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2024-10-14

工业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精选16篇)

1.工业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篇一

(一) 成本会计的含义

成本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 为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成本和费用的会计活动。现代成本会计是为克服通货膨胀所引起物价变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弊端, 在物价变动情况下, 以资产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 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 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针对相关经济主体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价值管理活动。

(二) 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

工业制造业成本会计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 现代成本会计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 我国目前的成本会计管理的内容基本如下:

原材料的成本对于工业制造业而言非常重要, 盲目的计算成本值可能会成为工业制造业的隐患, 成本数据对工业制造业来说具有指导意义, 必须能真实、准确、充分地反应生产部门中材料费用、加工费用、运输费用等。如果成本数据有所差异, 那么企业的审核、评估结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所以, 首先根据市场中的价格波动评估运输费用和原材料费用等, 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成本会计才能在工业制造中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真正提高工业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其次, 优化成本的决策, 企业需要通过计算成本统计获得的数据, 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所需要的成本以及控制变量, 以达到最低的成本目标, 优化成本的设计方案。企业的成本会计内容中, 加强成本控制, 提高企业的成本意识, 有效控制各环节的成本因素, 管理者需执行成本控制策略, 以身作则, 节约各项成本的使用,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培训和奖惩措施, 有效提高各个部门的成本意识, 实现企业从高层到底层的改善, 让成本会计在这方面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最后则是加强成本责任, 通过在成本方面的职责所作的规定, 提高员工的自我监督意识、自我责任感, 把这种成本责任分摊到各个职工和管理人身上, 有效地促进员工的成本意识的养成,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成本会计在现代工业制造业中的发展现状

(一) 工业制造业领域对成本会计管理的需求

无论什么企业, 成本会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工业制造业, 大部分信息都是在成本基础上建立的, 一个企业从内到外, 从生产到销售, 每一个环节都与成本的控制、核算、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本会计不仅能提供产品、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成本资料, 还能为企业决策者在对某个计划、控制方面提供更多有利的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市场竟争日趋激烈, 现代成本会计较传统的成本会计而言, 不再是单一地对成本信息进行确定, 而是有了新的角色, 以整合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时代在进步, 成本会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但无论怎么变, 最终都离不开原始的成本核算, 因为没有准确的成本核算, 就谈不上企业管理与控制。核算的准确性, , 取决于思路, 如何来培养成本核算的思路, 这是我们会计实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 成本会计管理在工业制造业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物价变动与通货膨胀对传统成本会计理论基础和会计实务造成了严重冲击, 传统成本会计在现代经济活动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

其一, 由于企业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材料成本也在大幅度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 , 市场对产品的差异性要求也不断提升。如果工业企业仍然一味追求成本的节约, 就有可能会牺牲产品的品质及与同类产品的差异性, 失去竞争优势, 失去市场, 不但不能带来利润增长, 反而会给工业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成本管控方面在科学技术创新与经验引进方面并未着重投入资源, 再加上一些工业企业闭关自守, 与同行隔绝, 不学习借鉴先进的技术方法, 这就意味着当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成本增加时, , 制造产品成本就会远远高于同行企业, 本企业将会面临巨大的冲击。

其二, 制造业的成本管理实际操作中, 成本管理的范围以及参与人员层级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缺乏管理手段, 管理目标不明确等, 相对来说, 国内工业制造业的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对于大部分企业, 他们把成本管理局限在一个可见的范围以及一个虚拟抽象浮动范围的局面, 无法准确地评估成本, 导致单件产品的成本较高, 工业制造业在行业内竞争优势不明显。企业成本管理应该提高市场占有率,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这样才能稳定快速的发展工业制造业。但在成本管理手段方面, 很多企业手段相对单一, 无法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在成本管理目标方面, 企业管理层以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为主要目的, , 并无全方位考虑, 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是在明显的降低。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成本会计核算范畴过窄, 不能适应企业成本多样化的要求;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滞后, 不能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丞待改善。

三、现代工业制造业领域成本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新形势下, 工业企业只有改变传统观念, 采取先进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才能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 提升投资回报率。

现代成本会计有别于传统成本会计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 是继承了传统成本会计基础的新型会计理论, 在物价变动环境下对传统成本会计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将生产经营和成本核算有效地结合, 可随市场经济的改变而及时反映资产价值变化, 具有高度的决策相关性。

(一) 了解企业, 确立目标成本

进行基本的成本预测是了解现代工业制造业领域成本现状、制定成本计划必不可少的基础, 目标成本是一定时期内的成本水平体现, 会计职能部门应积极完善成本会计预测体系, 对产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查, 分析影响成本的客观因素, 测算制造企业的成本水平以及预见成本变化趋势, 明确目标成本, 为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案打下良好基础。

(二) 优化成本控制方案设计, 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会计管理部门应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综合效益、实现成本目标为中心, 优化和完善成本计划方案设计, 立足于市场价格变动环境, 选择合适的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 注重成本管理的实效性, 编制科学的成本会计方案, 促进生产经营活动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协调发展。相关财务会计职能部门制定和完善成本内部控制监管体系, 在强化经济业务管理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 加强产品成本形成过程特别是原材料、能耗物料、存货等采购及产品销售各项业务环节的财务成本及费用的有效管控。

(三) 强化现代成本会计核算与分析

新时期, 面对物价不稳定的市场环境, 相关会计主管部门应以资产的现行成本为计价原则, 制定严格的会计核算机制和程序, 把质量成本核算纳入责任会计体系, 简化低值易耗品摊销办法, 结合完全成本、变动成本和责任成本核算, 实行坏账准备金制度, 发掘成本管理潜能, 以强化风险意识, 分散经营风险。对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准确分析, 找到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 为制定成本体系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四) 完善成本会计审核机制, 强化会计报表管理

现代成本会计管理, 需要合理完善的监管机制加以监督和保障, 成本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及各项成本费用管理标准, 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会计监管机制, 加强成本会计核算与分析的审核, 强化成本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管理, 严格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及报送程序, 保障成本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杜绝人为会计弊端, 规避会计风险, 提高成本会计实效性。

现代工业制造业要通过对制造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 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实施特定的会计报表标准, 提高成本会计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国内的工业制造业需要把企业自身的标准和其他同行企业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制造业之间建立合理的标准, 促进国内的工业制造行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构建和完善企业成本会计体系, 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问题, 合理的控制成本, 制定相应标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完善情报体系, 确立目标成本, 优化成本计划方案设计, 加强成本控制, 强化成本核算计算程序分析, 完善成本会计审核机制与报表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建立有机的成本管理体系, 是提高国内工业制造业的成本会计的实务工作基本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振华.关于工业制造业成本会计实务工作的基本思路[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9)

[2]吴艳红.成本会计实务工作一般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1)

2.工业会计的财务管理作用探讨 篇二

关键词:工业会计;财务管理;企业

一、 工业会计中财务管理的作用

作为工业会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企业的工作核心和关键,决定了整个企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财务管理在工业经济往往会被忽视,很多的企业更多的是重视产品经营,后果将导致企业经济严重出血纰漏。殊不知企业中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会计,而工业会计也离不开财务管理,它们是环环相扣的。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工业会计事务中必须具备的,财务管理到位了,会计工作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也相对提升。同时,工业会计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添加了许多新鲜元素和新技术,计算机促进了工业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但也会给工业会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更有必要完善财务管理,防止会计事务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出现纰漏,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麻烦。

二、 工业会计中的财务管理遇到的问题

(一)工业会计理念严重落后

传统的工业会计就是依赖计算器、账本等传统工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工业会计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操作将大大节约了工业会计工作,网络上的财务管理软件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但很多企业由于资金不到位,计算机互联网缺乏或者是根本不引进,仍然坚持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不仅错误率高,而且耗费人力和时间巨大。新时代的工业会计应当引用新技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发展和利用高新技术,会计管理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储备,不断学习最新的最方便快捷的财务管理软件,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财务管理较为繁杂的财务工作。

(二)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到位

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对工业会计的不重视,录用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达标,而后期又缺乏一定培训和监督,例如在记账登记的时候,数据核算不够精确,操作方法不够规范,某些支出和收入记录有误等等。这种人为的因素导致企业的会计工作和财务出现巨大的漏洞,严重的将导致公司账目混乱、资金流失,破坏了企业的整体运营和生产。因此,在企业中一定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严格选拔会计管理人员,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审核,而且会计审核的力度和强度要加强,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状况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财务监督监管不到位

