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6-09

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精选12篇)

1.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一

学案教学系列大讨论

浅谈学案导学中的心得体会

轩辕中学 张超玲

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市教体局在全县推行了学案教学,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学案导学的粗浅的体会谈一谈,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使用导学案的一些感受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前在用教案上课时都是我在上面讲,一部分学生听,还有一部分学生两眼无神,典型的“人在屋,心在外”,很少有学生主动参与;使用导学案后我讲的少了,学生参与的多了,特别是从我每节课都安排5—10分钟的课堂展示后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也使以前那些“两眼无神”“人在屋,心在外”的学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

2.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前上课一节课下来讲得口干舌燥感觉很累,弄了一身粉笔末,结果效果还不好;使用导学案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努力的学习,虽然他们的成绩没有提高多少,但是上课时我感觉心情很轻松,讲课也感觉很有激情

3.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使用导学案上课虽然很轻松,但是在课前却需要精心准备学案,分析学情,搜集资料,设计问题。二.对学案教学的困惑

1、实施导学案教学以来,常常出现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

2、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要么放的开完不成教学任务,要么收的太紧又变成了一言堂。

3.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不但得不到同组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反而得到的是嘲讽,造成时间越久这些学生就越胆怯。

总之,导学案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寻求改进和完善。

2.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二

长期以来, 语文教师教得很苦, 学生学得很累, 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学案导学可以很好地促进语文有效的课堂教学。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学案导学是一种课堂操作模式, 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学案导学具有探究性、针对性、实践性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 学案导学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

一、学案导学, 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案导学”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师平等互助”原则拟定的学案, 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 以学定教, 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学习过程,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二、学案导学, 促进课堂模式的改变

学案设计完全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设计, 大体分七个环节呈现:出示目标—学生自学—讨论解疑—教师辅导—深入训练—学法小结—检测效果。这个模式也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基本流程, 完全体现出“先学后教, 学教悟练”的革新模式。在教学中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教学中做、学做教互动合一;先做后导, 以做论导, 导做中学, 做学导协调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 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揭示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 暴露问题后, 教师点拨释疑, 学生再练习, 当堂完成作业, 学案教学当堂学习、当堂训练、当堂落实, 减轻了师生的课业负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全面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学案导学, 目标明确, 思路清晰,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当学生清楚地了解了所学内容的框架脉络, 且组织、结构完善, 则学习进程必定加快, 印象更加深刻。标题醒目、条理清晰、上下连贯、及时小结或提问都将有助于学得好而记得牢。预知是学好的先决条件, 所提供的教材和学习内容以学生自身特征为起点, 教师预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与现有程度, 在教学中做到知己知彼, 有的放矢。学生通过参与设定目标和策划学习活动, 可激发学习动机。当学生熟知自己的学习进程, 则其行为表现将比应知而未知者为优。

四、学案导学, 提高效率, 减少无效劳动

语文课需要大量的文本阅读, 大量板书、大量图像展示, 学案导学, 将需要展示的内容印发给学生, 通过学生自读自学, 领会文字内容, 改变教师一边讲一边解释, 学生只是听讲、做笔记、思索时间很少的状况, 减少了教师的繁琐讲解、阐释, 减少劳动量, 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使课堂教学时间效率提高。比如作家生平介绍可以成为自读内容, 延伸阅读可以印发, 课前预习有具体文字内容。

五、学案导学, 有力促进分层教学

孔夫子倡导教书要“因材施教”, 其实就是“分层教学”。对学生统一要求, 但分别对待。对尖子生不让步, 对中等生高要求, 对学困生加强辅导、个别突破。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也要分层设计, 不能搞一刀切。学案的编写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 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学生层次不同, 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 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解疑辅导, 进行个别针对性的指导。在“学案”的最后设计不同层次问题自查巩固, 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

3.学案导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 学案导学 初中 历史教学 应用

采用学案导学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和谐统一。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随着素质教育与时俱进的深入展开,教与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挑战传统教学法,已成为每一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实施学案导学,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也保证了学习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从教案到学案的改变

传统初中历史教案教学模式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侧重教师如何将课本知识的呈现,而弱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行备课,学生课上只能被动学习。在时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又过多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课堂上场面“活跃”并没有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变,就是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考试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并提前印发给学生。学生依照“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梳理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所学的新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通过自学而掌握;疑难的内容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历史学案导学的实施

1、编制历史学案

制定一套设计科学、适合本校学情的历史学案是初中历史教学成功的关键。它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历史学案的设计笔者认为应遵照以下原则:

