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案调查分析

2024-08-10

学生个案调查分析(11篇)

1.学生个案调查分析 篇一

大学生勤工助学调查方案设计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勤工俭学可以说已经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了,在校园内随机一调查就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会告诉你他们参加过勤工俭学,而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却成了现在社会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大学校园里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今大学生从事勤工俭学的现状,我就这个话题对本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本文在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基础上,分析了我校勤工俭学的实况,对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原因、目的等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俭学 社会经验 社会实践

一、调查背景

我们都知道勤工俭学有利有弊,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经济悬殊很大的环境中,勤工俭学可以缓解部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丰富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办事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等等。但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如岗位问题,中介机构问题,还有交通、学业、安全等各方面问题。勤工俭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因人、因事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任何事我们都不能以偏概全。

由于勤工俭学近年来持续升温,但每个人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方式、意义、看法等等不同。我个人觉得,勤工俭学是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将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时而又满意地就业或更好地创新创业。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处处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再被包围在校园的围墙里,告别了过去的死读书状态。勤工俭学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是大学生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的良好途径,同时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也为以后他步入社会积累了许多经验。正确理解勤工助学。“勤工”是在所从事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助学”是“勤工”的直接目地,通过“勤工”所得劳动报酬帮助完成学业,二者相互作用,不能过分强调一方,否则不能达到勤工俭学的目的。

二、调查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引导大学生以平衡的心态和正确的途径进行勤工俭学;更多的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促进学校和社会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以在校各年级大学生和校内外商户我调查对象,分别采取随机抽样法和分群抽样法进行两方面不同的调查。对大学生有意从事勤工俭学的比例;勤工俭学工种的构成比例;勤工俭学的目的;对工作报酬的期望值等;不同行业对大学生兼职的需求量;愿意支付报酬的范围;商户使用大学生兼职的优缺点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以便日后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目的是:更清醒的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交到更多朋友,充实自己的生活;培养艰苦奋斗的意识;自己培养独立意识和自力更生能力,补助日常生活费用等。同学们对日薪报酬的期望值大多在30-50元/天,少部分同学的日薪期望在30元以下和50元以上。同学们最希望做的工作非常广泛,包括营销、动漫设计、家教、临时促销、品牌代理、设计,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体育陪练、建筑工程师、翻译、幼师、项目经理、自主创业等。虽然同学们期望工作的面非常宽泛,但是大多数同学勤工俭学中最想做的工作主要分布在销售方面和家教这两大领域。

三、调查内容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问卷见附录。

四、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五、抽样方案

了解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情况及在大学生中的分布,并据此分析勤工助学的现状在大学生中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并预测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发展趋势。本次调查的总体为大庆市的在校大学生,为根据大庆市的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形成的抽样框,本次调查的分析单位为个人。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人的性别和年级、大学生对勤工助学的态度、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原因、大学生在何种情况下准备勤工助学等。资料收集方法主要为问卷法,资料分析主要包括单变量分析等。

六、资料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

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七、调查时间安排

受时间、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调查足够的学校,只是在开发区校区进行了切实有效的调查。在调查中要确切到达每一个被抽中的寝室,要保证调查的质量,获得真实有效的资料。

调查人员及地点: 小组的人员分别到被抽中的寝室同时进行调查。

八、调查结果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学生进行勤工助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韩福明,高国强,思考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

林教育版),1999,(3): 22153、谢宁 对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趋势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7,(3):634、骆家宽,王平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调查与思考[J].石油教育,1999 ,(3):57-58.5、夏金元.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7(6)

6、陈晓飞、谭红生.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路径拓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7(2).

2.学生个案调查分析 篇二

在网络学习日益普及化的今天, 中学生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探究中学生网络学习现状有助于促进网络学习环境的改进, 最终提高网络学习效果。

研究中学生网络学习首先需要界定的是网络学习的概念, 然而, 对于什么是网络学习环境,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解释。与此相关的关键词有远程学习、E-Learning、online learning、Web-based Learning等, 即使是E-Learning亦有不同的写法, 有研究者梳理了50多篇文章, 总结了二十几种关于E-Learning的定义。[1,2]基于此, 笔者总结了与本文相关的网络学习的定义:网络学习是个体或者群体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或者各相关支持设备进行实时或者异步学习的过程。

●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文章结合半开放式问卷以及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我们首先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学匡衡网络学习平台的负责教师进行沟通, 在其引荐下与该校校长以及学生进行了交流并做了访谈。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作为分析工具, 对多项选择的结果进行频率分析, 并对开放式的题目进行了归类和总结。

2.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设置了两部分的问题, 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信息。第二部分主要包括:1网络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变化。2对网络学习的期望。3影响网络自主学习最关键的因素。

3.问卷发放

问卷在鸣凰中学进行发放, 采用现场作答的方式。共发放129份问卷, 回收129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为100%。从初一至高三各个年级的学生均包括, 但大部分人数主要集中在高二, 占填报信息总人数的69.5%。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网络学习给中学生带来的变化

表1的数据表明匡衡网络自主学习给中学生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假期生活规律的调节以及网络学习意识转变方面, 而匡衡网络自主学习所追求的学习自主性的提高相对略低。最后, 我们统计了个案百分比, 从中分析到每位受访者平均有2.8个选择。此外, 我们还统计了被访学生的笔述, 其中“提高了其自主学习技能”是表述中描述最多的。值得注意的是参加网络学习后带来的变化不止于积极的方面, 其负面影响也在被访者的表述中呈现, 6位学习者认为参加网络学习后出现了眼睛近视加深, 上课困乏、缺乏耐心等不适应的状况, 占总比例的4.8%。综合表明, 网络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是多样的, 且总体表现是积极的。

(N=129)

频率 (N=129)

2.中学生对网络学习的需求

(1) 希望获得的帮助

表2中呈现了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的期望, 其中, 总计个案百分比为291.9%, 表明受访者在该项题目的答题中分别有2.91个选择。在其他选项中, 网络学习能够帮助“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有7人, 占所有被访学生的5.6%, 此外, 有被访学生认为网络学习能够帮助其复习、解决疑难问题、拓展知识、促进交流等。综合表明, 学生需求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 对网络学习的提高学习等相关的帮助的愿望较强烈, 这也间接表明了中学生开展网络学习的必要性。

(2) 希望开设的课程

表3呈现了学习者对匡衡网络学习课程设置的期望, 目前的匡衡网络学习只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高考主科目, 其中, 总计个案百分比为238.4%, 表明每个被访学生平均有2.38个选择。综合表明, 学习者希望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教授复习类的课程。此外, 还包括作文、讨论课以及文科类知识等。值得注意的是, 在参与回答该项的学生中没有人写数学、物理或者化学等课程。有学者认为网络学习以及传统的新教育形式应该是帮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以及学习什么, 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及创新。而分析恰恰表明现有中学生网络学习在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开放性思训练方面的缺失。

频率 (N=129)

频率 (N=129)

3.对网络学习平台功能改进意见

表4中呈现了被访学生对匡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功能的改进意见, 其中总计个案百分比为220.2%, 表明每个学生平均有2.2个选择。从中, 我们发现被访学生对网络学习平台资源供给功能改进的意见最强烈, 进一步论证了上文中提到的中学生对自主性学习技能提高的愿望以及匡衡网络学习平台资源建设与满足学生网络自主学习需要之间的差距。

被访学生还描述了其他的一些功能需求, 如表情交流功能、模拟考场的功能、评价功能、签到功能。综合表明, 学生对资源供给功能、课堂录像功能、与教师一对一辅导以及师生、生生自由交流功能的需求较大。

●研究结论

我们通过以上对中学生网络学习的相关问题的统计与分析, 发现中学生网络学习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1.缺乏自觉性与期待更自主的网络学习环境相矛盾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发现中学生对网络学习满足其自主性学习的期望较高, 如对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的期望、对举手功能的改进的建议、对提高自主学习技能的愿望等都表明学习者对提高网络学习自主性的愿望。但是, 亦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平台缺乏外在的监督。

