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2024-06-27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13篇)

1.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一

目前高校各专业面临新的形式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而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现有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大多停留在原来几个专业的简单合并上, 专业基本平台过于宽泛, 难以确保专业教学的重点性与实效性, 各课程之间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特别是作为一个兼有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存在改善的空间, 尚未完成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课程的整合, 知识融合度不够, 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因此也未能充分发挥“1+1>2”的效应。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2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因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专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建设与整合等方面的问题, 导致四个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难度较大, 知识融合度不够, 所以还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课程内容交叉, 课程之间融合度不高

专业教学计划中许多专业课程存在知识体系交叉和重复现象, 知识条块融合度不高, 使得本已紧张的课时资源存在着浪费, 甚至落后的现象, 跟不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工程合同管理》和《施工索赔》之间, 施工索赔是一门仅20学时的课, 但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又作为一章非常重要的内容存在, 是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知识交叉非常严重。另外《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和《建筑法律》等法律类课程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内容重叠。

2.2 技术类课程耗时多, 效果少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是任务最重, 难度最大的课程, 目前技术课程存在许多人为设置的障碍, 学生在技术课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 但却无法达到学以致用。像《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制图》等课程一直是工程管理专业不及格率最高的几门课程之一。

2.3 实践环节的缺乏, 导致知识应用障碍

学生毕业时对所学课程仍未形成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 要为学生打好基础以适应未来面对面的工作与挑战, 仅仅传授给学生一般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提供整体优化的基础教育和应用教育。现在用人单位对部分学生能力下降、进入工作角色慢的呼声日渐升高, 缩小学校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因此要尽量多地采用情景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课时量, 注重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4 学生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课程所组成的系统。现在的教学一般都是按照课程单独安排的, 每位教师都在强调自己所承担课程的重要性, 要求增加学时, 并力图保持其完整性, 但却忽略了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从而导致了课程体系被“人为”地割裂了, 有时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使学生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 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本着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着眼点,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坚持“注重通识教育, 拓宽专业口径, 凝练专业主干, 灵活专业方向”, 科学构建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

3.1 整合课程内容

按照“技术是基础、管理是核心、经济目的、法律是保证”的总体思想对四个平台知识进行筛选、取精, 并力图减少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叠。定期召开课程负责人协调会, 合理规划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单元, 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精选教学内容, 合同确定学时学分, 进而实现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解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目的不明确、课程内容体系不完整等问题。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 对课程进行筛选、取精并整合。

3.2 白话技术课程

进行技术课程的“白话”革命, 将复杂、抽象和枯燥的知识以简单, 生动和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讲授。这要通过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来实现。目前, 国内尚没有一套专门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体系, 更不用说专用的教材了。大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都是在土木工程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上, 进行简单压缩和简化直接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上来,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 更没有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其它课程平台的要求。所以,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亟待解决。另外, 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开发, 工程管理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课程特点, 学生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手段, 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3 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摆脱传统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 侧重培养教师“统揽全局”、“点面结合”的教学理念, 树立知识融合与知识集成, 案例研讨与实践检验, 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的新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观。教师要明确所授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前导课程对自己课程的影响和自己所授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前导、后引”克服教师过分强调自己所授课程的重要性, 人为割裂课程体系的弊端。

3.4 强化实践教学

利用对理论课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所节省的教学资源来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和时间, 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和就业竞争性。

4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由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平台和公共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等七个模块组成的“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

4.1 公共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保证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知识能力等基本素质, 满足学生共性发展需求, 其设置过程中既有严格的统一性, 又体现出层次性。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与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等系列必修课程。

4.2 公共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 力求体现文、管、工、艺相互交叉渗透。该模块的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体育卫生与艺术、外语与计算机等五类。

4.3 基础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为学生提供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是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基本工具、方法和语言。主要由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系列课程组成, 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图学、计算机语言等课程。

4.4 专业基础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应具有的主干知识和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能力。涵盖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 以及反映专业发展前沿的基础知识。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

4.5 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强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优势。

4.6 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个或某些领域具有比较深入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主要由本专业或专业方向核心知识单元构成, 重点突出专业主干课程, 体现工程管理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优势和特色。这些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强, 是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 教学内容需不断更新和融合。

4.7 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适应时代要求, 充分反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而设置的课程。要侧重知识的交叉性, 强调专业前沿信息和专业特色的传播, 部分专业课程强调前瞻性。

5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是缩小学校与工作环境差距的主要教学手段,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与质量的保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性作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突出“实训、实战、实践”为特色, 构建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组成的分阶段、全程化培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按教学的层次可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基础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基础性技能;专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综合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分析解决专业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组织形式分为课内实验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育三个形式。每个形式下面分若干模块, 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 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与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即能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的基础知识, 又能培养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 完善基本的工作能力和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对建筑领域人才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

摘要:目前高校各专业面临新的形式:一方面, 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版) ;另一方面, 新的专业规范也在陆续公布, 各专业的内涵均会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基于新的形势, 在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并提出了针对具体问题的改革措施, 构建出了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的框图。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董肇君.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8, (01) :75-80.

[2]尹志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 2011, (06) , 28-29.

