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13篇)
1.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一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遇到的问题及
对策
高等学校历来是统一战线各方面人才的源头,是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的摇篮。多年来,高校不仅为学校内部培养了一批党外干部担任校(院)系领导职务,而且还为地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司法机关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党外干部,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学校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出现不少新情况,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及时研究和思考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并探求相应的对策,对于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把新形势下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择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是大有裨益的。
目前,高校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主要包括:一是高校内部普遍开展新一轮管理体制改革,机构精减,领导干部职数紧缩,给党外干部选拔工作这个“软指标”带来新问题。二是实施合并办学后,干部“超员”现象突出,客观上使安排党外干部工作又遇到了新的困难。三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公平竞争上岗、招标聘任等选拔干部形式的推开,给党外干部选拔工作带来新的矛盾。四是党外知识分子观念上和价值取向出现变化,亦给党外干部选拔工作造成一定困难。五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给党外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工作带来新的难度。六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对
党外干部任职的综合素质、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新情况,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必须从提高认识入手,不断强化政治责任意识,为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奠定思想基础。高校党委和组织、统战部门以及所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善于着眼于从政治、政策的高度上看问题。具体地讲,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坚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意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选拔党外干部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保证基本政治制度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二是强化党外有人才的意识。要切实纠正克服目前在党内存在的“优秀分子都入党,党外没有人才”、“职数那么少,中共党员都用不过来,哪有位子安排党外人士”、“党外人士缺乏经验,干部难选”等片面、保守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党外人才观。三是强化党外干部同样是党的干部的意识。选拔任用党外干部历来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无论党员干部和还是党外干部,在选拔任用的条件标准上,选拔任用的工作程序上,党对干部的总体要求上,以及干部的责权利等方面都是相同的,绝无两样。因此,党外干部一样是党的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采取包括政策导向在内的必要措施,使党外干部的“无指标、软任务”变成“硬性规定,”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台阶。高校选拔党外干部,既要靠上级政策规定来保证,也要靠单位工作上的积极主动。针对目前高校党外干部存在着比例差异性、不平衡性明显的状况,从上级主管部门来讲,对高校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应有一个大体的、参考性的要求,使高校这项一直处于“无指标、软任务”的工
作逐步向规范化,“刚性化”方向迈进。从高校自身来讲,应结合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三定”工作,对党外干部的职数作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在选拔标准上,应坚持先进性与代表性的统一,做到既按标准选拔,不降格以求,又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德才兼备,注重成绩,注意体现出统一战线在人事安排方面的特色。对党外干部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应暂时留出位置,其职数不得占用。同时,考虑到党外干部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年龄和任职资历应适当放宽一些。在选拔的具体方法上,亦应与选拔中共党员干部略有区别,以公开选拔和组织推荐、党委
讨论决定相结合。这样,才能积极稳妥地做好这一工作。
三、抓源头、抓基础、抓规划,集蓄和储备一批层次高、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后备干部名单。选拔党外干部,必须要善于从基础抓起,从第一线抓起,在目标规划上做文章。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规划,这样工作就能上轨道,有规范性。工作规划要具体实在,有可操作性,哪些部门和单位需要安排党外干部,已经安排了多少,缺多少,什么时间配备,怎样分步实施,都应当有很明确的要求。二要物色、建立一批后备干部队伍名单,努力形成一批层次高、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基本上可以满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的、跨世纪的党外后备干部人员名单。要克服选拔党外干部的范围狭窄的问题,扩大识人选才渠道,不能等到党外知识分子自身具备条件之后,才能进入培养选拔的视野。特别是对处在第一线中青年、有发展潜力的党外知识分子,要历史地、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对他们要看本质、看主流,而不应以一般的缺点和个人性格、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来苛求。三要认真贯彻上级的有关政策规定,统筹安排,合理分流,有意识地保留一部分优秀分子留在党外,以保证有充足的党外干部后备来源。
四、加大力度切实做好培养工作,为党外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条件。首先,要以提高政治素质为着力点,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如办班培训、送出去学习等,提高党外人士政治上的坚定性,这是培养党外干部的政治前提,也是与中共合作共事的政治基础。其次,党组织要多为党外干部创造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积累工作经验。尤其要对那些青年“苗子”及时铺舍必要的台阶,让他们早得到锻炼提高,早进入角色,力避到需要时因职级低、任职跨度大而无法安排使用。第三,要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加强对纳入视线的后备培养人选的教育、引导工作,力争早日使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还应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如定期谈话制度,联系交友制度,跟踪考核制度等,加强对党外后备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促使其尽快成熟成长。要加强对党外后备干部的宣传工作,树立优秀党外人士的良好形象,努力让本单位乃至社会上更多的人认识他们、了解他们、认可他们。
五、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把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落到实处。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委重视,加强领导,组织、统战工作部门互相支持、通力合作。因此,作为党委参谋和助手的“两部门”都要从党的事业的大局出发,从坚持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着眼,主动加强互相协调与合作。由于党外知识分子是统战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象,而党外知识分子又是党外干部的源头,要利用自身优势,在做好物色发现、加强培养、定期考核、提出建议等前期工作,组织部门作为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党外干部的考察、安排和使用工作。因此,尤其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象抓党内干部队伍建设一样抓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识。组织部门要为一部分优秀分子留在党外提供方便,多做协调工作。平时,统战部门应主动就党外干部后备人员的有关情况及时向组织部门通气,而组织部门在确定党外干部考察对象名单时,应充分听取统战部门的意见、建议.
2.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二
新形势是指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的大环境。在此环境下, 针对高校学生干部需要在工作中具有更高的标准并创造出新的道德工作理念及概念, 在活动工作中逐渐形成一套全面积极的自我管理模式, 对建立满意度进行反馈和补充, 这是当今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加强培养, 充分体现其作用及地位的一种趋势。学生干部在从事学生工作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带领引导作用
高校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干部队伍在各自例会的的时候, 部长及副部长除了引导传授新生部员组织进行活动的方法外, 并且会帮助新生部员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 让他们既能在工作活动中锻炼自己, 又能在学习方面成为班级里的佼佼者。在新生日常生活中, 学生干部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指引着新生如何应对并处理困难, 充分发挥带领引导作用, 真正用自己的思想、行为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
(二) 组织管理作用
学生会首先是一个学生组织, 它在党委的领导下、团委指导下, 发挥组织管理作用, 为同学服务。由于我院学科设置较多, 学生人数较多, 所以为了积极配合党委团委的课外管理学生学习工作活动, 我们把工作重心是抓好同学的上课效率, 并辅加丰富多彩活动。
(三) 发挥榜样表率作用
学生干部自身的威信不是通过职务和权力树立的, 而是通过自身素质及行为表现真正成为同学们的榜样。首先在学习上, 大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 学习是根本, 一切出色的工作都建立在充分完成学习的基础上, 尤其是学生干部更要注重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其次在生活上, 学生干部也要懂得节俭, 不可开奢侈浪费之风, 同时要帮助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最后在工作上, 作为学生干部可能在很多时候都要牺牲课余时间, 在别人学习时, 你可能在工作;在别人休息时, 你可能在学习, 但是这些时间的牺牲换回的是你能力的提高。
二、建立普通学生对学生干部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基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及活动中应体现的作用和地位, 结合高校学生干部特点, 建立了普通学生对学生干部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一) 可感知性
可感知性是指学生干部在组织工作活动的中, 利用学院具有的硬件设备, 以良好的外在形象为广大学生进行服务和积极影响的一种形式。当然, 这必然不能缺少学生干部在活动前准备的精密计划以及对学院硬件设备利用的充分性。而刚进入学生组织的同学还要进行长期的培训, 包括活动所用设备的采用, 面对参与活动同学的服务态度以及活动时的着装要求。最终目的是使活动圆满完成, 是学生干部具有胜任他人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二) 可靠性
结合高校学生组织中从事活动的经历中, 可靠性应从二个方面去探究:1) 学生干部组织自身是可靠的。也就是说, 在学生组织建立后, 学生组织中的部门结构及部门成员不能随意变动。例如, 我院本来属于学生会组织的心理协会部门, 再没有通知其他学院学生会团体的情况下, 独立于我院学生会, 导致在举行全校性质的心理相关活动中, 组织者往往会通知学生会, 而不是心理协会部门。这对于学校组织来说, 心协部门的不可靠性就体现出来了。2) 学生干部在活动期间向老师及同学承诺的事情能准时有效地完成。例如, 老师要求学生会及团委成员在举行优秀学生颁奖大会前, 准备好获奖名单及奖品, 通知获奖人员到场时间。但是在颁奖活动开始时, 可能会出现获奖名单少人活多人的现象。这对于老师来说, 就造成了学生干部的不可靠性。相反, 例如外联部在举行“学生节”前期, 做了大量的宣传海报, 在外联部的长期准备下, 活动如期举行, 并圆满完成。这相对于参与活动者, 就体现了外联部学生干部的可靠性。