2.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

从数据搜集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反映的很多问题集中在网络学习中的授课教师本身, 包括其网络平台的操控能力等。我们认为, 要改善中学生网络学习的效果, 还需要学校层面加强对教师教学水平、网络教学应变能力、技术准备能力的培训。同时, 教师也应当提高与学生交互的频率、及时给学生以反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3.资源的建设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对以上图表进行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对网络学习平台资源供给功能的需求很大, 因此依据鸣凰中学的设想, 其导师资源可以采取校际合作的方式, 定期给学生上课或者辅导。鉴于课堂录制功能在技术方面的缺陷, 可以额外安装屏幕录制软件, 实现课堂的实时录制。就固定资源而言, 我们认为开发个性化的资源推送模块和教师辅助推送的方法是实现固定资源功能的有效途径。

4.符合中学生传统学习习惯的平台功能最受学生欢迎

我们在对匡衡网络学习平台改进意见的搜集时发现, 被访学生对匡衡网络学习平台的课堂录制功能和举手功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被访学生中很多反映课堂录制功能需要改进, 因为课堂中经常会因为教师或者平台的原因, 让课堂录制功能和举手功能不能正常运行, 阻碍了其对上课内容的复习与巩固, 以及与教师的交流或者自我表现的愿望的满足。诸如此类的功能改进需求还体现在期待与同学自由交流等方面。从中学生对这些功能的需求中可以看出, 这些功能一致突出了传统课堂学习的特征。课堂录制功能反映了中学生记笔记和复习的习惯;而举手功能表现了其自我表现和期待得到师生肯定的心理。

●总结与展望

我们认为当前鸣凰中学的网络学习是狭义上的网络学习, 其本质是传统课堂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转移, 而更广泛意义上的网络学习不仅是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 更主要是在整个大的网络环境的学习, 而网络学习平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工具性的意义。

摘要:文章采用半开放式问卷方法, 以常州市鸣凰中学参加匡衡网络自主学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统计了可能影响其网络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通过调查结果, 我们总结出了中学生网络学习的特点。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学习,现状

参考文献

[1]AJ Romiszowski.How’s the E-learning Baby?Factors Leading to Success or Failure of 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4 (1-2) :2.

[2]D Masoumi.Critical factors for effective E-learning[DB/OL].http://asianvu.com/digital-library/elearning/Critical_factors_for_effective_e-learning_by_DMasoumi[1].pdf.

3.学生个案调查分析 篇三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多义词;習得现状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45-3

1 引言

多义词的習得往往成为英语学習者的拦路虎。面对这一难题,学習者常常被告知要死记硬背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或者通过语境去推测其义项。随着认知语言学对多义词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构成语义网络,而义项之间是通过各种认知原则相互联系的。根据认知语言学在多义词研究上的成果,国内外学者对学習者的多义词習得进行了实验研究,但对学習者多义词習得现状研究较少深入且不够全面。文章以认知语言学多义性理论为基础,较全面深入地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習得现状。

2 调查设计

2.1调查问题

(1)非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语境线索推测多义词义项状况怎样?

(2)他们的多义词语义系统習得深度状况怎样?

(3)他们如何学習多义词?他们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吗?

2.2调查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杭州师范大学2009级1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2.3调查工具

本调查采用三种调查工具:英译汉、汉译英及问卷调查(张绍全,2009)。

2.3.1英译汉

测试受试利用语境推测多义词(规则多义词和不规则多义词)的准确度。考查的规则多义词及其义项是:(1)coffee:“咖啡茶”和“咖啡豆”;(2)bank:“银行的建筑物”、“银行职员”和“银行机构”;(3)university:“大学建筑物”、“大学机构”、“大学校园”和“大学师生员工”;(4)newspaper:“报纸”、“报社”和“报社工作人员”;(5)piano:“钢琴乐器”和“钢琴琴声”。

考查的不规则多义词及其义项是:(1)act:“法案”;(2)plane:“刨子”;(3)call:“短暂访问”;(4)position:“职位”、“观点”和“方位”;(5)hold:“拿着”、“拥有”和“占据”;(6)just:“立即”、“真正地”、“仅仅”和“同样”;(7)since:“因为”和“自从”。

2.3.2汉译英

汉译英更能反映受试对被测多义词的语义系统的習得深度,更好地揭示受试如何与对应的汉语词语建立相应的联系并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各部分的测试采用“穷尽法”,要求受试尽可能地用他们所掌握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句子。

所测试的多义词及义项:(1)over:“结束”、“在……上方”、“级别(或地位)在……之上”、“超过”和“迁移”;(2)sweet:“甜的”、“愉快的”、“悦耳的”和“和蔼可亲的”;(3)sharp:“锐利的”、“刺耳的”、“刺骨的”和“刺鼻的”。

2.3.3问卷调查

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了解受试的多义词学習策略;二是了解他们是否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的联系。

2.4数据收集

本次测试和问卷均在课上完成,所有试卷全部有效。评分标准:英译汉和汉译英部分,以受试写出目标词的准确词义为答对标准。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

3 成果与讨论

3.1语境线索与多义词义项推测情况

调查发现,受试依据语境线索推测规则多义词义项与不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情况分别见以下两表:

受试的规则多义词组的平均分為55.23,标准差为14.66;而不规则多义词组的平均分为29.26,标准差为22.40。经t检验,t=2.256,p=0.048,说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受试根据语境线索对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推测比不规则多义词的要好一些。但是,这两组数据均不理想:“bank,coffee,university”这三个词分别只有6%、3%、3%的受试能答出这些词的所有义项,大部分受试只能写出其中的一或两个义项;“plane”这个词没有一个受试能得出“刨子”这个义项;只有18%的人能推知“act”表“法案”的义项。

以上测试结果说明学習者利用语境线索推测多义词的义项并不如人们所想像的那么有效,尤其是推测不规则多义词的义项。

3.2多义词语义系统習得深度状况

结果显示,受试对所检测的三个多义词语义系统的習得深度状况很差。“over”的5个义项,掌握了3个义项的受试仅占4%,受试掌握得最多的义项是“结束”,占58%。而“over”的核心义项是“在……上方”,只有9%的人掌握。受试掌握“结束”义项最多的原因可能是该词在教科书或影视中出现频率较高,且相对其他义项来说更口语化。另外,对于义项“超过”和“迁移”的掌握差不多,分别占18%和15%。没有受试習得义项“级别(地位)在……之上”。

“sweet”的4个义项中,58%的受试習得其核心义项“甜的”;5%的受试習得“悦耳的”义项;而对于“令人愉快的”和“和蔼可亲的”2个义项,均无受试習得。

在“sharp”的4个义项中,43%的受试掌握的是其表“锐利的”核心义项;只有2%的人習得“刺耳的”义项;1%的人習得“刺鼻的”义项;而“刺骨的”义项没有人習得。

以上结果说明受试的多义词词义网络習得状况非常糟糕,但他们对核心义项的掌握相对来说比对边缘义项的掌握要好。

3.3多义词学習策略及对义项之间联系的了解情况

该部分采用Likert 5级量表,即5=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4=通常适合;3=有时适合;2=通常不适合;仁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

3.3.1学習者多义词学習策略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48%的受试是利用词典死记硬背其大部分义项,而大部分的受试通常不采用这样的方法记多个义项。80%受试一般只记词典中所列出的前面1~3个义项,这与他们前面两部分测试的结果相符合。另外,64%的受试都会利用语境线索推测多义词的义项,但从英译汉的测试结果发现,他们的推测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

3.3.2学習者对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了解情况

从数据分析来看,44%的受试并不了解多义词的义项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这也部分证实了其在学習策略中的回答,他们不知道义项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故只好死记硬背其义项。结果同样显示,有56%的受试有点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理据,这与其测试结果和学習策略的回答不是很符合,原因可能在于学習态度或学習要求不同。

4 结语

通过对以上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得出:

(1)非英语专业学生根据语境推测多义词义项的效果很不乐观,但对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推测比对非规则多义词的要稍稍好一些;

(2)受试多义词的语义网络習得状况不佳,但受试对核心义项的掌握比对边缘义项的掌握要好:

(3)调查中有少于一半的受试表示不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理据联系,而另外一半以上的被试表示有点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理据联系。但是,所有被试都反映他们大多死记硬背多义词在词典中所列的前面1~3个义项,这与其测试结果和学習策略的回答不是很符合。