2.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二

课程内容的优化和课程体系的优化是高校教改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体系的实际情况作为切入点,简要的介绍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的对策,以期能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囊括了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式、内容的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优化是我们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今后高教改革的方向。我们国家的旅游专业教育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虽然已经经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并且逐步的构建起了健全的人才培育制度。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许多问题急待解决。不少学生出现了理论知识强,但是实际的操作能力较差,很多内容完全停留在书本上,造成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体系都存在有较大的缺陷。所以,如何有效的将上述问题处理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谨慎的处理。

一、当前我们学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设置的实际情况

1.基础课程所占用的课时过多,专业课比重明显不足。我们观察现在的课程结构就可以看出现在的课程设置存在这明显三角形状态。基础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而专业课内容多却只能拥有较少的教学时间,即便专业课的门数多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只能够泛泛而谈,争取在短时间内将教学内容完成,这样就造成许多专业不能深讲、细讲。那些教学内容只能够一带而过,很多内容学生无法自己去学习也就只能放弃。学生看似掌握了不少的内容,但是仅只是初步了解的状态,一些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更是浅尝截止。虽然要求有厚实的基础,较为广阔的知识面,但是对于旅游管理这样的新兴专业而言,因为其普及程度较为有限且知识的成熟度低下的现实,盲目的提倡知识面以及扩张非专业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只会造成阻碍。此外,在重学科轻课程的实际背景下必然导致课程的设置过于细致,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样有害。

2.实践课的教学时间不足。旅游管理是应用型的专业,对于理论的要求并不是很高,重点在于实践环节,但是现在实践课的教学时间却明显不足。不少学者都一致认为公共课以及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如果用图形来表示其比重的话应该是菱形。对于那些课程需要去设计实践以及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并没有标准的说法。同时实践课的内容也难以完全的落实,学生在实践的内容上缺乏具体而详尽的目标指向,对于具体的内容也并未掌握。

3.课程的设置上应当体现出所在地的特色。旅游管理是一个服务的行业,而所在地的特色就是一个良好的借力点。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面既要能够展现出专业特点还能够彰显出地域的特色出来,有效地利用好本地的资源优势,充分表现出与众不同。

二、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优化

1.明确所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作为应用性的专业而言,旅游管理的专业口径非常的宽泛。我们现在应当将主要的时间放置在实践阶段,注重于应用,努力去培养那些具备有完整的理论基础,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俱佳的职业化人才,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在短时间内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一是需要满足教学目标,要可以表现出本专业所具有的特色;二是需要注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那些必不可少的主干课程需要讲解透彻。

2.适时调整课程的开设时间顺序。课程的设置要能够与课程的内容实现有效对接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将公共课开设在专业课前面,还需要注意到专业基础课更是需要在专业方向课之前就要开设,而这一切工作的实现完全需要统筹考虑。如果要顾及到新生对于本专业的好奇心理也可以提前将一些专业基础课放到第一学期,对于那些公共课同样可以安排到不同学期。对于即将要毕业找工作的学生就可以在最后一年来设置实践课,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可以为他们在的就业提供所必须的扶助。

3.科学且合理的来分配有限的课时。在预先所规定好的的课时范围之内,所开设课程的数量会对各个不同课程的课时安排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们课时安排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公共课时多,专业课课时较少,实践课的课时较为不足。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层面来说,在公共课上让学生去学习计算机以及外语是必须的,专业基础课要能够做到基础扎实且口径宽泛,而专业方向课就强调精、深。

3.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三

关键词:高职工程监理专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在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中,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应当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本,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想以工作过程来构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与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及工作目标相关,其课程教学过程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主要为了突出职业工作任务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为培养高职工程监理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工程监理专业为例,就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及实施情况进行探讨。

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意义

4.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四

改革典型材料

为了适应社会与时代的需要、科学知识发展的需要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规避现阶段课程体系中知识分割过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过于求同、实践环节薄弱以及课程结构不当的弊端,我院坚持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课程应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理念,着重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人才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增强、人格品质的塑造。在此基础上,我院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如下改革:

1、课程体系中必修课设置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专业介绍》中规定的主干课程为核心,进一步优化而成。

专业课的设置主要是食品行业中应知就会的专业必修课程,如《食品工艺学》、《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工厂设计》等,并将《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实验课程进行单独开设。选修课除综合类课程(任意选修类课程)外还安排了两个方向模块,模块一为食品工程方向,模块二为食品安全方向。选修课模块设置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工程素质及管理才能,使学生能更好适应社会,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优化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面和学生就业渠道。

本着重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将学科基础课进行整合,与材料工程学院、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科院系的课程设置全面打通,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在减少必修课总学时的同时,保留基础课和公共课的原有学时,使学科基础课所占的比例达75%,减少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本科教学加强基础的要求提供保证。

根据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将《机械制图》课程名称更改为《工程制图(含计算机辅助设计)》,突出计算机应用在食品科学课程中的地位。

目前,在任何一个国家,食品安全性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布衣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根据当前食品行业中出现的新局面,为了培养创新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进一步扩充和强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体现本专业内涵和特色,增加了《食品品质控制管理》、《食品物流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动植物检验检疫》、《HACCP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将食品安全知识贯穿与食品加工过程、物流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考虑到学科大类内的专业交叉、专业融合,增设了《食品生物技术》、《发酵工程》两门课程,将生物技术知识引入到食品科学知识中,有效地强化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就业渠道。

3、开设《食品蛋白质化学》特色课程。

在《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指出,“食品工业”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蛋白质与淀粉、脂肪和糖类是食品工业的四大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它不仅具有提高营养价值的功能,增强保健功能,而且具有改善各种食品品质和质构的功效。当前,为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从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平衡、保证健康的角度出发,合理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食品品质和营养功能,已经成为食品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开设有《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和《食品物性学》,为《食品蛋白质化学》特色课程的开设准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江西省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食物资源,例如畜禽资源、水产资源、特色豆类资源、菌菇资源、稻谷等蛋白质资源,为《食品蛋白质化学》特色课程的开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蛋白质化学》课程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快速适应社会需要打基础,也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和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食品行业发展的服务。

4、规范配套教材选用的管理办法,突显专业特色。

(1)选用的教材能符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要求,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富有启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2)选用的教材可较好地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在科学逻辑,恰当反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与生物技术、应用化学学科的外在联系,同时反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3)教材选用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标准的原则,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以及公认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教材和国外原版教材。

5、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培养的特殊作用。

在合格人才的培养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技能综合训练、科研训练、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制定和修订了所有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其中的实验类型包括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三种,尤其注重工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除课程实验外,在教学计划中还设置了《食品工艺实训》、《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设计》等课程实

习,共六周时间,五个学分。课程实习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做三合一”的思想。实验课学时数占总课时数的25%以上。

此外,还设置了实习与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前熟悉部分工作的流程、各实践环节内容,实践教学的总学时在40周以上。在老师的指点下,独立完成产品市场需求调查、试验设计、实验室研究、产品的品质评定,以及成本核算等,并对较成功的产品进行进一步中试及商品化开发,让学生了解整个研发过程,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并将学生考证(技能等级证书)列入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命科学学院

5.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五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出发,分析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设想.

