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体系建设

2024-09-05

高校教学体系建设(共11篇)(共11篇)

1.高校教学体系建设 篇一

《说文解字》中对诚信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诚就是真实不敢,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的本意是“从人”,“从言”,指认所说的话,许下的诺言等。诚与信的结合,就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文理想与伦理规范,无论古今中外,诚实守信都是基本的为人之道和重要的行为规范。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现代社会,随着高校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主体道德观念的不断变化,高校诚信道德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也应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方法才能时俱进地推进高校诚信道德建设。

在高校提倡诚信教育,树立诚信观念,培养诚信意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呼唤,也是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迫切需要,更是高校德育工作本身时代性的需要,因此借鉴全国高校在诚信体系的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要构建高校诚信教育体系,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以德立信

高校在教育中应紧紧围绕诚信指标,有步骤地实施道德认识、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教育计划。可采用诸如收集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中关于诚信的箴言,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情感;选取现实生活中科学家、儒商诚信的实例,正面教育学生。这一点咱们湖大已经做得很好,比如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的教 学,帮助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诚信教育固然需要通过相关的课程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涵义、内容和要求,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接触生活、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为此,我们从基本行为抓起,让学生在日常的同学交往、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比如开展以“诚信在我身边”为主题的征文或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把目光放到周围和自己身

上;聘请事业成功的校友回来讲“企业家论人生素质”,让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作用;对受到社会资助、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进行诚信讲座,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意识,对于诚信表现好的学生,做到及时表彰,树立宣传典型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诚信观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建立诚信档案

建立诚信档案是高校诚信教育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2001年起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进行学生信用管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式的纪录,它对学生的各方面有较为全面的描述。需要了解该学生诚信等级的人可凭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有关记录来达到对其诚信状况评定的目的。诚信档案的建立,使学生有了第一个信用记录,这是大学生的一份宝贵的资源,更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财富,这会使学生产生珍惜它、维护它的愿望,使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努力做诚信的事,得到良好的诚信记录,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诚信档案是一种特殊的隐性教育方法,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的过程就是确立诚信教育的目标、目标内化、学生自

我教育、学生诚信反馈、学生诚信调节、学生诚信再反馈、学生诚信意识形成的过程。作为一种写实的档案,在学生毕业时,这份信用档案将跟随学生的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学无信不才,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总之,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教育体系,是高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我国近两年各大高校关于诚信体系的建设,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大学生信用管理的具体操作模式大致分为两种(1)市场化手段管理:

1.学校和信用中介机构合作建立学生信用档案。

2.学校与社会征信机构机构合作建立学生信用档案。

3.学校、银行、信用中介联手打造学生信用体系。

(2)行政化手段管理:高校通过制定与自身相关的校纪校规,独立进行学生信用管理。

在诚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高校信用管理中的问题比如:信用管理缺乏与之想配套的政策法规,致使信用管理流于形式;学生信用信息的垄断和割据,导致信用建设政出多门,重复建设;信用评价公信力遭到质疑,致使信用产品难以推广。

那么怎样建立并完善高校信用管理体系,妥善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我们湖大学生自己的诚信体系才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新课题。

2.高校教学体系建设 篇二

关键词:学生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健康,体系

学生指导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学生指明方向和方法的具体手段, 是教学的有益补充。学生指导不同于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 而是更倾向于帮助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如何认识发展自己、如何全面健康的成长甚至是如何更好的工作和生活[1]。学生指导涵盖学生的学业、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多个层面, 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各种信息快速传播, 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多种多样, 只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各高校从校、院、系都一定程度上设置了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以及首席指导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制度。但这些部门、人员和各类制度如何科学组合, 构建科学高效的学生指导体系显得还很欠缺。本文根据人的发展和成长中重要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将高校的学生指导分为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指导三个方面, 并对其具体的组织和开展方式进行探讨。

一、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务处主要负责制定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并组织实施, 进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检查与督导。学院和专业主要负责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并组织实施, 对学生的专业认识、选课、学习疑问进行全面指导。学习指导的开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入学教育。对全体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内容涉及专业介绍、参观实验室和大学学习方法的介绍, 大学发展规划等。

2、设立专业首席指导教师制度。由专业资深教授或专业负责人担任, 贯穿于学生本科四年, 为学生提供全面专业学习指导。

3、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

通过该制度的实施, 专业课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 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4、学生座谈制度。

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及系领导与学生座谈, 对学生进行学业、学习方面的宏观指导, 帮助他们培养专业意识, 提高学习兴趣;征求学生意见, 就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5、开展专业前沿讲座。

专业教师结合科研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邀请院士、专家、企业家来校讲座, 以及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 全面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职业规划

职业发展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毕业生能否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大学期间及时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使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和发展定位十分重要。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提供就业信息统计和各专业就业情况分析为学生提供宏观指导。学院和专业通过具体课程、各种活动讲座帮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具体开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提供网络化的就业指导平台, 为学生提供各行业就业趋势及数据分析、全面及时的招聘信息以及在应聘过程中的各种技巧。

2、建立了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基础、以课外职业指导讲座为补充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学院主要领导牵头, 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全面负责的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

3、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育。

不定期举办相关企业宣讲会、资深教授报告会等活动, 引导学生掌握进行职业规划的方法, 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树立信心。

4、学院每年举行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

毕业生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经历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总结, 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借鉴。答辩会邀请学院政工干部和教师担任评委, 对答辩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三、心理健康辅导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 由于环境适应能力差、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就业焦虑等引起了多种心里问题[2]。对于大学教育只有开展相应的指导,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才最终能够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成立心里咨询中心引导学生心理协会和社团的开展, 学院和专业成立心理辅导站, 并且在和学生的接触中随时留意学生的状态, 及时谈心疏导。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具体形式如下:

1、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场所, 设有预约接待室、心理咨询室 (心灵港湾、温馨小屋) 、音乐放松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沙盘室、心理测量室、团体辅导室等,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

2、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鼓励学生选修《教育心理学》、《大学生恋爱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为学生科学、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了重要途径。此外针对性地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 加深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提高大学生自我应对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3、全员参与, 对学生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

各部门负责人、授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通过一切与学生接触沟通的机会, 留心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发现问题采取合适方法进行沟通, 保护学生隐私找到问题根源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结语

学生指导涉及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 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随着以人为本、产出为导向等教学理念的深入, 学生指导的作用也愈加重要, 必将受到各高校的关注, 其体系建立、组织形式和具体开展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萌.美国现代学生指导简述[J].比较教育研究, 2009 (7) :72-76.

