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党(精选12篇)
1.美国政党 篇一
高三政治常识 政党和政党制度知识点:政党制度
二、政党制度
1、政党含义与类型:
(1)含义: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2)类型: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作用
资本主义政党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首先,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其次,排斥和压制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再次,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3、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内容:
①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②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 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4.人民政协:
(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5、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总之,它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2.美国政党 篇二
美国政府一直宣称自己是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 而“社会保障是美国民主的最大投资之一” (希拉里·克林顿语) , 美国的历届总统不论是在选举前夕还是在当政时期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选举前, 为了掌握国家权利, 他们大都会对民众的社会保障作这样或那样的承诺。尽管有时各个党派会把社会保障作为争权夺利的武器, 他们信誓旦旦地为民众立下的“空头支票”会给社会保障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情况下, 依赖于各党派及其领袖人物的政治主张,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确立、改革、发展。同时也为美国人民带来了更优质、更全面的社会保障,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一、社会保障受到各党派总体政治纲领的影响
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是美国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选民通过选举表达了对政府的意见;政党通过竞选来掌握国家权利。各个党派的纲领也深刻地反映在所倡导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多年来, 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斗争实质上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大政治理念的斗争。
如果从罗斯福总统签署的《社会保障法》算起, 民主党人 (自由主义者) 主要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他们认同“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 认为政府应当为降低不平等, 解决就业问题, 消灭贫困, 为增强社会福利做出努力。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罗斯福新政”后, 使内战后一直支持共和党的广大黑人转入民主党阵营, 建立起民主党的“新政联盟”, 从此, 民主党成了名副其实的“穷党”[1]。经过“政治重组”的民主党人更注重保护中下阶层的利益, 强调国家对于每个公民的责任, 赞同提供完整的广覆盖的高水平的社会福利。例如:民主党人肯尼迪执政时期, 在“新边疆计划”的旗帜下着力于反贫困的斗争。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规模, 开辟了很多新的社会福利项目保障。1961年, 肯尼迪向国会提交了多项社会保障改革法案, 这些法案的内容大都集中在向农民、失业者、贫困地区人民提供社会保障方面。1962年3月15日肯尼迪总统又签署了《人力发展和培训法案》以应对结构型的失业。而继任者约翰逊总统 (民主党) 则又进一步完善了社会福利, 把社会保障的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峰, 他们的改革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2]。
相比之下, 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共和党 (保守主义者) 更多的代表了大资产阶级、大商人的利益, 为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更加重视效率, 对内主张建立大政府, 对外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在社会保障方面也更强调要保护国家经济, 维护企业利益, 强调个人责任[1]。当然与美国文化中的强调效率优先、注重个人奋斗、厌恶不劳而获的理念相一致, 共和党的社会保障思想也不乏支持者。例如, 小布什总统推行的“所有权社会”充分强调了个人积累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近80 000万人即将进入退休年龄, 社会保障的支付系统面临危机, 为了应对这种危机小布什总统提出了“社会保障私有化”的主张。他在2005年2月2日的《国情咨文》讲话中提到要使现有雇员建立“个人投资基金账户”, 即将雇员工资收入中支付的部分社会保险金转入到个人账户, 通过私有化的基金运作来补充社会保障金的不足。小布什认为, 建立个人投资账户可以给个人带来更高的回报;有利于实现基金积累;还可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保护。一方面, 他的社会保障制度“部分私有化”的思想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和认同[3]。民主党认为, “私有化”无异于将社会保障退休体系置于充满风险的“股票市场”中。“股票市场有风险是好事, 但是社会保障有风险就不是好事了。”“这个计划将给国家增加转型成本;将使退休者福利削减40%;将不会延长偿付能力。”[4]
二、社会保障受到当时政局时境的影响
更多的时候, 两个党派的理念也并非泾渭分明。总统提出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多少会受政局时境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党政治的特殊性。尽管每年大选时, 都是总统候选人出尽了分头, 但实际上总统、国会、参众两院三者间的权利总是在相互制衡。一个政党可能会赢得大选的胜利, 但是却不可能同时掌握国会和参众两院足够多的席位。通常情况下, 一党控制总统职位, 一党控制国会;或者一党控制总统职位, 另外参众两院由两党共同控制。这样, 总统的意向常常也会受到多方的压力。例如, 克林顿总统执政的前期, 民主党一直在国会中占据多数, 但是经过1994年的新国会选举, 共和党“小政府”导向的“美利坚契约”赢得了更多的选票。通过在参众两院中席位的增加共和党渐渐控制了国会。在中期选举后, 共和党人更是咄咄逼人。为了避免这种被动的局面, 克林顿开始调整政策, 寻求与共和党的合作。克林顿政府开始了提高社会保障效率的相关改革。例如, 把联邦政府的责任交给地方州政府;削减社会福利的支出, 特别是医疗保健方面的开支等等[5]。同样共和党硬派人物布什总统 (George H.W.Bush) 尽管沿袭了里根的缩小政府责任, 削减企业支出的思想。但其在执政期间, 面对残疾人和少数民族权益长期得不到保障的情况, 签署了《残疾人法》和《老年印第安人法》。布什总统称《美国残疾人法》立法“不仅给残疾人, 而且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一次意义重大的再生, 因为伴随着做美国人的殊荣的是保障每个美国人权利的神圣职责。”媒体也评价说, “这项改革大大改善了那些需要每天克服巨大障碍才能全面参与生活的数百万美国人的生活质量。”《残疾人法》和《老年印第安人法》的颁布彰现出布什政府对美国弱势人群的关注, 为其执政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另外, 美国社会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会影响执政党的政策制定。20世纪80年代初是美国经济的“滞胀”时期。共和党人里根上台后, 设立了专门针对社会保障改革的联邦委员会, 开始进行“收缩型”的社会保障改革。为了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经费不足的问题, 他努力维持社会保险项目的现状, 大量削减福利项目的开支, 减轻了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 同时积极鼓励私人经办社会福利事业[6]。里根总统还制定了一些社会政策更多地为穷人和低收入者谋求福利。他的社会保障思想中, 不但体现了共和党派的政治纲领, 更是体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的要求。通过改革, 里根总统基本上实现了其“经济复兴计划”, 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三、社会保障受到执政党个人政治优势的影响