4.问题学生个案分析 篇四

一、个案学生基本情况:

某男生13岁,在本案中称为“该生”。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能按时按量完成。有口吃,语言较少,孤独,不能与任课老师沟通,与其他同学关系不那么融洽,对学习失去信心,没有进取心。

二、找出问题的症结:

与该生进行沟通、谈心,另外进行家访,调查一些学生,分析了产生那些问题的原因:作业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学习基础差,有的题目不会做。与老师不能沟通,与其他学生交往不融洽主要原因是自己口吃,说话结不顺畅,造成自卑心理,不与别人交往。由于考试成绩分数低,对学习失去兴趣,认为自己不行,就不思进取。

三、尝试转化对策:

针对问题的原因我进行了以下转化对策:

1、我与家长联系利用有效的契机以及他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中心学校举行第六届冬季体育运动会,该生参加了比赛,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于是我鼓励他:“你是能干的孩子,在学习上经过努力你学习肯定有进步。”让其树立学习信心,找到自我,提高学习兴趣。

2、与任课教师联系对该生进行关爱、帮助。在课堂上,鼓励该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哪怕回答是错的,只要能有勇气回答就可以了,从而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让该生能够在组内与学生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利用课余时间,联系任课教师给该生进行开小灶,给与补缺补差,夯实学习基础,提高学习能力,明确学习目的,使他积极主动学习。

3、教育全班学生不要歧视该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他、关心他。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我和学生们让该生每次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不因口吃造成自卑的心理情绪,不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参与活动,不与别人交往。鼓励其他同学多与他接近,鼓励他多与其他同学交往,消除心理阴影,找回自尊和自信,使他变得开朗起来。

四、转化结果:

现在该生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那么理想,但有了进步。上课能够主动回答问题。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主动与其他学生交往,与同学关系比较融洽。学习不懂的问题能够主动地问老师,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提高了。上学期末该生被评为学校“特色三好学生”。

五、问题学生转化的认识:

5.学生个案分析 篇五

一.问题的发现:

小博是我们班中的一个男孩。聪明伶俐,身材圆滚滚的,脸蛋儿也圆圆的,一张小嘴能说会道。可是,在我跟班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缺乏纪律观念,上课管不住自己,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就不听或影响旁边的同学听课。最让我头疼的是,他经常和同学打架,每一次都占上风,打得同学没有还手的余地。经我调查,每次打架都是他动手引起,而且出手较重。为什么小小年纪的他会有这些过激的行为呢?

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小博的父母对孩子特别溺爱,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自私、放纵、蛮横、唯我独尊的性格,与同学难以相处,别人不顺从他便动手打架。

二.问题的解决:

1、对策与方案

通过调查了解,我认为造成小博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来自家庭,于是,我建议小博的妈妈爱孩子,更要管孩子,关心孩子,孩子犯了错误,耐心对待,多给予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2、方案的实施

第一步,善于发现其“闪光点” 有关资料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学习胜利感和自卑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成绩的反应的影响,儿童受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扬越少,儿童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我特别注意发现捕捉小博的“闪光点”。小博非常聪明,上课虽然不会主动回答老师提问,但是他对课文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能从阅读中,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上课多关注他,并带领学生一起关注他所提出的问题,会让他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强小博的自尊心。

第二步放手让他参加各项活动 后进生惹事生非,好出风头是为了发泄内心不良情绪。所以,单纯的禁、堵、防的办法往往禁而不止,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小博是个聪明的男孩,为老师做事他非常积极。每次课下他都抢着搬作业,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特意安排他为数学课代表,为大家服务。通过活动,小博增强了自信心,也获得了同学们的友谊。

3、实施的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博有了一些进步,迟到的次数减少了,作业也能做了。以前发了试卷,他总是不改错,塞进书包了事。现在一考完试,他就来追问成绩,老师讲评试卷,他在下面专心听着、改着。通过他的努力,学习成绩进步了,打架次数也少了些,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

小鲁个案研究

一、基本情况:

小鲁是一位我们班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

2.家庭因素

小鲁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内向学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问题解决: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四、实施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小鲁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个人感想

6.学生心理个案分析记录 篇六

我班里有位同学(三年级),不仅爱打架骂人,还常常拿别人东西,橡皮、小刀,有一次把别人带来订书的四十元钱给拿了。他的父亲来学校说:“我这儿子很皮,平时我们夫妻两都在上班,很晚回来,也没时间管他,都是爷爷奶奶惯坏了,跟他说道理呢答应得挺快,可一转眼就会忘记。”

[分析]这种行为叫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性行为,指的是个体有故意侵害他人的倾向性,不仅包括外显的攻击性行为,而且包括隐性的攻击或侵犯他人的意图。父母绝不可纵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固化,最终会导致严重的个性偏差。小学生由于好动,常有攻击性行为发生,尤其是男生。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常常是工具性的,即为了达到非直接伤害他人的其他目标,如抢东西,很少是敌对的,即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标。所以教师、家长在纠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时,要分清性质、找出原因:是对别人产生了敌意还是内心受了压抑?是受了欺负还是因为嫉妒别人?然后再进行针对性处理。

[方法] 1.让学生明白侵犯别人是不文明的行为,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关心、团结友爱,有了矛盾应该通过商量、说理来解决。

2.如果小学生是因为内心过度压抑,需要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转移注意力,即转移小学生的攻击目标,使之把敌意转向一般的物品。

3.如果是嫉妒心导致的攻击性行为,要看到嫉妒心常伴随自卑感产生,认为别人在某方面确实比自己强而自己又确实赶不上人家时产生的,教师要针对这种心态加以疏导,解除对嫉妒对象的敌意,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4.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明确攻击性的危害,可能造成粗暴、虐待的个性,但又不能简单用批评、体罚来强行压制。

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基本情况:

李袁,13岁,家庭成员有爷爷、奶奶、爸爸,爱好打篮球,曾在四年级秋季运动会获得400m第一名。

辅导原因:

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李袁和几个伙伴捉小鱼玩去了,没按时回家,家里人很焦急,四处查找,也没找到。他天黑了才回家。他爸爸把他狠狠的打了一顿。他便赌气喝下了农药。幸好抢救及时,生命无大碍。一周后才返校上课。

辅导过程: 他坐在椅子上,很不好意思,低着头,两手很不自在地搓着。我知道这时他的心理状态是封闭的,如果问与喝农药有关的问题,他是很敏感的,心理防御很强。于是我就微笑着,亲言细语地问他一些另外的事情。因为他喜欢打篮球,我就先和他聊篮球有关的事情。他犹豫了一会还是开口讲话了,慢慢的话越聊越多了。于是,我就问些他家庭的一些情况:家里有几口人?平时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还是和爸爸在一起?谁对你最好?你经常做家务吗?你和你爸爸经常谈些什么事情……从中我了解到,他爷爷奶奶非常溺爱他,他很少做家务。他爸爸经常打他,他很害怕,他学习成绩差,他爸爸也经常骂他。他朋友不多,和爸爸很少讲些事情,做的最多的就是看电视。他对周围的人和事也不太关心,连他爸爸有几弟兄都不清楚。

辅导措施:

1、鼓励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夸奖他篮球的技术很棒,运动会为班上争光,很了不起。表扬他经常向老师问题,学习很积极,有进步。

2、让他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他最亲的人就是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和,最疼爱他的也是爷爷、奶奶、爸爸和。

3、要求他每天回家把作业做完后,要主动帮爷爷、奶奶、爸爸、做家务,要主动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讲给家里人听,并把这些情况记录在《我的生活,我记录》的表上,按时交给我。

4、要求他在毕业前,除了原来的朋友外,至少再交朋友20人。

5、学习尽量给他降低要求。

6、跟他家长联系到学校来,我和班主任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我们疏导孩子的心理。要求他父亲改变粗暴的教育方法,再不要打他、骂他。要求家长多和他交谈些事,多带他参加农活和家务事。在学习上降低要求,给他减压。平时多和老师联系。

