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2024-06-21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篇一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TRS_AUTADD_119079491733{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P{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TD{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DIV{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LI{ARGIN-TP:0px;ARGIN-BTT:0px}/**---SN--{“":{”argin-tp“:”0“,”argin-btt“:”0“},”p“:{”argin-tp“:”0“,”argin-btt“:”0“},”td“:{”argin-tp“:”0“,”argin-btt“:”0“},”div“:{”argin-tp“:”0“,”argin-btt“:”0“},”li“:{”argin-tp“:”0“,”argin-btt“:”0"}}--**/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了解等高线定义,理解其特点并能灵活应用。

3能利用等高线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

等高线定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比较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地图的基本要素?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导入]

同学们已经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了了解,实际上地球表面不是平的,而是高低起伏的。例如有高山、平原、海洋等等,这些地形是如何在地图上表示一目了然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今天来学习《地图》的第二部分《地形图的判读》。

[授新]

师:投影(图127)并提出问题。(见或内容如下)

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

生:回答(略)。

师: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

生:回答(略)。

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

生:回答(略)。

师:小结(见或内容如下)

不同点 相同点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练习题吧!(见或内容如下)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米,马里亚纳海沟水深11034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B)

A2186米

B19880米

9882米

D19882米

师:投影(图128)提问:谁能说出等高线(等深线)的定义及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见或内容如下)。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等。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师:我们再做一个练习题!(见或内容如下)

仔细读右图判断: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师:投影(图129)提问:谁能说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内容如下)。

山顶:等高线上的数字由外向里依次变大。

山脊: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脊的部位向数字小的方向凸。

山谷: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谷的部位向数字大的方向凸。

鞍部:两山(封闭等高线)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像刻度尺上的刻度一样。

师:再看另外一个练习题!(见投影)

生:讨论回答(略)。

师:讲解(略)。

师:投影(板书设计)。

[内小结]

这节我们学习了四个基本概念,分别是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并理解了等高线的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判读地形图了。

[布置作业]

活动:

1、2和3题

[板书设计]

[后记]

地形图的判读

一、基本概念: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各地点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二、等高线的特点和应用

1特点:

⑴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同。

⑵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2应用:

⑴能判断山地的不同形态。

⑵会判读地形图。

2.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篇二

直观化教学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实物、教具、多媒体演示以及语言的直观化等方式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将深奥的理论知识通过直观教学变得通俗易懂。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直观化教学方法包括地理教具演示、现场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 (如模拟实验演示、图片等资料的展示等) 和实地参观等。对于有条件的学校, 教师通常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但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有时, 采用地理教具, 特别是自制的地理教具演示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二、教学案例

在《地形图的判读》教学中, “山地不同部位及其等高线特征”部分内容是重点, 也是难点, 教学时笔者就是采用简单教具来突破这个重难点的。教具有两个———自制山体模型和自己的手 (手背和拳头)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 学生对这种“直观化教学”方式非常感兴趣,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突破了重难点, 且印象深刻。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片段一:自制山体模型———把“山”搬到教室

…… (承上启下略)

师:同学们, 老师今天把山搬到教室来了。你们可要看仔细了哦。

(教师出示自制的山体模型, 该山体模型参考教材上的图片, 用泡沫切割, 并在不同“高度”涂上不同颜色以区分。山体模型一出示, 学生立即活跃起来, 纷纷抬头仔细观看教师手中的模型。)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出老师所指“山”的不同部位的名称来。

当教师指山体模型的鞍部位置时, 学生先是顿了一小会儿, 续而有学生回答“山腰”, 也有学生回答“山间”, 有少数学生回答“鞍部”。

师:总体上, 刚才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 不过, 有些同学的定义比较口语化, 在地理学上, 这些部位都是有特定名称的。它们分别是……

(教师指着“山体”讲解不同部位的名称。在讲解完各种部位名称后让学生也自制山体模型。)

师:同学们, 你们希不希望也“造”一座山出来呢?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带来的橡皮泥也造出一座“山”来, 要求“造”出来的山要和老师的一样, 山体的不同部位都能找到。

……

自制山体模型从制作来看, 模型的材料易得, 制作过程简单;从教学效果来看, 该模型在教学中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 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片段二:用手形象演示山体不同部位及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特点

……

师:为了又快又准确地掌握好不同部位及其等高线特点, 我们可以借助自己的手来进行记忆。请同学们看! (教师伸出自己的左手。)

师:当我紧握拳头时, 这就是一座山体模型。

(这时, 不少学生也拿出自己的手并握成拳。)

师:它就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山”!这里 (教师指手关节突起部位) 就是山峰, 这里 (教师指手背两手关节之间部位) 是鞍部, 这里 (教师指手指部位) 是山脊, 同样, 这里 (教师指两手指缝间位置) 该是什么?

生:山谷。

师: (教师指拇指两侧) 那这里呢?

生:陡崖。

师:同学们看看, 哪里该是陡坡?哪里该是缓坡呢?

学生立即举起自己的手并指出陡坡和缓坡的“位置”来, 教师再强调。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好了, 我每隔一定的距离画上一条“等高线”。

(教师边说边画, 不少学生也开始动手画起来。)

师:现在我张开了手掌, 整个手背就成了一幅什么图了?

