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案情况调查报告

2024-06-12

学生个案情况调查报告(共9篇)

1.学生个案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问题学生”转化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几年来,职业学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始终处于初中毕业生平均水平以下,我校有近20%的学生在文化课基础、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个性心理、道德品质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与同龄人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与社会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果没有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他们很难走出困境。有资料记载:“那些学习有困难、品行有问题的学生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最常见的问题如:学习问题(不写作业,不认真听讲,迷恋网络,厌学等),心理问题(自闭,退缩,自卑,攻击行为,亲子冲突等),品行问题,行为问题(打架,骂人,不遵守纪律等)。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在思考能否探索出“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问题学生”转化工作,这就是我们提出该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价值和创新之处

1、意义:我校近几年来,我们已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它有着满腔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用温暖的目光去注视这个弱势群体,学生内心深处受到震动而感到不安。

2、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对行为有问题的学生简单的批评教育,而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机械的补课,而没有注意到这些学生同样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没有从他们内在的心理需要出发,更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能力培养。所以如何改善问题学生行为、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和全体同学一起在愉快中求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因此,调查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措施、改善矫正,如何从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改善、校正问题行为,使每个学生都成功。问题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家庭的幸福,影响到学校管理的正常化。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国内外对此也有所研究,但研究重点各不相同,我们想针对我校实际情况,首先在某一部分问题学生开展相关研究。研究的是问题学生,转变的是师生,希望达到师生共赢的效果。

3、创新之处:近年来我校问题学生人数有所上升,并且有进一步向一年级刚进校不久的新生蔓延趋势。我们要研究问题学生,揭示问题学生现状;从自身、家庭、学校、教师、教材等方面寻找成因并分类分析成因;寻找加强家校合作、利用学校教育转变问题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形成问题学生转变策略、促进问题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认为问题学生的形成有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综合原因,成因各不相同,转变策略也应有针对性,对他们的评价也要有区别。对于问题学生的问题我们会全面关注,重点研究,希望能针对我校问题学生的特征形成行之有效的转变策略。

三、概念的界定:

前几年,人们把学习差、行为品质差的学生称之为“双差生”。后来这个称呼被取缔了,据说其原因是“双差”会伤害这类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有意识地回避这个称呼——不是因为这类学生的消失,而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该用一个怎样的专用名词来对他们进行称谓。后来人们便用 “问题学生”这个词,似乎这个接近于中性的词既可以用来概括这类学生,又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学生算是问题学生呢?依据本校实际情况作如下分类:

问题学生: 第一类学生就是在心理健康程度上介乎于健康学生和心理异常学生之间而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人格的个体差异上与正常学生反差较大和具有不良品质的学生,有一部分不

知要学什么,无目地性。第二类学生心理、行为基本健康正常,但学习非常困难,感到棘手,有的同学甚至花了许多时间也学不好,也有一部分同学课上听的很明白,但到自己做题时,却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问题学生”转化策略的深入研究,帮助那些与同龄人相比,在认知、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回归常态。使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健康成长,人格健全。

1、对存在适应性问题的学生进行转化策略的研究,使其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学习。

2、对在认知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进行转化策略的研究,使其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

3、对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转化策略的研究,帮其解除心理上的困惑,使其摆脱心理困扰。

4、对在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矫正策略的研究,矫正其不良行为。

5、对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帮辅策略的研究,帮其找准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效。

(二)研究内容

1、“问题学生”的分类

通过对各年段学生进行调查、观察、测量的研究,筛选出“问题学生”,并对其具体分类。

2、“问题学生”的成因

通过多种途径对其“问题”成因进行综合分析,为转化的策略研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3、“问题学生”的转化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综合分析,探索出各种转化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工具测量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

1、调查研究法:对各年段学生的适应、心理、行为、学习、习惯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现状的调查,确定研究对象。

2、观察研究法:对确定的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观察,并对辅导后效进行再观察再研究。

3、工具测量法:利用各项心理测量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分析数据,为制定转化策略、改进教育方法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材料。

4、个案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实施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思想引导、行为矫正,形成转化个案,从操作层面上支撑课题的深入研究。

5、经验总结法:重视在实践过程中的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进行归纳整理,便于经验推广。

6、行动研究法:观察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记录其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其心理和性格特点。

7、文献法: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开阔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

五、课题的主要内容

1、法制教育,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工作部生活处每学期都组织一次法制教育大会,邀请派出所所长(法制副校长),学校德育校长进行法制教育,加强学生法制观念。

2、学生违纪讲座及班主任违纪处理培训:开学前进行学生违纪教育讲座及班主任违纪处理培训,让班主任和学生都了解学校违纪处理条例内容及处理措施,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并举出历年来学校违纪情况及具体案例,从现实的案例中教育学生该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避免一时冲动做出过激举动。

五、研究过程与步骤: 研究的步骤:(1)申报立项阶段(2016年3月)学习有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从报刊、书籍等搜集有关“问题学生”转化的相关资料,借鉴已有成果,寻找新的突破点,联系实际,撰写研究方案,准确界定课题的关键概念,做好申报前的各项准备。(2)调查分析阶段(2016年4月)运用设计问卷、个别访谈、小组座谈等方法,了解“问题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周边环境等。通过调查,分析 “问题学生”的行为特征及其形成的真正原因,撰写调查报告。(3)实施对策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0月)运用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方法,针对“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形成对策并付诸实践,进行个案研究,观察结果,撰写个案报告与研究论文。(4)总结结题阶段(2016年11月)运用经验总结的方法收集、整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等过程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总结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六、问题学生转化效果

从转化效果来看,问题学生总的人次有明显下降,但基数仍比较大,转化工作的形式比较严峻。转化工作方式方法还可以更加多样性,因为教师面对的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都必须符合统一的标准,所以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从每个学生各自个性出发,找出各自不同的转化方法,也许就在你的身体的每一次移动,你的回眸一瞥,你的一个微笑,你的一次停顿,你的一次缓慢的转身,你的一次身体的亲近,你的一次优雅的挥手,你宁静自信的表情,你的一句第一人称的自我表白,你的一声轻咳,你亲手给学生补好的作文本,你的一句提醒,你的一声问候,你的一次退却,你的一次幽默,你的一次忍让,你的一次宽容,甚至是你的一次错误,都会提供一次教育转化的机会。

2.学生个案情况调查报告 篇二

1、调研的背景

《调查与分析》课程已授课多年, 为了解学生们在学习《调查与分析》课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保证教学质量。

2、调研的意义和目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调查分析行业的发展急需掌握调查分析技术的专业化人才。这对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授课内容也有很大的要求, 所以, 展开此次对《调查与分析》课程的调研, 从中分析出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学生对该教学授课形式及内容的要求及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

3、调研步骤

(1) 确定选题, 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个案。 (2) 撰写调查方案。 (3) 设计问卷的方法和问题, 设计问卷, 打印、发放和回收。 (4) 检查回收的问卷并进行录入, 利用spss17.0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分析结果。

4、调研所使用的调查方法和分析技术

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2) 调查对象对学习的基本认识; (3) 调查对象对教学授课的态度和看法; (4) 调查对象对教学内容的态度和看法; (5) 调查对象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本调查采用集中填答式方法进行。共发放问卷115份, 收回110份, 回收率为95.5%, 问卷有效率为100.0%。调查问卷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调研对象:本次调查抽取了电子商务专业共115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 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44.25%和55.75%。分析技术: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对学习的基本认识

(1) 《调查与分析》课程类型

关于本课程的课程类型, 63.72%的同学认为《调查与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21.24%的同学认为该课程实践性比较强;13.27%的同学认为这门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 仅有1.77%的同学对该门课程抱有其他的看法。

