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12篇)
1.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篇一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再研究
西安丰镇中心小学:梁燕
一、活动主题:中国经典节日文化再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此时我根据学校大的主题“传承民族文化,颂扬民族精神“。捕捉了这个大家熟知的民族传统文化点,引导学生通过探寻,力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再加上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下比较少,所以,我们共同决定就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再研究”为活动主题。
二、活动主要线索和涉及领域
(一)主要线索
一年中我国传统节日统计,包括节日的由来、节日的文化、节日的风俗习惯和南北差异及民族差异。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求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主要线索,在活动中,补充孩子的知识及能力素养,基本了解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各种知识,并受到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的爱国主义熏陶。
(二)涉及领域
3~6年级所有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根据学生掌握能力,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搜集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内容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教育、社会实践等影响力,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而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综合能力,促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
三、主题设定依据
1、地域性: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各种知识的储备较之城市学生有一定的差异。
2、社会性:学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农村居民或外来务工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对孩子的教育与影响也比较差。
3、人文性:目前,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国家之间交流的日益强大,外来文化充斥着我国居民的头脑,一些外国经典节日对国民的影响逐渐超过了我国传统节日。很多孩子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4、教育性: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不仅担负着传授孩子知识的责任,还有教授孩子生活经验及生活能力的义务与责任。
5、学校社区资源:我校为新建校,各项硬件设施已经基本完备并已投入使用,这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准备和讲授上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且学校地处农村,农民对传统节日的度过比较重视,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好的社区活动能力区。
四、学情分析
1、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较少。
2、学生的课外活动不系统。
3、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待提升。
4、各年级学生能力差异较大、五、活动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培养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亲自采访调查,触摸人们的实际生活,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及责任感。
5.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培养创造性的人格。
六、具体实施计划
(一)由学校统一制定同一主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再研究”
(二)各年级主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分别根据本班特性及学生水平制定适合本年级的具体实施计划,内容应包括;
1、每个子课题都应有的:
开题阶段(①主要过程;②学生能力培养达到的效果;③学习成果预设;④评价的方法。)
研究阶段:(教案、学生资料整理、学生成果展示、学生学习内容评价)总结成果阶段
2、整个研究活动为一年时间
3、活动结束要有终结评价和终结成果验收。
七、活动方式:
1.查资料(上网,查书、报纸、杂志)
2.调查、访问(例如: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3.比较法(南方人与北方人,汉族和少数民族过节的不同。)
4.收集图片和传统节日的装饰品„„
5.亲身体验,形成文册,撰写报告,总结交流。
2.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篇二
一、井上进其人
井上进, 出生于1955年, 1980年本科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东洋史学专业, 后继续攻读并获得硕、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明清学术史和中国出版文化史。截至目前, 共出版《顾炎武》《中国出版文化史》《书林的眺望》等十余部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约30篇。他能对中国的史料、典故运用自如, 获得如此成就, 与他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及严谨的学术态度是分不开的。
(一) 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井上进年轻时就曾对中国历史文化, 以及古代史籍抱有极大的兴趣。他曾在北大留过学, 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留学期间, 他虚心学习汉文学、文化知识, 据说他曾到著名大师冯友兰先生家请教。井上进教授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兴趣和研究, 在他的其他著作上也可以体现, 例如, 他发表的《六经皆史说之系谱》《关于明末的避讳》《文化的雅和俗》等论文, 出版的《顾炎武》《书林的眺望:传统中国的书物世界》等专著, 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二) 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井上进大学时的专业是东洋史, 但由于对中国古籍抱有极大的兴趣, 故热衷于研究中国古籍和藏书家, 并于1990年发表论文《藏书和读书》。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作者写《中国出版文化史》的缘起。在学历史专业课的同时, 他还兼修当时京都大学尾崎雄二郎先生的“目录学研究”, 致力于版本目录学的研究, 曾发表《四部分类法的形成》《千顷堂书目和明史艺文志稿》《目录学——读书的门径》等数篇相关研究论文, 后来还出版过目录学专著《三重县公藏汉籍目录》《金泽市立玉川图书馆近世史料馆藏汉籍目录》等。后来, 他借在“中华文人的生活研究班”听课之机, 又发表了论文《书肆·书商·文人》。在写《书肆·书商·文人》这篇文章时, 他收集了大量中国古代文人刻书、藏书、读书的相关史料, 特别是明朝买书、卖书的具体秩事, 这为他编撰《中国出版文化史》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井上进教授执迷于古籍的魅力和历史底蕴中, 通过研究版本目录史, 了解中国文化、思想史, 并感知其变化。正因为他对中国历史文化谙熟, 对中国学术史有很深的研究, 才能通过出版文化史探寻学术的变迁, 才能以“书”为关键词来注解中国悠久的思想、文化史。
