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重要历史

2024-12-03

党的重要历史(共8篇)(共8篇)

1.党的重要历史 篇一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总结运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学习党史进一步提高到事关全局的重要地位。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认真总结、科学对待、重视学习和善于运用党的历史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推动全党从对党的历史的坚定自信中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认真总结党的历史

习近平同志指出,认真总结党的历史,更好地发挥党的历史的鉴今、资政作用,是新形势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党的历史进行了新的科学总结。

一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近代中国历史特别是党的90多年奋斗历史进行了新总结。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中华民族的昨天、立足中华民族的今天、着眼中华民族的明天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深情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同志还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9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只要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二是着眼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对党执政60多年来自身建设的历史进行了新总结。习近平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同志一贯重视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七大至十八大期间,他在中央党校先后发表《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等重要讲话,对党执政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自身建设的经验作了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的决心抓党的建设,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推出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习近平同志还提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风建设“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反腐倡廉“关键就在‘常’、‘长’”二字、“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明了方向。

三是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新总结。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他强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推动科学发展,就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同志到广东调研,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习近平同志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强调我们党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二是对中国发展落后的深刻反思;三是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反思。习近平同志还进一步概括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即: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在确保社会稳定中推进;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这“五个必须”,深化了党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指针。

四是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特别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行了新总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的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进一步阐发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他全方位回顾社会主义500年来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外国到中国,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到破浪前进的历史进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一回顾总结,进一步回答了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阔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视野,对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进行了新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崇高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历史认识的新水平,标志着我们党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进入新境界。

二、科学对待党的历史

习近平同志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学对待党的历史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系统阐述了如何科学对待党的历史的问题。

一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是科学对待党的历史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90多年党的历史,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和主线,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要求把90多年党的历史与1840年以来中国170多年历史衔接起来,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深刻认识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的这些要求,是“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

二是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习近平同志指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逻辑。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进程。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的失误,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习近平同志强调,对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失误和曲折,应着重分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重犯的办法、措施和制度。习近平同志还对党史上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深刻阐述,为全党正确对待党的历史作出了榜样、指明了方向。比如,他指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虽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全面地、联系地、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是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正确对待党的历史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就要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坚定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就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党走过的道路;就要正确处理政治和学术、历史和现实、研究和宣传的关系,旗帜鲜明反对党史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三、重视学习党的历史

开展党史学习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全党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同志站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性,对为什么学习党史、怎样学习党史进行了详细阐释,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强调必须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将学习党史提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的战略高度,强调“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这是对党的十八大号召学习党史的再动员。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有助于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党的思想理论的理解,有助于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有助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下,注重党史学习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在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前,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和《中国共产党简史》,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二是强调加强党史学习要着力抓好重点对象。一个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学习党史,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更需要比较系统地学习党的历史,接受生动具体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另一个重点是广大青少年。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党的历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极为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三是强调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站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度,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党史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要更多地采取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专题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的学习教育,增强辐射力和影响力。要积极发挥高等学校作为党史教育、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的作用。课堂教育之外,要组织青少年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

四是强调要为学习党史创造有利条件。习近平同志强调,既要抓住像庆祝建党90周年这样的时机开展全党的党史学习活动,也要抓好党史的经常性学习。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学习,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学习党史、宣传党史和运用党史教育党员人民、促进工作的良好氛围。他强调要编写高质量的党史教材和党史读物,使党史教材和党史读物更加具有唯实求真的科学精神、鲜明深刻的思想内涵、新鲜活泼的语言风格,更加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习近平同志关于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学习党史在认识事物、明辨事理、把握未来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强调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端正学风,认真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要坚持“学以致用”,做到真学、善思、活用,从党的历史这部活生生的“教科书”中,认识和把握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能力的提高。

四、善于运用党的历史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对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为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启示,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服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学习党史的目的是服务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引述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都是为了以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阐发。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深入思考,深刻总结了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一是通过对党的历史深入思考更加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习近平同志多次从总结历史的角度深入阐发道路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得出来的。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历史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是通过对党的历史深入思考更加主动顺应世界大势。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在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这些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是顺应世界大势的结果。历史证明,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三是通过对党的历史深入思考更加自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90多年来,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

四是通过对党的历史深入思考更加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就是一个不断总结和运用经验的历史进程。要善于运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加深对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使党更好担负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五是通过对党的历史深入思考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问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树立了善于运用党的历史的典范,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只有对党昨天的奋斗有深切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的新的使命。善于运用党的历史,就要坚持不懈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进行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将党的历史有机地融入治国理政管党新的实践,体现了一种新的执政理念、执政风格。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党史这门“必修课”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总结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2.党的重要历史 篇二

加强党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我们党历来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都十分重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并把它作为我们党提高自身凝聚力、增强战斗力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080万党员的大党, 要把党员凝聚起来, 靠的是共同理想, 靠的是坚定信念, 靠的是组织纪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全党确立共同理想, 坚定政治信念, 增强组织纪律, 解决好长期执政, 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这一重大历史课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

我们党是一个在13亿人口大国执政的党, 而且是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党要适应新的环境, 完成新的任务, 实现新的目标,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掌握思想教育, 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我们要把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只有筑牢基础, 才能建好大厦。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在党执政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不仅要把这个传家宝继承下来, 坚持下去, 而且要结合新的执政实践, 把它丰富起来, 发扬光大, 使它在加强党的建设中更好地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 而且要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去影响广大社会成员, 支配他们自觉地去行动。还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调控意识形态, 整合社会思想, 形成社会共识, 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是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无论是在过去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和改革的年代, 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党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为实现其自身利益而奋斗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统一人们思想、统一目标指向、统一行动步伐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整合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 做好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实现党的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不仅能为群众引领正确的政治方向, 激发精神动力, 而且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 完善社会管理, 建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使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 各种文化相互激荡, 各种思潮不断涌现, 社会意识形态出现多样化趋势。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复杂、多样、变化快的社会, 人们的思想行为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多变性特点。面对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各个层面发生的深刻变化, 面对社会利益的构成与变化的新实际, 我们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人民头脑, 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提升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倾听群众呼声, 把握群众脉搏,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要求和愿望, 建立和健全能充分反映和表达社会各方面利益要求的民主机制;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解疑解惑, 理顺情绪, 整合思想, 化解矛盾, 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多元利益和多元价值观念的现代社会, 整合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整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执政党, 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整合社会思想、调节社会利益矛盾的功能。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要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全体人民、整个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因此, 必须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贯彻到全体人民中去, 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使全国人民、社会各个阶层、各方面力量认同党和国家的基本价值, 并拥护党的方针政策,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好思想墓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但又是竞争经济。必须认识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作决策, 否则, 就会直接与市场经济相冲突。在这个过程中,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新的观念, 转变领导方式, 转变工作作风, 建立诚信体系。同时, 又要运用思想政治工作, 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有效地监督和约束公共权力的运用, 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 防止和化解市场经济的矛盾和缺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然带来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强, 客观上要求我们党重新审视和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社会组织的关系, 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 党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关系。在执政体制上, 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执政方式上, 要贯彻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又是保证民主政治发展的途径。它对于增强党的现代化意识, 对于理顺党政关系, 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3.党的历史教训(节录) 篇三