3.高校课程教学网站建设分析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网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4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基础条件,是提高办学效率、解决高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如何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课程教学网站建设,同时满足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及各教学环节中各种功能的需要成为当前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一、课程教学网站开发环境

在我国当代的课程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环境的后台系统是有多媒体资料数据库作为支持的,通过数据库的应用来提升整体的系统设计功能。程序设计对于网站的构建,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辅助作用,目前来说,大量高校都采用了动态界面作为本校教学网站的开发过程中来,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源进行课程设计和开发。开发人员采用服务器动态页面技术(如ASP、PHP、JSP等)编写后台系统程序,并结合图形(如PHOTOSHOP、FIREWORLD)、动画(如FLASH、DIRECT OR)、网页(如Fro ntPag e、Dreamw eav er)等开发工具编写基于HTML的前台界面。

二、课程教学网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页面制作无序,整体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进行网站的后台页面搭建过程中,开发者基本上都是采取单独制作的方式来进行的,对于页面的整体风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目前主要是采取代码更新的方式来构建新的页面,这样就导致系统的独立模块功能受损,整体应用灵活性较低。

2.内容组织繁琐,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对于任何一个学校的教学平台来说,内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我国当前的教学平台而言,内容繁琐是普遍问题,这就导致了对教学平台进行管理将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多媒体的存储所形成的多种形式要求,更是加剧了教学平台的管理难度,正如我们所见,一般的平台内部发布系统,难以满足所有的发布要求。

3.技术应用难度大,角色分工不明确。在旧的技术体系下,课程教学网站无论是自行开发,还是软件公司开发,还是联合开发。都无法避免技术与内容的瓶颈,制作者与授课者角色分工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为技术而技术”的现象,功能不是从满足教育和被教育者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技术能否实现出发,缺乏让教师自己开发网上课程的功能,难以让教师的知识和经验与网上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

三、教学网站建设的基本原则

1.内容充实原则。对于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不同学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内容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这就要求网站的整体信息访问量和存储量必须得到有效的处理。

2.服务教学原则。教学网站的主要构建目标就是为了更为方便的进行教学行为,在师生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为师生设置有高度针对性的模块栏目,如外语网站中设立英语对话角、每日单词等等。

3.操作简单原则。由于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能力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操作简单原则对于高校教学网站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模块化原则。为了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采用模块化原則进行网站的构建,能够收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对于提升网站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模块化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满足后期维护和升级的需求,更是节省了大量的资源。

5.交互性设计原则。交互性作为高校网站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我们常见的Web网页的开发过程中,一遍有电子邮件方式、bbs方式等多种交互性设计,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四、课程教学网站建设的建议

1.通过项目管理思想来指导整体的网站建设。正如美国知名的项目管理学家Paul Crace曾经在他的著作中重点指出的:“现阶段中,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作为一个项目的处理来进行,”高校的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同样可以视为一个项目来进行开发和管理,这样就能够为高校的网站建设行为提供更为优良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手段,进而降低整体的构建难度。

2.立交互式网站,使课程教学具备网络教学的互动功能。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师生互动,精品课程建设应该考虑建立答疑信箱(Email)、师生园地(BBS)等互动交流空间,课程建设的老师定期与学生在线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

3.通过本单位自主培养的方式进行人才队伍的构建。课网站的维护和升级以及后期的营运管理,都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对日后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

4.提高网站维护的简易性、方便性。课程教学网站的后期维护,不能只靠技术人员,应该是课程小组全体成员共同的事情。在网站设计时,可以考虑设计后台管理系统,只要具备基本电脑操作的人员,就可以登录后台管理系统,对网站内容进行维护和管理。无需每次都去修改HTML代码,从而降低对技术人员的依赖,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技术人员的负担。

5.提高趣味性,增强网站的可读性。课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个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的发展途径。

网站课程教学的实现,需要有一个高质量、高水准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传承平台作为支持。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院校必须能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排除万难,构建一套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教学情况的网络教育平台,为整体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参考文献:

[1]缪桂英,俞立平.高职院校教学网站的评价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0-21

4.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 篇四

摘 要:教学档案是综合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真实地反映高校的教学活动。本文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应用信息化技术是解决相应问题的关键,并对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

高校教学档案是反映高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日常教学文档类(成绩单、点名册、样卷、试卷、实验实习报告、毕业设计等)、专业建设类(师资、课程、教材等)。教学档案可以全方位的反映高校的办学过程,是综合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就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真实还原高校历史面貌的重要工作。为了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保证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系统化,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先进的管理办法,而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便成为首选之策。

一、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应本校教学运行的管理体系,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已出现乏力的现象,其中以下问题较为突出。

1.教学档案由于门类纷繁复杂,多以手工操作的手段完成收集、整理、统计、检索的工作。正因为手工操作的繁杂,取阅档案便成了一项恼人的工作,无人愿意为之。

2.教学档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其服务于教学管理的职能,所以会经常被调用,而教学档案多为纸质文件,多次使用后会对其造成损坏,不利于长期保存。

3.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多为教务人员或教师兼职,当出现职务变动时就会出现短时间的断档,大大的影响了档案工作的稳定性和系统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引入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以信息化技术代替人力,以系统来弥补人员变动中出现的真空。

二、教学档案信息化的目标

教学档案信息化的目标在于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即将教学档案管理置于数字化信息平台之上,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还可以调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以便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

三、推进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推进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高校管理良好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了能更好更快的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信息化的管理观念,健全管理制度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教学档案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长期的手工操作,磨灭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他们的思维变得守旧,有些时候不愿意新的事物出现在管理过程中,这是不可取,因为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才会提高管理水平,所以树立信息化的管理观念是首要条件。在此之上,将原有的管理制度去繁从简,整理出一套快捷的管理流程,在此流程之上健全管理制度,为研发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管理系统打下基础。

(二)根据实际需求情况,研发自有教学档案管理系统

为了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使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要从一线工作人员的需求出发,自主研发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角色权限设置:由于各级用户的职务和需求的不同,应将系统进行模块化设置,不同级别享有不同权限,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一般分为校领导、教务处管理员、各学院教学部管理员、教师等用户。

2.角色的基本功能

(1)校领导:具有查询统计的权限,为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教务处管理员:具有系统的全部权限,负责对教学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负责监督各学院、教学部教学档案收集,审查档案是否达标。

(3)各学院教学部管理员:负责在线收集、汇总本部门的教学档案,审查教师提交的档案是否达标,可查询统计本部门的档案信息。

(4)教师:负责提供所授课程的教学档案,并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档上传到系统。

