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共10篇)
1.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篇一
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民营经济蓝皮书》
发布时间:2008-10-27 作者: 来源:摘自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省中小企业局信息与科技处
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08年民营经济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5(2007~2008)》,还对30年民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了研究和分析。
该报告指出:从1978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1978年全国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仅有15万人,而到了1987年,在短短10年间全国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就已增加到2143万人;个体工商户的户数从1981年的183万户增加到1373万户;注册资金从1981年的5亿元增加到236亿元。从十四大到十六大,民营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到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总户数已达202.85万户,注册资本18212.24亿元,从业人员2714万人。这一时期,民营企业产业分布日趋合理,规模迅速扩大。从2002年至今,民营经济发展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到2007年,我国私营企业总数已达551.3万户,比2002年增加307.8万户,年均增长17.8%;个体私营经济领域注册资金总额突破10万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93873.1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111倍;个体工商业注册资金达到7350.8亿元,较开放初期增长了1604倍;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利润从2002年的490亿元增加到4000亿元,五年增长了7倍,年均增长52%。这一时期,民营经济规模继续扩大,战略上开始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制度设计上开始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产业分布上部分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到一些国有资本占优势的领域,区域分布上中西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势头明显,东部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出现新变化
2008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出现新变化。
从国际上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远未消除,全球经济增长将明显放缓;从国内看,经济增速逐步回落,国内经济形势变得日趋复杂。这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资金紧张加重、成本加大。2008年一季度,在全部新增贷款中,私营企业新增贷款占比仅为7.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2个百分点,比去年末下降了4.69个百分点。
第二,出口压力加大。各国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相对减少,加上一系列调减贸易顺差的政策,特别是出口退税率降低,给出口企业特别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影响。截至2008年4月份,私营企业出口总额累计621.1亿美元,虽同比增长了38.2%,但增速下降9.2个百分点。
第三,资源要素价格和环境成本、用工成本明显上升。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调整资源税、加大环境生态保护和实施《劳动合同法》等,都使得民营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短期内成本上升因素的多重叠加,使得大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面临巨大困难。同时该报告也预测,随着中央把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民营投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该蓝皮书指出,民营投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向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
报告指出,2007年,在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中,中部地区民营投资达到9155亿元,比2006年增长63.2%,增幅高于全部民营投资21.0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增幅35.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总量占到全部民营投资总量的27.0%,比2006年提高3.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营投资增长11.4个百分点。其中,安徽省和河南省增长较快,分别增长74.6%和73.2%。西部地区民营投资达到6439亿元,比2006年增长41.8%,增幅低于全部民营投资增幅0.4个百分点,但高于东部地区
增幅13.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总量占到全部民营投资总量的19%,比2006年略缩小0.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营投资增长8个百分点。分省区市看,西藏自治区民营投资增长最快,增幅达到112.0%,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分别增长63.0%、43.4%、47.6%、60.1%、78.8%和77.3%。东北地区民营投资达到4118亿元,比2006年增长57.3%,增幅高于全部民营投资15.1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增幅29.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总量占到全部民营投资总量的12.2%,比2006年提高1.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营投资增长5.1个百分点。分省份看,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增长55.9%、59.6%和56.8%。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
该蓝皮书预测,未来民营经济发展将更多面对来自产业升级换代、自主创新和建立自主品牌、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提高和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挑战。
报告指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人均GDP业已达到2500美元。这一数字既意味着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同时也预示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这集中体现在能源、原材料价格、土地价格的快速攀升,环保准入条件的日趋严格,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等方面。2007年1至12月,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4%,两者之间存在1.3个百分点的价差,而2008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1%,两者之间的价差急剧扩大到了3.5个百分点,导致企业成本快速上升,利润空间明显下降。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众多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型、微利型民营企业举步维艰,它们已经到了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的关键时期,即已经到了利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来加速实现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其“低成本”的优势将逐步消失,“高质量、名品牌、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将成为其“竞争获胜”的必然选择。
2.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篇二
1. 生产工艺不断优化
30年期间, 我国烧碱生产工艺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先进的离子膜烧碱产量呈逐步增长态势。据行业统计, 2007年我国离子膜法烧碱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1978年我国尚没有离子膜烧碱, 到2000年我国离子膜法烧碱比例只有24%, 与此同时, 能耗比较高、污染比较大的水银法、石墨阳极工艺基本被淘汰, 普通金属阳极法工艺所占比例逐步减少。
在聚氯乙烯生产中,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短缺, 天然气资源受限, 经过30多年的努力, 目前已经自行开发出规模大型化的成套工艺技术和装备。另外, 乙烯氧氯化法和糊状法、本体法聚氯乙烯在我国均有生产装置。
2. 技术装备大型化、系列化
离子交换膜法制碱技术是70年代中期出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解制碱技术, 在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 已被世界公认为技术最先进和经济上最合理的氢氧化钠生产方法, 是当今制碱技术的发展方向。离子膜电解制碱具有节能、产品质量高、无汞和石棉污染, 故应时而生。
1986年, 盐锅峡化工厂引进日本旭化成离子膜法电解技术揭开了我国氯碱工业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离子膜法烧碱的新篇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国内许多氯碱企业纷纷引进先进技术。20多年来, 先后有数十家氯碱企业从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世界8大驰名公司引进了数十种离子膜法电解槽, 总产能超过1300万吨/年。1984年, 北京化工机械厂引进了旭化成、旭硝子离子膜法电解槽制造技术、阳极活性涂层、活性阴极等技术, 采用这些引进技术先后制造了复极槽和单极槽。经过多年的技术转换、消化、吸收和创新, 北京化工机械厂制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离子膜法电解槽已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993年7月, 沧州大化集团首家采用了北京化工机械厂制造的MBC-2.7型复极式离子膜法电解槽, 为推广国产化离子膜法电解槽开创了先河。截至2007年, 北京化工机械厂共制造承揽788万吨离子膜电解槽工程项目, 占据中国离子膜烧碱产能的半壁江山。
面对日益高涨的原油价格、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发展离子膜烧碱已经成为氯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绝大多数企业都将离子膜法工艺作为扩建或改造项目的首选工艺, 国内新建烧碱装置中, 基本都采用离子膜法生产工艺。
(1) 盐水精制技术的发展
在氯碱生产中, 盐水的质量是关键所在, 直接关系到耗电量和离子膜的使用寿命。
目前氯碱企业采用的一次盐水精制工艺已由传统的道尔澄清桶+砂滤器工艺转化成了薄膜液体过滤工艺 (表面膜过滤技术) 。传统工艺自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基本没有大的改进, 精盐水质量也无进一步的提高。近几年, 随着烧碱生产能力的不断增长, 电解技术的不断进步, 特别是离子膜电解槽的广泛应用, 对盐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而使膜分离技术在氯碱盐水生产中得到较多的应用与较大的发展, 这也改变了盐水工序操作的不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 此外表面膜过滤技术应用于烧碱盐水精制工序使得我国烧碱生产走向大型化道路。
(2) 大型国产化聚氯乙烯成套技术装备
由于我国富煤少油, 为节约国家石油资源, 近十几年聚氯乙烯新建项目大部分都采用电石法生产工艺。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电石法成套装置规模也由最初的5万吨/年PVC生产线发展到现在20万吨/年PVC生产线。以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氯碱行业龙头企业, 经过40年的发展, 特别是近10年来的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自主创新, 开发设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全自动20万吨/年PVC生产线的工艺技术, 实现了我国大型PVC生产从工艺到设备的全套国产化。在成套工艺装备中, 如生产工艺密闭化、热水入料工艺、反应过程中连续注水工艺、粗料预测、紧急事故终止技术、20万吨/年汽提塔装备和20万吨/年的内热式沸腾干燥床等技术装备极大地提高了聚氯乙烯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安全和环保水平和节能降耗水平。
(3) 大型化聚氯乙烯聚合釜
PVC聚合釜制造工艺复杂, 设备投资高, 是生产PVC树脂的主要设备。我国PVC聚合釜技术发展经历了从30m3、70m3到目前的135m3的大型聚合釜的转变, 装置生产强度也由30m3的5000吨/年提高到135m3的67000吨/年, 提高了15倍。锦西化工机械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LF135型聚氯乙烯聚合釜工艺技术, 具有生产能力大、设计指标高、釜内抛光和组装精度高、外观和内在质量好。此外, 在聚合釜的设计标准和制造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中有半管夹套设计、直叶桨式搅拌器、上传方式、扭矩变矩器调速及大轴径机械密封等均为世界领先技术。该聚合釜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标志着我国大型PVC研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78年我国烧碱生产装置产能平均规模只有1万吨, 5万吨以上企业只有8家, 到2007年我国烧碱生产装置产能平均规模达到11万吨, 达到20万吨以上企业的产能占全行业36%, 5万吨以上已经占到全行业产能93%。
1981年我国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产能平均规模不到1万吨, 到2007年我国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产能平均规模达到10万吨, 达到30万吨以上企业的产能占全行业35%, 5万吨以上已经占到全行业产能95%。
3. 原材料、能源消耗显著降低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 我国氯碱行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重视新技术研发与引进, 节能降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行业平均吨碱交流电耗从1981年的2607度/吨下降到2007年的2391度/吨, 吨碱耗蒸汽从1981年的4.6吨/吨下降到2007年的1.8吨/吨。特别是一批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与引进, 使得我国氯碱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 加快发展离子膜法烧碱
采用离子膜法电解工艺每吨烧碱的蒸汽消耗为0.6~0.8吨, 只有隔膜法的25%~30%。近年来, 随着离子膜法烧碱产能的不断增加, 烧碱生产工艺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烧碱的综合能耗也有了显著下降。
(2) 金属阳极改造促进节能降耗
扩张阳极与改性隔膜是近年来氯碱工业中电解过程改进的新技术之一。扩张阳极主要是将阳极与阴极间的极间距缩小到3mm, 从而使电压降降低。所谓改性隔膜是在优质的石棉隔膜中加入一定量的能耐高温, 耐电槽环境化学腐蚀和机械磨损的热塑性聚合物, 再通过高温结成或具有弹性、强度且形状稳定的隔膜。采用扩张阳极与改性隔膜可使槽电压下降0.21V, 已知槽电压每降低0.1每吨碱可以节约直流电70kW·h。
(3) 蒸发科技进步促进降低汽耗
烧碱蒸发消耗大量蒸汽, 蒸汽的消耗占烧碱能耗的1/4~1/3, 直接影响着烧碱成本, 况且国内现有流程之汽耗又高出国外先进水平1倍以上, 故蒸发的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是烧碱节汽的关键。随着蒸发科技进步, 双效发展为多效, 自然循环发展为强制循环, 顺流发展为逆流, 已成为蒸发节能技术发展的方向。
4. 循环经济推动行业环保升级