中央红军1934年10月10日从于都出发,出发时8万多人,号称10万人,辗转3个月到达了遵义地区。3个月中间,坛坛罐罐都带着,连机器都抬着,那简直是不堪设想的。哪有那种大转移呢?那是大搬家。当然那些东西都纷纷丢掉了。大概没有出江西,机器就丢掉了。经过广东、江西,然后又转到湖南。在湖南多次转移,然后才进到贵州。在进入贵州前后,就争论起来了,开始酝酿召集政治局会议了。从黎平往西北,经过黄平,然后渡乌江,达到遵义,沿途争论更烈。在争论过程中间,毛丰席说服了中央许多同志,首先是得到王稼样同志的支持,还有其他中央同志。当时林彪并不是积极的,是同别人说牢骚话的。在遵义会议上,毛主席作了讲话,扭转了航向。

遵义会议的主旨是纠正军事路线错误,因为当时是在惊涛骇浪中作战,军事路线最紧迫。长征是辗转战斗,蒋介石以大军围追我们,截击我们,侧击我们。我们在广西那个地方受到了很大的损失。白崇禧用很厉害的办法对付我们,他把我们走的路上的老百姓都赶掉,甚至把房子烧掉,使我们没有法子得到粮食和住房。他在背后截擊我们,我们1个师被截断了,得不到消息,牺牲了。经过多次挫折,到了遵义只有3万多人。这么大的损失!这个严重的错误是血的教训。毛主席取得领导地位,是水到渠成。事实证明,在千军万马中毛主席的领导是正确的。

毛主席的办法是采取逐步的改正,先从军事路线解决,批判了反五次“围剿”以来的作战的错误:开始是冒险主义,然后是保守主义,然后是逃跑主义。这样就容易说服人。其他问题暂时不争论。比如“左”倾的土地政策和经济政策,肃反扩大化,攻打大城市。那些都不说,先解决军事路线,这就容易通,很多人一下了就接受了。如果当时说整个都是路线问题,有很多人暂时会要保留,反而阻碍党的前进。这是毛主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解决矛盾首先解决主要矛盾,其次的放后一点嘛。

实际上次要矛盾跟着解决了,组织路线也是勉强解决了。当时博古再继续领导是困难的,再领导没有人服了。本来理所当然归毛主席领导,没有问题。洛甫那个时候提出要变换领导,他说博古不行。我记得很清楚,毛主席把我找去说,洛甫现在要变换领导。我们当时说,当然是毛丰席,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说,不对,应该让洛甫做1个时期。毛主席硬是让洛甫做一做看。人总要帮嘛。说服了大家,当时就让洛甫做了。撤销博古的那个声明也没有用“总书记”。那个时候名称也不是那么固定的,不那么严格的,这个“总”字好象没有加上,反正他是书记就是了,因为其他的人作常委嘛。那个时候没有书记处。毛主席总是采取这样的办法来教育人,使大家逐步地觉悟起来。所以,组织路线并没有完全解决。但是,这样比较自然,便于集中力量取得胜利,减少阻力。至于政治路线,暂时不提。

遵义会议开了以后,要继续前进。这个时候争论又起来了,打仗如何打法也引起了争论。那个时候困难啰,8万人剩下3万多人。每一个部队里都减员,伤员病号都不少,的确有困难。在那种关头,只有坚定不移地跟毛主席走。这时问题就出来了,一个比较小的问题,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从遵义一出发,遇到敌人一个师守在打鼓新场那个地方,大家开会都说要打,硬要去攻那个堡垒。只毛主席一个人说不能打,打又是啃硬的,损失了更不应该,我们应该在运动中去消灭敌人嘛。但别人一致通过要打,毛主席那样高的威信还是不听,他也只好服从。但毛主席回去一想,还是不放心,觉得这样不对,半夜里提马灯又到我那里来,叫我把命令暂时晚一点发,还是想一想。我接受了毛主席的意见,一早再开会议,把大家说服了。这样毛主席才说,既然如此,不能像过去那么多人集体指挥,还是成立一个几人小组,由毛主席、王稼样和我,三人小组指挥作战。从那个时候一直到渡金沙江,从1月、2月出发,到了5月,这是相当艰难困苦的一个时期。走“之”字路,四渡赤水河。从土城战斗渡了赤水河。我们赶快转到三省交界即四川、贵州、云南交界地方,有个庄子名字很特别,叫“鸡鸣三省”,鸡一叫三省都听到。就在那个地方,洛甫才做了书记,换下了博古。

(据中央档案馆所存记录稿)

(这是周恩来同志在当时中央召集的一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原载《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标题是编者加的。)

4.庆祝党的生日,重温党的历史1 篇四

——我公司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茶话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我公司党支部作为甘泉街道先进基层党组织,于7月1日下午在公司会议室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茶话会,公司党支部成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欢聚一堂,同庆佳节。

茶话会由公司党支部主持。会上首先向大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讲话中传达了我公司党支部近期工作的开展及所获荣誉,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接着,党支部成员及各入党积极分子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畅所欲言,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

董事长也在会上向全体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做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号召大家积极响应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学习交流,采取新举措,克服新困难,为把我公司建设成行业知名企业,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会议的最后,公司党支部组织委员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并向我公司各部门成员提出号召,希望大家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真诚欢迎越来越多的同志投入公司党支部的大家庭。

5.党的光辉历史2 篇五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才成为事实,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就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十二亿多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坚持发扬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风貌。

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我们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封建式的割据局面在中国大地上也一去不复返了。五十六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香港、澳门胜利回归祖国,实现了全民族的夙愿。海峡两岸同胞的交流不断加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必将实现。

8、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人民、武装人民,并坚持用党的理论和纲领教育广大指战员,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打败了拥有优势装备、异常凶残的国内外敌人。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的国防建设不断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没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最。

6.党的三大历史经验 篇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是对传统文明的革命性演进过程。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运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一党领导执政方式三大法宝①[①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总结了近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条主要经验,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并通俗形象地称之为党的“三大法宝”。本文试图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85年的主要经验,以为其领导中国现代化事业服务;由于也是三条,特借用“三大法宝”的提法,有便于更多的同志记住、把握和运用。]是促进这一划时代事业取得成功的极富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科学思维的深厚基础

