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感(精选17篇)
1.高中有感 篇一
第一次读《史记》是在高二,那时候年少轻狂,总觉得历史老师讲得不够通透,索性买了一本岳麓书社的《史记》,三个月时间,囫囵吞枣。那年高考出的课外文言文里就有《田单列传》的内容,印象特别深刻。大学时,被古代文学老师一番“威逼利诱”,选修课程再读《史记》,学期考核得了一个优。上班工作后,当了语文老师,教材里有《史记》的文章节选,带着学生们一起读了一些“常规”篇目,后来还讲过几次公开课。所以《史记》对我而言,太有意义了。这次读书,又选《史记》,也算有一份情怀的驱使吧。
《史记》一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和书五部分。作为史书,虽然是以人物传记的写法记录历史,但是却依然要有大的历史框架做为成书的脉络。
我们纵观全书,发现本纪是《史记》全书的大事纲要,是经;世家、列传是写具体人物、具体事件,是纬。要想弄清某人某事与其前后左右的关系,必须看本纪;要想知道某人某事的具体细节,必须看世家、列传。所以,读《史记》必须要先读本纪和表。
读《史记》总也绕不开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因为很多时候,文史不分家的,非要把文学和史学区分得那么清楚,可能会很难分离,分离了之后也很难确保分得通透。
就如每当读《史记》,必然会首选《项羽本纪》(后文均称“羽纪”)。这是因为羽纪的影响太大了。羽纪堪称是太史公《史记》的得意之作,充分彰显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精神”。无论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对事件的记录,都有着其他本纪无法比拟艺术魅力。但是就从史学文字记录体例来看,我还是首推《高祖本纪》。而且如果系统的读《史记》,那么就更不要厚此薄彼地读了。
《史记》以人物传记为记录方式,在以“本纪+表”为纲要外,人物传记之间还可以起到一个相互参照的作用。比方说“鸿门宴”则在《高祖本纪》《樊郦滕灌列传》中均有记载,并且是依据传主个人视角而写。这样就能更好的公正客观记录历史了。所以我觉得读本纪也要参考这样的读法。所以这次读《史记》中的本纪,我首推《高祖本纪》,它不像《始皇本纪》、《文帝本纪》等那样简简单单,只有一个轮廓;也不像《项羽本纪》、《吕后本纪》那样集中地写人物、写事件,完全像一篇传记。它介于二者之间,既有对刘邦这个形象本身的比较细致全面的描写,同时又照览全国,又简明扼要地提挈着全国各地区、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千头万绪,而又井井有条。这才是《史记》“绝唱+离骚”的根本属性。这一点是后人不可望其项背的,比方说班固在《汉书》中将项羽“降维打击”写成列传,司马光干脆把项羽拿来做了一个帝王得失的“教材”……
读《史记》能让我们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历史性思考。同时也能让我们有更直观和深刻的对于中国悠悠历史的认识。
作为一个教语文的老师,说了这么多,好像有点偏离语文学科了。干嘛要从史学角度去分析全书的读法呢?其实,如何读书本就是一个语文学科的命题,那么如何读史书,读史书的方法也自然是语文学科的范畴之内了。读史书,可以了解其情节,但更多的还是要读出史书的原汁原味,读出作者的创作想法,在这两点基础之上,再去读史书的价值和意义吧。
2.高中有感 篇二
1. 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在职业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对职业高中学生而言, 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做人的基本准则:爱国, 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多作贡献;爱业, 用在自己职业上的作为, 实现人生价值。这样, 他们就比普通高中学生更具有发展事业的迫切感。其次, 通过体育教学的普及性、教育性、社会性及对道德行为习惯、相互关系的深入认识和体验, 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在课程计划中突出职业高中的特色
在职业高中体育课中, 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是基础。但这不只是为运动项目的技术学习和技能服务, 还是运动项目的学习为这个“基础”服务。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安排, 应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 有所变化。就我校幼师专业学生而言, 就要根据“幼师”这个特点来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和方法, 即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安排一些游戏课和韵律操课, 并且课时要占总课时的一定比例。
3.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应为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服务
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应为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服务, 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宗旨。学生毕业后从业能力的基本结构是由行为能力和关键能力组成的, 行为能力所包含的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是与体育教学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关键能力, 它是一种潜在形态的, 同时又是从业后不可缺少的能力。所以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 培养和提高学生毕业后的从业能力, 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我校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 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口头表达能力
幼师专业学生必须集合队伍、熟练地喊口令。这就要求教师利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时间, 让本班学生每人带一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让他们轮流操练。这样每个人在毕业后都能熟练地喊出口令和示范一些基本的动作;带准备活动时要让学生自己编排徒手操, 利用自己带准备活动的机会自己来教, 从而既会自己做, 还能教自己的同学, 提高学生的做操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 教师在组织讲解时应力求简单、扼要、形象、生动。比如, 在教幼儿广播体操时, 有一节体转运动, 笔者这样讲:“两脚左右开立, 手做望远镜, 身体向后转。”这样学生一听就懂, 并且记得牢。在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要求语言尽量简练、形象, 使听的人一听就明白。
3.2 组织竞赛能力
对幼师专业学生来说, 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学会做游戏, 还要具备组织和编排、设计游戏的专业技能。笔者在幼师专业体育教学中, 不仅教会学生做游戏, 还教会他们怎样编写游戏, 怎样去教同学这个游戏, 这样学生在体育课中通过动脑、动手及担任不同角色, 再围绕“会不会做教师”进行实践, 初步具备理解能力和执教的能力。但是也不能只限于游戏比赛, 还得经常组织排球、篮球及田径的单项活动与竞赛。在组织这些竞赛时, 从制订比赛计划、组织队员报名的报名表到编排秩序册、制定竞赛规则及裁判人员的安排、场地的规划, 都让学生来完成。这样一方面丰富了体育活动内容,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组织比赛的机会, 让学生了解组织、编排、担任裁判工作, 不仅让他们掌握了体育机能, 掌握了各种体育项目的规则, 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组织比赛能力及裁判能力。
3.3 创编儿童舞、韵律操能力
随着儿童舞、韵律操进入课堂, 小学体育更加生动活泼, 尤其是幼儿园学生更加喜欢。为了适应体育教学实际, 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幼师专业学生应多学一些儿童舞、韵律操, 这就要求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儿童舞、韵律操, 而且要学会儿童舞、韵律操的创编。为此, 在教学中, 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让学生多学一些儿童舞、韵律操, 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创编儿童舞、韵律操的活动。这样就可以利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时间, 让学生将自己创编的儿童舞或韵律操教给其他同学, 既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又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对他们今后从事教育工作大有益处。
4. 职业高中学生要加强素质教育
目前,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素质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全体性、全面性、自主性。也就是说, 这三个基本特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得越强, 体育教育也就越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学生的体质, 发展学生的个性, 陶冶学生的情操, 促进个体社会化,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所以,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加强素质教育, 而且要在体育教学中让他们懂得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体现一个职业高中学生本身具备的这些素质, 特别是幼师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在以后的幼儿教学中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中。
3.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感 篇三
【关键词】英语写作积累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95-01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最高阶段。中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语法基础和英语语感才能进行英语写作,因此英语写作也是对中学生学习英语提出的最高要求。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立足课堂。打好基础
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是在课堂上,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于课本。课本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句型、语法知识、词汇等。词汇是写作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要素。如果词汇量很少或不会充分运用,写作时很难得心应手。更谈不上表达的流畅。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要讲清楚每个词的每个意义的使用条件、用法及搭配关系,进行典型同义词、近义词比较,点出构词法等。在通过例句说明的同时,让学生模仿造句,使学生真正掌握其用法及语义特点。这样学生就能在写作时选择适合文章主题和风格的词、意义确切的词、表达清晰和生动的词、形象具体的词,以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另外,语法规则与句型,是英语写作必备的另一种重要“建筑材料”。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基础语法与句型的训练,同时注重汉译英与造句练习。句子是作文的基本单位。好的作文是由清晰的、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组成的。所以,加强词汇教学,注重语法与句型操练,打好句子基础,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发掘生活,注重积累
