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2024-10-09

《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共18篇)(共18篇)

1.《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篇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重视“指法”基础》读后感

这是一篇切入点很小很实的文章,我也曾经关注过这个问题,但从来不曾想到这也可以写成一篇论文,而且能登上《中国信息技术》这样级别的杂志。这给了我一些启示:

1、本文虽然切入点很小很实,但他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

2、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办学层次水平,往往也能在学生的这些学习细节中得以体现。如学生的执笔姿势以及写字水平。

3、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要能切实重视学生的学习细节。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庭里,我们都会看到许多中小学生在使用电脑键盘时不是十指并用,而是“一指飞渡”。虽然有些学生的这种“一指禅”有时也玩得出神入化,在键盘上飞舞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无论如何还是比不上十指并用速度快,且难以做到不看键盘“盲打”,最终还落得个“旁门左道”之名,登不了大雅之堂。事实上,这些不同形式的不规范指法,其危害还是不小的。

首先,这种不规范的指法,其输入速度一般来说比规范的十指并用法要慢许多,而在信息时代,速度的缓慢有时就意味着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这种说法可能对中小学生有些危言耸听,但当他们长大成人,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后,严峻的现实就将摆在他们的面前。 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www.gzzongjie.cn/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其次,“一指禅”输入难以实现“盲打”。目前通用的键盘,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直到今天为止,标准键盘还是我们的`首选。在标准键盘上,专为十指定位设计了两个定位键,只要找到这两个定位键,整个键盘的空间位置就被锁定,眼睛不用看键盘也可以飞速完成输入任务,这就为“盲打”提供了可能。能否在目前通用的标准键盘上实现“盲打”,是能否提高输入速度的关键。

第三,“一指禅”影响身体健康,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由于“一指禅”难以实现“盲打”,输入时需要眼睛在屏幕和键盘之间不断转换,不断地“低头一抬头一低头一抬头”,而且为了避免出错还需要死盯键盘和屏幕,这就十分容易眼睛疲劳和颈椎疲劳,从而影响正处于长身体时期的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第四,“一指禅”干扰正常的思维活动。“一指禅”不仅难以做到“盲打”,而且更难以做到“下意识输入”,需要人们通过感觉甚至思维不断在键盘上寻找所要输入字符的位置,这就必然干扰正常思维活动,甚至造成思维中断,灵感消失,创意失败。无论对于写作还是对于编程,这都是非常严重的损失。

第五,危害长远。有的人长大后,想戒除如“一指禅”之类的不规范指法,却由于久成习惯,难以改掉,因而十分痛苦。为此,有人在网上求助说:“我现在打字,键盘基本都是一只食指完成的,现在想正确敲打键盘,却怎么也习惯不了。怎么办?求助。好别扭啊,这样打字也不快。”

[1] [2] 下一页

2.《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篇二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化作对综合型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 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知识。会计信息化是全社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 是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处理会会计业务, 每项业务处理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 所生成的资料作为信息资源得以高度共享。会计学专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操作型全能的财会人才是市场的需求, 必须认清信息社会的形势, 更新会计学教育思想观念, 明确会计学总体思路, 扎扎实实推进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二、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策略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现已基本在整个会计学专业中普及教学, 甚至在相关的经济类专业中也开设了相关基础课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 在一些单位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中也普遍使用了计算机处理, 基本上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不是会计信息化。所以我们要改革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未来的会计核算几乎会完全依赖计算机处理。如何通过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能力, 就成为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项目。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 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应该是一门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教学, 应放在会计学专业技能培育和熟练操作的高度来重视, 强调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习。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索, 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方面, 本文认为应朝着“五个方面”发展, 即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定位科学化、会计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会计信息化课程内容学习网络化、会计信息化考试方式无纸化、、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体系化等方向发展。

三、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目标

(一) 修改会计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 突出会计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中实践实训教学的主体地位。逐渐改变传统的以会计理论教学为主线、会计实践教学操作处于从属地位的教学模式, 故应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比重。

(二) 加强会计信息化模拟实训实践教学条件, 在会计信息化实践教材和实践环境方面应下大力气。《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训条件要求计算机硬件和会计软件两方面的配置, 长期以来, 在会计实训实践教学过程中, 人们对于会计信息化实训实践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我们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教学环境和基地, 包括实践教材还不完善, 学生要想接触真实的企业会计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力。

(三) 加强会计学专业学生电脑操作水平和财务会计软件的应用能力。首先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及应用方面的课程的电脑操作水平, 尤其是数据库基础应用EXCEL表格操作和使用, 为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种类繁多的各种单据的熟练制作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其次, 会计信息化教学课程教材的实践部分所使用的财务软件也已过时, 须要代之以更接近于企业的会计软件。同时也必须让学生多加练习增强软件的操作水平。

四、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方法

(一) 推进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改革,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实训教学内容的比重。首先, 建设一支会计学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都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其次, 调整会计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学实训课时比例, 使之与会计专业技能要求相匹配。同时通过以上做法来保证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建设。

(二) 拓展会计专业的办学思路, 加强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和会计实践教材。首先, 为适应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学校应在会计学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不仅建立校内的实验场所, 还应积极联系校外的实习单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其次。会计信息化实践课教材是决定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我们主讲教师应当按照不同的各行各业的业务和规模的财务部门, 设置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程序内容, 建立模拟各单位的财务部门, 编写适应会计学教学需要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会计实训资料。

(三) 不断完善会计学的教学手段, 将重点放在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在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 可让代课老师在假期去相关单位实习培训, 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也要运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辅以网络信息教学等。

五、结论

本文紧密结合会计信息化核算特点和社会需求, 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以及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 突出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实践性强、动手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特点。

摘要:应用型会计本科专业应重视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这信息化革命, 其结果必定导致信息社会在全球的实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 会计的学习工作也在经历一场变革。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应该是一门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的教学, 应放在专业技能培育的高度来重视, 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会计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宋璇.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2]沈倩环.高职高专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3]许薇浩.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黄少玲论技能评价体系在培训中的导向作用.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5]曹小红.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成才之路, 2008.

[6]梁燕华.试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时代经贸 (学术版) , 2008.

[7]林芳莉.浅谈高职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西部 (下半月) , 2008.

3.信息化下教学模式的转变 篇三

关键词: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2-0000-01

Teaching Mode Changes under Informatization

Wang Hongxin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Puyang457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we have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age,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t only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change,has changed our teaching mode.

Keywords:Teaching mode;Informatization teaching;Independent study

在信息社会中,培养信息化人才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果一个老师不能给学生提供新知识,新的观念和新的思路,仍然按照几年前的老思想、老理论去教导学生,那就相当于白白浪费大家的时间。而学生也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只能从书本或者老师、生活中获得知识。信息化不仅给老师的教带来了很多挑战,也给学生的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使教育跟上时代的发展,使其具有创新性、协作性、变化性,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定义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1]。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主要靠老师的讲授和单一的教材,偏重教学方法的设计、忽视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采用教师主观注入,单向传递为主,老师讲授占大部分时间和空间,要求教师比学生知识多,有稳定的知识经验[2]。传统的学主要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上,多数时间都在教室里完成教学活动,并且只能被动的接受灌输从书本或者生活中、老师的传授的知识,一般没有整体的观念。

三、信息化下的教学模式

信息化下的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在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过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有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题[3]。信息化下的教与学更加强调协作学习、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利用各种资源支持学习。老师只有认识到信息化下教学模式的转变,才能更好的胜任信息化教学。

四、信息化下的常用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教学技术变了,教学模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信息化已经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转变。信息化常用的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协作探讨学习、自主学习、任务驱动教学等。

