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精选11篇)
1.《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 篇一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
这是继学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知识后,继续学习有关声音的后续知识——《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上完课后首先惊叹于学生的能力,他们不仅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敏锐的听力,更有一颗清醒了,知识丰富的大脑。
首先导入我采用大耳朵图图的`图片,学生非常喜欢,也对他很了解,他有一双大耳朵,而且他的耳朵会动。学生羡慕他的耳朵的同时发现自己也有一双耳朵,自己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呢?“听话,听声音。”顺利引到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在认识耳朵构造的教学过程中,生动直观是一个基本要求,有了幻灯片展现耳朵的构造还不够,为了增强真实性和直观性,还增设了耳朵模具的展示,用意在于加深和巩固儿童对于耳朵构造的印象,在该环节的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在儿童易忽略和遗忘处加以适时点拨,很好地帮助儿童完成了对于耳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尤其指出的是,学生认为我们的耳朵就是露在外面的耳廓,为了纠正这个错误认识,我露出自己的耳廓,并拨动它问“只有这个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吗?”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通过幻灯片、模型,学生可以知道声音的传播路径,但是对声音转化为耳膜的振动,学生教困惑,于是需要重点说明。
声音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是耳朵听到声音的关键,所以此处教师设计用音叉来和学生来进行探究实验,将桂香村红包的纸片剪成极碎的小片洒在气球皮上,效果明显,观察时更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气球皮的振动上。帮助学生深入细致地探究并理解外界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的整个过程,为学生进一步探究、认识和理解“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做好了全面的铺垫。
在介绍耳廓的作用,我自认为我的处理比较“无痕”,借让学生听一段音乐休息,并动手玩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意识到,手会影响听到的音乐,意识到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耳廓越大搜集的声音越多,听到的越清楚。
在学习了人体的耳朵的知识后,课上拓展到其他动物的耳朵,公鸡、乌龟、眼镜蛇、蚊子、考拉等动物的耳朵,学生惊奇的发现其他动物的耳朵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激发了学生探究动物的欲望。
课上,我处理不到位的地方也有不少,让学生体验鼓膜的振动时候,还可以结合作业本p32的作业,这样可以拉进学生更多的思考。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 篇二
随着它的到来,柳树的种子伴着它的气息飞扬,桃花伴着它的气息芳香,人们伴着它的气息欢笑。随着它的到来,风把河水吹皱了,小燕子也唱起了欢快的歌。它轻柔地吹过我的面颊,像母亲的双手抚摩着我,缕缕的风轻轻地吟唱,好像一首动听的春天交响曲,在我的耳边不停地歌唱。在风中,我听到了它的声音。
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小燕子在雨中叽叽喳喳地叫着,小鱼在找着回家的路,蝴蝶在香喷喷的花朵中避雨。我在雨中听到了它的声音。
鸟儿们迎着黎明开口歌唱,大自然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仿佛开了一个鸟儿们的演唱会。在鸟儿们的歌声里,我听到了它的声音。
在这个花红柳绿的季节,到处弥漫着美妙的声音。
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①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
②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③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②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②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③培养学生问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好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声音在耳朵中是怎样传导”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1)谈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直接导入突出耳的重要性)(2)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关于耳朵的哪些问题?(3)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如: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评析】学生对于耳的现有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外部特征,以及知道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器官等知识上。而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学生们了解甚少,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累积资料,在头脑中留有一定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环节的活动也是为了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师进行后面的教学找好起点。
(4)带领学生选择本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
2、假设耳的结构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想法。(3)小组总结一个耳的结构。(4)教师发耳的结构的贴纸。
(5)各组把分到的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试着根据自己组假设的结构拼成耳的形状。
【评析】教师课前做好了耳的各部分形状贴纸,让学生根据贴纸的形状一边拼摆一边和同伴交流想法,并修改自己最初的假设,在“验证──实践──验证”的活动中一步步接近科学的结论。【注意】教师在设计有关耳的贴纸时可以将有关耳的结构的示意图复印后分剪,再分别复印。学生会在拼摆的过程中发现当各部分很好地衔接时才会呈现一个完整的耳的结构。
3、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1)谈话:现在,请每组选一名同学带着你们组组装的耳朵到前面来展示。(2)教师找两三个小组说说他们小组在刚开始时认为耳的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成功组装了一个完整的耳,如果没有成功又是如何修改自己的假设再进行验证的。
(3)全班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交流讨论,弄清耳朵各部分的作用。
4、研究声音的传导途径
(1)谈话:根据耳的构造和搜集到的资料你能画出声音的传导途径吗? 【评析】有了前一部分的学习再加之学生的资料积累,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依据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画出声音传导的途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这个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们整和信息的能力。
【说明】在正常情况下,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对各种声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动引起了3块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的振动将声音传导给耳蜗卵圆窗,使卵圆窗产生了同样的振动。卵圆窗的振动使螺旋器中的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由位听神经传导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使人感知声音。
(2)让学生们观察教材中的图,说说为什么耳朵是一个奇妙的接收器。【注意】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能理解,有自己的解释就可以,不必要求答案的统一。【说明】在此有条件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一集有关声音在耳中传导的动画,该集动画片可以更形象地把教材上的图画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时也会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有关耳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五、认识耳的重要性
1、提问:谁来说说耳朵的重要性?