(三) 严谨的学术态度, 重视史学。井上进在学术上十分严谨, 尤其注重正确、精密地解读史料, 一向强调“历史不可篡改, 故需发掘史料, 还历史本来面目”。在《中国出版文化史》一书后记中, 他自述了在编撰此书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 尤其是撰写唐代出版文化部分的时候。他写道:“印刷术在唐代出现, 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纸张的出现、普及、制作成书到印刷术的产生, 其间历经一个很长的过渡期, 但为什么这个过渡期就偏偏选在唐代?而且, 从印刷术出现到逐渐普及又需要一个过渡期, 而这个过渡期却不是300年后的五代时期, 而是又过了几十年后的宋代, 这又该如何解释呢?”为了化解这些疑虑, 他阅读了尽可能多的文献, 查证了许多资料。最后, 在读了陈寅格的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书之后, 终于找到了答案, 也更进一步证实了出版文化的演变和社会政治、文化历史的变迁是相辅相成的。唐代的出版文化研究部分的撰写是最后收笔的, 因此他笑称其为“鬼门关”。由此, 足以看出井上进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术精神。也正是因为这样, 他才写出了如此内容。
二、《中国出版文化史》的写作特点
(一) 内容全面, 史料丰富。首先, 《中国出版文化史》分为前篇和本篇两部分, 前篇主要讲述10世纪以前的写本时代的书籍文化;本篇着重写印刷术出现后的印本时代的书籍出版文化。虽被命名为“出版史”, 但作者是从印本出现前的古早时期——春秋时期开始写起, 经印刷术的诞生, 到印本书籍的普及, 记录了中国2000余年的书籍文化史。因此, 可以说它也是中国古代书籍文化的概观。其次, 该书大至著书、读书、藏书、抄书、刻书以及买书、卖书的情况, 小至盗版伪作、书店书商、出版坊刻规则、写经生、刻工、集资出书、经费、书价等, 对关系到书籍出版文化的方方面面均进行了详略得当的论述, 可以说在内容上是面面俱到。最后, 该书汇集了有关汉籍的诸多史料、典故。书中提到了我国古代与书籍出版文化相关的近百人的逸闻趣事, 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孔子、孙子、司马迁、蔡侯 (伦) 、王羲之、刘勰、颜之推、苏东坡、李白等。并且指出, 中国古代文人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 对其的兴趣丝毫不亚于乐曲和饮酒。作者用故事来诠释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 这无疑减少了理解上的难度, 也大大增加了趣味性。即便是非专业的人, 只要是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都能看懂此书。因此, 此书拥有众多的非专业读者。
(二) 语言风趣, 通俗易懂。该书在日本之所以拥有众多读者, 原因之一就是其通俗性、趣味性, 诚然这与其丰富的史料是息息相关的。非常值得一提的是, 作者在开篇序言中就引用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作者的友人在美国某大学留学时, 曾参加过那所大学举行的一次展示活动。当看到被重点展出的欧美人诩为“摇篮期作品”的印本书时, 听到有同行的中国人小声说道“这大概是‘明本’吧”。极其普通的一件事, 极其平常的一句话, 但却极具讽刺意味, 读者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作者的用意:在印刷史上, 欧美人处于摇篮期时, 中国却早已是成人期了。这便是作者的风格, 以小见大, 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此外, 作者把明朝前期称为“朱子学的时代”, 而把前期的出版文化的困境比喻为“出版业界的冬天”, 在经历了“冬天结束”之后, 又迎来了“书籍业界的新纪元”。这种极具文化意味的词句做章节标题的史学著作, 目前国内尚不多见, 这也给我们以启示和借鉴。如此, 标题也紧扣文化主题, 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本书重在讲述书籍文化, 以文化为线索引出中国几千年的书籍历史。
(三) 实事求是, 力求深度。在该书中, 作者并没有完全认可国内书籍业界学者、专家的观点, 而是以谦虚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 例如“真正意义上的书肆出现在南北朝后期”“先秦著作、儒家经典、以及唐代诗集等直到明代后期才在下层士人中普及”等观点。对于这些观点, 作者一方面旁征博引, 以大量史料来证实;另一方面又极其谦虚, 说自己只是在抛砖引玉, 以便后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作者在概述书籍的制作、阅读、收藏、买卖、出版等情况的同时, 还着眼于书籍同知识、社会、思想的联系, 以“书”为关键词注解中国悠久历史。这一点, 作者在分析明朝的出版事业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深入研究了明代的出版事业, 指出前期所产生的“贫乏的冬天”, 是由于“朱子学盛行”。后来的复兴、繁盛变化, 也正对应了明代人读书的变化、学问的变化, 以及逐步发展出明末异端, 背离传统道德的思想变化。书籍出版业的兴亡与思想、文化的变化息息相关。
三、评价与商榷
尽管该书有其独特之处, 井上进在该书中的一些观点和中国的主流观点还有一些差异, 我们虽无可厚非, 但应该明确指出, 以便共同探讨。
(一) 对“书肆”的理解。“书肆”一词, 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所著《法言》的《吾子》篇, 原文说:“好书而不要诸仲尼, 书肆也。”意思是说好读书, 而不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 却到书肆里去读诸子百家之书。由此, 国内学者大多支持“书肆”产生于汉代的观点。然而对文中“书肆”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或是理解为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书店、书铺;或是理解为买卖书的市肆, 它具备书店的作用, 但却没有书店的实体。对于国内有些学者妄下结论“汉代已经有了书店”, 井上进给予指责, 并指出:汉代仅仅是开始了书籍的买卖、流通, 还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书肆, 真正的书肆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二) 对明初的评价。井上进提出, 明代前期出版业经历了一段显见的衰落, 当时拥有最发达商业出版业的福建, 也不过是形式上模仿元朝, 印书的质量就明显衰落了。因此, 他称其为“出版业界的冬天”。这种颓势在洪政年间得到了扭转, 其中的显著变化是徽州版刻业的兴盛和北京书贾业的繁荣。他认为明代前期出版业的衰微是和明代控制出版和阅读经学息息相关的。随着文学的兴盛, 出版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然而, 国内学者大多认为明清时期为古代出版印刷的鼎盛时期, 其中, 有代表性的学者如武汉大学的曹之先生, 其在《中国古籍版本学》第七章《明代刻书》开篇即说“明代是我国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刻书地区之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内容之丰、技术之精是任何朝代无与伦比的。”虽然多数学者提到明初有许多条文的限制给出版业发展带来影响, 但这种情况不久就得到了改善, 并未影响大局。相比之下, 井上进教授对明初出版业的这一评价就显得稍低。其评价是否有小题大做之嫌还需进一步探讨。
摘要: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井上进教授从事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多年, 成果卓著。其《中国出版文化史》一书, 自春秋时期书籍的形成写起, 经印刷术的诞生, 到书籍的普及, 记录了中国跨越2000年的书籍文化史。书中灵活运用书店广告、士大夫的著述等丰富的资料, 描述了知识与读物的时代特征, 堪称一部读书的社会史。然而该书也有一些有悖于中国主流观点的论述, 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出版文化史,井上进,日本
参考文献
[1]范军.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 (1978-2009)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1:1~2.
[2]国际学术界关注中国出版印刻的变化.2008-11-09.[2014-06-08].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zhuanti/2008-11/09/content_14867731.htm
[3]井上进.中国出版文化史[M].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2002.