(一)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对于现在的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实行双向教學和个别辅导,通过人机交互,及时发现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与学这两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解决传统模式下教与学脱节的问题。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声像处理功能强的特点,创造出声情并茂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网络途径进行学习,网络上的信息及数字化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网上资源鱼龙混杂,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免疫力,理解和遵守与信息信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自觉抵制新技术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信息收集与处理中避免违法侵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4]。

(二)协作探讨学习。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师生都是活动的主体、认识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精髓是师生的相互协作交流、相互影响。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是知识的交流,还有情感的交流。如果缺少情感的交流学习就会变的枯燥乏味,就会没有任何兴趣。在教学研究或者备课中,师生之间应善于通过课堂协作,网络协作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把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跳高上去。教师要放弃以往的“单打独斗”,变为善于协作、乐于协作,把自己融入到教与学的共同体中。

(三)自主学习。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探究知识,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学习方法和途径大大扩展,学习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面,为主动学习提供了可能。

(四)任务驱动教学。信息化下多种技术的应用,老师将任务布置给每一位学生或者布置给小组后,首先他们要解决技术本身如何使用的问题,任务往往包含若干子任务,他们解决最便利的方法就是向同伴或者邻组求助。对学生的分组、组与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出建议,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得到广泛的激发,对精通学习从帮助同学当中获得满足感和感到自豪。使他们更加对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拥有信心,就会促使他们去学习新的应用软件。

五、小结

面对信息化下的教学模式,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出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手段、方法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真的很能别学生给离弃。老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学术素养,还要使自己常变常新、不断进取,学无止境。学生的学习应该有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能够自己独立学习,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去获取知识,更新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4.信息经济学读后感 篇四

劣质品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逆向选择规律作用而缩减,但由于下述三点:1.厂商降低质量成本,使得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发生逆转,即部分厂商蜕变。2.城乡差异,“柠檬”产品有稳定的需求曲线。

3.政府短期行为下的目标函数使地方保护成为可能,导致阿克洛夫完全逆向选择的结果不会出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没有共同的,无法形成高质高价、地质低价的甄选模式,传统价格机制的作用将变得十分有限,这是导致劣质品长期存在的诱因,在小规模分散经营情况下,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因而靠市场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净化“柠檬”市场,这位政府干预预留了空间,然而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和过高的监督成本,表明政府监管的制度安排不是最优的。

不完全逆向选择的前提条件:1.信息不完全对称,卖主掌握一阶信息而买主只掌握二阶信息,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不具有定价权;2.没有外在干预,只有买卖双方构成的相对闭合的市场系统;3.不考虑退出成本或者退出的机会成本最小;4.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市场。

如何解决“柠檬”问题:1.提高市场集中度,统一市场流通体系。治理假冒伪劣、整治市场,应该提高市场集中度,但应该在消除人为垄断所导致的高价上下大力气,使市场的高利机会真正来源于技术创新与产品的信誉。2.建立制衡式监督机制。也就是说,建立一个制衡式民主基础之上的政府必定是强有力而同时又是被有效的限定了的,从而使得追求私利的政府官员们为着私利的目的不得不去做增进公共利益的事。3.建立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治理假冒伪劣,由行业协

5.《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篇五

通过学习了《我家跨上信息高速公路》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在世界上除了计算器聪明外,人的大脑也是聪明的。但是,有一样东西。它的外形酷似电视机的新鲜玩意儿,它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玩过在种玩意的同学我想你们一定知道,那就是——电子计算机,也叫做电脑。它的头脑比人类的大脑聪明几百倍甚至几万倍呢!

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查看股票行情,把股票的涨跌的情况一一详细的告诉你还可以观看走势图呢!还可以学习许多知识,比如在网上学习成语,点一下成语目录选择表,一条一条的成语便会出现再你眼前,你任意点一条成语电脑就会自动显示出一篇文章与精美的`图片,如果你看起太费劲就将鼠标移到成语的最右下角的播放键,点一下就会听见电脑在自动读这篇成语呢!这一下子我觉得电脑真是一个大天才。退出这个程序,如果你把这些成语牢记在心,还可以点击成语考试,在里面有成语填充考试、解释成语等。在互联网里还可以查看每天的新闻,这里面的新闻比报刊、电视的速度快得多,凌晨就可以把早晨的新闻告诉你。同学们我想你们一定写过信,在你写信寄给某个地方的某某人时,收信人一定觉得时间很长才能收到,如果是重大的事情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可是在网上发电子邮件就非常轻松了,写好的信在点发送键几秒钟就可以发送到收信人的手里。

6.信息技术课听后感 篇六

2010年11月27号-29号第八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暨现代教育学术年会在我校隆重举行,这次活动让我感悟很深。有机会聆听全国各地区的优秀教师说课以及同题异构。通过听课,感受颇深。

大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整合教学”,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全国各省市的400多个代表参加此次大赛,举办“同题异构”课决赛。今年的大赛特别强调方法的创新,通过创新来进行学科教学整合,以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在这里展示他们的风采,许多同行在这里观摩学习,使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得到交流和沟通,赛课现场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从听课中我意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

不同的学科,它有不同的课程特点,我们首先应该要基于这样一点呢,对此进行不同的整合。从而在此基础上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重整合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理解为基本目标的,这种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学习形态。这种学习形态应注重学习过程的设计,即整合过程的设计。3.注重综合学习

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新人才,在教学中,与学科知识的专业学习相比较,我们更应重视知识综合应用的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是以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为基本目的的学习形态。自我生存能力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地确定课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我判断、相互交流、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教育中,这种能力可通过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予以培养。在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4.注重体验学习

5.提倡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这里所提倡的协作学习是在充分利用各种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学习形态。他能充分表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有效地培养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协作学习也可以实现不同地域的合作,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进行校际间、国际间、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学生在这种交流中进行学习,实现能力的培养。

7.信息化条件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篇七

一、信息化硬件设备

湖南省龙山县(以下简称“龙山县”)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县域整体推进“三通”工程,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了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县域整体推进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县73所学校1263个班级配备了1205套终端多媒体设备,建成了覆盖县域内所有教育单位的高速教育城域网;打造了以高品质专递演播厅为专递起点、高速教育城域网为大通道、全县所有教室交互式触摸液晶一体机为终端显示设备,通过教学资源实时录制直播点播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和互动教学控制平台为技术支撑的县域优质课堂同步专递系统。湖南省龙山县思源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在建校伊始便得到县教体局的支持,完成了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完善了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学校出口带宽100M,校园实现无线全覆盖。共有60个教室配备信息化终端;建有计算机教室4间;配备了高标准的录播室1间,视频音频同步传输,具备录播功能,能及时将优质课堂教学同步传输。共有60个教室接入互联网,并配有大屏幕交互式液晶触摸一体机。

二、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创新

1.“1+N”专递课堂模式

龙山县2014年已实施同步专递课程,借助“三通、两平台”,在学校建立录播室,将农村学校音乐、美术、英语等薄弱学科与城区全期同步,以期达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及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充分利用同步专递课堂,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先后与龙山县31所农村中心小学、15所片区完小、21个教学点全程开展音乐、美术、英语三门学科的同步专递课程,67所学校全学期同步参与我校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同一时间上课”“同上一堂课”“同步互动学习”的局面。作为网络课堂主校,以三年级英语、四年级美术为专递课程的实施年级学科,以缺少以上专业教师的正南片区小学、他砂乡民族中心小学等17个乡镇完小(片小)和1个教学点为网络专递课程分校,通过“三通、两平台”专递系统,对250多个班级进行课堂同步专递,整期同步开设课程;对58个教学点的174个班级实行异步专递,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城区优秀师资及农村辅导教师的双重教育资源,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养成,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同步专递课堂建设为重点探索了具有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的应用模式,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贫困山区县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范例。