4.《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 篇四
授课时间:2013年11月21日 漭水镇中心完小 听课教师:穆建兴、段相雄、字崇美、赵亚棋、李加永等
一、教学目标
①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②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教学重、难点:
1、耳朵的构造。
2、鼓膜的振动。
二、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一个玻璃杯、一块气球皮、一条橡皮筋、一个音叉、一些小米粒。
2.多媒体课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一)、1、课前播放音乐。
2、课前谈话:我们今天的课堂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对,这么多老师和领导不但关心大家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想不想把最最棒的你展现给大家?(想!)好,老师期待着你们的表现!上课!
(二)、1、师:课前老师播放了段音乐,好听吗?还想不想再听?(想)那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么优美的音乐?(想)好!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学前准备
复习题:(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有()就有声音,()停止,声音就消失。
(2)声音能在()、()、()中传播。
(3)声音可以向()传播。(选填“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1、谈话: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耳朵的构造。
师:师露出自己的耳朵,指着自己的耳廓。它是什么?(是耳廓,是耳朵的一部分)是不是只要有它就能听到声音?(生:不能)是的,仅仅有耳廓还不能听到声音,还得依靠耳朵里的一些“零件”才能听到。
师:那耳朵里究竟都有些什么呢?谁愿意把你的耳朵借给老师,让大家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愿意)那我可得把你的脑袋剖开,大家才能看到里面的构造啊!你愿意吗?(不愿意)没关系,有高科技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出示课件:耳朵结构示意图)
师: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现在老师考察一下咱们的课前预习情况,谁上来看图片说说耳朵里都有些什么?(生答,老师随机板书: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再巩固,播放幻灯片,学生齐说。
根据它的功能与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板书:外耳 中耳 内耳)
2、(出示耳朵构造模型)老师希望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耳的结构示意图,你也来当个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耳朵里面的构造。(及时给予指导,并给学生鼓励。)
3、好,现在我们已经对耳朵的构造有了基本的了解,那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想)好!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鼓膜振动的实验
1、师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鼓膜的振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是怎样振动的?我想我也借不到鼓膜来做实验了,但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研究。
2、师边说边演示: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住,尽量的绷紧,因为我们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有弹性的膜,就像这样,再把小米粒撒在上面,然后敲鼓,仔细观察气球皮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1)同一距离,发声强,鼓膜振动();发声弱,鼓膜振动()。同一力度,距离近,鼓膜振动();距离远,鼓膜振动()。(选填“强”或“弱”)
5、师问:其实我们的鼓膜就像气球皮一样,请大家想像一下,当声波传到鼓膜的时候,它就会怎样?(生:它就会像气球皮一样振动起来)
7、小结:
说的真好,不错,当声波传达到耳朵里时,会引起鼓膜的振动,于是――――(生)我们就听到了外界发出的声音了。
(三)、耳廓的作用
1、师过渡:鼓膜是这么的重要,那咱们要注意把它保护好。那大家根据我们这节课所掌握的知识和你以前的生活经验,来说说我们今后该如何保护鼓膜?(不能用坚硬的东西掏耳朵,以免戳破鼓膜;要远离躁声,碰到巨大声响时,我们要捂住耳朵或张大嘴巴。)大家是不是有点累了呢,那么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音乐。我来教大家一种听法,很有趣的,想不想试一试呢?(生:想)先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手掌朝前。听一会儿,再把手放下听一听,重复几次。听完后你们就更加了解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了。
(耳廓具有()的作用)
2.现在你觉得耳廓有什么作用? 手掌合拢放在耳后时就相当于我们的耳廓变大了,收集到的声波就更多了。
1、3、有首儿歌《谁的耳朵长》,你们知道谁的耳朵长?(兔子)对,有好些动物的耳朵不但长而且还会向四周转动,那样它就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声波,为逃
生做好准备,也是为了生存。过关检测:
1、耳朵分为()、()、内耳三部分。
2、耳廓具有收集()的作用。
3、耳廓收集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入到鼓膜,会使鼓膜产生()。
4、声音传递的路径:
声源-----()--()--()--()--()---听神经
(教师讲评)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做了耳膜模拟实验,认识了耳廓的作用。现在我们就检测一下这节课大家的知识掌握情况。(发放课堂检测题)
一、填空。
1、()有耳廓和外耳道构成,()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由耳蜗等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2、对于同一声音,我们离声音远时,鼓膜振动(),(选择“强”或“弱)离声音近时,鼓膜振动()(选择“强”或“弱)。
二、判断 1.鼓膜振动越强,我们感受的声音越大。()2.鼓膜如果破了,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3.听小骨的作用是把声音传递给大脑。()
三、连线题
把人耳的主要部分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然后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
()听神经 收集声波
()耳蜗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耳廓 传递振动
()鼓膜 传送声波
()听小骨 产生振动
五、激励总结
1、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了解了耳朵的构造,我知道了该怎样保护鼓膜),那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回去,可以把你所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家人和邻居的小朋友听,你也来当当小老师,这样有助于巩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
2、自然界就是那么神奇,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会有新奇的发现,这就是科学精神!
5.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 篇五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重点: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难点:骨传导和双耳效应 课型:新授
执笔:董君 预习指导:
1按听觉产生过程的先后,写出人耳各部位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骨传导?
3双耳效应判断声源方向会不会产生错觉? 4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耳聋?
预习检测:
1我们感知声音的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A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住牙齿上听到的声音 B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 C用手指堵住双耳听音叉的声音 D同学听到其他同学的悄悄话