(2) 有没有兴趣听老师讲授课程

通过分析发现, 74.77%同学们有兴趣听课;只有25.23%的同学表示没有兴趣听课。大家有兴趣听课的原因主要是对着门课程很感兴趣, 以及认为这门课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但相反不感兴趣的原因却是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和认为课程与专业知识毫无关系。

(3) 课程激发了你对《调查与分析》的兴趣的程度如何

通过分析, “很大、较大、一般、一点点、根本没有”设置的数据值依次为“1、2、3、4、5”。均值是2.46, 标准平均误差为0.081, 标准差为0.856, 方差为0.733, 全距为3。由均值可以看出, 学生激发的兴趣程度大小更趋向于“一般”。

2、如何看待教学授课

(1) 哪种教学形式获益最大

通过分析可知, 有一半的同学认为课程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获益最大, 41.07%的同学认为实践学习的教学方式获益最大。

(2) 如何看待师生间的互动

在对待课堂间师生互动对学习是否有帮助的问题上, 44.25%的同学认为帮助较大, 43.36%的同学认为帮助一般, 11.5%的同学认为影响很大, 只有极少人认为没有帮助。因此, 可知课堂间的师生互动, 对授课的帮助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3) 课程教学应在哪方面改进大

通过分析可知, 40.98%的同学认为应在交流、互动方面改进, 30.05%的同学认为应在实践教学方面, 19.67%和9.29%的同学认为应在知识面扩大和授课方式上改进。

(4) 对课程设计的总体评价

通过分析, 61.95%的同学认为该课程的整体设计良好, 28.32%的同学认为优秀, 只有9.73%的同学认为中等。

3、总体评价

(1) 是否使用课程中的知识来解决专业问题

通过分析, 32.74%的学生表示使用过课程知识来解决专业问题, 40.71%的学生没有使用过, 25.66%的学生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关系。由此我们建议, 在学习《调查与分析》课程之前, 老师应该对学生们讲解或者阐述一下这门课程与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学生们也应该主动了解一下。

(2) 课程的学习, 对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无帮助

通过描述统计对其进行集中趋势描述, 本题中均值为2.34, 中位数为2.00, 众数为2, 说明学生认为课程的学习对将来从事工作岗位是有帮助的。

(3) 有没有必要请行业人士来为大家授课

通过分析, 23.89%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请行业人士来为大家授课, 52.21%的学生认为一般, 10.6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13.2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4) 对期末实训是小组共同完成的看法

在这一问题上, 分析可知, 均值为2.15, 中位数为2.00, 众数为2, 说明学生对待实训为小组共同完成的态度是“喜欢”。

(5) 最喜欢的考核方式

通过分析可知, 学生最喜欢的考核方式是小组共同完成, 占了55.75%;其次是独立完成, 占20.35%;然后是占15.93%和7.96%的笔试理论答题和论文。

三、调查后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 学生对课程改革不关注不了解;对《调查与分析》课程不了解、不熟悉;对该门课程的兴趣不足;课程在内容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 自我认识不足。为此, 作出如下建议:

1、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改进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 在对待课程的设计评价上, 60%的学生表示设计的不错, 可以接受。但是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觉得课程的设计有点难, 因此课程的设计上应再考虑的全面一些。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结果我们得知, 影响学生们对《调查与分析》学习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和课程的信息量过大。为此, 我们建议, 可以让学生们了解《调查与分析》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专业的影响来提高他们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 课程应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 以减少信息量。

3、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课程的授课方式存在着“教师讲授理论课程较多, 容易分心, 知识吸收率低、实训课时安排太少, 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乏团队合作课题”的主要问题, 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上,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适当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这样对学生吸收知识和利用知识有一个很好的帮助;实训课时的安排上, 应适当增加。

四、小结

对于《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改革, 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比较支持的, 因为改革后的《调查与分析》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枯燥无味, 也不至于昏昏碌碌, 通过课程的改革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足、对课程的授课方式接受不了、课程太难、理论和时间不能很合理的搭配等一些问题。通过增加互动和实践课时、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师生互动、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等一些措施来不断地完善《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改革和建设。

参考文献

[1]柴庆春.市场调查与预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刘祚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3) :43-45.

3.大学生网上自学个案调查与研究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行为;个案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009-03

网上自主学习是指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自由地交互式学习,对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教育资源和多媒体网络教育平台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的掌握和指导。当前,对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是将网上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进行的研究。本研究根据网上自主学习的多样性,将其细化为四种学习行为分别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1]。

文献表明研究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很多,本文采取选择个案研究更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约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2%,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水平[2]。聊城大学地处山东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行为,并为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提供硬件、软件和师资等方面的支持[3]。结合研究的条件,本研究选择聊城大学作为个案来进行研究,使研究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和代表性。

一、研究方法及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整个研究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文献研究和访谈

在大量文献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首先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分为基于信息检索的自主学习行为、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行为、基于网络交互的自主学习行为和基于信息发布的自主学习行为。

2、问卷设计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每种学习行为通过行为描述的方式设计不同的题项,并根据行为发生的频率设为1-5五个等级,其中“1”表示网上自主学习行为发生的频率最低,依次递增,“5”表示发生的频率最高。然后对问卷进行了小范围试行,并根据试行结果进行了修正。

3、发放和回收问卷

本研究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22份,有效问卷219份,回收率92.5%,有效率98.6%。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在大一、大二低年级中展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可见,调查对象覆盖了文、理、艺,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表1 调查问卷的基本状况

4、数据统计与分析

对所有的回收问卷,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并基于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大学生的各种自主学习行为。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把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行为分为不同的种类,下面分别对其进行分析。

1、基于信息检索的自主学习行为最频繁且存在问题最多

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通过信息检索开展的自主学习行为均值为4.14,明显高于其他形式的自主学习行为。进一步数据分析表明,有73.8%的大学生经常从网上查找有用的学习资源。由此可见,低年级大学生基于信息检索的自主学习行为最为频繁。但在进行该行为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点:其一,不能有效地查找到资源。部分学生反映网络资源太多、太琐碎、不系统。学习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重新筛选、组织、整理查找到资源。其二,不知网络资源何处查找。部分学生反映不知在哪个网站或平台上所搜所需要网络资源。

表2 各类网上自主学习行为的使用情况

2、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行为以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为主,较少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行为中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行为均值为2.94,该行为高于总体行为均值2.32。进一步数据分析表明,12.5%的大学生经常回答别人在网上提出的各种问题,68.3%的大学生经常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在网上寻求帮助。由此可见,低年级大学生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行为以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为主,较少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访谈结果表明,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低年级大学生在网上没有养成一个“答”的习惯。大学生上网查资料有一定的针对性,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常常忽视别人提出的问题。再就是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习惯的影响,形成了“只听不答”的习惯。

3、基于网络交互的自主学习行为严重欠缺

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行为中基于网络交互的自主学习行为均值为1.65,低于总体行为均值2.32,表明该行为严重欠缺,大学生网上交互行为太少。进一步分析得知,如图1,3.7%的大学生经常在网上评价同学的作业,11%的大学生经常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教学建议,5.5%的大学生经常参与教师在网上组织的讨论,6.9%的大学生经常在网上和其他高校的学生讨论问题,13.8%的大学生经常自发的和同学在网上讨论问题,14.7%的大学生经常在网上完成作业。这充分说明,低年级大学生基于网络交互的自主学习行为严重欠缺。访谈结果表明,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点:其一,学校机房的维护管理不够完善。有许多大学生反映学校机房里的太多机子无法正常运行,学校网速太慢,导致在教师进行网上讨论时有很多学生没有机子可用或无法进行及时交流。其二,低年级学生自制力欠缺。部分学生反映当自己接触电脑时就控制不住想聊天、玩游戏,学习的事很快便抛到脑后。其三,家庭的生活状况的影响。有的家庭无法为学习者提供个人PC,这也影响了学习者的及时交互。