(三) 保证性
可靠性是从学生干部的自身内部要求出发的, 而保证性是从老师学生的角度出发的, 两个单向的性质构成了双方双向的信赖需求。保证性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1) 学生干部是值得老师学生信赖的, 这种信赖体现在日常活动中。学生干部组织的大大小小的活动, 当符合老师的标准并让学生感受活动的积极意义性和可行性时这种保证就在体现出来了。2) 学生干部可以从学院得到适当支持, 从而在进行活动中满足质和量的要求, 让学生更加满意, 这种支持包括活动经费和场地的批准。
(四) 移情性
考察学生干部的移情性指标, 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 作为高校的学生干部, 不仅要在活动中起到模范作用, 在学习方面, 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优势。在举行活动前,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及组织活动者自身的学习时间问题, 不能和学习冲突, 应以学习为重。另一方面, 学生干部能很好的理解广大学生的需求, 根据需求举办相应的活动, 是活动既火爆, 有充满积极地意义。
(五) 反应性
即学生干部愿意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并授予方法的性质。例如:大一新生来到学校很想了解学校学院设置及概况, 以便能更好的适应新校园, 这时就要需求以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学长学姐提供帮助。而相应来说, 我们作为学生干部能乐意帮助新同学并给于指导, 只就是反应性的具体表现。
三、结合高校学生干部情况进行实践调查
针对本次实践调查 (以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为例) : (我们假设期望为最好, 设为满分5分, 故E=5) 。在实际生活中, 不同的服务其五个属性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根据以下公式来加以计算:SQ= (P1×W1+P2×W2+P3×W3+P4×W4+P5×W5) /E×100。
Pn=学生对第n个问题的感知方面的平均数值;Wn=第n个属性的权重;E=学生期望方面的平均数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三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创新路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不断深化,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台阶,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1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1 学生干部在班级学风、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起着引导、模范作用。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组织场所,而班级文化、班级学风底蕴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班级文化、学风建设单靠老师、生活辅导员的努力是不能完成的,他需要全班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尤其是需要班级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为班干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他们是经过全体同学选举出来的,他们深受学生的拥护与爱戴,班干部带头为班级的良性发展而做出积极行为,帮助班级树立良好的班级学风,就会影响其他学生向他们看齐,同时班干部通过日常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帮助其他同学、帮助学生在集体观念、学习习惯、班级文化等方面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2 学生干部在学校与学生之间起着中介桥梁作用。学生干部既是学校教育管理实施者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对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一员,他们与学生吃住在一起,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各种情况基本相同,他们与学生之间没有隔阂,他们对于学生的情况非常了解,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学生干部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实施者,他们能够将学生的情况进行基层了解,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及时的反馈给学校教育管理者,便于班主任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学生中的问题开展工作。再者学校的各种政策、活动等宣传需要学生干部进行宣传与布置,比如高校在组织社会志愿者活动时,需要学生干部发挥宣传、带头作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因此学生干部是将学校工作任务完成与学生问题反馈有效结合的重要组织者,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1.3 在学生的“三自”中起到关键作用。“三自”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现代教育强调的就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因此高校教育管理核心就是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干部在“三自”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具有核心作用,首先学生干部也属于“三自”活动的参与者,而且其在其中具有坚定的基础作业。另一方面学生干部通过“三自”活动能够组织学生积极进行理论学习、掌握先进的知识、树立牢靠的政治思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为校园的“三自”教育模式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学校做好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能动性。总之在“三自”活动学生干部起着关键的作用。
2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2.1 实施情感管理,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的情感认同。高校学生干部是经过层层选拔出的优秀大学生,有着较高的自我素质和管理能力,其自主意识也比较强,对于各项工作和自身能力比较有自信,但是也存在着部分学生干部的合作团队意识薄弱问题。作为学校的辅导员,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施加一定的管理措施进行正确引导,避免学生干部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
学校教育者要注意学生干部的情感因素,尤其是要注意学生干部出现的各种反常情绪变化,当发现学生干部出现情绪变化时要注意多观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把影响学生干部消极情绪的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学生干部的情绪出现大的波动,影响学生的整体情绪,进而产生不和谐的工作环境。对于学生干部来说,自身的学习和学生管理工作都会占用较多的时间,这就需要学生干部加强自我管理和督促,在不影响自己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在遇到各种困难的情况下,学生干部要善于寻求组织帮助,学校辅导员要重点加强对他们的情感关怀,帮助他们找到组织认同感,从而积极解决学习和学生干部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2.2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高校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内容以学校各种活动、竞赛为主,学生干部主要负责组织和引导工作,这就需要学生干部首先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因为首先作为人,他的内心具有争当第一的意识,任何人都渴望做出成绩获得别人的认可,同样作为一个集体内在文化内涵也具有争当第一的观念。争取过程是一个精神拼搏的过程,是一个集体团结一致的过程,是一个为了大家共同愿望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高校学生干部,首先要需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此外还要注重加强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学校辅导员还要注重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梯队培养问题,要引导现在的高校学生干部对新入校的学生干部进行帮助和指导,培养他们建立学生干部队伍良好梯队的意识和责任。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实施这种传帮带教育,举行各种形式的工作经验交流研讨活动,促进新老学生干部间的交流和学习。
2.3 健全选拔机制,构建高校学生干部的监督考核体系。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核心内容是做好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拔、考核工作。一方面,在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选拔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原则。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首要素质是思想品德素质要高,其次是要具备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当然,在当前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还要求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关于学生干部选拔的方式,应该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选拔程序,从自愿报名、公开竞聘、多方考察几个环节,选择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来说,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完善相应的学生干部考核监督机制,通过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度,引导学生干部提高工作绩效,进行工作创新。为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尤其需要学校建立比较完善的培养计划,建立良好的培训平台,促进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
2.4 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现有的方式和方法已经比较完善,在当前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也可以尝试通过建设高校学生干部的学习型组织,来促进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提升,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干部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开展以“演练—反馈—学习—再演练”的循环学习的方式,才能展现自己的才能,提高自己的才能,为学习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提高相应的保障机制。一是要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科研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二是要充分利用高校教学名师的优势,积极鼓励他们多参与学生干部团队建设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在知识储备足、社会资源优、社会阅历多等方面的优势,为培养学习型学生干部服务。培养高校学生干部良好实践能力,需要依靠学习型组织的平台。
3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完善体制机制,积极研究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坚持以学生工作为本,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从宏观层面促进高校学生干部的积极锻炼与提高,才能使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作用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朱伟.浅谈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1(26).
[2]李承安.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3]马文静.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
[4]刘建中.儒道思想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0(17).
[5]周晋.浅析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及方法[J].科学咨询,2006(9).
