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疫情的作文

2024-10-23

这一次疫情的作文(共15篇)

1.这一次疫情的作文 篇一

“下面请欣赏……同学带来的诗朗诵《再别康桥》。”台上,主持人报幕,我从座位上站立起身。

站立起身

我的手心里含着汗,手掌湿漉漉的,我能感受到心脏在我的胸腔中无比急促的跳着。

我不擅长朗诵。

从小时,班级里发言大声诵读的同学中便没有我。我只缩在座位底下,认真聆听他们嗓音的清脆,或低回婉转,或壮阔豪迈,然后细心收好那从心底涌来的自卑。不是没有尝试过,偶有勇敢一试,也终会在同学们对沙哑嗓音的不以为然中落寞坐下。“这一次,你要试一试呀!”再试一试,好友说,老师说,母亲说。于是,我在朗诵名单上认真签下自己的名字。心中仍存胆怯,不管它了,迈出这一步,我将站在舞台上,为我的朗诵正名。

观众的注视中,我穿过人群,一步,二步,我克制内心的紧张,站定,转身,面向观众人群,如声音的大海。握住麦克我张口起诵。

张口起诵

我的声音确实发出了,可同时我的脚,腿接连不断地抖起来,声音再大些,再大些,我告诫自己。

无视他人的优秀,这一次,我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

班中彩排那天,同学们清脆若滴水一样的音色又一次打击了我。我捏着稿子,心情低落归家。家中电视机上正播放着我最爱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从诗中传出的歌声撞击心房。“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听音催泪,这时的我不正如小小的苔,在暗处酿起花朵吗?泪雨朦胧中,我再起稿子,暗处的开放,一样令人惊艳。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收起话筒,双手相交,退步舞台。

退步舞台

归去,再没了曾有的紧张,取而代之的,是笑脸。

我的朗诵仍不够好,可我已经尽力,不与他人相比较,我已做了最好的自己。退步舞台,不带走云彩,却带走了自信与坦然。

“不论白日多么地脉脉温情,日月总会旋转,黑暗总会到来,不是每朵鲜花,都能接受阳光和雨露。”暗处的苔啊,没有阳光雨露,没有掌声赞美,可只要做了最好的自己,它亦是快乐的。我成不了牡丹,也无需要成为牡丹,不用掌声赞美,不用阳光雨露,只求自己的内心坦然,做最好的自己。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这一次,熬是熬不过去的 篇二

最近,听到不少“熬”的说法,什么“熬几年”“熬过寒冬”“熬下去”。因为经济下行,生意不好做,那么就采取收缩的政策熬过去,等待经济好转。

但是,我要说:这一轮,熬是熬不过去的。熬的结局是死亡。

熬过去,这是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经济低谷,很多企业都是熬过来的。

但是,有一轮是例外。就是1997年那次亚洲金融危机。

那次危机,想熬过来的企业都死了,只有重生的企业活过来了。我有幸经历了那次危机,这也是个人的历史记忆。

为什么有时经济危机能熬过来?有些却熬不过来呢?

说到“熬”,其实隐含着几个假设:

假设1:经济危机或低谷时间有限,熬过了冬天就是春天。

假设2:危机或低谷过后,未来是现在的延伸。也就是说,熬过后的状况与现在的状况差别不大,传统生意可以持续。

假设3:规模降低了,成本可以压缩。成本压缩后,生存没有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多次经济低谷,确实是符合上述假设的。所以,多数企业也熬过来了。

这样的历史记忆,有时很可怕。我经常说,所有的理论都是有前提条件或假设的,而且多数前提条件是隐含的。

我提出上述假设,就是要说明,以前熬过来的前提条件现在不存在了。

“断裂的时代”

先说说1997年那次经济危机吧。

那次危机虽然冠以“亚洲金融危机”,却对中国影响巨大,它使中国从短缺经济时代,几乎没有经过供求均衡时代,直接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断裂的时代”。它不符合我上面提出的“假设2”,即未来不是现在的延续,即使熬过去了,传统生意也无法持续。

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后,企业本能的反应是降价。降价后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于是降品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当时,有的企业也是采取熬的办法,但成功的企业则采取的是“重构”的方法。

大致来说,从两个方面重构:

一是产品重构。低端产品持续降价,高端产品重点培育。比如,当时双汇提出的目标就是“销售每年增长30%,产品结构每年调整5%”。

二是渠道重构。1997年之前以省代为主,1998年之后开始“市场重心下沉”,市代、县代、终端销售、深度分销等都是从那之后提出来的。

1997年之后的“重构”,形成了新的主流产品体系,这个体系一直延伸到现在;形成了新的渠道体系。当然,完成上述两方面的重构,企业内部的人员重组是必然的,大量人员被淘汰。

为什么这轮危机形成“断裂的时代”?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产生“断裂的时代”。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来也应该形成断裂的时代,然而,2009年的“4万亿”延迟了这个进程。

为什么说这一轮危机形成断裂的时代?