作 者:王扬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64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土木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6.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篇六

中国大陆的旅游院校起步于1978年的南京旅游学校,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诞生,继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迎来了普通高校地理系、管理系办旅游专业的第一个高潮;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普通高校历史系、外语系办旅游专业的第二个高潮。普通高校办旅游专业的两次高潮的来临,顺应了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理性要求和召唤,促进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到2007年末,全国已拥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770所,比上年增加8所,在校生39.74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1],而且呈现出明显发展的趋势。在现有旅游高校中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五个层次的完整旅游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中国开设旅游专业的69所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管理类课程高居榜首,课程数量达141门次;居于第二位的课程是经济学,课程数量达到68门次。除此之外,其他开设门数超过10门次的课程类型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统计会计、旅游法规、规划设计、市场营销、外语课程、信息系统技术、导游、心理学、地理、服务、文化民俗、生态环境、会展等[2]。目前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一般都是参照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的规定而设计的,基本上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要求,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问题:(1)课程体系呈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教学内容陈旧过时,与旅游管理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实用性不强;(2)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任意选修课所占比重较低,课程前后次序安排不合理;(3)在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中,对于课程见习和服务技能课的安排非常模糊,实践教学课明显不足,服务技能课不能做到熟练掌握技术,实习课管理技能很少得到训练;(4)选修课和拓展知识课所占比重低,只有总学时的5%左右;选修课带有较强的旅游专业色彩,拓展课严重不足,不能有效达到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作用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原则

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学校体制、教学模式和评价程序的规范性整合的指示器,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3]。适应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且这种原则应符合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走向。

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政府当前和未来所要实施的两大战略,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而旅游教育是灌输这种思想观念、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观念及其实施能力,并能将这些自觉地贯穿于他们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旅游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 创新性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课程体系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知识经济为重要特征的21世纪,需要大量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见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课程的规范化编订时,应从形式到内容都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和学科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课程体系改革应克服过去脱离现实社会需求的弊端,面向社会,面向现实,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根椐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来调整课程,注意相关科学的交融,又要突出本学科专业特色。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依据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要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各相关领域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通过对现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和探讨,拟使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根据学校实际,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应加强专业基础课,协调好专业课、服务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整个课程体系,有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适当调整选修课程体系,增加拓展知识课和选修课的比重;加强学生平时科研素质培养,强化研究创新能力。

1. 调整培养目标,力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统一。

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高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高级专业人才。旅游教育是一种应用型人才教育,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对“管理人才”的理解,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基层的工作和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工作初期,不能有不求实际、盲目攀高的心态。因此,课程设置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应用型特点,以利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改革,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既能给学生打下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锻炼出较强的实践技能,加强学生平时科研素质培养,强化研究创新能力,以满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各相关领域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注重旅游专业理论的系统化。

为了达到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必须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注重旅游专业理论的系统化。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都应服从课程设置所要实现的总体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要认真界定每一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方位,果断删除陈旧、重复的课程内容。比如管理学原理、旅游管理学、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的重复性较高;旅游地理学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内容基本一样;对旅行社概论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老师讲课内容几乎一样等。另外,开设的西方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的原理如何定位、定性等。将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的课程整合,同时增设专业性强的旅游行业管理课程,将课程体系与企业经营管理环节结合起来,使旅游专业理论更加系统化。

3. 课程设置以传统课程为依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扩展。

旅游教育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教育,高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课程体系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拓展。国家教育部把旅游管理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之下的一个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以传统课程为依托,加强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等,为学生打下深厚的专业基础,保证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后劲。其次是旅游学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及拓展课程,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选修课程体系,增加拓展知识课和选修课的比重。拓展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储备、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加强财务管理、会计统计、策划和营销管理、会展旅游等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渠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千人一面”的状况,以增强社会适应性,体现出院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

4. 倡导实践、重视素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倡导实践:专门设置实践、实习、实训的课程板块;重视素质:就是强调专业培养,注重素质教育,以拓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旅游行业对于从业者的经验非常看重,要求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比较强。所以旅游教育过程必须突出实践性,按照“理论一技能一实践”的教学链,建立一种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循环模式。通过这样的教学循环,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培养合格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合理、有效的途径。所以,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协调好专业课、服务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整个课程体系,通过搞好实践调查和增加模拟教学的途径来有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酒店管理、餐饮客房管理、导游学、中国旅游地理、景点讲解等,均应将实践学时安排在该课程总课时之中,其实践时间应占各课程学时的一半。具体方式是: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饭店实习,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了解饭店业的实际同步进行;二年级学生要求在定点景区做景区导游四周,饭店的教学实践时间可安排在旅游旺季。毕业前,要有为期半年在酒店或旅行社实习的实际经验,实习结束时需提交一份内容充实的实习报告。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学分应占总学分的30%以上。在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安排学生实习,将学生的实习时间累积起来记入学分,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对旅游行业的了解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促进理论学习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N], 2008-09-10.

