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逍遥游》

2024-09-18

浅析《庄子·逍遥游》(13篇)

1.浅析《庄子·逍遥游》 篇一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思想

一、庄子其人及《庄子》一书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开创了我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1) 而庄子就诞生在这个时代。

庄子名周, 战国时期宋国人。曾经做过漆园吏, 就是管理漆园种植和漆器制作的小官。庄子一生生活贫穷困顿, 但他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 力图在世事动乱的战国社会保持其独立的人格, 同时他也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庄子的哲学思想来自老子, 并发长了老子的思想, 他是道家的集大成者。“道”就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

关于庄子, 有许多小故事, 事情虽然都很小, 但是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相传有一天, 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 想让他辅佐楚王。庄子并没有抬头看来使, 只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 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用珍贵的竹箱装着它的尸骨, 覆之以锦缎, 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 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 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答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这是庄子摒弃功名利禄的最佳证据。

纵观先秦说理散文, 最有文学价值的就是《庄子》了。《庄子》对后世的文学和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文学层面上, 《庄子》一书擅用比喻, 想象丰富且奇特, 天马行空, 多用寓言 (实际上《庄子》这本书就是依靠语言撑起来的大框架) , 而且寓言也随着比喻的使用表现出了超常的想象力, 这就构成了《庄子》一书奇特的形象世界。这成为后世浪漫主义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思想源泉。在哲学层面上,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深奥玄妙, 并且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这要归功于《庄子》中想象和寓言的运用。通过《庄子》一书我们可以看出, 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作者的哲学思想远不如借由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 从而让读者自己体味到作者的思想。

二、《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章, 也是庄子文章中体现其思想较为深刻准确的一篇文章。如果加上今人加注的标点, 整篇《逍遥游》不过寥寥一千七百余字, 但是庄子却通过这些字数给我们缔造了一个他心中的思想世界。

我认为《逍遥游》由两部分构成。从开头到“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这句话为第一部分, 是表现庄子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万物自由, 即“道”。其余文第二部分, 讲如何才叫做“用”, 主要是说明如何才能达到万物自由的境界。

在一开篇, 庄子就给我们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这短短的几行字充分给我们自由的想象空间:鲲、鹏到底是何物, 如何能如此之大……这是庄子文章中常用的手段, 即用丰富的想象调动读者思维。接着, 庄子开始了他最擅长的寓言故事, 但在其中也不乏议论。在三遍大鹏将徙于南冥的故事间, 掺入了斥鴳、蜩鸠等小鸟对于大鹏的质疑和嘲笑, 引出小大之辩的话题, 再将这个话题扩大化, 引为人世间的“小大之辩”, “故夫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徵一国者, 其自视也, 亦若此矣。”我们可以看到, 庄子所强调的, 是通过大小的对比进而阐释他的“自由”的思想, 无论是大鹏与蜩鸠, 小年和大年, 小知和大知还是后面知效一官者、宋荣子、列子和至人、神人、圣人的对比, 都是在阐释庄子理想的自由境界。这可以看作是庄子哲学中的“世界观”。

文章在举出惠子所说的大樗的例子后戛然而止, 貌似有些突然, 可仔细品评便可以看出其中的韵味——这也是庄子文章的特点之一, 他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个文章的完结, 而是给读者自己思考的空间。在这里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庄子的才智。

三、抟扶摇上九万里

《逍遥游》作为《庄子》首篇主要有如下作用:

1、统摄全书, 很多重要哲学概念由此生发:

2、表明创作目的寄托理想。

这两大作用涵摄于《逍遥游》篇一波三折的结构之中, 也与《逍遥游》在《庄子》中的特殊位置有密切联系。 (2)

庄子渴望“无为”, 无己、无功、无名, 这正是庄子或者说是整个道家的“无为”之义。这在《逍遥游》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庄子笔下的意象和他的写作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深远。首先, 后人常以大鹏做比喻或用以自况, 从而表达高远的志向。这在庄子《逍遥游》之前是从没有过的。第二, 庄子用寓言来讲故事, 在寓言中又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道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寓言与比喻的交错使用, 大寓言套小寓言, 寓言中有比喻, 使得文章充满了无法直接理解而只能体悟的意象性特征。庄子用重言的方式增加对寓言故事真实性的强调, 在神话时代不言自明的东西在理性时代却需要强调了。这种自觉性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理性思维特征, 即是神话色彩的逐渐消退, 理性精神的不断增长的时代风格。这种理性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极为难得的。另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还表现在其独特的思想上。从古代到当代, 庄子的思想影响了太多人, 古到陶渊明, 今至已经故去的诗人海子, 可以说庄子的道家无为思想对中国已经影响太深。

六祖慧能曾经说过, 下下人有上上智。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庄子也并不为过——庄子终身贫困, 处在社会的下层, 可谓“下下人”, 但是庄子却有着超出常人的“上上智”。庄子渴望得到的自由, 也许和大鹏一样, 想要“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从而得到在心境上的自由。分析《逍遥游》, 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庄子》, 同时, 也会让我们更好的品读庄子。

参考文献

[1]《<庄子>今注今译 (上) 》, 陈鼓应注释, 中华书局, 1983年4月, 第1页

2.庄子《逍遥游》研究 篇二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生活考究 生活方式 向善

一、鲲鹏的“怪诞”生活

从《逍遥游》中能够总结出:庄子对鲲鹏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生活画面以及生存场景。就现在来说,这一场景与我们相距甚远,无法触及,以至最初在看这幅画面的时候更倒像是一桩咄咄怪事。“《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从某个不自然的角度看来,我们可以将这一场景视作鲲鹏的某一生活片段,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将这一生活片段同我们日常生活片段做个对照。在对照当中找出鲲鹏生活的怪诞,通过这一对照也能显示出鲲鹏生活的“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会说:这人真怪。这时,我们所说的意思差不多倾向于这个人的行为举止不常见;再比如说:这人穿着好奇怪。这是所说是这人在正常情况下为了形象着想我们不会去做的事情而他做了。如果我们根本就不设想某种大家通常会怎样做的情况呢?比如说鲲鹏。我们本可以设想一只猫或者某种其他动物的某个动作、某种习性。比如:家里的猫竟然不吃鱼,很奇怪。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接触到的知识层面里,吃鱼是猫的一种天性,就好比人生下来就会哭是一个道理,是约定俗成的。但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我们并不能找到鲲鹏的某一动作、某一习性,从这个角度来说,鲲鹏的故事的确让人费解觉得奇怪,但它的怪首先因为我们无法设想关于鲲鹏的任何一种情况。不管鲲鹏做什么不做什么,对我们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不了解鲲鹏本身。从这种视角来说,我们可以将“理解”定义为:我们日常生活可以提供的参照。在鲲鹏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能提供某种参照。所以,我们不能理解鲲鹏的种种行为,所以觉得鲲鹏的生活怪诞。

二、鲲鹏与蜩、学鸠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再来看看对于日常生活我们可以找到参照的部分:蜩与学鸠。这两种鸟类的情况,我们是可以观察到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这类场景,或者许多跟这类场景类似的其他场景,比如一只麻雀捉虫子,飞上树枝,落到地面……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到:我们仅选取了“决起而飞”这一场景,这是为何?这一场景是从蜩与学鸠的日常举止中抽取出来的,之所以抽取单向的场景只是为了论证某种道理存在的合理性。