3.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洞悉中国现实。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早已存在,但至今没有统一定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研究,所以就有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文本论。在这一论点中重点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真内涵,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联系的产物。第二,内容论。它是从内容上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第三,过程论。它就是将马克思主义贯穿于中国这个发展历程中,并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不同背景与条件下不断发展变化的。第四,互动论。它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在互动中产生的,不仅认可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指导,还认为中国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内容。无论哪种观点与论断,都没有实质上的错误,只是研究角度不同。
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封建社会产生的,其中难免存在一些不正确思想,但也不能全盘否认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先进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不仅体现在理论形态上,还体现在风俗习惯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来说,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现代化建设,文化现代化对人的最大影响是思想,而人的思想则是改变社会与世界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平是人民的共同期许,现代人也是如此,可见,中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是符合现代的人发展需要的,这就需要正确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促进现代化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1.重视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要进一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就要加强文化建设,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地位。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民主革命时期。在民主革命时期,人们最关注的就是革命文化,良好的革命文化可以有效增强人们的战斗信心,提升队伍气势,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文化就是重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人与国家的关系比作水和舟,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人民力量的巨大,所以,在我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建设文化新气象作为重点,尊重与肯定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人民群众共同抵抗侵略行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哪方面都无法与日本抗衡,但最终却取得了胜利,主要是革命文化的影响,坚定了人们的抗日信心。第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改革开放是我国重新接触国际社会的开端,至此以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也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速度也明显提升,尤其是在1992年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提出,我党更是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最直接体现。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对于中国文化建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哪种指导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而中国共产党则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中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通过中国实践证明得知,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较为先进的一种理论,它不仅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认为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正确思想,也有错误思想,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得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指导思想,它不仅与社会主义本质一致,还能指导人们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如果缺少了马克思主义主导,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也就不复存在。
4.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特性研究 篇四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特性研究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深刻的`本质特性:一是反思性与探索性的辩证统一;二是时代性与科学性的本质统一;三是人民性与大众性的高度统一;四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完美统一;五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正是由于这些特性的体现,才使它代表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作 者:邹荣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4 刊 名: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25(2) 分类号:G02 关键词: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 特性 研究
5.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篇五
概述
1、民俗(Folklore)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社会,“民俗”一词较早被使用,其含义与“风”、“风俗”、“习俗”、“谣俗”等基本相同,都是指民俗事象。
从这些词语的使用频率来看,经历了一个由“风”而“俗”、由“风俗”而“民俗”的演变过程,但其含义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Folklore
由两个萨克逊语词汇Folk和Lore合成,于1846年为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最早使用。
一指“民俗”,意为“民众的知识”或“民俗的智慧”;
二指“民俗学”,意为“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文化(Culture)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人类群体所拥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经济政治体制等。
最早为“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古典进化论学派人类学家、“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Edward B.Tylor)。他在《原始文化》(1871)的开篇就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除自然科学外,“文化”主要在三个相对独特的意义上被使用:一是作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文化;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三是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
作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文化
在日常谈话中,“文化”被认为是由“知识活动,尤其是艺术活动的作品与实践”组成的,是一个描述“音乐、文学、绘画和雕塑、戏剧、电影”的词语。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被广泛认为涉及“有教养的”(cultured)人们所从事的“优雅的”消遣。
对人类学家来说,“文化” 是指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所有造物的特征。
”文化”的最早含义是指庄稼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稍晚一些,同样的含义被转换来描述对人的心智的培养、培育(cultivation)——一个普遍的、社会的及历史的过程。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大器;人不学,不知义。” 在我国历史上,“文化”的意思大体说来就是“化人文以成天下”,就是“教化”。人类的成长历程,就是文化的历程,就是雕琢和学习的历程。
3、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存在着层次差别,既有上层文化,也有下层文化。
6.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篇六
最近几年,大家对司法制度和司法改革越来越关注。关注司法问题,就自然会注意到 司法官员的问题。因为没有高素质的司法官员群体,就不可能有司法公正,这可以说是 今天我们全社会的共识。同样,我们也已认识到,高素质的司法官员有赖于法官文化的 建设。
谈到法官文化,也许首先要了解法律文化这个概念。我们都知道,法律文化研究是于2 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逐渐兴起的。随着社会科学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人 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法律以及法学并不能孤立地研究,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 和它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法律文化研究,就是在一个更加注 重历史连续性的进路上,考察特定文化对一国法治形态的影响情况,当然也包括法律以 及法律职业反过来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的影响。这样的研究揭示了法律历史,也告诉我们 ,要在一个国家建设法治,不能只满足于制定一系列法律,或者满足于按照法治国家的 模式建立了法院等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法治的建立正是一项宏大而艰巨的文化事业。
美国当代法学家、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弗里德曼教授曾对所谓法律制度的构成要素作 了一个分析。他认为法律制度是由三块构成的,一是法律结构,即法律中的硬件环境。 比如说一个国家宪政架构,法院的设置,甚至还有法官的数量特色;法律制度的第二个 构成要素是实体。实体内容是立法规范和司法判决,就是直接影响我们当事人以及更广 泛的民众权利和利益的那些规范;第三便是法律文化,即影响法律机制运作的各种“软 ”因素。例如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态度,对法院和其他法律机构的评价,对纠纷解决模 式的选择倾向等。
现代社会,人们之间利益趋向多元,文化也是如此。弗里德曼教授又将法律文化作了 一个分类,最值得注意的是外部法律文化和内部法律文化之间的划分,也就是说,法律 行内人士与行外人士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可能很不一样。某项特定的法律是公正的吗?我 们问法官和问监狱里的囚徒,结果很可能大相径庭。由没有学过法律的作家写的法律题 材的文学作品很可能展示出行外人的法律观。过去的二十年间,美国许多学者推动了一 场法律与文学研究运动,其中重要的内容便是研究各种文学作品所显示的法律观,尤其 是那些深受民众喜爱的作品。例如我们这里的包公戏,就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对怎样 做才是一个好法官或者好的司法模式的界定和期望。这种界定和期望并不简单,戏剧舞 台以及小说中的包龙图不仅是公正的.“法官”,同时他也是一个外行人,一个不严格依 据法律专业知识判决案件的青天大老爷。观众或读者对他的喜爱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文化 意蕴,对于我们今天的司法改革乃至整个法治建设都会有深刻的影响。
