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2024-09-04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11篇)

1.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篇一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乌市第73中学

王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7页。【设计理念】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尝试着将数学文本、课外预习、课堂教学三方有机整合,在质疑、解疑、释疑中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探究过程,体验“发现——验证——应用”的学习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质疑引导,演示讲解。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若干、剪好的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教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猜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同学们读一下(课件出示谜语)。打一几何图形。猜猜看!

2、复习三角形的内容。

关于三角形,你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回忆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知识为新内容进行铺垫。同时,也为知识的迁移作了伏笔。《课标》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3、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可见你们平时学习很用功。今天这三个三角形为了一件事发生了争论,我们来帮帮他们。(播放课件)

其实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而这三个角的度数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2)师:同学们,请你们给评评理:是这样吗?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都是一样的。那么到底谁说得对呢?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内角和,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探究新知

1、猜想:请同学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验证:

(1)讨论、交流验证知识的方法。

师:那同学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呢?赶紧商量一下。(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①用量的方法;②用拼的方法;③用折的方法...(2)操作验证。①量一量的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指名学生汇报度量的结果,教师板书。(指两名学生汇报)

教师:同样是测量的方法,有的同学得了180°,有的不是1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指名学生说)

师:可能我们测量的时候会有误差,但是同学们选择比较精确的测量工具,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还是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看来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我们再其他方法来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了矛盾,发现问题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探究更好的验证方法,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剪、拼、撕、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演示、汇报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②拼一拼的方法

a、小组合作,讨论验证方法

b、汇报验证方法、结果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的?结果怎样?

c、展示学生作品。

d、师课件展示。

师:我们用量、拼得到了180度,还有什么方法?

③折一折的方法

师:还想向同学们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折的(课件演示)。师:刚才我们用量的方法、拼的方法和折的方法研究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内角和,得出什么结论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到方法,分享经验,更重要的是领悟到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选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实验。因此,实验的对象有较大的包容性,实验的结论有很强的可靠性。学生会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普遍规律。我觉得在课上不能停留在学生对方法的描述上,而应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思维程度从低到高的过程,感悟数学的严谨性。

(3)、师: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 生1:180°,因为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

生2:我发现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两条边上的两个角没有了,就比原来两个三角形少180°,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不是360°。

(课件演示:)

师:三角形不论位置、大小、形状如何,它的内角和总是180。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教师根据学生板书:(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课外拓展,积淀文化

师: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秘密最早是由谁发现的吗?(放课件)师:善于数学发现和思考使帕斯卡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这节课才10岁的我们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了帕斯卡12岁时的数学发现,我们同样了不起,老师为大家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适当的引入课外知识,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机的渗透了向帕斯卡学习,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孩子,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第一关:

1、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2、把下面这个三角形沿高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第二关: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0,他的顶角是多少度? 小结:我们去求一个三角形内角的度数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去观察三角形,找出它的特点,找出它给出的已知角的度数,然后再去计算三角形未知的内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算等腰三角形风筝顶角的度数,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关:

1、教师:如果只知道1个角,你能知道三角形的另两个角可能是多少度吗?

2、(课件出示四边形)你知道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吗?指名生回答,并说出理由。同学们,你们能用今天学的知识算出它的内角和吗?

接着让学生尝试求5边形的内角和。

小结: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从一个顶点出发,引出它的对角线,这样就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了N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N个180°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紧紧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进行,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运用。最后,让学生求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不仅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内化和升华。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细心观察,大胆质疑,认真研究,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度量

剪拼

折拼

∠1+∠2+∠3=180°

(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六、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1、3题。

2.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篇二

本节课主要研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证明方法, 这是三角形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任意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 在后续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在这个定理证明的过程中, 会涉及添加辅助线的内容, 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知识思考不同的添加方法, 从而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 达到证明的目的。这种训练是引导学生由记忆型向推理型思维转化的重要手段。

二、学情分析

基础知识:学生学过了角的知识, 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表示方法, 会用量角器量角, 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等概念, 掌握了角大小比较的方法, 经历了把两个角撕下来与一个角重叠进行大小比较的过程。

信息素养:我校从初中入学便开始向学生普及几何画板和灵泰克在线测试等应用软件, 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高。

三、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证明方法。

2.学会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通过探索、实验、推理、应用等过程逐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证明。

2.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五、教学难点

用多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

六、教学准备

1.检查网络机房计算机软件安装情况, 保证几何画板软件运行正常。

2.准备好电子题板, 加快学生的证明过程。

3.准备三套不同层次的在线课堂检测题。

七、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提出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动画, 同学们看一看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通过管理软件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播放“拼图法测量三角形内角和”的模拟动画。)

师:就如同学们所说, 这是通过拼图法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方法。我们在小学曾经通过拼图法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当时的方法是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 拼成一个平角证明的。今天, 我们就利用计算机测量和证明的方法, 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 探究一:测量法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我们用拼图法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难免会产生误差。为了避免误差, 下面就让同学们用几何画板软件, 度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 并计算它们的和。

学生打开几何画板, 在屏幕上画出△A B C, 分别度量每个角的度数, 再进行计算。

师:很多同学都已经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现在请大家选择一个顶点拖动, 看一看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

生:通过测量的方法, 我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是当拖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时, 三角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三个内角的度数发生变化, 但他们的和不变。

师:很好。我们在计算机的帮助下通过测量法同样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 探究二:推理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师:刚才大家通过测量法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但这些都不能算做严格意义上的数学证明。下面, 我们利用已学知识通过推理法来证明这个结论。

师:已知△ABC, 证明∠A+∠B+∠C=180°。

师:我们学过很多与角相关的结论性的知识, 大家想一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证明出这样的结论?

生:平角的度数是180°。

师:对, 刚才展示的动画给了大家启发。那么还有其他方式吗?

生:平行线的内角和是180°。

师:我们要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就应该通过已知进行求证。大家打开桌面上的“探究”文件,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 论证后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探寻解题的其他方法, 并将解题思路用符号标记在图形上。

学生打开桌面上的文件, 在屏幕上直接给出证明方法和步骤。

师:现在已有同学证明完毕,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证明过程。 (教师机切换到学生机的界面上。)

生5:我的证明方法是在三角形BC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并经过点C做CD//BA, 因CD//BA, 可得出∠1=∠4, ∠2=∠5, 又因为∠3、∠4、∠5构成平角, 所以∠A+∠B+∠C的和为1 8 0°。

师:很好, 他的证明方法是在一条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 还有其他方法吗? (教师机屏幕切换到另一位学生机上。)

生6:我的证明方法是在三角形AB边上取一点E, 并经过点E做EF//AC, ED//BC, 得到∠1=∠6, ∠2=∠4, ∠5=∠7, 也就等于∠3, 又因为∠4、∠5、∠6构成平角, 所以∠A+∠B+∠C的和为180°。

师: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选一点, 通过添加平行线的方法得出了结论。 (之后, 分别找出在三角形之内、之外任选一点和在三角形一个顶点上进行证明的方法。)

师:大家通过不同的证明方法得出了同一个结论。我们还可以对这些证明的方法进行汇总, 得出结论。

生 (总结) :在与三角形同处一个平面上的任选一点, 都可证明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我们通过推理的方法, 也证明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这是一种严密的数学推理过程, 因此这个结论我们也可称为定理, 即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四) 课堂反馈

师:下面, 我们通过三组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题检测一下你是否会通过这一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师生操作:教师把练习卷A发给学生, 学生通过计算机快速答题, 教师在学生答题过程中跟踪学生的答题情况和进度, 同学们答完题后, 教师打开统计分析功能, 即时查看同学们的答题情况, 并对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进行指导 (如下图) 。

师:通过这组练习题, 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的运用方法, 下面我们再做一个更难的练习。

……

(设计意图:通过灵泰克在线测试平台, 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测试题, 即时获得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再辅导, 这种即时反馈的检测手段对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 教师总结、扩展延伸

师:同学们在课后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推理, 比如看一看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的关系等, 想一想能得出哪些结论。

