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创新文献

2024-12-01

教育管理创新文献(共8篇)

1.教育管理创新文献 篇一

一、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朱仁宝认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四大支柱”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四大支柱”的基石是教师的高素质。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提升国家的教育实力。

我国的教师教育提出比较晚,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以“教师教育”替代了长期使用的“师范教育”的概念,我国开始进入教师教育的阶段。教师教育创新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则呼唤着教师教育的创新。我国完成了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探讨这些问题的文章也纷纷出现。

二、研究现状

1.比较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分析教师教育的特点

黄葳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潘懋元、吴玫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刘开源的《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以及肖爱芝的《对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思考》等探讨的都是这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他们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内涵丰富,在内容上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从顺序上来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层次上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包含教学职业的职前、试用和在职等层次。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我国的教师教育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教育要专业化。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主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两个方面。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专业前沿知识。这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基础内容,也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内在表现。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力、积极的应变力、独特的创造力。教师通过专业的教育与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形成教育教学的专门技能、养成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专业素养,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教师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的课程是三个相互联系的系列:教师专业知识课程系列、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系列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系列。教师教育就是实施这些专业教育的活动。

(2)我国的教师教育是开放、多元的教育。我国的教师教育不再仅仅是师范大学的专利,各类综合性大学、专门性大学都可以成立教育学院,那些愿意当教师的各种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学校的教育学院里接受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的渠道被拓宽了,教师的来源日益多元化。

(3)教师教育是终身教育。潘懋元和黄葳等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不再是职前教育,而是终身教育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信息的有效手段,因此肖爱芝等提出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传统的传播知识的技术已经落伍了。

(4)教师教育注重质量教育。多数研究者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最显著的是不再注重数量而是侧重于质量。教师供求关系的基本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并且随着社会上公众对其子女教育期望的提高转变为永恒的质量矛盾。

另外,黄葳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师培养活动,肖爱芝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法制化,这些新的观点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教师教育的发展。

2.探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促进教师教育创新

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励如孟指出:新时期,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方针,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宗旨,以骨干教师尤其是农村骨干教师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他们认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很多途径,比如,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抓好常规教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等。而他们一致认为创新教师教育才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根本,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1)教师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功底,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能胜任教学工作就必须有坚实、宽厚的知识功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补充自己的知识,这符合现代教育观,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发现真理、探索结果的方法最重要,教师只有具备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工作。

(2)教师教育工作要高举质量的大旗,以提高教师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为导向,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最终目的,而全面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3)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许祥源等认为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范大学,来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师范大学可以通过加强学术研究,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可以提高综合化水平,创设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通过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注重教师教育课程与学术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对我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创新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文章只局限于问题的一个方面,真正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很少。很多研究者探讨的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或者是如何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而将二者联系起来专门探讨如何通过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的素质或者如何通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章却很少,而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今天的教师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的教师教育改革是世界性的,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教师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正在面临着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如何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一些解决方案流于书面形式,没有实践意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人才流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反复的探索中才能找到答案,而且要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决不是说只要人才流动了,就能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了。教师教育创新需要创新型的教师,要加强教师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怎么样加强?人人都有创造力,但是创造的程度有差异,要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达到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则需要有专家型的领头雁,那么又如何培养这样的领头雁呢?研究者甚少。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并提出了很多培训的方法,但是,如何才能保证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能“训之有效”呢?这就很少有人涉足。

9月22日,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与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教育家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此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首先,师范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其次,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有力地了教育创新;再次,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在社会上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在呼唤着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我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必将推动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J].人民教育,(9).

[2]朱仁宝.现代教师素质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黄葳.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教育,(6).

2.教育管理创新文献 篇二

关键词:电影教育,教育电影,被引分析

从电影诞生之日起, 电影作为教育的手段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国内对电影人才的教育也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展开。

1 数据来源

通过在“超星发现系统”中进行搜索, 去掉剧本、电影产业、教育事业等与电影教育相关度不大的内容, 共筛选出关于“电影教育”方面的图书共有127本, 大约3万余页。

这些文献的出版时间跨度很大, 从1916年到2014年皆有文献出版;文献类型也非常广泛, 有专著、译著、论文集、年度报告、名录、法规等。

2“电影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

提及“电影教育”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电影的教育作用, 二是电影人才的培养。

2.1 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

电影除了娱乐功能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

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成立, 蔡元培任教育部部长。1912年1月30日, 他发电文致各省都督府筹办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 亦为今日之急务……或兼备有益之活动画影画, 以为辅佐……”这段电文“活动画影画”就是指电影, 提出了“电影”作为社会教育的手段, 这说明电影从20世纪初就开始承担了教育的功能。

1918年, 教育电影就开始登上中国电影创作的舞台;20世纪30年代初, 在国外利用电影手段辅助教育成果的诱发下, 教育救国理念深入人心, “由政府官员、教育专家、电影事业家、社会活动家、高校教师、社会慈善家等各方人士在1932年7月成立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并倡导和推广教育电影的摄制与理论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 各电影制片厂陆续拍摄了积极向上的教育电影宣传新中国的教育政策以及普及科普教育等。

2.2 电影人才的培养

20世纪初, 电影由海外传入中国, 并得到了充足发展, 但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并不具备培养电影人才所需要的师资和经验。因此在相当长的阶段中, 电影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依靠电影工业内部进行培养的。现代教育体制下的电影人才教育与培养则起步较晚。

“电影教育”方面的专著、论文集也是从这两个方面的含义进来研究电影教育。

3 出版时间分析

这些文献里最早出版的一本就是1916年由通俗教育研究会出版的唐碧译述的《调查日本社会教育纪要》, 这本书共分35章, 介绍日本的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及名胜、音乐、戏剧、电影、通俗教育等。主要从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上来分析的电影教育。

1932—1939年, 由于教育电影运动的兴起, 关于电影教育、教育电影的研究蓬勃发展, 这方面内容研究的专著、论著、译著出版数量也随之上升;在这个时期内共出版40本, 包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员名录》、徐公美著的《电影教育》、刘之常编的《电影教育的实际和设施样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著的《电影事业之出路》等。

1940—1948年出版的关于“电影教育”方面的图书较少, 仅有4部, 其中有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的《电化教育》, 陈沂著的《电影教育》, 舒新诚著的《电化教育讲话》,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编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等。

1950—1977年, 关于电影教育研究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科学教育电影方面的问题, 共有5部;包括苏联叶甫盖尼·阿列克谢耶维奇·普列奥布拉仁斯基著的《科学教育电影》等、沈风威等翻译的《苏联电影教育》、中央电影局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总编辑室编的《科学教育电影参考资料》, 洪林等著的《科学教育电影创作问题》,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的《积极发展科学教育电影》等。

1978—1980年, 北京电影学院分别编译了非洲、比利时、法国、日本、印度、墨西哥、瑞典、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电影教育情况, 编辑出版了《电影制作者的教育》上、下辑两册。