(1)遵循课标要求。编制历史学案要围绕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具有启发性。学案设计过程中要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3)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至关重要,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有层次性,把握好问题的梯度,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规律,做到循序渐进。问题设计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2、指导学生预习

学生在阅读教材相关知识后,自主地完成学案上的对应内容,同时在自学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明确学习的重难点,经过自己的思考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自学过程应给予一定的指引。通过历史学案相关环节和问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明白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哪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等。教师还应提示学生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做好记录,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的意识和习惯。

3、课堂教学重在引领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全面准确透彻的掌握、理解、运用知识,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防止学生的讨论失控而偏离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努力达到以下目标:(1)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2)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3)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及时给予正确、恰当的评价。教师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浅显的问题或错误的回答教师做好引领,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精选巩固练习

学案中的巩固练习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符合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七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八、九年级学生应把练习题的选择重点放在学生思维的调动和能力培养上。通过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

5、课堂总结

在历史学案的最后环节设计为课堂小结,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学生对本课所学的收获及时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等能力,促使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是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三、初中歷史学案导学的成效

1、促成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养成。通过预习,对新知识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在预习中有了自己困惑的问题。经过预习这个环节,学生就提前找出了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一来,学生听课的时候,对这部分重点听,对重难点的突破很有帮助。

2、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学案导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如何把握,并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

3、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学案导学改变了教师以往备课,备学生环节无法落实,课堂上教师是主人,学生按着教师备课的路子走的状况。由于历史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预习,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有目的地参加听课,因而课堂上学生自我参与率高,教师围绕学案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一改以往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低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2(2)。

[2]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7。

[3]刘爱杰.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大力推进高效课堂的实现[J].现代阅读,2011。(1)。

4.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四

从今年秋季开学开始,全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观摩活动,热闹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过去的讲堂变成了学堂,所有的课堂用上了全一色的学案。“学案导学”成为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从课堂教学的表面现象来看,学案的使用确实为学校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学生手中的学案像一盏明灯,为他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技能,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但在近两个月的应用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 “学案导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困惑与反思。

一、朗朗的读书声流于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地熏陶,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

学案导学,从表面上看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尊严、激情、自主还给了学生,真正让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参与到了学习的全过程,同时却忘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把朗朗书声还给学生。

用学案导学的语文课堂多的是学生的讲评和分析,多的是练习和笔记;学案代替了老师的提问,情境的创设荡然无存。老师要将学案上的问题分配下去,学生急于在有效的时间内学懂课文,完成老师的任务,展示讲解时也只是针对学案上的问题,让朗朗的读书声在我们的课堂中逐渐缺失,缺失了读书声的语文课堂就如同是一潭死水,而学生就在这潭死水中昏昏欲睡,一篇篇美文就这样变成了催眠曲。

为什么读书声在课堂中逐渐缺失了呢,有这样几个原因:

1、朗读成为公开课的必要环节,流于形式。很多时候诵读只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还没有诵读完,教师就急匆匆的叫停,匆忙地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还有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布置学生诵读,到底每一遍诵读有什么目的,有时候连老师自己都不清楚。目的性的缺乏,导致学生诵读起来索然无味或无所适从。

2、诵读的范围、方式选择不当。并不是任何课文都可以诵读,一篇文章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诵读,也并不是诵读的花样越多越好。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文章适合诵读,应该读什么地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诵读方式,这些问题不能太随意,都应该经过认真的考虑。

3、诵读中缺少点拨指导 由于生活阅历、知识水准、艺术涵养和想象力的不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品评往往会大相径庭。对于千奇百怪的诵读,教师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仅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而应该引导学生充分领会写作背景,揣摩具体语境中主人公的情感,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那样读。

二、富有激情的导语没了。

语文课堂特别需要感情的投入,需要氛围的渲染,需要情境的体验,需要心灵的沟通,以便创造出一种高雅的艺术境界,这对于课堂教学的成败和效果的大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营造教学气氛,创设语文情境,上课伊始就以种种奇妙的艺术魅力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可是现在的课堂中正好缺少的就是情境的创设,学案包含了课堂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我们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小组交流,展示,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评价,指导学生在展示时如何做好过渡语的衔接。于是我们的课堂变得热闹起来,课堂上各抒己见,探讨的是如何答题,答案是什么等等。一节语文公开课,任何听课的人都能感觉到学生动了起来,老师只是在有问题时引导点拨,如果学生的分析到位,不出问题,那么老师一节课的话语只是分配一下学习任务而已。课件出示的问题学案上都有,学生各组讲解各组所分配的题,课堂被小组割裂成许多版块,学生的学习也没有一定的梯度性。对于教师如何设计导入语让学生满怀激情的走进语文课堂则不去考虑,不去精心设计。

