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2024-11-30

研究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精选8篇)

1.研究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篇一

《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研究方案

红旗岭中学方振俪

一、研究背景

安全是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而又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青少年是跨世纪的接班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前途。

近年来,有关校园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且呈上升趋势。许多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了我们许多教训。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焦虑和关注。

在“5.12”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的两千多名学生,遇险不慌在学校统一指挥下,仅用了1分36秒的时间全都秩序井然地疏散到了操场上,创造了大震面前全校无一人伤亡的奇迹。从汶川大地震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过安全教育的学校,学生的自救能力和逃生能力就比较强,死亡率就比较低。

分析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深深感到,如果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到位,学生具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许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这反映出我国当前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地方。尤其缺乏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对安全行为的训练。

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选择了《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这一课题作为研究内容,它也将成为我今后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并且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二、目的意义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思想意识。班主任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学生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安全行为、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问题,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在安全方面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确保校园秩序更加优化、育人环境更加和谐,法治环境更加规范、安

全工作进一步改善,依法保障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

三、研究内容

1、学生安全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2、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四、研究方法

1、问卷法。(书面调查问卷)。

2、宣传教育法。

3、实例研究法。

4、文献研究法。(调查报告的形式)。

5、实践法。

6、经验总结法。

本课题以“宣传教育、实践和经验总结”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以理论文献及实际调查的方法来指导保障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研究过程

时间:2009、3

目的:加强宣传和学习,结合实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面对危险应掌握的正确方法。

1、利用开学两天教育日和每周一的班会课和周三团活课继续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红旗岭中学荣辱观》、《天天做好每件小事》、“三不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关于校园携带管制刀具的处罚等方面的理论学习。

2、结合对班级学生所进行的《红旗岭中学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3、适时开展各项安全演习。

时间:2009、4

目的:营造氛围,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督查,使学生认识到身边无小事,处处谈安全。

1、围绕“安全教育月活动”,指导班级学生出好以“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黑板报和“安全伴我行”征文。

2加强督查班级学生追逐打闹一事,并由当事人写出隐患所在。

3、适时开展各项安全演习。

时间:2009、5-----2009、6

目的: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自我克服困难、经受挫折考验、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许多优良品质和能力也得到了塑造和提高。

1、利用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2、在学生中做一个《关于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的调查报告。

时间:2009、7

完成《关于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总结性报告。

六、预期效果

1、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学习教育,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安全行为的训练,使学生面对危险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塑造学生自我克服困难、经受挫折考验、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和提高学生自救、互救的能力。

2、通过对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2009年3月

2.研究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篇二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大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 是指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 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 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使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等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职业素养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追求高效率和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中,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单位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能手, 更需要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人才。因为职业素养高的学生不仅用起来放心, 而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是掌握专业技术能力还是沟通、承上启下的能力、角色的转换以及能力提升的速度非常快, 也就是说能在岗位上很快地去发挥潜能, 有很强的可塑性。可见, 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 有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

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 用人单位人才难求, 究其原因, 大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用人单位反映部分毕业生缺乏职业素养, 缺少责任心与使命感, 理想化情结过浓, 对待遇、工作环境过于看重, 不安心本职工作, 过分注重眼前的实际利益, 忽视单位的长远发展。而职业素养的培养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 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因此, 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 能否取得成就, 人才供需双方能否顺利对接,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

《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到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 再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 以及进一步分析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 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 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 但是, 在职场要成功, 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 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据调查显示, 90%的公司认为, 制约人才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高素养的职业素养。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仅发挥了40%~50%左右的能力。如果能够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 就能发挥其能力的50%~80%。

三、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 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 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素养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学生的职业意识淡薄, 职业成熟度较低。在大学里, 有很多课程教学生怎么管理好一个企业, 但却没有一门课程教学生怎么管理好自己及如何获得成功与幸福。有的高校, 虽已开展职业指导课程, 但大班化的上课形式及缺乏系统的学习, 让很多学生觉得学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忙于应付, 职业指导课程停留在形式主义。现实的迫切需求与教育的滞后和不足, 使高校开展职业规划专业教育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高校应积极开设大学生职业素养课程, 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采用小班化教学, 使学生能充分接受系统的、有效的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二) 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新生始业教育, 尽早规划, 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理性的职业规划, 不仅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 还不专心于学习专业知识, 抱着“到时再说”的心理, 缺乏前进的动力。毕业后, 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 适合干什么, 找工作没有目标, 就业后又骑驴找马。各高校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大学生新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质、兴趣和特长理性规划、设计自己的大学生生涯规划, 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使他们学会探索、规划、发展、成就自我, 度过四年丰富而充分的大学生活。

(三) 在实际教学中积极研究和推广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

从“素质冰山模型”分析来看, “冰山水底”的7/8的隐性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大部分。但是由于这些素养是隐性的, 是人们看不见的, 所以也很容易被忽视。但事实上, 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浮于海面上的冰山一角”的1/8的显性职业素养, 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花大力气在专业技能、学历敬业意识、团队合作等方面的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训。