生:等高线地形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等高线地形图”, 对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就一目了然了。比如在这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我们可以看出来: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梳。

……

以手作为教具在中学各科教学中都能见到, 而在地理教学中更是非常广泛。本次课中以手直接作为山体模型, 教具非常新颖, 且随时随地携带在身, 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纷纷亲自审视自己身上以前从未发现的“山和等高线”, 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自我发现中轻松突破。

三、结论

教学实践证明, 通过直观教学, 促使学生把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 有助于他们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发展抽象思维。通过教学的实际发现, 笔者觉得在利用直观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教师应把演示与讲解有机结合起来, 在直观演示的同时有目的、有条理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运用直观教具的目的要明确, 呈现时机要适当, 间隔距离要得当, 要保持直观印象的整体性。直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因而要注意客观刺激强度对直观效果的影响, 要注意在整节课中对教具等直观事物的关注,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在演示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快慢适当, 过快达不到演示的目的;过慢学生会失去兴趣, 会降低直观演示的印象效果。

3.浅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篇三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等高线的概念内涵

中学地理课本中指出,等高线是指把同一海平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是等高面的一部分。根据概念,我们可以知道: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在一幅图上等高线不一定全部闭合,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组闭合等高线的部分。

4.等高线不能相交(一般情况下)。因为,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或重叠。

5.等高线的疏密反映某地地形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地地形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在地形剖面图上,其具体形态也不一致)。

8.在地形图中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二、正确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等高线作为等值线的一种,在其等高线地形图中具有如下特点:

1.数量上的特性。在等高线图中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然后通过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差可换算两点的温差;也可以用两点的高度差及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推算出两地的地面实际距离。

2.形态上的特性。地表的每一种地貌形态都可以通过取点找值、绘线在等高线图上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同样通过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形状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貌类型和特征。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知道某地坡度的缓陡;根据闭合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及各部分的疏密状况可确定该地地形为平原、盆地、丘陵、山地或高原等五种基本地形中的哪一种。如我们常常用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表示海岸线;200米以下且地势平坦者为平原;海拔大于200米,小于500米,且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的为丘陵;海拔大于500米,但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的为山地;1000米线显示低山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三、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亦即峡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

2.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3.工业区位的选择。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的地形区。

4.居民区应考虑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且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5.农业的生产布局要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6.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如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可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可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等。

综上所述,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等高线特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地形图,通过仔细分析,找出相关图中的有用信息点,综合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4.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重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识与判读;

2.认识和区别山地地形部位和五种主要地形类型。【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及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读山地地形部位及五种主要地形类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图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呢?

生:平面的。

师:很好,地图是平面的,但是大家看看我们周围,有高的山、低的谷,说明真正的地球表面是高低不平的,那我们如何把这些高低起伏的地形表示在平面的地图上呢?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师:刚刚同学们说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一下。

二、讲授新课

师:要弄清楚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表示在平面的地图上,我们首先得弄清楚,高到底是什么高。(展示青藏高原图片)大家请看,这是青藏高原的照片,我们都知道青藏高原又被成为“世界的屋脊”,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青藏高原很高。

师:对,说明它很高,那我们再来看一幅图片,(展示珠峰图片)这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大家知道珠峰有多高吗?

学生一起回答8844米(展示图片经测量珠峰约8844米)

师:非常好,大家都说珠峰大概是8844米高,但是,(展示藏民说珠峰只有4000多米高的图片)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老伯却说珠峰只有4000多米高,你们觉得对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引出海拔和相对高度

师:很好,同学们都说到了,是因为他们的起点不一样,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片(展示教材图1.34地面高度的计算),上面有三个数字,请同学起来说一下,哪些表示海拔,哪些表示相对高度?

生:1500米和500米表示海拔,1000米表示相对高度。

师:大家说他说得对不对?(生:对)那同学们注意观察他们的区别,让后自己总结一下,到底什么叫做海拔,什么叫做相对高度。

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总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老师总结,强调起点和垂直距离。

师:弄清楚高度之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把这些不同的高表示在平面地图上(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动画),大家看到这是一座模拟的山,是不是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生:是)那要将他们表示在平面上,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什么?(生:海拔)(同时在动画上展示测量出海拔)海拔有了,接下来,我们把所有海拔相同的地方找出来,可以练成一条一条的线(展示动画,将山所有的面都展示给学生),这些线上的海拔是不是都相等?(生:是),我们把这些相同高度的点连成的先就叫做(生:等高线),最后,我们把等高线都投影到平面上(转动动画角度,从上往下看,然后去掉山体留下等高线),是不是就把这座高低起伏的山表示在了平面上?(生:是)(指示投影好的等高线),同学们观察,这幅图是由什么组成的?(生:等高线)非常好,我们就把这种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之间都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叫做等高距,大家观察一下,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所有的等高线都有什么特点?(生:都是相等的)非常好,现在我们都知道,可以用等高线来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形,接下来,我们就实际运用一下。

师:大家知道,一座山,不同形态的不同位置都有不同的名称,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不同的山地地形部位(展示图片),同学们自己在图片上找出相应的地形部位。

学生举手发言。

师:知道了在模拟山上地形部位是什么样的,那在相应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这些山地地形部位又分别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图片(展示教材图1.35等高线示意图),上面是山体的素描图,下面就是相应的(生:等高线地形图),现在小组讨论,然后请代表上来指出相应的山体部位。

小组讨论,指出山体部位

师:非常好,那假如现在要带大家去爬这座山,你们选那条路呢?(分别指向陡坡和缓坡)为什么?

生:选左边的,应为坡度平缓一些爬起来容易一些。

师:如果只有等高线地形图,该如何选择?陡坡和缓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出怎样的特点?

生:陡坡的等高线密集,缓坡的等高线稀疏。

师:非常好,既然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有各自的特点,那么刚刚我们认识的那些地形部位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然后小组讨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地地形部位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展示教材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小组讨论

生: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突出;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突出;陡崖:等高线重合。

师:非常好,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判断了吗?(生:知道)那好,我们就来练一练(展示练习题)。

三、结课

以活动结束本课,让同学们用橡皮泥捏一座自己喜欢的山,然后,将自己这座山的等高线地形图画出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并且知道可以用它来把高低起伏的地表表示在平面上,那大家觉得,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让这些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平面上变得更加一目了然呢?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二、讲授新课

师:非常好,那么,什么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生: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展示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师:上节课我们讲了山地的地形部位,那大家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的地形吗?比如,我们重庆市著名的山城,所以重庆的地形是(生:山地),非常好,除此之外还有哪些?