点评

本节课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学生在“几何画板”的帮助下, 通过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形式来获得知识, 寻求多种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 实现了学习的结论和学习过程的有机融合。在多媒体教学平台、几何画板软件、灵泰克教学反馈系统等应用软件的辅助下, 数字化课堂教学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和普及性, 尤其是课堂上的在线测试环节, 可让教师直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即时反馈”的教学手段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 非常值得教学研究机构和一线教师借鉴与思考。

3.《三角形内角和》一节的教学反思 篇三

一、教学设计的优缺点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由风筝形状、交通信号标识的认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并由此导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其次,我在探究活动中精心设计安排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由撕、剪、折、拼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探究的教学目的;最后,在知识的拓展应用上,我利用幻灯片的动画优势,演示了由三角形内角和推到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二者的联系。然而本节课设计的缺点是活动准备不充分,课堂环节不够紧凑,学生分工不够明确,有些小组的活动达不到目标,没有实效。虽然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真正能体会老师活动目的的学生并不多,好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简单,多边形内角和只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延伸,不需要学生透彻理解,升入初中后,再继续学习。

二、教学活动的得失

由于本节课的结论很容易被学生识记,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过程中。这样一来,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活动设计的成功之处是活动多样化,活动方式简便,便于学生操作,在活动中能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点是学生动手技能不尽相同,活动速度差异大,因此,学生活动步调不一致,造成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手忙脚乱,好在活动简单,虽然速度慢了点,但还是能达到最终的目的,使这些平时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得到了些许锻炼。

三、学生学习效果总结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的实现,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接受了数学知识的学习。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一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求角问题,学生通过熟练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点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但在知识拓展方面,也就是多边形内角和推导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点状况,虽然学生能理解把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的思想,但怎么分、画哪条线合理,学生还是显得手足无措,我想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培养应该是我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四、今后教学方向的规划

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更需要反思。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到教学活动达成的效果,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敢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方向上,应该做到推陈出新,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当然更要结合所教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力特点,设计适合自己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思维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发展的成长规律。

4.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篇四

三角形的内角和

组别: 四年级组 科目: 数

学 姓名: 周 科 杰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之后进行的。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索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先通过“画一画、量一量”,产生初步的发现和猜想,再“拼一拼、折一折”,引导学生对已有猜想进行验证,经历提出猜想——进行验证的的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和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以前认识角、三角形分类的基础,学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几乎孩子们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内角的概念,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因此本节课我提出的研究的重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本节课主要是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用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等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运用所得的结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

经历亲自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与态度方面:

使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等。【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回顾旧知识,让学生既对已学的知识的强化,又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在此基础上,以三角形的争论为线索设疑,不仅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的活动,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与动

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策略】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我创设了三个三角形(不同类型)好朋友吵架的问题情景,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的兴趣。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本科中,我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各种类型的三角形自己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3、设计丰富有层次的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设计了生动活泼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既有基础的知识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也有挑战性较强的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你知道哪些关于三角形的知识?

2、故事引入

我们在复习三角形知识的时候,三角形中的三个好朋友确吵了起来,直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角是直角,所以我三个内角度数的和比你们的都大” ;钝角三角形听后不服气的说:“我有一个角是钝角,我三个角度数的和比你们都大” ;锐角三角形听后心理很不是滋味,它很委曲地说:“我们都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都有三个内角,度数的和应该是相等的。到底谁说的对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让学生既对已学的知识的强化,又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在此基础上,以三角形的争论为线索设疑,不仅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思辨探知(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大胆猜想,发现规律。

1、理解“内角”和“内角和”。

2、量一量。

①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里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量出它三个角的度数并算出内角和,然后小组讨论。

②学生汇报。

③得出结果: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初步感知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从而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空间。)

(二)自主动手,验证规律。

1、用撕拼或剪拼的方法验证: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拼得的结果。

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验证,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至此,再让课堂上出现思维的空白点,产生冲突,为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完善验证打下了基础。)

(三)运用转化,完善验证。

1、折一折。

①课件演示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在一起成一个平角的方法。

②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折一折。

2、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来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体现这一理念,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

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四)归纳发现,得出结论。

1、教师小结。

2、看书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验证,得出结论,这不仅是让学生确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事物的科学态度。)

三、自我建构

(一)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

2、按要求计算。(教材第88页第9题)

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材第88页第10题)

4、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练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5.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五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上升到新的高度。

2、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你。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 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

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3、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

五、课时安排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我们的食物

2、我们的营养

3、饮食与健康

第二单元

4、水变咸了

11112

课题

课时

水里有什么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第四单元空气和水

5、怎样加快溶解

6、做一杯饮料

7、水里有什么

8、植物的身体

9、植物的根

10、植物的叶

(一)11、植物的叶

(二)12、植物的茎

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2122

1212

第五单元热的传递研究与实

15、小火箭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7、水流有力量

18、杯子变热了

19、水变热了

20、它们会生热吗

21、谁热得快

22、太阳能热水器

食物里的有害物质

6.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篇六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1

设计思路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就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任意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再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最后让学生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安排上,注意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逐步加深。练习形式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第一个练习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这些题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顾及到智力水平发展较慢和中等的同学,第3个练习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在小组内完成。由一个同学出题,其它三个同学回答。先给出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说出另外一个内角。有唯一的答案。训练多次后,只给出三角形一个内角,说出其它两个内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无数个答案。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疲倦激发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兼顾到智力水平发展较快的同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

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一)认识三角形内角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

师:请看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师: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这里,有必要向学生直观介绍“内角”。)

(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

师:请同学们帮老师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

生:能。

师: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师:有谁画出来啦?

生1:不能画。

生2:只能画两个直角。

生3:只能画长方形。

师(课件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

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请看屏幕。(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

生:90°、60°、30°。(课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

师:也就是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它们的和怎样?

生:是180°。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90°+60°+30°=180°。

师:对,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数。)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生:90°+45°+45°=180°。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

生1: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生2: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师: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180°。

生2:不一定。

……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

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

师: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2)小组汇报结果。

师: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生1:180°。

生2:175°。

生3:182°。

(三)继续探究

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

生1:有。

生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师:怎样才能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呢?

生:把它们剪下来放在一起。

1、用拼合的方法验证。

师:很好,请用不同的三角形来验证。

师:小组内完成,仍然先分工怎样才能很快完成任务,开始吧。

2、汇报验证结果。

师:先验证锐角三角形,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1:锐角三角形的内角拼在一起是一个平角,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2: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生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3、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师:请看屏幕,老师也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跟你们得到的结果一样?(播放课件)

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齐读一遍。)

师:为什么用测量计算的方法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

生1:量的不准。

生2:有的量角器有误差。

师:对,这就是测量的误差。

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2

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手 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

难点: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过程。

过程

资源

体验目标

“学”与“教”

创设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两个三角板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引发学生的猜想后,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

这是同学们熟悉的三角尺,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个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生: 45°、90°、45°。

生: 30°、90°、60°。

师:仔细观察,算一算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90°+45°+45°=180°。

生:90°+60°+30°=180°。

师:通过刚才的算一算,我们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

师: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真的等于180°,还需要我们去验证。

构建

模型

每个组准备六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2个、直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2个)

课件

学生自己剪的一个任意三角形

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有层次的自主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不同方法。

让学生在经历“提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中感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一点一滴,浸入学生大脑,融入已有认知结构。

这一系列活动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师:之前老师为每个同学准备了①-⑥六个三角形,下面请组长分发给每个三角形,拿到手后,先别着急,先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三角形内角和?

学生动手操作验证

师:汇报时,请先说一说是几号三角形?然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学生汇报:

生1:③号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2:②号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3:⑤号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4:④号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5:①号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6:⑥号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师:除了量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吗?

生1:分别剪下三角形三个角拼成平角,平角是180°,所以推理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2:分别撕下三角形三个角拼成平角,平角是180°,所以推理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3: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平角,平角是180°,所以推理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这些方法都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观察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是不是老师故意安排好的呢?

师:有没有人质疑,用什么方法验证?

生用自己剪的任意三角形再次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否180°。

生:得出内角和还是180°。

师:不管是老师提供的三角形,还是你们自己准备的三角形,通过我们的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都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能把它们概括成一句话吗?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看来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师:早在20xx多年前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就已经得到这个结论,到了初中以后同学们还会用更加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解释

运用拓展

课件

正方形纸

让学生更深的对所学的新知加以巩固,从而促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练习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1.∠1=40°,∠2=48°,求∠3有多少度?