(四) “走出去, 引进来”, 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

实训、社会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技能、寻找差距、提升个人能力非常好的一种手段, 在实习中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职场氛围, 找到自身的欠缺, 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因此, 各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实训基地, 拓展社会实践项目, 通过角色演练、情境模拟、真实参与等直观的教育机会,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热情主动、爱岗敬业等职场必备的品质, 另一方面要积极把优秀的企业家、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引进来, 开设讲座, 以模拟招聘会等形式, 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可以引导学生各种舞台, 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职业素养进行锻炼和提升, 为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摘要: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大学生能否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 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成功就业, 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并进一步提出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希望能给高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就业指导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琼.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提升就业竞争力[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0, (21) .

[2]袁理锋.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探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3.研究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篇三

【关键词】学前教育;安全意识;自我保护

1建立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经常我们会看到一些孩子总是伤痕累累,青疤不断。那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受伤呢?①幼儿的年龄小,体格弱,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不是很健全,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差,所以他们身处危险时,无法自己保护自己,因而导致受伤。②幼儿的安全观念淡薄,由于生活经验贫乏,预想不到危险情况所导致的后果,因而也不知道害怕,继续执意孤行,导致不安全事故发生。③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又爱冒险,常常做一些让大人们防不胜防的不安全事情。针对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做以下教育措施:①通过真实的案例,向幼儿介绍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幼儿平常多参与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体格强壮了,什么困难都不怕。②抓住时机,进行随机教育,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室在楼上,在课间活动散步或排队时,就会有个别的男孩子爬在楼道的阳台上向上攀登,这是极其危险的,可他们却不以为然。我马上制止了他们的行为,并向全班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③利用幼儿上课时间,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强化幼儿安全意识

2.1整合各科教育内容,精心设计教育活动,

培养幼儿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整合各科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接受较为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的自我保护知识,是我们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因为他们对那些危险性强的项目自我保护能力差、无意识。因此,在教师的个别指导下,那些孩子会逐渐养成习惯,从而对这些项目有防范意识。有时,同伴间的相互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从而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2设计情景活动,获得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知识和方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认识“119”、“120”、“110”等电话号码时,其中有一项活动设计是“神奇的电话号码”,我通过木偶表演,创设了森林小动物遇到困难和险境寻求帮助的游戏情景,幼儿情绪高昂,积极参与分析讨论,主动的获取了知识,并且印象特别深刻。

2.3创设环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是迁移默化的,幼儿能自然的接受,印入脑海,增强意识。物质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墙角和各区活动角,如绘制图片、走人行道、不碰电线和开关、不把异物塞入五官等,将这些图片布置在墙上,定期更换。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一旦发生险情或不安全的动作时,教师能够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这样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性。

2.4随机教育,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随机教育、及时提醒。如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教师可提醒小朋友不要手拉手,要不推、不挤、不抢,一个一个下;在选择玩具时,把小朋友分成若干组,一组一组地来,这样会避免拥挤现象的发生。安全教育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儿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3设计安全标志,强化安全意识

发现危险情况,设计安全标志。在活动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幼儿,并引导幼儿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志来表示,确定后引导幼儿制作安全标志。如可以在设计安全标志的过程中,经过商量,决定用“红色圆形”代表“禁止”、用“黄色三角”表示“警告”、用“绿色正方形”表示“提示”。结合户外发现的危险情况,可指导幼儿制作了多种安全标志。如不要用手摸的标志,不要拥挤的标志,不要头朝下滑的标志,不准攀爬等。张贴标志。制作好安全标志后,引导幼儿讨论张贴在什么位置最好?最能引起幼儿的注意?通过讨论,把“不要拥挤”的标志张贴在走廊和楼梯口,把“不要用手触摸”的标志张贴在荡船和秋千的铁环处,把“禁止头朝下”的标志张贴在滑梯处等。这样这些标志有效地起到了提示小朋友的作用。

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如把幼儿分成几组,向全园小朋友宣传安全常识。请他们在户外活动时,到各个活动区域给小朋友讲解安全标志的意思,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在宣传活动中即提醒了别的小朋友,也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4运用有效的“危险后果”教育法

作为成人,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阅历浅,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们时避开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复叮嘱,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使之不受任何伤害。教师也是如此,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就非常担心。但是,简单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够重视,而且反复叮嘱还会引起孩子的厌恶。此外,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以上这些都是很消极的做法,我们应适时适当地将“危险后果”告诉幼儿,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幼儿,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当然,让幼儿了解的危险后果应有选择,注意适可而止,更不能吓唬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学会如何去思考和分析事物,如何去面对这个大千世界。