[2]吴必虎, 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2005, (8) .

7.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七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高等教育改革包括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三个方面。课程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针对当前大量招生等教育改革的背景,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尤为必要,需要构建起深入认识旅游管理知识的教育体系,建立起“科学—人本”的教学理念。

一、目前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兴学科。在我国,这门学科的产生只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已成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部门,培养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可以在各种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业或事业单位担任旅游管理职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旅游教育职业有了极大地发展,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是我们国家的旅游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重点出现在:教材内容是教学的载体,但是目前教材内容陈旧与实际相脱离,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大的问题是理论多实践少。

二、改革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当前旅游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大致沿袭了普通高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即按照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必修课的体系构建课程教学网络。这种体系的教学方式比较倾向于纵向框架式的课程体系,它的核心目标要使学科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系统和全面,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宽广的思维逻辑面以及较高的科学创造力。这种体系适合于普通高校培养工程设计类、学术和开发研究类的人才。但这种专业教育注重培养人才的技术管理、技术运用以及服务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以往的课程体系设置方式,对旅游专业来说不对口,违背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原则,严重阻碍了实践教学的应用,致使专业教学的实际效果不断降低。此外,还浪费了学生很多的学习时间,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与个人素质的发展。虽然也有很多应用专业领域比较注重课程的设置,但是仍以理论专业知识教学为根本,不注重实践的环节,缺乏科学、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要想更好地实现旅游专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优化和调整,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状况。

三、對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的思考及措施

1.优化课程组织结构

旅游专业要制订旅游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型高级人才培养目标。它要求学生的专业知识、文化课常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必须过硬,这样才会适应社会的各种需求。依据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可以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将课程设置为三种,即通识课、专业理论、专业实践。通识课,主要是一些常识课,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计算机基础、经济管理学等基础课程;专业理论主要是与旅游管理有关的课程教学,比如酒店服务、旅行社服务、旅游资源及旅游法律和规范等等;专业实践主要指在学校的基础技能训练和在岗位实习的训练课程,比如导游实习、宾馆客服实习、酒店餐饮实习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三种课程要合理安排,具有科学的比例关系。科学的课程结构使旅游专业教学注重横向模块式的教学体系,主要培养学生岗位实践技能。

2.课程设计与实际效果相结合

现在的课程教育要注重与社会企业相结合,课程内容的修订与效果的评估要有该专业的企业或者是相关行业参加,还可以有校内外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组成指导委员会直接领导教学,这样就可以使教学与社会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学时时刻刻随着市场的变化修订计划这样不仅能增强教学基础,又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与教学一线紧密结合起来。

3.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旅游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它不仅要求从业者有专业的理论素质更要求从业者要有实践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分析横向式的课程体系,逐步突破传统的学科划分界限,进而合理优化课程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做必要的指导。要强调课程内容的质量,不必深究理论知识的严谨性和整体性,而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

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1.通识课的开发要重视学生基本素养

基本素养是指人的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心理健康等。它在学生的情感、观念、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都有体现,并具有独立的价值聚向性、情感鼓励性和审美导向性等特征,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生德育教学中,要将良好的择业观、创业观等思想观念的教育融入旅游课程体系当中。此外,还要在生活实践中积极锻炼和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倡导学生步入社会,体验生活,深入群众百姓,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积极为社会服务。丰富的生活实践活动,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培养对广大人民的感情,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坚强不屈、敢于创新、不断攀越的时代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升华和飞跃。值得一提的是,高校还应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开发潜在的课程。

2.开发理论课资源,突出专业综合性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一门边缘专业,它的专业特征决定了其理论知识教学务必综合考虑。专业理论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实际上就是专业综合化的过程。专业综合化其实强调了各种课程的一致性和关联性,避免让各个课程产生较大的差别和限定,有效预防各个课程之间彼此孤立。比如以往的课程开发使各个课程经常重复或者脱节,因此必须全面考虑课程开发的环节。专业综合化的方式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合科设计”方式,它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按同等地位综合运用,不再对这些课程进行单独设置。比如,原有的旅游专业中主要有三门专业必修课,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以及旅游美学。它们在涉及旅游资源的教学时,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教学内容过于重复。因此,对于旅游资源的教学,要采取“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设置一套完整的、综合性强的课程体系,将旅游资源理论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从而迅速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又如,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系统地讲述了旅游主客体及旅游业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会在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以及旅游酒店管理等课程中学到。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缓解由于增加实践课程而造成的课时紧张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应用问题中心式的合科设计模式,它主要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开展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某个论题的缘由和过程。具体的设计有这几个方面:背景材料、相关理论知识和研究活动、巩固练习、阅读材料、相关概念检索等。

在旅游专业被边缘化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加以改革和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旅游专业的课程更加实际,更加有应用性。本文是对旅游课程设置优化改革的一些浅见,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雯.基于工学结合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1(10).

[2]邹伏霞.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3]苏立.旅游专业和实践问题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1.

