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篇

2024-08-30

半命题作文篇(共9篇)

1.半命题作文篇 篇一

初春时节我在阳台花盆里种下了几粒小辣椒子。一开始的时候,我把水浇了又浇,把肥施了又施、把土松了又松才让小辣椒子住进新家的。可是一周过去了小芽还是在土里不出来我想是它在长根,怕它现在出来别人笑话它是矮子。两周过去了小芽终于出来探头了。接着第二株、第三株……一株接着一株的往上冒,我高兴极了。

又过了几天小芽的子叶上对长出了几片真叶,真叶和子叶相互交搓着一片又一片的长,茎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粗、越来越直,时不时的`还有小鸟飞来站在茎上着像卫兵一样。看着辣椒真叶一片又一片、一层一层不知不觉时花盆已经容纳不下它们了,我和爸爸商量下,准备给它们分家了,于是就留了五、六株在花盆里,其余的移栽到爸爸办公的花园空地里。

辣椒们现在住得宽敞也长得更快了。前一天才看见小辣椒长接花蕾了,过了一天我就看到了辣椒开出了白色的小花,“小辣椒开花了!辣椒开花了!”我兴奋的喊到。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开在翠绿的茎叶间像在一棵树上挂着的片片零星的雪花。小花的外型由五小瓣组成,雄蕾的顶部有个小圆球,花的雄蕾有三根,像三根吸管给雌蕾输送营养。小小的辣椒花,外白内黄像个小喇叭,仿佛在使劲的吹呀吹呀,好让辣椒快快的出来。

大概过了五十天左右结出了小小的辣椒,一开始是青色的,接着过了两三周它就由青慢慢地变红了。看着一天天成长的辣椒,我舍不得摘下来享用它,结果它就慢慢的长出了褶皱,不得已我才把它摘了下来。

我喜欢吃辣椒。种辣椒让我知道了它的生长轮回。

2.半命题作文篇 篇二

一、强化意识, 全面着眼

在作文题目中往往隐含了这篇作文的选材、结构、主题, 甚至写作技法方面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写作时的审题意识, 要求学生必须对一个作文题中的信息把握准确, 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一是选材。如作文题《这也是课堂》在选材上就有明确的要求, 所选材料就不是传统意义上课堂。老师上课讲授知识, 教育学生, 而应该把眼光放到大自然、平时生活中让自己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材料上去, 才符合题意, 写出新意。

二是结构。2006年江苏无锡卷, 文题为《门其实开着》。“其实”这一副词, 就要求文章前后两部分有着明确的转折, 通过事件的叙述, 对于某个领域“门”的开启有一个自我发现有所领悟的过程。看清这一点, 才能使行文的结构符合要求, 胜人一筹。

三是主题。2006年无锡市中学生当堂作文竞赛题《聆听秋声》, 对于选材非常明确。着眼于秋天的声音, 然而如果仅仅不惜笔墨地描摹秋日的风景, 立意就浅了, 要想脱颖而出是很难的。其实这篇文章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宕开一笔, 除了写秋景之外, 对于人文也要有所关照, 做到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 才能别开生面, 赢得比赛。2010年作文竞赛题《落叶上的血色》就暗含了利用象征手法, 深化主题, 提升立意的要求。

四是写作技法。有些作文对于写作技法也有明确要求, 如《门里门外》就要求行文过程中要有鲜明的对比。一个同学在写这篇作文时, 以父亲为原型, 塑造了一位到城市创业的农村青年, 前后生活条件的变化, 以及这位青年前后品质的变化, 这样的鲜明的对比, 确实发人深思。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于题目的认真审视。

二、审好题目, 有的放矢

除了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 让学生学会审题时应该关照的领域之外, 教师还应该讲授他们审题的方法。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扣题。下面笔者就结合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审清题意第一步是教师引领学生对于历届作文试题进行收集、归类、总结, 把握一些规律性和趋势性的要素。笔者罗列了一些最近几年中考的作文题和竞赛题目, 进行了归纳总结, 大体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其一, 利用状语、定语命题的, 如《门其实开 着》、《我终于 理解了他》、《在 的引领下》 (哪位古人) 、《久违的感 动》、《这里也 有春天》等。其二, 利用修辞命题的, 如《宛在春天》、《文学如灯》等。其三, 利用特定含义词语命题的, 如《姿态》、《礼物》、《风景》 等, 《一张白纸》这题就明显带有象征的色彩。

不同的命题方式所透露出的写作信息往往是不一样, 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宛在春天》和《这里也有春天》, 一个是利用副词命题, 一个是利用修辞命题, 虽然都围绕春天, 但所体现的写作要求是明显不一样的。《宛在春天》要求的是像春天的特征或者是拥有春天的感觉, 《这里也有春天》要求的是在本没有春天的地方发现了“春天”的存在。

所以, 针对不同的命题方式,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审题。

利用副词命题的类型, 就该抓住副词的限定的概念, 如《门其实开着》就应该明确本以为“门”没有开, 后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发现这“门”是开着的, 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利用修辞命题的类型, 就该抓住喻体特征, 如《文学如灯》抓住喻体“灯”的在黑夜给人光明和方向的特征, 那么自然就能写出文学对于我们人生的启迪和指引作用。利用特定含义词语命题, 就应该把握这个词语意义的深度和广度, 如《礼物》一题仅仅局限在一些生日礼物就太一般了, 可以挖掘到给人教益, 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事物, 自然在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上胜人一筹, 比如有位学生写在自己骄傲时父亲用半杯水教育自己, 使自己受益匪浅, 也有位学生写双胞胎姐姐陪伴自己长大, 姐姐是父母给自己最好的礼物。这样的题材处理正是出于对“礼物”一词更深层次的把握。

运用象征手法来命题的类型, 如果能从象征的事物入手, 自然会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摸清了这些规律性的信息, 采取有针对性的审题方法, 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抓住作文题的关键信息, 明确命题意图, 有的放矢地写作。

三、扣紧题意, 谋篇布局

审清题意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 我们许多老师会发现有些学生在清楚题意的情况下写作仍然是信马由缰, 并不能按照题意进行写作, 所以我们也有必要指导学生扣紧题意进行写作。如何才能让学生扣紧题意?笔者认为可以将文章分成开头、重点段落、结尾三部分, 并以此为抓手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

例如, 一个同学在《姿态》这篇文章当中, 写了两个开头, 抄录如下:

开头1:河水经过沙漠, 绕过悬崖, 终于到达海洋, 靠的是毅力;大雁穿越寒流, 经受风雨, 最终飞到南方, 靠的也是毅力;我们人生何尝不要靠这种姿态呢?

开头2:河水要汇于大海, 要经过沙漠, 绕过悬崖, 我们看到的是它不懈流淌的姿态;大雁要到达南方, 要穿越寒流, 经受风雨, 我们看到的是它“一”字飞行的姿态。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

两个开头相比较, 在语言表达的形式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然而在扣题方面很明显是第二条扣题更紧。所以, 在真正的作文实战中, 有些学生并不缺乏语言功底, 而往往是在行文过程中缺乏扣题的意识, 开头便留下离题的嫌疑, 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开头是行文之始, 扣紧题目, 就给全文的写作定下了比较好的基调。

写好重点段落是行文的基础, 扣紧题意也是相当必要的。而有些同学在写作过程中不着重点, 离题较远。一个同学为了表现坚忍的姿态, 选择了年老的鹰为了继续生存而“磨喙拔甲”这一独到的题材。他是这样写的:

它要趁自己没有被饿死前, 对着巨石打磨自己的喙, 直至它变得尖锐, 到这, 它并不能放松, 他必须忍受痛苦, 将自己的爪子一颗一颗用新磨的喙拔除, 等到长出新的爪子时, 它便又能称霸天空。

这个本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可是这个同学在写作过程中没能扣紧题目“姿态”, 只是叙述了“磨喙拔甲”的过程, 而没有着眼于鹰如何磨喙如何拔甲的整个姿态。若能扣紧题意写, 文章的“猪肚”部分自然能够更加充实、生动, 收到更好的效果。