启动实施同步专递课堂建设,让县域优质教育资源在较大范围内发挥很好的辐射作用;不间断的同步专递课堂,让城镇课堂常驻农村,让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变得触手可及。县域的“优质课”向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进行同步专递,让农村师生可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专递课堂为边远山区教育带来一路精彩纷呈,点燃了山区教育改革创新的活力和希望。

2.“班班通”环境下的“三生课堂”

(1)“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发展,以服务生活为目的,这是新课标的宗旨和特点,课堂教学生活化适应了这一特点且与之契合。的确,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生活的缩写,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构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人格成长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充满催生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2)“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依据生命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的观点,生态化教学顺应学生“自然生长”,适应师生成长需要,通过构建中小学平衡、协同、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然生长”与教师“助长”的有机结合。探索生态化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激发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原动力,建构自主、自学、自由的课堂,抓住情境创设、目标导向、反馈拓展等环节,优化教学过程。

(3)“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充分释放生命的活力为手段,以生命成长为目的,提升每一个生命的价值,赋予课堂教学以生命的意义,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摘要:当代教学媒体的变迁及新型开放课程的崛起,呼唤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理念,实现深度互动;对既有的教学方式进行重构,通过变革教学资源形态、教学组织方式、学习活动方式及学习评价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与创新。

8.刍议初中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模式 篇八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除了一些一线城市的学校之外,其它大部分地方学校仍然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语文学习也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和完成课后作业,这导致学生阅读的量和质的水平都较低。

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强制学习的语文阅读内容不感兴趣、不想了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会大幅降低,语文阅读课的实际效果也无法显现。

其次是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机会少。语文是为学习母语及其文化而设立的课程,而要全方位地学习一门语言,与讲授者的沟通是必须的。尤其是初中语文相较于小学语文来说,学习起来难度更大,如果没有及时和良性的沟通会加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障碍。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很少留下与学生讨论或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这样无互动的学习会使语文阅读教学很难发挥它应起到的作用。

最后是学习资源的缺乏。在许多学校中,教师缺少相应的语文阅读教学资源,很难满足初中生正在成长的思维。教师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对相关知识点无法做深入地拓展,这对学生形成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有很大的束缚。

二、初中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营造课堂氛围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显示出更大的僵化、束缚与封闭,单一听讲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感到乏味与无趣,学生最终会丧失对于某一学科的兴趣。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与体验学生的内心感受,以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的学习体验为方向积极营造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例如学习《出师表》一文时,可以根据文章的基调创造一个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如播放名家朗诵的《出师表》的录音或同时应用多媒体播放与《出师表》有关的画面、音乐等,并提出问题如“诸葛亮为何写《出师表》?”等,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和阅读内容。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表现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僵化使教师很难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与文章有关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打破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用图片、动画、声频以及视频等来让课堂内容生动形象起来。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利用视频剪辑手段将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动画电影《花木兰》的精彩片段在课件中给学生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木兰诗》的学习热情,再提出问题如“为何木兰的故事能够流传千古?”等问题。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加上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和进行阅读的热情,这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来说,从课内知识学习、延伸、拓展,再到课外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教师以教材为基点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并且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赋予课文以时代精神和生命力,让语文阅读课达到课内外结合、书本与现实结合的效果。例如学习《陋室铭》时,用声画的方式展现作者的生平与文章写作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在学习完文章后可以通过多媒体大量展示后人的仿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陋室铭》的影响力有更直观地了解。学生通过信息化学习,能够掌握文章更全面的知识,对课文的掌握与分析更加精确,提升阅读能力,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完美结合。

9.《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篇九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巡礼观后感

历史的车轮飞速发展,时代的强音正在奏响。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实现了地球村的构想,将你我他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互联网远程教育则将丰富的资源和信息以及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呈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远程教育架起了人们相互沟通的桥梁,远程教育开启了人们求真务实的通道。它不愧是信息传输的高速路,教育培训的直通车。

春风化雨润神舟,富民强国展宏图,在人类社会迎来信息时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党中央高瞻远瞩,在全国普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工作。党中央高度重视,联合各部门编写、制作丰富的远程教育教材和课件,为我们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基层党员生活的一部分,各级各地党组织活学活用已经把远程教育运用在了各个方面,各种领域:党中央围绕中心工作,组织直播重大题材课件,制作播发宣传中央精神和重大部署,解读相关政策法规和教学课件,让中央精神直达基层。各级党委运用远程教育将农业知识送到基层,同时组织专家通过远程教育进行指导,带动我们广大农村党员科学种田,科技致富。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灾难面前远程教育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央远程办联合各相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通过远程教育提高公众在灾难面前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生存能力。远程教育让我们基层党员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让我们基层党员紧密的团结在党周围,不但从思想上在第一时间里领悟党中央的各种决策,还在工作、生活中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惠农、惠民的各种帮助和扶持。远程教育还赋予了我们康复医院党支部浓烈的学习氛围,为我们支部党员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平台,同时也丰富了支部党员的民主生活。在支部的带领下支部党员将所见、所闻、所学、所感熟练的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作为支部的一员,每当参加远程教育电视电话会议时,我都会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很亲切和温暖。远程教育拉近了基层党员和上级党组织的距离,提高了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办事效率,也促进了党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方便了我们基层党员利用资源和分享资源。使得我们基层党员能够用知识来武装头脑,用科学去创造未来。

10.依托云端构建军队信息化教学模式 篇十

[摘 要]军队院校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推进,逐步将信息化教学变成为一种主流教学形式,实现了信息与装备的结合,从而提高了军队整体信息化作战的能力,为国防信息化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对构建军队士官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认知角度对信息化教学的现状进行阐述,其次探索推进军队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之后重点分析了军队士官信息化教学的构建,最后提出了实施方法,并对岗位实践情况展开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军队院校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8.06.09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6-0-02

信息技术正在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多元化的全新教育环境,而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无限开放的网络平台上产生的,并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个新的模式就是信息化教学。云端课程、幕课、微课以及太空课程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涌现,更是开启了教学模式的新篇章。军队士官院校教学的主体是部队岗位士官,促进岗位士官的信息化战场能力生成,是军事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大力推进军队院校信息化教学实施才能与信息化战场接轨,才能更好地完成军队院校改革创新,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依托云端构建新型军队信息化教学模式,使各教育环节完全数字化,旨在培养具有“能打仗、打胜仗”的综合信息能力的士官人才。军事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

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战场,军事院校对岗位士官的教育也出现新的格局、新的理念、新的模型,但信息化教学的推进仍有滞留。

1.1 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推进

由于信息化教学正处于发展阶段,教学模式还不够成熟,实践措施还不够完善,无论是军校教员还是学员,都还没有具备相应的理念和技能,以百分百适应信息化教学。现今主要运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具备部分优点,可实现知识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在情感语言交流等方面更是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现阶段的士官院校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W相结合的推进方式。

1.2 信息化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虽然信息化教学已经实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对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思想偏差,而这个偏差,归根于教学传播者和知识接受者都在潜意识里质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如何促使大家在观念上快速转变,是信息化教学全面推进实施面临的第一难题。特别是在军事院校的士官教学中,要想让士官学员在“填鸭式喂养”的状态转变为“自己动手吃饭”的状态,必须要有全新的信息化观念作支撑。

1.3 信息化资源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尽管各军事院校已投入了一些人力和物力,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全面应用。主要缘由是信息化硬件资源仍不够健全,不能满足全军信息资源的共享;其次是师资资源不能完全与信息化教学相匹配,部分教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加强。为了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军校教员要充实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精心设计信息化教学情境,精心布置网络平台教学任务,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员。推进军队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2.1 信息化教学是提升士官队伍战斗力的核心