新课程标准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笔者每节课都要拿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做daily report,这一活动是基于学生个人兴趣、自身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开发课程资源的集中体现。既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又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做dallv report时,选取同龄人关注的话题,精心准备。有些re-port深受大家的喜爱。比如,有一学生在新年伊始的汇报中,介绍了一家人回老家过春节的见闻,该同学除了介绍家乡的概况、风俗外,还播放了自己拍摄的配有背景音乐的录像,边放边用英语解释。同学们个个都兴趣盎然。
三、灵活方法。发展想象
“创造想象是严格的构思过程,它是由思维调节的。”想象会产生全新的物象与情景、独特的认识和感悟。一段文字、一篇文章,给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想象余地。正如:A thousandreaders,a thousand Hamlets,(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英语作文教学中根据一定的线索或情节,提供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想象描述(创造性的描述),会收到很好的锻炼效果。例如“After Twenty Years”(Senior BookⅥ,Unit 5)这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之后,简单续写一个结尾。这是一篇根据O,Henry同名原作改写的文章。文章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很能挖掘、发挥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学生这样写到:As soonas the police officer wanted to catch Bob by the arm, he tookout a gun, aimed at the officer and said,“I knew I was want-ed, but I dan"t want to be arrested anyway. Tell Jim Wells Iwill come to visit him one day." Just at that time, the policeofficer found himself surrounded by some strong men, gun inhand, pointing to him. Bob then walked into the street and gotinto a car parking there, followed by those strong men. Thecar soon disappeared.另有学生这样写到:The moment the offi-cer caught Bob by the arm, he got rid of it and ran away atonce. He was running down the street as fast as he could,when he was shot on the right shoulder. He turned rotmd. Tohis great surprise, it was Jim Wells, his o ld friend. He fellon the ground and fainted.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对一定的语言材料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确实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学生对当前的语言材料进行阅读、处理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比较,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其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发散思维对个体的创造性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注意这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并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技术。可以说,续写结尾、续写故事、改写、扩写等,都是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锻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四、自由写作。及时讲评
每个周末的预习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学生可以任选预习单元里的几个新单词或词组,运用这些词汇来写一篇文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写一篇和这个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在这个写作过程中学生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考,思维得到激发,自主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也可以尝试不同的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诗歌等,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周一定期上交,教师批改,积极写评语。评语主要采用朋友式的交流方式,探讨学生文章立意的新颖之处,思想的深度,结构的清晰度以及表达是否准确和得体等。这样写过后,学生可对照检查自己前边的写作,看自己取得了多大的进步。教师可以把优秀的作文张贴在班级“佳作欣赏栏”上,来供学生欣赏和品味,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及时有效地加以调整。
4.读史记有感高中 篇四
这个故事描述了司马迁在遭受牢狱之灾后,发愤写史书的故事。当时,司马迁因为为一位将军辩护而入狱受了酷刑,他几次想一死了之,但又想到史记还未完成,还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想让自己的死重于泰山,于是在狱中继续书写史记。他花了整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本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
司马迁发愤图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忍辱负重写史记的精神怎能不令人叹服呢?
想到司马迁的故事,再想想我自己,真是自叹不如。他发愤写史记,最终完成了;而我呢,连做个简单的支架都未完成。记得那是五年级的科学课,夏老师说马上要举行“搭支架”比赛。我回家后,就饶有兴趣地搭起支架来,并且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做成。开始,我挺有耐心地卷起报纸卷来,再拿来胶水,然后开始粘合。当我刚黏好一个雏形的时候,一根报纸卷散了,我忙去粘起,刚黏好这根,那根又散了。这样来来回回黏了好多次,可是这个问题解决了,又冒出一个问题:支架蔫了。我有点儿不耐烦了。支架蔫了,就算在弄挺,它的受重力也大打折扣。我很是厌烦,似乎忘记了刚刚暗下的决心。一急之下,便一把抓起支架,扔在桌上不管了,第二天自然没能交上作品。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在遭受到飞来横祸之后,他仍然继续写。我曾下决心暗下支架,但是一遇到困难,便半途而废。我遇到的困难和司马迁的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天壤之别。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它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我要学习司马迁的精神,发愤图强,实现自我的理想,实现我自己的价值。
5.游敦煌有感高中作文 篇五
今日敦煌,以“莫高窟石窟”、“敦煌壁画”、汉长城边陲玉门关、悬泉置、月牙泉”等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而闻名天下。我一直是只闻其名,未谋其面。我一直渴望与它相遇,也许正是因为念念不忘,的五月中旬我怀着澎湃的心情,同时我也带着一颗好奇之心开启对它的认识。我们乘飞机12点左右抵达嘉峪关机场,然后乘坐大巴一路向西,城区外的公路两边都是戈壁滩,看不到任何绿色植被,手机信号不稳定时有时无的,车辆在戈壁滩上奔驰,空旷的仿佛能看到天地连接。我视线所到之处都是粗砾的砂石,茫茫黄沙之间,追寻着深埋心中多年的敦煌之梦……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越来越接近敦煌市区,远远的看见一片绿洲,道路两旁都是笔挺的白杨树,树叶随风飘动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仿佛给远道的朋友讲述着这座边关城市的故事。有一片形状奇异的蓝色晶体,它在沙漠戈壁的衬托之下,恍若幻境,这就是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的专属剧场,寓意“沙漠中的一滴水”。城区街道宽敞干净卫生,没有过分高大的建筑,感觉整个城市的氛围平和、舒缓,不是那么的浮躁。我们入住的酒店位于党河旁边,水流不是很大,河床上长满了各种绿色植物与蓝天、碧水、相交融。党河是敦煌市唯一的地渗河流,由南向北流淌,滋润着隔壁绿洲,涓涓细流记录着千年岁月的沧桑,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
第一天
大漠烽烟起,执杖饮黄沙,拉开了我们徒步行走。刚开始我们的队伍里大家有说有笑,谈笑自如。随着太阳越来越强烈,大家的体力也逐渐的消耗,人群变得越来越安静,只听到大家急促的喘气。大漠戈壁茫茫无边,我们头顶骄阳,千里起伏连绵的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一样高低错落,翻过一座座沙丘,我们犹如在劈浪斩荆,双腿早已经酸疼,相互搀扶,不断的挑战自己极限,见证行走的力量,以行走感悟人生。
夕阳染红了一大片无边无际的沙漠,沙漠里的日落真的太漂亮了,此时太阳又红又圆,温度没有那么炙热,天际霞光一片已经和远处的沙子映一体,显得那么温柔美丽。看着它一点一点的消失,直到天边最后一道霞光消失。夜晚露宿在沙漠,只听到风吹沙子的声音,在夜幕之中天上繁星点点,时不时天空中划过一道流星。天空中没有一丝浮云,一轮皎洁圆月把茫茫戈壁沙漠照的透亮,这圆月如此的贴近,洗净了内心的浮躁。
第二天
太阳从东边慢慢的升起,我们又开始一天新的徒步。我们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中间有一个形似月牙的小湖。鸣沙山在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会发出声响,所以叫鸣沙山。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在它的旁边有一座仿汉唐建筑的月泉阁,拾阶而上的文化长廊挂满了名人雅士、领导人题词牌匾,四层六方的木质结构,翘檐斗拱,青瓦履盖,登楼远眺,月牙泉尽收眼底,远处鸣沙山纵横交错,悠悠驼铃声中看到了鸣沙山的日落。落日光辉把巨大的沙山、骆驼和人们都披上了橘红色的轻纱,驼铃声声仿佛我们又回到了千年前繁荣的汉唐丝绸之路。
第三天
敦煌是飞天的故乡,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东方卢浮宫”。公元366年的某天傍晚,在现今的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敦煌市附近的一座沙山上,一个叫乐僔的和尚看到“佛光”呈现。他当即下跪,并大声发愿要把他所见到“佛光”的地方,让它成为一个令人崇敬的圣洁宝地。也因受这一大愿心,大理念的感召下,遂四处募捐,开掘了第一个石窟。消息传开后,商旅纷纷差使在此修造石窟,以期旅途平安。这样一直延续到元代,经历1000多年。历史上经过许许多多的工匠们,在千余年断断续续的构筑中,终于成就了人们今天所看到的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长长的栈道将石窟曲折相连,层层垒垒的洞穴鳞次栉比,高低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各种精美的壁画内容,栩栩如生的雕像,表达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我们聆听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欣赏着这座文化艺术宝库。千年的历史、文化、信仰都浸透在这里壁画与雕塑中,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痕迹完完全全地展现了出来,让我们对这里充满敬意。
晚上我们观看了《又见敦煌》,将敦煌大事件提纯,穿越式的观演,独特的视觉冲击,近两个小时的剧情推演,将我们的思绪带入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深处。对敦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张骞、大汉解忧公主、班超、索靖、张芝、乐僔、张议潮、王圆箓等等。现今,他们都已深埋在滚滚黄沙之下,归于了尘土。“一千年究竟有多长?”,“不过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导演王潮歌曾说莫高窟有朝一日也会如沉沙一样碎去,一切终将归于尘土,归于寂静,所有东西都消失,能留下的是什么呢?
