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2024-08-23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精选16篇)

1.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一

重症医学科2014年工作计划

全国人民在总书记的领导下,为了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了更好的把我院建设成为一家负责任的医院,为了响应把临颍县人民医院建设成为周边地区有影响力的医院,结合目前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的工作计划,现将工作计划 呈报给各位领导,望审批指正。

一、人才队伍建设:临颍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医护专业人员,同时又是一支年轻化、朝气蓬勃的队伍。随着科室发展,已经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要求护士与床位之比为2.5-3:1,医师与床位之比为:0.8-1:1。目前ICU有固定医师5名,对照指南人员明显不足,今年建议引进一名男医师。2015年计划:争取能引进业务素质优秀护士、愿意投身ICU事业护理人员,达到护理人数30人的目标。目前医师队伍中有副主任医师2名,只有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争取能再引进优秀临床男医师1名,形成人才梯队。

二、设施、设备的利用与引进:ICU集中了诸多高端医疗设施及设备,可对各种类型危重患者集中救治,实现多脏器功能替代治疗。目前我院ICU拥有的医疗设施、设备有:多功能床15张;防:褥疮气垫15张;呼吸机6台、无创呼吸机一台;监护系统包括中央监护仪及床头监护15套;日本光电除颤仪1台;日本光电心电图机1台;输液泵及注射泵台共17台;柜式空气消毒机4台,移动式空气消毒机1台、机械排痰机一台等。我院ICU神经外科病人最多,病人昏迷、气管切开、痰多,故可以开展纤维支气管下吸痰,希望明年我院腔镜中心能成立。

三、业务技术发展:目前我院ICU已成功独立开展许多我院以前没有的新技术、新项目。如血清乳酸动态监测及APACHEⅡ评分对危重患者预后与疗效的评价;深静脉穿刺置管肠外营养支持;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危重病补液;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等等。2015年计划:

1、继续多争取外出学习机会:计划派送1名医生、2至4名护士到省级或省外医院进修学习。

2、在不耽误正常工作情况下,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各种ICU学术会议或培训,紧跟国内外ICU发展形势,努力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并实际应用于临床。

四、科研及业务学习:ICU目前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2014年将继续倡导学习之风,定于每月至少1次科室内业务讲座,同时有记录。不定期聘请其他相关兄弟科室人员或外院专家来我科授课。我科今年发表科研论文3篇,明年不少于1篇。争取并鼓励外出进修学习归来人员参加全院讲座,多组织科内讨论并开始实施。不定期举行科室内操作技术竞赛、理论考核竞赛等,提高医护人员工作及学习积极性。

五、严格执行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规定、抗生素分级管理规定:继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规定、抗生素分级管理规定,同时严格规定患者家属探视制度,严格消毒隔离制度规定,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MRSA等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严密监控VAP、导管相关性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成立专门质控人员,随时督促检查。每日均有院内感染监测记录。

六、落实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加强科室管理:严格执行危重病人管理制度、ICU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医师值班制度、ICU患者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危急值报告制度、ICU常见危重症护理常规等。继续落实并严格执行ICU各级医师、护士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ICU仪器设备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清洁、保养、维修管理。大力开展及支持优质护理服务,七、业务收入

2014年收入到目前为止收入10683132元;争取明年业务收入增加10%。一次性耗材消耗降低。

以上是重症医学科2015年的工作计划,我们将努力去完成、实现这些计划,希望医院党委、分管院长、医务部、护理部大力关怀和支持重症医学科。

临颍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014年12月11日

2.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的是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所接纳并治疗的重症患者,共194例,在这194例重症患者中有37例患者发生的院内感染现象,感染率为19.07%。感染病例的基本资料:37例感染者中男性感染者有21例,女性感染这为16例,年龄在35~63岁间,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44.2岁。

1.2 研究方法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对相关内容的规定为:将临床研究对象进行筛选,并且对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实时记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本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间、诊断、治疗过程记录以及结果记录、转归、在院期间的感染情况等。 (2) 感染情况:由于呼吸机插管所引起、尿道插管所引起、中心静脉插管所引起的感染病例各是多少,记录具体的检测时间,将病原菌培养等情况也要进行明确记录。 (3) 感染原因分析:对研究对象的感染原因、治疗过程等情况及逆行那个系统科学的比对分析,将导致感染的最要原因找出来,并且制定合理的预防方案:每周一次对重症患者的病情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并且要密切地对患者实行实时的临床监控,对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做出有效地应对和预防机制[3]。

2 研究结果

2.1 患者在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比例

本院在对着194例重症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在这194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发生感染现象,感染率为19.07%。并且本院对所有重症患者进行300d的感染情况记录和分析,结果发现在第301天时在院内发生感染的患者人数为32例,感染率为16.49%。44次感染记录中,有21次感染记录为明确的重症科院内引发的感染,300d的感染率为47.72%。在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分数评估时发现,共有96例患者参加了病症危险等级的评估测试之中,评估所得的总分数为519分,平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分数为5.40分。之后重症科院内进行一系列重症患者的感染预防措施,又重新做了一次300d的重症患者评分比对,这次的结果显示300d的重症患者感染率为12.98%,明显的有医院环境引起的感染率为8.7%,平均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为3.21,结构说明在重症科医疗过程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感染预防机制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病率,另外,在研究中还发现患者的感染发病情况是于患者自身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入院的时间成正比关系。

2.2 治疗中采用留置导管做法与感染率的关系

在研究中发展,引发重症患者发生感染的患者中采用留置导管在患者体内的侵入式治疗方法的患者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也就是说采用留置导管的治疗方式是使患者产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在对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因为呼吸机导管滞留产生肺炎感染的患者占58.93%,因为中心静脉插管滞留而引发血液感染的患者占9.2%,因为尿道插管所引发的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占全部患者的11.54%。其中呼吸机插管是引发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

2.3 病原菌和重症医学科感染

重症医学科院中重症病患者的感染发病率是于多种病原菌体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的,在本院的研究和分析中发现导致重症患者区内的感染病原体中前五位的有病病原体分别是:伯克霍尔德菌 (Burkholderia cepacia) ,感染案例有11例,是首要的重症患者感染菌体;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感染病例有8例,据感染菌体第二位;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感染病例为5例,居感染菌体第三位;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感染病例为4例,居第四位;肺炎克雷伯菌(KNP)的感染病例为3例,居第五位。

3 预防感染措施

3.1 合理使用抗生素

由上文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病原菌是使患者产生感染的罪魁祸首,除了要有干燥卫生的医院内部环境,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控制病原菌发展和滋长的有效途径。就目前的用药情况来看,第三代头孢所使用的频率已经导致一部分病原菌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因此在后续的医疗工作中要控制头孢的使用频率,并且要对重症院内实行消毒和隔离[4,5]。

3.2 加强留置导管治疗法的管理规范

因为留置导管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入侵性,所以在对患者进行留置导管的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卫生消毒处理,强化监管制度,对医师和护士进行定期的工作培训,并且根据院内常见的感染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本文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接受治疗的194例重症患者的感染情况,其中有34例发生了感染,感染原因主要为留置导管的治疗方式所引起,是由病原菌入侵所引起。预防与防控办法,加强院内卫生与隔离消毒机制,减少第三代头孢的使用频率,在对患者进行插管治疗时注意消毒处理和治疗监管。

参考文献

[1]潘岩, 郝亚杰.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42 (1) :217-218.

