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精选9篇)
1.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篇一
水利局2010政府信息公开报告
2010年,市水利局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工作要求,对应公开的信息,采取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主动公开,做到利于群众知情、便于群众办事。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公开相结合,实行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现将2010年我局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
(一)明确责任,严格健全建立组织机制
为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实施,一是成立市水利局政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局办公室具体开展政务公开日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黄梅芳,成员为机关各科室、单位负责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遇到的问题。二是完善信息发布审核流程。先后拟制《市水利局门户网站栏目设置、功能和责任分工》和《市水利局网站信息发布审核流程》,促进了我局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运行。四是坚持对门户网站上获取的意见、建议进行及时回馈。安排专人对相关信息每日定时浏览,对需要回复的意见、建议按照流程及时上报并认真回复。处理市政府门户网站“网上民声”信息 19条。
(二)创新形式,多种渠道发布政府信息
近年来,市水利局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公开。一是加强与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政务之窗等方式公开政府信息。二是通过我局网站“东营水利网”公开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各类政府信息。充分发挥“东营水利网”公开政府信息的第一平台作用,结合我局电子政务系统工程建设,利用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充分发挥我局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确定我局在市行政许可服务大厅窗口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受理与查阅场所,通过设立公共查阅台、资料索取窗口、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设施,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局在行政许可服务大厅的功能,以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完整地获取属于依申请公开范围的各类政府信息。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对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主动公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为:地方性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经批准实施的全市水利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水行政许可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市水利局机构职能设置情况,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水政监察支队监督电话、电子信箱;以及按照规定应公开的其他信息。2010年,市水利局网站对外公开21个栏目,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0多条。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对申请公开的信息,依程序公开
对企业、职工、社会公众和其他组织需要我局提供主动公开信息以外的政府信息,依程序公开,提供《市水利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根据申请要求依程序给予答复。今年,市水利局尚未收到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信息。但是,对企业、职工任何形式的提问或反馈意见,我们都认真答复。主要形式为:“网上民声”、“水政监察支队长信箱”答复企业、职工、社会公众相关建议。
(二)不能公开的内容杜绝公开,禁止上网
主要内容有: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和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影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信息,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其他信息。市水利局研究制订了《市水利局信息上网实施办法(暂行)》,通过完善审核信息发布程序,避免了不能公开的信息的非法发布和公开。
四、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情况
近年来,我局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门户网站上也建立了政务公开专栏,定期对政务信息进行公开,使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政务信息公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化,部分政务公开的内容同群众要求不相适应,没有紧紧扣住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这条主线,使形式大于内容。为加快推进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促使我局政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机关运作更加高效规范,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政务信息公开的意见和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组织机构,建立工作议事制度,提高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
识,确保政务公开的内容真实、及时,贴近群众,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权利,以政府信息公开促进和保障我市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2.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篇二
1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
1.1 国外信息资源共享
国外信息共享机制体制方面的2个典型代表是美国和欧盟[1]。
美国是世界上数据拥有量最多的国家,美国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数据库总量一直占全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美国在信息的共享、收费、版权保护方面进行了较为协调和系统的处理。总体上是“完全和公开”的共享,同时保护版权,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欧盟数据共享和服务实践有2个特点:(1)对数据库知识产权的特殊保护;(2)对数据服务允许“成本回收”,以“有偿”为原则,以“无偿”为例外。
总体上,信息共享主要包括以美国为代表的无偿共享,以欧盟为代表的收费政策,其他多数国家以不同比例、采用不同程度进行收费。
1.2 国内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各政府部门大都建成了本部门基本的数据库,但标准的、大规模的公用数据库建设还不完善,大部分数据库没有进入市场流通并实现增值,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部门所有的矛盾十分突出。
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信息共享方面的法律主要是200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信息应该公开。但该政策未从信息投资的角度,对政府投资产生的信息共享方式进行约定。在国内,有很多信息虽然由国家投资,但并不是由行政机关收集,而是由一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进行生产。
国内信息共享影响较大的包括气象、测绘等部门。
(1)气象信息的共享。基本气象资料供公众无偿下载,从事气象工作的机构、事业单位开展的公益服务、非盈利性科研和教育机构从事的非商业性活动所需的气象资料免费提供。
(2)测绘信息的共享。继无偿提供1‥2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之后,又向部分有需求的部门提供了全国东中部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3)其它信息的共享。国土、环保、林业、海洋、农业等信息主要采用分级分类的原则,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公益性信息开放、商业信息收费的原则。总体上,公开的信息粒度较大、种类较少,无法支撑深入应用和分析。
2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
水利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利信息资源、水利业务应用、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等。
2.1 基础设施
2.1.1 建设现状
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2]。
(1)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体系。至2008年底,全国水利部门已建成的各类信息自动采集点达到63 324个以上,已建成的各类水利工程监控系统的视频监控点达到2 645个。
(2)水利通信。初步形成了一个由水利部卫星通信主站及网络管理中心、582个卫星小站组成的水利卫星通信网络。
(3)水利信息网络。水利政务外网覆盖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政务内网覆盖水利部机关、7个流域机构,部分省实现了县级以上全覆盖,并不断扩展。
(4)信息存贮与服务体系。到2008年底,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已配备的各类存贮设备形成了215 317.6 GB的在线存贮能力,数据库存贮的总数据量超过37 119.222 GB。
(5)视频会议系统。截至2008年底,23家省级以上水利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对下一级单位的全覆盖。水利部机关与下属的48个异地直属单位中的39个实现了视频会议系统互联。
2.1.2 共享现状
(1)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体系共享。水文站网共享正逐步开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二期建设中,超过200个监测站利用现有水文站网。水务部门的水源地特别是地表水水源地监测也主要依托于水文部门的水文站。
(2)水利通信共享。目前,水利卫星通信系统拥有27.2 MHz卫星转发器资源,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成本大幅下降。
(3)水利信息网络共享。水利信息网络已成为水利信息传输的主要通道,水利信息网络骨干网带宽2 MB,免费提供给通达的水利单位使用,可传输不涉密信息。
(4)信息存贮与服务体系共享。各级水利部门基础性的信息及防汛所需信息集中存贮,其余大部分信息分散存贮在各业务单位。
(5)视频会议共享。2008年视频会议系统,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共组织召开视频会议334次,累计92 717人次参加会议,效益显著。
2.1.3 共享服务模式
基础设施共享主要采取以下模式:
(1)信息采集服务。首先是共用现有站网采集的信息,其次是增加监测项目,优化监测制度,若还不满足要求,在现有站网基础上增加监测点。
(2)网络传输服务。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传输服务,水利系统各单位不应再建设各自的纵向网络,水利信息网络未通达地区,可利用其他网络资源。
(3)通信服务。现有通信信道带宽较大,卫星转发器等资源免费使用,应充分利用。
(4)视频会议服务。应尽可能地使用视频会议系统召开异地视频会议,提高效率,节约办公经费。
(5)主机托管等服务。提供带有备份的电源及放置主机的机房和网络环境,或提供主机等。
(6)加速服务。通过建立镜像、负载均衡等技术手段,加速处理速度。
(7)安全服务。安全服务包括安全评估、入侵检测、漏洞修补、管理防火墙和VPN等。
(8)存贮服务。存贮服务主要集中在数据备份上,也可以提供应用数据的实时存贮。
(9)监控服务。监控服务包括对网络资源的监控和对主机资源的监控。
2.2 信息资源
2.2.1 建设现状
地理空间信息方面,水利部集中组织开发了1‥250 000水利基础电子地图;水资源方面,结合全国水资源规划工作,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已入库;水土保持方面,建设了以县为单位的1‥100 000水土流失空间数据库;农村水利方面,积累了大型灌区分布、基本情况、工程改造情况等信息;农村水能水电方面,掌握了全国农村水能资源分布情况;水利行政资源管理方面,初步建设了标准、法规、专家、文献等数据库。
2.2.2 共享现状
部信息办主持开发的1‥250 000水利电子地图数据免费分发到7个流域机构、32个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需要的直属单位。
目前,实时水雨情、地表水水质评价、北方地区地下水动态等数据已经在水利部网站实时公开发布。水利部每年公开发布水资源公报、河流泥沙公报、水资源质量年报、水旱灾害公报、水土保持公报等信息。同时,6个流域、30个省级水文部门已初步建设了水文数据库,提供水文整编资料有偿服务。
2.2.3 共享服务模式
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主要包括以下3项主要内容:
(1)信息资源提供服务。包括网页浏览、在线下载和数据集加工等。
(2)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基于元数据库和目录系统提供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3)信息发布服务。通过网站定期公布数据资源动态和各种产品通告,为用户主动及时提供最新信息。
2.3 业务应用
2.3.1 建设现状
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是水利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水利业务应用开发逐步深入,水利部明确了近期水利信息化8大重点工程,目前这些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部分系统功能已投入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2.3.2 共享现状
业务应用共享较好的主要是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和水利电子政务系统。
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中,一方面是应用支撑平台集中在水利部统一开发,下发各流域和地方部署;另一方面,将业务逻辑的公共和可复用部分抽取出来,封装为共享基础软件。
水利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水利电子政务公用平台,在水利部和7个流域机构实现了集中开发、分别定制。
2.3.3 共享服务模式
业务应用共享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2种:
(1)统一应用支撑平台。通过应用支撑平台,可以快速创建、组装、部署、管理动态的和健壮的应用逻辑。
(2)共建公用基础软件。将业务逻辑的公共和可复用部分从业务应用系统中抽取出来封装为可共享的软件资源服务集合。
2.4 保障环境
2.4.1 建设现状
近几年水利信息化建设有以下特点:(1)投入持续增加;(2)安全系统建设初具规模;(3)人才队伍不断壮大;(4)运维管理逐渐规范。
2.4.2 共享现状
保障环境共享主要体现在队伍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根据2007年的调查情况,40个省级以上水利部门中,6个由多个管理部门共同管理,1个没有管理部门。参加统计的1 325个区县级以上水利单位中,681个无明确的管理部门。可见,统一的管理维护还较薄弱,特别是在省级以下水利部门[3]。
2.4.3 共享服务模式
保障环境主要是要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要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和建设机构,以及专门的运行维护队伍。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