4、基于信息发布的自主学习行为发生的频率最低

表2中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基于信息发布的自主学习行为表现最低,其均值为1.55,严重低于总体行为均值2.32。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分析表明,只有6.9%的大学生经常向课程网站上上传有用的资料。访谈结果也表明,低年级大学生很少上传课程资源,发布个人学习信息,甚至很多同学都没有上传课程资源和课程作品的意识。从访谈来看,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低年级大学生还没有养成一个上传资料的习惯,部分大学生不知上传什么样的学习资料,也有部分大学生不知将学习资料上传到哪里。而且有些低年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表现形式和学习资源的常用网站了解不多。

图1 人际沟通项目分布图

三、研究结论与思考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我们可知低年级大学生的网上自主学习行为以基于信息检索的自主学习行为最为频繁,但仍存在网上自主学习行为中以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为主,较少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网上自主学习交互性欠缺、网上自主学习时信息发布太少等问题。深入的访谈结果表明,在这些不同的问题背后却隐藏着相同的原因,归纳总结得出以下三点:

1、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自制力较弱

首先,由于低年级大学生刚步入大学不久,其基础知识不牢靠,閱览书籍不丰富以及部分大学生的不科学学习方式,导致低年级大学生总体信息素养偏低。其次,由于低年级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缺乏明显的控制力,不能持续自我激励,导致网上自主学习难以完成[4]。

2、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

自主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自学,教师有监控指导的职责,大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上述问题,教师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更深刻的认识网上自主学习。

3、学校管理体制的制约

首先,在学校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网上自主学习的氛围。其次,学校对学习资源管理不够严格。例如硬件方面,就存在机房的机器维护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第三,学校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基本要素不充分。

四、讨论和建议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网上自主学习行为在大学生学习行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将有利于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活动效果的提高。根据以上的分析及思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1、大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养成积极、协作的自主学习习惯

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归纳整理,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较强的学习欲望[5]。

首先,大学生应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使命。大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多,作为学生应珍惜时间,多学习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充实自己,平时多看书,多在网上搜集资料,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在学习和活动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和自己的使命,不沉迷于游戏世界,增强自制力,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学习。

其次,大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时,应在关注自己问题的同时关注别人的问题。大学生在网上解决问题时,通常会在留言板或BBS上发现一些与自己的问题相关或不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试着回答一下然后再和别人的回答对照也会有一定的收获。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帮助别人解决了问题。

第三,当网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解的问题时,应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及时与教师、同学探讨。

第四,大學生应监督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部分是指学校提供的计算机等设备,软件是指学校老师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比如课件、视频、音频等。当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运行不合理或存在质量问题时,学生应及时反映并对学校提出相关建议。

2、 教师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及时的引领和指导

网上自主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自己学习,学习者也需要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其人力资源包括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师长或专家等可以在学习活动中接受质疑、请教的对象[。对于大学生而言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和同学。

首先,在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和主宰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信息提供者。在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再对其行为进行控制,而应当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对其进行帮助,起到一个辅助引导作用。

其次,教师应善于始终注意鼓励、培养、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和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网上自主学习的科学习惯。在平时上课和学习活动时,教师应刻意组织学生的行为并将其强化,以便大学生形成科学习惯。

第三,平时上课教师也应多使用网络资源并向学生推荐比较权威实用的网络平台,这不仅起到了带头作用,也指导了同学们如何有效使用网络资源。同时当自己上传网络资源时也应保证资源的质量。

第四,教师处于学生和学校之间,对于学校制定的有利于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管理条例和大学生提出的学校在网上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进行合理的传递和协调。

第五,在网上自主学习行为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引导同学之间及时帮助、探讨,可以指导学生利用QQ群等工具进行网上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头脑风暴的形成,使学生取长补短,转变思维方式。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3、学校要不断丰富、扩展学习资源,加强对学习环境的监管

不可否认学校为大学生的网上自主学习提供了许多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支持,例如,聊城大学提供的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和天空网络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但学校所提供的支持还是不够的,还没有从大的方面形成网上自主学习的氛围。学校应继续支持鼓励网上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制定相应的自主学习政策,使网上自主学习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细节。

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学习资源的监管。硬件方面,制定严格的机房管理条例。现在学校机房存在的机器设备“有而不能用”的状况非常严重,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学校应要求维护人员在机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修理。软件方面,严格要求教师所提供的网络资源的质量。

其次,尽量多的为师生提供有利于网上自主学习方面的辅助资源。例如图书、期刊、报纸、视频等。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信息知识的积累。

第三,根据学校的现实状况和学生放映上来的问题,及时有效的提高网上自主学习的条件。例如,增加自主学习的机房、提高学校的网速、为大学生购买个人PC提供一定的补助等等。

参考文献:

[1] 李东.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监测学生网上学习行为的研究和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2003.

[2] 曹卫真. 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08):32-35.

[3] 冯天敏,徐恩芹.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个案调查与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09,(06):55-57.

[4] 宋伟,张学和,胡海洋. 远程自主学习者个人学习因素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0,(01):47-53.

[5] 陈金花. 自主学习的三个层次[J]. 文学教育,2010,(03):137

[6] 李淑丽. 成人自主学习的障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 成人教育,2009,(08):39-40.

4.学生个案情况调查报告 篇四

立项号

XXxkt—xxxl005

课题名称

单亲家庭小学学生成长的个案研究

负责人

桂荣

所在单位

新城区坤中巷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带班多年发现,班级内的单亲家庭学生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对孩子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让我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的婚姻观、家庭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家庭的破裂、抚养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的变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课题研究意义:

据我在班里调查,和各班班主任交流,每个班里这样的孩子还不少呢!所以,就这个问题我想研究一下,看看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来帮帮这些孩子,实在不忍心他们长大后一无是处或是人格有缺陷。

这些孩子就学,给了社会、学校,乃至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是这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呢?很多老师发现,班里的这些孩子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很多教师也都逐渐发现了这类学生出现的新问题。例如,一部分学生长期受到家庭的冷落,在学校消极,不参加集体活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的态度。性格孤僻、灰暗;还有的学生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在情绪控制上较为困难,容易冲动,攻击性强,等等。这些情况,对于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都提出了问题,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学校教育组成。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单亲家庭通常指父母离婚的家庭,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单亲家庭的范围应该是更广泛的。孩子他们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有父母离婚的、有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的、有父母一方或双方监狱服刑或强制戒毒的、有父母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身边的。我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指小学生中父母离异、父母离世的孩子,他们由于家庭的原因造成了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所缺陷,在学校的活动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于他人,造成了他们有自闭、自卑、叛逆等心理问题表现,本次课题研究的方向就是了解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长情况,尤其是心理发展方面。了解单亲家庭在孩子们成长中的影响,从而在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孩子们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准备阶段:XX.6——XX.8

为丰富课题研究时的理论基础,我在学校图书室找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如《儿童心理与教育漫谈》、《简明心理学辞典》、《小学教育大全》等,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其次,走访班主任、家长、任课教师等途径,了解我校单亲家庭中学学生成长现状,选取六名典型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逐步收集其生理、心理、学业、人际关系的方面资料,因人而异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XX.9——XX.41、全面了解研究对象,通过家访、电访、信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弄清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成员,父母的教育态度,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