[2]蔡奕娟, 陈志群, 徐建婷.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对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3 (5) :142-144.

[3]窦英茹, 郑端强.细节管理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21 (14) :121-122.

[4]王江桥, 吴威士.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J].中国医疗报告总汇 (电子版) , 2006, 22 (11) :319-321.

3.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651-01

重症监护病房(ICU)为医院集中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的特殊病房,ICU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率较普通病房患者多10倍。其主要因素和ICU患者机体抵抗力弱、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多等相关[1]。一旦患者出现机体感染,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病情恶化,对后续治疗与护理带来极大的影响。因ICU的患者具有流动性特征,转移可能会导致院内感染流行。本次研究主要对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综合相应的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重症监护并发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1例,女性47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5.2±6.9)岁。基础疾病:重度颅脑损伤21例,脑出血16例,呼吸衰竭18例,多发伤11例,脑梗死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8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多脏器功能衰竭9例。进入ICU时间,1d~78d,平均时间(8.25±2.61)d。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登记,将患者根据年龄与感染部位、疾病、危险因素等情况的不同,进行分析。

1.3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根据中华人共和国卫生部在2003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医护人员检验和相关资料记录未诊断依据。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选择的ICU患者98例中,发生院内感染21例,发生率为21.43%。内科系统感染为6.15%,普通病房为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各年龄段有较大差异,50岁以上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21例院内感染患者进行检查后发现,感染主要部位为胃肠道与泌尿道、呼吸系统。导致ICU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其主要因素为侵入性操作较多,有进行侵入性操作患者,产生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较无侵入性操作患者高,其中气管切开与器械通气患者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留置导尿管与鼻胃管、血管切口、动静置管等。

3讨论

经统计数据显示[2],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达21.43%,明显较普通病房、内科系统高。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其以下呼吸道感染较为多见。其次为胃肠道、泌尿道感染,与国内相关报道所得结果一致。老年重症患者时出现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ICU老年人群自身病情危重,抵抗力差,住院时间长,身体的部分保护性反射开始逐渐消失,因痰液瘀滞,使肺部产生严重的感染;因自身疾病较重,需要作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气管切开等方式进行治疗,也有患者行机械通气,保持下呼吸道与外界接触,导致鼻咽部无感染抵抗能力,引发肺部感染[3]。因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会对正常菌群形成抑制,导致体内细菌大量繁殖,出现菌群严重失调情况。我院ICU为综合性病房,专门收治各种重症患者,其中颅内损伤、脑出血、脏器受损等较为多见,因患者的基础疾病较为严重,身体难以吸收营养,出现免疫功能下降,同时患者也有使用侵入性操作与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增加。

医院感染预防主要采取非抗菌药物防治为主,根据相关因素采取措施:

口腔护理: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4],氯已定、过氧化氢漱口能有效对牙菌斑上的细菌进行有效的抑制,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可定期对患者进行氯已定或者过氧化氢进行漱口,每日两次,抑制口腔细菌滋生;

尿道管护理:重症患者大多需留置导尿管,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可尽量将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减少,并定期进行尿管更换,避免因长期置管,滋生细菌,产生泌尿系统感染;

胃肠道感染护理:鼻胃管使用后,会导致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胃内的含细菌容物产生反流,流至鼻腔后产生呼吸道感染]。危重症患者必须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早期行肠内给氧,能有助于将胃酸分泌提高,降低胃内的细菌定植;临床上课使用硫糖铝来代替受体阻滞剂、H2等抗酸药物。不阻断胃酸分泌,能显著对应激性溃疡进行预防,避免细菌的胃内定植,有效降低肺炎发生率[5]。

机械通气防治:定期进行呼吸机导管更换,采取热湿交换、无创通气等方式,可使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

综合上述,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且与诸多因素相关。根据其发生因素采相应的措施,可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间,确保合理使用抗菌药,能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使感染发生率降低,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蔡成,吕勤,戴昆琦等.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导报,2011,30(3):379-381. [2] 沈伟锋,李辉,马岳峰等.创伤患者住ICU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6):588-592. [3] 李维勤.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重症监护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3):145-147.

[4] 李琦,黄映玲,张琳等.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23-24.

4.危重症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四

在普通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每天进行空气消毒。

一、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挂

隔离标志),护理人员相对固定。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每日各项操作先由非感染病人开始,感染病人最后接受治疗;控制交叉感染。

二、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

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三、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四、加强急救设备的管理与消毒,保证各急救物品的完好,防止交叉感染。

五、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后洗手。

六、ICU或CCU室的空气、物品、工作人员手每月做生物监测一次。

七、配合感染管理科做好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

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等。

八、对被发现有可疑“传染病”患者时,消毒隔离应做到:

1.2.3.4.5.实行护理单元隔离,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 穿隔离衣进病室,一次一件或在病室门口正确悬挂。戴双层橡胶手套。正规操作,尤其抽血、静脉输液等有创操作。单位隔离,一切物品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含氯

5.2018年重症医学科工作计划 篇五

2017年即将成为过去,2018年即将来临,是浙医二院帮扶的第三年,我们要抢抓机遇、谋发展、求进步,为了继续响应院领导把我科ICU建设成有专科特色的目标而奋斗。2018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首先继续加强人才培养:“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竞争”。医院要想发展,人才是关键。同理,一个科室要想发展,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是关键。2017年我科将抽人参加ICU学习,并派出一名医生到浙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为期半年进修学习,2018年要继续派出骨干医生、护理到浙医二院及省级医院进修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

二、其次继续加强业务学习:

我院ICU虽然开科才2年,时间短,经验不足,虽然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方面以及防范医疗纠纷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它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科室,有许多知识需要积累,许多知识需要反复学习掌握,医生护理需要磨合。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院感是ICU的头等大事。每月学习1-2次。特别是18个核心制度的学习,我们每月进行一次学习,并考试,临床医生业务学习讲座每月1-2次,继续保持护理查房每星期一次。

三、第三开展新技术:

我科虽已逐步开展了呼吸机支持、气管插管技术、中心静脉置管技术、CVP监测、肠内营养、镇静技术,目前又开展了一批新技术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床旁B超,B超引导下深静脉置管术,床旁B超对急危重重症患者容量评估,CRRT(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但远远不能满足抢救病人的需要。争取在2018年开展新的技术:如经皮气管切开等,使我科的核心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继续加强科室管理:

“ICU我的家”,我们要把ICU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看待。一个科室就是一个团体,只有协作良好,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医生、护士配合默契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治理科室不良风气。杜绝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如有发生一定会认真纠正,吸取经验教训。

五、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种考试、比赛以及其他活动,争取做到有奖必拿,有杯必夺。鼓励大家人人都参加医院的各种活动,争当医院的先进。