现代化对传统文明的演进涵盖了经济、社会及至个人等一切方面。而人自身的进步是现代化最精要最艰难最基础的部分。无尽中外史实证明,只要(有)有了人(进步的或现代的或适当的人),就(才)能创造出惊世骇俗的人间奇迹。人的现代化说到底在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因为人们的个体或社会行为(动)均受其观念和思维所指使。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是人类各种文明的灵魂所在,它既存于民族的文本、风俗及人们的大脑活动进行流传。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前者可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后者则对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方法论意义。观念是思维的切入视角,思维是观念的诞生前提。因此,从现代化的观念更新这个层面来看,一定的思想观念产生于一定的思维方式,或者说,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形成现代进步思想观念的必然基础。

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紧扣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神内核,是长期革命斗争经验的科学结晶。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维立点,既体现了唯物辨证的人类进步思想观念,更展示了求真务实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对传统文明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实现了一种本质上的突破和飞跃。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明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几千年闭关自守、迟缓往复的社会状况强化了人们“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维理念。其观念视角是“亘古不变”的,因而思维上崇拜圣人,唯书唯上,粗略笼统,急功近利,感情用事等;用现代思维理性的精神去衡量,它们共同的实质性缺陷就在于脱离实际——不是脱离“眼下的”实际,就是脱离更大范围或更加长远的实际,这应当是中国传统社会注定落伍的根本病症之一。毫无疑问,实事求是作为思想路线的提出正是切合这个病症的良药。观察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历史,其特点可简要归集三方面:

1、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毛泽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担纲第一人,他在早期的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都不愧为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方法集中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上。这个具体不是一般的实际,而是个性的、发展的、联系的实际,毛泽东正是通过对这样活生生实际的分析研究,对中国农民、阶层、敌我及其他各个具体才能提出符合客观的系列的成功的革命理论和策略。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斗争中实现有机结合的。比如长征时期他反对博古代表的共产国际及军事专家李德坚持的阵地战、突击战、拼消耗等常规作战思想,创造了运动战理论并运筹得出神入化,夺取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具有深入浅出的理论秉性,更易被群众所掌握,变为极具潜质的精神力量。《矛盾论》、《实践论》直到延安时期的《整顿党的作风》等系列著作有力揭示了人们落后思想和思维方面的深层病症,使大家的认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特别是通过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人们思想得到极大解放,主动性和创造力、战斗力空前迸发。人民解放军由100多万人迅速壮大,仅用3年时间,就打败了800余万美式装备的蒋军。战争中各地依据各自实际创造了很多特色鲜明的成功战法,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对和平建设时期同样具有深远影响。比如后来“八大”正确路线的形成,基层“两参一改三结合”等管理经验的出现,都是显例。

2、归纳实质突破理论。传统文明从观念和思维上对人们的影响无所不在。即使毛泽东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也在所难免。表现在他晚年为盛名所累,开始脱离实际,后来越来越意气用事,进而从大跃进到文化革命在全国发动多个得不偿失的运动。特别是“”,虽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反对官僚主义的宏旨,但由于错误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指导和错误的群众运动方法,使国家濒于**崩溃的边缘。毛泽东后,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得以弘扬光大。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坚定回归实际、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终于形成了对中国近几十年现代化逐步起飞阶段影响极大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具有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辨证风骨。其认识活动中实事求是的思维特质在于尊重实际,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将各个方面的实际,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国内的和国外的以及发展的发达的实际都拿来进行综合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的实质——一般(共同)的、原则的、规律性的东西,实现对旧理论的质的突破。从真理标准讨论、党的建设到姓“社”姓“资”的判定标准,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依据实际实践来判断、抽象和演绎,进而发现正确答案。尤其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社会主义问题,邓小平倾其近90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革命奋斗生涯的理性思考,终于提出了计划和市场的多少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的确立和迅速发展并主动融入全球现代化进程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围绕目的创新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她既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有着某些内在的深层的共同的要素,同时又是一种独特的事物,拥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外在的鲜明的特色。如何认识和处理这种一般与特殊的矛盾关系是新时期能否坚持好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领所在。以___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及后来的领导者准确把握这一要领,其实事求是思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围绕目的创新思想的方式上。这种思维方式旨在立足实际,包括上述的一般和特殊两个方面的实际;明确目的,即根据自己特殊的实际去争取那种一般的目的,然后紧紧围绕目的来创新思想观念。__在世纪之交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深刻准确地把握了中国共产党客观实在的属性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性意义等特殊方面,也高屋建瓴地抓住了发达市场经济下对党建的综合性高要求和发展性大目的等一般方面;这种一般与特殊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地突破了过去那种关于党的单一的阶级性质理论,更为新时期全面扎实深入地加强党的建设乃至牵动其他的系统建设开辟了广阔的思想空间。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根据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世界大局和平发展的现实情况,按照中国现代化长远利益和更高目的的需要,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双赢、多赢和共赢的基点上,打造新型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这种思想比过去长期积淀下来的(阶级)“斗争哲学”无疑更具人本精神,更有普遍的人性意义,因而更务实,更科学,更便于实践。

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提供了凝聚合力的根本动因

无须讳言,中国的现代化大门是被迫为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的。为什么泱泱50文明古国,浩浩4亿万人口大众,却常常被那些“蕞尔”小国,甚至数千人的的侵略军打败、欺侮?!这种深重的民族耻辱100多年来像梦魇一样压在人们心头。很多思考者往往都集中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寻找原因,也力图在这两方面推动改进,但最终收效并不明显。物质层面可例戊戌维新,虽然建造了规模名列世界前茅的海军舰队,却在甲午海战中被拥有较小舰队的日本海军全部击溃。制度层面可例辛亥革命,虽然数千年一贯制的皇朝顷刻瓦解,现代民主政制呼之欲出,革命先驱者甚至也看到了芸芸众生的素质尚不适西式民主,特意预期了一个“训政”的阶段。然而未待施行,革命成果即屡遭篡夺,称帝复辟者大有人在。随着先驱溘然离去,留给中国的只能是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人民积贫积弱,任逞日寇凌辱,总之,中国仍是“一盘散沙”。