扣紧题意写好开头和重点段落很必要, 结尾更不能草草收笔, 也要努力在点明中心的同时兼顾题意, 例如一个同学抓住荆轲、孙权、范仲淹三个著名历史人物, 写了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只是结尾过于草率, 让人倍感惋惜。经过修改, 他给自己的文章添上了一个结尾:

荆轲通过刺秦的姿态展示了慷慨名义的侠士风范;孙权通过统领江东的姿态展示了气吞山河的帝王豪情;范仲淹通过忧以天下, 乐以天下的姿态透露的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士人的内心, 而他们的姿态, 让我膜拜, 给了我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这样修改以后, 就使文章首尾相合, 大放异彩。

3.第九编 半命题作文 篇三

作文命题的常见形式,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等。话题作文在当今备受推崇,而半命题作文也正在升温。半命题作文是命题者有意将一个完全的作文命题省掉一些成分,变成一个不完全的文题,给考生以广阔的选择空间,考生务必按照要求将文题补充完整后,方可进行写作的一种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较大的开放性。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因而能够拥有相当大的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考生尽可飞动神妙文思,从而尽情展现缤纷世界。

半命题作文的基本形式有:①命前半题,补后半题。如《关注________》《有一种感觉叫________》等。②命后半题,补前半题。如《________人生》《________的呼唤》《________,让我告诉你》等。③命首尾,补中间。如《为________喝彩》《别让________阻碍我》等。④命中间,补首尾。如《________使我》《________让他________》等。考生只需补上一两个巧妙新颖的词或短语,缜密构思后即可动笔成文。

写好半命题作文,能够拟一个切旨、切题而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拟定的题目一定要有独特性。拟题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补题:①具体事物补题法。如《眼睛使我痴迷》。②抽象事物补题法。如《别让挫折阻碍我》。③特定情景补题法。如《我梦见鲁迅和我谈话》。④特殊符号补题法。如《当我面对“!”的时候》。⑤条块分割补题法。如《关注课余生活》,可分别拟写四个小标题:“镜头之教室”“镜头之操场”“镜头之食堂”“镜头之公寓”。

写作半命题作文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审题补题。先要审清题意,再进行创新补题,使题目简明、准确、生动、新颖。②创新立意。确定健康、积极、新颖、深刻的主题,特别要注重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③精心选材。从众多的材料中,精心选择出真实、准确、独特、典型的材料,选出的这些材料应该是自己最熟悉、体验最深刻的,同时也要安排好详略关系。④灵活创作。具体写作时,或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出生动形象、神采飞扬的作文来;或采取倒叙、插叙的手法,进而写出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作文来;或挥洒幽默诙谐的笔调,从而把作文写得妙趣横生、情趣盎然。在每一个环节均要有创新意识,此时,你便可以开启你心灵的智慧,满怀激情地表现世界的五彩缤纷了。

下面,我们就通过名家与学生的优秀文章,具体展示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

【文题展示】阳光给人温暖,阳光给人力量,阳光更给人无限美妙的想象。请你以“阳光,是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导引】从命题已知,同学们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横线上补填一个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物,如《阳光,是不息的河流》《阳光,是宽厚的母亲》《阳光,是生活的强音》等。文章可描写、议论、记叙、抒情。务必将自然景象与生活现象或相关人物联系起来,道明其中的深刻哲理。

【文题展示】世间万象,芸芸众生,或令你兴奋,或令你沉沦,或让你欢欣,或让你悲恸……只要你是热爱并关注着生活的,你就会有诸多的感受。请你以“________使我________”为题作文。

【写作导引】这道题,是要考察同学们观察生活并反映生活的能力,从而激发大家对生活的热爱。可从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说起,也可列举某一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等,以补填好前一空格。但后一空格上所补填的词语,必须要阐明自己相关的感受。可综合运用叙述、抒情、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注意表达真实感受,选择典型材料,突出文章主题。参考文题:《老师使我辉煌》《朋友使我快乐》《上网使我懊悔》《读书使我陶醉》《踢足球使我聪明》《黄河使我忧虑》《名著使我振奋》等。

佳作展示台

阳光,是一种语言

雷抒雁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禅机,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捉摸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细细品味】

拟人手法在首段被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作家描摹美景、景中寓情的精妙手笔,使本文有了一个精彩的开端。作家愉快地打开想象之门,把阳光、绿叶、鲜花的世界展现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通体透亮的绿叶,“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一句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阳光下绿叶鲜亮鲜亮的特点。

通过描绘阳光的声音清脆响亮、掷地有声,极为形象地表达出“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短暂的离愁”,种种复杂微妙的感觉皆因阳光而生。从听觉的角度表现阳光,显得新颖别致。

使用“展示”“腾空”“飞起”等动词描绘彩虹,也增添了彩虹的动感,传达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

阳光、绿叶、鲜花的天地如诗如画,金叶、粼波、彩虹的倩影在虚幻与真实之间晃动、美丽,展现给读者一种优美的意境,鼓舞人们为美好的人生而不懈奋斗。

和阳光“对话”“喁喁私语”,做“阳光的朋友”,使阳光拥有血肉之躯,使阳光既含情又有意,一切是那么优雅和谐,一切是那么富有生命力。“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这种境界,怎不使人产生一种创业、奋飞的欲望?所以,听懂了阳光的语言,你将是“阳光的朋友”,你将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结尾再次运用比喻,既点明题目,又总结全文,带给我们深深的回味。

【整篇评析】优美篇章摇曳着阳光的丽影,字里行间飞溅着理想的浪花。作家对阳光的感受是独特的,对生活的思索是深刻的。这篇美文以诗一样的语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创设了清纯明朗的心境,抒发了澎湃奋进的激情。观察细致而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并思想深邃,情景交融又语言生动。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将会产生不同的美。我们就从这些美的熏陶中,迸出青春的活力,获得前进的动力!

眼睛使我痴迷

李龙英

人心有一扇裸露在外的门,那就是眼睛。老人们说,若想知道那人是否说谎,就应该让他看着你的眼睛,如果他眼珠子滴溜溜地转,那就别信他。

我一直都是老人们名言的忠实捍卫者,直到一天我打碎了姥姥最心爱的瓷瓦罐,却在姥姥责问的目光中与之昂首相对。姥姥也许是信了我,但她却未看见在她转身离开后我放心地嘘了一口气,当然我也未曾看见姥姥离开时眼神里的那抹痛心,为我亦为瓦罐?开始怀疑老人们的名言还因为我看见卖米的刘秃子卖老米却收新米的钱时,连眼睫毛都未曾动一根。

我决定自己去探究眼睛里的奥秘。

上初中时有段日子,我发现父亲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从这血丝里读到了父亲的劳累。有那么几次,父母吵架,我看到母亲的眼略带哭意,像罩上了一层春天细雨织成的薄纱一般,似哀似怨地在眼里轻轻闪动,那是怎样的眼神,蕴含着多少心酸啊!

我绝不会忘记在餐店里帮工的那个小女孩,这个机灵能干的女孩却只有一只眼睛!想我初见她时着实骇得倒退了几步,因为她的右眼珠子像翻了个似地微微在眼眶中凸起,眼白侵占了大部分眼睛。后来我和她渐渐熟识了,才发现她很爱笑,她用那仅剩的一只眼睛笑,一点也不骇人,反倒笑得人沐浴春风般舒服,让人想跟着一起开心。有时,我觉得自己看到了最美的笑,原来残缺竟能创造如此的完美!