不同政党的社会保障理念还会通过执政领袖个人经历和个人特质表现出来。这一点在时下如火如荼的美国大选中最容易得到印证。在经历了“9·11”事件的惊恐后, 美国的经济受到了重挫, 失业与贫困使领取失业金的人剧增;美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更是令人忧心忡忡;再加上布什政府对于伊拉克战争的热衷, 更点燃了美国人民的不满情绪。美国人民开始更加关注国家经济和自己的利益, 呼吁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的改善。
巴拉克·奥巴马于1961年出生在夏威夷一个普通的家庭, 父亲是非洲肯尼亚人, 母亲则来自堪萨斯州的中产家庭。少年的奥巴马也曾虚度了不少光阴, 但是坚韧的品格最终使他“浪子回头”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他成功当选为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之后逐步从一个普通甚至曾受到歧视的黑孩子成长为美国“民主党政治新星”。他说:“现在至关重要的是认识到存在着一个潜在的问题———年轻人认为他们将来并不会有社会保障。我们应当做一些事情来加强这个系统, 使人们确信社会保障对于那些已经退休的人是现实的, 对于年轻人的未来也是真实的。”另外, 他的“平民英雄”形象和肤色问题, 也使他提出的社会保障计划更多倾斜给中下阶层的人民。他提出“让6%的社会富裕阶级多缴一点点税来支持国家社会保障建设”[7];要让所有美国人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险;要逐年提高劳工的最低工资等等。以上的理念无疑会为他顺利地赢得更多的目标选民的支持。
与此相比, 政治经验丰富的希拉里·克林顿的社会保障思想则辐射到了更广阔的范围, 这也同她在八年的白宫经历中与不同党派集团亲疏离合, 从而渴望获取不同层次人的支持是相一致的。她多次提到完成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要强调公共财政的责任, 还要经过两党的共同努力[8]。
经过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保障在美国的政治与民主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美国的政党政治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主要通过党派倾向、政局时境和个人的政治优势表现出来。社会保障不仅已成为各党派表达政治思想的窗口, 更是各党派赢得人民信任、巩固政权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姜琳.目前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4, (5) :54-56.
[2]黄安年.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扩展和收缩[EB/OL].学术交流网, http://www.annian.net, 2006-09-30.
[3]陈红.争议中的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5) :92-97.
[4]Barack Obama on Social Security Democratic Jr Senator (IL) .http://www.ontheissues.org, 2008-02-08.
[5]卓越.当代美国政府现社会保障政策演变探因[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 (4) :28-32.
[6]张志新, 黄放.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改革[J].国际资料信息, 2005, (5) :14-17.
[7]Barack Obama on Social Security Democratic Jr Senator (IL) .http://www.ontheissues.org, 2008-02-08.
3.政党的读书和读书的政党 篇三
领袖要以身作则,博览群书
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书房里有9万多册藏书。有人把毛泽东的阅读范围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书法、报纸杂志、丛书工具书,共11大类。这真称得上是博览群书。
毛泽东身边离不开书,据逄先知回忆:
主席今天外出,要带走一大批书,种类很多,包括的范围很广。他指示要以下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主要著作,诸如:《资本论》、《马恩文选》(两卷集)、《工资、价格和利润》、《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马恩通信集》、《列宁文选》(两卷集)、《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国家与革命》、《“左派”幼稚病》、《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退两步》、《做什么?》、《什么是“人民之友”?》、《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列宁主义基础》、《列宁主义问题》、《联共党史》。《毛泽东选集》全部。普列汉诺夫:《史的一元论》、《艺术论》。黑格尔的著作、费尔巴哈的著作。欧文、傅立叶、圣西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荀子》、《韩非子》、《论衡》、《张氏全书》(张载)、关于《老子》的书十几种。《逻辑学论文选集》(科学院编辑)。耶方斯和穆勒的名学(严译丛书本)。米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尤金等:《辩证法唯物论概要》。艾思奇:《大众哲学》及其他著作。杨献珍的哲学著作。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河上肇:《政治经济学大纲》从古典经济学家到庸俗经济学家一些主要著作。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论文选集。《六祖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华经》、《大涅盘经》。《二十四史》(大字本,全部)。标点本《史记》、《资治通鉴》o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赵翼:《二十二史札记》。西洋史(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日本史。《昭明文选》、《古诗源》、《元人小令集》、唐宋元明清《五朝诗别裁》、《词律》、笔记小说(自宋以来主要著作,如《容斋随笔》、《梦溪笔谈》等)。朱熹:《楚辞集注》、《屈宋古音义》。王夫之关于哲学和历史方面的著作。《古文辞类纂》、《六朝文絮》。《鲁迅全集》(包括鲁迅译文集)、《海上述林》。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书籍。技术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书籍(如讲透平,锅炉等)。苏联一学者给主席的信(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郭沫若:《十批判书》、《青铜时代》、《金文丛考》。字帖和字画。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毛泽东曾经给他的两个儿子开过一张书单:精忠岳传、官场现形记、子不语正续、三国志、大众哲学、中国历史教程、兰花梦奇传、峨嵋剑侠传、小五义、续小五义、聊斋志异、水浒、薛刚反唐、儒林外史、何典、清史演义、洪秀全、侠义江湖等。这张书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毛泽东读书广博的特点。
邓小平酷爱读书,涉猎广泛。从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邓小平谪居汀西期间,每天上午去工厂参加劳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主要用来读书,而且“每日都读至深夜”。根据邓小平的女儿回忆:
我们家的藏书,什么都有。中国历史方面的,有《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等;中国文学的,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三言”、“二拍”、《儒林外史》、《镜花缘》、《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和詩经、唐诗、宋词、元曲,及现代作家鲁迅、巴金、老舍的作品等等;外国文学,有托尔斯泰、果戈理、契诃夫、陀斯妥也夫斯基、巴尔扎克、雨果、罗曼·罗兰、大仲马、莫里哀、萧伯纳、泰戈尔、海明威等筹的诸多作品;还有许许多多外国历史、回忆录、传记、哲学等方面的书,当然,还有许多马列主义书籍。
江泽民在担任上海市市长的时候,仅在办公室里就有3000多本书。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并建立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博览群书”。
领袖荐书体现政党读书风格
只有博览群书才能知道哪些书是好书,哪些书值得推荐,讲话谈话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循循善诱。