中国为何“一盘散沙”?比物质和制度层面更深的原因在精神层面。在这里,精神比物质和制度更具有根本性的决定意义。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主要部分是思想观念,它规定了人们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视角高低,获取知识的多少,从而决定了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大小。不同思想观念规定人们视角高低集中体现在其理想性和道德性的强弱,具体表现在宗教、信仰、理想以及信念等概念范畴。在这个范畴,人们较易超脱世俗利益的纠缠,具备寻根究底的理性,以至能够较多的运用好群体的合力和个体的潜力,加快社会的发展——这应当是现代化发达国家的一个普遍性成因。中国传统文明恰好于此存在深层缺陷。其观念文化的代表儒释道中虽也存在一些仁义善良的道德取向和美好社会的理想愿望,但总体上并没有脱俗——总目的还是现世的眼前利益。主流的儒家短肋在于维护传统官本位等级社会的利益格局;佛教早被红尘濡染失去纯粹,信徒想的无不是消灾去祸的俗愿;道教则起始就是因于延年益寿的常念,炼丹寻药莫不为此。在这种世俗功利性观念文明的教化下,人们趋(近)利自私的动物性本能必然无限膨胀,而追求理想、正义、知识、真理、道德和精神感受等文明性需求②[②动物性本能和文明性需求都是基本的人性,其集中表现在于前者趋近利,后者取远利(常常也包含了近利但被误解)。人们的趋(近)利自私性是一种基本的客观存在,不容否认也无须否定;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动力和要素配臵的效率理论等都据此而来,问题在于我们必须看到这个命题为真的前提是什么,这就是必须要有现代法治。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文明性需求方面得到更多的发育和表达。]则被压抑萎缩,社会进步的合力因而消弭,一遇风吹草动,比如吏治不好,或大的自然灾害,或外族侵犯,人们的行为逻辑必会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一盘散沙”的形成机理正在于此。

上世纪初,原产于发达西欧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及理论体系通过近邻俄罗斯的革命传到中国。这个思想因其替被压迫者说话的鲜明立场和与中国本土朴素理想观点的某种契合而深受爱国思想者的欢迎。随着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实践和传播主体的诞生,越来越多的共产主义战士成批涌现。共产主义尤同一轮初升的红日,慢慢照亮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的巨大力量正在逐步聚合,“一盘散沙”的顽疾逐渐从根本上得到疗治。其全过程彰显着复合而丰富的特色,因此更具长远的存活价值,具体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首先,从先驱风范看,实现了勇于牺牲与争取解放的结合。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在中国流传之初,正值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先驱们被这崇高理想的大旗所召唤,个人精神世界充满了革命解放的战斗激情和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像慷慨就义的李大钊、刀丛吟诗的夏明翰等等,那些前赴后继,笑对死难的先烈何止成千上万。他们和许多还在战斗的共产党员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民族“脊梁”!毛泽东是其中不能不提的一名核心人物。这不仅因其心怀革命到底的远大目标,更因其创建了科学的革命思想和方法体系,还因其所向披靡的英雄气质。他有六位亲人先后为革命牺牲。他运用其思想保障革命转危为安,不断走向胜利。尤其是共和国刚建立的时候,毛泽东藐视以最强的美国为首的“联合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美方军队诛死作战三年,志愿军无畏“无败”的强敌和“空前”残酷激烈的战争环境,英勇善战,英雄辈出,终于将对手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抗美援朝的胜利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她对全世界是一个象征:中国“一盘散沙”、软弱可欺的历史从此结束了!

其次,从民族影响看,实现了聚拢民心和唤醒民智的结合。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理想实践从一开始就对许多上进份子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长征胜利后的1930年代,延安更是成为全国知识青年向往和奔赴的精神圣地,这是民族力量发生凝聚的生动体现,也说明了人的本性中普遍存在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人之能,在于其信。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大脑中所潜在的情感力量、意志力量、探索力量等心智能力是非常巨大的,它的开发利用有赖于其信念理想的牢固程度。所谓心诚则灵,信则行,都说明了信念的伟力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动本质。三年解放战争,国民党数量庞大美式装械的军队为什么打不赢解放军?而战争后期,那些溃败如绵羊的“国军”为什么一旦为解放军所俘获改造,打起仗来马上就变成了猛虎?其战斗力从何而来?这里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

第三,从实践主体看,实现了执掌政治与传播信仰的结合。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为最高目标,这个目标既是一个抽象的遥远社会的精神象征,又是一个实实在在、时时刻刻、无处不在进行着的运动。无论是战争年代革命奋斗,还是和平年代执政建设,都与中国的现代化以及传播共产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便是政(治)信(仰)一体的特性。不难得出,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扩散过程实质就是传统文明的转型进程。文明的转型不应当也不可能是断层式的,我们不能将历史一概地推倒重来,反而应该客观正确地认清传统,并主动运用好其中既有的规律性。传统文明的根本特点是官本位,表现在精神风尚领域也存在很强的“民为官镜”的现象(规律),而政信一体的特性恰好是合乎这个规律的,所以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我们观察过来的社会现象,自然很容易得出“党风决定民风”,“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支部看支书”的普遍结论。中国共产党赞同信仰自由,她主要依靠党员身体力行来传播其共产主义信仰,当然其中必然涉及到其思想、作风、组织、制度、纪律等诸多方面。

第四,从理想属性看,实现了传承国粹与归宗先进的结合。共产主义理想虽然原产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也吸收传承了传统文明中的精华部分,因其两者的结合而更显活力完美。一方面,这个理想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科学的意识观、认识论的基础上,克服了人类曾经产生和实践过的各种理想中普遍存在过的唯心论、机械论、唯意志论、宿命论和空想主义的因素,因此能够准确测证现代发达国家的进步走势和总体状况,这无疑是信仰者坚定信心的现实源泉。另方面,传统文明虽然产生于农业社会,主体上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但其相关的精华思想和方法必为今天所用。比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等古来名言的理想境界,还比如“天人合一”、“中庸和谐”、“和为贵”以及“仁义忠信”等处世道德理念,再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修齐之道,这些与中国共产党理想实践中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和个体修养存在一脉相传、息息相关的联系。从这个角度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战争中对俘虏的优待及俘虏们的真情感动,还有志愿军在朝鲜的秋毫无犯,世所罕有。

第五,从和平时期看,实现了志存高远和躬行当下的结合。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漫长的和平转型时期,由于环境的安定、工作的平淡和目标的遥远,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传播教育比战争时期平添了更大的难度。中国共产党初甫执政,即以十分高亢的革命精神大力推行共产主义全新的理想道德风尚,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上世纪60年代前后,成了这种新文明景象最靓丽的时期。中国社会几百年积留下来的黄、赌、毒丑恶现象一扫而光,脏、乱、差的歪风积弊根本好转。共产党高官以身作则,推崇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各种各样形式灵活,讲究实效的理想道德教育深入人心。各个地区各条战线胸怀理想、道德高尚、扎实工作、事迹突出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如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普通机关干部张志新等等,他们在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激励下,从平凡工作中表现出无比的英雄气概和高昂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国现代新文明的楷模。