六、鼓励大家多总结工作经验,写论文,在医学杂志上发表,继续订阅与专业有关的医学杂志,开拓我们的视野,更新我们的知识。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学历升级学习。

七、加强与兄弟科室以及与病人家属的沟通: 由于我科是一个年轻的科室,它的成长需要兄弟科室的帮助。由于我院ICU病人的管理,是一个双向管理,故与专科医生的沟通很重要,对病人的治疗方案合理应用很重要。由于我科病人都是急危重症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故与家人的沟通非常重要,是减少医疗纠纷、排除隐患的一个非常重要方法。

八、加强业务及技能培训:重症医学科体现一个医院的救治水平,我们需要加强业务学习,加强BLS、ACLS培训,是我科应急能力急抢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加强业务学习,临床思维色锻炼,把我科打造出品牌的科室,为医院的救治能力做好后盾。

6.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六

一、积极准备等级医院评审,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1、以等级医院评审细则为标准,对照每一款,每一条,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不能放过。对本科室的护理常规,制度,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人人熟练掌握。护士长每天晨会以提问方式督促护士掌握。

2、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管理,科内根据上年度业绩量化考核得分,结合专科工作年限及职称,选出2~3名护理质量督导员,日常对护理工作过程中护士长不能体察到的薄弱环节进行指控。

二、稳步、踏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1、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加强基础护理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技巧,落实医患沟通,完善和加强晨晚间护理。

2、责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且要全面掌握所护理患者所有情况。

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每年进行一次护士能级评定,以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专业年限、专业证书等提升,全年所负责危重病人护理无差错,无缺陷,合格率98%达标。符合晋级条件的应由护士本人向护士长提出申请,护士长及时组织科室考评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考核定等。

5、建立激励机制,我科根据工作质量、责任心、护理危重病人数,为病人提供的护理服务的优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加大对优秀护士的奖励力度,每月评选出护理服务标兵一名,科室奖励200元/位。每季度优秀标兵评选由护理部奖励300元/位。

6、加大医院感染控制力度,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区卫生,对传染病病人做好隔离标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7、护士长坚持一周两次跟随主任大查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护士整改学习。

三、严格落实科室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按照护理部要求对我科护士进行分层级培训,每月组织技术操作考核一次。全年计划完成业务学习12次,护理查房12次,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与考核。

2、利用晨会提问护士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医院应知应会、护理安全目标、院内感染知识等。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各种操作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和处理,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3、对科室未取得专业证书资的护士,明年派三名赴总

院进修学习,取得自治区级专业证。

4、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项学习,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人人达标。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护理自考和函授学习,提高学历,改变护理队伍以中专为主的机构。

5、新护士、进修、实习护士进行入科培训教育,增强全体护理人员道德观念,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6、积极向院刊投稿,宣传我科文化,计划完成论文2篇。

六、护理管理目标

1、病区管理及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2、关键环节时段护理质量合格率≥90%。

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5、优质护理服务合格率≥90%。

6、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

7、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85分)100%。

8、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9、病人对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90%

10、年院内褥疮发生率为0。

重症医学二科

7.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七

关键词:医院感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飞行检查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内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且病情危重的病理性新生儿, 抵抗力差, 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易感人群[1]。积极采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有效降低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成为现代新生儿重症医学的严峻挑战。本研究自2013年7月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 《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2]、《三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3]中“执行手卫生规范, 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等的相关标准要求, 制定NICU医疗安全医院感染防控监测指标, 运用飞行检查方法持续改进N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水平, 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妇幼保健医疗机构, 新生儿科共开放床位约2 0 0张, 年出院人数6 000多人次, 转运患儿占30%, 重症儿占40%。新生儿科有医生45名, 护士130名, 助理护士15名。不包括进修、实习等人员。

1.2 飞行检查方法实施

1.2.1飞检人员组成与培训飞行检查人员由各科室感染控制兼职人员 (3年以上任职经验) 、重症监护室 (ICU) 护士长、临床微生物室人员及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组成。并参与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手卫生依从性观察、手卫生操作等规范培训与考核, 要求熟知评审标准细则, 掌握飞行检查相关内容与技能。

1.2.2确定检查内容及考核指标以卫生部《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2]和《三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3]为重要依据, 制定飞行检查具体内容及考核指标。环境卫生消毒效果监测方法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 ,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手卫生观察表设定, 手卫生知识与技能考核、医院感染知识 (医院感染定义、暴发应急处置流程、消毒隔离措施、职业防护等) 知晓调查制定统一的考核表和考核标准。

1.2.3 飞行检查实施每次随机抽取2名或3名飞行检查人员组成检查小组, 每月不定期到NICU现场按飞行检查组任务分派及要求进行突击检查, 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分析反馈给科室, 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限期整改后再由飞行检查人员在第2次检查时跟踪整改效果。

1.3 研究变量本研究中的研究变量为医院感染率、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环境清洁荧光清除率、医务人员手部带菌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性、手卫生知识和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通过比较飞行检查实施前后各研究变量的差异, 评估飞行检查对N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Epidata软进行数据的录入与整理, 对拟统计的数据采用χ2检验, 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NICU内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抵抗力差, 病情危重, 住院期间多接受侵入性操作, 成为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25%,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感染率更高达30%[4]。医院感染的发生可对NICU内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且病情危重的病理性新生儿造成严重甚至是致病性影响, 1980年—2009年国内共发生352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 婴幼儿是最大受害者, 病死率为84.6%, 给病人及家庭带来巨大痛苦, 对医疗机构造成严重打击[5]。因此, 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 提升NICU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 减少、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成为新生儿重症医学的重要课题与严峻挑战。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医疗系统变得更加庞大复杂, 加上新的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感染不断增多等,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当前, 更多的医院管理者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到医院管理中, 如精细化管理、风险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 品管圈、PDCA循环、根本原因分析 (鱼骨图) 等管理工具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也日益多见。采用新的理念和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可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获得更大的管理效益。

飞行检查是跟踪检查的一种形式, 指事先不通知被检查部门实施的现场检查, 具有突击性、灵活性和高效性。飞行检查最早由国际田径联合会兴奋剂中心用于世界各国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 以公正真实及行动快捷为其特点[6], 是日常监管的重要方式, 是质量督导的重要手段。在NICU应用“不通知、不定时、不定路线”飞行检查后, 监护室环境物表卫生与保洁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 各类环境物表微生物抽查合格率提升了26.6%, “荧光标记法”调查NICU环境物表清洁率由74.6%提高到81.3%。并且, 非常规的环境卫生监测可发现环境保洁中易疏漏的环节, 最大限度避免环境污染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

手卫生是防控医院感染, 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最有效、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措施[7]。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反馈是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一项重要的措施, 而固定人员的直接观察手卫生依从性因“霍桑效应”往往会高估手卫生依从性[8], 无法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在本研究中, 飞行检查小组由全院各科室感控兼职人员、护士长及感染控制专职人员随机抽取组成, 在对NICU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霍桑效应”的影响, 较为准确评估手卫生依从情况, 并针对低依从性进行原因分析、强化培训、专项整改,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质量和依从性均有显著提高, 手卫生微生物培养抽查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性分别上升了9.2%、13.4%和31.3%。此外, 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也有大幅度升高, 对手卫生在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飞行检查的不断强化与巩固, 更多NICU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了医院感染诊断、暴发应急处置、消毒隔离要求、职业防护等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知晓率提升到86.1%,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更利于促进各项感控措施在临床工作中的真正落实。在环境卫生、手卫生、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等各项感控措施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下, 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由飞行检查实施前的5.55%显著下降至2.91%, 下降4 7.6% , 保障了危重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综上所述, 将飞行检查方法应用于NICU医院感染防控管理, 可提升医疗机构各类环境卫生与保洁质量, 提升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正确性, 确保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实现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保障了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姜玲, 廖和平, 龚瑞娥, 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8) :2413-2414.