首先,中国的消费升级,中产阶级的觉醒与崛起,已经要求改变主流产品体系了,这就是我一直在提倡的主流换挡之说。

其次,继C端电商普及之后,B端电商又在崛起,将彻底改变中国企业的渠道体系。

第三,互联网对营销传播的营销是全面而彻底的。

上述三方面的影响,意味着这一轮的危机过去后,将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企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熬”的假设不再成立

我们再来看看基于“熬”的三个假设。

关于假设1:以往的经济低谷是V形,而这次很可能是L形,延续时间比较长。特别是中国经济转型遭遇世界性经济危机,未来很难预料。寒冬之后可能不是春天,而是更深的寒冬。

关于假设2:经济低谷后,未来不是现在的延续,而是“断裂的时代”。

关于假设3:熬意味着通过收缩降低成本。虽然经济下行,但劳动力就业很充分,总体工资成本还在快速上升。

如果“熬”的三个基本假设不成立,那么“熬”的策略也是不成立的。

“重生”策略

既然熬不是正确的策略,那么,正确的策略是什么呢?

我认为,应该是积极的“重构”或“重生”策略。

“断裂的时代”,传统生意受到影响,新生意出现后却总是受到“集体冷遇”。

在危机与机遇面前,多数人的本能是关注危机。

在存量与增量面前,多数人的本能是关注存量,或者被存量“绑架”。

所谓对机遇的“集体冷遇”,就是机遇出现后,多数人却忙于应付危机,忙于解救存量。

在危机面前,多数人会选择“损失最小化”, 熬就是这种选择的体现。这是一种被动、本能的选择。在断裂的时代,损失最小化是很难做到的。

在此,我可以大胆预测。此次危机过后,将会有一大批企业不复存在,熬是熬不过去的。同时,危机过后,还会有一大批新型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的主宰。

3.这一次,我是主角作文 篇三

在一次假期中,我报了一个军令营,可很不幸下了大雨。天空中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狂风呼啸,路旁的树被吹得直不起腰,草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小水潭。

当我们回头找指导员时,才发现指导员已经走了。同学们冻的瑟瑟发抖,连班长对此都束手无策,可这对于经常冒险的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我找了一棵不错的小树,手脚并用不大会就爬了上去,班长说:“你傻了,你不怕被雷劈到啊!指导员一定会回来的。”我没有理他,将身体的重量压到后面,小树就被我弄折了,我又找了一棵同样的树,爬上去,再次把重心放在后背把小树弄折,两棵树建成了一个小帐篷并对同学们说:“女生都进来!男生逆着雨去找干柴!”同学们出乎意料的听我的话,我走进树帐篷对女生说:“谁有皮套,盆和水,越多越好。”那些女生们把头发散开,把皮套给我了。我又收上来盆和水。我捡几个干树枝,利落地用皮套套上,又用另一个树枝把盆穿起来,再组合起来,就这样造了好几个小灶,又依次把水倒盆里。这时候男生们把柴捡回来了,我用打火机把柴点燃放在小灶里。“现在大家把吃的都拿出来。”我说。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包,就这样我们吃了一顿特别的“火锅”。我心想:“当主角的感觉真好。”

第二天,当我们回到基地时,看见其他几队人浑身都是湿的,我因领导有功,被给予了奖励。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用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用心;世上无难事,只要不服输!

4.这一次,我没有放弃作文 篇四

放弃的人只能终身漂泊于茫茫大海,坚持的人才能到达

――题记

我一心朝着梦想前进,希望用弱小的肩膀扛起斤重石;用渺小的力量掀起惊涛骇浪;用稚嫩的双手披荆斩棘,但当我燃烧的热情被失败给熄灭时,我惊恐彷徨,我开始放弃,放弃与他人竞争,放弃成功,这致使在很长时间里,放弃成了我的代名词。

那是一场作文比赛,我有幸成为了种子选手,但是,这挑战使我恐惧、彷徨,我甚至不敢去了解对手,直视对手,就好像耗子见了猫,一直绕着他们走,特别是看到他们那雄雄的斗志更是无地自容,更是迷茫,放弃的想法也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于是我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就在我几近绝望,打算放弃不干时,我看到了一则新闻,一位毕业于某名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四处碰壁,原因并不是他资历不够,而是他没自信,轻言放弃,以致还没等到考官,自己应先走了,这时我猛然酌悟,坚持的人有机会成功,放弃的人连杨机会都没有,我的斗志又重新燃烧起来,我开始振作起来,努力奋战,就连走路都快几步,我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不厌其烦地读作文,赏析着好词佳句,品析着优美片段……每当自己烦了、累了,就一遍又一遍地说:“不要放弃,你能行!”我一直坚持到比赛,我积累了大量的精美片段,写作技巧也显着提高,比赛那天,我信心百倍地坐在考场里……

成绩单发下来时,我嘴角微微上扬,因为第一名的宝座已属于我。

5.这一次,我……-六年级作文 篇五

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回上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制作一个房屋结构的项目。我和其他三个同学被分在了同一组。我们的组长说:“我们应该使用牙签作为房屋的支柱。”“不!我们该是用木棍做支柱!”我大声地说,“牙签太细了,不能做支柱。”“你到哪里去找木棍呢?”他甩了我一句话。说完,他开始紧张地利用牙签来制作结构。最终,我服软了,也开始帮助他。

终于,经过大家的努力,“牙签屋”终于完成了。他昂首挺胸地向我走来,眼神中充满了炫耀。可是,在走过来的途中,他的衣服不小心碰到了房屋结构,刚搭的屋子“嘭”的一下全倒塌了。他的脸“涮”得一下红了,刚刚趾高气昂的他霎时间消失了。他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的样子,退回了自己原来待的位置。老师看到的这一幕便走过来,看了看“废墟”里的牙签,说:“牙签太细了,容易折断,不够坚固,是万万不可以作为‘建材’的!”他听了老师的话后向我道歉,说道:“对不起,早知道就使用木棍了。我们去找木棍吧。”