总之,只靠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幼儿时时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形成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建立安全行为的动力定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更好的保证幼儿的安全。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教师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只有我们时刻把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放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安全意识自然会不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也会逐渐提高了,由此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明.如何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

4.研究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篇四

摘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功能性失衡、传播性失衡等现象。这些现象既根源于现代人类文明形态的普遍精神危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矛盾,又根源于西方文化价值观渗透与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错误倾向。克服这些现象应树立现代意识形态观,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努力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转化成意识形态建设优势。

意识形态领域是社会结构中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并竖立其上的“观念上层建筑”,是由主流意识形态与异质、残余、新型意识形态因素构成的观念系统。这一系统有平衡与失衡两种状态,平衡是在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意识形态领域主辅有别、层次分明、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状态,失衡是由于主流意识形态遭到冲击、解构或颠覆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的剧烈变动和增熵趋势。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保持平衡,管控失衡,是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并整体保持和谐稳定的平衡状态,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失衡现象。正确认识这些现象的危害和实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认真思考应对策略,对于主动做好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衡现象

1.结构性失衡。整体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居于指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开放环境、阶层分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封建意识形态残余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问题是,一些人重西方意识形态引入、轻本土意识形态创新,重封建意识形态继承、轻现代意识形态发展,强调对异质、残余意识形态包容,忽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坚守,使我国意识形态在理论研究、社会声誉和认同践行上产生了一定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从理论研究来看,一些人割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性与学术性、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联系,拒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盲目引入或运用西方理论学说,使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概念、范畴、表述的“跑马场”,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从社会声誉来看,一些人以“传统文化”、“普世价值”为名传播美化封建意识形态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却加以贬低。如通过歪曲否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夸大革命建设的历史失误,为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事件翻案,贬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声誉;通过夸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提倡指导思想多元化、“文化选择论”、“宪政民主论”,贬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声誉。上述两种失衡给人们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挑战,使一些人产生了厌倦政治、虚无主流的情绪,模糊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甚至在“国外思潮与党中央宣传相矛盾时”,倾向于以国外思潮为准,质疑主流宣传的真实性。[1](P16)2.功能性失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政治、道德、哲学、文艺作品等各种意识形式所构成,这些意识形式是个人精神生活建设与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为公共权力及其产品提供合法性辩护,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化的规范依据和超越性的精神家园,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稳定导向功能。功能性失衡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各种构成形式在作用对象、功能内容与价值取向等问题上的不协调、不一致。首先,从个人与社会两个作用对象来看,一些人过于强调各种意识形式对于社会发展的导向功能、社会整合的凝聚功能和社会治理的调节功能,忽视其坚定个人理想信念、引导个人价值规范、培育个人精神家园以及促进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等功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外在于个人生命发展而无法融入个人日常生活,从而淡化了个人的社会责任、弱化了个人的精神追求、动摇了个人的身份认同基础,使一些人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纷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围观者”,成为没有精神根底只有普遍焦虑的“漂泊者”,以致“怀旧情绪”、“恶搞调侃”、“拒斥主流”、“躲避崇高”之风在一定范围内弥漫。其次,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是意识形式的两个基本功能,分别满足

人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习近平在谈到“好文艺”的标准时就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2]问题是,近些年一些人过于彰显物质功能之于精神功能的优先性,过于强调文艺作品作为经济利益表达、物质享受延伸和商业目的达成的途径载体,忽视其精神价值和政治立场,制约和冲击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功能彰显。再次,批判和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一些人过于突出批判取向,机械地将马克思对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转嫁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质疑,片面地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个别性现象、倾向性问题和阶段性矛盾视为因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所产生的根本性问题,从而出现了一些只解构不建构的“愤青”和只见制度不见人的“泛制度化倾向”。

3.传播性失衡。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安排和经费投入等方面为其提供了有效支持,使之具有了其他意识形态传播无法比拟的巨大规模和强大阵容。但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传播样态和传播效果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失衡现象。从传播途径来看,原来通过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单位传播逐渐让位于以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和手机为载体的社会传播。[3](P246-253)社会传播作为一种公共平台和途径,既可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可以为异质、残余意识形态所用,甚至一些社会传播平台为了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通过将自我标榜为“公共媒体”、“社会良心”或发表非主流意识形态言论吸引眼球。单位传播与社会传播的失衡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呈现出选择性、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伴随单位传播向社会传播的转变,意识形态传播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其样态逐渐由以文字词语为形式的理性传播变成了以声光画电为形式的感性传播。特别是当人们将互联网、智能手机作为获取信息、消费文化的主要工具时,蕴含异质、残余意识形态因素的海量信息和象征形式不断涌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传播途径和样态的失衡使人们在获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知识结构碎片化、精神世界娱乐化和理性思维表层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上集中表现为情感体验与理性认知的失衡,即重情感刺激轻理论教育、重娱乐消遣轻理性自省、重即时体验轻理想信念。

