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方案

2024-10-26

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方案(共12篇)

1.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方案 篇一

全国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名录

首批“全国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1、北京消防教育训练中心

2、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大港支队第37中队

3、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安消防特勤中队

4、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消防支队三中队

5、辽宁省沈阳消防教育训练基地

6、辽宁省葫芦岛市消防宣传教育基地

7、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教育馆

8、上海公安博物馆

9、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第二支队天山中队

10、江苏省镇江市公安消防支队

11、江苏省南京市公安消防支队夫子庙中队

12、浙江省杭州市公安消防特勤大队

13、安徽省蚌埠市消防宣传教育基地

14、福建省厦门市消防教育馆

15、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社区教育基地

16、山东省青岛消防博物馆

17、山东省济南消防安全教育基地

18、湖北省襄樊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

19、湖南消防防灾教育馆

20、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玉林市消防教育基地

21、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教导大队

22、重庆市消防培训基地

23、四川省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

24、贵州消防教育馆

25、云南省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

26、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消防宣传教育基地

27、青海省海北消防宣传教育基地

28、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消防防灾教育基地

2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方案 篇二

车辆基地东西长约1 300 m, 南北宽约330 m。车辆基地总用地面积约40 hm2, 车辆基地占地约20.2 hm2, 建筑总面积38.6 hm2 (含夹层车库) , 车辆基地的10 m盖板占地193 477 m2。项目由盖下、盖上和盖外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工程内容为:盖下部分 (10 m平台以下, 车辆基地生产用房:运用库、检修主厂房、物资总库、维修车间、调机/工程车库、材料棚、洗车机及控制室等建筑) , 盖上部分 (10 m平台以上的车辆基地配套办公建筑及夹层车库:综合楼、综合维修中心、食堂、培训中心及学员宿舍、公安分局、文体活动中心) , 盖体以外落地部分 (杂品库、油漆库、门卫室) 。车辆基地总平面布局图, 如图1所示。

车辆基地项目在运用库、试车线及咽喉区部分进行上盖物业开发, 在检修库上方设车辆基地配套办公房屋, 同时将平台上建筑之间绿化, 油漆库、杂品库等库房不进行物业开发。

2项目消防设计难点

车辆基地的消防设计大部分按照相关的防火规范进行, 但由于建筑规模巨大, 建筑为综合体, 使用功能复杂, 消防设计难以找到完全包含项目特点的规范用以参考。该项目中主要存在以下消防设计难点:消防车道设置;防火分区划分及人员疏散;疏散距离较长;盖下运用库、检修主厂房、道岔区及消防道路的防排烟系统设计。为达到规范要求的消防安全水平, 同时保证建筑的功能适用性, 结合项目特点对以上难点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 并对其消防安全性进行评估, 提出安全、可行、经济合理的消防设计方案。

3项目消防设计方案

3.1 消防车道设置

车辆基地在地面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设有两个位于项目西侧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通, 另在东南侧预留一个出入口, 与东侧规划通货场道路相连。消防车道满足消防车辆通行需要, 示意图见图2所示。

3.2 防火分区及人员疏散方案

盖下防火分区划分方案:

(1) 车辆基地运用库、物资总库和运转办公楼单独划分防火分区。

(2) 盖下其他区域合并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 车辆基地盖下范围内采用防火墙 (通道处用防火卷帘) 完全隔离, 工业厂房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丁类或戊类, 其中丁类建筑为试车机具间和调机工程车库, 两者面积之和为4 743 m2, 不足盖下总面积的5%, 且其他较容易发生火灾的部分已采取了加强防火措施, 故按规范规定, 将盖下区域火灾危险等级定为丁类, 合并为一个防火分区。

(3) 基地内盖下区域东西向最长1 125 m, 南北向最长296 m。盖下通往盖外虽设计3个出口, 但现阶段能使用的只有西侧两个出口, 导致盖下疏散距离过长。为改善疏散条件, 项目在运用库辅助生产用房南侧开设16 m×80 m的采光通风带, 视为安全地带, 通风带两侧均为防火墙, 人员可疏散至此处。上盖平台下方其他建筑物按照规范要求划分防火分区和设置疏散楼梯。

3.3 车辆基地盖下防排烟系统设计

3.3.1 按照规范防排烟设计方案

按照常规设计该项目盖下运用库、检修主厂房、道岔区及道路的排烟方案, 其排烟量设计依据为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9.4.5条: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或净空高度大于6.0 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 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 m3/h计算。各处所面积及规范要求排烟量如表1所示。

3.3.2 性能化防排烟设计方案

在车辆基地运用库、检修主厂房和道岔区的防排烟设计中, 由于其空间巨大, 按照规范要求设置的排烟系统排烟量非常巨大, 工程实施中有较大难度。因此, 笔者对车辆基地排烟系统设计进行性能化分析, 对排烟方案进行优化。在消防性能化设计程序中, 随着火灾科学的发展和消防评估方法的完善, 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烟气计算方法, 并且进入了许多国家的性能化设计规范中。笔者采用美国NFPA 92B中的烟气量计算方法计算项目运用库和道岔区的排烟系统设计参数, 该计算方法也被上海市DGJ 08-88-2006《民用建筑防排烟规程》引用。该计算方法主要是基于火灾中的烟羽流模型计算火灾产生的烟气量, 根据室内火灾所需维持的烟气层高度确定所需的排烟量和排烟口设置位置。

(1) 火灾中的对流热。 火灾中热量的释放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热对流和热辐射。火灾热释放速率中的热对流部分由式 (1) 计算。

Qp=Q/15 (1)

式中:Q为火灾热释放速率, kW;Qp为火灾热释放速率的热对流部分, kW。

(2) 烟气质量产率。 火灾中烟气产生率由式 (2) 、式 (3) 计算。

当Z>Z1时, M=0.071QP1/3Z5/3+0.001 8QP (2)

当Z≤Z1时, M=0.032QP5/3Z (3)