(1)统一规划。应对水利信息化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并严格规划的效力和作用。
(2)统一标准。应形成标准体系,信息分类、编码、元数据、访问接口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标准应全国统一。
(3)统一管理。应落实专门的水利信息化管理部门,落实责任、人员和经费。优先安排有利于整合共享的项目,优先保证整合共享服务处理较好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
(4)统一维护。各级水利部门要重视水利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整合人力资源,提高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
3 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目标单一。许多系统为解决特定研究或业务应用而建,大多数数据库与具体业务处理紧密绑定,与具体单位、部门绑定,服务目标单一。
(2)资源割据。这些系统大多分散建设在各个地区和不同业务部门,形成以地域、专业、部门、系统等为边界的孤岛,形成了资源割据的局面。
(3)共享困难。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难以向外界用户提供服务,加上系统规范性差,形成了共享困难的技术鸿沟。
(4)效能低下。这些孤立的系统只能在有限范围和时段内由少数人员使用,系统很难随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影响了系统效益的持续发挥。
(5)重复建设。各系统独自建设,造成不必要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以上问题导致水利信息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制约了水利信息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3.2 对策与建议
(1)建立高效的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工作协调机制。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是一项影响面广、牵涉多方利益的工作,必须按照精心部署、统一领导的原则稳步实施。
(2)建立健全促进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管理办法。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办法和激励政策。
(3)编制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标准与规范。编制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目录、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等。
(4)加强水利信息化专业队伍的建设。将从事信息化技术工作相对分散的人员逐步整合,形成集中的水利信息化人力资源优势。
(5)以项目为依托逐步建设和完善共享机制体制。当前最急迫的是开展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水利数据中心,提供及时、完整、可靠的水利数据,并为新一代水利业务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整合与共享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2015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报告 篇三
全球信息经济发展态势
跨界、融合、创新、转型成为信息时代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全球信息经济正处于重塑发展理念、调整战略布局、重构竞争规则的新阶段。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信息经济增速高于GDP增速的特征没有改变。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主要国家融合型信息经济对整体信息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主要国家基础型信息经济的整体规模增长明显趋缓,占GDP的比重显著低于历史峰值水平。一批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迅速崛起,基础型信息经济结构软化已成全球趋势。主要国家信息资本存量增长态势良好,中国信息资本存量增速尤为突出,但信息基本效率没有明显改善,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我国信息经济基本特征
我国信息经济总量与增速呈现“双高”态势。2014年,中国信息经济延续了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势头,2008—2014年期间增速由10.93%提高到了14.32%,总体规模已达到2.73万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首次超过日本和英国的信息经济规模之和。
我国信息经济占GDP比重持续增长,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信息经济增长逆势而上,信息经济占GDP比重不断攀升,于2014年首次超过GDP的四分之一。2014年中国信息经济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8.35%,逐渐接近甚至超越了部分发达国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信息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国信息经济内部结构演进呈现阶段性发展特征,融合型信息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1996—2014年期间,我国信息经济内部结构演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96—2000年期间,基础型信息经济占比逐步上升,信息经济增长的动力以基础型信息经济为主;2001—2007年期间,基础型信息经济和融合型信息经济的占比基本维持不变,二者对信息经济增长的贡献相近;2008—2014年期间,融合型信息经济占比逐步上升,融合型信息经济对信息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上升,2014年贡献高达92.30%,信息经济增长的动力以融合型信息经济为主。
基础型、融合型、新生型信息经济发展呈现不同态势。2014年,基础型信息经济增速创历年最低,软件业和互联网行业的逆势崛起,推动基础型信息经济呈现软化发展态势。各传统产业中信息经济占比不断攀升,融合型信息经济极大促进了传统产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优化改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生型、福利型信息经济蓬勃发展,依托互联网的“双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源动力。
全国各省信息经济规模情况:各省信息经济规模呈自东向西逐级递减趋势,按规模大小可分为四个梯队,2008—2014年间各省信息经济规模所属梯队没有发生变化,短期间各省也较难实现梯队间的跨越。
全国各省信息经济增速情况:2014年,全国各省信息经济增速整体呈现“枣核型”结构,绝大多数省份信息经济增速都集中在10%—25%之间,安徽、贵州、重庆信息经济增速在25%以上,吉林成为信息经济增速唯一低于10%的省份。
全国各省信息经济GDP占比情况:2014年,全国各省信息经济GDP占比整体呈现“枣核型”结构,除部分东部沿海省份与西北省份,其余大量的省份信息经济GDP占比均在20%—30%之间。各省信息经济GDP占比排名在18年间发生颠覆性转变,上海、广东等东部省份由全国靠后位置攀升至全国前列。
全国各省基础型信息经济规模情况:2008—2014年间,全国约一半的省份基础型信息经济实现大发展。基础型信息经济规模集中度较高,仅江苏省和广东省的规模总和就占全国总和的37.02%。
全国各省融合型信息经济规模情况:全国融合型信息经济规模地域分布呈现明显差异,但各省在2008—201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绝对量与相对量看,广东省均为提升幅度最大的省份(增加12859.3亿元,4.92倍)。
全国各省新生型信息经济发展情况:2014年,全国各省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金字塔型”分布特征,北京、上海、浙江三省市的电子商务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大部分省份电子商务指数在15以下。
信息经济影响力模型:根据信息经济规模与GDP规模全国排名的差异,各省信息经济的影响力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同步发展型、信息经济超前型、信息经济迟缓型。东部地区的信息经济影响力优势显著。
信息经济成熟度模型:按照信息经济规模与增速两个因素分别与全国各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各省信息经济成熟度情况可分为四大类型——引领型、成熟型、潜力型、成长型。东部沿海省份呈现信息经济规模、增速、占比“三高”的态势;中西部欠发达省份信息经济发展迅猛;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山西、河北、内蒙古等能源与原材料大省信息经济亟待发展。
信息经济结构特征模型:根据基础型信息经济与融合型信息经济在全国的排名,各省份信息经济内部结构特征可分为三类——信息经济均衡发展型、基础信息经济先导型、融合信息经济先导型。
新生型信息经济均衡发展模型:按照电子商务指数与人均GDP两个因素分别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各省新生型信息经济发展情况可分为四大类型——均衡领先型、繁荣型、追赶型、均衡滞后型。新生型信息经济的集聚特性更加明显,且发展水平与本省经济整体水平息息相关。
我国信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信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是指驱动其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信息经济内部产品、服务、技术从研发到扩散、应用、生产等整个过程,即传导机制,以及驱动信息经济发展的制度性、技术性、要素性因素量化分析,即动因分析。结合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诸多特征,报告对我国信息经济发展传导机制及动因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力求从全新角度审视我国信息经济发展路径、驱动力量、发展方向和演进规律,继续推动信息经济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根据理论及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全国信息经济发展情况可划分为三类地区。可以概括为创新要素驱动型地区、综合要素驱动型地区、投入要素驱动型地区。
信息经济创新驱动与投入驱动阵营区分显著。创新要素驱动型区域,如北京,已经进入以创新为主要驱动要素的增长阶段;综合要素驱动型区域,如天津,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对信息经济的贡献基本持平,处于创新要素驱动与投入要素驱动交织并进阶段;投资要素驱动型区域,如青海,仍处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增长阶段。
综合要素驱动型区域信息经济正由投入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过渡。综合要素驱动型地区处于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发展模式由投入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过渡的阶段,部分地区呈现出信息基础设施由低类向中类转化,资源社会消耗由高类向中类转化的特征。
信息经济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附随扩散。以信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经济范式正在不断加速形成。区别于其他技术进步,信息经济技术进步更多表现为附随扩散的模式,即为通过偏性技术进步的方式作用于其他产业。
完备的“经济生态圈”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信息经济整体产业链而言,每个环节,包括研发、实验、生产、流通、销售、消费、反馈,都更加密切依附于其他环节,经济生态圈的形成与发展将成为信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
区域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根据传导机制及动因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按照信息经济驱动要素的差异,我国不同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分为创新要素驱动型地区、综合要素驱动型地区和投入要素驱动型地区。创新要素驱动型区域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六个地区。综合要素驱动型区域包括福建、辽宁、河南、天津、四川、河北、重庆、吉林、陕西、山西、黑龙江、湖北、安徽、内蒙古、云南、江西、广西、湖南等十八个地区。投入要素驱动型区域包括海南、宁夏、贵州、青海、甘肃、新疆等六个地区。
创新要素驱动型地区以北京为例:
近年来北京信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14年信息经济总量达到7383亿元,排名全国第7位,显著高于GDP全国第13位排名,信息经济占GDP比重34.61%,排名全国第3位。总体而言,北京信息经济增长水平与发展质量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基础型信息经济:2014年,北京市基础型信息经济总量达到2610.65亿元,排名全国第4位。融合型信息经济:2014年,北京市融合型信息经济总量超过4772亿元,排名全国第10位,高于其GDP排名3个名次。新生型信息经济:北京市新生型信息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电子商务指标、移动互联网指数、互联网上市公司个数均排名全国第一,分别为27.95、20.44和46.00,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11000亿元,排名第2位。福利型信息经济:北京市福利型信息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北京市智能服务指数为55.8,排名全国第2位。
北京信息经济驱动要素。北京市2014年信息经济驱动能力综合排名第1位,驱动北京市信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市场和ICT技术五类。资本投入驱动要素方面:北京的人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排名第3位,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排名第20位。人力资本驱动要素方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数(每万人)排名全国第1位,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占就业人口占比全国第1位,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排全国第5位。信息基础设施驱动要素方面:人均移动电话基站数和人均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均排名全国第2位,移动宽带普及率和互联网宽带接入通达行政村比重排名全国第1位。应用市场驱动要素方面: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排名第2位,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水平和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排名第1位。ICT技术驱动要素方面:北京市人均政府研发投入总额和发明专利申请受理书(每万人)均排名全国第1位。
综合要素驱动型区域以天津为例:
天津是我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近年来天津信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信息经济总量4979.17亿元,排名全国第14位,信息经济增速23%,排名第18位;信息经济占GDP比重31.67%,排名全国第5位。天津的信息经济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信息经济影响力方面,天津信息经济排名超过GDP排名,信息经济发展快于GDP发展,属于信息经济超前型;在信息经济成熟度方面,天津的信息经济规模低于全国水平,信息经济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于潜力型;在信息经济结构特征类型方面,天津属于信息经济均衡发展型;在新生型信息经济均衡发展度方面,天津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电子商务指数高于全国中位数水平,属于均衡领先型。