之后,我们又寻找了木棍,并且搭建了新的房屋结构。

事后,想想自己,觉得自己十分幼稚,要是当时我坚持自己的观点――木棍结构并且学会说“不”的话,就不需要全组劳累两遍了。

6.这一次,只能是郎平 篇六

4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在北京体育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了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人选。

和之前媒体热炒的结果完全一致,在经过竞聘会以及专家评审团投票表决,上报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之后,53岁的郎平继1995年回国执教中国女排之后,再次出山,重掌中国女排帅印,她将带领“郎之队”冲向里约热内卢。

“中国女排是一个深受国人爱戴的集体,她的历史上有非常多的辉煌,几代国人都对这个队伍怀有深厚的感情,时隔十四年能够再度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我感觉非常光荣。”郎平说,“中国排球现在困难很多,无论是排球普及程度,排球人口,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数量都处于相对的低谷,作为中国排球人,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我相信,排球是集体项目,只要心中有梦想,大家团结一心,发扬和传承老女排的拼搏精神,永不言败,就能一点点接近我们的目标。”

是郎平还是陈忠和?

这个主教练出炉的有些晚,自打俞觉敏卸任,已经半年余,排管中心的这一场选帅风波也演变成了“系列剧”,被炒的沸沸扬扬。“竞聘要求56周岁以下是为陈忠和量身定做的,奥运金牌教练确定复出”、“赖亚文扬言不做助理教练,只做主教练”、“蔡斌已经和中心领导达成一致意见,确定二次掌舵”……这样的传言比比皆是,弄得“被教练者”一一出来辟谣,也让一干人等难辨真假。

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个局面并不复杂,排管中心自始至终就没有聘请外教的意愿,放眼全国,带领天津女排称霸联赛的老帅王宝泉因为身体原因,加上之前短暂的国家队女排执教经历,根本不会来趟这片浑水;“小诸葛”蔡斌虽然带领北京女排崛起,但碍于在国家队的“惨痛经历”,球迷不会“买他的帐”;助理教练赖亚文虽然辅佐过众多主教练,但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对她来说还是为时尚早。倘若启用别的教练,排管中心的领导着实需要一番勇气,一旦如今沦为二流队伍的中国女排没有起色,则难逃其咎。

所以,只有两个人有这个能力,有这个经验,更能让所有“看热闹”的人心服口服,他们就是郎平和陈忠和。对于一般的教练员来说,能够出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是对自己业务的认可、档次的提升,但是对于郎平、陈忠和这样的功勋教练而言,只是冒着遭遇滑铁卢的风险去干一桩锦上添花的“买卖”。或许因为之前郎平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承受国家队主教练的压力,所以很多人在这次竞聘之前,压根没有考虑到她。

3月25日,原自行车击剑中心主任潘志琛正式走马上任,接替徐利成为排管中心“一把手”。这也让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人选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众所周知,排管中心主任的职务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敢接,潘志琛入主排管中心多少也有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1956年出生的他将在里约奥运会结束后退休,留给他改变中国排球的时间不满四年,他注定只是一个过渡性人物。

不少好事者都想知道这个被他们称为“排球门外汉”的人怎么烧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尤其是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这一把烧得最旺的火。殊不知,潘志琛早就有了主教练人选。

4月5日,女排当年的老队员,因为陈招娣的去世聚到了一起,以郎平为首的女排队员,集体来到北京进行悼念,一起缅怀这位曾经并肩作战多年的老战友。那一天,潘志琛坐在了郎平的旁边,即使再细心的人也没有将这二人联系到一起,待到时过境迁,大家才明白,原来那不是巧合。早在这之前,他就曾与郎平做了两次电话长谈,除了希望郎平为中国排球建言献策外,就是希望她能够出山,再度带队。

十天后,中国女排的主帅竞聘现场,与先前预知的一样,陈忠和没有出现,就在所有人有些失望之时,郎平来了,虽然前几天有过这样的传闻,但是当她走进会场的那一刻,不少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的出现,也让女排主帅的人选没了悬念。

“郎平不是救世主”

“为什么会接受邀请参加竞聘?”

“做出决定非常不容易,想了很多,考虑了很久,这是我执教生涯最纠结的一次。”郎平回道。

其实,郎平对于再度出任中国女排主帅是犹豫不决的,迈入竞聘会会场也是凌晨三点做出的决定。竞聘前夜,她差点“逃回广州”,即使参加竞聘会,她也一直强调只是来分享和交流。所以,不难看出,郎平内心极为纠结,出山还是“say no”,的确是一个问题。年过半百的她满身伤病,中国女排帅位的担子压得人透不过气,在恒大干得风生水起,拿着高薪,有必要接受这个危险性极高的挑战吗?