式中:M为烟气质量产生率, kg/s;Z为室内的清晰高度, m, 一般根据设计指标而定;Z1为火焰极限高度, m。

(3) 火焰极限高度。 火焰极限高度由式 (4) 计算。

Z1=0.166QP2/5 (4)

(4) 烟气层温度。 烟气层的平均温度由式 (5) 计算。

Tm=Qp/ (M·Cp) +T0 (5)

式中:Tm为烟羽流平均温度, K;T0为环境温度, 取298 K;Cp为空气的等压比热容, 1.02 kJ/ (kg·K) 。

(5) 烟气体积产率。 排烟速率与火源本身产生烟气流入烟气层速率相同, 可得所需的排烟量见式 (6) 。

V=MTm/ (ρ0T0) (6)

式中:V为烟气体积产生率, m3/s;ρ0为环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

(6) 运用库、检修主厂房和道岔区的最小清晰高度为1.6+0.1H, 只要火灾烟气能维持在此高度以上, 火灾时可以保证人员安全不受火灾烟气影响, 能提供人员安全疏散条件。排烟计算参数见表2所示。

结合以上分析及计算, 并参考与该工程类似的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系统性能化分析及消防设计专家评审意见, 在运用库、检修主厂房、道岔区和道路区域均按每小时换气2次设置机械排烟系统;而出入段线区域则不设置排烟系统;其余建筑物均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防排烟设计。排烟系统设置及防烟分区划分示意, 见图3所示。

4人员疏散模拟计算及分析

人员疏散主要分析车辆基地按前文设置消防疏散道路及防排烟设施后人员的疏散情况。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建筑的疏散设计, 按照其中人员荷载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 通过BuildingExodus人员疏散软件模拟建筑内人员疏散情况。

4.1 人员安全疏散分析

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的目的是验证所需疏散时间 (RSET) 与可用疏散时间 (ASET) 的关系, 从而判定人员在建筑物内的疏散过程是否安全。若判断结果是人员能安全地完成疏散, 则认为其人员疏散方案是安全的;否则需调整建筑内的人员疏散方案, 直至能满足人员的安全疏散要求。

4.2 疏散人员数量

疏散计算对象为车辆基地项目, 车辆基地平台下主要包含车辆基地运用库、检修主厂房和道岔区人员, 考虑远期规划, 该计算对象人数为运用库254人、检修主厂房432人、实训基地15人和物资总库47人。因此, 该计算对象总人数为748 人。

4.3 RSET的确定

RSET按火灾报警时间 (Td) 、人员疏散的预动时间 (Tpre) 和人员从开始疏散直至到达安全地点的行动时间 (Tt) 之和计算。

(1) 报警时间。 报警时间应根据建筑内所采用的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的类型及其布置、火灾的发展速度及其规模、着火空间的高度等条件, 考虑设定火灾场景下建筑内人员的密度及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清醒状态等因素综合确定。通常, 工程上使用的感烟探测器能探测到100 kW的火灾并启动报警, 计算得到探测器的报警时间为46.1 s。GB 4717-93《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火灾报警控制器内或其控制进行的查询、中断、判断和数据处理等操作, 对于接收火灾报警信号的延时不应超过10 s”。基于保守考虑, 取火灾报警时间为60 s。

(2) 人员的疏散预动时间。 该项目为大型工业厂房建筑, 消防系统采用消防控制中心形式, 根据国家现行防火规范规定, 报警系统类型应为W1类型, 该项目参照类似建筑物用途及特性确定人员的响应时间不大于1 min。这个时间针对处于非着火区人员只能通过建筑内广播信息进行疏散响应;位于着火区域的人员, 由于能直接通过自身感官判断火灾发生, 在发生火灾的同时就可感知危险而选择疏散, 因此其响应时间应更短。保守取着火区人员的疏散预动作时间为1 min, 即Tpre=60 s。

(3) 人员疏散行动时间的计算。 采用BuildingExodus人员疏散软件模拟建筑内人员疏散行动时间, 并将行动时间乘以1.2的安全系数。

(4) 人员疏散模拟计算。 疏散场景基本参数:人员平面移动速度1.0 m/s;出口流量1.0 人/ (s·m) ;时间步长1 s。

(5) 人员疏散模拟计算结果。 检修主厂房 (车体车间) 疏散完成需80 s;运用库疏散完成需202 s;检修主厂房疏散完成需243 s。

(6) RSET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5烟气模拟计算及分析

以运用库停靠列车车厢发生火灾, 在运用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为火灾场景进行烟气模拟计算与分析。其余部位火灾亦可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采用FDS模拟发生火灾时的烟气蔓延特性, 由此研究建筑在发生火灾时的ASET。在采用FDS对该项目进行模拟时, 所有的模型结构和建筑内部布置均按照设计方提供的最新设计方案建立, 在模拟中尽量接近建筑实际使用情况。环境情况:假设室外环境温度为35 ℃, 压力约1×105 Pa;可燃物选择:在模拟计算过程中将火灾荷载 (如纺织品、木制品、塑料等) 转化为具有同等荷载的木材, 由于论证过程中涉及的火灾荷载、火灾场景及疏散场景均较为保守, 计算模拟结果用于论证分析是保守和有效的。

运用库安全性分析:烟气流动特性预测, 计算对象:运用库地铁列车火灾;火灾规模:16 MW;火灾增长速率:0.047 kW/s2;起火地点:运用库。模拟结果统计见表4。

在表4中, 所有人员安全疏散指标均显示火灾发展到致使环境条件达到人体耐受极限的时间大于模拟时间1 200 s。在模拟中, 运用库内温度在整个模拟过程中上

层最高温度仅为105 ℃, 人员活动高度内温度在1 200 s时也仅为40 ℃左右, 运用库内2.6 m高度空间内的温度场与模拟开始时的温度变化不大, 人员的疏散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在FDS模拟计算运用库火灾烟气蔓延模型中, 由于火灾发生约500 s时已经达到最大火灾规模, 整个运用库内温度及其他参数也趋于稳定, 说明运用库在发生火灾时可以保证不小于20 min的安全疏散时间。