三、一党领导的执政方式具备了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要治理政治腐败,提高经济效率,加快国家现代化,就必须实行多党制的民主政治,即美国为代表的西式民主。其实,人们一般认识的西式民主只是西方发达国家300来年社会发展积累的表层成果,其施行效果的大小是被它深层的观念文化怎样所决定的。这里的观念文化集中在平等、理解、宽容、共赢以至博爱等价值取向上,通常则表达为人们的素质——与传统文明与生俱来而入血入骨的国民属性。国民属性及观念文化的转换要经过长期艰难曲折过程。现今世界上,凡是施行多党制民主效果好的国家均是这种观念文化转型比较成功的;反之,那些主流观念文化还停留在等级、狭隘、争斗、惟私和极端基础上的国家民族,就不能通过这种民主方式取得好的发展效果。因为大家只想通过这种民主争取自己的利益,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搞贿赂、耍手段,甚至拼死拼命不择手段,综合看,必然没有好后果。不讲那些战火下因这种民主而流血**的中东、东欧一些国家,就是一直处在和平环境的很多国家都是这样。虽然搞多党制60年了(这种民主观念文化的浸润更久远),但国家仍是贫富悬殊、腐败成风、效率低下,甚至一个几百人的村子,因多数人不同意搬迁都可以投票否定国家高速公路的修建。还有南亚的孟加拉,前年最大反对党的一次集会,竟被人用手榴弹炸死炸伤300多人。

相比之下,中国的现代化却稳健得多,深入分析一条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实行了一党领导的执政方式。中国是后发展国家,不可能具备西方发达国家当时的相关环境,按照他们的办法来发展。后发国家经济的稳健性是由政治方式的稳定性决定的。而政治的稳定方式是由基本国情特别是观念文化决定的。中国基础差、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大,资源相对贫乏,观念文化的总特点是官本位的,等等,这些都是抉择政治方式必须顾虑的要素。中国历来就存在“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政治共识,这里“君”即权威,更贴切讲即好的唯一的权威,没有这样的权威,大家争权夺利,造成国家混乱,发展滞阻,还谈什么现代化呢。从更大范围看,政治稳定决定发展稳健是普适性的。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及至文化自洽互动的成熟性不用多说。那些二战后发展又快又好的国家和地区也无不是这样的。比如韩国的经济起飞和其他现代化的扎实基石就被公认为是朴正熙军人专权统治的功劳;台湾发展最好最快的时候是国民党独自执政期间;新加坡近50年更是靠着人民行动党来创造发展奇迹的。相反,近邻菲律宾接手当初美国建立的主要经济基础,又按照美国方式比新加坡早几年立宪选举,一时被寄予厚望,但后来难免多党争夺,几度陷入动荡边缘,国家终究没有发展好。

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执政的特点一是形成了从上至下统领一切的“金字塔”状稳态组织结构,横面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军队五大家,党委是最高领导;纵向上,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分别是各级大大小小单位的最高领导。层级间,各级均向自己的上一级负责;单位内,全体均向党的组织负责。这种层级分明的原则与现代行政学的科层理论是相通的。而权力向党组织高度集中的实质在于统一思想,减少争执,围绕核心,加强团结,便于集中有力的行动,它对克服中国人历来缺乏组织团队,散漫混乱的积弊极有针对性。这种集权方式诞生于井冈山红军时期,通过“三湾改编”,将支部建在连上,使红军力量得到空前凝聚和增强,最终成为横扫国民党数百万大军的制胜法宝。在和平建设时期,同样成为国家主动发展进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硬件。如建国初期集中力量的建设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国策不动摇”之类“一言九鼎”的功效,致使中国发展持续飞跃,举世瞩目,还有数不胜数的国家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每次胜利领导组织抗击地震、滑坡、风沙、洪水等大的自然灾害的过程等,都很能说明问题。

二是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一般都具备较高的政治综合素质。由于中国共产党组织历来都是根据个人的实际表现,按照比较严格的程序发展新党员,所以客观上保证了党员群体相对于普通群众的进步性质。党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又是从党员群体中挑选的经受考验、经验丰富、德才兼备的精英份子,因而大都政治综合素质较高。改革开放近30年来,领导班子的建设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加上与外界活跃的信息沟通及经验交流,引入施行了负责制、分工制、任期制等现代管理方式,成为其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的有利因素。从理论上看,在既定的组织形式下,组织运转的效能取决于组织成员的能力大小及其是否得到发挥,而后者则往往取决于组织的领导者的胆识和魄力。事实证明,改革前20年几次争论反复的时候,正是主要领导者邓小平力挽狂澜,排除干扰,才保障和加快了特区的开放态势及全国的发展速度。而分析发展得好的每个地区、每个部门和每个单位,虽然情况各自不同,但主要的共同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领导班子强特别是“一把手”有能力。全面地看,他们确实是领导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宝贵财富和中坚力量。 三是在方法论上继承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人们的实践行动是依据一定的思想观念指使,并凭借一定的方法帮助进行的。前者提供实践的立场和目标,后者提供实践的技术和手段,两者都是顺利实践必不可少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的奋斗中,在方法论上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经验,形成了值得后人赞诵和继承的优良传统。她既包含前文从思想、信仰和体制等三大方面的经验总结,还可指其他很多具体的方面。比如群众路线、调查研究、艰苦奋斗、思想领先、政治挂帅、以经济为中心、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等,这些办法既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过去取得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更是今后推动中国现代化新进展的一个领导优势所在。

四是中央领导核心锐意改革进取的精神状态。这一条最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迅猛发展,经济总量扩展很快,整个社会已进入到由传统到现代实现根本性大转型的攻坚阶段,但限于理论不系统,改革难深入,进展没配套,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呈现累积增多甚至加深加重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坚定深化改革,鼓励全面创新,这必将为中国现代化再上新台阶准备重要的政治条件。

四、运用党的三大法宝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协同进路

上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基本保证。三大法宝之间存在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动互进的辨证关系。运用三大法宝的要义就在于掌控这种关系。总的是要以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为基本视角,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基本方法,以一党领导执政方式为基本原则,系统协同,积极稳妥,大胆创新,攻克关键,使每项改进有机联结,最终取得“1+1>2”的整体效果。下面按紧迫性大小和操作性强弱具体分析六个关键改进措施。

(一)重造监委,创新党内民主。一党领导是现代中国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就是民主。但民主不等于西式政治表面上的多党制,而是其实质——多数投票抉择形成的