蜩与学鸠的疑惑可能首要在鲲鹏的飞行,为何非得从九万里的高空起始?按照其日常经验,一次简单的飞行只需要从地上飞到树上便可以了。所以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是一大困惑,一次飞行为何要做这类准备?“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从这里,我们可将庄子“知”的概念同前文提到的“理解”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我们可以理解到:按照蜩与学鸠的日常生活经验,它们是不能理解鲲鹏的所作所为的,因为它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限制它们理解的界限。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人所接触的事物与知识不一样,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对待事情的认识就会因为这些客观原因而被限制。于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便出现了:我们应如何理解不在日常生活之内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蜩与学鸠的关联举止归入我们的视野,但鲲鹏呢?这本身就是一桩怪事而已。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这一事例中,斥鷃总是以它的生活片段来做参照,与其他不同的是,它在试着为自己的生活形式寻找某种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斥鷃所选取的日常生活片段存在着某种目的性,它要用这一片段向我们阐述一种道理:我的生活其实挺好。庄子在这篇文章当中只是想用小鸟不理解大鹏的事例,去说明一般人不理解圣人的道理,用小鸟与大鹏之间的飞翔差距去比喻俗人与圣人之间的思想行为差距。

三、反思现在

类似于“小大之辩”这种概念的词有:九万里与数仞,云与树、蓬蒿,日与月,五百岁与三千岁……在这些词出现时我们可以总结出:原来应在“高低”(九万里与数仞),“长短”(五百岁与三千岁),“小大”(蜩、学鸠与鲲鹏)这些反义词下出现的东西,现在都统一放在“小大”这一概念中被讨论。这些论证便可以被视作某种哲学思考方式。由此,小与大就成了庄子在《逍遥游》中首先讨论的概念。

如果我们要对概念本身进行讨论,那我们就得尽量用不贴近生活日常,不那么生活化的说法:“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现在看来,我们说鲲鹏大,学鸠小是约定俗成的说法,其实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同样存在着一个参照面。即:就体型来说,鲲鹏大,学鸠小。同样道理,就年岁来说,椿大,冥灵小。但如果我们从庄子“知”的概念来探讨这个问题,说鲲鹏大,学鸠小,总觉得它们不是同一概念。因为我们从日常语言转入到了哲学语言。小的体型比不上大的体型,小的年岁比不上大的年岁,但说小的知见比不上大的知见却不像前两者浑然天成、约定俗成。体型、外形的大小是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但知见却不同, 由此,论证就显得尤为重要:“小知不及大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鲲的活动地点是冥海,鹏的活动时间为六月息,冥海与六月为鲲鹏提供了生活的基本场地与时间,它们使得鲲鹏的基本活动成为可能,“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在这一点是学鸠无法知晓的,“之二虫又何知!”这就是说,在学鸠看来,鲲鹏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件“怪事”。由此,我们便可以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对某些离自己生活遥远的其他人的活法的不理解。鲲鹏有鲲鹏的生活方式,学鸠有学鸠的生活方式,这些方式都没有错,因为它们都是早已给定的,就好像它们永远也不会有所妨碍一样。但是我们和动物不一样,一些人除了在专心过自己的生活同时,偶尔还会想着怎样去理解别人的生活,我们并不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而是活在多种生活相互交织的世界,看到那些“奇怪”的生活方式,我们或许会反省自问是不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是奇怪的,而别人的生活才是正常的。

四、相对与向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承”尤为重要。我们从先辈处继承了某种生活样式与生活经验:人活着就是追求功、名,而不是只求满足温饱;葫芦只能做成瓢,而不是船只;树木只能用来做家具,而不是供人休息乘凉……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有了一套关于生活经验生活式样的体系。但从某种意义上看来说,这种体系往往是包含着不正常的理论存在,体系当中的经验有时也会毁灭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的经验与才能起作用的地方也同样是我们的活动遭到损毁的地方。于是,我们姑且可以认为:损毁成为了生活的根基。而这一根基又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可能。

单纯的就外形说来,就年岁说来,甚至就知见说来,我们好像可以说某物“不及”某物。但就本性来说,我们还是无法解释这种情况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说鲲鹏有鲲鹏的生活;学鸠有学鸠的生活;凡人有凡人的生活;神人、圣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代替别人去生活,别人也无法代替我们来生活,但我们却可以在努力理解别人生活的同时思考我们生活的正当性,我们渴望过上合乎本性的生活,我们总是走在朝向合乎本性生活的路上。理解的可能在于生活方式的参照,将这种生活参照转换为我们的生活样式,走上一条向善的道路,用向善赋予我们生活以意义。

《逍遥游》是一篇用故事向我们阐释深刻的道理的论文:追求自由是对的。人生来本身就是自由的,但却在处处感受到自然、社会以及生命本身的限制,感受到力不从心。“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正是我们现代人的困惑。《庄子》一书正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挣脱层层束缚而高飞,看看大自然和生命本身的壮丽与美好,“逍遥”便是这一切伊始的起步。通过鲲鹏、学鸠、蜩的不同生活方式的论证,告诉我们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不要忘记初衷,忘记本性。

参考文献:

[1]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王波.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松辉.《逍遥游》的主旨是无为[J].齐鲁学刊,1999.

3.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篇三

庄子的逍遥游实际上讲的就是心的开悟。通俗理解是:同样的一件事,在一个人的心里是一种想法,在100个人的心里是100种想法,虽然可能会有几种统一的观点,但是是对事物的理解还是各不相同。有人做同样的一件事,说一句话。有的人接解后,听了后。会很苦恼,有的人会大怒,有的人会大笑,有的人会感到很愉快。事情还是同样的事情,心境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就像老子说过的话“无产生有”,本来是一句话,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会指导不同的行动,这会产生不同的物质能量。

这让我们读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有人认为庄子是疯了了,有人会大笑之,有人会无法理解而深入其中。

这其实表示的是一种心境。北冥,也许是北方,也许是北方的星际,也许是北方的宇宙。这都是有可能的。

我的肤浅理解是:如果有人说一句话,就会死数以千万的人死于非命,有人说一句话就可以毁灭一个国家。有人说一句话就可以使数以亿万的生命不复存在,其实道理和庄子的原文意思是相通的。

近代战争,都是因为一个人的想法,而使得无数人死于非命,古时候,有的国家一个外交官司一句话就可能发动战争,毁灭一个国家。有的人因为自已的私利,就可以毁坏一片地球的生态系统,使无数的生命,物种消失。

还有人认为庄子是疯了吗?它的逍遥游说的话是可笑吗?一个思想就可以使鲲变为鹏,一个思想就可以发动巨大的能量。

人事间的烦恼,痛苦都是来源自已的心,来自自已对外界事物的分别心,何以逍遥游,就是使自已的本心打开,放下分别心,去除外在的烦恼和痛苦。人自可逍遥游。

有人认为庄子的书很难理解,远不如别的读本,这就好比一个人对知识的认识一样。越是复杂的理论,理解的人就越少,它的名气也就不会很大。

4.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篇四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作者:庄子及其弟子