[2]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EB/OL].[2012-06-27].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86q/201206/19bd3fbf436441d4b4121492d7453d64.shtml.

[3]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三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EB/OL].[2012-06-27].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86q/201206/19bd3fbf436441d4b4121492d7453d64.shtml.

[4]Raymond J, Aujard Y.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pediatric patients:a European,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European Study Group[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0, 21 (4) :260-263.

[5]陈萍, 刘丁.中国近30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与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0 (6) :387-392.

[6]什么叫飞行检查[EB/OL].[2004-12-30].http://www.sports.com.

[7]Allegranzi B, Pittet D.Role of hand hygiene in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prevention[J].J Hosp Infect, 2009, 73 (4) :305-315.

8.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八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

2、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1、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馈给科室。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和反馈。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临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高压灭菌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

3、开展医院致病菌和耐药率监测,定期向各临床科室反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

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1)所有人员要坚持洗手规则,在处理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均须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培养每月一次。

2)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应进行表面消毒、清洗,各种导管、湿化瓶、吸氧面罩等均应规范进行消毒灭菌。

3)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防控措施。

四、加强落实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和标准,制订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制度,明确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并落实到位。结合本院职业暴露的性质特点,制订具体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加强全院职工的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对高危科室及部门的医护人员每年提供健康体检,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六、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

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和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篇2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有效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范医院感染,配合三级中医院的评审,今年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中相关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内容,并针对20xx年自治区卫生厅、银川市卫生局等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各部门考核细则,依据考核细则将平时考核与月底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力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

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1、全面综合性监测。

开展规范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通过对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临床病例资料的查询、检验科细菌培养结果的查阅、临床查看病人等,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督促医生填报医院感染卡,并及时发现可疑暴发的线索。

2、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逐步规范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及时反馈信息给临床科室,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可靠信息。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在开展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基础上,尝试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4、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配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20xx年的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8月筹备,9月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1次,将调查结果上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5、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加强同检验科及临床科室联系,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时指导、监督科室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严防多重耐药菌的医院内感染及暴发发生。

三、感染病例汇总、上报院感基地

每月对出院病例按疾病分类及医院感染病例统计汇总,按规定向院感基地上报院内感染监测报表。

四、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

针对重点科室、重点病人,通过对检验科细菌培养检测结果的查询,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加强对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监督与指导,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

五、加强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管理

1、根据《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对重点区域包括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灭菌物品及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细菌含量监测,每月1次。

2、消毒、灭菌后的胃肠镜、宫腔镜、腹腔镜及口腔科器械每月监测1次。

3、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由科室每半年监测一次并有记录,于月考核时检查。

4、平时及每月考核时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用试纸进行浓度监测(随机)。

5、对监测不合格的科室协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强监督管理。

六、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

1、以科室为单位,由院感小组开展每月1次的院感知识学习,月底考核时以提问形式考核,使院感知识培训落到实处。

2、邀请外院专家来院及本院专职管理人员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三级医院评审院感防控迎评内容讲座1次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专题培训1次。

3、完成实习人员、新聘等新来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岗前培训。

七、加强对消毒药械的管理,监督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

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的相关资质的审核。

八、加强对洗衣房、污水处理的院感监督和指导

九、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监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集中暂存的各个环节,严格防范医疗废物混人生活垃圾污染周围环境。

十、规范供应室工作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与护理部配合,进一步规范医院消毒灭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

十一、医院感染暴发

如有感染流行或暴发时立即上报,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及控制疾病蔓延。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篇3

一、医院感染监测

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对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每月下临床监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每半年采取回顾性监测方法,对出院病人进行漏报率调查。减少医院感染漏报,逐渐使医院感染病历报卡制度规范化。

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2、根据《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和《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做好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

三、督促检验科

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四、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进行全院医务人员分层次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感染预防控制新进展、新方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等。对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保洁人员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个人防护措施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等。

五、病区环境卫生学及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定期督查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及消毒处理情况,监督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毁形、回收焚烧处理等工作。

六、传染病管理:

按照要求搞好法定传染病管理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的管理,防止传染病漏报及流行。尤其要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控与防治力度。杜绝疫情漏报而导致疫情扩散的发生。

七、医院改扩建工作

9.急救中心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九

为进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院感染质控持续改进工作的发展,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制定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我中心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做好科室院内感染监测;①控制感染率并按时上报;②向科室全体人员强调院感监测的意义;③每月对科室的环境、空气、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等进行常规监测;④指导相关传染病应分诊的科室;⑤按照卫生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流程。

二、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对科室医生进行网络直报流程培训。

三、加强消毒隔离制度,每月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保证各项监测项目达标。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无菌器械保存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四、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照射强度。

五、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六、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积极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性流行,杜绝恶性院感事件的发生。

七、把对科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纳入本工作重点。采取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落实岗前培训。

八、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本院感工作重点。

10.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月 -2013年3月盛京医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1 022例。其中,女471例,男551例;平均年龄(55.42±19.18)岁。ApacheⅡ评分 (17.08±9.29) 分,机械通气时间198.0 h (95.8~ 475.0h)。其中,已排除年龄 <18岁及入住ICU病房24 h内死亡的患者。共收集痰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患者206例,检出病原菌273株。

1.2标本采集及病原菌培养

使用无菌痰液收集器或纤维支气管镜收集气管切开或置入气管导管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所收集的标本由本院检验科负责检验,不同的标本按照要求各自行培养、分离及鉴定。

2结果

行机械通气患者1 022例,其中痰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为206例,肺内感染事件发生率为20.16%。

共检出病原菌株27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4株,占89.38%;革兰阳性球菌28株,占10.26%;真菌1株,占0.37%。占主导地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42.12%)、铜绿假单胞菌(18.68%)、肺炎克雷伯菌(16.12%)、金黄色葡萄球菌(9.16%)和大肠埃希菌(6.23%)。病原菌分布见表1。