车辆基地盖下检修主厂房、道岔区按上述方法进行烟气模拟计算与分析, 均可保证不小于20 min的安全疏散时间。

6结论

结合工程存在的消防设计问题, 重点分析车辆基地运用库、检修主厂房的消防设计方案, 并设计地铁列车火灾模拟分析运用库和检修主厂房内火灾烟气蔓延特性,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车辆基地现有的消防车道设计可以满足消防扑救工作的需要。

(2) 基地盖下运用库、检修主厂房、维修车间、镟轮库、调机工程车库、材料棚、洗车机棚、污水处理站、道岔区和内部道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的方案可行。

(3) 通过FDS模拟地铁列车火灾在运用库内的蔓延特性, 在运用库内按2次换气次数确定机械排烟量, 其消防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4) 通过FDS模拟地铁列车火灾在检修主厂房内的蔓延特性, 在检修主厂房内按2次换气次数确定机械排烟量, 其消防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5) 由于在车辆基地盖下运用库、检修主厂房、盖下道路及道岔区可以提供的安全疏散时间大于1 200 s, 车辆基地人员均有足够的安全疏散时间进行疏散。所以, 盖下疏散距离的增加不会降低其消防安全水平, 车辆基地全体人员能够在8.5 min左右全部疏散出车辆基地, 疏散安全可以得到保证。即车辆基地内包括运用库、道岔区及其他配套用房内人员均可以通过上盖平台下空间进行疏散。

(6) 在运用库所有消防设施均正常动作的情况下, 至少可以保证该防火分区内有20 min以上的灭火救援环境。扑救人员在进入火场时仍应按《公安消防部队消防人员防护装备配备标准》配置个人防护装备。

参考文献

[1]蔡芸.我国地铁的主要消防设施和消防问题[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6, 25 (2) :265-268.

[2]薛维虎.地铁隧道火灾消防救援问题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8, 27 (12) :916-919.

3.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活动方案 篇三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进一步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配合相关党建精神;争取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对红色文化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激发工作热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资源需要

大巴车一辆,由办公室负责联系。

三、活动对象

XX学校全体党员干部。

四、活动负责部门

XX学校党建办。

五、活动地点

XX红色教育基地。

六、活动时间

XX年XX月XX日

七、活动开展

(一)准备

1、向教育局、学校主管部门领导提出申请。

2、准备XX个人简介、XX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相关资料,路线选择,午餐地点选择。

3、准备好相关经费。

(二)活动内容

“看”、“学”、“感”:

“看”就是参观XX革命教育基地,通过亲身经历,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党员干部党性观念。

“学”就是学习红色文化,学习历史。通过学习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从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方案 篇四

市桥小平小学 一(1)班 朱劲雪

一、活动目的:

贯彻《中学德育大纲》,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荣辱观,落实中央八号文件精神,加强对学生的革命传统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以实际行动体验和理解“勤俭、自强”的深刻含义。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9月22日周四下午参观广州烈士陵园

三、具体活动实施方案:

1、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活动,不得请假

2、各班学生按自愿的原则分成五个小组,自荐一名小组长,小组成员必须服从组长管理,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不得随便分开。

3、本次活动作为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各班团支部必须确定好活动主题,回来后要将活动总结上报。

4、每位同学自备干粮和饮用水,“负重”前进;带笔记本和笔作记录。

5、行进中,分两列纵队,保持好间距,并注意交通安全。

6、各班排头举班级牌,(1)班举校旗、团旗。

7、一切行动听指挥。

8、记好活动的时间段、地点,不擅自离队。

9、进入景区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和饮料罐,不乱涂乱画,注意维护集体和个形象。

10、保管好集体和个人的钱物。

11、活动结束,利用班队课进行观后感交流。

12、最后,班主任做活动总结

2010年第一学期小平小学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记录

一(1)班

一、领导小组:

组长: 黄洪带

小组成员:朱劲雪、高惠雄

二、程序安排

1、时间:2010年10月22

2、程序:

8:30

各班在大操场集中整队 9:00

出发

9:30

参观广州烈士陵园

10:00

重温入团誓词、践行荣辱观宣誓仪式 10:30-12:30

团队活动,就餐 1:00

集中上车

1:30-4:30

广州社会实践活动

5:00

到校,各班小结

小平小学

5.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方案 篇五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阶段,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了垃圾围城的局面。面对垃圾处理现状,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垃圾围城的窘境。垃圾焚烧处理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领先创新开拓能源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可资参考的实践模板。推广普及垃圾焚烧处理环保科普教育知识,让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事业,倡导广大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对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做起,关心环境保护,争做环保卫士,共建生态文明,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发挥现有社会资源的作用,向公众开展垃圾焚烧处理环保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环保科普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规范“垃圾焚烧电厂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要求。

二、【教育基地基本条件】

1、具备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内容的条件与设施。

2、接受政府城市管理部门、环卫部门以及环保部门工作指导。

3、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讲解、接待和活动辅导,并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

4、将环保科普活动经费列入本单位经费预算,并落实到位。

5、有固定的环保科普活动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和器材。

6、自身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能有效控制自身各种污染源达标排放。

三、【教育基地设计理念】

1、融合垃圾焚烧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环保理念,宣传相关环保政策,普及环保科普知识。

2、以厂区生态园林绿化、环保信息对外公示、主题性装置艺术、人文风格的图文布展,全方位展示垃圾焚烧电厂的良好形象。

3、利用声光电、多媒体、趣味性问答等形式增加全民互动参与的热情,使公众对垃圾焚烧电厂有更深刻的认知和更充分的了解;同时兼顾国内外参观群体的文化差异,采用双语设计展示。

4、设有专门的室内展示场地,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模型、实物、图片等形式展示环保科普知识、先进的焚烧处理工艺等。