6.高中读《全球通史》有感 篇六
《全球通史》上面说,人类的文化从有穷人富人之分,有奴隶与奴隶主之分,有统治与被统治开始,各民族的文化都有了两种,即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这里高雅和低俗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往往是那些识文断字的僧侣、国王、书吏,他们作为统治阶层,有着他们的高雅文化系统。这些文化系统往往多少有些贬低生产劳动,并颂扬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高雅文化通常还比较强调忠君和谴责犯上作乱,地狱这个概念经常被解释为”那些造反者的永久集中营“。
而在广大农村,广大下层人民中还有一套文化,那就是低俗文化。常见于街头巷尾和村言俚语中。这两种文化经常相互影响,但是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有的时候,二者甚至会矛盾,比如印度统治阶层一直教导着人民要严守种姓制度,但是印度民间却有谚语”世间有三种吸血鬼——蚊子、臭虫、婆罗门“。我们的儒学经典叫我们要舍生取义,但是北京人有俗话”好似不如赖活着“至今仍被不少人所遵循。
《全球通史》中举到的例子是我们熟悉的祖国。中国的文人学士尊崇儒家文化,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在农村,几千年来,各种占卜术、面相、手相,崇拜各种神(比如灶神、门神、山神土地、府县城隍……),甚至有如原始社会的自然物崇拜,比如崇拜某块石头(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就将村口的一块大石头奉若神明,毛泽东的父母为了让这块石头保佑他们的长子,将毛泽东的乳名起为”石伢子“)。
《全球通史》提到很重要一点,就是高雅文化盛行于掌握着文字的上层人士当中,因此他们能够用文字将高雅文化加以固定并流传下去。而低俗文化则没有这个优势(特别是在古代识字者不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人民世代口头相传。因此我们在出土的古代文献中找到的更多的是反映高雅文化的内容。书中提醒我们,在考察这些文献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其中的高雅文化部分当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全部。
我不由地想到了义和团,正是把中国的低俗文化发扬到了极致的一种情况。
我还想到了我们平时对其他民族的民族精神进行评价的时候,依据一般也是该民族文化中的高雅文化部分。因为这部分的资料我们更容易接触到。低俗部分需要从专门描写的资料中找,甚至从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小说等文学作品当中提炼。这导致我们要想知道有关其他民族低俗文化,就比较吃力。
此外,由于低俗文化流传下来不容易,就决定了其不稳定性。一个民族的低俗文化随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远比高雅文化要厉害。这也进一步决定了外人发掘低俗文化的困难。
我们中的一些人人由于自己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低俗文化之中。平时接触的都是这些。所以对自己的低俗文化则较了解。因此在他们眼里,这些就是中国文化的全部;还有一些人,则把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化当做了中国文化的全部。这两种情况都是有些片面了。
由此造成的一个不大好的现象就是某些对外国不了解,没怎么在外国生活过,没什么条件了解外国低俗文化的中国人喜欢把中国的低俗文化和外国的高雅文化作比较,然后说中国人如何如何俗气云云。这个态度我们要不得。无论考察哪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必须全面地考虑到这两个方面
最有趣的话题莫过于回忆血泪奋斗史,当一个民族的人坐在一起,当一个国家的人坐在一起,当全世界人都坐在一起,最有趣的事情就应该是回忆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然后自然而然的是全人类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是在做这件事情。
从易中天和王立群的嘴里,了解到了史学界的第一历史,第二历史的概念,而看了《全球通史》之后,似乎感觉到还有第三历史,那就是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历史课。
如果说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是歪曲或者篡改历史的话,那显然是有点儿过火了,不过在接受了这么多年历史教育之后,翻开《全球通史》再看一下,你会有惊讶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上午刚看了《星语星愿》,下午就看到艳照门的照片一样,这种感觉,大家应该了解吧。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也是第二历史,也带着他个人的观点,就像他在序言里所说的,”我们每一代人都需要重写历史,因为每个时代都会产生新问题,探求新答案“,每一个客观又具有使命感的历史学家的言论都值得尊重,更何况书中许多让我惊讶的史实,在百度一番之后,发现它们不过是静静地躺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以前都没有被我们看到罢了。
真的,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它比所有八卦杂志都更能爆料,比如:
狗吃屎这种今天让我们厌恶的行为在原始社会,对保持我们祖先居住环境的清洁起了很大作用;
包办婚姻是为了避免青年男女在被爱情冲昏头脑时做出愚蠢的选择,因为在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古代,婚姻是也最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
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都认为将科学技术应运于生产是对知识的亵渎;
古希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也知道地球是圆的,甚至计算出了接近准确的地球周长,一千多年后的哥伦布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向西航行寻找中国的,但可怜的是,他的计算是基于马可波罗对于东方的描述的,而马可波罗过分高估了从欧洲到中国的距离,这就使得哥伦布以为向西航行只要几天就能到达东方,更加可笑的是,我们这位航海最伟大的人物,至死还以为加勒比群岛就是日本;
蒸汽机早在公元3世纪左右就被埃及人发明了,但那个时候只是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
多说无益,透露太多内容就没意思了,真正的乐趣要自己去体验才好,说说我看这本书的几个心得吧。
关于为什么欧洲人今天如此强大?