3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_、_________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从而能判断声源的方向,这就是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耳膜被损坏,仍然可以通过骨传导听到声音 B人的听觉神经损坏后,也可以通过骨传导听到声音 C人的听小骨损坏后,一定无法听到声音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知识系统
1人耳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听觉的产生__________________耳聋的分类
()()()
2骨传导:
原理是固体可以传声。(效果较好)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耳效应:
原理:声源到双耳的距离不同 作用:判断声源的方向 拓展应用:设计立体声效果
课堂检测
1人潜入水中时仍然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抵在钢琴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声音。根据以上两例,请说出传声的物质除了气体外,还有_________和_________。2在声音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下列器官出现故障使人失去听觉的是 A耳垂 B耳廓 C鼓膜 D听觉神经 3助听器的作用是
A传导声音 B修补人的耳部结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小明做了如下探究实验:第一次他把铅笔放在离嘴不远处,敲击铅笔,耳朵听到了声音;
第二次他把铅笔用牙齿咬住,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敲击铅笔,这时他也听到了声音;(1)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两次听到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5武侠电影里常描写一位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A他的眼睛根本没有失明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准确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D是一种巧合
选做题
6.《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 篇六
探索板块,向学生介绍耳的结构,让学生推测耳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学生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及模拟记录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对耳郭和耳膜结合实验说出他们的理解。通过观察听诊器,了解其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郭的作用。
3.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自制鼓膜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实验时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对于鼓膜的保护。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难点:耳的各部位结构及功能。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耳的结构”挂图或耳的结构模型,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听诊器。
小组:A4纸、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1.引导: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每天都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这些声音呢,这主要和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有关?(耳朵)2.提问:对于耳朵,你想了解一些关于它的什么知识呢?(预设: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二、探索:耳的结构及作用(预设22分钟)(一)活动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 [材料准备:“耳的结构”的挂图或模型等。] 1.出示挂图或模型,提问:你发现耳有哪些结构呢?谁来说说看? 2.学生交流耳的结构。
3.追问:那么你认为这些耳的结构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是呀,耳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它们是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关键所在。
(二)活动二:感受耳郭的作用 [材料准备:A4纸或大书本等。] 1.学生小组活动:通过用纸卷成“喇叭”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
2.交流:借助“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更响亮。
3.小结:耳郭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收集声音。
(三)活动三: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材料准备: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活动手册等。] 1.学生用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等制作鼓膜模型。
2.观察1:当保持音叉与气球皮距离不变时,用强弱不同的力敲打音叉,观察气球皮振动幅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
3.观察2: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打音叉,改变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幅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
4.交流:发现用力强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
距离近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
5.小结:声音能够引起气球皮的振动,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明显,距离越近,振动幅度越明显。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一)研讨一: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反馈交流:我们对耳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还了解了鼓膜的作用。
2.小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二)研讨二: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 [材料准备:听诊器] 1.交流:耳郭与纸喇叭能帮助更好的收集声音。
2.观察听诊器,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3.小结:听诊器头的薄膜能够帮助收集声音,胶管和听筒起到更好的传播声音的作用。
四、拓展:兔子的耳朵(预设2分钟)兔子有着长长的耳郭,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五、小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预设3分钟)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板书设计】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外耳——中耳——内耳——大脑 耳郭 鼓膜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中我的发现,需要在学生通过对现象的理解后总结出。
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
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
【作业设计】 1.鼓膜的特点是()。
A.薄而有弹性 B.厚而有弹性 C.薄而没有弹性 2.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的作用。
7.《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 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渗透和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我们自己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是“身边的物理”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能力
2、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教学重点
1、人类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