氯碱工业产品种类多, 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液、废渣也较多。因此加大对三废的治理力度,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 系统的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物, 是氯碱行业环保工作的重点。
30年期间,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 氯碱生产中环境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取得较大进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有力的推动了行业环保升级。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安排的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企业中, 四川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冀衡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金昱元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1) 膜法脱除硫酸根离子技术
目前在烧碱生产过程中, 由于原盐带入和除掉水中的游离氯添加的Na2SO3生产的SO42-离子, 造成SO42-在系统中的累积。进入电解槽的盐水中的SO42-含量必须控制在7g/l以下, 多余的SO42-必须从系统中除去。脱除SO42-的方法有投加BaCl2法 (钡法) 、投加CaCl2法 (钙法) 和冷冻法, 钡法操作费用高且污染环境, 冷冻法投资大。目前, 采用膜法脱硫酸根可以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对氯碱行业实现清洁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干法乙炔发生工艺
我国PVC行业经过十年来的蓬勃发展, 至今生产能力已达1000万吨/年。从生产原料来看, 仍然是电石法、进口单体和乙烯法共存。2007年电石法聚氯乙烯产量约700万吨。电石法在国内聚氯乙烯行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的资源结构也决定了电石法PVC还将长期存在并将进一步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PVC行业普遍使用湿法乙炔发生装置, 全年排出电石渣多达1000万吨, 产生电石渣浆将近9000万吨。这对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节能降耗和消除污染成为PVC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发干法乙炔生产工艺是提高收率、降低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比湿法乙炔工艺而言, 干法乙炔工艺无需沉降及压滤处理, 可节省大量的设备投资, 减少了占地面积, 设备投资更为经济;运行费用低, 无需渣浆处理的人工费用和设备运行费用;乙炔收率高, 由于加料是连续的, 无需置换, 加料时没有乙炔气体排出;排出的电石渣是干的, 没有溶解损失;节约水资源, 干法工艺所需要的水量只有0.7吨/吨PVC, 其余全部循环使用, 所加入的水为废次氯酸钠;电石渣处理费用低, 电石渣用于生产水泥无需干燥, 即节约设备投资又减少生产成本。
干法工艺节水7吨/吨PVC, 700万吨电石法PVC节水4900万吨, 产生经济效益约9800万元 (水价按照2元/吨计算) , 年创效益约12亿元。
(3) PVC离心母液回收利用技术
PVC生产消耗大量纯水的同时产生大量较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细小颗粒的PVC, 以SS形式存在;其他是少量的VCM单体和少量残留助剂, 废水中的添加剂是产生COD的主要来源。PVC生产工艺要求参与聚合的水质为去离子水, 所产生的离心母液废水也近似于含杂质的软化水, 此废水的特点是温度、浊度高, 硬度、氯根低, 是一种经处理后回收利用价值很高的工艺废水。如果全行业采用该技术年可回收聚氯乙烯母液3100万吨 (按照800万吨/年氯乙烯产量及80%回收率计算) 。
(4) 电石渣综合利用技术
2007年全国电石法聚氯乙烯产量按照700万吨计算, 产生的电石渣约1100万吨 (干基) , 各氯碱企业开发了各种电石渣的用途:如用电石渣做环氧丙烷和氯酸钾的重要原料、用电石渣处理废氯气做次氯酸钙等, 但随着电石法PVC产量的不断增加, 其他用途已不能满足要求。电石渣的主要出路是生产水泥, 以电石渣为主要原料生产水泥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措施, 既缓解了水泥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又使固体废弃物得到了综合利用。
(5) VCM精馏尾气变压吸附工艺
氯碱行业排放废气主要是工艺废气、燃烧废气、锅炉窑炉废气、有机氯化物、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氯化物如PVC精馏尾气、氯苯氯化尾气等都含有有机氯化物及氯化氢气体, 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PV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氯乙烯精馏尾气的排放, 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生产成本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氯乙烯是致癌物质, 排入空气中, 严重污染环境, 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我国聚氯乙烯生产企业遍布除海南、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 。因此减少尾气排空中氯乙烯的含量相当重要, 也一直是氯碱行业环保工作中的重点, 近几年在我们共同努力下, 通过推广使用VCM精馏尾气变压吸附工艺, 尾气中氯乙烯的排放量大幅度下降。排放指标已由1995年前后的全行业平均8%~10%下降到目前全行业平均的1%~2%。
5. 满足下游行业需求不断开发新品种
氯碱产品作为基本化工原料,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消费领域主要有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医药、冶金、电力、农业、军工等。30年前, 烧碱生产一直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聚氯乙烯更是严重供不足需。改革开放30年不仅国内产量不断提高, 以满足下游行业发展需求, 而且, 氯碱产品品种也不断开发成功。目前, 我国氯产品种类也达到了上千种, 形成一些相当规模的氯产品生产体系。例如, 甲烷氯化物、石蜡氯化衍生物、环氧氯丙烷、氯苯及其衍生物等。
聚氯乙烯产品是我国最重要的耗氯产品。通过20多年我国聚氯乙烯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聚氯乙烯产品品种由改革开放前的10几种, 发展到目前的一百多种, 其中通用树脂SG1-SG8共8个型号, 自主开发专用型树脂包括低聚合度PVC、高聚合度PVC、糊用掺混PVC、交联PVC、共聚PVC树脂、食品级和医用级PVC树脂、蓄电池隔板和PVC热塑性弹性体等品种。
6. 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 我国氯碱行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采用名牌战略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氯碱行业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 产品种类不断增加, 产品质量也不断改善, 出口创汇产品品种越来越多, 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增强。2005年9月,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烧碱产品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称号。2007年9月沈阳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的聚氯乙烯产品荣获了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
3.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 篇三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自此,中华民族开始了新时期的革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面貌、社会主义中国面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实现小康社会。从城市的景色到普通人的衣着饮食,我们真真切切目睹和感受到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巨变。
回顾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建成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具体了解在改革以来生活变化情况,我们小组以自身以及周围家庭生活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变化作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对家庭生活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幸福度”这些方面的变化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一起开小组会讨论、研究调查到的内容以及彼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参与每次活动的感想。
以下即为我们小组对家庭生活“衣”“食”“住”“行”“生活幸福度”变化调查具体内容。
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从追求穿暖到穿美的变化,从一衣多个季节穿到一个季节多衣服穿,从自己缝制衣服穿到上街买衣服穿的转变。同时,更加注重衣服的质地,款式,搭配,衣服的品牌效应,时尚性、个性性。衣着越来越大胆。现在无论男女老少,什么样的奇装异服都敢穿着“招摇过市”。我们的对衣服追求越来越时尚。从服装的人均消费从改革前的不足3元到现在200元,增长翻了60倍。时尚和得体的穿着成为人们没衣服消费的追求。衣服的颜色和款式越来越丰富。我们包里鼓了,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了。衣服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它也变成了人们品味变化,对个性、风度的体现。
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就像我们看到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八十年代初期的“食”可要朴素许多。冬天吃得最多的是自己存的大白菜,家家都腌些雪里红、芥菜疙瘩。来年清明再把它们用腌汤熬熟,晾干,就能消受好长一段时间。可老这样吃下去,非得跟一非洲难民似的,所以没辙了,只能排队买菜去。按规定花生油是一人每月半斤,凭票供应。猪肝粉肠还算是稀罕物,要想买就得到供销社找熟人走后门。上图即为排队凭票买食品。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小结: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到了90年代,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30年后
小结: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行:在坎坷不平的乡村道路上,一位父亲骑着自行车,前边横梁上坐着一个或两个孩子,车后座上坐着孩子的母亲,这样的情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很常见的,自行车是那个年代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到了80年代末,中国人口众多,坐火车出现了“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并且,速度也非常慢。于是,国家开始兴修铁路。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多,于是开始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现在我们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头列车,磁悬浮列车也研制出来了,正在普及中;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出行的方便快捷,使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外出的交通工具,除了汽车火车,做飞机也很正常。开车自驾游的人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初期
现如今
小结: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虽然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但这一切,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经之路。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在我们眼中会越来越小,周游列国再也不是梦。
生活幸福度: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也越来越高。生活幸福度也越来越高。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律意识也越来越高,文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知识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这些都离不开改革的作用。这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我们走得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已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引导和激励了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是一个民族,一个过奖的共同信念,精神支柱,凝聚民族的力量保持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于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了思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把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指导思想。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中,一个大国在崛起,一步步走向富强。以来了中国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物质日渐雄厚,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结合我们人民生活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对我国发展阶段的清楚认识。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贸易出口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突飞猛进。经过30多年努力,人民在住房学费物价退休医保上都发生巨大变化。对旧的制度旧机制的改革,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们坚定的继续深化改革,巩固发展的成绩,进一步改革中国的面貌,是人们生活,国家越来越富裕。包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主旋律。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程度不断变化,可以所,改革开放是党在时代的条件下戴领人们进行的伟大革命,改革也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人们也越来越拥戴改革开放。改革也让人们追求富裕,搞好经济,搞好发展,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不断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4.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篇四
员队伍不断壮大,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30年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全会后,我们党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了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路线。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中共**地委在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上开始全面拨乱反正,积极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先后在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落实政策工作,为“文革”中定为“冤、假、错”案的18574人进行了彻底平反,为17085名受迫害的干部、工人、城镇居民和农民甄别平反,恢复名誉,复查了“文革”前历次政治运动中1.1万多人的问题,清理了干部档案,消除了“十年内乱”所造成的创伤、隔阂。同时,对在“文革”中遭受破坏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多次整顿,使党的基层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3年,**地委按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进行机构改革,将地直党政工作部门由48个精简到22个,领导干部由173人减少到144人,平均年龄由53.2岁下降到48.8岁。各县市党政工作部门由50个减少为35个,党政正副职领导干部由原来的128人减少到104人,平均年龄由47岁下降到42.6岁。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富于改革精神的中青年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通过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工作机制在全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逐步健全。