4.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四
干部监督工作是整个干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监督工作,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站在事关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对此都作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这是我们做好干部监督工作的行动指南。在当前新形势下,世事、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干部监督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实现干部监督工作的新突破。
当前,在加强对干部监督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性”。
一是监督的被动性。有些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还不强,不愿主动接受别人的监督,一提到监督就认为是“跟自己过不去”,是有意挑毛病,采取不正当手段来逃避监督。另一方面,“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力,群众监督不了”的现象在少数单位依然存在。上级因工作关系不可能及时、全面、准确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而监督不到位;同级之间监督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监督,但因碍于情面,不愿主动监督或怕对自己工作不利回避监督;群众因不知情而无法监督或有时怕打击报复而不敢监督。
二是监督的狭隘性。当前主要把廉洁不廉洁当成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监督管理,其实干部监督管理的内容应是全方位的,它包括政治上的坚定、作风的勤廉、执纪的一以贯之等,监督范围除“八小时内”的“工作圈”外,还有“八小时外”的“社交圈”、“生活圈”都应纳入监督的范围。但在实际的监督工作中,没有真正全部监督到位,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较少,大量事实也表明,不少领导干部往往不是在工作时间出问题,而是在“八小时外”的“社交圈”、“生活圈”中犯错误。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在干部监督中还存在不少“真空地带”和“盲区”,还有许多监督触角难以达到的地方。
三是监督的滞后性。目前,惩治性的事后监督比较重视,而预防性的事前、事中监督比较薄弱,往往使监督工作忙于“救火”。现在我们有不少案子都是在干部“东窗事发”后被牵涉出来的,在案发前主动监督发现案源的却不多,这说明当前监督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形势下干部监督面临了一些新问题,必须整体联动,形成组织监督、执纪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机制,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政务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实施到哪里,努力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整体水平。一要严格党内监督。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广泛发扬民主,坚持党内责任制,管好身边的人和事,决不允许随波逐流、见风使舵、拿原则作交易,决不允许“出门靠哥们,办事靠路子”,用金钱关系、裙带关系代替正常的工作关系和同志关系;要把权力机关的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机构的监督、同级之间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各级党委要支持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部门在党纪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单独开展工作;要疏通、拓宽监督渠道,保证党内监督的顺利进行。
二要发动群众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干部都生活在群众之中,其工作和作风如何,群众看得更清楚,群众最有发言权。发动群众监督,就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坚持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发动群众监督,就要广开渠道,为群众反映情况设立信箱、开通电话、敞开大门,坚决反对衙门作风,反对将群众拒之于门外,视群众呼声为耳边风的“老爷”作风。各地都设立了干部作风意见箱,开通了干部监督信访电话,并规定:自收到来信或来电七个工作日之内,必须给当事人以答复;能够当时解决的必须当场解决,需要时间解决的必须积极解决,不能解决的必须明确告诉当事人。
5.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五
论文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的执政基础。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青年学生中发挥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指出了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场所。近几年来,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学生党员人数逐年增加,党员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带领广大学生出色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必须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以及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党的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影响党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影响培养“四有”新人,影响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以及今后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这个大问题。因此,以崭新的精神推进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脊梁,大学生党员是当代大学生的中流砥柱,是共产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新生力量,是党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是党的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是影响和带动大学校园文化朝着先进性方向发展、影响和带动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和水平提升的骨干队伍。高等教育阶段既是“天之骄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其政治信仰的关键时刻。学生党员是学生当中比较优秀的群体,如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要求,高校党组织的建设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来开展。因此,必须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摇篮。加强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2.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新形势给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立足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把他们的特点同发展变化的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以保证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学生群体中发挥凝聚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先进性要靠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名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要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始终保持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这是实施人才强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举措;是坚持党管人才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也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二、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一些高校对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
(1)随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人数迅速增加,党建工作日益繁重,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仍停留在原来的规模,导致党建工作队伍的数量严重不足,学生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2)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仍沿用由政治辅导员、行政人员、专职教师兼任党支部书记的模式,分散了抓党建工作的精力,加之他们中党龄和从事党建工作时间较短的占了相当比例,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的不多,工作经验不够丰富,这些都不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健康开展。
(3)少数基层党组织干部有“一好遮百丑”的思想,认为只要学生的学业好,毕业时能及时就业,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好学生。对如何处理好政治与业务、集体与个人、学习与成才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引导,而这正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学生党组织设置不够科学
(1)高校基层党组织传统的设立方法是根据专业设置党支部,支部党员分散在各班级,上课时间不统一,党员之间彼此难有交流和见面的机会,日常的党组织活动开展有一定难度,对学生党员进行深层次的党性教育和培养也有一定困难。
(2)党建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形不成合力。比如学生工作部是在高校党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主要负责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法纪教育、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从学工部的工作内容和特点来看,与学生学习生活最贴近、最直接,但却在组织学生党员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党的政策宣传等工作时与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各院系党委(总支)、部门存在职能上的冲突。
3.学生党员数量与质量不太协调
据统计,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一般在6%~12%,一些重点院校达到15%左右,大学生党员占学校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66%。大多数学生党员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数学生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他们思想认识不足,党性修养不高,组织纪律观念淡漠,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因此,大学生党员质量亟待提高。“重发展,轻教育”也是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党员教育活动来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把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4.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工作不清晰
目前,大多数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就是发展党员,党组织日常活动内容单调,学生党建活动多以参观革命遗迹、观看革命教育影片、听报告、知识竞赛等传统方式开展,活动缺乏新意,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的基层党组织只是追求党员发展的数量,缺乏政治理论学习和其他形式的组织生活,党组织生活的记录大多是讨论发展新党员。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是高校党组织在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基层党组织忽视了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因而缺乏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管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
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这既是对党员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总目标。
三、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新形势、新任务对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基层党组织自身对思想理论建设不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入党动机教育不够,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抓得不严等。从现状分析,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片面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指示,重发展轻教育。二是社会诸多变革以及党内外各种不正之风对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三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对学生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重视不够。
四、解决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结构体系,齐抓共管,统一协调
加强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设立专门负责学生党建工作的协调机构,组织部、学工部、党校、各院系党委(总支)齐抓共管,多方联手,加强沟通和协调,更好地统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2.抓教育考察,构建入党培训的有效机制
由于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党员都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干部队伍的后备军,这就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时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宣传党的知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帮助积极分子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在早期培养和发展工作中加大力度,开展一系列制度化的工作。首先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制度。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知党、爱党、跟党走”的教育,把党的基本知识融入入学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入党热情。其次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察制度。规范组织程序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关键性环节,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要制订培养计划,定期进行考察培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再次是建立学生党员参与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机制,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互帮互助,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最后是坚持“三会一课”和党内民主生活制度,针对重发展轻入党后的教育培养问题,基层党组织要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党组织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党性,使其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要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入党后的教育培养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创新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工作模式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只有通过渗透到各个层面才能充分体现其先进性,不断提升影响力。党的工作要进共青团组织、进学生会、进公寓,在各种学生团队组织中强化学生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努力将团支部、学生会、学生团体等组织建设成为大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核心,培育优秀的团队精神,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4.建立健全对学生党员的考核机制
为提高学生党员考核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可对学生党员实行量化考核与管理。每一项考核指标都有分值,各支部对所在支部学生党员进行打分并进行公布,以此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通过量化考核可提高学生党员们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纯化净化党员队伍。
5.建立完善实践锻炼机制
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责任区、学生党员带头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在校内各种实践中锻炼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优化人员配置,增强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力量
6.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六
——大学生党建工作案例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刘言正