今天,我们的法院对法官文化或者司法文化建设的重视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法官文 化这种提法的出现意味着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法官是今天社会中的一个独特的行业 .法官与行政官员、立法官员不一样,与社会中的其他行业不一样,甚至与检察官以及 律师也不一样。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所管辖或处理的事务方面,更体现在人们处理事务 或行使权力所运用的方式、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语言的风格、外部行为的风格等诸 多方面。概括地说,法官之所以称之为法官,正是他们具有这种不同的文化。在法官中 培育这样的文化,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形成一种理解司法职业特殊性、理解司法独立 重要性的文化氛围,这样的文化建设工程对于司法改革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怎么强调都不 过分的。
7.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差异研究 篇七
笔者经过系统地学习、研究认为, 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发展态势不同
中国文化从整体上看, 是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中国处于亚洲东部, 在历史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地理环境优越, 这为人长期居住、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们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 使得家族发展很快。家族繁衍、世代相传, 家族纽带日益复杂, 尊老、祭祖等现象产生, 家族观念、宗法制度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这样发展的必然结果, 就是人们形成了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的静态文化。而中国人对家的看重, 可以从“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窥见一斑。所以, 对于中国人来说, 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家和国的差别仅仅在于规模有所不同。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是以仁、孝、礼、义、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英美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英美国家的地理环境、气候, 使得人民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在这种模式下发展的文化自然具有动态的特点。而人口流动, 使得英美人的家庭观念较弱,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传承。英美国家长期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快, 有发展就会有竞争, 有竞争, 斗争就在所难免, 长此以往, 就形成了一种斗争。
二、伦理观念不同
中国文化以家庭伦理为本位, 而西方文化则主张个人本位。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家国文化, 家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中长幼有序, 夫妻有分, 家庭成员各守其责, 各安其分。中国传统家庭中特别讲究纲常, 有三纲五常之说。“三纲”指“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要求臣绝对服从于君主, 子女绝对服从于父母, 妻子绝对服从于丈夫, 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最重要的家庭伦理关系是一个“孝”字。“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中国的根本, 是国粹。中国的“孝”文化自古有之, 古人以孝治天下。但由于过分强调“孝”, 于是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家庭观念, 忽略个人的自由发展, 群体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必须向群体负责。
英美国家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它们的文化追求的是人格独立, 于是个人主义、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盛行。英美文化主张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以个人为本位、自我为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即使在亲人之间也划分得界限分明, 如就餐时的AA制、年满18岁子女必须独立生活等。这种文化反映在家庭中, 就是家庭各成员都是平等的, 讲究的是沟通, 而不是命令。
三、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
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基础。传统的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 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 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仁”才算是完美。英美国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竞争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机会均等, 就看竞争力是不是足够强大。
中国文化古有“三教九流”。儒家强调人对社会要有所作为, 道家追求长生, 佛家强调人的觉悟, 同时建立了“三纲五常”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而对自然规律的科学研究从来没有重视过。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 往往把大自然人格化、神化, 不是改造自然, 而是顺应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对自然奥秘的探索,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是它们的主流思想。英美国家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充满斗争的, 认为人可以征服自然, 控制自然, 并利用自然。
四、礼仪文化不同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规则, 不仅是一种语言, 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根源不同, 世界各国的礼仪也不相同。中国与英美国家的礼仪就存在较大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交际语言的差异
在日常打招呼时, 中国人习惯问“吃了吗?”“上哪儿呀?”等, 在中国人看来, 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的表达, 但英美人却认为这是对个人隐私的窥探。他们在日常打招呼的时候, 只是简单地说声“你好”, 具体点也只是“早上好”或“中午好”“晚上好”。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真好”之类问候语。
在称谓上, 中国人在遇到年长者时, 会加上“爷爷”、“奶奶”等;在遇到领导时, 会加上领导的职务, 以表示尊敬;对于平辈人或亲密的朋友, 则直呼其名。在英美国家, 常用“先生”、“夫人”来称呼不知道名字的陌生人, 未婚女子可称呼“小姐”, 对已婚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在家庭成员之间, 不分长幼尊卑, 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
(二) 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吃饭时喜欢热闹, 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 说说笑笑。而英美人用餐时, 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此外, 宴请时, 中国以左为尊, 要将地位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 然后依次安排落座;在英美则以右为尊, 男女间隔而坐, 女宾客的席位稍高于男宾客, 男士要替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 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8.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篇八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坐具相结合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多历史的国家,有着其十分深厚的传统文化沉淀,本身有着许多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索。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不但能引发中国人民内心最深处的共鸣,还能吸引外国人的关注,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坐具中去能够获取较大的经济效应。再者,全球化正在不可避免的发生,在全球共同促进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各个国家也容易失去了自身的传统特点,导致许多产品的日益同质化。这就更要求我们的产品能够实现产品本土化设计。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由此,人们对于生活品质与文化精神的追求也是越来越多。因此,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的增强以及实现产品本土化设计的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坐具的设计中显得日益必要。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现代的一些设计理念不谋而合。比如, “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而反观现代设计,这也是现代提倡的“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庄子的“返璞归真、以和为贵、天人合一”思想,都诠释着和谐、崇尚自然的思想,这与当代所提倡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一致。这些先民的哲学思想对当代的产品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些优秀的哲学思想亦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流传,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说明了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坐具的设计中是可行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
如今,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将传统文化与坐具相结合的例子,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关注,设计出了不少能够使人产生共鸣的坐具。以下笔者将会根据分类来进行分析。
1.符号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美国学者培特斯认为:”符号学既是一种批判研究的洞察力,又是一种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符号学完全可以作为检验宇宙以及人们对宇宙的理解方式的一种框架。” 符号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应用在产品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中都有了非常广泛和成功的作品。
从符号学的角度去看待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以符号的形式提取出来,并将它们用于设计中去,将是一个传统文化与设计结合的非常好的思路。
图1为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平面化来与现代家具进行结合的一个例子。其品牌为“京瓷”,是一个专门做新中式家具的一个品牌。
“京瓷”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设计灵感虽来源于传统,但却非刻板的沿用。
图3的椅子巧妙提取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祥云,并将其图样符号化、抽象化,其设计元素集中体现在椅背上侧,外观上十分精美。它更多体现了一种线条感,更加的具有灵活性。这是它在利用符号化上与坐具结合的方式。
这款椅子将传统文化的元素——祥云与木质坐具相结合,使椅子变得更加的有细节,更加的精致,而通过了解我们也得知这款椅子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祥云的雕刻图案。
图1 京瓷椅子 图2 阅梨椅子
图3 嘉竹椅 图4 Dedon Yin Yang休闲椅
2.传统形式在坐具中的运用
说起中国古代家具最辉煌的时刻,则要数古代的明清家具。现在许多新中式家具风格的品牌在结合传统文化的设计上都有运用到明清家具的设计风格,都不约而同的将原材料,工艺取自于明清家具的榫铆结构。
图2为阅梨品牌的一款椅子,通过对销售人员的咨询以及我们对于产品现场的考察,我们发现该品牌的新中式家具的原材料,工艺取自于明清家具的榫铆结构,其造型在明清经典坐具的基础上进行变形,通过一些曲线,添加一些布艺把它的款式做得更加休闲,更加家居化,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更有现代感。