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展示各个基本地形的图片,让学生自主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区分各个基本地形)

师:知道了各个基本地形特点之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们反应到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又是什么样的呢?(展示教材图片1.42)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学生自学地形坡面图,完成活动“绘制地形坡面图”

三、结课

5.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篇五

作者:岚山区实验中学 李建军

【教材分析】

学生在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了研究光的传播特点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所以在本节课中采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折射的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改为探究实验课,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2.经历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学会应用“探究”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教学重点】

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学难点】

1.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教法】

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类比法。【教具和媒体】

自制的鱼叉、玻璃砖、激光笔、水槽、水、圆表盘、碗两只、硬币、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活动“叉鱼比赛”。师:教师课下自制一个叉鱼工具,玻璃套筒里面加直钢丝,目的能够起到瞄准作用。生:各组学生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只给他们一次机会,学生争相上台瞄准叉鱼。现象是一次叉鱼不中,很多学生急于进行第二次瞄准,老师及时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以上的现象一定很好奇,那么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光的折射”的探究,就可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制定瞄准器目的在于排除路线不稳的干扰因素)。

二、进行新课

(一)光的折射的概念

师:演示实验:(如图)自制光的折射演示教具 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引出光的折射概念。

多媒体出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引导学生认识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法线以及入射角、折射角。

设计意图:光的反射定律学生比较熟悉,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师:我们知道了光的折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大家讨论一下,光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生:讨论、思考后提出猜想。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出示探究目标: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师:介绍实验器材。自制水槽,下面是中空部分,可以把激光器放在下面往上照射,探究由水到空气的折射现象。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提示:为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可以把我们在白屏上找到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传播的路径按照几何的作图方法画出来。因为两点决定一条直线,所以在找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传播的路径后,点两个点就可以将其传播路径画下来。探究1: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传播路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所需器材和方案。

巡视分组实验(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引导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看到光的偏折现象,告诉学生,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若换成其他介质光也会发生偏折吗?指导由学生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从而引出折射现象的定义。师总结:光的折射现象定义。探究2:光的折射规律

采用类比法,结合光的反射规律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需研究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回忆光的反射规律,并讨论光的折射需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利用刚才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利用白屏画出光路图。

(1)实验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以水面做界面,圆心做入射点,让光源射出的光束斜射到自制仪器的圆心上。这时可以看到在入射点O处,有一条较暗的反射光线;另外还有一条较明亮的光线射向水中。根据器材中的刻度线可以知道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2)实验观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从而强调发生折射的条件。这时入射光线垂直于界面射向圆心,因而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观察光线进入水中后,有没有发生折射。

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在纸上,这时的折射角多大?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对学生作的光路图进行点评,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反射光线作以说明。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锻炼。亮点所在能够设计改进实验器材,并能把实验结果展现在图纸上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三)解释折射现象

师:引导学生解释刚才在叉鱼比赛中,为什么同学总是把叉子叉在鱼的上方。(配合播放光路图)教师提问:有的同学喜欢游泳,看水只有齐腰深,可到水中就不止了,这是什么原因。师:同学们学了光的折射知识后,要懂得应用到生活中,在游泳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教师提问:你见过海市蜃楼吗?你知道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总结:我们已经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实严格地说,光只是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疏密不均,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折射。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学生猜想,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猜想的传播路径。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之一所在。

设计意图:在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上回顾课前的叉鱼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结合板书)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四、练习

教师发练习题,并反馈结果。学生练习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四章 光现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定律

三、解释折射现象

【教学反思】

为了做好《光的折射》的教学设计,我认真研读教科书、教参、课标、其他的课外资料、上网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在翻阅查找中思索,寻找教学的思路,感悟着物理教学的理念。

在引入新课时创设情境,采用叉鱼比赛,为了让学生排除其他的干扰因素,自制一个带瞄准器的鱼叉,可以让鱼叉沿着计划的路线前进,更加激发学生叉鱼不中的好奇心,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完全地调动起来。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设计所在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把握住学生的思维从而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把演示实验上成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效果明显提高。不足之处:

1、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后面时间不够。应把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设定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本节课显得更完整。

2、本课难在“探究”,因为学生初学物理,他们的物理思维还没有形成,实验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在探究前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思考,考虑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考虑如何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实验过程耽误时间较多。【参考文献】

《新人教版教材》、《教学参考》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在水中出现的岸边树木的倒影

B.潜水艇中的潜望镜

C.汽车司机所用的观后镜

D.从岸上看到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一些

2、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部

C.看到的鱼的下部

D.看到的鱼的右边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晚上灯光下,墙壁上出现人影

C.筷子斜插入水,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D.人们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

二、填空题

1、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_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在图中,折射角是________,MN的________是玻璃。

4、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________像,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________射到________中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渔夫看到鱼时,鱼也看到渔夫,这是因为在光的________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6.第四节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篇六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的第四节,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所以本节课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

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四、教学策略

本校学生家住农村的占大多数,所以学生对动物、植物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的很多,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举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到答案,学生在此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举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学习本节课内容。

五、教学资源准备

1、准备一个小型水族箱,里面生活着水生生物

2、课件

六、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观察水族箱,听一段优美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对课本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4、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5、观察录像,讨论分析动物与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6、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7、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 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8、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分析环保的意义。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九、巩固练习

生态系统的组成

十、教学反思

7.第四节 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学习,树立学生环保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2、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身土不二”说明了人和环境互相依托的辩证关系,当环境遭到破坏以后,人类自身也会受到影响。

5、地球人的行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学生活动】讲述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归

纳】

二、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1、主要污染物:无机物、碱、盐、重金属离子、难降解有机物、氰化物、酚、教学过程:

【屏幕显示】自然美景

【讲

解】如今地球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等,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于是,全人类大声疾呼: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屏幕显示】环境污染图片

【讲

述】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水体、土壤、生物是四大环境要素。

曾经,人们是那样和谐愉快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如今,生命之泉的呻吟,母亲河在哭泣,苍天在流泪„„请听来自自然的呼唤。

【学生活动】讲述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防治。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放

射性物质等。

2、来

源:煤、石油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3、危

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建筑,改变地球气候。

4、治

理: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大力植树造林,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加强监测。

【过

渡】有一句出自医学名著《东医宝鉴》的名言――“身土不二”。它的意思是:人身和土是不能分离的,人生活在土地上,食用土地上长出来的东西,如果适应环境,就会身体健康。而当人们离开故土,到陌生的地方去工作、去学习、去旅游,往往会不适应。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病原体、悬浮物等。

2、来

源: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地面淋洗固体垃圾

等。

3、危

害: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机;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海滨风

景区;危害人体健康;见资料4、5、6、7危害事件及“赤潮”。

4、治

理:控制污水任意排放,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等。

【引

言】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难防,不等于不防,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无形

杀手,究竟是什么?

