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物读书笔记

2024-08-19

论语人物读书笔记(10篇)

1.论语人物读书笔记 篇一

《论语》读后感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的意思就是学的一种知识而能够应时实行,这岂不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岂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心里豪不怨恨,这岂不是一个君子吗?这句话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就是:学习,就是学了以后需要温习。学习是要从心里体会,从实践中挖掘有用的东西。只有学到了好的东西,有用的东西,我们才能觉得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第二道理就是我们要多交朋友,对待以往有过过节的敌人也要以友好的姿态去交往。这样,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时,不就很快乐了吗!第三个道理就是对待不理解自己的人,不应该心存怨恨。因为别人不懂是别人不懂,那是他不够了解自己。我们不能够因为别人不懂而去伤害别人,恨别人。我们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是很“君子”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翻译过来就是:有子说:“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人而会冒犯君上的,极为稀少;不会冒犯君上而会作乱的,不曾有过。一个用心于世道的君子,专致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的事情做好了,这个世界就可变成有道的世界了。孝与弟应是仁的根本!”这句话的道理浅显易懂。就是告诉我们要守孝!是啊,如果一个人连“孝”都不能做到,何谈做人,何谈交友,何谈诚信呢?连自己最亲的人都不帮助,都不爱,怎么能够去“爱”别人呢?守孝的人在乎自己的亲人,所以他的“根本”就有了,就不会在外面谋反叛乱、投敌卖国了。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一个人说话中听,容色和悦,不见得就是有道君子!这句话告诉我们,看人不能看表面,表面上看起来很和悦的人不一定就是好人。同样的,表面上看起来很邪恶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所以我们看人看事一定要从根本上去看,不能随意相信别人,也不能听信别人的谣言去憎恶别人。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一三件事情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计议事情,有没有尽了心?我对朋友,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我传授学业,有没有不纯熟的地方?”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虽然这句话的三个反省中有着三个曾子想要告诉我们的三个“要”。对事业要尽力,对朋友要诚信,教给孩子的知识要正确。简单的三个“要”做起来可不是像说的这么简单。如果自己做到了,那么人就是圣人了。不过,我们一定要牢记它,把它当成自己一生的目标也能激励自己。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说:“治理一个能出千辆兵车的国家,对事要毫不苟且而对人名要有信用,节省自己的用度而尽力去爱护人名,役使人民要在最适当的时候。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做一个学生,在家应当孝顺父母,出外应当恭敬尊长,做事谨慎而说话诚信,普遍地爱众人而特别亲近仁人。在学习这些德行以外,又用力于读书。”这一句是孔子对小孩子的要求,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和小朋友要团结友爱,要遵守纪律,要诚实,要爱祖国爱人民,要和好人做朋友,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实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孔子把它们上升到孝、悌、谨、信、博爱、亲仁这样的高度上,作为为人的根本,从小开始养成。一切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也都由此而生。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讲,做到以上几点,虽然会失掉一些眼前利益,但是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心胸也会越来越广阔,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在不远的前方。

虽然这样的要求,三岁的孩子都知道,但是活到八十岁也不一定能做到。当早已不再长高的我们翻起这一页文字的时候,是不是感到,自己到现在为止,也不能算是个好孩子?不要紧,让我们从头做起,从一个孩子做起,当我们做到作为一个好孩子走进大人的世界,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

老人与海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

今年暑假,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小说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