二、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产生的根源

1.现代人类文明形态的精神危机是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产生的普遍性根源。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P203)意识形态领域作为当代中国人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精神反映,它所面临和存在的失衡现象只有从这一时代人类生产交往的文明形态出发才能得到全面而整体的了解。按照马克思主义将生产资料视为区别不同时代的“测量器”和“指示器”的原则,人们一般将20世纪中叶以来由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文明形态变革称为“新媒体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或“后工业文明”。在这一文明形态中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并通过世界市场的力量将各国紧密连接在一起,使人类获得了共享发展成果的可能。但技术理性的极度张扬和商品需求的无限刺激不断强化着人们对“物的绝对依赖性”,消解着富有崇高神圣意味的思想根据、价值尺度和行为标准,产生了以反传统、反崇高、反主流为主要旨趣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潮,从而使人类陷入了普遍的精神危机,即世界符号化与快速流动性带来的“无根性焦虑”,价值多元化与标准相对性带来的“选择性困惑”,理想拟物化与思想易变性带来的“信仰性缺失”。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普遍的精神危机同经济危机一样使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我国作为全球化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在享有由之所带来的资本、技术、人才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普遍精神危机的“受害者”,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意识形态失衡现象正是这种危机的具体表现。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产生的特殊性根源。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矛盾的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5](p4)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的“紧张关系”:

一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各自内部要素之间的紧张关系。从经济领域来看,以物质利益和普遍竞争为基本规则的市场经济赋予了个人追求物质享受的合法性,推动经济发展目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满足温饱以减少痛苦”转变为现如今的“满足欲望以增加享受”。经济运行规则和目标的转变催生了一些人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冲击着他们对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坚守。从政治领域来看,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公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以及服务特定集团或个人利益的特权现象,削弱了政治公信力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部分国家治理机制同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以及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的不适应、不协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破坏了意识形态认同的关系基础。从社会领域来看,随着社会结构由高度同质化、一体化转变成各种异质性要素复合体,新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不断涌现,各种代表特定群体的声音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众声喧哗,加大了保持意识形态领域平衡稳定的压力。

二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相互之间的紧张关系。从经济与政治关系来看,经济领域以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为着眼点,奉行增长供给原则,政治领域则以实现公平正义为旨归,坚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造成了“增长优先”与“权利优先”的紧张,使一些人形成了“GDP崇拜”、“淡化政治”、“拒斥意识形态”的错误认识。从经济与社会关系来看,基于市场运行的趋利冲动,人们总是以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建立社会联系,而社会之所以为社会不仅在于物质利益连接,更在于行为主体之间、行为主体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共享和伦理承诺,于是经济领域的“功利逻辑”与社会领域的“伦理精神”便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假冒伪劣、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从政治与社会关系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力量不断发展,使政治运行的集中性、统一性与社会管理的多元性、自主性产生了矛盾,社会治理机制不完善又导致一些地方发生了因政治权力过多介入社会领域与社会诉求难以上达政治决策的“治理悖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治设计”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总之,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以及社会领域在运行规则、发展目标、价值规范上的紧张关系,构成了观念上层建筑失衡的现实基础,造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衡现象。

3.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下的文化价值观渗透是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产生的外源性根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使“和平发展”取代“战争革命”成为时代主题,但时代主题的转换并没有消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两种制度、两大价值观体系之间的纷争,也没有消除不同民族国家和文明共同体之间的政治文化藩篱。各国为抓住发展机遇、规避发展风险都格外重视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水平、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资源占有上的显著差距,为发达国家谋求文化霸权提供了优势支撑。以美国为例,近年来它通过“教义制造、媒体制造、产业制造、敌人制造”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文化价值观渗透和控制,以期催生和培育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土壤,消解和排异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达到“领导世界、实现美国世纪”的战略目的。[6]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文化价值观渗透的重要目标。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亚洲自由之弧”等言论,以期“唱衰中国”、“妖魔中国”和“孤立中国”,并通过媒体宣传、文化商品贸易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向我国思想界兜售“非意识形态化”、“人权高于主权论”、“西方自由主义新闻观”等主张,以期争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这些都从外部催生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衡现象。

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某些错误倾向是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产生的内生性根源。近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和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产生了大批优秀文化产品和现代文化产业。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存在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值得注意的错误倾向。经验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轻视与疏离,表现为重视业务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而忽视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重视过去意识形态建设经验而忽视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变化,使意识形态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使意识形态建设体制机制、方式方法难以适应开放环境、市场经济、社会分化和思想多元的现实要求。形式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悬置和架空,表现为自我理论武装上的“观念伪饰”和社会宣传教育上的“话语空洞”。一些领导干部将马克思主义仅仅变成会议、讲话、文件中的口号缀语,而不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迅速认同接纳并透彻深刻地予以表述,但却在实际行动中远离理论路线、悖逆原则要求。这种自我理论上的“伪饰”使他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和对异质、残余意识形态批判抵制时,往往空话套话连篇而不得要旨、难及要害,从而使一些地区或部门意识形态建设虽表面繁荣实则“空无一物”,损害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形象。官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懈怠和独占,表现为片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7](P550)迷信政治权力对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决定作用,认为只要掌握政治权力就无须担心会丧失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冲击挑战缺乏忧患意识。此外,官僚主义还表现为割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意识形态的批判权、解释权和发展权据为己有,而罔顾群众实际需要和主体地位。