7、要求班上学生多帮助他,多和他交朋友,玩的时候要经常邀他一起活动。谁也不许提他喝农药的事情。

辅导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干预矫正措施,李袁的变化很大,每天很高兴很阳光,和同学的关系也很融洽了,朋友也多了,学期末的时候他向我汇报他和班上多位同学交朋友了,关系特别“铁”的有5个,平时在操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他打篮球的身影。学习长进不算大,但他经常问问题、回答问题,在期末考试语文考了68分,数学考了63分。整体上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小康营学校小学部

7.学生个案调查分析 篇七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结果表明, 艺术院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普遍, 恋爱心理表现出从众性和日益现实性, 网恋受大学生青睐;大学生能正确看待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 认为婚姻在人生中是重要的;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更注重志趣相投、健康阳光、性格随和等方面, 在男生看重的因素中, 女生的外貌是男生最为看重的;女生则看重男生的能力、性格;艺术院校大学生恋爱普遍持有重过程不重结果、当前恋爱与未来婚姻是两回事的的态度;大学生的性观念愈加开放, 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十分包容。多数大学生对同性恋基本认同并表示尊重, 认为自己不会发展同性恋情, 但部分学生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时尚潮流, 值得追捧。

1. 恋爱动机多元化, 理性观念为主导, 恋爱走向并非主要针对婚姻

恋爱动机是产生恋爱行为的内在动力。恋爱动机决定人们的恋爱目标及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在回答“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这一问题中18.25%的学生选择“寂寞无聊想找人陪”, 24.19%的学生选择“好奇, 想体验、感受爱情”, 18.25%的学生认为“正常的生理心理需要, 对学习、人际交往有帮助”, 甚至还有8%的学生选择了“纯生理需要”这一选项。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恋爱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 如有的以排解寂寞为目的、有的以满足好奇心为目的、有的以追求性刺激为目的、还有的以满足个人需求欲望为目的, 当然更多地是寻找相亲相爱的人为目的。这表明, 艺术院校大学生仍有较强的恋爱道德约束, 尽量使自我追求与传统恋爱道德保持一致, 而不像外界误解的艺术院校大学生不讲究恋爱道德。在对待爱情的基本态度上:严肃、认真与慎重占多数。调查显示, “不轻易爱一个人”的占55%, “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占20%, 而“随兴而为”只占15%, “可同时爱多个人”则更少。可见,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爱情持慎重的态度, 尽管他们追求罗曼蒂克的爱情, 但绝大多数人并不将爱情视为一种游戏。

在回答“如果你正在谈恋爱, 你跟他 (她) 一定会走进婚姻的殿堂吗”这一问题时, 50%的学生选择“我希望会”, 23%的学生认为“不一定会”, 16%的学生回答“不会”, 只有11%的学生肯定地回答“会”。在回答“你认为恋爱和婚姻的关系”问题时, 62.5%的学生回答“恋爱和婚姻不能等同”, 26%的同学回答“婚姻可以没有恋爱”, 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必然走向婚姻”的只有6%的同学回答, 也就是说有94%的学生认为恋爱不一定会走向婚姻。在个案访谈中, 学生也表示他们目前不愿考虑未来生活, 认为今后能否走到一起是一件很难说清的事情, 只要相爱便是幸福, 享受现在就可以了。当然, 不能由此简单地就认为当代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对婚姻与恋爱不严肃。艺术院校大学生他们之所以重视爱情而不对婚姻没有多少感觉, 是因为处在18~24岁年龄段的他们将恋爱更多地当做体验情感、寻找真爱的过程, 由于目前离婚率逐年的提高以及涉及婚姻的影视剧的影响使得大学生认为需要更多的现实条件才能实现结婚的结果以及保持婚姻关系。这既反映了当下“80后”、“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感受, 喜欢感性而排斥理性, 追求情感满足和心灵快乐, 又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婚姻关系的脆弱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2. 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普遍, 恋爱心理表现出从众性和虚荣性

在参与调查的1 000名学生中, 有过恋爱经历的占82%, 正在谈恋爱的有753人, 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 这在艺术院校里非常正常, 这也比较符合外界的看法。从对“大学里不谈恋爱就不能算是大学生”这道题的回答情况来看, 大学生恋爱心理表现出一定的从众性, 有47.6%的学生对“大学里不谈恋爱就不能算是大学生”的说法持肯定与说不清的态度。在个案访谈中学生给出的理由有“不谈恋爱, 就缺乏一段重要的经历和体验, 不谈太遗憾, 大学生活也是不完美的”、“宿舍同学都有男朋友, 就我没有, 如果不谈, 说明自己没有魅力”、“周围朋友都在谈恋爱, 自己一个人很孤单, 也想赶紧找个谈一下”等。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从众性, 使一部分同学经历了恋爱前的迷茫与不安, 也增加了恋爱中许多的不稳定性。

在恋爱消费问题上, 86.5%的男生表示谈恋爱使自己的消费支出增加了不少, 67.6%的女生表示认同谈恋爱男生主导消费支出的模式, 认为男生花钱是天经地义的, 也有接近30%的艺术院校女生不愿在恋爱阶段花男生很多钱, 希望保持自己独立的爱情经济人格。由此可见艺术院校大学生对传统的恋爱消费支出模式表达了基本认同。当然受访的许多男生也表示尽管自己并不挣钱但男人谈恋爱不花钱无法吸引女生或者认为是男人责任的一种表现。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艺术院校大学生同其他类型院校大学生在恋爱消费支出问题上持基本相同态度即认同男性在恋爱消费上的主导地位。

3. 择偶标准:深受传统影响, 性别差异明显现实理性且有“务实”化倾向

择偶标准是人们选择恋爱对象时的价值取向, 表现为对恋爱对象条件的要求。从择偶标准上看, 大多数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考。

在调查问卷择偶标准各选项中, 学识丰富、个性鲜明、志趣相投、体贴、有责任、家庭条件好、身材容貌好它们在大学生择偶过程的影响力各不相同。安东尼·华尔士在《爱的科学》中曾说:“长相迷人和有钱, 可以视作是婚姻赛跑中会在开始时获得一头领先的优势, 而智力和善良, 则是只有在赛跑开始后才会发生作用的因素。”[1]本调查也表明, 人品 (为人善良76%、责任心93%) 、性格 (体贴83%、开朗乐观86.8%) 、外貌因素 (54.7%) 对男女均具较强的影响力。当然, 两性在择偶标准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 男生更看重女性的外貌 (86%) 、温柔体贴 (90%) , 而女生则更看重男性的责任心 (96%) 、经济条件 (76%) 、幽默感 (78%) 和学历 (82%) 。这与传统社会中所谓的“男才女貌”并无不同。

从对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一般会把对方的才能、性格、人品和兴趣爱好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从而表明当代大学生择偶标准的主流还是健康的、理性的。如在择偶的各项标准中, 男女生首选的指标都是“学识丰富”, 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同时, 许多大学生比过去“务实”, 对方的健康状况更多地被纳入他们的视线,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双方都相当介意年龄、学历、身高的“倒错”, 介意程度居于首位的是身高 (男65.2%, 女91.7%) , 其次是年龄 (男86.8%, 女68.7%) , 最后才是学历 (男35.5%, 女70%) , 而女生明显比男生更介意这三者的倒错, 特别是对男生身高的介意, 而男大学生则十分在意女生的年龄, 倾向找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这些数据证实择偶的传统思维虽早已不是所有人遵循的, 但它的影响力, 尤其是对艺术院校男女大学生的影响仍不可小视。

在“恋爱途径”上, 有93%的学生希望两人日久生情, 30%、20%的学生希望一见钟情、青梅竹马。有69%和71%的学生认为与恋人分手的主要原因是:感情不合及性格差异, 而经济问题、就业问题、家庭压力和第三者介入分别占25%、15%、6%、30%。在这一问题上, 高年级和低年级在校生又有明显差异, 高年级学生选择就业问题和经济问题分别占80%和60%;低年级学生选择感情不合、性格差异的比例占83%。76%的学生选择通过自己认识为恋爱途径, 18%、6%的学生选择了他人介绍和通过网络认识。由此可以看出艺术院校低年级大学生对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满足强调自我意愿,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现实的影响, 在情感上也逐渐趋向务实和理性化。

