楼,由泰国著名校友丁政曾、蔡悦诗伉俪捐献2000万元人民币建造,而取名“颂恩”,意在颂扬母校奖掖栽培之 恩。楼高21层,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1998年6月开工,2001年4月竣工,现为校部机关、部分研究院办公用房和教学用房。该楼巍然耸立,气薄 云霄,是我校跨世纪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我校行政服务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颂恩楼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丁政曾、蔡悦诗伉俪拳拳服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之要旨,捐建此楼,取名颂恩,以颂母校奖掖栽培之恩;以赞天道化育万物之德;以彰易理生生不息之功。木本水源,裕后光前。爱校情殷,殊足矜式。爰勒石志之,以垂久远。厦门大学 立 二○○一年四月 保欣丽英楼(嘉庚一)

保欣丽英楼即嘉庚楼群一号楼,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共6层,1998年6月开工,2001年4月竣工。由香港校友黄保欣、吴丽英伉俪捐资630多万 元建造,现作为管理学院教学和办公之用。黄保欣先生1945年毕业于我校化学系,是香港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曾担任国务院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 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1999年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授予的最高荣誉大紫荆奖章。

21成枫楼(嘉庚二)

成枫楼即嘉庚楼群二号楼,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共6层,1998年6月开工,2001年4月竣工。由新加坡华侨吴定基、李织霞伉俪捐资528万元兴建,以李织霞女士的父亲李成枫先生的名字命名,现作为管理学院教学和办公之用。

22祖营楼(嘉庚四)祖营楼即嘉庚楼群四号楼,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共6层,1998年6月开工,2001年4月竣工。由菲律宾华侨洪文炳先生捐赠款432万元建造,以其父亲洪祖营的名字命名。现为物理机电学院的教学和实验场所。钟铭选楼(嘉庚五)

钟铭选楼即嘉庚楼群五号楼,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共6层,1998年6月开工,2001年4月竣工。由侨居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的华侨钟江海、钟明辉和天德集团的钟琼林昆仲共同捐资740多万元兴建,以其父名字命名。现作为学校现代教育基础中心用房。文正楼

文正楼即厦门大学医学院实验楼,位于大学路厦门大学医院附近,共 层,建筑面积0000平方米,200?年建成。2002-2003年,印尼著名实业家李文正先生先后捐资1000万元,注入厦门大学医学院基金。为感谢李 文正先生的慷慨捐赠,厦门大学将医学院实验楼命名为文正楼,并于2001年9月举行命名揭牌仪式。该楼现在作为医学院的行政办公和教学实验用房。成伟楼(医院门诊楼)

成伟楼即厦门大学医院门诊楼,原是李光前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兴建的,以他三儿子李成伟的名字命名。2003年至2005年,李成义先生主持的新加坡李 氏基金会先后捐款共527万元,重建此楼。新楼建在已拆除的旧门诊楼原址,仍沿袭陈嘉庚建筑的特色,共6层,建筑面积7175平方米,比旧门诊楼大了约4 倍,2004年1月竣工。新门诊楼的建成,不仅能为厦大师生和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为厦大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创造了条件。王清明游泳馆

王清明游泳馆位于校园内明培体育馆南侧,由香港校友王少华女士捐资500万元修建,以其父的名字命名。游泳馆共3层,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有两个标 准游泳池,800座位看台,2004年4月建成。该馆的外型设计别具一格,秉承嘉庚风格又富有现代气息,整体造型简洁大方;馆内集游泳池、健身房、乒乓房 等多功能于一体,是我校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之一。

27林文庆别墅

上一篇:砼裂缝后期维护措施下一篇:农田灌溉渠道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