三、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的应对策略

1.树立现代意识形态观,正确评判和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的实质。意识形态观与一定阶级或集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紧密相关,是这种世界观、方法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会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观,而持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观就会产生什么样关于意识形态精神实质、功能作用和现状趋势的判断。历史证明,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理论。这种理论在我国经历了以夺取和巩固人民政权为主要指向的“革命型意识形态观”到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指向的“建设型意识形态观”,再到以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主要指向的“和谐型意识形态观”的历史演进。树立现代意识形态观,就是要树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和谐型意识形态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中的指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从这种意识形态观出发,一方面,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的严重危害性,这些失衡绝非是局部的、表面的理论观念之争,而是道路之争、命运之争,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理论基础和制度体系的重大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另一方面,还要看到这些现象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变化的可控性。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各种矛盾不断突发,意识形态失衡现象进入了多发期,企图通过严格的思想控制将意识形态领域变成纯而又纯的一元话语,既无可能也不利于激发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正确的态度是要首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勇敢面对各种异质、残余意识形态的冲击挑战。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害怕任何人批评。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8](P232)其次要分清主流与支流,要看到平衡稳定是我国意识形

态领域的主流,不能因为局部的失衡现象就搞得“草木皆兵”,更不能以这些失衡现象为由冲击或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最后还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关系,既要看到大多意识形态失衡现象整体上仍属于阶段性产生的、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善于运用说服教育、持续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又要旗帜鲜明地批判、抵制那些企图冲击或替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错误思潮,警惕和防止出现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之名放弃意识形态底线的错误倾向。

2.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及其产生根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围绕筑牢和构建全球安全屏障和内部和谐机制,着力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加强主体建设。党员领导干部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是决定这一建设顺利开展及实效取得的关键。加强主体建设,根本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真正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转化为自己学习工作的精神支柱;核心在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避免陷入庸俗的事务主义,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解决意识形态失衡现象的水平;关键在增强驾驭和管理复杂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能力,特别是对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预警管理和协同管理等能力。

二是加强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是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依据,理论研究是内涵建设的主要方式。加强内涵建设,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洽性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观点、新论断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间的发展自洽性,以及这些观点论断之间的逻辑自洽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其次要加强运用性研究,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回应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再次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探索构建富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并将之及时转化成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

三是要加强渠道途径建设。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对内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规律、机制和途径,按照因势施教、因群施教、因业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将社会传播与单位传播相结合、感性传播与理性传播相结合、新兴媒体与传统途径相结合,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性认同和理性认知。对外要注意摆脱两种“逆差”,即因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传播资源占有上的差距所导致的“话语逆差”和侧重输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而较少传递现代中国文化产品的“历史逆差”,积极拓展文化走出去的传播平台,努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声音”。3.重视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转化成意识形态建设优势,夯实克服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的现实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是保持意识形态平衡稳定的根本出路。但发展成就的取得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近年来人们常说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是明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妥善处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医疗保障、教育住房等等,不断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向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民生资源,努力创建公正合理的民生环境,使人们现实而公平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民生改善,从而实现广泛的社会正义,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向意识形态建设优势转化奠定坚实的利益基础。二是引导人们将个人生活幸福同社会主义优越性连接起来,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在社会主义框架下才能获得普遍的个人尊严和真实的社会权利,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人们正确看待自我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局部性问题,将之与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区分开来,坚定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参考文献:

5.研究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篇五

论构筑东城安全供水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及对策

本文详细分析了东城供水安全形势,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构筑东城安全供水保障体系的.对策.

作 者:田希彬 赵忠强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自来水公司,山东东营,257091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7“”(19)分类号:N94关键词:东城 供水 安全 保障 问题 对策

6.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篇六

地质勘探行业作为野外施工单位,与其他生产型企业相比,具有流动性强、施工环境恶劣、搬迁频繁、野外作业条件艰苦、人员流动大、地点分散等特点。近几年,本单位的施工队伍遍布诸如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陕西、江西、湖北、安徽等山区施工,环境艰苦,地形条件差,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提高野外勘探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单位从完善安全制度、规范施工过程着手,加大对野外项目施工的管理力度,也收到了必须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各种问题。现场安全职责制、操作规程悬挂的很整齐,警示牌悬挂也很到位,可现场职工操作时不按规程操作的现象经常出现。经过近年来在地勘业中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分析,有90%是因为违章行为造成的。从安全管理经验来看,要想搞好安全生产,光靠建立健全制度、增加安全检查次数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提高一线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实现由被动的“要我安全”向主观的“我要安全”上的根本转变,从而实现本质安全。