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其思想认识和素质修养影响着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关系到社会的道德风气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大学生中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是发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学生党支部建设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能否在知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中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重要性,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1.案例主题
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探究其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推进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工作规范化进程;健全组织机构,注重管理队伍建设;规范程序,严格把关,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党组织生活。
2.背景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呈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热情高涨,参加党校学习的学生、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不断增加,学生党员队伍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迅速壮大;学生党员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有所进步。在经过党的“十七大”学习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后,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和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但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3.案例事件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也面临着以下一些新的问题:
⑴学生党支部的理论素质普遍不高,部分党支部的理论学习流于形式 高校学生党支部90%以上的党员都是进入大学后发展的,支部党员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极其有限,加上党龄很短,学生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在学习贯彻“十七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拘泥于文件材料,甚至理论知识的学习单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流于形式,从而学生党支部的理论素质普遍不高。
⑵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监督机制比较薄弱
学生党支部承担的职责包括教育、培养、发展、领导、管理、纽带和服务等方面,职责很多,但日常工作中学生党支部只注重了思想理论和文件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在管理上局限于以思想教育代替制度管理、以纪律约束代替制度建设,忽视了学生党建的特殊性。
高校学生党支部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体系,党支部里个别党员的责任心和大局意识不强,不懂得珍视和行使民主权利,不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民主生活会不召开或流于形式偏离主题,甚至部分支部从来不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⑶学生党支部不能很好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加大在大学生中党员的比例,使得大学生党员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部分党员入党之后对自己自我放松、不求上进,不能很好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甚至个别党员违规违纪,损害了党员在广大大学生中的形象。
⑷学生党支部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得的发展需求
新形势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日益复杂,阵地的不断扩展,教育对象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今天大学生知识接受的最佳点已经超越了我们所 能提供的方法和手段。在我支部2009年在我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56%的党员认为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总的来说太单调,缺乏生机;11.1%的党员认为没感觉;只有32.5%的党员认为丰富多彩。可见,从总体上来看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单调、枯燥,很不适应当今新形势下的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急待改进。
4.事件分析与启示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的取得部分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以上这些新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学生的入党动机、党员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党支部的管理等方面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⑴部分党员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等问题
在对待入党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学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影响,把入党仅仅当成荣誉和任务,表现出一定的盲从性;有些学生将入党作为增强就业竞争力、找到一个好工作的途径,存在一定的功利倾向;有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将追求进步、积极要求入党的愿望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言行出现一定的反差。
⑵在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发展、管理和服务等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党员的培养考察工作流于表面和形式
学生党员的培养联系人大部分是由学生党员担任,由于对党务工作不熟悉,缺乏责任心,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中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只负责把材料做好应付检查了事。
②党员教育重理论轻实际
党校培训、政治理论学习是对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方式,但目前的情况是学生感到听党课枯燥乏味,甚至出现旷课现象;理论学习也只是形式、走过场,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没有积极性。③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缺乏长期性
目前,重组织发展、轻教育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缺乏长期性,部分学生入党之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对自己自我放松、不求上进,没有在同学中起到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⑶学生党支部主要干部缺乏系统的培训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申请入党的大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党支部的管理工作大多由学生辅导员承担,支部主要干部由学生党员担任。大多数辅导员身兼数职,既要忙于100 ~200 名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又要承担来自各个方面的学生工作,常常顾此失彼,难以全面兼顾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而担任党支部主要干部的学生党员大多数阅历不深,理论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党员的教育和质量。
5.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要想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要从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工作队伍建设、规范程序严格把关、探索党组织生活新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
⑴积极推进学生党支部规范化进程,切实落实学生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
必须不断推进学生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规范化就是要求用党性原则规范党员和积极分子教育,建立一套环节明确且各环节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如党员民主生活会、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等日常教育工作,都要明确活动内容、具体要求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并要有严格的考核标准。还要强调党支部要坚持定期过组织生活,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邀请学院党委副书记、教师老党员引导监督,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党员之间开诚布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通过严格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会加强学生党员 的党性锻炼。
制度建设是支部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面。支部要依靠和运用制度,调节党内关系、规范党员行为、整顿党内秩序、增强党组织活力,全面推动支部建设工作的开展。
⑵加强学生党支部工作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中党支部的管理工作大多由学生辅导员承担,支部主要干部由学生党员担任。高校可以选拔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强的教师党员、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从而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做好党建工作。另外,学校党委组织部和各学院党委要加强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主要干部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的能力。
⑶规范程序,严格把关,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①要端正入党动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新生入学后,基层党组织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普及和教育,通过座谈、主题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热情引导,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感情,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从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院团委应及时组织各团支部进行推优工作,各团支部的推优工作应坚持民主推荐、民主选举的原则,确保推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
②要严格把关,确定发展对象,发展预备党员
为了确保这个环节的质量,要注意几点:(1)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不发展,党校未结业的不发展,在各方面没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甚至还引起不良影响的不发展,入党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不发展等;(2)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公示期反映出来的问题要仔细调查,认真分析,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
③严格把好预备党员转正环节的质量关,并对党员的教育要长期持久 入党后不思进取甚至各方面都退步的、先进性不突出、群众不满意的谒要及时提出警告或延长预备期,对违反校规校纪造成恶劣影响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对发展后的党员要进行长期的教育,使其很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⑷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党组织生活
党员教育和培养要改变传统集中学习、统一教育的单向说教方式。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任务、途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把坚持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既进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又要使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深入人心;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实际问题;既教育人,又服务人。例如可结合“九•一八”、“一二•九”等纪念日通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写观后感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党员的爱国思想,也可以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调查、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物价调查等一系列的社会调查。
在形式上,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社会热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组织生活,把封闭的组织生活与开放的组织生活相结合,并尽可能地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可迎接校园开放日组织“擦亮校园”活动,预防甲流感时期为宿舍、教室进行消毒,切实为广大同学们服务。真正使组织生活的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6.待探讨的问题
7.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七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 大学生人数剧增, 学生和辅导员的比例失调, 超负荷的工作量给辅导员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因此很多工作必须依赖学生干部进行。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从学生中推选出来的代表, 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是学院领导和同学们联系的纽带, 他们承担着沟通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工作, 是新时期高校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
一支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校风学风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明确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 分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 探索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对高校做好学生教育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动机不纯, 功利心太重, 缺乏创新意识与责任感。
有些学生加入学生干部队伍不是为了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也不是为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而是过多地关注个人的利益和前途, 重个人名利、轻服务意识, 多形式主义, 把学生干部的工作目标与职责置之不顾。
一些学生干部工作过于死板, 在工作中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或发挥不够, 缺乏责任感, 上级传达什么就做什么, 或者对学院文件理解不够, 不能准确向同学们传达, 缺乏创新意识, 对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弊处。
2. 双重角色的困惑, 工作学习难以平衡。
部分学生干部无法平衡工作和学习, 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不能明确自己首先是一名学生, 其次才是学生干部。这些学生干部只意识到自己作为学生干部的身份, 而忽视了自己也是普通学生群体中的一员。
学生干部的工作都在领导老师指导下进行, 决策性工作较少, 执行性工作较多。他们一方面要对领导和老师负责, 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同学做工作, 对同学负责。学生干部作为同学与老师的桥梁, 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是处于领导、老师与同学中间的角色,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顾此失彼或两难的问题, 也经常受到委屈或得罪人的情况。
3. 团队合作意识淡薄, 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一些学生干部嫉妒其他学生干部的能力比自己强, 不是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和优点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而是在背后搞小动作, 甚至拉帮结派, 各自为阵;或者学生干部间平常学习、生活沟通少, 工作开展前互不商量, 工作开展时互不支持, 全局观念淡薄, 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严重影响了整个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成效, 给学生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4. 缺乏表率意识。
做好表率是学生干部树立威信的基础, 高校学生干部要想做好表率作用, 就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以身作则。然而, 一些学生干部自我表率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许多学生干部特别是非主要干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起不了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认为当了学生干部就高人一等, 在同学面前摆“官”架子、指手画脚, 工作不务实、不踏实;三是搞特殊化, 在荣誉、利益面前存在“先己后人”的个人主义思想。