教学模式的改变,已从规模扩张阶段转变为内涵提升和质量提高阶段,且重在技能的实践和应用,特别是在加快教学转型步伐的时刻,军队士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手中的信息化武器装备。而士官队伍的教学也不能局限在士官的某一项技能方面,需适应信息化战场的综合能力,大力开展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着眼信息化战场对士官能力素质的要求,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落脚于培养具有“能打仗、打胜仗”的综合能力士官人才。因此,快速推进信息化教学是现今提高士官队伍战斗力的核心。

2.2 信息化教学是促进士官学员自主学习的基石

信息化教学中信息资源丰富,知识储备量大,有利于战场教学模拟情境的创设。同时,信息化教学模式充分满足了士官需求、注重教学开展的针对性和士官的选择要求,课上学员可实行自己“点菜”,选取自己感兴趣、符合岗位需求的任务和实施方法;课下学员可利用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增强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和适应性,满足“多面向”的教学需求。因此,信息化教学不仅可提高学员信息化素养,也是促进士官学员自主学习的基石。

2.3 信息化教学是促进教员信息素质提高的关键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双向选择互动式的教与学的方式,不再是简单的教员教、学员学,而是因材施教;课堂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房间、某一个训练场,而是全面开放式。这种多科目、多内容、多模式教学形式,促使教员必须由原来的“一桶水”改为“常流水”,这样才能完成课业,隐形的要求教员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素质。因此,教员必须加强信息化技术学习,增强自身信息化素养。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信息化教学打破了军事院校传统课堂的时空界线,学员的思维不再局限于书本和教员的讲解,学员的视觉不再局限于教室内的黑白板,学员的听觉不再局限于教员的提问声和战友的回答声,“个别化”“主动化”“互动化”以及“多样化”成为信息化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模式的显著特点。为了士官信息化教学的推进,首先依托云端构建虚拟教室,拓展教学时间由原来的课堂内到课内外联动,拓宽教学空间由原来的教室到互联网共享,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

3.1 实施方案

在信息化教学情境中,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员与学员的学术交流既可以组合在同一时空下,还可以在时空分离下完成教学。所以,在信息化教学中,学员享受着内容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学习,学员的思维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训练场中。

依托云端构建的信息化教学,注重学员的个性化发展。信息化教学的课堂已拓展到课前,教员根据每名学员的基础和岗位情况,对学员进行教学任务分组,再依据教学大纲和岗位需求制定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并制定信息化的评价系统上传到平台。随后,各小组成员依据分组情况在平台上获取教学任务,组内成员在虚拟教室内展开分析、讨论,对任务进行细化,形成实施计划,也可以划分成子任务,分配给小组成员。各成员初步实施后,确定小组方案后上传平台。教员在平台中获取各组的初步方案,分析检查。课堂中,师生共同商讨各方案的可行性,教员对方案进行点评指导,交流解惑,学员根据指导议案修改,加深对实战化装备操作的理解与应用。信息化课堂持续延伸至课后,各组成员在虚拟教室验证最终方案,并对比前后两种方案,且将总结报告上传平台,作为课后评价的依据。

3.2 实践应用

教学模式是连接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一定的教学理论实施的具体体现,而最终的结果是落于岗位实践。依据本课题方案在某实验班展开,并在学员毕业后的岗前考核进行调查,其中,传统教学中,不合格占2%、合格占32%、良好占48%、优秀占18%;“信息化”模式中,合格占17%、良好52%、优秀占21%。这表明,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可在原本枯燥的业务训练中增加真实台站情景,增强岗位值勤的直观性,使学员毕业后直接上岗。建立信息化课堂评价反馈机制

信息化教学手段打破了以教员、教材、教室为中心的知识传递模式,逐步让位于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创新意识培养模式,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信息化?u价机制。

军事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首先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以信息化技术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是否满足课堂、能否提升学员的信息化战场能力,需要健全的评价体系,促进信息化教学完善实施。评价的实施仍然要以士官学员为目标展开,那么如何判别是否适合,就需学员和教员及时反馈意见。反馈意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士官自我衡量是否达到自己设定的阶段目标,是否提升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二是通过教员观察学员课堂反应、课下探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任务实施结果等。教员和学员共同监督衡量体系的可行性,积极反馈,及时更改,取长补缺,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结 语

信息化教学是部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院校实战训练提供了新的机遇,它为部队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和路径,为信息化战场提供了坚固的基础和保障,未来的教育时代必是信息化教学的时代。但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要在不断完善、不断实践中前进。

主要参考文献

11.《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中职教育 教学模式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教学中的影响

1、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及特点

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而会计信息化教学指的是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技术对教学信息进行归集、加工、传输、储存、共享等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2、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会计电算化相比具有全面性、复制性、智能性、多元性、开放性、渐进性等特征。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课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信息系统》等共同构成了会计信息化教学。

二、中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1、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认识不足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不再局限在专业基本知识本身上,而是定位在综合型、创新型、合作型的人才培养上。目前,国内的很多中职院校在信息教学的模式上,都局限于由“计算机工具”代替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教学,达到了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目的,但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要,在这种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教学中的工作环境、工作背景假设。利用网络技术不断地更新一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实践项目。

2、教学手段单一

会计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这种实践性也进一步加强,但纵观国内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多数的教学手段仍停留在“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虽然也有一部分的电算化实际操作过程,但大多数的实践内容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在两种主流财务软件上进行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产供销、工资、报表等单一的实践项目,教學内容局限于教材与实际社会情况脱节。

3、师资力量薄弱

经过对多数院校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调查,可以明显的看出,本专业的教师队伍相对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数学校的专业老师虽然是科班出身,但基本上都属于出了校门,就进入校门,其知识结构局限与课本,而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但却不能够将实际问题代入到实践操作,更不用说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熟练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计算机系统问题;另一方面是从事计算机教学的老师转变而来从事电算化教学的老师,虽然能够熟悉计算机的相关问题,但不熟悉会计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更无法将除了信息化教学意外的实践会计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

4、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社会等多方面的情况影响,中职院校的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目前的中职生基本上将属于“00后”,这些学生个性较强,自律性较差,没有学习的压力,贪玩。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物质生活的改善让他们没有任何压力,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虽然他们对计算机等网络很感兴趣,但只要涉及到让他们实际动手的时候,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兴趣了。

三、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是1999年提出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目前的会计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针对目前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现状,结合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改革要求,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会计教学模式。

1、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本身的教育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实用、够用的操作型人才,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何完成我们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确定以下几个目标。

1)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

国家规定,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虽然我们中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底子相对薄弱,但要从一开始教育获取学生该证书的必要性,同时也以自身多年的考工经验告诉学生,虽然会计证的鉴定国家通过率很低,但学生在校期间只要能好好把握,其实是不难的,要让学生树立一定的信心,将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作为首要目标。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多数教育是围绕这会计证的取得进行。虽然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拿到了会计证,但进入企业实习之后,我们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欠缺,不能实现学生和员工的直接转换。在校的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种能力不能局限于手工账务处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操作应变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投入一定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需要我们的老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教会学生如何融会贯通。

2、积极改善现有的实习环境

对于中职院校的会计教育来说,很多的观念仍然停留在以前的手工操作中,有的院校虽然开设了会计这个专业,也建立了会计模拟实训室,但这些都停留在手工账的基础上,学生仅仅练习了珠算、手工填制凭证、手工编制账簿等。虽然这些是基本功,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这种教学环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处于信息化的社会,我们更应该注重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让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够模拟企业的实际操作。因此建议设立会计实训室,一个基本模拟实训室,设立基本的企业账务处理沙盘、手工账务流程等模块;一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本着“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原则,引入相关的会计软件,例如会计电算化软件、出纳会计实训软件、基础会计实训软件、中级会计实训软件、成本会计实训软件、会计综合实训软件等,全方位的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职能岗位。