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吧,了解了世界历史之后,就很清楚了。人类文明首先是在两河流域兴起,中东人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中可谓风光无限,小麦、牛马羊、犁、车轮等都是中东人的发明,后来就是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其实这四个古国在时间上是有错位的,互相之间也缺乏联系,真正领导了第二波崛起的是东边的汉帝国,和西边的神圣罗马帝国,这是西欧人第一次崛起,也是近代之前的一次,再后来的历史就很有趣了,由于汉武帝以及之后的历朝历代对西北游牧民族的打击,匈奴人、突厥人等在东边得不到好处,就只好往西跑,他们跑到中亚,打败当地的游牧民族,于是这些战败者又继续往西,就这样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后倒霉的是西欧人,因为他们再往西就是大西洋了,总不能跳海吧,所以神圣罗马帝国衰落之后,西欧人就不断遭到入侵的游牧民族的蹂躏,今天中亚人和中东人的祖先都曾长期骑在欧洲人头上拉屎,直到近代,伊斯兰教的兴起和穆斯林对于陆路的封锁,最终促使西欧人不得不在海上寻找出路,于是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就接连到来了。
总而言之很简单,就是老百姓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西欧人被其它民族欺负了两千年,现在是人家翻身的时候了,物极必反,这是我们《易经》中的核心理念,我还是非常相信的。
顺便说说咱们中华民族,说实话其实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民族之一了,东边有太平洋,西边有喜马拉雅山脉和天山山脉,还有戈壁,北边是鸟不拉屎的西伯利亚,这真算是块儿风水宝地,所以两三千年都一直比较平稳地发展,一般的战乱都属于窝里反,好不容易被蒙古人和满人突破过两次,还是一个被赶跑了,一个被同化了,直到近代被西方入侵,也不过一百多年,现在又开始迎头赶上,所以比起其它民族,华夏族的生活一直算是很优越很幸福的。
关于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其实几乎就是传说中的天堂。一个原始社会的男人,每天只需要劳动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对于女人来说,各种家务活和照看小孩子更是十分轻松,所以原始社会的人根本不存在”劳动“这个概念,劳动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娱乐一样是丰富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他们因为食物来源广泛,所以身体非常健康,因为经常迁徙,所以居住环境也十分干净,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预期寿命可以达到60岁,更为让人嫉妒的是,生活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竟然是谈恋爱,每天谈恋爱,不停地谈恋爱……
之所以后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世界人口的缓慢增长,最终使得生存竞争严峻,光是依靠采集食物已经不足以维持那么多的人口,于是农业发明了,于是有了阶级,有了战争,直到今天。
更多的收获,是隐性的,古人讲读史可以明智,此言不虚,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眼光比以前深邃了,胸怀比以前宽广了,思维方式也更趋合理了,这大概就是所谓历史的力量,事实的力量吧。
最后,分享书中引用的一句话,一句让全人类共勉的话:
7.高中有感 篇七
一、认识物理课外实验的作用
1. 加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学生通过课外实验, 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 深化和活化已掌握的物理知识, 加强课外实验与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 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延伸。
例1:高中教材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后, 设置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 你拳起一只手的手指, 在木尺下部, 做握住木尺的准备, 但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要碰到木尺, 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 你立即握住木尺。测出木尺降落的高度,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 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
通过此实验, 可以使学生弄清研究对象、研究过程, 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
学生学习物理感到困难, 其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研究具体物理问题。通过课外实验, 可以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细心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例2:在摩擦力教学后, 让学生观察自行车运动过程中哪些地方应用摩擦力?哪些地方应减少摩擦?哪些地方应增大摩擦?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做“筷子提米”实验, 分析其中存在哪种摩擦力?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 弄清滚动摩擦、滑动摩擦、静摩擦的特点, 学生能够自行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摩擦问题。
3.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
物理课外小实验以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等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 有利于因材施教, 发展个性, 开发智力。
例3:在机械振动和波教学中, 在介绍空气柱的振动之后, 组织几个学生用麦管作为乐器吹奏乐曲。还可以让学生用手摸自己的喉咙, 然后讲话, 体验声波的产生。
利用好生活中的实验素材, 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实验, 让实验更贴近生活。
4. 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知识
课外实验不受大纲、教材的限制, 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联系, 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 这样学生能迅速地接受新的信息, 拓展思维。
例4: (关灯) 喷烟显示激光束的径迹表示它的准直性, 随后将激光束通过贮有水的玻璃容器, 容器的侧边开一小孔, 让水释放。激光束瞄准小孔, 激光沿着水的抛物线径迹传输。这就是利用全反射作为光导通讯的原理。
5.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组织管理、经营管理能力
通过课外实验实践活动, 不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课外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既经济又科学, 变废物为器材, 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例5:随手取材进行有趣实验:用塑料冷饮杯, 在杯子下部钻一个小孔既可以模拟打点计时器, 又可以演示失重现象。
二、知道高中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形式
1. 家庭物理实验
为了配合教学, 教师把实验的内容、要求、方法等布置给学生, 由学生自己创造实验条件, 包括选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当做实验器材, 自制一些简单的仪器或零件等。
2. 开放实验室
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教师可以结合目前物理教学中的相关实验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亲自动手安装仪器, 独立完成实验。
3. 课外活动小组
对于较复杂的实验, 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分工选购器材, 自制器材, 创造实验条件, 进行实验活动, 并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参观课外活动小组的劳动成果。
三、清楚物理课外实验活动的类型
1. 观察性实验
日常生活和技术是学习物理的广阔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观察, 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例如:游乐园中的“翻滚过山车”, 雨后的彩虹, 草叶上的露珠等, 在师生的相互启发下, 都将有新奇的发现。对这类活动, 重点应放在扩大观察范围和培养兴趣上, 布置观察课题, 鼓励学生写观察周记, 定期举办观察发现汇报会, 复制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2. 课外小实验
通过小实验观察研究,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训练实验技能。例如:利用哪几种不同的方法测重力加速度?让学生课外组织讨论, 自行设计几种方法及方案。对这类课外实验, 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目的、原理, 再进行实验操作, 并得出必要的实验结论。
3. 课外小制作
让学生自制一些简单仪器, 如弹簧秤、杆秤、小电动机、手电筒、简易万用表等。这类课外实验, 要求学生在自制过程中注意仪器的刻度、零点确定等, 并在制作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 课外小科研
在教师给出研究课题后,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实验方法, 设置实验装置。例如: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 一个装满沙子, 另一个装满水, 放在同一个斜面上滚下, 哪个瓶子滚得更快一些?这类实验, 要求学生重点放在巧妙的设计思想上,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艰辛。
5. 课外科技活动
为使学生了解现代科技成就的发展和应用, 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科技活动小组。例如:微机小组、无线电小组、航模小组, 等等。对这类课外活动, 要求系统性强,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料查阅相关知识, 还可利用互联网寻求解决方案。
要开展好物理课外实验教学, 首先, 选题应该科学性强、趣味性浓, 同时具备取材容易、制作简便、效果明显、安全可靠等特点;其次, 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再次, 指导应放在难点关键处, 大胆放手, 切忌包办代替;最后, 及时总结, 通过展览会、表演会、报告会、竞赛评比等活动, 不断深化和丰富课外实验成果。以此来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最后, 希望我们物理教学工作者能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组织学生开展、落实好物理课外实验教学, 特别是教材中《迷你实验室》栏目的教学, 充分发挥这个栏目在我们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物理课外实验教学, 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种多样。组织好这些小实验, 既能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知识, 又能培养他们劳动观念、动手动脑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个性。文章针对如何开展好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