8.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八

高等工程专业教育的工程化改革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工程化为视角的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类课程体系改革,要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在力学类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期为培养合格工程师的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作 者:杨博 孙海涛 杨柳 余旱雨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4(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力学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   工程化  

9.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九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课程体系教学

0引言

目前,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大量聚集,人口众多的城市迅速增多,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城市土地资源和地面空间的现状已难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充分开展和利用地下空间已呈必然趋势,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系统化开发的首要工程如地铁,地下汽车和人行通道网的建设步伐加快。比如,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地铁已经成为解决中心城区通勤交通的首选方式,并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急需大量的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1-2],因此,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1 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1.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公共选修课程)

该模块学时总数参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提出的公共基础课时占总学时约50%的建议,该模块是全校各工科类专业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学风及心理素质。

1.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该模块学时参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提出的专业基础课时占总学时约30%的建议。该模块开设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我国现行的各类规范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范标准; ②缺乏合适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基础平台教材;③考虑我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及学生的入学素质。基于上述原因。该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科学原理与工程的关系,掌握实验、运算、分析的方法以及初步的设计方法,这个模块构成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共同的专业平台,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程及毕业后在专业的各个领域内继续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该模块学时参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提出的专业课占总学时约10%的建议,该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方向主要的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的知识,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1.4专业选修课模块

该模块学时参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提出的10%的标准。该模块的课程体系主要考虑如下几点而设置:①如果某一专业方向的学生想进一步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可继续选修与本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②如果某一专业方向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与兴趣、就业形势、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可选修其它一个或几个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学习;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2.1课程设计教学模块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中有一项能很好锻炼学生设计能力的工程训练就是课程设计,针对每一门专业课程结束之后,系统的应用本专业课程的知识独立的完成某设计任务。在这过程中,往往是发给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中只有极个别态度认真的学生是自己系统、认真的在做设计,而其他同学都是仿照和模仿甚至照抄其他同学的成果来应付教师,这种现象较常见。

2.2实验教学模块

实验教学属于实践教学中的工程认知型教学,处于实践教学的初级阶段,主要针对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原理和方法的论证,很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和综合创新平台。实验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组数较多,指导老师不能全面的掌握学生实验的能力,有些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就比较懒散,抄袭别人的成果。

2.3实习教学模块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业实习教学中一般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以下问题:

①实习单位的联系方面难度较大。因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对于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多数项目施工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意愿并不强烈,接收度不高,尤其是随着建筑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化,施工企业普遍实行了项目承包,项目经理部受施工工作面的限制,出于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以及工地安全和便于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考虑,担心接受学生实习会对施工带来影响一方面怕由于配合学生实习而延缓了工程的施工进度,无法按期交工;另一方面由于施工现场状况频发,学生经验不足,担心安全事故的出现。

②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当前前国内工科院校分配于工程实习的费用比例过小,再加上学生之间经济实力差别较大, 因此进行实习地点实习单位的选择时会面临到非常大的局限;不同的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内容、实习条件相差太多,导致各学生的实习大纲差别也很大,施工实习的预期效果较难达到。

③责任制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学生无法深入到各班组进行具体的跟班操作实习。工地上指导学生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够,而正好那些实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在工地上就不会自主去学习知识,导致实习效果较差。

④许多学生要参加各种类别的社会考试(如计算机、外语、法律等)和考研补习辅导班等,在时间上与实习相冲突,二者难以兼顾。还有实习时间较短,连续性差,导致部分施工单位不愿接受短时间的实习生。

⑤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成果性材料评价与指导不到位, 流于形式。

实践总结出实践教学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指导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3 结论

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其中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课程设计教学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教学模块等7大模块,解决各模块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中,使7大模块有机结合,合理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上过得硬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钱七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地下空间利用: 地下空间,1998,18(2):69-74.

10.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十

每门课程都具备特定的功能,课程考核理应与功能相匹配。《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经济互相交叉的应用性课程,着重培养懂经济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制定各种工程技术方案,而且能分析方案的经济效果;不仅扎实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而且灵活应用于实践。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经济平台课程,其教学与考核体系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相适应。目前,虽然也有一些关于《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但均就课程论课程,忽略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宏观指导。实际上,每门课程都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颗“螺丝钉”,都应该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相当多的课程教学与考核就书本论书本,课程功能弱化,课程考核与课程功能严重不匹配。

(一)现行课程考核体系。

根据对同行的相关调查,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及权重体系如表一。

出勤情况主要看学生迟到、早退和旷课情况,通常靠点名完成。点名次数因教师不同而有差异,48个学时通常会有5—10此点名;课堂表现包括课堂讨论、课堂笔记等;平时作业主要是课本章后作业;期末书面考试通常是闭卷,主要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计算题等。《工程经济学》课程现行考核存在诸多缺陷,具体表现为: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权重结构、成绩评定标准等不合理。

(二)现行考核体系的缺陷。

1. 课程考核方式没有产生应有的激励和引导功能。

激励和引导是课程考核的重要功能之一。当前的课程考核体系存在诸多漏洞,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助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期末书面考试重点考查工程经济分析等基本理论知识,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这门应用性课程,学生应懂得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实践是应具备的重要专业素养,但显然无法通过期末的一次书面考试来实现。除了专业素质外,一门课程还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方面有所裨益,但在当前的教学与考核中往往不能很好体现,表现为:计算机和外语知识只通过计算机和外语课程获取,没有和《工程经济学》课程有效结合;诚信、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职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但是,不少学生对待平时作业却敷衍了事、相互抄袭,出勤不出力,学习态度较差,因而通过本课程所能够培养的协作和学习能力便无从谈起。

2. 课程考核的科学性不够,表现为考核权重结构不合理、平时成绩考核随意性大。

期末书面考试一般占到总成绩的70%—80%,重点考查工程经济分析等基本理论知识点,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不同考核方式所占权重目前和其功能不配比。表现为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往往只能关注到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及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不能覆盖绝大多数学生;而对学生作业、笔记质量的考核,只能以作业、笔记完成时的状态为准,对其形成过程不能实施有益监督,或存在互相抄袭现象,致使评价结果产生偏差。平时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客观标准,打分主观性强,平时成绩反倒成了降低不及格率的重要手段。

二、《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课程考核应当与课程功能定位相适应。

每一门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都要承担一定的功能。并且课程的合理功能与目标还应该是多元的,是一个系列,相辅相成。要较好地实现其系列功能,除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外,课程考核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课程的每一个功能都有一种或多种考核方式与其相互对应。另外,除了考核方式外,还需根据课程各个功能的重要性,合理确定不同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比重,即考核方式权重依据其所能承担的功能来确定,这样会比较科学。把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权重与课程功能定位相适应,有助于增强课程考核的引导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最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注意课程考核的客观性、过程性、反馈性。