那么我们的课堂中如何成功的创设情境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1、导语的设计。这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可简可繁,简的三两句话即可,繁的成百上千言不多,它可以是不同教学内容的过渡衔接,也可是入情入理的诱导引发,视教学内容而定。

2、材料的引述。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背景材料。二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况介绍;三是有关作家作品及文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初次涉及的。材料引述的目的在于疏通障碍,把学生带到课文特定的环境气氛中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材料的引述都应当不落俗套,富于变化,引人入胜,从而真正达到情境创设的目的,若方法生硬,程式呆板,令人生厌,就会事与愿违。

3、问题的设置。上课时根据课文特点和教学目的要求,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使这些问题逐渐明晰起来,从而起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这种方法由于教学目的明确,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不失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

4、故事的诱发。上课之初,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课文内容作提纲挈领的叙述,既引起学生兴趣,又提示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思考。

5、朗诵的渲染。朗诵有一种渲染情境的魅力。朗诵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朗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朗诵,也可以学生朗诵;可以单独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还可分角色朗读;可以放录音,也可以配乐朗诵。

6、电化教学手段的辅助。利用音像功能,或介绍背景材料,或提示内容梗概,或诗文朗诵,或课文分析,录像、音响、投影等各尽所能。

三、情感体验荡然无存。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不要应试,可是考试压力在我们的每个老师的头上还是非常重的`。所以在我们的学案设计中,老师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提出很多问题,学案变成题案。只要和内容相关的习题老师都会提到,我听学生讲解时,总有这样的话“做这个题要怎样。答这个题时得注意什么”,能选入教材中的都是美文,而我们学生的讲解却将美文肢解的支离破碎。用学案的过程中忽视了文本,跟着学案的思路走,情感教学就成为一句空话。学案导学的问题过多是老师的质疑,不是学生的情感体验,限制了师生的思维,成了机械的做题,所以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味。

学案导学也体现不了教师的教学特色,平行的班级共用一份学案,束缚了老师的创造性与灵活性。各科统一的学案模式让教师无从结合学科特点组织教学,从而弱化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应用“学案导学”的模式上课,完全以学案为主线,所有教师都是统一模式,我感觉那样的课堂是那么的僵硬,缺乏一定的活力,限制了教师对课堂的延伸能力。所以我觉得教学中还是应以课本为主线,以学案为辅进行教学,才能充分施展教师的教学魅力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5.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案导学 篇五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案导学

张 杨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摘 要:当今的教育是改革的教育,新课改此起彼伏,教育部不断地向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学案导学模式”是被迫切需要的教学实践模式。优秀的“导学案”以及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导学案;地理教学;学法指导;学习效率

传统的地理课堂上,教师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导演并演绎着45分钟的课堂。生怕自己忘讲了哪个知识点,但万

变不离课本。学生只是机械地听,抄板书记做笔记,记得昏天暗地。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基于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显得更为重要。

学案沟通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在课堂上,导学案成了一节课的主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力量,教师只是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学生反馈的信息就是教师主导的指南针。逐渐地,学生爱上了学习,学习效果自然就提高了。本文将从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探讨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导学案”的设计

1.“导学案”编写的思路和原则

(1)紧紧围绕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核心和方向,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仔细研究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分解和细化课标,在导学案中把课程标准转变成学习目标呈现在导学案中,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把知识变成问题

“以问题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是我校教学的主导思想。导学案中不出现知识点,而是要将知识点渗透在一个个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层次性和认知的递进性,且问题要来源于课本,又不脱离课本,具有较强的思考性。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法即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更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因此,导学案在编写时也要注重渗透学法指导。例如,课前预习方法,读图分析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等学法的指导。

2.“导学案”的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

将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简化在学案的“学习目标”栏,使学生明确本章节学习的重点以及考试出题方向,学生在预习和复习时有轻重、主次之分,便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达成学习目标。

(2)知识构建

学生在刚开始构建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能会罗列知识点,教师应逐渐指导学生自己绘制知识框架图或将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问题式等方式呈现,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3)我的收获

典型案例与迁移案例的完成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既纠正了课前的错误认识,又变基本认识为深入掌握,强化了读图分析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