【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原文】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

【注释】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奋起。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

⑨志:记载。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17)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

(18)芥:小草。

(19)斯:则,就。

(20)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21)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

(22)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这里泛指小鸟。

(23)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

(24)抢(qiāng):突过。榆枋:两种树名。

(25)控:投下,落下来。

(26)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27)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

(28)飡(cān):同餐。反:返回。

(29)犹:还。果然:饱的样子。

(30)宿:这里指一夜。

(31)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

(32)知(zhì):通“智”,智慧。

(33)朝:清晨。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最初天。一说“晦”指黑夜,“朔”指清晨。

(34)蟪蛄(huìgū):即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35)冥灵:传说中的大龟,一说树名。

(36)大椿:传说中的古树名。

(37)根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大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

(38)彭祖: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乃今:而今。以:凭。特:独。闻:闻名于世。

(39)匹:配,比。

(40)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已:矣。

(41)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

(42)修:长。

(43)太山:大山。一说即泰山。

(44)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

(45)绝:穿过。

(46)斥鴳(yàn):一种小鸟。

(47)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

(48)至:极点。

(49)辩:通作“辨”,辨别、区分的意思。

(50)效:功效;这里含有胜任的意思。官:官职。

(51)行(xìng):品行。比:比并。

(52)而:通作“能”,能力。徵:取信。

(53)宋荣子:一名宋钘,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犹然:讥笑的样子。

(54)举:全。劝:劝勉,努力。

(55)非:责难,批评。沮(jǔ):沮丧。

(56)内外: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庄子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贵的。

(57)境:界限。

(58)数数(shuò)然:急急忙忙的样子。

(59)列子:郑国人,名叫列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御:驾驭。

(60)泠(líng)然:轻盈美好的样子。

(61)旬:十天。有:又。

(62)致:罗致,这里有寻求的意思。

(63)待:凭借,依靠。

(64)乘:遵循,凭借。天地:这里指万物,指整个自然线。正:本;这里指自然的本性。

(65)御:含有因循、顺着的意思。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作“变”,变化的意思。

(66)恶(wū):何,什么。

(67)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

(68)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无功:不建树功业。

(69)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原文】

尧让天下于许由①,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②;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③,而犹浸灌④;其于泽也⑤,不亦劳乎⑥?夫子立而天下治⑦,而我犹尸之⑧;吾自视缺然⑨,请致天下⑩。”许由曰:“子治天下(11),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12);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13),不过一枝;偃鼠饮河(14),不过满腹。归休乎君(15),予无所用天下为(16)!庖人虽不治庖(17),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18)!”

肩吾问于连叔曰(19):“吾闻言于接舆(20),大而无当(21),往而不反(22)。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23);大有迳庭(24),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25),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26),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27),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8)。吾以是狂而不信也(29)。”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30),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31)。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32),世蕲乎乱(33),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34)!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35),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36),孰肯以物为事?”

5.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篇五

本次作业,我就对于我对于逍遥游的看法观点加以叙述。

什么是逍遥游,在我看来,逍遥就是优游自得的样子,游就是运动活动,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这里的逍遥游是与无为想通的,即逍遥游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运动状态。

关于本篇的结构,一般有这样的观点: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但是我一直好奇于两点,第一点是文章至“圣人无名”已经基本写出了庄子的核心观点,甚至已有总结之意,而后面两部分有种添加、补充之意;第二点是在第一部分中文章两次提到鲲鹏的例子,感觉有种重复的嫌疑。或许这样的不够严谨的结构,恰恰显示出庄子的逍遥不羁。但是真要解释这两点疑问的话:第一点或许就是如前所述,是逍遥游本篇的添加与补充,尤其是第三部分“无用”的补充;第二点的疑问或许可以这样解释,前一次提到鲲鹏的故事是为了直接通过它来论证“无己”、“无功”、“无名”,而后一次加上了“汤之问棘也是已”则表明儒家所提倡的商代也这么认为来进一步论证。

从内容上看,逍遥游的主旨便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人格达到顶峰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写蜩与学鸠、斥与鲲鹏的对比,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与宋荣子与列子与至人、神人、圣人的对比,说到鲲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宋荣子“虽然,犹有未树也”,列子“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通过写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的对比,说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从这些语句上看,庄子是认为无论他们代表的对立面的两方面,都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而按照庄子的说法,最高的境界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就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无己”的无所待(凭借、依靠)的境界。

文章第二部分与其说是为了论述“无名”,不如说是为了论述“无功”。因为三段内容都是讲有权力的或者将有权力的人放下或忘记自己的权力,尤其是第二段通过写姑射之山的神人“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来间接论证之。第三部分是写“无用”的观点则众所皆知了。那么“无名”的观点从何而来,其实在我看来“名”不仅是名誉和地位,更是与“实”相对应的概念的范畴。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的这个。也就是说,庄子的“无名”类似于“无己”,只不过一个是“名”、一个是“实”。实际上,这三无的核心无非就是一个“无”字,也就是“道”。道的特性是无,人要做到逍遥游也要符合无的要求。

6.浅评庄子的逍遥观及其现代启示 篇六

《逍遥游》, 作为《庄子》内篇的第一篇篇名, 是庄子的代表作, 也是庄子逍遥思想的集中体现。“逍遥”一词, 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诗经·桧风·羔裘》有:“羔裘逍遥”、“羔裘翱翔”。朱熹在《诗集传》中注为:“翱翔, 犹逍遥也”。《诗经·郑风·清人》有:“河上乎翱翔”;河上乎逍遥”。这里的“翱翔”与“逍遥”是互文见义的[1]。其含义究竟是什么?人各有论, 兹略陈几例:逍遥, 悠闲自得, 无拘无束的样子。游, 交游, 这里指社会上与人与事的相处往来。“逍遥游”是一种主观精神境界, 这种境界中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积极、乐观的一面, 当然也含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甚至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这说明“逍遥游”是一种包含着较为复杂含义的概念。

二.庄子自由观在《逍遥游》中的表现

1. 无待

在《逍遥游》中, 庄子通过奇特的想象, 将自己的理想驰骋于辽阔的宇宙, 在飘逸洒脱的字里行间, 寄寓他对自由精神的无限向往。无论是振翼奋飞的大鹏, 还是低翔近止的蜩鸠, 尽管形体大小不同, 飞行的高低远近迥异, 却都是“有待”的, 即有条件的, 他们的“游”都不会逍遥, 不会自由。庄子将高贵的巨翼大鹏与卑微的蓬间小雀相提并论, 是为了说明万物有所待是自然和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在人类社会, “夫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徵一国者”, 这四等人都是世俗中人, 他们和蓬间小雀一样, 目光短浅, 气宇狭隘, 沉溺于利益得失, 困扰于功名利禄, 他们无法领略心灵建树, 仍然为物所累, 不能全然超脱;列子能御风而行扬起于现实, 忘祸福, 不求世上功利, 已经是超凡圣人了, 但依然拘泥人事, 行动有所炫耀, 心灵有所感应, 还是算不上逍遥。在庄子看来, 以上人物不论德能大小, 都有不足, 都“犹有所待”。而“有待”正是心灵活动的障碍, 只有抛弃一切客观条件, 摆脱心灵的束缚, 达到“无待”, 才能“逍遥”, 才能得到自由, 成就理想人格。为此, 庄子用他那汪洋恣肆的文笔烘托出一个高妙玄远的理想境界:“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这就是庄子的逍遥境界, 这就是庄子所憧憬的精神境界。