机械通气48 h内痰细菌培养共检出8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76株、革兰阳性球菌12株、未检出真菌,检出前5例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3株 (26.14%)、鲍曼不动杆菌22株(25.00%)、铜绿假单胞菌14株(15.91%)、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11.36%) 和产气肠杆菌8株(9.09%)。机械通气3~7 d检出8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73株,革兰阳性球菌9株,真菌1株,检出前5例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44株(53.01%)、铜绿假单胞菌12株(14.46%)、肺炎克雷伯菌12株 (14.46%)、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 (10.84%)和大肠埃希菌3株(3.61%)。机械通气8~ 14 d检出病原菌46株,革兰阴性杆菌43株,革兰阳性球菌3株,无真菌检出,主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27株(58.70%)、铜绿假单胞菌8株(17.39%)、 肺炎克雷伯菌5株(10.87%)、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 (6.52%)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株(4.35%)。机械通气14 d后检出病原菌56株,革兰阴性杆菌52株, 革兰阳性球菌4株,无真菌检出,主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22株 (39.29%)、铜绿假单胞菌17株(30.36%)、大肠埃希菌6株(10.71%)、肺炎克雷伯菌4株(7.1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5.36%)。见表2。

而总体在前5位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在各时间段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5.00%、53.01%、58.70%和39.29%,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15.91%、14.46%、 17.39%和30.36%,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6.14%、 14.46%、10.87%和7.14%,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1.36%、10.84%、6.52%和5.36%,大肠埃希菌分别为7.95%、3.61%、2.17%和10.71%。见附图。

横坐标为机械通气不同时间段,分为 48 h 内 、 3~7 d 、 8~14 d 及机 2 周,纵坐标为不同病原菌在该时间段所有检出病原菌所

3讨论

ICU的肺内感染有其特殊形式,即VAP是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机械通气48 h或者是撤机拔管后48 h内所发生的肺炎[4]。ICU所收治的患者大部分是普通临床科室病情加重或者外院重患直接转入,其住院时间往往超过48 h,所以在机械通气48 h内痰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患者所确诊的肺炎大部分亦是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本实验以48 h为界限将普通的HAP与ICU的VAP分开。VAP分为早发性(≤4 d)和迟发性(≥5 d),但考虑到国际和国内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经验,应用时间有7~10 d或10~14 d或者更长[5,6,7],故以7和14 d为节点将机械通气48 h后的VAP时间段分为3~7 d,8~14 d和2周以后。

HA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病原菌上,HAP主要为细菌感染,本文分析所得到的细菌谱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比率以及具体优势病原菌种结果鲍曼不动杆菌 (42.12%)、铜绿假单胞菌(18.68%)、肺炎克雷伯菌 (16.12%)、金黄色葡萄球菌(9.16%)和大肠埃希菌 (6.23%)与之国际和国内文献略有出入[8,9,10],分析主要原因为流行病学的不同以及样本选择为机械通气患者而没有包含所有可能出现HAP的患者。从感染率来看,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痰细菌培养阳性比率为20.16%,基本与文献报道一致[1]。从病原菌的时间分布看,整体病原菌的检出呈递减趋势,48 h内检出最多,88株,占总菌株32.23%,随后3~7 d,即120 h检出病原菌83株,占总菌株的30.40%,而在机械通气第2周检出病原菌数为46株,占总检出病原菌的16.85%,机械通气2周后检出病原菌56株,占20.51%。48 h内检出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两者之和超过48 h内所检出病原菌总数的50%,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重达到25.00%,高于近几年其他文献报道[8,11],提示目前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呈现上升趋势;超过48 h后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比重则越来越高,3~7 d内所占比重为53.01%,到机械通气第2周更达到58.70%的高位,超过2周后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也达到接近40%,分析原因,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 VAP中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的居高不下与ICU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其对广谱抗生素应用所产生的耐药性有较大关系[12];而对于48 h内检出最多的肺炎克雷伯菌,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其检出比率持续走低,主要原因是临床上广谱抗生素尤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13]。作为另外一种临床上颇受关注的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比率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在各时间段逐渐升高,提示机械通气时间越久越要关注非发酵菌感染导致的VAP。革兰阳性球菌中优势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有检出的28株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5株,占89.29%,与其他文献报道相近[14]。对于大肠埃希菌,在机械通气前两周检出率持续降低,但到2周后有一个明显升高的过程,分析原因可能是患者在机械通气前两周病情危重,较少给予肠内营养,而2周后随着病情好转而启动肠内营养,胃内容物增加后导致返流的可能性大增,最终导致大肠埃希菌检出的增高。真菌感染在ICU感染中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但在机械通气患者痰细菌培养只检出1株真菌比较令人意外,出现这种结果可能与收治患者的科室来源有关,除了大部分外科患者及内科患者外,ICU很少收治肿瘤病房及血液病房患者,而这两种患者恰恰最容易出现真菌尤其曲霉菌感染肺炎。

综上所述,ICU中机械通气患者发现的肺内感染有1/3在48 h内,接近2/3出现在1周内,接近8成在2周内。所有检出病原菌中接近90%为革兰阴性杆菌,近10%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以非发酵菌为主(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尤其在机械通气48 h后。革兰阳性球菌绝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第一线要用更多的努力及时间控制非发酵菌,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ICU)行机械通气患者肺内感染检出的病原菌及其时间分布特点,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盛京医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痰细菌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及其构成比以及该类患者入住ICU不同时间段(48 h内、3~7 d、8~14 d及14 d以后)细菌谱的构成情况。结果 行机械通气患者1 022例,其中痰细菌培养阳性病例为206例,肺内感染事件发生率20.16%。共分离病原菌株27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分别为244株(89.38%)、28株(10.26%)和1株(0.37%),占主导地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42.12%)、铜绿假单胞菌(18.68%)、肺炎克雷伯菌(16.12%)、金黄色葡萄球菌(9.16%)和大肠埃希菌(6.23%)。从分布时间上看,机械通气48 h之内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6.14%),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5.00%);机械通气48h之后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8.11%)和铜绿假单胞菌(15.16%)。不同时间段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48 h内、3~7 d、8~14 d及14 d后的肺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2.23%、30.40%、16.85%及20.51%。所有检出病原菌中89.38%为革兰阴性杆菌,以非发酵菌为主(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10.26%为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检出率较低,仅占0.37%。

1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三 篇十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有效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范医院感染,配合三级中医院的评审,今年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中相关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内容,并针对20XX年自治区卫生厅、银川市卫生局等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各部门考核细则,依据考核细则将平时考核与月底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力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

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1、全面综合性监测 开展规范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通过对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临床病例资料的查询、检验科细菌培养结果的查阅、临床查看病人等,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督促医生填报医院感染卡,并及时发现可疑暴发的线索。

2、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逐步规范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及时反馈信息给临床科室,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可靠信息。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在开展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基础上,尝试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4、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配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20XX年的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8月筹备,9月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1次,将调查结果上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5、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加强同检验科及临床科室联系,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时指导、监督科室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严防多重耐药菌的医院内感染及暴发发生。

三、感染病例汇总、上报院感基地

每月对出院病例按疾病分类及医院感染病例统计汇总,按规定向院感基地上报院内感染监测报表。

四、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

针对重点科室、重点病人,通过对检验科细菌培养检测结果的查询,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加强对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监督与指导,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