二、“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施

教师将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

发给学生,学生课前自主完成“我的构建”和“我的疑惑”环节。教师可以对学习方法作适当指导,如,要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等。

知识体系的初步建立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必然会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课上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疑惑问题。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起,仔细审阅。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面临的困难与困惑

1.课程多,作业量大,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不足。

2.预习效果较差。

3.批阅任务重。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课堂给学生,还激情给教师。即使“学案导学”在初期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在今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导学案必定会扬长避短,发光出彩。

参考文献:

6.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六

——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高效探究”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案导学,高效探究”是根据生物学科特点,以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学案的 “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合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生物复习课教学模式。

二、“学案导学,高效探究”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

学案的编写是在充分研究学生、教材、课标的基础上,依据知识规律,理请知识主线和能力主线,以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侧重点,巧妙设疑为基本表现形式来进行的。其中,知识线在学案中是明线,能力线是暗线。设疑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要通过大量设疑,最大程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有足够的思维容量。要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挖掘和开发知识的能力价值,当知识和能力的侧重点在设计上出现矛盾时,应以能力设计为主。学案不能是问题的简单罗列。其操作程序如下:

1.目标导学,任务驱动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通过学案首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标考纲,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课标考纲要求),明确探究的方向和目的。

2.夯实基础,建构体系

“万丈高楼平地起”。教师依据课标考纲,将知识点问题化,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或梳理主干知识,或通过画概念图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或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并准确表达。本环节学生在自主与互助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去暴露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尝试释疑,夯实基础;教师点拨引导,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展示、讲解或分析,启发学生对自主建构起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总结出的规律和方法更加明确,使教学有新的生成,学习有新的收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双主动。

3.典例剖析,拓展迁移

本环节是学生对考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考点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通过典例(1—2道题)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并运用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变式题1—2题),促进归纳与演绎能力的共同提高。首先,运用收获的知识,师生共同分析典型例题,寻求规律,总结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变式题,启发学生运用规律和方法,由解决个别问题上升为解决一类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高效复习效果。

(说明:环节2、3应按知识点划块进行)

4.限时训练,当堂达标

限时训练是指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达标测试题(4—6道,由易到难有梯度设置),当堂进行检测,限时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本环节应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选做或课后思考。根据当堂反馈情况,进行过程评价记录,特别是要记录好课后辅导的对象,使辅导有针对性。对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标记,建立错题档案。

5.整理内化,个别释疑

7.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七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英语阅读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促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英语阅读涉及到许多外国的人文、自然、地理等知识, 如果只通过教师的教授, 学生很难加深印象, 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思维也是有一定制约性的,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各种问题任务, 体会阅读课文中的情感与内容,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案导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基础, 教师利用学案引导学生,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最后由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转变的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模式, 更加突出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学案导学的模式使教师与学生有机结合起来, 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素质。此外, 当前教育工作提倡素质教育,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也是顺应素质教学的发展需要, 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二、学案导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导入新课。高中英语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对课文进行阅读、翻译、讲解词汇、句子以及语法等, 学生容易产生枯燥、厌烦的心理, 觉得英语无趣, 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而学案导学的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学案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能够把精力集中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来, 不再反感英语阅读,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英语阅读教学中, 为提高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Earthquakes这节课中, 教师可以利用学案向学生展示几幅地震后城市、乡村的图片, 然后提问, Have youexperienced any natural disasters? Do you know any other naturaldisasters?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然后展示地震前, 一些动物的特殊反应, 引导学生讨论地震前的奇特现象,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知道要发生地震, 要携带一些必需品来维持长达五天左右的生活, 但只能携带八样东西。让学生讨论What would you like to take with you? Why?How to protect yourself in the earthquake?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提出, 让学生了解对地震有更加深刻都认识, 并且掌握一定的应对地震灾害的知识。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提高学习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素质教育的开展, 学案导学的模式是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之一, 利用学案导学的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情况, 进行合理分组, 每一组都有优中差的学生, 让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和带动能力稍差的学生, 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学案中的问题以及情境,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彼此间相互帮助, 解决英语阅读中遇到的难题, 这种模式有助于激发学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Friendship这节课时,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教师提出问题Which kind of friend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friend?What'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iary as a friend?Why did Anne say that she had seen the night face to face on thedark, rainy evening?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3.针对疑难问题适当指点,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但是由于高中学生的英语知识有限, 对国外的人文、自然等情况还不够了解, 容易在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作用, 对学生遇到的难题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指点, 帮助学生对重难点部分进行分析, 理清学生学习的思路, 指导他们继续进行后续学习。在学习结果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得出的结论和答案进行归纳总结, 明确英语阅读内容的真正主旨和内涵,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学案导学, 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 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俊.学案编制和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4 (1) :18-19.