四、【教育基地工作要求】

1、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在环保科普工作方面的示范作用,坚持公益性原则,协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根据教育基地自身的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的需求,创造条件,广泛开展有特色、有时效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各类环保科普活动应有文字、照片和录像等档案资料以及接待公众人数等有关统计数据。

2、积极探索开展环保科普教育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开拓创新;积累工作经验,积极参加环保科普教育基地之间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3、环保教育基地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100天,接待人数能力满足50人/次。

4、要做好环保科普活动的内容设计并利用多种手段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如安排专人讲解和指导;设计制作相关的展板、录像、挂图、多媒体、宣传册等;讲解、指导和宣传材料的内容应准确生动、简单明了。

5、加强对教育基地自身和环保科普活动的宣传,公布开放时间和活动内容,主动吸引、组织公众到基地参加环保科普教育活动。

6、设有来访者意见箱,认真对待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建议,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教育基地形象。

五、【基地展厅设计要求】

教育基地展厅建设应立足于自身特点,场地面积在200~700平米为宜。投资费用约为1.5~2万元/平米(暂未考虑后期维护费用)。

教育基地展厅设计应包含三部分内容:

(一)当前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垃圾焚烧处理科普知识;

(二)本单位垃圾焚烧电厂情况及工艺流程介绍;

(三)社区居民互动及企业文化展示。

(一)介绍当前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垃圾焚烧处理科普知识:

1、通过优美环境的图片,表达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垃圾成灾的图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不断产生垃圾的危害,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噩梦。

2、收集目前国内外垃圾焚烧电厂相关资料,选录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进行图文展示,尤其是通过发达国家对垃圾焚烧发电的重视和全球典范单位展示介绍,说明焚烧处理技术作为现在及以后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的好处。

3、要有当前国内外垃圾焚烧处理行业的有关数据统计资料。

(二)本单位垃圾焚烧电厂情况及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4、介绍本单位垃圾焚烧处理事业的发展、历程、实力、成绩及先进的生产技术。

5、采用模型并结合声光电等表现形式对垃圾焚烧处理发电(垃圾焚烧、烟气/废水/污泥/飞灰/炉渣的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展示讲解,着重展现垃圾焚烧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设计理念,向公众普及电厂生产知识、传递电厂的环保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6、设计理念应注重环保元素,全方位、多视角展现环保理念,例如:可充分利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处理达标的废水等材料,展现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主题;实物展示部分,可布置一些垃圾样本、渗滤液样本、布袋及炉排模型等。

7、现场生产工艺参观通道整洁明亮,通道两边布置一些图片、文字说明,让参观人员结合现场设备对生产工艺有更直观的了解。

8、在厂区显著位置设置环保信息对外公示大屏幕,实时准确的向社会公众公开烟气排放指标等主要生产信息,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三)社区居民互动及企业文化展示:

9、采用电子相册等表现形式展现社区居民互动、共建等主题。

10、采用电子签名墙等形式,设立“我环保,我快乐”的签名主题文化墙,邀请公众参与、签名宣誓,支持环保、热爱环保。

11、在厂区内利用废弃物等材料,设计布置具有环保理念的雕塑艺术作品创作,用奇特的造型和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装点厂区,宣传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主题。

12、因参观群众覆盖面广泛,设计理念应老少皆宜,应包含一些人文互动环节,例如趣味性问答等;同时兼顾国内外参观群体文化差异,采用双语(中文、英语)设计展示。

13、环保教育基地展厅应兼顾环保理念与本单位经营理念色调的合理搭配,用料上乘、施工工艺精细。

通过印制本公司宣传图册、环保提袋等作为环保宣传活动的相关资料发放,更广泛的宣传环保理念。

★ 中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现状调查报告

★ 垃圾分类环保宣传语

★ 垃圾(小班社会环保)

★ 环保垃圾分类日记

★ 环保垃圾分类倡议书

★ 放飞环保梦想

★ 城市垃圾焚烧HCl排放与脱除试验研究

★ 中班环保教案《垃圾分类》

★ 环保垃圾分类主题征文

6.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方案 篇六

1 工程概况

笔者主要对南京某有轨电车地下车辆基地防排烟方案进行研究,同时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该有轨电车地下车辆基地的主要功能包括:有轨电车车辆停放、保养;有轨电车定期检修;承担线网内列车救援功能,通过段内出动救援设备起复车辆,并排除路故障,恢复行车秩序;承担线网内各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等;承担线网内所需各种材料的储存、保管和供应工作。车辆基地平面结构如图1所示。

该地下建筑主要由面积较大的列检库、轨行区和一些面积较小的功能区组成,车辆基地为地下车辆基地,地下建筑面积约为31 429.2m2,根据建筑物的实体分隔情况,将整个车辆基地划分为10个防火分区,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防火分区一、二、五、六的面积超过现行规范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其中分区一和分区六为车辆段的轨行区,在该区域内无列车停车、维修和充放电过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小,而分区二和分区五为车辆段的列检库,列车在该区域内执行停车、维修、充放电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考虑到分区二和分区五的建筑结构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分区二面积更大,且列车入库首先选择二区停靠,五区为预留区域。笔者选取防火分区二(列检库1)进行排烟方案研究。

笔者主要通过FDS软件模拟火灾条件下车辆基地内的烟气运动状况,同时对比分析不同排烟方案的排烟效率和影响因素。地下车辆基地FDS模型如图3所示。

2 排烟方案可行性分析

2.1 火源功率的计算

地下车辆基地内的主要设备设施为有轨电车和相关的电气设施,其中有轨电车采用锂离子电池驱动,在车头和车尾各设一个蓄电池区,根据设备制造方提供的资料,判断车内的锂电池为主要可燃物。根据有轨电车的相关参数,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火灾功率和热释放速率(即设定火灾曲线),车载锂电池的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电车锂电池的基本参数可知,锂电池燃烧的总火源功率约为5.848 MW。由于在检维修过程中列车周边存在某些不可预见的可燃物以及电车电池相连的电缆等物品,考虑火源的风险系数1.4,取火源功率为8 MW。考虑火源发展的特性,锂电池的火灾发展设定为t2火,火灾增长系数取0.046 89kW/s2。