2. 无己、无功、无名

庄子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他心中的理想人格形象。尧让天下于许由而许由不为所动, 形象地说明“圣人无名”的深刻含义。尧以“日月出”和“时雨降”来颂扬许由, “请致天下”, 许由却以“鹪鹩巢林”和“偃鼠饮河”表明了自已不求“名”的态度。姑射神山之神人绰约神凝, 非但“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而且不溺于水患, 不热于旱灾, “磅礴万物以为一”。可见, 神人不但挣脱了社会关系的羁绊, 还摒弃了物质需求, 其气度可谓飘然脱俗了。庄子认为, 圣人、神人、至人名三实一。而无功、无名、无己则是至人的本质特征。“无功”, 即为无为, “不为物为事”, 消除求取功利的贪欲。“无名”, 即不“以天下为事”, 消除求取名声的贪欲, 忘怀荣辱毁誉得失。“无己”, 即“吾丧我”, 超越自我形体, 忘其肝胆, 不计生死, 达到物我两忘, 参与天地自然的运行, 与宇宙融为一体。这些理想人格能做到“无功无名无己”, 也就能够乘坐天地的正道, 驾驭六气的变化, 无所凭依地游行于广漠无穷的境界中, 获得精神上的独立自由。

3. 精神解放的绝对自由

庄子描述的逍遥境界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它与不幸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正表明, 庄子的追求不过是在强大的社会异己力量压抑下所作的精神反抗而已。庄子一生愤世嫉俗, 耻于与媚世者为伍;不肯屈身抑志迎合统治者, 又无法寄身于天外。无奈, 他只有将理想寄托于他的心灵, 让思绪在广阔无垠的至大之域自由漫游, 以求得一种无牵无挂、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因此, 庄子的“游”和“逍遥”的主体是心, 游心是心之游, 即思想遨游。“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 “游于无人之野”, “游心于大道”。显然, 所游之外不是动荡的现实世界。因为只有在这里, 才是可以摆脱尘垢纷扰的一片净土, 也只有在这里, 才能维护其人格尊严和保持人格的自主独立。只有与道为一, 才能使人的精神合而为一, 才能实现生命的自由逍遥。

三.庄子的逍遥观对现代人们的启示

《逍遥游》, 借鲲化为鹏徙南冥的寓言阐明庄子蔑视人世间一切功名利禄, 以求不受任何外物限制的绝对自由观, 是庄子精神的集中体现, 也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思想史及文学史。其对现代人们的启示, 在于其超脱精神, 提升自我的心灵境界。在现实社会里, 每一个都在经历不同的人生, 但同样都会面临沉与浮、荣与辱、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的矛盾。同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客观存在着过度物质化、世俗化倾向。人们的心理因素被忽视, 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就必然伴随失望与烦恼。因此, 人人都有一个摆脱人生困境、进行精神自救的问题。庄子用自己的人生实践展示了一位超凡脱俗、笑傲人生的隐士的风采, 他对精神世界的大胆探索, 对逍遥境界的热烈执著追求, 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心灵港湾, 给人们一种物质以外的精神安慰。庄子所阐释的人生理论及实践方法旨在启发人们思考人生、开拓人生、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这无疑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开阔胸襟, 拓展视野, 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从而更好地安身立命, 安心立命。诚然, 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人们无法回避矛盾, 但人们能够在博大纯净的心灵空间派遣苦闷, 解放精神, 成为独立不移、品格高洁的现代人。

摘要:本文通过对《庄子·逍遥游》的解读, 重新阐释庄子的“逍遥”所确立的自由价值观, 以及这一自由价值观对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所带来的启迪。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自由,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鼓应, 老庄新论,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2]崔大华, 庄学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3]刘笑敢,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4]商原李刚,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游世主义及其意义, 陕西:长安大学学报, 2002.

[5]严北溟, 论庄子, 西安: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1.

[6]关健瑛, 与老庄对话,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7]东方桥, 庄子现代读,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8]冉云飞, 庄子我说,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

7.浅析《庄子·逍遥游》 篇七

【关键词】三笑 解读 逍遥游 本质

文本解读是指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材料的感知(看到文字,读出字音)——理解(把单词转化为意义)——反应(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综合(与实际联系的应用),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从授课的角度来谈,主要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观照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认势。”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能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出相应的作战策略,而不是怨天尤人。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也应如此,讲究方法,讲究策略,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这样,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愿望。那么如何找到解读文章的切入点呢?下面将以庄子的《逍遥游》为案例进行解析。

教学预设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的,而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课文选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

《逍遥游》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庄子》散文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以及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的特点。真可谓“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

因此,解读《逍遥游》有相当的难度,尤其是该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更为重要。本课就从三个“笑”切入,来解读文本。

过程描述

在疏通了文章语句、积累了相关文言知识后,以“三笑”切入开始文本解读。

首先,老师向学生抛出第一个问题:读全文,提醒学生思考——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问题很简单,但也有情趣。学生能较快地找到了答案,即“蜩与学鸠笑之”“斥 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

接下来,要求学生解读文本内容。

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为什么反对?因为大鹏“图南”,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作者当然反对。大鹏、野马、尘埃,以及天地间的生物,都是靠大自然的气息“相吹”的。而蜩与学鸠同是属于“生物之以息相吹”之类。差别只在于“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罢了。事物的大小不一样,所适的远近不同,它们所凭借的条件(即所待)也是有区别的。所适越远,所要凭借的条件就越是充分,如将要“图南”的大鹏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而“决起而飞,枪榆枋”的蜩与学鸠所凭借的风(或其他条件)比起大鹏就小多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逍遥。

2.作者对斥 的“笑”是什么态度呢?庄子是否赞成“小大之辨”?

由于有了对第一“笑”的解读经验,学生们较容易地明了:作者对斥 的“笑”也是反对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庄子的观点,相反,他认为这是世人的成见。因为他觉得“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意即像大年之彭祖,不知自己本性的“众人”却非要去“匹之”,这不是很可悲吗!这里,庄子仍进一步阐发要消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虚妄分别的观点。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在斥 看来,也不屑一顾,它并不像“小年”的“众人”去匹“大年”的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满足了,因而它自得其乐地笑了。

3.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怎样?

通过语句的理解,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们明确:因为这些人虽然“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但是他们“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由“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可知,作者对他也是否定的。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否定比他自由得多的例子来进一步否定他。

这些问题的提出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主动地探讨问题。于是十分顺利地进入下一环节:文章的“三笑”是否一样?为什么?