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仅是肩负着管理财务的职能,更重要的是要监督整个企业。而事实是很多工业会计人员仅仅只是履行第一个职能,只是进行简单的记账、核算等工作,无法将企业管理融入到工业会计管理工作中来,对工厂或者企业的部分人贪污、报假账等行为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甚至自己都无法监督自己,跟着徇私舞弊的勾当。

三、 如何完善工业会计中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是工业会计中最基本的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但实际中,很多企业或者工厂中,他们的会计人员的财务基础都不扎实,例如凭证填写不规范、账目核算差错、记账和凭证两项工作均由一人签字等等。这些都是会计工作人员财务管理基础不到位的表现。要想杜绝这种问题的出现,企业就必须加大力度对工业会计工作人员进行选拔,淘汰掉财务基础不合格的人员,对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对他们财务基础的认知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工作态度以及责任感进行培训,责任感和工作态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对于那些长期账、呆账,他们也有能力、有信心处理,不仅能够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也能承担起企业管理和监督的重任。

(二)建立健全的財务管理机构

由于工业会计的工作内容复杂,人员配置较多,因此一定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机构内设置的规章制度执行,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应该根据每个部门执行任务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职能任务,规章制度的设置也应按照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来设置不同的实行方法,并严格遵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同时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优惠制度,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在企业招聘人员是,要根据岗位的工作难度和工作性质来选择应该任用什么样的工作人员,在职称要求和从业资质 上要严格要求。真正实现会计管理人员完成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双重职能。

(三)加强资金管理和使用

要想发挥工业会计在企业的作用,就得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和使用,资金是一个企业或者是工厂生存的根本,资金的管理合格了,使用恰当了,才能让企业产生更大的利润。企业要想做到资金管理和使用到位,就要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合乎情理的生产方面上,想方设法的加快资金周转,不能产生资金严重欠缺或者囤积的情况。充分发挥已有资金的作用,利用这些资金做符合企业效益的事情。具体实施办法就是:首先是要保证资金周转畅通无阻,工业会计中的财务管理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合理采购和产品销售,避免资金短缺或者库存积压物资过多,对欠账、拖账的有关项目和企业进行催款,站在合同和法律的高度上进行催债。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记账要严谨,不漏记一分钱,对那些贪污受贿的,一定要严查到底,追究责任,并进行严肃处理。其次是尽力降低公司成本,在购置材料时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尽力减少不必要的花销,在产品预算和支出预算上,要把成本控制在最小,保障企业的利息最大化。

(四)将信息技术与会计管理的发展相结合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已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 面,企业的经营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自然也离不开信息技术。企 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子系统和管理会计子系统,在 管理会计的变革和创新工作中,主要运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进而 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整体的预算。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实 现对管理会计的变革和创新透明化,以便在公司员工以及其他人的 监督下进行,让全公司的人都了解变革和创新后的管理模式,方便 工作的顺利展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工业会计的财务管理不仅仅只是履行管理公司资金和账目的职责,还要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中来。企业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它关乎着企业能否顺利运转和生产。工业会计在企业管理中,首先,对企业的内部进行严格监督,协调各种经济关系主体,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其次在企业开展的各项活动和项目中,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收入都要严格监督,企业任何一笔财务流动情况都有进行严格监管,防止有人趁机私吞公款,破坏企业的整体运营。

四、结语

工业会计在企业或者是工厂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工业会计中的财务管理不仅能够管理公司财务和账目问题,还要履行企业管理的工作。财务管理在工业会计中占主导地位,但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都存在较大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和方法,解决企业和工业会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会茹. 工业会计的财务管理作用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3:156.

[2]肖亚峰. 浅谈工业会计作用与企业财务管理[J]. 现代经济信息,2014,22:191.

3.工业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 篇三

1、在公司产品调整和材料成本变动影响下,及时做出成本预算、成本变动分析和成本归集;

2、根据材料成本情况进行产品报价核算,跟踪销售成本核算;

3、负责审核采购及销售合同等于公司成本控制有关的合同,合理控制采购及生产成本,负责对采购商品进行价格审核,核定委外加工指导价格等;

4、负责对存货进行核算和控制;

任职要求:

1、财务管理、会计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三年以上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经验(做账、报税、银行对接等);

2、助理以上职称,具有会计核算基础知识,熟悉工业企业的运营流程;

3、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优秀的统计核算能力;

4.世界代工业的发展和成本提高 篇四

但是,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 代工业的投资将不断增大, 成本日渐提高。据顾问机构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BS) 执行长Handel Jones称, 当加工工艺在20nm节点时, 主要成本来自bulk CMOS (体CMOS) 技术, 大约在10~13.5亿美元之间, 而当进步到14nm时则将采用Fin FET (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鳍式场效应晶体管) , 据估计, 如要成为技术领导厂商, 开发Fin FET制造技术所需成本约在20至30亿美元, 即使模仿追随且不致落后太多, 最起码也要投资18亿美元。以研发成本占总营收10%的比例计算, 公司营收需要达到90亿美元方可, 技术开发时间一般超过2年。此外, 14nm节点制造技术加上有关厂房设备, 以每月4万晶圆片产能计算, 总成本将超过50亿美元。代工业将继续发展下去, 但所需投资能否独力进行还是需和无生产线设计公司实施合作, 则是代工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资料来源:IBS

5.加强卷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 篇五

【关键词】成本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永恒的主题,成本管理水平高,就能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对加强卷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卷烟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烟草行业实行专卖管理,以税利实现作为烟草企业的经营目标。竞争只是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因此大部分企业的工作重心放在调整卷烟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放在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新的生产工艺,增强综合实力上。

2.预算管理执行不力

卷烟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都在年度预算、采购权限的控制下执行,并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但是有的卷烟企业预算编制过于粗放,缺乏与产品设计与配方、材料的消耗与卷制设备、操作人员技能之间的关联性,不能细化控制点,很难找出制约成本管理的瓶颈或短板,无法有效控制成本费用。

3.成本分析不够全面

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中,对成本项目的分析往往只是反映企业的实际数与中烟公司审批的预算数的差异(超支或节约),实际消耗与上年同期对比,利用因素分析法来进行数量、产量、价格三者变化因素的分析,而不是按成本动因来进行动态分析。因此,不能真实的反映生产企业在节能降耗、厉行节约中所做的工作,对企业的成本管理缺乏推动作用。

4.成本管理内容单一

(1)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的成本管理。实践证明,在投产前的成本控制率为70%左右,成本控制因为产品投产后,产品设计已经完成、设备已经到位、生产工人也按照要求上岗,但成本管理中涉及的设计成本、设备折旧、设备利用率、生产能力、工艺路线、人工定额等是否达到合理配置,这些问题是在投产前就必须要考虑的。

(2)只注重构成产品的成本管理,忽视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成本管理。现代企业生产不再是原来的仅以扩大规模来增加经济效益的模式,而是依靠企业资源的整合程度和运行状况,因此,更应该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流程的优化组合,消除非增值作业环节。

5.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有待提升

由于部分卷烟企业管理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成本意识,导致成本管理方法老化落后。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都缺乏应用,主要采用实际成本法计算成本,无法有效分析、评价成本执行情况,无法有效实施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卷烟企业成本管理的建议

1.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人既是成本管理的主体,又是成本管理的客体。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本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降低成本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需要企业树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成本意识。因此,成本控制要明确各环节、各部门以及员工的成本目标与责任,使成本意识深入人心,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成本责任人人有”。

2.强化预算管理

在预算管理中,要实施目标成本控制,细化控制措施,对不同成本费用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每一成本费用项目要细分多个细目,根据归口管理的原则,制定不同部门各项费用的预算考核指标,进行分解加以实施控制。建立各项成本费用须经部门预算员登记审核并及时与总预算管理员核对的方法,使得各个部门的费用执行情况在日常的费用列账过程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奠定了基础,从而提高了各个部门及整个企业预算工作的准确性、高效性。

3.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

由于卷烟企业重点在于卷烟产品的生产,因此,根据卷烟企业的经营特点以及作业成本法“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基本原理,采用作业成本进行核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既可以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加强成本管理,还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生产作业流程,优化生产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4. 强化成本分析制度

卷烟企业要健全成本分析反馈制度,加强了部门协同运行能力,把企业管理、生产设备、财务管理这三个部门作为重点,加强部门间协调运行,形成一个信息快速反馈系统。通过有关部门的资料信息,逐步分析,层层剥离,从成本费用指标入手,尽量做到详实细化,把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认真分析各种消耗影响因素,从每一个影响材料消耗的方面来揭示其对成本费用的影响程度。

5.构建现代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成本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提高成本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有力推动企业整体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使成本信息转化为决策依据,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6.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能够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可靠,从而提高卷烟企业的决策管理水平。因此,培训工作将是提升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培训,使会计人员学习卷烟企业财务成本管理需要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三、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提高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成本管控,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穗.卷烟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思考.致富时代.2011.2.