[2]王秀平.试谈高中英语导学案教学[J].文理导航 (下旬) .2011.8 (22) :65-66.

8.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八

关键词:学案导学;意义建构;任务驱动;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219-02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是以学案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导思、导读、导练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导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学案导学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学案导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对学生的分层练习,为物理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在着眼于学生阅读“学案”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过程。克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做到学有所成,本文将对“学案导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做出分析,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运用学案意义建构,激发学生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信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因此教师要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和灌输者。“学案导学”过程重视知识的自我探究和情感体验,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以“深其身,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为原则,设置科学、精炼、又有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中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利用学案实施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物理情景引入课题,这就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中,在学案中设计让学生讨论分析的情景:大家骑自行车上学需要力,不用力后车慢慢会停下来,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类似现象得出“运动需要力维持”的结论,大家讨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由于骑自行对每一位学生都非常熟悉,学生非常有兴趣地讨论,大部分都会认为此结论正确。学案中再进一步提出另一情景:自行车运动后,不踩踏板,这时人没有对自行车有力的作用,但车仍运动,提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让学生再进行讨论,学生兴趣一下子就上来,认为生活中这么简单的实例,却出现完全不同的两结论,而且两种说法都像有道理,学案再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学生带着以上疑问进行后续的学习,兴趣昂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案中多通过设疑等方法来创设情景对激发学生兴趣效果明显,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学习物理兴趣的目的。

二、运用学案任务驱动,集中学生注意力

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是以成就动机的产生为宗旨的。“任务驱动”就是通过“任务内驱”走向“动机驱动”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就应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法、发现法去获取知识。在导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任务的轮廓、所蕴含的目标指向和目的意义,在任务学习的过程中以及任务完成后,教师还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使这种认识更加清晰化和深刻化,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发现能力。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曾经在全国八个城市所做的全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调查显示,仅有58.8%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能持续集中注意力30分钟以上的比例则更少,只有39.7%。如何让学生注意力更多集中到课常上来?学案导学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案导学的设计中,从预习、新课进行、练习等都进行任务驱动,新课一般都设计前几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来预习新课,在学案设计中,阅读时间也将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填写,在新课进行时,教师的版书也在学案中以填空的形式陈现,实验过程的报告也在学案中体现出来,练习也在学案中体现,这些部分因为比较容易操作,使接受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在上课有所为,这种任务式驱动能让部分容易走神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能更集中精神来听课,达到让学生集中精神上好物理课的目的。

三、运用学案的引导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演示或学生自己实验,学案可通过设计充分去考查学生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同时体现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如果没有学案的导学,学生在开始观察时,往往会感到不着边际,无从下手。通过学案的指导,学生确定好观察对象,明确观察要点。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否则,纷繁多变的物理现象瞬间消逝,如同过眼烟云,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比如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在学案中可根据实验时间充分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加热水的过程中,加热时间相对较长,学案中除了要求学生记录相隔一段时间的温度值外,还要观察填写开始加热时、加热中、沸腾后的小气泡情况,以及小组讨论加在烧杯上纸板盖的作用,试组织语言描述该盖的作用等。这样,一方面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除了沸腾温度认识外还对后面总结汽化时埋下伏笔。这样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观察、自行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实验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运用学案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相等的。为此,在学案的练习设计时应掌握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层练习。

学案导学分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在设置学案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上分层编写学案,强调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导学时通过分层教学,全体学生可以在各自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学案分层既保证落实教学大纲要求,为能力稍逊,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提供辅助性的学习,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让尖子生以及部分中等水平学生适当超过大纲要求,以达到超越的目的。

物理教师在进行计算专题复习学案设计中,一般可以对一条公式分层设计5道相应练习题,让学生选做二至三题,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复习中,我就设计了的五道题,第一道题“填写出公式,并写出该公式的各物理量及单位(用填空形式进行),计算某人用一动滑轮提物体,有用功是60N,总功是80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第二道题“用一动滑轮把30N的物体提高2米,所用的力是20N,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第三道题:“用动滑轮提30N的物体,所用拉力是20N,该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第四题:“用机械效率是80%的如图滑轮组(图中滑轮组是三条绳子)把60N的物体至2米处,拉力应是多大?”第五道题:“用机械效率是80%的动滑轮提一物体时至2米高处,所用拉用是100N,若忽略摩擦,则动滑轮有多重?”在课堂上,我通过这种分层次的练习,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跳一跳,够得着”,后进生“消化得了”,使全体学生各有所获。