学生们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明确:“三笑”表面不一样,但本质一样。作者对他们都不赞成。

于是,老师顺势而问:作者对他们都不赞成。也就是说,在他们笑的背后,还有一个人笑了,他就是庄子。他为什么笑万物呢?

此时的课堂气氛高涨,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争论异常激烈。最终明了“逍遥游”的本质: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

4.那么,庄子所人为的“逍遥游”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通过文本的阅读,学生很容易理解“逍遥游”的状态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只有任其自然,随变是适,无乎所待,以游无穷,这才是逍遥游的理论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了,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完成了以上的解读,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师生共同探究;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最后明确: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

因此,通过“三笑”,把握了文章内容,理解了“逍遥游”的本质。

完成了这些后,还可以深入探究:宋荣子的“笑”与蜩与学鸠的笑、斥 的笑有没有不同?为什么?庄子对宋荣子、蜩与学鸠、斥 的态度是否完全一样?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涉及到了庄子的现实人生和理想人生的问题,可以留下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探讨。

反思与讨论

《庄子》的文章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因此,一般的高中生很难理解其人、其文、其思想,而尤其是《逍遥游》这篇文章。本堂课由于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使文本得以解读轻松,主旨准确把握,而且学生积极参与,双边活动活跃,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看来,解读一篇文章,倘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一定会事半功倍。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的确,找到了好的切入点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欣赏课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能使教和学双方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顺利。教学中只有准确选择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明一点而悟全文。”在轻松的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最大的显现与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该怎样寻得最佳的文本解读切入点呢?

笔者认为,抓住文本解读切入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切入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当然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科学,一节课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切入点应尽可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则有利于文章的展开分析,并且经过层层深入的探究,落实学习目标,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浅出地学习文本,达成高效的课堂。

本课时是教授《逍遥游》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就是探讨该文的“逍遥游”的本质,以“三笑”切入,目的就是解读“逍遥游”的思想。

第二、切入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点切入,就是要掌握学生的心理,选取切合学生需要的、学生感兴趣的点。只有这样学生思维才容易被激活,从而踊跃参与教学,才有可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轻松愉悦的心情,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了笑声。本堂课从“三笑”切入极易抓住学生的心理,从轻松愉快中解读庄子庄重而不羁的思想,并且体会庄子的别样人生。

第三、切入点要贯穿文本始终。切入点不同于教学的导入,大多是文本本身显现或非显现的一个元素,是内容或方法。它大多是属于文本的(也有的是帮助剖析文本的一些外在的方法、方式,如上述的学习方法、学习活动)。切入点在内容上是牵动全身的一个部位,在形式上是搭建文本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的“桥”。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要求有的放矢,直击要点,能以一当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切入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全文的讲解,切入点不能灵活自如地联系全文也就失去了切入的价值。《逍遥游》这篇文章正是在“三笑”的基础上庄子阐述了自己的“逍遥游”的思想。

8.庄子诗词《逍遥游》优秀读书笔记 篇八

《逍遥游》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时不与我,则无法成功。

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之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

9.浅析《庄子·逍遥游》 篇九

《怎样理解庄子的逍遥游》 教师随笔

庄子的《逍遥游》一文以鲲鹏逍遥游的隐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得道之士的超脱的精神如何摆脱各种各样的世俗的价值观念的束缚,达到绝对的自由境界,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毫无依赖,顺应自然的真正自由。鲲鹏这一形象在庄子的笔下成了追求自由的精神象征,它充分地表现了得道之士的超越精神的意义。其实,求道、与道为一,是一种精神无限飞升的过程。所谓“道”,即万物及其规律的混合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世人,遵循老庄的热爱自然,喜欢大象大隅,借以超越自我的思想,他们归隐山林,谈玄论道,目的就是过上精神上轻松、愉悦、诗意的生活,哪管尘世间的烦扰纷争。所以,老庄及好“道”的.人们,他们追求“逍遥游”没有错。但是,像庄子所追求的绝对自由在生活中不可能实现,他要求摆脱各种世俗的束缚,也可能导致虚无主义。比如庄子说活着不如死了好,死是活着的永恒等,都是混淆有无,思想麻木的表现。尽管如此,老庄的追求精神自由、不屈服于外物的光辉思想,让我们心胸开阔,追求高远,精神昂扬,奋发向上,摆脱各种思想的束缚,投身自己的事业,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崭新的东西。再者当我们人生失意的时候,想到老庄哲学,心灵就会呈现一弯月亮,那清冷的月夜的甘露,能溶蚀我们心中的块垒,从而豪放不拘,洒脱坦然。

天涯孤客

10.“三言”,让庄子更“逍遥” 篇十

一、 广为“寓言”,超凡脱俗

庄子惯用寓言,他认为寓言故事比抽象的思辩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只是庄子运用寓言的手段与其他人不同。在孟子、韩非子的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寓言,但其取材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意在以具象的生活实际来解说抽象的哲学思想。但是在庄子笔下,人物天地,似皆空无事实。《逍遥游》中,庄子发挥了惊人的想象力,虚构出神奇莫测的意象,将寓言的特点展现到极致。

拥有垂天之翼的大鹏展翅徙于南冥,有待于六月之海风;野马尘埃,有待于生物气息之吹动;芥草置于坳堂之水即为舟,大船则有待于适合的水域。这些寓言看似天马行空,却蕴含着光辉的哲学思想。同样是“有待”,也呈现出境界的高低,蜩与学鸠嘲笑大鹏,实属“有待”的下品,等等。

其寓言之广,展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非凡气度。天地万物,广阔无边,却都被庄子尽收囊中,“汪洋自恣以适己”,这是何等高远的境界!

二、诚为“重言”,博大精深

庄子认为,自己的思想精深博大,在这“沉浊”之世,无法以庄重严正的文辞表达,只能以虚拟假托的“重言”出之,所谓“重言”,即虚构、假托或征引前人之语以深化作者观点。庄子在虚中求实,在假中寻真。以笃信之诚意作“重言”,竟显得更为真实。

庄子在《逍遥游》中,借“齐谐”之口,对大鹏形象极力渲染;以夏棘、商汤问答的形式,对比大鹏之飞和斥鴳之飞,并假托斥鴳之讥;说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惋惜列子御风而行,“犹有所待者也”。

这些拟托的想象,在庄子笔下显得真实自然。庄子突破时间和空间、自然和社会、神话和现实的种种界限,以上天入地的气魄、千姿百态的形象、奇幻莫测的构思和汪洋恣肆的语言,形成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的“重言”叙述风格。

三、曼为“卮言”,意出尘外

“大道无言”,如何在鲜明的语言中去痛快地讲述“道”之精髓呢?“道”是需要领悟的。于是,庄子将说理浸透在形象之中层层铺开,达到了“意出尘外”的玄妙境界。

在自然界,不仅蜩、学鸠、斥鴳这类弱小动物只是小智小识,算不上“逍遥游”,令读者颇觉意外的是,大鹏高飞万里,仍然难达“逍遥游”之境;“不知晦朔”“不知春秋”的朝菌、蟪蛄算不上“逍遥游”,寿命久长的冥灵、大椿也难达“逍遥游”之境。因为,它们都是“有所待”的。在人类社会,不仅那些奋智骋才、于一乡一国有所作为的凡夫俗子算不上“逍遥游”,令读者十分吃惊的是,不汲汲于名利的宋荣子、得神仙之道乘风而行的列子,也算不上“逍遥游”。因为,他们也都是“有所待”的。

经过这么多的铺垫渲染,庄子方揭出全篇主旨——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神游宇宙忘记自身存在的“至人”,无求无为抛弃功名利禄的“神人”,隐姓埋名鄙夷是非荣辱的“圣人”,才能达到庄子推崇的“逍遥游”之境。

逍遥自在诚如是,《逍遥游》“忽而叙事,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奇观。”庄子将其自由的精神内质外化为文章的表达形式,可谓意出尘外,让人确乎真假难辨。他在广阔的“寓言”世界里翱翔,他假托俗世妄语在“重言”中吐露真言,他以形象寓理,“卮言”曼衍,理出而无穷。好一个庄子!正是这“三言”,让《逍遥游》“逍遥”至今而不衰!