我迷恋上了这一双双的眼睛。我觉得眼睛天生就该用来欢笑。

但我还是被眼睛迷惑了。笑仅仅是眼睛表达心灵最外在的一层。

满天的晚霞。我就在这晚霞下匆匆赶路。忽然,我停下了脚步。那里斜倚着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他痴痴地望着天边的晚霞,好像在看最美的花一样。我望着他的眼睛,那眼睛好似神一样让人膜拜。他的眼里,展示着他的满足,他对幸福的感激,我深深地陶醉在那泛满幸福的眼中。那以后,我觉得自己打开了心灵的第二扇门,那扇关着幸福的门。

我一直在寻觅着眼睛的最深处是如何的景象。

八月时,隔壁林哥儿知道自己落榜了,也意味着三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了,但我却看到他一副轻松的样子。他一边拿着茶杯,一边像要解开我的疑团似地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而后很平静地呷了口茶。透过那烟雾般的水汽,我似乎感觉某种东西在我心灵上一闪而过,而我却忘了抓住它。他那看似平静的眼中藏着我一直寻觅但却一时难以理解透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我出校门时,看见一位老婆婆佝偻着背,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门上不断闪现着的“一路平安”。那平静的似笑非笑的眼神,仿佛世界的一切都融在了那四个字里面。一刹那间,我顿悟了,原来我一直寻觅着的,就是这份包含了整个世界的平静啊!

这心灵的最深处,不是那高山流水、大海长河,而是这平静的清明的足以容下一切的深潭啊!

我希望多年后的我也能这样佝偻着背,静静地站在这儿看着或许会变更的字,用平静的似笑而非笑的眼神,包含住整个世界……

【细细品味】

把眼睛比作门,显得新颖、生动。引用老人们的名言,证实眼睛是心灵的门户。

从“我”、刘秃子的表现,开始思索老人们名言的真实性,说明作者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

自然过渡,开启下文。

从父亲的眼睛里读出了劳累,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理解与敬爱。将母亲的哭眼比作薄纱,形象而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与同情。

将帮工小女孩骇人的右眼和爱笑的左眼进行对比描写,自然推出作者的深思——“原来残缺竟能创造如此的完美!”

小结以上三段,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

峰回路转,暗示下文将对眼睛作更深层次的思索。

刻画男孩对晚霞的痴迷,赞赏他对美的向往,抒发作者的陶醉之情。也点出了自己观察人们的眼睛之后的深刻感受。

落榜林哥儿“平静的眼”实际上蕴含了一种“胜不骄,败不馁”的从容与乐观,是值得“我”追寻、学习的。

老婆婆“平静的似笑非笑的眼神”,最终给予我“顿悟”:平静地包含整个世界,不管经历多少风雨坎坷!

以充满诗意的畅想收束全文,从总体上表明作者的人生观,有深化主题的作用。

【整篇评析】本文将眼睛作为写作对象,描绘了神情各异的眼睛,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作者包含整个世界的平静心态,说明作者在生活中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紧扣“痴迷”选材,犹如叠加几个电影小镜头,有力地突出了主题。所选材料具有典型性,说服力强。文章主题新颖,详略有致,过渡自然,语言生动而层层深入,行文连贯而跌宕起伏。

题例演练场

1.生活赋予人的感觉极其丰富。我们可以体验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也可以品尝酸甜苦辣的各种滋味……同学们一定有过与众不同的感觉吧,认真写出来就是好文章。请你以“有一种感觉叫________”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首先在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精心选择材料,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导引】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如你考了第一名暗自高兴,同学惹恼了你让你大为光火,一夜之间痛失亲人你悲恸欲绝,春天来临阳光明媚你心情轻松,自然灾害过后人们的痛苦和你的痛苦,曾经辍学你初尝生活的艰辛,面对别人的辉煌胜利你心存嫉妒,苦心撮合让父母破镜重圆你心中十分甘甜等。由此可拟出一系列的文题,如《有一种感觉叫喜悦》《有一种感觉叫恼怒》《有一种感觉叫悲恸》《有一种感觉叫轻松》《有一种感觉叫痛苦》《有一种感觉叫艰辛》《有一种感觉叫嫉妒》《有一种感觉叫甘甜》等。拟定不同的文题,立意也就有所不同。根据确定的文题和主旨,选择几则有代表性的材料来写。可记叙经历,可抒发感慨,可描摹美景,也可谈论体会。一般是独立成篇,通过几个小标题分成几个片段的形式则更新颖。

2.无论是在学校里、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你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自由空间,沿着你梦想的金光大道顺风而行。也许曾经困难重重,挫折多多,阻力难以抗拒。你是怎样战胜它们的呢?请你以“别让________阻碍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拟填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新颖。(2)注重真实感受,不故弄玄虚。(3)立意要鲜明,主题要突出。(4)自由选择文体。

【写作导引】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定遭遇过这样那样的沟沟坎坎。比如老师的偏见,同学的误解,学习的艰难,昨日的失足,父母的重男轻女,父母的蛮不讲理,家庭的纷争,家庭的意外,拜金主义的流行,恶毒谣言的中伤,为坚持真理而遭遇的野蛮……当我们打开记忆之门,无数鲜活的材料就会喷涌而来。同学们根据自身生活实际,确定写作范围,拟题和选材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写作过程中不得偏离主题,确保鲜明的立意,或叙述,或描写,适当进行议论和抒情。参考文题:《别让偏见阻碍我》《别让误解阻碍我》《别让艰难阻碍我》《别让失足阻碍我》《别让歧视阻碍我》《别让蛮横阻碍我》《别让家庭纷争阻碍我》《别让家庭意外阻碍我》《别让拜金主义阻碍我》《别让恶毒谣言阻碍我》《别让刁横野蛮阻碍我》等。

3.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值得你珍藏在记忆深处,值得你为之欢呼为之讴歌。正是这些美好的事情,激励着你对生活的热情。请你以“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可以自定,但主题一定要鲜明、积极。(3)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美好的事情可以列举很多,如知心朋友的聚会,家庭的温馨和睦,老爸的学识渊博又贡献卓著,老妈的温柔慈爱又教子有方,一到星期天就自由快活,暑假进培训班其乐无穷,过生日令你迷醉,去旅游叫你欢欣,童年的纯真和稚嫩,青春的成熟和梦想……只要我们积极拓宽写作的思路,敏锐捕捉生活中关于“美好”的信息,就不愁找不到写作的好材料。所选材料要有代表性,要能突出“真好”这个主题。可记叙和抒情,也可描写和议论。参考文题:《朋友真好》《有家真好》《老爸真好》《老妈真好》《星期天真好》《暑假培训班真好》《过生日真好》《去旅游真好》《童年真好》《青春真好》等。

素材加油站

1.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歌德

2.“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

——蒙田

4.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莱辛

5.凡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为目标的人,是坏的;凡是以博得别人的好评为目标的人,是脆弱的;凡是以使他人幸福为目标的人,是有德行的。

——列夫·托尔斯泰

6.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列夫·托尔斯泰

7.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

——雪莱

8.人生有如一块用善与恶的丝线交织成的布;我们的善行必须受我们过失的鞭挞,我们的罪恶却又赖我们的善行把它掩盖。 ——莎士比亚

9.人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万念俱灰,另一个是踌躇满志。

4.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篇四

——命题、半命题作文

俗说“走好第一步”非常重要,写作文也是如此。审清文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审不清文题,一是无从下手,二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得不到基本分。如果能审清文意,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抓住文题中透露出来的关键信息,了解常规要求再动笔就能写出符合文意的作文来。

今天我们就详细讲讲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审题——四瞄四盯看分明

如何解剖审题,首先看作文题目,总会呈现哪些信息呢?