其中,天津的基础性信息经济总量1297.76亿元,排名全国第14;融合型信息经济总量3681.42亿元,排名全国第15;天津在新生型信息经济方面成果显著,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天津市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2014年电子商务指数全国排名第8;天津在福利型信息经济方面不断取得进展,2014年天津智能服务指数为39.1,排名全国第9。
天津的信息经济驱动体系的特点是:资本投入雄厚,人力资本强大,ICT相关产业和应用市场发展较好,信息基础设施和ICT技术有待提高。
其中,天津的资本投入驱动标准化指数为92.34,在全国排名第2;人力资本驱动标准化指数为80.83,在各省中排名第2;信息基础设施驱动标准化指数为23.58,在各省中排名第13;ICT相关产业驱动标准化指数为69.51,在各省中排名第4;应用市场驱动标准化指数为52.32,在各省中排名第4;ICT技术驱动标准化指数为24.01,在各省中排名第4。
投入要素驱动型区域以海南为例:
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第一大省,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2014年海南信息经济总量844.2亿元,排名全国第28位,其信息经济GDP占比24.11%,信息经济增速24%。博鳌亚洲论坛落户海南,成为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高峰对话平台,在推进区域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和海南对外开放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独特的优势,对于信息经济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信息经济影响力方面,海南信息经济排名与GDP排名相同,信息经济发展同步于GDP发展,属于同步发展型;在信息经济成熟度方面,海南的信息经济规模低于全国信息经济评价水平、信息经济增速高于全国信息经济增速,属于潜力型;在信息经济结构特征类型方面,海南属于信息经济均衡发展型;在新生型信息经济均衡发展度方面,海南的人均GDP低于全国人均GDP水平、电子商务指数高于全国电子商务中位数,属于繁荣型。
其中,2014年基础型信息经济总量达到63.24亿元,排名全国第29;融合型信息经济总量超过780亿元,排名全国第28;新生型信息经济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电子商务指数为6.95,排名全国第12;福利型信息经济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智能服务指数为19.1,排名全国第29。
海南的信息经济驱动体系的特点是:资本投入一般偏弱,人力资本很弱,信息基础设施中中等偏弱,ICT相关产业发展较差,应用市场一般,ICT技术较为薄弱。
其中,海南的资本投入驱动标准化指数为40.45,在全国排名第18;人力资本驱动标准化指数为2.58,在各省中排名第26;信息基础设施驱动标准化指数为54.49,在各省中排名第8;ICT相关产业驱动标准化指数为6.31,在各省中排名第18;应用市场驱动标准化指数为23.12,在各省中排名第11;ICT技术驱动标准化指数为0.84,在各省中排名23。
全球信息经济发展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等技术进步,基础型和融合型信息经济将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新生型和福利型信息经济也将进入大规模拓展阶段,对信息经济的体制机制需求愈加迫切。
信息通信技术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信息通信技术引发产业战略、组织和制造模式重组;信息通信技术引发传统企业组织形态创新;信息通信技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数据成为发展信息经济的战略资源。公共数据开放成为全球共识;数据不断促进商业模式变革;数据不断激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催生新产业。
基础型信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新技术应用推动信息通信业增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转型中快速发展;智能硬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智能制造引领融合型信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进入高峰期;围绕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导权的竞争持续升级;主要发达国家围绕智能制造持续加紧战略规划布局。
新生型信息经济进入大规模拓展阶段。新生型信息经济呈现出纵深发展新特点,新生型信息经济重点领域深刻变革。
福利型信息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互联网催生公共服务新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及理念应用于更多行业和领域。
面向信息经济的体制机制创新需求愈加迫切。信息经济顶层设计和统筹优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评估、广泛参与成为提升信息化成效的重要途径。
政策措施建议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既往科技革命的经验表明,只有准确把握历史前进方向的国家,才能引领时代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引导树立正确的信息经济发展观。把信息经济作为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立足生态体系打造制定地方信息经济发展战略;设立积极性和科学性相平衡的考核评价方法。
构建富有效率、创新开放的治理体系。推动信息经济治理相关的组织架构优化调整;进一步推动监管、财税、立法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形成信息安全前提下的数据开放和共享。
打造国家产业治理新型能力。提升适应性制度的创新能力;强化复杂经济的管理驾驭能力;形成“产业公地”的培育能力。
提高信息经济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和体系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服务产业转型的平台经济。
4.支持水利改革发展情况报告 篇四
报告
一、支持水利改革发展情况
水是生命之源,与日常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为贯彻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老河口市水利事业发展,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老河口农合行组织基层一线员工,对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一)、支持水利改革发展情况
老河口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湿润多雨。辖内建有薛集水厂、王甫洲水电站等水利设施,为老河口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为实现人水和谐,老河口市政府在“十一五”期间,以坚持把水利建设作为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促转型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蓄住天上水、拦住地表水、引进外来水、用好废污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的五路治水工作思路,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水利工程,使水利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保障功能更加完善。具体讲,我市水利改革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水源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辖内王甫洲水利工程的建设完工,是老河口水利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水库正常蓄水位86.23m,相应库容1.495亿m3,校
核洪水位89.3m,总库容3.095亿m3。水库可为2万亩灌区提供自流引水条件。该工程后期对丹江口电站起反调节作用,它为推动汉江中下游的治理开发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巩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条件。老河口市位居江汉平原,地势平坦,为充分挖掘水资源潜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大力推广发展适应性强、效率高的喷灌、滴灌节水技术;二是在立地条件较好、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以建设高标准节水园区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农田水利工程的稳步发展,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二)、支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老河口市水利事业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完工,汉江水位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水资源减少,一定程度上影线老河口市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其次,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企业废水、城镇生活年废水以及少数未经处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水库或农田,致使部分地表河流遭受污染,同时污染地下水资源,对农作物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危害。
最后,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工程性缺水问题凸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与转型跨越发展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水利作为社会公益事业,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投入来源基本靠政府,服务对象基本是农业和社会防洪,因而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严重不足。
(三)、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水利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条件、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我市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1、进一步加大新水源工程建设力度,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提供
坚强保障。
2、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受益水平。
3、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素质,提倡节约用水、安全用水。
二、支持南水北调工程情况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老河口市安置移民共有仙人渡镇以及李楼镇,安置移民总
数615人。为支持移民更好的融入当定社会,老河口市政府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妥善安置移民。
据统计,移民中有100余人有贷款需求,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及发展个体工商业,老河口市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基本上满足移民资金需求,目前尚无移民在我行贷款。
5.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篇五
2011-04-08 09:47:31 论文网在线微博评论 浏览次数:44
字号:T|T
摘要:中国水利在过去二十多年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今计算机、通信、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中国的“数字水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水利;决策支持系统一、水利信息化发展分析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
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主要表现在未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二)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三)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
当前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表现为:(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大量信息化应用建设刚刚完成就成了落后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本身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水利系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数字水利”是一个以空间信息为基础,融合各种水文模型和水利业务的专业化系统平台,是对真实水文水利过程的数字化重现,它把水活动的自然演变搬进了实验室和计算机,成为真实水利的虚拟对照体。它是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三、水利信息化的实施
(一)数字水利应用系统组成数字水利应用系统主要由采集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接口层、支撑层七个部分组成。
1、采集层。水利信息化系统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而这些信息的获得需要通过不同手段和措施;这些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措施以及相应的采集点就组成了采集层。
2、网络层。网络层为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提供基础,网络的建设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公网和专网相结合的方式。
3、数据层。数据层通过建立所有与水利相关的数据的模型或结构,使应用层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各种水利信息,产生各种水利应用。
4、应用层。应用层建立在数据层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各种应用模型如洪水演进模型、排水模型等,提供水利行业的各种应用功能。如水利信息服务、统计分析、虚拟仿真、预报决策等。
5、表示层。表示层以浏览器为载体,直接向从事水利的各级人员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功能或信息服务。
6、接口层。接口层通过向各级水利系统提供网络接口、数据接口和系统接口使各类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各级水利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形成“数字水利”。
7、支撑层。支撑层通过相关的标准体系以及最新的技术,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稳定、有效的运行。
(二)决策支持系统
根据水利工作的实际情况,水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
1、防汛决策支持系统。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是保障防汛抗洪工作有效和科学的前提条件,可以利用遥测数据、遥感图片等进行相应的暴雨预报、洪水预报、洪水调度等工作,提前为防汛抗洪工作做出指导性的预报、预警措施。洪水不仅是灾害,其调度使用已成为水资源研究的新课题,是“资源水利”的重要组成。
2、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有两类数据源,一是遥感数据源、另一类是旱情监测站采集的旱情信息数据。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在遥感图片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同一时期内大范围的土壤含水量信息以提供第一手的辅助决策资料,同时,也可以根据地面旱情固定、流动监测站采集的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量、土壤温湿度等数据,作为区域遥感数据校正的参考。