8.高中有感 篇八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 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65-01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是在相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教学结构来进行针对性教学,课程设计的形式与模式是受上课学生的各方面条件影响和限制,而教师的授课手段和方法随着学生条件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同课异构”教学方法旨在要求教师灵活变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条件和环境来进行教学体制和内容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一、“同课异构”基本概念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在于“同”与“异”的区别,也就是说,“同”是基石,是教师授课的中心与宗旨,是教师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的风向标,一切形式的教学手段都不应脱离原始的课程宗旨,而“异”则允许了讲课内容多样性的存在,也就是说,“同”是基础,但“异”则表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个性化表达和改革是被鼓励并且提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也受到尊重,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需要的手段是不同的。
例如在课文《琵琶行》教学中,在故事发生的时代,琵琶女的故事是值得同情的,是人们唏嘘感叹的对象,同时弹奏琵琶的高超技术也是人们所欣赏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趋近成熟,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看出琵琶女性格的软弱、不懂人情世故等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才会导致琵琶女的悲惨境遇,而有的学生指责琵琶女的做法不够周全,既然“嫁作商人妇”,就不应当出来卖艺,为过路人演奏。学生对课文个性鲜明甚至嘲讽辛辣的点评都是允许并且可以理解的。
在“同课异构”教学中,课程内容是骨架,是整体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语文课程的主导,而课程的结构设计是语文课的“灵魂”,相同的骨架因为有了不同的灵魂和精髓而有了不同的含义,这就是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中心释义。
二、教学中对“同课异构”的几点认识
1. 同课异构模式能够彰显教师风格、刺激教学体制改革
不同的教师,教学模式和风格也存在很大的区别,教师在教学环节利用同课异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化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和长处,教师必须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与不同,把握住共性、利用好不同。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全文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字字珠玑,将汉乐府名曲演绎得跌宕起伏、富有感染力,因此不同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例如有的教师将《琵琶行》上成朗读课,课前有背景铺垫,课中配乐朗读,分角色,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读出节奏,读出重音,告诉学生读诗歌简单化处理有“三招”,可赶上播音员:第一招配乐;第二招读出重音;第三招读出感情。有的教师把本诗改编成歌曲,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歌词中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情感,而有的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将文章内容改编成话剧,设计出不同的角色,鼓励学生演绎一场别开生面的情景剧,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教学环境中体会到了更深层次的感情和境界,拓宽思维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2. 同课异构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包容、个性与理解
在教师运用同课异构方法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筛选与分析,设计推理出最为合适和科学的教学策略,开发出紧跟时代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这种多视角、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推敲,允许学生之间存在最大化的差异性,而正是这种差异性才使得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最为灵活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刺激自身思维的个性化发展。这种差异性,可以是对课文重点的倾向不同,也可以是对学生授课手段的不同。
例如在讲解《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民俗特色来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和介绍。不同地域的学生在接触当地的古民居的同时,对其他地域的建筑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建筑和对中国文化也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就是利用相同的教材内容而采取不同的课程构架。
3. 同课异构能够反映人性化教学理念
一切课程的展开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与重心,是教师进行教学体制改革和设计的根本对象,传统的“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师开展的任何形式的“同课异构”教学模式都是以学生作为骨架,将学生的需求与诉求放在第一位,最充分地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性化教学的理念。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受教育背景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遗传因素以及家庭氛围的不同,对于课文的理解与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了同课异构教学手段的存在是必要而且必须的,学生在差异性的教学中体会到了被重视的感觉,因而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大大激发,学习效率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庄子的《逍遥游》,教师在讲解这堂课时应当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进行框架设计,比如就庄子的生活态度开展辩论会等等,学生在彼此不同的意见交流中自身思维也会得到拓展,而当学生的观点一致时,教师可以列举出不同的观点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思想和思维境界。
总的来说,同课异构是一种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手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基于这种教学方法的课程设计是符合当今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与需求的,而教师在这种多元化、多维度化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教学体制和风格也会随之发生变革,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开阔学生视野的必经之路。
9.观雪有感高中作文600字 篇九
早晨醒来,从宾馆的窗户往外看。窗户模糊不清,妈妈说,这是在温度到达零下的时候才会结的霜。我一听,飞速穿好衣服,像小鸟一样奔向这一片雪的天地。
我悄然捧起一片正在坠落的小雪花,它和想象中的雪花不一样。我一直以为雪花是六边形的,现在低头看看手中的小雪花,它不是六边形的,是一片一片的,像羽毛,像蒲公英。可是还没等我欣赏够它,它就悄悄的在我的手心中融化了。
我们要学习雪花的品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把自己的功绩献给国家!
我和爸爸妈妈千里迢迢的来到内蒙古,就是为了亲眼目睹雪的美丽。
走出宾馆大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让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外面的雪真美啊,真是名不虚传!雪很白,好似哪个调皮的小孩用蜡笔涂出来的;雪很深,一脚踩下去,能没过小腿。近处,许多清洁工拿着扫把,在公路上费力地扫雪,时不时有一辆扫雪车开过。许多小孩在路边帮大人铲雪,铲完的雪就成了他们的玩具。堆雪人,打雪仗……街上顿时热闹一片,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几丝温暖。街旁的树上也挂上了“白丝带”,一块一块的。我走近一碰,树上的雪就星星点点的掉下来。这一碰,像触动了机关,天上也飘起雪来。从一片,到三片,再到漫天雪花。一阵风吹来,这些雪花就如棉絮般随风飘散。雪花们调皮极了,一会儿在空中跳舞,一会儿在空中翻滚,我想它们一定很快乐吧!
10.鲁迅作品有感1200字高中 篇十
他就是《鲁迅全集》所描述的文学巨将——鲁迅。在他的作品里,在白纸黑字中,他就如同一位战士,以笔作枪,痛戳敌人的毒手,撕开伪善的面纱。国民党草菅人命、卖官鬻爵、鱼肉百姓的官员,啼饥号寒、麻木不仁的百姓,被残害冤狱、无端杀戮的共产党员,在书中留下了泛黑的字体。旁敲侧击的笔法,留下了罪恶的铁证。读罢,不由得义愤填膺,叹垂不已。这正是“鲁迅文学”的号召力。
回过头来,国民党的连连败退,最终到只能固守海岛,原因不正是在书中吗?古有曰:民心亦水,亦可载舟,亦可覆舟。国军滥杀无辜,其后果不言而喻,若同鲁迅,若同共产党派,真不知会何兴旺。
11.有感于岳母看病 篇十一
岳母今年72岁。她前些天偶感风寒,高烧不退,咳嗽不止。于是,岳父急了,深更半夜地将我们叫去。看岳母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又被高热烧得发着呓语,我们不敢再耽搁时间,急忙将岳母送进了医院。
医院急诊室里的病人很多。有一位患者生命垂危。他的儿子一边高举输液瓶,一边焦虑地瞅着昏迷中的父亲。有一位老年患者,大概患了严重的肺气肿,她一边吸着氧,一边剧烈地咳嗽。还有一位男性老人,看来是患了半身不遂,他的女儿正为父亲擦洗身下的尿液。触景生情,看了这样的场面真让人感慨万千!我想,这些老人在年轻的时候,肯定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地风华正茂,尽展生命的活力。可谁能想到岁月竟是这般无情地催人渐老,他们竟到了久卧病榻、让儿女伺候的地步!