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饰词、关键词等等。

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数秒以内,有些,则需要盯几眼,要推敲,思忖,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

一瞄,文体,中考作文命题已经好多年“文体不限”了“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叙事文,而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好写。有些地区出于突出初中基础文体训练的考虑,不再笼而统之地“文体不限”,而是特别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

二瞄字数,字数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你少了50字,会被扣2分,少100字,基本上就会被划拨到最糟糕的作文里了。一般是“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从写的角度,应该比题目规定的字数下限略多写几十字,这样不仅内容更显得富,也可见你行文的优裕。

三瞄人称,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再如“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你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的口吻就有特别要求,强调倾诉性。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你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

四瞄范围,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最近两年为了防范套作,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这一趋势,我们不能不察。

审题练习

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可以怎么理解(既“我”的范围“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

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又该怎么理解

刚才的题目是2008年江苏常州题“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会被红牌罚下。

再如“美丽的瞬间”,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一年······现在”这样娓娓道来。再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你就只能写一个场景,不能“家里······学校······街头”写上好几幕。

请同学特别注意题目里的时间词如:“一天”“冬天”;地点词,如“校园”“窗外”数量词如,“那一刻”“一件事”“第二次”。

一盯、句式

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这项审查可略过。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生活因思考而精彩”“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例如,“我参与,我快乐”——因为“参与”所以“快乐”,我们可以理解为“参与”是“快乐”的原因,“快乐”是“参与”后必然的情绪反映。行文时,就需要既描述“参与”的过程和细节,也抒发“快乐”的情绪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二盯、情感

最近两年,中考命题老师都变成“情种”了,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淡漠不多见了。比如这些题目,“你还会——吗”“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让我握住你的手”得体会这里面的一往情深,再看这些题目,“向前向前向前”“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战胜自己坚强起来”,你得领悟其中蕴含的积极、进取、不屈的精神力量。而所有的体会、领悟最后又得落实在你饱含情感的笔触里。

三盯、副词

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重要。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实”“然”“真”“也”“最”。如“门其实开着”,“——其实很快乐”。“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

如“我依然——”。“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即使错了,即使亏了,也不改初衷。

再如,“下雨天真好”,“——真有趣”,“有时,我也想——”,“——最美的数字”,“我最好的朋友”······“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那不是“最”。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四盯、关键词

要善于锁定题目最关键的词语,找找下面题目的关键词。“那一幕,我难以忘怀”“温暖的时刻”“我眼中的色彩”。要死盯着这些关键词,慢慢咂摸他们的“色香味”。

1、“那一幕我难以忘怀”,“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2、“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3、“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汶川地震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而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首先要审清题意。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一、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 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 ——“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为本文主旨。

量“之风” 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二、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很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1.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 填题正确流于一般。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立》、《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填题深刻题旨凸现。

《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填题错误题旨走穴。

四、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 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第二可填“力量”。

又如《我„„同桌》,题目已经限定了载体,如何填充为好,仍视素材而定。如果同桌系新来乍到,虽印象鲜明,但交往很少,可填“的”,以便从旁观察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繁碰碰磕磕时有冲突填“和”为宜以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如若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和某种情感强烈不妨选填“敬佩”、“恨”、“同情”、“鄙夷”等。

五、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__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

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

拿起《„„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六、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 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 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乎逻辑,不违情理。

半命题作文拟题常出现的问题。

《——也美丽》 《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拟题雷同

《生活也美丽》——拟题宽泛 《板书也美丽》——拟题随意

审题仅仅为了补题吗

确定文章的立意——歌颂美丽,确定文章题材 ——真实,确定写作重点——美丽的原因,明确文章体裁——记叙文。明确其他要求(字数等)

判断下列补题及开头、结尾是否准确把握题意了

开头,学生作文1——《冬雪也美丽》

在我的心中,最美的季节是冬天,最美的景物便是唯有在冬天才会有的——雪。每当下雪的时候,我都会跑到门外,欣赏那洁白的雪花,心情也会好起来。写的不是“也”美丽而是“是”美丽的。

学生作文2——《失败也美丽》

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的人讨厌它,一味躲避,这样只能离它更近,而有的人在失败之后,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努力,慢慢走向了成功。对于这些人,失败是美丽的。写的不是“也”美丽的,而是“是”美丽的。

学生作文3 ——《配角也美丽》

有人说,主角永远是舞台上最耀眼、最美丽的那轮明月,而配角只是旁边点缀的小星黯然无光。可在我看来,其实,配角和主角一样,也很美丽。如何体现“也美丽”

比较三个结尾。

《皱纹也美丽》

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皱纹上,此时我突然感觉到父亲眼角的皱纹是如此美丽,它里面包含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我很庆幸我拥有这样的父亲。

《旧毛手套也美丽》

这双手套我一直珍藏到现在,它虽然不好看,但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也是美丽的。

《失败也美丽》

成功固然美丽,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一次次的失败,怎能得到一个个通向成功的阶梯呢,当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不断努力而最终成功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失败也是美丽的。

5.半命题作文篇 篇五

淄博市近三年来都采用了半命题作文的形式,今年的中考题里依然给出了半命题作文《我的——生活》。

完成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只要补出了题目,写起来与其他命题作文没有什么差别。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特长,避生就熟,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首先,选择材料要避生就熟。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事情,凡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往往都经历过一个对其痴迷的过程,所以对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往往非常熟悉,并且往往有过很深刻的感受和思考,我们应该善于把考题与自己熟悉的事情对接,这样肯定能把考场作文引入一个自己写起来得心应手的境界。

其次,选择文体要避生就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扬长避短。 一般来讲,中学生应写记叙类文章。

补题注意事项

要注意三点:

第一,补出的词语必须和已有的词语搭配,构成完整的意思;

第二,补出的词语应当是自己最便于写作的方面;

第三,写作是要关注其他词语的含义,找准写作重点,一般来说,补出的词语就是写作的重点。

半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我的梦想》;

2.命后半题:如《告别___》;

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的一封信》;

4.命首尾部分:如《___,别再让我_ _》。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策略

①补题前先要准确把握已给命题文字中的概念。

②所补词语宜“小”不宜“大”,力求“小”中见大,“小”中见深。

③所补词语要亮出文学色彩或哲理色彩。例如:《那一抹晚霞触动了我的心灵》、《我美丽,因为我有伤痕》等。

④补填的文字不仅要“准”,而且要力求“新”。

创新题目举例

“最美丽的___”大多数同学在横线上填上“风景”、“心灵”、“一瞬”等词语,从正面选材演绎题旨,有的同学别出心裁,在横线上填“苍蝇”一词,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三只苍蝇作选美表演最后都死于蝇拍之下的故事,告诉读者:邪恶的东西,即使看上去很美,也总是人们的敌人,必须毫不留情地除掉它。作者避开了“正面”、“赞美”这样的常规思维,巧选“反面”、“讽刺”这一鲜有考生涉及的角度选择事物,新人耳目。

作文题“走近___”,有位学生填入“老鼠的幸福生活”,造成悬念。这种创新手法与上述的笔法异曲同工。当然创新不等于怪异,“新”必须以真善美为前提。

6.半命题作文启发课教学设计 篇六

一、关注三方面:材料、提示语、题目

(1) 解读材料大意。准确把握其中所提供的重要信息和写作要求。

(2) 领会提示语。这是对选材的要求, 也是对选材范围的限制。

(3) 抓住关键词。标题中关键词是写作的核心, 抓住它, 作文才不会偏题。

二、想出一大片:充分调动知识积累, 罗列与关键词相关的素材, 以便进行筛选

(1) 运用发散思维, 联系教材, 联系自然, 联系生活 (家庭和社会) , 联系社会热点。

(2) 展开联想想象。

三、确立一个点, 即确定你最有把握写好的写作素材

写作应该选取自己最有把握的素材。但是, 要注意作文立意要积极向上, 要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所谓“最有把握”,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最符合题意; (2) 最有话可说; (3) 最有情可抒; (4) 最有理可讲。

需要提醒的是, 要选取独特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素材, 尽量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四、将题目填写完整, 这就是作文的中心

围绕中心构建文章, 可以有片段作文法、读后感法、场景连缀法、故事讲述法、改写教材法、段意拓展法, 等等。下面就让我们以贵阳市2010年中考作文题为例来进行阐释。

在成长的道路上, 我们需要父母和教师的深情关爱, 同学朋友的无私帮助;需要热爱生活, 珍惜生命;需要憧憬未来, 亲近自然……同时, 我们也需要阅读父母, 尊重他人, 扶弱助困;也需要善于探究创新, 敢于实践体验;也需要精诚团结协作, 保持良好习惯;也需要学会感恩回报, 学会承担责任, 学会面对困难时乐观与坚韧, 学会放眼世界、关心时事……

参考上面材料后, 以“成长, 也需要”为题, 写一篇600~650字的文章。 (60分)

写作提示:考生可以在材料中选取或自己确定所填内容, 可以借助求异视角和辨证思维, 独辟蹊径来诠释演绎或突出强调成长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某一重要精神元素。

(1) 关注三方面:从材料、提示语、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该作文的关键词是什么?