从1984年11月开始,地、县(市)、乡三级在309个党委、91个党总支、5484个党支部、93027名党员中分期分批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全面整党。并在各县普遍进行了检查知识分子工作,进一步复查和平反了知识分子冤假错案,吸收了一批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知识分子和生产一线有文化的优秀青年入党,全市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1985年7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后,中共**市委于1987年9月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发展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根本标准的大学习、大讨论。从12月下旬开始,分期分批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中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为全市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后,市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推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企事业单位开始建立新型的党政工关系,促进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稳步发展。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市委紧抓机遇,以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为先导,开展综合体制改革,在转变领导机关职能、精简机构、人员分流、创办实体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重点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县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意见》,有重点、按计划、分步骤地选拔了一大批年轻干部进入到县级领导班子;在机关推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对企业党务干部的培训,采取党组织和企业领导交叉任职的方法,加强企业党务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着力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党务工作队伍和党员企业家队伍。1996年,市委把转变职能作为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实施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市级党政机构由原来的57个减少到45个,精简21.1%,党政机构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997年,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市委在全市兴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新高潮,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针对“三讲”教育中查摆出来的问题,市县领导班子边整边改,加强思想理论和民主集中制建设,发扬党的三大作风,取得了良好效果。随后在全市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管理,初步形成了“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机制,有力推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5.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篇五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歌多么熟悉啊,从那时起改革开放就开始了、、、、、、、、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2008年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中国的改革开放
已经经历了30年了„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九七年香港回归,九九年澳门回归,中国成为了陆地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在非典、雪灾和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面前,中华儿女们众志成城,击败了种种困难。体育事业也蒸蒸日上,自从许海峰摘得奥运首枚金牌之后,中华体育健儿自告奋勇,在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是靠着这股力量,中国荣幸地成为了二零零八年奥运会的举办国家,中华人民也成为了奥运的主人。同时,也向外国人证明了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神
七、神八在世界人民的欢呼声中,带着中国人盼望已久的心愿升上了天空。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今,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也打开了新局面,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奥运大幕已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工业建设突飞猛进的30年!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近年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在1978年到2006年间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3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无比正确性。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改革开放使中国人富起来了,但是我们要防止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虚。人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后,还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在带来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会带进一些糟粕,所以,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国门要打开,好的东西放进来,不好的要拒绝。此外,我们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难免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但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取得的成就已经表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社会的发展还将证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再创辉煌。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接下来开始谈论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3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大跃进”.在生产发展同时 要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四个挑战:
一、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固然取得高成就,但是起点低,取得经济高增长是较容易的,如同跳横杆一样,当经济达到一定高度时,再取得高速增长谈何容易。克林顿使美国经济处于自二战以来最景气的时期。如果我国经济达到一定高度,而问题没有解决的话,再增长谈何容易。
二、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为代价的,如果要保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再要增长谈何容易。
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保持生存,解决温饱时,环境一定程度破坏可以容忍,但从长远的目光看,从承担的责任看,不能再 破坏环境。
保护环境、资源,有的行业要禁止或限制,有的资源在没有高技术条件下不许。
三、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加快,逐渐与世界接轨,但我国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不融合是有限的,假如我国真正成为世界贸易组成的一员,则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技术含量低,小规模的港澳台资本,而是资本雄厚,高科技支撑,管理者道,有强大竞争力的欧、美、日的跨国公司的竞争,这时的挑战将是巨大的。
金融,保险业开放很有限,免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太大影响,使得人民币自由兑换将推迟10年。
国际大保险公司已在我国等待6年,而没有领到营业执照。
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有两种模式:
1、激进式的休克疗法,俄罗斯、东欧采纳;
2、中国式的渐进法,哪一种更能有效的,付代价较小的实现转轨。
1、是先对计划经济进行彻底打破,在这个打破了的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风险大;
2、是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的逐渐改革法,摸石过河法。
局限性:由于只渐进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由于是由易到难,越到后就越难,到现在正到了关键的时期。
6.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篇六
1 经济转型前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曾是国际上公平性最好、效率最高的医疗服务体系
解放前,我国医疗卫生状况是“绿水青山枉自多,华陀无奈小虫何!”1949年全国解放,在一个4.5亿人口的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只有3670个,其中县以上的医院2600所。床位8.46万张,其中县以上医院8.0万张,千人口床位只有0.1 5张。卫生人员总数54.1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50万人,千人口只有0.67名医生,0.06名护士。[1]
根据我国医疗资源贫乏,人民贫病交加的国情,中国共产党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上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两年后即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第二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会议根据周恩来同志指示,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作为四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把“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写进了宪法。
“四大卫生工作方针”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的力量,宪法为我国人民战胜疾病提供了保障。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用了28年的时间彻底消灭了天花、鼠疫、霍乱及血吸虫病、丝虫病等烈性传染病和地方病,期望寿命从解放前的35.0岁提高到1981年的67.9岁,千人口床位数(张)1.74(1975年),卫生人员总数(万人)259.35(1975年)[1]。尽管在这期间经历过十年动乱,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未变,宪法未变。中国的卫生保健事业受到世界各国广泛赞誉,是低投入高效益的典范。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通过初级卫生保健战略来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阿拉木图宣言》深受中国模式影响,并认为“中国的卫生保健制度已经成熟”。至今国外还有不少国家沿用中国创造的卫生保健模式。
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对医院的管制和医院实际运行有以下特点:(1)医疗事业的社会属性为福利性事业。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政府严格按事业单位特征进行管制,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承担责任和义务。(2)对医院实行差额补助的补偿机制。政府对医疗行业免征国税,并通过直接向政府举办医院的投入控制医疗服务价格,向公民提供低廉、优质、公平的医疗服务。(3)对医院实行按岗位职务等级固定工资的分配制度,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略高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社会医疗机构包括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免征国税,集体(联合)医疗机构实行死分活值的分配机制。(5)实行覆盖全民的医疗保健制度。当时农民骄傲地说:“国家干部有公费医疗,工人有劳保,我们农民有合作医疗”。对社会特困人群凭民政部门介绍信在医院看病医疗费用减免,事后由民政部门向医院支付。(6)构建了以县级医院为枢纽的两个三级医疗网的医疗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县级医院为村(队)、区(社)、县三级初级医疗保健网的顶层,又是省、地(市)、县三级医疗网的最底层。县级医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医疗系统建设的重点。在城市所有在属地的国家医院、省级医院都必须接受所在地卫生主管机关的管理,由国家、省、市级医院,区级医院,街道医院和私立诊所构建了城市三级医疗保建网,实行分片包干开展预防保健工作。(7)按系统层次实行划区医疗逐级转诊制,实行固定的医疗机构向固定的社会人群提供医疗保障。所有社会人群患病必须先到就近的最基层的医疗单位就医,如需转诊必须由基层医疗单位同意方能向该基层医疗单位的上层医疗机构转诊。(8)国家、省、地(市)医院按区划分工指导下层医院并实行双向转诊。(9)在医院内实行技术职务负责制,按技术职务高低逐级指导,不仅确保了医疗质量,同时也使公民最大限度享受了医疗公平。(10)医疗职业风险由政府承担,最大限度调动了医院和医护人员履行神圣职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1)医疗专业队伍培养采用以师带徒、中专、大专、本科4个层次进行,确保医疗专业队伍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在基层从事医疗预防工作的医护人员的主体是中专以下的士级人员,基层医疗单位用得上、用得起、留得住。(12)医患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医生在处理危重病情时处主动地位,在病情转归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时作出百分之百的努力。(13)医院用药向当地医药站采购,实行全国零售一个价,医院按15%的批零差价进药。
2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医院自身发展最快、科技进步最快的时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30年的改革大潮中,医院管理者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走出国门学习国外新的管理理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国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环境下,使一个13亿人口的新中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3 4 9 6 0 3 3个,其中医院2506402所,床位3511779张;其中县以上医院2560402万张,千人口床位2.54张。卫生人员总数561951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24140人,千人口医生1.55人,千人口护士1.11人。[2]人均期望寿命73.0岁(2005年)。