2.《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篇二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公认的当代学者译注《论语》的佳作,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但凡事不可能面面俱到,《论语译注》一书读来仍有许多注释及译文不尽准确的地方。在这里,我把它们摘录下来,参考古今《论语》的注释书籍,略陈陋见。《论语·学而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其中“贤贤易色”,杨伯峻《论语译注》中说:“陈祖范《经咫》、宋翔凤《朴学斋札记》等书说,以下三句,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那么“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一种人事关系而言,不能是一般的泛指。因此将其中的“贤贤易色”解释为“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把“易色”解释为“不重容貌”。而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却说:“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即“通过学习贤人的好善为乐精神,来更换好色之心”把“色”解为“好色之心”,我认为都是不正确的。“易”是改变,交换之义,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关键是“色”字怎么理解。在《说文解字》中,“色”是颜气的意思,即脸色。所以,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把“色”理解为态度,形色,“贤贤易色”即礼贤贤士要肃然起敬。同样在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的“色”就是指侍奉父母时的脸色,或说是态度。因此,我赞同南怀瑾先生的见解。《论语·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中“无友不如己者”,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里译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个说法似乎过于功利,照这种说法,孔子是没有什么朋友的,因为能超过孔子的人应该不多。且照这个逻辑,那些超过孔子的人也不会和孔子交朋友,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没有朋友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即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钱逊先生则认为:“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也说:“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采用“如”的引申义:相似,类似,全句解释为:不和志趣不相合的人交朋友,比较符合文意。《论语·学而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杨伯峻先生译为: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以改变。若说“道”是指合理的部分,那应该要终身信奉。长期不改,那总有改的时候,这说不通。且不改父亲的合理部分,怎么就可以称之为“孝”了呢?所以在我的理解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说父亲去世后,三年不改变父亲在世时对父亲的态度,言行一致,一贯做法。即“三年无改事父之道”,给父亲守孝三年。《论语·里仁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其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杨伯峻先生解释为: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后一句却解释为: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我认为,把“怀”解释为“关心,关怀”是比较合适的,而不是“怀念”之意。难道只有小人才会怀念乡土吗?,君子一样会怀念乡土,那么这句翻译就解释不通了。且后文“怀刑”和“怀惠”是相对的,那么前文中“怀德”和“怀土”的意义也应该是相对的。“土”也有“土地,田地”之意,可引申为财产,“德”是“道德,学问”之意,那么“关心道德,学问”和“关心土地,财产”就符合君子和小人的身份了。所以全句应该解释为: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土地;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论语·里仁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杨伯峻先生解释为:子游说:‘对待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数”是“屡次,多次”的意思,这里把它意译为“烦琐”,这没有问题,问题是怎么样是过于烦琐,什么过于烦琐?注释中就说:颜渊篇第十二说:“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所以这里过于烦琐的应该是“忠告”。《论语·先进篇》有:“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所谓大臣,应该以正道来侍奉君主。孔子是不主张“愚忠”的,所以正道侍奉君主也包括劝诫君主。因此这句话应解释为:“对待君主(劝诫)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忠告)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

3.论语 读书笔记 篇三

论语是我国著名的国学经典,也是儒家重要作品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直到今天仍不失其意义,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论语的核心思想即为“仁”和“礼”,全书二十篇全部围绕着“仁”和“礼”来展开,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这正是孔子一生所追崇和向往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一生想要恢复和宣扬周礼,周游列国,希望有国君能够接纳,并且身体力行,无奈当时的社会已经形成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愿望,但他的这种思想和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在仍不失其价值。

首先,是孔子对学习方面的看法。一.温习和复习。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可以看出:孔子希望弟子们可以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断巩固,这样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而且对学习新的知识很有帮助,而且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显现出复习的重要性。二.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正因为他能够独立思考,所以能够举一反三,这也印证了我们要培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的必要。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从古以来人们都需要拥有的学习态度。

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几句话孔子从学生和老师的角度分别谈了对学习的看法。作为学生,学习要不能厌倦,要持之以恒,这对作为学生的我们有着引导的作用;而从老师的角度,孔子通过启发的方式来教导学生,这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的,但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觉得不适合现在的教学,老师应该有更多的耐心来指导。而且从“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在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也并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并不足以支撑,所以只能停留在理想层次之上。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总之,孔子的教学理念围绕着“文、行、忠、信”来进行,这正是论语在学习方面的精髓,和给我们的启示。然后就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所具备道德修养。孔子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从中体现出孔子对仁德的看重,但是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并没有都具备这样的仁德,但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努力去做,提高自身的修养,也会成为具有仁德的人。一.宽容.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拥有宽广的胸怀,不会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鸡毛蒜皮的琐事,如果每一件事都去斤斤计较的话,就会使我们的心胸变得狭隘,就不会远大的志向。二.谦逊.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楫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觉得君子没有什么需要争的,应当谦逊,在我看来,这种看法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现在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要大胆地进行公平的竞争,如果过分的谦虚,就可能丧失重要的机会,但适度的谦逊仍是我们需要保持的传统美德。三.安贫乐道。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是孔子希望人们能够拥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所表达的正与之相符,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所著的《陋室铭》中充分体现出刘禹锡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可以看出孟子、刘禹锡等都受到孔子安贫乐道、富而好礼态度的影响,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与继承的。