3.教学档案在线借用: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可根据需求在线填写借用申请,由各级管理员进行审核,如可借阅,便将所需档案的电子文档检索出来发送到借用者的个人客户端。

4.教学档案借用分析:可根据月、学期、学年为单位进行统计,对各教学档案的借阅量进行分类统计,从结果中可以反映出借用人所关注的问题,学校可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方案。

通过以上功能基本解决了教学档案收集借阅难的问题,初步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无纸化,逐步建立起一套权责分明、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三)总结经验,升级系统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通过收集一线管理人员的所反映的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对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使该系统更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

三、结语

5.高校教学体系建设 篇五

关键词:教学能力;培训;咨询;服务

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日益受到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教学质量首要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称为教师教学能力,是指从事专门学科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教学工作的研究、综合和应用的能力。“百年树人,教师为本”。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实践者,承担着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其教学态度水平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针对持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教育部均采取了对应措施,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有组织地、系统地培训和提高。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一、国外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情况

密西根大学于1962年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国外最早成立的相应机构,也是目前最大的教师发展中心[1]。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纷纷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仅美国就有1000多个教师发展中心。我们把一些共性提取如下:

(一)机构定位

除京都大学的发展中心属高等教育研究院外,其他发展中心隶属于教务处(ProvostsOffice)[2],由教务长领导,但是,各中心又与教务处其他部门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教师咨询委员会在指导发展中心与学校其他部门、院系的联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心的职员数不等,从6人到24人,人数依据工作任务的多少而定,最多的为密西根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有24人。所有的中心定位皆以教师的发展为核心使命,都强调“中心工作人员与教师共同努力”,形成“重视教学、尊重和鼓励学生个体发展的”文化环境,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业成功”。目前,这种基于大学学习成果输出(LearningOutcomes),旨在提升“学”与“教”的教学发展中心(笔者特别注意到,密西根大学将“学”放在“教”的前面),以及由“学”与“教”形成共同体,该共同体覆盖全校的内部教学支持系统,已经成为“改善大学教学与学习的最普遍的方式”。[3]

(二)主要功能

发展中心的`名称均有不同,如“学习和教学研究中心”、“教学发展和教学设计中心”、“教学发展中心”、“牛津进修学院”、“教学支持与改革中心”或“教学研究及技术研究中心”、“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他们主要任务有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培训、咨询以及有关的高等教育评价、研究,具体有以下三类[4]:1.专业培训。学校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必须接受学校组织的、广泛的课程培训。这些课程包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内容涵盖如何备课、讲课节奏把握、教学语言表述、多媒体教学,以及教学反思、处理敏感或紧急问题等教师教学各个环节,而且均能够和具体的学科专业相对应,使得接受培训的老师学有所获。2.学术支持。教学研究与教学能力提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心一是通过项目支持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帮助教师获得教学研究项目、培育教学研究成果;二是搭建合适的交流平台,如搭建各类国际交流、校际交流、校企交流的平台,提供各类进修培训项目,同时,搭建校内交流平台,平台形式多种多样,有侧重某一主题的专题研讨会、教师座谈会、午餐会、教学沙龙、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研讨会等。3.个性化服务。中心接受教师个人教学的服务要求,如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相应的教育信息化课程培训,为有需要的教师组织相应的教学专家点评;基于发达的网络,中心备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与资料,方便教师方便快速查阅。由于京都大学的发展中心与高等教育研究院在一起,他们侧重于教师发展方面的研究,供其他部门决策参考。密西根大学还资助教师,为教师、学院的教学创新活动提供经费,以及开展教师对外联系与交流等工作,正是由于该中心提供服务种类多,且不断开拓新的项目,使得该中心享有良好声誉,吸引了许多密西根大学教师的注意和主动参与。

二、教育部教师发展示范中心情况介绍

在我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目前还处于试点起步阶段。,《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6号)提出[5]:引导高等学校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工作,重点提升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30个国家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启动建设,明确示范中心建设内容为: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以及承担区域内教师发展的相关任务。(一)30个中心简介1.机构设置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组织架构主要分两类:独立建制型和非独立建制型,见表1由副校长任中心主任,有专职工作人员。独立建制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具有两大优势:第一,直观体现出高校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重视程度;第二,便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但是这种独立的建制,容易形成“三不管地带”,自身很难掌握教师教学状况,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反映的,脱离教学管理的环节,教学的反馈机制难以实现,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方法革新很难落到实处,人浮于事,造成学校机构的臃肿。②非独立建制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一般挂靠教育研究院、教务处等,一般由这些机构的要负责人兼任中心主任。这种挂靠教育研究院、教务处优点在于:第一,信息来源于教学第一线,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把控;第二,有利于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第三,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革新。这种机制设置的弊端在于学校的资源调控乏力。在运行机制方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所以有的设在管理部门,有的设在教学研究部门,有的设在教学部门,原因在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一个教学学术服务型机构,一切以教师教学发展为主线。通过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形成联动机制。2.功能定位30个中心属性均为学术与教学服务机构,明确了中心基本职责、服务宗旨、建设目标、工作任务等。基本职责是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服务,其服务宗旨、建设目标、工作任务等,都围绕教育部《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107号)的要求而展开,内容大同小异,仅以不同方式进行表述。仅以吉林大学举例,吉林大学中心属性:由学校直接管理,是具有行政、研究和服务职能,以提升教师教学发展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机构;宗旨为:推广现代教育理念,营造先进教育文化,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服务区域教师发展。[6]30个中心依托各自高校的历史积淀、科研实力、人才优势等,建立了诸如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队伍,构建了一个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多学科专家与管理者相结合的专业化培训、咨询团队,汇聚了一批著名学者、教学名师、专业研究者,成为各中心的强大智库。30个中心的有关研究者,依靠其学校强大的学科背景,设立有关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开展科学研究。此外,部分高校直接与国外大学合作建设教学发展中心,如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合作建立了科学化的教师培训体系,又如,中国人民大学聘请“海外合作导师”对教师进行“一对一”教学指导,帮助本土教师培养国际化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学术科研能力。