在医学科学技术上,我国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临床应用,信息化、数字化的应用,大脏器移植等各个医学领域同样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30年的医院改革,从医院自身发展角度判断应该是成功的。中国医院的发展,无论是从数量或是水准,都是历史最快最好的时期。但从我国宪法赋予医疗卫生的使命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判断,医院在前进的道路上,背离了宪法赋予的“事业单位”的社会属性,沿着产业化、市场化道路走的很远。对大多数人民来说,失去了医疗的公平性和可及性。2000年WHO报告中,在财务公平性一项,中国在191个国家中倒数第4,名列188位。
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对医院的管制和医院实际运行有以下特点:(1)医疗事业的社会属性为带有一定福利性的公益性事业,医院属于第三产业,政府给政策不给钱,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靠医院创收。(2)对医院实行象征性补助。政府对医疗行业免征国税,严格控制不能补偿劳务价值的劳务医疗服务价格,向公民提供优质、优价的医疗服务。(3)对医院实行按岗位职务加奖金的分配制度。其奖金部分高于固定工资部分。奖金水平根据医院创收多少决定,允许院间有差异。(4)社会医疗机构包括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可以跨区设置相互竞争,工商管理征收管理费,机构内部拉开档次各自分配。(5)医疗保健覆盖面窄、水准低,农民看病自己出钱,特困人群住院医疗费用要求医院部份消化。(6)鼓励社会办医,国家、社会、个人一齐上,大医院搞集团,小医院搞专科,以竞争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政府以市场理念控制医疗资源配置,区域规划已成空谈。经济转型前以县级医院为枢纽的两个三级医疗网的医疗服务体系己被彻底摧毁。(7)强调病人就医选择权,积极推行“一卡通”,病人可以任意选择就医医院。政府期望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理想目标,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举措成为空谈。多数医院已不再参与社区预防保健工作。(8)医院视病人为衣食父母,没有病人就没有饭吃,医院使尽混身解数争夺病人,双向转诊转进容易转出难。分级指导成为大医院医生创收的渠道。(9)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制和首诊负责制,高级医生门庭若市,初级医师门可罗雀,技术职务负责制链被切断,按技术职务高低逐级指导难以落实,不仅医疗质量难以确保,而且公民难以享受医疗公平。(10)医疗职业风险由医院和个人承担,医院和医护人员履行神圣职业责任时首先考虑职业风险,处处“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在诊疗过程中失去了主动性和创造性。(1 1)医疗专业队伍培养实行高学历制度,将以师带徒、中专、大专、本科4个培养层次改变为大专、本科两个层次进行,取消了中专以下培养途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下乡(镇、社区)基层从事医疗预防工作养不起、留不住。(12)医患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利益关系,医生在处理危重病情时处被动地位,在病情转归危急时,对一个靠“刨收”生存的实体而言,医疗费用由谁埋单不能不做考虑。(13)医院用药面向全国自由采购,实行讨价还价,除按单订价外还有各种回扣和“优惠”。
3 经济转型后政府对医院管制和医院运行模式的分析
经济转型前30年和经济转型后30年,政府对医院采取了两种不同的管制方式,医院运行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运行模式。从医院自身而言,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都有飞快发展,经济转型后30年比经济转型前更快。从人民感受来看,经济转型后的30年,医疗失去了公平性和可及性,医患关系出现了危机。
现对经济转型后的30年,我国政府对医院的管制和医院的运行模式进行如下分析。
3.1 从政府层面上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政府对医院按计划经济模式运作还是按市场化运作举旗不定,直到今天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际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对医疗事业的管制存在两种不同的管制模式,一种是政府对国民健康承担完全责任,对医院采用计划管制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只对老人、贫困人群和儿童的健康承担责任,对医院推行市场化运作。对一个有13亿人口而且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来说,用国际上现有的管制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仍旧保持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模式,由于整个社会已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模式难以维持。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高层决策者希望找到一个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管制模式来解决国民医疗保健问题。
经济转型前,我国医疗事业属福利性事业,国民患病得到医疗保障是国民应当享受的权利,向国民提供医疗保障是政府的责任。经济转型后,政府对医疗事业的社会属性重新定位在“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实际上否认了公民按宪法规定应当享受的权利,模糊了政府的责任。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减少对医院投入的同时,把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医院,诸如,指令医院开设绿色通道、惠民医院、平价医院及规定社保就医人群诊疗费用超出部分医院消化等。
政府严格控制了体现医护人员劳务成本的诊疗项目价格,口头上唱的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采用小步快走的措施把体现医护人员劳务成本的诊疗项目价格到位,实际上是一步不走。至今一门诊人次的挂号费加检查费只有3块钱,住一天医院的住院费只有20元,从这点讲,出0.5美元能看一次病,用3~4美元能往一天医院,中国是世界上看病最便宜的国家。从诊疗次均总费用来看,看一次门诊128.7元,住一次医院4668.9元,其中药品费用占65.0%,[3]而且大部分(约7 0%~8 0%)由国民个人支付,根据我国人均收入看,又是国民看病个人负担较重的国家。在这种局面下,政府大力推行切断药品收益与医院利益关系链的举措,甚至提出零差价。如果医院完全按政府管制政策办,笔者断言,用不了一年所有医院都将关门。
3.2 从卫生主管层面上分析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既管不了钱也管不了人,更管不了看病应该收多少钱才合理,才能养活自己。在这种困境下,向下级医疗机构提出只给政策不给钱。这些“政策”包括以副补医、以药补医、推行品牌战略、开展“新项目”、引进新设备,因为新项目可以新价格,进口设备可以“进口价”,鼓励医院相互竞争,搞“创收”争饭吃。
在医院管理的理念上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由于“主导”和“调节”界线模糊,实际上主张推行市场化运作。在这种背景下,医疗事业变成了产业,医生变成了商人,病人变成了客户。病人到医院看病就象去商店购物,挑三拣四、讨价还价,医患的合作伙伴关系变成了以金饯为核心的利益关系。
3.3 从基层医院管理者层面上分析
由于医疗这个特殊的行业,医疗本身是一个模糊过程,医生每一诊疗行为都是一个创造,用什么方法诊断,用什么方法治疗由医生根据不同人、不同病情临时设计,这是医生职业赋予的权利,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无能力对诊疗过程实施全程控制。因此,只要对患者有益无害,多作一些检查,多用一些药,或者选择一些价格高、效果“好”的诊疗措施,既不违法、也不违纪。医生这样做,社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很欢迎,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堪重负。从医学职业道德上说,应该既看好病,又减少病人承担经济压力的痛苦,而医生为了活命采用过度医疗“创收”吃饱肚子去治病救人也是无奈。这才是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
4 讨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从我国国情出发,明确提出医疗卫生属公益性事业。公益性事业有别于福利性事业,在我国现阶段无力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情况下,国民看病的医疗费用只能由国家、社会、个人分担,国家承担部分责任。
4.1 政府的责任
作为人民的政府,解决国民看病难、看病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政府投入多少钱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把占卫生总费用约80%的医疗费用有效公平利用,把医院管好,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向国民提供优质低价的诊疗服务。
在政府对医院管制政策中,关键是价格政策,控制医疗服务价格是法律赋予政府物价主管机关的权利和责任。30年来,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生劳务价值背离,医生靠诊疗劳动挣钱必然饿死。政府物价部门如同骑在医院背上的绅士,只管马儿跑的快,不让马儿吃得饱,当马儿吃了一口路边草充饥时,马上就受鞭策,马儿为活命不得不在绅士鞭长未及的地方找草吃。这个局面不改变国民看病难、看病贵永远解决不了。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关键是让国民公平享受医疗照顾。首先政府应真正按科学发展观办事,根据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多元化的国情,实事求是地核算出每一诊疗项目的成本价格,然后政府通过向公立医院投入冲减成本,控制社会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向所有国民提供低价格、高质量、公平的诊疗服务。另一方面政府根据财政的能力为国民部分埋单,向国民提供医疗费用照顾。只有这样,国民的健康权才有保障,医疗事业才能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
医与药都是国民健康保障的要素,只治医不治药永远解决不了看病贵问题。解决药品贵比解决看病难容易,只要能通过控制药品出厂价和药品零售价两个环节,目标即可达到。控制药品出厂价,使药品生产企业有生存发展余地,又不要其获取暴利。控制药品零售价使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无暴利可图,使药品的生产和流通建立在一个良性运行的环境中,不仅利国又可利民。这个责任还是落在国家物价工作者身上。
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运用价格杠杆调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遗憾的是,医院改革30年物价部门还在计划经济时代打坐念佛。
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政府高层决策者责任到位。物价部门能按中共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办事,多年来一直不放弃的医疗区域规划方能落实,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医疗服务体系的理想目标方能实现。在这个前提下,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再为医疗机构吃饭问题发愁,一心一意沿着十七大指引的方向狠抓管理,把住行业准入门槛,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大力推行技术职务岗位负责制和按技术职务岗位分配制,取消专家门诊制,还给公民公平享受医疗的权利,还给医护人员的尊严。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重振我国卫生战线雄风。
4.2 基层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愿望
作为基层医院管理者和广大医护人员,搞“创收”不是出于自已心愿。如果政府责任到位,医护人员不再为人受过,不再为钱发愁,和病人结成伙伴关系,在诊疗过程中选择疗效相同价格低的药物和检查方法,医护人员的人格受到尊重,这才是党、人民和医护人员期望的,如果能这样做,看病难、看病贵一定会从根本上解决。
4.3 医院运行机制问题
医院运行机制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运作,争论了30年,笔者认为,回到经济转型前的政府主导机制是不可能的,采用市场化运作更行不通。鉴于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多元化的局面,采用自然垄断产业(如水、电、交通企业)的政府管制手段不妨可以尝试,即政府按区域医疗发展规划控制医疗资源水准,严格控制大型诊疗设备的准入,按医院运行成本制订收费标准,保持医院收入呈弱增加水平,为医院运行创造良好环境,为医护人员行使职业权利创造良好环境。
摘要:经济转型前后30年,我国医疗事业都有飞速发展。经济转型前30年,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是国际上效率最好、医疗最公平的国家。经济转型后30年,我国医疗失去了公平,效率降低,医患关系危急,关键是医生劳务价值和医疗劳务收费项目价格背离。
关键词:经济转型,医院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1995)[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26.
[2]《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2007)[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4-567.
7.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篇七
林志慧
2009年第10期 ——经济篇
60年来,湖北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勉强通车的997公里,发展到目前的188366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3278公里;全省营运车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的1100多辆公私营破旧汽车,发展到目前的36万辆中高档客货汽车;全省船舶总运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的100余艘小轮船,发展到目前的船舶运力500万载重吨。60年来,全省广大交通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团结拼搏,锐意改革,为服务和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了一曲华彩乐章。
60年湖北交通运输发展历程回顾
60年湖北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交通运输的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支援解放军南下和恢复公路运输,各地人民政府大力组织沿线人民群众抢修公路,重点修复了汉(口)小(界岭)、长(江埠)孟(家楼)、汉(口)宜(昌)、襄(阳)沙(市)等主要干线公路和1000余公里的支线公路。长江、汉江航道开始清理恢复、增设航标,逐段开放夜航。运输业实施社会主义改造。交通工作开始起步并积极发展。
第二阶段:交通运输的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1956年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第二个五年计划,交通运输业得到高度重视。期间,湖北掀起了三次公路建设高潮:第一次修路高潮是1958年至1960年,修建永久性公路大桥8座、公路7374公里;第二次修路高潮是1969年开始的三线公路建设;第三次修路高潮是1976年省委提出三年全省社社通公路的要求,共修建公社公路5000余公里。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交通运输事业受到严重干扰,形成在曲折中前进的局面。
第三阶段:交通运输的改革振兴阶段(1979-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湖北交通运输事业进入了改革振兴的新时期。大规模开展出口路和公路主骨架建设。1991年1月,湖北第一条、全国第四条高速公路——武(汉)黄(石)高速公路通车试运行。大规模开展公路客运站建设,“山东的路、广东的桥、湖北的站”,在全国交通系统受到广泛赞誉。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1979年开征公路养路费,1984年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并收取车辆过渡费,1985年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1986年征收客运附加费,交通运输事业形成了改革振兴、繁荣发展的局面。