前中国男排主力,曾担任陕西浐灞俱乐部副总经理的李建新说:“郎导是极具勇气的,我认为只要她参加,主教练就是她的。在树立教练威信和承受压力方面,谁都不能跟郎导相比。只有她能掌控大局,所有具有女排情结的人都看好她。”

事实也是如此,在专家提问环节,所有专家评委没有一个人提出关于技术和组队的任何问题,反而更关心她与恒大所剩的一年合同如何解决。潘志琛甚至在竞聘后就此问题还征求了媒体的意见,“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对于潘志琛来说,只要有办法,他就要去试。在竞聘结束之后,潘志琛马不停蹄地就赶往广州与恒大老板许家印进行长谈,正是这样的态度和诚意打动了许家印,这才有了后者保持郎平待遇不变,全力支持其前往国家队执教的表态。毫无疑问,潘志琛感动了郎平,她说,“一个肯定会在巴西奥运会周期结束后退休的人,一个原先排球圈的外行,都这样拥有激情,我如果不拿出一个态度都有点说不过去。”

当郎平出现在排管中心新一届主教练新闻发布会上,所有人着实松了口气,不得不承认,纵然女排选帅一拖再拖,但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这既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又是一个众望所归的答案。

“郎平指导能够出任国家女排主教练,能够坐在这里,这是由于她对女排事业的热爱。”潘志琛激动地说,“郎导能够出来,是广大球迷的希望,也是媒体的期待,她有信心和决心为女排的振兴努力,这就是我所希望的,排球界一起来推动排球事业的发展。”

nlc202309061749

“为什么会不遗余力地请郎平出山?”

“主教練的理念、素质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的不是一个主教练能做的,而是需要一个团队。我要告诉大家,郎平来了,但不是一个人就能拯救排球,她也不是救世主。她所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的支撑,团队的挑战,我们将跟郎平一起打造复合型团队,来强化我们的训练、管理。”

郎平需要时间和理解

当队员时,郎平见证了老女排五连冠的辉煌;当教练时,她近二十年来活跃在第一线,影响至今,也正是如此,在中国体育历史上能承载一个时代记忆的明星都足以载入史册,而郎平却成功跨越了几个年代,上至花甲老人,下至“90后”新一代,都有她的“粉丝”。

从叱咤排坛的“铁榔头”到备受尊重的“郎教练”,郎平一路走得并不轻松。

中国女排在1994年世锦赛铩羽而归,又在广东亚运会上遭遇滑铁卢。就在所有人对女排未来担忧不已时,久居海外的郎平在1995年毅然回国,挑起了中国女排复兴的重担。郎平出手果真不凡,中国女排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在她执教期间,中国女排三大赛成绩平步青云,当年的世界杯就获得季军,次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排坛拿到银牌,1998年的世锦赛再次获得亚军。在亚洲,中国女排重新夺回霸主地位,亚锦赛和亚运会均顺利登顶……

中国女排跻身世界前列后,郎平完成使命,急流勇退,辗转先后赴意大利、土耳其高水平职业俱乐部执教。

2005年初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迎来全新挑战,上任后她在主要队员的遴选上基本沿用了前任主帅的班底,只在个别位置做出微调,却让整支球队“活”了起来,展现出了较强的球队整合能力,美国队在三大赛中战绩逐年攀升。

2009年,阔别中国排坛11年的郎平在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的力邀下,回国担任广东恒大女排的主教练。在排球职业联赛发展缓慢的中国,旨在打造职业俱乐部的恒大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破冰”之旅。她凭借自己的号召力将多位女排老将和知名外援招入队中,让恒大成为中国联赛中最具吸引力的球队。这支依靠顶尖外援和几近退役的外援组成的队伍获得了一个联赛冠军和两个联赛亚军的成绩,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帮助他们提高水平、技战术布置和执行能力以及临场指挥能力在内的执教能力是考核教练的主要指标,而对国外对手的了解、对国际流行打法、趋势和国际赛场的把握同样非常重要,可以说,郎平具备了一名优秀教练员的所有特质。

除此之外,作为女性的她心思细腻,亲和、幽默的为人处世态度让她和队员打成一片,这样的队伍就凝聚力而言,无与伦比。因为长期在海外执教,她具备国际视野,而当年老女排的精神在她的身上也是可以读到的。当年的老女排成员,目前从事排球教练工作的屈指可数,郎平说自己“经商没有天赋,也没有领导才能,只能做教练了”。

其实不然,她是一个真正全身心热爱排球的人,倘若硬要挑出她的毛病,可能就是国家队主帅,恒大女排主教练,两个重担对于52岁的郎平来说体力和精力的考验。训练中亲力亲为是郎平的执教风格,不断发现问题帮助运动员解决问题,做运动员时落下的伤病无时不刻不在折磨着她,这样的大强度和无间歇的训练比赛对她的身体是极大的挑战。

中国女排,向来不缺乏关注,郎平要面对来自媒体、球迷甚至上级主管领导的多重压力,训练比赛之余还需要有更多的精力来面对这一切。曾在中国女排助理教练和主教练位置上呆过的郎平,必然知道其中的各种酸甜苦辣。关键时刻,郎平义无反顾站了出来,作为中国老女排的一员,她再次吹响中国女排复兴的号角,为中国女排的未来殚精竭虑地奋斗。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目前的中国女排已经沦落为世界二流,郎平出山并不意味着中国女排的困难就不存在了,郎平挂帅也不代表中国女排会就此走上阳光大道。女排的逆势崛起需要时间,请给郎平和中国女排更多包容,请用更多的正能量来支持中国女排!