2、课间与学生群体聊天,掌握全面的情况,通过平时对他们的观察以及分析有关的各种资料,形成对他们的情况。

3、与任科教师商讨交流辅导意见,争取各任课老师的帮助,从而保证辅导目的的达成。

4、找一些热心的同学帮忙,主动接近他,吸引他的注意力。

5、对前期研究过程进行阶段总结,形成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6、反思课题研究前半期的成果与不足,完善后半期的研究方案,适当调整研究策略。

总结阶段:XX年5月

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撰写报告,整理研究资料,请有关专家进行课题论证。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论文、随笔、叙事、记录

5.学生个案情况调查报告 篇五

一、研究背景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是人类基础道德中最本质的内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已成为摆在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社会现实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自我意识强,自私自利,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长辈没有礼貌、对班级集体漠不关心,遇事就轻怕重,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学习马虎,依赖性强,出事推脱责任,逃避现实,抗挫折差……究其原因,是我们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缺乏责任心的培养。事实说明,不抓责任教育,学校德育就会无力,素质教育就难以真正落实。

如何培养这类学生的责任心,使他们能够健康茁壮成长,成为一名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确实值得我们来研究。

二、个案基本情况

(一)学生基本情况

夏*,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居住在黄石城乡结合部第二橡胶厂附近。家中祖孙三代人(包括叔叔、姑妈两家)合计12人居住在私人建造的三层楼房。他是家中长孙,没有上过幼儿园,从小就不受约束,自由散漫。去年爸爸妈妈又生一女孩,管教他的时间就更少了。

(二)学生基本问题:

1、对学习不负责:上课不认真听讲,坐姿极差,经常无缘无故地下位,极大地扰乱了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字迹极其潦草,沉溺于长时间上网。

2、对家庭不负责:放学后经常不按时回家,要么到同学家去玩,要么到网吧去玩游戏,一玩就玩到天黑,家长经常着急地到处找孩子。

3、对生命不负责:课堂上由于扰乱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居然脑袋往墙壁上撞;课间把笔油弄到同桌衣服上,受到老师处罚,居然跑出教室,爬到高压线架子上不下来,还满不在乎地说反正不想活了;上课与同学打架,老师打电话请家长,他跑到三楼栏杆处要往下跳。

三、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不良的家庭教育

青少年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与家庭特别是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责任心密切相关。专家指出,父母的不良行为和消极甚至错误的言行对青少年影响较大,而且,许多父母对自己的这种行为却不自知或抱无所谓的态度。同时,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无原则的溺爱、无原则的迁就子女,是导致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缺失、极端自私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一些父母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影响了与子女的沟通。

夏*父母一直从事贩卖猪肉的生意,每天凌晨两三点就出门到屠宰场拉猪,一直忙活到下午四五点。回家后吃完饭就早早地睡觉,迎接下一个忙碌的一天。由于生意繁忙,因此两人都没有时间检查孩子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更没有时间和孩子聊天谈心,了解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在他的家长看来,孩子既然已经上学,那么有关学习的事情都是由老师负责,家长没有必要操心。

夏*的父亲脾气暴躁,对他要求特别严格,稍有差错就是一阵暴打,从小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阴影。因此夏*每次犯了错误之后,都不敢回家,或者躲在同学家中,或者躲在楼房屋顶的角落里,任凭家里人怎么寻找他、呼唤他,他就是不现身。可往往被家长找到后,气急败坏的家长又是一顿暴打。如此恶性循环,他的坏习惯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改正。

2、学校教育的不足

现在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偏重认知发展,忽视情意发展,统一的教育模式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成长,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不力,尤其缺乏学生生活力的教育。所谓“生活力”即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为了生存,儿童必须懂得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并能内化这些观念,形成人际交往能力。然而,如前所述,由于学校教育往往采用单一的灌输、说教方式,学生好的道德行为并不能得到有效强化,长期以往,反而加剧了一些儿童情感发展的不协调,社会生活的不适应。

3、自身心理因素

在认知方面,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对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的认知有偏差,不能正确理解人际交往,以至于对自己被排斥的境况不能理智归因。如夏*常常把盲目大胆视为“英雄”行为,把打架看作是“勇敢”,诊断使用对自己有利,缺乏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从性格来看,他显得外向,喜欢热闹,不拘小节,好胜心强,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情绪不稳定,容易因为小事情发生冲动;在意志方面,也明显地表现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从动机方面看,他的暴力行为明显带有鲜明的情绪色彩。

家庭、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产生与学习、模仿是很有关系的。一般说来,喜欢用暴力惩罚子女的家长,他的行为会促使子女性格粗暴、情绪压抑,并且产生崇尚暴力的心理,用拳头说话。。夏*的父亲对他的暴打让他明白了打是最有实效的,是最直接的方式。因此生活中一有不如意的地方,他就会拳脚相向。

在现代社会,影视中的暴力内容往往对青少年产生攻击行为有较大影响。本来就精力旺盛、喜好打斗的青少年,观看了暴力节目后,会增加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甚至直接模仿影视中的暴力行为,并引以为傲。夏*就曾经在学校厕所内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说:“我是四年级学生的老大,你们都得听我的。”

四、对策与效果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机会,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于是我适时做好家校联络工作,定期家访,经常和家长谈心,转变家长的教育思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指导家长在各方面给予孩子科学、合理地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家长经常在我面前说:“哎,这个孩子太让人失望了。”听到他们的话,我连忙说:“别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对他的失望,要不然孩子会丧失信心的。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听了我的劝告,他们也表示今后会在生活中多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人个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老师的权威。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就是班级乃至班级中每一个体的楷模。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

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每当进入课堂,看到讲台前有纸片,我一定会弯腰拾起来。因为这一个细微的动作,能使目光都集中在老师身上的学生立刻意识到保持教室卫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夏*同学是一个不讲卫生的孩子,他的抽屉里经常会留有一些果皮纸屑,每次在抽屉里拿书时,不经意就会带出一些垃圾。好几次,卫生委员批评他,叫他把座位旁的垃圾捡起来,他却理直气壮地说:“这又不是我丢的。”卫生委员不依不饶,硬是要他捡,每次都差点闹起来。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他从抽屉里拿书本时带出一些纸屑,于是不动声色地来到他的面前,弯下腰捡起一片纸屑。他往地下一看,连忙也加入了捡纸屑的行列。不一会儿,地上就干干净净了。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效果胜过千言万语,教育光讲大道理是不行的,更多的是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来教育学生,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的教育。

对策之三:树立学生的集体观念

1、树立榜样作用

如果说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那班级中榜样的力量则更是一种激励和竞争。榜样不一定就是成绩最好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每个生命体都其突出的一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十分注重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来使他们感知责任心。

夏*在我们班学习成绩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体育成绩却相当突出。一年级下学期时就被学校足球队教练选中了,一直在学校足球队训练。每年的秋季田径运动会上,他的立下的战功是显著的。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的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一直稳居年级第一。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他在体育方面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为此,我经常利用班会课树立这位体育典型,让学生都以他为榜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同学们大都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整个班级的体育素质明显提高不少。

可是这个学生,在三、四年级时,贪玩的本性就显现出来了。足球队的训练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平时的体育课能偷懒则偷懒,给班级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于是我加强了对榜样学生的管理。班会课上,我对于班上的一些榜样,常常先指出他们的缺点,再来肯定他们的优点,让学生明白榜样学生不一定做什么都是正确的,要学会辨别好坏。

