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

2024-07-17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精选8篇)

1.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 篇一

结课论文

中国工艺美术史

院 系 类 别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09电信(2)班尹楠楠09700230

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

内容提要:本文展述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之一的金属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发展和金属工艺在当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场,青铜器的艺术成就,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发展,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玉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中国工艺美术,和谐性,象征性,灵动性,天趣性,工巧性,金属工艺,金属工艺的当今市场,青铜器,玉器的造型、纹饰,玉器的理性化、规范化、大众化、世俗化。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以勤劳和智慧为人类工艺文化历史创造了境界独到、风范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艺造物样式。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主要体现出:

1、和谐性。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2、象征性。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3、灵动性。中国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

4、天趣性。中国工艺思想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

5、工巧性。对工艺加工技术的讲求和重视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贯传统。丰富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并有意识地在两种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审美理想境界:去刻意雕琢之迹的浑然天成之工巧性,和尽情微穷奇绝之雕镂画缋的工巧性。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属性,尽管它不是纯艺术,创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说教等为宗旨,但它对人的影响又绝不小于纯艺术。因为,人可以不去欣赏纯艺术,却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般左右了人的终极审美判断。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夙享盛誉,长期是中华文明传播的承载体,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中华文明。

工艺美术这个词,就具有悠久技艺传统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主要门类有烧造、煅冶、染织、编扎、雕刻、木工、髹饰工艺等等。而金属工艺就是其中一项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技艺。金属工艺是中国工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主要包括景泰蓝(景泰蓝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的,焊在铜胎上,再填点上彩色釉料,经烧制而成)、烧瓷(又名“铜胎画珐琅”,与景泰蓝的区别在于不用掐丝,而是在以铜制胎之后,在胎体上敷上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进行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

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斑铜工艺(斑铜工艺品是云南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它采用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复杂的后工艺处理制作而成,它“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瑰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堪称金属工艺之冠。)、锡制工艺、铁画(也称铁花,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金银饰品等等

金属工艺在当今,也占有非常大的需求量。这不会象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去更多的去用塑料代替漆器,用玻璃代替了陶瓷,用工业印染的面料代替了传统织物等等。我们现在有许多酒吧、别墅、环境雕塑、绿化景观围栏等等,这些都需要去用到许多传统金属工艺的沿袭手段的,并且将金属工艺加以发扬光大,再设计再创造,使其与传统形式又有所区别,使得金属工艺更花样百出,更为当今的产业,人文,大众审美,或艺术家的创造所提供材料与技术的服务。但是,当今的金属工艺纯手工的几乎灭亡,这些内容也只是通过工业手段完成,利用机器,科技。我们能看见的传统的,废功费时的纯手工制作的金属工艺制品或许只有在一些艺术院校,或金属手工工作室内产出。

商周号称“青铜时代,夏朝的青铜器目前发现较少,且较零碎。商代是青铜器的繁盛时代,青铜器多见于礼器或兵器。最大的是司母戊鼎(迄今为止),最精致的的四羊方尊(当时)。同时期的还有四川的三星堆青铜器。西周时青铜器平民化、日用化夏。春秋时,青铜器有了金银错技术和雕铸技术,青铜器极品是莲鹤方壶(出土一对,一个上交国家,一个现存河南博物院,是镇馆之宝),代表了中国青铜器的最高工艺水平,还有后来湖北出土的曾侯乙青铜编钟,是青铜工艺和音乐技术的完美结合,历经千年依然能演奏。春秋时已出现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并使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从迄今为止的考古成果来看,大约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从审美的角度看,大量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商代晚期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受认知世界方式的影响,玉器作品凝结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等巫术文化因素,主要成为人们沟通天地、敬神祈福的法器,在玉器的造型、纹饰以及用玉的观念上都呈现出神秘朴拙的审美特色。

由周至汉,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第二阶段。此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期,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君子“比德于玉”,玉器除了继续承载着祭祀天地、敬神祈福的功能外,又蕴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思想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成为一种表达伦理教化观念和明辨人伦规范的重要物质载体。同时,对世界的认识把握也逐渐成熟化、系统化,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越来越理性化、规范化。由于凝结着深厚、浓重的理性内容,玉器在审美倾向上体现出神圣、工整的审美特色。

从魏晋时代至清末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第三时期。魏晋时代,玉器业进入低谷,但依然有其重要意义。魏晋时代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个大转变的时期,它在观念上和实践上打破了具有悠久历史的礼仪用玉传统,而儒道佛并重的隋唐时代则开启并确立了玉器的生活化方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宋元明清时代的商品经济、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级也不断扩大,其审美趣味日渐成为主流,这一时期的玉器呈现出大众化、世俗化的审美倾向,具有感性、世俗、自然的美学特点。

总之,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内涵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最终奠定了玉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赢得了世代的珍视和爱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闪射出永恒的灿烂光芒。

参考文献:

(1)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1983;

(2)上海知识出版社 田自秉先生撰著 《中国工艺美术史》 1985;

(3)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龙宗鑫先生撰著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1985;

(4)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卞宗舜、周旭、史玉琢撰著 《中国工艺美术史》 1993。