1、安全意识在安全中的重要性

在野外勘探施工中,各类安全隐患较多,地处偏僻,事故的发生后果严重。所以,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行,即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需要提前预测、及时发现、并采取解决措施,进行有效防范或制止,不能坐等事故的发生,再就事论事的进行认识、教育。也就是说,在工程施工当中,是要先提髙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会有他们的安全行为;有了他们的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所以,在野外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当中,如何提高安全意识,使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都具有对施工安全的自觉能动性,就变的尤为重要。

2、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心理分析

安全意识淡薄的人群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有着他不安全心理,这种心理随时能够发生错误的指挥,造成成事故的发生。安全意识淡薄心理能够分为以下几类:

(1)侥幸心理:总认为安全事故不会落在自我头上;喝点酒、睡会觉打个盹不会怎样样,一些小的违章不会造成什么后果。

(2)懒惰心理:怕麻烦,图省事或者投机取巧,总想着只要干完活混到下班就万事大吉。

(3)无知心理:对于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对岗位安全知识比较无知,心中无安全概念,工作中根本不会想到这样干安不安全,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

(4)习惯心理:对安全要求置若罔闻,对不安全行为习以为常,麻痹思想严重。

3、如何提离职工的安全意识

(1)落实安全职责,构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安全管理格局。要想搞好安全工作,光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是不行的,必须建立起一个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构成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首先要抓好一级管理者的安全意识,然后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带动一级,最终到达安全意识共同提髙的目的。

(2)不断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体系。在安全施工管理中,必须针对工程施工的管理现状,全面地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对施工人员的行为制约;必须系统地、细致地做出各种工序的安全交底与安排,保证施工人员及采集设备的安全。

(3)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安全意识。

①抓好新岗位、新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良好的三级安全教育会在新职工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做到时刻想到安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提高安全意识,搞好施工安全,本身也是每一名职工的职责。在工程施工当中,如果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够很好的履行自我的安全职责,进取提高自我的安全意识,那么,在工程施工当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就会变得有成效。

②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行业安全操作规程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是从无数个事故案例中分析总结出来的,每一个操作要求都有它的理由和合理性。所以,在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中,不但要让职工明白必须要这么做,还要让职工明白为什么必须要这么做,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可能导致的后果等等,使职工从心理上理解操作规程,并心甘情愿地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从而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极大的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

③增强职工对危险源的辨别本事。仅有让职工充分了解了哪些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危险,针对这些危险,应当采取什么措施预防,如果发生了什么问题,又该怎样去处理。仅有这样,才能使职工真正在工作中避免事故的发生。

④以发生在身边的事故案例去教育人。经过对事故案例的剖析,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避免杯具的再一次发生,从而让职工认识到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的重要性。

(4)采用必要的经济手段,强迫职工提高安全意识。经济处罚是制止不安全行为,逐步提高安全意识的辅助手段,这也是借鉴了交通管理上的经验。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职工、屡禁不止的不安全行为,要坚决地给予经济处罚。并且必须要罚到当事人感觉疼,强迫广大职工逐渐培养在工作中的安全习惯,从而提高安全意识。

(5)在对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将其构成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本质安全。要做到这些点,首先要狠抓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异常是安全生产管理,做到谁负责生产,谁就负责安全的安全生产职责制,确保安全在日常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其次应当进取发挥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大家的自觉意识行为,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在工程施工的实践活动中,认知并了解危险事故的特性,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去预见隐患,并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方法消除隐患。

4、结语

7.文学欣赏意识培养对策研究 篇七

没有适当的文学阅读积累, 对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本之木。适当的文学阅读积累是文学欣赏能力培养的基石。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吸纳———释放”的心理过程, 没有大量的文学作品的吸纳, 文学欣赏就无异于缘木求鱼, 训练效果可想而知。因此, 对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来说, 积累是基础, 这其中还包括社会生活积累、优秀文化积累、情感体验积累、语言积累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酝酿生成。积累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阅读吸收, 二是实践体验。文学作品欣赏为学生提供了一条积累的重要途径。其独特性在于文学作品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认识生活、感受文化和体验情感的平台, 使得“秀才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但怎样积累、从哪里着手, 则需要教师系统指导。

第一, 教师要为学生列出必读书目, 学生要广读熟背。从艺术价值和认识价值上来说, 文质兼美的篇目自然是多多益善, 这主要要求教师在学生的阅读积累中加强指导, 有针对性地筛选梳理出古今中外不同样式的文学必读书目, 成为将来选学的依据, 让学生的欣赏有目可依。目前许多语文课程标准上都针对学生某一方面的积累提出了相应的背诵要求, 教师要根据学生文学欣赏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阅读篇目。讲清目的和要求, 分阶段安排;指导课外阅读, 品评读书笔记, 交流读书心得, 使学生进入由浅入深的文学欣赏训练序列。