3.传统材料在坐具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材料本身具有的材料美来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坐具的结合是一种十分好的思路。中国本就有着追求本源,回归自然的思想,利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材料来进行设计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例如图3的嘉竹椅,设计师使中国传统竹文化的精华部分在现代家具中了实现持续,将材料的价值在使用材料过程中挖掘出材料的美感,并将竹材这种具有本土色彩的材料做成具有我们中国东方韵味的家具。
嘉竹椅融合了东方韵味的现代感和简约的外形,流畅的线条从靠背顺着扶手一直蜿蜒置椅脚,扶手的层叠粗细变化充分展现竹子独特的柔性美感。竹集成材和软木这两种环保材料的结合,也是个人对材料之美的一种理解。
4.传统哲学思想在坐具中的应用
将传统哲学思想与家具设计相结合这种设计方式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就已然存在与出现,如圈椅的设计,他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运用到了产品的设计中去,而现在,也有一些外国的优秀工业设计师将中国古典哲学运用到了自己对于椅子的设计中去。
图4为德国设计师Nicolas Thomkins 设计的Dedon Yin Yang休闲椅,设计师从中国古典哲学中获取灵感,设计出了这个获得了德国红点奖最高奖项“最佳设计奖”(Best of the Best)的杰作。分析一下这把椅子我们可以发现,他在造型上借鉴了中国道家的阴阳图,将椅子设计成了黑白组合的一套椅子,而分别坐在上面的两个人可以以最舒服的姿势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这个优秀的案例说明了我们对于传统哲学思想的运用不应该仅仅是生硬地将传统哲学文化融入,而更应该是考虑产品本身的功能以及造型,合理得将哲学文化进行切入设计。
以抽象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坐具设计中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具结合是有其巨大的意义的。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说:“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的坐具设计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的注入。上文讲述到现有的主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坐具的结合方式主要有符号元素在坐具设计中的运用,传统形式在坐具中的应用,传统材料在坐具中的应用以及传统哲学思想在坐具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发现这些传统文化的应用是相对具象的。在这里我们所谓的具象指的是对于现在已有的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物质,这些物质已经能够让人直观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征和特性。比如祥云,这就是中国特有的元素符号,非常直观的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再例如阴阳椅的设计,其中鲜明地利用了代表道家文化的阴阳图作为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要素之一。
运用抽象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具相结合,既能够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在符合现代坐具审美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精神追求需要,并且他更能给予设计师更大的思考空间。
9.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篇九
摘要: 茶叶和武术都属于我国出现最早的传统文化, 两者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核以及现代化发展都具有共同的特点。为进一步复兴传统文化, 使传统文化大众化、流行化, 并扩大不同传统文化的受众人群, 必须将不同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创新发展。基于此, 本文主要分析了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武术结合的可行性, 探讨了两者结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茶文化; 传统武术; 可行性;
作者简介: 王菁 (1983—) , 男, 河北邯郸人, 本科, 在职研究生体育硕士学位, 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体能训练, 体育文化等。; 齐剑锋 (1980—) , 男, 河北平山人, 本科, 在职研究生体育硕士学位, 讲师, 研究方向:武术体育教学, 体育文化, 运动训练等。; 周婷 (1990—) , 女, 保定高阳人, 本科, 助教, 研究方向:武术, 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1、茶文化与传统武术
1.1 茶太极理论
茶太极理论是茶道文化中延伸出来的道家思想。太极理论强调阴阳相合、融会贯通, 以“柔性”的思维转化他人或社会的刚性思想。中国武术经过茶太极思维的启发, 整合出了一套以柔克刚的武术拳法——太极拳。太极拳是融合了茶文化和武术文化后形成的。一方面, 太极拳融合了中国传统茶道文化下的太极、阴阳五行辩证观为核心思想, 并旨在强身健体、怡情养性。太极拳多为集体学习, 因此, 不仅强健了身体, 还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符合茶文化下的社交观。另一方面, 太极拳的拳法是吸收了各家各派武术的特点, 再融合中医理论而形成的武术招式。太极拳不仅具有茶文化下怡情养性的功能, 还具有武术文化下击打对抗的作用。并且太极拳秉承了武术精神, 多以强身健体为主, 不以武力去打压弱小。
1.2 武历史来源
武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起源于远古时期先民的生产生活劳动, 主要成型于夏商周时期。由此可见, 武术起源的历史时间与茶文化时间相当, 但武术文化的形成却远比茶文化晚。由于传统武术在古代是为保卫家园、制止外敌侵袭而出现的。因此, 在武术的体系和形式形成的初期, 多以功能性的武学教化为主, 而对武术文化的研究渗透较少。而饮茶活动一开始作为人们修养生息的生产生活活动, 则直接形成了歌曲、诗文、风俗等茶叶文化。上古时期的《诗经》便记载了饮茶习俗。武术则是直到六国统一和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时, 才开始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传袭演变。在逐渐追求统一和平的现代社会, 武术成为提高人们身体和精神素养的健身活动。
1.3 茶道与武道
茶道从哲学理论上来说, 是茶文化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哲学性思维;从生活层面上来, 则是一种品评茶叶的美感之道。由此可见, 茶道的释义具有宏观性。而武道作为武术精神的核心, 自古以来仅仅以“武”为旨, 没有参杂其他过于艺术性的元素。武道相比于茶道, 更加严谨。在武道之下的武学教化, 也比茶道教学更为严格和体系化。在现代互联网发展下, 各类关于武学的影视剧层出不穷, 人们对武道有了更深的了解兴趣。茶道和武道的实质性发展, 也都离不开茶器具和武器具的使用。在茶文化追求身心健康的影响下, 武道逐渐从严谨的教化模式转为以轻松、愉悦身心为主的保健型教化模式。所用的器具也更具有安全性。现阶段的武道, 在中西各派现代文化的交融中, 又发展出了新的艺术性和精神性观感。
2、茶文化与传统武术结合可行分析
2.1 思想共通性分析
茶与武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 因此, 其精神内核和表现形式具有相似性。首先, 武道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精神的核心, 其思想内涵以“天人合一”为主。齐物论、天人合一等道家思想观念, 与茶道的论点相同。并且在武学教化中,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与茶道思想相契合。其次, 武术作为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身心修行, 讲究扶助弱小、以德服人。与茶德的德善为先理念相同, 都是修行自身后帮助他人。最后, 武术的最高境界并非战斗, 而是终止战争。“止戈”既是武术的起源原因, 也是武文化的最终追求。茶文化中的“和、正”与武文化的“贵和尚中”相似;并且茶元素中的阴阳太极和谐理论, 也与武文化的最终要求一致。茶文化和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在共通的历史背景中孕育发展, 并受到相同时期的儒家、道家影响, 其思想内核有一定的共通性。茶文化和武文化, 都是在“正道”的基础上内修身心, 外护国家。茶文化和武术文化具有共通性的思想内核, 其结合研究具有可行性。
2.2 共同教学模式法
前文提到, 武道较之茶道的教学, 更具有严谨性和体系性。但究其根本, 除去课堂的严格与否, 两者的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一方面, 茶艺的教学与武术动作的教学都是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武术教学中, 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训练, 例如扎马步、跑步等锻炼体格的运动。然后再一步步进行动作教学, 每节课都在学生对已有动作高度熟练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茶艺教学也是如此, 只有对学生倒茶动作、端茶、甩茶等基础动作高度熟练后, 才进行进阶教学。另一方面, 茶文化与武术的教学, 都是基础传统文化的理论上进行的。学生不管在学习茶科学、茶艺表演、采茶戏;还是学习太极拳、摔跤、刀剑, 都必须在了解自家文化的基础上, 掌握茶道或武道的思想上进行学习。
2.3 现代化企业产品
茶文化和武术文化发展到现代, 属于现代社会上较为复兴繁荣的传统大众文化。自我国人民对身体健康逐渐重视、对精神世界有所追求后, 各类茶社、茶主题酒店和茶企大兴发展, 茶学研究会和茶研究机构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武术文化作为年龄适应段比茶文化更广的运动文化, 各类武校培训机构也开始建成。因影视剧对武术文化的复兴, 武术的周边产品较之茶文化周边产品更多。基于茶文化和武术的现代企业产品具有互补性, 两者可以结合进行商业贸易, 共同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繁荣景象。
3、茶文化与传统武术结合发展策略
3.1 设计结合宣发平台
首先, 茶文化和武术文化可以通过其思想内核的共通性, 融合在一起进行宣传推广。通过互联网的大平台, 将茶故事和武术故事结合, 将茶道与武道结合, 并加入现代化元素, 进行视频、公众号等软营销推广。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 主打面向中青年的受众群体。其次, 可将茶艺表演与武术表演进行融合;将采茶戏表演与剑舞进行融合。在各商区、社区进行登台表演, 以实地表演的形式进行推广宣传。这类实地表演主打社区商区范围的宣传, 并重点面向老年人和儿童。为茶校和武校的建立做铺垫, 扩展潜在客户和受众人群。最后, 茶学研究协和与武学研究协会共同合作, 将二者的哲学性文化和艺术性表演形式进行研究, 有机融合。促进茶元素和武元素的互相辅助, 助力我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即便两者无法共同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展示, 但经过文化元素的结合, 一种文化的成功必然带动另一种文化的发展。
3.2 开发系统教学机构
现阶段的茶学教学不如武术教学普及度高, 而武术教学的精神享受却不如茶艺教学。因此, 可将两者取长补短, 结合发展, 开发出功“茶+武”的.系统教学机构。在开发初期, 进行送课模式的营销宣传。学武送茶艺课, 学茶文化送武术文化研究课程等。通过试课送课, 培养潜在顾客和受众群体。在教学机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将茶类课程和武类课程, 根据其功能性作用的不同进行分类结合, 例如“茶道+太极拳”, “茶艺+剑舞”等形式。在课程结合的过程中, 摸索出上课的教学体系, 打造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结合式教学。
3.3 教学研销一体商化
教学必须与商业相结合, 才能够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首先, 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即教师不仅仅是要教学, 还要学习研究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核和文化, 甚至商业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 将研究成果付诸在教学当中, 促进教学的发展。其次, 将教研与营销一体化。营销不仅仅指课程的营销, 还包括培训机构配套练习设施的售卖, 以及传统同类文化产品的销售。例如, 茶学课程可以结合茶叶产品、茶具捆绑销售, 而武术课程可以结合武术周边产品进行营销宣传。在教研和经销一体化的过程中, 教学通过商业包装, 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盈利;而盈利所得资本又可以扩展教学场地和师资力量, 促进传统教育行业的良性循环。
4、结论
在茶文化与武术文化的结合发展中, 喜爱茶叶的人群与喜爱武术的人群开始有机融合, 扩展了人们对不同传统文化的受众程度。通过茶学与武学培训机构的建立以及教育、研究、经销的一体化, 茶文化与传统武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准自身定位, 实现了二次繁荣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武术的成功结合, 也为我国其他传统文化的结合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以及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王智慧.社会变迁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沧州武术文化的变迁与启示[J].中国体育科技, , 51 (01) :81-95+145.