三、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培养的建议及对策
1. 学校学院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学校和学院层面要深刻认识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的重要意义, 关心和支持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指导学生干部的工作, 注重人才培养。学校的各部门应从人、财、物等方面增加投入, 并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和发展的平台, 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学院层面, 学院领导应深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一线, 了解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 帮助学生干部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适时提供建议和鼓励, 注重培养创新意和责任感。对学生干部所犯的非原则性错误应该多宽容理解、少抱怨批评, 以免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鼓励和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开展工作。对于学生中抱有积极、热情态度的志愿者们始终要给予鼓励, 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人。
2. 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学生干部建设机制。
(1) 科学的学生干部选拔体系。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和派头兵, 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均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我们应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严格把关, 建立科学健全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坚持“高标准、高要求”, 从源头上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选拔学生干部时, 其思想道德放在首位, 其次既要考虑工作能力, 又要考虑其学业水平、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因素。通过多方面考察, 全方面思考, 争取将那些思想品德优良、品学兼优、有能力、有热情、愿意为同学服务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学生干部队伍中, 使其确实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模范榜样作用。
(2) 健全的学生干部监督体系。科学的选拔体系是基础, 而健全的学生干部监督体系则是保证学生干部在职责范围内按照正常程序正确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立健全定期工作汇报制度、定期民意调查制度、干部工作档案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干部申辩制度等切实可行的监督制度, 规范学生干部的具体工作行为。在完善监督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干部队伍的考核、奖惩等。考核不能片面地从某一方面开展。
(3) 有效的学生干部奖惩体系。在完善选拔体系、监督体系外, 就不得不提到奖惩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体系也是激励、督促学生干部认真履行职责的一项措施, 但是, 这需要我们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和相应的奖惩措施, 从而激发学生干部自我认知和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 我们应避免一些学生怀着个人主义, 为了个人的荣誉利益而加入学生干部队伍, 或者在学生干部任职中以权谋私。
3. 建立有针对性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
(1)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立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的灵魂。党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求我们重视加强学生干部的细想政治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而推动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 做好学业知识教育工作。做好学业知识教育工作是建立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的基础。高校学生干部首先是一名“学生”, 其次才是“干部”。因此, 学生干部最首要的任务还是学习, 只有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才能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在同学中树立较高的威信, 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为同学服务, 也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
(3) 做好工作实践教育工作。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时怕遇到的一种情况就是选出来的学生干部“高分低能”, 不注重能力的培养, 不注重实践。因此, 我们在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时要注意工作实践能力的教育工作, 利用党校、培训班、社会实践等机会对学生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指导, 或者在日常工作中大胆放手, 让学生干部队伍自主策划、组织、承办, 并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增强工作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做好创新意识培养工作。学生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得卓有成效、有声有色, 就要主动培养创新意识。不仅仅是举办活动时对活动形式等进行创新, 在日常工作时方法、手段等也均需培养创新意识, 更重要的是工作理念的创新, 在工作中要敢想敢做, 打破常规工作思路的束缚, 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5) 做好交流合作意识培养工作。学生干部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纽带, 是沟通的桥梁。所以, 如何在良好的同学关系中出色地完成工作, 沟通至关重要。此外, 在现代社会中, 团队合作观念也愈加重要。通过定期举办“学生干部工作沙龙”, 彼此交流工作心得、工作经验和教训, 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和决策效率,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6) 做好责任感、服务意识培养工作。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 要树立“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思想, 既要牢固树立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 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要根据“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 努力处理好与同学、同事、老师之间的关系, 分清是非黑白、轻重缓急, 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把工作扎根于学生群体中, 才能真正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拥戴, 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
四、结语
一支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校风学风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拥有这样一支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 才能使高校学生工作顺利开展。如何因势利导, 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使学生干部真正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成为广大学生的表率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首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胡斌.论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选拔与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2, (6) :52-53.
[2]徐丽超.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认识和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7, (3) :89-90.
[3]蒋毅.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4, (4) :124-125.
[4]张际峰, 徐博, 朱其永.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 (9) :129-130.
8.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八
关键词:新形势;加强;企业;政工队伍;重要性;对策
一、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国企的关键当然也在人
政工干部如果自身形象不佳,必然会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只有抓好了建设高素质政工队伍的工作,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才能进一步保证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需要我们的政工队伍能够既懂政工业务又懂专业技术;既有较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又熟悉文化;既有快速反应能力,又能不畏困难。如果我们政工干部不提高素质,就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下的任务的变化和要求,更无法完成企业面临的艰巨复杂而又十分迫切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2.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三个结合”的需要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与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活动相结合。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相结合。强力整合宣传资源,使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是持续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条件、内容、形式等也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新形势下,引导广大职工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促和谐,共同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二、当前企业政工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趋势,缺乏稳定性
政工工作对政工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坚定的信念。而目前在我国企业的政工人员中很难做到这些存在着从事时间短、经验不足,缺乏磨炼,没有形成职业观念等问题是政工队伍建设中缺乏稳定性而带来的严峻挑战之一。
2.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并不是单一经营,正逐步趋于多样化的经营。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动力,但在面对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还要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政工人员,应挑起政工工作的重任。但目前我国企业在企业宣传工作、思想教育工作、文化强企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而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和和谐发展的强大政治思想后盾,这也给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工作方式亟待改进
面对科技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政工工作方式正面临着来自各种新进科技技术的挑战,工作方式亟待改进。主要是由于政工人员缺乏专业水平,大都表现在科学文化知识的薄弱、缺_乏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教育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等,而且其中的原因及其复杂。这是因为多年来,企业政工人员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呈单一、片面现象严重,缺乏科学的政工精神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原因所造成的。特别是一些高危性企业,具有风险系数高和劳动强度大的特点,给企业的政工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一旦工作方式不合理,就有可能给员工的心灵带来创伤,也有可能危及员工的生命安全。
三、加强企业政工工作的对策
1.做到重心下移
企业的基层单位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和重心。员工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是政工干部的不竭之源。政工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基层。积极适应工作对象的新变化,各级政工干部要进一步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岗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职工思想调研。
2.采取得力灵活的工作方法
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面对的是多年来思想相对中庸、保守的与员工,一旦他们的思想收到外部思想的干扰,就会产生思想波动、舆论混杂等不稳定因素,因此各级政工干部要善于采取得力灵活的工作方法,提高政工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政工工作沟通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动态,研究形势,讨论决定企业政工工作重大问题。要策划有影响力的思想教育活动,把中央的精神通过教育活动的形式传达贯彻到广大员工中。同时联合有关部门策划有层次、有声势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企业中心工作鸣锣开道,扩大政工工作的绩效。
3.政治坚定
9.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九
新形势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作者:吕海庆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7期
摘 要: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关键词:党的建设 农村基层党建 改革创新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巩固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一些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严重下降,主导地位逐渐丧失,出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边缘化现象。最近,扎旗委党校课题组对全旗农村党建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认为当前全旗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的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层党建的成就
近年来,扎赉特旗委以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保持稳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建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总的来说,经过近几年扎赉特旗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 全旗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总体上看村级班子结构得到优化;村级管理日趋规范;后进贫困村治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村级组织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成绩巨大,经验宝贵,有力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当前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与先锋模范的新标准不相适应,作用难发挥
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不同程度地存在“四偏”现象:其一是年龄偏高。其二是文化偏低。其三是贫困面偏大。其四是流动党员偏多。“四偏”现象的存在,导致农村基层党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2 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与党的建设的新任务不相适应,责任难落实
随着农村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农民对基层组织的依赖性逐步减弱,自主性日益增强,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有弱化趋势。
2.3 有关政策的配套和落实与农村发展的新情况不相适应,工作难推动。
一是从职能定位来看,“两委”职责定位不明确。二是从制度层面来看,有的政策与基层实际不符,不执行难,执行亦难,有时甚至执行更难。
2.4 少数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与农村工作的新变化不相适应,关系难和谐。一是从乡村层面来看,干群关系密切难。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各种问题和矛盾复杂多变,解决起来难度大、时间长,老办法不管用,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时间长,老办法不管用,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勤于密切联系群众。
二、加强和改进当前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政策方面的,有工作方面的。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迫切需要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1.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机制
