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精选8篇)
1.济南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篇一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计划
郑爱国
学情分析:
高一时因为时间安排少,任务重,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太重视地理教学,学生自以为生物难学而有畏难情绪,再加之地理学科文理兼备,以及读图、分析图用图较难等,从而出现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指导思想:
依据《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标准》、《标准解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达成学校教育教学目标,争取完成100%过C率,特制定本计划。本备课组的任务是为高二理科班的地理教学及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备考,为了更好的进行复习工作,下面就相关方面简单谈谈我们的看法与感悟。
本学科由于内容多课时紧,大约期中考试后一周才能结束新课。由于必修三刚刚学完,我们想趁热打铁先复习必修二,然后再复习高一学习的必修三和必修一。
时间和内容安排计划如下:
必修二:共安排12课时(一、二两周)
必修三:共安排14课时(三、四两周)
必修一:共安排13课时(五周一周)
综合训练:(至小高考前)
具体措施:
一、科学制定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
凡事预则立,从复习伊始,我们就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并根据学生情况和学校的课时安排不断调整。计划突出高要求、低起点、重基础、低难度、重覆盖、求全面的特点。我们的计划不仅涉及课堂教学也涉及补差和自主学习辅导的安排。第一阶段复习突出知识整合,通过比较、提炼,对重要知识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压缩”,把精华的东西集中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力量”。
二、重视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有效性。
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先布置给学生相应的复习任务 让学生有充分准备,带着“任务”积极地走进课堂。
在新课复习环节时,我们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精讲巧练,侧重建构知识体系,注重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归纳和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不断发现和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问题。
三、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
1)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除掌握专题知识外,还应该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有问题不能拖。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每次模拟考试:模拟测试的成绩在一定限度上对复习起一个指导作用,分数不管高低,都要认真总结一下,3)树立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比较高的目
标,为自己的目标实现增添动力。
4)引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学生要结合教师的计划指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多做一些综合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过A;保证过C。
5)做好心理辅导:由于高二年级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学生时常会出现一些心理或思想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疏导,以免影响学习效果。
四、加强课后督促与检查,精选习题巩固复习效果。
复习效果的巩固关键在课后,记忆和应用是需要时间作为保证的,我们课后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作业的方式包括背诵和识记知识点、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等),并及时督促和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讲评,以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在检查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注意有针对性地和学生交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各类各地模拟题进行筛选重组,强化基础题,突出材料情景题和综合题。从专题到综合,构建多层次、全方位、有重点的专项训练和综合模拟练习体系,努力引导学生确认这样的试卷就是学业水平测试本身,以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复习的要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注意规律性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努力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
五、加大基础训练的力度,大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并要求学生背范文、教师精选的课文段落、写作必背句型,使学生熟悉英语的句式结构及习惯用法,从句到篇,从而写出完整的英语文章。另外每周进行一篇的写作训练,鼓励运用背过的句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济南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篇二
结合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等方面, 可以将复习学案划分为五个模块, 即学习目标、知识梳理、课堂练习、课后巩固、默写记诵。
一、紧扣考纲, 设置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案设计主旨的灵魂精髓, 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定位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该堂课的学习任务、复习重点。在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的“学习目标”设置时, 我们不妨将考纲要求作为“学习目标”, 并适当延伸、补充一些常作为背景知识的考查点。要注意使用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引导词, 如“了解”、“知道”、“理解”、“结合实例”、“说明”等。
