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习感悟吴文丽

2024-11-19

清华学习感悟吴文丽(精选2篇)

1.清华学习感悟吴文丽 篇一

感悟清华 感恩企业

-----新绛供电支公司文雪萍

作为电力企业一名基层干部,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清华大学组织举办的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初夏的清华,气魄中透着秀美,沧桑中蕴含着灵气。从进入清华的第一天起,所到之处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那宁静的“荷塘月色”、那饱经风霜的“水木清华”、更有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如春雨般渗入了我的心田。

在这相聚短暂而又紧张有序的培训学习中,同仁、师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相互间增进了友谊,真有一种“同学少年、意气风发”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学习,不但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而且近距离从专家、学者、教授们认真严谨、优雅风趣、高起点、新理念、充实又精彩的授业解惑中,我深受教导,开阔了视野,同时更深深地悟出了许多的道理。授课老师多为教授、博导,彭向刚教授的《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高贤峰院长的《思想管理与组织文化建设》,生动、形象、优雅、风趣的授课,让我懂得了如何做好一名领导干部,如何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如何运用新主人翁的理论凝聚员工的力量,促进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前我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一心投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上,以为“勤”字当头、以身作则就会出成绩。而今,我才明白“教练型领导”的含义,发挥出自身的领导作用,打造出一支凝心聚力、团结、务实的队伍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马骏教授的《世界格局与中国发展》,叶卫平教授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发展崛起面临的巨大压力、领导科学决策的极端重要性。通过客观分析当今国际经济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充分得出:

自主创新是关键,品牌战略是动力。通过日本大地震对发展核能的反思等,极大提高了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更加热爱企业,感恩企业,时时刻刻为企业的发展着想;通过参观北京现代亲眼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掠影;通过《走进音乐的世界》学会了用音乐的眼光 看世界的发展,陶冶了情操;轻松愉快的《压力管理》教会了我如何管理个人健康;解读《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必须明白: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技术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聆听白晓民院长认真分析《国内外电力发展趋势及现状》,增强了打造智能电网的信心和决心,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要经过许多人不懈的努力,是我们电力人的目标。通过短暂而内容丰富的学习和聆听教授们充满睿智的言谈,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必须要坚持学习,而且要坚持多方面知识的学习。教授、讲师们渊博的知识,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讲课态度,机敏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更令我受益匪浅,也真正体现了清华“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办学宗旨。

看着洋味十足的古典建筑,对比着拔地而起宏伟气派的科技大厦,真有一种穿梭于古今的感觉。古时晋人谢琨就诗云“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清华”一词即来源于此。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区的清华园。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咸丰年间改为清华园。其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林立,其园内苍松翠柏、水清木华,清澈的万泉河从腹地蜿蜒而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小溪,同时也滋养着清华学子特有的志趣和气质。

闲暇之时,漫步在清华的小路上,看着身边川流而过意气风发的少年,看看自己,不惑之年的我也能够走进清华的讲堂聆听专家学者们传道解惑,真

是别有一番风味。更让我觉得要——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的企业,给了我成长、发展、展现自己的机会。回顾新绛电力的发展历程,企业的发展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我90年上班之初的供电能力45.1兆伏安发展到目前的全部实现调度自动化后的271.6兆伏安。个人的工资待遇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加。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我将珍惜好这次机会,把所学的东西融入到自己今后的管理工作之中,让新绛电力更好地为新绛经济发展服务。

几天的勤奋学习,收获的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身在其中觉察不出,等到惶然回首时,却发现自己走完了一段难忘的旅途。感谢领导,因为你们的开明,让我有了一个清华人学习的机会;感谢清华大学,因为你们的开放,让我接受了“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里,我将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用行动来感恩企业!

2.清华学习感悟吴文丽 篇二

吴振一, 男,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留德博士。现任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裁, 兼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昌平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节能协会太阳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86年, 吴振一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吴振一通过逆向思维, 将当时国内普遍应用的高温超导磁控装置——磁控溅射镀膜机的制造成本, 从十几万元降到了5000元以下, 轰动了国内外相关行业。吴振一也因此被公派至德国留学。在德留学期间, 吴振一研究出的一个计算表面电子系数的测试公式, 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留学期满, 吴振一选择了回国。回国后, 吴振一先后在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生院和招生办等学校核心岗位担任领导职务。

2001年吴振一出任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副总裁, 其后不到半年, 出任当时危机四伏、面临破产边缘的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在他的带领下, 清华阳光能源公司经过极其艰苦的“二次创业”, 拥有了世界首条先进的大规模太阳能热水器自动生产线;获得了“国家发明奖”与“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国家级大奖;陆续获得了“维克斯实业成就奖”、“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选用产品”、“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环境标志产品”等荣誉。并成为世界首部《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国家标准的主要编制单位。

上一篇:开发公司行政工作计划下一篇:绝句的平仄押韵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