(2) 想出一大片:充分调动知识积累, 罗列与关键词相关的素材, 以便进行筛选。

(3) 确立一个点, 即确定你最有把握写好的写作素材:确立的这个点是什么?

(4) 将题目填写完整, 这就是作文的中心:采用什么方法构建文章?

(5) 中考优秀作文写法借鉴:请思考这样布局谋篇有什么特点和优点?你能仿用这样的方式来构思你的作文吗?

【例一】《成长, 也需要俯首》。

第一段:由“仰望”引出与之相反的“俯首”, 提出自己的论点———成长, 也需要俯首。

第二段:提出分论点一———俯首令人脚踏实地。围绕分论点, 列举越王勾践和鲁迅成功的事例来加以论证, 强调“俯首”的重要性。

第三段:提出分论点二———俯首令人谦卑。引用《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谈成长的过程需要“俯首”谦卑地学习和借鉴他人。

第四段:提出分论点三———俯首令人谨慎。强调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俯首”看清脚下的陷阱和荆棘。

最后收束全文。再次阐释“俯首”的真正内涵及重要作用。篇末提出勉励, 升华主题。

【例二】《成长, 也需要品味寂寞》。

第一段:从有人说“成长需要亲情、友情、欢笑、挫折”中引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成长, 也需要品味寂寞。

第二段:引用古代经典《大学》中的名句来阐发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看法。

第三段:以一句话独立成段———“品味寂寞, 在前人的诗词华章中”。

第四段:引用从古自今四位诗人 (李白、辛弃疾、纳兰性德、海子) 抒发内心寂寞的诗句, 段末总结———“文人骚客们用笔记录下他们的寂寞, 让后人站得高, 看得远”。

第五段:仍以一句话独立成段———“品味寂寞, 在前人的不朽奋斗中”。

第六段:例举古今中外四位名家 (司马迁、李时珍、诺贝尔、爱迪生) 忍受寂寞获得成功的事例, 段末总结———“中外名家们用行动谱写了他们的寂寞, 让后人走得远, 行得顺”。

最后用排比句收束全文。点明寂寞和成长的关系———“寂寞于生, 可晓真情, 明事理, 知人生, 历百味”。

【例三】《成长, 也需要几块石头》。

第一段:开篇以一个“一粒种子在巨石的压迫下长成参天大树”的故事, 引出主题———成长, 也需要石头。

第二段:解释石头和成长间的关系———“用石头划下足迹, 见证自己的成长, 人生更充实”。

第三段:以一句话独立成段———“成长需要绊脚石”。

第四段:叙写了海伦·凯勒身残志坚, 最终成材的故事, 阐发了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是让人跌倒后站起来、继续前进的动力这个道理。

第五段:仍以一句话独立成段———“成长需要垫脚石”。

第六段:叙写收录在《智慧背囊》中的一个故事:女孩捉蝴蝶被石头绊倒, 开始埋怨石头, 后来灵机一动, 借助石头反而捉到了蝴蝶。接着阐发“绊脚石”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变成“垫脚石”的这个道理。

最后收束全文。再次点明“石头”对于成长的重要作用。

7.半命题作文写作例谈 篇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用“争”组成一个词、短语或句子,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中必须含有“争”字。(2)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如何写好此类作文,本文为同学们试作如下点拨和指导。

一、什么是半命题作文

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者给出了作文题的一半或一部分,另一半或一部分则需要写作者根据要求将作文题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进行写作的作文。

半命题作文中的基本形式有:(1)前空式,如“ 笑了”;(2)后空式,如“储存”;(3)中空式,如“为而喝彩”;(4)双空式,如“ 眼中的 ”。在此基础上,命题者可以灵活地变换些形式,如在命题前增加些提示性的文字或材料,结合材料作文命题等。

半命题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在一定范围内作者有一定的自主权。(2)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不能忽略“限”的一面)。(3)作者对原题的“补填”,方便张扬个性,有利于发挥写作长处。

上面这道作文题是属于半命题作文的变式,是一种比较灵活的题型。其特点在:一是将“命”的那一部分内容继续压缩,给考生更大的思维自由和自主权,只给出一“争”字;二是提出了明确要求,避免了刻板的半命题作文常见形式,又给考生以审题的暗示;三是考虑到了历年高考作文曾出现过类似命题(例如在2006年湖北高考作文以“三”构词的联想思考)。

二、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

(一) 弄清题意

我们首先要分析题目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要审明已提供的题目及有关文字所包含的信息和各种限制条件,准确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如本例审题时弄清下列两方面:

1. 显性信息:“用‘争’组成一个词、短语或句子”,“题目中必须含有‘争’字”。

2. 隐性信息:以“争”为中心词,扣住“争”来立意;选材围绕“争”字的含义。

老师们阅卷时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似乎不太合题意或不怎么符合老师对此题的理解,但又说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写出来的作文立意有偏差,甚至“跑”了自己拟的题。我认为,这是在审题时没有弄清题意和命题意图,没有作深入思考所致。表面看,这个命题的范围相当宽泛,似乎没有什么审题的难度。实际上他们忽视了此命题中的暗示信息,即“争”的含义以及如何写才更好地符合命题者的意图。首先,要审好“争”的含义。《现代汉语大词典》中“争”的解释有:(1)力求得到或达到;争夺。例:力争上游,分秒必争。(2)争执;争论。例:争吵,争端。(3)疑问代词。怎么。例:争知,争奈,争忍(多见于古诗词曲)。显然此命题择取了(1)(2)两个义项,且主要倾向于(1)。其次,学生在拟题和立意时应该将“争”作为中心词对待和处理。事实上,这次评选出来的优秀作文,都是符合这一点的。如《争,是一种生活态度》。相反,如果主要内容只是与“争”有点关系而已,那么他就将此题当成话题作文写了。

(二) 补好文题

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全命题作文,并确定好文章的中心。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所给的自主权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把握的关键词,避生就熟,以利于后续的写作。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起来就越容易。如“争”的选材,同学们就可以从比较了解的中考、高考,从了解比较多的体育、社会热点等中间选择。

2.要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议论文题目补填最好是言简意赅,判断性强;记叙文题目补填应该形象、生动、醒目。如“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争与不争的选择”“‘争’的艺术”“‘争’的价值”,就宜写议论文;“我的‘好争’经历”就宜写记叙文。

3.要小角度切入。如果给题比较大,那么就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如以“争取”“竞争”“战争”“争气”等为题,范围就定得过大。而“争与让”“我争,故我在”“人,需要有‘争’的精神”“有‘争’才有赢”等则比较好。

4.要形象生动。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让人“一阅钟情”。如“争,前世的约定”“‘争’的三重境界”。

此外,拟出来的题目要符合语法逻辑,不能令人费解。

(三)拓展题路

此例作文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自由,应该说更便于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但从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学生却似乎手足无措了。推其原因是思维没有发散,思路没有打开。对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学生似乎还能沿着“墙壁”扶着走;对这样的半命题作文,学生仿佛一下子来到了“太空”,反而失去了方向感,无从下手了。

就此例作文,可尝试下图的思路拓展。

8.半命题作文 篇八

第31中学七(10)班 乔月璇

夕阳耗尽了最后一点光辉渐渐西沉。夜如期而至,天穹在我的头顶笼罩下来,天上的星星恍若一颗颗钻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远远近近地注视着我。

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的天空重重地叹了口气。唉,这次考试又失败了!