2.算出下面三角形∠3的度数。

⑴∠1=42°,∠2=38°,∠3=?

⑵∠1=28°,∠2=62°,∠3=?

⑶∠1=80°,∠2=56°,∠3=?

师:你是怎样算的?这三个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提问: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钝角?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

3.游戏:将准备的正方形纸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对折一次,现在内角和是多少度?如果继续折下去,越折越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是多少度?

说明:三角形大小变了,内角和不变。

4.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说明:三角形形状变了,内角和不变。

5.根据所学知识,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图形的内角和吗?

板书

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①号 钝角三角形 内角和180°

②号 锐角三角形 内角和180°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③号 直角三角形 内角和180°

④号 直角三角形 内角和180°

⑤号 钝角三角形 内角和180°

⑥号 锐角三角形 内角和180°

学具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形纸片量角器正方形纸

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3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感受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方法与过程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

1、活动一、比一比2、活动二、量一量

(1)什么是内角?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度。

3、说一说,做一做。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度。

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2、长5厘米,8厘米,()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性。

4、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5、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6、交流学案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五、点拨升华

任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拓展提高

妈妈给淘气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40°,它的一底角是多少?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结论:

教学反思: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并不是新知识。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运用过这一知识。因此,我觉得这一堂课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一结论,也不是怎样运用它去解结问题。而是让学生证明这一结论,即要让学生亲历探索过程并在探索中验证。在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撕拼、折拼等实验活动,让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怎样由已知知识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多种实验进行操作验证也让学生明白了只要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在教学中也还有一些不顺利的地方,比如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未能及时跟进,对于方法不对的学生未能及时指导和帮助等。但是本堂课采用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是学生喜欢的也是有成效的。

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3、使学生有科学实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教学难点:

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课件出示三角形的争吵画面

锐角三角形:我的内角和度数最大。

直角三角形:不对,是我们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大。

钝角三角形:你们别吵了,还是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大。

师:此时,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呢?

2、引出课题。

师:看来三角形里角一定藏有一些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

(1)什么是三角形内角(课件)

三角形里面的三个角都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分别标上∠1、∠2、∠3。

(2)三角形内角和(课件)

师:内角和指的是什么?

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2、看一看,算一算。

师:算一算两个三角尺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课件)

学生计算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吗?

(预设)师: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3、操作验证:小组合作。

选1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选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老师首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材料,如三种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小组之间的三角形大小都不相同),剪刀,量角器,白纸,直尺等,以及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能真正地试验,操作和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等方式去探究问题。)

4、学生汇报。

(1)教师:汇报的测量结果,有的是180°,有的不是1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师:有没有别的方法验证。

(2)剪拼

a、学生上台演示。

B、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用他的方法验证其它三角形。

C、展示学生作品。

D、师展示。

(3)折拼

师:有没有别的验证方法?

师:我在电脑里收索到拼和折的方法,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拼,怎么折的(课件演示)。

(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途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断让每个学生自己参与,而且注重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像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师:此时,你想对争论的三个三角形说些什么呢?

5、小结。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解决相关问题

1、在能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后面画“√”(课件)

2、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课件)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他的顶角是多少度?(课件)

四、练习巩固

1、看图,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课件)

2、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课件)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等于180°。

2、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动手能力,初步感受数学研究方法。

3、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以及对这一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具准备:

三角形,多媒体课中。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森林王国里住着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家族,一天平面图形的三角形家庭传出一片吵闹声,大三角形与小三角形在争论:听大三角形说:“我的内角和比你大”,小三角形不服气,可又不知如何反驳,同学们,你们知道到底谁的内角和大吗?

二、探究新知:

(一)、量一量:四人一小组,分别测量本组准备的三角形的内角,并求出和。

你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汇报,提出疑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刚好等于180°

(二)、拼一拼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撕下二个角与第三个角拼在在一起,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三)折一折

引导学生同桌互相帮助完成,发现三个角形的三个内角折在一起是平角。

回答大小三角形的争论:大三角形与小三角形的内角形谁大?并说出理由。

三、巩固拓展

1、填一填

①直角形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度。

②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5°,另一个锐角是()度。

③钝角三角形的两上内角分别是20°,60°;则第三个角是()

2、火眼金晴

①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钝角和大于90°()。

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正好等于90°()。

③淘气画了一个三个角分别是50°,70°,50°的三角形()

④两个锐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⑤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3、猜一猜: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四、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表准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85页.例题5.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一)认识三角形内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学生回答问题.)

2.请看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出现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

1.请同学们帮老师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学生安要求画三角形.2.问:有谁画出来啦?

(课件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只能画两个直角。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1.请看屏幕。(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

学生回答:90°、45°、45°。(课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它们的和是多少?

学生回答:是180°。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90°+45°+45°=180°。

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板题:三角形内角和

2.(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数。)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90°+60°+30°=180°。

3.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

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1.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

2.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小组活动的要求如下:课件显示

组长负责填写表格,组员每人负责量一个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并记录下来,最后算出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把结果告诉组长.量一量,完成表格.三角形的名称

内角和的度数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2)小组汇报结果。

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三)继续探究

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

引导学生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1.用拼合的方法验证。

小组内完成,活动的要求同上.拼一拼,完成表格.三角形的名称

是否可以拼成平角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对角三角形

2.汇报验证结果。

先验证锐角三角形,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锐角三角形的内角拼在一起是一个平角,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3.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请看屏幕,老师也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跟你们得到的结果一样?(播放课件)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齐读一遍。)

为什么用测量计算的方法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

(量的不准。有的量角器有误差。)

三、解决疑问。

现在谁能说说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一个三角形的原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直角,它的内角和就大于180°。)

在一个三角形中,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钝角呢?

(不可能。)

追问:为什么?

(因为两个锐角和已经超过了180°。)

问:那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锐角呢?

(有,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四、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问题。

1.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知识的直接运用,数学信息很浅显)

2.85页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35度,求∠2的度数.3.88页第9.10题(数学信息较为隐藏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89页16题.思考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180°180°180°

7.“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七

让学生通过拼一拼、算一算等活动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并且可以应用这一定律求解未知角的度数。让学生通过拼一拼、算一算等活动内容, 培养其动手能力, 并传授数学的教学思想。在这种以游戏为形式的教学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 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在游戏开始之前, 让学生做课前准备, 组织每个学生量取自己的三角纸片的角度, 相互之间不传递信息。其次, 组织猜角游戏, 教师组织学生报出自己测量的两个角的角度, 然后让其他学生来猜第三个角的角度, 教师也参与其中, 通过教师每次都能猜对答案激发学生对猜法进行探索的欲望。最后揭示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三角形度数间的关系, 提出今天的课程主题, 组织学生一起来探索这个规律。

二、实践操作, 探索定律

为了让学生认识内角的概念, 并促进学生理解。安排学生自己读一遍教材, 然后教师提出什么为内角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其自学教材的内容进行回答。根据之前的游戏情况进行感知。引导学生思考, 为何刚才教师总是能够猜对角度, 预习过的学生会提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个概念, 教师提出这只是初级阶段的猜想, 需要进行验证。

从特殊案例到一般案例, 逐渐深入理解。在游戏结束后, 教师引导学生对特殊案例进行观察, 然后提出问题:对于一般案例来说, 该怎样验证内角和为180度这个规律?组织学生将手中的所有三角形进行内角测量, 并快速计算内角和, 将测量和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指名让学生对自己的测量计算结果进行汇报, 会发现有各种情况, 有的内角和为180度, 有的不是180度, 有的直接自己测量了两个, 计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思考为什么有的内角和为180度, 而有的又不是180度了呢?