2.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 篇二

关键词:中国传统工艺,审美,意象,美学风格

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中, 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 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统一体。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 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和时代特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创造的艺术形式各有特点, 如先秦时期的庄重威严, 汉代的婉转温儒, 唐代的丰满华丽, 宋代的理性清新, 元代的粗犷豪放, 明代的敦厚质朴, 清代的纤巧细腻……尽管时代不同, 种类各异, 形式与内涵纷繁复杂, 但总体而言,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又是风格统一和特色鲜明的, 一方面既注重形式美的表意性, 另一方面又注重内涵美的灵动性, 这两方面相互统一, 互融互为, 构成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独特的美学风格, 而这种美学风格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生活习惯、民族信仰、审美理念, 是经历几千年的文化洗礼所形成的, 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和谐统一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和谐, 无论是人与自然、美观与实用、物质与文化、形态与神韵、心灵与技巧、材料与工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 主张“和谐”与“适宜”。对于完美之理想境界的追求, 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事物的外观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和谐统一, 物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 美学的感性关系与理性规范的和谐统一等。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对比变化, 在对比中又追求统一完美, 以达到最佳的和谐效果。单从传统工艺所用的色彩而论, 就非常能体现出这一点。追溯到商周时期, 由红、黄、蓝三原色加上黑白两中极色所构成的五方正色, 奠定了中国传统工艺色彩的基本色调。从汉代之后直至明清则表现得愈加丰富, 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色彩体系。尤其在明清和近代的工艺品、建筑彩画以及民间工艺美术上表现得最为充分。不论是色彩艳丽的五彩瓷、霓衣云裳的云锦、绚丽夺人的景泰蓝还是五颜六色的民间年画、彩塑、刺绣等, 无不是色彩鲜艳, 对比强烈。而北京故宫所代表的古建筑群, 更是中国传统工艺色彩特征的集中体现, 那些红墙、黄瓦、汉白玉的基石所构成的鲜明的色调都是中华民族美学的集中体现。这些色彩在强调对比变化的同时, 也在追求着一种统一和谐的完美展现。即将色彩中对立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组织起来, 使之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正是诸多对立而又统一的因素所产生的变化与更新, 才能使中国传统工艺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象征性

当中国摆脱了野蛮时期, 进入到文明的阶级社会之后, 传统工艺美术又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工艺思想一直十分重视器物的伦理道德规范, 特别强调事物在使用的感受和审美的情感之间的联系, 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要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长期受制于强烈的封建伦理观念束缚, 使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的造物包含特定的寓意, 往往借助造型、色彩、尺度、体量、纹饰等方面象征性地喻示这种伦理道德观念。这种象征的普遍性, 常常使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附属品, 进而造成矫饰之态或者物用功效的损害。例如,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思想代表的儒家思想就十分强调审美与伦理的结合, 孔子的“尽善尽美”、荀子的“美善相乐”均是主张美与善的统一, 从而强调艺术的政治伦理作用。他们要求艺术不仅要在形式上显示自身的审美价值, 还要传播一定的政治思想, 颂扬伦理道德。在《周礼》中规定:“皇帝冕服, 玄衣纁裳, 用十二章, 从公爵起视帝服降一等用之。”又如《宋·舆服志》中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 四品服绯, 五品浅绯。”可见, 以形态来划分贵贱、等级, 这成为了权力差别的标志与象征相。比之下, 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 充满活力。常以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 以彼屋比此物, 引譬连类, 借物托意。如秦汉瓦当工艺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样, 就是方位、季节和颜色的综合象征。

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性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脱离不了情感和意念的表达, 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形式的, 中国人在思想上主张天人合一, 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和谐统一的, 将天、地、人、物以及情感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这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工艺在造型特点上并不拘泥于现实, 而是经过抽象、夸张、变形、寓意、暗喻、双关、谐音等方法结合传统文化思想, 加以工艺制造而形成的。如商代的青铜器图案造型中的饕餮纹, 则是将传说中的凶兽简化概括为平面形象, 夸张五官特征, 以表现狞厉之美。唐代的宝相花, 是以莲花为原体, 结合牡丹等其他花卉, 创造出的一种唐代人理想的艺术形态, 花瓣层层交错, 丰满华丽, 富丽堂皇, 不仅反应了唐代社会的审美风尚, 同时也彰显了大唐盛世的文化象征。中国传统工艺造物还有许多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 使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如流行与宋元明清时期的缠枝花, 以主茎环绕主花并彼此相连, 具有连绵不断的续世之意, 成为中国传统连续纹样的一种主要形式。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既注重审美的和谐统一性, 又注重独特的创新性;既注重象征的表意性, 又注重形式美的内涵表达。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并不是唯形式而形式的, 而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现内涵意义, 并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达到圆满的统一。正是通过这样意象统一的完美结合, 才展示出中华民族壮丽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 2006.

3.中国工艺美术彰显魅力 篇三

纳入文化产业范畴

据本刊记者了解,近两年,中国工艺美术成就斐然,行业地位得到明显提升。据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周郑生介绍,在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中,“工艺美术品的生产”首次在《分类》中被提出,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大类中的第7大类。这个大类包含了“工艺美术品的制造”、“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的制造”、“工艺美术品的销售”这3个中类和13个小类。周郑生介绍:“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工艺美术就一直由工业部门归口统计,而新修订的分类标准增加了‘工艺美术品的生产’这个分类,表明工艺美术已开始被纳入文化产业的范畴,上升为国家战略型产业。”