例如:对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纲中没有显示出对“地转偏向力”的考查, 但是在“大气运动”的要求中却体现了对这一知识的掌握, 如“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方向的偏转等。所以, 在此处我们可以增设一条学习目标, 即“结合实例, 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课堂复习之初, 可先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目标”, 并将其中可以显示学习掌握程度的“要求型”词语 (即“了解”、“理解”等) , 以及显示复习侧重方向的“内容型”词语 (即“……特征”、“……影响”等) , 逐一圈划出来, 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纲举目张, 进行系统、全面的“知识梳理”。
有效的“知识梳理”既是提炼经典主干知识 (即, 将书本读“薄”) 的过程, 又是有效联系、融会贯通知识 (即, 可想而知将书本读“厚”) 的过程。对照“学习目标”逐一罗列的知识要点,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知识梳理”。
例如“天体系统”的包含关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如下图所示) ”等要点, 可以采用框架结构图。
例如“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如下表所示) ”等“比较型”知识, 可以设置表格。
例如介绍“黄土高原”、“东北地区”等地的区域特征时, 可以引导学生填绘区域空白图, 提醒学生用彩笔区分山河湖泊、地形、城市边界等各类地理事物。对于要求重点掌握的核心知识, 可以留出空白, 引导学生填写。
三、即练即评, 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课堂练习”。
题海战术向来不是通往高效学习的捷径, “课堂练习”的设置应侧重于质量的精选, 而非数量的达标。依据前面“学习目标”对各知识点的要求, 可以将近三年的“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进行分类列举, 也可以适当添加近一两年各大城市的模拟试题, 引导学生通过对往年试题的熟悉, 有效把握对某知识点的复习认知程度。
例如:关于“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这两部分知识, 可以以2010年学业水平测试的第12—13题 (如下所示) 为典型进行练习。
图6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 2. 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1 3. 水循环 (D) 。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当堂训练经典习题, 可以使“考点试题化”;及时讲评典型例题, 可以使“试题考点化”。当然, 在即练即评的同时, 也应引导学生明确, 所有正规大型考试一般不会考查原题, 所以不能单纯地“就题论题”, 而应透过试题看考点, 关注变形题。
四、夯实基础, 布置适量有区分度的“课后巩固”。
必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既属于“通过性”考试, 又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对于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要求, 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争取做到“天下无敌”;对于具有相应难度的“拔高型”知识, 也需有适当补充拓展。因此设置“课后巩固”时, 在侧重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 也要注意有一定的区分度。
成绩能否达“A”, 有时不仅仅取决于试题的难度高低, 而且取决于答题是否具有技巧性、地理语言表述是否具有规范性。因此, 在“课后巩固”题目的选择上, 可以稍稍侧重“综合题”, 并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综合题答题要点。例如:
1. 要点序列化, 即用数字“ (1) 、 (2) 、……”来区分答案要点;
2. 尽可能多答几点;
3. 注意按题干要求的侧重点答题, 例如包含“评价……”、“……的影响”等“引导型”词汇的答题要点均具有两面性;
4. 不要写错别字, 不要写“狂草”;
5. 不要随意省略简化一些专有地理名词;
6. 最好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
……
五、留有空间, 引导学生加强“默写记诵”。
地理作为兼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多个学习领域的基础学科, 其复习方式方法也具有亦文亦理的特点。
对于“记忆型”知识, 常常强调“死去活来”, 即只有将“死”的知识死记硬背, 才能将“活”的知识灵活运用。因此, 除了精选适量的典型练习供学生巩固复习以外, 还可以在学案最后留有一定的空间, 设置“默写记诵”模块, 将考纲中强调的重点知识简要罗列题头, 引导学生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 加强默写记诵。当然, 学生也可以在此处记录复习中的疑惑点, 进行问题反馈。
综上所述, 通过“以案导学”, 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进行系统全面的知识梳理, 以及高效的课堂、课后训练讲评, 辅以默写记诵, 可以构建高效、有效的地理复习模式。
摘要:作者结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的设计、编写及具体教学实践应用, 认为“有效学案”应包括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系统全面的知识梳理, 高效的课堂、课后训练讲评, 辅以默写记诵, 从而构建高效、有效的地理复习模式。
关键词: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实践,“以案导学”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济南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篇三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学业水平测试 空间能力
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分为八个范畴,其中,空间能力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智能。很多职业都需要具备空间智能。因此,空间能力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目前,中学里面承担着培养中学生空间智能的学科有数学、化学和地理等,其中,地理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可以承担更多责任,因为地理学有学科优势,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球表层空间的学科,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特征,而且阐明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1]。空间性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特性,几乎代表了地理学的全部,而数学和化学等学科对空间能力的培养只是其中一项要求。
承载着考查高中生基本能力的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非常重视对学生空间能力的考查,如能将地理空间能力进行合理的归类并分类讲求应对策略,可以高效备战学测。笔者经过研究认为,地理空间能力这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地理空间识记能力、地理空间观察能力、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地理空间描述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六个子系统构成的,下面依次从以上空间视角解析高中地理学测试题。