五、运用学案整合知识点,提高复习课效率

传统物理复习课教学,存在教与学相脱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搞题海战术、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学案导学从设计原则、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在物理复习课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学案导学的整合知识点,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以提高复习的学习效率。复习学案可先将“知识网络的结构图”知识点通过填空形式系统呈现出来,使学生对重要知识点重温一次,再通过精心设置各知识整合后的导学问题,使学生在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如在复习家庭电路部分,我们有这样的一道导学问题:小明在家烧开水,液化石油气燃烧时能量的转化是什么?在烧水的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的?水烧开时,壶嘴冒出大量的“白气”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水沸腾后没有马上把火熄灭,就看到壶盖在不断地往上跳,又是什么原因?如果知道水的质量是500g,温度是20℃,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烧开,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在没有热量损失的情况下少,把这些水烧开需要多少液化石油气,在现实中只用这些石油气够吗,为什么?这道题目涵盖了热学中的不少知识点,并将这些情景串起来,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自己先复习相对应的内容,教师在接下来的讲解中需要的时间也就相应减少了,可以更好地增加课堂的含量,培养了学生应用的能力,节省复习中教师讲解的时间,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9.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篇九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英语写作

一、引 言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改的深入,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就英语写作而言,它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组织、运用、表达语言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传统英语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仍以教学成绩为导向,将听说训练作为初中英语教学重点,对写作训练重视不够,对写作教学缺乏深入思考,没有系统的写作教学安排,写作教学多为讲解范文、模仿范文写作,很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指导。另一方面,初中生的英语词汇贫乏,英语阅读量少,仅了解教材上的词汇;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差,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等掌握不准确,这些都影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此外,许多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和英语思维习惯,英语写作常常是逻辑混乱、用词不当、漏洞百出,无法准确而清晰地表达思想;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愿意到草稿,也没有修改的习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发展滞后,教学质量较差。因而,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重新审视英语写作教学,转变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以增加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二、简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辅助学生自学的教学辅导材料,学案不仅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学的学习方案,也是学生课后复习的重要依据。学案与教案有着很大差异,学案是学习方案,是互动的、开放的,教案是教学方案,是单向的、封闭的;学案以学生为中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依据,教案以教师为中心,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学案导学,即用学案指导教学,是以学案为内容、导学为手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以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为基本内容的“学案导学”,彻底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减少预习盲目性、提高学习目的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学案导学”更注重师生合作,教师从学案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改变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案导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讨论、合作、探究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因而,可以将学案导学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之中。

三、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1.编写导学案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教材、课标、教参、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分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编写英语写作学案,学案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例如,学习《Topic 1 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一课时,应突出“be going to”句型,将之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学案编写应围绕写作话题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范文等进行编写,突出学生动手写作环节,为学生进一步的写作扫清障碍。

2.提前下发学案

在编写好英语学案之后,应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教学内容,把握写作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提前复习写作话题相关重点词汇、短语、句型,了解文章结构,并将预习中的难点、问题记录下来,为课堂合作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3.写作课堂教学过程

①突破词汇、短语、句型

教师根据学案设计一些活动,如词汇游戏、小组竞赛、角色朗读等、情景对话复习相关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关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为合作学习提供基础。然后,教师应及时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为写作教学扫清知识上的障碍。

②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是学案导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写作话题有关的词汇、短语、句型,并根据范文引导学生讨论范文段落结构,探究英语写作的具体方法。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③写作

当学生掌握了话题相关词汇、短语、句型、段落结构等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写作,交给学生写什么,如何写,告知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明白英语写作和汉语写作的差异。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教学时,应强调“will+动词原型”、“will+not+动词原型”等语法重点,强调英语将来时态的意义、用法、特点等;还应向学生介绍英语叙述性话题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构思写作结构,丰富写作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既定的话题进行英语写作。

④修改

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之后,教师应检查学生的英语作文,及时指出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对照和修改;还可以指导学习小组进行相互修改,找到英语写作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修改作文,通过反复修改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⑤评价

在写作教学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点评,请几组学生在班内公开朗读自己的写作,对较好的作文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写得较差的作文应指出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写作建议。同时,应指导学生拓展思维,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英语写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案导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案为载体的自主探究活动,在学案导学中教师应将学案制作作为核心内容,编写出适合学生的学案,并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认真记录,及时指导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红岚.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探索,2009,(7).