夜,如同墨洒在空中,独对四壁的萧瑟,伸手不

见五指。

突然,一点闪烁的绿光划破了静谧的黑夜,轻盈地落在了桌子上。我随手用一个玻璃杯将它轻轻盖

住,似有意,若无意。

借着点点星光,我看到,原来那是一只萤火虫。突然它像察觉了什么似的,先前的轻松荡然无存,拼命地撞击那个将它禁锢的“牢笼”。一点点绿光上下翻飞,在夜的衬托下分外空旷。

没用的,我讽刺地轻笑,看着拼命挣扎的萤火虫,我却反而有了一种顾影自怜的孤楚。

那绿色的光点在一次次地撞击中变得暗淡了许多,我仿佛看见了那小小身躯上的累累伤痕,一次次

地冲击我的心。

看着奋力拼搏的萤火虫,我微怔,尘封的记忆像此刻微拂的轻风,翻开了一卷卷往事:连续几次的考试失利让我痛苦不已,老师、同学、家人都用质问的眼光注视着我,我仿佛坠入了无边的黑暗中,不再努力,心也一直坠着,坠着„„

昨夜,一株盛开的鲜花将芳香送入风中,穿透那厚重如铁的夜,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雨,不知什么时候下的,那稠密的雨丝缠住了窗外的树木,也缠住

了我的心。

看着奄奄一息的萤火虫,我像做了重大决定似的,拿走了那禁锢它的“牢笼”,掷在地上,摔得粉

碎!

不,我不能放弃!这是我心中的声音。我思索了许多,终于明白我要像这萤火虫一样,即使自己变得伤痕累累,也绝不向困难低头,要勇敢地向着自己的希望去拼搏,去飞„„

看着恢复并飞出窗外的萤火虫,我感到一直压抑着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不觉长出了一口气。

思索会让我们不断成长,生活因思索而精彩。

●教师点评:

得分点1:文章中那极力挣脱的萤火虫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二者在文中合二为一。

得分点2:通过有关萤火虫的描写写出了自己内心对自由的无限向往,更是让自己产生不气馁的顿

悟。

———周芳

■作家点评:

本文语言精练、准确,有特色、有寓意。构思精巧,以萤火虫自喻,最后解放了萤火虫,也解放了自己。本文最可贵的地方有两点:第一,虽是作文,却有创作的成分,这是学生作文中缺少的东西。第二,从这篇短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已懂得制造氛围,虽是朦胧的尝试,却是可贵的,也是成功半命题作文“,给我一份清凉”赏读

【思路导航】

半命题作文“,给我一份清凉”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作文命题。首先要弄清“清凉”一词的含义。“一份清凉”不像“一缕阳光”那么容易理解和把握,“清凉”字面上有清冷、凉爽之意,而细审此题,它是一个比拟性的说法,即题目中的“清凉”有醒悟、苏醒、清醒之蕴,一般应取其虚指义,也就是什么人和事使原本“躁热”的我或顿然醒悟或心灵深处感受到清爽。明白了这些,就开始回忆触及灵魂深处给人的“清凉”记忆,思路要开阔,然后进行补题、写作。

下面几篇文章是同学们的随堂作文。文体不同,风格迥异。或叙或议,或长于细节描写或工于心理刻画,或有独特感悟或另辟蹊径巧妙切题,或大气磅礴或清新可人;行文表达也可圈可点,既注重用词的贴切生动,更讲究语言的锤炼,体现出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

她们的故事,给我一份清凉

实验中学九(5)班 王洁云

田桂花像往常一样拿着农具回家,但当她还没走到院子了时突然发现家里的门是开着的,于是立即冲到家中进行查看,这时她的妹妹田桃红从门后蹦了出来大喊了一声:“萨普莱斯!”

田桂花被吓地愣了一下,随后才反应过来问道:“桃红,你不是去学了么,咋回来了呀?”沉浸在姐姐被吓一跳的欢乐中的桃红立即正经起来,说:“姐,我不想上学了,上学太累了,老师还总是批评我。”桂花听了有点失望,叹了一口气问:“真的不想上学了?”桃红干脆的回答道:“真的。”田桂花没有再说什么,走进灶房做饭去了。

桂花和桃红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很穷,姐姐为了供桃红上学自己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每天给别人家干活,给桃红攒学费,长大了就在父母留下的田里种地,桃红是桂花这辈子唯一的希望。

第二天桂花很早就把桃红叫醒了说:“不想上学咱就不上,跟我下地干活去。”就这样姐妹俩开始了一天的劳动。中午火红的太阳照着田间,桃红累的满头大汗说:“姐,太累了,要不咱歇一会吧。”桂花斩钉截铁的回答道:“不行,上学不想上,连地都种不好吗?” 干了一天的农活,桃红回到家就一头栽到了床上,而桂花却出门去了村长家。村长很富有,冰箱,空调,电脑、电视„„现代化电器样样都有,棉花想借村长的房子用两天,虽然村长有些疑惑但还是在桂花的再三恳求下答应了。

第二天桂花依旧很早叫醒了桃红,桃红懒洋洋的说道:“是不是又要下地干活啊,我可不想再去了。”棉花神秘的回答道:“不是,我带你去个好地方。”桂花把桃红带到了村长家说:“天热,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呆一天,里面的东西你可以随便用。”桃红好奇的在屋里转了几圈,她打开冰箱,看见里面有班里有钱学生喝的饮料,还有自己从来没见过的热带水果,她坐上松软的沙发,打开42寸的数字液晶电视„„

中午,外面的太阳依旧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姐妹俩睡在宽大柔软的床上,开着空调享受着清凉的时光。桃红不禁感叹道:“如果每天都过着这样的生活该多好啊。”桂花问道;“那你是喜欢每天都在地里干活还是像现在这样生活?”桃红回答道:“当然是现在这样啊,傻子才喜欢在地里干活呢。”桂花把桃红从床上拉起了说:“那你明天就去给我上学去,姐这辈子虽然上学不多,但也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我是没机会了,所以我把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爸妈走得早,你一定要争气啊!”桃红这才恍然大悟,重重的点了点头说:“姐,我明天就去上学,我一定好好学。”

又是一年的夏天,知了扯着喉咙在叫。田桂花正在地里干活,桃红拿着一张被太阳照的闪闪发光的录取通知书蹦到棉花面前,说:“姐,这次考试我考了全县第一。”棉花先是愣了一下随之便紧紧的抱住桃红,热泪盈眶。火红的太阳照着大地,而姐妹俩却感觉有一丝清凉的感觉,像那天在村长家开着空调一样。

——在应考的日子里,他们的故事给原本焦躁的我一份清凉。

大国情怀,给我一份清凉

实验中学九(5)班 胡 兴

时入四月,泰国国内政局动荡,持续升温;朝韩双方的“世仇”又有燃起的可能;美利坚和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吵得仍是热火朝天不可开交„„而一个政局稳定、正为实现崛起的中国也因马航失联也焦头烂额„„

以至于有些人直言的说,这个夏天一定非常“热”。

我的脑子里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一个国家忽然闯入了我的视线——澳大利亚。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大国。说它是大国绝非无稽之谈。它独占一块大陆,地大物博,拥有着一般国家所不可比拟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它从不恃强凌弱,所以在国际上的威信是极高的,是当之无愧的大国。

不过因为它国内毫无大事可言(重大热点事件,如政变之类的)所以我一直没有关注过它,马航失联事件的发生使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大国。

可能是由于国内(马来西亚)太“热”的缘故;可能是由于机长脑子太热的缘故;也可能是由于飞机太热的缘故,总之,MH—370与全世界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算一算有二十多天了,我原以为他的失踪会使世界更热,可事实证明我错了。

出于人道主义,出于大国的使命感,澳大利亚这个与本事件毫无关联的国家加入了搜救的行列,并逐渐成为搜救力量的中流砥柱,成为了排头兵。

现在每天从帕斯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再到达尔文的夜幕降临(达尔文与帕斯均为澳大利亚城市)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倾尽所有的飞机,投入大量的舰船不知疲倦的向疑似海域进发。关于马航事件的最新消息基本上都是他们发布的。此时正值澳大利亚的秋季,南印度洋海面巨浪滔天,不明气流越来越多,可以说寻找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而他们仍气势轩昂丝毫不动摇他们的信念。

搜索更多关于澳大利亚的信息,我发现澳大利亚是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国家,它不止一次因日本捕鲸而将其告上国际法庭„„

这才是真正的大国!一个与中国一样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的国家。相信有这样的大国在,世界不会热得太久,它们一定会给包括我在的内世人一份清凉。

向马航的搜救者们致敬!向大国致敬!