我的岳母有6个儿女。岳母住院的那天晚上,由于有的儿女在外地,有的儿女联系不上,只有2个女儿和女婿应召急速赶来。"养儿千日,用儿一时",见到了我们,岳父岳母的心才略感踏实。由于医院没有床位,只能在急诊室里治疗岳母的病。岳母的身子很沉,又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骨关节早已僵化变形。为岳母输完一瓶液体要五六个小时。这期间,岳母上卫生间就成了一件大愁事。每当此时,我的爱人--岳母的大女儿要举着输液瓶,我和妹夫要吃力地架着岳母。等一步几寸地好不容易挪到卫生间,岳母已尿湿了裤子。熬到后半夜,岳母打起了瞌睡。她的女儿则一会儿瞅瞅输液管,一会儿给母亲盖盖棉衣,看来,她是彻夜不能眠了。我和妹夫则坐在医院楼道中的座椅上,开始还能闲聊,后来便有些睡意朦胧了。当岳母输完液,我们将岳母送回家时,天边已露出了启明星。我的妻子请了假,继续照料母亲。我则匆匆赶往单位,没顾得上吃早饭,就在椅子上昏睡了几个小时。事后,我对妻子说:"岳母有6个儿女,有病的时候,有的儿女却承担不了照料老人的责任。尽责任的,也仅仅一个晚上,便各个疲惫不堪,没了精神。而我们这一代,只有一二个孩子,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当我们动弹不了的时候,又怎么能指望上他们呢?"妻无奈地摊开双手,说:"老伴老伴,老来伴,靠老伴呗。"
我的岳母是位退休工人,退休费每月只有六七百元。岳母是位勤俭惯了的人。她不允许无人的屋亮着灯。水龙头漏水,她要用盆小心地接着,一天下来,也就是积蓄个半盆水。这样的老人,在面对医治疾病的大笔花费时,难免不心痛,难免不忧虑。有几次,她竟要拔掉输液针,说什么也不输液了。我半开玩笑地对岳母说:"妈,这针您可不能拔,药液可不似水,一滴药液要比您节约一盆水的价钱还贵!"说得岳母哑口无言,只是眼巴巴地瞅着药瓶中的药水,像是有些琢磨不开:"这药水怎么这么贵?"说来也许让人不信,岳母仅仅输了两次液,竟花了1500多元的医药费。若是住上十天八天的医院,还不花上万八的?其实,医院并没有虚开药费,只是药的身价太高而已。现在的医院给患者用药,一般很难再用"物美价廉"的青霉素一类,而是动辄即上这"星"那"星"之类的新药,那药费能不攀高吓人吗?我想,医院面对的绝大多数患者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有限的工资收入还要交水电费、房费,还要穿衣和吃饭,除了这些开支,所剩也就无几了。更何况七八十岁的老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工资收入,他们的生存全靠儿女的赡养和政府的救济。因此,面对他们,医院不要光想着创收,还要想想群众是否能够承担得起昂贵的医药费。更不要以为来医院看病的都是大款,用多昂贵的药他都不会皱眉头。
12.高中有感 篇十二
我校属于农村中学, 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生源差, 基础差;教学时间不足, 教材内容多, 考试成绩不好等等。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严重,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明显的提高, 同时, 我校任高中英语的教师大多是青年教师, 教师经验不丰富, 如何更好的做好我校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实践与各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相结合, 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结合本次报告和自己的点滴体会谈几点拙见, 以供同仁商讨。
一、进一步发挥教研组, 备课组功能, 协同作战
继续坚持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示范、听课、评课, 形成共同的问题意识, 问题探究;加强各备课组联系合作, 由教研组作桥梁, 集中组内力量, 沟通交流指导选修课的制定 (目标、内容、教材、学分认定) 等;以备课组为单位,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进行信息交流, 资源共享;重点加强研究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变化, 善于优化整合信息, 把握教改航向和尺度;协调调动各备课组力量, 跨组备课阅卷, 合作组织举行各种学生课外活动。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策划者──教师自身的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是学生的示范者, 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导向”的作用。因此, 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必然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新科技的出现与运用, 英语语言也在发展变化。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巩固专业知识, 感受时代信息, 接受新知识。在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能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以科学研究者的角色去观察和研究发现最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 随时反思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适时调整, 使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统一,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目标。
三、了解研究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
我校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晚, 基础不好。作为高一年级的英语教师, 尤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比如有的孩子小学学了一点英语, 有的又没有学, 高一的学生有的甚至初中的英语教材都没有上完。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首先要做好小学到初一, 初中到高中的英语学科的衔接与过渡教学, 了解学生学过什么, 现在要学什么, 怎么学习等问题。衔接过渡的工作作好了, 才能顺利的进行以后的教学工作, 所以教师在课前课后要研究学生, 课堂上更要关注学生,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理论联系实际, 求实效, 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1、亲和力。
农村中学的学生基础差, 我们不能讽刺挖苦学生, 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 既要正视现实, 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保护学生的自尊, 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 对待学生应该保持民主、热情、关爱、宽容的心态, 消除学生的敬畏心理和胆怯感。用名人轶事, 滴水穿石来鼓励学生勤奋苦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 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课堂上运用微笑教学, 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会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亲和力的强弱, 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它包含了教师的品德、资历、才能、情感以及个人的人格魅力等因素。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当教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时, 就会对学生产生自然性影响力, 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 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的语言。
英语课堂上教师教学语言要丰富有趣, 通俗易懂, 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果学生未达到一定水平, 盲目追求全英语课堂教学, 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教师讲得热烈, 学生不来气, 云里雾里坐飞机。如果我们英汉结合, 偶尔穿插一些笑话、幽默, 课堂就会生动有趣, 学生乐学。因此, 课堂语言的使用要适当使用母语, 从英汉交叉, 到全英语教学。一定要切合实际, 循序渐进, 让学生能接受, 又有所提高, 要讲求实效。
3、新理念, 新教法。
在教学法百花齐放的情况下, 有的教师以“不变应万变”, 死守“讲、读、译、背”的老方法, 有的则一味追求新教法, 又没吃透, 使得一课堂成了花架子, 空架子, 中看不中用。一种优秀的教学法是针对一定的教学实际而探索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但不一定完全适合你的实际。翻译法、交际法、情景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等等, 它们都各有所侧重, 各有所长。因此, 对于各种教法, 我们要采用“拿来主义”, 取长补短, 融合使用。
4、精选练习。
13.高中读《百年孤独》有感推荐 篇十三
此书以梅尔基亚德斯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友情及家族历代对羊皮卷的破译为暗线。最终奥雷里亚诺破译出——“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而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也随之永远都不会在大地上出现了。
尼采说过,孤独者有三种状态:神灵,野兽与哲学家。一个充实自立,一个桀骜不驯,而另一个则是两者的中和体。这三态完美的概述了家族百年间所经受过的全部孤独,如果乌尔苏拉是那个灵神般的存在,那么阿尔卡迪奥则映射的则是那个野兽。最终哲学家代表大多数的族人,奥雷里亚诺上校则是其中的异子。奥雷里亚诺上校一生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开枪自杀后却奇迹还生。戎马一生却在迟暮失去了青年时的激情,开始质疑一生得以支持奋斗的信仰。最终同政府签订和约,年老归家,每日炼金制得小金鱼,每天做两条,达到25条后便放到坩埚里熔化,重新再做,与父亲一样过着与世隔绝的孤独生活,一直到死。他在孤独中奋发,因信仰而斗争;他桀骜不驯,企图挣扎那种宿命的孤独;他充实自立,凭借与生俱来的才华领导自由党去追求他们自己的信仰,可最终也只能在否定与自我否定中终结。他渴望抛开孤独,可他永远也离不开那早已注定的孤独,他可以做的也许只能是在孤独中保持高傲——他生而孤傲。
14.读《礼记·大学》高中生有感 篇十四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闲暇之余,游弋其间,细细品读。感悟人生,于物欲横流、亲情疏远、道德偏失之今日,不失为国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的一剂良方猛药。借老师的安排,重拾四书之《大学》,于自身之修养是一次很好的锤炼。《大学》为四书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宋朝的朱熹把《大学》的原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经是曾子记录的孔子的原话,传是曾子学生记录下来的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开篇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通篇文辞简约,条理清晰,内涵深刻,对我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实用的指导好处。