【学生活动】讲述居室污染的主要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三、居室污染的主要来源、危害及防治

1、主要污染物:CO、CO2、SO2、Nx、醛类、酚类、烟、放射性物质、电磁波、细菌、螨虫、病毒等。

2、来

源:化石燃料燃烧,煎、炒、烘、烤高温加工产生的烟雾,电器

发生的电磁波,建筑材料中的甲醛,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家宠等。

3、危

害:引起人体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皮肤病,传染病、癌症等。

导】由居室污染引起的种种人身伤害事件,煤体时有报道。因此,为了使自己的生

活更加美好,必须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4、防治措施: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对电器辐射采取防护措施,保持距离;

厨房要有换气设备,宠物要经常洗浴;女性朋友慎用化妆品,男士不抽烟。

渡】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我们不能束手待毙,联合起来,所谓众志成城,请看地

【引

【过球人的行动。

【概

括】屏幕显示

⑴1972年6月5日至16日,探讨保护人类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交流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同时联合国大会将“联合国环境会议”的开幕日――6月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此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5...........要在这一天发表环境现状、报告书,以期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⑵1973年8月5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中国历史上第一届环境会议在首都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保工作方针。1974年5月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近几年,我国相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⑶1985年,在联合国规划署的倡导下,各国政府官员和科学家相聚维也纳,签定了维也纳公约。1987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持下,24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它规定工业国家在2000年前禁止生产和使用氧氟烃代用品,发展中国家则延长10年。

⑷1991年6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会议就全球与发展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进入了广泛深入的蹉商,会议最后通过了划时代意义的《北京宣言》。

⑸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永远载入人类史册的盛会,与会者有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其中有102位国家元首,在这里召开了“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

【引

导】人类须采取积极的措施

⑴开发“绿色能源”,联合国环境保护机构最后一项调查表明,至少有10个国家在开发“绿色能源”。

⑵兴建“绿色建筑”是人类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潮流。

【讲

述】“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观点,强调是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天人合一”包含着持续发展的思想。

【过

渡】“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这是人类共同的呼唤,是当今世界最强音。

【总

8.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篇八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西乡四中理化生教研组 周世峰 设计依据与构想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能量、释放氧气等活动上。呼吸现象在人身上表现明显,但在植物身上则外部表现不明显和直观。在课堂中注意以动物或人为参照物,组织观看一系列验证性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身边的现象,加深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教学目标

A 知识与能力:

1、会描述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CO2

2、会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O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B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和感悟呼吸作用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图片,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合作交流、共享学习心得”的精神。教学重点

1、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实验分析。

2、呼吸作用需要O2的实验分析。

3、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教学难点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实验分析。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根据课本知识写出预习提纲。

(2)根据课本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3)制作植物呼吸作用实质和意义的课件。

(4)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呼吸作用的资料

2、学生准备

(1)根据预习提纲,预习本节内容。(2)派各组代表按要求准备实验。

一、导入新课

以PPT形式展示视频:《种子的呼吸》。教师设疑:我们知道呼吸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动,那么植物也进行呼吸吗?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它与动物的呼吸是否相同?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教师引导:若植物也呼吸,则植物周围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我们可以检测这些气体来证明。

二、探究过程

1、知识准备:找学生上台向试管内吹气,观察现象。结论: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找学生上台做下蹲运动,让学生们比较下蹲前后呼吸频率的变化。

(一)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观看视频《种子呼吸产生CO2》的实验过程。然后再观察课本上实验: 1.取甲、乙两个锥形瓶,在每个锥形瓶内都倒人少量的澄清石灰水。2,派代表在实验前一天,将100g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沸水烫2—3min)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不加标记)3.取两袋蔬菜,将软管分别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移开止水夹,轻轻地挤压塑料袋。

小组成员进行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出问题:“实验用的塑料袋为什么是黑色的?用白色塑料袋可以吗?

小组内同学展开讨论;得出两种结论:

观点一:“可以用白色塑料袋,因为绿色植物体在白色塑料袋内也能呼吸,呼吸就能产生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观点二:“不能用白色塑料袋。因为在光照下若用白色塑料袋,里面的绿色植物除了呼吸外,还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会利用CO2,这样袋内CO2含量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就不能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实验验证:找学生上台来挤压塑料袋白色塑料袋和黑色塑料袋内的气体(袋内装有同样的等量的蔬菜),学生仔细观察现象。

现象一:白色塑料袋内挤出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二:黑色塑料袋内挤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与练习:有两只黑色塑料袋,其中一只装新鲜蔬菜,另一只装烫熟的蔬菜,如何辨别它们?”