和党内分派竞选存在混乱、分裂之虞,更好的办法是以民主方式重造监委。⑴构筑“三权”制衡体制。撤消纪委,成立监委(监督委员会),专职监督同级党委。同时,党员选举监委书记,党委履行领导职能,改过来单一从上型的制权体制为新的三权制衡体制,其闭合的制约关系为:监委监督权-→党委领导权-→党员选举权-→监委监督权。⑵竞选产生监委书记。监委书记由所在党组织全体党员普选产生。凡在籍党员,不受党龄、性别、年龄、单位、民族等条件限制,均可参加竞选。⑶监委书记的动力和压力:在职享受同级党委书记相应的职级待遇,离职则退回原职级;可连选连任;负责监委班子组阁和聘任中层职位,薪金固定(中层以下为常任);严格执行各项监督程序;定期不定期述职和接受质询、弹劾。

(二)办活内刊,创新争鸣方式。理论滞后既有思想或僵化或肤浅,缺乏实事求是能力的原因,也有思想媒介管理过死,缺乏百家争鸣信息交流渠道的问题。诚然,中国现在尚无须全面放开言论,对那些有悖正统、可能引起混乱,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的观点还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发表。过来这方面的职能主要是由相关各级媒介单位所办的内部刊物承担的,但稍微浏览眼下这些内刊,实质争鸣性信息极少,大体与公开媒介相差无几。这是内刊的行政化官僚管理及其部门利益刚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如何改进?⑴首先在省会城市以上设内刊(内部报刊、网络论坛),执行百家争鸣,言论受法律保护。内刊直属同级党委,财政拨款,聘用总编(最好是中共党员);内刊取名可赋个体特点,以期长远,出品牌;参与者(编、读、作者等)均与行政级别脱钩,经专门考试或考核,具备一定思想水平时才能获取资格。⑵由国家出资,经常在内刊组织课题攻关、学术研讨、征文评奖等活动刺激深化言论的积极性;创设年度敢想奖、破题奖等专项大奖,鼓励创见,重点扶助从事长远研究的单位和个人。⑶及时搜集整理言论成果,实用性强的要作出提案,移交决策、执行部门使用,并督促和反馈信息。⑷对各类言论园地要定期组织评议,按标准记分得出等级,与其报酬相结合;要逐步淘汰低效劣质的言论园地。

(三)科学分权,创新责权结构。公共权力在前述新监委机制的制约下,就可以大胆进行科学分权改革。这不仅是建立完整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各级各地各单位贯彻依据各自情况实事求是原则急需的政治条件。⑴现阶段,为保证党的领导有效和统一,各级党委一把手要集中由上级统管,由上一级主职提名,上一级组织审核任免。⑵关系局外的事务要有相应的统管。如关系到流域的江湖治理、关系到打假治劣的工商管理、关系到司法公正的审判管理等,因内部监督存在弊端,应专设外部的监督。⑶逐步扩大市级自主权。市是我国行政区划中重要的基本单元,具备发展区域自治政治的较好条件,可先行一步。一是立法权。使其能够从各地实际出发加强法治建设。二是人事权,副职领导由本级任免(或由主职提名,本级党委任免)。三是机构设臵权。除必须垂直管理的机构,其它机构的撤建、定名、职能、编制、归口等均由市级自主决定。上下级的日常工作联系,由办公室归口办理。

(四)民荐党员,创新训育方法。在中国,人民群众政治素质大面积的提高有待党组织民主化的加强。在党内民主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可尝试在群众中间开展民荐党员活动,以扎扎实实训练培育大家的民主实践能力。⑴民荐党员就是以普通群众投票方式来推荐优秀党员、入党对象和对重大党事、政事进行的民主测评。其结果必须列入相关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并将议决结果专题上报和向社会公开。⑵先试点,后推开。大体是由各个社区组织,定期(年度和任期)、定事(预先公开)、定人(投票者范围)进行。⑶投票前,可酌情安排适当的相关事宜公辩演讲活动。⑷公费投选。设立投选基金,来源为公共开支和社会捐赠。捐赠个人授予相应的公益荣誉。基金进行透明化管理。

(五)党政一体,创新精干政治。党政分开的理论基础是多党制民主政治,一党制下(进而如上述搞党内民主)原则上不需要党政分开。过来勉强推行党政分开造成了矛盾扯皮、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降低等普遍性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广东中山、顺德等地自主进行党政一体的机构改革(是否首创?),有力克服了膨胀低效,影响很好,应当认真总结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广。目前,可通过新的试点由下而上推行党政一体。目前实际状况允许市以下党政均可合并。可先规划党政一地(院、楼)办公;书记和均兼任市长、副市长;相近职能单位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为创造精干型政治打开局面。

(六)法分两系,创新法治格局。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存两大悖论。一是民主法治孰先孰后?先民主可能乱而不能法治;而先法治(强政府)因缺民主监督仍不能达到。二是宪政与党治如何协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宪法的至高地位及人大的权利机构性质究竟三者如何关联,如何自圆其说?其实,这些悖论都是因为从既定的概念或人家表面现象粗浅思维的结果。抽象各国(特别发达国家)民主、法治(宪政)的最本质就不难得出:民主≠多党制,民主的实质是依靠多数投票抉择的现代管理方式(于是第一个悖论就可为新型的党内民主所破解)。同理,法治(宪政)≠多党竞争和议会决策,法治的本质是按照白纸黑字的规定办事。从这个根本性的定义推理,也不难得出破解第二个悖论的改革构想:将国家整个法律章程规定的拟订、修改、文本和实施体系分为政治类和非政治类两大系类;前者主要管党治等政治事务,后者管经济、民事、刑事等非政治事务;设立《临时政治大法》(与现行宪法基本精神并不矛盾),形成典型中国特色的政治法治格局。

7.党的重要历史 篇七

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决策

首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推动和解决党内目前存在的思想不纯, 作风不正以及为政不廉等系列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人民利益为本, 以人民满意为准, 并且主动接受人民的监督。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其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当的纯洁性, 赢得群众基础, 巩固执政地位。我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以群众为本, 依靠群众,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群众的利益。而现在我党内部确实存在着一些消极腐败的问题, 出现这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思想。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从问题的根本出发, 进行党内教育, 对我党内部党员的思想进行科学化教育。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然要求

党的成长史告诉我们, 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坚强后盾是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党必须严格执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和方针。“中国梦”深究其本质还是人民的幸福安康和社会的安稳团结。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党员来源于群众, 代表群众, 带领群众。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巩固马克思主义群众思想。将群众的力量和智慧集中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心任务上, 集中到中国梦的实现上来。

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关系、解决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

党内存在的一些形式主义, 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是目前村还党群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 我党必须强化党内教育, 认真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我党最高价值取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同时也是衡量我党政策方针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党开张工作最强有力的后盾和最大的力量源泉。要想获得群众的拥护, 必须深入开展党内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公职人员要有责任意识, 积极负责, 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实事。