客观性要求课程考核时尽量减少主观随意性。《工程经济学》试卷考试一般能够做到相对客观,但平时成绩如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课堂表现等主观性往往强,需要注意。否则,平时考核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成为调节学生成绩的手段。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靠期末一次考试简单确定。从管理学原理看,加强过程控制是重要的,而且平时多次考核与及时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设计

(一)课程功能合理定位与目标设计。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影响和决定着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与目标进一步影响和决定着课程的考核方式。

按照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工程管理专业应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加强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的管理、经济理论和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综合运用上述四个方面的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仔细分析这一培养目标可以发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只是其中一部分,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使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和初步科研能力、运用文献和计算机能力等。要实现以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支撑。《工程经济学》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及重要的经济平台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自然必须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使得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具备灵活运用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和论证的能力。进一步,可以把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功能分解为:(1)掌握扎实的工程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2)工程经济分析实践能力;(3)工程经济外语文献阅读能力;(4)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5)对工程经济分析的创新和初步科研能力;(6)一定的职业素养(自主学习能力、敬业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

(二)基于课程功能的课程考核改革。

通过前文分析,得到了《工程经济学》6种主要的课程功能。要发挥这些功能就需要有对应的考核方式和合理的考核权重。图1是基于课程功能的课程考核体系图,该图体现了课程考核方式与课程功能的对应关系。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较为常用和可行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试卷考试。

试卷考试方式对应的课程功能是“对工程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和理解”,这一功能是基础。考试具备一定的客观性,但问题是试卷考试通常在期末,只有一次。学生考完后课程就结束了,不能做到有效的过程控制。有人主张增加一次期中考试,但这耗时耗力,可行性不大。另外,学生做错了的题是其未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做到有效反馈和及时纠正。因此,试卷考试需要增加反馈环节。虽然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必要基础,但是,由于试卷考试功能单一,其他考试方式,如章后习题、课程设计等也有助于发挥这一功能,因此当前试卷考试占70%~80%的权重就显得过大,建议为50%~60%。

2. 章后习题。

一般的《工程经济学》教材每章都配有大量的章后习题。学生动手做适量的、典型的习题对于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至关重要。此外,通过章后习题还有助于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学生是认真还是敷衍了事?是自己独立完成还是涉嫌抄袭?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因此,在制定章后习题的考评标准时,这两方面需要同时兼顾,并事先通告学生。为了加强课程教学的过程控制和及时反馈性,章后习题除了课外做外,课堂做也是一种有效方式。每章完了以后,根据课时多寡,布置适量典型章后习题,在课堂上做完马上交,教师批改后择时对作业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作业,又可督促其认真听讲,关键是还能加强过程控制和及时反馈。章后习题权重建议为10%左右。

3.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自行设计作业并完成,基本上是一人一题,大家不可以重复,不可以抄袭,需要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设计的项目不受限制,可以是商业项目,如在某处开设一家餐馆或服装店的财务评价,也可以是工业及其他项目。课程设计的作用最为综合,对应功能也非常多。较好地完成课程设计,就会促使学生首先积极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其次,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交流与合作能力、敬业精神、责任感等。鉴于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其权重应该在15%~20%。

4. 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有助于培养其运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的能力。课程论文的基本要求是:选题可以非常广泛,既可以是关于工程经济评价指标、方法、参数等方面的思考与改进,又可以是项目市场调查与预测方面的,还可以是其他和工程经济有关的选题。每人一题,不可抄袭。论文必须查阅至少一篇外文文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文献阅读能力。课程论文权重5%~10%比较合理。

5. 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考核方式形式比较多,如课堂发言、课堂笔记、出勤、分组讨论等。对课堂表现的考核有助于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但是,该种考核方式主观性较强,有些方式如课堂发言对大班不适用。因此,如何寻找可行有效的方式是关键。在课时允许时,“课堂习题”可以作为一种积极的尝试。在课堂上,在讲完某些重要知识点后,布置一道典型习题,做完后马上交,成绩计入课堂表现。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关于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的问题,需要广泛探索,需要多种方式配合。课堂表现权重建议为5%~10%。

四、结语

课程考核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现行某些不合时宜的课程考核体系需要及时改革。本文基于对《工程经济学》课程功能的合理分解与界定,探讨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权重的确定,这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其他课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和渐进过程,课程考核改革还需要有其他改革,如教学、学风等改革的相互配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本文基于《工程经济学》的课程属性及其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功能定位, 分析了现行课程考核体系的缺陷, 结合该课程各主要功能的重要程度及不同考核方式对这些功能的实现程度, 对现行课程考核体系, 包括考核方式与考核权重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原则,体系设计

参考文献

[1]王珏.《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 2012, (03) .

[2]李洁, 姜艳然.基于市场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分析[J].林业经济, 2012, (12) .

[3]张晓森, 石斌, 邹瑜.论高校课程考核改革与人才培养[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 , 2011, (22) .