三、进行折叠实验, 再次验证规律

教师对刚才的结果进行总结, 指出学生的测量结果有的是遵循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规律, 但有的又不是, 我们还可以通过折叠实验来进行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组织学生将手头的三角形纸板按照课本上的方法进行折叠, 这期间教师要巡回进行指导,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地进行实验。师生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刚才的实验是否可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四、发散思维, 进行讨论

首先, 教师对折叠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肯定, 然后提出问题:我们是否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进行验证?备选方法: (1) 撕下三角形的两个角, 与第三个角进行拼接, 最终可以看到三个角组成一个平角; (2) 选取三个一样的三角形, 将三个三角形进行拼接, 发现三个三角形组成一个平角, 也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接下来我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尝试, 进一步验证规律。

五、安排练习, 归纳总结

完成教材的第1题, 第2题, 第3题。还要讨论问题: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多少个钝角?最多有多少个直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结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通过这样的环节, 让学生最终对课程进行总结, 并且学会总结和学习的方法。

六、课堂反馈, 教学反思

后面还要组织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第4题和第5题, 并进行矫正和评价。这种教学的模式, 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引导作用, 并且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游戏穿插, 引入课题。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烈, 设计这种以“猜猜猜”为模式的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得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 (2) 动手操作, 玩中求知。本节课最主要的、特色是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这种边动手边探索边学习的教学模式, 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创造情境, 锻炼思维。教课课程中, 学生通过对手头的三角纸板进行各种操作, 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 并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8.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篇八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怎样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平台,使学生有兴趣去研究三角形内角的和呢?这节课在复习旧知“三角形的特征”后,我引出了研究问题“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而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却无法画出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学生萌生了想了解其中奥秘的想法,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由于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新知的探究就从这里入手。我先让学生分别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由此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是否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我趁势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验证。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可以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算一算。在明确验证方法后,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动手操作、记录、观察,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为180°。之后我组织学生在全班汇报交流,有的小组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有的小组通过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还有的小组通过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也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此时我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在演示中进一步验证,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中获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确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练习设计,由易到难。

探究新知是为了应用,这节课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意把握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在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或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练习内容的安排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第二层练习是判断题,让学生应用结论思考分析,检验语言的严密性。第三层练习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这些练习顾及到了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形式上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

9.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篇九

《数学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知识技能方面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同时还强调了过程性目标,要求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这些数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突破了难点,而且使整个课堂变得有效。

案例理念: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基础。这一课时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和了解三角形的分类及三边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可以进一步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并可借助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推导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因此,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性质十分重要。以往我教学这一内容的设计,一般都是直接告诉结论然后稍加验证,再做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求第三个角的简单练习,教学和练习都比较顺利,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也体现不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想尝试努力用新的教学理念和已有经验,使这个内容的教学有新意、效果有突破。本设计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并结合“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设计本课时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始终贯穿先猜想后验证的学习方法,处处设下悬念,引导学生敢于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2、加强动手操作,通过量、折、撕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建立具体的感性认识,从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

案例描述:

片段一

1、复习旧知,引出话题

师:你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

生2: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生3:如果按角来分,三角形可以分成三大类,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生4:还可以按边来分,有一般的三角形和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生5: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2、尝试活动,以动启思

师:大家说得很对!不过光说不练没有真本事,大家能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吗?

(学生四人一组活动后汇报)

生1:太容易了,我已经围好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生2:真好玩呀!我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师:关于三角形的边前面已研究过,现在请同学们围出一个有两个直角或有钝角的三角形。

生1:有麻烦了!

生2:怎么总围不出来?

生3:我也试过了,只能围出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

生4:老师,好像三角形三个角有什么秘密似的!

3、想像质疑,以疑激思

生1:我们都想知道关于三角形的三个角有什么的秘密。

生2:老师,我想剪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记上号码,如∠1,∠2,∠3来研究好吗?

生3:老师,为什么在一个三角形中围不出两个钝角或直角,我想∠1,∠2,∠3的大小一定有什么关系?

生4:我认为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和大于第三个角。

生5:你怎么知道这个秘密的?

生4:因为前面学过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所以我认为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和大于第三个角。

【分析】

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在刚开始上课时就开门见山地明示该课时的学习内容,课题写于黑板,如这节课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我们本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然后释题,学生什么都已经知道了,这样教学未尝不可,学生等着听老师讲就是了。但我觉得,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有时可以采取“无意识引题”更有好处,比如课一开始,让学生如数家珍地谈论已知三角形的知识时,无意中发现新问题: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怎么样呢?这引起学生的兴趣,跃跃欲试去探究的愿望非常强烈。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用多种方法,经过探究尝试,得出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一个常数。在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老师再出示课题,多么自然而然呀!更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的这样处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片段二

师:我们先来看看直角三角形的情况。﹙出示正方形或长方形﹚只要将正方形或长方形怎么样,就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

生:把正方形或长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就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教师操作演示)

师:现在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了?

生:180°。

师:为什么?

生:因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现在把正方形平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所以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教师板演,学生齐读)

师: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么,我们肯定能猜到: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

生:大于180°。

师: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

生:小于180°。

【分析】

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情形最简单,教师引导学生从正方形可以分割成等腰直角三角形,长方形可以分割成任意直角三角形的直观演示中,直接获得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到,为后面学习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既提供了条件又形成了思维定势,为暴露学生对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埋下了伏笔。这是展开思维过程的艺术手法的具体应用和体现。猜想是展开数学思维过程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计算,对“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印象越是深刻和牢固,就越是对后面形成更大的思维定势,从而也就产生了思维疑点,学生的猜想有对有错,这都是好事,问题在于真实地暴露他们的疑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教师懂得儿童心理学和小学生思维规律,从而设计出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的生动场面。这里,显而易见,学生的两个猜想都是错误的,但又是合情的,这对于知识本身是一种错觉,但对于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言却不失为灵丹妙药。猜想和尝试都是数学思维的生命线,学生猜想是学生思维的先导。

片段三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

生:先量一量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再加起来算算就知道了。

师:开始验证。(学生动手度量、计算)

师:你们验证的情况怎样?

生:刚才的猜想是对的,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

生:刚才的猜想都错了,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

师:看来用量角器验证还不能叫人心服口服。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撕、剪、拼的方法来验证呢?

小组讨论,动手验证。

师:演示验证方法。

生:再次用撕、剪、拼的方法来验证。

师:现在我们又得出什么结论。一齐回答: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板书课题)

【分析】

对猜想必须通过验证加以证实。由于小学生思维抽象度的限制,一般采用操作、画图、计算验证手段。这里先让学生动手测量,再凭借计算作出推理,从而使猜想中的疑点清晰起来,初步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案例特点:

本课着重展开了学生思维过程的三个方面:重点--如何形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难点--怎样想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疑点--为什么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的。为了更好地暴露这三方面的数学思维过程,精心设计和组织了铺垫--导入--新授--巩固--作业这样一个教学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的每个阶段中,一切为了重点、难点、疑点而暴露,集中指向教学内容而暴露,所有程序都井然有序、简练明快、生动有趣。在整节课中,教师没有更多地讲知识、告诉方法,而是组织了几次活动,每次活动后学生汇报、讨论、争辩、质疑,学生自己不断发现新问题,又自己去解决问题。有些问题学生经过研讨得到结论,而有些问题争论不一定马上有结果。老师自始至终组织教学、引导学习、参与研究、经常附和学生的见解,有时点拨学生的探究方向,适时地作学习小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10.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篇十

【教学片段一】猜想三角形内角和

……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不同的三角形卡通图片),猜一猜这三种三角形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还是相等?都是多少度?

生:我觉得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钝角比直角和锐角都大,所以它的内角和大。

生2:我觉得可能是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生3:我觉得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认为三个内角都是锐角,大小差不多,加起来可能大些,所有内角和大些。

生2: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真不好确定。

师:猜一猜它们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呢?

生1:是180°。

生2:我认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180°大些,其他两种三角形内角和可能是180°。

生3:我认为应该一样大。

生4:我认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不一样大。

师:认为一样大并且是180°的同学有多少?

(学生你看我我看你 ,最后举手的同学大约一半 )

师:既然你们的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吧。

【感悟】

通过观察卡通图片,让学生猜想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一环节的教学属于直觉顿悟,不是毫无根据的瞎猜,而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有根据地推测和判断。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猜想,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记忆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各种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在课始处猜想引发生疑,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当学生的意见产生分歧时,这便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开始。

允许学生充分地想,把道理说出来,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有意义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同伴交流,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也是让学生建立自信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思辨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是创新交流的机会。因为创新是数学猜想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无所谓数学猜想,有了猜想就会诱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去操作验证猜想的对错。通过想象,让学生产生了不同的见解或结论等,所以每个数学猜想的论证都有创新性, 数学猜想对于许多数学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片段二】操作验证 ,得出结论

师:有的同学这样认为,有的同学不这样认为,那么三角形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 到底是多少度呢? 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吗?