6.工业园区综合管理员岗位职责 篇六

工业园区筹建办综合管理员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熟悉本职业务,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给上级领导当好参谋。

2、在筹建办主任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工业园区的安全保卫、绿化、环卫等综合管理工作。

3、负责协调各工种、岗位之间的协同工作。

4、协助筹建办主任组织拟定筹建办综合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做好园区日常管理工作。

5、负责工业园安全保卫工作,督促安全巡查和门卫值班制度的贯彻执行。

6、负责工业园区环境卫生清扫和“双创”等工作,每日坚持督促、检查、做好工业园区内清扫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建立检查落实制度,落实环卫责任,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7、负责工业园区绿化管理工作。按工作规范,每天全面检查生活区的绿化植被生长情况及绿化工的工作完成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执行。认真做好工作记录,收集、整理绿化资料,做好报表汇总、上报工作,保存和建立绿化档案。

8、负责配合筹建办领导对工人进行行为规范、业务技能、遵章守纪、礼貌服务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9、围绕工业园日常管理工作,协助领导做好与外部的相互配合与协调。

10、负责归属工业园筹建办使用车辆的管理和兼职驾驶工作。

7.工业与商业会计的差别论文 篇七

一、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的主要区别

1、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在成本构成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实际上工业产成品的成本构成也是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除了制造费用这个工业会计必须提及的成本之外,还包括比如原材料的采购费用、生产产品工人的工资及福利、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燃动力费等。工业企业区别于商业企业最重要一点就是存在生产过程,而生产过程产生的成本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也很高,因此正确核算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的关键,其中制造费用的核算尤为重要。由于商业企业不存在生产环节,其商品成本构成相对也更加简单,无非是仓储、整理以及运输成本,所以想要核算清楚商品的采购成本,只需确认已销售商品和库存商品的价值既可。但应注意不包括商品运输费用、人工费用以及工资福利等。

2、会计方法及科目设置不同工业会计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方法,计划成本法下设置“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科目进行核算;实际成本法下对于款项已支付但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应设置“在途物资”科目进行核算。而商业会计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进价法和售价法两种方法,进价法下,对尚在运输途中并已支付款项的商品,应设置“在途物资”科目进行核算;售价法下,则必须设置“在途物资”和“商品进销差价”两个科目进行核算。

3、会计核算流程不同工业企业的实物流转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供应阶段(即采购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供应阶段购进原材料后进入生产阶段,产品完工后核算成本进行销售,最后结转销售商品的成本,其核算的复杂之处在生产阶段,也就是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过程。原材料在投入生产时,会发生一系列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机械设备费、制造费用等,这道工序过后,原材料变为了半成品,形成下一工序的材料成本。月末,将本月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在加工完成的半成品和尚在加工过程中的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给半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就作为下一工序的材料投入,然后加上下一工序的费用转入第三道工序,以此类推。最后加上前面各道工序的费用就是本月的生产费用,将其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再进行分配,那么分配给产成品的成本就是库存商品成本。这就是工业企业比商业企业多出来的会计流程。而商业会计的实物流转过程相对于工业会计要简单得多,只是商品的购入、存储和销售环节,没有生产这一会计流程。

二、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的其他区别

1、资金运动过程不同工业会计资金运动过程包括从供应到生产,再到销售三个环节,其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而商业会计只有购进和销售两个过程,其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商品资金和货币资金。

2、账户所属类别不同工业会计核算项目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五大类,而商业会计则没有成本类账户,只有四大类项目,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

3、存货核算方法不同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工业会计的存货主要有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半成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购入货物和销售货物,并没有生产制造环节,因此商业会计的存货主要是待销商品,当然也包括为经营活动而准备的材料物资。

4、销售成本结转程序不同工业会计的会计核算方法分为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在计划成本法下,结转销售成本应在月末归集制造费用总额,按一定比例在产品间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和完工产品,最后结转销售成本;在实际成本法下,做法基本接近计划成本法,只是不用再计算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商业会计的会计核算方法分为售价法和进价法两种,在售价法下,结转销售成本应在月末进行价税分离,将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摊销,然后结转销售成本;进价法下月末则可以直接结转销售成本。5、收入核算项目不同我国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收入》中,对我国企业应该如何确认和计量收入给予了全面和细致的规定,在对准则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准则中的收入涉及的行业较多,可以说是各行各业会计在对收入进行核算时的综合体现,有关收入确认的原则也跟据不同行业而有所区别。例如,工业企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产品、销售材料以及与销售产品无关的过程,因此工业会计的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商品流通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的过程,因此商业会计的收入在“商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核算科目的区别显而易见。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对于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在不同会计过程的不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今后还需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制度,尽职尽责地做好会计工作。

8.工业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篇八

【关键词】工业企业;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

一、引言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正常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广泛,发展较快。工业企业要提高产品成本的计算精度,完善产品的质量,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做好成本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如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出现问题没能有效解决,会影响企业的运行,同时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少了背景的依托,也难以实施。二者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二、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概述与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1.工业企业中的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概述

作业成本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推行科学和流程管理的企业,要以客户和作业流程为中心来对工作任务进行管理。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关系,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是实施作业成本会计管理的基础与前提,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模型的核心,它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模型。作业成本会计管理以提高成本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主要目的,是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利用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又把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工业企业一切作业活动追踪并反映动态,进行成本链的有效分析,过程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工业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科学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做到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2.作業成本法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主要有如下特点:首先,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导致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其次,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是产品;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包括产品,而且包括作业。企业改进作业链,减少作业耗费,提高作业的效益成为可能。再次,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涉及较多方面的成本,这样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的进行定价等相关决策。所有作业成本均是变动的,这有利于企业分析成本产生的动因,进而降低成本。最后,作业成本法更具有管理意义,它相当于是一种实现成本前馈控制与反(后)馈控制相结合,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统”。

三、工业企业中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思想认识,管理不规范

工业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难以跟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步伐。许多工业企业对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缺乏整体的认识,不知其重要意义,不重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时,执行力度不够,财务管理部门重视不够,没有很好的运用作业成本法,对实际生产时所消耗的资产没有及时清理,核算,成本会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导致资源消耗严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工业企业达不到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所需的工作宗旨,影响工业企业平稳运行。

2.对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对象监管不到位

(1)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不到位

工业企业中,行政管理部门业绩的质量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作业成本会计管理却对其监管不到位,没有严格监督工业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钻研探究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对相关技术检测不及时,不准确,并且没有监督其提前做好应对问题的措施。同时,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职能发挥不到位,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支出,发展形势不熟悉,进而无法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

(2)对生产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

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工厂,车间等实施生产和组织管理的部门,都是企业的重要部门,作业成本的多少以及消耗和浪费都在这些部门中发生,因此生产管理部门可以说是作业成本的控制中心。可是在实际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时,对该部门的材料计算不精确,收支账目混乱,而且会计管理部门对生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不严格,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管理者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缺少完整的体系,没有相应的机构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首先会计管理要及时准确,其次才能进行成本会计核算,二者相互影响,所以应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体系,根据工业企业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使体系更科学,更合理。然而在工业企业的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中缺乏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核算与管理没有相应的系统指导,在遇到问题时,缺失解决方案。同时,缺少制度约束力,经常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导致企业发展缓慢。

四、加强工业企业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1.加强成本管理意识,规范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工业企业必须不断学习,了解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技能与新思想,同时努力把它们合理的运用到工业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中。其次,工业企业领导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打造新的精细化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理念,对于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目标要细致分析,使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与工业企业的发展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尽力实现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同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风险意识,精细化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加快工业企业单位财务目标的实现,工业企业单位成本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控制成本财务风险。