[2]苏光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学案导学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8).

[3]王雅芬. “学案导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2003,(12).

[4]李森.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举措:过程教学法[J].外语界,2000,(1).

10.浅谈学案导学下语文作业的设计 篇十

一、课前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作业内容以预习为主,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学习方法编印在导学案上面,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明确学习的方法,提前自学。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和困惑也要记录下来,能主动思考,能主动提出问题。我提出课前预习作业要求有以下几点:1.通读全文;2.标段落;3.画记生字词和成语,把生字的拼音写到课文中生字的上面;4.反复轻声快速地认读生字词,想想在哪些具体情景中可以使用这个词语;5.找出生字词的形似字、同音字,并进行组词、造句;6.细读文本,心中有三意识,即写什么人(形象),发生了什么事(情节),抒发了什么情(情感)。同时,课后字词积累作业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抄写课后“字词积累”三遍;2.选本课3-5个词语或成语,围绕一个中心连词成段;3.解释3-5个成语的意思;4.每篇课文学完成后,学生之间互相听写一遍。学期结束后,做出一份本册的生字表,并时常温习。通过必要的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这一预习作业往往在上课的前5分钟完成。先是由老师检查学生预习完成的情况,然后由几名学生把预习的本节知识展示给全班同学(不全面的由其他同学补充),最后由老师指导学生到黑板上听写一部分内容。这部分预习作业,学生会自主学习完成,不需要教师再做讲解。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每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在教师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坚持进行预习,完成作业,然后带着问题再在课堂进行学习,学习效益会大大提高。

二、课中作业——让学生合作学习

课中作业内容主要是课本上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学会合作学习。课后练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要求。它的设计是颇具匠心的,不但提炼了文本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而且为教师展示了教路,为学生指点了学路。如果教师能紧紧围绕课后习题设计作业,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确问题、提供信息、作出结论、提炼方法技巧。这样既能避免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了学生的自身能力,教学质量就可明显提高。笔者在教七年级下册《鹤群》时,要求学生看课后练习题一,找出课文中描写鹤群的词语(句子、段落),试着从词句含义、修辞手法、表现情感三方面品味、体会这些词语(句子)是怎样栩栩如生地展现鹤群飞翔的壮观景象和鹤鹰搏击的惊险场面的,并指导学生写上旁批。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并以此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把课后练习题当作作业,课堂教学中围绕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共同探讨,教师进行启发,对学习的方法技巧进行点拨引导,既落实了作业,又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把课后习题融入课中作业,还可以避免课后练习题成了课文的尾巴,不浪费教材练习的实用价值,而且不会额外增加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

三、课后作业——让学生探究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后作业可以作为课文的拓展延伸部分,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通过课后作业来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究与课文相关知识,不仅能成为学生巩固、消化、运用知识的有效途径,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健全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更要在学生离开课堂时带着新生成的、更精彩的问题去课外探究。有的老师在教七年级下册《鹤群》时,设计了二道题:

1.比较本单元三篇状写禽类的文章,分析它们在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哪些异同。

2.以《伤鹤救走之后》为题,写一个片断,想象鹤群的命运。

这样的作业,可以把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空白处挖掘,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学案导学中学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4)06-051-01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主题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地说,学案导学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的组成部分虽然相对固定,但在编写时应视每一课时的教学需要而定。一般说来,学案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导学目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应达到的要求,目标的设置应明确具体,简洁明了。

2.知识结构。包括教材体系、单元知识结构和课时知识网络等。知识结构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宏观把握,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背景材料。在学案上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如概念解读、名家语录、历史情境等,这不仅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还能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4.学法指导。这是学案导学的灵魂,主要包括知识的学习方法指导,问题的思考角度及处理策略指导等。学法指导应具体、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5.反馈练习。既要有针对学生预习效果的练习,也要有一定量的当堂训练和课后思考。题目设置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重点、难点,有一定的梯度,难易适中。

学案导学有助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逐渐丧失生命力的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那么,为什么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呢?