责任编辑 张小华

7.这一次,我信仰作文600字 篇七

无论黑夜怎样漫长,黎明终将到来。

—— 题记

都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回眸往昔无忧的欢笑,风掠过落叶,散尽迷茫,路过你。

十几年光阴,如过场电match影历历在目match。芽芽细语恍如昨日,今日即已亭亭玉立。这时, 不得不背起行囊,收起过往,寻墨泼辞章,绘那途中花开花落。

你趴在窗前,观屋外风风雨雨,冰冷的雨点划过屋檐,呼啸的狂风窜入屋内。近吗,何为近?远吗,有为远?此时你忽然觉得已流去半辈子,又好像只路过半分钟。

“有的笑容背后,是伤痕累累的心灵,百折不挠,有的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乘风破浪。”

岁月长,青衫薄,人生总会有个寒夜。而随后的,总会是春日。

原来,不只有跟前的苟且,还有那高山流水,那诗和远方。

要记住,想要烟烂如烟花,就得耐得住夜空的薄凉,想要守住繁华,就要忍得住孤独。对,也许我们无法在时间的`长河中垂钩,但却可以将对苦难的诘问化作觅渡的力量,于福中知福,于苦中作乐,一切似乎都将变得云谈风轻。

你说,你有那“小桥流水人家”;我言,我也有那“枯滕老树昏鸦。” 我信仰,信仰那么一天“枯滕老树”将抽出新芽,我信仰,信仰那么一天“昏鸦”终将揩着黎明归来。

黑夜欲歇,黎明将生,我信仰,信仰那片孤寂后迎来的是夺目的笑容。信仰那时,处处洋溢着泥土的芳香,沁人之心脾。

8.这一次我没有后悔作文 篇八

那是去年,六年级的上学期,语文的一次小测试。对于快毕业的我们来说,考试早就习以为常,无关痛痒了。我们奋笔疾书,教室里安静极了。试卷上有一道默写,我们都忘了,大家都眉头紧锁握着笔冥思苦想,你(我最好的同学)却鬼鬼祟祟的东张西望,这也引起了我对你本能的注意。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竟发生了这样的事:你假装在抽屉找东西,继而竟打开了语文书,不假思索地将答案抄在了试卷上。

虽然你的动作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却在我的内心引起了排山倒海的反应。在大家无奈交卷时,你的自信却让我有一丝愤怒,一丝羞耻。我冷冷地盯着你,仿佛认不识你;你却毫无察觉,兴奋地拉着我。我猛地推开你,你怔住了……

考卷发下后,不出意料——全班只有你做对了那题。老师狠狠的表扬了你一番,这时的我实在按捺不住了。一下课就将实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师,我也不否认这其中有那么一丁点儿嫉妒的缘故。

我想告诉你的是,不是我无情。我也很纠结,是该顾及与你五年的深厚友谊,还是为你的未来着想?作为你最好的朋友,我想我要为你负责。

上课前,我看见了你含着泪进入教室时,我也痛苦,也曾怀疑过,但最终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或许你已经知道那个“打小报告”的人就是我了,但我宁愿舍弃我们五年的友情,去击碎你的虚荣和欺骗。

9.惠若琪 这一次,绝不错过 篇九

众所周知,惠若琪的奥运之路有些坎坷,作为郎平的爱将,也是中国女排的队长,这位全能型主攻,技术全面、基本功扎实,再加上面庞清秀,身材高挑,拥有无数的粉丝。然而,天妒英才,惠若琪饱受心脏病困扰,去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惠若琪就因心脏原因缺阵。心脏手术后,惠若琪的状态不是很稳定,还没有恢复到100%状态,强攻实力明显下滑,即使出现在里约,恐怕也很难打上主力。

在最近的比賽中,惠若琪在防守端的作用不容抹杀,但进攻杀伤力明显不足,赖以成名的一传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出色。很多时候,惠若琪的进攻显得不够暴力,或是被拦死,或是被撑起,她的扣球扣不死,总是白白送给对手防反机会。不客气地说,在这支女排几位主攻手里,惠若琪的扣球威慑力显然不是最好的。

但是作为“定海神针”型的球员,惠若琪在后场还是管用的,她的防守和一传都很不错。惠若琪心脏手术不久,而且病情有反复,努力拼搏的她还是在瑞士精英赛拿到MVP(最有价值球员),虽然当中有对手不强的原因,但是在其中,球迷们能看见惠若琪的坚持和努力。

里约奥运迫在眉睫,要想让惠若琪在里约打出100%健康的水平,已经不太现实。依照现在的状况,惠若琪在里约奥运很可能打不上主力,而是作为替补,一旦主攻手一传出现波动,惠若琪则会作为“救火队长”顶替一传。

“小惠为了恢复非常努力,现在正为里约奥运做最后的冲刺。”对于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中国队主帅郎平的话语中充满期待。“其实小惠家里的条件很好,她不需要这么努力,但她依然为奥运拼搏,非常认真。”郎平说,惠若琪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相信她能够带领中国队在里约奥运会上实现梦想。

“郎导一直守护着我们,征战奥运是我最大的梦想,此次归队,我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郎平的信任,惠若琪承诺,自己会继续努力,争取尽快恢复,为中国女排征战里约奥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0.这一次我流泪了作文 篇十

这一次,我流泪了。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哪一个人能避免流泪呢?任何人都是不例外的。这一次,我终于流泪了。

下课了我在楼道里风风火火地跑着,飞快的避开了一个又一个的行人,心里觉得挺过瘾的,不禁飘飘然起来。不好,前面有人挡路,我猛地往旁边一闪,靠着墙企图穿过去。但无形中总觉的背后有东西拽着我,我没在意,猛的一拉,还没迈出第二步,就听到“喀嚓”一声,我便转过去,傻了眼。墙上的装饰物不知怎么的,就掉下来了。看到支璃破碎的`玻璃和残缺不全的框架,我阵阵心悸。大家都望着我,我的心猛的一缩,难道?我想也没想,抱着画框就奔向修理店,经我测算,竟然需要14元,我决定先让店主修好,然后付钱取物。