事实上,中国工艺美术在文化及相关产业中地位的提升离不开近年来突飞猛进的产值增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统计,在国际国内经济普遍缓行的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到了6371亿元,同比增长22.96%;其中,销售产值为6276亿元;出口交货值2005亿元,同比增长31.54%;工艺美术行业的出口额为445亿元,同比增长了55.06%。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为工艺美术界等级最高且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荣誉称号在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因此每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都是业内备受关注的事件。在当代,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一直在主持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这种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工业部门的管理划归也给中国工艺美术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如今,根据2013年《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工信部在7月份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工作转交给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而这也更进一步促进了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了工艺美术行业的健康发展。

活动纷呈 大展密集

近年来,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各类活动可谓密集上演,持续不断。比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第48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评选、“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奖赛等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工艺美术技艺人员的创作热情,调动了行业人员的发展活力,对工艺美术及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各类工艺美术大展和竞赛,业内同时开展了特色区域的评选和命名活动,试图通过对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特色区域的评选和命名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据了解,中国工美协会通过特色区域考评,先后对广西钦州、苏州市吴中、四川芦山、辽宁阜新、广东信宜、广西博白等全国50多个区域授予“中国坭兴陶之都”、“中国工艺雕刻之乡”、“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中国玛瑙之都”、“中国南玉之都”、“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等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

此外,协会也加大开展行业博物馆的命名推荐工作。如对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进行考评命名“中国蜀锦博物馆”,对江苏省宜兴陶瓷博物馆进行考评命名“中国紫砂博物馆”,这些活动不仅贯彻落实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具体内容,而且充分发挥了工艺美术的专业博物馆在行业内的辐射作用。

正如周郑生所说:“随着中央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中国工艺美术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一方面是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是开拓和创新,中国工艺美术有自己的路要走。”

工艺美术走出去

需要一提的是,在国际上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成立于1964年的世界手工艺理事会(World Crafts Council,简称WCC),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一个国际非盈利性非政府A类组织。其宗旨是保护、提高手工艺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提高手工艺品的价值,鼓励、促进世界各国手工艺者之间扩大交流,扩大影响力。2012年10月,在印度金奈召开的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上,全票通过中国当选为2013年至2016年的世界手工艺大会轮值主席国,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处也成为新一任主席国秘书处。这一地位的确立,在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史册上写下了举足轻重的一笔。

一方面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工艺美术的技艺传承人也开始由幕后走向台前。在苏州召开的第二届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评审活动中,宋世义、冯道明、米振雄、倪东方、冯文土等16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通过由国际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的评审,荣获“亚太地区手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在今年3月份伦敦大学举办的“世界生态纤维艺术展——中国文化周活动”上,大英博物馆公开收藏了中国苏州三位绣娘的作品——梁雪芳的《荷韵》、姚慧芬的《四美图》和邹英姿的《缠绕》。这也是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

4.中国工艺美术史考核 篇四

紧扣教材,任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搜集相关资料,联系自己所学专业做较为深入的探讨。

要求:

1、概念清晰、观点明确,语言准确流畅,无错别字,2000——5000字;

2、小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正文;

3、请于第9周周日前将作业交给学习委员;

题目:

1、为什么说原始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工艺美术造型、色彩、纹饰及艺术创作的摇篮和基础?

2、举例说明原始彩陶文化的历史分期及其艺术特征;

3、举例说明原始彩陶的装饰艺术特点;

4、简述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分期及其艺术特征;

5、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

6、简述汉代工艺美术所取得的成就;

7、以试述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为例归纳总结汉代装饰艺术的特点;

8、以马王堆汉墓为例说明汉代染织工艺的特点及其艺术成就;

9、举例说明“秦砖汉瓦”的艺术特色;

10、简述魏晋南北朝工艺美术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11、简述魏晋南北朝石雕艺术所取得的成就;

12、举例说明唐代工艺美术风格与特点,并分析其在设计创作上给我们的启示;

13、以唐代装饰艺术为例说明唐代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期;

14、举例说明唐代金属工艺的艺术特征;

15、举例说明宋代工艺美术风格与特点,并分析其在设计创作上给我们的启示;

16、简介宋代染织工艺的艺术成就;

17、举例说明元代工艺美术风格与特点;

18、举例说明明代工艺美术风格与特点,并分析其在设计创作上给我们的启示;

19、试析明代工艺美术取得了哪些开创性的成就?

20、如何正确看待清代工艺美术?

21、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

22、简述中国铜镜工艺发展历程及其艺术特征;

23、综述中国漆器工艺的艺术特征及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24、试析宋瓷之美及其艺术特色;

25、综述中国明式家具的艺术特征及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26、综述中国紫砂陶的艺术特征及其取得的艺术成就;

27、简介青花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征及成就;

28、试析景泰蓝的艺术特征及其艺术成就;

29、举例说明中国单色釉瓷的艺术成就;

30、综述中国竹雕工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31、综述中国丝织品工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32、综述中国刺绣工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动画片欣赏的作业是:

观看《圣诞夜惊魂》、《再见荧光虫》、《功夫熊猫》、《僵尸新娘》

要求:任选其中一部写观后感,字数在1800字左右;用不少于10个图片进行介绍。

5.中国工艺美术2 篇五

马家窑型:受庙底沟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区域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及青海的东北部。该类型彩陶的器表打磨光滑。多以色浓如漆的黑彩绘画,盆、钵、碗的内壁常有精美图案。一些瓶、壶还在外壁通体装饰。花纹主要以弧线构成,并常常间以圆点,流畅而有节奏。许多作品以平行直线、弧线、和波状线相间,图案富有曲直的对比。另有少量动物纹样、鸟类纹样、人形纹样如人面鱼身纹、团鱼纹、双足蛙、无头鸟、舞蹈人纹等等。