二、运用学案导学的原因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历史教学积累了诸多弊端,例如:教师在满堂灌中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包办行为”使学生对教师过多的依赖,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教师仅仅把学生当作整体来看待,忽视了对个体学生的因材施教;学生在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中视野受到限制,思维受到束缚,能力受到制约。对于弊端缠身的历史教学,运用学案导学可以说是对症下药,因为它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首先,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递方式。传统教学大多沿用“教材——教师——学生”的知识传递过程,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缺乏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学案导学则建立起“教材——教师——学案——学生”的新型传递过程,这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案有利于弥补教材的不足。多数学生面对教材时,往往只满足于看懂内容,记住知识,很少关注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领会其中的思维方法。

中学生的特点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的重要原因。中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已不能满足于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习的自主意识增强,希望摆脱教师的过多干预,但又渴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学案导学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而且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同时,学案的编写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不仅可行,而且势在必行。那么,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怎样才能使学案导学在历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三、学案导学的实践、运用

学案导学的总体思路是:以学案为载体,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案导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编写导学学案。教师在编写学案前应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参资料,研究和分析教材;另一方面,要了解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水平等。在设计学案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则:第一,主体性原则。学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全员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第二,指导性原则。学法指导是学案导学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三,层次性原则。为落实因材施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案的设计上体现出层次性和梯度性。

2.学生依案自学。对于课前自学,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以便为学生进一步的自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3.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就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4.精讲释疑。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教师的精讲要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要有启发性,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达标总结。达标是指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设计练习题,习题的设计既要侧重于基础,又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12.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十二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温总理指出“ 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样大的教育环境要求师生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而前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应对较以前时间紧,任务重的状况。

就我校而言,多数学生的学习基本还是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加之他们兴趣本来就不强,这样英语就成了同学和老师心中永远都挥之不去的隐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严重不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由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转向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特别是“学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才能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二、课题研究目的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总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师主导的生词的认读、重点词的理解搭配、句子的翻译和造句训练,简单机械的背诵上,显然这样的教学,其弊端是过于重视语言形式的把握,却忽视对内容的理解,学生只能被动的在教师的思路引导压制下,进行凌乱的知识点的学习,并不能积极主动的领悟作者的思想和驾驭文章结构的能力,阅读能力也就无法提高。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是更深层次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因此,该课题是一个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相相结合的课题。而“学案导学”下的初中英语高效整体阅读课教学模式这一课题,其目的是力求通过研究,建立对初中英语阅读课整体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较为系统的认识,研究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及特点,探索由接受到探究的转变策略及总结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帮助。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国内外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学习,对“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理论依据,学案的编制、操作模式以及如何把握等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2、英语高效整体阅读课学案设计编写的研究:通过对学案的作用组成要素、编写原则等理论学习,与组内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学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要体现师生间的讨论交流、互通信息;学案要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容编排要全面并且要与教学进程同步,重难点突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英语高效整体阅读课学案导学”操作流程的研究。为了较好的使用学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将进行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进一步建构“学案导学”的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操作流程,初步总结出“学案导学”的英语阅读课学案导学教学流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4、“英语高效整体阅读课学案导学”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案例研究。将对这种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成绩以及心理是否有积极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进行案例研究。

四、课题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针对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先进理论进行文献学习研究;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实践与反思相结合,递进式提高;

案例研究法:将对这种英语学案导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成绩以及心理是否有积极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进行案例研究; 经验总结法: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经验总结,进行理论提升。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半。研究过程是:

1、准备阶段。

(1)、这个阶段主要根据我校英语学科教学实际,初步拟定“英语高效整体阅读课学案导学”实施方案。

(2)、对学案导学的含义、学案的设计、使用,以及“英语高效整体阅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等进行理论学习。

(3)、制定课题实验计划。

2、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实验工作的关键阶段,必须认真组织实施,抓好每一个环节。全面启动子课题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多角度多层面的开展工作。课题组定期集中活动,通过组织教学研讨,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等。主要任务有:(1)、举行开题会议。

(2)、结合该课题全面开展专题研究,撰写心得体会及经验论文,并做好每一阶段的实验论证小结工作。

(3)、举行课堂实施阶段小结会议,开展课题经验介绍及课堂教学展示。

3、总结阶段。

在大面积实施取得比较好的基础上,整理研究资料,填写研究报告。展示课题成果,分析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推广工作和开展经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论文。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个案、论文、英语导学案资料等)。

4、课题结题阶段

(1)、做好资料分类归档,整理试验资料。

(2)、撰写《“学案导学”下的初中英语高效整体阅读课教学模式研究》实验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汇编优秀导学案、撰写优秀教学论文、实验研究报告等。

七、课题研究成效

上一篇:学生典型个案记录下一篇: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