2、骨导的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音*(若干个)、人耳的构造挂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呢?
耳朵、
[师]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请同学们观察人耳的结构挂图,想一想生物课上介绍的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人耳的构造]
[师]出示人耳的构造挂图、
[生]分组讨论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生]耳聋是怎么回事?
[师]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导致耳聋、
[生]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又是怎么回事呢
[师]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神经性耳聋;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非神经性耳聋、
[生]这两种耳聋能够治愈吗?
[师]神经性耳聋不能治愈,非神经性耳聋可以治愈、
[生]助听器矫正的是哪种耳聋?:
[师]当然是非神经性耳聋,同学们,假如我们听不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生]那样的话,我们将失去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们将生活在一个非常寂静的世界、
[师]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听觉,我们每一位健康的人应该关心、帮助残疾人,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使这些人恢复听觉、
[想想做做]
[师]请同学们将振动的音*放在耳边,听音*的声音、
[生]分组操作(两个学生一组,轮换听音*的声音)
[师]在这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生]音*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师]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的声音、
[生]听不到了、
[师]请同学们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看看能否听到音*的声音?
[生]分组操作、把音*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上,能“听到”较弱的声音,把音*放在牙齿上体验,“听到”的声音较强、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骨能传声、
[师]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例如: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他的`这种对音乐的执着和刚强的意志,真让我们健康人为之震撼
科学世界]、
[师]实际中我们如何来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呢?
[生]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眼睛来确定发声体的位置、
[师]如果将你的双眼蒙上,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生]结果表明“能”、
[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介绍双耳效应、
由于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生]老师,我们明白了: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的结果、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音响设备都是双声道立体声或多声道立体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人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两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播放出来, 这样,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是从不同的位置传来的,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对应地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会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
(1)空气传导
2)骨传导
2、双耳效应
四、布置作业
1、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写在作业本上、
2、小论文:助听器的功能
8.《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 篇八
一、教材分析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中的第六课,是探索了声音的发生,变化,传达后,对耳朵的研究.教材出现了三个内容:一通过对耳的结构和功能的探究,让同学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和各局部的功能,二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实验,掌握人体内鼓膜的作用,三通过实验观察,知道耳廓的作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为《维护我们的听力》一课奠定的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二、同学分析
同学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和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局部组成的,各局部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局部同学不清楚。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同学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耳朵的构造和其每个局部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3、培养同学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培养同学小组合作的精神,
4、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五、教学准备
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的教学资料有;
课件,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纸屑
六、优秀教案
为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布置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课一开始我播放大自然各种声音的录音,让同学由听到的发生联想,然后汇报。我顺势提问: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的呢?估计同学会说出 “用耳朵”。我紧接着追问:我们的耳朵又是怎样听见声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同时板书课题 。我用同学熟悉的生活中的声音导入,可以调动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为探究新知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耳朵的形成
首先我组织同学讨论:关于耳朵你们知道哪些内容?这一环节让同学各抒已见,老师仔细倾听,做好点拨评价,以了解同学的原有认知水平。然后我出示耳朵的示意图, 让同学通过观察和老师的讲解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各局部的名称。耳朵各局部作用这一问题,我会让同学进行大胆的猜想,对于各种猜测,我不急于下结论,让同学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讨论,去争辩.这样设计既能培养同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也能体现同学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
三、设计实验 鼓膜的作用
同学通过讨论,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出示课件)那么鼓膜是怎样协助我们听到声音的?教师告诉同学我们不能拿真实的鼓膜进行实验,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器材(音叉,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细沙, 纸屑,1个玻璃杯)模拟鼓膜制作一个”鼓膜模型”来进行探究活动。在做实验之前,我会提出要研究的两个问题:
1、鼓膜振动与音叉振动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2、鼓膜的`振动与音叉的远近有关系 ?