毛泽东讲话生动活泼,引经据典,非常吸引人。丁玲回忆说:毛泽东常常带着非常欣赏的情趣谈李白,谈李商隐,谈韩愈,谈宋词,谈小说则是《红楼梦》。每次毛泽东去红军大学讲课,常常引用《红楼梦》中的人、事为例,深入浅出,通俗生动,听课的人都非常有兴趣。李德生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提到,在政治局会议上,他常常听到毛泽东旁征博引,讲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的故事,讲汉王刘邦和吕后的故事,讲灌婴和周勃的故事,评说范文澜和郭沫若的历史著作之得失。黄丽铺的《毛泽东读古书实录》一书,对毛泽东读古书的情况作了详尽的整理,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引经据典,正是因为他博览群书。毛泽东还经常向全党干部荐书,甚至规定读书的书目。例如,1943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中央直属机关干部要进行理论、思想教育,读马、恩、列、斯的四十本书。”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提出我们要读《共产党宣言》等5本马列主义基本著作。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在党的会议上多次提到读书的问题,向全党推荐或指定有关书目。1958年11月郑州会议期间,毛泽东还向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四级党委会发出了读书的建议。一时间,读书蔚然成风。
汀泽民在讲话和谈话里也很注意引书和荐书。1996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说:领导干部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看一点历史名著。比如,狄更斯的《双城记》,我十五岁时读过这本书,现在再来读,感受就不一样了。那时是看小说,现在是借以理解历史。最完整地描绘法国大革命的,还是狄更斯的《双城记》,比雨果的《九三年》还要完整。江泽民还说:家有黄金数吨,一日不过三顿。陆放翁有两句诗:“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前一句描绘陷入功名利禄使
人丑恶的现象,后一句劝人把功名利禄看得淡一些。郑板桥的一首《道情》,也很值得那些功名利禄思想重的人读一读:“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功名利禄思想太重了,没有什么好处,使自己不得自由。人应该有高尚的灵魂。1999年6月,江泽民在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上说:黄河引出了无数的优美诗篇,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围绕党领导人民治理开发黄河的壮举,也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贺敬之的诗《三门峡——梳妆台》、冰心的散文《奇迹的三门峡市》、郭小川的诗《三門峡》等。黄河又是一条桀骜不驯、多灾多难的河流,曾被称为“中国之忧患”。元代诗人萨都刺在《吴桥县古河塘》中就写道:“古来黄河身,而今作耕地。都邑变通津,沧海化为尘。”江泽民还特别告诉干部们,《清明上河图》描绘的那个繁华的东京汴梁,如今就湮埋在九米黄土之下。这样的旁征博引确实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思和极大兴趣,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读书气派和风格。
使党成为读书的政党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要读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毛泽东特别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邓小平讲: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江泽民说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这几部书,选得比较精,我是摆在案头经常翻阅的,希望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也经常学习,这很有好处。”胡锦涛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还要以身作则,减少应酬,挤出时间抓学习,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党全社会形成良好学习风气。这些要求体现出我们党确实是一个读书的政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还要继承和发扬好的读书方法。毛泽东读书喜欢在书页上勾勾划划,圈圈点点,随时留下自己的心得或评论。早年,他在研读德国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就在书中写了近20000字的批注,而且几乎逐字逐句都用红笔黑笔加上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读书符号。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选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一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读书时留下的横线、竖线、斜线、波浪线、圈、点、勾、叉及问号等阅读符号。看看这些书,可以体会到毛泽东的读书特点和方法,这对我们也是一种教育。
当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必须要和实践结合起来,边考察边思考边写作,我们党历来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
总之,一个党,坚持读书才有未来。同样,一个坚持读书的党,才有希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4.美国政党 篇四
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我们的政党制度和西方不一样,在西方多党制、两党制下,政党之间为了反对而反对,治理的效率大大降低。我们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同时能够把其他政党和其他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凝聚不同界别参政议政、治理国家的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就像众星捧月一样,共产党就是月亮,民主党派就是星星。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广泛集中民智,这种政治智慧是中国政党制度最大的优点,适合本国需要,有利于达到政局稳定、生产发展、治理高效、社会和谐的目的,让民众满意,同时也避免了西方政党之间选举的吵闹,提高了效率,这也跟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传统相契合。实践证明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合适国情需要的,有着巨大的优越性。
中国政党制度的世界贡献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主要运作方式。中国政党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其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中国政党制度的运行与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实践相结合,给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带来一种新范式、一种西方话语无法解释的新模式。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民主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实现民主的形式和路径是多样的,这是由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的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政党制度的优劣,从根本上说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民主政治有序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国政党制度的实践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为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出一条既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符合本国实际的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成功范例。