一生认为: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塑料袋内装有新鲜蔬菜。他的理由是:“因为烫过的蔬菜细胞死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教师点评:“回答的非常正确,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C02”。

教师诱导: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鉴别它们?(利用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去鉴别)(二)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O2:

观看呼吸作用消耗O2的视频: 1.将新鲜的叶片和烫过的叶片分别放人密闭的锥形瓶中,在黑暗处一昼夜。2.把两根燃烧的细木条分别伸人两锥形瓶中,观察其现象,教师巡回指导组织讨论:

①实验现象。②为什么会出现一细木条熄灭、一细木条继续燃烧? ③锥形瓶能换成广口瓶吗?④本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P106-107的内容,回答以上问题,教师予以补充。

(三)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出示植物呼吸作用实质和意义的课件,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根据相关内容总结呼吸作用实质和意义。

教师:补充总结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让学生讨论总结本节主要内容。1.呼吸作用的条件和场所。2.呼吸作用的实质过程。

3.呼吸作用的意义。

课堂练习:用PPT展示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课后作业:

1、《练习册》第四节的练习。

2、预习第五节的内容。

3、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呼吸作用与光无关。

教后感悟:

本节组织了系列验证实验和探究实验的视频,剖析了“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采用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实践活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再到抽象的转化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身边及周围的生活事例,让学生感悟呼吸作用的重大意义,效果较好。

9.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分析。

3、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难点

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如水旱灾害等,会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讲授新课]结合课本55~56活动判断自然灾害,得出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1、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2、是否对人类造成损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活动一:展示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我国的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种分布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洪涝多发区大多在我国

以南的地区(即南方地区)该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易发生洪涝。

2、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因为华北地区降水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3、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

西伯利亚,大致沿东南方向运动。

4、寒潮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寒潮影响我国除

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并且受重重山脉的阻挡,所以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小。

5、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

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入侵,登陆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台风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大风会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引发洪涝,但也可环境旱情,如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过度: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活动二:展示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地震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地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和东南地区。

西南地区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东南地区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我国超过8级的大地震位于哪几个省区?

超过8级大地震位于、、、。

从图中可看出台湾省发生的地震最多。

3、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为什么?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的山区,以

最为集中。位于地势第二阶梯,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地面崎岖,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承转: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的防灾减灾呢?

(三)防灾减灾

活动三:结合课本59~60的图片

1、这几幅图反映了什么内容?(防灾减灾措施)。

2、掌握常见的避灾方法;地震的预防,泥石流的预防

3、救灾时感人画面,提高珍惜生命意识。[课堂小结]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我们只要注意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就能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作业布置]

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四节自然灾害

1.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3.防灾减灾 教学反思:

反思大多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我们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知道,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师生互动教学开展得好,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 发展,才能共建新课程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氛围。

10.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篇十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知道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学习重点】男女染色体的差异,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学习难点】生男生女的原因。【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习任务一:了解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1、阅读教材第37页至38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①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对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的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把男性体细胞中那一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分别称为染________色体和________染色体;而女性体细胞中的同一对染色体是___的,都是________染色体。

2、认真观察课本37页给出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男女各有一对染色体和其他22对染色体明显不同,被称为性染色体,请问是那一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排序图中___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___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填左或右)③图中那一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想一想,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人的性别差异是由_______决定的。

4、拓展反思: 下面是某药品的一则广告宣传,请阅读这则广告后,用所学知道,指出其中的错误。

“„„人类男性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XX,另一种XY。XX精子与卵子受精就生女孩,XY精子与卵子受精就生男孩。服用该药品后,可以提高XY精子的活性,提高XY精子的受精机会而生男孩,经过1983人试用后跟踪统计,有效率在98%以上。„„”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理解生男生女的道理,知道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男性体细胞在产生精子时,就性染色体而言,可产生两种精子,一种是含有__________的精子,一种是含有__________的精子;女性体细胞在产生卵细胞时,就性染色体而言,只可产生一种卵细胞,即含有__________的卵细胞。

2、生物体性状的遗传是由什么控制的?人的性别决定与什么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课本38页,分析并完成38的图解,来证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在这个过程中能形成__________种受精卵,男女比例为__________。

4、反思:人的性别决定是否只与性染色体有关,而与基因无关呢?

二、拓展训练

1.某同学的父母有耳垂,而他本人无耳垂。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 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其中,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⑵ 若用B、b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该同学的基因组成为,他父亲的基因组成为,他母亲的基因组成为。

⑶ 该同学控制耳垂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

⑷ 如果该同学有亲兄弟姐妹,则他们控制耳垂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2、在生活中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双胞胎有的性别相同,有的性别不同?

三、系统总结

四、限时作业(教师寄语:付出就有回报。)

1、男性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

A、X B、Y C、XX D、XY

2、女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

A、22条常染色体和XX性染色体 B、22对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 C、22条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 D、22对常染色体和XX性染色体

3、发现性染色体的科学家是______

A、麦克郎 B、孟德尔 C、虎克 D、达尔文

4、人的体细胞中,决定男女性别的染色体有多少?____ A、一条 B、一对 C、22对 D、23对

5、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下列哪种细胞中可能不含X染色体?_______

A、男性生殖细胞 B、女性生殖细胞 C、受精卵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6、某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若允许他们再生第二胎的话,生男孩的几率是_____ A、100 % B、75% C、50% D、0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主要存在与细胞质中 B、人体细胞中常染色体有22对,性染色体有2对 C、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精子中的染色体只有性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

8、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对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___对,常染色体__对。在男性的1个精子和女性的1个卵细胞中,共有___条性染色体。男性有___种精子,女性有___种卵细胞。

五、拓展应用

1、有些人认为:生男还是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性。你认为这种想法科学吗?为什么?

3、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而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不是1:1的情形也很多。请你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1.某同学的父母有耳垂,而他本人无耳垂。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 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⑵ 若用B、b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该同学的基因组成为bb,他父亲的基因组成为Bb,他母亲的基因组成为Bb。

⑶ 该同学控制耳垂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11.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篇十一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和摄入途径,2.了解维生素C的结构和作用,通过简单实验了解维生素的一些性质特征; 3.了解维生素的种类及营养作用,知道人们熟知的几种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从哪些食物中可以摄入维生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形成规律性认识,再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维生素的知识的基础上,懂得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维生素C的性质和人体内的功能 课题难点

维生素C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究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在20世纪,科学家发现只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水的饲料喂养,实验动物不能存活。但如果在饲料中加入极微量的牛奶后,动物正常生长。科学家反复实验后认为,动物膳食中除含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水外,还必须含有微量维生素、矿物质等。

