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2024-10-04

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精选2篇)

1.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篇一

内容主题词:学会做人比学会做事重要

人生有两件事,第一是学做人;第二是学做事。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无论“学会”什么,最基本的落脚点还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数学家陶行知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即做人的道理。由此看出学会做人、比学会做事更重要!

当然,大家能相聚在一起学习既是一种偶然,又是一种缘分。我们同学已相处了两年多,今后还要相处,因此应该在生活中相互关心,在学习中相互帮助,以促进我们共同进步。两年多你们之间会有许多欢声笑语,会发生许多值得回忆的事;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摩擦,或者别人有心或无心的一句话刺激到你,你很生气,这都是正常的,不过我希望你想到你们的未来,今后你们是最亲的人(同窗过),这点小事算什么,别人可能还是无心的;并且多检讨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如果这样,实际上你已经开始学会做人了。

一个学生走向社会后能不能成才,能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决定因素,关键要看学生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事。真实的做人,不能一味的“圆滑”顺着别人去做所谓的“老好人”,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对朋友敢说逆耳忠言。不会做人的人,无论干什么,都会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今后我们同学要如何做才算做人成功呢?(可让学生讨论)

例如:1打扫卫生(主动打扫、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引入校长行为)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日常行为规范(校服、校裤、仪容仪表等)3作业不抄袭等

下面我谈一下如何让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1)经常保持微笑。2)要有目标和追求。3)乐于助人。4)保持幽默感。5)利用环位思考,从对方的立场去看问题。6)和别人保持合作的态度。7)主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8)和别人一起分享喜悦,做童心,真实的人。

都说做人难,难做人,但只要你体会“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并付出行动,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人上之人

2.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学会做人 篇二

一、在课前准备中渗透

针对学生“对他人有很强的依赖,不能也不想自己做事情”,我决定从小事做起,从课前准备开始渗透。

我从正面引导,教学生怎么做并做示范。开学第一天就我跟学生讲清楚应该怎么做好课前准备,如:怎么摆好课本、笔记本、堂听本、教辅材料、草稿本;笔盒怎么放;在预备铃响起开始到正式上课这段时间怎么进行课前读。

刚开始时每一节我都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直到他们慢慢形成习惯。当然,小学生情况反复,总会有忘记没做好的时候。记得有一次,预备铃响了,学生们都迅速回到座位准备好并进行课前读,而有一个学生却慢慢吞吞回到座位,桌面上所需的学习用品也没有准备好。我知道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所以我没有生气,但也没打算放过这一教育契机。等正式铃响起,所以学生准备上课时,我就对大家说:“聪明的同学会在下课时准备好学习用品再去玩,这样他就可以节省课堂的时间用于学习更多的知识。真聪明!不过还有几个同学还没准备好,可能是忘了,但是我相信他们很快就改过来……”还没说完,那位学生已经快速地拿出本子和笔盒。

通过这小小的课前准备,让学生慢慢形成动手收拾、自已事情自己做的小习惯。

二、在聆听中体验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强,课堂上只顾自己发言,不管别人是不是在回答问题。学会做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聆听。在课堂上,我和学生定了发言规则:想发言请举手;别人在发表意见时,安静端坐,如果有不同看法,等同学说完再举手。如若违反,当节课举手不请他发言。

当然,每个学期还会举行讲故事或者新闻分享等活动。每节课请一位学生讲故事或分享新闻。要求其他同学安静认真聆听,如果违反下节课请他讲故事或分享新闻。

通过这样的规定和活动,让学生体验怎么虚心聆听,尊重他人。

三、在合作交流中成长

我们学做人首先就是学做社会的人,社会不单一个个体,她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群体。我们身处其中,不得不和别人打交道,而我们学生的独特生活背景却让多数学生都比较自我,不善于与人交往。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注意创造机会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中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常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小组交流、合作的环节。例如:课堂练习独立思考完后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取长补短完善问题解决的方法。又如:开展阅读手抄报制作时,小组合作,分工完成……

这些微小的课堂细节看起来很普通,可是日积月累下来,学生慢慢学会如何和别人相处。

四、在活动中领悟

真正的德育观念只能由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那就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道德,而不是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组织学生讨论学校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这比单纯说教要有利得多。比如,我在上德育活动课《祝你生日快乐》时遇到“真情回报”这个活动环节,我问孩子们:“爸爸妈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付出了那么多的辛劳,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呢?”有的孩子说:“妈妈上班很辛苦,我为妈妈到杯茶。”有的说:“早晨自己按时起床,不要妈妈来喊我。”还有的说:“我想替爸爸捶捶背。”有一个叫宋文的孩子说:“明天我要自己做早饭,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当时老师想孩子们能想到这些已经不容易了,就都给予了表扬。可是却有一位同学将手高高举起反驳说:“老师,宋文吹牛,他真的会做饭吗?”一石激起千石浪,学生们都跟着讨论开了,有的说我们要说能做到的事,做不到的事还说就是骗人,有的说:“他在说谎,说不定自己吃饭还要妈妈盛呢!”还有的说:“我们现在连锅台还够不到呢,怎么做饭?”……宋文听了同学们的批评都要哭了。我摸摸宋文的头对着大家说:“这个孩子没想说谎,他的确是想为妈妈做早饭,可是做饭对我们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有点难,现在还做不到,等我们长大点就可以做了,我们现在能为父母想到这些就已经是个好孩子了,希望同学们长大后按照自己现在说的去做,一定是个好孩子!”孩子们都点点头,向宋文投以微笑。面向生活的德育课程需要我们教育者精心设计,精心又不经意,自然又不刻意,对孩子的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2022预备党员优缺点及党支部考察意见下一篇:微商励志话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