1982年和1989年, 《电影通讯》编辑室编辑了《科学教育电影创作谈》1、2两册。

1991年到1996年共有4本相关书籍出版, 主要有李晨辉等编译的《美国大众传播学教育概况》, 黄云一等编著的《电化教育技术》等。

2000年以后, 电影产业的发展, 导致电影人才的严重不足, 对“电影教育”的研究非常迫切, 大量论文、专著也随之出现。

2000年至今共有68本相关著作出版。其中2000年到2009年出版的图书主要有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旧中国的文化教育》, 王民主编的《电影课优秀电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实证研究》、鲁明著的《经历》等。

根据这些图书的出版时间做成图表如下图所示。

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 20世纪30年代, 对电影教育的研究是一个高峰期, 当时教育电影协会的成立还有相关电影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形成;2004年后对电影教育的研究又开始重视起来, 2012年达到最高峰。由此可以看出电影产业发展及对电影人才培养需要的变化。

4 被引分析

经过统计, 这些图书共被引680余次。下面选取引用次数较多的10本书进行介绍。

其中被引次数最多是1940年出版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的《电化教育》, 共被引73次, 这本书共分我国电化教育现状、电影主要机件使用与管理法、收音主要机件使用与管理法、电化教育实施法、国内重要教育影片目录5章。

被引67次的《有声的教育电影》是被引排名第二的图书, 这本书是由陈友松著, 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的, 共258页。其中引证图书57次, 引证期刊等10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电影教育的地位、世界各国电影教育的现状、教育有声影片的制造、视听教育行政、中小学有声电影教育的实施、大学及成人电影教育的实施等12章。

徐公美是民国时期电影教育的积极倡导者, 对早期电影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33年他所著的《电影教育》一书, 218页, 共被引51次, 其中引证图书32种次, 引证期刊等19种次。

2005年出版的赵惠康, 贾磊磊著的《中国科教电影史》被引46次, 其中引证图书14种次, 引证期刊等32种次。这本193页的图书按时间顺序, 从1918年中国科教片诞生之日讲起, 直至2005年, 对中国科教片的历史做了全面回顾与总结, 共分中国科教电影的兴起、发展、厄运与复苏、复兴、市场化道路和现状与未来等六章内容。这本书在短短的十年间就被引用46次, 说明了它的影响力比较大。

与《中国科教电影史》同样被引次数的是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谷剑尘著的《教育电影》。这本书共分12章, 论述教育电影的意义、分类、目标, 介绍各国教育电影运动概况、中国教育电影的方针和问题等。引用这本书的图书共有22种次, 期刊等共有24种次。

1939年出版的论文集《抗战与艺术》被引次数也是46次, 这本论文集共分美术、音乐、电影、文艺4章。其中第三章电影部分收录了魏孟克的《关于抗战电影》和许幸之的《战时电影的摄制方案》, 《关于抗战电影》讲述电影作为教育宣传的工具, 对抗战的作用。这本书共被其他图书引用46次。

长征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经历》一书由鲁明著, 被引25次, 引证图书21种次, 引证期刊等4种次。这本书约26篇文章, 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延安电影团的成立、艺术成就及意义等;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电影教育;第三部分为作者的感悟与经历。其中“中国电影教育”这部分共有四篇文章:《流长, 柢深———我看中国电影教育》、《种花留与后来人———写于孙明经电影观后》、《孙明经先生的坎坷与辉煌》和《延安时期的电影教育》。

1937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六届年会特刊》共被引18次。这本书分筹备经过、大会记录、论文等六部分。其中论文收《中国电影的动向》 (葛伟昶) , 《电影教育年的展望》 (徐公美) , 《教育电影的理论及其在视觉教育材料的地位》 (范德盛) 等15篇。

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友兰编的《电影教育论》共被引18次, 其中引证图书15种次, 引证期刊等4种次。这本书分何谓电影教育、电影在教育上的效能、各国电影教育概观、我国电影教育运动的鸟瞰、电影教育的设备法及教学法、电影教育研究的资料等八部分。附教育部电影教育委员会规则等。

1933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著的《电影事业之出路》仅仅有14页, 却被引16次, 这本书讲述电影在教育上应负的任务和电影事业在营业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

5 结论

首先, 由电影研究图书的出版数量、趋势及被引情况可以看出, 对电影教育两个方面的研究 (电影的社会教育和电影人才的培养) 在20世纪初时基本均衡, 到了2000年以后对电影人才的培养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

3.中学国学教育中的“文献意识” 篇三

国学 文献学 国学教育 文献意识

一、中学阶段“国学”教育的现状及改善目标

国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配合,但目前国学教育的核心阵地还在学校。然而,当前国内学校教育中的国学教育情势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国学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不对接(包括国学师资力量的薄弱,合适教材、教学大纲的缺乏等),大、中、小三级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分工不明,此外还有具体教学过程中重形式轻内涵、重目的轻过程、重道德教化轻学术传承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惯性之外,还与我们对国学内涵及国学教育目的的定位不当有关。就“应试教育”与“国学教育”无法对接的问题来说,矛盾的根源是现行教学大纲及考试制度对“国学”的无视,同时还有一段时期以来重科学实业轻人文精神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在相关制度、政策及法律法规方面予以关注,但就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人口压力及其它社会问题来看,短期内应试教育与国学教育的对接问题还无法解决。

既然无法从上而下进行改革,我们就需要探索自下而上的技术手段,力求在现行政策内革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我们认为,要改变国学教育中大、中、小三级教育中国学教育分工不明、重形式轻内涵、重目的轻过程、重道德教化轻学术传承这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国学的基本内涵和国学教育的目标任务。我们要认识到国学不仅是历史文献、国故经典和道德精神,同时也是国家学术和文化的传承。国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通过经典诵读、仪式复原最终达到精神陶冶或者道德约束力的提升上,还需要将这些有意味的形式融汇到“文化精义”的传承创新上。明确了这两个基本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界定大、中、小三级学校教育在国学教育中承担的任务。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应着意于国学启蒙,可通过经典诵读、国学文献(包括纸质文献和器物)认知来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中学阶段则应当着意于国学意识的培养,即在兴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发现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养成问题意识,并逐步形成以文献诠释历史及社会生活的思维习惯;高等教育阶段则应将国学意识变成专业的国学实践能力。即能用有效的学术方法、广博的学术视野对国学“辩章学术,考镜源流”,最终实现国学精义的传承创新。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学阶段上承小学的国学启蒙,下启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学术教育,是国学教育的基础与关键。

我们认为,中学阶段的“国学意识”培养,主要是对国学的“文献关注意识”、“问题诠释意识”以及“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国学研究的“文献意识”着手。所谓“文献意识”,是人们对文献或文献资源的敏感、重视、获取、利用并加以妥善保存的自觉意识。在国学教育活动中,它要求师生双方自觉建构“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文献精神,养成在国学文献的阅读、研习中自觉运用文献学的方法理论发现问题的习惯。这一特点表明,“文献意识”与“国学意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当下,国学热正在兴起,无论国内国外,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作为国学教育中的关键环节,中学国学教学要积极探索合适路径,切实提升学生的文献意识,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化国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献意识”的基本内涵