3、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我们中职院校的会计教育普遍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多数的专业教师仅局限雨理论教学,缺乏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在继续完善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架构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鼓励并支持教师走向企业,到实际的工作岗位进行锻炼,熟悉企业里面各种会计岗位的具体业务,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另外可以聘请企业里面的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做兼职老师或针对具体的业务环境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学校和企业的互相交流,明确双方的需求和目标,以便能更好的培养出适应企业的会计人员。

4、加强学生管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中职院校的学生固然调皮,不学习,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部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尽管我们在教学环境、教学理念和师资队伍方面做了那么多的尝试和改善,学生作为整个教育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在整个教学环节是最为关键的地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会计并不是和枯燥的数字在打交道。这就需要在入学之初引入本校以往学生的成功经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从最基本的会计理论教学开始,就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互动等形式进行兴趣教学,使他们觉得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在实际的实践模拟教学环境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引入各类企业的具体模块案例,分配具体的岗位,让他们实际感受企业环境下的会计工作。同时,鼓励并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级别技能竞赛,从竞赛的环境中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庾志;对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思考;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曹文莹;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当代职业教育》2014年第07期

[3]张剑璞;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与推广实施;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12.《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篇十二

1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1) 教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教的教育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成熟的教学活动程序和框架。广义地说, 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框架结构, 突出了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以教育学的观点来看, 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 选择教材, 指导学生在教室和其他教学环境中进行活动或计划的一种范型, 是教育理论的实际操作样式。 (2) 信息化教学, 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教学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 中心词是教学, 信息化是定语, 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教学信息化, 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环节及其状态, 目标是信息化, 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所有的教学环节达到信息化。因此, 教师关注的是信息化教学, 以便更好地上课。 (3) 信息化教学模式, 是指在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教师与学生之间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策略、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的活动范型。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同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将各类教学模式的结构成分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教师是教学模式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教师应成为丰富多变的实践情境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源泉;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工具以及交流与合作平台。

2 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 助力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 若进行切合实际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1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在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说, 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性的变革。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而提出的, 是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素质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作为教师应该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系统的方法兼容各种教育理论的精髓, 来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

2.2 深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系统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最大化。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要制定出优化的教学设计, 教师应注重运用并探索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构建的理念。目前已经形成共识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目的”等要素进行规划设计。但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教师通过对学习环境要素的分析设计, 形成符合教学目标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2.3 注重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 前者营造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智能导师、学习伙伴等重要角色, 发挥着演示、模拟、辅助等重要作用, 因此,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条件。 (1) 要不断完善并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 因为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正常动作的基本条件。从技术角度来看, 各类信息化教学设计都以各自的特点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 只有将各个层面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搭建好, 才能实施信息化教学。 (2) 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 为信息化教学创造应用条件。从教学的观点来看, 信息化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情境、互动、协作等要素构成了信息化学习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教师教学, 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学习。

3 结语

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的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要将其充分运用到中等职业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去。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手段, 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而形成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一种教学理念, 我们只有真正把握它的内涵与实质, 并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 才能创造出有利于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斌.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对信息化教学本质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 2013 (3) :26-30.

[2]郭慧玲, 陈伟.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 2013 (17) :93-94.

[3]王海慧, 于净, 翟菲, 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化数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3 (1) :65-66.

13.《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篇十三

晋江市季延中学 张天来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我校在新一轮综合教学改革中,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文中阐述了我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及我们的一些构想,为全国其它兄弟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我们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 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学校、教师、学生、主体作用、改革

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步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校把加强信息技术在我校教育中的应用作为我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一、建设完备的计算机网络设施,形成完善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体系

硬件设备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我校自开办至今,不断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进行投入,添置现代化的教育设施,现在,我校已拥有一套设备先进、功能完善、使用方便、能及时为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服务的现代化教育设施体系。这些硬件设备为我们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我们还计划进一步投入资金,更加完善我校的教学条件。

1、我校现有的现代教育硬件设施情况:

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包括二个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系统,即交互式多媒体教育技术系统和校园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其中,交互式多媒体教育技术系统采用多媒体控制技术,图象处理传输技术、通信技术等,可使各种教学信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校园内灵活、方便、高效地传输。它使各教室,校长室和总控室连成一体,实现教学资料,设备的总控室集中管理,能方便地进行校园的授课,示范和通过特殊设备观看微观实验教学及实物教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把学校的所有计算机都联成网络,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系统对外通过DDN专线联接Internet访问163网,在内部通过代理服务器,使大部分局域网的计算机都能联接Internet,为师生上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四个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即多媒体电教中心(包括5间多媒体电教室)、教师电子备课中心(本中心有教师用电脑20多台,及种课件制作的设备)、计算机教学中心(含有2间586计算机室128台学生用计算机)、语音教学中心(含有64座位语音教室3间)。

2、我校的软件建设情况

为提高我校现代化设施的使用效率,我校历来重视软件资源库的建设,积极选购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录音、录像片、VCD、幻灯片、投影片、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如CSC电子备课系统、瀚林汇多媒体软件、鹏博士教软件、大百科全书等等)、多媒体制作平台(如几何画板、AUTHORWARE等等)、系统管理软件(如网络管理软件、校长办公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软件和教务管理软件等等)。同时,我们还利用现有的设施,收集、处理、制作各种素材,通过互联网收集各种教学图片、课件、试卷,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截取、制作影像资料,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进行收集图片,我们还把各学科老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收集、整理。所有这些资料都是我们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宝贵财富。

二、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引入课堂,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育中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在信息极大丰富今天,学生有获得丰富的知识信息的各种渠道,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和创造,参与各种活动。为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需要,我校决定加大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力度,具体做法是:

第一, 加强领导、制定措施来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我校有着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大量丰富的电子图书,我们要求教师大胆地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利用校园闭路电视、局域网、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开展声形并茂、视听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学会从繁重的重复的传统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如何分析学生、如何优化教育资源、如何诱导组织学生活动、如何发展学生能力上。教学设计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以创设情境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为提高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我们将把老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优挂勾。

第二, 大胆偿试,不断创新,建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成为意义建构的主体,而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一名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中教师主要是利用教学设计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此种教学方法有益于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多媒体的交互性可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决定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难度,实施因材施教;还可以利用自动评测系统准确评价学生学习的情况,解决教师既繁重又不科学的评价问题。校园网络资源环境的建立促进了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的确立。学校的网络资源不仅仅是为教师备课使用,也提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师生可以在(电子图书馆)中查到各学科相关的资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效率,拓展了知识面。同时,校园网络资源环境的建立,改变了师生之间位置关系,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意义建构的主体。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灌输者而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我校校园网络资源环境建立后,要求老师教学设计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创设情境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我校新型的以学生认知为主体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形成,由传统的内容导向教学逐渐向目标导向教学过渡。

三、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学校决定为学生更好地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提供了一切方便条件,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对学生开放。让他们利用素材库设计制作自己的网页、班级网页,利用几何画板处理各种几何图形之间关系,利用动画制作来印证自己的想象,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学生可以在各终端将网络上信息、电子读物上信息下载,编辑到自己的网页、幻灯片中。让他们使用数码相机、照相机、摄像机采集信息,加工整理,进行文件编辑,制作小报和电视节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新的想法、新的构想,用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并进行了信息发布,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培养。这个过程将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都普遍地得到了有效提高。