2.增强工业企业作业成本的差异分析,降低风险

想要合理的控制成本,就要加强对其事后的分析和总结,将预算成本和实际的作业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及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为以后的企业定制预算成本的标准和实际成本应如何控制积累经验。同时,在实施控制成本时,建立定期的报告制度,依据相关报告,有效把握目前的控制成本的情况,有益于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通过内部模拟减少生产成本

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内部模拟减少生产成本。通过相关的生产部门,将当前的市场作为主导,将同行业内优质的业绩量作为依据,把其原材料的成本与生产的产品价格当做核算依据,得出目前的产成品在企业内的成本和有关价格。然后,把相关的生产部门看作是买方与卖方关系,通过内部的成本与价格合理推算出相应的利润,因此提出适宜的措施降低作业成本。

4.制定新型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案

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方案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结合实现。首先需要以内部市场模拟的方式,获取企业内部产品的成本与价值,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然后将内部订单的信息以市场链的方式完成分解,获取针对专人专职的应收账款子订单,将责任落实。选择逆向拉动的方式减少库存的成本,从而有效减少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的空间,以明确的订单信息为依据,缩减库存的成本。在多样化改进方式的支持下,建立有效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案,减少企业的生产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以效益。

5.加强监管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应从源头出发,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效率。大力实施集中采购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加强人员与有关供应商议价的能力,建立有关的价格判断机制,依据价格波动灵活采购,以此来降低作业成本,为更好的进行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工业企业中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其核算方法,特点与管理的技巧,核心等也是多种多样的。工业企业想要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做到最佳水平,就要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本质上把握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原则要领,不要急于求成,扎实脚步,充分整合好核算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相信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工业企业一定能提升核算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志刚.论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当代会计,2015,(2):63-64.

[2]朱利清.加強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264-264.

[3]周凌云.环境成本核算中的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2.

9.对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浅析 篇九

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成本目标, 对实际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进行限制, 并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利偏差, 以便衡量经营活动的成本和效果, 保证更好地实现目标成本, 促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成本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不仅是企业基层生产者及管理层关注的重点, 更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费用等。降低工业产品成本, 就是要求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生产同样的产品时, 节约各项费用, 耗费更少的人力、物力、财力。企业降低了成本, 就能够以同样的原料、材料、燃料和劳动消耗, 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之目的。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 片面的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 强调节约和节省。而单纯地追求削减成本, 一般简单的做法都会考虑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或者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 (偷料) ;或者考虑降低工艺过程的工价, 从而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这样是十分危险的, 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经拥有的市场。全面成本控制是企业全员的成本控制、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和全方位的 成本控制。与传统成本管理观念相比, 全面成本控制在深度、广度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实行相对成本节约; 扩大了成本控制的空间范围;增大了成本控制的时间跨度;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效能。企业应围绕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 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和特点,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模式, 确定以成本控制方法、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奖惩办法等相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 实施目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制度。

(一) 研究目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开放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 如何参与竞争, 如何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是每一个企业必然面对的严峻课题。中国加入WTO已经有多年, 很多行业企业已经开始直接面对国际化的企业, 竞争日趋激烈, 归根到底, 在激烈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还是产品价格的竞争, 而产品价格竞争的实质是产品成本的较量, 即某个企业的产品成本如果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成本, 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企业的产品成本高于同行业产品的平均成本, 企业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威胁, 列入被收购、兼并或清算、破产的行列。企业参与竞争的目的是通过竞争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要求成本最小化是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在中国加入WTO之后, 各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严峻的竞争压力, 企业要生存、求发展, 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 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 只有以其成本优势参加市场竞争,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生产厂家竞相降价, 公司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如果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公司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二) 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 企业将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 供求关系, 竞争机制使成本成为各种抉择关系的焦点。成本与环境, 成本与内部条件之间的关系, 成本与质量, 价格, 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以及不同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均决定了企业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成本, 同时也决定了成本控制不能局限于成本本身, 这也就决定了在本文的论述过程中, 不能仅局限于成本本身的研究, 而是要研究与成本有关的各种相关因素。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生产率得到提高、生产消耗得到降低, 使社会生产在更大规模上进行, 使新兴行业快速走向成熟。竞争不仅使有利可图的行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也推动着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为了占领市场, 企业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 生产性能更高, 价格更低的产品。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 企业需要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 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在一个成熟的行业, 产品的价格下降成了不可改变的趋势, 为了在价格下降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企业需要降低成本抵消价格下降所形成的不利影响, 这一要求迫使企业将成本控制提到战略高度, 这也是本文的现实意义。

二、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

目前, 我国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面临严峻的考验, 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进行成本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

许多工业企业的管理层的成本控制意识比较薄弱, 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 没有认识到成本控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管理层的忽视, 使企业内部缺乏成本控制的氛围, 进而对员工产生了影响, 使他们也缺乏成本控制的观念, 从而造成企业成本的居高不下, 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最终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以是否节约为标准, 片面强调降低成本, 节省费用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以“成本节省“为主导的成本控制, 一方面会挫伤企业为未来绩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是高昂的费用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还会因顾及局部要求而损害企业的整体目标。

(二) 成本控制的内容不全面

许多工业企业将成本控制等同于制造成本控制, 认为制造成本作为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 企业对制造成本的控制也就是对企业成本的控制, 只要控制住了制造成本也就控制住了企业成本, 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制造成本的比重占很小的比例。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除了要对制造成本进行控制外, 还要关注其他环节成本的控制, 如企业筹措资金的环节、材料采购环节、产品销售环节以及设备的维修维护环节等, 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不能简单的将其归为一个环节或部门的控制, 而需要企业各个环节和部门人员的协调配合和重视。另外, 许多工业企业管理者认为成本控制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成本支出最小化是成本控制的目标之一, 但并不是成本控制的全部, 如成本质量、成本控制风险等都是成本控制的内容。

(三) 成本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够

一些工业企业虽然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并制定了各部门的成本控制目标, 建立了成本控制责任制等相关制度, 并明确规定了相关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责, 但由于其执行力度不够, 各相关人员并没有按照制定的成本目标完成自己的工作, 成本控制的效果并不明显。

(四) 成本控制方式不合理

许多工业企业往往采用静态的成本控制方式, 比较关注企业的短期盈利能力, 主要表现在重视眼前的成本控制, 而忽视了企业动态周期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过程, 并且是一个动态过程, 其成本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其变化进行成本控制, 这需要企业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成本控制, 否则会使企业陷入成本控制的误区, 使企业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利益, 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工业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寻求企业的持续发展, 就必须重视成本控制, 并实施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 许多企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采取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摘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 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 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成本优势的意义变得极其重要, 成本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促进企业生存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工业企业作为现代企业的典型, 其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姚维玲.成本企划综述[J].财会月刊, 2006 (9) :33—35.

[2]高立法.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115—122.

[3]刘长义.企业隐性成本成因及控制策略[J].科技与管理, 2008 (7) :19—22.

10.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篇十

成本会计是一个估算、跟踪以及控制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活动过程,它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成本会计核算可以为企业的工业生产、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是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品质、提升利润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新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成本会计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竞争的加剧,工业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给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成本控制观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往往以是否节约为标准,过分强调缩减费用开支,而忽视成本效益。这样的观念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特点是相适宜的。由于需求得不到满足,产品不愁卖,市场对产品差异要求也不高。这种情形下,尽管工业企业降低成本开支可能会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及产品差异性的牺牲,通常还是能够带来利润的增长。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对产品的差异性要求也不断提升。如果工业企业仍然一味追求成本的节约,就有可能会牺牲产品的品质及与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失去竞争优势,失去市场,不但不能带来利润增长,反而会给工业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成本会计核算范畴过窄,不能适应企业成本多样化的要求

计划经济时代,工业企业往往只重视生产制造成本。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成本在企业运营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种形势下,仅关注制造成本就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决策失误。因此,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应该由偏重物质产品成本向兼顾非物质产品成本转变。

(三)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滞后,不能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工业企业为在争中取得优势,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然而,很多工业企业在重视研发投入、重视技术进步的同时,往往忽视甚至牺牲会计成本核算技术的改进,使其跟不上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再加上一些工业企业闭关自守,与同行隔绝,不学习借鉴先进的技术方法,造成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仍然停留在报账型会计核算方法上,远远落后于同行,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原本在工业技术上已经取得的优势地位,由于成本控制不擅而丧失。