从文献学视角来看,中学阶段的文献意识培养可从目录意识、版本意识、辨伪意识、训诂意识、辑佚集异意识以及文化贯通意识六个基本方面展开。

1.目录意识

这是一种场域意识,是从目录学角度生发出来的,是国学治学的根基。目录意识强调学习范围的圈定,目的是实现学习过程的层次性、选择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国学典籍卷叠浩繁,在信息时代,要想穷尽经史子集是绝无可能的,因此圈定学习或者教学范围就很关键,如何圈定,目录就是依据。以“诗学”学习来说,《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黛玉与香菱有一段相关对话,也很能说明目录意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黛玉的读诗之法就是典型的目录学意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选择性学习,是学问的基本路径。总之,目录意识就是有效地选择学习范围,在经史子集中层递性地择优学习,一方面了解它的目录归属,厘定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为研究学习提供信息检索的线索,便于文献传承。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录意识是国学的根基,在国学教学的可能性和方向性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依托。

2.版本意识

这是一种选择比较意识,其目的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代典籍历经变迁,转述甚多,版本各异,但经典和真理只有一个,为了实现目录和史源意识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有版本意识,将善本作为学习的底本,惟其如此,才不会南辕北辙。

以李白《静夜思》为例,最早得见的是宋本:“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至明代,这首诗又变成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多数人来说,也许从未关注过这样的变化,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事实就是它现在的样子,至于它形成、流变的过程我们很少关注。但问题是,国学不是一种固定的形态,而是在不断变化中显现出来的。从这首《静夜思》来看,宋本尽管最贴近李白生活的时代,但李白的文采诗风及“仙气”在“看”、“山月”之中被消解殆尽了。另外,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说,这两个用词也明显音韵不谐。对国学学习来说,我们不仅仅要诵读它,还需要了解它由宋到明的版本变化,要了解变化出于何种考量,要了解变化之后的好与坏。一定意义上说,“变化”才是国学的实质。因为国学不是死寂的典籍和文字,而是我们创造这些典籍的过程。endprint

总体上说,版本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搜集文献的相关版本,并通过比较探索这些版本变化的轨迹,了解变化的原因并最终确定最初和最合理的版本,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国学的精义。

3.辨伪意识

这是一种“疑古”意识,即在文献典籍的学习中树立一种“怀疑”精神,不轻易地认同文献记录,而是通过目录及版本的梳理,最终在足够的文献获取的前提下对鱼龙混杂的文献去伪存真,最终获取最符合史实信息的一种自觉意识。

在古代典籍中,伪作极多,且作伪形式多样。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关于中国古代伪书的举例,列出确定全部伪作的18种,其它各种形式的伪作50余种。可以说中国古代典籍中不仅伪作多,而且作伪意图多样。以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古典小说为例,“作者之伪”是较为常见的。因为小说“丛残小语”,“君子弗为”的先天地位,古典小说多数署名不详或者署名讹误。譬如《西游记》,它作者问题就很复杂:自上个世纪20世纪20年代以来,经由鲁迅胡适等人的考证,吴承恩被确认为西游记的作者,依据是明代天启年间的《淮安府志》有吴承恩作《西游记》的记载,且《千顷堂书目》卷八有“吴承恩作《西游记》”的说法,凡此种种就使得吴承恩就成为了《西游记》的作者。但今天我们考查天启《淮安府志》与《千顷堂书目》可知,它两种都不收录通俗小说。并且《千顷堂书目》还把《西游记》放到了“地理类”的分目中,这与神魔小说《西游记》应无相关之处。同时,我们考查《吴承恩文集》,也没有关于《西游记》的记载。据此,我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确定为吴承恩大概还是为时过早的。

通过这个列子,我们认为增强学生的辨伪意识很重要。我们不能让学生形成理所当然的文献认知习惯,要让他们知道,文献中鱼龙混杂,需要他们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排除这些错误信息;同时纠错与辨伪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是一举两得的。

4.训诂意识

这是一种解释意识。所谓“训诂”,有“训”和“诂”两个方面的意思。所谓“训”,《说文解字》讲:“训,说教也”。清段玉裁将“说教”解释为“说释而教之”,并引申为“顺其理”,并且“凡顺皆训”。所谓“诂”,《说文解字》说:“诂,训故言也”。孔颖达疏曰:“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合起来说“训诂”就是对文献典籍的解释,训诂意识也就是一种解释意识,即是要求我们在面对文献的时候有一种“无一字无来处”的问题意识。以此种意识去学习国学,便能真正地洞悉国学的点滴并精义。反之,想当然地按照现有的接受习惯和知识储备去接受既成的文献,只能挂一漏万了。

以《水浒传》为例,许多读者大概是把它作为通俗读物来读的,但《水浒传》却不止于“通俗读物”。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认为它更像是一部“知识分子建构政治理想的”隐书。在《金批水浒》中,故事的发生地不是随意的设定,人物的姓名不是简单的捏造,它们都有文化的诉求在隐。譬如故事中的“王进”、“史进”这两个姓名便有许多学问。金圣叹在水浒第一回总评中说:“史之为言史也,固也。进之为言何也?曰:彼固自许,虽稗史,然已进于史也。史进之为言进于史,固也。王进之为言何也?曰:必如此人,庶几圣人在上,可教而进之于王道也。”[3]在这段文字中,王进、史进成为了“王道”、“历史”的代名词。当然,金圣叹的评点也不见得符合事实,但他如何做出这样评点的文化背景却需要我们去考查,当我们弄清了金圣叹的“圣王之道”的理想信念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对《水浒传》的腰斩及解读了,而这一解读的依托语境,正是国学的重要内涵。

可以说,国学经典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每一处文字、每一个意向都有着丰富的寄托,即使是《水浒传》这样的小说,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当做娱乐闲书去读。许多问题看似无关紧要,但不加训诂,就只能知其皮毛而掩其真意,不利于国学的传承。所以,我们在中学阶段国学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训诂意识,惟其如此,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在点滴中开掘文献典籍的内涵。

5.辑佚集异意识

这是一种信息处理意识。辑佚就是搜集汇集散佚的文献资料,集异就是搜集整理与常识或者传世文献不一样的文献资料,因此辑佚集异意识就是在国学教育中渐渐地养成一种搜集整理新鲜的、罕见的、有别于传世文献的信息的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典型的增值意识,只有在这一意识的引领下,我们的文献才能得以丰富,得以发展。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因为政治、兵燹等各种原因散佚得非常厉害,但这些散佚的文献或许恰恰正是某一关键问题的核心确证,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阅读中要切实增强辑佚意识。甲骨文的发现就是这种意识作用的典范。对许多人来说,“龙骨”作为一味中药,被吃下去的可能比现在留存的要多很多,那些比现在更能回溯历史的文献可能就在刚刚吃下的那一块里。也就是说我们在国学的传承中,常常因为缺乏这种信息意识而成为文献的毁灭者。因此为了国学教育的开展,为了中国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我们要增强这种意识,要做在生活的边角料里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而不做对历史文化熟视无睹的文化看客。