学校将通过学生网页大赛选取优秀网页在校园网上发布,并定期进行更换。学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网站。教师的优秀网页、论文、电子教案,师生优秀的幻灯片、学生小报,学科网页以及心理咨询室、德育天地等,都在校园网上发布,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 让学生在校园内利用校园网的应用,突破空间的围墙、时间的界限,促进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网上交流。全校师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收发和聊天室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师生网页进行交流。要求教师的网页、幻灯片与自己本学科教学紧密相联,网页中教师将畅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对教学的反思,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照、艺术照传到网上,作为送给学生的礼物,使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更为融洽,拉近了师生心灵间的距离。

学生将在校园网上感受网络文化的熏陶,查寻法制长廊,增强法制观念;进行音乐欣赏,陶冶自己的情操;在音像资料馆和电子图书馆中,搜集与自己学科知识内容相关资料;同时学校还将培养学生在网上进行信息发布的能力和公告板的使用能力。校园网上有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信息资源,学生的聪明才智将在校园网上展示出来。

校园网络资源的充分应用,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会学习的能力,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

四、加大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水平

教师因素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促进我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决心继续加大培训教师计算机知识的力度,同时,从思想上进行发动,使用他们意识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

1.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首先、我们将继续培训老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把抓教师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突破口,要求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规定所有35岁以下的老师,今年要拿到等级考试证书,45岁以下明年要通过等级考试,到全校老师要全部通过等级考试。其次,我们将扩大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培训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培训,要求,我校的所有教师都要懂得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教学资料。同时,我们还将加强课件制作培训,为提高我校课件制作的数量和质量,适应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我继续培训、提高老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内容包括photoshop,“几何画板”,powerpoint,Authorware,多媒体素材的采集等的使用。对于计算机水平较好的老师,我们还将对他们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学校将不定期地派他们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和交流,以此来推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进步。

2.教学思想和方法

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计算机应用于课堂, 不仅仅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点和思想。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一成不变, 教师就会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 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独特潜力, 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这实际上是用新瓶装旧酒,势难取得

[1][2]下一页

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将抓好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通过大会的宣传、教研组会的研讨、公开课、示范课的开展来形成一个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份围和紧迫感。

信息社会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学校改革的突破口,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刘儒德[作者简介] 张天来,87年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现为晋江市季延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学校电子备课组及劳技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撰有论文《坚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素质》,《谈谈中学计算机教育》等多编论文。

14.《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篇十四

推荐阅读:重视学员的多样性需求,采取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一合作式学习法。打破传统教学中“齐步走”的局限,根据学员的多样性需求去选择和应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一合作学习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

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诸多新的挑战。当前,在军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背景下,主动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应对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严峻挑战,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信息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手段的挑战

尽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优化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平台,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并不充分,主要表现在:

1.面对教学对象思想需求的显著变化,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不高。作为新型教学工具,多媒体给军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然而,新的教学手段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喧宾夺主,教员对多媒体依赖性大,教学互动不多。教员或者片面追求制作华美的课件,或者成了播音员和解说员,忙于操作多媒体,“照屏宣科”。在这种情况下,承载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只是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方式的翻新而已。

2.面对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教学手段创新滞后。尽管我军院校大多已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教学平台,但网络教学的先进性和网络教室的教学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目前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两种实现形式都存在弊端。以视频会议系统为主的在线式网络教学,虽然突破时空限制而扩大了传统的课堂范围,但其仍以教员为主,并未突破传统单向模式;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学习效果依赖于学员的学习自觉性,不利于激励那些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学员。二是资源趋同,未尊重学员的差异性,没有区分层次,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军校之间没有建立起一种马克思主义课程资源库共享的平台,网络交流资源不够丰富。

3.面对信息社会多元文化、多种思潮的冲击,信息舆论的教育引导手段单一。当前,教育认知环境日益复杂。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趋利化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极端化的个人意识等都在信息传媒的作用下,对军校学员造成了潜移默化的“软杀伤”。学员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不代表认同马克思主义,他们更希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然而,由于所学政治理论没有充分内化,学员易受多元社会思潮影响,在海量信息冲击下,造成信息压力和信息选择困难,容易偏激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如今,在网络、报纸、杂志等传媒上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解析现实问题分量不足。专题网站提供的参考资料和理论动态更新迟缓,无法满足学员好奇心强、感觉敏锐的特点,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学员的吸引力。

二、加大教学手段的信息科技含量。走信息教学与传统教学复合发展的新路子信息化条件下,必须重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科技含量,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1.构建开放的交互式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创新网络教育载体。交互式网络教学是一种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理念引导下,基于网络和课堂双重环境下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以知识的协作学习和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与学多向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与教学平台口。第一,在教学环节上,实现学员课堂自学、课堂讨论、教员指导环环相通。网络多媒体语音教室应为师生提供上互联网的机会,教员可要求学员登录教员推荐的权威性网站或自由上网,浏览、查找资料,鼓励学员将他们搜集到的权威资料放置于公共资源平台与其他同学共享。学员在参考大量资料后,可在教学平台上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员可随时点评或就此组织课堂讨论。第二,在教学主体之间,实现教与学多向互动交流。依托语音聊天系统、聊天室、QQ、MSN等网络技术,开通由网上交流、对话等组成的交互平台是网络教学系统的关键环节。学员不仅可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经验置于讨论区,让其他同学点击“回复”并加以讨论,还可向教员和同学提出疑问。教员也可设计主持人式的课堂教学,通过必答、抢答等环节,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此外,教员教学博客的开设也成为互动教学的重要组成。第三,在网络教学资源上,紧贴学员思想实际。由于教员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整体框架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及理论辅导资料放置教学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方便学员查阅,也可通过语音聊天、网上问卷等形式了解学员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及其所思所想,力求让教学内容、课件制作、多媒体资源贴近学员的思想实际,在讲授及讨论环节及时回答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第四,在教学时空上,完成从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和课外交流的延扩。网络课程的建设可以使学员在课下通过视频点播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员开设在线辅导解答学员在课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问。第五,在考核方式上,建立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绩效考评体系。为激励学员积极参加网络教学,除了传统考试方式外,调查报告、小论文及学员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等都可被纳入新的考核体系。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将学员的网络学习记录及教员点评情况公布出来,不仅保证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还可鞭策学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集体学习及研究性学习。

2.优化教育专题网的宣传阵地,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题网,是占领信息时代理想信念教育主动权、增强主旋律在互联网的辐射力量的重要方式。专题网的建设要注意发挥两方面功能。一是注重优化专题网教育内转自http://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教育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育活动,使之成为网上理论教育的强磁场。例如,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基地,南京政治学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网站——军旗网的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信息化教育典范。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群体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答疑组,利用教授在线、学科论坛等栏目,获知学员和基层部队官兵的思想与意愿,及时答复他们在网上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3.开设全军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云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在推进专题网教学逐步进课堂、互联网有限进军营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整合军队网络资源、开发军队网络功能,使之更好地为学员学习成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服务。“云教学”是采用“云计算”的技术方法,把成千上万的数据中心的计算机集群组成一个能记录并处理海量信息的强大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云教学平台”,教员和学员通过电脑从任何地方接入,都可利用“云”的飞快运算和卓越性能,共享全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上资源。云教学平台的优势体现在:第一,教学成本低,克服了“信息孤岛”的困难。云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全军统一开发或由几个教学单位联合成立工作小组开展创新,技术攻关力量集中。他们不仅可将云教学的操作界面以更加清新、亮丽的视觉效果多样地呈现在学员眼前,吸引他们的关注,还可开发除题库型、辅导型软件之外的游戏型、模拟型等深受学员喜爱的教学软件资源。例如,可将马克思、恩格斯以flash动画形式形象生动地讲解马克思主义,这种动画片连续剧式的网络专题讲授会大大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教员可进行上传教学视频、课件、教案及案例链接,制作网络考试系统等基础教学工作与其他学校实现共享。第二,学员可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认知风格及学习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第三,云教学平台还提供了联合各军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平台,如知识竞赛、创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刊、经典影视展评论大赛等,丰富学员的学习生活。