4.原创《论语》读书笔记 篇四

张彦华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精炼,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不仅如此,该书中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所以其能流传至今,并成为让现代人们所崇尚的做人准则。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始,一直到清末,《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而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例如,关于“仁得”等方面。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第一,关于“仁德”: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进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以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气力。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回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欺侮,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可以谓之仁也。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轻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能够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学生觉得,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第二,关于治学:在治学的态度方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治学的方法方面,孔子曰:“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正如一开始所说,“温故而知新”和众所周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对于我们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第三,关于务政:《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此,《论语》中对务政的标准等方面也作了具体说明。

在务政的对象方面,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在务政的基本要求方面,《论语》亦有所述。陈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也就是说孔子来到一国就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先生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而这五种美德也间接地说明参与国政的道理。

孔子亦谈了“干禄”之法:“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即:“多听,保留疑问,慎重地谈论其余的,就会减少错误;多看,避开危险,慎重地实行其余的,就会减少悔恨。言语减少了错误,行为减少了悔恨,俸禄就在其中了。”这则论语适用于仕途,《朱子家训》里就曾说过“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一个人话多并不是好事情,很有可能,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而惹来杀身之祸。做学问,有了问题能够及时地提出来,这是很好的习惯,可是也并不表明这同样适用于官场。有了疑问,马上提出来,只会让你显得很无知,让别人以为你好欺负。

在治国安邦方面,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这边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原理。其三,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只有这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以人为本,这便是治国之根本。

第四,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

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这对正在发展中的我们有着教育意义。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处于正在建立人格的时期,正在处于接受知识文化熏陶阶段,所以,人格塑造异常重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可称为真正的君子。

5.论语读书笔记 篇五

一、孝悌

“孝”,这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天下之大,“孝”字当先。古今中外,“孝”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第一标识。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之本,本立而道生!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如果给你时间,去想一想我们父母的年纪,你会不会突然感到心头一振?“树欲停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还记得那首歌里写道: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每次的动容应该化作积极的行动才有意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需要的也只不过是儿女的陪伴罢了。樊迟问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然而,我们并不希望等到他们再也感受不到了,我们才想到要好好尽孝。尽孝要趁早!

二、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到大,无论是教科书,还是电视剧,我们都一直被鼓励着要学会助人为乐。那时候的我们还不懂,但是越长大就越能明白,帮助他人是真的能令我们实实在在感到快乐的一件事。

但是助人为乐有时也会演变成为另外一种极端。助人为乐本是一件值得宣扬的好事,它是施善者出于自己的好心,主动奉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达成某种目的或愿望的一种行为。然而如今却存在一种社会现象,有些人总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判他人的行为,对他人造成“被道德绑架”的困境。读到这里,你难道还会相信“助人为乐”是一个人人都能懂得并能学会的道理吗?看似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却仍被我们中的一些人所亵渎。国民素质提高、教育发展的道路仍是任重而道远,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有所担当。

三、好学

《论语》中的“学”字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做人,二是学知识。好学、善学、乐学也是一门艺术。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吃东西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好学不仅是好学知识,更是好学如何做一个道德完善的人。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对于学习学问来说,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是最重要的要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思考就会有所迷惑,得不到任何收获,更不能转变成自己的实力。

四、诚信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民无信不立。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处世之宝,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护身符。没有诚信的人,犹如一片荒漠,即使是一片广阔的土地,也只是荒芜一片,没有生机。正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篇六

中华文化一直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存在,历史风尘不断地洗涤和冲刷,但那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那世代传承的表达,仍然矢志不渝地坚持流传,我相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华文化有一种人性的支撑——中华美德。说孝,自有“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论语别裁》的作者南怀瑾先生也忍不住要问一句:“孝道是怎样一个东西?”它是中华美德的根本,一个人如果连父母也不爱,我们还奢望他去爱别人?说师,自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都说尊师重道尊师重道,又怎能让它仅仅成为一个口号?