6.文化贯通意识

国学从内涵来说是文化的精义,从外延来说又是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化总括,它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算学等诸多内容,并且这些学科之间又彼此相通,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学文献的处理当中要具有相当的文化贯通意识。

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讲稿,是典型的文化贯通力的作品。他讲的是魏晋时期的社会文化,其中既有文学、哲学,还有服饰、药和酒及行为方式的问题。这几类事物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若是知晓中国文化的贯通性,便顿觉它的切中肯綮了。鲁迅说到的药不是治病的药,而是“五石散”,类似今天的毒品,能让人麻醉甚至痴狂。它与怡情纵性之酒和而饮之,放浪形骸的魏晋风度就形成了,“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的文风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能有这样的认知能力,首先就要有文化贯通的意识。它要求我们自觉打通不同学科领域的界限,多角度、宽领域地看待我们的文化问题。在国学教育过程中,文化贯通意识有重要意义:它的形成不仅能有效拓展学术眼界和思路,推动国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还能切实增强国学教育的趣味性,使学习不止停留在抽象的文化概念之中,还能具象到现实的物象之上,是国学教育活动中国学意识培养的重要内涵。endprint

总之,文献意识是一种文化修养和文化自觉。在中学阶段的国学教育中应该大力培养这种意识,要让国学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自觉地形成这种认知,养成这种意识,惟其如此,我们的国学才有复兴的希望。

三、文献意识的培养

中学阶段文献意识的培养比较困难,一方面中学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容易偏激和感情用事,难以抵御社会上的各种声色诱惑,无法进入国学意识培养所必须的“虚静”状态,难以养成积极的“文献意识”。同时,国学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的不对接,导致学校和家长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继而对文献意识的重视也不足;第二,国学内涵、文献知识的繁杂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人面对国学和文献无所适从;第三,国学与文献在现代社会中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渠道极为狭窄,人们无法在生活中找到直接的国学或文献与现实利益的结合点,导致人们对国学和文献的兴致不高。但这些问题对于国学教育和文献意识培养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国学自豪感,通过国学教育师资的强化、国学实践环节的拓展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文献自觉意识,推进国学教育的发展。

1.师资力量的强化

国学教育的开展,师资是关键。我们知道,国学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因此能够担当国学教师的人必是经过相当严格的专业学术训练。当前,中学国学师资的强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方面,选任经过系统国学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并在人事、职称等政策方面加以支持;另一方面,根据国学内涵的广博性特征,采用开放式国学教育师资,即在国学教学中,按阶段、按专业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教学。相比较专门国学教师的培养来说,这是一条更为切实可行,也最能解决燃眉之急的最好路径。当然,对于这些专门的开放式国学教师,我们也需要制定相关的准入、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在师资加强的前提下,中学国学教育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2.专业知识的锤炼

文献自觉是在文献学专业框架内建构起来的文献意识和文献能力的概括,因此,文献专业知识的锤炼就成为文献自觉的基础。

目前,文献专业知识的锤炼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学校教育来展开的。但就国内文献专业教育来看,一般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设立的,这相较于文献自觉的培养来说,开设得有些晚。从当前的国学教育形势来看,我们应该将文献学的相关知识前置到中学阶段中去,这一点从我国古代的教育历史来看,也是完全合适的。我国古代的教育是从蒙学开始的,所谓蒙学就是“童蒙养正”的意思,就是在道德文章方面打下根基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文献专业知识中的句读、训诂及《四书》等文献知识和文化典籍等作为国学内容来传授,这样就可以从小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一种国学认同和国学精神,让他对这种文化有一种亲近感、使命感,同时也养成了他们的文献学基础,便于后续文献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

3.实践平台的建构与拓展

文献意识的形成除了靠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有实践环节的训练。文献意识的对象是内容庞杂的国学,它不仅包括纸质文献的内容,还有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文化符号,这要求我们必须在专业的学术锤炼的同时加强文献能力实践的锻炼。

文献意识的实践平台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文献知识在学术领域的积极参与,譬如类书、目录、丛书的参与编订,古籍文献的整理校勘,出土文献的考订辨伪等等。这个实践主体主要是专业文献工作者,对于中学生来说,“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是他们最合适的实践平台。在当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化产业园的参观学习或者工作参与,在适合他们年龄、兴趣的动漫产业、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等项目的设计、开发等方面培养他们的文献意识。当然,文献参与实践一方面能够促进文献意识的形成,同时也可能使文献意识走上功利化的道路,这需要师生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保证国学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

————————

参考文献

[1] 周勋初.李白诗原貌之考索.文学遗产,2007(1).

[2] 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社会科学战线,1983(4).

[3] 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

[作者:孙振杰(1980-),男,河南鄢陵人,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讲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

4.学前教育文献综述 篇四

项目名称:学前教育研究

负 责 人: 王腾云

班级:师范一班

学号:15

完成日期:2012-10-11 1

学前教育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还是比较相对落后的。就学前教育发展史来看来说,从以前单纯的幼儿园到现在双语幼儿园的普遍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相比国外学前教育发展还是很缓慢的而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学前教育存在幼儿培养片面化;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等。

崔方方;洪秀敏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现状、原因与建议》提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状况,表现为中西部地区毛入园率低、幼儿教师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应当加大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提升幼儿教师的待遇和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政策及财政支持力度并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东北师范大学的 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体现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发展整个教育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的 姚国辉在《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史系统分析研究》也谈到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历史就是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不断调整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既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他把学前教育划分为三个大时期,分别为: 解放前、解放初至“文革前”和改革开放至今.针对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分析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从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对学前教育发展状况来指导现在的学前教育发展。

司富春在《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给出了最详细的做法就是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并制定学前教育法,规范全国的学前教育活动。并指出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学前教育活动,是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诸多突出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障。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现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既然,学前教育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呢? 李玉峰在《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规划实施的启示》通过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特出在这样一个启示:提高幼儿入园率,努力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公立幼儿园;建设高素质幼教师资队伍;逐年增加政府幼教经费投入;尽早出台学前教育法,保障各项基础工作顺利实。

吴琼;林筱彬在《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与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相比,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发达国家。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从美国发展学前教育的制定政策和法规、持续投入资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等方面经验看,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应是:政府应加强投入和管理,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平。

西北大学的王亚新在《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能分析》主要分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还相对缓慢,还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还很不到位。本论文主要立足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以陕西的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为主要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客观描述和理论分析。通过作者的进一步分析,可见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职能也很重要,我国现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跟政府有很大一部分关系。

刘炎在 《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学前教育事业的性质是什么、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应承担什么责任、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应如何确定、有限的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资源应如何分配。在深入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建议,给我们对于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确定了思路。

我们通过研究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以及对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过去,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现在、预见未来,更好地认识学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时机。时代变了.我们今天的国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的学前教育实际也已经发展到新的水平。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开始关注学前教育这一块领域,使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逐步向着全面化,系统化进行。

参考文献:

1.崔方方;洪秀敏《发展研究 期刊 2010-12-25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现状、原因与建议》教育2.汪冬梅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06-05-10 3.姚国辉《0