三、创新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适应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增强理论教育实效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创新以教学媒介为载体的物质化教学手段,还应及时改进非物质化教学方法,创新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适应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1.紧贴学员思想动态,实施基于情境的PBL网络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为组织形式,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方法,是国际流行的一种教学策略。然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仅仅“基于问题”是不够的,要使学员能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还要看“基于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环境的一种活动,是个体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教学必须情境化或与情境相关”。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不能回避现实,而是应高度关注学员的思想动态,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充分考虑“问题丰富性”与“情境真实性”的二维状态。在PBL的网络教学中,教员应尽可能地利用网络资源,为学员创设丰富且真实的问题情境,将学习难点、学习重点衔接于学员关注的、源于真实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再通过学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员在发现、理解与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高阶段思维能力。

2.重视学员的多样性需求,采取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一合作式学习法。打破传统教学中“齐步走”的局限,根据学员的多样性需求去选择和应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一合作学习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任务彼此交互和合作,互促互进,以达到深刻理解与掌握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网站的块状分布为呈现教员提出的多主题、分层次的学习任务提供了条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下,教员把总目标细分成若干目标,并把这些小目标通过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学习“任务”针对性地分配给认知能力参差不齐的学员,并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学员因此不再是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作为有着相同认知结构、认知习惯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角色参加广泛的主题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还可在教员的指导下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在一系列讨论和研究后,学员可将得出的较为成熟的结论以论文、电子文稿或网页的形式提交学习成果。这不仅有利于学员自主学习,而且能够相互促进。网络聊天室、BBS论坛等基于网络的人机、人人互动方式为任务驱动一合作式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学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学习及复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教员辅导的范围,从而高效益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15.病理生理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篇十五

1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信息化教学就是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医学教学之中, 从而达到新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课堂授课的模式, 更从观念、内容、过程、方法、评价等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信息化教学具有信息源丰富, 有利于创设情境;分层次交互, 有利于因材施教;个性化探索, 有利于培养创新;多形式互助, 有利于协同合作等特点。

2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 它是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网络多媒体技术广泛地运用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 无论在开启学生智力、引导学习思维、增长学生才识等方面, 还是在组织教学,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 都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使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 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更加多样化。

2.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图片和动画等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验演示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基础知识与最新进展相结合;把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注重刺激思维, 培养相象力、创造力, 知识点内部及知识点之间均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1]。例如, 学生在做动物实验之前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基本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还可从中发现问题, 提高实物实验的效率。

2.2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优化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化教学的思路下, 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网上的网络课程平台和“军队网络教学应用系统”, 既与本课程内部相关知识点的纵向相关, 又注重与我校其他学科的网络资源库横向联系, 在不同知识点章节、不同知识领域之间跳转, 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 良好的实现知识的逻辑联接和学科的交叉融合。以网络资源为补充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 教师可在网络课程中的专家论坛区内解答问题, 真正体现了“以教导学, 以学促教, 教学相长”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信息平台内置的分析系统还可对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反馈和监控, 这样就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 以及对授课的满意程度, 帮助教师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 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意愿达到和谐统一。

2.3 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现代医学教育对教师知识储备和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师的教学准备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当前最新的研究前沿、热点问题及研究成果及时介绍给学生, 同时也加快了教师的知识更新。成功的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精通本专业学科的知识, 还要掌握计算机、图文编辑、心理学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在无形中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我们在讲解血氧指标相关内容时就采用了精美的动画来分别解释每个指标的意义, 使本来枯燥的概念和数字变得生动易懂、便于记忆。

2.4 为病理生理学教学提供新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思路

先进的信息技术赋予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新的内涵、手段、方法等, 使得其形式和旨趣都焕然一新。基于网络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可谓是大相径庭。传统的课堂讲授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 而在网络环境中, 则可突破传统课堂人数、时间、地点等的限制, 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功能进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别指导教学也突破了传统的一对一的低效率个别指导教学, 而是更多的通过互联网软件、聊天室、邮件等实现因材施教;自主型教学也不再是定时、限时地提供资料信息、辅导的形式, 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一套信息化教学的软件和教学资源库, 创建一个全天候的含有教学内容、学习指导和网上自习资源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自学课程内容并开展网上讨论答疑、辅导等。我们曾在本科生中进行了病理生理学信息化教学的试点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

3 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需注意的问题

3.1 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合理应用

多媒体课件是信息化教学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3]。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注意三个方面:①避免把教科书和教案简单转变为多媒体课件的翻版。有些课件内容简单, 只是大量堆砌教科书的内容, 重点不突出, 没有把图、文、声、像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课件显得死板、枯燥, 提不起学生的兴趣。②避免片面追求媒体的多样性, 设计过于花哨, 使学生的兴趣都集中在图、文、声、像、动画等直观形态的非教学内容上,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是提纲式的, 是重点、难点的简述, 尽量减少文字的堆积, 合理地将图文与音、像、动画结合于课件之中。③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在课堂中还要适当穿插其他适宜的教具、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等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讲授的内容应该控制在课堂教学时间的70%左右, 利用剩下30%的时间进行师生的相互交流。

教学课后的评价及信息的交流也十分重要, 对于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好坏, 能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学生的反馈评价很有价值, 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及与其他教师间的合作, 找出差距与不足, 不断改进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以提高教学质量。

3.2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现状的教学模式

对于军队院校, 由于信息安全的需要对上因特网有较多限制, 需要充分考虑军队院校的实际情况, 确定适合现状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确定了以校园网的网络课程平台和“军队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作为进行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支持系统。

我校安装的总参军训部研制开发的“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功能较齐全, 资源库中有网页版教材、讲授视频、教材PPT、题库、相关网络资源、基本文本、图片、动画等可供学员进行学习使用。结合课程信息资源库, 可配置出课程的虚拟教室, 虚拟教室包括基本教材三大件 (网页版教材、讲授视频和教材PPT) 教学提示、实时教学、讨论交流、作业、答疑、测验、笔记本、日志、相关资源和效果分析等功能。在该平台上, 教师和学生网上交流方便、快捷、可行, 开拓了学生的交流范围, 创造了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 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习主体意识。

3.3 注重病理生理学课程资源的建设、更新与维护, 加强病理生理学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持能力

在确保病理生理学信息化教学环境高效、平稳、可靠、顺畅的运行情况下, 要定期对病理生理学课程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更新、维护与质量检查, 要积极更新课程的信息资源, 确保基本教材、理论内容“与时俱进”,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结构精良、功能强大的良性循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同时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他们对网络教学、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以利于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庞大的教育信息化工程, 我们要通过不断优化, 加强应用, 努力构建一个能够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高质量教学环境。解决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应用瓶颈, 真正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 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方案配合传统教学, 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 使抽象的内容易教、易懂、易学;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了个性化教学的理念, 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教师的知识更新动力, 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及时掌握了教学效果, 达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这种利用以网络课程、校园网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课件等海量信息化资源, 补充、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已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探索和实践, 必将为开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形式提供经验和思路。

参考文献

[1]罗玉玉, 张文成, 孟祥艳.网络环境下病理生理学研究性学习平台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2) :197-198.