阅读庄子《内篇·大宗师》(节选),回答下面的问题。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1),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2),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遯(3)。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4),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5),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6),以袭气母(7);维斗得之(8),终古不忒(9);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10),以袭昆仑;冯夷得之(11),以游大川;肩吾得之(12),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13),以处玄宫;禺强得之(14),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15),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16);傅说得之(17),以相武丁,奄有天下(18),乘东维(19),骑箕尾(20),而比于列星。

注:(1)呴(xū):张口出气。(2)大块:大地、大自然。(3)遯(dùn):逃脱、丢失。(4)犯:承受。一说通作“范”,模子的意思。(5)狶(xī)韦氏:传说中的远古时代的帝王。(6)伏戏氏:即伏羲氏。(7)袭:入。一说讲作“合”。气母:元气之母,即古人心目中宇宙万物初始的物质。(8)维斗:北斗星。(9)忒(tè):差错。(10)堪坏(pēi):传说中人面兽身的昆仑山神。(11)冯夷:传说中的河神。(12)肩吾:传说中的泰山之神。(13)颛顼:传说为黄帝之孙。“玄”为黑色,为北方之色,所以下句说“处玄宫”。(14)禺强:传说中人面鸟身的北海之神。(15)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16)“五伯”旧指夏伯昆吾、殷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17)傅说:殷商时代的贤才,传说傅说死后成了星精,故下句有“乘东维、骑箕尾”之说。(18)奄:覆盖、包括。(19)东维:星名,在箕星、尾星之间。(20)箕、尾:星名。

1. 作者通过鱼儿相濡以沫的寓言要表达什么哲理?

2. 文中最后一段涉及到众多古代帝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简析这段文字的论证过程。

1. 鱼本生活在水中,游泳是其天性。而鱼与鱼之间的“相濡以沫”,表面上看似道义之举,实际上却扼杀了鱼作为鱼所本应具有的天性。鱼只有生于水中才能够生存,离开了水的鱼,即使“相濡以沫”却终不能逃脱死亡的结局。与其将自身置于相濡以沫的困境中,不如去江湖里自在生活,以此说明自由逍遥的真谛。

2. 借众多帝王之身,来证明得“道”的妙处,将抽象的“道之神韵”表现得具体形象,实在而可感。此乃以“重言”为真,突破时间和空间、自然和社会、神话和现实的种种界限,表达了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精髓。

3. 作者否定“相濡以沫”的做法,否定赞誉唐尧、非议夏桀,阐释自在逍遥的妙处,进而将死生的价值统一。作者认为将小的东西藏在大的东西里,始终会有丢失,而将天下藏在天下里,则可以逍遥自在,以此说明“道”的广阔无边。作者借众多古代帝王之身来阐释“道”的无形,无迹可寻又无处不在,说明“道”的力量无穷。庄子用“寓言”“重言”替自己开路,一反一正,在“卮言”中论证“道”的真谛,将说理浸透在形象之中层层铺开,达到“意出尘外”的玄妙境界。

11.浅析《庄子·逍遥游》 篇十一

“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作为《庄子》开宗明义之篇的《逍遥游》,其运笔行文的显著特点,正是这“三言”的交替使用,作者以超越现实的虚构,诡怪奇异的想象,荒唐无稽的言辞,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理念。其中“寓言”“重言”是叙述描写手法,“卮言”是议论方法。

一、广为“寓言”,超凡脱俗

庄子惯用寓言,他认为寓言故事比抽象的思辩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只是庄子运用寓言的手段与其他人不同。在孟子、韩非子的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寓言,但其取材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意在以具象的生活实际来解说抽象的哲学思想。但是在庄子笔下,人物天地,似皆空无事实。《逍遥游》中,庄子发挥了惊人的想象力,虚构出神奇莫测的意象,将寓言的特点展现到极致。

拥有垂天之翼的大鹏展翅徙于南冥,有待于六月之海风;野马尘埃,有待于生物气息之吹动;芥草置于坳堂之水即为舟,大船则有待于适合的水域。这些寓言看似天马行空,却蕴含着光辉的哲学思想。同样是“有待”,也呈现出境界的高低,蜩与学鸠嘲笑大鹏,实属“有待”的下品,等等。

其寓言之广,展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非凡气度。天地万物,广阔无边,却都被庄子尽收囊中,“汪洋自恣以适己”,这是何等高远的境界!

二、诚为“重言”,博大精深

庄子认为,自己的思想精深博大,在这“沉浊”之世,无法以庄重严正的文辞表达,只能以虚拟假托的“重言”出之,所谓“重言”,即虚构、假托或征引前人之语以深化作者观点。庄子在虚中求实,在假中寻真。以笃信之诚意作“重言”,竟显得更为真实。

庄子在《逍遥游》中,借“齐谐”之口,对大鹏形象极力渲染;以夏棘、商汤问答的形式,对比大鹏之飞和斥之飞,并假托斥之讥;说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惋惜列子御风而行,“犹有所待者也”。

这些拟托的想象,在庄子笔下显得真实自然

。庄子突破时间和空间、自然和社会、神话和现实的种种界限,以上天入地的.气魄、千姿百态的形象、奇幻莫测的构思和汪洋恣肆的语言,形成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的“重言”叙述风格。

三、曼为“卮言”,意出尘外

“大道无言”,如何在鲜明的语言中去痛快地讲述“道”之精髓呢?“道”是需要领悟的。于是,庄子将说理浸透在形象之中层层铺开,达到了“意出尘外”的玄妙境界。

在自然界,不仅蜩、学鸠、斥这类弱小动物只是小智小识,算不上“逍遥游”,令读者颇觉意外的是,大鹏高飞万里,仍然难达“逍遥游”之境;“不知晦朔”“不知春秋”的朝菌、蟪蛄算不上“逍遥游”,寿命久长的冥灵、大椿也难达“逍遥游”之境。因为,它们都是“有所待”的。在人类社会,不仅那些奋智骋才、于一乡一国有所作为的凡夫俗子算不上“逍遥游”,令读者十分吃惊的是,不汲汲于名利的宋荣子、得神仙之道乘风而行的列子,也算不上“逍遥游”。因为,他们也都是“有所待”的。

经过这么多的铺垫渲染,庄子方揭出全篇主旨――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神游宇宙忘记自身存在的“至人”,无求无为抛弃功名利禄的“神人”,隐姓埋名鄙夷是非荣辱的“圣人”,才能达到庄子推崇的“逍遥游”之境。

12.命与逍遥--论庄子的心境说 篇十二

命与逍遥--论庄子的心境说

庄子哲学的根本宗旨是超越规律而实现自由.他所主张的“安命”就是人生虽然无法 避免命运的限制,却可以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其根本方法便是“心斋”和“坐忘”.在庄子那里, “有”与“无”是相即不离的关系,“有”和“无”之辨落实在命与道遥(自由)的关系上,强调 命与道遥的合一,规律与自由的合一,亦即安命的根本义蕴所在.