一、地理空间识记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空间识记能力是基于空间角度的对地理事物的名称、形状、大小、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分布、格局、空间规律等方面内容的识记,它是其他方面空间能力培养的基础,识忆能力的好坏对其他空间能力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地理空间识记内容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如:地球和地图,重要的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国家和地区,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世界上重要国家的轮廓和位置范围,全球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图,世界洋流分布图,水循环示意图,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等等。学生学习有关空间识记部分的内容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意义识忆,而非机械识记,前者可以提高识记的效率和保持时间上的持久性。
案例一:图1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摇 ?摇)
A.极地东风带?摇?摇 B.盛行西风带?摇?摇
C.东北信风带?摇?摇 D.东南信风带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全球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图的识记,属于比较简单的空间识记内容,乙位于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风带的名称为盛行西风带。
二、地理空间观察能力
地理空间观察能力是指个体通过感观器官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如地理学科中最常见的一些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和统计表格等,它们当中都蕴含很丰富的显性和隐性地理信息,通过观察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为后面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撑。观察图形,首先要观察图形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是什么,其中,分析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非常重要,否则呈现的要素将是杂乱无章的,认识到空间联系,就认清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认清了地理事物的本质。
案例二:图2为“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图中天体系统的级别有(?摇 ?摇)
A.1级?摇?摇 B.2级?摇?摇 C.3级?摇?摇 D.4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观察天体系统示意图的能力,本图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太阳、地球、月球、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轨道和月球围绕地球的运行轨道。通过观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图中显示了两个级别的天体系统,分别是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地月系和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太阳系。
三、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是指确定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常用的地理空间定位方法有:①绝对位置定位法:根据经纬度坐标和海拔确定地理事物。②相对位置定位法: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和周围的事物具有联系,可以通过记住一些典型区域的经纬度坐标,再根据要判断的地理事物与典型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相关关系,确定地理事物。③轮廓、形状定位法:可以通过独特的轮廓和形状特点确定地理事物。如:每个大洲、国家、省级行政单元都有其独特的轮廓形状。④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生物特征、土壤特征、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城市中的建筑景观、建筑格局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判断地理事物的重要依据。⑤用图例、注记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地理事物。
案例三:图3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城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摇 ?摇)
A.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B.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C.甲、乙均位于北半球
D.甲、乙均位于南半球
2.下列城市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摇 ?摇)
A.哈尔滨?摇?摇 B.乌鲁木齐?摇?摇
C.上海?摇?摇 D.拉萨
解析:南北半球的气温特点不同,南半球的最高温出现在1月份,北半球的最高温出现在7月份。第1题根据统计图中的1月份和7月份的月均温判断甲、乙两地所属半球。第2题根据统计图,首先得出甲城市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最高月均温不到30度,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然后对选项中的四个城市进行准确定位,根据定位的结果判断其所属气候类型,A选项中哈尔滨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B选项中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选项中上海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选项中拉萨位于青藏高寒区,气候类型为高原山地气候。
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
地理空间分析能力是指运用实际图形或心理地图,从空间角度对地理事物进行计算、综合分析等能力。
案例四: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图4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摇 )