2、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学校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一个重要基地。作为老师可以从小事做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比如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中来,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机会,让班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负。事事责任到人,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从而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为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五年级第一学期,我根据班上学生个性特点,采取老师选举和学生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一部分学生为班级负责人,负责班级各方面的事物。夏*同学虽然比较调皮,爱欺负同学,但是平时也有表现不错的地方,能主动为班级做事,而且面对做错事了的同学敢于批评指正。因此在选举“班级安全员”时,夏*以绝大多数的票当选。我尊重了学生的意见,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他。当我郑重地把记载本发放到他的手上时,他一副充满信心的神情,让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果然,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班上同学不再玩危险游戏了,没有攀爬树枝的,也没有打架闹事的。这半个月里,班级安全管理这一块,我真的没有操过一点心。特别是夏*其他方面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作业能按时完成,上课讲话的次数明显少多了。

就在我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时,烦恼的事又来了--一位同学告他课间玩“骑马打仗”的游戏。听到这样的反映,我马上找到他询问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听后脸上显现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看到他的表情,我明白他已经知道做错了事情,也没有批评他,只是再次强调了“班级安全员”应起带头作用,否则其他的同学是不会听的。夏*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干,我又把悬着的心放起来了。可没过几天,他的表现仍然很差劲,作业不按时完成,术科老师对他上课的表现极不满意。当我找到他谈话时,他又似有所悟。

就这样,这个孩子隔三差五地就会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他好象天生就是来挑战我的耐心的,各种各样低级的错误反反复复地犯。我也耐着性子说:“你的字怎么写得那么不认真?”“你上课怎么又坐不住了?”“你又在追追打打,我跟你说了多少次,要……”由于常常听到我的唠叨,他也司空见惯,变得无所谓了。

“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些话大家都能说,也都很熟悉,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正如著名教授王晓岚所说,我们的教师不乏爱心,最缺少的教师耐心和宽容。而学生,特别是那些比较落后的学生,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我们这一点。为此,我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消除成见,给夏*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宽容,投入更多心血。只有这样,他才会被我感化,才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对策之四:挖掘闪光点,培养学生积极自我观

班级是一个由不同学生组成的集合体。由于学生性格、年龄、心理、生理、家庭、遗传等的差异,形成一个个爱好、特长、修养不同的学生个体。在每个学生个体当中,有他们不足的一面,也有他们闪光的一面。做为一名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引导,让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观。

一次,夏*同学在操场上拾到一个钱包,他并没有据为已有,而是马上交到我这里来了。我打开钱包一看,里面有五十元钱,还有几张卡。钱虽然不多,但卡遗失了该有多着急啊!我连忙问清拾到钱包的地点,然后带着他来到学校德育处,把钱包交到德育主任手中,希望学校能帮忙找到失主(后来一位学生家长认领了钱包)。回到班级后,我马上将这件夏*拾金不昧的事迹告诉了全班学生,希望同学们以他为榜样,多做好人好事。全班学生听后,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雷鸣般的掌声中,夏*绽开了他的笑脸,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舒畅!

其实,夏*是一个既贪吃又贪玩的男孩子,平时身上的零食从未断过。这次拾到钱却能主动交公,确实让我感动不已,于是我连忙联络他的父母,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希望他们也能配合鼓励他,让他今后能做得更好。我也相信,今后在夏*身上一定会有更多的“闪光点”出现。

对策之五: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主动承担责任

小学生年幼,犯错误在所难免。特别是像夏*这样的容易犯错误的孩子,我们更应该抓住促使学生成熟的有利时机,注意启发和引导,让他主动承担责任,改正错误。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是培养责任心的一个最好契机。

我通常在处理学生的过失时,通过适当的赔偿性“惩罚”来强化他们的责任心,让学生以行动来为自己的过失承担必要的责任。当学生不小心碰倒了别人的文具盒,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真诚地向对方道歉,还要用实际行动来弥补--马上拣起,要是摔坏了笔,还应该赔偿一枝。

有一次放学,夏*课间把笔油弄到同桌同学张**的衣服上,张**连忙告到我这里来。我看了看她身上的笔油,走到夏*的桌子旁,说:“张**的这件衣服被你弄脏了,你今天就应该把她的衣服带回家去,让你妈妈洗干净再还给她。如果洗不掉的话,那么,你就应该为这件事情负责任--赔偿一件衣服。”听完我的话,他立刻激动起来,大声叫道:“她的衣服又不是我弄脏的。”看到他反应如此强烈,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我冤枉他了吗?于是我把张**的衣服仔细地检查了一下,又把夏*的手翻看了一下,他满手蓝色的笔油,与同桌衣服上的一模一样。我生气地说:“你看,她衣服上的污迹与你手上的油一样,还说不是你弄脏的。”周围的学生也都证明是他弄的,尽管证据确凿,但是他就是不肯承认,还大声嚷道:“本来就不是我弄脏的,我就不带回家去洗。”看到他这副德行,我不由得火冒三丈,让他出去罚站。不料他却没有老实地站在外面,而是跑到了后操场。同学们连忙说:“王老师,夏*跑到后操场去了。”我气还没消,说:“别管他,跑不了多远的。等他自己慢慢想去。”

过了好半天,我心里还是放心不下,连忙走出教室,到后操场上去找他,谁知却看到他已爬到高压线架子上将近三四米高的地方。我心里一惊,连忙劝他:“快下来,你爬这么高,万一不小心摔下来怎么办?”他却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我不想活了。”听到这话,我气急败坏地说:“你爸爸妈妈生你养你,就是让你为这点小事而摔死吗?你弄脏了别人的衣服,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居然还要死要活了。”无论我怎么劝他,他就是不肯下来。我没办法,只好让学生把足球队教练叫来,劝他下来。然后我又连忙打电话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妈妈,并让他妈妈赶紧到学校来一趟。最后,夏*还是在足球教练的劝说下离开了那个危险的高压线架子。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难道是我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吗?为什么这么一点小事会让他这么激动。

他的妈妈总算赶到了学校,我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地说了一遍,并把我的困惑也说了出来。他妈妈分析说:“夏*可能是不敢把脏衣服拿回家去,怕我们责怪他吧。”平时在学校里夏*如果犯了小错误,总能够自己承担责任,就算是要赔偿也都挺爽快的(当然都是一元两元的赔偿)。而今天犯的错是他自己所不能独自承担的,因为害怕被家长批评而闹出这么大的事来,看来还是家长在家里的教育问题。我和他妈妈好好谈了谈,并希望家长好好开导他,以后再也不能做出这么危险的事情了。同时,我也要求夏*妈妈将张**同学的衣服带回家洗干净。通过这件事后,夏*同学无论怎样都是要以行动来为自己的过失承担必要的责任的。推卸责任只会适得其反,没有任何意义。

个案研究效果:

和夏*相处的这几年里,我真的费了不少心血,也逐渐摸透了他的脾气。他是一个很容易冲动的孩子,每次事情发生的时候,从来不经大脑思考就会有强烈的反应。每次处理他的事情时,看到他的脸绷得紧紧的,拳头握得紧紧的,我就会把他晾在一边,等他慢慢平息下来,我再和他好好谈谈。往往这个时候谈的效果就特别好,他会平静地听我说,说到心坎里去了,也会流下悔恨的泪水。

可是,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摸透了他的脾气,也不是每个老师都会耐心地和他讲道理。而且夏*容不得别人冤枉他,一旦有人冤枉了他,他就会失去理智而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