4.司富春.《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中国政协2012第七期

5.李玉峰.《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规划实施的启示》现代教育管理.期刊。2010-07-15 6.吴琼;林筱彬.《2010-11-15 7.王亚新.《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探索 期刊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史系统分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1

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能分析》 西北大学.2008-06-30 8.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教育发展研究.期刊 2009-04-25 9.庞丽娟;胡娟;洪秀敏

.论学前教育的价值.2003-01-25

10.侯莉敏.我国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演变及其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11.张春霞.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兼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2(06)12.曹能秀.究 2008-03-15 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学前教育研13.卓玛巴毛.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J].成功(教育)2012-02-23 14.庞丽娟;胡娟;洪秀敏15.彭俊英;高群;肖杰.研究

2011-07-01

16.王回澜..论学前教育的价值.2003-01-25

西部农村幼儿园教育效益分析与政策建议.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5.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五

[2]蒋桂凤,黄祁平,唐双阳,万艳平.健美操对机体补体活性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3]周涛,夏环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05)

[4]孙莉莉,黄鸣霞.谈对高校女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03)

[5]李孟军.高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认识情况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04)

[6]孙凌云.对高校俱乐部内健美操教学的初步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5)

[7]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04)

[8]马玉梅.关于高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03)

[9]程小虎,孙竟波,周伟章.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10]马为民.中美(三所)大学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社会学分析--兼论大学生体育意识[D].北京体育大学2004

[11]杨向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

[12]董金果.蒙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13]袁君秀.苏州市大学生参与低碳体育旅游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14]唐照华,李遵.论健美操的价值观[J].体育学刊.(01)

[15]凌晨.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之管见--首届“大印象”杯全国大学生健身健美操明星大赛调研报告[J].安徽体育科技.2003(02)

[16]章玮.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的调查研究[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17]封雷.高校女生健美操选修课情况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6.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 篇六

【摘要】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户籍制度矛盾和家庭教育缺位造成的。从教育的角度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家庭的协调合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的课程;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人共同方式。【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

对策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在自己进城就业的同时,他们的大多数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委托亲戚代养或寄养形成了农民工父母和子女长期处于两地分离的局面。从此,我国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1]大量的农民工父母“别家离子”,常年漂泊在外,无非是为了家里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事与愿违,就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外,孩子因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受教育权受到了严重的侵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才得到各方关注,专门针对其教育问题解决的政策法规也相继颁布。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适应了当前乡城人口迁移的态势。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纳入常规管理,社会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和他们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数量多,涉及面广。

1)农村中小学父母外出打工者众多。依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

童(指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约为1980万,流动儿童为农业户口的约有1000万。1.1.1.2 2)低年级学生家长比高年级学生家长打工人数多。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家长外出打工的要高出10到30个百分点,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10到20个百分点。[3]

3)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 徽、湖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在重庆、江西、安徽 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此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海南、江苏、浙江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会持久存在。

1)

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乡城人口转移的经典理论是“一步转移理论”,即农村人口在乡城迁移时切断了与土地的联系,是一种永久性迁移。但我国的乡城人口转移走的是一条独特的“中国路径”:即农民在进行地域迁移和职业转换后,并没有一步成为城市市民,只是城市的农民工,从城市农民工到城市市民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城乡二元分割体系决定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发展机会弱化和社会认同内卷化。[5]贸然采取家庭化流动的 方式来解决其子女的监护和教育问题,对于农民工来说,不仅他们自身要承受城市失业、工伤事故、疾病等经济风险,其子女也要承担相当大的教育失败风险。处于动态留守即从流动到留守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一般较差,成绩和情绪波动都较大。同时,农民工在城市永久性定居的愿望并不强烈,“据估计,1990年以来,每年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000万至1500万(即约20%)选择长久居住在城市或举家迁入城市而成为定居性迁移者,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往往选择不在城市定居而呈候鸟式流动,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抽样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论。”[6]

2)

随着“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行,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流动儿童“回流”的现象,这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的阵容。

(二)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危机。留守儿童大都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外出务工,孩子往往就 成了家中的“孤儿”。如果是由祖辈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过 多

的溺爱,这样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生活还是对将来的人生,都会产生极其 不利的影响; 如果是托付亲戚监护,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亲戚们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由于长期缺乏管束,一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成了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或被害人。智力教育下滑。根据《2005年中国农村情况报告》表 明:从总体上看,留守儿童现在成绩和父母外出打工以前相比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在班上排名上等和中等的人数有所减少,而中等和下等的人数则增加了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部分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降。情感教育缺失。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可是在这个时候留守儿童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 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周宗奎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有失落感,有寄人篱下的不适 感,他们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卑,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7] 教育问题相当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有效监管,较之非留守儿童,其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在人身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为: 由于得不到亲情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和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8]学习方面则学习习惯差,自觉性差,家校合作难。心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 性格极端化,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对父母充满怨恨,有被遗弃的感觉,品行容易朝消极的方向发展。生活上日常营养得不到保证,生病了不能及时得到照顾,卫生习惯较差。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确实普遍存在,但无较好的解决措施,需要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综合解决。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缺失和相关法规不合理。

以户籍制度为主要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资源配置,客观形成市民与农民的发展机遇的不平等。[9]这种不平等同样体现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农民工虽然进了城,找到了

工作,但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享受城里人同样的受教育权利,由于他们的户口没有迁移,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仍由原住地教育部门负责。他们的子女若在城里就读要缴名目繁多的各项费用,如择校费、赞助费、借读费等。大部分农民工面对如此高昂的费用,只能无奈地将其子女留在老家接受教育。涉及农民工子女上学相关的全国性的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1998 年3月2日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法规虽然为保障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了支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规定存在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的外流”,第10条规定:“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可依国家有关规定按学期收取借读费。”等等,显然这些规定有明显的歧视性。

(二)经济因素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城市教育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义务教育在农村基本成了农民自己的义务。

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统筹农民直接承担义务教育费用,改革前总数100亿元左右,改革后,实际这部分资金合到了农业税中,表面上是政府预算,实际上仍来自农民,因为乡镇财政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来自 农民交纳的农业税。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是中央和省13%,县级9%,乡镇78%。2006年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这里有一个如何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的问题。多年来,广大农村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办学,农民经济力量有限,农村义务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而政府投入农村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以 2002年为例: 整个2002年合计中学教育经费1670亿元,其中投入到农村去有427亿元,不足25.6%;小学经费1449亿元,其中投入到农村有 839亿元,占57.9%。农村中小学依然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大部分学校只能达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条件,学校基本上还没有精力和财力注意到“留守儿童问题”。2007年已经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向实现教育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过高的高等教育费用,加上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残酷现实,使大多数农民们望而生畏。目前,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

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1年的纯收入。1个4口之家的西部农村贫困户家庭,即使有3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1年的纯收入还供不起1个大学生。《“十 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 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 在18年时间里,中国大学学费涨了约25倍。