A.奥塞盖尔?摇?摇 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摇?摇 D.凯尔盖朗
2.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
移动方向分别是(?摇 ?摇)
A.北半球,向北移?摇?摇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摇?摇 D.南半球,向北移
3.两次交会对接期间(?摇 ?摇)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摇?摇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摇?摇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解析:第1题通过看图后再分析图,东8区的区时为11月14日20:00,区时为4:00的地区要往左16个时区,中间跨过中时区,为西8区。第2题可以借助辅助图分析完成,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曲线,即可得出11月3日—14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第3题画出11月3日—14日的日照图,通过分析日照图得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五、地理空间描述能力
案例五:图5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该市工业区主要沿?摇 ?摇?摇及?摇?摇 ?摇布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空间描述能力,通过看图例内容,在图中找出工业区的分布,然后观察工业区的分布,描述工业区主要沿海及铁路布局,目的是交通运输便利。
六、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地理空间想象力就是指个体以头脑中已有的地理事物和地图所反映的空间形式为基础,通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等创造性活动,形成更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空间新表象的能力[2]。
案例六:图6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摇 ?摇)
A.暖湿的中纬西风?摇?摇 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摇?摇 D.冷湿的极地东风
解析:本题关键是将上面的平面图转化为立体图,这里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学生可把此图涉及的北半球立于本教室,将教室看成是北半球,设置赤道、北纬30度和北纬60度的位置,然后将图中的空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箭头在教室中对应的位置指出来,这样方向便很容易辨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济南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篇四
一、选择
1、关于经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B 经线是半圆 C 经线共有360条 D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下列节日中,大庆昼短夜长的是()
A 五一劳动节 B 六一儿童节 C 八一建军节 D 十一国庆节
3、既没有阳光直射,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带是
A 北寒带和南寒带 B 北温带和南温带 C 热带和北温带 D 热带和南温带
4、下列四幅图总,点P分别表示
A 山顶、山谷、山脊、鞍部 B 鞍部、山顶、山脊、山谷
C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 D 山谷、山脊、鞍部、山顶
5、赤道不穿过的大洲是
6、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
A 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 处于太平洋板块内部
C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处于亚欧板块内部
7、下列语句描述气候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春风又绿江南岸 D 昨夜西风凋碧树
8、下列天气符号与人类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A-高空作业B-自驾出行C-晾晒衣服D-海边度假
9、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宗教是
A 伊斯兰教B 佛教C 犹太教D 基督教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处一幅壮丽河山花卷。据此回答10-11题。
10、“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是指
A 阿尔卑斯山 B 落基山 C 安第斯山 D喜马拉雅山
11、“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河流及注入海洋对应正确的是
A 叶尼塞河-北冰洋 B 长江-印度洋 C 印度河-大西洋 D 恒河-太平洋
12、有关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候冬季长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B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C 交通发达,交通部门齐全,交通线路布局均衡
D 首都莫斯科,有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13、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最佳路线应该是
A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中国
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中国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中国
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中国
14、素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的是
15、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有关巴西林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B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C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D吸烟滞尘,梅花城市环境
16、基地地区的暖季是科学考察的最好季节,南极、北极地区的暖季各是
①4月-10月②6月-8月③10月-次年4月④12月-次年2月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② D ④①
17、“黑人的故乡”是指下列哪个地区
A 中东地区 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 南亚 D 欧洲西部
18、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 大部分属于低纬度
C 最先看到照样的地方时黑龙江省漠河