让同学根据这些资料,在小组中说说设计方案, 尝试自身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同学自身寻找实验方法,选择实验资料,并记录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在同学充沛实验后,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师生一起总结:
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 鼓膜振动微弱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最大限度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同学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探索空间,这样做既能使同学之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又能真正体现以同学为主体。
四、课中游戏 耳廓的作用
“了解了人耳的情况,我们来观察一下小动物的耳朵’,我以这句话引出耳廓的作用。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让同学在欣赏中感受到从外形上看动物耳朵与人的不同,但耳廓都有收集声音的作用。为了更进一步体会耳廓的作用,我设计一个游戏―― “插耳朵”:在耳朵上戴一个圆锥形的纸筒,让同学听听声音,在摘下来听听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两步的教学同学能准确的理解耳廓的作用。第二个游戏“看谁的耳朵最灵”,让一个同学拍手,另一个同学闭上眼睛,捂住一只耳朵感受声源的位置,然后把堵上的耳朵再放开,用两只耳朵听声音,看他对声源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这个游戏的设计,更能吸引同学,让同学在玩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能培养同学对耳朵有残疾的人的爱心)
五课后延伸 开阔视野
读课本57-58页,让同学通过朗读找到“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案,以此培养小朋友们阅读能力,再播放有关课件,以加深认识。
课下让同学自身到网上查阅更多的关于耳朵的知识,如:耳朵的疾病都有什么?我们如何预防耳朵受到伤害?
9.《9 怎样听到声音》教案2 篇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知道保护听力的常用方法。
2、了解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耳朵的构造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
2、能够根据耳廓的构造提出有关耳廓功能的假设。
3、能够使用助听器进行耳廓功能的模拟研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认识到噪音的危害,学会积极地应对噪音的办法。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纸屏、塑料泡沫小球、小鼓、鼓槌;耳朵的模型。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谈话: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教师播放录音,并让学生听了说说分别是什么声音。
3、学生汇报,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
4、提问:你们是用什么器官来听这些声音的呢?(学生回答)
5、谈话:那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传到耳朵里去的吗?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板书课题)
新课讲解: 实验:
展现声波被阻碍时发生的现象
演示实验:用鼓和吊有小球的纸屏做实验。
学生观察:敲小鼓,看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汇报观察结果。
小结:通过敲鼓,让鼓声冲撞纸屏,使纸屏振动。
一、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1、耳朵的构造
(1)谈话:通常我们只能看到耳朵的外部,耳朵的内部是怎样的呢?
(2)(出示耳朵的模型)介绍人耳的内部构造: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等组成。
2、怎样听到声音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耳朵的各个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呢?声音在耳朵里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请同学们根据前两节所学的知识来猜测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把假定的声音传播路径画出来)
(3)小组汇报:声音的传递路径是“声源→耳廓→外耳道→鼓→听小骨→耳蜗→大脑”。
3、认识耳廓的作用
(1)学生制作喇叭状的“助听器”,教师巡视。
方法:把一张大纸卷成圆锥状,再用胶带把末端贴好以固定形状,将小的一端靠近耳朵。(2)学生猜测:如果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感觉有什么不同?(3)讲述: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讲话,音量会不会发生变化?(4)思考:如果没有耳廓我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吗?如果为我们换上一个更大的耳廓又会怎么样呢?
(5)小结: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认识噪音,了解保护听力的方法
1、利用教材上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声音听起来舒服吗?
2、思考:通过阅读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是噪音?噪音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治噪音污染?