3、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是在水资源数据库及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评价水资源量、预测水资源量、对水资源进行优化管理和科学调度。
4、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是在水环境数据库及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评价水质、预测模拟水质变化、计算水环境容量、控制规划污染物总量。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将成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重要依据。
5、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是建立在水土流失数据库和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水土流失评价及治理数学模型技术,采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思想建立水土流失模型库,为水土流失的评价及预测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该系统与实时水保监测系统的集成将为保障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科学性,并指导水保工程的规划和实施。
6、水利综合会商系统。水利综合会商系统集中展示上述各种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的关于防汛、抗旱、水资源、水环境、水土保持等数据,为水利部门主管领导提供集成的会商环境,便于会商人员迅速地作出科学决策,下达会商命令,以预防或尽量减少未来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
6.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篇六
水利发展“十二五” 规划
武乡县水利局 二○一一年一月
武乡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县水利事业发展,根据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组的工作安排和国家、省、市水利部门对“十二五”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我县今后五年水利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我县水利发展面临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水利建设得到全面快速发展,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有力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但纵观全局,我县水利发展仍面临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依然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我县实际有效灌溉面积仅有4.4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9.4%,故城万亩灌区实灌面积缩减至0.27万亩,全县97处农田水利设施,由于缺少维护资金,设备良好的仅占8%。故城、胡庄、松北3座小型水库需要进行除险加固。主要河道、城镇防洪问题突出,防洪标准普遍不高,许多地方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防 洪标准。
二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尚不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县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与人口、耕地、资源产业布局不相适应,特别是东部蟠洪河地区,缺少骨干性水源工程和跨区域调水工程,当地水资源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同时,用水效率不高和节水意识不强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水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涉水管理体制未理顺,依法行政能力薄弱依然是水利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我县依法治水、依法行政还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水资源费、河维费难以足额征收,河道违法采砂较为突出,水事纠纷处置和水行政执法难度大。
四是投入机制不健全,依然是水利发展道路上的突出障碍。我县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水利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投资渠道单一,水利建设主要依靠中央和省市级财政,县财政大多无正常水利投入渠道,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两工”取消后,农村水利投入渠道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五是基层水利工作薄弱,依然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全县水利系统缺少专业技术干部的现象较严重,技术人员年龄偏大,中青年水利技术人员少,技术人员面临断层问题,严重影响着水利工作正常开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厅提出的“十二五”末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围绕全县“一三三”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县水利发展急需在以下方面加快发展:
1、防洪安全需求:随着城市化和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园区的崛起,人口及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聚,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适应武乡经济格局的防洪工程体系和防洪抗旱安全保障体系,建立洪水风险管理。
2、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需求:武乡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匀,存在着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因此,通过建设和完善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加强水源地的保护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适度超前做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城镇及农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保证生态环境用水,将是水利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3、水利经济发展的需求:武乡的最大实际是欠发达,最大任务是加快发展,充分发挥相对富水优势,合理开发、统筹安排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把我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以供水、水电、渔业、水生态旅游等为特色的循环经济,是欠发展的武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4、水环境、水生态环境需求:武乡县处于浊漳北源的源头,承担了保护生态、保护源头的重任。因此,武乡县面临着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保护资源的双重挑战。水是自然生态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生态建设中重要的制约因素,处理好开展利用与 保护,做到人水和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体系和循环经济促进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5、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长期的水利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工程措施,不可能有效解决当前复杂的水问题。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增加水利的科技含量、降低水利的资源消耗、提高水利的整体效益是新世纪水利发展的必由之路。水利信息化是提高防治水旱灾害与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是实现治水思路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6、提高水利的公共服务能力,以改革促发展,也是我县水利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水利在洪水风险管理、水权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尚缺乏有效的规划、政策、制度等措施,还难以发挥规范社会水事行为的作用;应对突发性山洪灾害等的能力还需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待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实施,都要求水利的管理相应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水利管理水平,适应政府管理资源、管理社会的职能。
二、“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总体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省委袁纯清书记在长治调研指示精神、全省干部大会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长治观摩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一三三”战略,全力营造“项目水利、民生水利、平安水利、生态水利与和谐水利”。通过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全面规划,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利事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武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水利发展要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和实际要求出发,着力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用水等水利问题。
2、坚持人水和谐的原则。水利发展要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减轻乃至防止人类活动对水的侵害,科学评价水利工程自身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措施,保证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坚持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水利发展要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允许范围内,合理配置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提出合理建议,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能力确定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和水平。
4、坚持水资源合理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原则。水利发展要合理 利用水资源,要继续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放在突出位置,节约为主,治污优先,把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作为水利发展的一项长期性任务,提高全社会节水防污意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5、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发展、讲求效益的原则。水利发展要根据公共财力和投资政策,统筹考虑不同流域、区域和城乡水利发展特点和要求,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突出重点,优化配置水利建设资金,合理确定水利发展的目标,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水利发展要以改革为动力,通过理顺体制,改革机制,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市场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三)总体发展思路
武乡县水利“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三三战略”,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水和谐放在首位,建设生态水利作为重点,建成东部、中部、西部三大供水体系,实施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绿色渔业、数字水利五大工程,同时,抓好水利改革和服务效能建设,做到工程单一效益与工程体系整体效益、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与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四个结合,通过自身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三大保障。
三、“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规划目标,工程项目和效能建设
(一)规划目标
到2015年武乡县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如下:
1、防洪减灾目标: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武乡县县城能防御五十年一遇洪水,工业园区、重要集镇争取能防御二十年一遇洪水,完成蟠洪河、浊漳北源干流及涅河河道治理工程,达到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故城、胡庄、松北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建洪水黄岩水库工程,完成关河水库清淤工程,逐步建立和完善防洪抗旱安全保障体系。
2、经济发展目标: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的配置,抓好供水水源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能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用水保证率达100%,解决和改善2.75万农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得到保障,新增和改善水地面积2.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0%,渠系利用系数达0.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促进以供水、渔业、水生态旅游等为特色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3、生态建设目标:加强流域源头治理保护工作,实现对入河排污进行总量控制,建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农村集中供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全县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km,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率达到100%。
4、水利信息化目标:
(1)数据库建设:建成水环境、水资源、水土保持、防洪减
2灾、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水管理等各类数据库,建成防洪预警系统。
(2)水利行政管理机构信息化工程:加快水利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适应网络化的需求,建立办公业务网,以作为全县信息网络的交换平台,建设与完善办公信息系统。