三、湖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研究

就湖南省而言,高校专业教师达39192人(见湖南省质量报告)。但是,湖南省教师的整体数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学能力较弱。如,湖南省某5所新建本科院校40岁以下教师达70%-83.6%,青年教师中绝大多数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有相当高的学术造诣,但是,他们绝大多数未经过师范教育的培训,刚毕业就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实践。1.省属高校师资培训现状分析近年来,湖南省高校师资队伍数量质量得到了不断改进完善,但是,原来一些长期潜伏着的、易于被人忽视的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学专业化能力不足,开始显现并且将日益严重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湖南省各大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举措有:一是制定了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计划,强化岗前培训工作。二是实施教师国内名校进修计划和学术骨干出国培训计划,通过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帮助教师实现能力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三是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大部分高校建立了“传帮带”的机制,为青年教师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导师。青年教师需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四是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公开示范课、教学观摩和教师评奖活动。20各高校在认真开展校内初赛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参加了电路、宏观经济学、有机化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四个课程组的省级讲课比赛。部分高校还通过加大校级教改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力度,吸引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南大学还依靠国家级“教学团队”,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综合上述情况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湖南省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组织力量分散,有的工作属于人事处、有的属于教务处,有的属于工会,有的放在学院。二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举措较为传统,教师受益面不大。如,2011-,湖南省先后组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13门课程的课堂教学竞赛,参赛选手共755人,与13年湖南省高校教师39192人相比,占湖南省高校教师1.92%,无论是“传帮带”的机制,还是讲课比赛,都是在同一学科、专业、或课程内小范围开展,没有建立更为广泛的、文理交融的教师教学能力交流平台。三是对于不同教师,同一教师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一对一”咨询、帮助明显不足。当然,为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更有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省内少部分高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或类似机构,对原来分散在人事处、教务处等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努力形成抓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创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顺应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迅速发展的趋势,也是促进教师追求卓越教学,完善职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2.湖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建议为了真正做到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我省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湖南省应借鉴国内外一些高校的做法,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省示范中心”应具有如下四个特征:其一,它是一个专门化组织。教学发展是大学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学活动也具有某种专门的“标准”,教师需要经过严格持续的训练才能持续胜任。教学中心就是这样一种专门针对教学专业化的组织。其二,它是一个研究型组织。由于教学是一种学术,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大学教学必须针对出现的不同内外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否则中心的各种活动失去了坚实基础。其三,它是一个服务性组织。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专门化的人员以及研究都是为了给学校和教师提供支持以及服务。就此而言,它与大学中的各种行政和教辅组织并无本质区别。其四、它是一个管理组织。中心对教师和学生教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并且根据针对评价反馈,教学中心可以出台一些奖惩的措施,设立教学奖,优秀的教师和项目给予奖励,反之,对于连续评价结果不佳的教师则要针对性给予诊断和后续改进建议,甚至采取相应措施。3.湖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内容结合湖南省实情,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要以面向教学、面向教师、促进发展、开拓创新为工作原则,探索建立以项目为载体、服务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目的运行模式。建设内容如下:1.教师培训。面向学校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教学基础培训,任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改进教学策略与技巧、提高教学能力。2.教学咨询。面向学校全体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服务,解决广大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要。3.实践训练。学校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行业部门、厂矿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对教师进行社会实践训练;依托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优秀实习基地以及校内实验室等资源有计划的安排青年教师带岗培训。4.教学研究。有计划的指导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针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展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调查与研究,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研究。5.教学测评。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咨询和反馈,帮助任课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提供努力方向。6.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本校教学名师、教学能手,集成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开放共享机制,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施全方位服务;收集发布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专业的支持服务。

四、结语

美、英、日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教师发展中心的成功经验,教育部30个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建设,为地方高校成立该类中心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建设经验,地方高校只要因校制宜、扬长避短,完全有条件建设好具有各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教师个体的职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玛丽C怀特.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效益评估,北京大学教育评论,Vol.12,No.2,April,P13-23.

6.高校信息化建设之教学设备管理 篇六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学发展规模的扩大,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逐渐显示出了不足。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开展教学设备管理,实现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建设与发展,对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和高校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具有借鉴意义。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建设的合理性,完善教学规划与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设备管理的规范性,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中正在努力的方向。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加强教学设备管理的意义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是近10年来教育产业改革的重点与核心内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率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积极发展高校信息化教学建设,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加强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优势,为现代化教学提供支持,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对接,提高实践教学的发展可行性,开展网络化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合理发展,实施职业化教育实训l建设。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实践教育,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加强教学设备管理能力是未来高校教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帮助高校实现教育可持续化发展,提高资源共享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教学功能,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的价值,对于未来的教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化建设管理思路与途径分析

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途径要从实践教学工作与设备管理的具体实行途径中得到开展,要深入调查与分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思路的贯彻执行,保证实践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合理规划与应用,并且以实践教学设备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完成实践教学设备的查询与管理功能,建立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保障设备管理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运用,其主要发展途径与思路分别为:

第一,建立教学设备管理制度,帮助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和级别的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当前的教学管理内容与运行状况,及时判断教学实践发展方向,便于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第二,要在设备现场做好指挥管理工作,保障每一位人员对设备仪器的了解和掌握,对设备耗材的情况掌握与了解,节约耗材,提高效率,做好服务工作,提高现场服务人员的工作动力,节省劳动强度与成本,最优化路线的保障设备仪器的科学管理;第三,高校各教师要随时查询相关的设备使用情况,对设备功能与使用作用做出分析,一方面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掌握好设备的各项功能,另一方面在实践能力上做出科学管理,控制设备资源;第四,提高学生自我的业余时间对设备信息及教学信息的学习能力,方便教师带领学生更好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五,科学化的设备管理思路,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思路,不断创新思路,实现设备购置、规划、利用率的有效提高,不断检查其维护情况和设备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实践教学资源最大化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设备管理的功能模块

系统按实训种类设计:机械实习、电气实习、汽车实习等。对于不同种类的实习(如机械实习、电子实习或汽车实习等),根据对实践教学及设备管理的具体要求,结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系统功能分为如下五大模块:1.数据管理;2.基础信息;3.设备管理;4.设备实时查询预约管理;5.系统管理。

下面详细介绍各项功能:

第一,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中的数据管理主要是负责数据的导入和数据的导出,在这些过程中关键是要掌握好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设备刮泥教学中要按照设备管理教学计划和设备管理消耗实际情况做出明确的分析,按照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书,教学完成情况分析表和相关表格,并且还要制定其相关的备份文件。

第二,基础信息:基本信息管理,如实习的开出情况,功能和基本情况介绍。这一项是按专业功能的类型划分,例如机械实习中的专业基础信息分以下各模块:

第三,设备管理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建立设备运行状况的记录,对增加和删除的设备进行记录,对设备维护情况和信息进行记录,对设备的名称与价格进行备案和记录,对设备的类型、功能、专业学习的发展情况、设备的大小与尺寸、检修情况、配备的附件、用途及使用说明书、设备管理的合理性和改进建议都做出明确的记录。