五、加强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管理

1、根据《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对重点区域包括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灭菌物品及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细菌含量监测,每月1次。

2、消毒、灭菌后的胃肠镜、宫腔镜、腹腔镜及口腔科器械每月监测1次。

3、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由科室每半年监测一次并有记录,于月考核时检查。

4、平时及每月考核时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用试纸进行浓度监测(随机)。

对监测不合格的科室协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强监督管理。

六、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

1、以科室为单位,由院感小组开展每月1次的院感知识学习,月底考核时以提问形式考核,使院感知识培训落到实处。

2、邀请外院专家来院及本院专职管理人员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三级医院评审院感防控迎评内容讲座1次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专题培训1次。

3、完成实习人员、新聘等新来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岗前培训。

七、加强对消毒药械的管理,监督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

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的相关资质的审核。

八、加强对洗衣房、污水处理的院感监督和指导

九、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监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集中暂存的各个环节,严格防范医疗废物混人生活垃圾污染周围环境。

十、规范供应室工作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与护理部配合,进一步规范医院消毒灭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

十一、医院感染暴发

12.2013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十二

2012年在院领导下及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院感工作,无院感爆发流行,新的一年,为进一步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健康安全,提高医疗管理质量,结合2012年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2013年工作计划。

一、院感管理工作目标

医院感染率≤10%

感染漏报率≤20%

无菌切口感染率≤0.5%

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洗手合格率达90%

院感知识知晓率达85%

住院抗生素使用<60%

二、院感管理计划举措

(一)、把院感放在首位,提高院感知识知晓度

组织全院职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扎扎实实把传染病管理和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拟定今年组织全院职工开展传染病知识培训和院内感染知识讲座各两次,理论知识考试两次,包括新进人员、物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学习,内容主要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院感控制新进展、新方法、手卫生、环境卫生监测采样法、医疗废物处置规范、重点环境控制措施、院感诊断标准、消毒灭菌基本知识、个

人防护、抗生素使用分级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传染病防控知识等。

(二)、定专人监管,进一步落实传染病管理

1、进一步完善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做到谁接诊、谁报告、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阳性检验值、不明原因肺炎时,应立即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

2、进一步完善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网络直报人员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并录入直报系统。

3、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好常见传染并重点疫情预警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进一步加强发热、腹泻门诊管理,按要求认真填写各种登记本,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5、导诊台、医技科、检验科做好预检分诊,并及时登记到位,报告到位。

(三)、以身作则,进一步管理院内感染

1、加强院内感染核心科室管理。

(1)、加强供应室管理,保障消毒灭菌包质量。供应室要认真组织学习、掌握各项灭菌监测技术,定期进行效果监测,并作好各种监测工作,保留监测登记资料,认真按照《供应室工作质量标准》执行,保证灭菌物品质量,拒绝不合格的灭菌物品进入临床科室,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保障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的供给。

(2)、手术室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术器具必须做到一用一灭菌,手术器械尽量采用高压灭菌,须化学消毒剂浸泡器械首选2%戊二醛,必须达到灭菌要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数,非手术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3)、加强产科感染管理,预防产妇及新生儿感染,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相关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产房区域划分应相对明确,分娩结束做好消毒处理。

(4)、加强临床医技科室管理。

A、胃镜室使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清洗消毒应严格按照《内窥镜清洗消毒操作规范》要求做好内窥镜清洗、消毒、登记工作。

B、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凡进入口腔内的所有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对进入病人无菌组织的器械必须采用高压灭菌,对需浸泡的器械必须使用高效消毒剂浸泡。

C、检验科坚持一人一针一丢弃。废弃标本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D、加强洗衣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划分污染区与清洁区,对各类衣物应分类清洗,对感染性衣物要经消毒后单独洗涤,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视同感染病人的衣物等同处理。洗衣机要定期消毒。供应室要做好洗衣房指导、监督工作。

2、积极开展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今年拟邀请疾控中心对我院开展生物监测两次。院感科对手术室、治疗室、供应室、产科等重点科室的消毒灭菌物品,消毒液进行不定期监测,每季度对各科室紫外线灯进行强度检测,手卫生、消毒液的监测等,并对各科室的感染发生率,部位感染率,各种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体及其赖药性情况,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消毒灭菌效果和医护人员的不良习惯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教育,培训和指导,给予有效控制。对院内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安全隐患加以系统分析,定期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给各科室,提出解决办法和防范措施。

3、各临床科室认真填写院内感染卡片,按时上报。

4、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各科室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做好垃圾分类。加强对清洁工的培训管理,作好对医疗废物处理的登记,交接记录工作,严防医疗废物向外流失。

(四)、建立健康档案,逐步完善卫生教育

1、今年将在门诊、住院部设立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专栏,根据季节的变化和实际需要,及时更换宣传内容,拟定开展健康宣传活动2次,办传染病专栏2期。

2、加强对医院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建立锐器伤登记报告制度和特殊部门的健康档案。

(五)、协助医院物管,搞好环境消杀工作

督促相关部门每月对周围环境进行一次消杀处理,特殊情况遇环境污染随时消毒。

(六)、一视同仁,加大督促、考核力度

制度《医院感染奖罚办法》,严格按照要求考核到位。

安乡县中医医院院感科

13.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ICU共收治657例患者, 发生医院感染236例, 其中男161例, 女75例, 年龄最大90岁, 最小18岁, 其中≥60岁 的103例, 创伤114例, 脑血管意外61例, COPD合并呼吸衰竭34例, 其他患者21例。

1.2 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657名患者, 发生医院感染 236例, 发生率35.92%, 其中男161 例 (68.22%) , 女75 例 (31.78%) , 例次感染407例, 例次感染率61.95%。

2.2 感染部位

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9.14%, 其次为泌尿道占32.43%, 第三为血液, 占7.13% , 见表1。

2.3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为侵入性操作, 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其次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另外年龄≥60岁的患者感染率明显增高, 见表2。

2.4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医院感染病例送检377例, 送检率92.63%;标本阳性364例, 阳性率96.5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共240株, 占59.26%, 第二是革兰阳性菌, 共90株, 占22.22%, 第三是真菌, 共75株, 占18.52%, 这与国内其他报道相一致[2], 见表3。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率与感染部位

本调查结果显示, 本院的医院感染率为35.92%, 高于文献报道的ICU医院感染率为20.0%~30.0%[3];感染部位常见呼吸道、尿路、血液[4], 下呼吸道感染最高, 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与文献报告相似。

3.2 医院感染与相关因素

3.2.1 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关系密切

我院属综合性ICU, 收治病种多, 患者多为重度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基础疾病严重、营养状况差、免疫功能低下, 特别是重症老年患者病情危重, 住ICU时间较长, 是ICU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

3.2.2 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关系密切

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3.2.3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各种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 可抑制部分正常菌群生长, 从而使某些真菌大量繁殖, 形成菌群失调[5,6]。