作 者:雷勇泉 Lei Yongquan  作者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510260 刊 名: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RADIO & TV UNIVERSITY 年,卷(期):2004 4(2) 分类号:B21 关键词:庄子心境说   命   逍遥  

13.《逍遥游》奥义 篇十三

《逍遥游》共三章,首章十二节以鲲鹏、蜩鸠、尺等几则动物寓言阐明庄学义理,并把庄学义理抽象应用于人类社会,最后结以庄学至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个中究竟,可参阅笔者在《书屋》发表的有关“庄学”文章。次章则以四则人物寓言,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实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第十三节:“古代”的“尧让”寓言,阐明“至治不治”。奥义藏于尧言“天下治”、许言“不治”及尧、许重言之“尸”。

由于夭阏(坠落、停滞之意)大知津津乐道“尧舜禅让”传说,因此次章之始,就是针锋相对的解构性寓言“尧让许由”。

“日月”、“时雨”阐明至知至人领悟“造化”真道,“爝火”、“浸灌”揭示夭阏大知倡导“文化”伪道。

让唐尧自言面对至人许由“自视缺然”,是讽刺夭阏大知:奉尧舜为圣治明君的你们,为何竟无“自视缺然”之感?

许言是对“至境”三句的变文演绎:不窃“君”名,不居“治”功,不充“己”欲。“予无所用天下为”,揭露了君主与夭阏大知的用天下以自为。

尧言“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许言“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连接关钮是“尸”字。古人祭神,而神不可见,遂以活人象征性假借被祭之神,谓之“尸”。庄子暗示,造化大匠才是“真宰真君”,俗世君主实为“假宰假君”。

许言的字面显义是:“庖人”喻尧,“尸祝”喻己,表示至人不愿越俎代庖。许言的庄学奥义则是:“庖人”喻道,“尸祝”喻君,告诫俗世君主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造化治世,如同不治;庖丁解牛,如同不解。“不越俎代庖”,是对老聃名言“不代大匠(道)斫”的阐发。

次章之始,庄子就锋芒直指夭阏大知鼓吹的圣治明君尧舜,追溯君主专制缘起,批判把民众“整治”得服服帖帖的“天下大治”(大境),阐明庄学政见“至治不治”(至境)。尽管严酷的专制语境迫使庄子支离其言,但在恍兮惚兮的迷彩之下,庄子其实不迂不曲,非常直接。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汝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祈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纷纷然以物为事?”

第十四节:“近代”的“藐姑射神人”寓言,即“至知”寓言。奥义藏于“尘垢秕糠,陶铸尧舜”。

这是内、中、外三层的东方魔盒式寓言,每层均有寓意,绝非故弄玄虚。

内层是“藐姑射神人”寓言。直到本节,“至知”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又是“志怪”,又不直言“至人”而变文为“神人”——直到《齐物论》才点明“至人神矣”。至人的品格可用八字概括:无待无蔽,逍遥无为。

中层是“接舆狂言”寓言。佯狂(装疯)抗议专制暴政的楚人接舆,与孔子同处春秋末年。关于接舆的唯一史实是面斥孔子之非(《论语·微子》),因此庄子借接舆之口讲述“至知”寓言意在暗示:战国时代的专制加剧,与大知孔子开创的儒学有莫大渊源——这一主旨贯穿“内七篇”。

外层是“肩吾问连叔”寓言。肩吾像芸芸小知那样,一方面盲从夭阏大知的“炎炎大言”,另一方面又鹦鹉学舌地仿效夭阏大知,把至人至言判为“狂”言(疯话),不予置信。连叔则痛斥其“知有聋盲”,并用重言“以物为事”、“以天下为事”否定了专制君主和夭阏大知;“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阐明:不治天下的至知至人之尘垢秕糠,就足以陶塑铸造整治天下的俗君尧舜。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第十五节:“当代”的“章甫”寓言,即母邦寓言。奥义藏于“宋”。

落实到“当代”的第一则寓言,就矛头直指母邦宋国。庄子痛斥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正是残暴统治宋国长达五十二年、与庄子毕生共始终的宋国史唯一之王——宋康王。“内七篇”之所以支离其言、隐晦其旨,正是为了避免宋康王诛杀其身、剿灭其书。而“章甫”寓言则是“内七篇”主旨奥藏最深之处,也是旧庄学最感不知所云、莫名其妙之处。

其实“章甫”寓言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极其紧密:已被尧舜之类俗世君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宋人,不得不戴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尚未被尧舜之类俗世君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越人,根本不需要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第十六节:“古代”的“尧治”寓言,阐明“大治”之弊。奥义藏于“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庄子的批判矛头直指母邦又不限母邦,而是针对一切君主专制,因此第四则寓言再次回到专制源头尧舜,阐明“大治”之弊,对君主专制提出终极指控:即便是实行所谓“仁政”的圣治明君尧舜,也把民众整治得脱离了天赋自由,成了离开君主就无所适从的奴隶。因此一旦唐尧离开尧都汾阳,前往藐姑射岛拜见至人,已被“成功治理”的汾阳民众,就六神无主得如同天塌了。

倚待庙堂的儒生郭象难以容忍庄子对君主专制的终极指控,做了两处手脚:

一、故意将“汾水之阳”误属上读,把“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妄断为“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于是下句主语“汾水之阳(的民众)”,被移花接木地用于说明“藐姑射之山”的地理位置。

二、上句故意妄断,导致了下句“(尧)窅然丧其天”不通,就在“天”之后,又妄增“下”字。于是“汾水之阳(的民众)窅然丧其天焉”,变成了“(尧)窅然丧其天下焉”。

郭象捣鬼的铁证是:“藐姑射之山”不在“汾水之阳”,而在燕齐之东的海外。

《山海经·东山经》有“北姑射山”、“南姑射山”,《海内东经》有“列姑射”:“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姑射国在海中。”称“岛”为“山”,是古人惯例,如“蓬莱仙山”,因此“姑射山”实为姑射岛,“列姑射”实为姑射列岛,“藐姑射之山”实为远离姑射列岛的海岛。内陆的“汾水之阳”,怎能说明外海的“藐姑射”之地理位置?