第四阶段:交通运输的加快发展阶段(1993-2002年)。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的对策,为湖北交通加快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开展,1998年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公路建设会议,交通建设投资大幅增长。1999年开始分4段建设汉十高速公路,同时开工建设6座长江大桥。全省公路客运线路大幅增长,跨省线路从零起步,出租汽车客运行业迅猛发展。1995年4月,我省第一部交通规章——《湖北省港口管理办法》发布;1996年11月,我省第一部交通地方性法规——《湖北省公路规费征收管理条例》颁发,全省交通地方法规规章体系起步建设。
第五阶段:交通运输的科学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5年8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期间,听取了省交通厅关于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汇报。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湖北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确立和落实了“六个并举、六个统筹”的科学交通发展观,即:坚持高速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并举,统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各层次路网建设协调发展;坚持水陆并举,统筹公路建设和港航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建设和运输并举,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客货运输协调发展;坚持建养管并举,统筹交通建设、养护和管理协调发展;坚持交通建设与生态环保并举,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科教兴交和依法治交并举,统筹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此举为推进湖北交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近年来,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湖北交通运输步入了科学发展轨道。
60年湖北交通运输发展成就辉煌
经过60年的发展,一条条泥泞的土路变成宽阔便捷的沥青水泥路,逐渐密织成网;一条条高速公路在城市间贯通,缩短了时空距离;一条条运输班线辐射全国各地,方便了千家万户;一艘艘巨轮遨游长江黄金水道,货物通江达海„„60年的建设和发展,铺就了湖北交通运输的腾飞之路。
一是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60年增长187.9倍,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全面形成。200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8366公里,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7.9倍。二级以上公路20328公里,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2位。公路网密度101.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1位、中部第3位。国省干线基本达到二级以上公路,全省公路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均得到极大提高。
二是高速公路建设从无到有,内畅外联的大骨架大网络基本形成。1991年1月,全长70公里的武(汉)黄(石)高速公路通车,标志着我省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此后,高速公路建设高歌猛进,连创新高。到200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700公里,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到今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3278公里,“四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络辐射全省94%县(市、区)。
三是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成绩斐然,湖北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桥梁艺术走廓”。1957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后在万里长江“天堑”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全长1670米的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此后,我省规划建设的长江大桥达24座,其中已建成14座,在建4座,规划建设6座,湖北的长江江面上平均每隔62公里就有一座长江大桥,湖北长江段已经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现代桥梁艺术的走廓”。截止2008年底,全省公路桥梁达到23865座、109.3万延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4.7倍和7倍,其中特大桥梁92座、19.6万延米,大桥1751座、37.4万延米。
四是农村交通变化翻天覆地,交通建设成为惠及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全省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83.3%、通客车率达到88%、乡镇渡口达标率达到90.7%,广大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的交通问题得到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被广泛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五是全省内河航运通江达海,长江黄金水道新一轮大开发方兴未艾。全省船舶总运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的100余艘小轮船发展到目前的船舶运力500万载重吨。集装箱、滚装船从无到有,2008年底吞吐能力分别达到80万标箱、272万辆,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位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全省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840个,港口吞吐量达到1.6亿吨;通航河流229条,通航里程8385公里;境内长江通航里程1038公里、占长江干线通航里程36%。全省交通发展史上第一个航电枢纽工程——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年底将实现三台机组并网发电。阳逻集装箱二期工程、中石化80万吨乙烯码头工程等项目相继开工,“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武汉新港建设正如火如荼。
六是营运车辆60年增加326.3倍,全省道路运输蓬勃发展。2008年,全省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25亿人次、旅客周转量522.57亿人公里、货运量5.28亿吨、货物周转量789.37亿吨公里,分别较1949年增长2.75万倍、1.89万倍、332倍、7838倍。共开通客运线路7458条,共有客运站715个,货运站51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公路客货运站场网基本形成。
七是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交通体制机制充满生机活力。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交通行业积极推进交通行业体制改革,形成了运转规范、充满活力的交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2年以来,我省全面开放交通建设市场,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资金322亿元;全省已建成的2795公里高速公路中,经营性项目占44%;在建的1280公里高速公路中经营性项目占35.7%;正在招商引资的高速公路达1323公里。2009年6月26日,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湖北交通运输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八是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升,交通法制服务、支撑、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省共有地方性交通法规12部,地方政府规章9部,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涵盖公路、运输、征稽、港航等各个管理门类的交通法制体系,湖北成为全国交通行业立法最多的省份之一。
九是“科教兴交”战略深入实施,结构优化、素质精良的交通支持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近30年全省交通行业开展了725项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奖419项,国家、省、部优秀设计奖7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逾10亿元。
十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为促进湖北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交通厅历届党组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大力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相继开展了以“弘扬奉献精神、创立交通新风”、“三学一创”和“学刚毅精神,创文明新风,建和谐交通”为内容的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展示了湖北交通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良好精神风貌。
60年湖北交通运输发展的宝贵经验
湖北交通运输的巨大变化,是我省经济社会强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真实写照。60年来,湖北交通运输在实践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集中表现为“六个必须”: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交通先行。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交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交通生产力。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交通改革发展为了人民、交通改革发展依靠人民、交通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质量安全第一,坚持依法治交、科教兴交、人才强交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交通质量安全,提升服务水平。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交通,努力提高交通执行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六是必须始终坚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真正变部门办交通为政府、社会办交通,合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展望未来,湖北交通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方兴未艾。2009年6月5日,省政府在东湖宾馆召开全省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动员大会,明确了加快建设全省高速公路“五纵五横二环”的新目标,到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5500公里、力争6000公里,96%的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全省高速公路密度达到3.01公里/百平方公里,较2008年翻一番。届时,湖北将形成以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为主干的高速公路网、高等级国省干线网和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形成以长江为主干,以汉江、江汉运河为两翼,以江汉平原五级航道为主体的全省内河航道网,“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武汉新港初具规模;建成以武汉为半径1000公里的客货运输网、交通物流网和管理信息网,现代交通物流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实现湖北交通现代化。■
8.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篇八
――广水市近五年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广水市卫生局(2011年3月29日)
近五年来,我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克难奋进、全力以赴,以全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品流通体系,落实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全市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协调发展。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成效,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本药物制度逐步落实,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均期望寿命从68岁提高到69.4岁,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过去五年,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最快、城乡医疗机构面貌变化最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抓机遇、强基础,城乡卫生呈现新面貌
近年来,我市卫生系统牢牢抓住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的好机遇,积极争取发展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全面发展。五年间,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总投入达5.6亿元,是“十五”期间0.5亿的11倍,卫生单位固定资产总值达1.7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7倍。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使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医疗设备更加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卫生事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近五年时间,全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54亿元,较“十五”期间投入增长2倍。共实施卫生建设项目22个,建设面积9.2万平方米。完成卫生国债建设项目12个、地方债建设项目10个、中心城区卫生建设项目8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161个,实施扩大内需卫生项目5个,新建、改扩建业务用房9.3万平方米。完成市中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综合楼建设,启动了市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全市6个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个乡镇卫生院和161个村得到项目建设。卫生单位业务用房从2005年的5.5万平方米增加到12万平方米,增长110%,服务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医疗设备得到更新。近五年时间,全市医疗设备投入0.4亿元,医疗设备总价值达0.7亿元,较“十五”末增长0.75倍。市一医院配备了核磁共振,市二医院、中医院配备了CT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13个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17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X光机、B超、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卫生院医疗设备从“老三件”更新为“新三件”;369个村卫生室配备了高压消毒锅等基本医疗设备;市疾控中心新增卫生应急处突车2辆,全市储存疫苗的冰箱从52台增加到95台;市卫生监督局装备卫生监督转用车1辆、购臵执法监督车两辆。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560台(件),设备装备跃上新台阶。