4. 网络情感沟通成为大学生情感满足的重要途径

当代大学生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尤其是对网络技术的运用令上辈人感到吃惊。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谈恋爱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回答“你对网恋的态度”这一问题时, 22.5%的学生选择“可以接受”, 13.8%的学生选择“不能接受”, 63.7%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在回答“你是否想过要尝试一下网恋”时, 26.5%的学生选择“是”, 50.5%的学生选择“否”, 其余学生选择“不确定”。由此可见多数人对网恋还是持拒绝态度的, 理性态度为主流。尽管如此, 调查群体中尝试过网恋的学生并不少 (见过面的有一成五, 虽然修成正果的少之又少) , 但是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谈情说爱, 并非真心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生伴侣, 追求刺激、满足生理需要者皆有。此外, 男女生对网恋的态度有一定的差异:男生倾向于和网友见面, 甚至发展恋爱关系;更多的女生不看好网恋, 不愿意尝试网恋, 因而对网恋更持否定、排斥的态度。

5. 大学生能正确看待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 认为婚姻在人生中是重要的, 男女生对裸婚的态度有较大差异

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看待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95%的学生认为“为了爱情而耽误学习、事业, 是不适当的”、“把恋爱的幸福看成是人生唯一目标, 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5%的学生持有爱情至上的观点, 这一部分学生虽然所占比例较小, 但这种观念所造成的危害性却很大, 他们将爱情放在人生的第一位, 沉溺于情爱中, 轻则荒费学业, 留级、休学、退学;重则产生不良严重情绪困扰, 造成过激行为, 引发悲剧。

96%的学生认为婚姻在人生中是重要的, 40%的学生认为婚姻在人生中非常重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艺术院校大学生对婚姻这样一个问题仍然与上辈人的态度是相似的, 也体现出当代年轻人婚恋观念中的传统性。作为“80后”、“90后”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在竞争激烈、心灵压抑的时代环境里同样甚至更渴望建立拥有人与人之间稳定的亲密关系。

电视剧《裸婚时代》的播出引发了人们对裸婚的关注。通过调查83%男生愿意接受“裸婚”, 而多数女生表示无法接受, 受访的女生多表示婚姻是建立在爱情与物质基础上的, 婚姻不能光有爱情, 也必须有物质比如房子的存在, 有房是结婚的重要前提条件。这充分反映了目前男女在结婚问题上分担成本的不对等现象在大学校园也得到了大学女生的充分认同, 而因为男性往往要负担更多的物质成本, 男生则更倾向于裸婚, 以减轻自己和父母的压力。

6. 大学生性知识的获得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性观念愈加开放, 对婚前性行为以及同性恋的态度十分包容

92%的学生的性知识是通过同学或朋友之间的交流以及观看影视、网络一些合法和非法的资源等多元渠道获得的, 仅有少量学生表示自己拥有的性知识是从老师或家长那里获得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正确地看待性, 但也有21%、10%、8%、7%的学生感到敏感、无所适从、厌恶和害怕, 这主要体现在低年级女生身上。

在对大学生性观念的调查中, 对婚前性行为持接受、认同观点的占85%;对性解放、一夜情表示赞同的占20%。可以看出大学生不仅在性观念持开放态度, 更有对婚前性行为的十分宽容乃至赞同肯定的态度。在对待大学生男女同居问题上, 四个年级学生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分别为45%、60%、78%、86%;在问及是否“应受到道德谴责”时, 认为应受到谴责的人数仅占总数的3%, 男女生认同度十分接近。在对学生个案访谈中, 学生更大胆流露出对婚前性行为、大学生同居现象的高度认同, 认为是人的一种本能, 是双方感情深厚的表现, 很正常。这表明传统的贞操观已经被艺术院校大学生所放弃, 充分反映了社会上的性革命潮流也在影响着艺术院校的大学生。

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同性恋表示基本认同, 92%的大学生表示理解同性恋者的行为, 但自己不会去尝试做同性恋者;8%的学生表示恶心、烦感, 无法接受同性恋这一现象。这说明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思想特点对同性恋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二、引导艺术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对策

1. 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 努力营造校园积极向上的小环境,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社会是个大环境, 婚恋道德的堕落以及金钱至上主义的冲击无时无刻不对艺术院校大学生产生影响。雨果说:“人出生两次吗?是的。头一次, 是在人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 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毫无疑问, 要更好地“第二次出生”, 婚恋教育是一门人生必修课。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 修好这门课, 也许比任何其他的科目都更加重要、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而艺术院校大学生正值青春, 站在时尚思想文化潮流的前沿, 接受新生事物较快, 渴望情感的满足滋润, 但社会阅历浅, 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 表现出鉴别能力、择偶标准、恋爱行为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在艺术院校的婚恋观教育中, 要围绕社会上反映出来的热点和焦点婚恋问题,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 利用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网络问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及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 把握好人生正确方向, 摆正爱情与学业的位置。要引导大学生理智地看待失恋, 引导教育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维持心理平衡, 学会分散转移注意力, 以增强信心和勇气战胜失恋挫折, 真正做到失恋不失德, 失恋不失志。同时积极营造校园环境, 包括校园环境美化、净化, 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各方面,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在这方面艺术院校有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可以很好地利用。

2. 加大性健康教育力度, 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的性道德, 提高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在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的今天, 性教育依然是一个敏感的校园话题, 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生性教育还严重缺乏, 即使在艺术院校开设性教育课也是阻力重重。高校领导者、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开展性生理、性伦理道德教育的特殊重要意义, 采取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介绍科学健康的性知识,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为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性健康教育应该强化以性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 培育艺术专业学生在性领域的健全人格, 尤其培养艺术院校女生自强、自尊、自爱心理教育, 加强大学生尤其男生的责任感教育, 以提高自我约束力, 以负责任的态度克制生理和情感的冲动, 使恋爱双方都能体验到真正幸福、愉悦的情感。

参考文献

8.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个案分析 篇八

小琴 (化名)是一名大三学生,学习拖延的情况给她带来了很多困扰。从初中开始,她就已经出现了学习拖延的情况,由于课业负担重,学习任务往往不能按时完成,逐步养成了拖延逃避的坏习惯。比如暑假作业、寒假作业总是等到要开学了才临时抱佛脚,甚至干脆就不做了,开学后直接抄袭其他同学。到了大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往往是有一定难度的,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投入更多时间,但是这个时候,懒惰的心理又开始作祟,一再拖延,往往是万不得已了才开始着手做。例如,老师让她设计一份个案工作方案,快到截止期限了她才真正着手准备……不管什么事,一遇到丁点大的困难,就停止不前。为此,小琴常常处于高焦虑的状态,虽然任务还没完成非常着急,但就是不想去做(最典型的就是对英语的学习),于是苦恼、自责、悔恨,但又无能为力。由于她克服不了自身的惰性,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即“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失败”。

二、案例分析

学习任务:设计一份个案工作方案

困难:

1.对于小琴目前的专业水平来说有一定难度

2.抵制不了娱乐活动的诱惑

对拖延合理化:她认为自己水平还不够,而且其他的同学也不一定在做,今天就算了吧。

再合理化:自己目前的水平就算做出来一份,也是很不成熟的方案,再等一段日子吧。

形成拖延的行为倾向:每当想做一件事,就会出现相同的情况,比如想要开始备考六级了,但总是安慰自己明天再说,结果一拖再拖。

拖延行为内在的心理加工机制:一个人的拖延行为,是一个消极的知、情、意、行的拖延心理加工系统所致。

知: 消极认知方式(只看到困难或诱惑,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和长远的价值,对拖延的合理化)。

小琴总是为自己开脱:我的知识储备还不够,这个太难了,我就想看电影、听歌、逛街,就是不想学习。

情:消极的情感体验(挫折感、无力感、畏难情绪、对挫折的麻木)。

小琴常常处于高焦虑状态,而且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苦恼、自责、悔恨,但是无力改变,产生非常消极的情感体验。

意:消极的意志(缺乏抗拒诱惑的能力和坚定的信心,正确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心理品质)。

小琴一直觉得自己自制力比较差,意志也不坚定,抗拒不了诱惑,常常打开电脑是想学习的,但是总是忍不住逛各种网站;常常在寝室是想学习的,但总是忍不住打开电视机,这样就浪费了大把时间,而学习任务依旧尘封。