“藐姑射之山”的确切方位是“南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的大鹏(大知)尚未抵达“南溟”,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神人”(至知)则已跨海越洋抵达“南溟”。

被庄子贬斥的尧舜,经郭象妄断、增字、曲注后,成了被庄子褒扬的至人,与上文“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无法兼容。整部《庄子》中,凡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批判儒家祖师孔子以及儒家圣君尧舜之处,郭象一律加以系统篡改和系统曲解。这仅仅是首例。

继次章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阐明“至治不治”的社会哲学之后;末章再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人类个体,阐明“至用无用”的个体哲学。

末章两则寓言的主角都是庄子、惠施。宋人惠施游仕异邦,长期担任魏相,辅佐一代霸主魏惠王;“宋(康)王之贤惠子也,天下莫不闻”。宋人庄子终生不仕,峻拒楚威王聘相,私诋宋康王“猛过骊龙”,面斥魏惠王与惠施为“昏上乱相”,被司马迁誉为“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二人身份、立场尖锐对立,两则寓言都紧扣专制主题——尽管依然极其隐晦。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廓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纩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纩,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纩,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摅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廓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第十七节:“大瓠”寓言,阐明“江湖”立场。奥义藏于“拙于用大”。

前魏相惠施极其自得地提及魏王,毫不掩饰地亮出“庙堂”立场,认为“大瓠”(隐喻至人)对“庙堂”无用,必须“为其无用而掊之”。“对君主无用就该死”的邪恶思想,被庄子死后六年才出生的韩非推向极致,成了最为可耻的中华“国粹”。

庄子针锋相对地提出对抗“庙堂”的“江湖”立场,认为惠施“拙于用大”,“大瓠”(至人)对“庙堂”无用,正可得其“大用”——“浮乎江湖”。庄、惠二人辩论“大瓠”有用无用,并非普通意义的有用无用,而专指对“庙堂”是否有用。用于“庙堂”还是用于“江湖”,庄子谓之“所用之异”。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第十八节:“樗树”寓言,阐明“逍遥”义理。奥义藏于“樗”、“椿”的隐晦对应。

惠施把至人比做对庙堂“无用”的“大瓠”,被庄子以“拙于用大”、“浮乎江湖”挫败,不得不把立场从“庙堂”向“江湖”稍做位移,移向对“江湖”颇为有用的社会规范“绳墨”“规矩”,进而把至人比做“不中绳墨”“不中规矩”、对江湖民众也“无用”的“大樗”,嘲笑其“匠者不顾”,“众所同去”——与夭阏大知被“众人匹之”对比。

樗树与椿树同种,然而樗臭而椿香,因此樗树又名“臭椿”,椿树又名“香椿”。《逍遥游》首章“知年”四项即朝菌、蟪蛄、冥灵、大椿中,大椿隐喻至人。庄子让惠施在寓言中把至人贬为“臭椿”,是为了揭露专制制度的价值颠倒:在超越专制的道极视点下,至人是香椿;在囿于专制的人间视点下,至人却是臭椿。《大宗师》直接道破了这种价值颠倒:“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

惠施之言分为两部分:先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匠者不顾”;再以“今子之言”一转话锋,把“大而无用,众所同去”的庄子隐喻为“大樗”。由于“大樗”像“大椿”一样隐喻至人,因此惠施之言(实为庄子拟言)预设了陷阱:倘若庄子为自己辩护,就是自居“至人”,与庄子批判的夭阏大知一样。

为了不落入陷阱,庄子之言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狸狌”寓言。在专制语境下,庄子无法如此反驳惠施:在自由社会中,“绳墨”、“规矩”是为民造福的顺道工具;但在专制社会中,天下公器“绳墨”、“规矩”已蜕变为强化专制的悖道工具——朝令夕改的“章甫”。

庄子只能运用寓言婉转反击:把奔竞于“庙堂”的夭阏大知比做“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的“狸狌”。不得君主所用,就惶惶如丧家之犬。即便暂得重用,也难免“中于机辟,死于网罟”。

第二部分是“斄牛”寓言。为了避开自居“至人”的陷阱,庄子先自比“能为大而不能执鼠”的“斄牛”,反驳惠施之言的后半部分“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形容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似乎夸张失度,其实是与“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相勾连,表明庄子认为自己仅是像大鹏一样超越“北溟”、趋近“南溟”的顺道大知。

第三部分是“无何有”卮言。庄子也一转话锋,再反驳惠施之言的前半部分“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匠者不顾”,由于是“惠施的大樗”,因此庄子没有自居“至人”的嫌疑。庄子认为,即使“大樗”(至人)对庙堂君主乃至江湖民众都“无用”,也不必“患其无用”,于是水到渠成地阐明“至用无用”的“逍遥”主题,从而结束了全篇。

最后点题语中,包含深藏奥义的两大名相:“无何有之乡”与“逍遥”。

“无何有”被旧庄学谬解为“什么也没有”,荒陋之至。“无”是动词,意为“致无”。“何”是名词,意为“一切物德”。“有”也是动词,意为“持有”。“无何有”就是站在道极视点上,致无(永不圆满的)一切物德之(自得性)持有。

“无何有”是一切分类名相之庄学至境的总括。庄学至境的标准式是“至×无×”,“×”涵盖“道”分施万物的一切“德(得)”,包括一切文化名相、伦理价值和哲学范畴。本篇所及的已有“至极无极”、“至待无待”、“至知无知”、“至己无己”、“至功无功”、“至名无名”、“至治无治”、“至用无用”等,后六篇尚有不胜枚举的无数应用。

“无何有之乡”像“藐姑射之山”一样是“南溟”的别名,共同象征可以通过不断超越而无限趋近,但永远不能完全抵达的道极。“无何有之乡”是庄子对“文化至境”不可移易的精确命名。

“逍遥”是庄学核心名相,因此冠名“内七篇”之首。除了《逍遥游》的“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仅有《大宗师》再次提及“逍遥”:“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两次都与“无为”并提,可知“逍遥”是老聃核心名相“无为”的别名。《外篇·天运》一语道破:“逍遥,无为也。”庄学承自老学,但才调思致旷古一人的庄子不愿蹈常袭故,常为老学名相另创别名,并且由此突破老学。“逍遥”对“无为”的重大突破,就是“无待”(蕴涵“无蔽”)。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说,“逍遥”就是“自由”:心灵的自由,基于对“道”的体悟;身体的自由,则是对“道”的顺从。

综上所述,次章、末章的人物寓言及其寓意,与首章的动物寓言及其相关寓意一一对应。然而庄子既支离其言,又惜墨如金,不肯笨拙地一一点破,反而在精确对应中变文横生,新义迭出,导致《逍遥游》奥义难以窥破,尤其使次章、末章锋芒直指专制庙堂、夭阏大知的庄学奥义隐晦深藏,进而使郭象的篡改曲注容易得逞。

《逍遥游》绝非旧庄学眼中充满错简衍文、义理混乱矛盾的片断杂凑,而是层层推进、滴水不漏、结构严谨、妙绝古今的天地至文。似浅实深的《逍遥游》,已把庄学义理阐发殆尽,其余六篇只是其推演展开和落实应用。

上一篇:人力资源及行政事务管理2009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全国交通安全日特别节目平安行2020观后感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