第二, 加强文学史介绍, 指导名著的阅读欣赏。因为每一部名著都是独特的历史与社会的产物, 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地位。任何一篇名著的欣赏都离不开社会及文学发展的轨迹, 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 客观准确地理解文学现象。“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这是一个需要有量的积累而产生质的突破的过程。

第三, 注意生活贮存和语言、情感、体验积累。文学欣赏的积累一方面是作家作品的积累, 另一方面是生活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和情感体验的积累。文学欣赏的过程就是作者利用自己内在的情感、认识来评判作品的情感及认识的过程。文学欣赏从这个角度上说, 其含义涵盖了整个人生。多组织能够加强学生的社会体验积累的活动是实现学生文学欣赏积累的重要手段。目前, 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已成为有效积累的重要前提, 成为培养积累能力需要着重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具备文学欣赏的知识, 而且要使学生具备快速收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是学生实现良好积累的两个重要条件。

二、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更多的是依赖于学生的“学”, 而不是教师的“教”。在文学欣赏积累过程中也要充分贯彻这一原则, 使学生自觉地进行文学欣赏, 利用潜在的欣赏时机时时处处进行欣赏积累。从调查中发现, 学生的文学欣赏意识大都仅仅处于萌芽阶段而没有得到细心呵护和培养, 以至于形不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文学欣赏教学在诸多方面都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地学、自主地学。培养学生的欣赏意识, 促使学生文学欣赏从自发走向自觉, 是学生进行欣赏积累及欣赏能力培养的关键。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欣赏的主体还给学生, 也为学生有效提高积累提供了可能。在这里, “主体”指一切实践着、认识着的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最终是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在此过程中,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和认识者,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发展是教师无法代替的, 因而显示出充分的主动性。而教师的作用就是促使学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认识目标, 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因此, 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只能通过对学生的因势利导来实现。

文学欣赏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以教师的认识活动取代学生的认识活动, 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奉送”真理, 而缺少自己去发现真理的心理准备;教师则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去瞎摸乱撞, 不如“全盘授予”来得省事。整个文学欣赏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有头有尾而取消了过程, 而文学欣赏积累的效度正在于“过程性”之中。由于整个欣赏缺乏内容感知, 缺乏想象发挥和情感共鸣, 当然就谈不上深刻的感悟和认知了, 积累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把欣赏主体还给学生, 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把着眼点移到学生的实践上来, 并积极创造条件, 帮助学生在欣赏实践中获得认识的飞跃, 让学生在不断受到欣赏实践成功的鼓舞下, 逐步感受到自己作为欣赏主体的价值而产生欣赏的热情。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他所构想的从“教”到“不教”的过程, 就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实践予以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的历练, 这正是学生在心理上、能力上逐步成为主体的关键。久而久之, 学生不仅在文学欣赏积累上得到质和量的提高、欣赏效度的提高, 而且随着学生的独立意识、求知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等心理素质也得到同步发展, 这对学生文学欣赏意识的形成将产生重大影响。

三、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出阶段性目标和要求

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要讲究科学性, 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文学欣赏能力培养是欣赏能力形成的保障。按照由低到高的能力训练体系, 为学生制定合适的阶段性目标要求, 一方面可以与学生的认知构成一定的冲突, 并且这种冲突对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来说是经过努力训练可以解决的, 冲突解决的过程对学生的文学欣赏信心的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 这种阶段性目标要求同时对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近期培养提出带有一定强制性意向的培养要求, 为学生的文学欣赏实践能力提出近期发展目标, 使学生的文学欣赏有线索可依。这种能力发展的“阶梯状”目标, 往往由于认知冲突的解决能诱发学生更大的欣赏兴趣, 也便于学生的文学欣赏培养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螺旋式能力培养结构, 同一作品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欣赏要求有能力层次上的差别, 便于能力的稳步提高。同时也为学生及时补充文学欣赏所需的各种社会认知、生活体验、文化积累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促使学生按照近期目标自觉要求自己, 有意识地进行欣赏实践和锻炼。教师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出阶段性要求, 一方面要遵循文学欣赏培养的科学性要求;另一方面要对欣赏意志力的培养也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这是文学欣赏意识培养的关键。

四、训练敏锐、厚重的情感力

文学作品是作家某种情感的物化实体, 具有无可置疑的情感价值。在欣赏过程中, 作品的情感信息自然而然会向欣赏者释放, 与此相对应, 欣赏者就要具备接受这种信息、感应这种情感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力”。文学欣赏是一种伴随着强烈情感活动的形象思维, 欣赏者对作品内容的情感力决定着欣赏中的情感活动。欣赏者的情感体验能力一方面取决于艺术修养和实际生活经验, 另一方面取决于欣赏者想象力的充分运用, 所以在文学欣赏中艺术修养的高低、生活阅历的深浅和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决定着情感体验能力的强弱。