2、汉代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

一、汉代求仙厚葬之风流行,反映在工艺美术的装饰题材上,羽化成仙,祥瑞迷信等一类内容占有极大比重。其中尤其以画像石为显著。

二、工艺美术的设计取得了实用与美观的统一,例如,铜器多安置把手,以得提取。铜灯既便于使用,又可作为装饰品。

三、汉代的装饰风格,可以用质、动、紧、味四字来概括。质,是指它具有古拙(zhuo)、朴质的特点。动,是指它运用流动的云气纹,使装饰面产生多样的变化。生动的飞禽走兽,富有劲健的生命力。紧,汉代的装饰是满而不乱,多而不散。它是密中求疏,疏中有密。紧凑而不是繁缛,填充而不是堆砌。味,这里指的是装饰味,汉代的纹样具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样式化的装饰美,富有韵味。

3、商周青铜器装饰的不同艺术特点?

商代青铜器中酒器很多,这是商代朝野酷嗜饮酒的体现。大型器物数量颇多,多作为礼器使用。造型或方或圆,往往由突起的扉棱和圆雕性的装饰构成复杂的三维空间变化,威严之中透漏着神奇,要符合宗教的需要,其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审美需求必须服从宗教意义的需求。商晚期青铜器的装饰通常追求满密,强调立体效果,常常形成以兽面纹为中心的所谓三层花纹。商代的造型多用安定而又庄重的直线,装饰也是采用对称而又规整的格式,这是服从祭祀的要求也是适应奴隶主阶级统治人们精神的需要。周代的青铜器在造型上摆脱了商代的神秘感,注重现实。造型上不再追求复杂的空间变化,而趋向规矩整齐,器壁趋于轻薄,装饰上简素平朴,兽面纹慢慢简化,窃曲纹和多种几何化纹样成为该时代的典型。与题材的变化相适应,二方连续则是有代表性的构图方式。西周中晚期不论造型、装饰,都充满理性,表现出验证单纯的追求。出现了铭文,用于歌颂周王的美德或是记录事件,反应了社会的状况和礼治。

4、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发展到明代到达顶峰)特点:材料上采用上好的檀香、紫檀,简洁,充分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需要。装饰简洁。种类有椅、床、画案等。

艺术特色:简、厚、精、准

艺术成就体现在: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含宜”;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本色和纹理;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而主要是运用结构;工艺美: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

5、宋代的丝绸图案

宋代多数丝绸的色彩追求是淡雅和谐,这在素纱、素罗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两宋罗、纱、绫的装饰题材已经成为了花卉纹样的一统天下,花卉主要以牡丹与荷花居多,其次还有芙蓉、月季、菊花、兰花、卷草等等,品类极其繁多。它们形象写实、花头多取侧面,清新柔婉。构图常用缠枝和折枝,即令是折枝,也往往不直伸一杈,而要尽量翻转盘绕,曲折其势,以展现花卉的娇柔美妙。北宋构图满密,偶见人物纹,也有少量的禽兽纹,几何纹样还占有一定比例。南宋时,构图较疏朗,人物纹不见,禽兽纹几何纹减少,花卉纹样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图案形象更加优美。较为重要两种丝绸图案的是天下乐和一年景。

6、明代漆器工艺的种类和特点

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一种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青花虽只是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的景德镇。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

剔彩:雕漆的一种,即在胎骨上分层髹涂不同颜色的漆至一定厚度,根据图案色彩设计,剔除上部漆层,露出所需要的色漆,并在其上剔刻花纹。

失蜡法:用蜡制成器形和装饰,内外用你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铜溶液,腊液流出,有蜡处几位铸造物。

夹缬(XIE):盛唐时极为流行,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纹,将布帛夹在中间,然后入染。夹缬的图案特点是花纹对称,具有均衡的美。

金银错: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厝石再磨厝平滑。厝石就是细沙石。

鎏金: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

顾绣:“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它起源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松江(今中国东部上海市)地区的顾氏家族。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1~1567年)松江府的进士顾名世,晚年在上海建筑了一座林园居住,取名“露香园”。顾氏后裔精于刺绣,绣品精美典雅,技法独到,常用于家中陈设和馈赠亲友,因此称之为“顾绣”。“顾绣”素来享有“画绣”的美誉,是中国织绣工艺中的奇葩。据传顾氏的绣法出自皇宫大内,绣品使用的丝线比头发还细,针刺纤细如毫毛,配色精妙。绣制时不但要求形似,而且重视表现原作的神韵,且做工精细、技法多变。仅针法就有施、搂、抢、摘、铺、齐以及套针等数十种,一幅绣品往往要耗时数月才能完成。所绣的山水、人物、花鸟均精细无比、栩栩如生,受到官府和民间的广泛推崇。斗彩:斗彩又称逗彩,其法是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合体,故名斗彩.填彩:是青花加彩的一种,填彩的方法是现在胎上用苏泥勃青画出花纹轮廓,然后再花纹轮廓内再填以彩色釉料。