[板书]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阅读]资料卡片---维生素的发现

荷兰营养学家艾克曼。首先发现脚气病因缺乏某种微量物质引起,从而导致维生素B1的发现。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1912年提出维生素学说,他发现酵母汁、肉汁中都含有动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称为维他命,也就是维生素。由于这一发现,他们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问]你知道的维生素有那几种?它们各有什么性质? [板书]

一、维生素(vitamin)

1、维生素的作用

[讲]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每日仅以毫克或微克计算,但必须由食物供给。绝大多数维生素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板书]

2、维生素的分类

[讲]维生素都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结构上无同性,通常根据其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投影]

[板书]

(1)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2)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维生素C [资料]著名探险家雅克·卡蒂尔的历险故事。

卡蒂尔在1534年11月至1535年4月间率一队船员在考察圣劳伦斯的加拿大湾。当时有数周的时间,他们被坚冰困在海湾里出不去,渐渐的他们都出现了以下症状:牙龈出血、皮肤反应性青紫、身体虚弱、易怒、肌肉隐隐作痛、关节痛。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位魁北克印弟安人,印弟安人让他们喝一种由当地生长的一颗大松树的叶子和皮制成的茶,这种茶竟然神奇的治好了他们的病。马斯魁勒(Masquelier)博士受此启发,开始研究该树种的树皮于1951年提取OPC成功,并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19年后,即1970年,他成功的从葡萄籽中提取了纯正的OPC,含量高达95%以上,而且无论浓度还是抗氧化作用都优于松树皮提取物,患者服用后都感觉更有效。[板书]

3、维生素C [讲]维生素C,其化学名称为:L-抗坏血酸。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6H8O6,是水溶性维生素,溶液显酸性,有可口的酸味。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水果中又以柑桔类含量较多,蔬菜中青色者含维生素C较多。人工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又叫抗坏血酸,是人体中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它维持牙齿、骨胳、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具有解毒作用。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并能预防肿瘤。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尤其是绿叶蔬菜,西红柿等酸性水果和豆芽中含量较高,缺乏时使人得坏血病表现为骨胳脆弱等症状。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60mg维生素C。

[板书] 维生素C,其化学名称为:L-抗坏血酸。分子式:C6H8O6。

结构:

[思考与交流]根据维生素C结构推断它具有那些性质? 加成、氧化、水解等。[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试题: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化学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可能得坏血病,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性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含量较高,如维生素C在新鲜的橙汁中含量500mg/L左右。学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中品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的分析报告。I、测定目的:测定某中品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II、测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III、实验用品及试剂 ①仪器和用品(自选)②试剂:指示剂

3mol·L-1)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IV、实验过程:

⑴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

。维生素C溶液(浓度7.50×10-⑵打开:软包装,目测:颜色——橙黄色。澄清度——好。用剂。

V、数据记录与处理:

仪器向锥形瓶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VI、问题讨论

⑴橙汁和碘溶液分别盛放在何种滴定管中? ⑵滴定时能否剧烈摇动锥形瓶?为什么?

⑶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

] A、是

B、可能是

C、不是 ⑷制造商可能采取的的做法是[ ]

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 B、橙汁已被浓缩

C、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 ⑸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 ] A、同意

B、不同意 C、调查后再作结论 分析: ①根据题意信息维生素C水溶液显酸性,所以把它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碘溶液具有氧化性同样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②反应原理是用碘氧化维生素C,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淀粉溶液,当维生素C被碘氧化后继续滴入碘溶液使淀粉溶液变蓝。

③由于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所以滴定时不能剧烈摇动锥形瓶。

④维生素C溶液的体积为20.00ml,与之反应的贷内溶液的体积为两次滴定的平均值15.00ml。由反应原理:C6H8O6+I2=C6H6O6+2H++2I-维生素C的浓度C=5.6×10-3mol·L-1,即每升溶液中含有C6H8O6 质量为985.6mg/L。⑤信息中新鲜橙汁维生素C的含量500mg/L左右,计算结果远大于此数据,说明此橙汁肯定不为天然橙汁。对于制造商而言需要作调查后才能下结论。[科学探究]P20

1、了解维生素C药片的主要化学成分 维生素C和淀粉

2、查询维生素C有哪些性质

维生素C是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酸;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苯、石油醚、油类和脂肪;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用于治疗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病症(如坏血病)及过敏性皮肤病、口疮、感冒等,能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急慢性传染病人的机体抵抗能力;可作食物、药物的抗氧化剂;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3、维生素C在人体中的功能 [科学探究]P20

1、了解维生素C药片的主要化学成分 维生素C和淀粉

2、查询维生素C有哪些性质

维生素C是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酸;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苯、石油醚、油类和脂肪;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用于治疗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病症(如坏血病)及过敏性皮肤病、口疮、感冒等,能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急慢性传染病人的机体抵抗能力;可作食物、药物的抗氧化剂;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3、维生素C在人体中的功能 A、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维持细胞间质的正常结构; B、促进伤口愈合,维持牙齿、骨骼、血管和肌肉的组成; C、帮助无机盐和某些氨基酸的吸收; D、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有解毒作用; E、有助于防癌,降低胆固醇,防止坏血病等

[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1~P22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 ①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和课堂交流)

二、微量元素

1、人体中微量元素

[阅读]人体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式

[讲]地球上生命起源于海洋,构成生命的元素在自然界都能找到,并且与地球表层元素的含量大致相当。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巨大的生物学作用。其生理功能主要有:

微量元素能协助宏量元素的输送,如含铁血红蛋白有输氧功能。

②微量元素是体内各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已知体内千余种酶大都含有一个或多个微量金属原子。如锌能激活肠磷酸酶,肝、肾过氧化酶,又是合成胰岛素所必需;锰离子可激活精氨酸酶和胆碱酯酶等;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之一,等等。

③可参与激素作用,调节重要生理功能。如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之一,环境缺碘则机体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就会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和儿童的生长发育。