11.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十一

课程体系设置探讨

古建波 摘 要:中国的旅游市场愈加成熟,但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却因为多种问题而举步维艰。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足见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出现了问题。因此从课程的设置中寻求突破,找到可行性的对策,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寻找出路。

关键词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解决对策

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大,但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却遇到困境和尴尬。在众多问题中,将从课程体系设置上进行探讨,使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

一、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执行情况及分析。

我专业首先进行行业市场调研,然后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家的指导下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研讨专业培养目标可以定位到面向基层岗位,培养掌握导游讲解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一技之长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较适宜中职旅游专业毕

业生就业的岗位群有旅行社门市接待、旅行社营销、旅行社导游员、景区讲解员、旅游企业服务员等。

依据旅游企业实践专家提出的旅行社、景区、酒店三个方向的职业活动和国家颁布的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及岗位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体系。突破单纯以学科为核心来设置课程体系的传统教育课程结构,实行“以岗位为导向”的课程架构;构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组成“以岗位为导向”分项目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优化了知识结构、突出了核心能力的培养、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二、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分析。

1、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与企业行业专家交流时间有限,探讨的问题不够深入,对于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市场需求的前瞻性不够。

2、在课程体系中所开设的课程还不够明确,不能够满足企业员工的培养需求。尤其是在体现服务意识和服务素养的课程方面显得过于简单。还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3、在新增设的课程上,如《导游才艺》和《礼仪及形体训练》课程上,开设内容不够具体,显得较笼统。

4、新的课程体系中加大了实训技能的课时,在实训指导书的指导下,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不够明显。

5、课程体系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和专家一起研讨,使评价能够容易落实、容易操作、容易突出效果。

三、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对策研究。

1、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强专业和行业、教师与专家的联系。有计划的安排教学研讨会,加大教师下企业的力度。在实习学生中多进行关于课程开设的问卷调查;安排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带队教师一定要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便于教学方面的改革。

2、根据当前国家政策形式,在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基础上,旅游行业的客源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客源将会以散客为主;服务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需要高素质的员工。尤其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要求将更加严格。对应的课程建设需要更高的要求,要将教学侧重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3、继续开发课程内容,针对当前企业用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能跟上行业形势,能将学生的发展和行业的发展相融合,实现“五个对接”。

4、技能是学生的立业之本,抓好学生技能练习不放松。通过课堂实训提高学生的基本功,通过校技能大赛和市、省技能大赛强化技能,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行业专家的培养,达到岗位的要求。

5、加强企业、家长、社会的联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更加完善。针对学生思想、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同时考核评价的制定,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对学生在不同环境形成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进行真实的评价,使评价系统能够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研究》邓泽民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12-01

12.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岗责体系 篇十二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中应结合税收征管实际运转需求,完善各税务分局设置相关岗位。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建立岗责之间相互制约机制,保证税收征管改革税源专业化管理有效推进。但从实际工作出发,应当建立更加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岗责体系尤为重要。

一、建立纳税服务岗责模式

(一)特色资料管理岗。专门负责纳税人涉税信息资料、税收文书等收集、整理、移交、归档、移送等业务。税源管理岗借阅纳税人涉税信息资料登记。特色资料岗的作用:一是把税源管理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腾出精力去掌握管户的税源变动、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去探索征管的方式方法,去进行日常检查、纳税评估,从而进一步加强征管。二是堵截以前税源管理员整理、归档企业资料时,将大量工作放在补充企业资料上,补充资料缺真实性、准确性。三是培养纳税人按时按质报送涉税相关信息资料氛围,提高涉税信息资料及时、准确性。四是规范统一涉税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归档标准。五是督促制约税源管理员查阅纳税人涉税信息资料,建立税源管理员查阅涉税信息资料登记制度。

(二)特色纳税辅导岗位。公开涉税事项和宣传税(费)政策;开展纳税咨询,提供办税辅导、纳税辅导。特色纳税辅导岗的作用:一是为税管员管理减压,为纳税人增色服务,将纳税辅导前置,提高纳税人涉税办理能力,减轻税管员的日常事务。二是有效减轻征收前台的工作压力,使税收管理的精细度和纳税人的满意度达到最佳状态。三是改变以往税管员一人“统揽”税源管理职能的现象,根据税源管理流程设置专岗,分设纳税辅导岗、催报催缴岗、档案管理岗,从而把税收管理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腾出精力去掌握管户的税源变动、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去探索征管的方式方法,去进行日常检查、纳税评估,从而进一步强化征管,体现税收征管分工的精细化、专业化。

(三)特色纳税评估副岗。各科室税务人员中的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等,市局以上取得征管能手、稽查能手人员,以及本局税收征管方面优秀人员,是纳税评估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中流砥柱。因此,以各科室税收业务骨干税务人员兼职纳税评估副岗,建立纳税评估主岗与副岗相结合的纳税评估模式。特色纳税评估副岗的作用:一是机关税务人员从事纳税评估副岗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接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涉税信息资料,对自己掌握的税收业务知识、财务知识得到巩固,并得到有效提高。二是对纳税评估质量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培养每个税务人员学习纳税评估知识的氛围。

二、建立特色纳税服务体系。

(一)建立办税厅服务体系。为简化办税程序,优化服务,提供税收征管效率,将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发票审批领购、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等涉税事项在纳税服务前台办理,办税服务大厅将信息及时反馈税务分局、税源管理科,其税务分局、税源管理科及时查询办税服务厅反馈信息,纳入税源监控,避免以上办理涉税事项在办税服务厅、税务分局、税源管理科之间相互重复,解决办税服务厅、税务分局、税源管理科之间责任不清晰问题

(二)建立信息控税体系。税收管理员每月通过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查询纳税人依法申报纳税信息,同时,向办税服务厅资料管理员借纳税人涉税信息资料,对涉税信息比对、分析,若纳税人未依法申报纳税,或者少缴或未缴应纳税款的,采取催报催缴、日常检查,建立信

息控税机制。

(三)建立纳税评估体系。纳税评估科依据企业涉税信息采集、分析、比对,确定纳税评估对象,向税务分局布置纳税评估具体对象及行业,并对税务分局纳税评估报告审核。税务分局按纳税评估科布置纳税评估对象及行业,并依据管辖区内企业涉税信息采集、分析、比对,确定纳税评估对象,纳税评估科、税务分局各自责任明晰,相互制约的纳税评估新模式。