在《大学》中阐述的八个方面中,我对于诚意感受颇深。升入大学,我应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迷茫彷徨,我不知所措。而那时我就告诉自己:不用害怕,以诚意待人就好,做最真实的自己。在大学里,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都是以诚心诚意之心。怀着诚意之心我交到一群好朋友。诚意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厚;诚意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诚意是鲜花,送之人手有余香。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忙;一颗充满戒备关掉的门多么需要诚意这把钥匙打开呀!诚意让我拥有很多。读完《大学》后,我更坚信诚意会让我在人生道路上更加成功。
在书中看到这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这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难以言状的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突出表现,终日思索成功要诀而不得其门,于是就抱怨这抱怨那的,丝毫不审视自己。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明确一个跃之能及的志向目标,持续一颗平常心,做事思虑周详,坚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终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半途而废,不断努力去探索去钻研,从而认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不断努力,便能使自己更加优秀,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只有自己去努力,坚持,沉下心去拼,那属于你的就不会错过。(莫青凤)
15.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十五
一、道士塔
这是一个关于敦煌石窟的罪人———道士王圆箓的故事。
把所有的罪责全部归咎于他, 终究不是那么心安理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在晚清黑暗的统治下, 政府没有能力保存敦煌石窟里那些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主管官吏所关心的, 只不过是不菲的运费, 或者是取出几件, 在官场上礼尚往来。即使运抵京城, 也在运送的途中或被随意地捆扎糟践, 或被沿途的官员们伸进去的手抢得七零八落。至于看管洞窟的王道士, 更不要指望他懂得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一桶石灰, 一只草刷, 在他“认真”地粉刷后, 唐代的笑容, 宋代的衣冠, 都成了一片“亮堂”的惨白。在惨白的洞窟中, 中座的塑雕显得过分惹眼, 于是几锤下去, “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 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被王道士堆塑起来的天师和灵官, 像顽童堆的雪人, 总算有个鼻子和手脚, 总算也能稳稳坐住。幸亏王道士在计算了石灰的价钱后“达观”地停了手, 否则敦煌的石窟, 不知又要面临怎样的“灭顶之灾”。
然而愚昧的事情不止于此。几块银元, 一点随身的商品, 几乎等价于“两枚针换一只鸡, 一颗钮扣换一篮青菜”的交易便让外国的探险家们轻松地从王道士手里换走了一车又一车的经卷和雕塑。预先想好的说辞和攻伐都成了多余, 只要说自己是来中国取经的“洋唐僧”, 王道士便会爽快地开门, 恭敬虔诚的中国农民还频频点头、深深鞠躬, 尊称着“司大人讳代诺”、“贝大人讳希和”, 送出一程又一程。在世界的东方, 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我们忍不住想与余秋雨先生一起抗争, 最终却也不免随他一起大哭一场。
不知先生在大哭一场的时候, 是否可曾想起过“穷途之哭”的阮籍。诚然, 我们曾因为那半个世纪的耻辱而积贫积弱, 但如今, 我们已经告别了那个黑暗的时代, 我们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文化, 我们已经看到了愿意挺身而出的知识分子, 我们更可以用实力证明, 我们对敦煌文献的研究可以达到世界最高的学术水平!
然而历史的车轮毕竟不会回转。决胜负于城下又如何?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又如何?沙漠里的车队早已远逝, 在一句“我好恨”的呐喊后, 满腔沸腾的热血终究还是化作了老泪纵横。
念及此, 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油然而生。作者的豪迈纵然于文字间力透纸背, 对时空的悲怆和兴衰的悯然感却也随之渗透出来。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总是有种意味隽永的魅力。几处对比的运用, 于无声处, 却能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欧洲探险家们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之时, 中国官员的客厅里, 也正茶香缕缕;在瑰丽壮美的敦煌石窟群中, 那几个被王道士粉刷过的洞窟里, 惨白的墙壁和惨白的怪像显得格外刺目。尤其在行文之末, 作者以这样一句看似平静的话语结束了全文———“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 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 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曾经的屈辱随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已经被深埋在了塔下, 然而那些看不见的屈辱, 却要用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奋斗来弥补。且不论那些走过圆寂塔前的专家们是否曾在心中向王道士大声宣告过一代耻辱的终结, 但大音希声, 从他们走过的脚步中, 我们分明听到了, 那种坚定的力量响起在心里的声音。
二、白发苏州
“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面对沧桑了两千五百年的苏州, 不知王蒙先生在抒发感慨的同时, 心中涌动着的是怎样的情怀。是的, 苏州已经太老, 老得一提起他的名字, 便使人联想起斜倚日暮, 静看云卷云舒;老得一说起他的年龄, 便足以让那些庆祝二百周年纪念的后生们瞠目结舌。
入夜, 苏州人穿过2500年的街道, 回到家里, 观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庆的电视转播。窗外, 古城门藤葛垂垂, 虎丘塔隐入夜空。
苏州在清理河道, 说要变成东方的威尼斯。而这些河道船楫如梭的时候, 威尼斯还是荒原一片。或许观看电视的人们, 心里羡慕着这些国家高度的现代化;但我宁愿相信, 苏州这座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却愿意守护这一方宁静与恬淡, 沉淀下浮躁了千百年的喧嚣。
余秋雨先生在阐述苏州“金陵王气”的缺失时说道:“这里没有森然殿阙, 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 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 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这里的流水太清, 这里的桃花太艳, 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 这里的女人太俏, 这里的茶馆太多, 这里的书肆太密, 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 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 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沙哑的喉音。”
我一直将这段文字奉为描写苏州自然以及人文风貌的圭臬, 也着实佩服先生的生花妙笔和洞若观火的观察力。但与先生相比, 我却宁愿将苏州这些独一无二的特点看作它最为珍贵的长处。虽然从未到过苏州, 但脑海中总有一些断断续续的画面, 权当作是我心目中的人间天堂;甚至生怕有朝一日真的“眼见为实”, 便会停下苏州在我心中趋于完美的脚步。古色古香的茶馆里, 檀木的香气随着缕缕的茶香共同袅袅, 斜倚的茶客品一缕齿间荡漾的芬芳, 顿时便有了与夕阳晚照同样醺然的醉意;身着掐牙窄裉旗袍的弹唱女子想必是有着古典精致的面庞, 吴歌吴语的珠圆玉润赋予弹词历久弥新的魅力;撑着油纸伞, 独自彳亍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纵然逢不见一个丁香一般的姑娘, 但两侧高高的墙檐下, 雨珠在墙角笑出的水花, 也必是结着丁香一般的芬芳;更不消说那斜风细雨中的蓑衣、金色河塘畔的垂柳, 使人一想起苏州, 心头便涌起微醺的感觉。真的, 你轻轻地念着这两个字———苏州, 从圆起的唇间飘出的, 也是融融的暖意。
若只用一个字来形容苏州, 我想那应该是“柔”:柔和的斜风细雨, 柔情的江南女子, 柔美的诗词华赋。提起苏州, 总会有才子佳人的传说在人们心中潜滋暗长, 苏州的柔情便在那些青砖石道上悄悄地蔓延了两千五百年。不知是否是历代文人骚客的汇聚而开苏州一代婉约之风的滥觞, 抑或是由于星罗棋布的湖泊、河汊和水网将全部的柔情与沉静注进了这吴侬软语之乡?古老的苏州不语, 只注视着眼前迎来送往的游客, 带着沧桑了千年的微笑。
然而, 柔弱并不是苏州的代名词, 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的义举, 苏州全城百姓的抗争, 使整整一部中国史都对苏州人另眼相看。时人盛赞五位普通苏州百姓的义举:“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素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苏州百姓的抗争精神令世人惊叹, 无怪乎张浦发出“凡四方之士,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斯固百世之遇也”的感慨, 死生之大, 亦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发其志士之悲”。但苏州不事张扬, 不慕煊赫。“正当朝野上下齐向京城欢呼谢恩的时候, 苏州人只把五位抗争时被杀的普通市民, 立了墓碑, 葬在虎丘山脚下, 让他们安享山色和夕阳。”山峦依旧, 流水依旧, 唯有“夜深还过女墙”的淮水东边月, 见证着苏州千年的参差与坎坷。
……
我突然有点害怕, 怕哪个门庭突然打开, 涌出来几个人:再是长髯老者, 我会既满意又悲凉;若是时髦青年, 我会既高兴又不无遗憾。
我于是也随着先生迷惘且怅然。坚守着魏晋风骨抑或是老庄之道的苏州, 面对着崭新的浪潮, 是否还能安居于世界的一隅?老冉冉其将至兮, 苏州的古朴是否还能经得起新时代的胎动?但古风余韵已被狭窄成一个江南、一个苏州, 我固然有心一袭青衫布褂而隐居于此, 却终将流于虚妄的结局。余秋雨先生曾警觉而自诘, 何以二十来岁便产生如此暮气的归隐之想?我如今站在先生的回望之处, 却宁愿步先生的后尘, 只为那些曾经“鸡犬之声相闻”的田园与村落, 只为那些已经远去的羽扇纶巾、指点山河, 只为那些醇酒般的茶香、那些吴侬软语的浅斟低唱……
何去何从, 我不知道, 在苏州苍苍的白发里, 我们是否还忍见那些旧貌中隐约的“新颜”?