上学期有一次上科学课,上课时他回头看了一下后面的同学。这一个动作被科学老师看到了:“谁让你说话的,站起来。”他马上就变了脸色,极不情愿地站了起来,嘴里还嘟嘟囔囔的。老师厉声道:“还讲话!站到前面来。”他非常生气地骂了老师一句脏话,当时科学老师就扇了他两个响亮的耳光。这一下可不得了,他立刻冲出教室跑了,科学老师也没有再管他。下课了,当我得知夏*跑了,连忙和学生一起去找。我们把整个操场都找遍了,可直到上课都没有见到他的影子。后来,在一个知情学生的带领下,我们终于在校园的一个废弃的角落里找到了他。谁知他手里拿着一块玻璃,说:“不要过来,要不然我就抹脖子了。”经过我们几个老师耐心地开导,他最终放下了玻璃,从角落里走了出来,随我们一起来到了办公室。这时,他的妈妈也赶来了。此时,夏*的心情已经平复下来了,说什么都能听进去。在老师和妈妈面前,他也承认了错误,并且保证再也不做傻事了。

这个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常常就会为了一点小事,闹成大事。有时,我真的已经厌烦了对他的说教。相同的话语说多了,对学生也没有效果了,自己也觉得没有说服力了。最后终于为了一件小事,我失望地说:“还是让爸爸来把你带回家好好反省反省吧。”当我打电话时,他一转身就跑了。我打完电话后,听学生说他跑到楼上去了。我连忙往上走,来到三楼,发现他居然身子吊在走廊外面,两只手紧紧地扒在围墙上。我当时想也没想,走上去什么也没有说,右手把他的腰间皮带一攥,左手把他的一只胳膊一抓,再使劲往上一提,把他提了上来。事后,我想想真后怕,万一他拼命挣扎,万一我失手了,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等了一下午,他的家长都因为生意太忙而没有来。同办公室的老师劝我说:“你应该带着这个孩子和他的家长一起到校长那儿备个案。他三天两头的寻死觅活的,万一出点事,你可承担不起的。”听了他们的话,我也静下心来想了一想,像夏*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一般的小事情,已经好几次了,从来没有想过去备案,寻求校领导的帮助。仅仅靠我一个小小的班主任来处理,行吗?还是去找校长说一说吧。

下午放学了很长时间,夏*的家长终于来了。我把我的意见告诉了家长,希望他们明天能和我一起去校长室谈一谈。第二天,他的家长没有来,夏*也没有来。第三天,他妈妈来打转学证,才知道他的家长已经把他转到中英文学校去住读了。

夏*走了,我们班的纪律明显好多了,我也省心不少。数学老师说:“总算走了一个祸害。”术科老师也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调皮的孩子。走了真好。”听了他们的话,我的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夏*走了,他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走的呢?这在孩子的一生将会是一个难以忘记的阴影啊!夏*走了,这也说明我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没能将这个调皮的孩子转化过来。夏*走了,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五、结论

1、儿童逆反心理强,对儿童所犯下的错误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处理,否则适得其反。

2、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的方法要灵活,面对儿童反反复复犯错,应有耐心、爱心,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往往会导致儿童产生“适应性”和“对抗性”,以致使教育失败。

3、环境是改变儿童不良习惯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班级人际环境,才能帮助儿童走向健康的成长道路。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长期地教育,不断地督促,逐步地强化,逐步形成的。但是,是不是我们只要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一定能促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颗责任心。从夏*的这个例子,我没有感觉到成功的喜悦,而是失败的遗憾。

6.学生辍学情况调查报告 篇六

一、调查目的:了解我校小学生辍学原因,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以促进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调查对象:望重学校不同年级的5个班级的学生每班9人,学生家长15人,共计60人。

三、调查方式:

1、家访座谈式

2、下发调查表

四、调查成果:

根据调查,近两年共有2个人失学,田承林和李世龙。2个失学儿童的平均年龄约为11岁。对其失学儿童原因概括了一下,粗略地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家庭贫困

田承林,峄城区人,随父母在望重学校就读,辍学年龄11岁,因家庭贫困从我五年级辍学。其家长也想让孩子上学,可是家庭年收入低,又有三个孩子,小弟弟还小,父母要为家庭打工补给生活,无人照看小孩,田承林多次在家看孩子,经常迟到早退,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后因家庭贫困原因,辍学在家。为了全家都生活,照顾小孩,同时供两个孩子读书,几乎是不可能的,该生最终辍学。

(二)家庭不和谐

根据调查,家长,孩子们对李世龙的辍学原因总结如下:

1、父母离异,父亲对他照顾不多,两人很少交流。

2、该生跟其父不再一起住,时间长了,性格孤僻。

3、其父有找一对象,对该生态度不好。不问其学习的事情,上

不上学都无关紧要。

(三)厌学,上网

1、该生受家庭的影响,学习一直不好,时间长了

厌烦了学习。

2、自身心理不太阳光,性格孤僻,慢慢养成了逃

学的恶习。

3、网吧业让该生坠入了厌学,逃学的困境。

五、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一)问题:

1、家庭教育不够,家长教育学生的观念有待提高。社会不良风气,网吧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

孩子缺少心理沟通。

(二)措施:

1、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这两年我镇组织各校开设家长学校,加大了家校的密切联系。

2、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清理违规娱乐场所。

3、对学生加强教育,经常和学生谈心。

六、一点建议

要想保证农村儿童教育正常开展,还必须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度投资教育,建立学生辍学救助制度,确保我镇适龄学生都能在校就读。以上是对我校儿童辍学的调查报告和由此得出的解决方案,希望对失学儿童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失学儿童问题,伸出一双手,献出一份爱,让更多的孩子重新回到学

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彻底从精神上脱贫。

7.学生个案情况调查报告 篇七

1. 案主姓名:许雪 (化名)

2. 性别:女

3. 年龄:17岁

4. 学校、年级:广东省阳西第一中学高一

5. 辅导者:广东省阳西第一中学陈芳

6. 案主来源:本班学生

二、问题的缘起:

又是一个新的学年, 又是一届新生来到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我走进教室, 开始了他们在高中学府里的第一堂课。不久讲台下的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就是本案案主许雪。当时, 她坐得离桌子很远, 斜歪着头, 下巴上翘, 双手抱胸, 一副傲慢的样子。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许雪, 一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孤独女孩。

在今后的不断接触和随笔交流中, 笔者发现案主许雪并不如她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傲慢。她常常会因一些事情感到无助, 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敌对情绪, 再加上她朋友少, 遇到不开心的事经常自己偷偷哭泣, 事后又以傲慢的姿态示人。

案主许雪的心理问题多次在随笔中表露, 以下为案主随笔摘录:

“重男轻女是封建家庭存在的问题, 可这问题在我家也存在……我还有弟弟, 弟弟最小, 妈妈最宠他……我非常讨厌他, 最讨厌他……我连家都不愿回了, 回到家的感觉并不是温馨, 幸福, 而是痛苦, 难受……一般人不会理解我的心情的……家, 真的好辛苦, 没有一天是快乐的, 而能够带给我幸福的气氛的人, 只有爸爸, 他却远在深圳……”

“家是我最不愿意待的地方, 我在家感觉不到温暖, 幸福的气息, 只有我的弟弟妹妹的吵架声, 那让我所感到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阿英 (化名) 是我的室友。她问我:‘你准备得怎么样了?中考体育行吗?’我迟迟地说:‘不知道啊!’接着是一阵沉默。在这里, 我看到了自私, 虚伪……”

“……初中的老师那冷冰冰的面孔面对着我们, 还有那冷漠的双眼, 我蔑视他们……”

(案主随笔摘录, 时间为新学期9月至11月)