(四)建立税务行政管理体系。办公室的应以行政管理、后勤管理、党风廉政、人事、教育、工会等工作为主,执法监察科的应以党风廉政、监察、法制教育等工作为主,办公室、执法监察科各自责任明晰,相互制约的税务行政管理的新模式。

(五)税源专业化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以税收征管质量“七率”考核、税收执法信息系统税收执法考核、督办督察考核、税务检查、税务审核、纳税评估质量效率考核、税收执法检查与督察的手工考核等信息,纳入税源专业化管理综合绩效考核体系。

13.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篇十三

1 人才需求与专业定位分析

1.1 人才需求状况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特殊行业。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 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008年以来, 尽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但我国医药产业仍然保持稳定增长, 这不仅源于人类对药品的需求, 也由于医药产业在新医改牵引下进入了新一轮有序发展期。

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医药专业知识丰富、工作技能和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沟通药品生产与流通两大领域的药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更为迫切。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2006~200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情况也正说明了

图1显示:医院、制药企业作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的趋势已逐渐削弱, 药品流通领域和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已逐渐成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1.2 职业面向

通过对医药人才市场需求的初步分析, 明确了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 (1) 在医药物流行业从事医药物流、药品营销与管理等工作; (2) 在制药企业从事市场开发与销售或市场分析、营销策划等工作; (3) 在药学服务行业从事处方调配、销售服务工作。

1.3 岗位要求

1.3.1 知识要求

掌握必需的药学、医学和经营管理等基础知识;掌握医药市场营销、药品经营与管理、医药物流管理、财会管理、药学服务、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理学、药剂学、中医药学和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公共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3.2 能力要求

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指导医药流通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具有在药品市场开发、医药物流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等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具有在医院药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会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能力。

1.3.3 素质要求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 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药品安全意识,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4 职业资格准入情况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 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有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 只有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才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因此, 毕业生只有取得药师 (士) 资格证或医药商品购销员资格证才可从事相关工作。

1.5 专业定位

在充分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确立了本专业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面向医药卫生行业, 从事医药市场开发、药品零售、医药物流、药学服务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基本框架

通过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 就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素质结构的调研,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 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我院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包含由公共文化课程、医药课程、经管课程、岗位课程、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六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公共文化课程模块包括德育、军事理论、体育、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医药课程模块包括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等课程;经管课程模块包括管理学基础、经济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药事管理与法规、实用财会管理等课程;岗位课程模块包括医药物流管理、医药电子商务、医药代表实务、药学服务、GSP实务等课程;拓展课程模块包括人际沟通、商务礼仪与谈判、药学文献检索、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等课程。

2.2 突出特点

2.2.1 以工作体系为基础, 以工作结构为逻辑,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为使毕业生胜任一线工作, 我院开设了GSP实务、药学服务、医药物流管理、医药代表实务等相关岗位课程;为满足“双证书”制度要求, 我院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开设了医药市场营销、实用财会管理等课程;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提升其药学专业素养, 我院将执业资格考试、职称考试 (执业药师、药师) 科目如药理学、药剂学等课程定为专业核心课程;为满足药学服务岗位要求, 我院适当增大了临床医学概论、药学服务等课程课时比例;为避免课程间的交叉、重复, 我院打破了传统学科教育体系, 整合原有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等课程, 形成新的综合课程———中医药学概论;为适应商品销售新模式, 我院增设了医药电子商务课程;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开设了人际沟通、商务礼仪与谈判、药学文献检索、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与促进等专业拓展类课程, 供学生自主选择;为保证课程间的逻辑性, 我院坚持前期课程为后续课程服务, 后续课程为职业岗位服务原则。

2.2.2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强化实践技能训练, 构建“三阶梯、递进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由实验、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3部分组成, 我院按照认知实践—岗位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阶梯式实践教学思路进行设计, 构建“三阶梯、递进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阶梯———基本技能训练, 如在人际沟通、管理学基础、实用财会管理等课程教学中, 紧密结合药品经营与管理岗位实际开展基本技能训练。二阶梯———开展医药市场开发、药品经营、药学服务等岗位群综合实训。如医药市场开发岗位实训, 包括商务礼仪、药品市场调查与预测、药品营销策划、促销实训;药品经营岗位实训, 包括店面布置、药品陈列、药品保管养护、药品经济核算实训;药学服务岗位综合实训, 包括药学服务礼仪、问病给药、用药咨询、处方调配实训。通过综合实训, 使学生熟悉医药市场开发、药品经营、药学服务等岗位工作过程、操作规范和基本程序, 掌握从事药品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三阶梯———实施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应覆盖药品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岗位群。

2.2.3 以德育课为基础, 强化素质教育, 构建文理交叉的复合型课程体系

药品经营与管理属于特殊行业, 其特殊性体现在经营的商品 (药品) 为特殊商品, 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 药品经营与管理从业者既要精通专业知识, 具备专业技能, 还应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基于此, 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医药课程、经管课程和人文社会课程之间的关系, 适当增大人文课程课时比例。如增加药事管理与法规课时数, 并将其定为专业核心课程。在选修课中, 设置多门人文课程供学生选择, 如人际沟通、商务礼仪与谈判、大学语文、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与促进等课程。在医药课程和经管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人文思想, 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2.2.4 以学历教育为主线, 兼顾职业资格考试, 构建与“双证书”衔接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指出, 高职院校要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 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 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因此, 课程设置要与职业资格认定要求对接。我院参照职业资格标准, 以学历教育为主线, 将职业资格考试 (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师、执业药师) 涉及到的实用财会管理、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课程定为主干课程, 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衔接, 为学生取得“双证书”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体系构建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院根据教学情况和人才需求变化,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 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以满足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上一篇:劳动合同签订指引下一篇:初二物理光现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