一是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开通基层党员教育专用卫星电视频道,开辟“空中课堂”,依托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多渠道、全方位的加强基层党员教育。
二是突出党校教育主阵地。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课题纳入党校干部培训的内容,形成各级领导重视、熟悉、了解基层党的建设的教育机制;将农村骨干党员教育纳入市县党校培训规划;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省级财政转移支付。
三是开展素质教育大行动。制定全党特别是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中长期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农村基层党员为主要对象的科技素质教育大行动,着力培养一批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增强基层党员致富带富能力。
四是加大流动党校服务力度。
为了切实解决乡村普通干部培训渠道单
一、培训方式陈旧、培训内容不对路的问题,更好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扎旗 “流动党校”采取统一制作“培训菜单”供基层干部“自主点学”,选聘兼职教师“上门服务”的方式,把课堂设置在第一线,把知识传播、政策宣传送到田间地头。确保农村党员大培训全覆盖。
2.进一步创新组织管理方式
一是健全村级党组织工作规则。从党内法律法规上进一步理顺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就农村党支部的地位、职责、任务、选拔和淘汰、表彰和奖励、监督和约束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二是健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健全各级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和实情予民、实惠予民、实权予民制度化、规范化,保障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制度层面上解决党员干部不乐于联系群众、不敢于联系群众、不勤于联系群众、无意于联系群众、不屑于联系群众、不善于联系群众的问题。三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鼓励支持按产业、行业划分建立特色党组织,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工业园区、行业协会中。
3.进一步强化激励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农村优秀干部录用公务员力度,解决基层干部“有所盼”的问题。建议从品德、能力、年龄、学历、资历等方面综合考虑,适当扩大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的公务员录用比例,选拔特别优秀的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二是逐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经济待遇,解决基层干部“有所得”的问题。在省级或地(市)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统一基层干部待遇标准,并形成逐步增长的机制。既要提高在职村干部误工报酬标准,又要提高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按工作职位、工作年限扩大补助范围。三是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解决基层干部“有所养”的问题。建立中央、省、市、县及享受对象共同承担费用的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市以上统筹,确定统一标准,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四是健全党内关怀机制,解决农村基层干部“有所靠”的问题。把经济困难的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扶贫帮困工作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范畴,建立党内关怀机制,通过财政预算、党费支持和社会筹集等渠道,建立党员爱心基金,重点加大对基层经济贫困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帮扶力度,普惠发展成果。
4.进一步整合农村党建资源
一是提供人才支持。出台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吸引、鼓励、支持在外务工能人回乡创业;进一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基础上,完善“大学生村官”下村任职工作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大学生下基层锻炼,为农村发展提供急需人才和储备后备力量。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尽快出台关于“两新”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农村基层各个层面党员的教育管理。三是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把新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推向新的起点。
10.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十
关键词:政工干部;建设;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在我国的各行业内部,都存在自己的政工队伍。政工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人事、组织、思想的工作,它是一项团结和号召全体企业工作人员,为完成各项企业指标以及追求企业利润、承担社会责任而努力奋斗的重要工作,是一项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培育企业组织文化的具体工作。政工工作的出色完成,能使一个单位人心稳定、团结向上、精神振奋、齐心协力、环境和谐、政通人和,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并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和向前发展最终做出贡献。而其中政工干部队伍,是企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一、企业政工干部工作重要性体现
(一)建设政工干部队伍能够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面对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化的现象,使得企业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单单考虑生产方面的管理已不能满足集团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因此如何做好集团思想政治工作,使集团在能够和谐稳定的环境下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是联系党和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当前企业和职工能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方法,因此,建设一个既拥有政工工作能力又拥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能够与职工打入一片的政工干部队伍;一个既拥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又熟知企业文化的政工干部队伍;一个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并对企业环境中不和谐的问题能做出快速反应并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的政工干部队伍,并对思想政治工作引起一定的重视,使政工干部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将职工的思想和集团的发展观念、管理理念统一到一个方向,使职工能够真正的将集团看做自己的家庭,将集团利益和自身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才能够使职工主动地为集团的发展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的出言划策,真正成企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二)政工干部的价值和作用不可替代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政工干部有其自身的劳动价值和特点,它是通过做生产中人的工作而产生经济价值的间接性的劳动。由于分工不同,政工干部的劳动和其他职工的劳动存在着形式上的差异,他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是以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任务是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大量的劳动是无形的精神支出,而这种支出最终会产生应有的物资成果。
实际上在企业内部,大量的思想问题是职工对现实问题的反映,诸如奖金分配、福利待遇、工资改革、住房问题等等。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会引起职工们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最直接地作用于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中,这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疏导,通过政工干部的劳动,才有利于及时解除职工的思想疙瘩,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工干部的创造性劳动
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对企业员工思想道德建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怎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对建设事业的工作热情,在新的形势之下,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更好的为建设事业多做贡献,这些都是当前政工干部主要应该做的事情。各级领导对于政工干部的工作也要给予大力的帮助和支持,提高对政工干部工作的思想认识,使政工干部都具有高度的政治素养和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模范带头作用。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员工的的思想,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对于政工干部为建设事业所做的贡献,我们的领导要给予高度的肯定,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和其他员工的劳动价值。
二、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
部分政工干部,特别是部分基层政工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忧患意识不够,难以接受新事物,难以取得新突破,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特别是在经济尚未走出困境的单位,部分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 缺乏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为民服务的事业心、责任感, 更谈不上寻求富民强国的发展思路。
(二)综合能力素质不强,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有的政工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一般,存在着能“武”而不能“文”的现象;有的没有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组织能力不强,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耐心和细心,在做组织宣传工作时往往显得非常吃力,效果也打了折扣。
(三)做好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源动力不足
生产、成本、质量等是压倒一切的,有些基层项目部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此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没有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对单位整体工作的考核之中。虽然企业建立了大政工网络, 党政工团都做思想政治工作,但责任、考核和激励不明确,因而落实上就打了折扣, 特别是在贯彻企业的重大决策方案和传达一些决定文件时,声音逐级衰减,到了基层就是简单一句话,谈不上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因此,部分职工对企业的决策理解不深、不全面, 有时候出现小道消息满天飞的现象。
三、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企业在发展中不应该只注重利益的收益,更应该着重对整治思想工作进行全面的贯彻和管理,因此,在吸引和培养管理技术人才的同时,对高素质的政工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工人才队伍弱化所造成的局面对企业的科学发展影响严重,使企业缺乏核心凝聚力,员工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是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上文中对企业政工人才队伍弱化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于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手段,加强企业政工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要解决政工干部的后顾之忧
政工干部是做人的工作,自己的思想境界要高,要有奉献精神,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政工干部的实际问题、具体困难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活动经费问题、权与利的问题、职与级的问题、交流换岗问题等等,安排老政工传帮带徒,使党政干部互换岗位交流角色,既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提高了政工干部的地位。同时我们还要关心、理解政工人员,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政工人员所做的都是关心、帮助别人的工作,是十分崇高的事业,但是政工干部往往自己也有许多现实的困难需要各级领导给予关怀,需要别人给予理解。
我们要高度认识和重视企业政工干部的地位和作用,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政工干部队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本,对企业兴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进一步增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只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在提高人的素质上并落实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出生产力。要使企业的政工干部队伍朝气勃勃、意气风发,就要促进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二)加强人才选拔、培养,推动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政工干部队伍人才匮乏的现象,首先要针对性的引进一些优秀人才,如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心理研究等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增强政工干部队伍的主干力量。其次,选配懂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并建立兼职机制来充实政工干部队伍,这就要求这些管理人员既要负责生产、行政管理又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得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相互配合,双向发展。
(三)提升政工人员的各方能力,加强队伍建设
当前政工干部队伍要拥有构建和谐、稳定企业环境的能力,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第一,必须不断学习,深入了解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经验,保持思想先进性,为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工作中要多加思考,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创造工作效益,思考是政工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价值型劳动,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有创新,才会有一定的说服力;第三,政工人员要有一定的言语能力和交际技巧,只有擅于汇报工作,对群众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并且能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组织协调好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
(四)创新政工工作内容
将政工工作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相结合,努力实现政工工作新的工作形式,脱离原来的读书、看报、学文件的陈旧模式,真正能够发挥政工工作的作用。良好的政治修养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着一个企业和党的形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修养。作为企业的政工人员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站在企业改革发展、职工文明富裕的大局和高度,竭尽所能并创造性地开展政工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论
11.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十一
关键词:学生干部,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对策
目前,随着高校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以及广大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尽管如此,面对新形势下的学生干部培养与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仍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和对策来建设好高校学生社团以及学生干部的培养,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1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学生社团中学生干部整体素质不高