④根据体外实验,一些微量元素可影响核酸代谢。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含有浓度相当高的微量元素,如铬、钴、铜、锌、镍、钒等。这些元素对核酸的结构、功能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都有影响。

微量元素摄入量过低,会发生某种元素缺乏症;但摄入量过多,微量元素积聚在生物体内也会出现急、慢性中毒,甚至成为潜在的致癌物质。[板书]作用:

(1)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作用。(2)缺少或摄入过多,可能导致各种代谢疾病

[过] 下面着重讨论铁、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交流展示] 碘元素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教师将其实物投影到屏幕上。

[讲]碘有“智力元素”的美誉,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有25~50毫克(平均35毫克),为身体重量的两百万分之一,属于70余种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具有影响肌体代谢、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生理作用。因此,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泌激素过量或不足,势必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如较常见的甲状腺肿大。[板书]

2、智力元素---碘

(1)作用:碘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2)存在:在食物中,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的含碘量较高。[问]预防碘缺乏病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通过讨论得出补碘的有效途径是食用含碘食盐。

[讲]我国在食盐中加碘,以前用KI,因为KI易被氧化成I2挥发,因此降低效能。而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不吸水、不流失、易保存。所以现在的加碘食盐,用的是碘酸钾。

[交流展示]铁元素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教师将其实物投影到屏幕上。

[阅读]资料卡片

[板书]

3、铁

(1)功能性铁和血红蛋白一起参与氧的运输。(2)储存铁与各种酶结合,分布在身体各器官

[小结]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知识拓展]各种重要的微量元素

[课堂练习]

1、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 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A、K

B、Ca

C、Na

D、Fe

2、关于加碘食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密封、防潮和避光保存

B、加碘食盐即加入了少量单质碘的食盐 C、菜炒熟出锅时再加碘盐 D、多加点醋,可以提高碘的利用率

3、关于维生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B、维生素容易在体内积存,主要积存在肝脏

C、维生素容易被人体吸收,多余的随尿排除体外,不易在体内积存,所以容易缺乏

D、维生素都是较强的还原剂

4、关于维生素C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 B、受热易分解

C、在水溶液中容易被还原

D、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

5、微量元素摄入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导致成年人出现甲状腺肿大的原因是缺乏下列元素中的()A.铁

B.碘

C.钙

D.锌

6、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总量不到万分之一,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的二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不是微量元素的是()

A.I

B.F

C.H

D.Mn

7、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为()

A 硫

B 砷

C 硒

D 硅

8、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的结合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以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9、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关于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环状酯类化合物

B、易起氧化还原反应和加成反应 C、可以溶解于水

D、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地存在 参考答案: 1.B 2.BD 3.A 4.C 5.B

6.C

7.C

8.D

9.D

课堂小结

一、维生素(vitamin)

1、维生素的作用

2、维生素的分类

(1)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2)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维生素C

3、维生素C 维生素C,其化学名称为:L-抗坏血酸。分子式:C6H8O6。

结构:

二、微量元素

1、人体中微量元素作用:

(1)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作用。(2)缺少或摄入过多,可能导致各种代谢疾病

2、智力元素---碘

(1)作用:碘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2)存在:在食物中,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的含碘量较高。

3、铁

(1)功能性铁和血红蛋白一起参与氧的运输。(2)储存铁与各种酶结合,分布在身体各器官

课后习题 P23

板书

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一、维生素(vitamin)

1、维生素的作用

2、维生素的分类(1)脂溶性(2)水溶性

3、维生素C,其化学名称为:L-抗坏血酸。分子式:C6H8O6。

结构:

二、微量元素

1、人体中微量元素作用:

(1)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作用。(2)缺少或摄入过多,可能导致各种代谢疾病

2、智力元素---碘

(1)作用:碘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2)存在:在食物中,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的含碘量较高。

3、铁

12.第四节 计划生育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城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已接近100%,对于国家实行这一政策,学生也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因此,本节课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对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数据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探究性活动,更进一步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课时及内容安排

本节内容计划两课时完成。

教师以课前准备的“各国人均收入情况”导入本节知识的,将学生引入到“计划生育”这一主题中来。

根据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共设计了三个不同形式的探究性活动内容:

.以小品“超生游击队”情节为探究线索的──“超生的后果”。

2.以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采用数学推算方法来进行的探究──“晚育的意义”。

3.以分析学生搜集资料进行探究──“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通过上述三个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从不同方面加强了学生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对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各项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技能目标

.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

2.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

以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为本章节内容的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探究设计、数据分析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材料搜集、课堂讨论归纳,组织学生观看小品,教师自制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材料用具

《超生游击队》小品的碟片。

进行探究活动的用具:乒乓球或卡片等。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

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材料。

参考资料

“各国的国民收入比较”资料。

优生优育的方法。

【课题】计划生育(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

现在全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了60亿,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虽说一个个新生儿的落地,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但是,人口的急剧膨胀却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怎么样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课前搜集各国的国民收入情况资料。

2、课上进行比较、讨论、分析,发现并提出问题。

从资料的分析,理解人口过多是造成我国人均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从而引出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历史上,我国曾有三次人口明显增加的经历,计算三次所用的时间及规律。

2.第二、三次人口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小结: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晌、为了保护生物圈,为了人类世世代代能有美好生活居住环境,我们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学生分组对书本P18页中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利用搜集的“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所提供的数据来进一步分析,人口众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等造成的什么样的影响?