尊师重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想每一个在我们生命中走过的老师,我时常会想,如果没有他们,如今的我们会长成怎样的人?老师的恩情,不只是教师节的一张贺卡就能作为感恩的体现,老师有那么多的学生,我只是那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可是师恩如山,无论对于我,还是对于那茫茫众生,老师,总是左右我们人生轨迹,领你走向更为成功的终点的那个始终无怨无悔的人,所以尊师重道,应是在中华美德熏陶下的一种本能。说义,自有赵氏孤儿的震人心魄,也有东汉末年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感人至深。中华儿女骨子里都有一种义薄云天的豪气。孔子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灾难中,我们看到的一次又一次义气儿女的冒险救人,深海,火房……他们不是不怕危险,他们不是不珍惜生命,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舍生取义,那是刻在他们骨血里的“义”让他们选择了比生更华美更动人的死亡。说利,自有泰伯“弃天下如敝履,薄帝王将相而不为”的那份超脱……说韧,自有谢婉“永初十年冬,周帝崩,朝野翻覆,诸王皆谋自立。时有乱军夜袭,见婉披发执枪于城上,肝胆俱裂,乃退。”的这份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成了亘古千年的不可磨灭的存在,它随着长江黄河奔流不息,随着喜马拉雅山逼视太阳的光芒,最重要的是,它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血液里跳动的神话,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7.论语礼读书笔记 篇七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论富含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读了这篇著作,我受益匪浅,不仅对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还知道了许多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这本书,记载着孔子说的每一句有道理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现了孔子好问好学的学习精神,他自己成了老师,但仍然不断求学,而我们,遇到一点点奖励就万分骄傲,遇到小小的困难就不理不睬。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接触到有长处的人。这些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只有谦虚,才能有进步。所以,我们应该放下骄傲,虚心向别人请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对这句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它说的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我觉得很有道理,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学习重要,学习方法更为重要,如果只是死读书,肯定没有多少收获,所以就应该将读书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有所收益。

论语中还有一话我也很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我不喜欢的,你肯定也不喜欢,所以我不会给你,他不愿意做我肯定也不愿意做,所以你不会勉强我去做这件事情。让我深刻领悟到,做人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绝不要强人所难。

《论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认真地去读。它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8.论语读书笔记 篇八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最深处实乃做人,回首人生多少事,尽在茫茫一瞬间,人的核心便是为人也。孔子对于人生无疑是乐观的,人生在世,每一阶段都有自己应该懂得或者获得的东西,人生应该是在不断的前行中行进的。孔子一生活了七十二岁,经历万千坎坷,仍旧对人生保持着一个乐观的态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恃宠不骄,兢兢业业。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在论语中,“仁”是思想核心。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在当今世界,也不见得有人对政治有这么高的见解,以“仁”治国,国家可得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一个成功的国家最需要的便是民心,而要得到民心便要“仁”。

在学习上,孔子强调,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在学习中,人们样样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只学不思,要么只思不学。作为一个大学生,在学习中,要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检测,自我充实。而不是在宿舍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学会学习,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会抓住身边的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向这些平凡却有着独特的优点的人学习,向别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大海之所以广阔,是因为它能容纳百川,而我们要学的精,就要学会学习身边人的优点。

在孝道上,孔子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个人修身之道。论语呼吁我们要遵崇孝道,敬爱父母。在现如今的社会,我们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离家远行,有的为了工作,有的为了学习,可是,我们始终要记得,在某个远方,有一根线在牵扯着我们的心,那就是父母,是家。

不管它再远,再旧,我们都要记得,百善孝为先,父母,永远不能远离。

9.《论语》初中读书笔记 篇九

假期里,我又一次捧起《论语》这本书,饶有兴趣地品读起来。在这本经典著作里,蕴含着古代灿烂的文化历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处在21世纪的新社会,《论语》仍在文化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人民朝着未来、文明,跨步前进。