第四,查询预约管理:专业类型划分、各实训室的功能查训,指导教师情况查询、学期实习计划(根据教学计划预先录入的实践教学安排)、任一时间设备的占用情况、通过查询以便于教学管理或实习训练网上预约等。

第五,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权限设置,系统初始化,系统维护等。以上功能模块是在以提高效率,充分利用教学设备为中心的原则下确定的四、设备管理的模拟系统设计

以信息化管理方式对设备进行管理,必须要尽可能完整的收集设备信息,通过设计和制作系统原型内容和系统的基础数据,建立一个设备管理的模拟数据库,实现设备的优化与管理,提高管理系统整体的功能性与价值,加快系统的细致构造和物理设计的人性化需求,帮助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的后台数据库,通过ASP和VB为主要开发程序,嵌入开发方法为主,实现校园的系统无缝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五、结语

7.浅论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建设 篇七

1 现行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在实践中科技评价体系构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与学科有关, 与科学家的素质有关, 与评价活动的目的等都息息相关。近年来,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 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科技评价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由于科技评价问题属性的多样性、评价目标的多重性以及内容的综合性, 单纯用一种评价模式涵盖科技评价的所有因素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应该有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如在科研基地评价体系构建中, 由于科技人才的专业性、科技过程的复杂性、科技创新产出的多样性等问题, 使得对科研基地投入与产出的量度难以全面而完整, 因而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形成一套国际认可、相对标准化、可普遍适用于科研基地绩效评价的测度体系。

(2) 科技评价指标重数量轻质量。目前的高校职称评定、科研评价及其激励机制, 通常是将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数及其获得项目经费数、论文发表数量作为衡量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 对所承担的项目完成质量以及成果应用情况往往被忽视。虽然也考虑了诸如论文级别、项目来源等区分成果质量的指标, 但总的来讲数量是硬指标、质量是软指标。这种简单追求数量, 而忽视质量在评价中的份量的评价准则其实是与科学研究的精神相悖的, 科研评价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恰当和合理地处理好量化评价和质量评价 (主观评价) 间的关系。量化评价比较直观和公平, 但往往会扼杀创新, 在某种程度上会助长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术风气, 不利于“十年磨一剑”产生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

(3) 科技评价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较差。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对于过程的重视偏少, 机动灵活性较差。科技人员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科研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 将科学研究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 对这种人进行评价, 只会打乱他们的研究计划, 挫伤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二是有潜力可挖、但具有较强惰性的和科研目的性的人, 对这种人进行评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他们的研究进展激励他们科研的积极性。目前, 对这些人员及项目的评价仍然采用了一刀切的方法。另外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 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应该作为重点评价的指标, 目前这类指标仅以获得专利数来进行表达, 对成果的产业化程度、获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评价, 很难设置指标, 数据采集也比较困难, 如果用定性指标进行描述, 则很难客观、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这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的评价导向, 往往导致科研人员特别是高校中的科研人员为科研而科研, 更多的关注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出版学术专著和发表学术论文, 申请政府各级科技奖励, 而对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关注不够, 其结果科研项目的可转化性和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导致了高校科研结构的失调。

(4) 强调对个人的评价, 对团队的评价有待提升。现行科技评价体系更加倾向于对于个人的评价, 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等大多认可第一负责人或第一作者, 这样的科研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强调的是个人的奋斗, 不利于科研人员的跨院系自由流动和科研合作创新, 不符合学校创新团队建设的需要, 更不利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不利于科技联合攻关、资源共享, 与国家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更是背道而驰。

2 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建议

2.1 建立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 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只有关注成果的原创性和研究者潜心研究与深入探索的独立精神, 才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科研评价体系, 营造追求真知、崇尚科学、激励创新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 进一步激发学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大师的出现创造学术土壤。合理的评价机制应放宽评价的时间, 适当延长评价周期, 改善科研时间限定所带来的压力, 规避急功近利的短期科研行为。例如:实施“代表作”制度, 鼓励出精品大作。将教师年度履职考核、教师职务聘期考核由原来的三年一个周期的延长为五年一个周期。逐步实施带薪学术休假制度, 主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教师可提出学术休假申请, 使承担重大项目的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投入科研, 保证重大研究成果的产出和质量。

2.2 实行分类指导, 建立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体系

不同类型的研究活动有着不同的研究规律, 因此科研评价的侧重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学科属性不同, 评价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产业化项目是三种主要的科技活动类型, 对于自由探索性的基础研究主要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 以保障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精神, 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注重研究的创新意义、科学价值。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 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对于应用研究的评价, 应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牵引为导向, 以技术原理、方法和共性、关键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水平, 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要素作为评价重点。对于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评价则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 以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

2.3 结合自身特色, 建立具备弹性的科技评价体系

结合学校自身特色, 以有利于科技创新积极性调动, 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为原则, 建立具备弹性的科技评价体系。在激励机制上采用政策引导, 经费扶持;在竞争机制上实行绩效考核, 动态管理, 优胜劣汰;在项目类型上强调纵向和横向均衡发展, 加强科技果转化。同时对于新兴、交叉学科, 试行科技评价特区。根据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创新人才和骨干教师的需求, 进一步加大资助和考核评价力度, 建立符合学校特点、市场需求、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评价体系。

2.4 建立鼓励协作创新, 有利于团队考核的评价体系

坚持“学科—平台—项目—团队—人才”建设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学科平台、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不断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组建优秀科研创新团队。针对重大科研项目在跨学科组织、经费管理、项目管理上的特点, 探索有利于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团队考核评价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团队, 作为紧迫的战略任务。重点在创新团队的聘用和管理, 建立以创新能力、科研质量、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

2.5 坚持科教结合协同创新, 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科教结合不仅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加强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基础的重大措施。“教学”与“科研”密切关系的建立符合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趋势, 是高等学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着力改善教学与科研相对分离的评价机制, 建立鼓励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同步跨越的评价体系, 促进科研工作更主动、更全面地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以一流的科研能力支撑一流的人才培养, 以一流的创新成果支撑教育质量提升。高校内部要协同校内资源, 与教学、人事等部门协同改革创新, 避免出现科技评价“两层皮”现象, 共同推进学校的科技评价体系完善。同时积极推动与校外资源的协同创新, 鼓励深度合作, 促进研究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刘作义, 陈晓田.科学研究评价的性质、作用、方法及程序[J].科研管理, 2002 (2) :33-40.