2.2 列检库自然排烟方案研究

以第二防火分区为例,该区域面积为7 661.2m2,主要作为停车列检库使用。由于区域面积较大且无法进行实体分隔,机械排烟受排烟风机风压和排烟量的限制,往往需对大空间进行分区并设置多套排烟系统,因此会显著增加工程技术难度和成本。而自然排烟相对机械排烟在工程成本和技术难度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要对自然排烟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首先根据第二防火分区的结构建立模型,由于是自然排烟方案,因此在顶部开口用于排烟的同时,在侧面也需要开口用以补风。由于该车库上方计划有上盖物业,因此在排烟口上方设有隔层,以降低排出的高温烟气对上方建筑的损害。同时,利用竖井将地下层的烟气导入首层,使烟气沿首层顶部蔓延到边界并排入大气。一定高度的竖井不仅能增大热烟气的动压,有利于烟气输送到首层顶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首层功能区的安全。为了满足顶部排烟口保护区域不会过大,且开口尽量少的要求,缓解首层使用面积压力,结合建筑的结构特点,在地下大空间顶部均匀布置12个排烟口。为了能够在地下层四周开设侧窗补风或满足部分排烟功能,围绕地下层明挖出大于4m宽的下层式环道,不仅能解决侧窗问题,也能使环道作为消防通道使用,侧面补风窗的面积根据建筑结构最大设置为4.0m×1.8m,间隔4m。

试验指标为顶部开口的排烟效率,排烟效率越高自然排烟效果越好,排烟效率e定义为一定时间内竖井总排烟量占烟气质量生成量的百分数,如式(1)所示。

模拟以C3H8作为燃料,选取燃烧的主要产物CO2作为烟气的参考依据,假设完全燃烧,以从竖井排出的CO2的量We和火源生成的CO2的量Wy表征烟气的排出量和火源的烟气生成量。竖井排出的CO2的量We可以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竖井CO2流量q(t)(kg/s)的积分求得,q(t)为时间t的函数,如式(2)所示,其中A为排烟口总面积,m2。

丙烷作为燃烧物的燃烧反应式为:

则Wy的计算公式如式(4)所示,其中M(t)为燃料的燃烧速率,kg/s,为时间t的函数。

将式(2)与式(4)代入式(1)得出排烟效率e,如式(5)所示。其中,时间t参考地铁站疏散时间,取360s。

在FDS建模过程中,为便于计算将模型面积调整为110m×70m=7 700m2,网格精度为0.1m×0.1m×0.1m。

试验选用正交表,共5因素4水平,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固定火源功率的情况下,不同因素对排烟效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顶部开口尺寸>隔层高度>挡烟垂壁高度>排烟竖井高度>侧窗高度。此外,从正交试验中也可以看出,随着火源功率增大,自然排烟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试验得到的最佳水平组合见表2,通过单独测试计算排烟效率为73.97%。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排烟组合后,采用烟气层高度控制模型,对采取最佳组合条件下自然排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烟气层高度控制模型原理图,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得出,烟气通过竖井到达首层顶部后将沿顶棚长距离输送,在前端烟气远离火源的过程中,由于烟气的热驱动力不断下降带来的烟层下降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以保障首层烟层在满足一定安全高度的条件下到达边界排入大气。因此,该自然排烟方案的安全性核心指标为烟气可以满足安全高度的条件下到达边界排入大气。

火灾发生后,室内外由于温度差引起压差,导致冷热气体循环流动,在开口上部,室内压力大于室外,热烟气从上面流出,在开口下部,室内压力小于室外,冷空气从下面流入,此时必然存在某个参考高度上压差为0,称此参考高度为中性面高,即图4中的HN1。图4中还存在一个中性面高,当热烟气蔓延至排烟竖井入口处,一部分烟气受热浮力作用向上进入竖井,另一部分烟气越过竖井口继续横向扩散,这两部分烟气的分界面高度处压差为0,形成第二个中性面,即图4中的HN2。如果把火灾后建筑内冷热气体稳定流动看成一个系统,可以发现受热浮力作用热烟气从高处开口排出系统,同时冷空气从低处开口进入系统,整个过程中系统满足质量守恒方程。图5所示的守恒系统中存在两个守恒方程:一个是从地下层侧窗进入系统的冷空气质量流量等于从顶部排烟竖井进入首层的热烟气的质量流量,即ma3=nmv(n为排烟口数量);另一个是从首层排出系统的热烟气质量流量等于从建筑外部进入系统的冷空气的总质量流量,即mg=ma1+ma2+ma3。

因此,根据伯努利方程和Alpert模型的经验公式可得如下方程组:

根据方程组(6)建立如图5所示的判定流程图。首先给定火源功率Q,地下层高H,就近排烟口离火源的距离r,环境温度Ta。利用式(1)可以得到排烟口下方的烟气密度ρv,同理可以得到首层边界处烟气密度ρg(此时H为地下层高加上首层高,r为首层边界距火源的水平距离)。其次,给定地下层高度H2,地下层烟气设计高度HD2(一般取侧窗顶高),排烟口数量n,排烟口面积Av,侧窗总面积Al,加上ρv和ρg代入方程(2),得出地下层中性面高HN2。然后给定首层高度H1,首层烟气设计高度HD1(一般取人的特征高度2m),首层边界周长W,加上ρv、ρg、Al、HD2,代入方程(3)可以得到首层中性面高HN1。