《论语》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最让我刻苦铭心。从中,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在孔子看来,诚信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取得人们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个月包退,两个月包换,终身维修。赶快拿起手中的电话订购吧!”在许多电视频道中,经常看到这排山倒海的场面,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的电视购物广告。多功能手机,褪黑仪,增高鞋,这一个个广告里的产品难道真的拥有那神奇的魔力吗?其实不然。在前几个星期,新闻里就揭开了电视广告背后的神秘面纱。主持人带着大家,一齐总结了电视广告的种种特点,拍摄电视广告的招招秘诀。其中主持人举出了一个典型事例。广告里介绍的一个号称“排毒基”的洗脚盆,声称只要你把脚放进去,并撒上一点盐,就可以把你体内各个部位的毒素统统地排出来。从电视屏幕上,观众分明亲眼目睹了那黑黄相间的毒素排出来。然而,买回洗脚盆的消费者发现,不只是放脚,即使放其他的物品,这水还是会变得浑浊不堪。看来,这毒素根本不是人体里排放出来的。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洗脚水变色是由于洗脚盆里能量泵中的电极和溶于水后的精盐发生电解反应所产生的。

10.论语读书笔记 篇十

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老人的情怀,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方向。让老者心安,社会有更多的温情;与朋友信,社会又增几分安定;成为学生们、年轻人的榜样,使之向仁德靠齐,又会给社会多少动力;活成别人眼中的风景,又给自己多少活力,多少憧憬啊。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能自已相信并且告诉自己的学生:“们的社会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生在新中国的我们、长在改革开放的我们,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最幸福的人!”;能自己学会感恩,也引领孩子们感恩:“感恩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听听孔子的慨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想想孔子生活的年代,再引领孩子们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对社会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心存感恩,眼前常亮,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常怀感恩,内心总是喜悦,工作干劲往往十足。读懂《论语》,社会更和谐,我们更阳光。

《论语》能让我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让我深深的明白:我是一切的根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工作中,我们有多少控制的成分在?又有多少指责的成分在?怪单位分配不合理,怪孩子们不听话,怪家长们不配合,怪不被社会理解……

听听《论语》上怎么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我们还会给孩子空洞的说教吗?有事从自身找原因,多求己而非多指责别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上课不玩手机,把字写的大一点、清晰一点、更美一点,笑容多一点,批评少一点。孩子的学习环境会更加宽松。自己成为了榜样,引领的作用增强了,工作就顺利了,孩子们也就快乐了,压力小,快乐多,成绩提升快。如此,何乐而不为?

《论语》让我更爱学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人说:“岁月像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岁月匆匆,流水无情。”人生苦短,但学海无涯。

老夫子告诉我:可以有事做!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又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好学,用心学,就会“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让我学海无涯乐为帆,人生的方向更明确,教学的路上更自信。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以德引导,以礼引领,而不只是用纪律约束、用惩罚诫勉,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知荣辱,知进退,“有耻且格”。

《论语》教会我提升自己。用人格魅力影响人,用温和的语言与孩子们沟通,用亦师亦友的心态与孩子们交往。学生收到了爱,亲其师,信其道,学习时信心十足。

《论语》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孝”。过去,我认为给父母拿点钱,送点东西,物质上尽量地满足,就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论语》上怎么说呢?“色难。”“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尽孝只是能养的话,那和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体力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跟父母说说话的时候的态度。

《论语》让我们学会放下。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无言,四季照常运行,大地无语,百物照常生长。好说不如会说,会说不如不说。身教大于言传。在校担心学生学不好,在家担忧家人事情做不好。事事爱操心,时时爱忧虑。总觉得别人老不让自己放心。

《论语》让我学会放下,学会沟通,学会祝福。在子女的引领上,在伴侣的交谈中,在学校的管理上,最难的是沟通。读后有一个想法:过去的所谓的沟通,也许是控制。自己当好“北辰”,学会吸引,众星“共之”,多好!放下,让自己省心,给别人温馨,使社会和谐。

上一篇:《生命生命》教学心得下一篇:社区文明社区创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