夏日的他,给我一份清凉

实验中学九(5)班 张钰婧

“热死了,热死了!”知了爬在打了卷的柳树上拼命地叫着,地上的花草也都垂着头好像在说:“快,刮风吧,下雨吧。” 我由于经受不住夏日的这份炎热,于是冲下楼去直奔商店准备买一个雪糕清凉一下。商店的老板是一个烫着卷发的胖女人,面对熙熙攘攘的客人老板的脸上笑开了花,我也挤到人群中去,当我清楚的感觉手中的钱被抽走的时候暗暗高兴了一下想:终于轮到我了。可是无奈人群的力量太庞大我又被挤了出去,当我又奋力挤到冰箱旁拿到一根雪糕准备走的时候老板一把拉住了我的胳膊。

“喂,姑娘不付钱就想走啊!”她扯着嗓门喊。“我刚才给你了啊!”我辩解道,她斜着眼拿出质疑的表情看着我说:“是吗?这么小都学会说瞎话啦,我可是收一个钱给一个雪糕,我怎么不知道收了你的钱啊!你有证据么?”我顿时语塞,我怎么可能拿得出证据啊,可是刚才明明感觉到钱被拿走啦啊,我重新辩解道:“我刚才真的把钱给你了,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理啊。”“什么?我不讲理!大家快看看,这女孩拿了我的东西不付钱还说我不讲理,这生意还怎么做啊。”“就是啊,人家做个生意也不容易,这女孩怎么这样啊,小小年纪就学会撒谎占小便宜,这长大了还指不定成什么样了,肯定是家里没教育好。”买雪糕的,还有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闲人把我围得个水泄不通,全都在指责我。脸上火辣辣的,好像太阳也在用它的热光来惩罚我,我顿时觉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那胖女人一看有这么多人来助阵,更是嚷的起劲,这时一个帅哥走了过来对老板说:“大姐,刚才是我忘记付钱了,你把这雪糕给了我,误会这姑娘了。”老板立即换了刚才凶神恶煞的表情,脸上洋溢起温柔的笑容说:“原来是你啊,看来我真是错怪这姑娘了。”她接过男孩的钱拿了一根雪糕给我说:“对不起啊姑娘刚才人太多了,我没留意。”

我拽过雪糕,看到男孩已经走远了,我想:害我出丑还跑那么快。我三步并作两步追上他说:“你为什么要贪那小便宜,害我出这么大的洋相。”男孩微微一笑说:"其实我的雪糕也是付过钱的,但我相信你一定也付过,只是老板搞错了,所以我就又付了一次,也想让老板记住以后做生意要细致点。”

就在我感到内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的笑容给我带来了一份清凉,顿时我觉得这个夏天不再炎热。

安慰,给我一份清凉

实验中学九(5)班 马 珂

有人认为,夏日里的一缕凉风能给人一丝清凉;口渴时的一杯清水能带给人一丝清凉;汗流浃背时的一次冲凉能给人一丝清凉。但我认为一次无意的安慰也能给人一丝清凉。

炎炎的夏日里最恼人的莫过于要在太阳公公的考验下忍受着躁热上体育课。

“铃铃„„”上课铃声响了,下午的第一节课是体育课,同学们一个个都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向操场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在念叨着大热天还上体育课。忽然,班主任要我和小A在教室里帮助布置教室。这不就意味着不用去上体育课了,我和小A心里那个乐呀。但由于有老师在场还是下意识的把那喜悦隐藏了起来,过了大约十分钟,体育委员急匆匆赶到教室,对我俩说:“你俩快下去吧,体育老师发火了,说你们不下去以后就不给咱班上课。”我和小A听了后觉得应该下去和体育老师说明情况。误会解开了不就没事了,我和小A便向操场走去,见到体育老师赶紧向体育老师解释了一遍,谁知道体育老师一听火气更大了对我们说:“罚你们操场跑十圈!”十圈!这是什么概念啊!跑完我估计就要“升天”了,再加上在班上这么多人面前受罚多没面子啊!但看到小A远去的背影虽然极不耐烦但还是跟了上去,一圈两圈„„十圈终于完了,我觉得我也完了。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流,太阳依然是那么毒,本来受罚的心情就不好又加上这令人心烦的天气,我变得十分焦躁。这是,小B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跑向我,对我说:“知道你心情不好,但也不能拿桌凳出气吧,你想想,要是你是老师不请你同意就随意叫走学生。你乐意啊。而且那么热的天老师心情南面不好,你就多多体谅一些吧。”

听了小B的话,我顿时觉得天气凉爽了不少,太阳也不像先前不那么毒了,心情豁然开朗。

原来,安慰也能给人一丝清凉„„

一把扇子,给我一份清凉

实验中学九

(五)班 常警波

屋外,烈日高悬;身旁,作业成山;身上,汗流浃背。

忽然一阵凉风吹来,接着传来了妈妈慈祥的声音。“来,我给你扇扇,凉快些!”我看见妈妈又拿着那把破扇子,便说:“妈,现在是啥年代了,咱家又不穷,怎么老用那把破扇子,真落伍。”妈妈说:“这扇子比风扇可凉快多呢。”我说:“知道了,快出去,给我把空调打开。”妈妈摇了摇头,依从我的意思,打开了空调。

一小时后,那座大山总算被我挖下去了一半,松了一口气后又鼓足干劲接着挖,终于只剩下了数学,翻开作业,深吸一口气后便又埋头苦干。不幸的是碰见了难题,我先思考了一下,不会;然后是仔细思考,还不会;最后集中精力深思,妈的还不会。我心里默念着:“一定会的。”这时,也不知是哪只不识趣的知了在我正烦的时候乱叫,外加上身后那空调制冷时的声响,心里更乱了。

9.半命题作文:感谢—— 篇九

一、审题指导

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需自己补全)

题眼:“感谢”(因为什么而内心充满感激之情)隐含内容:我(怀感激之情的是“我”而不是别人)题目的完整意思:“(我要)感谢____” 语法分析:

填一个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与题目中已经给出的“感谢”构成动宾词组,而不要误会命题者的意图,不要出现语法错误…… 正确示例:《感谢老师》《感谢贫穷》《感谢那次失败》…… 错误示例:《感谢信》《感谢,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感谢别人真的就那么难吗》《感谢你,老师》…… 综合理解:

文章应该写的是:“我”因为什么原因、而对什么人或什么物或什么事、怎样心怀感激的。那么在文章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情写清楚,让事件自己说话,证明这个人这件事这个物确实值得“我”感谢。领悟: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要写具体的事

二、补题技巧 标题:《感谢______》

1、宜小不宜大:

题目太大,难以写实,会给人一种表现不到位、文章内容空洞的感觉,不如往小里去命题来得实在,如《感谢那片树林》《感谢后母的三巴掌》(达标册上才看过《后母的三巴掌》)

2、宜熟不宜生:

既然是自己给自己补题,就应该找自己熟悉、有话写的方面去命题,而不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自讨苦吃,如写老师、同学、父母,写某一次受表扬、挨批评、被帮助等就有事可叙、有情可诉。

《感谢自然》这个题大是大了点,但也并非不能写,就是要学会化大为小,如写自己在某一次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感谢母亲》就更容易了,写母亲教育、关心我学习或生活的一件具体的事就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3、写自己擅长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或不擅长的方面,如果你长于叙事描写,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实例来展开叙述,如感谢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尽可能写得具体真实;如果你长于抒情说理,可以选择高难度一点的东西来命题,写得富有内涵或诗意些,比如感谢石缝中的小草、感谢挫折、感谢四季、感谢对手……

三、写作构思

1、必须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主题

虽然要写出自己心存感激的原因,但不是罗列空洞的理由,像做数学证明题一样;也不应该只是对生活作概括性的说明,而不去选择和叙写典型的事例,让事例告诉读者某人某事如何值得你感谢……