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密切联系群众必须要正确的对待群众, 正确对待群众来源于科学的认识群众, 也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群众观。深入教育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唯物史观, 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观点和公仆意识。每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不能混同于普通群众, 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 扎根于群众之中, 起到带头人和骨干作用, 不断引导和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共同的理想。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到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严明党的纪律:历史经验启示探寻 篇八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围绕“一条主线”和“五大建设”,提出了“八项任务”,其中包括“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1]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严明党的纪律,以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本文就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严明纪律的实践、经验与启示作一探讨。

中国共产党诞生伊始就注重纪律建设,并以此著称于世。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是根据列宁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列宁指出:“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就是两个半月也保持不住。”[2]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们党在旧中国极其险恶的政治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领导民主革命,实现党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所必须的。两者相结合,就形成了我们党严明的纪律性,而居其首位的当属政治纪律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党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肩负着在现代文明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面临着重重考验与危险。这种考验与危险,首先来自于黑暗的旧中国政局所带来的白色恐怖。连经过周密筹备的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后,也受到租界当局的干扰,不得不终止会议,转移至嘉兴南湖的红船,才得以将会议开完。所以,如何保守党的秘密,是至关重要的事情。稍不留意就会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党的一大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此明确规定:“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3]在党员的入党誓词中,也都有“保守党的秘密”这紧要的一句。

政党作为志同道合者的聚合体,其成员自然应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所以,党的二大颁布的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章专设了“纪律”一章,明确规定凡党员有犯下列各项之一者必须开除之:一是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二是无故联续二次不到会,三是欠缴党费三个月,四是无故联续四个星期不为本党服务,五是经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其停止出席留党察看期满而不改悟,六是泄漏本党秘密。[4]要求是明确的,纪律是严格的。这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党员必须对党忠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成立后不仅面临着黑暗的旧中国政局所带来的白色恐怖的考验和危险,而且面临来自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钱和权力诱惑的考验和危险。尽管我们党刚成立,还不是执政党,本身没有行政权力,但来自外部的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严重存在。同时,还面临着来自于日益腐败堕落的旧中国社会现实的考验和危险。根据美国人罗兹·墨菲的叙述,在西方列强统治下的旧上海是“罪恶的渊薮”。其所列举的史料反映,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的娼妓占总人口为九百六十分之一,柏林为五百八十分之一,巴黎为四百八十一分之一,芝加哥为四百三十分之一,东京为二百五十分之一,上海为一百三十分之一。罗兹·墨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就卖淫业作为一种特色而论,上海走在全世界城市的最前列。”[5]面对恶劣的政治生态环境,我们党重视对党员的政治纪律教育和约束,使其自觉抵御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二大党章明确规定,凡党员若不经中央执行委员会之特许,不得加入一切政治的党派。其前已隶属一切政治的党派者,加入本党时,若不经特许,应正式宣告脱离。凡党员若不经中央执行委员会之特许,不得为任何资本阶级的国家之政务官。[6]总之,要改造旧中国,共产党员得先改造自己。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政治上入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党的政治任务对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不同的政治纪律要求。在白色恐怖深重的时刻,重视抓好党员的革命气节教育。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必须严惩破坏党纪的行为。我们党在领导民主革命的斗争中面临的考验与危险,还来自于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尤其以封建思想的影响为甚。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统治的历史,虽然辛亥革命早已废除了皇帝,结束了封建王朝,但封建思想残余是不可能装进棺材一埋了之的,它仍会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也影响着我们的党,侵害党的肌体,损害党的事业。因此,我们党重视克服这些错误思想和倾向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求党员自觉抵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抵制封建思想的影响,明确民主集中制为党的指导原则,提出了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四个服从”要求,作为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党的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明确告诫全党:“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于自己的坚强团结、意志统一、行动一致。在党内不容许有离开党的纲领和党章的行为,不能容许有破坏党纪、向党闹独立性、小组活动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必须经常注意清除自己队伍中破坏党的纲领和党章、党纪而不能改正的人出党。”[7]并在实践中坚决制止破坏党纪、分裂党的行径,将破坏党的纲领和党章、党纪而不能改正的人及时清除出党。这对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是极其重要的。

20世纪初叶的中国政党林立。如何在三百多个政党中脱颖而出?如何让自己同国民党区别开来?严明政治纪律,做到政治清明,这是必须的。同时还要有严明的经济纪律,做到清正廉洁。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众面前树立起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新形象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经济纪律,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滋生,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都重视制度建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政府就建立了审计制度,成立审计机构,颁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审计条例》;统一财政,建立统一的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和国库制度,并配以工作检查制度等。[8]抗战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边区政府统一财政,健全预决算制度、金库制度、审计制度、税务制度、仓库管理制度以及各机关团体的收支报告审查制度,形成了财政的统筹统支,堵住了财政工作中的收支漏洞,防止了腐败现象的滋生,也为战时所需提供了集中一切财力和物力供应的客观条件。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党中央指示,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形势变化和斗争需要,制定或修正公布了一批惩治贪污条例,包括:1947年的《东北解放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1948年的《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和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颁布的《关于反贪污浪费的指示》,1949年的《苏北区奖励节约、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和《修正淮海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9]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经济纪律,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中共如何跳出“兴衰周期律”的问题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运用监督的手段制约权力,保持党的清正廉洁。省港大罢工就是典型案例。

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是我们党早期直接领导的一次重要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这次工人运动中,罢工委员会各级机构和公务人员要经常处理大量钱物。能否保证领导机构清正廉洁,关系到能否团结工人,戳穿敌人谣言,是坚持罢工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为此罢工委员会落实了多项对权力的监督举措,其主要举措是成立罢工工人代表大会,按罢工工人数进行普选,每50人选出一名代表,共800余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罢工委员会各机构定期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情况,特别要报告各负责人的任命和财政收支情况。考虑到罢工需要筹措钱财和安排经费,罢工委员会一开始就设立了财务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定期向罢工工人代表大会报告财政收支情况,接受罢工工人代表的监督。邓中夏曾高度评价这项举措:代表大会的确起了不可思议的伟大作用,罢工委员会的会务及财政,皆经常在代表大会上报告,以致外面一切谣言都失其作用。罢工各机关重要职员,都经过代表大会选举,不称职时,又经过代表大会随时撤换,因此罢工各机关不致腐化。[10]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经济纪律,必须奖惩分明。我们党历来重视严厉惩处消极腐败现象。至今仍然备受人们关注的,是1933年12月15日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由毛泽东主席、项英副主席签发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这是我们党的第一个反腐法令。它规定,贪污公款在100元以下者,处以半年的强迫劳动;贪污公款在100元至300元之间者,处以半年以上、2年以下的监禁;贪污公款在300元到500元之间者,处以2年以上、5年以下的监禁;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11]同时还规定,执行单位必须同时追回其贪污的公款,并没收其本人家产之全部或一部分。对挪用公款为私人营利者以贪污论罪。[12]26号训令实施后,党员干部受到普遍的约束,清洗了腐败分子,保证了党的队伍的纯洁。