创造了一种新型民主实现形式。由于政党政治兴起于西方国家,而这些国家大都实行以普选制和议会制为基础的竞争性两党制或多党制,由此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只有多党竞争才是民主,只有西方政党制度才具有普世性的民主价值、才是民主的唯一实现形式,并以是否实行西方政党制度为依据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民主。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民主的内涵是丰富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合作也是一种民主的实现形式。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中国政党制度无论制度设计还是政治实践,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基本精神和原则要求。中国政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相结合,开辟多种制度化的民主渠道,实现了广泛的政治参与。中国政党制度中的政治协商具有独特的民主价值,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拓展了人民民主的深度和广度,保障了人民权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创造了一种新型执政方式。在实行两党制和多党制的国家,执政党在执政期间通常主导和独占国家权力,为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谋取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其他政党作为在野党或反对党,由于不能直接参与政府和管理国家事务,往往与执政党形成对立,使执政党的执政效果受到很大牵制和影响。中国政党制度创造了一种新型民主执政方式。这一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把中国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结合起来,把行使决策权与政治协商结合起来,把选拔录用本党的优秀人才与吸纳录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优秀人才结合起来,有效防止了各个政党单打独斗以及不同政党人才的闲置与浪费,赋予党际民主以新的内涵,形成了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有机统一、富有效率与保持活力的有机统一,有效提升了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5.政党协商的意见 篇五
2015年12月11日03: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字号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政党协商,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政党协商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
政党协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发挥我国政党制度优势,巩固发展和谐政党关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
政党协商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加强政党协商,有利于扩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畅通意见表达渠道,有利于增进政治共识、广泛凝心聚力,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无党派人士是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政党协商。
工商联是具有统战性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参加政党协商。
二、政党协商的内容
中共中央同民主党派中央开展政党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有关重要文件;宪法的修改建议,有关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等重要问题;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重大问题;其他需要协商的重要问题。
三、政党协商的形式
(一)会议协商
专题协商座谈会。由中共中央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就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一般每年4至5次。
人事协商座谈会。由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就重要人事安排在酝酿阶段进行协商。
调研协商座谈会。由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主要就民主党派中央的重点考察调研成果及建议进行协商,邀请有关部门参加,一般每年2次。
其他协商座谈会。由中共中央负责同志或委托中共中央统战部主持召开,通报重要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二)约谈协商
中共中央负责同志或委托中共中央统战部,不定期邀请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小范围谈心活动,沟通情况、交换意见。
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可约请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个别交谈,就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参政党自身建设等重要问题反映情况、沟通思想。
(三)书面协商
中共中央就有关重要文件、重要事项书面征求民主党派中央的意见建议,民主党派中央以书面形式反馈。
民主党派中央以调研报告、建议等形式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可以个人名义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四、政党协商的程序
(一)会议协商的程序
每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会同中共中央统战部等部门,在广泛听取民主党派中央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全年会议协商计划,确定议题、时间、参加范围等,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后,通报民主党派中央。
中共中央办公厅会同中共中央统战部,根据全年协商计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每次会前,一般提前10天告知民主党派中央;有关部门一般提前5天提供文件稿,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集中阅读,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作解读说明;民主党派中央集体研究准备意见建议。
会议协商中,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作有关情况说明,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发表意见建议,进行交流讨论。
(二)约谈协商的程序
中共中央负责同志提出的约谈,应将相关信息提前告知有关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可根据需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或中共中央统战部负责落实。
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提出的约谈,可由中共中央统战部报中共中央,并协助中共中央办公厅落实。
(三)书面协商的程序
中共中央提出的书面沟通协商,由中共中央统战部负责落实。民主党派中央的协商意见由中共中央统战部汇总后报送中共中央。
民主党派中央或其负责同志的调研报告、建议等书面意见,可由其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
五、政党协商的保障机制
(一)知情明政机制。有关部门应适时向民主党派中央直接提供有关材料。中共中央统战部定期组织专题报告会和情况通报会,邀请有关部门介绍情况。
(二)考察调研机制。中共中央每年委托民主党派中央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重点考察调研,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实施。中共中央统战部每年召开选题介绍会,协助民主党派中央确定调研题目,协调有关部门参与调研,做好组织保障工作。支持民主党派中央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经常性考察调研。地方党委和政府应予以积极支持配合。
(三)工作联系机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开展的国内考察调研以及重要外事、内事活动,可根据需要、经统一安排邀请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参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加强同民主党派中央的联系,视情邀请民主党派列席有关工作会议、参加专项调研和检查督导工作。
(四)协商反馈机制。需要办理的协商意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会同中共中央统战部交付有关部门,办理情况一般在3个月内向中共中央办公厅报告,并抄送中共中央统战部,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反馈民主党派中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要结合实际,参照上述规定对开展政党协商作出具体安排。
六、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党协商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政党协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智聚力,确保政党协商规范有序、务实高效、充满活力。