师:好,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屏幕出示要求,指一名学生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学生操作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1)测量法

师:谁先来?

组1:我们小组用的是测量法,量出锐角三角形角1的度数是43°,角2的度数是65°,角3的度数是72°,内角和是180°;同样测量出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77°;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1°。我们组的结论是: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稍小,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稍大,但都接近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师:对于他们的结论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我觉得三角形内角和都应该是180°,他们可能量错了。

生2:我觉得他们在量的过程中应该出现了误差。

师:看到他们测量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

师:老师禁不住要为你鼓掌了! (鼓掌)

师: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大家觉得这两位发言人的表现怎么样?

生:很好。

师:继续努力! 请回。

(2)撕拼法

师:他们小组选择了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进行验证。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组2: 我们小组是把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把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也是180°;把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也是180°。我们组的结论是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师:大家觉得 他们的方 法怎么样?

生:(异口同声)简单。

师:非常简单! 大家有问题要问吗?

生:你怎么知道三个角拼在一起就是平角呢?

师:这位同学真是太会提问题了! 问你们怎样想的?

生:看起来像平角。

师:看起来像平角可不行,有什么办法验证吗?

组2:我们用三角尺验证过了。 (学生边解释边在实物投影上再次演示验证过程)

师:聪明,可以用三角尺来验证,大家看到了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正好是平角。这两位同学的汇报非常完整有序,请回。

师:他们小组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好吗? 撕后再拼叫它撕拼吧? (板书:撕拼)

师:老师也用这种方法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师讲解:把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1、∠2平移到右边的位置,∠3先平移后旋转和∠1、∠2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验证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也是180°)

(3)折拼法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组3:我们组用的是折一折拼在一起的方法,我们把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发现正好是一个平角;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 也是一个平角,我们的结论是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师:多么巧妙的方法啊! 像这样(课件演示)折一折就拼成了一个平角,也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同学们,直角三角形除了像刚才那样折3次,还可以怎样折?

组4:老师,只要折两次就好了。 (学生示范直角三角形折拼法)

因为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已经有了一个直角, 另外两个锐角也折拼成了一个直角,两个直角的和是180°,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了。

师:说得真清楚。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真棒! (课件演示并解说)

师:(指大屏幕)这种方法可以起个什么名字?

生:折拼。

师:这个名字好,就叫折拼。 (板书:折拼)

(4)验证法

……

师:我现在有一个疑问:刚才我们用测量的方法得出了有的三角形内角和不是180°,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们测量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师:有可能。

生:我觉得三角形本身有误差。

师:噢! 你是说老师剪的三角形有问题,有可能。

生:量角器可能磨损了。

师:对,这样就量不准了。

生1:1°角很小,很容易看错。

生2:量的时候手一抖就量错了。

生3:我觉得可能是计算错误。

师: 可能由于这些原因, 使我们在测量时产生了误差。实际上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 这些方法都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转化成了平角(板书:转化)。运用转化的方法,我们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大家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我及在座的各位老师充分领略了咱们班的风采。

师:让我们用响亮的声音,再一次读出我们验证的结论吧!

生(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板书)

……

【感悟】

11.青岛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篇十一

一、学习目标:

1、了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了解Word窗口的界面组成。

3、掌握打开、关闭Word的方法。

二、重难点:了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及Word窗口的界面组成。

三、教学过程:

Word2000是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它是office2000组件中的一个程序。我们就利用它来制作板报。用Word2000写文章或制作板报又快、又方便,还很漂亮,因此,我们都亲切地把Word称作“小作家”。

(一)启动Word2000

步骤:

1、单击“开始”按钮,光标移动到“程序”上。

2、光标移动到“程序”菜单中的“Microsoft Word”上单击。Word2000窗口就打开了。

(二)Word2000窗口的组成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垂直滚动条、水平滚动条、插入点光标、编辑区。

1、标题栏

标题栏显示程序的有关信息。每次启动Word2000时,都会自动建立一个名为“文档1”的Word文件。它是由文件名称、软件名称、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组成。

2、菜单栏

菜单栏里有各种各样的操作命令。Word2000的菜单栏上共有9个菜单。Word2000能实现的所有功能都包含在这些菜单中。

3、工具栏

工具栏里刚指的是一些常用命令按钮。Word2000窗口中通常显示的是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单击工具栏上的某个按钮,就可以执行相应的命令。

学生练一练掌握常用的按钮的名称。

4、编辑区

编辑区相当于“纸”,在这里可以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还能对文章四年级信息技术(上)进行各种修改画美化。

5、状态栏

显示当前Word文档的相关信息。显示光标在第几页、当前的位置。

(三)关闭Word 2000窗口中的“关闭”按钮,Word 2000窗口就关闭了。

注意:退出Word 2000时,会出现提示框,询问是否保存文档,这里我们只是学习启动Word 2000和认识其窗口,不用保存,因此单击“否”。

第二课 用电脑写文章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在Word2000种输入文字。

2、掌握保存Word文档的方法,建立起随时存盘的意识。

3、会打开已保存的文档。

二、重难点:学习在Word2000种输入文字和掌握保存Word文档的方法,建立起随时存盘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启动Word2000、Word2000自动建立一个名为“文档1”的新文件。

(一)学习输入文章

1、选择输入法

步骤:

1)、单击En 按钮。

2)、选择“智能ABC输入法。

2、输入文章

在Word2000中输入下列文字。

(二)学会保存文章

步骤:

1)单击“保存”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2)单击“保存位置”框右侧的按钮,再弹出的文件夹列表中选择文件的保存位置。

3)在“文件名”框中输入新的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

注意:当Word文档的标题栏显示出文件名时,说明你的Word文件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已经保存过了,在此单击保存按钮时,就不会再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三)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步骤: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2)单击“My Documents”,单击“新建文件夹”按钮,弹出“新文件夹”对话框。在“名称”框中输入你自己的名字,单击“确定”按钮,3、在“文件名”框中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

(四)打开刚才保存的文件

步骤:

1)启动Word2000,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

2)弹出“打开”对话框。在“My Documents”文件夹中选中你自己的文件夹,单击“打开”按钮。

3)在你的文件夹中选中保存的文档,单击“打开”按钮,已保存的文档就打开了。

课上练习一次。

第三课 文章修修又改改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在文章中删除、添加文字。

2、学会使用“撤销”、“恢复”操作。

二、重难点:学会在文章中删除、添加文字和使用“撤销”、“恢复”操作。

三、教学过程:

平时写字。那个字写错了,可以用橡皮把它擦掉,在电脑上写错了应该怎么办呢?

(一)删掉输错的字

步骤:

1)启动Word2000。

2)输入“小猫种鱼”这篇文章,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3)在“种”字后面单击鼠标,将光标定位在这里。

4)在键盘上敲一下退格键,“种”字就删除了。

这种删除文字的方法叫做“前删”还有一种删除文字的方法叫做“后删”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方法是:

步骤:

1)在“种”字前面单击鼠标,将光标定位在这里。

2)敲一下键盘上的Delete键。“种”字就被删除了。

还有其它方法,以后再学。

(二)加上漏掉的字

步骤:

1)在“秋天”前面单击鼠标,将光标定位在这里。

2)输入“美丽的”3个字即可。

(三)撤销错误的操作

如果刚刚插入了“美丽的”3个字,发现插入的不对,这是可以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撤销”按钮,一步一步地撤销刚才的操作。

步骤:

1)单击“撤销”按钮1次。

2)电脑立即恢复为输入“美丽的”3个字前的状态。

有时候,我们执行了“撤销”操作后,有感觉不妥,觉得不应该撤销,这时,我们就可以单击“撤销”按钮旁边的“恢复”按钮,就可以恢复刚才撤销的操作。

学生练习:课后1、2、2题。

第四课删除整段文字

一、学习目标:

1、学会选定一句话的方法。

2、学会选定一段文字的方法。

3、学会删除一段文字的方法。

二、重难点:学会选定一段文字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选定一段文字

在对文字进行删除操作之前,我们首先要让Word2000知道,到底要对那些文字进行操作,这就需要用到选定操作。

1、选定连续的几个字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步骤:

1)启动Word2000,打开Word2000窗口。

2)打开我们保存的文章,将光标插到要选定的文字之前。

3)按住鼠标左键向右拖动,选定几个字,此时,被选定的几个字呈反色显示。

选定连续的几个字有下面两种方法:

1)拖移法:按步鼠标左键向右或向左拖动,这种选定文字的方法较快。

2)键盘法:按住Shift键不放,敲光标水平方向键,每敲一次就向右或向左选定一个字。

2、选定一句话

步骤:

1)将光标定位在要选定的这句话前面并单击。

2)按住Shift键不放,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这句话的最后,单击,这句话就被选定了。

如果我想取消选定,在任意位置单击,即刻取消选定。

如果要选定一个完整的句子(以句号为结束标志),可以将鼠标定位在这个句子中的任意位置,然后再按住Ctrl键的同时单击鼠标,整个句子就被选定了。

(二)删除一段文字

学会了选定操作,同学们绝对“功力”大增。因为选定操作是许多操作的基础。

1、删除一句话

步骤:

1)选定一句话。

2)按一下键盘上的Delete键,这句话就被删除了。

学生练习:用4种方法选定一句话。并完成课后的第2题的操作。

第五课 整段文字的搬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工具按钮移动整段文字。

2、学会使用鼠标移动法移动整段文字。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二、重难点:使用工具按钮和鼠标移动法移动整段文字。

三、教学过程:

(一)用工具按钮给文字搬家

步骤:

1)启动Word2000,打开保存的文章。

2)选定一段文字,然后单击“剪切”按钮。

被剪切的文字被电脑存放在“剪贴板”上,这里是存放信息的方,Word2000的“剪贴板”可以记住最后12次“复制”或“剪切”的信息。

3)将光标定位在文章的最后,然后单击“粘贴”按钮。

(二)拖动鼠标给文字搬家

让整段文字搬家还有更好的方法,请用鼠标移动法完成一段文字移动的操作。

步骤:

1)选定一段文字。2)将光标移动到选定的文字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3)按住鼠标左键将光标拖放到文章的末尾,然后松开鼠标。

4)只需要3步,文字的搬移操作就完成了。

(三)用右键拖移被选中的文字错误!链接无效。

会出现:

移动到此位置

复制到此位置

链接此处

在此创建超级链接

取消 快捷菜单。

移动到此位置:命令可实现前面炯过的文字搬移工作。

复制到此位置:命令可将选中的文字在文章末尾复制一遍,且选中的文字无任何变化。

链接到此处:命令可以将选中的文字在文章末尾复制一遍,且每次定位光标于此时就以阴影显示,选中的文字无任何变化。

在此处创建超级链接:命令可将选中的文字在文章末尾建立超级链接,单击超级链接即可回到选中的文字处。

关于文章的搬移我们共学习了3种方法。

课上同学们多作练习。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第六课 文字的复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复制文字的方法。

2、学会替换文字的简单方法。

二、重难点:复制、替换文字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制文字

步骤:

1)打开Word2000窗口。

2)输入一段文字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3)选中文章的第一段后,单击“复制”按钮。

4)将光标定位在文章最后,然后单击“粘贴”按钮。

注意: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同时将选中的文字拖动到需要的位置,就可以完成复制操作。

(二)替换文字

步骤:

1)选中“春天”两个字。

2)直接输入“夏天”两个字,“春天”立刻被改成“夏天”了。

也可以用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来完成。

步骤: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

2)在“查找内容”框中输入要查找的内容“四季”,在“替换维”框中输入要替换的内容“季节”,直接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则Word将把文章中所有的“四季”都替换为“季节”。

如果不需要全部替换,则可单击“查找下一处”和“替换”按钮选择需要的内容进行替换。

学生练习复制、替换文字的方法。

第七课 让文字更漂亮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字号,学会改变字号,会加粗文字。

2、了解其他文字工具的用法。

二、重难点:认识字号,学会改变字号,会加粗文字和其他文字工具的用法。

三、教学过程:

(一)文字的大小

文字的大小在word里面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号”,一种是“磅”。号数用中文表示,号数越大,字越小;磅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磅数越大,字越大。

设置“龟兔赛跑”一文中“我来和你比吧。”几个字的字号为四号字。

步骤:

1)打开“龟兔赛跑”文档,选定“我来和你比吧。”几个字。

2)单击字号框右端按钮,再弹出的字号列表中单击“四号”

(二)设置文字的字体

在“龟兔赛跑”一文中讲“我来和你比吧”几个字设置为楷体。

步骤:

1)打开“龟兔赛跑”文档,选定“我来和你比吧”几个字。

2)在格式工具栏中单击字体框右端的按钮,弹出字体列表。

3)单击字体列表中的“楷体—GB2312”,将选定的文字设置为楷体。

4)选定的文字变成楷体了。

(三)改变文字的颜色

在“龟兔赛跑”一文中讲“我来和你比吧”几个字设置为红色。

步骤:

1、选定“我来和你比吧”几个字。2)单击字体颜色按钮右端的按钮。

3)在颜色列表中单击红色色块。

4)在颜色列表中单击“其他颜色”按钮。

5)在“颜色”对话框的“标准”选项卡中选择你喜欢的颜色吧。如果对这些颜色仍不满意,请单击“自定义”选项卡。

6)在RGB颜色之框中可以设置颜色的具体数值,这样颜色的显示就更加精确了。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四)文字的进一步修饰

Word2000除了能够改变文字的大小和字体外,还能给文字加边框、加底纹、使文字倾斜等,这些操作都是由格式工具栏上的各个按钮来完成的。

步骤:

1)选定“我来和你比吧”几个字。

2)一次单击“倾斜”“下划线”、“阴影”几个按钮。

学生练习上述对文字的修饰。

第八课多姿多彩的艺术字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打开和关闭绘图工具栏。

2、学会插入艺术字。

3、学会修改艺术字。

二、重难点:学会插入艺术字和修改艺术字。

三、教学过程:

仅仅给文字换换字体和颜色好像太简单了,怎么样才能让文字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呢?我们今天来学习多姿多彩的艺术字。

(一)找出绘图工具栏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绘图”按钮,就可以打开或关闭绘图工具栏。用同样的方法来关闭绘图工具栏。

(二)插入艺术字

把“龟兔赛跑”一文中的标题“龟兔赛跑”几个字设置为艺术字。

步骤:

1)打开“龟兔赛跑”文档,找出绘图工具栏,在绘图工具栏上单击“插入艺术字”按钮。

2)再弹出的“艺术字库”对话框中单击你喜欢的一种艺术字样式,在单击“确定”。

3)再弹出的“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输入“龟兔赛跑”4个字,单击“确定”。

4)将鼠标移到艺术字上面,光标变成移动图标状,按住鼠标左键将四年级信息技术(上)艺术字拖动到合适的位置即可。

(三)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设置好的艺术字是一个整体的图形。处于选中状态的艺术字周围有8个圆点,称为尺寸控制点,把鼠标指针移动到这些控制点上,把鼠标指针移动到这些控制点上,当鼠标变成双向箭头的时候,按住左键拖动,就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了。

(四)修改艺术字的样式

在编辑艺术字的过程中,你常常会觉得设置的艺术字样式并不合适,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需要重新选择一种艺术字的样式,再输入一边文字?用“艺术字”工具栏就可以轻松修改艺术字!