(三)“新读书无用论”。李庆丰认为:由于他们的父母打工照样能够挣钱,出现了“新读书无用论”。这些因素使得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上学前途缺乏信心,同样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长蔓延,不可避免地出 现了很多学生中途辍学,过早地踏上社会的现象。[10]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可能是相当长时期都会村子的一个现象,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这不单单是其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教育的角度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学校、以及家庭之间的协调合作。

(一)彭金兰(2004)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杜绝“留守孩子”因厌学而辍学现象的发生。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有效的育人环境,给留守儿童以特别的呵护和关爱。建立健全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学校要向家长公布学校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召开监护人座谈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并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还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单位配合,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二)林宏(2003)对福建省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后指出,造成留守儿童厌学、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亲子分离,缺乏沟通;离异家庭增多;代养人文化素质偏低;学校周边环境的干扰。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

以下建议: 依靠政府部门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制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2 依靠学校这一主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 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 4 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管理机制,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要制定新的政策,允许流动人口的子女随父母在居住地接受与当地孩子平等的教育。

(三)赵洪国(2007)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虽然经过国家的努力,现已逐步取消对农民工子女征收高额借读费等不合理条件。

把子女带在身边的外出务工人员毕竟只是打工者中的小部分,大多数农民工还是选择把子女留守家中。所以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差别,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这无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一方面可以由此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就近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让农民工在当地实现就业。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广大的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2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应增强针对性。

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 想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给与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尽量完善寄宿制,把“留守儿童”都集中在学校住宿,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这么做既避免家中老人的溺爱又可进行更科学的生活引导。学校还可以教育和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团结帮助留守同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3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学校

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 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向东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城乡差距。

我国农民的贫困,根源在于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的户籍制度安排,把大部分的福利分配给了城里人。根据世界银行对38个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研究报告称,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超过2:1的国家十分罕见。国家统计局的一位官员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该是是5:1,甚至是6:1。中国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世界之最。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是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从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让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利益。同时,逐步实现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以实现社会关怀。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从横向来看,各部委应尽本部门的责任。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来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采取补救性措施,因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针对你农村打工人群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提出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府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前做好教育的应对。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共同责任,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没有相关的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我国农村社会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方面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只有不到去不时间的1∕3,而其他时间大部分实在家庭和社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的教育就到了非

常迫切的地步。同时,也具有了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一是因为基层党务机关人员有大量富余人员,中小学校有大量退休人员,他们中有大批人能胜任中小学生的监护、教育和生活料理等工作。二是有部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经济相对比较富裕,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建立某种机构,来管理和监护其子女,使他们能安心在外务工。因此,在农村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以有基层是个区域、学校和共青团三家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和派出所,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必将对留守子女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也能够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我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同时,学校要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

在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和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生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我们更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应该呼吁所有学校要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我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要专设心理教育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和谐的发展。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自沟通方式。

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作为监护,做好就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的存在于完整,这样家长可以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时间不能距离太久,保持与孩子经常性联系。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有更多的关心。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11]学生一般通过日记本方式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心的秘密与不满,如果父母以书信与子女交往,子女就可

以把父母作为一种倾诉的对象。同时,父母与留守儿童的的老师应保持经常性联系,向老师请教教育子女的方法方法,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

(五)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开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为9.28亿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4.8亿人。而未来我国每年新增农业领域新增农村劳动力约700至800万人之间。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农业领域内只需要1至1.5亿劳动力。剔除现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包括的1.28亿乡镇企业劳动者,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需要向城市转移2到2.5亿人。[12]范先佐先生认为:“农民工子女的问题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都会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涉及到我国社会、经济的众多领域,因此需要组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调动力量,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和实验,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这既是为国家宏观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又为地方政府制定具体政策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13]

四、参考文献

[1]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6.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4]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5]李真.流动与融合[M].团结出版社,2005:42-57 [6] 吴兴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1). [7]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 范大学学报,2005(1):72—80.

[8]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9]时伟,谢振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5).

[10]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11]刘纯根.关心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农村建设内容. 2006

http://. [12]苏明 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49).

[13]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14]彭金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J]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5] 林 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7.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文献综述 篇七

《国家教育方针》指出,我们的教育要使受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把审美教育看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提倡注重教育的“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这是我们当今现代教育的要求,同时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这一形势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文献综述。

二、文献的来源与国内外审美教育的研究动态

(一)文献来源。

本次所综述的文献,大部分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中少部分来自书籍和报刊。

(二)研究动态。

随着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审美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话题。西方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美育就是当时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曾对美育有过深刻的论述。而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把“礼乐”定为学校教育内容“六艺”的首位,其中“乐”为审美教育的范畴,到了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先后提出了美育的主张。至今,国家一直在提倡审美教育,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一度中断。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高中语文优秀论文唯理性教学模式与按“知识点”的高中语文优秀论文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呢?

听觉和视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曾经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们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还有的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李岚清同志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的讲话中曾指出:“素质教育要彻底摈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今天,国民素质直接影响到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具有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自觉遵循“美的规律”,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创造能力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通过各种美的形态所进行的教育。其中语文审美教育又是进行美育的一个主要阵地。语文审美教育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三、审美教育的含义

综合对众多文献资料的分析,虽然研究者们对这一概念的表述有所差异,但大体可总结出审美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和具体审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四、主要观点的陈述

就这一问题,研究者们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本文在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后,尝试将它们归纳如下。

(一)借助教材,依托文本。

研究者张金坤一贯认为“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不断地获取和增强美感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水平”。(张金坤,《谈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期)张文清和杨淑妮则指出:“审美教育与小语教学密不可分”,“美就蕴含在教材中”,所以“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应该从教材抓起”。(张文清,《如何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美。

美,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使人感受到的。“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要使儿童感受到美,就必须让儿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审美对象,凭借这些审美对象,激发他们用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形象”。(杨春银,《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趣》,《文教资料》,2006年11期)。

教材中的美感大多是以形象为载体展现给学生。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往往只会注意事物的外表,还不能从本质上区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而学习情境则是一个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实质的途径。当然,创设学习情境的具体途径有很多,刘统江认为:“可以借助音乐、图画、多媒体等来创设情境。”同时情境也是一个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善于创设学习情境,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美、理解美。

(三)重在启发思维、激发想象,体会与挖掘美。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思维正处在活跃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应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想象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因势利导,经常选择教材所描绘的含有想象余地的部分,适时、准确、恰当地揭示出来,诱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刘华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甘肃教育》,2000年04期)张和生则认为:“启发学生想象,激活形象思维”,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作品蕴含的各种美”(张和生,《〈繁星〉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四)反复诵读课文及课外书籍从中体验美。

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欣赏美,关键在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体味、感受作品。唐华玉认为:“正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唐华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科研论坛》,2002年06期)苏凤军认为:“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在头脑中出现想象的画面,可以不同程度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语言的含义,体验文章的情感,在浓烈的读悟氛围中,移情自我,受到情感陶冶”(苏凤军,《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得出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搞好审美教育提供了众多的参考途径。然而它毕竟是较大地依赖个人的经验总结得出,怎样才能做到较普遍地适用于语文教学当中,应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彩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论坛, 2001, 6.

[2]杨春银.创设学习情境与培养审美情趣[J].小学语文教学, 2002, 6.