3、提醒:长时间地用耳塞听音乐也会损伤听力。
10.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反思 篇十
2、借助实验和想象,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重难点: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
教师活动材料:土电话、水槽、铃、线、纸杯、尼龙绳、棉线、木条、铝箔。
小组活动材料:纸杯、尼龙绳、棉线、木条、铝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出示“土电话”
师:这是个土电话,你们说这个土电话能通话吗?
师: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师:你为什么做出这样有趣的表情和动作。
生:我听见他说“做鬼脸”的指令。
师:描述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生:略(学生对听的过程进行描述)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
二、振动物体与声波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我们把振动的音叉放在水面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现象?
(若学生回忆有困难,借助教材图片)
生:水面的波动从振动的音叉开始,逐渐向四周传播的。
师:刚才同学描述了纸杯里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其实就像振动的音叉放进水里形成水波一样,纸杯里的声音也是一波一波的从纸筒到棉线到纸筒再到这个同学的耳朵。我们把这称为声波。
引导学生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师:敲击音叉,你听见声音了吗?你知道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你的耳朵里的吗?
生:空气
师:我说话你听见了吗?你知道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你的耳朵里的吗?
生:空气
师:我们知道了原来声音是可以通过空气(气体)传播的。(板书:气体)
师:声音既然可以通过气体来传播,那么大家想一想声音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吗?
师: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操作
听一听在水槽中用音叉去碰铃铛,能不能听到发出的声音。
说一说,有没有听到从水中发出的声音?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略)
师:刚才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板书:液体)
师:这节课老师准备了尼龙绳、棉线、木片、铝箔等四种固体材料。(展示材料时,把材料贴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哪种材料传播效果好?哪种材料传播效果较差?把预测结果记录在记录单(见附录)。
师:有了这些材料,思考怎么设计:可以证明声音在固体中是怎样传播的?
生:讨论
生:汇报(在汇报中形成实验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老师多媒体展示)
生:实验活动
汇报分析整理: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并且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效果也不同。
引导学生小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并且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效果也不同。
四、拓展
师:(媒体出示图片)想一想,鱼儿为什么会跑开呢?
生:(回答)
五、分析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今天仅仅是研究了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研究的材料也是有限的,那么声音能不能在其他的固体中传播呢?在其他液体和气体中呢?这个就需要大家有时间在家里去做这个实验了。
附录:记录单
铝箔(1)
木片(2)
尼龙绳(3)
棉线(4)
预测排序
实验排序
我的发现
六、教学反思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小学科学四上声音单元中的第三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的大小、高低、产生的原因等基础上进一步
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通过多个活动对声音这一熟悉的事物去进行一番理性的探索,从而构建起对声音的传播的认识,为今后的探究、学习奠定感性基础。
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觉得学了很多东西,是的,要上好一堂课是需要精心锤炼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争取更多的机会,趁着年轻,好好地学习,以便更早地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静下心来想想,有得有失,在这里结合科学老师们给我的建议谈谈自己不足的地方。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教学用语,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用语方面应该比较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的结构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过程之间衔接语言用得不太好。
其中在数据分析的时候,分析不到位,应该把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数据,而其中又有些数据比较雷同呢?是因为误差的存在,导致这么多的不同,而误差又有很多种,比如线没有拉直,听筒的关系,或者有噪音,或者材料有损坏等等多种原因,有的数据出现的次数多,大概就是因为它的传声效果比较好的缘故。
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但是点评不到位,应该用多种形式的语言多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拓展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尝试,巩固运用。教学时,通过师生协同活动,启发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尝试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巩固和掌握科学概念,发展学生智力,激发探究科学的情趣。通过设置情景,表扬激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学中乐、乐中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获得新知,并加以运用,巩固提高。
11.教案4——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篇十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4、知道人耳的构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材分析】
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要的纠正即可。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点:
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音叉、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直接给出问题,引入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新课教学
(一)人耳的构造
1、人耳的主要构造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半规管、前庭、耳蜗等组织;
2、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在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的基础上,解释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3、利用骨传导听到声音(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4、双耳效应(实验验证双耳效应)
三、巩固练习
做本节的“基础训练”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06-20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09-19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10-07
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11-07
我们该怎样06-11
今天我们怎样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07-21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怎样学好我们的党课08-19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07-10
我们应怎样说课08-17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作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