[2]王智慧.传统惯性与时代整合:武术传承人的生存态势与文化传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9 (05) :71-76+94.
[3]乔凤杰.文化及其相关概念——一个“体育·武术”人的哲学思考[J].搏击 (武术科学) , , 8 (02) :1-2+4.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地位的研究 篇十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思想文化总是在相互冲击、交汇、融合,奔腾向前,永不停息。今天,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只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园中不懈耕耘,人人都能享有充满阳光的文化生活。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当今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的现状所决定,文化的多样性,但是要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所决定的,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都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
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铸就中华民族新辉煌。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动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充分发挥大的模范的榜样作用。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积极的、健康的、进步的思想道德,总是同消极的、有害的、落后的思想道德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只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科学与迷信的界限、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才能切实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为此,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抱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注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如果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就会倾覆,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向何处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11.中国语言研究与地域文化 篇十一
关键词:语言研究;地域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2-0117-05
一、韩国研究汉语的意义
韩国研究中国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深入了解中国的人才,为韩国的发展做贡献。通过对汉语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汉语,这对理解包括韩语在内的世界诸语言具有宝贵的学术意义。所以韩国研究汉语其对象无论是中国的文学还是语言,都有意义和价值。
二、以“方言与地域文化”为主题
汉阳大学中文系的BK21研究组的主题是“中国方言与地域文化”。之所以确立这一主题,其主要原因:一是许多韩国人认为中国方言太多,难学,学无所用;二是认为学习中国文化就是学习中国中心地区的文化;三是因为韩国的地理文化特点。韩国领土面积不大,有史以来政府都是中央执政,其结果是对地方分权的文化生疏,条条大路通往首尔。这样的倾向到了现代更加明显。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居住在首尔和周边地区,对于韩国人来说,首尔话就是韩国语,首尔人的文化就是韩国文化。韩国人将这样的公式照搬应用于中国,造成韩国人所关心的只是中心地区的语言与文化。
韩国学生的这种态度在他们选择留学地区的调查中显得非常明显。为了体验中国的语言与文化,韩国学生最想去的地区大多是北京。上海人经常说北京只是军事和政治中心,中国真正的中心是上海。这样的说法常常会让韩国学生觉得上海人具有强烈的地方优越感。西安地区的大学人士喜欢说西安才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而且是中国古代王朝中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对此韩国学生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吸引力。很多学生只是去看几次秦始皇陵或兵马俑,没有多少学生想在那儿住上几年研究西部文化。四川成都人以成都是蜀文化的中心而感到自豪,但是与诸葛亮的武侯祠和杜甫草堂相比,一般韩国学生对当地所产的名酒或九寨沟的旅游景点更感兴趣。过去韩国中文系毕业生大多选择去台湾留学,可是现在却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去台湾可以学习汉语的事实。
笔者以汉阳大学中文系本科100名在校生为对象,于2005年10月调查了留学首选地区,结果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首选地区都是北京。1~2个月的短期研修生的首选地区为北京一天津等北方中心地区(62%),以下依次为上海一南京(22%)等东南部地区,沈阳一长春一哈尔滨等东北地区(8%)。研修期为1年的研修生的首选地区排序与上面相同,但北京的百分比更高,达到了71%,上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仅为14%。在研究生为取得学位留学的首选地区中,北京也以79%占据了榜首。最大的差别在于上海(11%)排行第二,依次为台湾(5%)第三,东北地区以(4%)很小的差异排在了第四位。
根据上述调查可看出韩国学生首选留学地区很明显是北京地区。但了解了北京不等于了解了辽阔的中国。中国的语言与文化地域差异非常明显。若以中心地区为主的教育培养出来的韩国的中国专家会有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和各地区的中国人打交道,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各种方言与文化。
三、扩大研究地区
中国对韩国人来说实在是一个领土面积很大的国家。中国语言文化的地区差异超乎韩国人的想象。不了解各地区的特点就无法深入研究中国。中国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7大方言。
这些方言之间语言不通。当然可以通过普通话这一人为设定的标准语来互相沟通,但是各个方言地区之间思想文化的差异也不亚于语言的差异。所以只是了解了中国的某一个特定地区就说是了解了整个中国是非常武断的说法。要成为真正的中国专家就必须了解中国各地区的语言与文化。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集中研究某一个地区效果可能更好。例如,韩国的主要大学或地方政府将中国划分成几个地区后分别研究其中的某个地区,这样可更有效地管理国家人力资源。了解中国整个地区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正因如此,汉阳大学中国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组试图摆脱过去以中心地区为中心的研究,扩大研究范围。这并不等于抛弃对中心地区的研究而只研究地方。因为中心地区也是一个地方,成为标准语的普通话也如上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也只不过是众多方言中的一种方言。尽管官话方言地区占总国土面积的80%,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可是从经济角度来考虑,不可忽视吴方言地区和包括广州、香港的粤方言地区。
四、扩大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地区,扩大研究资料的范围也很重要。过去汉语和中国文学研究只是研究文献资料。至今仍有部分学者认为研究文献资料最有价值。但是从语言学发展过程来看,文献学(philology)是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comparativelinguistics)之前的学问。自19世纪欧洲出现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方法开始,对语言的科学研究才被公认是独立的学科领域。历史比较语言学到了20世纪才意识到应该区分语言学和历史。其结果是语言学理论发展成了结构主义(structralism)和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差异就在于语言研究的目的。前者的目的在于阐明某个语言系统的历史,后者的目的是正确描述语言的结构。20世纪中期以后语言学摆脱描述语言结构,试图分析语言表达过程中的心理。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处于研究揭示过去典籍和文献中出现的语言体系的状态,那么韩国的中国语言学研究就过于单调和贫乏。所以汉阳大学不仅要做过去的典籍研究还要对现实活生生的语言加以研究。
活生生的语言研究与扩大研究地区直接涉及到了中国方言研究。约100年前高本汉也是通过调查中国方言构拟出了中古音和上古音。从此以后触发的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比世界任何语言的方言研究更加活跃。我们的方言研究在两方面与高本汉的中国方言研究和在中国国内进行的方言研究存在根本上的差异:第一,不以汉语的历史构拟作为目标;第二,不以中国偏僻地区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的研究目的不同,对主要方言的基本理解与对多种方言使用者的非标准普通话的体验与适应才是我们方言研究的目的,也就是针对中国人所说的各种普通话进行训练和研究。这样的目的是重视汉语研究及教育的实用性。因此,我们认为韩国学生应该了解中国各大方言间的差异,强调对中国方言的基本研究及体验。
五、研究方法的变化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语的研究只是对字典和韵书的研究。还有的学者认为使用传统方法研究才是正统。典籍研究是必要的。如果是一本还未经研究的韵书,那么整理此韵书的音韵体系,阐明其音韵特征是有必要的。但对于一本已没有什么争议的韵书反复研究是否有此必要?当然如果分析方法和视角不同,也许或多或少能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调查某种方言以后,提出其方言的声韵调系统,或许是比较简单的工作,可也不能说没有任何学术上的意义。