[2]雷朝滋.关于高等学校科研评价问题的几点认识[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5) :92-96.

[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 2012 (12) :79-82, 78.

[4]杜伟锦.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完善途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61-64.

[5]朱文辉.高校科研评价制度量化之得失[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 :388-390.

8.高校教学体系建设 篇八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育 课堂教学 质量评估体系

在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工作一直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质量则是整个教学成效的重要控制点,也是高校教师所关注的热点目标。高校的生源数量较多,并且各个专业的设置相对复杂,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素质,其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上要保证具有指导性、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与动态性,从而真正地实现高质量教学。高校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中,要积极地探索新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加强相关理论实践的研究与操作。

一、当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评价片面

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成长,并且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发展,突出学生主体性来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但是,现阶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以教学进度和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评价内容,对于学生的主观因素缺乏有效的评价,并且评价结果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对于教师本身来说,教学质量评价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缺乏对教师多项教学能力方面的考查,只关注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难以真正地体现教师的全面教学水平。

(二)评价单一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上,学生的评价意见占整个评价工作的较大一部分,但是其开展过程中,评价过程相对随意,并且相关评价还存在很大的局限,难以真实、全面地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难以达到教学评价的督促效果。

(三)反馈缺乏时效性

教学质量的评价需要有积极、快速的反馈,而当前教学质量评价中,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的信息反馈存在很多的问题,缺乏足够的时效性。教学质量评价其本身在高校开展教学工作中,容易受到忽视,并且其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奖励有着密切的管理,其人性化的评价理念难以得到推行,教师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其在评价的过程中相对被动,对于教学评价活动应对不积极,并且经常存在逃避与应付的行为,整体教学质量评价的反馈不够及时,教师缺乏足够的参与积极性与认同。

(四)评价方法不合理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上,要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并且有一定的调整空间。现阶段的教学质量评价相对固定,并且其指标不具有灵活性,难以对特色化的教学需求进行满足。这种僵化的评价方式,难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与考量,整体考核忽视对教师的个体性差异的关注。与此同时,当前的评价方式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没有进行区分,并且对于不同的专业类型和教学基础环境的评价上都缺乏足够的针对性,难以真实地对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反应。另外,当前的教学质量评价过分重视教学指标,采用量化的教学评价标准,评价缺乏过程化与动态化的特点,难以真实地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满足。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把握好质量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上,要本着指导性、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与动态性等多项原则。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且实现课堂教学规范化发展,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质量评估工作的开展,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给予教师教学方向上的指导。在教学评估过程中,要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并且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内容的教学上,要制定多层级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和延伸性。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需要保证其可行性与动态性,并且符合当前的基本教学需求,整体评价工作具有较强的跟踪能力,可以实现对学生多项素质的培养。

(二)完善评估体系的各项标准

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要对于当前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重新研究和定义,对于其中不合理和需要丰富的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评估标准的确立,要与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结合,并且融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内容的评定,并且从教学的目标制定、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以及质量反馈等多方面制定不同的评价流程,真正客观、公平、公正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体现。

(三)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整体性

教学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评价的主要参与者是同行的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管理者,也包括教师自身。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上,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保证评价工作的整体和全面,避免单一角度的评价所带来的不客观问题。同行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间接参与群体,其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学设计以及各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等角度,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直接受众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感受最深,并且结合自身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可以给予教师全面、准确的评价,并且从认知的角度上来提出相应的不足。学校管理者则从教学活动的大方向调整以及教学目标的落实方面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主要从全局的角度来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另外,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自身各项教学工作中的不足进行积极的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积极地进行自我反馈,进而体现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所应该具有的实践性和自我提升特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开展教学工作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关键的,而打造一个科学、有效、符合实际需求的质量评估体系,是对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进行质量评估体系建设上,要提高评价工作的系统性、动态性与长期性,并且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关注课堂教学,将教书育人的理念进行深入的落实,提高高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天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绩效评价与指标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

[2]李洪伟,韩沚清,李长熙.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1(18).

[3]岳清源.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J].才智,2014(29).

9.高校教学体系建设 篇九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源自国家创新体系。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这为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力军,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整合程度不高,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着重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即建设好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一、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

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是高校优势的体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建设要克服现有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打破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团队,探索建立一批多学科集成基地的有效机制。

1.凝炼学科方向

选择、调整、凝炼学科方向,凝炼出重大科学问题和目标,是创新平台的生命线,是产生重大、可集成成果的保障。高校要彻底改变当前学科建设中“一片高原、没有高峰”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状况。在选择学科方向时要考虑三个方面:一要抓制高点,从战略和优势领域人手争得发展先机,准确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二要通过抓重点,发挥重点学科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体现可能性。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发展趋势,选准自己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一旦选准,就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对于这些领域,学校应积极申请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等,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分流调整人员,强化对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学科的支持,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且是本校优势的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使重点研究方向与重要研究领域上新台阶。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经费上,给重点建设的学科增加3%~5%的经费,其他学科则减少3%~5%的经费。三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要切实发挥重点学科尤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以一个或几个重点学科为核心,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领域中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增加学科建设的活力。

2.培育“学术大师+团队”的科技创新队伍

拔尖人才及其领衔的创新团队是创新平台的灵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依靠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更不是科技人员单枪匹马独立工作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科技人员组成团体进行协作攻关。据统计,从19到197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86人中,有185人的研究成果是合作完成而取得的,占总人数的64.7%。

(1)遴选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在创新团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帅才更难求。一个将才,一个帅才,往往决定了一个集体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对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应以学术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为第一评价指标,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必须遵循科学性和创新性原则。学科带头人首先必须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有前沿的研究成果,是本学科领域中非常有造诣的学术权威,能以学术服人;其次,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学术组织和领导能力,能知人善任,充分调动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能组织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重大课题,推动学科向前发展;第三,要有深邃的学术眼光,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能准确地判断和确定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除此以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学术道德,高尚的人品以及深广的学术气度,能推进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术流派的发展。

(2)打造优秀创新团队。首先,要消除“近亲繁殖”现象,重视创新团队的学缘结构。“近亲繁殖”容易导致狭隘的学术派系,影响知识创新和育人质量。因此,外国高校一般不在本校毕业生中选留教师。例如,哈佛、耶鲁和斯坦福等著名大学,即使教师队伍中有本校毕业生,也是他们毕业后先到其它大学任教几年,等他们在学术上有了一定名望,掌握了不同学术研究方法和教学风格时,再高薪聘任回来。我国高校在人才引进上,可借鉴国外大学的做法,实行公开的教师聘任制度,严格限定本校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的最高比例。只有这样,“近亲繁殖”的现象才能得到控制,才能选聘到不同学派的最优秀的人才。