D 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9、“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是对我国那个地形区的描述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20、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香蕉、芒果等水果主要生长在A 热带 B 亚热带 C 暖温带 D 中温带
2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限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7月0℃等温线③400mm年等降水量线④800mm年等降水量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冬季寒冷漫长 B 吐鲁番盆地气候湿润,冬暖夏凉
C 海南岛终年皆夏 D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四季常冬
2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是
A 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均匀 B 时间上,夏秋少,冬春多
C 空间上,南丰北缺 D 西北和东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24、大庆油田的石油源源不断的运往大连,其最佳运输方式是
A 火车装运 B 管道运输 C 汽车装运 D 飞机装运
25、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 南方农田多为水田,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
C 北方种植以小麦、油菜为主
D 南方种植以水稻、大豆为主
26、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事物的是
A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 雅丹地貌
C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D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27、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 身居内陆 C 多云雨天气 D 海拔高
28、不能说明北京是我国文化中心的是
A 全国高考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 B 有人民大会堂和很多外国大使馆
C 拥有各类博物馆120多个D 又有众多体育场馆
29、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祖国内地主要给香港提供
A 技术 B 生活资料 C 管理经验 D 资金
30、下列旅游胜地位于西双版纳的是
①石林②热带植物园③九寨沟④野象谷⑤傣族园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
31、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共4分)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1分)
(2)此时太阳直射在(),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3分)
32、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主体部分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带,西邻()洋(2分)
(2)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和()的特点显著。图中A地区形成()带,这种农业带发展的有力条件是()。(6分)
(3)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位于旧金山东南的(),是美国兴起最早、国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2分)
33、读“东南亚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共8分)
(1)找出中南半岛()(填字母),该半岛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纵列分布的特点。(2分)
(2)找出马六甲海峡()(填字母),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印度洋与()洋的重要海上通道。(4分)
(3)东南亚气候湿热,是天然橡胶、()、椰子、()的最大产地。(2分)
34、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1)图中①是()河,②是()河。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图中A()平原成为“塞上江南”,黄河中游流经()高原后,产生的泥沙最多。(4分)
(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是对”地上河“现象的生动描述,该现象主要发生在黄河()游,地上河的成因是()。(3分)
(3)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你认为治理黄河水患可采取哪些措施?
()(4分)
35、读“朝阳将沿江地带简图”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1)长江沿江地带包括的钢铁基地主要有上海宝山、马鞍山、武汉、()、()等;“汽车工业走廊”主要的汽车工业基地有()、南京、()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4分)
5.济南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篇五
化 学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济南市 2014
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
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测试考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三、命题突出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三维目标的考查,从我市大部分学校化学教学实际出发,保持相
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能力要求
1.接收、收集、整合、迁移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复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际现象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观察,获取有关
感性认识和印象,并进行吸收、初步加工、有序存储。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的知识网。
2.分析化学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能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化学术语、化学语言表达出来,并能对
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某些事项细节做出合理的解释。
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并对化学现象和