我们党在严厉惩处消极腐败现象的同时,还重视奖惩鲜明的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总结干部管理经验基础上,于1943年公布了《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干部任免暂行条例》和《干部奖惩暂行条例》,对边区各级干部的登记审查、提拔培养、配备使用、任务调动、考绩奖惩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无一不包含有严明的经济纪律。《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对贪赃枉法、腐化堕落、假公济私、包庇蒙蔽者,给予从警告、记过、撤职到向法院提起公诉等五类程度不等的惩戒。《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任免暂行条例》规定“各级干部之任用,以适合下列标准为合格。”其中即含“廉洁奉公”。而一旦有“贪污、腐化、营私、舞弊等行为者”,“不得任用为政府干部”。现任干部犯有上述错误的,“应予停止使用,或付惩戒”。[13]这从正反两面对党员干部进行了警示,引领党员干部朝着廉洁奉公的方向前进。

政党作为近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产物,其基本职能是发展组织、夺取和运作政权。发展组织,是为夺取和运作政权创造条件;夺取和运作政权,是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发展组织,夺取和运作政权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政党的政治理想与奋斗目标。为此,政党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也只能是做好群众工作,使党拥有群众。在这过程中,具有严明的群众纪律,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其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体现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群众纪律,必须维护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始终高度重视群众利益,把它作为动员和组织群众的基础与保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应该严格分清:群众对目的究竟‘关注’到什么程度,群众对这些目的究竟怀有多大‘热情’。‘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4]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对“群众”、“思想”和“利益”等关键词分别用不同字体作了强调,告诉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维护和实现群众的利益诉求。思想只有反映现实的社会需要,体现群众的利益需求,从而被群众接受的时候,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和实施了严明的群众纪律,制定和实施了体现严明群众纪律的一系列的路线方针政策。其中著名的,有我们党为人民军队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在土地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口号等。群众一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的条文,一看眼前的这支军队官兵的言行,就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旧军队区别开来了,从而真心拥护这支军队和领导这支军队的共产党。而“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及政策,则是抓住了旧中国社会民众的主体农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抓住了旧中国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关键,从而动摇了旧中国旧政权统治的根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群众纪律,必须激发群众的自愿。马克思、恩格斯曾这样告诫我们:“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5]马恩在这里用字体强调的方式表述了“思想”的特性,说明了“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对“思想”实现的极端重要性。它启示我们:先进思想不能只是少数先进分子的思想,而应该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拥有,只有这样,先进思想才能真正成其为先进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才能从理论走向实践。

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大半时间里是十分弱小的,总是受到国民党当局的分割、围剿与杀戮,一般群众尤其是国统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是不了解的,又由于受国民党当局的欺骗宣传,国统区群众不仅不了解我们党,还存在很大的误解。这种局面的最终改变,离不开严明的群众纪律和体现群众纪律的相关策略的践行。我们党在国统区城市上海,一是依托工会这个合法组织凝聚和组织群众。我们党在思想上是明确的。俞秀松曾经这样设想:“在上海先组织一个‘工人俱乐部’……我们只要认识了几个工人,就可以叫他们转辗介绍来入这个俱乐部。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可施一种工人教育,改变他们的旧思想,灌输给他们新知识,渐渐地鼓吹起来,然后再组织各种的团体,来实现我们底劳动运动。”[16]二是借助文化补习学校凝聚和组织群众。三是利用传统的组织和关系凝聚组织群众。在旧上海,有很多群体内部关系的维系是通过传统的形式和组织来实现的,如帮会、同乡会、结义等。这种组织虽然在形式上是落后的,却在一些群众中拥有比较深厚的基础。所以我们党没有简单地拒绝,而是明确要“利用社会上落后的工作方法,大胆的争取与那些中间分子的群众领袖、老工人、职员结为生死朋友”[17]。四是根据群众的思想实际来开展群众工作。我们党明确“要学会抓住有利的机会开展斗争,在群众因生活苦闷情绪低落时,不要轻举妄动”。[18]在群众还没有觉悟的时候,更不能轻举妄动。即使条件具备了,时机成熟了,具体要求也要合理。要“正确地抓住群众日常生活的要求,细小的部分的一点一滴的斗争中来教育和组织群众”。[19]

其实,这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毛泽东曾指出,在动员农民群众时,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能把这些权利当作对农民群众的施舍,而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农民,引导农民通过政治斗争打倒地主阶级去争取,注意在斗争中不要代包代办,而应采取“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政策。[20]在这群众纪律和反映群众纪律的策略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群众意识。激发群众的自愿,说到底就是通过组织、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等途径,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党和人民事业的力量。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群众纪律,共产党员必须当好群众的表率。只要我们翻开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史,张思德、白求恩、刘胡兰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形象便会跃然展现在面前,让人可歌、可泣、可颂。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共同特点是:对敌人刻骨的恨,对人民无限的爱,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为了纪念张思德,毛泽东写下了不朽名篇《为人民服务》;为了纪念白求恩,毛泽东倡导要做大写的人,做纯粹的人,做有益于人民的人;为了纪念刘胡兰,毛泽东欣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就是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所体现的时代价值,他们为我们党赢得了宝贵的“非权力性权威”,树立起了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在群众中的崇高威信。原因是简单明了的,共产党员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表现性角色,是以表现党的政治纲领,表现共产党员为之奋斗的美好社会所特有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的社会角色。因而,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并且从他们身上,广大群众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民族复兴的希望,保证了党和人民事业的成功。

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曾经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加强纪律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不胜!

[1]胡锦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N].人民日报,2012-11-09(4).

[2]论无产阶级政党[A].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4.

[3][4][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97.97.

[5][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

[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8.

[8]史斌.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回顾:二[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3).

[9]史斌.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回顾:四[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5).

[10]史斌.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回顾:一[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2).

[11]中国共产党廉政反腐史记[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29.

[12]章小槟.中国共产党早期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运动[J].巢湖学院学报,2007(4).

[13]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集:第一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304.

[14][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320.

[16]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上海史(1920-1949):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3.

[17][18][19]张祺.上海工运纪事[M].上海:上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1.117.116.116.

上一篇:防火会议纪要下一篇:美文:《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