在一般情况下, 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是强烈而粗犷的, 满怀激情而又充满多变, 但同时会显现出温柔、细腻、敏感的特点。在文学欣赏中, 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在欣赏对象身上时, 情感的唤醒、激发就比较敏锐, 容易引起情感反应。文学欣赏中面对新奇事物的刺激, 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强, 对情感的刺激自然感应强烈, 感应力也显得更加敏锐活跃。

在文学欣赏中想追求一种对文学内涵的审美把握, 以及由此生发的情感愉悦和思想陶冶, 并从中提炼出具有人生意义的哲理性概括, 除了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与文学解读对象有关的基本知识、表现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善感的心, 尽其所能去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生活情感体验, 加强文学欣赏中情感的厚度和深度。作为有积极人生态度的大学生, 应该深入自己所处时代的生活,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广泛地了解生活, 体验情感, 做生活的有心人, 培养一颗善感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 去获得更多的生活营养和审美情感经验, 充实自己文学欣赏中情感体验能力在厚度和深度方面的不足。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欣赏意识, 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有效的文学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欣赏意识, 促使学生的文学欣赏从自发走向自觉;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阶段性目标要求, 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 培养自己敏锐、厚重的情感力。

8.研究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篇八

一、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质疑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根据目前独立学院招生的现状,独立学院学生大部分是高考中的失利者。他们高考时分数比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低一点,但是又不甘心读专科,所以就读了独立学院。可是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不高,称之为“三本”,认为他们各方面不如正规的本科毕业生,所以独立学院的教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的有所不同,要求教师们更加注重教学方法,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也是比较差的,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稍好些,但总体来说还不够“活”,英语课堂有些沉闷。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接受的一方,是被动的。即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主动的学习还是没有真正受到重视。虽然所谓的“满堂灌”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批判,但是“启发式”教学也没有真正实现。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老师唱主角,只是不再完全“一言堂”,而是抛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回答,可是这样的问题一般都有标准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朝着固定的标准答案走去,根本不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接受标准答案,无法创新。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小组”的调查研究显示,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了13.8%,初中生占了5.7%,高中生仅占2.9%。这说明年级越高,能主动质疑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学习的主动性越差。那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质疑意识现状如何呢?笔者在某独立学院英语专业选取了309个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304个。

在回答对学习中遇到感兴趣而无法理解的问题时,你会怎样?其中,积极思考的占19%,稍加思考,不懂就放弃的占47%,直接放弃的占34%。可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只有小部分学生能积极思考,大部分的学生都只是稍加思考,如果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就放弃,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采取消极态度,不愿思考,这类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非常懒惰,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根本没有一点质疑意识。

在回答对于老师上课所讲或书本上的知识, 你是否提出过自己的不同见解时,其中经常提出的为24%,偶尔%提出的为40,没有的为36%。可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对待老师所讲解的知识以及书本上的知识基本上是盲目相信的,很少学生会经常提出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偶尔提出甚至从来没有提出过自己的见解,缺乏质疑意识。

在对于来自于各种渠道的信息时,你是否提出过质疑?其中,经常提出的为21%,偶尔%提出的为41,没有的为38%。可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接收来自于各种渠道的信息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基本相信各种信息,很少学生会提出质疑,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盲目接受,被动学习。

可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待问题比较消极,不愿意思考,盲目相信老师讲解的以及书本上的知识,被动接受来自于各种渠道的信息,没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缺乏质疑意识。

二、 培养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质疑意识的必要性

以上数据以及分析说明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缺乏质疑意识,培养他们的质疑意识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经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质疑意识的培养更是势在必行。在国外,质疑意识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美国向来提倡质疑,早在70年代就在中小学进行了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强化质疑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英国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教授曾经说过:质疑精神与分析能力很重要, “英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英国学生具有质疑精神...”。 可见国外对于质疑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视,我国在这方面还需努力。独立学院是一种较新的办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方面任重而道远,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美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其质疑意识。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接受问题更为有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有了疑问,学生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充分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与各种能力去解决问题。这样在“质疑——解疑”的实践中,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与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今天我们要培养的是创造型人才,因此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根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质疑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三、 结语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美国的另一位教育家胡佛则指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国外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把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作为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课堂提问是其质疑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多疑才多问,多问才多思。历史上敢于向权威质疑从而推动科学发展的事例不胜枚举。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不断的“证伪”中前进发展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它的质疑精神不断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教师、教材作为知识的中介并不是永远都正确。然而在国内一些学校,学生比较相信权威,学习比较被动。课堂提问只是教师的特权,其实,学生更应该具备质疑意识,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培养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质疑意识的任务刻不容缓!培根说:“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

上一篇: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P63-P6下一篇:冬季学生安全教育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