(一)高度重视政党协商。要深刻认识加强政党协商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政党协商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领导、统筹安排,切实纳入决策程序,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把政党协商列入新闻宣传工作计划,改进宣传方式,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对政党协商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营造宽松和谐氛围。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民主,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协商氛围。坚持真诚协商、务实协商,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讲真话、建诤言。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提倡在协商中加强互动交流,允许不同意见表达,在各种观点交融互鉴中凝聚最大共识。
(三)加强协商能力建设。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强化政党协商意识,熟悉政党协商方法,总结政党协商经验,推进政党协商实践。支持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和协商水平。支持民主党派密切与党政有关部门、人民团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服务参政议政的智库。
6.中西政党制度区别 篇六
中西方党制度的根本区别:
《中国政党的制度》白皮书提出中西方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有三点:
1、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而不是相互反对;
3、中国政党制度是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而不是政党相互倾轧、政权更迭。
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
1、政权取得方式:政党的执政权主要通过竞选方式取得,通过竞争轮流执政;
2、执政党主要是资本主义体制内的政党,通过政党分肥制掌握国家机关重要职位;
3、政党的政治行为和权力运作主要是竞选、议会活动、组阁和施政;
4、执政党与政权及社会的关系: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领导和控制主要采取间接和隐形的方式;
5、政党制度类型:大多采取两党制和多党制;
6、党际关系:政党之间是执政党与反对党、在朝党与在野党之间既平等又相互竞争对峙的关系。
7、竞争性政党政治是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其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
1、政权取得方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通过暴力革命手段取得;1954年后通过“两会”得到确认和拥护。
2、中国共产党是宪法确定的长期稳定的执政党;
3、执政党的政治行为和权力运作主要是全面执掌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并组织政府;
4、执政党与政权及社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并对全社会实行政治领导;
5、党际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长期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
6、中国政党制度是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实质是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中西政党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不同
2、中西政党与政党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3、中西政党的产生与政党政治的发展路径不同
4、政党的利益取向和目标指向不同
5、政党在国家政治运行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6、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范围不同
7.学习型政党学什么 篇七
第一是向自己的历史经验学习, 包括向自己犯过的错误学习。你不把历史搞清楚, 你就不知道这个情况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也不能发现它的问题在哪里, 也不知道这个事情背后的规律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想信念, 我就主张要好好学习我们的历史, 包括我们的成功的历史, 也包括我们所犯的错误, 这个学完了就知道原来我们这段路是这样走过来的, 原来我们这个理论是这样形成的。
第二是向人民群众及其创造的先进经验学习。回顾改革开放所走过的历程, 我们就是在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 我们不仅懂得了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而且运用了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好形式。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农民的创造。
8.印尼主要政党 篇八
(2)专业集团党:1959年组成松散的专业集团联合秘书处,1964年10月由61个群众组织联合成立专业集团,1970年12月扩大为包括291个群众组织的专业组织。1967年至1999年6月为事实上的执政党,但一直自称为社会政治组织。1999年3月7日正式宣布为政党,总主席为现议长阿巴·丹戎。国会第二大党。
(3)民族觉醒党:1998年7月成立,以印尼最大伊斯兰教组织--伊斯兰教师联合会(NU)为背景。强调宗教和睦,反对宗教问题政治化和宗教歧视,反对建立伊斯兰教国。国会第三大党。总主席马托里·阿布杜·加利尔,中央指导委员会主席瓦希德。
(4)建设团结党:1973年1月由伊斯兰教师联合会、印尼穆斯林党、印尼伊斯兰教师联盟党和白尔蒂伊斯兰教党合并组成。原宗旨为建国五基,现回归伊斯兰教,并将党徽重新改回麦加天房图案。总主席为现副总统哈姆扎·哈兹。国会第四大党。
(5)国家使命党:1998年8月成立,由同年5月组建的人民使命议会发展而来,具有伊斯兰现代派特征,党员多为第二大穆斯林团体穆罕默德协会成员。主张三权分立制衡、人民主权、经济平等、种族宗教和睦等。国会第五大党。总主席为印尼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协商会议的主席阿敏·赖斯。
9.政党的主要作用解读 篇九
初作为阶级的政党所发挥的作用外,政党政治还在客观上促进或延缓了社会现代化进程。在政党政治的深入发展过程中,政党通过影响公民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等,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国家,对政治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它的制度化过程对于公民个体的主体意识曾强,社会生活的日益法制化都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些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影响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在当代,随着世界对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将会更加频繁和紧密。作为国家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际关系,仍在继续发挥一般的政府交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新世纪的世界各国政党将更活跃,各国政党在社会阶级基础,思想理论纲领,内外政策主张以及组织结构,政治功能,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媒体的影响日益增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民众关心重心的形式下,各国政党都在强化自身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都在根据新形式,新任务,利用新的手段俩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提升自己的政治作用和影响,以便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各国政党的国际合作与交往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努力实现党的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在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