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38所,其中,医疗服务机构510所,有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两所、二级专科医院两所、一级甲等卫生院17所、民营医院1所、诊所和医务室23所;设公共卫生服务机构18个;村卫生室352个。编制病床数1829张,较“十五”末增加229张,每千人口病床数1.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734人,村医991名。覆盖县、乡、村的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卫生事业发展呈现新面貌。
二、建机制、重培训,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 坚持人才发展战略,把“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工作的根本,完善卫生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卫生技术人员招聘工作,全市引进卫生技术人员112人,吸引外流人员返岗52人;争取“三支一扶”人员12人。投入培训经费35万元,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全科医生培训等培训项目,培训卫生技术人员2740余人次。加强省地市合作,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200余人次。改善基层卫生人员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鼓励优秀卫生人才服务基层。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共下派医师12名,分别支援3个乡镇卫生院。鼓励职工参加在职学习、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和专业技术职称考试。2010年全市卫技人员专科以上学历占39%,比2005年提高7%;高级技术职称增加94人达160人,中级技术职称增加365人达1014人;执业医师增加410人达1760人,执业护士增加450人达1020人。全市卫生队伍逐步发展壮大,总体素质逐步提高,结构得到优化。
三、重民生、强保障,全力落实惠民利民新举措
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注重民生,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
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实施试点,2008年新农合制度在全市推行,提前两年实现了全覆盖的目标。五年来,不断加强监管机构能力建设,严格基金管理;开展即时结报,方便群众就医;推进付费制度改革,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扎实搞好服务,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2010年,全市参合人数达72万人,参合率达95.26%,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150元,当年筹集资金1.08亿元,补偿140万人次,补偿9262万元。其中,门诊补偿134万人次,次均补偿11元,住院补偿57922万人次,次均补偿1339元,住院最高补偿提高到4万元。累计筹集基金2.89亿元,补偿269万人次,支付补偿资金2.65亿元。新农合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力保障了各族群众健康需求,收到了“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卫生事业得发展”的效果。
有效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专项项目。各种卫生专项项目的有效实施,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投入经费166万元,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十项目)和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对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登记管理和治疗,治愈3162例,治愈率达96%,有效保护了劳动力;投入经费110万元,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加强联防联控,疟疾发病率从2005年的5.8/万下降到0.49/万。投入经费50万元,实施“降消”项目,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7.9‰下降到4.36‰,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下降到0;投入经费120万元,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监测目标人群4.5万人次,对检出HIV阳性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阻断率为100%。开展农村贫困孕产妇救助,推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和限价标准。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全面实施免费咨询检测和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纳入城乡救助体系,实施医疗救助270人次,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提供支持与帮助,使在校儿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全面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完善冷链运转设备,运转次数从每年6次增加到12次,实施免疫的疫苗由5种增加到12种,免疫的疾病由7种扩大到15种。为全市0—6岁儿童接种各类疫苗56.7万针次,适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达97.99%;乙肝疫苗常规接种10.5万针次,接种率99.4%,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11.2万针次,接种率达98.59%,疫苗针对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五年时间里,全市无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发生,麻疹发病率下降到0.54/10万,下降68.75%。
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694万元,实施了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促进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今年初,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乡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其它医疗机构按照比例使用基本药物,进一步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四、重预防、促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成效
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得到新提高。加强了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增加监测检测设备装备,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一批较为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得到应用,提高了实验室监测检测能力。市疾控中心卫生检验中心被确定为县级甲等实验室。疫情报告系统进一步完善,实现了乡镇以上疫情网络直报,疫情监测和管理更加规范。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防治策略,以鼠疫、霍乱、疟疾、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全面落实综合防治措施,重点传染病发病率保持逐年下降的态势。积极应对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疫情,有效处臵甲型H1N1流感疫情,完成疫苗接种6.3万人次,报告发病的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死亡病例,防控效果显著。2005年以来,全市未报告甲类传染病,严重威胁和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病率由2005年的668.3/10万下降到2010年的174.5/10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取得了当年争取,当年夺牌的优异成绩;切实抓好农村改厕改水项目的实施,累计投入经费1440万元,改建卫生厕所36000所,农村的卫生状况逐步得到改观。
以疾控规范化建设试点为抓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全市医疗救援队伍发展到4支32人、疫情处臵队伍26支78人。在汶川大救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卫生应急处突经验。开展了“问题奶粉”查处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工作,及时处臵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参与了多起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维护了群众健康安全。2008年,我市疾控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到得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领导的高度评,省卫生厅于2009年在我市召开了全省疾控规范化建设试点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广水模式”;2010年,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岱犁对我市疾控规范化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对我市疾控规范化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整合防艾资源,增加经费投入,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共投入经费180万元,开展了广泛、深入的防艾宣传教育活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城镇居民达83%。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1个、自愿咨询监测点1个,累计检测0.2万人份,监测检测能力得到提高,监测覆盖面逐步扩大。设立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1个,清洁针具交换点1个,全市宾馆、酒店、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套摆放率达100%,暗娼、吸毒人员、流动人员等高危人群纳入干预范围,对管理的HIV感染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母婴阻断率 100%,行为干预不断深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艾滋病格局逐步形成,艾滋病防治工作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局、从隐蔽到公开、从被动到主动、从倡导到落实的五大转变,艾滋病快速蔓延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
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两纲”,加强妇幼卫生三级网络建设,完善孕产妇急救网络,强化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加大基层业务指导力度,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实施农村适龄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和育龄妇女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2005年的97.20%提高到99%;新法接生率从99.36%提高到10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从81.59%提高到 89.63%,儿童保健覆盖率从75.96%提高到79%,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逐步下降,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8年,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全市共规划设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服务站13个。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培训力度,推进城市社区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至2010年底,全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1.57万份,居民建档率达28.44%,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得到新加强。完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设备装备,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加强对食品卫生、职业放射卫生、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学校卫生以及生活饮用水的执法监督,加强对医疗市场和采供血机构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卫生秩序。完成重大节日、两会和中高考期间的卫生保障任务42起。
五、重行风、强管理,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新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积极推行“病人选择医生”、“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等改革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通了绿色就诊通道。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试点,方便群众就医并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加强医院美化绿化,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就医环境更加优美。认真组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荆楚万里行”活动,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诊疗规范,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中医药事业得到新发展。实施了市中医医院基础建设项目,中医院基础条件得到改善,中医诊疗设备不断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不断加快,中医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行风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卫生系统干部队伍廉洁自律工作,有效地教育、培养和保护了卫生系统的干部。五年来。共提拔和调整干部107名,对所提拔的干部都是在连续两年考核优秀和群众推荐票数集中的情况下,由人事科会同纪委到所在单位进行严格考察,再提交局党政班研究,通过后到原单位公示一周;调整的干部都根据工作需要,经局党政班子联合研究通过的,实现的干部提拔、调整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十个全覆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和学习先进模范人物活动。在“党风廉政建设十个全覆盖”活动中,我们严格清权,建立廉政防控“风险库”;规范用权,制定权力运行“硬标准”;强化宣传,提高预防腐败“免疫力”;健全制度,编织风险防控“安全网”;单独或协助市纪委处理违纪干部4名,全市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得到省纪委和随州市纪委的充分肯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投入17万余元,对党员活动室、廉政文化室、荣誉室等进行了高标准装修,为全市党员阵地树立了新标杆。