行:消极的行为倾向(形成拖延——放弃的行为倾向)。

时间长了之后,小琴就养成了拖延的坏毛病,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又拖延,又放弃形成恶性循环。

三、应对策略

克服拖延心理需要策略,要同时在行为上和思想上与拖延说再见。

(一)治标

1.及时改变学习计划

学习与生活通常都有“旺淡时期”,有时忙得不可开交,有时闲得无所事事。如果长期感到心力交瘁,应重新编订学习计划,及早完成既定任务,腾出时间应付突发或艰巨的学习任务;如果仍旧感到力不从心的话,应考虑改变学习的方式。不过,如果觉得学习有满足感、成就感,就会任劳任怨而不觉得精疲力尽。

2.把一天要做的事记下来

把一天要做的事情记在记事本上的好处是能帮助你有条不紊地办事、上课、考试等,至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可处理一般事情。要谨记一点: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把做不完的事情一拖再拖,导致最后负债累累,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

3.尽量抓紧时间

如果有大段空余时间,请不要呆坐在那里浪费掉,应抓紧时间。

4.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

首先翻查记事本,然后把桌上的次要物品、次要材料收拾整齐,只放与主要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随即集中精神去做既定安排的事情。查资料,写作业,认真检查,在按部就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任务完成。

5.将任务化整为零,分块处理

万事开头难,一旦踏出了第一步便不如想象中那样困难。其实凡事拖延的成因,除了我们有行动滞后的特点外,无非是害怕失败或存有顾虑,导致不能做得完美。因此,消除恐惧的办法就是将任务化整为零,分块处理自会事半功倍。完成一部分就会信心大增,斗志也更旺盛。

6.不要为浪费时间找借口

如果你被一项任务牵绊住了,不要试图寻找各种开脱的借口,这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并且对于解决问题毫无助益。你要做的是,坦承发生了什么问题,并且说明困扰你的原因,然后认真分析,找出答案。下次再碰到类似问题时,你就能够迅速解决了。

7.卷入学习法

第一步,提醒自己:我很忙,我的时间很宝贵,我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时间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因为这样才能成功;第二步,立即拿起书和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一边作笔记一边思考,学习效果就出来了;第三步,培养克服拖延的信心。当拖延不见之后,要回顾并总结一下,让自己感受克服拖延并不是什么难事。

(二)治本

其实要改变一种不合理的行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不合理的想法(信念)。笔者认为,下面这些可能才是真正“治本”的:

我们可以运用理性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来改变错误的认知,A为事件,个体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B代表个体的信念系统,指个体对当前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所以,理性情绪疗法认为学习拖延不是源于学习,而是对学习消极结果的非理性看法。具体方法包括: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等方法。同时,我们可以用阳性强化法,增加成功体验。让不合理的想法转变成合理的想法,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不合理行为。

对于懒惰,重塑信念:人都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动物,难免会有懒惰的思想,懒惰是人性的弱点,但是要有一个度,该做的事不仅要去做,而且还要立刻去做。

对于完美主义,重塑信念:允许不完美的存在,没有什么事是十全十美的。认识到自己不可能不犯任何错误,因此不必要求自己达到完美。

对于逃避困难,重塑信念: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降低任务难度,每天尽可能多地完成任务。困难是无时不在的,一味地逃避只会让困难越来越大,直面困难可能会更快的解决问题。

对于自我贬低,重塑信念:要对自己有信心,接受别人的赞扬;自己也要对自己进行勉励,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四、实践与经验

小琴自身通过这些方法的训练,现在学习拖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她现在会把每天的学习任务或是近期的计划一一列出来,并且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合理安排行动的先后顺序,并且在行动都会有一个前期准备,这样一来只要开始了第一步,任务也就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也就不会无从着手了。她觉得卷入学习法的效果很好,当任务来临的时候立即拿起书和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充分利用已有的时间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这时任务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而且这样的学习效率非常高。

通过自我治疗,她不仅在行动上克服了拖延的毛病,也在心理上也开始与拖延说再见。她深刻地体会到:拖延并不能使问题消失,只会使问题恶化,对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危害,如果存心拖延逃避,就能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并将理由合理化。于是,小琴开始不再为自己的拖延和懒惰找借口了,而是直面自己内心的逃避与自卑。

9.特殊学生个案例分析 篇九

2014春机电

苏奉火

我做班主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做这件事最简捷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班干部会的了解,二是通过晚自习逐个同学了解学生的情况。我首先通过班干部会来研究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争取最大限度地了解他们。其中有一名同学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他是班里为数不多的“特殊”学生之一,好吃懒惰、爱慕虚荣、集体荣誉感特差,迷恋网络,从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经过家长、班主任和政教处等多次教育,仍没有悔改的意思。作为专门做思想工作的班主任,我虽然没有学生工作的经验,但直觉告诉我对于这个特殊的学生,必须用特殊的方法,不宜早下结论,就算他真的有问题,也应该先观察,多了解,全面掌握他的情况,教育方法也一定要想得周到、细致、科学,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才能给予他实实在在的帮助。在细致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找准契机,以适当的谈话方式,以平等的态度与一位被认为是“问题学生”的某某进行心灵的沟通,实现其心理和行为方式的转化。【案例分析】

通过多次和他家长的谈话,才知道一直和我联系的人是他的爷爷,从他爷爷那里才知道这个孩子从小父母就不在他身边,爷爷奶奶在照顾他的时候特别的溺爱他,可以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帮他做,盛饭,叠被子如此的小事情,都是爷爷奶奶包办,所以养成了花钱流水,好吃懒惰的坏习惯。再加上初中在恒兴中学就读,和其他孩子比吃比穿比花钱,进一步加剧了坏的习惯的形成。

来到陈利后,在校生活,由于习惯不好,有懒,不打扫寝室卫生,个人卫生有糟糕,所以,班级的寝室的其他同学都很讨厌他,再加上他本来就不擅长沟通交流,同学冷落他,于是他就经长玩手机,形成“独立王国”,沉溺网络。

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耐心的找他谈话,用平易近人的语气分析该生所存在的问题,并分阶段的各个击破该生的不好习惯,同时鼓励其他同学不要有有色的眼光去对待他,要给予该生帮助。通过多次的平等对话,该生也开始勤快了,上网少了,寝室是有反映最近该生的表现良好。【解决方案】

在他一次玩手机被科任老师收了手机之后。当我让班长找他来谈话时,他按时来到了办公室,进门时怯怯的。为了消除他的恐惧,我开玩笑:“听说今天上课又加料啦,过头了”。他不好意思说:“上课很无聊,所以就,”。我又说:“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哦,能做到吗?”他不再说话。我心想:没必要吧,又没批评你。我就说“老师只是指出你的错误,以后改过来就好了,并没有批评你,怎么了”,他说:“反正我犯错误太多,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就破罐子破摔了。”我知道他对游戏挺兴趣的,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从他所爱好的网络游戏谈起,激励他可以学好计算机,将来开发自己的游戏。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谈话,走时他又从门外探出头说要替他保守秘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经常交流,他认为我是仅有的能理解他的人,在真正关心他。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开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与同学的交往也多了。【经验与启示】

通过对他的教育,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爱心是一切的前提,还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是一名理论型的、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这也使我感觉到谈话法对做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就是谈话法,这是一种老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地进行坦诚、平等、以心交心的方法,其核心是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情况、沟通感情、化解矛盾、排忧解难,融洽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进步。我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总结就几点谈话法的操作要领:

1.了解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任何成功的谈话总是以对情况的了如指掌为基础,以心理接触为前提的。辅导员找学生谈话不能随心所欲,要在谈话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做到胸中有数,抓住学生的心理症结,有的放矢地接触学生的思想,打动学生的心。2.保护心灵,尊重人格

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人的工作,主体是人,客体是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人的天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平常的心态与学生说话,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情动人,以理服人。3.把握个性,因材施救

10.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篇十

——给心灵一个自信的窗口 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 丁兴霞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小颖(化名)性别:女。年龄:10岁。所在班级:四年级四班。

二、问题行为概述:

1.她是个很腼腆的女生,性格十分内向,在学校沉默寡言,而且从来不和同学们交往,总是独来独往。

2.在学习上,她显得很被动。作业经常拖拖拉拉,上课没有精神,听讲心不在焉,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靠后。

3.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有时上学不洗脸、不梳头,穿的校服也不够整洁。

三、个案分析:

1.个人因素:经过我与小颖以前的老师交流,得知小颖从上一年级开始,性格就很内向,胆子也很小,在别人面前从不大声讲话。上课,只要老师一看她,她就赶紧低下头,害怕老师叫她发言。有时叫她去黑板上写生字,她也不上去,只说:“我写不好,写不好。”所以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

2.家庭因素:

小颖的父母工作很忙,两人在家里还经常吵架,这对小颖童年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父母没有时间照顾、教育小颖,与小颖缺少沟通交流的机会,这使得小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在班里学习成绩差,父母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后,很不满意,不是打就是骂。时间一长,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便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个人卫生差,学习赶不上,不愿意和同学交往,这就形成了自卑的心理。

3.学校因素:

在学校,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自己所带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果发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就要及时研究与引导。有时,由于老师的疏忽,个别学习困难或行为偏差的学生渴望学习的进步,渴望与同学们一起活动,也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与夸奖,老师却没有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有利的心理疏导,慢慢地这些学生在心理上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失去了自信,自卑的心理越来越强。

四、辅导策略: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于成才来说,居里夫人认为成才的窍门在于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要阶段。如果一个小学生缺少自信,那么就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作为教师,我们应对缺少自信的学生进行有效地培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1.赏识教育,唤起自信。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教师只有表现自己对学生的赏识才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加。

在小颖的自信心培养中,我首先利用的是赏识教育,唤起她的自信。通过我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小颖喜欢画画,在她的美术作业本上,几乎每次作业老师都给她评的是“A”。在学生搞卫生时,她也很积极,而且搞得很干净。同学们做操时,她的动作很到位,这些都是小颖身上的闪光点。所以在学校组织绘画竞赛时,我就把她推荐给美术老师;有时学校大扫除后,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小颖的劳动成果;有时同学们做完操,我夸赞小颖做得好,让大家想她学习。这使小颖感到自己得到了教师的赏识,从而对自己有了自信心,在学习和活动上更加努力了。

2.家校沟通,培养自信。

小颖自信心的培养单靠学校教育是很难达到的,还取决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为了培养小颖的自信心。我经常与小颖的父母沟通交流。起初,小颖的父母以为孩子在学校学习不好,老师家访是兴师问罪来了,他们显得很紧张。当我谈到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时,他们很无奈,只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我看到小颖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也缺少自信心,就将小颖在校好的表现详细地说给小颖的父母听,当他们听完后,对小颖的培养也有了新的想法与信心。之后,我经常与小颖的父母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首先自己要做有自信心的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再教给他们一些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与措施,比如对待孩子的过失,家长要在鼓励的基础上,更重要地是给以多种途径的引导,耐心的向孩子解释错误原因以及改正方法,同时引导孩子多向身边的人请教和学习,使孩子在失败的基础上走向成功,在失败的挫折下重树自信。平时要善于从孩子身上发现他的优势,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帮助孩子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树立牢固的自信心。经过我们家校的及时沟通,一个学期后,小颖的学习和性格有了可喜的变化,她的各科成绩有所提高,开始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活动了。

3.尊重学生,增强自信。

小学生常常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心理感知世界。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给学生宽容、理解和期待,才能使学生天生具有的自信,不会被受到压抑和打击,学生才能积极地面对世界,充满自信,通向成功。

在学校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时,我事先与小颖进行沟通交流,问问她自己的想法,如果她愿意,就让她参加,不愿意,就暂时让他当观众,用热情和温暖的话鼓励她,给她打气,让她对活动充满信心,等她有把握了再参加。渐渐地,小颖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她的想法赢得了老师的尊重,自卑感慢慢消除,对于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了兴趣,在各项能力发展中增了自信,取得了进步。

五、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携手努力,小颖有了很大的变化。她克服了自卑的心理,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上课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多,课后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她心中拥有了自信,所以愿意尝试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够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

六、结论:

11.大学生社交恐怖的心理个案分析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90-021一般资料

王龙(化名),男,21岁,河北人,未婚,大一新生,爱好文学,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家族精神病及遗传病史。父母亲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差。

2主诉和个人陈述

2.1主诉:近三年害怕与异性交往,并伴焦虑。

2.2个人陈述:王龙有个很苦恼的问题,上初三时因暗恋一名女生后就开始跟异性交往时说话脸红,心跳加快。当时看到这位女生就会出现一种莫名地紧张、感觉到脸部发热,全身出汗。总感到一些不自在。自此以后,渐渐发展到跟其它异性交往也会出现紧张状况,近三年这些现象越来越严重,竟发展到害怕跟异性交往,特别是上大学显得更严重,现在一看到异性就紧张,随即回避,明知道理但又无法控制,心里很烦躁,自己看书采用了一些办法,但收获甚微。

3个人成长史

王龙出生在农村,两兄弟,家庭经济不好。父母经常吵架,关系不好,父亲常年在外不顾家,母亲常常抱怨。对王龙也不关心,并常说讽刺话,王龙害怕与异性交往,可能与一些事件有关,王龙回忆11岁那年夏天,跟一群女孩子做游戏时裤子不小心被扯了下来,露出大半个屁股,刚好被妈妈撞见了。只听她大声喝道:“当女孩子面脱裤子,真不要脸。”当时觉得很委屈。

另外,上初三时,王龙暗恋上了一位女生,常因看她而上课走神,常常想她,看到她丰满的身材,浮想联翩.....认为这种想法好肮脏,竟然会有这样不道德的想法,因此责备自己。晚上也开始失眠。好几次想跟女孩表白爱恋之情,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高考没有考上本科院校,在母亲眼里,他是个不争气的孩子。

4观察和收集到的其他资料

4.1咨询师的观察

4.1.1身体状态:身高约1.7米左右,五官端正,身材略显胖,有关体检报告显示均正常。

4.1.2精神状态:来访者见咨询师低头不敢对视,呈紧张状态。

4.1.3社会功能:害怕与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不好,学习成绩下降。

4.2心理测验结果: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选择实施了SCL-90自評量表的测验,结果显示:躯体化1.85 强迫症状2.2 人际关系敏感2.16 抑郁:2.09 焦虑:1.82 敌对:1.04.0 恐怖:3.64 偏执:2.0 精神病性:1.71、其它2.27

EPQ:抑郁质

SAS:标准分69分,中度焦虑

5评估与诊断

5.1评估:害怕与异性交往三年,同学关系不好,学习成绩下降。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及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1]以及成长的经历的一些事件的影响和在别人面前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 妨碍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5.2诊断:社交恐怖症

5.3诊断依据:

5.3.1症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5.3.2社会功能相对完整,起居正常,生活能自理,言行能保持在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内。

5..3近三年与人交往恐惧,尤其是异性,恐惧程度与实际情景不相称并根据心理测评结果

5.3.4伴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紧张,伴有面色潮红,心跳加快等。

5.3.5明知道理但又无法控制,有回避行为。由于害怕与人交往、加之性格内向,严重的影响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5.3.6对自己的问题具有自知力和较强烈的求助行为。

5.4鉴别诊断:

5.4.1与重性精神病相鉴别:该来访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知情意等内在心理活动基本协调一致,人格稳定。有自知力,无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5.4.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恐惧症与焦虑症都以焦虑为重要症状,但恐惧症的焦虑由特定的环境和对象,呈境遇性和发作性,而焦虑症没有明确对象,常持续存在。

5.4.3无明显的抑郁症状表现,无三低症状等,可排除。

6病因分析

6.1生物学原因:无异常发现。

6.2社会原因: 家庭环境不好,高考失利更加重了自卑心理,个人成长过程存在创伤事件,这种应激事件是由于负性思维被激活。

6.3认知原因:童年的经历,认为不被爱,进入青春期后及成年后,出现了一些正常的性幻想是正常现象,但是陈龙认为这种想法是耻辱的,不道德的,认知存在错误想法,从而出现人际关系的障碍。