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 二,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新理论的过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国化要求大众化,但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完成大众化。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普及,作为推动中国革命第一位的政治工作,并亲自深入工人、农民中进行宣传讲解。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民群众,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和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要求各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广大理论工作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著作——《大众哲学》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大力推动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
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转化为“大众话语”。要注意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呼唤通俗化、形象化。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具象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欧洲情况,针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总结出来的。中国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分析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极为不同,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中国的国情,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仅仅是理论活动的过程,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程,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这是三代中央领导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三大理论成果的科学性、真理性,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
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艰苦的实践和探索,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的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已经为中国革命的实践所证明。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此后,在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都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邓小平同志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答案。
这些理论成果是发展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创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足以证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此外,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必须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关于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和创新,为我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全党结合新的实践,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表现在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从马克思中国化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当前,我党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新的理论成果。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路仍然漫长而艰难,随着实践的深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提出。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创新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解放思想,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与时俱进,面向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并根据实践的新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相信在领导人的正确带领下我国会越走越好。
看了政党的主要作用解读还看了:
1.执政党的责任解读
2.执政党的根本任务解读
3.执政党的权力解读
4.党的思想建设重点解读
10.西方政党的基层组织 篇十
●林学启
一般来说,任何政党都有一套稳定的组织系统,以把分散的党员积聚起来,共同行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基层组织是这套稳定的组织系统的基本单位,它的任务是从事党务工作,训练党员,组织民众,进行社会调查,参与选举等。政党的性质不同,党的基层组织发挥的作用就不一样。无产阶级政党,如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而西方政党的基层组织,则主要是参与选举活动,服务社会,拉选票。下面以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英国工党、德国社会民主党、日本自民党为例,考察他们的基层组织状况,以使读者对西方国家政党基层组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让选举运转起来——美国政党基层组织的基本功能。在美国,争取更多的选民,取得选举的胜利,是民主、共和两党全党上下的共同目标。因此,围绕选举进行活动,便成了美国两党基层组织设置和发挥作用的一个显著特点。投票区委员会
就是民主、共和两大政党的基层组织,美国人也称之为“草根 组织”。在美国的最基层,谁是党员,大家并不清楚,所以开不成“支部大会”。投票区委员会的工作不是针对党员的,而是在选民中间开展工作。根据行政体系,美国各州的每一选区或每一县之下,又划分为若干个投票区,各投票区选民多寡不一。一般情况下,乡村投票区选民少,城市投票区选民较多。全美大约有14万个投票区,每一个投票区委员会设男女委员各一人。男委员居于领导地位,通常被称为投票区队长。凡是政党竞选的一切社交活动和服务活动,他们都必须参加,并且要采取主动和积极的态度引导,创造和把握服务的机会,结识和联络选民。如在富裕的地区,他们可以设立俱乐部,组织棒球、高尔夫球等球队,以便找机会同选民打交道,了解他们的政治背景和政治态度。在贫穷的地区,他们为选民举办各种活动,让他们免费参加娱乐,甚至用汽车接送,并随时为选民排忧解难。男女委员都努力把一切社会服务工作做好,他们深信必须如此,选区内的选民才会投该政党的票,该政党才能赢得竞选的胜利。在进行选举的日子里,他们要促使选民登记;在投票日,他们要促使选民投票,监督和检查本区的投票工作。
2.成为每个党员温馨的家——英国工党基层组织的人性化建设。英国工党的基层组织是选区工党的支部。党的支部一般情况下按地方议会的小选区或者是教区来设置的,所以也称为小选区委员会或者街道工会。除此之外,还在工厂、车站等工作场所设立支部。一般而言,一个支部有10到20个人,个别的有上百人,也有5到6个人的。支部的组织机构很健全,有党员年会和执委会。执委会由主席、副主席、司库和书记等若干人组成,这些人都由党员年会选举产生。支部和执委会都有常规性的活动,一般每月活动1到2次。支部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所属党员提供参加工党活动的机会;从事宣传、选举和其他活动。支部的重要工作任务是组织党员推举地方议会的工党候选人,并组织地方议会的竞选。此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吸收党员。支部实际是普通党员真正参与工党事务的惟一场所。布莱尔成为工党领袖后,为了把基层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对工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了改造,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俱乐部,来取代组织较严密的支部。俱乐部提供书报阅览、电视节目欣赏或其他娱乐活动及设备,欢迎当地的党员和非党人士参加,把党务活动融在社交活动中进行。这样,既提高了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扩大了党员与普通选民的接触。