其次,要从政策和制度上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促进创新团队的成长。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严重制约着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合高校高层次人才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团队整体效益和成果的考核办法,使评价工作与科技创新的规律相适应。在评价过程中,既要考核结果,也要强调考核过程;既要重视当前的产出,也要重视潜在的创新能力。学术评价体系应该强化对学术原创力的尊重,把创新而不是把发表论文或者出版专著的数量作为衡量学术研究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尺。对优秀拔尖人才应适当延长评价周期,简化评价环节,为他们营造自由宽松、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对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和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的研究,如果失败,应当给予宽容。一旦成功,应当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压力,消除浮躁和短期行为,使他们潜心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为克服片面追求论文发表数量带来的弊端,近年来北京大学一直致力于推行表作制度,这对全国高校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3.构筑创新基地

创新基地是人才成长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强化创新基地建设,首先要提高硬件环境的现代化水平。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能否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流的研究手段,光靠小米加步枪不可能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高校必须改善技术装备,建设一流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包括一流的仪器、设备、制剂、信息、工作空间以及工作氛围,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要整合现有的研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网络研究中心,创造更为优化的科研环境;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建一批研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网络研究中心,为优秀拔尖人才提供“用武之地”。

高校创新基地建设中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加强软件环境建设,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型运行机制。应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培养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领域以及突出中国特色的新兴领域进行规划布局,通过竞争或评估,择优支持一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创新基地,设立运行和开放基金,真正实现高水平创新基地的开放、流动和竞争,实行面向国内外招聘研究人员的制度和访问学者制度,不断吸纳高水平研究人员和客座研究人员,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在部分世界科学前沿和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领域取得突破,使其成为国家创新工作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二、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建设

这类平台属于应用研究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平台,主要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国高校科技工作的老大难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为此,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建设若干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持续创新能力,能广泛吸纳高校最新科研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经营管理人才的高校国家技术中心。

1.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合

高等学校实现开发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与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和直接的联合,形成将研究成果顺利转让社会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机制。高等学校通过成果转让,向社会有关部门提供知识和人力上的支持,社会有关部门特别是企业可以向高等学校提供所需要的科研经费,使双方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近年来,高校和企业经过探索,已形成多种产学合作模式,例如高校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开展项目合作、在高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高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等。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继续扩大与企业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渠道,把学校的人才、技术、智力要素与企业的资金、设备要素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在合作过程中,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均应鼓励人员流动和信息交流,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要经常向企业流动并兼职,企业界技术人员应到高校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这既有利于双方互相学习和信息沟通,又可以帮助高校了解企业所需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选题方向,减少高校科研资源的浪费,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2.鼓励高等学校创办高新科技产业

如果说高校通过与社会联合实现开发创新还是间接性的,需要有一个双方磨合的过程,那么,高等学校直接利用自身的科技成果创办高新科技产业,则是实现直接开放性创新的重要途径。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学校创办科技型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科技园就是高校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模式。大学创办科技园区,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与发展空间,它既是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又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我国的高校一方面必须依靠知识创新或科技优势创办高新科技产业;另一方面,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建设高等学校的科技园区和各类科技产业,提高经济效益与开发创新的能力。

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

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必须围绕国家、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设一批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1.不断增强实践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社会科学只有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研究方法和学风上力戒“形而上学”、“闭门造车”、“书斋里面做学问,安乐椅上搞研究”的传统陋习,而应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人群众,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国家社科创新基地的建设,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课题的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应用于党和政府决策,应用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研究和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2.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学科的划分与实践中的多学科综合运用割裂开来,甚至形成了一些很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科学类型的划分上,人们一般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这只是一种认识论上的划分。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单一地由某个学科、某种知识在起作用的。可以说,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综合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我们应积极推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孕育和催生新的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形成一批能够解决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国家级和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基地。

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10.高校教学体系建设 篇十

篮球运动是全美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美国作为篮球运动的发明国,其篮球运动的发展有一个非常优良的上升体系,不论是普通大众还是具有专业水准能走竞技篮球之路的潜在运动员都可以获得较好的发展,特别是大学招生非常看重学生的文化课基础,主要就是为了保障其后续的篮球专业理论知识和篮球文化精神的学习与理解而设的条件,其整个教学体系乃至全社会都充满了良好的篮球文化氛围,整个社会大众对篮球运动往往有着更为恰切的认识。从大量的对NBA球员所做的采访资料中可以看出,即使全美明星球员对篮球比赛都充满了敬畏,对对手球员充满了敬佩,对篮球职业生涯所带来的荣耀充满了自豪和感激,因此他们更容易打好球,打出成绩。我国高校也应该重视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篮球主管部门及练球相关教育者加深对篮球文化重要价值的认识并能够主动发掘,将高校篮球教学推向纵深化、立体化发展的路径。教练员或教师的篮球教学目的在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战术的同时还要放在如何培养、激励运动员或学生主动获取篮球相关文化知识并在篮球运动锻炼过程中习得篮球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怀。

2.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篮球人文精神,加深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教学的开展

从个体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篮球运动在队员相互之间的配合下完成攻守动作投篮得分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正确理解篮球内在的精神,懂得配合与协调,才可能使得个体拥有更加健全的心智并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理解平等、合作、竞争的含义,并推崇、遵从规则和运动精神。在高校校园中建立篮球文化氛围则学生群体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校园篮球文化氛围的建设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篮球人文精神,加深对篮球运动的理解。教学是一个交互式探究活动,面向的是师生双方,学生能够对篮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对于老师来说无疑事半功倍,在一个篮球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下,学生对篮球知识的理解将变得更为容易,将更加有助于教学活动或篮球竞赛的开展。

3.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建设具体办法探究

3.1厘清篮球运动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重视篮球文化校本课程建设

我国高校目前所进行的篮球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针对竞技篮球而言的,其发展层次仍处于较低状态,且竞技篮球在高校几乎处于独立的状态,学生参与度过低,由此所开展的篮球活动基本不属于篮球圈子。要想发展我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则相关主管部门首先要厘清篮球运动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重视篮球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可将竞技篮球与篮球外围相关活动或队伍建设纳入到篮球文化氛围建设的范畴,如篮球啦啦队的组建与培养、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现场DJ及专业篮球主持人的培养等,可通过定期组织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与普通篮球爱好者一定形式的篮球互动活动来切磋球技;加强球队队员的文化水平的培训或球队主场文化建设等等相关文化活动。笔者希望通过探索更多形式的接入方式让篮球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走进广大学子的内心并内化为一种精神动力。