规矩镜:方圆。汉镜上的规矩纹可以单独组成图案,更多的还是与四神、五灵、神人等配合。汉人认为,规矩纹组成的是一个象征天地的图案,代表了天地的框架。

唐代陶瓷工艺的发展

唐代陶瓷:青瓷、白瓷、花瓷、唐三彩

一、青瓷 1越窑:是我国青瓷主要产地,特点: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青瓷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类玉”“类冰”。唐代由于铜料缺乏以及流行饮茶的社会风尚,因而间接促进了瓷业的发展,但越窑青瓷除了做茶具外也做酒器和乐器。

白瓷1邢窑:与类玉,类冰不同,追求“类银类霜”。特点:釉白而微显淡黄或淡青,玉 在中国文人心中是君子的象征,因此,类玉的青瓷就受到文人推崇。

二、花瓷:是唐人创造的,它们在深色釉上带有浅色斑块,有些斑块的分布略有次序,更多的并无规矩,是陶工以色料信手点染的。在深色的釉地上显现出或大或小形状各异的浅色彩斑,很有天然意趣。(隋后期曾短暂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极盛,进去晚唐开始衰弱)

三、唐三彩: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三彩为黄、绿、褐,也有涂蓝釉的,出土数量甚少,亦较珍贵。过程:经过精炼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它首先用千度左右高温烧成陶胎,挂釉

后再经900度左右焙烧。因其用料精细,制作规整,所以不变形、不裂缝、不脱釉。分类:器皿:壶、杯、盘、盒、炉、奁、柜、枕等几乎包括了生活实用各方面。

人物:妇女、文官、武士、牵马俑、胡勇、天王等。根据人物社会等级,刻划出其不同的性格和特征。

动物:鸟、狮、骆驼、马等。

两宋陶瓷特点:不以装饰为重而以釉色作为主要的装饰手法。

定窑(白瓷)特点:器口镶边,叫“涩口”。瓷色无变化,花纹上创新,松中期覆烧,因此有涩口,是为镶边。宋定窑以生产乳白釉著称,也兼烧黑釉、绿釉等,其降色釉数量虽少但久负盛名。定窑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润泽,造型规整,常带有装饰。

汝窑(青瓷):在北宋中后期烧制,宋后期由于靖康之变宫廷器物被金人掠走,所以时间段。多采用玛瑙釉。由于铁的还原成青葱色,早期素瓷无纹晚期主以印花、刻花、,吸取越窑釉色和定窑装饰的技法,汝窑曾长期被认为是官窑。

主要色彩特征:青既有蓝色之冷,又有绿色之暖,色调寒暖适中,十分和谐,此色调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追求。

官窑(青瓷窑):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特点:紫口铁足,南宋比北宋薄,都有蟹爪纹等开片。北宋官窑厚重,南宋轻薄,器形以洗、碗为多。很少纹饰,只在腹部、颈部有弦纹。

哥窑:特征釉面有裂纹,即开片,釉色粉青和米色两种。典型特点:金丝铁线,指大小开片。钧窑:其烧在北宋初,鼎盛于北宋晚期。釉色厚重,采用乳浊釉。特点:唯一产生“窑变”的窑器,“入窑一色,出窑万色”。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对比眼妍丽的艺术风格是钧瓷工人的一大贡献。

磁州窑:特点:运用黑白对比装饰手法,以画花和雕釉两种最为流行,有的还书写文字。烧制磁枕。

耀州窑:呈橄榄绿,曾作为宫廷御用瓷,有“刻花、剔花、印花、镂空”种类的装饰手法。龙泉窑:釉色青翠,北宋多粉青,宋呈翠绿色,没有开片。在器皿的转折处露出胎的色泽,称为“出筋”,装饰上流行用堆贴和浮雕等方法,由于瓷釉厚润,因此多不用刻花和划画。特色在于其纯粹雅正的青瓷釉色釉质,其釉色和质地之美大道自原始青瓷以来两千年青瓷发展的顶峰,越窑所追求的冰清玉洁的品质到龙泉窑才尽善尽美的完成。

景德镇窑:青白瓷,瓷窑罩在刻花和印花器皿上,纹样的凹下出积釉厚而较轻青,又因胎薄的关系,其纹饰若隐若现,固有影青、映青、阴青、罩青之称。其釉色类玉,宋应星称其“青肌玉骨”。出土有大量粉盆,纹饰精美。

建窑:釉中含铁成分因烧制火候不同而在黑色中形成各种美丽的斑纹。

吉州窑:纹饰精巧,形成北有磁州南有吉州两大民窑体系。玳瑁斑:引黄黑两色交融在一起,形成滋润自然的色调,器面装饰纹样有凤、鹊、蝶、鹿、梅、竹等,以梅花最多。剪纸纹和木叶纹:用木叶和剪纸粘贴然后施釉,经烧制形成花纹,这是一种独创。

宋瓷小结:宋官窑强调精神至上,重青瓷,含蓄内敛,以颜色作为表现形式。民窑则重纹饰,比较艳俗,对文字装饰较有兴趣,强调世俗的感受。这两种审美构成了宋代陶瓷审美的丰富多彩。

两宋陶瓷艺术的突出特点:造型单纯古雅,装饰平和简素。

清代工艺美术的种类

一.染织品种:缎、绒、刻丝、刺绣

二.陶瓷:景德镇窑、青花、五彩、珐琅彩、粉彩、颜色釉是

三.漆器 四,家具,五,珐琅器 六,玉石器 七,玻璃器八,竹刻九,牙角雕刻 十,十一,葫芦器

特点:繁缛、精巧绘画式的装饰占主导地位。

小结

1.清代工艺美术,在艺术上,缺乏较高的美术境界,把艺术和技术等同起来,虽然做到了技术精绝,使人赞赏,但不能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在科学上,其制作水平远超过前代,是技术得到飞跃的发展,人们创造的各个技能,使一切材料能较充分的发挥其性能,使一切技术尽可能为我所用,从而使人在工艺美术的创作制造中,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