3.与时俱进的民主革新——德国社会民主党基层组织的活力展现。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政党,曾经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目前有12500个基层组织。德国社会民主党向来重视基层组织的建设,注重发挥基层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的党内民主生活非常活跃,经常就各种人民关心的问题组织党员参加讨论。正缘于此,在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上,社民党为了更好地调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针对时代的发展特性,不断改进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内容,以方便党员更多地参加党的活动。例如,在基层组织的设置上,德国社民党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在网上成立党的“虚拟组织”,以网络为平台开展组织活动,这样就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再如,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德国社民党提出了“红色电脑计划”和“红色手机计划”。“红色电脑计划”就是到2002年,把本
党12500个基层组织全部联入内部信息网,每个党员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直接给党的总部发信,对党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反映情况,或是就某一问题谈自己的观点,参与全党的讨论。“红色手机计划”是针对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通过5-6年的努力,争取通过手机等现代移动终端技术,向党的各级领导和大部分党员发布信息。
4.有名无实——日本自民党基层组织的真实写照。日本自民党的地方基层组织相对其庞大的中央机构而言,显得非常松散、薄弱,党员及党的基层组织只有向中央反映意见的权利,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在地方,自民党以郡、市、町、村为单位设立支部,以都、道、府、县为单位设立联合支部。根据该党党章,支部有权接纳党员,申请入党的人有两名党员正式推荐,填写入党申请书,向党本部或居住地县支部提出申请并缴纳党费即可。但从地方组织看,实际上自民党极其松散。基层党员没有什么党纪约束,而且事实上也不履行入党、脱党手续,既无义务,也无权利。绝大多数党员不但不参加党组织活动,而且连党费也不缴。例如20世纪60年代,自民党号称党员190万人,但按期缴纳党费的党员只有5万人。这5万人“几乎都是国会议员和地主政治家,或者是2600多个党分部跑腿的人”。总的来看,日本自民党是缺乏基层组织基础的党。
需要强调的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家机器被认为是超阶级的,它应该是中立的、全民的,而政党一般都带有明显的阶级、阶层色彩,代表部分人的利益,是部分人的组织。因此,在它们的宪法或其他有关政党的法律中都规定,不允许在政府机关、军队或企事业单位中建立政党组织,以使这些单位不被政党所操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运作是资本家的事,而不是靠政党组织发挥作用。资本家认为,如果各个政党都在自己的领地中建立各自的组织,势必会把党与党之间的争斗带进企业,这肯定会扰乱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甚至有可能动摇自己在企业中的权力和地位,所以他们反对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但实际上,在西方国家中政党基层组织进入企业是很常见的。像法国、比利时等国,都允许在企业中建立政党的基层组织;而英国、瑞典、澳大利亚等更多西方国家,政党则是把自己的基层组织送进企业,即通过自己掌握的群众团体在企业中进行活动。比如在英国工党的党员中,有很大一
11.日本政党正加速右倾? 篇十一
小泽再立山头,直接导火索是在日本众议院表决消费税增税法案时投了反对票,并由此被民主党开除出党。其被民主党清理出门户,也显示了民主党内部权力斗争的白热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在民主党内,野田佳彦、前原诚司等出身于松下政经塾的少壮派与特立独行的小泽进行权力斗争是必然的,而消费税议题的分裂,正好给了他们除掉党内最大政敌的机会。
虽已另创新党,但浸淫政坛多年、已步入迟暮之年的小泽,并不被外界视为具有改变日本政坛格局的能力,共同社最新的民调显示,超过80%的民众对小泽新党不抱希望。厌倦了政治羸弱、经济停滞局面的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热切期盼一位强势人物来引领改革使日本走出困境。在民众和舆论的改革呼声下,以大阪市长桥下彻领衔、多位地方少壮派组成的大阪维新会迅速崛起,正成为影响整个日本的新政治势力。
简而言之,从民主党到大阪维新会,少壮派政治人物正逐渐把持着日本朝野上下,这一变化迎合了日本大众呼求改变的心理。而已有的迹象已表明,少壮派政治家的新思维将对日本的内外政策包括防卫政策转向强硬产生重要影响,对周边国家而言,必须保持警惕和未雨绸缪。
崛起的大阪维新会
当下的日本,如果有一名政治人物能被称为“炙手可热”,那么非大阪市长桥下彻莫属。
1969年出生的桥下彻早年曾是一名律师,因出演日本热门电视节目《大家都想去的法律事务所》而成为日本知名人物。2008年,桥下彻以无党派身份当选为大阪府知事,成为“日本最年轻知事”,其后桥下彻更因为执著于推进“大阪都”构想,任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民众眼里逐渐成为敢想敢做、直率而务实的实力派政治明星。
2010年4月19日,支持时任大阪府知事桥下彻“大阪都”构想的30名大阪府议会议员成立大阪维新会。其后,不断有大阪府议员、大阪府所属的大阪市、堺市议员脱离原来政党加入大阪维新会。
去年底,桥下彻的声望迎来了新的高峰。为了推进“大阪都”构想,桥下彻辞去大阪府知事竞选大阪市长,这在日本政坛极为罕见。最终,桥下彻击败反对其“大阪都”构想的平松邦夫获选为大阪市长,而其得力助手松井一郎也成功当选为大阪府知事,这使得桥下领导的大阪维新会成功掌控了大阪府和大阪市的行政运营权,其推进的“大阪都”构想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在死气沉沉的日本政坛,桥下彻彻底改革的勇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追捧。“现在的政党令日本民众很失望。自民党多年来不仅政治没搞好,经济更没搞好。民主党上台后,日本国民曾对他们抱有很大希望,结果一连串的政治丑闻后支持率持续下降。人们认为,民主党现在也已经做不出什么成绩了。”廉德瑰认为,桥下彻和大阪维新会的出现适逢其时,让日本民众的改革期望有了新的寄托。
声望日隆的桥下彻也逐渐展露参与日本国政的意向。今年2月,大阪维新会效仿明治维新时坂本龙马的“船中八策”,提出了下届众院选举的竞选纲领,即包括提升自主防卫能力和修宪的“维新八策”。随后,又开设维新政治塾,并计划从学员中推荐300人,争取在下次众院大选中赢得200个以上席位。从各地精英踊跃投报维新政治塾的现象来看,桥下彻和大阪维新会已渐成日本政坛的改革派“山头”,桥下彻也被寄望为下一个改变日本的人。
“国民未必真的了解它、真的预测它能做什么。” 廉德瑰说,但是因为相信它能带来改变,一旦举行众院选举势必会使很多人站队支持。
日本共同社此前报道,大阪维新会已私下与朝野各党的两院议员进行接触,提前为解散众院做准备。部分民主党现职议员正向维新会询问能否代表该会参选,暗中行动频繁。如果维新会决定公开招募,或将引发政坛的人员流动。
面对一片大好形势,桥下彻6月28日在大阪举办的政治资金募集会上,对进军中央政坛信心满怀:“这是改变国家的最后机会。只要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有信心能带领日本走上新的道路。”
分裂的民主党
桥下彻的利好消息还在于,最强劲的对手执政党民主党由于分裂,实力受到削弱,且仍然具有再次分裂的可能。
由多个党派聚合而成的民主党,内部政见一直存在左右之争。小泽一郎被清除出党后,政见偏左、和小泽关系紧密的前社会党议员仍未脱党,此外在民主党内曾跟随小泽的亲信也大有人在。这些人的理念与野田佳彦、前原诚司控制的松下政经塾派的政治理念向来不合,存在再次分裂的可能。廉德瑰认为这些变量可能会对民主党未来选情和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民主党的另一大不稳定因素来自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鸠山由纪夫同样极力反对野田佳彦的消费税增税改革,并在众院表决中投了反对票。随后他也遭到了民主党的处罚,被停止党员资格3个月。
据共同社报道,反对消费税增税的鸠山由纪夫派系议员正考虑于7月内组建新党,规模为20名议员左右。若新党一旦建立,可能对野田佳彦内阁造成致命打击。小泽一郎出走带走37名议员后,民主党在众院的议员只剩下250名,仅比简单多数多10席。如果有16名以上的民主党众议员退党,面对在野党提交的内阁不信任案,执政党将无力单独否决,野田佳彦将陷入困境。
“对民主党新生的少壮派来讲,肯定会想办法清理鸠山。但现在他们不得不投鼠忌器,因为如果鸠山出去,哪怕他只带走10人,民主党就会失去在众院的多数,陷入极大被动。”廉德瑰分析称,鸠山本人也未必希望脱党,因为毕竟民主党由他一手创建,他仍可以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面对党内外严峻形势,民主党在对外政策方面也趋向于保守和强硬。不仅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最近还与自民党联手,修改了原子能基本法和宇宙航空相关法、被外界视为开启了迈向“核武装”之路。同时其政府幕僚机构也公开提议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这样的鹰派政策。
廉德瑰指出,“日本的新生代政治家面对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亚太的国际格局新变化,也在思考日本应该怎么办。他们的新思维就是,依靠美国可能是不可靠的,日本最好还是要自己发展防卫能力,这是一种新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行使“集体自卫权”、修改宪法几乎成了这些少壮派政治家的普遍主张。