5、水利法制建设目标:继续完善水行政执法各项规范制度,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完善水事纠纷预防调处机制。
6、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目标:继续加强科研、水文、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结构合理、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7、水利改革与管理目标:深化水利改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管理体制。开展水量分配工作,不断完善水污染管理、投融资、水价形成、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二)水利规划建设项目及改革、管理服务工作重点
1、防洪减灾工程
(1)新建广志水库工程项目:规划在蟠洪河上游洪水镇上黄岩村建设一座控制性水库工程,规划设计库容为400万m,实现对流域洪水的调洪削峰作用,减少同等级洪水对下游河道的侵害,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同时通过拦洪蓄水,为下游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工程估算投资1.5亿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和省、市、县配套资金。
3(2)故城、胡庄、松北除险加固工程:故城水库兴建于1957年12月,胡庄水库兴建于1979年12月,松北水库兴建于1958年7月,2座水库属于以防洪、灌溉和养殖为主的小(Ⅰ)型水库,1座属于小(Ⅱ)型,由于3座水库当年建设标准低,运行多年,坝体、溢洪道、放水洞等主体建筑均存在不同安全隐患,“十二五”期间,争取列入全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在2012年前,完成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工程估算投资15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和省、市、县配套资金,其中2011年计划投资966万元。
(3)蟠洪河河道治理工程:规划治理范围为蟠洪河白和村至下北漳段,河道长度26.85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堤坝9.32公里,改造加固堤坝6.68公里,主槽疏竣12.21公里,新建支流入河口堤坝4处,控导工程2处。实施后,蟠洪河可抵御十年一遇洪水,项目总投资2932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和省、市、县配套资金。
(4)关河水库清淤工程:规划对关河水库库区进行清淤,恢复兴利库容2000万m,增加供水能力,估算投资30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
(5)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规划在高寨寺河治理沟道18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护岸及堤防10公里,河道疏竣12公里,排洪渠4公里,总投资1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
(6)浊漳北源干流河道治理工程:规划治理范围为关河下游至监漳段,治理长度20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堤坝8.5km,3改造加固堤坝5km,河槽疏竣12公里及两岸绿化等,实施后可防御十年一遇洪水,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和省、市、县配套资金。
(7)县城防洪工程:通过对县城段河道治理改造及排水管网改造,有效保护县城防洪安全,治理改造河道3.5km,排水系统改造6.5km等,工程估算投资3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和省、市、县配套资金。
(8)涅河河道治理工程:规划治理范围为县城段上游至涌泉段,治理长度12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堤坝8km,改造加固堤坝5km,河槽疏竣8km及两岸绿化等,工程估算投资299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和省、市、县配套资金。
2、水资源配置和节水灌溉工程
以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为根本,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1)西水东调工程:即利用关河水库水,新建提水工程,输水至东部山区,满足该区工农业用水需求。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为在浊漳北源干流李峪段新建渠道溢流坝工程,新建李峪提水泵站,提水至胡峦岭调节水池,铺设输水主管道7.8公里,自流至蟠龙蓄水池,可解决蟠龙段工业园区的供水;二期工程为在蟠龙新建二级提水站,铺设9.8公里压力主管道,输水至洪水下寨调节池,再铺设8公里输水主管道,输水至洪水白和村。工程施工期设计为2年,年供水量为600万立方米,可满足东部山 区工矿企业和蟠洪工业园区用水,工程估算投资9887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自筹。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十大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建设69处饮用水工程项目,解决和改善2.75万农民的饮用水问题。同时,重点抓好村镇集中供水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逐步提高农村生活用水水平,加快农村集中供水步伐,工程估算投资2375万元。资金来源为除上级补助外,从水资源费县级留成中解决。
(3)节水灌溉工程
①监漳万亩引漳节水园区项目:初步规划为在麻池沟村附近建设一处水源工程,在庙岭、申良沟、冯家垴、南垴建设四座高位蓄水池,自流管灌10个行政村的17000亩旱坪地,工程估算投资3200万元。近期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03万亩,远期规划0.67万亩。近期工程规划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提水泵站2处,提水压力管道2条,总长3.65km;输水主管道1条,长度6.15km,规划支管9条,总长度11.92km,规划新建调蓄水池6个,设计总容积4600m。近期工程可研估算总投资为1992.68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和省、市、县配套。
②上司万亩引漳高灌节水园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以浊漳北源干流水资源为源头,在里庄新建提水站,三级提水至上司乡佛爷顶,自流管灌上司、监漳、丰州三个乡镇1.2万亩旱坪垣地,估算投资2600万元,资金来源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同时,想 3方设法自筹。
③西部渠系配套工程:一是以故城水库、胡庄水库和涅河水资源为源头,修复配套故城灌区、胡庄灌区,同时在涌泉、石北、丰州等乡镇发展井灌节水园区,新发展水浇地3000亩,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促进西部农业发展。估算投资13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省、市专项资金及县财政资金。
(4)小型水利工程
“十二五”期间,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积极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我县小泉小水的作用,共新建小型自流灌区5处,小型机灌站5处,机电井10眼,改造恢复小型自流灌区10处,小型机电灌站15处,机电井15眼,发展灌溉面积5000亩,并新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水窑、池)1000眼(处),发展补充灌溉面积2000亩,工程总投资18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及省、市、县配套资金。
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
一是推进退耕还林水利项目的实施,从2011年到2013年,每年确定2个重点水保治理乡镇,改善改造基本农田3000亩,到2013年,完成基本农田改造9000亩。二是加强流域源头治理保护,实施重点流域治理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重点实施昌源河流域综合治理10km,涅河流域综合治理10km,蟠洪河流域综合治理10km,浊漳北源干流20km,到“十二五”末,完成水治初治面积50km。三是重点水保治理工程。因地制宜,2
222
2规划布设淤地坝和谷坊工程,到“十二五”末,建设15座淤地坝,240座谷坊,工程估算投资3231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和省、市、县配套资金。2011年计划完成岩庄小流域治理4km,投资10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基本口粮田建设3000亩,投资240万元。
4、数字水利工程
进一步完善已建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农村水利管理、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利规划设计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提高水利行政资源为行业、为公众服务的能力。“十二五”期间主要进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建立全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全县防洪减灾能力,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工程估算投资6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
5、绿色渔业工程
依靠科学进步,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效益渔业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为依托,以水产养殖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积极培育绿色水产品品牌,促进我县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重点要抓好:一是在关河水库建立休闲渔业区,把渔业旅游、餐饮、垂钓与水产养殖结合起来,发展休闲渔业,游人可在观赏水产养殖的同时,进行垂钓娱乐与采捕,品尝新鲜的产品,感受休闲渔业带来的情趣。二是建立以大水面开发为主的水库渔业深度开发养殖区,范围包括故城水库、胡庄水库、松北水库,重点发展网箱养鱼。三是大力培育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基
2地。重点扶持漳河生态养殖公司的工厂化龙虾养殖项目,武乡县双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龟类养殖项目,富平养殖专业合作社改扩建项目及顺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水产养殖项目,以重点项目带动我县渔业的快速发展,创立品牌,发展专业养殖和特色养殖,力争到“十二五”末,我县的水产品生产能力达到500吨。
6、水利改革与管理服务
(1)加强管理:一是根据全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初步完成主要河流、水库水量分配方案,制定重点流域、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二是根据全省行业用水定额,初步建立用水效率考核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三是根据全县水功能区划,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四是加强水域岸线管理、采砂管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等。五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六是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管理,完善市场信用信息体系。
(2)深化改革:一是建立农村水利发展新机制,推进灌溉收费体制改革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初步形成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发展模式。二是推进水价改革,强化计量收费管理,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与管理。三是完善水利投融资机制,稳定政府投资渠道,建立水利投资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机制。积极拓宽市场投融资渠道。
(3)加强依法行政建设:一是是完善水行政执法体制和制度,强化执法,保证水法规的有效实施。二是完善水事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保障水事秩序和谐有序。三是深化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规范行政行为。四是加强水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
(4)提升行业能力:围绕全面提高我县水利行业能力,重点加强基层水利单位能力建设,充实管理人员,加强行业人才培训,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
7、中央、省、市安排的其它工程项目
“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家、省、市水利建设项目安排,积极开展项目申报、设计、实施工作。
(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措施。加大领导力度,由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和县水利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工程建设领导组,根据我县财力,确定建设目标,分期实施,逐步推进,搞好我县“十二五”规划水利项目的实施工作。
2、投入保障。水利的投入较大,但其效益产出又并非短期直接经济效益,而是长期社会效益,因此应有长远眼光。经济要发展,水利要先行。财政将加大水利投入,筹措相应配套资金,同时积极要求中央、省、市支持补助,受益经济区域自筹部分资金,形成社会共同投资兴办水利。
3、技术保障。工程设计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进行设计,工程监理、施工、质监等也要求具有相应资质。
4、运行管理。实行管理责任制,对规划项目实施整治后,小型农田灌区按所在村落实行村级管理,河道及排水渠道严禁乱倒垃圾、杂土,并由沿岸乡村定期进行清淤,县财政按年核拨经费 补助。县水利局定期组织检查,对管理好的河段进行奖励。此外,加强宣传,大力提高群众的水利工程保护意识。
5、努力推进我县水务一体化进程,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用水权、水市场理论指导和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使工程能够充分发挥效益,工程管理单位得到生存发展。
7、搞好水利科技创新,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依法行政,加强水利执法与监督,为全县的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9、加强水利人才的教育、培养和使用,提高水利人才素质,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一一年一月
目 录
一、“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1
(一)水利发展面临的问题 ………………………………1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 ………………………2
二、“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总体工作思路………………4
(一)指导思想 ……………………………………………4
(二)规划原则 ……………………………………………5
(三)总体发展思路 ………………………………………6
三、“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规划目标,工程项目和效能建设…………………………………………………………7
(一)规划目标 ……………………………………………7
(二)水利规划建设项目及改革、管理服务工作重点 …8
7.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篇七