从随笔可看到, 案主既有对母亲的不满, 又有对老师同学的敌对情绪, 笔者一直想找契机帮助她。

上个月, 许雪意外地给笔者打了一个电话。事情是这样的, 她收的300元的团费, 被偷了, 向我借。虽然事后我答应了, 但让我不解的是当此事发生时, 她作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只肯向老师借钱, 却不肯向家人坦白解决这个问题, 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带着这个问题, 我走访了她的家人和老师。

三、案例分析

我通过走访家长和班主任了解到许雪父亲常年在外工作, 妈妈掌握着家里的权威, 一切大小事务都是母亲说了算。她母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极爱她的小儿子, 对两个大女儿关爱不够, 甚至刻苛。

在学校, 许雪把同学的关爱当成了虚伪, 把老师对同学的严厉当成了冷漠。除了学习之外, 什么都不参与, 朋友也没有一个。

以上看来, 许雪在心理上有这样一些问题: (1) 人格障碍; (2) 对周围环境有敌对情绪和面对社会感到十分无助。

1. 人格障碍责在父母

所谓人格健康, 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人格的发育与环境因素, 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关系一直受到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 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 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会造成子女人格偏离, 是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吸毒等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人格偏离与父母的拒绝和过度保护呈正相关, 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负相关, 父母养育方式、教育程度、学校类型等因素是人格偏离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一个孩子欠债300元, 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却不想让母亲知道, 求助于老师, 可见她对母亲的极大不信任。不过, 值得庆幸的是她想到了我, 也就是说她信任我, 这为我们将来的交谈提供了可能。当然, 我们教师也不能将自己置于“救世主”的地位, 而应帮助学生产生自信、自助的力量, 能够自我调节, 自我疏导、自我开发、自我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悦纳, 逐步实现自我主体与环境客体的协调、统一, 提高人主体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谐性。

2. 对周围环境有敌对情绪和无助感

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比如对子女的过分惩罚、羞辱、刻薄和吝啬, 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 害怕失败和挫折, 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对周围环境容易产生敌对情绪, 易记仇报复。

许雪正是因为家庭关爱较少, 形成了独立、倔强的个性, 表面的傲慢与坚强与内心的敌对情绪, 无助感形成反差, 尤其是对待女同学, 极度地不信任她们。

大家知道, 同学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宿舍、班级、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 在这个小集体中学会处里好同学关系, 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适应社会、影响社会。

四、干预过程和措施

1. 了解背景资料

(1) 经常性地与其父母进行电话联络, 并多次约见其父母, 了解其家庭情况并解决其父母的疑问。

(2) 向其班主任和同班同学了解情况。

(3) 在与案主本人的日常接触和无数次交心谈话以及她交上来的随笔中了解她对家庭的看法, 对他人、社会和自我的看法及其心理情绪状况。

2. 对案主的干预

(1) 让案主感受爱的存在

让她参加集体活动, 感受集体的温暖, 如11月的校庆和体育节, 还让她多次担任了班级各项文娱活动 (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联欢会等) 的主持人。让她参与集体活动, 进入到大集体中, 感受同学之谊, 感受爱的存在。

在学习上, 只要有一点细微的进步就在随笔上进行及时的鼓励。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让她知道她的每一个成绩老师都看在眼里。

同时在对案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 除了由辅导者本人进行直接干预以外, 还通过家长、同学等案主周围的人对她施行有效的干预。还利用她对文学的爱好, 本人还借给她看一些有关爱的教育的书籍, 培养她热爱集体, 尊重他人友爱他人的品质。如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冰心的《繁星》等等。

通过多方面的干预途径, 让案主体会爱的存在, 以更开阔的心悦纳别人。

(2) 让案主悦纳他人

案主在人际交往方面对他人缺乏信任感, 认为世人都不可信, 任何人都是虚伪的, 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 如果自己真心实意地对待别人, 可获得的往往是别人的欺骗和背叛。

案主的这种人际交往问题, 来自早期生活中父母之爱的缺失, 使她对周围的环境有敌对心理。许雪没有朋友, 在她的随笔里总是反映出对朋友对老师的敌视。如:

“XX (老师名) 死性不改, 总是喜欢破口大骂。唉!无办法啦。她这句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从那句话起, 我便没有再问她了。只想她快点消失在我面前。”事后我找那位任课老师了解情况, 原来那位老师发现她在画画, 就过去问她:“你要不要读书呀?”于是, 我在她的随笔本上写着:“不要再怨气了, 把各科的成绩做好, 才是对自己的尊重, 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生活总有一些不如意, 心放宽一些。”

在实施干预的过程中, 本人一直引导案主对他人要多一些宽容, 要多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不要求全责备, 要悦纳别人, 无论是他们的长处还是不足。

3. 对案主家庭的干预

案主的种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的家庭。因此, 要实施有效的辅导, 必须对案主的家庭进行干预。我与案主的家长经常进行电话联络, 并邀请其父母到学校商谈或直接到案主家中进行家访。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其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他们对女儿的理解程度及案主在家中的表现等等, 同时也让她的父母了解女儿在校情况及其心理状态。

通过接触, 案主的父母承认以前确实不大关心女儿, 而且忽略了女儿的感受, 不过他们也不希望给她造成心理障碍, 了解了女儿的一些心理状况之后, 家长也很着急和担心。

我建议案主父亲尽量腾出更多的时间与女儿相聚, 建议其母多花一点时间与案主交流。可喜的是, 家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 减少了生意上的应酬, 把时间花在女儿身上, 晚间时间他们促膝交谈, 每逢周末就带女儿出去游玩。

在父母的关爱之下, 案主重新感到了家庭的温暖, 也感受到了自己对于家长的重要性, 开始逐渐从孤独中走了出来。

8.学生个案情况调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土地流转经营权;非法;维权意识;政府监管

一、问题的提出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经营权{即生产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许多大宗农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以体现规模效益,搞活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三农”问题中的关键性环节。

历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土地流转经营权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1978年通过农村改革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确立了农户的市场主导地位。1984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允许农户经集体同意可以转包承包地给种田能手, 土地承包期确立为15年。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各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验,在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经营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党中央一系列土地流转政策的感召下,湖北省松滋市也开始了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权之路。基于上诉分析,我们试图通过对湖北省松滋市某些民众进行实地采访,了解土地流转政策在湖北省松滋市的贯彻落实情况,对湖北省松滋市流转经营权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现行的土地流转经营权政策做出反思。

二、研究方法

一方面,我们选取了农民陈某、徐某、村长杜某等20位农民作为实地访谈对象,每次访谈30分钟左右。另一方面,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收集材料的性质,我们在资料的分析与整理中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

三、研究结果

1.农民对土地流转经营权政策了解情况

从对农民的访谈结果来看,土地流转政策在农村宣传有限,了解土地流转经营政策含义的农民很少,维权意识淡泊,不利于土地流转经营权政策的开展。

2.基层自治组织领导对土地流转经营权了解情况

通过对杜某、周某等村长的实地访谈,了解到湖北省松滋市流转土地存在不合法情况。虽然村里也有关于土地流轉经营权的文件,但基层自治组织领导者者根据政府指示来做土地流转经营权的工作,政府需要那块地就把那块地“流转”出去。流转出去的土地3000-5000元租金每亩,但是“流转”是永久性的,不会再退还给农民,即农民不再拥有土地的经营权,这是不符合土地流转经营政策。

四、讨论

1.为什么农民对土地流转经营权了解较少

(1)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对时事了解较少,对国家允许土地流转经营权政策关注不够,不能够深刻理解流转土地经营权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