全系统学先进、比奉献的氛围渐为浓厚,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社会对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明显提高,为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共完成诊疗1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89万人次,增长46%,住院7.5万人次,增加3.8万人次,增长1倍;完成手术15000台次,增加110%;病床使用率达76%,提高31%,住病人治愈好转率达95%,提高30%,全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六、保基本、强基层,卫生改革迈出新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围绕省、市医改办工作部署和安排,按照“三个三”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卫生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全面加强;新农合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逐步落实;在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离退休人员待遇由2007年的不到680元/月,提高到现在的1450元/月,离退休人员由过去的“群体访”、“重复访”,转变为现场的“畅快活”、“安心养”;在医疗卫生便民服务、卫生机构管理和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卫生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过去的五年,是真抓实干、持续发展的五年;是抢抓机遇、快速发展的五年;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五年;是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全市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和携手并进,全市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深化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为坚定,加快发展的思想更加牢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步伐更加快速,为“十二五”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篇九
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给长江沿岸的城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两岸旧城市的经济如锦上添花, 新兴城市运应而生。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在取得突飞猛进的同时, 长江沿岸的经济也如日中天, 如虎添翼, 这是其它内陆城市不可比拟的地方。沿江城市经济之所以能取得突飞猛进地进步, 这除了国家相关政策予以积极支持以外, 最重要的还是得利于水上交通运输的便利, 快捷。改革开放以来, 私营企业层出不穷, 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 航行于长江上的不仅有国营企业的船舶, 个体船舶也见缝插针, 国外船舶也争先恐后地进入长江, 真可谓出现了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改革开放之后沿江经济在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就显得更加繁荣, 它的优势得益于便利的水陆交通。为了共谋长江沿江经济的发展和沿江经济带的规划, 沿江城市经济协调会应运而生, 2006年长江沿线29个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3次会议在重庆的召开, 更促进了长江黄金水道的发展。长江沿线新兴的港口呈几何级增长, 港口的繁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二、时代赋予海事管理工作的神圣职责
在沿江经济发展相当迅猛及水上交通运输非常繁忙的同时, 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也与日俱增, 再加上长江上船舶流量也呈几何级增长, 这就赋予了长江海事部门不同意义的监管职责。长江上各个海事部门就是代表国家依法履行水上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置的交通部直属监管部门。随着沿江经济发展的迅速和社会大环境及长江航运业对海事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 沿江经济和航运业迅速的发展对海事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是时代赋予了海事神圣的职责, 要求海事管理工作更精, 更细, 更全面。海事管理工作首先对船舶登记管理进行规范, 实行登记人员准入制度, 加强登记人员业务培训, 杜绝违规发证行为的发生;其次是对进出港船舶实行签证管理、安全检查、水上水下施工许可、船舶防污、实施水上人命救助、事故调查及处理、以及特种船舶的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 长江海事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是三个服务和两个保证: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保证船舶航行更安全, 保证长江水域更清洁, 这就是时代赋予长江海事的神圣职责。
三、长江海事管理以安全监管为重点, 以服务沿江经济为中心, 促进了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江海事 (除地方海事外) 虽然属于交通部直属管辖, 直属领导, 对交通部直接负责, 依法代表国家履行海事管理职责, 但海事管理工作同时也属地方政府间接管辖, 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工作, 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共同搞好长江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 长江海事管理工作也基本实现了管理信息化、反应快速化、执法规范化、监管现代化, 为促进长江航运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长江沿线水上搜救中心的建立, 为水上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保障。而长江沿线各海事管理机构除了建立水上搜救平台之外, 还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地方交通部门、安监部门共同搭建水上联合搜救平台, 这将为长江海事为实施人命救助、船舶防污和沿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船舶发生海损事故而造成的国家财产损失, 对长江水上交通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长江海事管理促进了长江水运业的发展, 同时更有利于促进沿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平台。改革开放的30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和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发展, 长江海事作为长江水上安全的保障力量, 肩负着让“航运更安全、水域更清洁”的历史使命, 在为促进长江航运现代化和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过程中, 也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 沿江经济从弱到强, 目前已占了全国经济41%以上的总量, 长江水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总量的80%, 是我国内河水运最重要、运输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忙的通航河流。长江水运有力促进了沿江产业带的形成。据统计, 沿长江37个地级以上城市土地面积占七省二市的23%, 人口占40%, GDP占了60%, 外贸进出口额更是占到93%, 初步形成了沿江经济产业密集带和核心区。沿江钢铁产量占全国的36%, 石化产量占全国的28%, 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7%, 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的16%。沿江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83%的电煤是依靠长江水运来保障的。而整个长江海事管辖区域则占据了半壁江山。
四、沿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长江海事管理提供坚强的经济保障, 同时促进了长江海事从设备、人才、管理水平等方面极大的提高
1) 改革开放以来, 长江海事的建设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 取得了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共下达了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约14.5亿元, 涉及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基地码头、船舶防污、业务用房和船舶建造六大类约100个项目。其基本建设也从初级阶段到转型阶段, 目前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 长江海事队伍伴随长江海事事业一起发展壮大, 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差到良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 尤其是近10年来, 长江海事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职工队伍在规模、结构和素质上得到了巨大改善。长江海事从1965年长江航政组建时, 共有职工283人, 到2009年底, 在岗职工总数为3939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03人, 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60人, 占2%;本科学历占37.4%;大专学历占41.8%;210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 高级职称186人, 占8.8%;中级职称763人, 占36.3%。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沿江经济大发展为长江海事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五、长江海事监管以地方政府为依托, 以服务沿江经济为中心, 制定各种监管措施, 充分履行海事职责
纵观近年来海事部门围绕长江沿岸经济的发展所制定的各种监管措施, 充分体现了海事工作积极服务沿江经济的宗旨:三个服务: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2005年三峡库存区绿色通道的开辟, 2008年百年难遇的雪灾,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海事部门积极应对, 全心全意为沿江经济的发展启动应急预案, 制定各种措施, 在关键时刻充分展示了海事部门积极服务长江沿岸经济的海事风采。春风万里鹏展翅, 碧海蓝天任遨游。面对长江航运业的运行高效化、经营多元化、服务多样化的态势, 长江海事管理部门将坚持以“三个服务”为重要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扬时代风帆, 展海事宏图, 让船舶航行更安全, 让长江更洁净。为长江沿江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促进长江沿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摘要:在黄金水道的长江沿线,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新兴城市应运而生, 港口码头呈几何级增长, 沿江经济在迅猛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长江海事的迅速发展, 长江海事监管工作紧紧围绕长江沿岸经济的发展而积极履行监管职责, 海事管理工作以三个服务为出发点积极为沿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促进了长江沿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10.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篇十
以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发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30 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财政体制的改革是向规范的市场经济财政体制不断迈进的30 年,是促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30 年,是广大人民群众在财政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最多的30 年。
一、30 年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1978 年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与之相适应,我国的财政则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在传统体制下,经济运行呈现高度的行政性指令状态,资源配置则采用行政性的计划安排;国民收入分配以低价收购农副产品和低工资为基础,财政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财务体制;财政收入由企业利润上缴形成,财政支出呈现“城市财政”特征,对城市大包大揽,对“三农”仅是农业生产有专项扶持渠道,地方和企业无财力自主权。1979 年,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我国的财政体制拉开了改革的大幕。
(一)前15 年:艰辛探索改革方向。
为解决中央对地方、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问题,财政体制改革以“放权让利”为突破,先后经历了分级包干、分税包干和中央地方大包干财政体制三个阶段。1980 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主要内容是,按照经济体制与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按照划分的收支范围,核定调剂收入分成比例、地方上缴比例、中央定额补助等收支指标,原则上5 年不变;按照核定的指标,地方以收定支,自求平衡,多收可以多支,少收相应支少。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缺陷明显,收支指标的核定缺乏客观性,“鞭打快牛”和“机会主义”并存,中央、地方“计价还价”的现象频繁发生。实行分级包干体制期间,实施了国有企业“利改税”,国家财政收入由利税并重转向以税为主,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因此,1985 年和1988 年先后两次改革财政体制。1985 年实行了“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主要内容是,按照“利改税”后的税种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财政收入分为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三类。1988 年实行中央地方大包干财政体制。主要内容是,全国3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除广州、西安的财政关系仍分别与广东、陕西两省联系外,对其余37 个地区分别实行不同形式的包干制,包括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定额补助等。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以前,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背景下,财政改革不可能走向清晰的、与市场经济体制准确对接的体制目标。多种体制并存,中央与地方“一对一”的谈判机制,难以解决财政体制的规范性和透明化问题,因而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失调,以至于政府行政能力和中央政府调控能力明显下降。
(二)后15 年:建立分级分税制体制。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正式明确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财政改革作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1994 年,立足我国国情,并借鉴发达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经验,我国建立了分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在原包干体制确定的地方上解和中央补助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采取“三分一返”的形式,重点对财政收入增量进行调整:一是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基本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支出,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地方各级政权机关运转所需经费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二是根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按照税制改革的税种设置,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适宜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将涉及经济发展全局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三是与分税办法相配套,分别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税。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中央固定收入和共享收入,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地方固定收入。四是税收返还承认现状,分省分别确定税收返还的数额。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 年为基期年,按照1993 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和中央地方收入划分情况,核定1993 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并以此作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保证地方既得财力。