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并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党中央十八大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水利部提出要“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功能和布局, 提升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全面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1]。农村水利信息化是农村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要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 就必须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以农村水利信息化推动和促进农村水利的现代化。
1 农村水利信息化现状分析
1.1 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概况
1.1.1 工程基础
我国已经建成灌区、泵站、塘坝等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 000多万处,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0.6亿hm2[2];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52万余处, 其中日供水量大于1 000 m3的集中供水工程9 600余处。近十多年来,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 国家加大农村水利建设投入, 启动实施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实施398处大型灌区、216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完成中部4省139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 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597.6万hm2。这些项目的实施对实现粮食连年增产,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 也为实施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工程基础。
1.1.2 行业管理
“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了全国和部分省级农村水利信息系统、门户网站、信息平台和行业数据库。已建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查询、统计和汇总功能, 作为一种快捷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行业管理部门相关工作需要, 但系统数据量小并且质量不高, 尚难以成为行业管理决策的支撑。已建行业门户网站通过文件发布、通知通告、新闻动态等功能提供行业宣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成为广大用户和社会各界了解农村水利相关法规、文件、标准、规范、期刊等信息的便捷窗口, 在实现信息公开、规范行业管理、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1.1.3 项目管理
随着农村水利建设资金大幅度增加, 对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十一五”期间陆续开发了全国大中型灌区、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大型泵站、节水灌溉、牧区水利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多个项目管理子系统。实现了部省两级项目统计数据上报审核、查询浏览、统计分析、电子地图应用及部分项目申报审批功能。同期, 吉林、浙江、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等十几个省 (市、区) 分别陆续建成各具特色和有所侧重的农村水利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如吉林省建立了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贵州省建立了涉农资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
部分系统在监督项目实施、规范项目管理、实行信息公开等方面已陆续开展应用, 发挥了较好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水利项目管理信息化积累了经验。
1.1.4 工程运行管理
目前全国已有50个大型灌区和19处大型泵站开展了信息化试点建设, 分别占规划总数的11%和5%。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工情和水情等信息采集、闸门和水泵等设施运行监控、计算机和通讯网络建设, 以及配水和优化调度等业务应用系统。
据初步统计, 近年来全国大型灌区共开发完成各类业务应用系统352套, 建成水位、闸位、流量、雨量、墒情、水质等各类自动监测站点3 222处, 闸门、泵站等自动监控站点875处, 视频监视619处。平均到每个灌区仅有自动监测站点约7处, 自动监控点约2处, 视频监视点约1.5处, 尚难以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另约有1/3的日供水量1 000 m3以上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开展了信息化建设, 但绝大部分仅能监测供水机组启闭状态及总供水量、用电量等少数运行参数, 极少能够涵盖制水工艺过程、水质在线监测、管网运行等重要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以上建设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陆续投入试运行, 在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保证安全运行、供水水质达标、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也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工程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建设经验。
1.2 农村水利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认识不到位
农村水利信息化是利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行业的复杂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管理理念、制度、技术上的重要变革, 对农村水利行业领导、干部和职工来说还是新生事物。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无处不在的今天, 仍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农村水利终究也要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没有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常规管理体系, 职责不到位、任务不明确、经费难落实、管理机制不顺、管理改革力度不够, 甚至对数据共享、信息公开、过程监督等产生抵触情绪, 严重制约了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1.2.2 发展总体滞后
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均衡, 不仅明显落后于其他相关领域, 也与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目前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总体上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 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工程管理单位极为有限, 且已建系统规模小、节点不足、信息量匮乏。大型灌区运行数据监测点平均近0.5万hm2才有1个;中型灌区刚刚开始启动信息化方面的工作, 远远难以满足工程管理信息化需求。更为突出的问题是业务应用明显滞后, 应用覆盖面窄, 系统功能单一, 业务协同能力弱, 易用性、适应性、通用性、扩展性不强, 加上数据不够完备、数字化程度低、相关数学模型不够成熟, 不仅难以提升原有业务应用, 更难以在仿真模拟、信息融合、分析决策等深度应用上发挥作用。
1.2.3 标准不统一
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在数据模型、数据库结构、数据管理 (采集、存储、维护、共享与交换) 、系统架构、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硬件环境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技术要求;在农村水利元数据库、数据字典和工程设施代码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这些原因造成了已建信息系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困难, 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加上技术文档不够齐全和规范, 系统整合难度很大, 存在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的现象。
1.2.4 保障环境差
目前推动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较少, 信息化项目普遍缺乏立项依据和资金保障, 发展速度缓慢, 维护更新困难, 加上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 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应用层面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制度保障和规范的管理体系, 信息化管理尚未纳入常规工作体系, 信息系统应用与实际业务工作脱节, 没有形成信息化管理体系下新的高效业务平台, 难以发挥信息化管理高效快捷的优势, 管理效率和水平提升有限。因此, 促进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的保障环境有待形成。
2 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前景展望
农村水利行业管理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负责, 各类农村水利工程则按照受益范围和规模分别隶属于各级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农村集体管理, 规模较大的农村水利工程通常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具有管理层次多、各层次间关系复杂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管理信息系统层次多、结构复杂、各级需求多样化和差异显著, 同时农村水利工程面广量大, 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 工程型式和管理模式千差万别, 数据高度分散、采集环境恶劣, 数据采集保障程度差。
面对农村水利信息化复杂情况, 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应发挥各级主管部门的优势, 坚持统一规划、分级建设;需求驱动、分步实施;协调推进、资源共享[3];健全制度、确保安全的原则, 以提升农村水利管理水平为目标, 全面推进农村水利行业、项目和工程运行等管理信息化建设, 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探索农村水利信息化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2.1 总体框架
根据农村水利信息化“十一五”发展现状、当前农村水利和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确定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为, 以行业、项目、工程运行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及保障环境建设为主要建设任务, 以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为主要抓手, 以全国农村水利综合信息系统为集成平台, 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部、省、市、县和工程管理单位五级用户的农村水利信息化体系;积极推动各地在统一技术架构下开展地方农村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互联互通, 资源共享;重点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整体提升农村水利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
2.2 行业管理信息化
通过门户网站、数据管理体系和灌区监测体系的建设, 搭建开放式的全国农村水利行业管理信息平台。
2.2.1 建设完善各级农村水利门户网站
在已有基础上完善中国农村水利网、节水灌溉网等部级网站建设, 健全信息采集和更新制度, 加强农村水利行业信息宣传, 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为公众提供专业信息服务, 提高行业管理透明度。
积极推进并指导省级农村水利门户网站建立, 推进有条件的市、县建立地方农村水利门户网站。
“十二五”期间, 完成部、省两级门户网站建设, 实现政务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发布。“十三五”期间, 形成以农村水利网为核心, 覆盖省、市、县多层级的农村水利门户网站体系。
2.2.2 建成全国农村水利数据管理体系
充分利用全国水利普查成果, 在已建农村水利行业、项目管理数据库的基础上, 统一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模型, 规范数据管理流程, 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审核、更新、维护等制度, 建成全国农村水利综合数据库。
各省依托省级水利数据中心或应用系统负责建设省级农村水利综合数据库。
“十二五”期间, 完成全国农村水利综合数据库建设和基础数据采集;“十三五”期间, 形成覆盖全国农村水利数据管理体系, 数据全面详实、及时有效, 为农村水利管理信息化提供全面数据支撑。
2.2.3 构建全国灌区监测体系
以建设国家灌区监测系统为依托, 构建全国灌区监测体系。以大中型灌区和大型泵站等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为基础, 充分利用气象、农业、国土、环境等部门, 以及水文、防汛、抗旱、水资源等行业的共享信息资源;重点加强对各类灌溉排水工程运行状况、灌溉水源、土壤墒情、农业气象等动态信息的采集;加强重点灌溉试验站的信息化能力建设, 收集并进一步开发利用灌溉试验、效益分析、水利用效率测算等成果提供的数据。形成对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产品主产区、易旱易涝地区等重点地区农田灌溉排水态势的宏观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能力, 指导全国灌溉排水工作,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各省负责建设省级灌区监测信息节点, 并负责组织省内各类信息节点建设。
“十二五”期间, 启动国家灌区监测系统建设, 基本形成灌区监测体系框架, 并开展各类试点、示范工作;“十三五”期间, 建成国家灌区监测体系, 实现对灌区灌溉排水的宏观管理。
2.3 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设涵盖部、省、市、县和重点工程管理单位五级用户的部级农村水利项目管理平台, 推动省级及以下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 形成全国农村水利项目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建设任务:
在现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建设完成统一底层支撑、统一技术构架、结构模块化、可灵活定制、具有多种数据共享接口的部级农村水利项目管理平台, 实现对项目前期、实施、验收、后评价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可为省级及以下相关管理部门提供项目管理基本功能和公共服务。
积极推进地方农村水利项目管理信息化工作, 指导有条件的省参照全国农村水利项目管理平台的体系架构建设各自的项目管理系统。
“十二五”期间, 完成部级农村水利项目管理平台建设, 全面推行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实现对在建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十三五”期间, 实现新启动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进一步优化农村水利项目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 提高整体性能, 增强综合分析评价能力。
2.4 工程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
围绕大中型灌区、大型泵站、大型供水工程及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以国家投入带动地方投入, 在“十一五”试点建设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建设标准和内容, 开展工程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建设任务:
以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输配水效率、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为目的, 继续推动灌区信息化建设, 提高灌区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处理和应用能力, 全面提升灌区运行调度能力和管理水平;以节能降耗、安全运行、减轻劳动强度等为目的, 继续推动灌排泵站信息化建设, 实现泵站优化调度和集中管理, 提高泵站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以确保供水水质达标、提高供水保证程度和安全运行为目的, 继续开展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 提高水厂日常运行调度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以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县域灌溉用水管理为目的, 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信息化建设, 实现重点县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 推进地下水动态监测、灌溉用水监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等信息化工作。
工程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任务应与其他信息系统建设任务衔接。工程基本情况、运行管理等主要信息应能汇集进入农村水利行业管理平台;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应能汇集进入农村水利项目管理平台;各类灌溉系统的主要实时监测数据应能汇集进入国家灌区监测系统, 避免重复建设。
“十二五”期间, 加快实施规划内大型灌区、大型灌排泵站和日供水能力1 000 m3以上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开展重点中型灌区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信息化试点工作。“十三五”期间, 全面完成大型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任务, 全面开展并基本完成重点中型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信息化建设任务。
2.5 信息化保障环境建设
按照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 构建由安全体系、建设及运行管理、政策法规、运行维护资金和人才队伍等要素组成的农村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 支撑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
2.5.1 信息安全
结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配置安全设施, 制定安全规章和策略, 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形成农村水利信息安全体系。
部级管理信息系统、农村水利综合数据库和国家灌区监测系统等部署在水利部信息中心, 信息安全纳入水利部信息安全体系, 地方各级信息化安全体系由地方负责建设。
2.5.2 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政策, 结合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实际要求, 不断完善鼓励并支撑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逐步理顺农村水利信息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相互关系, 保障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规章和措施;积极调整与信息化建设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体制创新。
水利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 研究制定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管理相关政策, 积极推进相关管理体制改革。
2.5.3 人才培养
各级农村水利主管部门要按照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需要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 落实培训经费, 组织选编培训教材, 遴选培训教师, 并开展各类培训工作。信息化建设单位要根据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需要, 负责信息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组织精兵强将全程参与信息化系统开发、集成、安装和调试工作, 责成系统开发、集成单位负责培训使用和维护。
2.5.4 标准化建设
根据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研究并提出与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及现行水利信息化标准相衔接的农村水利信息化技术标准编制任务。主要包括:农村水利的信息分类和工程设施编码、元数据标准、数据库数据字典、业务数据流程规范等。
组织编写《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 并结合水利信息化技术标准宣讲活动, 切实强化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要求, 解决标准不统一、数据不能共享、系统难以互联互通等瓶颈问题。
“十二五”期间, 初步形成农村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 保障信息化建设有序、稳步发展。“十三五”期间, 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 健全制度保证, 形成长效机制, 支撑农村水利信息化的长远持续发展。
3 结语
从宏观上阐述了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的具体建设任务, 为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对农村水利信息化资源统筹安排、合理配置、有效整合和共享, 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交换与互联互通,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在水利部传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2-11-16) [2013-10-28].http://sxm wr.gov.cn/dgcx-2012 sbd-dbd-3-news-26871.
[2]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总工办.2010年中国灌溉排水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2011:1.
8.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篇八
首先,从两个层面为信息产业培育新的市场空间。在实施好“家电下乡”、“宽带下乡”和“信息下乡”措施,开发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市场的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加强“信息消费”这一新型消费领域的拓展,拉响了3G进一步拉动信息消费的号角。
其次,在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发展中,突出了信息网络产业的引擎作用。这样明确的指令,必将推动信息网络产业包括3G、LTE、4G、宽带、下一代网络等迎来一轮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其实,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两化融合等,必然需要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基于三网融合的众多产品技术已经开发完成,相关新兴业务模式也已经成熟,只要体制机制真正突破,最近3年必将实现井喷式发展。物联网的发展则需要走出概念炒作和过多的务虚讨论,应该尽快开发出适用的技术方案,探索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
第三,向服务转型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目标之一。报告中强调了信息产业对于拓展新型服务领域的重要意义。《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并特别指出,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可见中小企业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服务领域之一。
第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升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意味着,电子商务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3.5万亿元,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不过,在中国,网购目前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更巨大的增长潜力有待开发。
第五,两化融合等将促使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层次。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背景下,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信息产业的技术开发、应用拓展以及营销模式都将出现新的跨越。此外,在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方面,在家庭服务、社区服务方面,在支撑国内企业“走出去”方面,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信息产业都将更广泛地渗透和融合。
“两会”凸显E时代特色
■ 宁波市信息产业局局长 吴胜武
今年“两会”体现出了鲜明的E时代特色,这是跟往年不一样的。
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手机、互联网等多媒体传播方式在会场内外的广泛应用,使全国两会更加开放透明;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行使职权、参政议政,凭借电子技术的发展更为便利; 新科技的应用也拉近了代表委员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拓宽了代表委员收集民意的途径,不仅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召开前在线与网民交流,甚至一些网上的讨论也都能够通过两会反映出来。这些都传递出网络问政的新风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给会议本身,以及中国的政治协商特色带来了很大变化。这次两会民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这种提高有很大的功劳是来自于互联网,取决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在“两会”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很多内容涉及到了信息化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多次提及“信息”这个词,一共有10个地方。例如发展物联网,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用好网络、利用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接受群众监督等,这都反映出在政府工作和思考的过程中,信息化与信息产业都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特别是目前一些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新技术发展条件下一些社会形态的变化,都使得我们的高层和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怎么样在这种泛在网络的条件下、更好地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和服务群众的体系建设。
此外,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新能源、新材料、网络信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提出,“两化融合”要所有为,有所不为,要找准切入口。这个切入口,就是“需求拉动、技术保障”。一方面,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信息素质的提高,人们的信息化需求也会越来越广; 另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化的应用提升提供了保障,像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等都反映了这样的主题。
很多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都是结合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而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认为下一步,首先要加大信息消费; 其次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加强信息化手段的支撑; 第三是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将信息化从城市渗透到农村; 第四是打造我们自己的产业链,为将来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人心,“E时代,U社会”的愿景已经不远了。
“公平正义”考验政府责任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电子政务专家 汪玉凯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将“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列为2010年的八大重点工作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它显示了政府推进自身改革的勇气和决心。
在我看来,报告的亮点有4个: 一是强调公平正义。收入分配不公已经在社会引起越来越强烈的反应,强调公平正义彰显了政府责任; 二是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随着网络的崛起,民意表达已经形成一股汹涌的民主力量,政府正在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转变; 三是加大反腐败力度。报告中提到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等措施,显示了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 四是强调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健全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将落脚到政府本身。
温家宝总理在闭幕式后的答记者问中提到:“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如何做到“公平正义”,则将直接考验政府责任。从电子政务角度,政府将面临两个转型。
一是建立服务型政府。10年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成绩显著,电子政务工作的重心转为“应用”,进入到一个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应用深化期。因此,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趋势。
服务导向型电子政务可以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而服务导向型电子政务模式可以利用网络,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此外,服务导向型电子政务还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公共服务管理的提供过程进行监控,而对过程的监控也就是对行使公共权力的监控。