3.2加强教师对篮球人文精神的认识,积极在运动中引导学生自觉培养篮球精神

菲尔杰克逊针对篮球的境界,提出“篮球是一种讲求速度的运动,发挥到极致,所有球员的思维和行动必须合二为一。”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不容易,队员彼此之间学除了具有极深的信赖感,还要有能预知队友在何种情况下做何反应的直觉。这就回归到了大学教育的宗旨———合作、探究、团结、竞争、创新。只有建立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让学生摒弃功利性的篮球教学目的,回归篮球本质才能让学生真正静下新心来领会篮球运动所蕴含的广大的人文精神内涵。因此,校园篮球文化氛围的创设必须加强教师对篮球人文精神的认识,积极在运动中引导学生自觉培养篮球精神,在日常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建立起亲密感与默契。这种人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对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生活是十分有用的,是青年人顺利融入社会的重要能力。

4.结论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性对抗性的活动,其对运动参与者的价值远远不在于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篮球运动技能的养成,更在于贯穿于整个篮球运动中的团体间良好的配合力,发展队员间的理解与信任,激发个体对比赛结果的坚持和追求以及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逼迫参与者展示出超常的个人智慧和能力。只有真正注意到了篮球运动的人文价值,并积极发展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才能真正推动我国高校篮球教学向纵深化、立体化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实际效果及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我国高校当前的篮球教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篮球教学更注重篮球运动技能的教授,较少涉及篮球人文精神及其人文价值;二是,篮球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意识普遍缺乏,亟需良好的校园篮球氛围的建设。笔者通过中美篮球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对比,通过大量的对比资料显示,篮球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对推动高校篮球教学是有积极影响意义的。我认为,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高校篮球教学效果的影响可以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篮球相关教育者篮球文化的发掘,将高校篮球教学推向纵深化、立体化发展;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篮球人文精神,加深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教学的开展。最后,我大胆地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建设具体办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提出指导思想比提出具体办法更为迫切,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氛围的建设最为紧要的是要厘清篮球运动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重视篮球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加强教师对篮球人文精神的认识,积极在运动中引导学生自觉培养篮球精神。只有加强探索回归篮球运动的本质才能突破竞技体育和功利性教学的模式,最终获得突破。

参考文献:

[1]张葳.从中美篮球校园文化差异看高校篮球文化建设[J].湖北体育科技,2011(3).

[2]霍连娟.中美高校篮球文化比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3]刘万武.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

[4]金赛英.论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

11.高校教学体系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学校咨询;比较分析

一、前言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咨询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由职业指导开始,逐步发展成今日涵盖促进学生学业发展、职业发展、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等各方面内容的完整而独立的专业体系。与之对比,中国高校的学校咨询工作虽起步较晚,也走过一段弯路,但在发展模式上与美国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多年来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具备了独立的风格与特点。通过对比研究两国高校学校咨询工作的工作理念、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工作队伍等的异同之处,能够为当今中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咨询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对学生发展的共同关注

美国学校综合咨询项目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反映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三个方面:学业发展、个性和社会发展、职业发展。每个方面都根据学生的现实和未来需求做了相近的规定和解释,同时,在整个综合咨询体系构建中,还有相应的指导课程、个人计划、反馈评价和系统支持机制来保证学校咨询项目的有机性和完整性。

同样,我国的高等学校也非常关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就业、心理等发展需求,学生指导与咨询的机构也从宣传部到学工部,甚至设立了学工部领导下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等学生指导的专门机构,为保障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尽管美国学生指导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途径不一,但两者都以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成为不同价值体系下的各国高等教育关注的共同时代主题。

三、美国模式的核心及可借鉴学习的内容

1、美国学校咨询规划的综合架构

美国学校咨询主要提供四个方面的服务:咨询、顾问、协调、评价。其中,咨询主要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两种形式。个别咨询主要是帮助学生处理个人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团体咨询主要用来处理预防性、发展型的问题;顾问主要是提供信息和教导服务,咨询师既是信息源,又是问题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协调服务主要体现在组织测验和转介上,学校咨询师担当了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络人;评价服务涉及的范围包括学生评估和环境评估等。这四部分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学校咨询规划的综合架构。

2、美国学校咨询的模式

美国学校咨询有多种模式。常见的三种主要模式有均衡模式、学校——社区模式、ASCA国家模式。均衡模式侧重于预防和干预,既要预防校园问题的产生,又要干预那些限于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社区模式主要是帮助学校咨询师引入社区力量,解决一些学校外部障碍问题;ASCA国家模式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提出主动的干预计划,目标是学校咨询师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直接服务。三种模式的灵活运用,使更多的人和团体加入到学校咨询的工作中来,为帮助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升学校生活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中国模式的特点及发展瓶颈

与美国个性化的学校咨询服务相比,中国高校咨询更为注重学生的宏观发展。将学生发展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统一了起来。这种侧重往往会导致对学生具体发展需求的忽视,从而使中国高校咨询体系内教育管理的比重远超于服务的比重,解决共性问题的比重远超于解决个性问题的比重。

同时,中国高校咨询工作机制高度统一,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工处、辅导员、班主任等环节具体实施,学生在学习、就业、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问题都分散在这种高度统一的工作机制中。这种模式有效推进了学校咨询服务的快速发展,但却降低了学校咨询的专业化水平。

综合对中美高校学校咨询模式的探索,也给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方向。包括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掘学生的现实问题,力求做到解决共性发展型问题和个性现实性问题的平衡,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探索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咨询模式,讓家长和社区能够参与学校的事务,并对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影响,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共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虽然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但是,从社会自身发展规律来看却有相似之处。历经近百年来发展演变的美国学校咨询体系已日趋成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为我们发展学校咨询体系提供很好的借鉴和重要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教育模式的差异,我们要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社会,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学校咨询模式,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相结合。(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院级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校咨询体系构建探索与保障机制研究》部分成果,课题编号:12JY048

参考文献

[1]柯晓扬.美国学校咨询标准及其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09.12A.

[2]郭俞宏、薛海平.美国学校咨询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9.09.

[3]耿健.发展学校咨询项目促进学生全面成长_浅谈美国学校教育中的综合咨询服务[J].基础教育参考,2005.04.

上一篇:初中音乐《青春舞曲》教案下一篇:初中开学第二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