[3]新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7.

[4]彭剑飞, 冯周卓.新课程教法新研[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7.

[5]潘桂云.强化审美教育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

[6]赵温叶.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论坛, 2008, 3.

[7]杨淑妮.怎样结合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 07.

8.教育管理创新文献 篇八

[关键词]义务教育;市场机制;文献

一、义务教育市场机制的内涵和问题

1.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市场机制概念含糊问题

研究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家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这些改革只是涉及到一些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如政府体制以内的职责权限下移、加强基层政府教育的决策统筹权、农村教育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负责,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等等,而对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政府如何办学、政府如何管理学校等方面的改革却涉及得非常少。我国现有的国有学校,实质上和我国的国有企业一样,存在着产权不清、国有资源分布不均、国有资源浪费严重、办学效率和效益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研究同时认为,一般而言,“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本身并无大错。问题在于,在变革中,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和市场的不同功能、公办学校和民力、教育的不同作用等,都是模糊不清的,从而导致这一改革的根本缺陷:在现实的教育发展中,政府没有把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增加教育投入作为基本战略,而主要是“给政策”,用鼓励经营创收的“市场机制”扩大教育资源。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改制学校”的创举,使公办教育逐渐走上了“营利化”的歧路,造成影响至今的严重问题。

2.关于教育市场化的内涵问题

研究认为,在教育理论界,“教育市场化”具有比较确定的理论内涵。它是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在新公共管理的思潮中推行的政府治理方式的改变,主要特征是政府放松管制、解除垄断,更多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改善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实行公共事业部门的“私营化”,增加竞争,开放和培育教育市场,吸引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教育,从而扩大教育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加公共产品提供的丰富性。

研究同时认为,对于教育这一特殊产业,教育产业化是在不损害政府、社会和公众利益的前提下,面向市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教育活动本身及与其密切相关或配套的其他活动,因地制宜,按产业的投入产出要求进行运作,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达到效益最大化之目标。

3.关于义务教育市场的定位问题

研究认为,研究教育市场机制首先要明确教育的市场主体定位。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理论等,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1998年实行高校扩招和高收费后达到高潮。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教育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教育是一个全局性、先导性、战略性基础知识产业”的概念,明确了“扩大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教育改革基本思路。它打破了视教育为上层建筑的传统思路,肯定了教育所具的产业属性,因而被主张“教育产业化”的意见引为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的义务教育市场问题和西方市场问题是不同性质策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西方国家公立教育制度改革的主题词是学校自治、教育自由、择校、校本管理等。这些国家政府的教育供给十分充足,保障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非常明确,教育资源十分均衡乃至过于均衡,公立学校之间由于缺乏竞争而失去了提高质量的活力。因而,西方国家的学校选择制度改革既不是为了政府减轻财政负担,也不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是改革公立学校缺乏活力和特色的弊端。与高等教育的改革不同,它基本不涉及学校产权、经费或收费问题,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放权”和“择校”两类活动。通过权力下放,向社区和学校赋权,实行学校自治,增加教育活力,形成学校特色的多样性,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可见,西方国家的“教育市场化”与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无论在宗旨、动机、价值、路径、方法上完全不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市场化”。

4.关于义务教育市场机制不明朗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

研究认为,一是加重了政府的负担。义务教育的有效供给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为义务教育的生产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政府的财政能力是有限的,而人们对义务教育服务的需求是无限的,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为公民免费提供服务,这时公民对义务教育服务的需求不受其公共服务价格的限制,出现了无限扩张。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不得不持续扩大义务教育的服务范围,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又限制了它的供应能力,因此加重了政府的负担。二是加重了市场不正当竞争,催生了“择校”及乱收费等热点难点问题。那些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所谓“名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蜂拥而来的生源市场中收取高额的择校费和花样不断翻新的各种费用,从而为教育腐败现象的滋生开了方便之门。近些年来,义务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可以说,学校两极分化与教育腐败现象是相伴而生的,都严重背离了义务教育公共性的特征。市场化侵蚀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另一方面表现是加剧了应试教育的竞争程度,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二、关于构建义务教育市场机制的主要理论和对策建议

1.关于义务教育可适度产业化问题

研究认为,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归产业,用好市场机制。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但义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除了个体发展功能外,还具有社会发展功能,如文化功能、经济功能,这不仅是因为它直接制约着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且还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是一个物质生产过程。我国当前存在的教育资源浪费、教育效率不高的现象与我国教育片面强调单一功能的历史和现实是分不开的。单纯的凸显教育的育人功能,就会使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成了免费的社会公益事业,这才真正违背了教育活动的规律。义务教育的适度产业化,就是使义务教育有了产业的性质,使投入其中的资本能通过这种活动增值,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再生产。虽然义务教育有了产业的性质,但是产业化的义务教育仍然是教育,其本质仍然是按社会的要求与期待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它不违背教育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2.关于教育市场理论问题

教育市场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在《资本主义与自由》(1962年)的“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作用”一章和《自由选择》(1979年)的“学校的问题在哪里?”一章中阐述了他的自由择校、教育市场等理论。经过对当时英美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发展状况的研究,他主要提出了三个观点。分别为:应该普及教育,反对教育垄断;建立教育市场,允许学生自由择校、促进教育竞争;实行教育凭单,鼓励直接投资。弗里德曼认为,正是由于国家强制公民受教育,那么就得提供充分的优质的义务教育。但是实践证明,政府不仅不能够做到这些,反而阻碍了教育的普及。相反在强迫入学、教育的前提下,学生及其家长自由选择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才有利于普及教育。他还指出,“在学校教育中,家长和儿童是消费者,教师和学校是生产者”,“学校出售教育,学生购买它。同在大多数自由市场的情形一样,买卖双方都受到刺激来为对方服务”。因此,学校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同其他生产企业一样,“生产出消费者所喜欢的质高价廉的产品”。如果某一学校不能提供学生所指望的教育,他们就会选择另外的学校。在弗里德曼看来,教育竞争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通过社会力量参与,还可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多样化,并且形成公立与私立学校之间,以及私立学校内部的教育竞争,最终提高教育质量。

研究认为,需要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的不同功能。需要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明确政府是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主体,明确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在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促进教育公平上负有主要责任。教育市场化的本意,应当是指充分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真正的民办教育,吸引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共同举办教育,形成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这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共同经验,对于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

3.关于以融资的方式构建义务教育市场机制问题

研究提出,义务教育除义务教育的财政投人之外,另一个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就是民间资本。民间资本进人农村义务教育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两种情况:一是资本市场融资,一是家庭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超标准(教育凭证)投入。资本市场融资可以以三种方式实现,一是股权融资。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中、小学校,进行股权融资,是一种有效的资金筹集方式。二是BOT方式融资。BOT方式即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它是近年来项目融资发展迅速的一个方向。采用BOT方式,政府对需要建设的农村中小学校不需要投入资金,政府确定项目后,采用特许权招标等方式,开发商根据政府的要求自行融资并进行建设。三是发行教育彩票融资。