3.2.4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缺乏认识, 重医疗轻医院感染管理

我院ICU, 工作量较大, 人员配备不足, 经常是超负荷工作, 医务人员每天都忙于应付日常诊疗护理工作, 忽视了医院感染管理, 通常是工作越忙、操作越多, 手卫生的依从性就越低, 就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对进出ICU的人员控制不严, 也是造成交叉感染的一个因素。

3.2.5 制度落实不到位

科室有完整的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但形同虚设, 没有引起管理层重视, 监督检查力度小, 没能与科室奖惩制度挂钩, 造成制度落实不到位。

3.3 对策

3.3.1 制定侵入性操作规范和护理流程

强化机械通气患者的管理, 如无禁忌症, 将床头抬高30°~45°, 常规做口腔护理每天至少2次, 每天进行评估, 确定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减少插管天数, 对呼吸机管路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 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2次, 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湿化器中使用无菌水, 每24小时更换1次, 积水杯中的冷凝水及时倒掉, 千万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 吸痰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7];对留置导尿的患者严格执行会阴护理, 引流管更换等规范;对深静脉置管后规范敷贴、肝素冒更换等护理操作, 严格无菌操作, 减少操作不规范而出现的感染。

3.3.2 加强保护性隔离, 减少交叉感染

减少ICU人员的流动, 强化环境清洁和物表消毒, 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采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 定期做好空气培养监测;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 尤其是预防经接触传播疾病最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考虑到医院洗手设施的不完善, 特在每辆治疗车和每个病床上都安装了速干手消毒剂, 规定如手部无可见的脏物, 最好进行卫生手消毒, 也可以洗手。

3.3.3 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有报道, 长期卧床的患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而易产生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8], 所以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慎用广谱抗生素。执行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知识, 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 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 观察疗效, 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与换药的依据, 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3.3.4 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

提升医护人员感染防范意识和能力, 严格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3.3.5 更新管理制度

更新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并纳入科室质量检查标准之中, 定期考核与科室奖惩制度挂钩;实行医护分开, 落实到组长, 与目标责任制挂钩, 使工作落到实处。每周进行现场督查, 重点环节是进出人员的控制, 无菌操作执行情况, 《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 呼吸机使用的管理, 吸氧、吸痰是否规范操作。

3.3.6 行政支持

取得院领导的支持, 使科室洗手液、擦手纸、快速手消毒剂的费用实行医院贴一半的政策, 减少科室的支出;保证人员到位与科学排班, 避免因人员紧张超负荷工作导致手卫生执行率的降低。

参考文献

[1]张敬, 丁宁, 陈小雄, 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8) :953-955.

[2]施金玲, 蔡璇, 彭少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调查及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19) :2613-2615.

[3]李双玲, 王东信, 吴新民, 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5) :503-507.

[4]代永静, 王建荣.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2) :239-240.

[5]卢建华, 黄国孟, 李淑霞, 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与病原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6) :654-656.

[6]代永静, 王建荣.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2) :239-240.

[7]胡必杰, 郭燕红, 刘荣辉.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67.

14.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 篇十四

医院污物的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置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二、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无害化处理。

三、医院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设置焚烧炉,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标准。

15.检验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十五

2010年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及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搞好检验科生物安全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一步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管条例》,在科主任的领导下,今年主要搞好以下几项工作:

1、对全科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个人防护措施等,增强全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的意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2、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交接及处理,定期督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消毒处理情况,正确安全的处理和收集医疗废物,督促工人做好实验室的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督促相关人员作好实验室生物安及医院感染的相关记录。

3、做好生物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督促全科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的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4、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月对高压蒸汽灭菌机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5、督促病原微生物室做好耐药菌株的监测记录工作。

6、随时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及医院感染相关的检查工作,并及时向科主任通报检查情况。篇二:2014年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xxx 人 民 医 院

2014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2014年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关于印发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着力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大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的贯彻执行力度,加强医院感染专业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推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针对上存在问题,围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突出院感各项监测前瞻性及时效性”等问题,制订2014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监控网络体系能效发挥 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为主导,坚持“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的原则,健全和巩固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我院各项院感管理制度进行及时修订,做到不断完善,力求与时俱进。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环节,利用三级监控网络组织,充分发挥临床院感管理小组作用,实现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

二、依据国家卫计委《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要求,分析院感工作现状,进一步完善院感制度、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可行。

1、医院感染总发生率≤8%。

2、漏报率≤20%

3、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4、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

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重点科室手卫生操作正确率100%,全员洗手正确率及手卫生依从性≥80%。

6、可循环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7、多重耐药菌各项隔离预防措施100%落实。

8、职业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100%。

9、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

1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50%。

11、一次性注射,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

1、每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对各科室及重点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书面反馈意见,由检查者和被查科室负责人双签字,反馈单一式两份,由科室监控小组提出整改意见并通报全科人员,同时写出书面整改意见记录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内。

2、不定期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检查,检查标准参照我院制定的《手卫生日常督导考核评分表》。

四、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

1、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院综合性监测,突出院内感染监测的前瞻性和预防性,2014年计划开展糖尿病目标性监测与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2项。重视无菌手术切口的管理,要求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每季度将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找出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措施并指导实施。

2、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一次,通过调查,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入性操作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病例诊断能力。

3、根据等级评审的要求,对较高感染风险的科室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

4、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检验科微生物室、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切断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途径,督促消毒隔离措施与手卫生的落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危害。每季度向临床医务人员反馈各项监控指标和细菌耐药情况。

5、持续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每季度进行检测,发现或怀疑有医院感染暴发迹象时,随机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检测出的问题立即责令相关科室进行整改。

6、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对使用中消毒液进行检测,每季度对消毒后物品进行检测,保障消毒、灭菌质量达标,确保医疗安全。

五、规范管理医院感染重点部门

对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室、人流室、内镜室等感染高风险部门进行规范管理,从建筑布局、人员配置、消毒灭菌、隔离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六、开展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工作

1、制定合理的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安排合理的培训内容及强度、频率,使被培训人员从接受认知到改变观念,最终影响其行为的一系列教育过程;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生动直观的进行知识宣讲,将院感知识的传播潜移默化的穿插进日常工作中,使培训教育的过程更自然,更易于接受;通过院内网、知识讲座、下发资料等途径进行院感知识的宣传;使医务人员熟悉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和处置流程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概念。

2、关注我省举办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培训信息,及时请示领导,派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加培训。

3、继续开展2014年新上岗人员、实习生、进修生岗前教育。

4、对医疗废物、污水处理专职人员进行岗位知识培训,指导保洁公司工勤人员院内交叉感染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

1、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我院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对工作中发生的职业暴露,经评估有感染风险的职工,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抽查,定期组织培训,使医务人员提高防护意识,做到标准预防,保障自身职业安全,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

八、开展手卫生宣传日活动

手卫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举办一次宣传日活动,通过手卫生宣传日活动的开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同时增强对感染控制的责任意识和防控能力。

九、与设备科及药械科协作完成对全院各类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证件审核,并对其储存、使用、维护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十、与后勤保障部协作加大对医院污水、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管力度。