楼道中的玻璃不知被打扫了。教室里同学们都来安慰我,我虽然表面上装的若无其事,很乐观的样子。可心里却苦苦的,怎么办呢?向父母要钱,可那天下午,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恼,让我很不自在;黑板上单调的字迹,让我更加难受:课间同学们谈笑风生,可我

“给你,同学们都知道你难,所以就凑了一些”恳切的话语打断了我痛苦的思索,没等我反应过来,一包东西便塞满了我的口袋,我打开一看,竟然是我顿时全身热血沸腾,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只觉的眼前一片模糊,这之前没有流泪的我,竟忍不住泉涌似的流下眼泪,我感到了班级的温暖,感到了友情的可贵。

11.这一次我做对了作文 篇十一

记得那一次,王老师在给我们听写,听写完毕后,小组长都去收本子了,我忐忑不安的交上了本子。第二天,王老师已经把听写全部批完了,老师准备开始念成绩。“满分的同学有……张天意……”我又惊讶又高兴,今天听写居然得了满分。当本子发下来时,我满意的看着自己的听写本,这时,我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错误,但是,老师却给我打了个对号,我左思右想:如果我给老师说,那我就得不到100分了;如果我不告诉老师,那么我还是可以得到100分。怎么办呢?我心里矛盾极了。

一个声音在我心里呼唤起来:诚实才是好孩子。如果不给老师说,那我这个100分则是虚假的。赶紧交给老师吧……

我决定一定要交给老师。我缓缓的从座位上起来,走到讲台上去,把听写本交给老师,把我的错误指给了老师,老师仔细地看了看,高兴的对我说:“你这次做的很对,即便是老师改错了,也要向老师及时纠正,这样才是好孩子。”

12.这一次,我真的后悔了 篇十二

原本上课目不转晴的我,在那飘飘然的心情中,注意力开始涣散,左顾右盼,如同一只淘气的猴子。因为不认真听讲,自然也无法说出准确的答案,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沉浸在自我世界之中,时常魂游室外的迷糊虫。对于作业,我满不在乎,既然都会了,哪里还需要认真对待,哪怕错了订正,我也不害怕,谁不会出错呢?订正就是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又要考第二单元了,看着那些认真复习的同学,我有一点觉得可笑:智商是决定一切的,对于我来讲,无需紧张,而真正的强者,是不需要准备的!第二天成绩出来了,我望着那鲜红的分数,发呆而张开的嘴,迟迟无法闭合,心也开始滴血——只有七十多分,怎么会?可能看错来吧,我用力揉了揉眼睛,分数依旧是那个分数;我又反复检查老师有没有批错,却没有找到一处可以加分的地方。我的心狠狠地痛了起来,如被撕扯了一般,老师在课堂上不点名地批评道:“有些同学因为第一单元考得不错,就骄傲得不行了,上课不认真听,作业错得一塌胡涂,还自以为是。我相信,成绩永远是最公正的,这次的分数对这位同学来说应该是一个警醒,天下永远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包括成绩!”

13.这一次我错了作文 篇十三

记得在两年前,吃中午饭时,我在家里踮起脚来拿柜子上的碗。开始我怎么也拿不着碗,后来我动了一下脑子,突然,我想到用板凳来助我拿碗。我走到板凳旁边,用力的把板凳摊过来,站在板凳上,伸出手拿碗,慢慢地,我把碗拿了下来。

拿下来后,妈妈连忙表扬了我。由于我一时高兴过读,手用力的甩了甩,顿时,手一松,碗立刻飞在高空。碗马上就落在地板上“死”了。

14.这一次我是主角作文 篇十四

从一开始,我就只是台下的观众,目光被台上的绚丽灯光紧紧吸引着。令我记忆格外深刻的是那一次,场地上没有凳椅,人们便都站立着,拥挤的人群密不透风,我不知怎么就占到了台沿的一个位置。乐声大抵是很大的吧,我却近乎听不见了,只记得台上的人儿,穿着颜色鲜亮的衫,动作轻巧而活泼,面上的笑容那样灿烂,在耀眼的灯光下依旧鲜明。那一个瞬间我恍惚中觉得他们该是很快乐的。而那种期许也逐渐在心中萌芽。

后来才发觉,想要成为台上的主角竟是件那样困难的事情。日复一日的练习那么枯燥,害怕在台上的失误的心理又让我止步不前。

只是在又一次没能登台时,所感失落遗憾。

直到那一次我忽然被通知参加训练,那一刻我愣住了,后知后觉心里才开始揣测起来,这会是怎样的一个活动呢。那时候心里的兴奋定是大于不安的,因为至今仍然记得那天的天气很好,阳光很淡,但很温暖,整个人从心到指尖都是舒服而惬意的。我从未那样深刻地感受到我的愿望,那种感觉,促使我下定了决心。

也就是弹指一挥间,到了最后演出的那一天,出乎意料,心很平静,没有先前考虑时的紧张。终于站在台上,那一刻灯光很亮,甚至有些灼热了。台下人很多却很静,面容在灯光下并不看不太真切,只有目光投掷而来的期待。乐声响起,我忽而笑了,是啊,一切的付出终有了回报。内心的愿望又终于实现。

这一切似乎都同我记忆里一样,只是这一次,我是主角。

那是舞台上的主角,我更是自己世界的主角。因为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自我。

15.金志文:这一次,我是歌手 篇十五

事实上,金志文正经是艺术学校演唱专业毕业的学生,歌手才是他本来的音乐身份。金志文音乐身份的被误读,实则包含了一个新生代歌手的各种艰难与辛酸。因此,在加盟恒大公司后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梦想·家》中,金志文放下了一切,只是单纯地唱歌,只想真正找回一次做歌手的骄傲与自豪。