6.4防御机制:由于心理防御机制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回避反应,导致他产生了对其它异性泛化心理现象,所以,这些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她对人恐怖的直接的、现实的诱因。

7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7.1近期目标与具体目标:纠正错误的思维模式,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树立自信心。协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进行社会技能强化训炼以减少回避行为,减轻其焦虑强度。

7.2长期目标与最终目标:指导来访者克服恐怖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格趋于成熟。

7.3咨询方案的制定

7.3.1根据来访者的情况,进行认知-行动疗法进行咨询,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是一组治疗方法的总称。传统的系统脱敏法和满灌法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已少使用[2],目前比较流行的疗法有社交技巧训练、实地暴露疗法,认知治疗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等[3]。经同来访者协商并同意采用认知行动疗法进行咨询。

7.3.2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心理咨询即通过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运用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知识共同商讨、寻求消除求助者不良情绪的方法等7.3.3咨询时间:根据其症状并考虑学习时间的特点,共为他安排每周一次,咨询时间为一小时,双方均需遵守时间约定。

8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第一次及第二次):

时间:每次1小时,共2次,共2小时

咨询的目标和任务: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建立信任感;让求助者了解他自己的心理困惑。

咨询方法:会谈法 心理测验实施过程:

8.1第一次咨询

8.1.1建立信任感;充分尊重求助者,用真诚、理解、同理心的方式对待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8.1.2 询问有关基本情况8.1.3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咨询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与规则。 与求助者一起确定咨询方案。

8.2第二次咨询

8.2.1 建立良好的关系

8.2.2 与求助者交谈,收集相关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期待,了解求助者的成长经历,针对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

8.2.3 EPQ SAS SCL-90心理测验,解释测评结果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第三次至第四次)

时间:每次1小时,共2次,共2小时。

本阶段咨询的目标和任务:此阶段主要同来访者了解真实性情绪体验,从而逐步帮助来访者识别行为背后的动机,改变错误认知。

咨询方法:会谈法、理性情绪疗法。

实施过程:

8.3第三次咨询

8.3.1通过会谈与求助者共同分析其异常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8.3.2让来访者渲泻,获得轻松感。

8.4第四次咨询

8.4.1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8.4.2分析他对诱发事件的不合理看法。如:认为“差、不可爱、肮脏、不正经”这些负性思维模式,指出她现在的不良情绪就是由不合理信念造成的。

8.4.3建立合理信念。并找出可以代替的合理信念,问题不是问题,怎样应对才是问题。就是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在认知上应对。让来访者认识到在激发事件与消极情感反应之间存在着一些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是消极的自我陈述。针对这些消极思维,转换积极的想法。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更加负责任、更加自由地做出应对。

8.4.4家庭作业:找一些关系较好的同学了解一下她们对王龙的反应评价,这种 “不自然”状态是否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还是真实的。目的是让她通过实地调查,克服“不合理”仅凭想象思维的模式。

咨询会谈摘要:

来访者:我跟异性说话时,特别紧张

咨询师:你特别紧张,你当时在想什么?

来访者:我想异性看不起我,想我这个人是个很差的人?

咨询师:你特别紧张,不敢跟异性说话,证明你是太差的人是吗?

来访者:是的,其它男同学跟异性交往没有什么问题,我为什么是这样,我真是没有出息!

咨询师:如果你一个男同学与女同学交往有些类似的问题,你怎样看他,你和你同学们是不是认为他很差?

来访者:不会吧,只是说明人际关系上有些紧张罢了,不能说明他很差啊!

咨询师:但你是怎样评价你自己的呢?问题不是问题,怎样合理思维和应对才是问题是吗?

来访者:明白了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二(第五次至第六次)

时间:每次1小时,共2次,共2小时

咨询的目标和任务:接受过去,缓解焦虑情绪,认知重建。

咨询方法:理性情绪疗法、自我指导训练法。

实施过程:

8.5第五次咨询:

8.5.1再次说明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非理性情感不适或异常行为的联系。

8.5.2通过患者的自我监察和治疗的反馈,识别非理性思维。

8.5.3直接对非理性观念提出疑问, 指对非理论信念的干预和抵制

认识自动思维:如用发展的眼光看妈妈和自己过去的事件,用一些成功的案例说明,如1例因偶发性事件引起的社交恐怖障碍患者,患者终于摆脱了社交恐怖阴影[4],其次,端正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事件和对母亲的认识。全面、客观地评价母亲,并最终理解、接纳自己与对方。

8.6第六次咨询:

8.6.1训练患者意识到自己的回避行为,运用自我指导训练法等方法,协助其建立正常的异性交往关系。

8.6.2用言语表达有效的行动策略,强调个人适应性和战胜克服困难的自我陈述对于成功行为的内在自我强化。

8.6.3克服目标行为的同时大声用言语自我指导并强化,替代不合理的思维产生的异常行为焦虑的认知活动,进行自我对话。

8.6.4通过角色扮演意识示范适当地正确的行为.

8.6.5布置家庭作业:与妈妈电话沟通,每周三次,并主动与异性交往,改善人际关系。

第三阶段:结束巩固阶段(第六次至第八次)

时间:每次1小时,共2次,共2小时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方法:会谈法。行为疗法(阳性强化)

第六次咨询:

㈠反馈上次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自述一些症状基本消失,上课能主动发言,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均增强。

㈡提醒求助者需要继续用积极、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人际的关系和矛盾。学会分析自己非理性认知,提高情绪控制能力。

8.7第七次咨询:

8.7.1进行自我鼓励

8.7.2在学习与生活中,强调求助者主动与异性交往,积极参加各种团队活动,鼓励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完善自我,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每次进步时给自己奖励。

8.8第八次咨询:

8.8.1了解求助者改变不合理信念以及自我训练法缓解焦虑后的感受与效果。

8.8.2肯定咨询效果,找出继续巩固和努力的方向,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制定今后的行为目标,结束咨询。

(咨询对话选登)

来访者:我原来认为的“肮脏、不正经”这些负性思维模式,是我自己的认知所造成的。原来越想控制一些紧张,就越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控制,从而使得情况变得更糟。现在我接受自己的想法,同时学会了放松,感到舒服多了

咨询师:现在你懂得了如何去应对,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来访者:是的,通过咨询我感到效果不错

咨询师:你以后怎样做才更好地帮助自己

来访者:我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咨询师:我们预订的目标已经实现。现在该是你适应生活的时候了,你初步懂得了怎样调节自己,再继续咨询将会影响你的自我成长。因此,再进行一到二次咨询,就可以结束整个咨询过程了。。。。

9咨询效果评估

9.1求助者自己的评价:与人交往时焦虑明显降低,与异性交往恐惧感基本消失,自信心增强、学习成绩得到相应地提高。

9.2周围人的评价:通过一些同学了解到,王龙积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半年后跟一女孩子在恋爱。

9.3咨询师的评价:通过系统规范的心理咨询,再加之改变了过去一些不正确的观念,采取了认知-行为咨询疗法,使来访者逐步解决了与异性交往困难和恐惧的问题。学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咨询目标。

9.4复查SCL-90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来访者生理心理行为症状趋于缓解。

复查SCL-90自评量表结果:躯体化1.85; 强迫症状2.2;人际关系敏感2.16; 抑郁:1.09; 焦虑:1.82; 敌对:2.04; 恐怖:1.64; 偏执:2.0;精神病性:1.71。其它 1.27

复查SAS 标准分49分

10结语

本案例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让王龙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合理的思维上,而不是问题本身。社交恐怖癥之所以是后天形成的,也就在于社交能力不是与生惧来的。重点在于梳理思路,重建认知,舒缓情绪。青年男女对异性产生好感,甚至爱意,是很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案例中的王龙,把自己在情窦初开时的暗恋,看成是肮脏和下流的行为,因而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最后发展到与异性交往恐惧的地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王龙逐渐改变了一直以来与异性相处时的恐惧、紧张状态,达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上、下册),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3。

[2]陈涤宇.吴文源 《社交焦虑症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非药物治疗 》上海精神医学2001(03)

[3]刘兴华.钱铭怡等 《社交焦虑障碍的行为治疗:案例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6)

上一篇: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董事会章程doc下一篇:组织部2012年工作要点金组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