十一、在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的指导下,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十二、争取院领导的支持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实现院感病例预警的及时性,以及各种监测数据采集的时效性,真正做到院感监测的前瞻性,防止院内感染流行暴发的发生。

十三、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3年12月24日篇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年***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年院感办将按照医院工作目标,认真履行管理督导职能,努力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加强质量控制,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1、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培训,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原则,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2、落实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一次,讨论解决我院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总结、布置工作。督导临床科室定期召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

二、持续开展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1、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如产房、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重症医学科等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剂以及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进行常规监测。

2、持续开展目标性监测工作,包括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监测及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

3、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院感办专职人员每周深入临床科室收集资料,监测、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每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1次,完成医院感染资料的统计、汇总、分析和报告,并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

4、持续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 通过加强督导,强化各科室病原学监测意识,提高送检率;及时记录微生物实验室阳性结果,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进行全院病原菌的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2、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全年举办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4次。针对培训内容,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测试2次。2013年计划每季度编印一期《医院感染简讯》,宣传医院感染管理,反馈监测信息。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四、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

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

积极协助医务科、药剂科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工作,做好临床、检验、药剂等科室之间的桥梁作用,协助检验科做好病原学监测工作,每季度统计临床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并对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六、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院感办将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业务指导、专业培训等职能,在完成日常督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医护人员、清洁工以及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专业知识培训,防止发生医疗废物的泄漏和流失,使我院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院感办

16.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监测对象包括2011年3月1日-2012年2月29日入住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所有新生儿。

1.2 监测方法

制定目标监测方案;设计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NICU患者日志、病情危险程度评估表、月报表;医院感染专人进行前瞻性监测,且将所有研究对象按体重分为4组:≤1 000 g、~1 500 g、~2 500 g、>2 500 g组,并随访至患儿转出后48 h。监测期间每天填写NICU患者日志,日志收集的资料包括:监测时间、不同体重组别进入NICU室的新患者数、在NICU室的日患者数、当日置脐导管和(或)中心血管导管患者数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数,每周对患者的病情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每月对日志资料进行总结,填写;每季度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3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颁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年试用版),对住进NICU 48 h后发生的感染填写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并同时登记在监测日志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率的比较依据ICU患者病情平均严重程度(Average Severityof Illness Score,ASIS)调整法: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分)=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值该月ICU患者总数该周ICU患者总数。调整率=ICU感染率调整率ASIS。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2011年3月1日-2012年2月29日入住NICU新生儿444人,发生医院感染27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6.08%,日感染调整率为4.28‰。其中胎龄≥37周273人,发生医院感染11例,感染率4.03%;胎龄<37周171人发生医院感染16例,感染率9.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8,P<0.05)。不同体重医院感染率以体重~1500 g组最高,为12.82%;其次为~2500 g组是8.70%,>2500 g组为4.24%,不同体重组别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28,P<0.01),见表1。

2.2 感染部位

感染部位前3位为下呼吸道占48.15%、皮肤软组织和口腔14.81%。各部位感染构成见表3。

2.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5例次,呼吸机共计使用天数73 d,VAP感染率为26.32%,日感染调整率为20.82‰,不同体重组别VAP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4.08,P>0.05),见表2。

2.4 感染病例的病原体

感染病例中送检11份标本,阳性8株;阳性率为72.73%,G-杆菌占62.5%,G+球菌占25.0%,真菌占12.5%。其中5株为痰标本: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各1株,化脓性链球菌、链球菌各1株来自皮肤脓液,其它链球菌1株来自上呼吸道。见表3,整个监测周期都没有脐/中心静脉插管,故没有发生血管相关性感染。

3 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及患病婴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但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抗微生物能力差,接受侵袭性操作机会多。这些因素导致新生儿、尤其NICU中有特别高的医院感染。本研究的监测结果显示:NICU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6.08%,感染率高于医院常规全面监测资料(2009-2010年的感染率分别为3.23%、3.09%),也高于国内石计朋报道的5.36%[3]、更明显高于广西李朝宁等报导的1.07%[4];与田泽芳等[5]的报导基本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监测方法的不同造成的。单纯开展医院感染的全面综合性监测易漏诊、漏报。而在采取目标性监测时,监测精力集中于高危患者和重要问题,因而使感染监测资料更准确。

本研究显示,胎龄<37周新生儿医院感染率(9.36%)明显高于胎龄≥37周新生儿医院感染率(4.03%,)(字2=4.58,P<0.05);出生体重为~1500 g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率(12.82%)明显高于出生体重为~2500 g和>2500 g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率(8.70%和4.24%)(字2=9.28,P<0.01);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一致[3,6],表明胎龄越低、出生体重越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本研究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高达26.32%,表明侵入性操作使感染机会增加,一些侵入性的操作如吸痰、气管插管等使呼吸道黏膜受损,防御机能下降,增加呼吸道感染机会[8]。有研究发现[7]有侵入性操作的患儿感染率高于无侵入性操作的患儿。

不少的报道显示,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0%~50%[5,6],本研究结果为,呼吸道感染48.15%,占首位,其次为皮肤软组织和口腔。这与新生儿免疫特点有关,新生儿缺乏分泌型Ig A,不能阻止病原体在黏膜上黏附、聚集,故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另一方面新生儿皮肤细嫩,角质层发育不全,局部防御机制差,易擦伤而致皮肤病原菌感染,且皮肤中水分含量较多,p H值较高,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体温低,一般需在暖箱保暖,箱内温度更有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常规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以及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护理等非常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占首位为62.5%,革兰阴性杆菌25.0%,真菌12.5%。与国内和广西相关报道一致[3,4,5],这些病原菌的特点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细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致病。提示提高新生儿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监测过程中发现临床医生对痰培养以外的标本培养不够重视,有可能因为标本送检量及抗菌药物的使用而造成一部分感染的漏检漏诊。应加强临床医生送细菌培养的观念。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易导致菌群失调,各种条件致病菌得以生长繁殖并致病,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同时易导致二重感染[6]。本研究发生4例鹅口疮均使用抗菌药物>7 d。故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用药指证,限制病区内同时使用多种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小胎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是NICU病区中医院感染最易感人群,有创性操作是医院感染最危险诱因,通过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在病房内强调洗手、提高清洁人员消毒技能等措生,在病房内强调洗手、提高清洁人员消毒技能等措施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国盛,黄惠萍,骆盈莹,等.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和防治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8,11:1567-1569.

[2] Vergnanos,SharlandM,KazembeP,et al.Neonatai.sepsis: anintemationalperspectiye[J].ArchiyesDisease Childhood FetalNeonatology Edition,2005,90:2202224.

[3]石计朋,王吉,钱燕,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077-1079.

[4]李朝宁,覃卫.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26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5,32(2):251-252.

[5]田泽芳,胡旭红,刘晓燕,等.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19-520.

[6]魏凌云,叶秀桢,李正梅,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室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结果分析[J].华南医学,2010,36(2):49-51.

[7]王江桥,邱燕玲,林伟玲,等.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及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10(4):312-314.

上一篇:中秋那些事下一篇:×××高校学生公寓投标书(40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