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构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此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还有针对性地对财政体制运行中的一些方面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是:第一,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安排。包括1997 年调整金融保险营业税收入划分;1997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多次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2002 年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按市场经济原则,将企业所得税由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改为中央、地方统一按比例分享;2004 年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第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1995 年起,中央对财力薄弱地区实施了过渡期转移支付,2002年实施所得税分享改革后,合并因分享增加的收入,统一为一般性转移支付;2000 年起,实施民族地区转移支付;1999—2004 年,安排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资金;2005年开始,实行对县乡“三奖一补”财政奖补转移支付制度。同期,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要求,为配合实施中央宏观政策目标和推动重大改革的要求,新增了一些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如对农村税费改革、天然林保护工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专项补助等,初步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专项转移支付体系。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事实证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是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的增长机制。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国财政收入从1993 年的4348.95 亿元增加到2007 年的51304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从957.51 亿元增加到27738.99 亿元,年均增长27.2%; 地方财政收入从3391.44 亿元增加到23565.04 亿元,年均增长14.8%,中央和地方在财政改革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双赢”。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提高,由1994年的10.8%上升到2007 年的20.8%。
二是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93—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显著提高,从22%上升到54%。财力的适度集中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1993 年以来,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国家财政相机抉择,先后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张取向的积极财政政策和中性取向的稳健财政政策,保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同时,中央政府通过建立以转移支付为主的地区间收入再分配机制,大幅度地缩小了东、中、西部的财力差距,促进了地区协调发展。
三是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改革完善税制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条件,又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制度基础。1994 年,与分税制改革相配套,我国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税制,从而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从机制上推动了政企分离,推动建立了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加快了“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步伐。截至2007 年8月,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子企业中,公司制企业户数的比重已达到64.2%。
四是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各级政府步入依法组织收入的轨道,同时,综合运用预算、国债、税收、财政补贴等多种政策手段,积极为企业创造宽松的财税环境,从而保证了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公平有序竞争,强化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了市场经济中不同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1994—2006 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工业产值从16100 亿元增长到48798 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1.94%提高到61.19%。
五是支持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1994 年以来,财政改革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支持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突出表现在6 个方面:一是加大支持“三农”力度,建立了“四免除、四补贴”的强农惠农制度,即免除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屠宰税,对种粮、良种、农机购置、农资综合实行补贴;二是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力度;三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五是建立健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六是不断加大支付体制改革成本力度,支持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的宝贵经验。
一是注重调动中央与地方两大积极性。在改革前15年的探索中,财政体制一直在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中寻找平衡点,始终未能解决体制的科学性、规范化问题。分税制改革首先确立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大积极性”新理念,通过明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界限,促进了各级政府的理财思路从短期“博弈谈判”转向长期“增收节支”。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后,各级政府在狠抓财政收入的同时,不断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保证了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是注重突出财政增收与财力相对集中两大主题。从分税制国家的一般经验看,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普遍在60%以上,许多在80%以上。我国分税制改革提高“两个比重” 为重要目标,1994 年到2006 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平均比重达到52.4%。虽然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从我国地方政府级次多、承担事权较多的实际看,比较适合国情。实践证明,财力的适度集中有利于办大事,也办成了多年来想办而没有能力办的大事;同时,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体制保障。
三是注重明确政府“出资人”与“管理者”两个身份。1994 年以前,我国始终在“税利合一”的分配框架中徘徊,每次改革都走向极端。伴随分税制改革进行的“税利分流”改革,清晰界定了政府“国有资产出资人”和“社会公共管理者”两种身份,财产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两种权力,利润和税收两种收入,从而规范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在稳定财政收入的同时,实施国有企业利润免缴政策,有力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四是注重把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两个关系。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为取向,深刻体现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职能作用和活动范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体制运行中涉及的经济关系由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转变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突出“市场功能”为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向共同繁荣奠定了制度基础。五是注重兼顾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两大目标。财政是庶政之母,财政工作涉及到政府工作的每一个方面。财政体制又是国家的基本制度,是整个体制改革的基础。因此,支付改革成本,财政责无旁贷;支持重大改革,财政义不容辞。分税制改革过程中,国家财政始终着眼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大局,在不断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的同时,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主动埋单”,推动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在总结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历史性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政府间事权划分与政府支出范围尚不够明确,省以下财政体制仍不够完善,转移支付结构还不够科学,专项资金的设立存在交叉重复等问题。这些都属于发展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的方式去解决。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方向
2007 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快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尽快建立起一个“财源巩固、分配科学、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体制,继续放大分税制的体制能量与功效。
以公共产品层次性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以效率优先、节约行政成本为原则,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性质的支出责任应由中央承担,中央政府主要负责提供国防、外交、司法、本级行政等纯公共产品,以及高等教育、科技、基础设施等准公共产品;同时,立足国情,对农村义务教育等给予引导和补助,待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后再下放地方。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应由地方承担,地方政府应以满足区域内社会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做好本地区行政、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公共事业发展的支出管理。对中央与地方共同承
担的事务,要明确各自负担的比例。对具有跨地区性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要分清主次责任,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或由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承担,如跨地区的铁路、公路建设和流域治理等。以发挥市场基础功能作用为原则,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的支出结构。界定政府与市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责权边界,明确政府主要行使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以“尽可能市场,必要时政府”为原则,凡是市场能够办得了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尽快退出;凡属于社会公共领域事务,市场又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政府就必须承担责任;对介于两者之间的,财政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对竞争性、经营性领域的投资,地方政府应该完全退出,中央政府只适当参与一些特大型、长周期、跨地区的项目,以及高科技等对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增加国民经济发展后劲有战略性意义的项目,并增强风险投资功能,转变政府投资运作机制。财政支出加强的主要方面应是优化结构和协调发展,如:以增加“三农”支出为重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增加教育、科技支出为亮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增加节能减排支出为着力点,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以减少预算级次为突破,进一步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我国政府层级较多,建立规范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收支划分解决,必须依靠预算管理体制创新。当前,要加快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在保持行政级别的前提下,尽可能将预算级次从五级减化为三级。在条件成熟后,可考虑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减为三级政府架构,并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编制。通过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政府事权,建立省级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促使省级财政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
【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30年广东经济产业分析12-01
改革开放30年常识06-19
诗歌改革开放30年07-13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11-22
改革开放30年郑州的变化08-10
改革开放30年征文-通讯工具09-04
改革开放30年海陆空交通变化12-03
年4预备党员思想汇报:改革开放30周年12-12
改革开放成就原因09-12
改革开放的成就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