[2]董明清, 李志超, 刘毅, 等.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 2002, 4 (3) :210-211.

16.《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篇十六

关键词:英语学习模式;素质教育;学习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学的发展以及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对医学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也日渐增高。英语是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更是医学院校学生要学习国外治疗和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使用先进医疗器械,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的必备工具之一。

一、我国医学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对医学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有助于专业学习和研究,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动态,有利于今后的求职和继续深造。还有些学生对英语语言及英语文化感兴趣。他们希望了解西方世界,加深对其文化内涵的了解。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也使医学院校学生较重视英语学习。

尽管很多医学院校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英语,而且许多已经通过了四、六级的测试,但他们的英语仍然停留在书本上和试题上,仍不能流利地阅读专业英语文章和书籍,听不懂外籍专家的英文报告,仍不能进行正常的英语交际,即便是大多数博士生在相关课题的领域用英语交流也很吃力。

二、目前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缺陷

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利用这一语言工具以获得更多的先进知识和实用的技能。但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主要是公共外语教学。即主要是为了考试。目前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片面追求通过率,忽视基本能力的发展

由于社会对四、六级证书的普遍认可,许多医学院校为追求通过率,创造许多应试的教学技巧.如题海战术、寻找出题规律等,而忽视了素质教学。而且四、六级试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语言应用能力的测试。以语篇阅读为例,其测试题目往往只注重于某一行或几行、某几个词汇或短语所表达的意义,而忽略了整个语篇的意义,更谈不上使学生体会到语篇的“言外之意”或“由此及彼”的深层意义了。这样,由于试题的导向作用,也造成了学生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忽视。

(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调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部分课堂依然是教师“一言堂”、“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景象依旧。如精读课上,教师对单词和课文进行按部就班的、填鸭式的翻译讲解,学生只是盲目地接受知识,大部分学生处于消极状态。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三)教材内容单调,课文内容脱离实际

我们目前使用的多数教材体现了基础词汇和基本语法的重要性,对医学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的教材更换率低,内容陈旧,使学生兴趣索然。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的语篇都以文学作品为主,科技类、人文学科类语篇数量不多,因此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四)课程设置单一化

由于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只是公共英语教学,而公共英语教学通常又只集中于精读课,泛读、听力、口语、跨文化课程几乎被忽略,即使教师想涉及,也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兼顾各种语言能力的训练。医学英语的课程常常如蜻蜓点水般只是教授少量医学英语词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实际需要。

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

鉴于目前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缺陷,笔者认为可以探讨、使用以下的教学模式。

(一)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学生未来对英语的使用决定了他们在校时应首先培养阅读能力,这也正是他们必须通过的四、六级考试的主要题型。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辅助他们阅读大量的医学材料是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要通过阅读本身来训练的。教学模式宜课堂讲授和课外训练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研读相结合,语言学习和专业应用相结合,资料阅读和获取信息相结合。课堂上对精读课文进行精读,包括寻找主题、分段、问题讨论、总结大意、复述课文等;课后阅读背景知识资料及其它泛读材料。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真正理解语篇所传达的内容,而不是执着于几个词汇或句子,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及培养专业信息交流能力

语言之于医生,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可见,医学院校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长期以来的填鸭式英语教学造成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较低,即使是顺利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学生也难以顺畅地进行口语交流。因此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来使英语课堂活跃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可以按小组进行专题讨论,然后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言的机会。实践中应力求形式多样化,讨论的内容应难易适度,讨论的问题也应由易到难,并在讨论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使学生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增长交际能力,为学生今后能准确、流畅地用英语进行医学主题交流做好准备。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

医学是一个发展迅速、不断更新的行业,因此需要从业者不断学习、提高。对医学院校学生来说,离开大学、踏上工作岗位不但不是学习的结束,相反,是更深层次的自学的开始。因此,自学能力是医学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应着重培养的。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制定出短期规划、长期目标,并要求学生围绕自己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查阅工具书、选择合适的课外材料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能力、定期自测评估学习效果、查遗补缺等。所有这些都是对自学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从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全面地看待人的健康与疾病。从医治疾病为主导转变为医护身心健康为主导。新的医学模式不仅要求提高医生的技术素质,而且要求提高医生的人文素质,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外语教学还有着另外一种功能——“整体教育功能”,它可以使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世界,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增强和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更好地理解他们所从事的医学事业。

(四)设置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后续教学模式

大学基础阶段英语通过四、六级考试后,高年级不再开设英语课,英语在随后的大学学习中几乎被置之一旁,这极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在高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和高级英语课极为必要,这可以保证学习内容上的连续性和实用性。后续教学由英语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引导学生在英语应用与提高方面下功夫,使学生顺利地从公共英语的学习转换到专业英语的学习,并且学有所成。在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英文版的医学专业教材,教学内容应涵盖与专业相关的普及性与实用性的内容,如生活医学常识、医学文献阅读、国外最新医学动态、国外医学研究方法介绍等,而不是仅仅教给学生几个专业英语词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师资来完成这一任务,可以选用在英语国家真正参与过相关工作的归国人员,或者选送一批专业知识过硬、英语基础好的骨干到国外深造,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医学英语师资队伍,以保障医学院校学生在校以及未来医学英语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应惠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

[3]万莉.讨论式英语教学模式探析[A].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论丛[C].1999.

[4]罗良功.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论丛[C].1999.

[5]外国语.特约评论员.外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外国语,1999,( 3 ).

17.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开发模式 篇十七

一、基本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二、开发模式

1、教学目标分析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对教学活动展开后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一个整体描述,可以包括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学会什么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以及潜在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2、学习问题与学习情景设计

学习问题(包括疑问、项目、分歧等),这是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学习者的目标是要阐明和解决问题(或是回答提问、完成项目、解决分歧),信息化学习就是要通过解决具体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来达到学习的目标。

3、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的设计

从设计的角度看,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组合,这种组合实际上是旨在实现某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活动发生时,学习环境又被称为学习情境(learning context),其中必然包含人际关系要素。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活动。在设计时也应考虑人际支持的实施方案,但人际支持通常表现为一种观念而不是具有严格操作步骤的实施法则。由于学习环境对学习活动是一种支撑作用,学习环境的设计必须在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设计的学习环境能支持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支持的程度如何。

4、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

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应归因于这种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这种相互作用便是学习活动。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内容来看待。学习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协作的。群体协作的学习活动表现为协作个体之间的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的形式

18.《信息化教学模式》读后感 篇十八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网络动画视频短片《护苗·网络安全课》。这个视频共5集,分别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远离不良信息”、“防止网络诈骗”、“拒绝网络欺凌”“抵制盗版出版物”。通过观看简洁熟悉的动画画面,聆听简单明了的解说词让我知道了个人信息包括哪些内容,了解到了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学会自觉抵制互联网不良信息,也学会如何应对常见的网络诈骗和如何正确处理网络欺凌。

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最喜欢“抵制盗版出版物”,因为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自然少不了购买各种各样的书籍,我一般会选择一些规模比较大和信用比较好的网上书店购买。首先看外观。正版书给人整体感觉就是整洁,板正,大方,而盗版书从外表看就不整齐。其次看纸质。正版书都是好纸,稍重,而盗版书用的纸特别薄而且轻。还有看清晰度。正版书翻开字迹特别清晰,油墨喷的特别均匀,而盗版书字迹比较模糊,油墨有深有浅,整体感觉印刷比较粗糙。最后看价格。你去买书时,如果是正版书一般是9折,甚至不打折,如果半价以下的新书,或者更便宜,那不可能是正版书了。所以从价格上是能看出一部分。如果发现盗版书,我们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打击违法行为。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的探索下一篇:党建3十x红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