化学原理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考试内容
考试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学
6.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作文 篇六
寒气尚未消,早有报春花先闻。冰雪压枝头,不曾失颜色。本是思念急,今朝独自开。一念思且远,未赋新诗先遣词。
青阳有诗花自开,情到深处吟诵来。日日花红不同样,点点叶绿转瞬新,世人只叹绿意好,朵朵皆由苦寒生。曾记否,阡陌之上,田野人家,朔风吹散残阳冷,百果凋零无颜色,更有冰雪扫门庭,百花落尽不敢言。眼望秋棠憔悴去,菊花瑟瑟散满天。霜叶无力拒西风,任凭雨打风零落。曾记否,孤帆远棹走四方,声声听闻别离苦,唱罢荒凉与落寞,忧伤不解花几度。曾记否,背负行囊,残阳西下,独上高楼,一曲高歌,琴韵悠悠,遍寻河山,苍茫不知春何处。偶有小曲潺潺出,未到心头肥转瘦。
冰雪覆盖日,严寒料峭时,百花凋谢百叶残。遥望门前千帆过,舍去容颜难舍真,就算枯到伤心处,零落成泥护花心。借问青冥何残酷,曾问岁月何辜负,天地无话语不尽,四季轮转说春秋。何须慨叹人间苦,自古花香苦酿久。花红写诗只为春,为春坐穿寂寞时。哪怕不足道,愿做风信伴野树;哪怕身卑微,年年春来发几枝;哪怕枝头远,城头山角报芳春。何怨北风劲,寒冬腊月风飞雪,雾挂冰结皆是景,不是花难开,却是未到时。
风寒见品性,寂寞自安心。沉沉一轮起,天暗点亮星,漫漫岁月里,夜夜修菩提。君不见,梦消日寒短,蝶飞故园寂,骄阳未起茎先软,秋风未到根先枯,滔浪未溅樯已倾,月色空照人无眠。不恨寒冬腊月久,只怕心中花无期。君不见,繁华都市,里巷人家,时尚人流,说尽离愁,唱尽忧思,寻寻觅觅终不见,一江寒流静。空有枝头,徒有雨巷,难自成诗,纵使春风呼唤急,暮霭沉沉难自醒。
花开知时节,经年炼芳心,时虽隔千里,不曾忘花期。一朝细雨滋润时,天旋地转终有期,冬去春来地心暖,百草根下萌生机,城春有景捂不住,万花摇曳不需期。
三月春风似号角,无需呼唤无需啼。出门抬望皆是景,阅尽人间未见时,争妍夺艳百媚生,一朝怒放花满天。远山外,池塘边,行遍塞北与江南,不闻花自谦,只见错失赏花人。一壶春色意韵咏,浓淡深浅皆是情,说尽红尘心相思。
君不见暗香浮动草色浅,蒙蒙柳色霞烟蕴;君不见,迎风摇曳唱新曲,凌空欲飞轻比燕;君不见,垂丝海棠妆新容,处处翻飞处处动;君不见,烂漫笑容舞东风,一浪更比一浪急。君不见,荒山野渡竹深处,繁花点点说晴天。
昭节有诗诗自成,句句皆由心中生。花香不闻寒冬苦,说尽人间美景时。曾经郁郁西窗话,都赋予春风作笑谈。
7.浅谈师生应对生物学业水平测试 篇七
一、如何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笔者认为,作为考生,不仅要自觉按要求进行基础训练和能力训练,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还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可以说,高素质的应对能力是我们顺利通过考试的重要保证。
1. 认清生物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特点及其命题方向
(1)试题覆盖面较大,但不深入,突出重点基础知识;(2)试题灵活多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会增多,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常识能力;(3)两大题型固定,即选择题和简答题;(4)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无多项选择,且分值达到70%;(5)简答题分值30分,但必有一条实验考查题,往往联系实际,并有一定新意。
2. 提高认知能力
要想提高认知能力,就必须使知识内容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想将它们完美地结合并贯穿起来,就必须经过以下四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和分析层次。
(1)识记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科的难点之一就是内容繁多,小知识点琐碎,而且关联性并不是很大,绝大部分知识首先要靠识记,只要识记熟稔,就能将它们联系起来。欲闯过“记忆”关,应注意:一要增强“定要记住”的紧迫感,有意识地强化理解、识记;二要运用多种感官,保证牢固记忆;三要时间上分散,利于记忆;四要采用科学巧妙的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图象联想、口诀速记,等等。
(2)理解能力的培养。
培养理解能力,要充分运用思维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基因要领时,我们不仅要把握其内涵,即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遗传信息,还应该理解其外延,即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区别是碱基的不同,因此,基因中的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也可代表遗传信息。DNA和基因的基本单位都是核苷酸。至此,对基因概念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理解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识记。
(3)应用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应用和分析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释新情境,解决综合题型中的问题。要求考生用课本的基础知识分析或归纳,寻找解题的出口,得出正确结论,即“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3. 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从《考试提纲》上来看,试题题型已固定,即一是选择题,二是简答题。其中的选择题通常占总题量的70%,选择题是拿分的关键,所以正确的解选择题的方法尤为关键。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例如可以直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确定答案,还必须借助题干、题图的信息找到答案,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我们认真读题、审题、答题。
二、如何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
虽然学生在生物学业水平测试能否顺利通过中起了主导作用,但是老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1. 重视“双基”复习,构建学科内知识网络
学业水平测试是以检测学生生物(必修科目)的学习状况,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注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生物学科应把精力放在“双基”教学和能力的培养上。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充分使用好能体现生物学科特点的“双基”题。通过“双基”题的训练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以扎实的“双基”教学使学生打好牢固的基础。讲解习题时应该充分利用书中的基础知识来解决问题,将巩固基础知识和讲解习题充分融合起来。