6.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论文 篇六

在手工业时代,它是主要的经济产业形式之一;在大机器生产时代,仍然是重要的生产形式和部类,作为独特的经济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工艺美术作为产业,它与其他工业的产业形式又有根本的不同,它同时又具有文化产业的属性,更准确地说具有文化事业的性质。?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角色定位

在今天,把工艺美术作为经济产业、文化产业或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看,不仅是一个实践难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行业和一种经济性的产业,新中国建立伊始就已如是,成千上万的企业,生产产品、完成产值,将产品推向市场,其过程与生产其他产品没有什么不同;其特殊性仅在于其手工技艺和产品的艺术性。如果着眼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和艺术性质,试图将其作为文化产业来定性,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在产业的意义上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是形式不同,因为产业要有产出,要有产品,产品必定要有价值和价格,其经济性必然包含其中了。但是文化产业并不一味强调利润而更看重社会价值,而经济性的产业不能不强调利润,将工艺美术行业作为单纯的文化产业对待,在今天的发展经济的大潮中,不太实际,也有很大难度。而将工艺美术定义为文化艺术事业,则与作为产业对待又有很大差别。文化艺术事业不像产业那样追逐利润,国家甚至要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资助。因此,如果将庞大的工艺美术行业改为工业美术事业,则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

我们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像认识其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一样,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从具体的工作出发,加以不同的处理。如在商品生产上以经济性为主体,但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又要从文化事业的角度加以支持,包括实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对部分工艺产品实行保护等等。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价值

1.产业价值:作为行业的传统工艺美术,遍及全国所有省市,各地的工艺美术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具特色,而且大多数已经成为地方传统工业的支柱或城市的象征(所谓城市名片),在现代高科技社会,工艺美术行业虽不是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作为特色产业之一,仍然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就业价值:传统工艺美术在解决就业上亦有其他工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工艺美术主要靠人工和技艺,对生产场所和生产条件要求不高,有的还适合于家庭生产或加工,成为家庭副业。初步估计,全国从事或与工艺美术生产、销售有关的从业者在1000万以上。

3.市场价值:工艺美术有国内国外两个市场。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艺美术是主要的出口创汇产业。工艺美术的对外贸易,以特色取胜,一般不会遭遇贸易摩擦之类的问题。

三、技艺失传和后继无人的问题

对全国大多数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而言,一方面是技艺失传,一方面是现有技艺面临无人承续的状态。过去子承父业,现在因为现代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就业渠道拓宽,相当多的子女不愿继承父母的工艺技艺和职业生活,原因一方面是手工艺操持的辛苦,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手工艺非得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劳作和体悟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急功近利的当代人而言,确实视为畏途。

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基础是前三十年培养的人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工艺美术企业大多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有不到10%左右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地方工艺美术总公司或轻工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几乎从一开始就以现代的方式如工艺美术职业中专学校、厂办或公司办职工技校等方式培养人才。1956年创建的国家级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承担着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任务,再加上各工艺美术工厂、企业普遍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的青年技术工人,形成一个庞大的工艺美术技术人员群体。这些技术力量为80年代以来工艺美术行业的大发展做出了贡献。但90年代体制转型后,个体和民营企业成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主体,这些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生产和经营上,人才培养主要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单一方式,而且数量和质量已不能适应行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后继乏人的现象已经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以往人才培养的国家性、计划性、长远性以及各级办教育的积极性,现在已经大打折扣。原有的工艺美术技术学校和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已不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的招生和教学,致使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才培养缺失了最重要的一环。长此以往,其后果严重,现在到了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关注和解决这方面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的时候。

7.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 篇七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老百姓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以下特点:

(一)手工艺特质:造物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艺的,不依赖于大生产,其中凝聚了中国手工艺大师或工匠们的智慧和特有的审美意识,体现出中华民族崇尚吉祥的审美观。

(二)地域性:在中国广大疆域上的居民都有其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和生产,由于各自生活环境和造物方式的不同,自然地形成和建构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工艺美术特色。比如同样是刺绣,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而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三)审美性:民间工艺美术总是力求在实用的前提下,制作美观。大多选取喜庆的事物作为表现内容,气氛热烈,构图丰满,艺术表现自由活泼。主要采用象征、夸张、拟人等创作手法。由于多用于生活的装饰,符号化和图案化是其重要的特征,表达了普通劳动者质朴淳厚和纯真的感情。

(四)人文性:传统工艺美术形成于历史,产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与单纯的工业化产品具有异质的人文特征,这些特征通过材料性能的选择、加工方式的选择、装饰方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取向的选择而体现出来。所以产品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历史文脉和人文内涵,体现着文化创造的品格。

(五)传统工艺美术一般使用传统的材料,有一定的从业人员,能够维持和保障传统工艺品种的生产,而且生产的是生活中老百姓仍然在用或可以用的东西,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由传统工艺技术制造出来的,如刺绣门帘、剪纸喜花、陶罐、背篓等。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