二是网络民主考验政府公开。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民主体制中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架构,尽管网络使网民的自由表达与公众参与成为可能,也使得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元素,但是,真正打通网络民主“最后一公里”,仍然要靠制度的建立。这种制度建立正考验着政府对信息公开的责任。从容、理性地面对网络民主,加强信息公开,成为每一级政府不可逃避的责任。
社保服务到乡村 农民“老有所养”
■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社保信息化专家 王东岩
2009年,我国继续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步伐,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在技术层面的支撑不存在问题。未来,只要原则确定了,各地就具体的步骤和流程进行协商就可以解决。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老有所养”的梦想变为现实。去年,全国320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靠天吃饭”的中国农民将开始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社会养老保险。
“金保工程”一期7年,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将数据集中贯彻始终。在此基础上,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虽然是“平地起高楼”,却有着统一的标准和规划参照实行,数据向省级集中,最低也可以实现市级数据集中。
相较于“数据向上集中”的齐步走,“服务向下延伸”则个性化色彩浓厚。如何真正实现农民“老有所养”,是对新农保的最大考验。首先是将服务延伸到乡、镇,甚至是村。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科学地设立服务网点,实现《国务院关于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0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范围,将从去年的10%的县扩大到23%的县。新农保最主要的投入不在数据中心,而在信息“入口”,硬件上需要终端和网络,技术上需要人员。这一点应该充分发挥各地的“劳动保障工作站”、“就业工作站”等已建服务机构的作用,这些“工作站”当初主要的功能,是农民工在跨地区流动中的信息支持,现在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以及将全国130万“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前者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政策缺失,这些集体企业的退休职工很长一段时间只能领城镇低保; 后者指未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的工伤人员。积极将其纳入工伤保险统筹,使社会保障荫蔽到“老工伤”人员,有助于解决他们的切实困难,推动社会和谐。
这两个问题都是存在多年的老大难,如今政府主动买单,这也是注重民生、关怀弱势群体的一种体现。同养老金的转移接续一样,这些问题的在技术层面的支撑早就没有问题了,只要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流程,应该很快就可以解决。
卫生信息共享 医疗费用下降
■ 原解放军301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医疗信息化专家 任连仲
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医疗卫生做出了更为积极和具体的政策指导,重点是进行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改革和扩大医疗卫生制度的覆盖率,惠及于民,这与正在进行的医改相呼应。要将政策落实,信息技术是实现医疗资源均衡、监控财政投入是否到位的必要支持手段。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医疗卫生的政策有两方面:
第一,加大政府投入。今年,财政支持会在两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直接投钱给新农合与医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可见,政府是要花真功夫来扩大医疗卫生的覆盖面; 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支出,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基本医疗的公益性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院的公益性改革也是医改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这只能由政府加大补偿。
第二,医疗资源的均衡化。首先,报告提出,2010年,在政府举办的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就是要减少流通环节,让药价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其次,报告里提出开展社区首诊试点,推动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功能区分合理、协作配合、互相转诊的服务体系,实质就是将医疗资源均衡化,使得病历、检查检验结果能够在不同级别的医院间流转。
在政策指导下,信息化是实施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在医改方案中已经提出,信息化是八大支柱之一。我认为,重点是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网络系统,实现卫生信息系统的共享。一旦共享系统建立,医疗档案就能够在不同医院间相互调阅,而这也是医改方案中的重点。共享系统能带来三大好处:
首先,减少重复检查检验。我调查过很多医院,发现在中高层医院进行检验检查的费用,占个人就医费用的26%~28%,如果有了共享系统,医疗费用就能减免8%,这是相当可观的数据。
其次,有了共享系统,可进行网上挂号、互相转诊,不仅降低医疗费用,也方便了老百姓。
最后,实现监控。在医改方案中,“监控”两字出现了28次,可见其重要地位。通过共享网络,可辅助落实基本医药制度和药品的统一采购。此外,监控更大的作用在于管理巨大财政的投入——国家8500亿元的财政投入是否到位,是否有效利用——在实用共享的网络系统里,数据可以直接通往高层,数据质量和真实性都得到保证。
物联网在农村的发展空间更大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李道亮
我看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有点“失望”。因为报告中,除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外,连一句“农村信息化”都没提到。
其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三农”的环节并不少,从财政支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服务业、继续加大落实“家电下乡”政策,到统筹城乡发展等均有涉及。在这些环节中,处处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的作用和服务,例如疾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监控、农业科技的推广以及农民培训,信息化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惟独没有提到这些应用所需要的手段,这说明农村信息化还是没有破题!即使是“家电下乡”,也不是纯粹为了农村信息化而来,而更多是从振兴民族工业的出发点来考虑。
信息化相当于空气一样,它并不值钱,但一旦人离开空气就无法生存。信息化在农村的作用也是如此,从最初的信息服务站、村村通、到“电脑下乡”,虽然农村信息化已经轰轰烈烈进行了好几年,但是目前很多人都没有理解到这一层次。
面对这样的局势,今年的农村信息化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今年农村信息化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呼吁政府和社会对农村信息化加强重视,二是改变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
其实,信息化已经在改变人们在日常管理和生活方式,尤其在促进城乡统筹、夯实农业基础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小的今天,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接近城里人,看电视、上网甚至结婚穿婚纱,都是信息化潜移默化的结果。
9.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篇九
市政协农业信息化调研组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概括为:基础设施较好,发展速度较快,服务体系逐步建成,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已有10多个镇(街道)建立了自己的综合信息网站,农村信息服务员队伍达100多人。ADSL宽带网络通达所有的镇(街道)和行政村,全市主要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上都设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77部/百户,农民拥有计算机4000多台,上网率80%以上。使用过“1608888”声讯台的农户已超过1000人次。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推动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的重要途径,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自2006年4月天长被滁州市政府确定为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建设试点市以来,我市以“新农村网、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村和三电合一声讯系统建设”为重点,积极整合和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电信部门为了配合全市实施农业信息化工作,先后投资了近1500万元,在全市各镇街道铺设了专用光纤,安装了上网专用设备,在重点村铺设了宽带,形成了3公里范围内农户可以实现宽带上网,为全市农业信息化打下了基础。二是积极加强各类网站建设。目前我市已建成了天长市新农村网,主要面向农村提供农业技术、计生、医保、养老保险、土地、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企业招工、劳动力需求、农产品供求等方面的市场信息和科普、气象、交通等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公共领域信息服务。网站自开通以来,已累计发布各类信息5万条以上,网站点击率稳步攀升。三是建立了“三电合一”农业专家声讯系统,提高信息化服务效能。去年,我市整合现有的电脑、电视和电话等信息硬件资源,投入1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面向广大农户的“三电合一”农业专家声讯系统,为农民提供电话查询服务,网络查询服务,手机农情短信服务,电视、广播信息服务。涉农部门组建了由农业、畜牧、水产、农经等农技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队,市农委信息中心及时进行了相关农业数据的录入工作,市电信部门免费提供了8条中继线路,可同时接听4个热线电话,保证了声讯服务台的通讯质量。四是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示范村建设。我市采取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的方法,选定汊涧镇漂牌村、杨村镇杨村街道和仁和镇芦龙村三个村作为我市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村。市科技局投入10多万元,采取了以奖代补的办法,用于三个示范村上网农户购买电脑补贴、建立村级信息中心和培训农村信息员队伍等。目前,三个村均建立了村级信息服务中心,并建立了相关电脑使用、信息查询、信息发布等相关制度,每个中心均配有5台上网电脑,方便了农民网上信息查询和相关信息发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民信息化意识比较淡薄,对信息技术需求层次较低。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作为信息化的载体本身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大,知名度不高,致使社会各界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尽管我市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开展的较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些部门对此项工作重视依然不够。信息网站工作人员主要是兼职工作,网站更新慢,信息不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工作的时效性;镇街道农技人员未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工作,严重影响了农村信息队伍的稳定。
三是1608888农村声讯台内容还不够丰富、信息量还不够大,服务水平不高。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干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信息工作比较陌生,信息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农民普遍反映上网资费过高。近年来,我市农民的收入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电脑对一个普通农户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如果上网资费再过高,势必影响到农业信息化的普及。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建议成立天长市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牵头单位和组成单位及其职责,制定了天长市农业信息化规划,使每年信息化建设有目标、有任务,把农业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2、舍得投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是十七大报告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国家对现代农业的投入也将会越来越大,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快我市信息化进程。二是政府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地发展。三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3、重视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建议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在给予一定补贴的基础上,加强示范村建设,每个镇街道至少建立一个示范村,并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积极开通镇街道级农业信息网,以镇街道为龙头,实现农村信息村村通。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资金支持等具体实在的措施,帮助农村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和养殖大户、合作化组织和中介组织进行信息化建设,鼓励他们创办自己网站,宣传自己、推介自己,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起典型引路、示范榜样的作用。
4、抓好专业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要建立一支由信息管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信息员组成的信息服务队伍。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要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可以通过办班形式,分期分批对村干部进行重点培训,使其成为学电脑、用电脑的榜样。
【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水利信息网08-07
中国水利发展09-12
水利发展研究01-21
水利发展前景08-05
水利设计院发展战略09-1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06-26
我市农机信息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1-04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09-02
水利扶贫调研报告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