4.关于对学校进行改制问题

研究提出,深化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改革,其中一个核心部分,就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国有学校进行改制。所谓改制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改变国有学校的所有制结构,改变国有学校的办学机制,使国有学校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富有活力的办学主体。让学校这个教育产品的生产单位真正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国家通过对市场的激发,规范、调控保证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解决目前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把国有学校改造成以股份制学校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学校是改制的基本方法。

研究同时认为,可遵循产业化的思路,建立中学教育市场,将公立中学以企业化运营并将其推入市场。具体做法,一是市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将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无偿下拔制度改为按实际招收初中、高中学生人数核发教育经费,并按招生人数核定学校聘任的教师人数。二是对于中学的法人代表校长实行任期责任制,取消学校行政干部的行政级别,改为聘任制,赋予校长独立办学的权利,让校长成为运营中学这个企业的“总经理”。三是将学校后勤社会化,公立学校取消行政职工的编制,改由学校自己委托专业公司负责,经费由学校自己负担。四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检查督导,不插手公立学校的日常管理,人事安排经费开支等内部事务。五是实行优胜劣汰,在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同时,让各类公立中学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

5.关于建立政府采购制度问题

研究认为,可以尝试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改变现有的政府和学校之间的管办关系,构建新型义务教育市场机制。不再把公共教育经费直接拨给所有的公立学校,而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允许多个公共教育供给者之间公平竞争,最后择优选取中标者。中标的学校由此获得政府资金,并与政府签定行政合同,政府通过合同对学校进行监督、管理,并具有终止合同的权力。政府采购制度可以使政府从公共教育的提供者、管理者和消费者集于一身的状态转变为管理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实现了公共教育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分离。一是可以鼓励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充分利用教育组织之问的竞争关系,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可以使政府的公共教育经费有机会投入民办教育领域,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三是可以使政府有机会加强对民办教育或教育准市场制度环境的干预。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述及关于深化研究的思考

综合以往研究,虽然普遍将义务教育市场机制作为问题在研究,但仍然停留在理论探究的边缘层面,没有进入到实证的、科学的、量化探究层面,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1.当前的研究缺乏对具体政策的深度解读和对具体实践的一手素材把握

如改制学校兴替问题,实际上很具体也很生动。义务教育允许改制学校存在是从2002年开始的,主要是对一些薄弱的学校开“口子”,给一些优惠政策促进其发展。主要形态有“公办民助”(允许一些差的或新办的公办学校收学费),“国有民办”(把一些公办学校教给民间组织或个人按民办方式办学),“民办公助”(政府对民办进行扶持)。开了“口子”之后就乱了,很多地方把优质学校转为民办收费,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伙同从中牟利。有些地方公办规模大大压缩,人民群众不得不花钱上好的民办。有些地方补助和支持不该扶持的民办学校。一些地方意见很大,甚至出现了群体事件。国家从2005年开始叫停并清理整顿,国务院7部位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连续5年将其作为清理规范办学行为工作重点。后来剩了88所,又逐一建立台账,进行攻坚。到目前,这一问题已经销账,结论是全国基本完成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工作。要么改为公办,按公办要求办学,完全免费;要么改为民办,按民办运转。而当前的研究很少深入到以上实践环节。

2.当前的研究普遍没有触及到经费、教师、招生等一系列由诸要素构成的体系性、体制性问题

虽然,义务教育已经普遍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但民办和公办抢生源的问题仍然存在,在有些地方还激化了矛盾。从媒体反映,吉林、重庆、广东、湖南、河南等地都存在相关情况,主要原因是民办学校要自主招生权问题。

《义务教育法》规定免试就近入学(第12条),又规定,民办学校适用《民办教育促进法》,民促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民促法没有规定民办的招生自主权,但《民促法实施条例》规定民办学校有权自主确定招生范围、方式。如果依照《义务教育法》,民办学校很吃亏,因为其自负盈亏,没有特殊政策很难发展。如果依照《民促法实施条例》,公办学校不答应,因为民办学校抢了优质生源,破坏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生态。关键是,这些民办学校都非常优质,他们的前身就是改制学校,他们发展起来并不是靠正常的道路,绝大多数都是靠抢夺优秀教师、优秀生源而起家,至今还有一些民办学校占有大量公办教师,自然受到公办学校和人民群众攻击。

由此,我们还看到北京一些所谓的优质学校也是如此发展起来的。一是外地优秀教师被北京挖来的越来越多,致使一些地方不敢评特级教师,评一个被挖一个。二是抢生源名目越来越多,六年级抢还不行,一直提前到五年级甚至三年级。三是公办学校总要绑定一个民办学校,“狼狈”牟利,功利发展。

这些行为和深化改革的当前诸多问题一样,走在制度的边缘,模糊了制度的本意,破坏了改革的初衷,影响了发展的局面。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下降到具体的经费、教师、招生等问题,而现有的研究很少会如此具体地进行。

3.当前研究没有辩证地分析现行政策对民办学校同时犯了同一问题的两种方向的错误,即该扶持的没有扶持,该规范的缺失规范,用不作为替代扶持

从社会讨论看,一方认为,义务教育是保公平的,政府主责,民办为辅,不应大力发展,否则容易搞乱,这也符合《义务教育法》本意。另一方认为,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必须发展民办才能缓解社会矛盾。但同一观点也会摇摆,当教育经费不足时强调发展,当面对社会舆论时,又强调公平。人民群众认为,不管是公办民办,一要上好学校,二不想掏钱;有了事情就要找政府。作为政策主管部门很难。

笔者认为,改制学校和民办学校不是不要,而是要属性清楚、监管到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远远不够,甚至不到世界平均线。要想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是前提,利用民办是根本。发展民办学校对“养尊处优”的公办学校提高质量也是很好的刺激。但关键是,义务教育阶段极其特殊,需要充分体现政府履责。政府服务的界限和底线在哪里,如何考量。发展民办的程度如何拿捏,至关重要。走在制度的边缘,必须是清晰的边缘,否则有制度不如无制度。我体会,民促法有几个关键点必须修订,否则就是“民退法”,使公益事业变成牟利事业,使真正想办民办的被挤出去。回想民促法这十年,有几所学校是为公益而来?

4.从更深一层意义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需要确立义务教育市场机制的核心理论,当前的研究并没有提供更详尽、总体的方案

对于事业而言,弄清义务教育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是不能再糊涂下去的大事情了。由此,又引出了一个深远的问题,未来义务教育办学体制形态是什么?从实践层面,如果是西方后工业社会办学模式的话,如何转型?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软着陆的话实施步骤是什么,阶段任务又依据何种指导思想确定。如果是硬着陆的话,预期碰到的难题和冲突是什么,如何处置?从理论层面,这不是一个简单办学体制的问题,是义务教育全局的问题,关系着义务教育办学体制的定位和基本指导理论,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对《义务教育法》、民促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价值取向进行反思和批判,逐步寻找出“真实”的取向,为今后的制度设计提供支撑,确保其“心甘情愿”、“不散黄”、不冲突。

上一篇:论文基于plc控制的五下一篇:第一场雪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