步骤:

1、打开“龟兔赛跑”文档,选中艺术字标题“龟兔赛跑”,出现“艺术字”工具栏。

2)单击“艺术字库”按钮,打开“艺术字库”对话框。

3)再弹出的“艺术字库”对话框中重新选择艺术字的样式,单击“确定”。艺术字已经变成你重新设定的样子了。

(五)更多的艺术字样式

“艺术字”工具栏中还有好多有用的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将艺术字设计得更加漂亮,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

“艺术字”工具栏上的前3个按钮我们已经掌握了,后面的那个几个按钮有什么用呢?自己常使用这些按钮改变艺术字的样式。

学生练习49页1、2、3题。

第九课 图文并茂的文章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插入剪贴画和图片的方法。

2、学会设置图片的格式。

二、教学重难点:插入剪贴画和图片的方法和设置图片。

三、教学过程:

要在文章里插入图画,可以利用Word的“插入图片”功能。在文章中插入图片,能起到美化版面的效果,令人赏心悦目。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一)插入剪贴画

打开我们以前保存过的文档“我可爱的家乡”,然后以“栈桥”为文件命另存。

在“栈桥”中插入剪贴画。Word中有个剪贴画库,里面有各种各样好看的图片,我们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图片插入到文章中,美化我们的版面。

步骤:

1)打开“栈桥”,在文章末尾单击鼠标,定位光标。单击“插入”菜单“图片”子菜单中的“剪贴画”命令,打开“插入剪贴画”对话框。

2)单击要选择的图库按钮,进入图库。

3)右键单击需要的图片,选中“插入”命令,剪贴画就插入到文章末尾了,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关闭“插入剪贴画”对话框。

4)单击选中插入的剪贴画,拖动其右下角的尺寸控点,缩小剪贴画。

如果要制作一排树的效果,应该这样做:(1)使用“复制/粘贴”命令。(2)多次插入剪贴画。

有时,剪贴画库中的图画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这就需要用到我们自己收集的图片了。

在“栈桥”文件中,插入“栈桥”的图片,并设置图片格式。

步骤:

1)将鼠标定位在文章中的任一处,单击“插入”菜单“图片”子菜单中的“来自文件”命令。

2)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找到需要的“栈桥”的图片,单击“插入”按钮,“栈桥”的图片就被插入了。3)选中栈桥的图片,单击右键,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命令。

4)再弹出的“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单击“版式”选项卡,再选择“四周型”,单击“确定”按钮。

5)现在,图片与文字就融合在一起了。调整图片的大小,并把它拖到合适的位置。

学生练习课后55页的1、2、3题。

第十课 绘制简单的图形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一、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绘图工具栏绘制简单的图形。

2、学会对图形进行移动、缩放、填色操作。

3、学会对图形进行组合和按正确的次序叠放。

二、重难点:学会运用绘图工具栏绘制简单的图形、会对图形进行移动、缩放、填色操作。

三、教学过程:

(一)启动绘图工具栏

用Word2000绘制图形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绘图工具栏在哪里?请把它找出来。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绘图按钮,就可以打开绘图工具栏。

学生打开绘图工具栏,熟悉各个按钮的作用。

(二)各种各样的直线

利用绘图工具栏上的工具按钮和各种各样的直线。

步骤:

1)打开绘图工具栏,单击直线按钮。

2)拖动鼠标滑出直线,直线完成后处于选定状态,这时,其两端有两个尺寸控制点,你可以对直线进行其它操作。

3、当鼠标指针变为移动指针时,拖动鼠标可以进行移动操作。

4)把鼠标放在持此控制点上,当鼠标指针变为对角线方向时。拖动鼠标可以改变直线的长短和角度,学生练习画直线。

(三)画彩色气球

利用绘图工具栏上的工具按钮画出彩色的气球。

步骤:

1)在绘图工具栏上单击椭圆按钮,拖动鼠标滑出一个椭圆。

2)完成后椭圆处于选定状态,其四周共有8个尺寸控制点。这时可以对椭圆进行其它操作。

3)把鼠标指针放在8个尺寸控制点上,当鼠标指针变为水平、垂直、对角线方向时,拖动鼠标可以改变椭圆的大小和形状。

4)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旋转按钮,可以旋转椭圆。

5)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填充颜色按钮,填充气球颜色,在单击线条颜色按钮,选择“无线条颜色”,去掉气球的边线。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在在气球上画上直线代表绳子。

(四)画奥运五环

仿照刚才华气球的方法,画一个奥运五环。

步骤:

1)选择椭圆按钮,设置“无填充颜色”话蓝色线条,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画一个圆。

2)在选择黑、红、黄、绿4种线条颜色,画出另外4个空心圆环,将它们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3)画好“奥运五环”后,按住Shift间,一次选中所有的圆环,单击鼠标右键,并选择快捷菜单中的“组合”命令,将5个圆环组合成一个图形。

注意:你可以用另外的方法画出奥运五环吗?

提示:你可以先画一个圆环,然后通过复制、粘贴得到另外4个圆环,再将复制的圆环调整到适当的位置,逐一改变5个圆环的颜色,最后执行“组合”命令。

(五)画开爱的卡通兔子

用绘图工具栏上的工具画一只可爱的卡通兔子。

步骤:

1)先画一个椭圆,保持椭圆的选定状态,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填充按钮,单击“填充效果”按钮。

2)弹出“填充效果”对话框,在“颜色”栏中选中“双色”单选项。

3)在“颜色1”下拉列表中选择白色。

4)在“颜色2”下拉列表中选择灰色。

5)在“底纹式样”栏中选择“中心辐射”样式,单击“确定”按钮。

6)看,有立体感的脸就画好了。

再分别选择椭圆和直线按钮画出小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巴、身体、手和脚,并填充过渡色。

可是画出来的兔子的头和身子不对,就是叠放次序不对。可以对叠放次序进行调整。

步骤:

1)选中兔子的身子,单击鼠标右键,再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叠放次序”,“置于底层”命令。

2)同时选中兔子的两只脚,单击鼠标右键,再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叠四年级信息技术(上)放次序”,“置于底层”命令。这样就完成了。

在绘图工具栏的 自选图形按钮中,还有很多自选图形,同学们能够自己研究一下,可以画小娃娃、小狗、小汽车、星星和月亮。

第十一课 随心所欲的文本框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2、学会调整和修饰文本框。

二、教学重难点: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和调整和修饰文本框。

三、教学过程:

(一)插入文本框

插入一个文本框,并在文本框中输入“小青岛”一文。

步骤:

1)启动Word2000,自动新建一个Word文档,单击“插入”菜单“文本框”子菜单中的“横排”命令。

2)光标变成“+”,拖动鼠标画一个方框,文本框的插入就完成了。

3)在文本框内弹击,将插入点光标定位在文本框中,然后输入“小青岛”一文。

4)当文本框中的文字比较多时,可以通过拖动控制点来放大文本框,这样文字再多,我们也不怕了。

学生练习:

1、拖动文本框四周的尺寸控制点进行调整,使文本框刚刚好容下“小青岛”一文。

2、选择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按钮也可以绘制文本框,请试一试,文本框绘制好以后,分别输入文字,与你的同位讨论用两个按钮绘制的文本框有什么不同。

(二)设置文本框的格式

文本框不仅可以改变大小,还能移动,而且还可以改变边框和框内的颜色呢?

修饰一下文本框和框内的文字。

步骤:

1)选中文本框,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命令。

2)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选择“颜色和线条”选项卡,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在“填充”栏中设置文本框内部的颜色,在“线条”栏中设置文本框线条的颜色、线形和粗细等,单击“确定”按钮。

3)拖动鼠标,选中文本框中的文字,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字体颜色按钮,设置字体颜色,效果如下图所示。

(三)怎样去掉文本框的边框呢?