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不仅对一个学生社团的建设以及日常工作的能否有效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然而,面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学生干部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这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社团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就不能很好的开展社团的工作,使得高校学生社团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其出发点都基本上停留在满足社团成员的初级层次上,停留在社团成员的爱好兴趣上,而对社团成员是否能从中吸取到知识和技能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导致了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缺乏层次性活动的开展,不具有教育的全面性及创造性。再加上学校给予的经费不足以及指导老师的缺乏等等,这些都导致社团的一些活动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其工作并没有确定的落实好,社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就更谈不上社团的快速发展。(2)(3)
1.2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规范性差,不利于学生干部的培养
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其规范性差是目前各大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只是在某些社团成员的热情下维持运转,说到底社团并没有真正的、严格的以及规范的社团章程。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性措施,社团成员在开展社团的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价值取向的偏移、对社团活动漠不关心以及步注重社团精神方面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干部在价值取向、对事物的热爱程度、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自身精神文化方面的熏陶都将发生改变,这不仅严重的威胁到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顺利发展,而且也不利于高校学生干部在社团中的锻炼及成长。
1.3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层次较低且资金不足,影响学生干部的培养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社团在数量上日益增多,然而在质量上仍然有许多的不足,其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层次较低,不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这主要与学生干部不能很好的规划好社团的总体发展目标,不能很好的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有关。再者,学生社团缺乏指导老师的指导,以学生自身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办好学生社团活动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此外,资金不足也是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顺利健康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费不足则导致相关的配备欠缺。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学生干部的培养,给学生社团提供充足的资金是非常必要的。
1.4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内部管理不完善,阻碍学生干部的培养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其内部的管理制度仍然不完善,社团活动分工不清晰,管理不规范,社团组织过于松散,故学生干部不能很好的在社团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学生社团并没有严格的规范章程制度,其结果是学生社团成员没有一定的规范约束,学生干部则不能真正的发挥自身的职责所在,一旦一届的学生干部卸任,整个社团就变成了一盘散沙,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社团的(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56页)健康发展,阻碍了学生干部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
2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学生社团建设对策
2.1 加强对学生社团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建设
学生社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除此之外,学生干部还要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待人或事所具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因此,在新形势下对学生社团干部的选用工作上,主要以锻炼学生干部的办事、沟通以及表达能力为原则,从而真正有利于学生社团的发展。鉴于此,在加强对学生社团干部队伍的选择时,要以以下几点为准则:首先,作为学生社团的主要负责人要对学生社团的干部成员有较深的了解,并根据每个干部成员的特点来具体安排适合他们自己的工作和职位;其次,学生社团要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生干部选拔考核制度,以至于学生社团能够真正做到人尽其用;最后,要对学生社团干部之间的交流进行加强工作,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上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
2.2 提高学校对学生社团干部培养的重视程度
学生干部培养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社团的开展都需要充足的资金做准备,反之,社团工作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就更谈不上学生干部的培养。同时,也只有资金充足了,才能开展丰富多彩并有特色的学生社团活动,这也是新形势下学生社团真正存在的基础之一。因此,学生社团在学校的宣传上要加大力度,要让学校明白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性,使之在这上面投入的更多。此外,要与校内或校外的同类型学生社团进行合作,从而扩大社团学术活动的阵地和层次,进而使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
2.3 培养学生干部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干部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主要从社团成员着手,因为学生社团成员是学生社团的基础之一,如果社团成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那么社团的工作就不能很好的开展。因此,要调动起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将成员和社团真正地融为一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对学生社团的各成员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从社团成员的利益出发,并积极听取学生社团成员的心声;其次,要加强与社团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因为社团是由于学生的共同爱好所组成的,因此,如果社团能够为之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团成员间就会有很好的沟通交流;最后,在开展高质量以及具有特色的社团活动时,要听取社团成员的意见,多征集一些成员的建议,从而调动起成员乃至广大学生的兴趣。(4)
综上所述,学生干部的培养与学生社团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目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培养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工作的主动性、责任心以及沟通和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干部。
参考文献
[1]杨红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07(4):90-92.
[2]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建议.http://wenwen.soso.com/z/q118085085.htm.
[3]顾勇.浅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12-14.
12.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十二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学生对母校提起诉讼的案件时有发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观念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在变化;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已经不是以前单纯的管与被管的关系,其法律关系日渐凸显。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毕业生因种种原因起诉母校的事件时有发生。2006年7月,广州五山黄某所在学校下发通知,称其“由于黄某未能缴清学费,决定暂时不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事后,黄某多次找学校的各级部门反映,要求领取证书均遭到拒绝。黄某在诉讼中称,他在校期间遵守校规校训,完成了校方规定课程,根据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高校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规定的学年内完成了规定课程,成绩合格或者修满相应学分,应准予毕业,既然已经毕业,又为何不发毕业证?法院的判决已经结束,但它却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为何状告母校?这一现象督促着广大学生工作者去研究,去思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依法进行,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应当被提上议事日程。
二、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现实意义
1.体现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指导思想。
新颁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确定了一系列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新规则。一是首次明确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规定》增加了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专章,明确了学生所享有的6项受教育权利与应当履行的6项义务,也为学校和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明确了行为准则。二是对学生违纪处分的标准更加明确清晰。《规定》取消了法律依据不明确或者行为特征不确定的处分规定,代之以有明确法律依据或者行为特征比较清楚的、易于判断的法律标准、纪律标准、学业标准、疾病标准,这将有助于减少学校处分行为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三是对学生违纪处理程序更加规范。《规定》贯彻正当程序的原则,规定学校在做出涉及学生权益的管理行为时,必须遵循权限、条件、时限和告知、送达等程序。四是确立了学生权益救济制度。学校在实施处分失实或失当的情况下,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就会收到伤害。对此,《规定》增设了学生对处分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体现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思想。这些规则不仅对于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把学校管理的自由裁量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上特点,标志着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已经纳入到法制轨道,这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突出学校与学生的双重主体地位,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因此,以《规定》为引领,建立法制化的管理体系,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2.学生管理法制化是大学生维权的必然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类似政府,强调行政权力的作用。招生、就业通过计划来进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也通过千篇一律的模式来进行。这种体制导致学生权利意识的弱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步伐的加快,强调个体创造性的发挥,强调公民权利的保护,使得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近几年来,学生通过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利的案件在上升,这就要求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要加快步伐。
3.学生管理法制化是理顺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在法律意义上主要包含两项内容。其一,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关系。高校根据教育法的授权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当它行使这种权力的时候,它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是不平等的。其二,形成了一种平等主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其原因是高校实行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学校收取费用、提供服务,这就形成了一种教育服务合同。尽管“合同”的“对价”还不完全相等,但双方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是存在的。无论是行政法律关系,还是类似服务合同的民事法律关系,作为一方主体的学生总是处于弱者的地位。因此,只有通过学生管理的法制化来理顺这种关系,才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高校推进学生管理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管理者“人治意识”根深蒂固。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学生的管理上强调意志的统一,强调集中统一管理和学生的服从,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导致管理者法律意识的淡漠。大家较少从法律角度认真思考学校与学生的关系,较少地用法律的原则和精神管理学生。主要表现在:其一,片面强调严格管理,片面强调学校的权力,从而忽视了学生权利的保护。其二,将法制与严格管理对立起来,认为遵循所谓法治原则,就是放松管理,就会放任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这两种认识与现代法治观念相悖,实际上是人治思维在起作用,实际上偏离法律轨道的严格管理,只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当然高校学生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如学生的问题、上网成瘾的问题、男女同居的问题等,这些都应认真分析其原因,通过思想教育等合法的管理手段来解决。其三,将法制化管理与思想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实施法制化管理就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这同样是错误的。相反,法制化管理离不开思想教育,法制化管理不能替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它们既不能对立,又不能互相代替。
管理者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将导致更多的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发生。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其一,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头脑里根本没有依法管理这个概念;其二,管理者法律素质不高。他们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甚了解,只会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如学生工作干部、公寓管理人员随意处分学生,随意处罚学生的情况多有发生;其三,管理者过分强调内部规章制度的作用,忽视了学生权利的保护。
2.学校内部制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是目前侵犯学生权利、引起法律纠纷最主要的原因。从法律的位阶上看,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位阶是最低的,其效力也是最低的,只要是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相冲突,就都是无效的。实践中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冲突的案件也有,但最多的还是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冲突最多。如很多高校都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受到记过(或留校察看)以上处分就不能得到学位。这种规定显然与《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相冲突,是无效的。实践中的判例已经得到了证明。造成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大多是很多年前制定的并且长期以来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的甚至本身就不合法,学校如果不对这些规章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则必然面临更多的诉讼。
3.管理程序不够规范。
对许多高校来讲,缺少管理程序方面的制度,也就是说没有达到“程序制度化”。表现在:其一,对于如何制定校内规章制度没有严格的程序规定。比如,学生学费的减免,医疗费的调整等与学生重大权益相关的事项的决定应该经过哪些程序,由哪些机构来决定都没有严格的制度。其二,越权制定规章制度。比如,涉及对学生处分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权在校一级,可有的学生工作部门,甚至有的二级院系也自由地出台一些对学生处分的规定。其三,虽有一些程序性的规定,但不够规范,不够细致,不容易操作。比如,在学校对学生作出行政处分时,学生的知情权、申诉权、如何调查取证等都没有比较详细、严格的规定,这些都可能造成对学生权利的侵犯。
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实践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涉及对学校与学生双方的要求。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如何使学生的管理法制化?由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实际地位是不对等关系,因此应主要规范学校的行为。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状况,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宣传,让广大师生知晓有关制度。