韩国的中国语言学界正处于通过研究方法的革新谋求新的发展的时期。我们要根据语言学的理论来分析语言资料,研究主题和方法要从典籍研究转换到有争议的论点的研究。要提出争论之点并通过可信度较强的语言学根据得出新的结论,就必须以争论来促进研究,以正确的资料和可以正确分析此资料的语言学理论的判断力为基础。如若不然就无法摆脱罗列某种韵书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的基础工作。这一点让韩国的汉语语言学学习者非常辛苦。他们首先需要接受现代汉语的训练,还需要接受古文、英语及对整个语言学的基础训练,要比中国和美国的汉语语言学学生学习更多的内容。
六、语言学研究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本质包含了文化因素。所以有的学者提出人类语言学或文化语言学的概念。从文化范畴理解语言这项研究可谓无穷无尽。例如,韩语词汇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等直系亲属称谓中只有“哥哥”使用“兄”这一汉字词汇,其理由是因为封建社会里只有男性能够接受到文字教育。“家”字由“亥”字组成,古代中国人为了避免蛇等野生动物的袭击在自家的一楼饲养猪,“家”字由此而来。这也是汉字文化学的一个例子。还有“重”和“轻”字,有[u]系统元音的汉字表示大且重的观念或事物,有[i]系统元音的汉字表示小且轻的事物。声音象征也是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的领域。中国人通过谐音字区分吉祥或凶险。例如“四”字与“死”字发音相似所以被人们忌避,“八”字和发财的“发”字发音相似所以被人们喜欢。这些是典型的例子。这样的谐音现象和中国人的吉凶观念关系十分密切。
但这并不是主张只有研究属于文化语言学范畴的内容才是有意义的,而是说对语言的文化方面的接触和解释是十分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为什么还要找出其文化意义呢?如果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只是停留于语言研究本身,那么只有少数人会对此感兴趣。但如果试图用文化来解释语言研究的结果,那么将会有很多普通人对此感兴趣。学问当然不是为了引起普通人的注意而做的。但普通人的理解和支持也不会损害某个研究的学术价值。找出汉语方言特点与当地居民的保守性和进步性有哪些关系,方言和历史人文地理特征有哪些关系,不仅可以扩大语言学者本身的研究领域,而且对研究结果感兴趣的读者也会增多。这对克服人文学科的孤立性和封闭性也有帮助。与热衷研究中国的语言或文化本身的研究生相比,社会首选的是能够从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中读解出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年轻学者。所以为了培养实用的语言学者,我们必须同时研究语言和文化。
七、韩汉音和上古音
笔者于2001年在《中国语言学报》(JCL)上发表的论文中,根据章系及知系汉字与百济地名中的端系相互对应的现象,主张韩国古代汉字音,也就是百济汉字音,反映了章、知系和端系还未分化的《切韻》之前的中国汉字音。例如《三圆史言已》<地理志>中出现的百济地名中“眞峴”地区是现在的“大田”地区,“眞峴”又写成“貞峴”。从这一点推测“眞”字和“貞”字音相同或相似,这两个音最为相似的时期为上古音时期。因为5世纪以后的中古音时期与属于知系的“贞”字不同,章系的“真”字的声母已成为了塞擦音。
另外百济地名“馬突”又写作“馬珍”,这两个字的声母在上古音时期可能分别读作d-和t-,但笔者推测古代韩国汉字音无清浊之分,所以这两个字的读音在当时可能相同。中古时期属端系的“突”字仍保持t-音,可是知系的“珍”字已经变成了腭音或是翘舌音t-。
此外笔者主张表示“眼睛”的韩语词汇[nun]和有关“日”字的韩语词汇nac(nat)和nal都是中国上古音的遗留。nal的中国上古音根据王力构拟为*njet,根据李方桂构拟为*njit。无论选择谁的构拟,韩国语中表示白天的nat和表示日子的nal都是由上古音而来的。因为它们都有鼻音声母,在元音方面笔者认为,在古代亚洲诸语言中,元音a-e-i可互用。
日njet/njit(OC)nac>nac/nat(IK)(2)>nal(IK)>il(SK)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保留了中国上古音痕迹的韩语词汇。例如笔者曾指出被认为是纯粹韩国语词汇的na(你)和na(我)也可能是来自于古汉语第二、第一人称代词的上古音。
这样看来,“爾”字和“日”字都是上古日母字。日母字的声母在韩汉音里一般都变成零声母。然而笔者从上古日母字中找出了现代韩国语中带有鼻音声母的几个例子:
另外“眼”字和“我”字都是上古疑母字。疑母字的声母在韩汉音里一般都变成零声母。但是笔者可从上古疑母字中找出韩语中仍保留鼻音声母的例子。下面是支持笔者学说的几个例子:
从上文举到的韩语或韩国汉字音的例子可明显看出,它们都保留有中国上古音的痕迹。韩语或韩汉音中保留中国上古音的痕迹是有历史性意义的。一般认为现代韩国汉字音是从中国中古音来的。这样的认识并不是完全错误的。可是韩语或韩汉音中保留有中国上古音痕迹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与汉字的传人有关。这是我们用以推测汉字在中国仍处于上古音时期就已经开始传人韩国的决定性证据。上古音是从中国的史前时期到相当于汉朝末的2世纪左右的中国语音。这就是汉字在汉末之前已经传到了古代韩国的语言学证据。因此笔者在1990年对高本汉(Kaxlgren)于1926年所假设的汉字传人日本的时期比韩国早的学说不甚赞同。
研究韩国汉字音等于研究中国古音和方言。韩汉音就是一种地域语言。阐述韩汉音在历史上传人的时期和路径当然和文化有关。因此这里介绍的有关韩汉音的研究也是一个关于地域语言和文化研究的例子。
八、结语
汉阳大学中文系和BK研究组把中国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3个地区,在进行课题研究的2006-2012年7年间,逐步进行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三个地区的划分以方言为标准。罗杰瑞(Jerry Norman)在1988年将中国7大方言归纳为下列3大方言:(1)北部方言。官话方言。(2)中部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3)南部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
依此中文系BK研究组订立的长期研究计划如下:2006-2008年北部地区语言与文化研究;2008-2009年中部地区语言与文化研究;2010-2012年南部地区语言与文化研究
从2007年开始,研究结果将在每年韩国或国外举办的“中国地区文化与语言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还将编辑并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与语言》系列丛书。
7年的努力将会对提高韩国的中国语言学及文学研究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韩国的中国语言和文学的研究以后要从中心地区到各个地方、从文献典籍到非文字资料、从描写现象到深层分析,扩大其研究对象及范围,更新研究方法。随着此计划的顺利进行,我们期望到2012年以前汉阳大学中文系将成为韩国最重要的中国文学及语言研究基地之一。
12.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改革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简述
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炎黄子孙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和谐持中, 崇德尚仁以及爱国主义情操等等。
(1)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勤劳不屈的中华儿女:“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至诚不息, 不息则久”这都无一不表现着中华儿女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自强不息还表现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执着,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的大气。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多年来传承不息, 发展壮大, 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靠的就是中华儿女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精神。从2006年百年不遇的大旱, 到2007年南方冰雪灾害, 再到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 这些都是中华儿女谱写的一曲又一曲自强不息之歌。
(2)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些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励着许多的仁人志士为国家, 为民族前赴后继, 拼搏进取, 寄托了古人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从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到今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都完美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还在于它的炎黄子孙的社会责任感, 对自己国家的忧患意识。
(3) 和谐持中, 以德化人。
和谐持中, 以德化人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高尚风范。和谐,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 这其中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会促使社会稳定, 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 进退有据;而人与自然的和谐能达到“双赢”, 实现可持续发展。“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道法自然”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礼之用, 和为贵”、“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些描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优秀的传统思想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我们的教育观也随之发生变化, 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依旧挂在嘴边, 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现代教育实施的是科教兴国的战略, 学校天天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尽管素质教育没有明文规定要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却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引。孔子说:“因材施教”, 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但是这种思想, 这种教育方式却在学校里没有得到真正实现。