2、必须对典型事例作细致生动的描述

对于所选事例,必须不厌其烦,抓住能够表现主题的细节等作生动叙述,包括对话、动作、心理活动的描述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不要只是轻描淡写、泛泛而谈……

四、主要问题

1、不会补题 有的人将题补得大而空,写作起来不好把握,很难写深透,如《感谢自然》《感谢人生》《感谢生活》……

不如化大为小,写《感谢秋风》《感谢父亲》《感谢小草》《感谢那句名言》…… 不会补题的另一种情况是有的人补题不单一,将几个要素罗列在一起,文章变成了要写几个人,影响了表达的深度和力度,如《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和同学》《感谢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不如将题具体到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段感悟„„如写《感谢父亲的那一巴掌》《感谢数学老师》《感谢那个雨夜》„„

2、不会审题

有的同学自己补的题自己不会审,结果将内容写散了,不能很好地表现主题。如《感谢老师》,有的概写老师这个群体,教给人类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值得大家感谢;有的分写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各一件事,说明我要感谢老师。

其实只要注意两点,就能把这篇文章写好,一是要说自己,而不是大家,写自己是怎样从老师那里得到教育与关爱的;二是将材料放到一个人的身上去写,主题就不分散了,内容也丰富了……

3、不会选材

很多同学所选的材料很普通,一点都不典型,读来不够感人,主题揭示不深刻。如《感谢自然》,泛泛的写自然给我们提供吃的,我们要感谢自然。又如《感谢母亲》,写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值得感谢。

《感谢自然》这个题大是大了点,但也并非不能写,就是要学会化大为小,如写自己在某一次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感谢母亲》就更容易了,写母亲教育、关心我学习或生活的一件具体的事就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4、不会叙述

这明明是一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只要能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写清楚就可以了(做到让事实说话),但我们的同学偏偏就不叙事而去单纯的说理,或者只是简概的交待故事的大致情形,而不去具体将事件展开,作充分的描述,动作、神情避而不谈,对话、心理欲说还休,修辞手法、细节描写通通省去……文章不仅干瘪无趣、味同嚼蜡,人物形象也丰满不起来,事件也看不出任何感人之处,主题得不到很好的表达。

五、解决办法

1、审题要清。

看到题目后,在我们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很多需要感谢的人:爸爸、妈妈、老师、好朋友、大自然等,但要想一想写谁更能抒发出你的感情,你感谢他是缘于一件什么事,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感触最大。只有写印象深、感触大的事情才能写得精彩,写得动情。

2、选材要精。

一篇几百字的作文,想要把自己对他人如何心存感激、为什么会心存感激等给力地表现出来,非得注意选材。一是所选事例要典型,足以说明要感激的原因,二是要精,写一件或两件即可。尚嫌不足的话,还可以辅以一些对其他事例的概括叙述,但一定不能以概括叙述取代对典型事例的具体描写。

3、注重描写。

如果说情节是人的骨架,描写就是人的血肉。要想使文章血肉丰满就要有详有略地去生动描写。在叙事中要让故事双方自己去说,去做,去表现,让人物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内心,还要写出“我”当时的想法、认识、感悟。此外,写好周围的自然环境也能起到一定的衬托作用。

4、美化语言。首先就是要把句子写通顺,要能让自己所写的每一个字都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不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还能把自己的情感认识写真切。另外还要努力做到:一要让所用动词、形容词生动准确,并学会运用简洁有表现力的成语。二要争取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三要引用古诗词和名言警句等来增加文学底蕴。

5、写好开头结尾。

要在动笔前想好开头和结尾,因为它们往往凸现和升华主旨。开头一要简洁(一般不超过五十个字),二要引人入胜(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等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结尾一要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二要彰显主旨,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最好能揭示文章的深层的社会意义,让读者受到教育和感染。

范文赏析

感谢生活

生活总会为我们留点什么,痛苦、疾病、快乐、幸福……无论生活留下什么,我们都不应该怨恨、嘲弄、冷漠,而应诚心诚意地感谢生活,感谢生活给我们这一切。

看大仲马的书,读到过这样的文字:他终于从枪林弹雨中站了起来,抚摸着流血的身体,仰天大笑:“感谢上帝,让我能实实在在地感受痛苦。痛苦真好,它告诉我我还活着,还拥有生命和希望。”

是啊,能体验到身心的痛苦,这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大的恩赐了。它告诉我们,活着,就有快乐,就有痛苦,就有希望。

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上帝关上所有的门,他会留给你一扇窗。生活也是这样,在给了你失望、苦痛、坎坷之时,也给了你快乐和幸福,给了你丰富的体验及回味。它蕴含着无限的风光与期望,等着你去发现去探索,等着你去悲伤去享受。它不吝啬,不会关掉所有的门窗让你终生身处绝境;它不虚伪,不会用香甜的糖果迷醉你的身心,而使你迷茫了寻找的双眼;它不伪善,不欺骗,不世故,不论你是贫民还是高官都一视同仁。

一旦你学会以快乐、感谢之心对待生活,那你就会对生活中的一切心存感激,就会以一种乐观的方式欣赏生活,评价生活。

记得那首情真意切的歌吗?“看时光飞逝,我祈祷明天,每个小小梦想能够慢慢地实现,我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幸运,我要说声谢谢你,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当著名主持人杨澜手持话筒、眼角含泪,用朦胧低回的方式演唱这首歌时,我听出了她对生活的敬意和感激!生活给予我们还远远不止这些。

它还教给我们责任,教会我们怎样正确对待责任、运用道义;教会我们如何在实践的过程中、在生命的长河里,学会拼搏,学会挣扎,学会坚强,学会忍耐,学会以一颗平和的心去爱戴,去拥抱生活赐予我们的一切。

感谢生活,它让我看到美,让我懂得生命的意义;它让我走近善,走进贫瘠的土地播种良知与善良;它让我认识爱,让我在长久的寻觅里听到爱的脚步向我飞奔而来。

生活本身就如同脚下的路一样,一眼看不到边;它也许弯曲、狭窄、阴湿;也许笔直、宽阔、明朗。不管它有多少坎坷与障碍,生活总是会越来越好的,就像我们脚下的路一样,虽然坎坷不平,却总是一直向前的。

感谢生活,让如此平凡的我拥有了那么多宝贵的情愫。感谢生活,让我在温长的岁月里学会了感谢!

 [点评]

本文紧紧抓住生活给“我”的教育来写,是生活让“我”明白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因此作者自然会真切地说:“感谢生活”,文章紧扣话题,层次清楚,语言有气势,有一 3 定的震撼力。

感谢挫折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与坎坷——挫折,他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信心,但是,如果把挫折作一种动力与警戒,那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越过坎坷,取得成功。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感谢挫折。

法国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面对性别歧视与环境的各种力量的交相夹迫,她几乎相信自己已变为无用之人,甚至想到了自杀,但终究紧守着自己的首要原则“绝不让自己被其他的人和事件击倒”!她忍受了令人心力交瘁的丑闻,从事研究新的“放射性之域”,她以非凡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与接踵而来的种种打击,最后终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并澄清了自己的名声,在那胜利时刻——颁奖典礼上,她还很有诗意地表示:“放射性是非常年轻的科学。我亲眼见证它的诞生,全力抚育它成长。现在这孩子已经长成,变得十分美丽。”她还被称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女性”。你看,著名的居里夫人不也是遇到挫折,不灰心,自强不息,锲而不舍,最终越过了坎坷,到达胜利顶峰的吗?

由此我又想起了我自己。我在四年级时,数学成绩下降得很厉害,一再考了八十多分,老师也批评我,我十分伤心,灰心了,丧气了,认为自己永远越不过这个坎子。后来,在爸爸的鼓励下,我重新振作起来,想:“居里夫人面对令人难以想象的大挫折,都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相比之下,我这点小挫折又算什么呢?”于是,我便每天研读数学,想尽办法让自己不粗心,动脑筋做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表扬我进步了。难道,这不要感谢挫折吗?

上一篇:软装设计市场调查问卷下一篇:玉门镇东渠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