利用迭代法计算发现:地下层中性面高HN2与火灾功率Q成反比,说明在火灾功率较小时,排烟竖井的垂直压差较小,地下烟层中进入排烟竖井的烟气量较小,不利于竖井排烟;而首层中性面高HN1与火灾功率Q成正比,说明在火灾功率较小时,首层边界处烟气层较低。根据ΔP=z(ρa-ρg)g可知,当密度差减小时,必须通过增大中性面以上部分的高度z(即降低HN1)来维持首层边界上部的压差,使烟气安全排入大气,这就导致了烟气层下降。以上两点结论与正交试验所得出的结论一致。假设火灾功率无限大,根据迭代计算可知HN2无限接近于地下层地面,而HN1无限接近首层顶部。随着火灾功率不断减小,HN2不断升高,HN1不断降低,HN2升高带来排烟效率的降低,HN1降低带来首层烟层的降低,所以必须相互约束,以达到安全设计的综合性提高。因此,取HN1>HN2作为可行性判据,既能约束HN2升高,也能约束HN1降低。对以上提出的最佳方案进行迭代计算得出,临界火灾功率为10.2 MW,即小于10.2 MW的火灾采用自然排烟方案时理论上不能满足首层或地下层烟层的安全标准。因此,在该防火区域内不宜采用自然排烟方案。

3 结论

在确定防排烟方案的过程中,通过模拟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城区的大型地下建筑自然排烟方案受上盖物业限制,对火源功率和地下建筑面积有较为苛刻的要求,分析的防火分区面积7 661.2m2,火源功率8 MW,在对自然排烟方案的模拟结果进一步计算和分析后发现,由于在7 661.2m2的面积中对应的火源功率不足10.2 MW,导致烟气没有足够的热动力运动到外部空间,因此自然排烟方案不适用于该项目。

(2)基于该地下建筑特殊的功能和内部结构以及较小的火灾载荷,自然排烟方案不适用,但笔者建立的烟层高度控制模型既可以对地下层烟气能否大量从竖井排出并保证一定的烟气层高度进行理论判定,也可以对首层烟气能否在保障一定安全高度的条件下扩散至边界排入大气进行理论判定。模型计算结果与正交试验得出的结论一致。用该模型对笔者提出的最佳方案进行判定,得出临界火灾功率为10.2 MW。但是,由于Alpert经验公式与建筑模型不能完全匹配,必然带来一定误差,需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完善。

(3)由于目前在轨道车辆地下基地的消防方面没有针对性的规范,因此笔者提供的排烟方案的研究方法中对于自然排烟方案和机械排烟方案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在自然排烟方案中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组合,然后根据人员疏散和建筑物防护的要求对最佳排烟方案进行检测,通过烟气层温度和高度的控制保证人员疏散的条件,进而利用烟气层控制模型计算达到安全标准时不同面积对应的火源功率的临界条件,从而确定自然排烟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姚幸.张江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车辆基地设计特点[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2(8):82-85.

[2]汪志雷,华敏,徐大用,等.地铁隧道火灾人员疏散模拟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6):645-648.

[3]汪志雷,华敏,潘旭海.地铁隧道火灾人员疏散方案对比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2):181-183.

[4]严兰,徐正良,梁正,等.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基地“绿色”综合建筑设计的技术要点[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10):7.

[5]张晓鸽,郭印诚.地下车库火灾过程及消防措施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27(2):171-174.

[6]Pablo Ayala,Alexis Cantizano,Candido Gutierrez-Montes,et al.Influence of atrium roof geometries on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of fire tests under natural ventilation conditions[J].Energy and Buildings,2013,65:382-390.

[7]Perrine Ribière,Sylvie Grugeon,Mathieu Morcrette,et al.Investigation on the fire-induced hazards of Li-ion battery cells by fire calorimetry[J].Energy Environ.Sci.,2012,(5):5271-5280.

[8]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9]Alpert R L,Ward E J.Evaluation of unsprinklered fire hazards[J].Fire Safety Journal,1984,7(2):127-143.

[10]Xu D,Zhang C,Yin K,et al.Feasibility analysis on natural ventilation scheme for large underground spaces based on the top cover design[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14,44:23-32.

[11]程崇国,郭军,胡居义.大型地下车站洞室结构设计施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2,49(1):111-118.

7.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方案 篇七

一、意义:

贯彻《中学德育大纲》,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荣辱观,加强对学生的革命传统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以实际行动体验和理解“自尊 自强”的深刻含义。

二、领导小组:

组长: 杜泽民

小组成员:申义 张建智 张仕坡 韩青云 陈增猛 张洪芸

三、带队教师分工:各班主任带本班,在队伍前面。高淑英跟1班 申义跟2班 张仕坡跟3班 张秀云跟4班

四、程序安排

1、时间:2010年9月1日

2、程序:

13:30

各班在大操场集中整队 13:50

出发

14:50

升国旗仪式

国旗下讲话、宣誓 15:10—16:30

参观工部抗日战争纪念馆 16:40

集中整队

17:40

到校,各班小结

五、对学生的要求:

1、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活动,不得请假(有特别情况,需经年级组长批准)

2、各班学生按自愿的原则分成五个小组,自荐一名小组长,小组成员必须服从组长管理,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不得随便分开。

3、本次活动作为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各班必须确定好活动主题,回来后要将活动总结上报德育处。

4、每位同学自备饮用水,徒步前进;带笔记本和笔作记录。

5、行进中,分两列纵队,保持好间距,并注意交通安全。

6、队伍排头举校旗、团旗。

7、一切行动听指挥。

8、记好活动的时间段、地点,不擅自离队。

9、进入参观区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和饮料罐,不乱涂乱画,注意维护集体和个人形象。

10、保管好集体和个人的钱物。

六、安全与后勤

1、准备应急车辆。

2、校医带齐各种必备药品。

3、带好照相机。

4、体育组负责整队

5、校旗、团旗各一面。

七、预备会

1、时间:8月31日下午第四节课

2、地点:二楼会议室

3、与会人员:所有参加活动的教师

4、内容:

(1)责任意识、安全意识(2)分工

(3)与学生一道步行前往(4)准时到位(5)班主任工作

a、活动意义 b、程序安排 c、纪律要求 d、安全教育 e、上报活动方案

参观工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安全方案

8.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篇八

一、活动名称:第一届“消防安全”教育活动

二、活动口号:消除火灾隐患,构建和谐现代

三、活动主题:生命至上,平安和谐

四、活动目的:

1、带动身边的同学,把消防意识切实的融入校园;

2、增强广大在校大学生的消防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倡消防文化;

3、切实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4、当遇到失火等其它特殊情况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条不紊的紧急疏散全体师生。

五、活动时间:20xx年12月6日――7日

六、主办单位:江西现代学院团委、江西现代学院保卫处

七、承办单位:江西现代学院校学生会

九、协办单位:江西现代学院各分院团总支学生会

十、活动对象:江西现代学院全体在校师生

十一、活动内容:

1、在主干道进行消费危害、急救的知识、图片展;

2、在报告厅进行消防、急救的知识讲座;

3、在报告厅火灾逃生演练

十二、活动前期和助理人员:

1、11月26日拟订出策划方案,并上交至江西现代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审批;

2、11月27日上午携带策划书到保卫科邀请保卫科一起主办本次活动,并请保卫科负责人邀请专业消防人员前来进行消防知识讲座;

3、11月27日下午到同济医院邀请医务人员前来进行急救知识讲座;

2、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具体方式有:(1)由学习宣传部制作中型海报(1.1*1.7)2张,分别张贴在主干道、第二食堂门口;(2)制作横幅3条(10米),内容分别为“预祝第一届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圆满完成”、“消除火灾隐患,保障幸福安宁”、“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批注均为:院团委院保卫科院学生会。分别悬挂于主干道、报告厅;

3、11月27日下午5点之前由本部门征集200张校园火灾相关的照片并打印;

4、11月27日-30日由学习宣传部配合本部门将已打印好的照片、相关知识做成海报

5、12月1日中午签到时间由本部门成员想江西现代学院学生会全体成员宣读活动人员安排表(详见附录);

6、11月2日30:50与各分院纪检部负责人开会,商讨活动相关事宜;

7、12月3日之前有器材保障组按道具表(另见附录)的安排,把活动道具准备好,并安排专人保管;

十三、活动进行:

活动<一>消防知识、图片展

1、12月6日7:30由本部门人员协同场地布置组一起把已经做好的消防知识、图片展的海报悬挂到主干道两边,并按值班安排表(详见附录)上的人员安排进行值班维护;

2、12月6日11:00在主干道设立签名展板,邀请观看的同学留言;

3、12月6日18:00由本部门把海报回收,并选出一部分粘贴在主干道橱窗内;

4、12月6日19:00本部门对此活动进行小结,并把相关材料先行入档。

活动<二>消防、急救知识讲座

1、12月7日12:30校学生会全体成员对报告厅、接待室进行卫生打扫;

2、12月7日13:30场地布置组到位并开始工作;

3、12月7日14:00引导接待组到位,熟悉场地布置;

4、12月7日14:10引导接待组开始工作,听众开始入席;

5、12月7日14:40由

6、12月7日13:00消防知识讲座开始;

7、12月7日17:00消防知识讲座完毕,听众退席;

活动<三>逃生演练

十四、活动后期:

1、比赛结束后由江西现代学院学生会全体09级成员进行活动总结;

2、器材保障组及时归还道具;

3、继续宣传海报、横幅,进行长期宣传。通过广播或互联网介绍本次活动的进展和总结从而进行后期宣传;

4、12月4日由校学生会学生自律委员会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后期的工作总结,并将影像、文字资料整理并存档;

十五、其他事项:

9.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方案 篇九

为了切实加强我校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水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意识,增强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同时,努力使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所提升。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特制定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科普观念,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生活的家园的情感。同时,要让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增强他们的农业科普知识,提高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

二、目标任务

1.通过一系列的种植实践活动,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农业生产的过程。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进行种植实践,增强他们的农业科普知识,通过撰写观察日记和科普小论文,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动脑、动手相结合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科普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3.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有序的开展,如绘画大赛、烹饪比赛等,使学生体验到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提升。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自我交往能力得到了加强,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校园的情感。

4.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真正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科的教学密切相关,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与此同时,以科普劳动实践基地为平台,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一支能将现代教育思想、观念,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三、加强领导、积极宣传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为了确保我校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实施,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助理为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班主任、部分任课老师等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办公室,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岗位职责。(具体人员及分工见附件一)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准备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利用集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营造舆论氛围。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在社会上、家里进行宣传,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家长的认可。经过宣传,可以使广大师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创建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对于培养新型建设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

四、具体实施措施

我校在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以校为本”的管理理念,按照“重在建设,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落实措施,使整个建设工作始终处于规范和有序的最佳状态。

1、聘请农技员

为了更好的对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管理,学校需要聘请农技员,人数根据需要酌情考虑。

2.土地分配

我们把学校的科普劳动基地的土地分为三类:

责任田——分配到每个班级,主要种植一些常见的蔬菜,有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田间管理,农技员进行必要的指导

兴趣田——学校综合兴趣小组使用,有指导教师和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管理,可以考虑种植一些不常见的或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植物,组织学生观察、撰写。

自留田——这部分土地不多,平时主要有农技员负责管理,给学生提供观察发现,撰写科技小论文的一个平台。

3.主要工作

以种—赏—收—品为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工作主线,“品”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收”的喜悦。

(1)责任田的种子有学校购种,班主任组织学生负责种植,学校统一回收。(种植蔬菜的品种、时间和收获的时间见附件二)

(2)兴趣田有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负责,自主种植,学校不做统一规划,收成自行处理。

(3)自留田有农技员负责,自主种植,收成有学校酌情处理。(4)科学老师或其他指导老师深入田间活动,与学生一起种植,一起管理,组织学生写观察日记,撰写科普小论文等,这样的观察日记和小论文可以不定期展出。

(5)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以科普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内容的作文比赛,尽量全员参加。

(6)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以科普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内容的绘画比赛。

(7)学校每学期举行一、二次以分享自己劳动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如烹饪大赛、蔬菜带回家、免费品尝学校的午餐等,让学生体验丰收的喜悦,同时把快乐带回家。