16.登山有感两题 篇十六
登山登掉“将军肚”
45岁时,从远洋转业到新闻单位当记者,两年不到,没长别的见识,倒是整天在外屹吃喝喝,肚子见长,从自认为是标准体形的我一下子变成了大腹便便的“腐败”相。弯腰系鞋带直喘粗气,到老乡家再也不能坐在炕上屈膝长谈了。你说,这能怪谁,老伴让我早起锻炼锻炼,我嘴里答应挺好的,可到了早晨,就是起不来。你说一天到晚在外边采访、吃饭,晚上还要爬格子,贪睡就是必然的事了。
后来,一线记者一律换成年轻人,我有时间开始尝试锻炼了,还做着年轻时在大学校园长跑的美梦,可毕竟岁月不饶人,一身肥膘加上“将军肚”,只能看着那些年轻人从我身边擦肩而过。我只好绕着广场走,时间一长,这种走法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广场人多,走不起来,二是遇到熟人一聊天,又没走成。后来,我发现不少人,特别是离退休人员都去登山,登山少吃药,好处自己知道,坚持了1年,“将军肚”下去了,加上科学控制饮食,80公斤的体重一下子减了 10公斤。
登山登掉失眠症
登山锻炼我只坚持了一年,自我感觉年轻了不少。以后买电脑写作、上网,工作没有节制,搞创作来了灵感,有时要熬到凌晨两三点钟,生活节奏被打乱,曾一度失眠,严重时白天迷迷糊糊,但一躺下又没睡意,有时一夜都睡不好。严重影响了我的创作计划和作品产量。药没少吃,医生没少看,效果都不大。小城三家医院,院长都是我过去的采访对象,他们都劝我暂时停笔去大自然中锻炼,肯定比吃药来得快。
我市有座西山,山上山下 20年前全市义务植树栽的松柏早巳绿树成荫,海拔不过四五百米高,离我的住处不过五六公里远,我首选的运动项目还是登山。这时,我刚刚过了50岁的生日,几年没登山了,原来的羊肠小道已被人踏宽了。登山的人群中也再不全是离退休的老人了,不少中年人、青年人都加入了登山的行列。他们有的是结伴来的,有的是夫妻二人同来的。再看那些老太太们,有的都是上上下下走了二三回了,仍然精神焕发。想想这几年,我真不该放弃登山。
17.读文化苦旅有感高中1000字 篇十七
那个时候我还把“西泠”读作“西冷”,自然对一家小小的古董店没什么兴趣。但是时间一点一点延长,那时的我大概也不会想到,在几年后一个“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的日子里,我还是去找了这家不明存在的古董店。
这几年里我对于古董店总是有莫名的执念。大概是对那些历史沉淀的东西有莫名的好感。博物馆里的只能称作文物,它们被安静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地方,每天面对几盏灯,面对几拨人。古董店里的呢,应该算古董,不论真假,它们的陈列,都是故事。
可能这就是古董吸引我的原因,也是那家神秘古董店吸引我的原因。
当我终于乘上去往西泠印社的公交车,在西湖边某条道路上穿行的时候,我突然万分庆幸这次心血来潮。
作为一个杭州人,我对西湖却并没有特别熟识的感觉。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湖,它有著名十景,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杭州的骄傲。小时候来过几次,观赏游玩,大概只记得当时的豆腐干挺好吃。
所以,当我独自来到湖边,难得清冷的公车载着我东奔西走的时候,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看看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西湖。
杭州这座城应该最爱梧桐。
特别要是法国梧桐,高大魁梧,所以愿意将梧桐成片的栽在西湖边。其间还夹杂了些柳树的影子,初春的柳枝刚发新芽,弱柳扶风大概就是这种姿态。这就显得梧桐更伟岸了些,扭曲的树干,偌大的荫蔽。尽管市树是香樟,但杭州爱梧桐不无道理,因为这也是生命,自然的生命,梧桐比香樟更随意,更铺张。
西泠印社确实没有公车上冷清,反而很热闹。大多数人应该就是因为“天下第一名社”这个称号慕名而来。进门就是一棵巨大的香樟。根须蜿蜒地狰狞,树干爬满了青苔,铺天盖地的绿荫毫不掩饰枝叶的放肆。游人只能惊叹了。
西泠印社的大名用冷绿色刻在一石碑上,旁边是一簇春天的红花,开得正好。身后就是一座丘陵。上山的石阶没有刻意修平整,反倒是像乱石堆成的台阶。昨夜下的雨湿冷着,更显得小路湿滑难走。我只得小心翼翼地走,小心翼翼看着路,小心翼翼地发现了山路上各种植物,被雨珠打得苍翠苍翠,傲然立着。我还期望着山上是不是有一个很隐秘的地方藏着传说中的古董店。可惜只有几个亭子,几个石凳,一个满是锦鲤的水塘,和一座意味深远的塔。
我坐在西湖的长椅上,喝着水,看着面前的湖与树。
西泠印社同西湖一样。目光所到之处,除了游人,要么是树,要么是水。它们比我们更清楚自然的意义。连神话传说里亦仙亦妖的白蛇,都是生于水,隐于山水环绕的雷峰塔。
放下水瓶,翻开手上的《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说:“这一来,杭州就呈现出了一个贯通千年的人文宣言。”孤山这个地方,像西湖中的一个小岛,西泠挑了一个很好的地方建立社址。亦山亦水,亦孤亦环。
马可·波罗如此大力赞扬一个城市,当然有他自己的道理。现在我们回想起他至高的评价,仍会觉得名副其实。
杭州的美,大多是集中在了西湖。而西湖的美,全然是这些山山水水,树树花花。苏轼与白居易比我们更早懂得了西湖的美在何处,于是他们竭尽全力浚河道,清藻荇,治湖水。这才有了后来的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比其它地方更明白自然对于我们的意义。
这是一个只属于杭州的宣言。
“宣言的内容,很复杂,又很简单: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春天的西湖水荡漾着,湖旁低垂的迎春花黄艳艳的,映着水中的倒影。法国梧桐还是那么魁伟,密密的青苔攀附着粗糙的树干,出奇的安静。这就是春水道梧桐。我们需知,在自然面前的我们,何其渺小。而自然的美丽,又何其伟大。
我捧着书突然笑了。我想我已经找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古董店。
西湖之美就是杭州的古董,自然之美就是西湖的古董。
【高中有感】推荐阅读:
高中读红岩有感10-27
高中读《西厢记》有感07-19
读劝学有感的高中作文11-14
高中观开学第一课有感06-10
高中生读《海上钢琴师》有感10-14
高中生读《野性的呼唤》有感12-07
高中学生观全国抗疫表彰会有感10-17
高中生感恩节作文500字:搏击人生――读《怀揣感恩的心》有感12-14
读散文有感06-10
观有感作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