大阪维新会最新的众院竞选纲领就明确表现了修宪意图,提出对“对规定不能拥有军队、不能进行交战等放弃战争的日本宪法第9条”的修改与否进行国民投票,并提议修改防卫政策,提升日本军队能力,“以自身力量守卫日本的主权和领土”。他们还主张宪法修改所需条件应从议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下降到二分之一。因此外界担忧,若大阪维新会在下届众院选举中能得到多数议席,日本的宪法修改恐怕会加速。
12.建设“三型”政党的现实意义 篇十二
关键词: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对党的发展目标的新定位, 是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前提和保证。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 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们党致力于提高执政能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确保党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不断谱写辉煌的篇章。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 当前我们面临的世情、党情、国情都是很复杂的。从世情来看,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的和平崛起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 更大的合作空间, 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 同时中国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但是, 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始终充斥着国际舆论环境, 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西方国家也始终没有放弃“分化”、“西化”中国的图谋, 从各个领域向中国渗透他们的政治理念、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从国情来看, 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压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大发展大繁荣, 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国。但是, 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尽管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还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如边界摩擦问题, 领土争端问题, 国家统一问题、安全生产问题、自然灾害问题, 公共卫生问题等等, 其中很多是新生问题, 过去我们没有处理这方面问题的经验, 必须从头学习, 谨慎应对。从党情来看, 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 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 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 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我们党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 把自己建设成学习型政党, 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才能确保党执好政。
二、建设服务型政党是践行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全心全意践行这一宗旨, 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而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获得了执政的合法性, 并在6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们党在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基础上,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因而新世纪以来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具体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践行这一执政理念就必须以人为本、对民负责、为民服务;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 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 我们党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和改善民生, 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扬人民民主, 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尊重和保障人权,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多措并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同时, 为了适应公民社会的发展, 我们党积极促使权力向社会回归, 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社会、还权于民, 不仅强化了党的领导职能, 而且强化了党的服务职能。这是党的执政理念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升华和细化, 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因而, 十八大进一步把服务型政党作为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 要求我们全党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强化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本领, 使我们党实现自己的执政使命, 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建设创新型政党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政党缺乏创新能力, 必然缺乏生机和活力, 必然丧失先进性。一个执政党缺乏创新能力, 必然难以承担兴旺国家之责, 必然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政党。在革命战争年代, 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并取得了成功。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在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再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 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是, 创新不是一劳永逸的, 它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 一旦在创新的道路上止步不前, 就会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进入新世纪以来,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我们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而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寻, 必须要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不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我们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在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建国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都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 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永葆先进性, 就必须高扬创新的旗帜, 把自己建设成为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美国政党】推荐阅读:
第2章政党与政党制度11-02
我国政党制度的弊端07-27
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考试专用)07-13
如何创建学习型政党心得体会10-23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知识梳理07-16
开展内部监督是参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08-16
美国留学 美国人对美国大学是如何分级的?08-06
美国EB3职业移民—移民美国之路06-16
美国留学 办理美国签证的六大步骤08-26