因此,新形势下,工业企业只有改变传统观念,采取先进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才能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提升投资回报率。

二、提升工业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转变成本控制观念,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应该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在卖方市场产品需求差异不断增加形势下,工业企业应该将片面追求成本节约的传统观念,转变到重视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增值的成本效益观念上。成本效益观要求企业成本会计要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既要努力降低成本,也要尽可能地提升产品价值,提升产品销量,在投入和产出之间找到最佳的利益平衡点,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成本会计不再是“就成本而管成本”,而是在运用成本效益观来为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及市场营销提供决策支持。

(二)拓宽成本会计核算范畴,建立多元化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成本多样化问题,工业企业需要拓展成本会计核算范畴。按照全过程管理、全面控制的原则,我们可以将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划分为,研发设计成本、工艺选择成本、原材料及物流成本、制造成本、资金使用成本、质量控制成本、市场营销成本等。工业企业应该以将以上对象全面纳入成本会计核算范畴,建立多元化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建立全过程、企业全员的成本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在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改进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成本控制方法

工业企业在加快技术进步步伐的同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手工记账式的成本核算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与方法提升成本会计工作水平。时下,建立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及自动化系统,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手段之一。计算机运算速度快,有极强的信息存储、处理、分析功能,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企业虽然实施了会计电算化,仍然停留在简单模仿替代手工记账阶段,没有充分应用计算机的自动处理、分析预测功能。应当在计算普及应用的同时,开发或引入先进的成本会计信息自动处理系统,归集处理、综合分析各类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及时提供相关会计信息。

(四)提升会计人员工作水平,建立高素质的成本会计核算

11.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篇十一

1、负责生产成本的核算,认真进行成本、开支的事前审核;

2、严格控制成本,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负责对生产成本进行监督和管理;督导成本控制及清点存货,审查原材料的采购;

4、认真核对各项原料、物料、成品、在制品收付事项。负责编制原料转账传票。负责编制工厂成本转账传票;

5、随时抽查企业原材料供应情况;

6、根据成本报表预测成本,就产品的销售价格的制定提供资料;

7、保管好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及有关成本计算资料,防止丢失或损坏,按月装订并定期归档;

8、参与存货的清查盘点工作,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盘亏的资产,要分别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9、负责编制材料的领用分配表,进行会计核算,实行分口、分类管理;

10、负责核算企业工资、基金情况;

(1)每月对生产部提供的工资核算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包括加班工资和员工公伤、探亲、事假的按比例扣款计算是否准确;负责督促新员工的现金工资计算、离职员工的工资消除、员工各时期的工资增减变动等是否准确无误;

(2)将审核无误的工资原始资料经主管领导签章后,交给人力资源部门编制工资表;

(3)根据上级规定的提取比例,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正确计算工会经费、娱乐活动经费、员工福利基金,按列支科目填制记账凭证;

(4)核算个人所得税及其他应扣款项;

(5)配合生产部门做好人工费用的统计工作,提供奖金计算依据;

(6)定期核对各部门实发奖金数,核对发人数和发出数是否一致,并妥善保管当年工资、奖金发放资料、计算工资的各种会计凭证、报表、工资晋级表等;

(7)掌握非在册人员的劳务费支出情况,严格按支付手续支出。

11、每月月底按时分摊各部门待摊、递延费用以及各项预提费用;

12、办理其他与成本计算有关的事项;

13、公证和诚实地履行职责,并做好企业的有关保密工作;

12.工业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篇十二

一、成本费用控制内涵

(一)成本费用控制

成本费用控制是企业节流的主要思想,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成本费用控制成效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成本费用控制必须明确控制环节、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否则就谈不上控制了。所以,企业上下员工应当齐心协力,明确责任,不断改进和认真执行成本费用控制方法和措施。

(二)成本费用的分类

工业企业的成本可以有多种分类,按与生产工艺过程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指可以将发生的成本费用直接归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费用;间接生产成本则需按照一定的分配率归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另外,按照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即成本特性)可以将成本费用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是按照产量的多少产生的成本费用,而固定费用则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而是固定发生的。

二、工业企业费用控制的现状

(一)认识不到位

如今的大型工业企业多为国有大型企业,对为什么要控制成本费用、谁来控制、如何控制等问题上还是有很多的认识不足。例如,有些企业对“公家”的钱不精打细算,编制成本费用和资金预算时多报多编;有些企业领导不把预算当作“规则”加以自我约束,而是个人说了算,一掷千金,毫不手软;企业每年的招待费、促销费、广告费、会议费、出国费用、非公益性赞助费、技改支出、烟机零配件支出等,也大多有可斟酌之处。

(二)制度建设不健全、不完善,可操作性差

目前,一部分企业的制度、文件堆积如山,但不一定适用、实用,尤其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差。比如企业预算管理应有三步骤:围绕预算管理制定规则——编制预算——预算的执行与考核。而一些企业一方面编制预算不按照规定编制,编制出来以后也不按照预算执行,使得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

(三)技术进步与创新欠缺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加强管理是基本途径,而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支撑是主要措施。比如,机械制造成本的控制,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来解决,这样才可能引导我国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出现新的转机和局面,一味的缩减成本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

(四)行业内考核办法有待完善

目前,工业行业推行逐级考核业绩的管理办法,对促进行业发展,调动各级干部、员工生产经营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针对工业企业特性和不同发展时期的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要求,还没有建立相应有效的制度。比如,工业企业考核产品销售成本率,应制定相配套的考核细则,即应该将成本进行分解,实行明细考核。

三、从重点环节严控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

(一)抓好产品开发,从根本上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

众所周知,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好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品设计的优劣。工业企业在产品的设计时要考虑三个方面:市场可行、技术可行和经济可行。市场可行,是指企业产品必须适销对路;技术可行,是指企业具备制造该产品的设备、工艺、人员条件;经济可行,则是指该产品有利润空间,即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工业企业的产品设计者的成本意识至关重要,不论其功能选择如何科学合理,倘不注意简化产品自身结构,合理挑选制造材料,改进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都可能因价格高于同行企业的同质产品,在市场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也就是说,核心成本抓好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必将得到迅速提升。在产品设计阶段,必须对材料质量、加工工艺等做好成本估算,既要保证关键部件的过硬质量,又要防止对非关键部件的精度要求过高,从而加大此类零部件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造成因质量过剩而引起的浪费。

(二)从物流环节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

下面以工业企业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从物流环节如何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

首先,做好预算管理。

按产品仓储、分拣、配送、综合管理四个环节,正确界定物流费用核算的范围,制定预算管理指标体系和作业流程,合理划分成本费用归属。预算指标管理体系主要采取定额管理,预算表可以在费用环节中进行费用项目预算额、实际执行额、实际与预选偏差率等指标进行设置和填列分析。对人员费用、办公费、业务招待费等固定费用,设定年度预算总额并在总额内据实列支,对装卸费、运输费等变动费用按合同单价结合实际业务量制定预算标准。对这项资金按照定额预算后,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避免将预算流于形式。并且要注意将预算数与实际数的差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分析,及时掌握波动原因。

其次,将控制理念融入预算管理。

在预算编制上,按照“定额为限、综合考虑”的原则。每月由物流中心综合管理部根据中心整体工作,对各部门费用综合考虑、适当调整。对预算审核实行两级审核,由一级初审形成预算草案再上报上级预算委员会审议草案形成预算方案。在预算执行上要做到“分级管理,严格控制”。各部门负责本部分预算执行情况,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审批额度使用。

最后,成本费用分期报告。

每月、季、年度末,对当期发生的物流费用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表和分析报告,区别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对变动成本,依据配比原则,分析费用与业务量之间的配比关系;对固定费用侧重分析其结果应用。发现偏差,采取改进措施,增强各环节降低费用的能动性,确保低成本运作。

(三)从公司管理环节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考核企业及其“一把手”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工业企业的各种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可以分别按照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习性,与销售数量、销售结构以及毛利率水平挂钩,同时区别城乡、沿海与山区来制定销售费用率的控制目标,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

其次,对工业企业经常发生,且占比较重的招待费、会议费、出国费用、促销费、广告费、非公益性赞助费、技改支出、烟机零配件支出等,制定相应的预算以及报销制度,严防一些员工将不合理的私人费用放入出差费或招待费用中报销。吞噬公司利益,获取私人利益。