为了更好地以法治校,也为了更好地让广大师生知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广大教师和管理干部要认真领会有关法律、有关制度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让每一个学生知晓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以学生为本,引导和教育学生。新生入学后,学校可跟学生、学生家长签订“学生自律与教育管理协议书”,今后,学生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将按照这一协议解决。它将平时教育管理中涉及学校与同学之间关系的一些内容,学校、家长、学生之间分别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分别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2.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关注高等教育改革。
近几年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对高校传统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和习惯,我们很少从法律角度对学校和学生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仍然使用很强硬的行政管理方法,片面强调学校的权力,对学生的合法权益重视不够。在依法治教的时代,这种思维是学生管理法制化的障碍,必须进行转变。其次,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觉醒,这包括学生个体的觉醒和学校整体的觉醒,他们已经懂得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教育已经形成冲突。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由于一部分学生管理者缺乏理解,采用“打压”式的方法解决问题,致使在有些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必将加深教学双方的隔阂,不仅会出现大量学生厌学现象,还有可能激发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冲突。
3.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校。
教育进入法律调节领域,这是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首先,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和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其次,依法治教的核心在于依法管理,而依法管理则需要有依法思维的管理者运用法制方法实施管理行为。有的学校设定了许多对学生的罚款处罚,而且有的数额高达上百元。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学校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学校应注重“立法”质量,在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时,特别是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管理制度时,应该进行认真的研究,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某些问题可以实行类似听证的做法,使制度科学化、合理化,切实增强制度的可执行性。特别是对学生的管理措施,只能在相关法律规定的框架下实施,防止某些管理规定本身违反法律的现象发生。学校的各种规章应该公示,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处罚学生,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严格的程序本身是民主与法制的内在要求,严格的程序也是提高执法权威,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的重要条件。处罚学生时,涉及退学、开除等事项时,建议实行公开的咨询、答辩程序,必须给予学生申诉权和申诉期限,允许学生提出复议,处理这种复议的机构应与原处罚决定机关保持相对独立性。
4.坚持平等原则,强化对学生的服务。
随着自付学费的增加,学生会更多地提出“交了学费,就要享受合格服务”的要求,学生“炒老师鱿鱼”的现象将会更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纪律问题,而是“合同关系”内含的要求。学校应该具有平等意识、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不断改进服务。高校学生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良风气,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原因,通过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加以改变。那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管理,对教学质量不够重视,对后勤服务关注不力的现象应该得到根本改变,这不仅是在履行国家交给学校的义务,更是在履行对学生的“服务合同”。
参考文献:
1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篇十三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提升国有企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加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十分有必要。国有企业政工人员首先要发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满足员工的内心需求,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对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是国有企业立足于当前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在保持国有企业队伍建设纯洁性的基础上,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国有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前,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如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较陈旧、工作能力待提高,并且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发展不符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更是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企业政工人员应该改变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进一步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概述
在当前社会各个企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他们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员工的工作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当前国有企业人员流动少,受到体制与编制的限制,很难有外部新鲜的血液流入到国有企业内部,导致国有企业自身缺乏发展活力。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是当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作为国有企业的政工人员,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来提升企业员工的自身素质,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政工人员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企业员工的思想与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此形势下,企业政工人员需要改变其工作理念与工作策略,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企业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存在问题
新形勢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存在问题主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较成陈旧、思想正式工作人员能力待提高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不符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较成陈旧
当前国有企业的政工人员在长期的政治思想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国民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也使国有企业员工的心理需求发生了改变。但是,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缺乏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从而存在工作方法较陈旧,工作思维模式根深蒂固等问题。国有企业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维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仍采用比较老的思维定势来看待工作中的问题,用比较陈旧的方法解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经形成比较绝对化和简单化的思想教育模式。还有一个问题是,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水平比较滞后,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老员工与新的员工之间存在一定的思想代沟,从而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模式的单调,工作方法的单一,导致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受政工人员队伍传统工作方法的影响,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能力待提高
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工作能力较低,不能有效地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在国有企业内部政工人员得不到中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开始追求企业文化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很多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围绕企业的生产进度、经济效益方面,更加注重企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相较于生产和经济部门,政工工作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国有企业领导阶层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重视。二、国有企业政工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他们的工作能力不高。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受传统工作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工作中习惯于运用固定的模式、方法,工作思维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导致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比较低下。三、国有企业内部政工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国有企业内部政工人员年龄结构普遍老化,很多年轻人在工作中都渴望提高自身的工作业绩,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因此,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导致企业内部政工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现象。基于以上三种原因导致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能够有效地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不符
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然而,大多数国有企业重视自身业务的发展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导致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出入,限制了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很多企业将政工部门视为企业内部的比较清闲的部门,工作的安排上也不注重工作能力,经常会安排一些业务工作能力较低的员工,导致政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导致很多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无法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岗位需求,更无法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加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大多数趋于学习政治文件、政治理论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与国有企业实际的业务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国有企业日常的业务工作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主要从
转变工作理念、加强自身素质和重视企业发展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转变工作理念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想要在这个充满竞争力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寻求发展,就必须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需要转变其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首先,政工人员要根据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法,结合员工自身的实际和工作的特点,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而且在实际的工作操作过程中,创新工作开展方法,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员工提供视频、录像,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也可以运用当前比较热门的微信、微博等平台,撰写一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小文章,节约工作成本,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再次,企业政工人员可以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知识竞赛,竞赛主体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当前政治热点话题,鼓励员工参与到其中,增强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热情,提升他们德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加强自身素质
政工人员自身的素质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国有企业的政工人员,想要做好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够切实的解决好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政工人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时时刻刻强化自身的行为规范与思想品德,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心理知识与自我管理知识,要做到在日常的工作中身先士卒,并自觉抵制社会中的一些负面信息,给企业员工做好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企业领导阶层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定期对政工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政工人员的理论知识、思想认识与工作技能水平,全面提升企业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再一方面,企业要优化政工人员结构,从社会上招聘一批年轻有为的、高学历、思想政治水平较高、工作经验较丰富、工作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进入到企业思想正字工作部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政工人员队伍。
(三)重视企业发展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以企业的发展为中心。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提升企业公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从这一要点考虑,企业政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工作核心,引导员工积极地投入的工作中、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一方面,政工人员需要熟悉企业文化,并结合企业文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就要求员工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更要熟悉自己企业的文化,在工作中不但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理论水平,更要围绕自身的企业文化体系开展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员工加深对自身企业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业务工作,加强政工人员对企业业务工作的理解,把工作的核心放到促进企业发展中来。只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视企业的发展,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员工的思想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四、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推荐阅读:
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22
新形势下农村村两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29
浅谈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03
新形势下机关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10-28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09-14
对大学生在新形势下就业创业问题的看法10-11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离休干部工作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