鉴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诸多表现形式所承载或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无形价值,传统工艺美术日益被政府和社会所认识所重视,被整体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视野,成为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包含诸多种类,既有宫廷工艺美术,也有民间工艺美术,既包含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也包含实用于生活的各种生活用品。而当代传统工艺美术的作品大多作为奢侈品,如牙雕、苏绣、玉器等,处于陈设和欣赏的需要,有时又作为收藏品。它们的拥有者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时下的玩家,收藏家等。因此,今天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大部分与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有距离和隔阂的,这也就给其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局限。

时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正遭遇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空前强烈的冲击:一方面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审美观念的改变等造成了许多传统文化习俗的快速衰退,使相应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品或手工艺技术徘徊在现代时尚生活的门外。另一方面,许多有着精湛手工艺技术的传承人,由于在商品社会中被强势的时尚审美瓦解了自信心,在花花绿绿的现代市场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法确立自身的价值,因而顺应时尚,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艺术特性,卷入到与自身艺术发展完全相反的审美潮流中,使得传统美术的特性与民间手工工艺由于无人传承而断线。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存在着历史缺陷,也存在现实缺陷:

(一)缺乏创新。原有的精彩工艺在逐渐衰退,甚至消亡,而新的创意研发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传统工艺美术的品种与样式一直在维持,以固守技艺为满足,以等待救援为出路,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原有的行业优势逐渐丧失。

(二)缺乏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高峰不断形成,高级研究型的人力资源缺乏成为传统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瓶颈。

(三)缺乏经营性。传统工艺美术长期以来以外贸为主,生产为主,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经验和营销力量,虽然有着良好的技术实力和应用基础,却没有市场,没有销售网络,没有产品明星,经营乏力。

如今,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意味着新的产业文化格局的形成,在时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框架下,我们应该重新确认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方向,使其在新的产业格局下成功地进行时代转型,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以文化为主题,以创意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动力,最终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和较强的融合性的特征,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与现状来看,丰富的人文题材,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极高,文化创意丰富。传统的手工艺作品是个人借助于手工加工工艺,结合对于创意的理解而完成的独件作品,因而具有创造性劳动与创意性产品的基本特征。加上每件创意产品都享有独自的知识产权,具有人文性特征、区域特征、历史脉络和人文内涵,体现着文化创造的品格。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四、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格局下有待进行时代转型

(一)关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关注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不仅是为了历史的纪念和颂扬,也是为今天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需要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要与当代社会和生活相适应,这就意味着需要传承和创新。一方面在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同时,要保持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注重保护和培养传统技艺的人才,尊重他们,保护他们那种独具特色的小生产方式,抢救与整理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继承与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体系等等,通过这些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另一方面,在传承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地创作新作品。这种创新,来源于丰富的生活积累、渊博的知识积淀和对群众喜好的了解,是对艺术技巧的掌握以及文化修养的提高,是对物质材料性能的掌握和工作程序的制定。可以尝试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的经营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通过技术创新,进行跨学科、跨门类的构思与设计,将宫廷艺术与现代工艺结合,将皇家福器引向民间,将装饰设计与家居、旅游等行业结合,开拓新的市场道路。建立工艺美术创意产业园区,比如北京将百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进行资源整合,进行集好花常在群式的品牌推广与管理,探索出具有明星产品优势的企业与民间力量联合发展的新路,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发展。

(三)加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牌建设

品牌意识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中最缺乏的资源。过高的市场追求会缩小市场空间,过低的产品定位也会损失作品的品味,因此应当以品牌带动,以生活用品与旅游文化商品等相结合来研发,坚持首先是实用品,然后是珍爱品,最后是收藏品的价值路线。由设计的创意与手工的技巧来突出产品魅力,使之增值。比如来自台湾的现代琉璃艺术家杨慧珊成功地在大陆推出"琉璃工房"品牌,显示了品牌营销策略在工艺品推广中的现实意义与战略价值。"琉璃工坊"的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十二道工序,六至八个月的精工细作;它率先提出限量的概念,永远不停的创作;不断从材质出发.探索在现代生活中设计的种种可能,超越琉璃在装饰性与工艺性的表现,将文化生活融入衣食住行中;始终坚持民族文化的风格,在工艺价值上,秉承永远亲自动手做的伦理观;以琉璃延伸至生活,广泛融取中国元素,成为中国最大的居家精品品牌LIULI LIVING的目标。"琉璃工坊"的作品在设计上是有趣的、创意的,体现了生活的多面性。

(四)以文化提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它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作为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我们要给予传统工艺美术以最大的重视。当今,我们要发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性与优势,按照手工技艺自身发展规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工艺美术产品不同于其他创意产品,它必须是以人为本的、服务于人的丰富的精神需求的,必然强调"文化精髓",是凸显最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产品。当设计者和制作者将自己的文化情思融合进作品时,不同的文化修养就会让作品产生千差万别的气质。比如凤翔泥塑的造型多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各种色块和纹样都有着特定的寓意:绿色代表福寿万年,红色代表四季红火,石榴寓意多福多子等。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造性、开拓性的创意把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资本,扶持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提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

中国工艺美术蕴含着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知识,更负载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用价值,使得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绚烂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远厚重的文化内涵,彰显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意识。然而任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它所在的国家、民族和区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在我国历史、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优秀的经验和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其次是要立足我国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在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格局下,我们要珍惜和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研发适应时代需要、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和赏识的新时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以满足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审美需求,使21世纪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闪耀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许平.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的工艺美术再思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6(3)

