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分析

2025-02-10

中小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分析(精选3篇)

1.中小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分析 篇一

沈阳:吸纳毕业生就业享受优惠政策

近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和社会组织就业。9月17日,记者采访了市人事局的相关专家,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

鼓励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政策]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与国有企业员工享受同等待遇;对从事科技工作的,在按规定程序申请省、市、县级科研项目和经费、申报有关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时,应当根据情况给予支持。在非公有制单位(含自由职业)就业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高校毕业生,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缴费年限可以合并计算为工龄。

[操作流程]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企业持《营业执照》副本、吸纳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证》、与高校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录用职工名册》,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高校毕业生持《参保人员缴费证明》,到所属地人事部门办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聘用后的工龄认定手续。

企业吸纳毕业生可获补贴

[政策]企业吸纳20毕业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根据实际吸纳人数按季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为年之内,补贴标准为企业实际缴纳数额的1/3。

[操作流程]按照工商注册地划分,企业持《劳动合同》、《营业执照》副本、《毕业证》、市人事局认定的《报到证》、《录用职工名册》、《参保人员缴费明细》,按季到相应的市或区县(市)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社保补贴申请。就业服务机构通过招工录用备案数据库比对确认后,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补贴资金,并由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划拨到企业银行账户。

鼓励社会组织吸纳毕业生

[政策]对创办期的社会组织吸纳应届或毕业两年内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达录用职工总数30%的,街道和有关部门、单位可参照《关于修改<沈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沈财资[2009]671号)文件有关规定,将闲置的房屋、场地、设施等存量资源,以无偿或低偿方式,优先优惠提供给社会组织的创办主体。

[操作流程]①社会组织持社会组织资质证明、社会组织录用高校毕业生名册、社会组织录用高校毕业生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会组织录入高校毕业生《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会组织工资支付凭证与有闲置场地、设置或其它存量资源的相关单位进行出租申请。

②相关单位同意后,向主管部门提供资产出租申请函、资产权属和价值证明文件、拟出租资产的情况说明、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证件及资料。

③相关单位出租资产,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出租事项进行审批。

④相关单位对外出租资产的事项获得批准后,应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参与资产共享可不进行评估。以评估报告提供的评估价格为租金底价,行政事业单位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招租。

鼓励毕业生创办社会组织

[政策]对高校毕业生申办社会组织,要实行一站式办公,教育、托幼类的由教育部门负责资质审查,职业培训类的由劳动部门负责资质审查,科技类的由科技部门负责资质审查,民政部门安排专人提供咨询指导和注册登记,对资料齐全、手续完备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颁发登记证书。

高校毕业生创办社会组织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高校毕业生创办社会组织经民政部门注册后,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凭相关资质证明和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相关手续,到所在区县(市)人事部门申请贷款。对个人无法提供小额贷款反担保人和无资产抵押的,可由所在地人事部门协调沟通所在地担保机构帮助落实小额贷款反担保人。

[操作流程]高校毕业生持开办社会组织资质证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高校毕业生《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会组织类别说明等相关证明,到所在地民政部门进行注册申请,登记管理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

2.中小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分析 篇二

1、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可以享受哪些扶持政策? 答: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具体包括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符合条件的残疾失业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以及县以上劳模、军人配偶、烈属、单亲抚养未成年者)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企业(单位),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补贴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企业(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2、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需要哪些材料申请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

答:(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原件及复印件);(4)职工全员花名册(企业盖章);

(5)企业与新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6)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纪录(养老、失业、医疗缴费记录);

(7)企业工资支付凭证(工资表);(8)企业申请报告;

(9)《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年度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

3.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篇三

一、综述

目前在我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得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也极具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近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加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感觉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其实,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与其说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众所周知,大学毕业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应该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一体化的发展,大学生受的教育大多是缺乏必要的能力训练,只灌输书本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教育,不能满足新经济要求和新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需要。目前高等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技能方面严重不平衡,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就我自己而言:

首先,我得清楚自己的位置,自己不是处在好学校就读,而且自己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所以我得向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发展,得自己努力拼搏,不能靠家长,更不能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发生。

我对英语比较喜欢。虽然英语成绩不是很好,学起来也觉得挺困难,不过相比其他的英语还是比较喜欢的,我现在在努力的考英语六级和教师资格证,以后想从事英语教育的行业。并且,在考教师资格证因为我的专业不是师范类的,只有拿到教师资格证才有当教师的资格。

我对以后的就业前景其实不是很乐观的,当老师也不是很容易能进好学校的,现在的师范生很多,我本身也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能力与水平还不是很好。所以在毕业后很可能不能马上从事教育的行业。

针对这一问题,我准备用考研来弥补这一缺失,初步我打算考教育学。因为教育学起码可以与以后的教师行业相匹配。

其实我觉得总而言之,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和中国的人口数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人口太多,大多优秀人才都集中于一线二线城市,众多人口集中在狭小地区,相对的流动性减小。目前就业,单位都比较喜欢拥有经验的人,无论是国企外企还是小公司,甚至在我假期打工时在商场里卖衣服都喜欢要有经验的。这一点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是阻碍我们就业的很大的门槛。

有的时候我们也不是不积极就业,不是每个学生都是

靠“拼爹”来过生活,但是目前,没有经济实力,没有权势,想找一份自己很称心如意的好工作真的是很困难很困难。

三、大学毕业生工作难的原因

1、高校扩招,学生教育质量下降。

由于各高校招生数量增加,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更不上其规模的发展,很多高校出现办学条件不足,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硬件设施软件设施达不到标准,设备仪器、实习场地、宿舍、食堂等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没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程度就毕业,学的知识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2、大学生自甘堕落。

目前,中国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不懂感恩、喜放纵、爱慕虚荣、没有上进心,不求进取荒废大学的美好时光,没有学到真正的本领,导致毕业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满足不了工作单位点的需要。

甚至出现了什么“女大学生就业遇门槛,婚介找出路,那感情换出路。”“两千多名大学生竞聘搓澡工职位”等荒诞的事件。实在是给我们大学生丢脸。

3、硕士博士以及“海归”的冲击。

“留洋在外”的海归派确实是众企业看中的对象,好名声、好外语、好眼界、新思维、新观点、新角度或许是

很多公司选择海归派的主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回到国内找工作就轻松多了。

4、拼社会就是“拼爹”。

当今社会,腐败问题极为严重,家庭社会关系越来越重要,大学毕业生近三层是靠父辈找关系找工作,所以“拼社会就是拼爹”是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常常抱怨的一句话。

5、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多愿意集中到东南部发达地区、高新部门工作。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是大学毕业生所向往的地方。一线城市人才供过于求,二线三线城市无人问津。如果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有缓解的可能性。

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1、高校:

各高校应本着育人的原则,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招生比例,培养好学生。

2、大学生:

大学生自己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加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责任感、道德感。在大学期间,要充分利用好图书馆,高新教学设备等有利资源,有针对性的给自己确定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这样

才不会浪费大学的美好时代。

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转变就业观念,要肯吃苦,不爱慕虚荣,不依靠父母,到不太发达的城市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就业。

3、社会:

公平地对待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多给他们机会积攒经验和资历。降低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创造没有压力的就业环境,多提供些就业培训,是大学生能够积极的适应新的社会生活,为企业创造利益。

五、总结

上一篇:游永嘉书院作文下一篇:市容环境综治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