(2)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学校的学生往往学习能力偏低,虽然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很牢固的,但在解题时往往措手不及,不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有效的课堂讨论等多种手段,通过有的放矢的诱导来挖掘学生各自的潜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3)注重生物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综合知识网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生物学科内的知识依据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形成清晰的网络框架,使学生逐步建立一个点实、线清、面广、体全的生物知识网络。
2. 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不少学生复习效果不好,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将学法寓于教法之中,并着重从培养下列能力入手:
(1)网络思维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归类形成知识链,进而形成知识网络系统。指导学生对知识点按专题分类,使知识点系统化,这样做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2)分析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书本中的探讨性实验,多提供具有时代特点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关的情景材料,如克隆技术、试管婴儿,等等。别开生面的实验和丰富多彩的情景材料,容易形成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运用已学的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 注意巩固知识,精选精练相关习题
为了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要十分注意把好精选习题这一关。选题时我们注重选择那些典型的、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综合性强且体现基础知识及学生平时学习的薄弱环节方面的习题,而不应选又偏又难的习题,以避免引起学生的思维混乱、打击学生的信心。
8.济南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篇八
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高三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的时候,结合本人经验,做了一些有益的教学研究和尝试,特分享于此。
一、研读考纲,梳理教材,形成知识网络
考试大纲作为纲领性的文件,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它为我们的备考复习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考纲,明确考试范围及目标,梳理教材,抓住考试重点及其关系,做到主次分明,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1.抓住基本概念、原理。
从题型上看,单选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考纲中的考点,明确各个考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另外,教师还要梳理教材内容,分析历年试题,寻找共同之处。
2.分类整理教材知识。
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各个考点之间的联系,使复习内容变得有条理。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提问的方式,通过常规性的练习,使学生牢记考纲要求掌握的知识。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观点、概念等。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与时政热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优化课堂,精选习题,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在认真研究考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备课,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可将课堂教学进行如下划分。
[自主探究](10分钟)
通过多种方式罗列考点,提出目标。
[教师讲解](20分钟)
利用教材材料、时政热点讲解重难点;讲清考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当堂检测](10分钟)
单项选择题;判断对错题或匹配题;填空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在自主探究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本课内容及目标,并将有疑问的知识点标记出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教师讲解环节,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讲解重难点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另外,教师还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把重要考点联系起来,从而降低复习难度,提高复习效果。
在当堂检测环节,教师要根据考试要求,精编试题,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
三、开展竞答活动,提高复习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开展竞答活动。
(1)组队方式。原则上由学生自由组队,但教师需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每个小组水平相当。每个小组要推选出小组长,并为自己小组取名。
(2)竞答题目。竞答题目主要分为抢答题和必答题两种类型。抢答题以判断题和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查易错知识。必答题以填空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为主,主要考查综合知识。每个小组都要提供原创题目,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和加工,从而形成竞答题库。
(3)比赛规则和要求。对于抢答题,学生可以直接站起来回答,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教师宣布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对于必答题,学生必须在充分讨论后才能进行回答,其他学生可对回答进行纠正和补充。小组中每位成员回答问题的次数不能超过2次。
【济南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推荐阅读:
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地理11-04
上海地理学业水平考试10-27
初二阶段地理测试汇总09-17
区域地理亚洲测试题07-22
地理会考《河流》测试题08-21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单元测试题08-04
济南文化产业07-09
济南地铁方案07-28
济南大学校徽07-19
济南中考物理总结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