从小文到金志文,一部内地新生代歌手的变迁史

乐评人琳距离在一篇文章中写到:金志文在北京的十年音乐道路,实际上就是一部内地新生代歌手的音乐变迁史,从个人经历上看,金志文是新生代这一批歌手中经历最丰富的,他经历了2005年后内地歌坛几乎所有重要时期。

此话不假。记者最初认识金志文时(那时候他还被人叫做“小文”),是在亚运村的一个酒吧,在一个由黑龙等网络歌手出演的首唱会上,一个长相与穿着都很不起眼的歌手作为串场嘉宾唱了一首改编过的邓丽君名曲《你怎么说》,顿时让全场惊艳。那个歌手就是刚刚来到北京的小文。

毕业于吉林省艺校通俗演唱专业,在吉林唱了几年酒吧,然后带着更大的期翼背井离乡来到北京,这是大多数05后歌手音乐梦想之旅的共同起点。2005年的内地歌坛,一方面选秀刚刚风生水起,另一方面却也到了网络歌曲时代的强弩之末。初到北京的小文,首先进入了网络歌手的行列,凭借《放手》《大话誓言》等标识化的网络情歌,也曾被主流门户SP相中,初尝到移动甜头。2003年,靠着在酒吧乐队当吉它手时的感悟,小文开始自学编曲,没想到竟然凭着这方面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了第一家签约公司,由胡海泉秦天主掌的EQ唱片。EQ唱片当时在业内是以盛产各种SP热门口水歌而闻名的公司,他们招揽了一大批像小文这样能写能编能唱的全能音乐人,每天开会研究怎么做出市场上能大热的口水歌,也曾风光一时,小文在这里有了自己的正式音乐专辑,但随着移动政策的紧缩,SP没落,EQ的音乐模式也开始遇冷,唱片公司转入沉寂,小文也面临职业生涯的最大危机。与公司自然解约后,小文就一直靠着给其他歌手写歌、编曲等幕后工作为生。

“那时在北京,像我们那样状态的歌手、制作人、词曲作者、编曲,太多了,真的太多了。”小文说,每个人都像井底之蛙一样闷着头写歌编曲制作,都很辛苦,却也挣不着什么钱,更谈不上名气,心里特别纠结。参加《中国好声音》之前,是小文最纠结的一段时间,“ 我一直在纠结,我还要不要唱,要不要再继续我台前的这个梦?那时候就觉得没什么必要再坚持了,自己幕后的这些事已经干得很踏实了,所以说我老劝自己,还是专一行,就踏踏实实地做幕后吧,也能做得很好。”

欲望往往就是这样贱,你苦求着它时,它对你就是爱搭不理,而当你一旦决定将它放下时,它就挡也挡不住地向你扑来了。也正是在这个时代,《中国好声音》节目组找到了小文。然后,小文变回了本名金志文,似乎就在一夜之间,终于火了。

而此时的金志文,从学音乐的学生到酒吧歌手,到网络歌手,到SP歌手,到幕后的散兵游勇,再到参加选秀一炮而红,之后被宋柯主导的恒大音乐相中签下,经过十年的兜兜转转,终于做回了一名唱片歌手。“从开始一直到现在,我觉得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唱到哪一步,都可能对今天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这个也算是老天爷安排好的。”而眼下,正是一个正规歌手的时代。

宁愿保守,也要单纯地做一回歌手

金志文的音乐梦想,其实是从做歌手开始的。虽然长期以来,他更多被夸赞被渲染的才华,都集中在他在编曲方面的成绩上。然而在恒大音乐为他出版的第一张专辑《梦想·家》时,恒大和金志文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这一次,金志文不编曲,也不制作,只行使一个歌手的职能。

参加完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后,金志文就开始筹备对自己具有特别意义的新专辑了。当他为自己准备好了20多首歌,拿到恒大公司的唱片企划会上,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我准备的那些音乐全都被PASS掉了,因为那个时候从整个的规划、文案设计,我所有的歌都不符合!”公司方面的专业企划人员给金志文提出了另一种定位:首先将专辑主题定为“梦想的励志”和“家庭的温暖”这两条主线,这些与金志文在《中国好声音》之间及其后所传达给公众的标识化信息无疑是一脉相承的。这样的企划方案让金志文看到了一种新的方向:从前作为制作人时制作过的专辑,基本上都是歌手的单曲集合,而这一次,第一次企划先行的唱片机制下,如何为自己打造出一张具有概念化和形象统一化的专辑,再加上他自认一直都是个听话的人,于是就听话地把这张唱片完全交给了恒大音乐帮他打理。

有评论说,《梦想·家》是一张划分“金志文”与“小文”的分水岭专辑,绝对可以让你重新认识金志文。这张主打“一个唱作歌手的非全创专辑”概念的专辑,虽然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词曲创作仍然来自金志文本人,但幕后阵容里却更多地引入了关喆、金放、万家铭、崔迪等其他音乐人的名字,以制作而闻名的金志文并没有出现在这张专辑的制作人名单里,恒大音乐的人原本担心金志文的心态转换,但他说了:“我已经为别人做了这么多年的音乐,也想享受一下被人家摆弄、设计的感觉。我希望完完全全地放空自己,在这张唱片里做一个单纯的歌者。”