再次,要加强行业内系统的专业培训。企业成本费用控制问题,不仅是“竞争力的首要参数”,而且是衡量企业获利能力、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主要指标。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成本费用的信息失真,或者说,失真的会计信息,几乎都与成本费用相关。工业企业要防止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重视和加强行业内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失为良策。特别建议,首先要培训各级企业的“一把手”;其次是决策层;再次为管理层和员工。

13.工业企业物流成本问题研究 篇十三

【关键词】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成本控制

一、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内涵

物流成本分为狭义的物流成本和广义的物流成本。狭义的物流成本一般是指商品从生产出来然后传递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运输、装卸等费用;而广义的物流成本一般是指从材料采购开始到将生产出来的产品传递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

基于广义物流成本的概念,工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应该包括采购订货成本、运输成本、装卸成本、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配送成本、物流管理成本等各项物流活动的成本。按照生产的环节,大体可以划分为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和废弃物流成本等。

工业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从微观上看,可以促进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宏观上看,可以促进国家节约型社会的形成,减少资源的耗费,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加强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将有力推动工业企业的发展。

二、目前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物流成本的认识深度不够。大部分工业企业,对采购、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物流成本非常重视,但是对于仓储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等物流成本则缺乏重视。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认识重点还停留在运输成本上面,认为控制好了运输成本就是控制好了物流成本;而且由于工业企业大都有自己的仓库,致使企业认为仓储成本很小,所以对仓储成本的控制缺乏相应认识。同时,由于存货持有成本、存货积压成本、资金的机会成本等物流成本更多反映为隐性成本,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下,难以在账面上直接反映,导致企业对此类物流成本的认识也存在明显不足。

2.对物流成本控制的投入力度不够。在物流硬件投资方面,很多工业企业存在物流设施、设备比较落后的问题,部分物流作业仍以手工作业为主,影响了物流工作的效率,直接增加了物流成本;而在物流软件投资方面,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投入不足,导致企业对物流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等工作难以实施有效的控制,直接影响了物流成本控制的决策。

3.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存在困难。一方面,工业企业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中未对显性的物流成本设置单独的科目,造成各种物流成本数据被混杂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中。例如:材料采购的运输成本记入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产品的运输成本记入了销售费用,厂内运输成本作为生产成本处理,存货储存的成本作为管理费用,持有成本记入财务费用中;另一方面隐性物流成本,如存货持有成本、存货积压成本、资金的机会成本等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均没有记录,需要另行测算这部分物流成本,从而增加了计算与控制物流成本的复杂性。

4.物流成本的控制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工业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活动,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而企业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一般都是各自独立的,各部门习惯于从方便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去控制物流成本,容易忽视公司整体利益,导致整个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存在漏洞和不足。具体表现为:

(1)供应物流成本控制方面,通常忽视采购运输成本和存货持有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如企业可能降低了运输成本,却造成了存货持有成本的上升。而且,在采购运输方式、运输路线的选择上面,缺乏比较和分析,容易造成供应物流成本上升。

(2)生产物流成本控制方面,首先,由于未合理的布局好仓库的位置、仓库与仓库之间及生产车间与生产车间之间的整体格局,会导致仓库与生产车间之间、仓库与仓库之间、生产车间与生产车间之间的物流不合理,致使物流成本上升;其次,对生产领用原材料的节奏缺乏控制,对如何根据生产工艺、生产流水线的要求及生产车间的空间状况确定分次领用原材料的数量缺乏分析,也会导致厂内运输效率不高;最后,原材料、半成品等堆放不科学、不合理,仓储空间利用不足,均可以造成仓储成本、库存管理成本、装卸搬运成本的上升。

(3)销售物流成本控制方面,销售物流成本与供应物流成本的控制缺乏联动,与原材料采购的运输联系不密切,运输的高效未显现,都无谓的增加了运输成本。同时,由于销售预测准确性不高,极有可能增加重复运输次数,运输成本上升。

(4)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成本控制方面,企业普遍认为该类物流成本在企业总物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低,对此类成本控制在管理上缺乏重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工业企业的回收物流成本控制存在随意性,导致回收次数不合理,回收频率过高,即增加了回收物流的运输成本,也可能带来其他的管理问题。

三、加强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1.树立全员物流成本管理的意识

物流成本管理不仅仅是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的事情,而应该是企业全体员工都要关心和重视的事情,只有从意识上让企业全体员工都了解到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到物流成本控制的好坏与自身利益高度的关联性,才能为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大对物流成本控制所需资源的投入力度

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性能良好、高效的物流设备,会很大程度上提高物流工作效率,减少无效作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对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投入,能够使企业快速处理各类物流信息和业务,适应物流成本控制过程中各种情况的快速变化,为企业的物流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依据。

3.完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及时准确的数据统计对核算及控制管理有较大的积极影响,针对工业企业物流成本费用一般按作业单位进行归集,不能简单归集的通过作业成本法按作业动因来分配取得。而较难取得的隐性物流成本,如存货持有成本、存货积压成本、资金的机会成本等,借助与合理的估计和测算。同时,工业企业依据成本控制的要求编制年度预算,确定各项具体的目标成本,并分解给各个作业单位,过程中与实际发生数据进行分析与控制,形成物流成本管控的闭环,有效的推动物流成本的管理改善和成本节约。

4.加强对物流成本管理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成立专门的物流主管部门,配备合适的物流管理人才,统一管理采购、生产、销售、回收和废弃物流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具体措施包括:

(1)在供应物流成本控制方面,要着重加强对材料采购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的控制。需要高度重视隐性物流成本,避免供应物流成本控制的片面性;保持与采购部门的充分沟通,加强采购订单和采购计划下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完善的采购物流成本分析系统,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

(2)在生产物流成本控制方面,要对原料仓库、半成品库、成品库和生产车间的选址要有统一合理的规划,对厂内物流路径要做预先的安排和设计;对生产领用原材料的单次数量要进行充分的分析,降低厂内运输成本;加强对原料库、半成品库等仓库的管理,在保证物资出、入库效率的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利用仓储空间,降低仓储成本。

(3)在销售物流成本控制方面,重点要加强销售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的控制。建立完善的销售物流成本分析系统,选择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产品运输方案;与销售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合理安排运量,减少运输成本或仓储成本;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选择最经济的包装材料,降低包装成本;对驻外仓库或商品调配中心的建设,要详细论证、科学规划,降低仓储成本。

(4)在回收和废弃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对于回收物流成本的控制,重点是要控制回收的频率,尽量避免单件、小批量回收,从而降低回收物流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对于废弃物流成本的控制,重点是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长期废弃物流成本的无谓上升。

当然,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明确后,还需要通过完善的考核机制加以保障,将控制指标与对应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员进行层层分解,并确定具体的考核标准,使物流成本控制的结果与各部门、各责任人员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定期的数据跟踪、分析评价,促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罗霁虹:《基于会计核算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研究》,《物流技术》,2013年第4期。

[2]岳颖:《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管理世界》,2013年第4期。

[3]王雨.孙丹:《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平台》,2015年12期。

[4]郭丽萍:《研究与探讨》,《物理技术》,2015年第7期。

14.工业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篇十四

首先,成本会计人员要主动向经营管理者宣传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比如成本会计工作可以反映和监督各项消耗定额及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控制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从而做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同时,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开展对比分析,还可以查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绩和缺点,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经营管理,促使企业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产品成本的核算,还可以反映和监督产品占用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为加强产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节约有效地使用资金提供资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重视成本管理,从根本上认识到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下大气力加强成本会计核算基础工作,重视对成本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成本会计的业务处理能力,学习先进的成本会计理论,加强实践,从而使我国中小企业成本会计管理日臻完善。

2.2 加强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从成本管理的要求看,为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尤其重要。第一,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包括做好产品各项定额成本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算、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做好各项成本业务发生的原始记录工作,还应做到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第二,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一切按规章制度执行,对一些有可能出现变动的材料成本,要及时更改登记,使数据真实准确。第三,企业要制定更加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生产过程中一切按内控制度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第四,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修订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确保制度的可行性。比如,先根据历史数据制定一套定额核算制度,然后核算各车间、各批次产品定额成本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对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考评,如果定额与实际相差过大,就要及时调整定额。