选中文本框,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命令,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在“线条”栏的“颜色”下拉列表中选取“无线条颜色”,单击“确定”按钮。

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无边框的文本框比较合适?与你的同位讨论一下。

注意:文本框除了可以去掉边框外,还可以去掉底色,在默认状态下,底色为白色,当文本框插入有底色或图片的文档中时,你就可以将文本框的底色设置为“无填充颜色”。

同学们可以练习一下。

第十二课 制作课程表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制作表格,2、学会用菜单命令制作表格。

二、教学重难点:会用菜单命令制作表格。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表格

表格中的水平直线称为行线,垂直直线称为列线,有行线和列线围起来的小方块叫单元格,我们可以将表格内容输入到单元格中。

行和列就像是我们排队的行列。在制作表格之前,我们一定要清楚表格的行列数。

(二)制作表格

做一个6行7列的表格。

1、利用工具按钮制作表格。

步骤:

1)打开word2000,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表格按钮。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2)鼠标指针指向左上角的第一个单元格,按住左键向右下方拖动。

3)当模板底部显示出6×7表格时,松开左键。

2、利用菜单命令制作表格

步骤:

1)单击“表格”菜单“插入”子菜单中的“表格”命令。

2)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在“列数”和“行数”框中分别输入7和6,然后单击“确定”。

3)把你本学期的课程安排输入课程表内,当一个单元格内的内容输入完毕后,敲键盘上的方向箭头就可以将光标转移到相应的单元格中。

4)以“课程表”为文件名,保存这个表格。

为刚才制作的“课程表”表格在文档开头添加一个标题。

步骤:

1)把鼠标光标定位在表格的第一个单元格内,按一下键盘上的回车键,在表格上放输入标题文字“课程表”。

2)保存你所做的修改。

(二)调整表格的行和列

步骤:

1)打开“通讯录”文档,把鼠标指针指向“姓名”和“家庭住址”之间的列线上,鼠标指针变成双向水平箭头壮。

2)按住左键,出现了一条竖直虚线,将这条虚线向左拖动到合适的位置。

3)用同样的方法调整其他的列宽。最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学生练习:行和列的移动。

第十三课 修改行和列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插入行和列。

2、能够删除行和列。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插入行和列、能够删除行和列。

三、教学过程:

(一)在表格中增加行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打开以前制作的“三年级一班第一小组通讯录”,在“李小岗”前面插入一行“毛毛”的信息。步骤:

1)打开“三年级一班第一小组通讯录”文档,将鼠标指针移到“李小岗”所在行的任何一个单元格中,单击。

2)单击 表格 菜单“插入”子菜单中的“行(在上方)”命令,就可以在当前行的上方插入一个空白行。

3)单击空白行取消反白显示,然后输入新的内容。

在“三年级一班第一小组通讯录中,”在“邮箱地址”列之前加入一列“应急电话”。

(二)在表格中删除行

在“三年级一班第一小组通讯录”中将“李小刚”一行删除。

步骤:

1)拖动鼠标选中要删除的一行。

2)单击 表格 菜单“删除”子菜单中的“行”命令。

学生练习:课后的1、2题。

第十四课 修饰课程表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按钮。

2、学会修饰表格中的边框。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使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按钮。

三、教学过程:

(一)修饰课程表中的文字

把表格中的第1行文字设置为一下格式:浅绿色、四号楷体、淡紫色低纹、中部居中。

步骤:

1)打开“课程表”文档,将鼠标指针指向第一行左侧,淡季,即可选中第一行。

2)单击格式工具栏中字体框右边的按钮,再弹出的字体列表中单击“楷体-GB2312”。

3)单击字号框右边的按钮,选择“四号”。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4)单击字体颜色按钮右边的按钮,在字体颜色调色板中单击浅绿色色块。

5)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填充按钮,在填充颜色调色板中单击淡紫色色块。

6)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按钮,设置文字在单元格中部居中。

学生练习:请继续将课程表的第1列内容设置为下列格式:蓝色、四号、仿宋体、橘黄色底纹、中部居中;再将标题“三年级一班课程表”设置为黑色、黑体、小三号、居中。

(二)修饰课程表的边框

将课程表的边框设置为红色。

步骤:

1)拖动鼠标选中整个表格,单击表格最左端的标记,也可以选定整个表格。

2)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线条粗细框右边的按钮,单击一种线条类型,这里选择3—。

3)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边框颜色按钮,弹出边框颜色调色板,单击红色。

4)单击边框设置按钮右边的按钮,打开边框模型。单击外部框线按钮。给整个表格加上外部框线。

5)把经过修饰的课程表保存起来。

学生练习:

1、将课程表中剩下部分上课的科目、星期等)按自己的喜好修饰一下字体、字号、底纹颜色、边框颜色等。

2、打开商界可制作的“我的家庭”表格加以修饰,完成后请小伙伴给你评评分。

第十五课 我是小小设计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如何确定板报主题,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

2、掌握报面设计的基本知识。

3、掌握美化板报的方法。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4、完成板报的制作。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报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掌握报面设计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确定板报主题

板报的主题都可以从我们身边找到,例如校园生活、卡通世界、电视、网络、图书等等。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主题”,下面提供了一些例子供参考。

环保主题:水资源危机、土地荒漠话、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酸雨、水土流失、濒危动物、垃圾分类„„

奥运主题: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奥运会会旗、奥运会格言、历届奥运会吉祥物、我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青岛与奥运„„

神奇的海洋主题:龙宫探宝、海洋揽胜、海的儿女„„

地球的奥秘主题:地球的诞生、地球之最、地球的年龄„„

家乡采风主题:风景名胜、名人故居、风土人情„„

文化博览主题:民俗民风、中华美食、身边的科学„„

同学们可从上面的题目中选择一个主题,也可以自己另外想一个主题。根据主题的内容,给自己的板报拟一个题目。比如,反映校园生活的板报,题目为“七彩校园”。

你的板报的主题是:。

你为你的板报起的题目是:。

(二)收集相关资料

板报主题确定以后,我们需要根据主题选择相关资料,充实板报内容。例如:涛涛的板报主题是“生活中的科学”,选择的资料可以是《吃水果要注意什么》、《饮水的学问》、《五彩缤纷的焰火》,等等。最好再配上相关的图片,板报就更精彩了!

(三)版面巧安排

板报的标题应该刚在板报最醒目的地方,板报标题的字体与颜色应该与板报的主题协调起来。利用文本框确定每篇文章的位置,并且插好插图。重要的文章要放在显眼的位置。

(四)美化板报

板报的主色调应该服从于板报的主题,达到是主题更突出、更醒目的效果。例如:环保主题的板报可以一绿色为主色调,科学主题的板报应该以深色为主色调,生活主题的板报应该以浅粉色、橘色等暖色调为四年级信息技术(上)主色调。

板报的色彩选择和搭配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1:在同一个页面上,颜色最好不要超过3种。

原则2:背景色不能影响文字阅读。例如下面的背景配色与文字颜色相近,影响了阅读,这可是板报设计的大忌。

原则3:文字与插图搭配要合理,插图不能过大,要与文字主题相符。根据文字的颜色和内容还可以设计一个个性化的艺术字标题。

(五)板报欣赏

同学们可以欣赏别的同学的设计的板报。

第十六课 打印板报

一、学习目标:

1、学会页面的设置。

2、学会打印预览。

3、学会打印文件。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页面的设置和学会打印预览。

三、教学过程:

(一)页面设置

我们通常看到的书、画册、板报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根据版面大小来进行排版。板报设计好后,要在纸上打印出来,因此,纸张大小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页面设置”就是要确定“纸张的大小”。

对板报“栈桥”进行页面设置。

步骤:

1)打开需要打印的Word文档,单击“文件”菜单,选择“页面设置”命令。

2)在“页面设置”对话框的“页边距”选项卡中将页面距上、下、左、右的边距都设为2厘米。

注意:“页边距”是指文字、图片到纸边的距离;“纸型”是指纸张的大小。

3)单击“纸型”选项卡,在“纸型”下拉列表中选择纸张的大小为16开,在“方向”栏中选择“纵向”打印方式,单击“确定”按钮。

(二)打印预览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

在Word文档中,利用“打印预览”命令可以在屏幕中显示打印的效果图,我们可以根据效果图,在打印前在对版面进行修改。

步骤:

1)在“文件”菜单中单击“打印预览”命令。

2)弹出“打印预览”窗口,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你的板报将来打印在纸上的样子。

利用“打印预览”窗口中的“打印预览”工具条,可以对预览的对象进行调整。

同学们可以对打印预览工具条的按钮进行了解。

(三)打印文件

1、通过 打印 按钮

直接单击“打印预览”工具栏上的 打印 按钮,就可以开始打印了。

2、通过菜单命令

步骤:

1)你也可以关闭“打印预览”窗口,返回Word编辑窗口,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印”命令,弹出“打印”对话框。

2)在“打印”对话框中你可以选择打印范围和打印份数,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练习:

1、单机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印按钮和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印“命令有什么区别?

2、打开你设计的板报,先进行页面设置,包括页边距、纸型、打印方向等,然后进行打印预览。如果发现有问题,就返回编辑窗口进行修改,然后再用两种方法将你的板报打印出来。

上一篇:物理老师初二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求职面试问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