虽然现代教育主张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 表面上是为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 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满路荆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 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冲击。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人类的实践也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了跨时空拓展, 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 而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方面也面临着全球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中, 会通过文化价值观、模式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 而建构起新的文化关系和模式。当我们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 喝着可乐, 看着美国大片、日本动漫, 玩着日韩游戏的时候, 国外的学者却在努力地学习四书五经;当韩国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为他们国家专利的时候, 我们也只能捶胸顿足, 后悔不已。在这个文化冲击的过程中,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逐步外流, 而我们正宗的传承人却正在不知不觉地受着国外“快餐文化”的侵蚀, 丢掉我们自己最优秀、最应该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
(2) 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认识模糊或兴趣淡薄。
对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现在许多青年人根本不感兴趣或存在着片面、模糊的认识。由于认识的模糊, 他们把传统文化认为是文言文、古诗词本身, 以为弄来古代的服饰、器皿, 模仿古代的仪式就是在传承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 以为学习了文言文、古诗词就传承了传统文化, 殊不知那些东西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面对四书五经之精华, 青少年作为文化的传承人, 却漠视了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丰富内涵价值。
(3) 教学内容枯燥。
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授现在都是采取将四书五经, 孔孟之道放在语文教材里, 由语文老师上课进行传授的方法, 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 被动地为了考试而学, 老师也是为了考试而教, 上课生硬死板, 只看重讲考点却没有拓宽, 内容也多是文言文和古诗词, 很少有其他关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这样就导致教学缺乏新意, 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4) 社会传统文化氛围稀薄。
由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大肆否定, 导致现代青少年的父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但是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既然父母的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都不够深入, 那么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会越发匮乏。加上现在西方文化的侵入, 现在孩子满口的流行歌曲, 网络词汇, 甚至在一些校园里还传唱着“灰色儿歌”。这些现象的泛滥, 都在警示着当代的人们。因此,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3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是继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起来的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生命中传承的重要纽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重任。如何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构想:
(1) 将传统文化教学从语文教学中剥离出来, 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目。
当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只有在大学里才开设, 然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从小抓起。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可在小学和中学设立一个专门的科目进行学习, 或借鉴大学里的选修课方式, 在中小学里设立一些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科目。内容可包括国学经典课、文学欣赏课、楹联教学、诗文写作、书法等等,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科目。对于该科目的考试, 老师也可以不用应试教育的方法闭卷答题, 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动性, 写一些小小的感想, 自己学后的心得体会等等。
(2) 拓展课程资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努力弘扬传统文化, 需加强传统文化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拓展课程资源, 注重传统文化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校园里开展“每天一诗”、“每周一文”的活动或开展一个班级读书会, 让老师上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指导课,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 并让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
(3) 改革课堂教学, 构建以读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学习自主化、朗读情感化、理解个性化、作业多样化。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 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或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过程中, 举行一两个小型的知识问答比赛引导师生互动等等。
(4) 结合学校实际,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
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社会活动, 参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博物馆, 并让学生尝试写作观后感或民风民俗介绍、调查报告、小论文等, 让学生自己加深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文化之于人, 正如水之于鱼, 一方水养一方鱼, 无文化之国家, 无文化之民族, 无文化之人群, 便如无水之鱼, 无本之木, 欲求成长发展而永无可能”。陈凡之在《剑桥导引》中也说道:“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形成一点点传统, 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形成一点点文化, 我们有幸的是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一点点文化”。今天, 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变动的时代, 回溯源头, 传承命脉, 相互学习, 开拓创新, 是各国宏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因为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 泽被后世, 这样我们的子孙才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让我们依托积淀千年的华夏文化, 让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现代化为目标, 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任继愈, 冯其庸, 李学勤, 芦荻.传承发展优秀历史文化[N].光明日报, 2007-5-8.
[2]崔德群.现代教育的缺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Z].中国儒学网, 2005-3-31.
[3]龚书铎.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7) .
【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学术07-03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06-21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作文07-01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07-04
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总结07-17
日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07-23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汇总》08-10
中国传统文化——过年风俗08-26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讲稿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