2.3 建立健全成本会计管理体系

15.工业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篇十五

一、各部门成本会计核算职责

(一) 行政部门

在通常的情况下, 对工业企业行政部门进行考核的最重要的尺度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受成本的影响。因此, 行政部门应当深入了解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对技术进行改革、降低成本, 具体落实, 总结出成本增减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 从而进行工作上的奖惩。除此之外, 行政部门还必须熟悉支出, 掌握趋势, 从而强化管理, 为降低经费的开支提供客观的依据。

(二) 生产部门

生产部门主要包括工厂和车间等, 这些都是产品的生产第一线, 最了解产品产生所需的消耗, 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 可以说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因此, 生产管理部门应该关心自己的材料和生产费用。

(三) 基层生产单位

对于基层生产单位而言, 其主要包括工段、班组, 最直接的就是消耗材料和人工费。班组是成本考核的主要对象, 会计必须向其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和数据。

(四) 内部员工

主要包括财务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在现代市场体制环境条件下, 人员配置及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关系到成本核算体系运行的质量和效果, 企业员工应当关心其生产与具体的消耗, 这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

(五) 其他相关的会计分支

工业企业财会人员, 应当向成本会计提供企业资产方面的信息内容, 这对于后者成本核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实践中就应当提供成品的生产成本等相关资料, 以编制财务会计的相关报告。

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工业企业成本会计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体现在具体的工作细节当中。

(一) 在账户设置当中

生产成本的每笔支出都会有明确记录。制造费用也是如此。主要包括基层工作部门的支出。但在支出之前, 要经过完整的程序审核。比如在车间, 首先要通过专门账户对具体费用进行核算, 然后根据成本制定分配费用, 打入到制定账户当中。如果是辅助的生产车间, 则不需要该环节, 直接打入账户。因为具体情况不尽相同, 所以程序也会随之改变。

(二) 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中

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中, 重要性原则得到了很大的体现。费用的分配有很多方式, 包括顺序分配、直接分配等。

1. 顺序分配

顾名思义, 该方法是按照顺序来分配的。通常按照收益情况。先把收益比较少的费用进行支配, 最后分配收益最大的费用。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根据辅助生产的内部提供的产品影响大小来进行计算。收益大的影响大, 反之亦然。只计算影响大的而忽略影响小的,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程序, 但是, 因为各企业实际情况不尽相同, 这种方法不可能适用所有企业。所以在使用时, 要有所选择。该方法比较适用产品和劳务差距明显的辅助生产车间, 而不明显的不太适用。

2. 直接分配

直接分配指的是辅助生产车间的支出与使用经费。当中主要包括辅助车间配给其他单位的相关费用, 车间内部生产经费, 当中最重要的是工作人员的工资。该方法的计算比较简单, 但是在精确度方面有欠缺。因此,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较少产品和服务的工业企业。因为生产的成本占比重少, 所以对于最后统计的结果影响小。另外, 这种方法可以使生产费用的分配简化。

3. 计划成本的分配

计划成本的分配方法是指以为生产车间供给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等为依据, 计算生产费用分配。在将产品投入生产前, 成本会计将对生产的成本做出统计、预测, 但在投入到生产后, 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 有可能会使得之前预测有偏差, 但二者差距影响不大, 根据重要性原则, 这样可以减少成本和管理费用。

三、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弊端, 成本管理的方法还相对比较落后, 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不规范、不合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 多数工业企业依然存在着一系列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不规范问题, 缺乏科学性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对一些复杂数据的核算无能为力。究其原因在于, 工业企业报账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而且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 通常是工业企业原出纳人员, 而非真正的财务管理人员, 所以对于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缺乏深入的认知, 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分配选择标准不适当。因此在报账过程中, 难以准确填写相关资金的开支、来源以及具体的属性。实践中, 对于为数不少的现代工业企业而言, 通常情况下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都是和企业的其他部门相互独立的, 这造成其对多数企业的内部业务、工作项目等, 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难以准确把握企业的开支, 成本控制无法统一标准, 资源浪费严重。因此严重影响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准确性, 导致会计账务处理不当。

(二) 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

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 因此很多工业企业均对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会计成本管理缺乏正确的认知, 有的企业领导层和员工成本会计意识淡薄, 认为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 与其他部门并无关系, 导致管理力度不够, 很多企业没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成本核算无据可依, 随机性很强;有的虽然建立了成本核算制度, 但不够健全, 可操作性差, 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所以,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很多企业不能够有效地进行, 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也仅限于对企业材料成本出入的简单核算, 没未涉及与成本核算密切相关的企业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环节, 这样就无法发挥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的作用, 严重削弱了成本核算的应用价值。

(三) 在操作中, 没有确立严格的监督体系

企业成本核算不仅是生产成本的核算, 还包括企业的开发、设计和售后等环节的成本核算。目前多数企业只注重核算的结果, 忽视了核算过程和核算内容成本, 从而导致对成本核算监督缺乏力度。由于监督系统的缺失, 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 会计人员由于受制于管理或受利益驱使, 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 忽略企业整体利益, 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进行, 严重影响现代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信息数据的准确度, 缺乏客观公正性, 尽而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全面提升成本会计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可知, 现代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过程中, 还存在着一系列形式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制约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 有必要针对上述实践中的问题, 结合企业的实际, 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 加强观念转变, 明确外部环境

工业企业应该认真学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新模式、新技术以及新理念和工艺条件, 并且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 一定要不断加快思想观念层面的有效转变, 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加强重视, 加大投入, 建立健全配套机制制度、积极落实责任机制, 以此来保障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工业企业发展外部环境,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瞬息万变的形势, 使得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在做好内部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中, 强化对企业外部相关信息内容的有效关注, 以避免因对政策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误决策,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在制定了发展任务之后, 要将其和市场的大环境进行比较, 抓住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制定的成本目标出现问题之后, 要及时的根据市场环境作出调整, 对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案进行全面的考察。

(二) 完善内控制度, 加强监督力度

目前, 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比皆是, 并且日益恶化。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将会误导企业的决策者, 以至于对企业的发展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此过程中, 还要不断改变部分管理者的不良工作作风, 教导企业的管理者客观地看待企业经营的成果。实践中可以看到,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是较为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 它已不再是某一个层面、某个企业或者某个人的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基于此, 笔者认为应当足够重视、正视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深挖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成因和影响因素。

(三) 提高收款的速度和成功率

工业企业要制定新的成本管理的方案, 把企业的订单数据进行分解, 变成多个子订单。这样每个订单都可以分配到具体个人,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积极性, 确保工作完成。同时, 要塑造完美的企业形象, 建立品牌效应, 提高自身信誉, 使企业在进行产品销售时, 就可以收回账款。同时, 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也可以负营运, 也就是在没有进行产品销售之前就取得账款, 使企业缩减资金的成本。

(四) 通过逆向拉动模式, 降低企业库存成本

所谓逆向拉动, 即适时制, 根据订单数据信息实施各项生产活动。这一方式的本质是将客户的需求作为中心, 以此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确保生产的每个工序都可以以根据标准完成。这是一种系统的生产, 可以保证各个环节相互联系, 降低存货现象的发生几率。实践中可以看到, 针对当前工业企业库存成本问题, 建议采用逆向拉动的方式, 来有效减低工业企业的库存成本, 以确保工业企业的成本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五) 创新成本的控制理念

成本管理的传统方式是通过企业的节约来缩减成本, 过度地重视节约, 使得很多必要的开支也要缩减, 这样会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因此, 企业应该正确地掌握花钱和省钱的关系, 努力研究成本和收益关系, 制定出更有利于企业效应的控制方案。在现代工业企业运行实践中, 应当全面掌握和了解,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成本会计核算、成本管理新理念、新模式以及新技术工艺, 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在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以及成本会计管理实践中。尤其是现代工业企业高管人员, 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 加大投入管理力度,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核算、管理方面的针对性机制, 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实处。