(8)学校每学期举行一、二次以科普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内容的主题班队活动,有班主任负责。

(9)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评选一次“种植小能手”和“科普小专家”。(10)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学生尽量参加一些评比活动,如学生科普小论文评比、教师论文、课题评比等

(11)学校每学期评选若干个学校科普劳动基地建设先进班级和若干名基地建设管理先进教师。

五、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学校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建立下列保障措施:

(一)学校领导及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科普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要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出成绩。

(二)有专人负责,做好研究和指导工作,确保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使我们的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上一个台阶。

(三)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中的经验及时推广,及时调整栽种的品种,尽量多种植一些不常见和研究价值高的植物。

附件一

东陈小学科普劳动基地基地建设领导机构

组长:

陈春静 全面负责基地建设的检查、评估和协调工作

副组长: 陈兆红 全面负责基地建设方案的运作,配合校长进行各项评估主要成员:

和协调工作。

柯秀琴

负责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如作文竞赛、作品展

出等

葛国成负责种子的购买,农具的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后勤保障工

作。

吴国立

负责基地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工作的实施以及科研工

蒋伟连

深入基地进行种植、观察,指导学生撰写观察日记和科

普小论文

朱才勇

深入基地进行种植、观察,指导学生撰写观察日记和科

普小论文

许青俊

深入基地进行种植、观察,指导学生绘画,组织学生绘

画大赛和作品展出

班主任

组织学生深入基地进行种植和田间管理,指导学生撰写

10.中学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篇十

为全面加强消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我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伤害尤其是火灾伤害的发生,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现就本次活动制定以下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陈庆鸿 副组长: 王金清

成员:钟荣生、陈万淦、刘炳泉、陈振文、各年级长及班主任

二、活动时间

截至2016年12月30日前

三、活动内容

1、上好一节消防常识课。班主任规定时间内为学生上一节消防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三懂四会”(即懂得常见火灾的危害性、懂得常见火灾预防的基本知识,懂得常见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火场逃生自救)。

2、观看一场消防安全教育片。

3、布置一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作业。各班主任要以“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消防安全隐患我排查”为主,给学生布置一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方面的作业。对学生提交的安全隐患排查结果由年级组织整理核查并加以整改,把结果上报德育处。重大安全隐患上报后由学校安排专门人员整改。

4、办一期消防知识黑板报。学校及班级办好一期消防知识黑板报。

5、进行一次火灾逃生演练。在学校领导指导下进行。

四、活动要求

1、认真落实 各年级各班要切实认真完成相关内容,不能走过场。德育处要检查督促。

2、创新形式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利用广播、网络等形式的宣传。

3、精心组织 火灾逃生演练要在班主任组织学习逃生知识,学校领导指导下有序进行。

4、活动总结

认真总结活动的效果,积极探索,建立消防安全长效机制。

广宁县石涧中学

2016.3

石涧中学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广宁县石涧中学

11.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方案 篇十一

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认识毒品的危害和预防毒品犯罪能力,决定组织我校3~6年级全体学生到马蹄镇禁毒警示教育基地参观。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8年 5月22 日

二、活动地点:马蹄镇民新小学

三、参加人员:3-6年级全体学生及班主任。

四、带队领导:陈礼科 杨桥 吴晓美

五、活动要求:各位参观的学生穿好校服。

六、活动流程:

1.2018年5月22日中午

2.返程:返校时间2018年5月22日下午16:40左右。

七、活动目的:

1.给学生提供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八、工作要求:

1.出发前,班主任老师要按照学校要求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详细了解学生当天的身体状况及学生携带的东西情况,以便作出适当调整、处理。严禁学生携带对安全不利的器具,不带贵重物品。

2.班主任老师要组织好学生的秩序,要认真点清学生的人数,核对学生人数准确无误后,有秩序的步行到马蹄镇禁毒教育基地,班主任老师负责学生在路上的秩序及安全。

3.到达活动地点后,参观学生必须服从基地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在规定的入口、出口按顺序由基地管理人员带入带出,在参观过程中禁止大声喧哗,不得擅自离开参观路线和区域。要爱护基地各种设施、设备,保持基地环境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4.班主任老师要准确无误的掌握本班每一名学生与家长的联系电话。以便特殊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5、要做好参观活动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

九、突发事件应急反应: 1.活动中,有学生发生意外,负责老师要及时应急处理,并第一时间上报。(全体带队老师的手机处于开机状态)

2.接到报告后,要及时诊断,如有必要,安排带队老师送就近的医院治疗,并通知家长。

12.消防安全教育方案 篇十二

11月为“119”消防宣传月,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技能,增强中小学生在灾害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消防安全教育”创建工作,根据县教育局、公安局,消防大队相关文件精神,今年“119”消防宣传月期间,我校要集中开展消防宣传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1月13日17时09分,我校将统一启动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凡下半年尚未举行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要利用这一契机,周密谋划,精心组织,确保演练活动取得实效。组织演练活动前期,各学校要将演练的各个细节分解后制定详尽的实施操作细则,组织成立领导小组、现场指挥小组和报警组、引导组、疏散组、警戒组等职能小组,职能小组成员全部由干部、教职员工和保安人员组成。组织参观、发放消防资料、开展疏散演示等方式对参加演练的师生进行普遍的消防安全教育。

此次小学生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主要是检验学校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指导小学生应对火灾事故的自防自救能力,重点检验学校教职员工组织人员疏散、扑救初期火灾、保证疏散畅通以及配合公安消防部队扑救火灾的能力。同时,要切实注意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踩踏事故。

各校在组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的同时,要通过设立消防宣传展板、消防咨询台、消防互动环节,开展消防漫画创作、观看消防影视、消防器材展示等各种活动,积极组织小学生开展“走进警营、体验消防”活动,普及消防知识和防灾减灾常识,进一步深化消防宣传“进学校”活动。

上一篇:预备党员学习情况下一篇:交通设施的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