[3]王晓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方文化元素[J].经济师,2009(4)

8.中国民间装饰工艺美术的奇葩 篇八

关键词:标本艺术;制作工艺;传承研究

1 中国传统标本艺术的源流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工艺美术与社会生产发达。当人类开始捕获到野兽作为食物时,他们发现兽皮不仅可以用来遮衣蔽体、挡风御寒;还可以用于祭祀。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存皮张的技术得到改进,对动物皮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兽皮剥制加工者已成为当时部落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我国的艺术标本制作是从19世纪开始,从俄国传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工匠们先把兽皮缝起来,再把毯子、棉花等填充物塞进去,现代标本制作术正是从这种填充式标本演化而来的。在制作技术上已有了很大进步。源于中国北方的标本刘家,与源于中国南方的标本唐家被称为中国标本制作传统技艺领域的两大世家,素有“南唐北刘”之誉。

2 国际标本艺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标本艺术最早是从英国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1]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贵族阶级收藏艺术标本蔚然成风,促进了标本艺术技术的发展。使个人收藏、兴建博物馆成为时尚。近50年来,欧美诸国,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改进和发展,标本艺术制作技术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产业化、艺术化、规范化的转型,保养维护也变得简便。标本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大的产业,从博物馆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目前,标本艺术最成规模的是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南非。其他各国,虽规模上不及,但技术上并没有太大差距。美国是当前标本制作产业化、规模化、艺术化最完善的国家。美国世界标本大赛(The 2007 World Taxidermy Championships),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该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十五届,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艺术标本赛事,也是全世界标本制作者交流的平台。2007年4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北京标本艺术家肖方领衔制作的“兔·和谐”作品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了比赛,就荣获了三等奖。此次作品在遵守世界标本大赛规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使作品更具中国特色,在整个展会上独树一帜。用大会评委的话说:给欧美一统的标本界吹来了一股中国风。虽然我国的作品在技术上还有差距,但以中国深厚的艺术与标本艺术结合,假以时日相信很快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之路。这次的参赛作品也全部采用了目前标本制作最流行的技术,在技术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同步。这无疑对推动艺术标本在中国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 中国传统标本艺术的制作工艺

标本艺术是再现死亡动植物形象的一门工艺。标本(specimen)一词的英文来源于古希腊语,意为“运动着的皮张”,实际上就是利用工艺将死去动植物的皮毛、羽毛、根茎、枝干和骨骼进行技术加工处理后,安放在骨骼与身体模型上面,重塑它们活着时的形态,既让它们栩栩如生,同时又能永久保存。现代艺术标本制作术是一门将艺术、木雕、石雕、根艺、化工和模具铸造等不同学科和技术融合在一起的精微工艺。主要以自然的动植物(包括动物、鸟类、石材、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动物、植物、器物等相结合的艺术形象作品。标本艺术制作工艺与程序主要包括:选材、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打蜡、着色、上漆、造景等十几道工序。制作工具与材料除了解剖刀、剪刀、刮刀、镊子、电钻、钢锯、注射器等基本常用的工具外,还需要准备规格各异的铜丝、白胶水、地板蜡、硅胶、橡皮手套、标本台板和大小不等的玻璃缸、量筒、玻璃棒、烧杯等。[2]工艺是一个技巧性的东西,既要有手艺的技巧,又要有对自然的理解与感悟。作品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产生一件具有精、细、雅、奇为特色的优秀标本艺术作品。

4 中国传统标本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目前我国标本艺术的发展状况与今后的传承总体情况不乐观、不理想,大背景在于整体环境的恶化、动植物资源的减少、法律法规的制约、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人们审美心理的改变,以及现代市场经济颠覆性的改变等诸多因素,造成了今天标本艺术所面临的严酷的现实问题。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承传无序,自生自灭,民间绝活将面临失传;从整体上看,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与保护仍属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对于艺术标本领域,无论是政府资金支持投入还是管理政策帮扶措施都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保护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各级地方政府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不强,工作缺失,没有开展普查工作。有的区县由于不重视,“非遗”申报成为空缺。第二,专业人才匮乏,队伍不专。各市县“非遗保护中心”基本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缺乏专业人才和骨干。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应急上岗。他们对业务不熟,更谈不上专。第三,制度措施缺失,后继乏人。“绝活”带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形式上更具有原发性、底层性、民众性和通俗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一是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年轻人不愿学,学了以后也难以为生。二是艺术标本许多传统技艺和艺术表现形式,已逐步遗失或失传,给抢救和传承带来了一定困难。第四,政府和行业协会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困难。市县财政没有“非遗”保护工作经费预算,严重影响了做好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民间传统工艺作坊的运作、发展及步入产业化的研究,[3]几乎是空白。在传统与现代交会点创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标本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在于:要适应新的时代特征,进行创新;创新不能脱离传统,承继其传统“文脉”,创新要务实。继承传统,在很大程度上要在新的生活环境中重新选取、吸取现代养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界范围内,传统民间艺术才能焕发青春。民间艺术是浸透了特定地域文化的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工艺美術艺术标本的制作工艺与发展传承研究亟待加强。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是我们十分紧迫和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作新.动物标本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J].书画艺术,2012.

[2] 何召锋.艺术标本在装饰设计中的造景研究与应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3] 陶思炎.民俗艺术学[M].南京: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2013.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日记写作格式下一篇:委托书办理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