(2)当地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历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土地流转经营权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促进土地流转机制的发展,增加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中土地要素的收益。但地方政府对土地流转经营权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该政策了解较少。

2.为什么会存在非法流转土地的情况?=(1)对土地流转经营权的认识存在误区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允许土地流转经营权不等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农民缺乏维权意识

根据2005年1月7日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六条 :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转、流转的对象和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其承包土地。但是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较弱,未能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3)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政府在土地流转经营权方面监管力度不够,某些政府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强迫农民流转经营权,损害农民经营权。

五、结论与建议

1.基于上诉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农民对土地流转经营权流转了解不多,有关法律知识了解较少。一方面是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当地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2)在流转土地经营权过程中,存在非法流转土地经营权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民众将允许土地流转经营权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混淆,农民对土地流转经营权法律知识比较欠缺,缺乏维权意识。

2.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引导农民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2)政府加大土地流转经营权的宣传力度,普及土地流转经营权相关知识,并加强土地流转经营权监管力度,维护农民在流转经营权过程中的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

[2]中发[1984] 1号《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第三条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六条,2005年月7日

作者简介:

9.学生作业情况调查报告 篇九

在当前加强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作业”的内涵,改变传统的作业观,树立“大作业”概念,将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纳入作业改革的范畴和视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当前,我县各小学校的作业布置也存在一些普遍的弊端,主要表现是缺乏针对性。教师从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年龄布置作业,对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与需求缺乏基本的分析与把握,随意布置大量整齐划一的巩固性作业。作业成了学生一项艰苦的劳作,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分析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真正达到“低负高质”的作业设计,为学校科学地制定和落实“减负增效”措施提供依据。家庭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是必要的,但作业多带来的是什么呢?是负担!过多的作业使学生预习不充分,上课没精力,研究缺乏兴趣,久而久之,作业也没有办法完成,学习成了恶性循环:白天有听不明白的课,课余有做不完的作业!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流失。长此下去,对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减轻作业负担,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取消作业,事实上合理、适量的作业不仅应该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大多数学生对家庭作业怨声载道,要求减负,减少家庭作业,而老师似乎不大赞成;同样的作业量却育出了成绩不同的学生。究竟家庭作业宜多宜少,应布置什么水平的家庭作业,值得探讨。因此,教研室对此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

三、调查对象

平定县实验小学和第二实验小学3—6年级的480名学生,84名教师和分管教学的中层领导。

四、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为了增加调查的可信度,我们采用无记名答卷方法。

五、调查内容

学生作业情况、教师的作业设计情况和学校减负的措施。

六、调查结果分析

(一)各类数据汇总:

1.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

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做作业的人数415人,百分比是86.5%;不喜欢作业的18人,百分比是3.8%;无所谓的47人,百分比是9.8%。从布置作业量来看:很多的有35人,百分比是7.3%;适量的是353人,百分比是73.5%;很少的是92人,百分比是19.2%。

数据显示86.5%的学生还是比较认同写作业的,并且有73.5%的学生认为作业还比较适中,这平定教研20xx年第1期37部分学生多半是成绩良好的学生,作业对他来说不是负担;不喜欢写作业的比例很小,作业很多的也属于少数,这类学生一般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的课业完成情况:

完成作业用30分钟以内的263人,百分比是54.8%;30—60分钟的有143人,百分比是29.8%;60分钟以上的是74人,百分比是15.4%。按时上交作业的有416人,百分比是86.7%;基本可以按时上交的有61人,百分比是12.7%;经常不交的有3人,百分比是0.63%。不能按时上交的原因:太多没有时间做的有54人,百分比是11.3%;不会做的有257人,百分比是53.5%;不想做的有13人,百分比是2.71%;动作慢,注意力不集中的有156人,百分比是32.5%。

从调查数据分析:54.8%的学生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做起作业,这部分学生成绩比较优秀,动手能力强;而还有15.4%的学生在一小时以上完成作业,原因基本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有困难,还有动手慢的。

3.教师的作业设计情况:

有层次性的有120人,百分比是25%;偶然有的是297人,百分比是61.9%;没有层次性的有63人,百分比是13.1%。作业有开放、层次、阶梯性的有207人,百分比是43.1%;介于两者之间的是99人,百分比是20.6%;重复性抄写的有144人,百分比是30%。比较随意,没有目的性的是30人,百分比是6.3%。

从以上数据分析:不同学生对教学的接受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有必要在巩固知识时,能有所区别。但是只有25%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考虑到作业分层的重要性,比较好的就是43.1%作业还注重开放性和阶梯性;还有6.3%的教师布置的作业较随意。

(二)学校减负措施:

1.严格执行减负规定,教导处、班主任对各学科作业进行协调;

2.作业管理,一月一检查;

3.从教师的自身素质挖掘,提高课堂效率;

4.典型题型要重点练习,应尽量避免机械性、重复性;

5.同教研组教师之间多研究,尽量精讲多练;有目的性地选择作业,训练针对性要强。

(三)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

1.家长方面的原因:家长素质层次不齐,对子女的辅导跟踪不到位;还有些家长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家长的愿望与要求相矛盾。

2.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工作负担重,班容量大,作业分层设计难度大,很难推进分类进行。

3.当前作业评价现状: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比较多,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讨论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多向的评价方式基本运用的较少。

七、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观念,突出时代性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作业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更不是教学的目的。和预习、听课一样,让学生做一定量的作业,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发展他们的潜能。那么作业正确的位置是:没有作业不可,但过分强调作业的功能也不可。

(二)注重形式,突出多样性

教科书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将要获得的大量知识和能力来自书外、课外。新课程倡导学生必须参与综合性学习,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我们的作业必须要跳出书本,走向开放。譬如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

在作业内容上,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类作业切忌重复,并要加强布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作业,避免布置单一枯燥的作业,注意作业的综合化,注意作业的启发性和思考性。小学生家庭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要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

学生由于接受能力有差异,所以掌握知识的快慢也就不一样。因此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老师要精心选择有利于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理解的作业,如在布置预习新课的作业时,教师根据新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定量的概要题、细微题及基础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带着任务主动自学课文,探索方法,尝试生疑,在此基础上自行独立判断自己量化项目的掌握情况。

每个班的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孩子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

(四)重视实践,突出科学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品质,培养创新人才,其根基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维,动口表达交流,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自己具有的教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究性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的作业效果以一顶十。

提高家庭作业效率,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在如何提高小学生家庭作业效率的过程中,关键在教师,主体是学生,配合靠家长。

八、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一)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应达成一致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重视学生是否乐意接受并愉快完成。家长应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社会上学到的知识比从课本中学到的,在今日和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更为适用。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我也希望老师们能多留些课余时间供学生支配,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时代学到更多的知识,以补充课内知识的不足,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家庭作业应注重“少而精”

家庭作业重在质量,而不在数量。家庭作业适当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去钻研;而过于简单的题目,学生一眼就看出答案,这样就减少了思维过程,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思维迟钝,不爱动脑思考。而且一般难题都不同程度地集合了各种题型的精华,常做可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日益敏捷,做普通的题目时也会得心应手。在布置作业选题时应注重“少而精”,并适当加深题目难度,尽量丰富作业形式,寓教于乐。

(三)教师间要搞好协调关系

教师要分散作业的数量,不能过多或过少,这样极容易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造成不良效果。不搞题海战术,而是将一些典型的题目抽出,让学生体会其精要之处,删除那些重复多遍的同类型题目,同时适当提高题目难度,以达到保质保量的效果。

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让学生深深懂得,作业架设了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和培养能力间的桥梁。

上一篇:记者团新人培养计划下一篇:小学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