回归歌者,金志文在这张专辑里更多地亮出了自己声乐科班出身的功底和潜能,《绝不呼救》中气势汹汹的美式摇滚唱腔、《戒酒歌》中那回味绵长的抒情摇滚唱法,《对自己好一点》中乡村乐的放松以及《最好是现在》中的深情款款,甚至是与关喆合唱的音乐小品《老友记》中的调侃式唱法,金志文几乎把所掌握的各种演唱形态全部挥洒了一遍。金志文说,这张唱片,终于让他找回了自己作为歌手的自豪和骄傲。

正因如此,专辑出来后,受众的普遍反应是,金志文的唱成了这张专辑中最突出的部分,而现在大部分歌手的专辑都会强调和炫耀的制作、编曲部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金志文本人的缺席,倒给了大家一种“保守”的共识:什么东西都碰触了一下,但似乎又都只停留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给人一种没玩过瘾的感觉,因而少了惊喜。

nlc202309022250

“没错,在《梦想·家》这张专辑里,梦想这个环节我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小触碰,我发现大家还是很接受的,所以说在下面的唱片制作里,我会继续保持这样的保守,然后继续做一些尝试,但是做的会更极致一些。”

一直保持“小人物做大事”的心态

恒大音乐在行业内以资力雄厚闻名,金志文的《梦想·家》是恒大音乐成立以来出品的第一张正式音乐专辑,给金志文一个“高大上”的定位,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这一点,单从专辑封面就能看出:原本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平民屌丝形象的小文,被定位成一个精致的“中产阶级”金志文,换上了一身具时尚品位的绅士装扮,封面设计也带有超时代感的梦幻色彩。

“没错,这次公司确实是给了我一个完全颠覆的包装,”金志文笑着承认,但同时他又觉得,过去他也不算什么屌丝,“我更应该算是一个小人物小角色,对于我来讲,我一直挺喜欢这种小角色的,小人物做大事情,这种状态,挺好的!我来到北京,打拼这么多年,从一个选秀的平台,从一个很平民的状态到今天让大家知道我,可能就是因为每一步,我都在保持着小人物做大事情的状态。”

金志文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他的一个人,就是周星驰,“我特别喜欢他的电影,他的电影里总是在讲小人物如何做成大事情的,我觉得在他身上能找到很多自己的影子,所以我以后还会是小人物,还是‘少说话,多干事’的状态,就还会换来一些大成绩。所以说虽然我的平台变了,造型变了,但我根本的东西,永远都是我自己。”

基于这种心态,《梦想·家》这张专辑虽然换了一个高大上的包装,但从内容上仍是在讲述一个小人物对梦想与家的感悟,依然是一种平民化的语境与心态,甚至在专辑结尾,金志文特别录制了一段心理独白《小文说》,直接告诉大家,“我是一个爱创作爱唱歌爱做梦的平凡男人,我是一个爱朋友爱家人的平凡男人”。

我要上春晚,但是是去编曲

虽然在《梦想·家》这张专辑里,金志文放弃了自已最为人称道的编曲神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从此就放弃编曲了。“没错,现在忙工作真的是忙到没有时间去编曲,但是作为编曲出身的我,编曲我是永远都不会放弃的,因为我想要用这个本事,更加去突出我在演唱上的状态,编曲和演唱是互补的,所有的事情都不会白做的,我还会继续用我编曲的本事,继续给大家听音乐上的新东西。”

这不,金志文就跟我们透露,今年央视已经请他去给春晚编曲了,并且这个工作已经完成了80%。就没有机会直接上台演唱吗?“今年上春晚这个事吧,其实我自己都认为挺牵强的,但春晚剧组第一次约我开会的时候,其实我挺兴奋的,觉得我可能是要上春晚了。但是后来他们提到编曲时,我当然多少也有些失落,但是我觉得也很自然,因为我通过这样的一个能力,间接地又上了一次春晚,因为我在2010年为春晚编过一首歌,这次又能为春晚献出一份力量,所以我还是感觉很荣幸的。”

附:金志文马场侧记

金音乐家与马音乐家的惺惺相惜

定下金志文为本刊封面人物后,为了配合马年即将到来的主题,我们特别将采访与拍摄地点定在位于北京西南五环的中联骑士联盟马会,这是中国唯一一家专业推广马场马术的俱乐部,也是京城离城区最近最大的马术培训基地。

拍摄那天,天公作美,金志文的服装造型也十分精美。但小文毕竟是小文,个子偏小,见到一匹一匹的高头大马,心里多少有点怕怕。而先前的几匹马儿显然也不知道眼前这个小伙子就是名震乐坛的音乐人金志文,好几次马术教练好不容易将小文和小马的头调整到了一个亲密合照的位置,那枣红马儿一不留神,就将头偏过去跟身边自己的小伙伴搞暧昧去了。

但最后一匹白色的骏马就完全不同,很快就和小文熟络了起来,拍摄过程中,还一次次主动地把头蹭向小文,对他频频点头,示亲呢之意。后来我们无意中发现这匹白马的名字,原来叫做“白色音乐家”!难怪,果然是同类三分亲,这分明就是金音乐家与马音乐家的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嘛!

金志文的马上体

今年流行马上体,“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各种“马上”在微博上已经传疯了。既然是马年,又在马场拍,我们自然也就问到金志文的马上体是什么。

“马上有作品,马上有音乐!”金志文自信满满地说。

上一篇:中国海洋获13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下一篇:木兰诗表现了什么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