.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锻炼分析研究材料的能力。

附:

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

世界银行公布的一项最新世界各国人均收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瑞士以人均年收入38,350美元蝉联世界最富有的国家。第二名是挪威,32,880美元;排名第三的是日本,32,230美元;丹麦以32,030美元名列第四;美国居第五,国民平均年收入为30,600美元。列六到十名的国家分别是:新加坡、奥地利、德国、瑞典、比利时。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中国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40位,人均800-900美元,是世界中等收入水平的40%,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6%,这个水平之低代表着中国的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但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是非常有希望的:

年份

增长速度

人均收入

诊断性评价:

要想立即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场白一定要能吸引他们,“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与同学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异,能激发他们的思考,这种方式的导入,在实践中很成功。

但同学们在分析造成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时,由于历史知识有限,对书中所提供的材料数据分析不到位,并且消耗了较长的教学时间。

二、计划生育: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我国将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出生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组织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并进行相关的模拟探究活动:

.小品中的人物在哪些方面违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2.这些人不能自觉地遵守“计划生育”的政策,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他们这样做,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学习有关计划生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观看小品

3.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4.进行模拟性的探究活动。

.初步理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2.用模拟探究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以及对相关数据的计算、归纳,加深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

3.通过模拟性探究活动,使学生自主建构概念,认同“计划生育”国策中少生这一重要内容。

[探究活动一]“超生游击队”带来的后果

上面的问题2可以以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进行探究,利用“探究生男生女的奥秘”的简单的游戏活动:即在20张卡片中随机抽取出X或y的卡片或黄、白乒乓球,每一次以生男孩为终点,然后来统计出所需要的数据。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抽取的家庭数目越多越精确,每个小组中可由不同同学来分别进行统计,然后进行汇总计算。

0

总数

男孩是第几胎

数目

男、女数目比例:

每个家庭平均生几胎:

问题与假设:

.假设有1亿个家庭采取了《超生游击队》里主人公的生育方式,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2.这样的生殖方式不符合“计划生育”国策中的哪几条?

3.在你的周围有这样的家庭存在吗?请在课后进行调查统计。

诊断性评价:

教师以小品中的情节设计了相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并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这样的设计比以教师单纯性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并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很强。

小结:

从[探究活动一]中,同学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提出新问题:

有人认为“反正只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不能为生男孩而违反计划生育这一国策。

2.少生孩子可以稳定低的生育水平。

进行下一轮的探究、分析活动。

通过学生的模拟探究活动,使学生总结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口的过多,而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探究活动二]晚育的意义

背景:“反正只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

问题:晚育与控制人口数量有关系吗?

探究思路: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进行探究,可选择以下两个问题情境进行探究:

.假设A、B两对夫妇,A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B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100年以后,A和B的后代各有几代?假设A和B各有1亿对夫妇,100年后B比A要少生多少人?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

2.假设我国现在16岁、17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分别是多少?

第一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了一个孩子;

第二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岁时才能生一个孩子;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第一种情况的生育水平?

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数字化情境探究,调动学生的探究激情,并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晚育与少生之间有什么关系?

2.怎样才能为晚育提供一定的保证?

3.晚育会对人们生活、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吗?试举例。

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

学生分小组按照数字化情境进行推算。

得出结论

学生分析本组的计算结果,得出结论:

.1亿人;B夫妇实施了晚育。

2.第一种情况:5千万人;

第二种情况:1千万人;5年。

表达交流

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各自拟定的问题情境以及得出的结论,选派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结论及观点。

让学生的用数字化情境探究活动来代替教师的单纯性讲解,更易建构知识。

诊断性评价:

这个探究活动是按照教材中所提供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目的明确,操作简单,让学生尝试着用纯数学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学探究,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也对学生的技能进行了训练。

由于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计算速度教师不易掌握,在实际操作中易造成时间不够而使教学任务不能按计划完成。

小结

从[探究活动二]中,同学们得到了什么体会?

提出新问题

有人认为“只要夫妻身体健康,结婚前和怀孕后不需要检查,也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来”,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晚育也可以减少人口的增长。

2.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并在婚后推迟2~3年生育。

进行下一轮的探究、分析活动。

利用模拟探究活动,加深同学们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中的晚婚、晚育这一点的理解。

探究活动三

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同学们,你们可能看见过一些患先天痴呆、白化病或者侏儒症的孩子,但他们的父母,却都是正常人,这些父母双方怎么会生下这些具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孩子的呢?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来向大家说明“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出生一个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2.怎样才能避免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出生?

3.回家询问下你的父母,尤其是你的母亲在生你之前和怀孕期间,都进行了哪些相关检查?这些检查带来了什么好处?

教师在课前要筛选学生查询的资料,课堂内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安排学生进行交流,解答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保证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2.学生课上分组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

3.组内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4.学生上台交流各组结论;

5.全班学生达成共识:优生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益处,并能举例说明。

通过此次探究性活动,可使学生对计划生育中“优生”这一知识点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并锻炼学生查找资料、交流表达、分工合作的能力。

诊断性评价:

本次探究活动需要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师明确分工,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内有效组织,通过交流、分析学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探究计划生育中的“优生”这一政策的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但有些同学查找的资料与本次教学关联不大。如遗传病的危害等,因此教师在课前最好将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选择好相关的资料内容,请占有不同资料的学生上台交流,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中来,不要造成整个教学“走题”和“拖堂”的现象。

小结

.从探究活动三中,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2.有哪些方法可保证“优生”?

.优生可提高全民族人口的基本素质,减少由于遗传性疾病人的出生给社会、家庭造成的危害。

2.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

三、总结

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四、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用“各国人均收入情况”资料来导入新课,是本节课能上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为本节课教学的情境创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此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为下面的探究活动的进行起到了良好的开端作用。

其次,在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了“探究性活动”为学生的知识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宗旨,“探究性活动”分别采用了模拟情境探究、数学推算方法探究、资料分析方法探究这三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以促进学生对计划生育中“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四个知识点的理解。三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为教学带来了不同的益处。

.学生根据小品剧情所进行的自主探究活动,由于有了电视小品的观看和学生模拟情境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很大,所建构的概念比起教师反复讲解、反复强调所建构的概念要牢固,学生也更乐意接受、更乐意去探究学习,活动效果非常好。

2.学生通过模拟数字情境的探究活动,给了学生以真实的感受,比起单纯说教所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在自身的参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概念。

3.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体会到了共同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全班的交流学习中,体会到了分享学习的快乐。学生从中得到自我提高。

上一篇:社区日常工作信息下一篇:小学语文科目教学计划格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