(六) 采用作业成本法

目前, 在西方发达国家, 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很广泛, 指的是将直接与间接成本都计算在成本的费用中。其中, 直接成本包括各种原材料, 而间接成本以及广告代言费等。把这些当做产品的消耗作业, 范围较广, 可以使得成本的核算结果更加精确。所以,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也应该得到推广。与此同时, 该方法也存在问题。涉及范围较广, 将会使得工作量变大, 从而加大了实施成本, 导致很多企业不愿使用这种方法。所以, 使用这种方法要兼顾成本和效益, 谨慎判断该方法是否可以增加企业的效益, 因此该方法并不适用所有企业。我国的经济目前还是粗放型的, 企业原材料的成本所占的比重大, 因此, 要加大成本控制。在一些高科技的企业当中, 所需材料的费用更加昂贵, 产品的种类多, 还要支出技术人员等人的工资。这些企业就适合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成本核算。既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 又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那些不适合该方法的企业, 不能够盲目地使用该方法, 否则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 还需要企业的领导阶层进行积极地配合。因为这项工作比较庞大, 涉及到各个部门, 如果领导不支持, 该工作无法完成。同时, 各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 并且提高意识, 将本部门的成本信息如实地反馈, 配合会计工作, 保障作业成本法顺利实施。除此之外, 还应该转变传统的理念, 采用科学方法解决企业的问题。最后, 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因为一个企业的成败, 主要取决于员工素质。如果每个员工都有节约成本的意识, 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的浪费, 是企业最终获益, 这是该方法的精髓所在。

五、总结

总而言之,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成本核算, 是会计在众多的经济活动中应掌握的一种重要的会计技术。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可以有效降低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库存成本, 加快企业资金应用的有效周转, 从而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总成本, 提高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随着现代工业企业对会计核算重要性的不断重视, 本文主要对当前国内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做了详细探讨。首先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对象进行了界定, 并且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 在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以求提高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水平, 促进工业企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寿义, 王红军.关于制定统一成本核算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 2012 (10) .

[2]张霞.浅谈如何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3 (3) .

[3]闵志慧, 蒋敏.知识经济下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J].商业会计, 2013 (6) .

[4]傅巧丹.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6) .

[5]潘丽娜.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深入管理及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6) .

[6]徐凯.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13) .

[7]刘晓冰, 崔发婧, 张健东, 等.资源消耗会计在钢铁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3) .

[8]葛曙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12) .

16.工业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篇十六

摘 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环境的改善,企业由原先简单粗放的经营方式逐步地迈向复杂集约经营方式。如何使企业在纷繁复杂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间都在绞尽脑汁,驶出计策,加大原有产品的性能,开发新产品,凭着价格的优势,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然而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是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就企业成本控制现行的状况,来探讨成本控制的方法措施以及与财务监督机制建立的关系,以及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对成本控制的作用。

关键词 成本控制 财务会计监督

一、正确的认识企业的成本控制

1.1,当前,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在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中生存,应对市场价格,同行业竞争压力,以及新产品的挑战。尤其是在平均利润率较低的企业,保持稳定发展,提高竞争能力,制定出一个与企业发展相配套的科学管理方法,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是企业当务之急。一般来说,很多企业对待成本控制只限于一味地强调勤检节约,或简单地考虑购入材料物美价廉的特性或存在削减劳动力,企业在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前提下,节约费用,减少开支即完成了成本控制。虽然在短时间内会起到一定效果, 这是缺乏长远性的,最终会引起产品的质量在下降,加剧人力资源的流失,逐渐地被市场所抛弃。而当前企业的成本控制要求深入化,要摆脱只限于注重在生产环节上对制造成本的控制单一层次上。应加大其他环节投入如从资金的筹措,运用,到退出的等各环节中都要进行研究,控制。成本控制不是仅从减少成本支出的角度来看,它还兼负着风险的控制,质量保证的控制。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企业每一部门在各环节中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完成的。而在这一过程中财务会计监督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企业运行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为生存,谋发展,应加强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加强成本管理。

1.2,目前企业成本控制的现行状况,首先,成本控制的意识在企业内部得不到广泛认同,缺乏观念,无法实施有效地控制,浪费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其次,在制定成本控制的内容上过于简单化,不具体。企业往往把成本控制想象成只加强针对制造成本的控制上,而忽略了在供应,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也要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再次,没有强制的执行力度,效果不明显。有的企业也意识到了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而引进先进的控制方法,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奖惩制度加以规范,力度薄弱,收效甚微。最后,企业思想陈旧,制定的控制成本的方法过于落后,过多地靠员工日常工作经验,约定俗成的,没有通过科学的评定,只局限于小框架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1.3,成本控制的方法及措施。在企业供,产,销等基本环节中,其成本一般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等组成。

在采购成本中,采购材料的渠道和方式,是影响采购成本高低的直接因素,首先,企业要建立多元化的采购体系,拓展渠道,放眼全球,掌握最新的商业动态,及时调整采购方案,其次,要根据市场的行情,尽可能地购买低价质优的产品来控制采购成本,企业可以利用多种采购方式,例如,公开招标方式,竞争谈判方式,单一来源方式以及询价等来做出抉择,有效地防止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在生产成本中,对于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中的材料,人工,以及各项耗费,例如折旧,修理,水,电,以及机务料的消耗等间接投入部分,企业应加强管理,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各项指标实行定额控制,杜绝浪费。另外,积极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也有利于生产率及产品质量的提高,降低废品率。

在销售成本中,这是一关键的环节,是把企业的产品通过商品的形式转变为货币的形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以及销售人员的开支等费用增加销售成本的负担,因此在保持原有老客户的基础上,转变销售观念,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的形式拓展销售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做为新形式下便捷的交易平台,为采购及销售都带来了全新的信息。

除了上述供,产,销环节的成本控制措施外,企业还应做到:一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利用软件技术,结合自身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成本的降低。二是提高在各环节管理水平,制定成本控制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障成本控制,三是加强企业人员的培训,强化成本控制的意识,制定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并执行落实到位。具体工作先从制定预算开始,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额控制方法。核对实际数与预算数间的差异,分析原因,制定调整方案。在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应结合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全方位的参与,为控制成本献计献策。

二、认识企业财务监督机制及其作用

2.1,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财务监督是贯穿于全过程之中,由于有了财务上的保障与支持,企业得以正常地开展经营活动。财务监督一般由计划预算与执行完成情况监督,资金的收付与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等组成,企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财务计划预算编制,保障收入的同时,合理推算出资金使用情况,统筹兼顾,堵缺漏洞制定具有可行性的预算计划。企业在资金收支使用情况的监督,通过主营业务及其他业务等取得的各项收入是否与计划相吻合,各种应收款项是否及时回笼,坏账比率是否在下降等查找与预算编制存在的差异。资金的支付是存在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即有机物料的消耗,又有人工成本的耗费,以及企业上缴的各项税费等支出。审查每一笔支出的款项,是否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每项费用的列支能否满足预算要求,是否存在超支超定额标准现象,做到及时分析与控制。对于资金使用情况应加强监督管理,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建立健全资金的审批程序,及时监控流动资金的周转情况,保证企业正常的使用资金,并定期对往来款项的核对工作。加强现金管理,杜绝“坐支”现象。对于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要定期清查企业的流动资产,做到账实相符,排查积压存货,及时处理减轻因资金的占用造成的资源浪费。长期资产的投入要做到可行性的规划,谨慎性的投资,避免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2,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对成本控制有着促进的作用。通过财务监督审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有效地防止暗箱操作,舞弊弄虚作假行为。还可以通过财务指标的考核,发现浪费行为,并及时纠正,避免企业的损失。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其主要意义表现在:一是有利于增收减支,通过财务监督,降低成本,厉行节约,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财务监督,促进保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奖罚分明,加大了执行的力度。三是通过财务监督,合理的配置资产有效地利用资金,加强企业资产的管理,避免了因使用和处置资产不当造成的损失,保证企业利益。四是通过财务监督也有利财务工作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和业务技能。

2.3,财务监督实施的措施。首先,创造财务监督工作的环境,财务监督是企业控制的核心,它贯穿着企业整个流通环节。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账务监督机制,企业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企业还应当积极营造内部人为控制环境,加强员工的培训,增加控制意识,养成良好的自觉性。在这个环境中,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主要的,加强组织结构管理,标准的制定,落实责任制度,做好内部协调与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次,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它为财务监督工作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通过预警机制,运用财务指标可以分析预测到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规避因风险带来的损失。

三、成本控制与财务监督机制建立的关系

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这是保证成本控制最有效的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这期间,成本控制是关键,而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财务监督机制,它覆盖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每一环节中的成本控制程度都通过在财务指标衡量来确定的,因此财务监督机制建立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成本控制效果,为促进成本控制起到保障作用。

文献参考:

上一篇:学生党员党员考核办法下一篇: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